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艺术简史

西方艺术简史

西方艺术简史
西方艺术简史

史前美术及古代美术

1、旧石器时代

距今3.5万年至1万多年之间

原始人类留下许多以动物和人物为表现对象的绘画和雕塑

主要集中在欧洲,大致分为两个类型,洞穴艺术和小型雕塑

史前美术发源地:西班牙北部和法国南部(史上称法兰科-康塔布连美术圈)

小型雕塑是石头、兽骨、泥巴等制成的人像和动物雕像,原本为武器、工具和巫术用品(也被称为器具艺术)

洞穴壁画(刻线法):题材多为动物,工具为某种纤维或头发扎成,颜料取自矿物质,追求生动写实的效果。人物刻画极简略,类似符号,其他题材没有。没有构图意识和空间意识

中石器时代:距今一万年,冰河时代结束,气候温暖湿润,原始人类走出黑暗的洞穴,开始从流动的狩猎经济向稳定的农业经济过度。

北欧岩画后期发生抽象化的趋势,呈现新石器特征

西班牙拉文特岩画:单色涂绘法,色调以红色为主,以人类活动为主,围捕野兽、部落战斗、欢庆舞会、丰收庆典等。不再满足于孤立的动物或个别的人物,开始理解复杂的生活,尝试有意识的构图,运用丰富的线、形、色,具备叙事性和情节性。

2、新石器时代

进入农业社会之后的第一个阶段(重要转折点)伊朗公元前8000年,欧洲公元前2000年,从以狩猎为主的经济转变为以农耕和畜牧为主的农业经济,导致生活方式深刻变化。生活稳定,形成村落,中东发现最大的村落遗址:加泰土丘(容纳千人,建有神庙,壁画雕塑散发出神秘的宗教气息)

出现用粗制的巨石构筑的纪念物—英国巨石圈。(举行重大宗教礼拜活动的场所)陶器;广泛运用,陶器装饰得以兴盛。(欧亚大陆发现大量陶器),抽象化的几何纹样,纹样活泼富于变化,又不失内在统一性。掌握了比例、协调、对称之类给人以美感的要素,具备概括能力。

3、古代两河流域

西亚干旱少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润泽了文明诞生的土地—两河流域。

最早定居的民族是北方高原迁徙来的苏美尔人,公元前3500年创造了苏美尔文明。

苏美尔人被入侵民族征服,此后战火不绝,先后出现过古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新巴比伦王国以及波斯帝国等。

苏美尔美术:美术与宗教和政治紧密联系。居住地区出现十多个城邦,供奉各自的庇护神,城邦中心修筑塔庙作为庇护神在人世间的住所。塔庙是宗教活动中心,是政治经济活动的要地,周围有宫廷、店铺和作坊,形成繁华街区。最早的苏美尔塔庙遗址位于乌鲁克城,比埃及的金字塔还久远。称“白庙”,没有强调严格对称的格局。

人物雕像为宗教祭祀用品,形体近似圆筒形或圆锥形,比较稚拙。表现对神的敬畏与崇拜

装饰工艺成就斐然。牛头竖琴非常精美,琴箱浮雕叙述神话故事,构图简洁,拟人化动物姿态生动。

阿卡德美术:公元前2300年前,阿卡德征服苏美尔城邦,建立起中央集权国家。

国王热衷于攻城掠土,拓展疆域,美术也以炫耀征服者的武力为目标。

新苏美尔和古巴比伦王国:古提人统治期间,苏美尔城邦仍保持独立,使苏美尔文

化得到复兴。传统苏美尔工艺精湛的装饰趣味与阿卡德较为粗狂的风格融合在一起。

雕像材料为坚硬的花岗石。公元前2100年,苏美尔人赶走古提人,建立乌尔第三王朝,但此后不久再次陷入动荡,直到古巴比伦国王即位,才把两河流域重新统一。

古巴比伦时期遗留作品稀少,著名的有汉穆拉比法典碑,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

公元前1600年,安那托利亚的赫梯人征服了古巴比伦王国,赫梯人的美术粗矿熊健,影响了亚述美术的风格形成。

亚述美术:原以游牧为生,勇猛善战征服了两河流域。亚述的历史充满了征服战争的血腥和残暴。在艺术上相当成熟,受苏美尔的装饰风格影响,也吸收了巴比伦和赫梯美术的因素,宫廷宏达,装饰富丽豪华,叙事浮雕有较强的感染力。亚述人用美术宣传帝王们的军事业绩,塑造战无不胜的形象。亚述帝王好大喜功,大兴土木扩建或修筑王宫。宫殿用泥砖砌筑,四周竖立高大的城墙,用作防卫。入口处摆着守护神兽,可能有驱邪作用,神兽有五条腿。王宫内墙装饰丰富的叙事浮雕,这是史上最早的叙事浮雕范例之一。这种激越、熊健和不屈不挠的阳刚气质在同时期埃及的雕塑中是找不到的。

新巴比伦美术:公元前7世纪末期,巴比伦执政官与外族联合灭亡亚述帝国,建立新巴比伦王国。以辉煌的建筑奇迹闻名于世,著名的“空中花园”巴别塔都是当时的杰作,为王妃所建。

波斯美术:波斯人在公元前6世纪征服了新巴比伦王国。以综合了帝国境内许多民族的美术传统为特征,具有多文化的面貌。建筑成就最为突出。雕塑也吸收了埃及、希腊的一些因素,还带有很强的装饰性。随着帝国的分崩离析,波斯美术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

4、古代埃及

主要是修建和装饰规模宏大的陵墓及神庙,这与埃及人特殊的生死观念和宗教信仰有密切关系。埃及人认为,人死亡后灵魂会进入另一个世界,在那儿需要有稳定的立足地,于是埃及人建起坚固的陵墓,还在里面布置精美的壁画、作为死者替身的雕像等,以期使灵魂获得安逸与幸福。古埃及的宗教属于自然神的崇拜,自然的变化规律使得埃及人形成了给自然界制定秩序的神的观念。有两大主神,太阳神拉主管人间事物,冥王俄赛里斯统御死亡之国,埃及的绝大多数神庙都是奉献给他们的。

埃及美术成熟较早,公元前3000年就已初步形成一套形式规范体系,以后各个时期作品面貌相似。

古埃及历史经历了早期王朝、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以及后期王朝等几个阶段。

早期王朝美术:希拉孔波利斯遗址,墓室壁画反映美术萌芽期的状况,具有原始绘画的特征。但各种形象流露出程式化的倾向,类似于象征性的符号,和古埃及象形文字有亲缘关系。此后美术发生很大变化,似乎没有过渡期。公元前3000年的石板浮雕,人物形象采用固定化模式。创作者所依据的自然不是实际的视觉经验而是既定的观念和规范,本身不是纯粹为欣赏而作,而是带着重要的社会功利目的。

古王朝时期:埃及形成了以法老为中心的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国家稳定而强大。

法老被视为神,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法老生前开始修筑金字塔作为陵墓,死后,尸体制成木乃伊,存放在金字塔内,以保持他永恒的存在。

金字塔巨大的体量与一望无垠的沙漠融合在一起,实现了人类创造力与自然界的充分交流,也反映了威严、永恒和神秘的时代气氛。古王国的雕像艺术已成熟,除了狮身人面像这类露天的大型纪念性神像外,大量的雕像作为陪葬品,放置在陵墓和

葬礼庙中,是一种墓葬艺术。题材上分为法老像和贵族、官吏以及普通劳动者两类墓室中的浮雕和壁画是墓葬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生活情境,有狩猎捕鱼的场面,也有祭神参拜的仪式,古埃及人认为死亡之国与现实世界无区别,所以浮雕壁画力求真实,为死者灵魂构筑永恒的乐园。画中人物不是依据透视要求处理成近大远小,而是由社会地位的尊卑来决定。

中王国时期:法老的权威受日益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冲击而衰微,无力修建庞大的金字塔。动荡不定的的社会生活反映在雕像上。

新时期王朝:经历了十八、十九和二十王朝,这时国力强盛,形成地跨亚非的强大帝国。美术也获得前所未有的繁荣。注重发掘娱乐及纯观赏性的价值,雕刻和壁画更加自由,并追求细腻柔美的趣味。建筑上除了强调外观上的宏伟壮丽外,建筑内部空间有意识的造成幽深压抑的空间效果。已经脱离传统的形式规范,显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新王朝的墓葬建筑形式发生变化,法老们为了防止盗墓,把墓穴和葬礼庙分开建造。这时期神庙重点放在构造内部特殊的空间氛围上。给人的心里造成强烈的压迫感和畏惧感。

后王朝时期:新王朝衰落之后,埃及持续动荡。美术上已趋于萎缩。波斯人以及后来的希腊人先后征服了埃及,在他们的文化影响下,埃及美术的面貌大卫改观。5、爱琴及古代希腊

古希腊文明诞生前,在希腊半岛南部和爱琴海诸岛出现成熟的古代文明—爱琴文明。

(公元前3000年)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基克拉泽斯群岛的大理石雕像是克里特文明的先声。定居民族逐渐迁居到克里特岛,他们是能干的航海家和精明的商人,开朗乐观,看中世俗生活的幸福,把宗教视为点缀。克里特国王米诺斯的王宫是最重要的遗址,没有东方宫殿的富丽堂皇,壁画体现欢快热烈的情调,雕塑多是小型的,陶器从自由灵动的几何纹样到追求写实的转变。迈锡尼是由希腊的一支—亚该亚人创造的。崇尚武力,擅长征战,在希腊南部留下许多用巨石垒筑的城堡。

古代希腊美术:公元前9世纪,新的希腊文明萌芽。最初的几何纹样时期的陶瓶。

公元前7世纪和前6世纪,进入迅速成长的古风时期,为古典美术的前面繁荣奠定基础。古典时期是希腊美术发展的鼎盛期,建筑和雕刻达到完美的境界,成为理想美术的典范。公元前4世纪后,逐渐背离古典的理想,掺杂更多艺术家主管感受的成分,写实的倾向也加强了。辉煌成就植根于深刻的人文主义精神,人是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不会为了虚幻的精神境界或宗教信仰而牺牲是世俗生活的乐趣,不会为追求奢侈豪华的物质享受而终日忙碌操劳、丧失自我,崇尚精神与物质、理智和情感相协调的、合乎人性的生活,始终把人作为美术创作的出发点和主要表现对象。建筑呈现的是开朗、合理、和谐的艺术品质,不会令人生畏或感到压抑,雕塑家追求的是塑造充满生命活力的、完美的肉体与高尚的灵魂相统一的、理想化的人的形象。

6、埃特鲁里亚和古代罗马

埃特鲁里亚人生活在意大利半岛中部,6世纪前后创造了繁荣的文明,受到希腊影响,以其独特的艺术成就深刻影响罗马美术,特别体现在建筑和壁画上。首次把拱券构造与柱式结合,使建筑物具备纪念碑的气度。雕塑多为墓葬用品,在生动写实方面颇有建树。墓室壁画受到希腊影响,表现热烈气氛和生动节奏。

罗马城建于公元前8至7世纪间,公元前6世纪成为政治上统一的城邦国家。罗马人热衷于军事扩张,数百年间先后征服欧、亚、非洲大片地区,形成庞大帝国。罗马文化传播到被征服地区,同时也受到主要来自希腊,同时还有埃特鲁里亚、埃及和两河流域美术的深刻影响。罗马对待外来文化兼收并蓄的宽容态度,使得文化事

业呈现出繁荣景象。罗马人讲求实际、注重功利,美术强调实用性,追求写实性,较少理想色彩。罗马美术集中体现在建筑领域内,同时肖像雕塑、叙事性浮雕以及室内装饰壁画也成就斐然。共和国时期,崇尚朴实严谨的生活方式,赞赏刚毅果敢的战斗精神。发明了拱券技术和混凝土。罗马肖像雕塑流行跟风俗有关,罗马人习惯用蜡或石膏为死去的前辈做肖像面膜以表示怀念和崇拜。还为伟人做纪念雕像供民众瞻仰。对肖像雕塑真切细腻的写实风格有相当影响。壁画追求立体感,但还没掌握三维空间的系统方法。帝国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建筑大量兴建,公共设施比希腊完善。罗马侵略战争胜利后,再征服地修建纪念性建筑物,以炫耀武力,主要有凯旋门和记功柱。雕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肖像雕塑主要表现帝王们的风采。

叙事性浮雕大多记录军队向外扩张、征服的历史。奥古斯都皇帝征战一生,却喜欢兴建颂扬和平的纪念性建筑。395年分裂为东西两部分,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埋葬。帝国晚期社会动荡和权利斗争反映在美术作品中。肖像雕塑日益重视抽象的精神力量,突出人物的精神气质,自然主义的写实性有所减弱。浮雕也着重传达象征意义。

7、非洲

地域辽阔,民族部落历史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美术作品有多种多样的面貌。

北部沙哈拉岩刻和岩画是最古老的遗传之一。大部分属于新石器时代。沙漠以南的黑人聚居区历史有限。尼日利亚的诺克文化繁荣于公元前500年至公元200年,美术独立发展,没有受外来影响。自3世纪后无踪迹可寻,但对西非影响达数世纪。

