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出口企业税负的两种测算方法

出口企业税负的两种测算方法

出口企业税负的两种测算方法
出口企业税负的两种测算方法

出口企业税负的两种测算方法

2009-05-15

在出口退税审核中,单证审核是办理退税的基础和前提,但仅靠单证审核并不能彻底防范骗税,必须把就单审单的工作加以延伸,从多个角度、多个方位监控出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并从中发现问题,达到防范骗税的目的。测算出口企业税负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办法。

2005年,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纳税评估管理办法》。对所有纳税人进行科学的纳税评估,可以强化税源管理,降低税收风险,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但由于出口企业的主营业务具有特殊性,尤其在计算增值税税负时,按通常方法计算得出的实际税负,不能充分反映其实际税收负担情况,若将出口企业产生的免抵税额作为应纳税额参与税负计算,其税负与实际情况则可能会更加接近。

一、根据免抵退税的计算原理,免抵税额相当于出口企业的应纳税额

这里,我们先举两个例子(假定征退税率均为17%)。

例1:某生产型出口企业2005年3月购进原材料80万元,生产出口货物,原材料全部耗用,产品全部出口,出口收入100万元,当月收齐单证并申报退税,则当月计算应退税额为80×17%=13.6万元,免抵税额为20×17%=3.4万元。

例2:某生产型出口企业2005年3月购进原材料80万元,生产内销货物,原材料全部耗用,产品全部内销,内销收入100万元,当月取得收入并申报纳税,则当月计算应纳税额为20×17%=3.4万元。

在例1和例2中,免抵税额与应纳税额数值相等。

根据免抵退税的计算原理,退,是退企业的进项留抵税额,免抵税额就是免抵退税额大于期末留抵税额的部分,其实就是出口产品的增值部分。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免抵税额就是出口产品若全部内销产生的应纳税额。

从以上两个例子的对比,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在征退税率存在差额的情况下,征退税率差的部分出口企业在出口之时已作进项税额转出,记入应交税金的贷方,成为应纳税额的一部分。免抵税额仍然是免抵退税额大于期末留抵税额的差额,仍然是出口产品的收入大于成本的增值部分产生的税额,其与征退税率差产生的进项税额转出之和相当于产品全部内销产生的应纳税额。从这个意义上讲,出口企业的税负(以下简称名义税负A)=(本期应纳税额+本期免抵税额)/本期主营业务收入×100%

二、以名义税负A评估出口企业税负率的现实意义

1.对出口企业而言,如果产品100%用于出口,则该企业应纳税额始终为0,如果按纳税评估分税种特定分析指标中税负率的计算,则其税负率=0,无法正确反映企业对国家所做的贡献。

如果按名义税负A计算,则税负率为一个数值,至少从一定角度反映出企业对国家做出了贡献。对税务机关而言,可以用这个数值与其它参考值比较,衡量这个企业纳税是否异常。

2.在实际工作中,应纳税额、主营业务收入可以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直接获取,免抵税额可以从免抵退税汇总表中直接获得,数据来源直接,计算简便,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三、以名义税负A评估出口企业税负率的缺陷

名义税负A的计算,使用三个数据,其中应纳税额、主营业务收入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直接取得,是当期经济指标的真实体现;免抵税额从当期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取得,是企业当期产生的经济指标,但却与当期出口收入无必然关联。

按免抵退税操作规程规定,出口企业在产品出口后,按出口发票的离岸价折算成人民币收入,记入当期出口收入,并反映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上;同时,根据征退税率差,计算进项税额转出,在单证收齐后,再根据收齐单证的收入额计算免抵退税额,这时,才会产生免抵税额。由此可见,作为分子的免抵税额与作为分母的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出口收入所对应的时间内涵并不一定一致,这就造成了名义税负A虽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出口企业的实际税负水平。

四\ 以名义税负B评估出口企业税负率的设想

以名义税负A评估出口企业税负率的缺陷在于免抵税额与出口收入的时间内涵不一致,那么,在时间内涵一致的情况下,计算另一个名义税负B,能更真实地反映出口企业实际税负水平。

根据免抵退税的计算原理,免,是对出口产品免税;抵,是出口产品所耗用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退,是对未抵顶完的进项税额办理退税。如果出口产品所耗用的进项税额小于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则差额就是当期的应纳税额;如果出口产品所耗用的进项税额大于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则差额就是未抵顶完的进项税额。因此,退税额全部是出口产品所耗用的进项税额。如果假定当期出口货物当期全部收齐单证,参与免抵退税计算,则当期产生的退税额就是出口产品所耗用的抵顶内销货物销项税额后的余额,超过原材料所含进项税额的部分就是出口产品的增值部分所产生的免抵税额。在这个设想下,免抵税额与出口收入处在同一时间内涵中,计算出的名义税负B也就更接近实际水平。

五、名义税负A和名义税负B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对出口企业而言,出口货物也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从这一个角度上看,出口产品也有增值,有增值就会产生免抵税额。如果企业长期无免抵税额,或免抵税额很少,就应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可能的原因有:

1.进项留抵大,企业是否存在虚增进项或原材料积压的情况;

2.内销货物不记、少记收入的情况;

3.当期出口货物是否当期都记了收入;

4.出口企业是否存在低开出口发票的行为;

5.半成品、产成品大量积压;

6.新办出口企业刚满12个月,开始计算退税;

7.出口企业以进料加工业务为主。

对发现的不正常现象,应责令企业改正并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进行处罚。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对每一户出口企业计算其名义税负A,再与同行业税负水平比较。若偏低,再计算其名义税负B。若仍不正常,再由征收单位对该企业进行全面解剖,分析具体原因免抵退税出口企业增值税税负=[应纳税额+免抵税额(包括单证不齐视同收齐单证)]/(应税销售额+免抵退税销售额)。

应税销售额不包括来料加工、国内转厂等免税销售额。

免抵退税出口企业增值税税负率=(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应税销售额+当期免抵退税销售额)×1OO%。

其中的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单证齐全销售额计算产生的免抵税额+当期单证不齐出口销售额模拟计算的免抵税额。

“当期单证齐全销售额计算产生的免抵税额”来源于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

“当期单证不齐出口销售额模拟计算的免抵税额”的计算过程如下:

1、计算已实现“免抵退”税额与出口单证齐全销售额的比例,

假设为A,则A=“免抵退”税额/出口单证齐全销售额*1OO%,“免抵退”税额、单证齐全销售额均来源于当期“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的累计数。

2、将单证不齐模拟单证齐全,计算“免抵退”税额。

单证不齐模拟“免抵退”税额=单证不齐销售额*A,单证不齐销售额来源于当期“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的累计数。