11至15世纪的青铜头像,写实性很强,表现王室成员及贵族。用“失蜡法”,据说传给贝宁王国。近代非洲黑人土著部落美术品,造型奇特,构思大胆,散发着粗矿、率真的艺术气质。部落处于原始蒙昧状态,美术活动多与神秘的宗教或巫术有联系,反映独特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延续古代悠久的美术传统。祖先崇拜、图腾禁忌以及万物有灵之类的原始信念支配者创作者的思路与想象力。面具占据重要位置,以极端夸张的形式表现各种象征不同自然力量的神灵。土著部落繁多,信仰仪式差别很大,面具也千姿百态。面具的外形是怪异的动物或人脸,有写实的,更多的是变形夸张得近乎荒诞的,有强烈的表现力,使观者在视觉上和情感上受到强有力的冲击。

8、美洲

古代美洲艺术品价值在欧洲得到普遍重视是本世纪初的事情,西方现代艺术运动改变了人们对艺术的传统认识,使得美洲和非洲一样逐渐受到世人瞩目。在美洲的土著称为印第安人,他们在公元前3000年从亚洲迁移到美洲。美术作品有许多事日常生活用具,也有用于严肃的宗教活动或王室典仪的。代表古美洲成就的有北美印第安美术、中美洲的玛雅美术、墨西哥的阿兹特克美术以及安第斯山区的印加美术。

在16世纪西方殖民者进入北美大陆前,印第安人各族文化程度差异很大,中部大平原地区过着居无定所的原始生活,西南地区以及建立稳定的村落,农耕经济繁荣,发展部落间的贸易。北美发现土丘。西南农耕区修筑村落建筑群,掌握复杂的象形文字体系,在算学和天文学上有贡献。墨西哥中部奥蒂瓦坎城初建于公元前后,在公元600年全面繁荣,成为政治文化和宗教活动中心。中美洲的奥尔梅克文化兴盛于公元前800年至公元600年间,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湾沿岸地区,以奇特的巨石头像闻名于世。公元3世纪至16世纪是玛雅文化的鼎盛期,活动范围在墨西哥南部及尤卡坦半岛、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伯利兹的北部,玛雅人有自己独特的宗教信仰,修筑的金字塔显得高俊、陡峭。玛雅雕塑多为浅浮雕,注重平面效果,主要用来装饰建筑物。壁画为全景图,没有一点透视的效果。印加帝国统治安第斯高原,修建了规模浩大的道路网,南北走向主干道达3600公里,在城市建设也成就突出,

石彻房屋是主要建筑物。

9、印度

在南亚次大陆,孤绝的自然疆界、持续的外族入侵和复杂的人种构成形成了独特的印度文化。汇集了多种信仰、习俗、宗教,印度美术成为宗教的阐释者和传播者,渗透着错综复杂的意识内容。公元前2500年至前1500年,印度河流域孕育了哈拉帕文化,发掘出许多城市遗址,遗址中还出土了大量皂石小雕刻、印章和陶器。反映初土著居民生殖崇拜的迹象。男性躯干小圆雕很可能是印度教舞蹈之神—湿婆的原型。后来,亚利安人从西北来,新的印度—亚利安文明形成,公元前1500年,印度进入吠陀时代,亚利安人带来以吠陀文献为中心的意识形态,相信万物有灵,崇拜自然力量化身的神祗,后来又渗入各种土著信仰,宗教仪式发达,掌管祭祀的婆罗门地位置上。公元前7世纪,吠陀宗教演变为婆罗门教。崇拜生殖力的达罗毗茶文化与崇拜自然力的亚力安文化的融合,产生了“梵我一如”的思想,即宇宙的本原与内在的本我等同,这一切构成了印度文化的基调。美术中,艺术形象既再现纯净的谛观境界,又表达充满爱欲的欢乐气势。印度美术本质上是宗教的,审美体验与宗教体验浑然一体。伊斯兰教入侵之前,印度宗教主要是佛教和印度教。

佛教美术:公元前6世纪,佛教得到广泛传播,反映了与婆罗门教对立的思潮,结果是造型艺术的复兴。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佛教被尊为国教,持续到公元7世纪才让位给印度教美术。佛教美术勃兴之地是佛陀活动的印度北部横河流域。阿育王为了铭记征略之功和弘扬佛法,在各地竖起了许多独石纪念碑式圆柱。最具印度特色的是佛塔,传说佛陀圆寂后其舍利被分成多份并建佛塔保存,但遗留下来的佛塔几乎没有。最能代表早期佛教成就的是巴尔胡特(始建于公元前2世纪,只剩下残品和围栏)和桑奇(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提供了完整的佛塔形制)的大塔。印度古老的自然神祗像药叉、药叉女在佛教美术中保持重要性,造型随佛教美术的发展而演变。生殖崇拜与苦行的宗教融为一体,肉体的美与宗教精神相结合使印度美术最独特的面貌。除佛塔外,佛教徒还建了佛殿和僧院。

公元1世纪,大月氏人在西北地区建立贵霜帝国,最强盛时推崇大乘佛教,佛陀被大乘教视为神。公元1世纪末,出现了最早的佛陀雕像,从此佛像成为佛教美术主要的造型方式。将希腊罗马艺术中对称、和谐、单纯等审美趣味移植到印度原有的浑圆柔和的雕刻造型上,创造了沉静内省、理想化的佛像。公元300年笈多王朝再度成为印度史上的统一帝国。婆罗门教开始复苏,吸收了佛教以及其他各种信仰,演变为印度教佛教建筑中的祠堂、高塔等新形式成了印度教神庙的雏形。与此同时,在北印度随佛教的密教化,造型艺术也走向密教化,密教美术流行于孟加拉和比哈尔地区,并传到尼泊尔、西藏,它偏爱装饰,呈现繁琐、缭乱、错金镂彩的工艺美,内容上多借用印度教诸神。密教美术在被印度一直持续到13世纪穆斯林入侵。

印度教美术:是亚利安文化和达罗毗荼文化相互同化的结果,宣传肉体的力量,将原始的生殖崇拜升华为一种宇宙观,像马克思所说:这个宗教既是纵欲享乐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的宗教,既是和尚的宗教又是舞女的宗教。愉悦感官的男女雕像成为神庙的主要装饰。印度教源远流长,鼎盛是在7世纪以后,并集中体现在神庙上。

神庙通体缀满雕刻,被认为是诸神的住所,精灵的栖息地,是印度教的微观宇宙。

12世纪末,当南式、德干式、北式三种风格发展到烂熟之后,穆斯林入侵并统治印度。伊斯兰美术占主导地位。

佛教中的大乘教经克什米尔、阿富汗、中国一直传播到朝鲜、日本。小乘教往南传

播到斯里兰卡、印度支那和印尼。印尼的婆罗浮屠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塔。密教美术至今盛行在西藏地区。印度教也渗透到东南亚,柬埔寨的吴哥窑是印度教美术的一大杰作。宗教,特别是佛教将亚洲各国联系起来,并将印度艺术传播四海。

10、日本

佛教使亚太地区结为一体,先从印度传到中国,公元6世纪初,中国化的佛教又经朝鲜半岛传到日本。早在秦汉时代中国文化已开始输入日本,后来佛教充当起文化传播的载体,并很快成为日本执政者依傍的精神力量。在佛教流传的同时,中国式的佛教美术也开始在日本出现。日本也有自己的本土文化,6世纪飞鸟时代前,日本经历了绳纹、弥生、古坟三个时代,残留下来的陶器、土偶、埴轮、铜铎才是日本造型艺术之源。他们反映了大和民族大胆活泼的创造意识和内在的文化意志。这种意识和意志被揉进了对中国文化的吸收、改造中,并在平安后期(10世纪)渐露锋芒,使日本美术形成独特的面貌。日本文化史美术史的飞跃发展仍始于佛教的传入。

飞鸟至贞观时代:飞鸟时代(552—645)相对应的是中国封建文明的顶峰隋唐时代。

无论政治体制还是生活习俗全盘中国化。即使受到中国文化洪流的冲击,日本人在其艺术中仍然顽固地注入了自己的民族特性。公元593年圣德太子摄政后,弘扬佛法,广修寺院,几乎都采用木结构的中国样式。不过日本的佛殿佛塔都出檐宽阔,塔型轻盈、灵巧,已显出日本特色。538年从朝鲜半岛的百济传入了佛像,与此同时,大批中国、朝鲜工匠涌入日本,专以营造佛像、修筑寺庙为生。贞观时代(794—897)密教引入日本,出现千手观音之类的密教雕刻。日本的佛教美术更具感性美而缺乏宗教感,大概为了迎合享乐主义的世俗观念。还出现许多僧人像,追求生动得刻画人物的性格和外貌。白凤时代(645—794)的佛像有了明显的立体感,受唐代侍女影响,体态多丰腴。

藤原时代至室町时代(10—16世纪):公元894年官方停派遣唐使,风行一时的中国化暂告段落,类似西欧封建制的庄园制出现,腾原时代(794—1185)的贵族庄园里弥漫着唯美的柔糜情趣,流行的净土宗佛教更趋世俗化,对极乐世界净土风光逐渐化为对自然美景的尚悦,宗教美术开始向世俗美术过度,在贵族、僧人制造的艺术氛围中,萌发了真正的日本情调,日本化的中国风格开始向纯正日本风格过度。

绘画在这个交替时代渐露头角。藤原时代,在中国式唐绘中衍生出用日本手法描绘日本风光的大和绘,佛画之余,出现了绘卷物和肖像画。9世纪政府停派唐使,但佛教禅宗早在镰仓时代由僧人从宋代中国传入日本,并在室町时代(1334—1572)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影响了这一时期的文化和艺术。

桃山、江户时代(16—19世纪)日本进入全国统一的桃山时代(1573—1615)安逸的生活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随之涌现,西方文明开始东渐,社会洋溢着活泼、进取的近代气息。除大型的城郭建筑外,草俺式的茶室也因茶道的盛行而广为修建,以朴素的形式追求奢华的精神享受是自桃山时代开始的。江户时代文化发达,描绘江户地区市井享乐生活的风俗画浮世绘应运而生。葛饰北斋最有影响,大胆地把日本传统各流派、中国画画风、荷兰风景版画风格熔于一炉,独成一派,成为那个时代最有个性的画家。浮世绘对西方现代艺术产生重大影响。18世纪初中国文人画传到日本,到后期技法被完全同化又开创了日本文人画的新局面。在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日本人民从未中断过学习和探索。

11、伊斯兰

正值欧洲的日耳曼人、凯尔特人皈依基督教时,在地中海的东面崛起了阿拉伯帝国,他的统一和扩张借助了伊斯兰教的力量。伊斯兰教由穆罕默德于7世纪在阿拉伯半

岛开创,“伊斯兰”即服从之意,指的是“对唯一神安拉的皈依”,教徒称穆斯林。

穆斯林必须为建立真主安拉的统治而圣战。伊斯兰教随着圣战迅速传播到北非、西

欧、中亚和南亚,形成了容纳多个民族的、地域广袤的伊斯兰世界。

阿拉伯人游牧民族,生活与沙漠中的绿洲,原无建筑、雕刻、美术。扩张使他们接

触了各地精美的艺术品,被征服地区的艺术传统构成了伊斯兰美术的母胎。多样化

和地方性是其一大特点。历史的变迁和伊斯兰文明本身的内聚力又使伊斯兰美术形

成超时代、超地域的统一风格。对伊斯兰教来说,艺术不过是一种装饰品。《古兰

经》否定偶像崇拜,雕像以及所有人像的造型艺术都受到限制。真正体现伊斯兰艺

术成就的是纪念性建筑,还有图案纹样。

建筑:最重要的是清真寺,用于穆斯林举行集体礼拜。清真寺布局、规模、形制都

和宗教有关。寺内的长墙(称基布拉)中心引出无形的轴线,无线延伸将汇聚于圣

地麦加的克尔白,伊斯兰宇宙论的世界中心。伊斯兰世界就像一个巨大的车轮,轴

心就是麦加。后来在基布拉的正中加盖了一种圣盒,圣盒和基布拉都用来表明麦加

的方向,宣讲台宣讲《古兰经》,以高墙围成庭院,院内有喷泉用于礼拜前的净身

礼。拱廊提供荫凉。还有一个标记是宣礼塔,又叫光塔或拜楼,召唤穆斯林用的。

起初,阿拉伯人很少有建筑艺术上的追求,随着扩张,各地的基督教教堂,王宫吸

引了他们。自7世纪起开始出现清真寺、宫殿等建筑。早先的建筑都有拼凑感,8

世纪起典型的伊斯兰建筑逐步形成,外形上是穹顶与几何体的简单组合。阿拉伯人

特殊的生活环境使他们的建筑带有隐蔽性和防护性。缺乏统一均衡的布局,没有明

显的方向性。为了容纳更多礼拜者,内部空间向水平方向发展。建筑让人产生恍惚

不定的感觉还归功于装饰,建筑本身没有纯粹的定式,装饰的复杂繁丽是最典型的

特征。采用两种装饰,一种是建筑结构本身的装饰,另一种是墙面装饰,用多种材

料贴面。纹样从几何纹、动植物纹到字体纹样变化无穷,通过色彩对比和纹样连续,

给人变幻不定的视觉幻象,整座建筑浑然一体。装饰从内墙到外墙,布满了形体简

洁单纯的建筑表面,独特的色调成为茫茫沙漠中最为壮观神圣的精致。

中亚有代表性的伊斯兰建筑主要是学院和陵墓。伊斯兰建筑受到阳光的强烈影响。

不仅给形体单纯的建筑投下柔和的阴影,而且使色彩丰富的墙面显示出令人惊叹不

已的豪华。

《古兰经》需要大量抄本,产生了阿拉伯书法艺术。文字不仅要记录真主的圣谕,而且要以字体的优美和气势体现神的荣耀。7世纪流行库法字体,后来从符号发展

成装饰图案,用于建筑表面和手工艺品上。

一、中世纪欧洲美术

1、早期基督教

奴隶制罗马帝国危机四伏,君士坦丁大帝选择基督教稳定人心,迁都拜占庭,改

名为君士坦丁堡。罗马帝国东西两部分最终分裂,西罗马帝国受北方来的日耳曼部

落冲击,于公元476年灭亡。(东罗马帝国直到1453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欧洲

从此进入中世纪,即介于古代希腊罗马与文艺复兴之间的历史时期。(落后的北方

民族大迁徙带来战争和动荡,也称为黑暗时期)

基督教融合希伯来文化、日耳曼文化、希腊罗马文化为一体,取代了原来的地中海

传统,教会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权威和组织者,艺术的功能就是为宗教

服务。非写实的、平面化的风格开始主宰中世纪美术。而古典的自然主义风格和所有的古典文明隐匿起来,孕育着一次次短暂的文艺复兴和全欧性的文艺复兴。

基督教互助互济的精神和关于“救世主”的传说迎合了受奴役的下层百姓。由于基督教崇拜耶稣而不尊崇罗马帝国,所以招致官方迫害。早期的教徒是目不识丁的贫民,直观的美术形式成为宣传的有力工具,早期基督教美术指的是公元1世纪—5世纪。典型的是墓窟壁画,教堂建筑及内部的镶嵌画和石棺雕刻。没有成熟的风格,借助传统的形象表现基督教的精神内涵。随意处理比例结构,放弃深度感和透视。

摩西戒律中不准表现“天堂和尘世一切偶像”,所以严谨直接再现极度的形象。绘画中通常描绘的是善良的牧羊人、鱼、十字架、庆宴等寓意画。公元2、3世纪基督教渐渐渗透入统治阶层,继而被宣布为合法,确立为国教。

教堂沿用原罗马的巴西利卡建筑(长方形,强调水平方向和纵向轴线)后来为扩大容纳神职人员,增加耳堂,类似十字架,故称为拉丁十字式。此外还有一种穹顶结构的集中式教堂,祭坛位于中心,十二对双柱象征耶稣的十二使徒。5世纪以后,开创了穹顶式巴西利卡的新风格。形式上的兼容并蓄倾向是这个时代艺术风格的总特征。

镶嵌画:古典建筑的明晰性和稳定感随之消失,彩色玻璃形成的镶嵌画造成了非现实的幻境,而罗马异教的壁画让人产生置身现实的错觉。镶嵌画禁止刻意塑造逼真的形象。希腊罗马的传统一直作为潜在的因素贯穿于基督教美术之中。

2、拜占庭

皇帝同时又是教会首领,集王权与神权于一身,因而拜占庭的基督教美术和宫廷艺术相结合,追求威严富丽的效果。拜占庭美术吸收东方艺术中相应成分发展了非写实性艺术式样,又自始至终维持着希腊传统。绘画中有抽象的形式语言,抑制空间和深度的表现,热衷线条与色彩的运用。但希腊艺术家依然偏爱和谐、均衡等形式美原则,常用缩短法、明暗法塑造人物。这成为后来古典艺术复兴的契机。

建筑:重修圣索菲亚教堂,综合巴西利卡和集中式,巴西利卡突出纵深感,穹顶集中式强调向心性,为了解决这种矛盾,后来采用了希腊十字式。

正教教堂用了大量玻璃镶嵌画,有强烈的金碧辉煌的视觉感受。

7至8世纪反偶像运动,除十字架以外任何形式的圣象都不许存在。到公元843年,运动失败。官方重申真正的崇拜仅属上帝,可视的形象是为了唤起对上帝的仰慕和尊敬,圣象是沟通天国与凡间的桥梁,是正教仪式的组成部分。这种成为正统导致绘画的严格程式化。1100年后,艺术从强调精神回归到人性美和形式美。1204年帝国的衰落难以支付昂贵的镶嵌画,壁画兴起,出现了有众多人物并带叙事性的大型壁画。不过拜占庭绘画缺少平易近人感,基督教精神始终是拜占庭美术的主旨。

雕刻的重要地位在拜占庭时期几乎全部丧失,仅仅用作建筑装饰。

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的1000年里,拜占庭成为欧洲古典文明的保护着和传播者。

拜占庭美术对欧洲美术的延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早期中世纪

蛮族美术:拜占庭只占了欧洲小部分。在中西部,民族大迁徙加重了罗马帝国的衰竭和混乱,欧洲5—8世纪是历史上真正的额黑暗时期,野蛮、愚昧、动荡、贫困是社会特征。这一战乱时期,教会幸存了下来。伦巴底人入侵意大利不久,罗马大主教当上教皇,意大利境内的教皇区形成,罗马成为基督教的中心,成为“上帝之城”,日耳曼各部落和北欧各地的凯尔特人陆续皈依基督教,被希腊罗马人称作“野蛮人”的北方民族的古老艺术,成为注入欧洲文明的新血液。通过教会僧侣,古典文明在修道院、手抄本、手工艺品中残存下来。

爱尔兰从来没有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那里生活着最后的凯尔特人,5世纪时,他们从来自地中海的游民那里接受了基督教,对宗教的虔诚与狂热使爱尔兰修士们发起了传教运动(600—800年),爱尔兰教会一度居于欧洲精神和文化的领导地位。

法兰克人和教皇结盟,当上了“罗马人的换皇帝”,原罗马艺术使查理曼大开眼界,回去就复制建筑和文艺作品,爱尔兰僧侣的抄书热在加洛林王朝得到发扬光大,手抄本插图是这时期的主要成就。在“蛮族”罗马化的过程中,两种艺术或并存或融合为一体。之后德意志成为新的艺术中心,萨克森国王奥托一世于962年当上罗马帝国的皇帝。科隆主教堂的耶稣毫无美感,不存在古典雕刻的额健康、理想成分,但悲壮感是强烈的,用人体的变形来宣泄悲恸的情感。这种表现激烈情绪的做法成为德意志民族特有的性格贯穿于美术史中。发挥艺术的说教功能也是奥拓美术的一个特征。把《圣经》故事用图解的办法创达给观众是早期基督教的传统,对于目不识丁的北方民族同样适用。

4、罗马式

11世纪中叶以后,大量新城市出现,手工业有了新发展,国际件商旅往来频繁,封君封臣制使军事力量恢复,一种罗马式的繁荣再度降临,11、12世纪的美术也被称为罗马式美术,并非是罗马美术的翻版,是整个中世纪非写实风格的高峰,具有典型的时代特色和新面貌。自维金人皈依基督教为止,欧洲在精神上成为一体,教会在社会中占主导到位,教堂是所有活动和艺术的中心。西欧兴起朝圣热,经法国南部西班牙的圣地亚哥朝圣雅各,教会沿途舍利修道院、教堂,提供歇脚处u,兴建教堂成为时尚遍及西欧基督教世界。一种国际性的建筑风格形成于1050年,新教堂采用古罗马的砖石拱券,更接近古罗马建筑,原是建筑风格术语,后拓展到其他艺术。在以清贫、谦卑、简朴为美德的时代,追求教堂的庄严宏伟是急于表达基督教的世界观。罗马式美术总体上宣泄一种宗教激情,具有强烈的表现性。在建筑上,工匠对宗教的狂热转化为对建筑结构、功能的不断探索,如何那城堡似的笨重教堂建立得高耸也是罗马式建筑师们实验的课题,这种探索最后在哥特式艺术中结出硕果。罗马式美术遍及欧洲大陆的西部和不列颠,汇总了多样化的地方特色,最有代表性的是11世纪的法国和意大利。

罗马式建筑某种程度上是因其恢复砖石拱券而得名的,水平方向的稳固、敦实、不可动摇是罗马式建筑最憾人之处。外形上最显著的特点是高墙塔楼,外墙简朴,没有装饰,屋顶建有一座或多座塔楼。教堂本身是避难所,也是“上帝的城堡”,除了追求结构功能,也赋予功能的美以神学意义。12世纪发明了“肋”,方便营造又减轻重量,对哥特式建筑的发展是关键的一步。

和西欧的大部分地区相比,当时的意大利最富庶,成立了许多城市共和国。它们建立在古罗马的废墟上,导致古典建筑风格的复兴,意大利罗马式的古典风格在两个世纪以后开启了文艺复兴的大门。

自5世纪起,大型雕刻逐渐消失,到罗马式时期,雕刻又重新出现在教堂的西里面外墙和教堂入口处。而艺术家的签名表面在罗马式时期艺术家已经萌发了确认自身价值和表现个性的意向。罗马式雕刻各具特色,而总体上具有一种强烈的形式感和表现性。在罗马式时期,古典风格雕刻的保护着非意大利莫属。

罗马时期的绘画不能与雕塑平分秋色,也不能与同时期的拜占庭壁画媲美,延续前代的成分多余创新。并不是所有艺术都为宗教服务,表现1066年诺曼征服的贝叶挂毯,叙事性与装饰性结合在一起。凡尔登的尼古拉斯刻画了结实、动态自然的任务形象,自希腊罗马之后绘画头一回出现如此真实的人物。尼古拉斯和法国兴起的哥特式美术史同时的,新的艺术已经起步。

5、哥特式

1144年,法国巴黎一座皇家教堂在圣德尼修道院落成,综合了不同地区罗马式教堂

的营造技术并加以发展,产生新的建筑风格,由此,哥特式美术的时代开始了。

十字军东征使西方人见到东方的繁荣景象,纷纷离开封建庄园,来到城市,西欧的

政治经济中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艺术创作从乡村修道院转入城市的主教堂。主教

堂是城市的标志,13世纪成了主教堂的时代,哥特式美术史属于市民的,在市民的

竞争气势中得到充分发展。

世俗生活的盎然生气使宗教世俗化,感性美被教会接受。哥特式美术旨在刺激市民

的感官,让他们获得超然的宗教体验。“哥特式”从特指建筑延及雕刻、绘画。哥

特式建筑在法国达到盛期,尖耸入云的主教堂成为中世纪晚期的代表。随着宗教世

俗化的加深,教堂日益追求豪华繁缛的装饰,并将装饰发展到极限。这时,在南方

的意大利也为另一种风格做了准备。

建筑中壁面的减少使雕刻发生了变化,浅浮雕转化为高浮雕,多样化的写实风格取

代罗马式平面化、变形的表现性风格。宗教情绪渐渐平和,温和慈爱的圣母成了那

个时代崇拜的对象。雕刻用于外部装饰,彩色玻璃成了内部的主要图像装饰。哥特

式美术的重点从建筑雕刻转移到绘画发端于意大利。1400年左右,“国际哥特式”

风格流行于西欧,对事物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绘成了北方画家的传统,对文艺复兴

时期的部分画家产生深远影响。哥特式美术的最高成就是建筑。

巴黎圣母院(1163年)是早期哥特式的代表作。法国盛期哥特式很快传到德国,科

隆主教堂创下48米高德记录。

雕刻:哥特式的古典风范在兰斯主教堂表现最充分。哥特式宗教性与世俗市民文化

相结合,纤弱、优雅的动态是后期哥特式圣母像的先声。艺术家追求完美的形式。

圣母子过分优雅的姿态和精心设计的衣纹逐渐形成宫廷风格。德国的写实风格更接

近视觉真实。

绘画:过渡性是中世纪晚期的时代特征。反映在造型中是风格的多样性。彩色玻璃

画相当于从前的壁画。在哥特式绘画中迈出关键一步的是意大利。不仅在于悠久传

统,还在于毗邻东方的拜占庭。从乔托开始,美术史不仅是作品的历史也是艺术家

的历史。乔托把希腊样式中的缩短法、光影描绘、初步的透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艺

术语汇。罗马式雕刻宣泄作者的宗教激情,乔托以笔摹写自然、人的心灵,宣泄他

对真实的感受。作品不乏宗教精神,又平易近人。

国际哥特式:1400年,南北的交流一促使意大利绘画的写实风格和法国手抄本、后

期雕刻的宫廷风格取得了惊人的和谐,产生了国际哥特式。这是宫廷贵族的世俗艺

术。到中世纪晚期,宗教的清规戒律已阻挡不住社会生活世俗化的洪流。

国际哥特式打破了意大利绘画独占主角的局面,然而不久,文艺复兴初期意大利美

术家的创作问世,欧洲中世纪美术史至此结束。

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美术

中世纪晚期,希腊罗马文明日益受到重视,意大利新一代文化人开始研究古典文化,把它视为理想之物。他们认为基督教统治的中世纪是黑暗的中间阶段,他们的使命就是使古希腊罗马的黄金时代重获生命,得到复兴。在复兴时期,人和现实世界重又受到关注,由此产生的人文主义思想,成为对抗中世纪宗教神权观念的有力武器,为新世界诞生和确立发挥强大作用。尽管依然保留一些宗教色彩和形式,但人已成为万物的尺度、宇宙的中心。