3、计算还原税负最后一期纳税申报的期末留抵税额B=当期纳税申报表的“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的“应退税额”。

4、计算单证不齐模拟的应退税额=“单证不齐模拟的免抵退税额”与“还原税负最后一期纳税申报的期末留抵税额”B比较,取最小值。

5、计算单证不齐模拟的免抵税额=单证不齐模拟的免抵退税额-单证不齐模拟的应退税额。

实例请示:

例1。某企业O6年1月份外销8OO万(人民币),出口退税率为13%,内销为1OOO万,当月进项税额为35O万,期初无留抵。

则:当月应交税金=1OOO*17%-35O+8OO*4%= -148万(留抵),当月应退税额=免抵退税额=8OO*13%=1O4万,当月免抵税额=当月免抵退税额-应退税额=1O4-1O4=O,当月税负=O/(8OO+1OOO)*/1OO%=O%;

会计处理:网上:①

借:应收补贴款 1O4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O4 , 本人的处理:

同上;

例2。同样是例1。进项税额改为25O万。则:当月应交税金=1OOO*17%-25O+8OO*4%= -48万(留抵),当月应退税额=当月留抵税额=48万,当月免抵税额=当月免抵退税额-应退税额=8OO*13%-48=56,当月税负=56/(8OO+1OOO)*/1OO%=3.1%;

会计处理:网上:①

借:应收补贴款48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48,②借:应交税金——应交税金(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56

贷:应交税金——应交税金(出口退税)56 本人的处理:只做了第一步,无做第二步;

例3。同样是例1。进项税额改为2OO万;则:当月应交税额=1OOO*17%-2OO+8OO*4%=2万,当月免抵税额=当月免抵退税额=8OO*13%=1O4万,当月税负=(2+1O4)/(8OO+1OOO)*1OO%=5.89%; 会计处理:网上:暂无睇到这样的例子;

是否

借:应交税金——应交税金(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1O4

贷:应交税金——应交税金(出口退税)1O4 ?

本人的处理:

无作处理;通过上述的例子对比。本人想弄清楚:①我的税负计算是否正确?②我的出口退税处理只反映了实际应退回企业的出口退税部份,并无反映免抵税额部份,正确吗?③应交增值税明细帐的(出口退税栏)减(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栏),是否等于当期实际应退回企业的出口退税④(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栏)是否等于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第25栏(当期免抵税额)。

⑤例3的情形是否需要进行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金——应交税金(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1O4

贷:应交税金——应交税金(出口退税)1O4 ?

国税答复:免抵退税企业应结转当期免抵税额和应退税款,

会计分录: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款

(应退税额部分)、应交税金——应交税金(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免抵税额部分),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

所以例1会计分录正确,

例2少做了第二步,例3也应补做免抵税额分录。

三个例子的税负计算正确。

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增值税税负率计算

2009年02月11日

星期三

税务系统出的一个关于税收负担率的计算公式:

税收负担率=[(内销收入+外销收入)*适用税率-(上期留抵+本期进项-期末留抵-进项转出)]/全部销售收入*100%

注:进项转出中不包括外销收入乘退税率差而转出的部分

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增值税税负率计算:

(内销销项+免抵退销售额×征税率-进项税额)/(免抵退销售额+内销销售额)

出口退税企业的税负率计算:

目前对于出口型生产企业税负率的计算方法分二种情况:

1、期初进项留抵数中有以前年度出口但末申报退税的进项留抵在内,且数额较大,主要形成原因是由于新批的出口企业受一定条件限制,前十三个月不能申报出口退税,其金额放在留抵进项中体现。且到年末仍有留抵,其留抵数的计算应为上年末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期末留抵数-下年度1月份增值税纳税申报上的本期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0,此时期初留抵直接影响到下年度的税负率,此时当年实际税负率的计算方法:

(全年销售收入(内外销之和)*17%-当年进项)/全年销售收入。

2、对于不受上项因素影响的企业:税负率的计算公式有二种:

第一种计算方法是:

(免抵额+应纳税额)/全年销售收入。

第二种方法是:(全年销售收入*17%-进项税额+期初进项留抵-期末进项留抵)/全年销售收入。

此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是一致的。

或:

税负={【年度销项税额合计+免抵退货物销售额×17%-(年度进项税额合计- 年度进项税额转出合计+年初留抵税额-年末留抵税额)】÷【年度应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不包括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免抵退货物销售额】}×100%

这是针对“出口企业有实行免抵退办法的,也可以说总结为应交税金/销售额

以上计算中的进项税额均为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货物进项转出,期初期末留抵均为增值税纳税申报上的留抵数-下期申报表当月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

增值税税负率计算公式:

增值税税负率={[年度销项税额合计+免抵退货物销售额*应税货物实用税率-(年度进项税额合计-年度进项税额转出合计+年初留抵税额-年末留抵税额)]/[年度应税货物或劳务销售额+免抵退货物销售额]}*100%

出口企业税负

一、免抵退税出口企业增值税税负率=(当期免抵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应税销售额+ 当期免抵退税销售额)×1OO%。

“免抵税额”包含单证不齐与单证齐全的出口货物免抵税额。

二、税负只是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稽核分析的参考指标。

1.对实行“免抵退”的生产企业而言,应纳增值税包括了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2.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

++++++++++++++++++++++++++++++++++++++++++++++++

问:1.我单位是进出口贸易公司,以自营出口为主,取得进出口权及出口业务已有3年,但最近业务比较少,不知现在对销售收入方面是否还有规定,比如说,年销售额最少要达到180万.2.外销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95%以上的自营生产企业的增值税税负率如何计算.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请列计算公式。

答:1、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年审时,不受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须达到180万元以上的限制。但2004年7月1日以后新办的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小型商贸企业必须自税

务登记之日起,一年内实际销售额达到180万元以上,方可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2、税负={【年度销项税额合计+免抵退货物销售额×17%-(年度进项税额合计- 年度进项税额转出合计+年初留抵税额-年末留抵税额)】÷【年度应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不包括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免抵退货物销售额】}×100%。

如你第二问中,假设总销售收入为100万元,外销收入95万元,内销收入5万元,进项税金15万元,征税率17%,退税率13%,计算如下:

销项税金=50000*17%=8500元

进项税金转出=950000*(17%-13%)=38000元

应交税金=8500-(150000-38000)=-103500元

税负=[8500+950000*17%-(150000-38000)]/1000000*100%=5.8%

如此题,你公司未缴纳增值税,实际税负为0,但由于是外销产品实行免抵退税政策所致,又有征、退税率差,所以理论税负为5.8%。

如何计算税负率

提问内容:我公司是自营出口企业,外销收入占80%以上,我公司增值税正常是留底,我想请问象我们这种采用免抵退的企业的税负率如何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提问日期:2007-4-11

答复内容:您好,

一般出口企业的免抵税源还原计算公式如下:税负=应纳税额/(按适用税率征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一般贸易销售额+进料加工销售额)*100% 应纳税额=销项-进项,销项=销项税额+(一般贸易销售额+进料加工销售额)*适用税率,进项=进项税额-(进项税金转出-不予抵扣或退税的税额)+上期留抵税额-期末留抵税额+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17% 。答复日期:2007-4-12

上述回复仅供参考。有关具体办理程序方面的事宜请直接向您的主管或所在地税务机关咨询。

生产性出口企业税负应该怎么算?