在意大利,新的思想和精神获得最光辉的体现。有意大利人确立的具有再现性倾向的古

典美术的基本原则,影响以后几个世纪的欧洲美术的发展。文艺复兴的全面发展与实现,是在15、16世纪。

1、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

15世纪大部分的时间,艺术家摆脱中世纪的规范,借助理性和科学的知识,使活生生的形象和场景反映在美术作品中,让它成为再现性的美术,尽量让二维平面具有三维空间感。吉尔贝蒂从哥特式美术向文艺复兴过度,他具有广泛才能,最大成就是雕塑,虽然表现的仍然是宗教题材,但有新语言,利用透视手段再现人物的位置、空间环境的深度。布鲁涅列斯齐开创新风格,使建筑设计建立在数学这门科学的基础上,利用古典建筑语汇获得了明快、单纯、优美、和谐的效果,是建筑具有理性美。他在透视方面的研究成果给新的绘画提供科学依据。借助线透视制造真实空间的错觉,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画家的重大抱负和杰出成就。多纳泰罗的《大卫》是第一件复兴古代裸体雕像传统的作品。运用古希腊的“对应”构图方式,展现一位形体比例和结构十分准确的少年形象。圣经人物不再是概念性的象征,而是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生命。马萨乔彻底摆脱晚期哥特式的优雅风格和装饰意味,把塑造真实形象和空间摆在首位。马萨乔利用透视描绘建筑、明暗刻画形体,在他开始,创造三维空间的现实世界假象成为西方画家的目标。在佛罗伦萨下一代美术家中,画家兼雕塑家波拉约奥洛打破中世纪禁忌,最早进行尸体解剖。15世纪下半叶波提切利画的维纳斯形象有象征意味,体现永恒的绝对美的理念。也展示着“人类再生”这样一种典型的文艺复兴观念。在经历1000来年后,西方绘画中首次出现歌颂美丽女性裸体的现象。

意大利其他地区:意大利中部和北部,佛兰切斯卡非常重视透视,几何形式的人物静静的待在严格合乎透视法则的建筑和自然环境中,明丽的色彩创造出一种光的氛围,具有庄严静穆的感觉。

2、意大利盛期文艺复兴

以(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为代表,完善了15世纪意大利人的探索,是理性与情感、现实与理想获得完美统一,使形与空间的关系获得高度和谐,为再现性美术确立了一种经典样式,给后世提供了效法的最佳范例。

达芬奇(意大利)是全面发展的人,充满深邃智慧之美。涉猎的领域之广、取得成就之大令人难以置信。把自然科学知识引入美术是15世纪意大利人的重大贡献,达芬奇继承了这种传统并大大完善了它。达芬奇显示出对客观世界的精确认识与诗意感觉结合在一起的才能。人物与空间不协调的生硬效果的消失,归功于达芬奇对空气作用的认识、对整体的感觉,以及他富于创造性的明暗表现法。他利用被称为“薄雾法”的柔和细腻的明暗过渡,栩栩如生塑造出可触可感的人物和环境。科学知识与艺术要求获得深刻统一。

米开朗基罗:(佛罗伦萨)最伟大的雕刻家,给他启示的是古代雕塑,他致力于解剖人体,研究人体的结构和运动,使他成为最充分发挥人体表现力的美术家之一。

作品以力量和气势见长,具有一种雄浑壮伟的英雄精神。他是以为最接近贝多芬境界的美术家。他的雕塑和绘画,如巨人般雄伟形象挺立起来,就连女性形象都具有刚勇的气概。《大卫》他的最惊人之处,就在于他啊摆脱了文字记录的束缚,根据自己的要求,把少年大卫塑造出发育成熟、体魄健美的青年男子。《摩西》进一步发挥,他肌肉强健的形体中蕴含着无比的力量和内在的紧张感,威严的目光具有震慑一切的气势。

拉斐尔:(意大利中部)被视为古典美术精神最完美的体现,是史上最擅长塑造圣母形象的大师。把感性美与精神美和谐无间得统一起来,传达出人类的美好愿望和

永恒感情。《美丽的女园丁》吸收达芬奇金字塔性的构图,以圆润流畅的线条把圣母、耶稣和圣约翰的优美形象和谐的组合起来,创造出充满人间气息的、亲切的“神的世界”,它那纯洁、明朗、单纯、自然的情韵更接近希腊的精神。拉斐尔笔下的圣母,以其洋溢着温情的人性,打动了历代渴望美好生活和人间温暖的观众的心灵。

平易近人,亲切自然是拉斐尔的最大特色。

提香和威尼斯画派的杰出代表:在文艺复兴发展中,佛罗伦萨、罗马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威尼斯的社会生活洋溢着浓重的世俗色彩和欢乐情调。它的绘画,大大发挥了富于感官魅力的色彩表现力,与重视线条和素描的佛罗伦萨和罗马颇有差异。

乔阿尔诺封你尔乔涅是复兴期威尼斯第一位大画家,富有诗人气质,他的画洋溢着丰富感情,尤其擅长风景,以景抒情,使动人的自然风光和美丽优雅的人物相配合,成为迷人意境的有利因素。迷恋自然风光,也是威尼斯画家不同于更关注人本身的三杰的地方。

提香:成为威尼斯花坛的泰斗,他热爱生活,精力充沛,喜欢表现五光十色、散发欢乐气息的华美世界,神话题材更适合他的要求。威尼斯画派素以擅长用色著称,构成提香作品魅力的主要因素就是色彩。他运用宽大奔放的笔触来塑造形体、渲染气势。没有了清晰的形和线。他也是杰出的肖像画家。

丁托列托:最富创新精神,他要结合提香的色彩和米开朗基罗的线条,创造自己独特的风格。他背叛宁静和谐、洋溢着人间气息的古典风范。神异的光影、轻烟般的飞翔天使,把我们带到奇幻的非现实世界,产生惊奇的感觉。这是一个纯粹超自然的世界、一个精神的世界。文艺复兴的古典境界荡然无存。

萨托:是三杰之后当地最著名的画家,精于造型和用光,精湛技巧为他赢得“完美画家”称号。

3、样式主义

拉斐尔去世不久,盛期文艺复兴结束,样式美术开始登场。三杰被认为是最理想最完善的化身,后来的艺术家试图效仿他们,还有一些致力于在形式语言上有所创新。

他们抛掉了自然、和谐从、单纯的艺术风貌,追求一种视觉效果独特的、形式感很强的风格。往往有刻意雕琢、冷漠疏远的味道,颇具主观与幻想的色彩。样式主义流行于盛期文艺复兴之后,巴洛克时代之前。佛罗伦萨是样式主义的发源地和最重要的中心。庞多尔莫的画面洋溢着梦幻般的感觉,非现实的意味。罗索画上的人物仿佛中了魔法一样僵立在那,造成奇特的、惊恐不安的感觉。罗马诺受到米开朗基罗影响,追求出人意表的戏剧效果。布隆吉诺是样式主义盛期代表人物,以笔法精致、感情冷漠、色彩刺目著称。雕塑家布洛涅,样式主义后期,大型圆雕《抢夺萨平妇女》淋漓尽致发挥了上升螺旋线在构图中的表现,从各个角度看加强着作品的视觉效果。

4、意大利以外地区的文艺复兴

在意大利的影响下,西欧各国先后萌发了文艺复兴,受中世纪哥特式的熏陶,宗教气息浓厚。文艺复兴在这里更多体现为对世俗风情的描绘,缺少意大利的磅礴气势,但尼德兰、德国、法国、西班牙都为复兴做出了各自贡献。

尼德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东北部)以便利的海运和内河航运成为北方重要的交通枢纽。促进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长期以后受外国势力控制,民族危难不断。百年战争后(1337—1453)文艺复兴开始在改造和发展晚期哥特式艺术中发展起来。最初的奠基人是凡艾克兄弟。博学多才,擅长几何学,也化学也颇有研究。盛大的祭典融汇了丰富的色调和精微的描写,展示人类的希望和对现实世界的

肯定。《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以独特的情节处理和对细节环境的深入刻画而成为欧

洲肖像画中的精品。意大利复兴体现对人类自身及创造力的肯定,尼德兰复兴则侧

重刻画人物细节、渲染环境气氛。尼德兰复兴空前繁荣是15世纪末至16世纪,随

着宗教改革运动的展开,人们对宗教产生怀疑,人文主义者首先对教会的虚伪抨击。

包西创造出让人眼花缭乱、充满叛逆性格的寓喻性画面。勃鲁盖尔吸收尼德兰民间

美术的现实因素,描绘自己熟悉的农村生活和自然环境,赢得“农民勃鲁盖尔”的

称号。绘画技巧反映在全景式构图上。

德国:复兴发端于15世纪,德国当时处于封建格局状态。经济发达的城市成为美

术流派中心。受到晚期哥特式影响,宗教祭坛画较为发达。15世纪中叶开始艺术家

表现出对人的生活环境的关注,喜欢描绘自然环境,人物造型强调真实感。德国文

艺复兴以版画最为突出。丢勒在绘画、版画等领域都留下巨大成果,以致史上称他

所处的时代为“丢勒时代”,他的作品不仅气势非凡,而且体现德意志民族的特点:

坚实、严肃、缜密。尤其精于版画,将人体解剖学、透视远近法引入版画,以细密

而劲力的线条表现形体的明暗和空间层次,使版画获得前所未有的魅力。《启示录》

曲折的反映了人民的反宗教情绪。油画吸收了威尼斯画派的色彩技巧,又保存德国

式的理性根基,造型严谨、气魄宏达。油画中占很重要位置的是德国人文主义学者

和新兴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肖像。体现了新时代代表人物的精神面貌。作品吸收了

南、北欧艺术的精髓,充满日耳曼民族的理性特色。第二代最杰出的是荷尔拜因,

以冷静、客观著称,大量肖像画准确记录16世纪各种人物的外貌及心理特征。

法国:百年战争后,法国形成统一局面,15世纪末到16世纪不断侵入意大利,长

期占领意大利北方大片土地,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交流,引发了法国文艺复兴。

罗浮宫的方形庭院是盛期的代表作。法国绘画和雕刻起步较晚,16世纪肖像画占有

突出地位,有名的是让.克卢埃父子,描绘了不少当时的显贵名流。他们技法娴熟,

善于捕捉人物神态,善于表现个性,这也是法国肖像画家的长处。

西班牙:13世纪开始,西班牙就拥有意大利南部的大片土地,所以在各方面与意大

利都有广泛接触。15、16世纪建筑始终受意大利建筑样式的影响。西班牙强大的哥

特式传统使它的复兴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加上阿拉伯文化的传入,产生了“银器

式”的建筑样式。代表西班牙复兴最高峰的是16世纪下半叶的埃尔.格列柯,在西

班牙托莱多的没落贵族中找到知音,这是一个宗教气氛异常浓郁又十分保守的地区。

格列柯的宗教画特点是神秘的宗教色彩与变形的现实人物相结合,描绘在奇迹面前

思索的人,包含着深刻的哲理性。他的人文主义思想并没有消失,宗教画仍然表现

了鲜明的世俗精神。圣母形象有着青春力量的母性和纯洁的少女。最能体现格列柯

创作热情的是肖像画。他的绘画语言是独特的,以色彩和光线为主要表现手段,拉

长的人物体态带有神经质的不安情绪,放映了没落贵族的忧郁的心灵。他的伟大之

处还在于揭示了社会的矛盾,以哲学家一般犀利眼光洞察到西班牙的危机。

英国: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国情,英国的文艺复兴到16世纪才进入兴盛阶段。

有意味的是最显著的不是造型艺术,而是戏剧。到16世纪下半叶,英国才出现著

名的肖像画家尼古拉.希尔利亚德,他用水彩与水粉在羊皮纸上作画。建筑产生了晚

期哥特式的成熟风格—垂直式建筑风格。

三、17,18世纪欧洲美术

17世纪欧洲主要国家基本格局确定,天主教与新教的势力范围也确立,受到改革运动冲击的罗马教会又得到振兴,为了宣扬它的伟大,吸引和激励信徒,在意大利等天主教

势力强大的地区提倡有明显煽情效果的美术风格—巴洛克美术,致力于繁复夸饰、富丽堂皇、气势宏大、富于动感的艺术境界。在各国的不同发展中,呈现不同面貌,也有写实倾向、古典风尚,这个时代美术丰富多彩。在理想和科学进一步发展的18世纪,法国最先兴趣洛可可美术,与巴洛克相反,把愉悦感官当成目的。18世纪下半叶,在对古罗马遗址的挖掘和对古典文化的爱好中,引发新古典主义的理想。在对自然神秘的美和中世纪的迷恋中,发展起浪漫的精神。两种对立倾向交织进行,在19世纪体现出来。

1、17世纪意大利

失去至高无上地位,但仍然吸引众多异邦。1585年卡拉奇兄弟在波伦亚创建最初的美术学院,从此摆脱师傅带徒弟的作法,走上有组织有系统的教授理论和技能的道路。阿尼巴尔.卡拉奇推崇古典雕塑,融合三杰长处,创造生动得视觉景象,有着“欺骗眼睛”的艺术效果的先兆。卡拉瓦乔是那个时代最大胆地艺术家。他把神圣的人物和场面,描绘得如同现实生活中的真人实景,激起教会人士的指责。绘画语言上进行大胆革新,创造出强烈对比的明暗法,借以突出重点,渲染气氛。奎尔奇诺是巴洛克的代表人物之一,绘画效果空间浩大,动势强烈,与建筑混合造成错觉展示一个与古典宁静明晰世界有别的天地。把巴洛克推向极致的人物之一是科尔托纳。巴洛克混合绘画、建筑、雕塑等不同门类,形成综合的视觉效果的要求,最适合大型的建筑装饰壁画。巴洛克煽情的、欺骗视觉的、繁复华丽的、富于动感的特点在科尔托纳的壁画上鲜明表现。最能代表巴洛克的是雕塑家、建筑家贝尼尼。他擅长制造生动强烈的戏剧性效果。把观众拖入其中,在感情上与作品的境界和精神融为一体,从而打动心灵,是巴洛克美术家追求的目标。

2、17世纪法国

法国在17世纪的各个领域获得重大成就,跃居为欧洲首屈一指的大国。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到了路易十四基本完善,借助有效的庞大官僚体系,国王控制了整个法国,文艺的使命就是赞颂“太阳王”的伟业,宣扬法兰西的荣光。当局倡导的是崇尚理性,强调规范、追求完美与庄严的古典文艺。美术的主要倾向是古典倾向。乔治.德.拉图尔受卡拉瓦乔影响。他主要画宗教画和风俗画,往往两者糅合在一起。喜欢用烛光创造独特的绘画效果,构成别致的情境。烛光使人物形象获得简练的概括性几何形态。

古典风范的代表是普桑和洛连,普桑重视理性思考,强调素描的重要作用。他对纪念性的追求,对坚实结构的探索,对理性的重视,为现代绘画先驱者塞尚树立起光辉样板。洛连把全部心血投入风景画的创作。他用偏爱的逆光处理方式,微妙的光影和明暗变化,生动得传达出空间深度和自然氛围。

3、17世纪西班牙

16世纪末西班牙开始衰落,17世纪更呈现出日暮西山之态。但在文艺领域却是辉煌灿烂的景象。委拉兹贵支以绘制具有卡拉瓦乔风格的表现百姓日常生活的风俗画开始创作生涯的。他在1623年之后再沉闷刻板的王宫内度过他一生。他的最大长处,在于冷静的观察力和形与色的完美结合。这一优点非常适合创作肖像画。作为宫廷画家,他绘制了很多王室成员和权贵的肖像。他的创作范围是广泛的,历史画、宗教画、风景画、女人体等都留下动人的作品。

4、17世纪法兰德斯

尼德兰的南方与西班牙妥协后,称为法兰德斯,即比利时。仍然受到西班牙和天主教势力影响,具有巴洛克特征。和其他地方艺术家各领风骚的局面不一样的是,当地被鲁本斯笼罩着。他是巴洛克绘画的最伟大代表。他基本上从事架上绘画,很少创作大型壁画。但在小型画面上,他却获得了极为生动、极富戏剧性的效果。

5、17世纪荷兰

遭受尼德兰统治的尼德兰北方七省获得独立,建立起最早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就是荷兰。17世纪欧洲最自由开明的土地上,资产阶级的要求和趣味决定着荷兰美术这一黄金时代的独特面貌。他们需要荷兰美术家表现他们的形象,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环境。反映他们的趣味和理想。为他们服务。贴近生活的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静物画流行起来。资产阶级的需求促使最初的美术品市场形成。作品的商业化也促使美术家在创作样式和体裁上专门化。当时荷兰画家之多大约只有15世纪的意大利能与之相比。

哈尔斯专门从事肖像画,他喜欢生动活泼的效果,力求在动态中自然地展示人物的特征,捕捉瞬间的神态,为此运用了大胆奔放的笔法。伦勃朗在各类题材上都有惊人的贡献。他特有的运用光线的手法,成为渲染气氛、创造空间、强调重点、刻画人物,塑造形体的有力手段。后期在孤独中不再考虑外在效果,一心捕捉人物的精神气质,挖掘内在美。霍赫、特尔鲍赫的风俗画偏爱体现宁静的家庭生活。相对维米尔来说,他们的热情是浅薄的,世界是平庸的。维米尔的风俗画,关键在于如何表现,从中显示出的格调和境界。他并不着力于描绘情节和讲述故事。更关注形式,借助它来创造一种诗的境界,他也是用光的大师,但并不追求戏剧的效果,而是创造出结构明确,条例清晰的天地。戈庭是第一代风景画家的佼佼者,擅长表现江河景色。最为独立的绘画品种,静物画是在17世纪才确立和流行起来,只有热爱家庭生活的荷兰画家热衷静物画

6法国洛可可

路易十四去世后(1715),长期受到压抑的贵族获得解脱,涌进法国过起享乐生活,随着上层的变化,社会风尚转变了,对生活环境和文艺的要求也转变,首先体现在建筑装饰上,接着波及绘画雕塑。华托是18世纪洛可可最卓越的代表。他创作出新的绘画样式“游乐画”。最典型的洛可可画家是布歇,作品充分反映了上流社会的趣味。有着浓浓的人工气息,一种甜甜的情调,大量的神话作品散发着强烈的脂粉气。夏尔丹出生于洛可可盛行的时代,但他的创作却显示了独特的面貌。他没有贵族的游乐,没有神话的场面。没有妩媚的名媛和裸女。没有浮华做作的气息。他一生中主要画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与荷兰画家有着共同之处。

7、18世纪晚期巴洛克

18世纪巴洛克时代基本结束,但是德国迟来,摆脱近30年战争的阴影,德国人开始利用华丽而有气派的巴洛克风格兴建宫殿和教堂。纽曼是最杰出的巴洛克建筑家。丰富的装饰、华丽的色彩,一切都把观众拖入目眩眼花的动态世界中。

8、18世纪意大利风景画

在这个世纪盛行起来的大旅行,使意大利成为有教养的必去的观光圣地,这促成了意大利风景画创作的繁荣。卡纳列托深受游客们赏识,他擅长描绘意大利名胜。

9、18世纪英国

从文艺复兴以来,英国无法与欧洲那些美术大国相比,只有到了18世纪,具有自身特点的英国画派才开始出现。威廉.荷加斯被誉为“英国绘画之父”,是英国第一位在欧洲获得声誉、富于民族特色的美术家。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一生靠创作能大量印刷的版画谋生,绘制了一系列富于说教意味的油画和版画组画,是以讲故事、宣扬资产阶级美德为目的的,在当时吸引了无数英国人。擅长强调人物的个性、捕捉有特点的动作。

四、19世纪欧洲和美国美术

随着法国大革命而来的新时代,充满变革的精神和行动,文艺也是如此。19世纪,不可抑制的工业化强劲步伐,资产阶级成为社会的统治力量。他们支持的保守倾向,借助古典美术的光辉成就,阻拦着新生事物的成长。但抱负远大的美术家感受到与社会流行

趣味的冲突,经受磨难,顽强抵制巨大压力,使西方美术呈现丰富多彩的面貌。到了19世纪中叶,终于摆脱自文艺复兴确立的、延续数百年之久的再现性传统和古典规范的束缚,开始踏上现代之路。

1、新古典主义

2、浪漫主义

3、写实主义

4、印象主义

5、印象主义之后

五、20世纪美术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西方美术

2、两次大战之间的西方美术

3、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西方美术

4、前苏联美术

4.1西方传统插花艺术的造型设计要求

西方传统插花艺术的造型设计要求 --- 欧阳晓怡 西方插花艺术发展简史 ?西方人认为花可抵抗巫术、闪电和毒药. 在祭典时, 人们用橄榄叶与月桂叶做成花环, 作为膜拜的用具. 将花环戴到头上、脖上, 即可作护身符, 挂在门上和墙上可防邪魔进内.所用的花材则视各国人们的习俗而不同. ?古代埃及人认为睡莲的壁画是幸福和神圣的象征, 喜用印度睡莲和齿叶睡莲, 故在法老墓中有睡莲的壁画和鲜花随葬. 古希腊人除悬挂花环外还常将植物插在落地大花瓶中, 作为新婚夫妇的室内装饰品(图-1), 表示喜庆. ?古罗马人悬挂花环来庆祝"农神节", 并习惯将蔷薇花瓣洒在宴会桌和地板上, 使客人闻香. 德国人爱用枞树叶等. ?罗马帝国席卷欧洲, 建都于拜占庭后, 开始出现神殿仪式用的大型插花, 称拜占庭式圆锥形插法(图-2), ?而在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之后, 花环、花索(也称花彩)以及教堂装饰插花得到普及, 直到现在仍为圣诞节的装饰. 当时, 教堂插花多使用百合、鸢尾等象征圣洁的花材, 花型也较简单. ?14-16世纪,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一种文化的再生运动, 这个运动积极适应了新时代的要求, 也促进了建筑、室内设计、造园设计和花卉设计的发展. 人们将多种鲜花插满花瓶、花篮、果盘, 陈设在室内, 插花成了人们生活的一种情趣. 当时的花卉中心在法国. ?17-18世纪, 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以及战争、贸易和往来, 各地花材得

以广泛交流, 大大促进了园艺的发展. 这时期, 大量的园艺书籍出版, 也使园艺知识和插花技艺得到了传播. 如1633年罗马出版的?花卉栽培与装饰?, 该书介绍了许多关于养护切花的知识和用切花装饰的方法. 如一种专门插花用的"漏壶"(见下图), 壶内分层, 每层的盖面上都有插花孔, 将一支支花插入孔中, 使花朵均匀分布. 插花也成了各国画家们绘画的主要对象. 顺应当时的服装, 胸花应运而生. ?19-20世纪维多利亚女王时期, 为英国昌盛时期, 花卉中心逐渐移到英国. 这时, 铁丝的使用也很普遍, 贴花形式也逐渐发展起来, 西方插花逐渐走向系统化、理论化. ? ?荷兰花卉发展自15世纪开始, 当时其航海事业发达, 接触到许多新的植物和插花方式. 今天, 荷兰的切花生产位于 世界领先地位, 插花技艺也很有声望. ?美国开国之初称殖民地时代, 当时流行维多利亚时代的圆型花式, 故美国也称圆型为殖民地型. 后来吸收了东方的线条设计, 使花型更趋完美. 美国人巧妙地配合商业化的需要, 开发了各种新型花式的设计、礼品设计等, 并配合各种节假纪念日, 如母亲节、父亲节、情人节等, 利用插花来表达感情, 使花艺设计受到世界的重视, 浸润在大众的生活中. 西方传统插花艺术的风格和特点 ?西方插花, 一般指欧美各国传统的插花艺术形式. 欧美各国由于地理位置、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相似, 因而在宗教信仰、插花艺术等思想文化形态方面也表现出许多共同特点, 形成了统一的西方插花艺术体系和风格. 其特点是:

世界现代艺术设计简史(答案)

世界现代艺术设计简史 1、斯堪的纳维亚各国的设计有何共同之处?试述斯堪的纳维亚现代设计风格的形成及特点 答: 2、意大利的设计有什么样的特征?试述意大利现代设计的发展过程极其特点 3、后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原因及其对设计的影响 4、简要谈谈未来设计发展的趋势; 5、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特征 强调建筑的精神功能,注重设计形式的变化。后现代主义建筑认为“方盒子”现代主义建筑缺乏人情味,主张建筑应该而且必须有装饰。在建筑细节上,往往采用各种古典装饰,运用变形、分裂、删减、夸张、矛盾等手段使装饰充满趣味性和象征性。而现代主义建筑一向反对装饰,认为装饰造成了建筑不必要的开支,使大众无法消费得起,导致了其强调无装饰化外形特点,在设计形式上陷入了减少主义风格的泥沼之中。 后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历史文化,即所谓“文脉主义”。他们在抛弃现代主义“方盒子”建筑形式的同时,认为决定建筑外观的不单纯是内部功能,而且还受到群体、环境、地区、历史等的影响,强调建筑的形体质量感,提倡建筑的“内”“外”双重性,重视层次感和深度感。他们认为现代主义建