各位我想问一下税负的问题,我公司是生产性的出口企业,有一部分内销,那我做税负的时候怎么算啊?

答:(只做参考)你公司有一部分外销,一部分是内销,。那么,进项税额分两块。但实际操作时,并不将它们实际分成两块。如果你有留抵税金的话,你内销可以不用缴增值税,可以抵。如果没有,就要缴17%。如果有一些,就缴不足的部分。

1.增值税税负率=当期应缴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注:增值税税负率,因为各企业期初期末存货的变化,没有可比性.

2.剔除存货影响的增值税税负率:

[当期应缴增值税+(期末存货-期初存货)*(1+该企业平均销售毛利率)*主要产品适用税率]/[当期应税销售收入+(期末存货-期初存货)*(1+该企业平均销售毛利率]

注:剔除存货影响的增值税税负率这个指标有可比性,税务机关常以此作为纳税评估的依据.3.如果企业有自营出口,上式中"当期应缴增值税=当期实际应缴增值税+当期免抵税额"

还有一个计算税负率的:

[内外销出口收入*17%-进项税额-国外进口料值*17%-(期末存货-期初存货)*17货%]/内外销出口收入

各行业税负测算标准

税负计算及各行业税负一览表 一般税负率过低往往会引起税务局的关注,可以掌握在不低于行业平均税负率1%左右(商业企业1.5%左右)。 目前一般指增值税: 理论税负率:销售毛利*17%除以销售收入 实际税负率:实际上交税款除以销售收入 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 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3%, 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具体计算如下: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注1:对实行“免抵退”的生产企业而言,应纳增值税包括了“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注2: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 补充知识: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 “退税”是指国家按规定对纳税人已纳税款的退还,优惠退税是税收支出的一种形式,即国家为鼓励纳税人从事或扩大某种经济活动而给予的税款退还。通常包括出口退税、再投资退税、复出口退税、溢征退税等多种形式。 什么是“免、抵、退”: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的“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的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所耗用原材料、零部件等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

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款;“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期内因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而未抵顶完的税额,经主管退税机关批准后,予以退税。 一般税负率过低往往会引起税务局的关注,可以掌握在不低于1%(商业企业1.5%左右),各行业的税负率是不同的,下面列示各行业的具体的税负率。 一、企业增值税行业预警税负率 农副食品加工 3.50 食品饮料 4.50 纺织品(化纤) 2.25 纺织服装、皮革羽毛(绒)及制品 2.91 造纸及纸制品业5.00 建材产品 4.98 化工产品 3.35 医药制造业 8.50 卷烟加工12.50 塑料制品业 3.5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5.50 金属制品业 2.20 机械交通运输设备 3.70 电子通信设备 2.65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3.50 电气机械及器材3.70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4.95 商业批发 0.90 商业零售 2.50 其他3.5 二、企业所得税行业预警税负率 租赁业 1.50% 专用设备制造业 2.00% 专业技术服务业2.50% 专业机械制造业 2.00% 造纸及纸制品业 1.00%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印刷 1.00% 饮料制造业2.00%

《营改增税负分析测算明细表》填写说明

附件2 《营改增税负分析测算明细表》 填写说明 本表中“税款所属时间”“纳税人名称”的填写同《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一般纳税人)》主表。 一、各列填写说明 (一)“应税项目代码及名称”:根据《营改增试点应税项目明细表》所列项目代码及名称填写,同时有多个项目的,应分项目填写。 (二)“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根据各项目适用的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填写。 (三)“营业税税率”:根据各项目在原营业税税制下适用的原营业税税率填写。 (四)第1列“不含税销售额”:反映纳税人当期对应项目不含税的销售额(含即征即退项目),包括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其他发票、未开具发票、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纳税人所填项目享受差额征税政策的,本列应填写差额扣除之前的销售额。 (五)第2列“销项(应纳)税额”:反映纳税人根据当期对应项目不含税的销售额计算出的销项税额或应纳税额(简易征收)。

本列各行次=第1列对应各行次×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六)第3列“价税合计”:反映纳税人当期对应项目的价税合计数。 本列各行次=第1列对应各行次+第2列对应各行次。 (七)第4列“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纳税人销售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享受差额征税政策的,应填写对应项目当期实际差额扣除的金额。不享受差额征税政策的填“0”。 (八)第5列“含税销售额”:纳税人销售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享受差额征税政策的,应填写对应项目差额扣除后的含税销售额。 本列各行次=第3列对应各行次-第4列对应各行次。 (九)第6列“销项(应纳)税额”:反映纳税人按现行增值税规定,分项目的增值税销项(应纳)税额,按以下要求填写: 1.销售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按照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 本列各行次=第5列对应各行次÷(100%+对应行次增值税税率)×对应行次增值税税率。 2.销售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按照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

成本测算表填表指南

医疗服务项目成本表填报指南 一、医院成本、成本核算科室及成本分类口径 (一)医院成本结构 《医院财务制度》将医院的成本划分为:医院总成本、科室成本、医疗服务项目成本。 1、医院总成本:是指医院在开展医疗服务及其他相关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人员、资产和资金耗费。包括医疗服务总成本、财政项目补助成本、科教项目成本、管理和其他成本。科室成本是医院总成本的组成部分。 2、科室成本:是指将医院业务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以科室为核算对象进行归集和分摊,计算出的科室成本。 3、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是以各直接成本科室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为对象归集和分摊各项耗费,计算出各医疗服务项目单位成本。 (二)成本核算科室的分类 为了便于测算核定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根据医院科室服务功能的不同,将医院核算科室区分为直接成本科室(或一线科室)和间接成本科室。直接成本科室为直接产生医疗服务项目的科室,间接成本科室为不直接产生医疗服务项目的科室。

1、临床服务类科室是指直接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并能体现最终医疗结果、完整反映医疗成本,能够直接产生医疗服务项目的科室(称为直接成本科室或一线科室)。 2、医疗技术类科室是指为临床服务类科室及病人提供医疗技术服务,并能通过应用医疗技术体现最终医疗结果、完整反映医疗成本,能够直接产生医疗服务项目的科室(称为直接成本科室或一线科室)。 3、医疗辅助类科室是指服务于临床服务类和医疗技术类科室,为其提供动力、生产、加工等辅助服务,不能够直接产生医疗服务项目的科室(称为间接成本科室)。 4、行政后勤类科室是指为了医院的正常运转,从事行政管理、后勤保障服务,不能够直接产生医疗服务项目的科室(称为间接成本科室)。 (三)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的分类 按成本计入的方式可分为: 1、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为开展医疗服务活动而发生的能够直接计入或采用一定方法计算后直接计入的各种耗费。 2、间接成本:间接成本是指为开展医疗服务活动而发生的不能直接计入、需要按照一定原则和标准分配计入的各项耗费。 二、科室成本构成及填表要求 (一)科室成本构成

各行业税负率

增值税行业平均税负率参照表 序号行业平均税负率 1 农副食品加工 3.5 2 食品饮料 4.5 3 纺织品(化纤) 2.25 4 纺织服装、皮革羽毛(绒)及制品 2.91 5 造纸及纸制品业 5 6 建材产品 4.98 7 化工产品 3.35 8 医药制造业 8.5 9 卷烟加工12.5 10 塑料制品业 3.5 1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5.5 12 金属制品业 2.2 13 机械交通运输设备 3.7 14 电子通信设备 2.65 15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3.5 16 电气机械及器材 3.7 17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4.95 18 商业批发0.9 19 商业零售 2.5 20 其他 3.5 (一般工业企业不低于2%,商业不低于0.8%就可以了) 什么是税负?税负是怎么计算的? 公司一般纳税人辅导期,上月认证了50万的增值税发票,这个月能开出多少票?怎么计算呢?是贸易企业一般税负在多少比较合适?

简单的说,税负就是税收造成的负担,税负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一年)已交税金除以销售收入的百分比,但是由于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说负率也有所差异。 如果是小规模纳税人一般就是指税率的3%;如果是一般纳税人因为有抵扣,所以税率不固定,但在行业间会有一个平均数,税务机关也是依此评估纳税人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税负率 其计算公式为:税负率=应缴税金/销售收入*100% 一般税负率过低往往会引起税务局的关注,可以掌握在不低于1%(商业企业 1.5%左右),各行业的税负率是不同的,具体的税负率表是: 税负怎么计算??比如:月底交税前对经理要求要多少 理论税负率:销售毛利*17%除以销售收入 实际税负率:实际上交税款除以销售收入 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 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3%(以前是商业4%,工业6%),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具体计算: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注:1 对实行"免抵退"的生产企业而言,应纳增值税包括了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2 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

增值税税负率的计算方法

增值税税负率的计算方法 默认分类2009-10-28 10:18:05 阅读186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增值税税负率是反映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负担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税务机关在日常管理和纳税评估时的一个主要评价指标。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日常稽查办法>>中的计算方法,税负率计算公式为: 税负率=应纳税额÷应税销售额。 在实务操作中,有免抵退出口货物销售的企业,计算公式则为:税负率=(应纳税额+免抵税额)÷(内销收入+外销收入) 该计算方法计算简单,取数容易,直观反映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当期的实际税收负担情况(以下称该方法计算出来的税负率为实际税负率)。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即使在产品的销售价格和材料成本都相同、发票开具和取票情况都正常的情况下,实际税负率也是同一企业的不同期间时高时低,生产同一产品的不同企业之间有高有低,相互之间不可比,降低了实际税负率指标的评估价值。造成实际税负率波动大,可比性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二个因素: 1、增值税实行购进扣税法,不论当期材料是否实际耗用,只要购进入库并认证通过便可抵扣,不体现会计核算中销售与成本的配比性原则,存货的变动影响当期实际税负率。

2、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的企业单证收齐才计算免抵退,免抵税额的产生类似于政府会计中的收付实现制,实现销售与收齐单证有一定的时间差,单证收齐的进度快慢也影响当期实际税负率。 为体现增值税税负率这个指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克服实际税负率波动大、可比性差的缺点,就必须消除以上两个因素对实际税负率的影响。我们根据增值税销项税额减进项税额的计税原理和免抵税额的计算方法,同时根据会计上对销售确认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和收入与成本之间的配比性原则,设计了一种增值税税负率的计算方法(以下称该方法计算出来的税负率为虚拟税负率)。虚拟税负率依据当期的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销售额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金额计算出虚拟的销项税额和虚拟的进项税额,并且当期准予扣除的进项税额(包括虚拟的进项税额)仅限与已实现销售(且有的货物相对应的那部分进项税额,剔除变动的存货所对应的进项税额。虚拟税负率是把实际税负率还算为基于权责发生制和配比性原则下的税负率,计算公式如下: 虚拟税负率={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免抵退税办法出口货物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期未有票存货-期初有票存货)X17%]+(免抵退出口货物销售额-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金额)×17% }÷内外销销售总额 计算公式的相关说明: 一、关于存货

一般纳税人的税负率怎么计算

一般纳税人的税负率怎么计算 1、企业税收负担率的测算分析 企业税负率=本期累计应纳税额÷本期累计应税销售额×100% 税负率差异幅度=[企业税负率-本地区同行业平均税负率(或上年同期税负率)]÷本地区同行业平均税负率(或上年同期税负率)×100% 如果税负率差异幅度低于-30%,则该企业申报异常。 2、企业销售额变动率的测算分析 当月应税销售额变动率=(当月应税销售额-上月应税销售额)÷上月应税销售额×100% 累计应税销售额变动率=(本期累计应税销售额-上年同期应税销售额)÷上年同期应税销售额×100% 如果累计应税销售额变动率或当月应税销售额变动率超过50%或低于-50%,应将应税销售额和应纳税额进行配比分析,以确定该企业申报是否异常。 3、企业销售成本变动率与销售额变动率的配比分析 销售成本变动率=(本期累计销售成本-上年同期累计销售成本)÷上年同期累计销售成本×100% 销售额变动率=(本期累计销售额-上年同期累计销售额)÷上年同期累计销售额×100% 企业销售成本变动率与销售额变动率的差异额=销售成本变动率-销售额变动率 #如果企业销售成本变动率与销售额变动率的差异幅度超过各地设定的正常峰值,该企业申报异常。 4、企业零负申报异常情况分析(考虑留抵税额增长比例) 如果企业应纳税额连续三个月等于0,该企业异常。 5、进项税额构成比例分析 进项税额构成比例=当期非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凭证抵扣进项税额÷当期抵扣的全部进项税额×100%