筑在某种意义上完全把历史隔断了,工业文明好像不是从历史发展过来的,而是从工业革命的烟囱里一下子冒出来似的。因此,他们强调重视传统历史风格,主张对历史风格采用抽出、混合、拼接等方法,并且将这种折衷处理建立在现代主义设计的构造基础之上。

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具备“隐喻”、“象征”和“多文”的特点,表现在建筑造型和装饰上的娱乐性和处理装饰细节上的含糊性。 现代主义建筑形态语言基本上是单一的,只是出于对功能认识;而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形式往往包含一系列现代符号学的内容,通过点、线、面和色彩的变化,使现代主义明确、高度理性化的形态语言具有了“隐喻”、“象征”和“多义”的含义以及戏谑、调侃的色彩。 6、简述日本设计中的“双轨制” 7、“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的特征及其影响; 特征:强调手工艺,反对机械化生产;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的、复兴主义的传统装饰风格,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装饰风格,讲究简单、朴实、功能良好;主张设计的诚实,反对设计上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倾向;装饰上有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

西方艺术发展史简述之欧洲艺术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

17-18世纪欧洲艺术 17至18世纪的欧洲,是各国在政治制度、宗教、自然科学和艺术诸方面发展和探索的时代,整个欧洲呈现出一派多姿多彩的面貌。人类自文艺复兴觉醒之后,以新的人生观和科学手段探索自然的奥秘,以更加活泼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去观察自然和认识世界,产生了一大批伟大的学者和艺术家。艺术呈现出不同于文艺复兴时期古典艺术的多元化局面。巴洛克、罗可可、古典主义、写实艺术等各种风格倾向相互交织,并行发展,各领风骚。 意大利到了17世纪,现实主义、巴洛克艺术与尊崇古典传统的“学院派”同时出现,这使艺术领域看起来更加丰富。18世纪威利斯画派的出现更加让整个意大利艺术呈多元 化发展。 佛兰德斯的艺术跟同期荷兰独立后那种为新兴资产阶级服务的艺术不一样;它仍然处于西班牙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势力的控制之下,主要为宫廷贵族、富商和耶稣会服务;这类人物对艺术的要求促使佛兰德斯绘画具有追求富丽堂皇的装饰风格。佛兰德斯艺术中,最引人注目的为绘画,其次是建筑,最后才是雕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首推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 17世纪,荷兰的经济文化都非常繁荣,当时荷兰商人的欣赏趣味与那种浮华放纵的 趣味有很大不同,他们比较喜欢有节制和简单的风格。由于社会的风俗与需要,肖像画得到的重视比其它题材都要多。绘画开始变成商品进入市场,开始出现专门化分工,风景画得到了长足发展,这一时期的风景画完全摆脱了情节和人物,成为独立的画种。 这是西班牙艺术大放光彩的一段时间,出现了不少著名的艺术家,塞韦利亚画派是 17世纪上半期最重要的画派之一,苏巴朗和委拉斯贵支是这个画派的重要代表。 19世纪西方艺术 19世纪西方艺术在18世纪的基础上又有着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跟多的艺术流派的产生:现实主义、巴比松派、前拉斐尔派、学院艺术、印象派、后印象派、新印象派、点描派风格、那比派风格、综合主义、象征主义、哈德逊河派。 19世纪法国画坛经历了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发展,浪漫主义逐渐地脱离了当时的 社会现实。在这样的背景下,一部分具有进步思想的艺术家认为艺术应以实际生活为基础,提出了“为生活为民众而艺术”的口号,产生了现实主义艺术思潮。现实主义艺术家赞美自然,歌颂劳动,深刻而全面地展现了现实生活的广阔画面,尤其描绘了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和斗争,此时此刻劳动者真正走进艺术殿堂,成为绘画中的主体形象,大自然也作为独立的题材受到现实主义画家的青睐。于此同时在印象意义流派也在法国产生。 19世纪英国受法国新思潮的影响开始出现艺术上的繁荣。出现了浪漫主义艺术,而 风景画的出现为后期印象派的产生也有很大的影响。一批皇家美术学院的学生倡导组成的前拉斐尔学派也在此时英国产生。 19世纪是俄罗斯历史发展的一个转折时期,文艺发展势如破竹,从某种程度上讲甚 至不亚于欧洲的文艺复兴。19世纪的俄罗斯文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哲学、文学、音 乐、美术等各个领域,涌现出一大批足以与西欧各国称雄并列的杰出人物。哲学与文艺评论上有别林斯基、赫尔岑、杜勃罗留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等,文学上有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里、屠格涅夫、契诃夫、列夫·托尔斯泰等,音乐上有格林卡、柴可夫斯基、穆索尔斯基等,在绘画上则有列宾、苏里柯夫、克拉姆斯柯伊等。 在19世纪上半期,美国艺术的发展还体现在大众化的艺术中。被称为民间画或原始派的画家大都没受过专业训练,主要模仿斯图亚特和科尔等人的风格,但非常质朴,形象稚拙,色彩鲜艳。19世纪中期的南北战争改变了美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战后的工业革命和经济 繁荣,也带来了艺术的黄金时期。风景画家.丘奇、G.英尼斯,静物画家.哈尼特,风俗画家.亨特等人在各自的领域中作出了贡献。与此同时,欧洲艺术对美国的影响也日益增强,大批美国青年远渡重洋到法国、英国等地学习绘画,回美国后给本地的艺术带来新的技法和风格;也有一部分画家留在欧洲,成为欧洲19世纪末新美术运动的重要人物。女画家M.卡萨特1866年 赴法深造,后定居法国。她是参加了法国印象派画展的唯一的美国人。.沙金是美国最杰出的

西方艺术发展简述

西方艺术史简述 一、西方艺术史基本脉络 1、分期:埃及美术、希腊罗马美术、中世纪美术、文艺复兴、巴洛克、罗可可 2、艺术中心随经济中心的演变而转移:希腊、亚平宁半岛、弗罗伦萨、罗马、威尼斯、 巴黎、纽约 埃及美术: 一般指公元前332年以前的埃及美术。它的形成和发展主要经过了史前期、早期王朝、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和后期王朝时期。埃及美术的产生和发展与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墓葬习惯和王权思想有很大关系。他们认为,人的生命和宇宙万物是永 恒的,死者是可复活的。相应地,陵墓作为人的永久住宅,它的修建和装饰,也受到重视。这些原因导致了金字塔、雕刻、墓室壁画等一系列艺术品的产生。埃及美术 的一般特点是:建筑宏伟壮观;雕刻朴素写实,整体性强,表现方法遵守正面律; 绘画线条流畅优美,色彩丰富,人物表现采用正、侧面混合法。 希腊美术: 希腊美术发源于地中海的克里特岛,早期希腊文明被称为“爱琴文明”,希腊文明一直延续到罗马帝国占领希腊各地,希腊艺术按照时间可以如下分期:1.爱琴文化时 期、2.荷马时期、3.古风时期、4.古典时期、5.希腊化时期。希腊人创造了神,在希腊人的心目中最完美的人就是神,因此希腊人尊重人,神和人同形同性。希腊美术 最重要的方式是神殿等建筑、雕刻和少量壁画。希腊美术的主要特点是无所不包的 和谐与规律性,还有庄严与静穆。 罗马美术: 罗马美术吸收了希腊美术成就,继承了埃特鲁斯坎美术传统,而将美术更加推向实用主义,在内容上侧重描绘享乐性的世俗生活,在形式上追求宏伟壮丽的风格,在 人物表现上强调个性化。其突出成就主要反映在建筑、肖像雕刻和壁画方面。 中世纪美术: 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一段时期,史称中世纪。 它包括拜占庭美术、爱尔兰-撒克逊和维金美术、奥托美术、加洛林美术、罗马式美 术和哥特式美术等。在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 会的合法地位。由于基督教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决定了艺术浓厚的宗教色彩。位 于东方的拜占庭美术,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古希腊美术的保存者与传播者,并与当地 民族美术相融和,而自成体系。西欧其他诸国基督教美术,也都带有本民族原始艺 术的明显烙印。中世纪美术最重要的成就是建筑的发展。无论是拜占庭式教堂高大 的圆穹,还是哥特式教堂火焰般的尖券,既充分显示出封建宗教的权威,也体现出 当时工匠们的创造才能。同时与教堂建筑一起应运而生的装饰性雕塑、镶嵌壁画与 彩色玻璃窗画,以及圣经、文学作品的插图画和各种小型艺术等,又赋予中世纪美 术以丰富多彩的面貌。 文艺复兴美术: 文艺复兴是指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西欧与中欧国家在文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时期。 “文艺复兴”的原意就是指“在古典规范下,文学和艺术的复兴。”在经历了封建教会势力的千年统治之后,人们开始挣脱精神上的奴役,被禁锢多年的古典文化又引 起人们的重视。文艺复兴首先发端于意大利,然后逐渐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其变 化的基础就是思想基础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本的世界观。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

中国化妆造型发展简史

1: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 早在战国时期,女性们就开始“着粉施朱”了,其妆饰方法分为四道程序,即着粉、描眉、点唇、抹胭脂,唐宇文集《妆台记》说:“美人妆面即傅粉,后以胭脂晕掌中,施之两颊。。。。。。”战国时期的人们一向都以皮肤的嫩、润滑为美,于是爱美的女性就用白粉来做妆粉。妆粉的原料一般为米粉、铅粉、石膏粉或滑石粉,由此可见古人十分讲究白粉的制作。《妆台记》记载,“浓者为酒晕妆,浅者为桃花妆,薄薄施朱,以粉抹之,为飞霞妆。”另外,人们对描眉进行刻意地修饰大约是从战国时期开始的,而细细长长的娥眉则是战国时期女性的最爱。 2:隋唐五代(581—960年) 隋唐五代是中国中古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国家富强,社会开放,吸纳了多方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唐代女性对审美的意识,使当时的化妆形式多样化。 隋唐女性的装扮比较朴素,不像魏晋南北朝有较多变化式样,更不如唐朝的多姿多彩。 唐朝国势强盛,经济繁荣,社会风气开放,女性盛行追求时髦。无论是宫妓还是私妓,这些女性都是浓妆艳抹,着意修饰。唐朝的女性社会地位提高,是中国历史上女权最高的一个朝代,也难怪会出现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3:宋朝(960—1279年) 宋朝建立之后,经济有所发展,美学思想发展有了和以前不一样的变化,在绘画诗文方面力求有韵,用简单平淡的形式表现绮丽丰富的内容,形成一种回荡无穷的韵味,崇尚淡雅的风格。虽说宋代女性的妆扮属于清新、雅致、自然的类型,不过擦白抹红还是脸部妆容的基本要素,因此,红妆仍是宋代女性在化妆方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辽、金、元朝(907—1368年) 辽在1125年被金所灭,金在1234年被蒙古所灭,蒙古又在1279年灭南宋,统一了中国,建立元帝国,元朝一共延续了89年。 契丹、女真、蒙古都是游牧民族,在入主中原之前,长期转居于边塞,服饰装扮都非常简朴,直到逐渐汉化后,才变得比较讲究及华丽。整体看来,元代女性的装扮在顺帝前后有较明显的差异。之前,一般多崇尚华丽;之后,风气转为清淡、朴素,有的甚至不化妆、不擦粉,这种现象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都衰弱不振的趋势。 5:明清时期(1368—1911年) 明清时期,美容化妆已经得到普及,女性们很在意皮肤白皙,同时对皮肤的护理同样也很注重,因此护理皮肤在当时称为一种时尚。同时还有美容书籍出现,如《千金美容方》指导女性如何进行皮肤的护理。当时明清女性的审美也由健康转为病弱性,于是浓重粗犷的阔眉已不再适合中国时期的女性,而纤细的“娥眉”、“一字眉”、“八字眉”等便成为女性眉形的主宰。 6: 20世纪20年代至90年代