利用上述公式测算的结果如果连续两个月大于60%(特殊行业除外),该企业申报异常。 6、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金额变化分析 专用发票开具金额变动率=当期申报的专用发票开具金额÷上期申报的专用发票开具金额×100% 利用上述公式测算的结果如果大于1.5或小于0.5,该企业申报异常。 下面我們舉個例子來詳細說說如何具體操作: 公式 1.2 %=X÷Y,想控制1.2%的税负,就要交纳X元增值税,并要做Y元主营业务收入,可有两个变量怎么能控制税负呢? 还有一个公式 Y=(上期留抵增值税+本期进项增值税)÷(17%-1.2 %) 我们把上述公式中的红字称为“本期可抵扣增值税”蓝字称为“预计税负”则 Y=本期可抵扣增值税÷ (17% - 预计税负) 例:上期留抵100万增值税,本期已认证进项增值税100万,想要控制在1.2 %的税负,应当做多少主营业务收入? 套入公式得 Y =(1000000+1000000)÷(17%-1.2 %) =2000000÷15.8%=12658227.85(元) Y計算應纳增值税X =12658227.85×17%-2000000 =151898.73 (元) 税负率=151898.73÷12658227.85=1.2 % 将你的主营业务收入减少到12658227.85元就能达到1.2 %的税负了 有些会计人士在月底一衡量税负发觉高了就向下调销售收入,调过后发觉还不理想就还调,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当在月中旬结合进项发票情况合理控制制定税负,控制销售收入。

税负测算

重点行业税负测算方法测算方法 (一)企业总体税负测算指标 1.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指抽样企业在测算年度从事主营业务活动所取的收入,包括商品(产品)销售收入、劳动服务收入、营运收入、工程价款收入、工业性作业收入等。如果发生销售退回、销售折扣及销售折让,应从主营业务收入中剔除,填写净额。 2. 入库税收:指抽样企业在测算年度自行申报缴纳的各税种全部入库税款,不含企业在测算年度入库的“探头税”和入库的以前年度欠税(以税收缴款书和完税证为依据),不含企业申报的尚未入库的测算年度属期欠税,不含企业代扣代缴的各项税款和属于国税机关征收管理的税金,不含企业在检查中自查补缴的税金和稽查查补税款。对企业在其它年度自行缴纳的测算年度属期税款,以及委托国税机关代征的测算年度城市维护建设税,应一并计算在内。 3. 实现税收:指抽样企业在测算年度取得的全部收入,根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规定应该缴纳的各项税收,包括稽查部门在检查过程中企业自查补缴的税金,对企业自查补缴和稽查部门检查查补尚未入库的测算年度属期查补税款应计算在内,同时对委托国税机关代征的测算年度城市维护建设税,也应一并计算在内。

实现税收不含查补的非测算年度属期税款,不含企业代扣代缴的各项税金和国税机关征收管理的税金。 (二)企业总体税负计算公式 实现税负= ×100% 入库税负= ×100% (三)个人所得税税负测算指标 1、企业职工人数:企业职工指企业与职员或员工签订正式劳动合同被录用的人员。企业职工区别于非正式职工,非正式职工即一些处于试用期的职工。企业正式职工人数即在企业人事部门备案,登记在册的正式职工人数(不含临时人员)。 2、实发职工薪酬总额:指企业为获取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3、应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指抽样企业在测算年度按照国家个人所得税法及其有关文件规定,支付给职工的全年薪酬总额应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总额。包括企业开展自查补扣的测算年度 应该实现的地方税收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实际入库的地方税收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各行业税负及计算公式

各行业税负及计算公式(供参考) 一般税负率过低往往会引起税务局的关注,可以掌握在不低于1%(商业企业?1.5%左右),各行业的税负率是不同的,具体的税负率表是: 增值税税负率={[年度销项税额合计+免抵退货物销售额*应税货物实用税率-(年度进项税额合计-年度进项税额转出合计+年初留抵税额-年末留抵税额)]/[年度应税货物或劳务销售额+免抵退货物销售额]}*100% 1?农副食品加工?3.50 2?食品饮料?4.50 3?纺织品(化纤) 2.25 4?纺织服装、皮革羽毛(绒)及制品?2.91 5?造纸及纸制品业?5.00 6?建材产品?4.98 7?化工产品?3.35 8?医药制造业?8.50 9?卷烟加工?12.50 10?塑料制品业?3.50 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50 12?金属制品业?2.20 13?机械交通运输设备?3.70 14?电子通信设备?2.65 15?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3.50

16?电气机械及器材?3.70 17?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4.95 18?商业批发?0.90 19?商业零售?2.50 20?其他?3.5 企业税负率计算 企业税负率计算 目前一般指增值税: 理论税负率:销售毛利*17%除以销售收入 实际税负率:实际上交税款除以销售收入 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 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商业4%,工业6%,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具体计算: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注:1?对实行"免抵退"的生产企业而言,应纳增值税包括了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2?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 企业增值税税负率

出口企业税负的两种测算方法

出口企业税负的两种测算方法 在出口退税审核中,单证审核是办理退税的基础和前提,但仅靠单证审核并不能彻底防范骗税,必须把就单审单的工作加以延伸,从多个角度、多个方位监控出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并从中发现问题,达到防范骗税的目的。测算出口企业税负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办法。 2005年,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纳税评估管理办法》。对所有纳税人进行科学的纳税评估,可以强化税源管理,降低税收风险,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但由于出口企业的主营业务具有特殊性,尤其在计算增值税税负时,按通常方法计算得出的实际税负,不能充分反映其实际税收负担情况,若将出口企业产生的免抵税额作为应纳税额参与税负计算,其税负与实际情况则可能会更加接近。 一、根据免抵退税的计算原理,免抵税额相当于出口企业的应纳税额 这里,我们先举两个例子(假定征退税率均为17%)。 例1:某生产型出口企业2005年3月购进原材料80万元,生产出口货物,原材料全部耗用,产品全部出口,出口收入100万元,当月收齐单证并申报退税,则当月计算应退税额为80×17%=13.6万元,免抵税额为20×17%=3.4万元。 例2:某生产型出口企业2005年3月购进原材料80万元,生产内销货物,原材料全部耗用,产品全部内销,内销收入100万元,当月取得收入并申报纳税,则当月计算应纳税额为20×17%=3.4万元。

在例1和例2中,免抵税额与应纳税额数值相等。 根据免抵退税的计算原理,退,是退企业的进项留抵税额,免抵税额就是免抵退税额大于期末留抵税额的部分,其实就是出口产品的增值部分。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免抵税额就是出口产品若全部内销产生的应纳税额。 从以上两个例子的对比,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在征退税率存在差额的情况下,征退税率差的部分出口企业在出口之时已作进项税额转出,记入应交税金的贷方,成为应纳税额的一部分。免抵税额仍然是免抵退税额大于期末留抵税额的差额,仍然是出口产品的收入大于成本的增值部分产生的税额,其与征退税率差产生的进项税额转出之和相当于产品全部内销产生的应纳税额。从这个意义上讲,出口企业的税负(以下简称名义税负A)=(本期应纳税额+本期免抵税额)/本期主营业务收入×100% 二、以名义税负A评估出口企业税负率的现实意义 1.对出口企业而言,如果产品100%用于出口,则该企业应纳税额始终为0,如果按纳税评估分税种特定分析指标中税负率的计算,则其税负率=0,无法正确反映企业对国家所做的贡献。 如果按名义税负A计算,则税负率为一个数值,至少从一定角度反映出企业对国家做出了贡献。对税务机关而言,可以用这个数值与其它参考值比较,衡量这个企业纳税是否异常。 2.在实际工作中,应纳税额、主营业务收入可以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直接获取,免抵税额可以从免抵退税汇总表中直接获得,

增值税税负怎么计算出来的

增值税税负怎么计算出来的 税负=应纳增值税额/不含税销售收入=(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含税销售收入/1.17)一般税务要求要高于3%,不然会去查你们的。 3%,是因为小规模纳税人都是这个税负了,一般纳税人不能更低吧。当然也有特殊情况。 是拿所应交的增值税除以当月的销售收入。 比如说应交的增值税是2000元,当月的销售收入是100000元,那么税负就是百分之二,也就是通常说的两点。 税负也称为税收负担率。是应交税费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如果每个月都进项大于销项,那你要提交一份有关这种情况的说明。说明你是因为材料或者产品的库存增加而引起的,这种情况时有发生,能够说明原因就行,但是前提条件是你的各项材料、电费等成本项目都很正常。 [编辑本段]税负率的计算方法 税负率=应交增值税/销售收入税负即税收负担。实际交纳的税款占销售收入净额的百分比。税负可以单指增值税税负、所得税税负、营业税税负等。也可以把所有本年度上交的所有税款加总计算一个总体税负。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3%,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具体计算: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 末留抵进项税额税负就是税收负担率,是纳税人对应期间的应纳增值税与销售收入的比例,但如果是出口企业或免税企业,主要把出口收入和免税收入按应税税率算出销项税加入计算就纳增值税,如果有进料加工的话,还要考虑这部份的税金,具体公式如下:增值税税负率=[销项税-免\退税收入—适用税率—(进项税—进项税转出—期初留抵期末留抵以及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的计税价格×17%)]/(计征增值税的销售额-免抵退销售额),以上公式是通用的,如果是业务简单的公司,上式中没有涉及的就是0税负了。另外对于免税及出口企业来说,运费税,城建税依然要扣,抵税比例为6%,应计入公式中。

房地产营改增税负率测算表-.doc

2016.5.1 开始实施营改增税负测算对比表 “****** ”项目简易计税方法(一般计税方法(一般计税方法(假设按 100平方假设旧项目)假设旧项目)假设新项目)米套测试 项目总建筑面积124,742.31 124,742.31 124,742.31 105.46 项目公共配套面积6,463.17 6,463.17 6,463.17 0.00 项目总可售面积118,279.14 118,279.14 118,279.14 100.00 项目销售收入1,029,940,720.00 1,029,940,720.00 1,029,940,720.00 870,700.00 平均单价8,707.71 8,707.71 8,707.71 8,707.00 折算成不合税销售收入980,895,923.81 927,874,522.52 927,874,522.52 784,414.41 税率 5.00% 11.00% 11.00% 11.00% 应缴纳增值税(销项税)49,044,796.19 74,030,566.85 74,030,566.85 62,582.67 可抵扣进项: 1、地价款(直接从收入抵)282,905,000.00 282,905,000.00 239,184.00 平均单位成本2,267.92 2,267.92 2,267.91 、前期18,711,346.50 18,711,346.50 15,820.00 2 平均单位成本150.00 150.00 150.00 截止 2016.4 月止已完成进度70% 100% 100% 2016.5 月起工作量5,613,403.95 18,711,346.50 15,820.00 2016.5 月起工作量折算不含税成本5,295,664.10 17,652,213.68 14,924.53 预期进项税率 6.00% 6.00% 6.00% 3、建安及基础、配套349,278,468.00 349,278,468.00 295,300.00 平均单位成本2,800.00 2,800.00 2,800.00 截止 2016.4 月止已完成进度40% 100% 100% 2016.5 月起工作量209,567,080.80 349,278,468.00 295,300.00 2016.5 月起工作量折算不含税成本188,799,171.89 314,665,286.49 266,036.04 预期进项税率11.00% 11.00% 11.00% 预期可抵扣进项税合计(进项税)21,085,648.75 35,672,314.33 30,159.44 实际应缴纳增值税49,044,796.19 52,944,918.09 38,358,252.51 32,423.23 测算税负率 4.76% 5.14% 3.72% 3.72% 注:以上测算数据假设 2016年5月营改增开始取得进项税抵扣发票抵扣率前期为 6%,建安为 11%,各房地产开发公司应根据与前期设计、施工企业等签定的合同准确的对进项税进行核实,根据实际可抵扣进项测算 。

行业税务标准(如何计算税负)

各行业的具体税负的计算 我国各行业的具体税负率是怎样的?一般税负率过低往往会引起税务局的关注,可以掌握在不低于1%(商业企业1 5%左右),各行业的税负率是不同的,为大家分享具体的税负率表。一般税负率过低往往会引起税务局的关注,可以掌握在不低于1%(商业企业1.5%左右),各行业的税负率是不同的,具体的税负率表是:>>税负率怎么计算 增值税税负率={[年度销项税额合计+免抵退货物销售额*应税货物实用税率-(年度进项税额合计-年度进项税额转出合计+年初留抵税额-年末留抵税额)]/[年度应税货物或劳务销售额+免抵退货物销售额]}*100% 企业税负率计算 目前一般指增值税: 理论税负率:销售毛利*17%除以销售收入 实际税负率:实际上交税款除以销售收入 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 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3%,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具体计算: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注:1 对实行"免抵退"的生产企业而言,应纳增值税包括了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2 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 企业增值税税负率 问:1.我单位是进出口贸易公司,以自营出口为主,取得进出口权及出口业务已有3年,但最近业务比较少,不知现在对销售收入方面是否还有规定,比如说,年销售额最少要达到180万. 2.外销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95%以上的自营生产企业的增值税税负率如何计算.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请列计算公式。