西方艺术史基本脉络

西方艺术史脉络 1、分期:埃及美术、希腊罗马美术、中世纪美术、文艺复兴、巴洛克、罗可可 2、艺术中心随经济中心的演变而转移:希腊、亚平宁半岛、弗罗伦萨、罗马、威尼斯、巴黎、纽约 埃及美术:一般指公元前332年以前的埃及美术。它的形成和发展主要经过了史前期、早期王朝、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和后期王朝时期。埃及美术的产生和发展与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墓葬习惯和王权思想有很大关系。他们认为,人的生命和宇宙万物是永恒的,死者是可复活的。相应地,陵墓作为人的永久住宅,它的修建和装饰,也受到重视。这些原因导致了金字塔、雕刻、墓室壁画等一系列艺术品的产生。埃及美术的一般特点是:建筑宏伟壮观;雕刻朴素写实,整体性强,表现方法遵守正面律;绘画线条流畅优美,色彩丰富,人物表现采用正、侧面混合法。 希腊美术:希腊美术发源于地中海的克里特岛,早期希腊文明被称为“爱琴文明”,希腊文明一直延续到罗马帝国占领希腊各地,希腊艺术按照时间可以如下分期:1.爱琴文化时期、2.荷马时期、3.古风时期、4.古典时期、5.希腊化时期。希腊人创造了神,在希腊人的心目中最完美的人就是神,因此希腊人尊重人,神和人同形同性。希腊美术最重要的方式是神殿等建筑、雕刻和少量壁画。希腊美术的主要特点是无所不包的和谐与规律性,还有庄严与静穆。罗马美术:罗马美术吸收了希腊美术成就,继承了埃特鲁斯坎美术传统,而将美术更加推向实用主义,在内容上侧重描绘享乐性的世俗生活,在形式上追求宏伟壮丽的风格,在人物表现上强调个性化。其突出成就主要反映在建筑、肖像雕刻和壁画方面。 中世纪美术: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一段时期,史称中世纪。它包括拜占庭美术、爱尔兰-撒克逊和维金美术、奥托美术、加洛林美术、罗马式美术和哥特式美术等。在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会的合法地位。由于基督教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决定了艺术浓厚的宗教色彩。位于东方的拜占庭美术,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古希腊美术的保存者与传播者,并与当地民族美术相融和,而自成体系。西欧其他诸国基督教美术,也都带有本民族原始艺术的明显烙印。中世纪美术最重要的成就是建筑的发展。无论是拜占庭式教堂高大的圆穹,还是哥特式教堂火焰般的尖券,既充分显示出封建宗教的权威,也体现出当时工匠们的创造才能。同时与教堂建筑一起应运而生的装饰性雕塑、镶嵌壁画与彩色玻璃窗画,以及圣经、文学作品的插图画和各种小型艺术等,又赋予中世纪美术以丰富多彩的面貌。 文艺复兴美术:文艺复兴是指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西欧与中欧国家在文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时期。“文艺复兴”的原意就是指“在古典规范下,文学和艺术的复兴。”在经历了封建教会势力的千年统治之后,人们开始挣脱精神上的奴役,被禁锢多年的古典文化又引起人们的重视。文艺复兴首先发端于意大利,然后逐渐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其变化的基础就是思想基础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本的世界观。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美术创作发生了相应的变革,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按照时间可分为:1.佛罗伦萨早期文艺复兴美术,2.罗马盛期文艺复兴美术,3.威尼斯后期文艺复兴美术。 巴洛克: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它的盛期是17世纪,进入18世纪,除北欧和中欧地区外,它逐渐衰落。巴洛克一词本义是指一种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在当时具有贬义,当时人们认为它的华丽、炫耀的风格是对文艺复兴风格的贬低。巴洛文艺术最早产生于意大利。概括地讲巴洛克艺术有如下的一些特点:首先是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二是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三是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是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五是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六是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

西方造型艺术发展简史

中央民族大学 研究生学期论文 论文题目:西方造型艺术发展简史 学期: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学生姓名:张达 年级:2008级 院系单位: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指导老师:张亚莎 课程名称:西方美术史 任课教师:龚田夫 完成时间: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期论文评阅表

西方造型艺术发展简史 艺术是人类独有的创造,据现有的考古证明,人类活动痕迹最早出现在250万年前左右,而人类所创造的最早的原始艺术则出现在约3.5万年前。这也就是说,艺术的历史只占人的历史1.5%左右的时间。尽管艺术的历史和人的历史相比是很短暂的,但是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却对人类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下面笔者将按产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来概括介绍下西方造型艺术的发展史。 一、原始艺术 (一)洞窟艺术 欧洲的洞窟壁画是旧石器时代人类留下的艺术珍品,多集中在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北部,一少部分邻近意大利,所画的主题多以动物为主,线条简洁有力、姿态生动,色彩多以黑褐色,外加简单的明暗描绘,表现出自然而粗拙的风格。 目前已经发现的最早的史前壁画可以追溯到距今3.1万年前,它是几个探险者1994年12月在法国阿尔代什地区发现的,被命名为“萧维洞窟壁画”。迄今为止在发现的欧洲众多洞窟壁画中,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和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是最著名的两处。 (二)原始雕刻 欧洲目前发现的原始雕刻大多为小型动物雕刻,但是也出土了一大批圆雕和浮雕女裸体雕像。这些女性雕像的共同特征是夸张的女性生理特点,突出表现女性的乳房、腹部、大腿等部位,体现出原始时期人们对于母性生殖的崇拜,被人们称之为“原始的维纳斯”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 至于非洲的原始木雕像,则与欧洲原始雕像有很大的不同。在非洲原始部族中,人们认为死亡不是生存的终结,而是生命的另一种转移,死者会永远存在于活人中间,于是他们创造了雕像来给幽灵制造一个栖身之处。因此它们没有正常的人体形态,没有复杂的动作,也没有多人物的构图,而是通过非常夸张变形的手法来表现人们的纯朴、稚拙和粗犷,这种怪诞的雕像造型是非洲原始部落对客观世界的心理反映。 二、西亚北非古文明 (一)苏美尔-阿卡德艺术 在苏美尔-阿卡德时期,宗教在社会生活中起主要作用,同时也对艺术产生了深刻影响。建筑方面,苏美尔人用粘土制成的砖坯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同时为了使建筑具有防水性能,他们在墙面镶嵌陶片装饰,这种装饰有点类似现在的“马赛克”。苏美尔人最重要的建筑为塔庙,建于公元前21世纪的乌鲁克神庙就是塔庙的最典型的代表,它被建在由土垒起来的大台基上,有些类似于梯形金字塔。 雕刻方面,苏美尔人的雕刻注重表现内在精神,在特勒阿斯布尔的阿布神庙的地窟里发现的13座苏美尔人雕像是其代表作。与此不同的是阿卡德人的雕刻具有更强的写实性,在尼尼微出土的萨尔贡王青铜头像是两河地区第一次发现的真正的帝王肖像,雕像刻画写实,神情庄重威严,个性

西方钢琴艺术史复习题

西方钢琴艺术史复习题 填空: 1、概括来说,钢琴艺术史是由人、琴、乐三个方面构成。 2、古钢琴有两种,分别是楔槌键琴和羽管键琴。 3、1826年,英国制琴师亨利?帕普创用了毛毡包裹木芯的钢琴琴槌。 4、随着西方音乐史上浪漫主义的形成,钢琴音乐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 5、15世纪中期德国慕尼黑弗罗恩教堂著名的管风琴家康拉德?保曼把管风琴音乐风格推向成熟的阶段。 6、约?塞?巴赫的 48首《平均律钢琴曲集》被誉为“钢琴音乐的旧约圣经”,而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被誉为“钢琴音乐的新约圣经”。 7、1850 年,德国制琴师海因里希?斯坦威移居美国,1853年在纽约创立斯坦威父子公司,融各国制琴师成果为一身,完成了现代钢琴结构的原形。 8、约?克?巴赫(伦敦巴赫) 是世界上第一个用钢琴开音乐会的人。 9、C?P?E巴赫被称为柏林巴赫或汉堡巴赫,以他的理论著作《论键盘乐器演奏艺术》为代表,他首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有关钢琴演奏的理论体系。 10、钢琴原名“piano forte” ,意为“轻重琴”,取弹奏者可用手指弹出轻重音之意。 11、 1709 年,意大利国人克里斯托福里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钢琴。 12、键盘乐器根据发音原理可分为靠空气振动发音的管乐性键盘乐器和靠琴弦振动发音的弦乐性键盘乐器。 13、管风琴是键盘乐器中最古老的一种。 14、目前世界上能够见到的最早的管风琴曲谱是作于 1350 年的英国的罗伯 特桥古抄本手稿。

15、前奏曲是键盘乐脱离声乐形式的第一种独立体裁。 16、 F?库普兰于1716年出版的名著《羽管键琴的演奏艺术》是历史上关于键盘乐器演奏艺术最早的一部系统性的理论著作。 17、古组曲一般包括阿勒曼德、库朗特、萨拉班德和吉格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18、D?斯卡拉蒂一生共创作了 555 首古钢琴奏鸣曲。 19、18世纪中叶,具有代表性的音乐风格有华丽风格和情感风格。 20、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真正奠基这是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 简答: 1、请说明15世纪下半叶键盘音乐风格出现的重要的根本性变革:?曲目由世俗和宫廷音乐转向宗教音乐?声部由三个转向四个或五个?织体从主旋律及两个伴奏声部转向多声部复调对位织体,各个声部变得同等重要,并大量使用模进手法。 2、请说明巴洛克音乐艺术的一般特征:?动力充沛 ?气势宏伟 ?细节雕饰 ?情感夸张 ?崇尚理性 3、请说明巴赫键盘音乐作品的风格,并简述他的主要古钢琴作品。(至少六部):风格:在继承本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富于创造性的汲取外族的音乐。作品既有宗教风格又有生活气息。作品涉及除歌剧之外的当时的所以体裁。作品:《十五首二部创意曲》、《英国组曲》、《法国组曲》、《德国组曲》、《平均律钢琴曲集》、《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 4、请简要说明克莱门蒂的历史地位:他在钢琴艺术史上创立真正钢琴演奏风格,享有“近代钢琴演奏之父”的盛名。被称作“现代钢琴学派的缔造者”,“钢琴演奏和钢琴作曲领域的哥伦布”,“钢琴技巧的鼻祖”。他的《艺术津梁》在肖邦练习曲问世之前是钢琴技巧的百科全书。在钢琴艺术史上长期以来克莱门第的钢琴奏鸣曲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其实他的钢琴奏鸣曲含有许多预示贝多芬的萌芽。

世界艺术设计史

世界艺术设计史 课程英文译名:History of Art Design课内总学时:32 学分:2 开课学院:新闻出版学院开课教研室:艺术设计系 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任选课 面向专业: 所有专业 一、课程的任务和教学目的 世界工业设计协会主席在北京之行中讲到“穷国出口资源,富国出口设计”,对于我国起步不久的现代设计教育和设计领域来说,了解世界先进的设计历史就显得尤其重要。设计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问,同时又是极具开创和开放性的学问,我们要集中国和世界之大成,唯有开放性的建设和发展,才能走向成熟和完善。本文运用大量详实的世界设计史料组织教学,并结合生动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可以引导学生开阔思路,亦能开拓视野,深入学习。 二、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了解设计的概念与分类,艺术设计的多重特征。重点和难点是把握艺术设计的本质。 第二章:中国艺术设计史 了解中国艺术设计的起源和发展,从远古时代到封建社会的设计,全方面掌握中国古代文明与设计。 第三章:西方古代艺术设计 了解西方古代艺术设计的起源和发展 第四章:现代设计的萌芽 了解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发展状况和“工艺美术”运动。 第五章:“新艺术”运动 了解欧洲各国的“新艺术”运动发展。 第六章: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芽 了解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背景和思想基础以及欧洲的现代主义运动。 第七章:后现代设计 了解后现代时期的设计和后现代设计。

三、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 四、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程:无 五、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1、通过学习,了解世界设计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并通过大量详实的史料,使学生熟悉世界包括中国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 2、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艺术设计发展要点以及演变的规律。 3、本课程可以引导学生开阔思路,不拘泥于某一学科和某一方面,深入学习。 六、学时分配 总学时32学时 第一章:绪论 4学时 第二章:中国艺术设计史 6学时 第三章:西方手工业时期艺术设计史 6学时 第四章:现代设计的萌芽 3学时 第五章:“新艺术”运动 3学时 第六章: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芽 3学时 第七章:后现代主义设计 3学时 第八章:世界艺术设计的源流欣赏 4学时 七、教材与参考书 参考书:《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9 《设计概论》,席跃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 《艺术设计史》,杨先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11 《现代艺术设计思潮》,唐济川,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1 八、说明 本课程信息量大,图文并茂,需要在多媒体环境下教学。 (执笔:李婷)

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艺术对西方艺术文化的发展及现状的影响

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艺术对西方艺术文化的发展及现状的影响在西方美学史与艺术哲学中,形式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无论是在艺术创作中,还是在艺术鉴赏与审美活动中,形式美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里值得认真探究的是,形式美是如何与艺术之本性相关联的尤其是进入现代,形式美不再局限于经典认识论中关于内容与形式的一般论述,这种探究对于艺术及其本性的认识和理解具有崭新的意义。 一、“美在于形式”的思想及其变化 作为重要的范畴,形式美一直是西方美学史与艺术哲学中极其关注的问题,同时这也是一个仁智各见、充满纷争的问题。关于什么是形式的问题,源远流长,可一直追溯到古希腊早期,又可后延至后现代思想家。尽管有着近似的问题域,但各个时期的观点都是不同的,相互区分开来,这种区分折射出了思想自身的变化。 1.古希腊:形式作为本质 古希腊的哲学家与美学家认为,美是形式,倾向于把形式作为美与艺术的本质。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看来,艺术产生于数及其和谐,而这和谐就关涉形式的问题。柏拉图将具体的美的事物与“美本身”区分开来,那么,具体的艺术作品作为美的东西,只能是美本身的赋予和对美本身的摹仿,艺术则是摹仿的摹仿,与真理相隔三层。柏拉图把形式分为内形式与外形式,这里的内形式指艺术观念形态的形式,它规定艺术的本源和本质;而外形式则指摹仿自然万物的外形,它是艺术的存在状态的规定。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形式”和“质料”两种因素,在他看来,形式是事物的第一本体,由于形式,质料才能得以成为某确定的事物。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摹仿是所有艺术样式的共同属性,也是艺术与非艺术相区分的标志。当然不同的艺术样式摹仿的形式也是不一样的。总之,毕达哥拉斯学派、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均认为,形式是万物的本原,因而也是美的本原。古希腊时期,还用“隐德来希”意指质料中的形式。在温克尔曼看来,形式的美乃是希腊艺术家们的首要目