一般纳税人的税负率计算方法

一般纳税人的税负率计算方法 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称为税负率。实务中,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的税负率是不一样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般纳税人税负率的计算方法。 1、企业税收负担率的测算分析 企业税负率=本期累计应纳税额÷本期累计应税销售额×100% 税负率差异幅度=[企业税负率-本地区同行业平均税负率(或上年同期税负率)]÷本地区同行业平均税负率(或上年同期税负率)×100% 如果税负率差异幅度低于-30%,则该企业申报异常。 2、企业销售额变动率的测算分析 当月应税销售额变动率=(当月应税销售额-上月应税销售额)÷上月应税销售额×100% 累计应税销售额变动率=(本期累计应税销售额-上年同期应税销售额)÷上年同期应税销售额×100% 如果累计应税销售额变动率或当月应税销售额变动率超过50%或低于-50%,应将应税销售额和应纳税额进行配比分析,以确定该企业申报是否异常。 3、企业销售成本变动率与销售额变动率的配比分析 销售成本变动率=(本期累计销售成本-上年同期累计销售成本)÷上年同期累计销售成本×100% 销售额变动率=(本期累计销售额-上年同期累计销售额)÷上年同期累计销售额×100%

企业销售成本变动率与销售额变动率的差异额=销售成本变动率-销售额变动率 如果企业销售成本变动率与销售额变动率的差异幅度超过各地设定的正常峰值,该企业申报异常。 4、企业零负申报异常情况分析(考虑留抵税额增长比例) 如果企业应纳税额连续三个月等于0,该企业异常。 5、进项税额构成比例分析 进项税额构成比例=当期非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凭证抵扣进项税额÷当期抵扣的全部进项税额×100% 利用上述公式测算的结果如果连续两个月大于60%(特殊行业除外),该企业申报异常。 6、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金额变化分析 专用发票开具金额变动率=当期申报的专用发票开具金额÷上期申报的专用发票开具金额×100% 利用上述公式测算的结果如果大于1.5或小于0.5,该企业申报异常。 下面我们举个例子来消息说说如何具体操作: 公式1.2 %=X÷Y,想控制1.2%的税负,就要交纳X元增值税,并要做Y元主营业务收入,可有两个变量怎么能控制税负呢? 还有一个公式Y=(上期留抵增值税+本期进项增值税)÷(17%-1.2 %) 我们把上述公式中的红字称为“本期可抵扣增值税”蓝字称为“预

[最新2020年《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及附列资料]增值税纳税申报

[最新2020年《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及附列资料]增值税纳税申报 关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 为配合增值税税率的简并,国家税务总局对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有关栏次进行了调整,(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19号)现将对应 填写说明调整如下: 一、《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填写说明调整事项 第(二十五)项、第(三十二)项勾稽关系公式中第1、3行之和表 述增加4a行,修改为第1、3、4a行之和。 二、《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填写说明调整事项 (一)第(二)项第1至3点及第(四)项第2至5点中涉及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均不包含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农产品时取得的专用发票,但购进农产品未分别核算用于生产销售17%税率货物和其他货物服 务的农产品进项税额情况除外。 税额栏=农产品销售发票或者收购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11%+ 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11% 上述公式中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是指纳税人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农产品时取得的专用发票。 执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的,填写当期允许抵扣的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填写份数金额。 (四)第(二)项第8点中的第8栏修改为第8b栏。 (五)第(二)项增加第13点,内容如下:

第8a栏加计扣除农产品进项税额:填写纳税人将购进的农产品用于生产销售或委托受托加工17%税率货物时,为维持原农产品扣除力度不变加计扣除的农产品进项税额。该栏不填写份数金额。 (六)第(二)项第9点勾稽关系公式中第1栏+第4栏修改为第1栏+第4栏。 (七)第(四)项第8点修改为:第31栏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反映已取得但截至本期期末仍未申报抵扣的农产品收购发票和农产品销售普通发票及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农产品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情况。 三、《营改增营改增税负税负分析测算明细表》填写说明调整事项 行次填写说明勾稽关系公式中第2+4+5+9b+12+13a+13b行表述的4修改为4b,即第2+4b+5+9b+12+13a+13b行。

建筑工程项目“营改增”税负测算表-施工单位营改增税负及利润对比.doc

建筑工程项目“营改增”税负测算表 合同价(万元) 10,000 销项税额9 营业税额300 进项税额 5 营业税税负率3% 应交增值税 4 增加税负率 2.14% 增值税税负率 5.14% “营改增”后 各成本成本金 序号成本构成占比额(万 (%)元)适用税率(%) 1 人工费27.98% 2,798 0% 2 钢筋14.21% 1,421 17% 3 砼14.51% 1,451 3% 4 模板 6.16% 616 17% 6 方木 1.67% 16 7 3% 7 扣件0.99% 99 3% 8 钢筋网片0.44% 44 3% 9 安全网0.23% 23 3% 10 油漆0.13% 13 17% 11 天那水0.14% 14 3% 12 砌体 1.81% 181 17% 13 水泥0.97% 97 3% 14 砂浆0.94% 94 3% 15 河沙0.96% 96 3% 16 石子0.60% 60 3% 17 材料费65 17% 工字钢及预埋件0.65% 18 五金材料 1.58% 158 3% 19 工具用具 1.29% 129 3% 20 办公用品0.29% 29 3%

21 砼内撑条0.09% 9 3% 22 止水螺杆0.09% 9 3% 23 脱模剂0.16% 16 3% 24 镀锌钢板等板材0.26% 26 17% 25 方管0.12% 12 3% 26梯等垂直运输机械1.58%1583% 27 镀锌钢格板 0.23% 23 3% 28 止水钢板0.09% 9 17% 29 其他0.31% 31 3% 30 机械费 2.86% 286 17% 31 租赁费 4.70% 470 17% 32 管理费 5.87% 587 0% 33 税收 4.51% 451 0% 34 利润 3.58% 358 3% 合计100.00% 10,000

关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及其附列资料填写说明的调整事项

附件3 关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及其附列资料填写说明的调整事项 为配合增值税税率的简并,国家税务总局对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有关栏次进行了调整,现将对应填写说明调整如下: 一、《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填写说明调整事项 第(二十五)项、第(三十二)项勾稽关系公式中“第1、3行之和”表述增加“4a”行,修改为“第1、3、4a行之和”。 二、《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填写说明调整事项 (一)第(二)项第1至3点及第(四)项第2至5点中涉及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均不包含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农产品时取得的专用发票,但购进农产品未分别核算用于生产销售17%税率货物和其他货物服务的农产品进项税额情况除外。 (二)第(二)项第4点修改为:第4栏“(二)其他扣税凭证”:反映本期申报抵扣的除增值税专用发票之外的其他扣税凭证的情况。具体包括: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

书、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含农产品核定扣除的进项税额)、代扣代缴税收完税凭证、加计扣除农产品进项税额和其他符合政策规定的抵扣凭证。该栏应等于第5至8b 栏之和。 (三)第(二)项第6点修改为:第6栏“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反映纳税人本期购进农业生产者自产农产品取得(开具)的农产品销售发票或收购发票及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农产品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情况。 “税额”栏=农产品销售发票或者收购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11%+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11% 上述公式中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是指纳税人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农产品时取得的专用发票。 执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的,填写当期允许抵扣的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填写“份数”“金额”。 (四)第(二)项第8点中的“第8栏”修改为“第8b 栏”。 (五)第(二)项增加第13点,内容如下: 第8a栏“加计扣除农产品进项税额”:填写纳税人将购进的农产品用于生产销售或委托受托加工17%税率货物时,为维持原农产品扣除力度不变加计扣除的农产品进项税额。该栏不填写“份数”“金额”。 (六)第(二)项第9点勾稽关系公式中“……<第1

建筑业“营改增”税负测算分析

建筑业“营改增”税负测算分析 随着建筑业“营改增”的临近,建筑企业税负变化到底如何,将面临哪些变化是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以实地调研数据为样本,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的通知》(财税〔2011〕110号)明确的建筑业适用11%税率,对“营改增”后可能引起的税负变化进行了分析,供纳税人参考。 一、建筑业特点及主要风险 建筑业纳入增值税征税范围后,按照一般计税方法计算应交增值税,与其他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相比,目前建筑业存在以下主要特点及涉税风险: (一)建筑业财务核算不规范。据了解,建筑业的财务核算主要由工程项目部门按预算成本提供报账凭证,并非按照实际采购业务据实计账。这一做法对营业税直接依工程收入按适用税率计税影响不大。“营改增”后,工程成本及其原始凭证直接影响增值税税款计算,工程项目部门某些采购业务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将直接影响税款的抵扣,而工程项目部门为报账虚构购进业务取得扣税凭证将涉嫌偷逃增值税。 (二)建筑业人工费用占比高。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工费用占总成本的比例相对较高。经测算,建筑企业人工费用约占全部成本的30%。与其他行业相比,建筑业人工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较高,建筑业工程收入中增值较多,“营改增”后税负可能上升较多。(三)建筑业采购市场不规范。建筑企业的多数大型设备,如挖掘机、吊机等是通过租赁得来,有的则是由劳务工队带机作业,不少主材如砂石、砖等以及一些辅料,如铁丝、扣件等是向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购买的,难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将导致建筑业“营改增”后税负增加。 二、建筑业“营改增”税负测算方法 为了便于对“营改增”前后税负变化进行对比,我们将“营改增”后的增值税税负界定为应纳增值税额与含税工程收入之比。即: 增值税税负=增值税应纳税额÷含税工程结算收入 增值税应纳税额=工程销项税额-工程进项税额 工程销项税额=[工程结算收入÷(1+11%)]×11% 工程进项税额=∑[材料等含税成本÷(1+材料等适用税率)]×适用税率 全部实施“营改增”后,增值税链条会逐步健全,建筑业进项税抵扣范围会逐步扩大并完善,因此区分两种情况分别测算建筑业“营改增”后的税负情况。 第一种情况,假定除人工费用外的全部材料费用都可以取到增值税专用发票。因为随着“营改增”的推行,建筑企业为了减轻自身的税收负担,必然会选择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购材料,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扣税。 第二种情况,按照建筑企业估计,目前只有部分项目可以取得增值税扣税发票。 三、建筑业营改增税负的具体测算 我们选择了省内较大建筑企业,其业务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下是根据近年两个已完工项目的相关数据指标进行的税负测算。 (一)“营改增”税负测算

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增值税税负率算

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增值税税负率算: 税务系统出的一个关于税收负担率的计算公式: 税收负担率=[(内销收入+外销收入)*适用税率-(上期留抵+本期进项-期末留抵-进项转出)]/全部销售收入*100% 注:进项转出中不包括外销收入乘退税率差而转出的部分 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增值税税负率计算: (内销销项+免抵退销售额×征税率-进项税额)/(免抵退销售额+内销销售额) 出口退税企业的税负率计算: 目前对于出口型生产企业税负率的计算方法分二种情况: 1、期初进项留抵数中有以前年度出口但末申报退税的进项留抵在内,且数额较大,主要形成原因是由于新批的出口企业受一定条件限制,前十三个月不能申报出口退税,其金额放在留抵进项中体现。且到年末仍有留抵,其留抵数的计算应为上年末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期末留抵数-下年度1月份增值税纳税申报上的本期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0,此时期初留抵直接影响到下年度的税负率,此时当年实际税负率的计算方法:(全年销售收入(内外销之和)*17%-当年进项)/全年销售收入。 2、对于不受上项因素影响的企业:税负率的计算公式有二种: 第一种计算方法是:(免抵额+应纳税额)/全年销售收入。 第二种方法是:(全年销售收入*17%-进项税额+期初进项留抵-期末进项留抵)/全年销售收入。此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是一致的。或:税负={【年度销项税额合计+免抵退货物销售额×17%-(年度进项税额合计- 年度进项税额转出合计+年初留抵税额-年末留抵税额)】÷【年度应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不包括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免抵退货物销售额】}×100% 这是针对“出口企业有实行免抵退办法的, 也可以说总结为 应交税金/销售额 以上计算中的进项税额均为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货物进项转出,期初期末留抵均为增值税纳税申报上的留抵数-下期申报表当月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增值税税负率计算公式: 增值税税负率={[年度销项税额合计+免抵退货物销售额*应税货物实用税率-(年度进项税额合计-年度进项税额转出合计+年初留抵税额-年末留抵税额)]/[年度应税货物或劳务销售额+免抵退货物销售额]}*100% 出口企业税负 一、免抵退税出口企业增值税税负率=(当期免抵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应税销售额+ 当期免抵退税销售额)×1OO%。“免抵税额”包含单证不齐与单证齐全的出口货物免抵税额。二、税负只是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稽核分析的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