西方艺术简史(笔记,部分)

西方艺术简史 刘宗何 一:史前到近东艺术 史料: 一.现代智人在约3.5万年间从非洲侵入欧洲,取代了原驻在欧洲的尼德安人;欧洲史前艺术形成。 二.石器时代的欧洲史前艺术体现于法国南部及西班牙北部90多处洞穴的壁画以及小型的石制以及象牙雕刻物。 1.原始艺术 一:洞穴壁画 1.表现类型:各种各样的动物,如野牛,马,山羊,鹿,熊,野猪,鱼类和鸟等。多以写实的,自然风格画成。 2.特点:线条简单,但形态生动,造型准确。从画中可看出粗略的“透视前缩法”和明暗表现法。 3.人类文化史上第一个时代被称为石器时代(paleolith age) 旧石器时代的欧洲艺术,具体时间:(约前4万年至1万年)史前时代的欧洲艺术产生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末期和晚期。 (1):穆斯托瑞时期(mousterian)约公元前4万年。 (2)奥瑞纳时期(aurignac)约前4万年—前3.5万年。代表:法国拉科斯洞的鹿,马,牛和人壁画 (3)索鲁特时期(solutrean)约前3.5万年—2.5万年。代表:美术遗迹,鲁塞尔洞的壮马和野猪浮雕。 (4)玛格特林时期(magdalenian)约前2.5万年—1.5万年。美术遗迹颇多,著名的有瓦?弗里尔洞的化装为牛和鹿的人物画。法国罗尔狄洞在鹿角上的驯鹿和鲑鱼图。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的野牛壁画。马格林特时期的西班牙岩画描绘了部落之间的战争和猎人围猎鹿群的场面。 二:壁画雕刻 1.出现时间:前3.5万年—前3万年间。 2.5万年前创造出表现整个人体美的雕刻品。 2.类型:主要是女性裸体小雕像,通常作为饰物携带。 3.出土物品:奥地利维纶多夫出土的《维纶多夫的维纳斯》距今约3万年。特点是与真人比例夸张,是最早的的人体雕像。(存于奥地利自然历史博物馆)。罗塞尔发现的浮雕《持牛角

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简史

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简史 1、威廉·莫里斯被称为现代设计之父,他与现代的设计又相似之处。 2、朱铭、荆雷合著《设计史》把设计史分为六个时期,设计萌芽时期、手工业时代的设计、早期工业化时代的设计、现代主义设计时期、后工业社会的设计和设计的计算机时代。 3、王受之著的《世界现代设计史》、《世界现代建筑史》和《世界平面设计史》等,综合的,分门别类的研究了现代设计史。 4、1851年伦敦举办了“水晶宫”世界工业博览会,从而引起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兴起于发展。 5、约翰·拉斯金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倡导者、理论奠基人。 他的艺术设计思想:(1)主张艺术与技术相结合(2)主张艺术设计要符合实用目的(3)倡导艺术家,设计师向大自然学习(4)反对工业化生产方式,反对在设计中实用新技术、新材料,主张设计使用自然材料和运用手工技术。 6、1896年由莫里斯设计的《桥莎集》,被誉为书籍装帧设计史上的杰作之一。 7、法国是新艺术运动的发祥地,巴黎和南锡是两个重要的发展中心。其中,“新艺术之家”、“现代之家”和“六人集团”三个重要的设计事务所都在巴黎产生。 8、六人集团中的赫巴托·基马德,设计的著名的“巴黎地下铁路入口处的装饰”,采用了弯曲的金属结构,模仿之物的支干和采用玻璃棚顶,模仿贝壳形状,体现出鲜明的新艺术运动的特点与风格。 9、法国的新艺术运动除在建筑、家具、室内设计等方面外,在陶瓷,平面设计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最早设计广告的是朱尔斯·谢列特,他本人也因此被称为“现代广告之父”。 10、凡·德·威尔德不仅是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的重要代表,而且也是世界现代艺术设计史的重要人物。他参与了德国工业联盟,包豪斯也有贡献。 11、威尔德在设计思想上也有两面性:一方面他强调工艺和装饰的理性,即他的现代理性主义设计,宣扬设计和批量生产中的合理化。另一方面他又坚持设计师艺术的个性化,反对标准化给设计带来的限制。 12、新艺术运动在奥地利被称为”维也纳分离派”。 13、“格拉斯哥四人集团”是由麦金托什和他的妻子玛格丽特·麦克唐纳、妻妹费朗西丝·麦克唐纳、妻妹夫郝伯特·麦内尔四人组成的设计集团。 14、在西班牙的新艺术运动中,安东尼·高蒂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安东尼·高蒂是西班牙伟大的建筑设计师,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新艺术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 15、高蒂的艺术设计思想具有较强的民主主义思想,他的设计思想的成熟与发展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是他与生俱来的平民性格。其次是巴塞罗那的经济环境和自由、民主的思想,也给他的设计思想以较大的影响。再次,是巴塞罗那和高蒂的家乡卡塔罗地区,在历史上就经历了东西方文化艺术的交流与融合,并且受到哥特式风格的影响,加上19世纪中叶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倡导者的复兴中世纪手工艺和哥特式建筑、设计等风格以及倡导设计的民主化理想。 16、在高蒂的设计生涯中,最能代表特的设计特点与风格的作品,应该是特设计的“巴特罗公寓'其建筑借鉴了自然界中得凹凸,螺旋,抛物线等各种非矩形平直的曲线形态。 17、彼得·贝伦斯是德国工业同盟的核心成员之一。他被聘为德国最大的电气公司------“德国通用电器”公司的艺术顾问。为该公司做出世界上第一个企业形象设计。 18、风格派的艺术标准,目标:追求绝对抽象的原则,采用基本的几何形象的组合与构图来体现整个世界的法则追求和谐与表现。用简单的长方形、正方形、直角等几何形式和无装饰、三原色、中性色彩等造型元素。 19、里特维德,他设计的家具作品“红蓝椅”和建筑作品“施罗德住宅”等,成为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设计师上的经典作品。 20、俄国构成主义在建筑、产品设计方面的探索是最成功的,1919年塔特林为第三国际设计的“第三国际纪念塔”,对现代设计有很大的启发。 21、包豪斯的教学特点:1、理论导师和技术导师2、教学上很多时候是在工厂里完成的,提倡实践操作。3、构成深,请了很多大家。 22、包豪斯的教育方针:1、在设计中提倡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墨守陈规。2、将手工艺与机器生产结合起来,提倡在掌握手工艺的同时,了解现代工业的特点。3、强调基础训练,从现代抽象绘画和雕塑发展而来的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等基础课程,成了包豪斯对现代工业设计做出的最大贡献之一。4、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素养并重。5、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结合起来。 23、包豪斯建立在迪索。格罗庇乌斯为第一任校长。 24、米斯是德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建筑理论家、艺术设计教育家、德国工业同盟和包豪斯的重要成员,也是现代主义建筑设计领域中最重要的大师之一。 25、包豪斯的历史贡献:1)强调集体工作方式,用以打败艺术教育的个人藩篱,为企业工作奠定基础。(2)强调标准,用以打破艺术教育造成的漫不经心的自由化和非标准化。(3)设法建立基于科学基础上的新的教育体系,强调科学的、逻辑的工作方法和艺术表现的结合。(4)把设计一向流于“创作外型”的教育重心转移到“解决问题”上去,因而设计第一次摆脱了玩形式的弊病,走向真正提供方便、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体系,为现代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5)在比利时设计家亨利·凡·德·威尔德的试验基础上,开创了各种工作室,如金、木、陶瓷、纺织、摄影等。团结了一批卓有建树的艺术家与设计家介入到设计中来,将设计教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6)打破了陈旧的学院式美术教育的框框,创造了结合大工业生产的方式,为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7)培养了一批既熟悉传统工艺又了解现代工业生产方式与设计规律的专门人才,形成了一种简明的适合大机器生产方式的美学风格,将现代工业产品的设计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26、“装饰艺术”运动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他主要是在欧洲的法国、英国和美国等国家开展的一次风格独特的艺术设计运动。 27、装饰艺术运动反对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片面强调手工艺、哥特式风格和自然美装饰风格。装饰艺术运动主张从传统艺术和设计中吸取创造元素;提倡机械美学,趋于简洁的几何形态设计。三大灵感来源:来自非洲的黑人面具和木雕以及南美洲原始部落中的原始艺术。 28、俄国芭蕾舞在巴黎演出。 29、国际主义艺术设计风格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已经出现,到五六十年代发展到高潮。实质上,国际主义艺术设计风格是现代主义艺术设计运动的思想、形式等在世界各国的表现,是现代主义艺术设计在特定发展阶段的成谓。几乎导致整个世界的建筑、产品等设计千人一面。 3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德国工业设计的发展中,乌尔姆设计学院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乌尔姆设计学院杯成为”战后包豪斯”他是1953年由包豪斯的毕业生、平面设计大师马克斯·比尔,在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诞生的小城乌尔姆建立的。 31、二战后,意大利著名设计师吉奥·庞蒂创办的《多姆斯》杂志成为意大利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宣传阵地。 32、北欧的瑞典、挪威、芬兰、丹麦、冰岛五国称为斯堪的纳维亚国家。 33、维亚航空公司旅馆设计出了具有雕塑般美感的蛋形椅和天鹅椅(玻璃纤维制作)。雅各布森设计杰作是沃拉系列卫生间用具。 34、最早提出人机工程学的是亨利·德雷夫斯。 35、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他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一书中针对米斯·凡·德·罗提出的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少则多”的口号,提出了“少则烦”信条,成为了后现代主义最早的宣言。

西方钢琴艺术史复习题

西方钢琴艺术史复习题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填空: 1、概括来说,钢琴艺术史是由人、琴、乐三个方面构成。 2、古钢琴有两种,分别是楔槌键琴和羽管键琴。 3、1826年,英国制琴师亨利·帕普创用了毛毡包裹木芯的钢琴琴槌。 4、随着西方音乐史上浪漫主义的形成,钢琴音乐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 5、15世纪中期德国慕尼黑弗罗恩教堂着名的管风琴家康拉德·保曼把管风琴音乐风格推向成熟的阶段。 6、约·塞·巴赫的 48首《平均律钢琴曲集》被誉为“钢琴音乐的旧约圣经”,而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被誉为“钢琴音乐的新约圣经”。 7、 1850 年,德国制琴师海因里希·斯坦威移居美国,1853年在纽约创立 斯坦威父子公司,融各国制琴师成果为一身,完成了现代钢琴结构的原形。 8、约·克·巴赫(伦敦巴赫)是世界上第一个用钢琴开音乐会的人。 9、C·P·E巴赫被称为柏林巴赫或汉堡巴赫,以他的理论着作《论键盘乐器演奏艺术》为代表,他首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有关钢琴演奏的理论体系。 10、钢琴原名“piano forte”,意为“轻重琴”,取弹奏者可用手指弹出轻重音之意。 11、 1709 年,意大利国人克里斯托福里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钢琴。 12、键盘乐器根据发音原理可分为靠空气振动发音的管乐性键盘乐器和靠琴弦振动发音的弦乐性键盘乐器。 13、管风琴是键盘乐器中最古老的一种。 14、目前世界上能够见到的最早的管风琴曲谱是作于 1350 年的英国的罗伯特桥古抄本手稿。

15、前奏曲是键盘乐脱离声乐形式的第一种独立体裁。 16、 F·库普兰于1716年出版的名着《羽管键琴的演奏艺术》是历史上关于键盘乐器演奏艺术最早的一部系统性的理论着作。 17、古组曲一般包括阿勒曼德、库朗特、萨拉班德和吉格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18、D·斯卡拉蒂一生共创作了 555 首古钢琴奏鸣曲。 19、18世纪中叶,具有代表性的音乐风格有华丽风格和情感风格。 20、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真正奠基这是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 简答: 1、请说明15世纪下半叶键盘音乐风格出现的重要的根本性变革:①曲目由世俗和宫廷音乐转向宗教音乐②声部由三个转向四个或五个③织体从主旋律及两个伴奏声部转向多声部复调对位织体,各个声部变得同等重要,并大量使用模进手法。 2、请说明巴洛克音乐艺术的一般特征:①动力充沛②气势宏伟③细节雕饰④情感夸张⑤崇尚理性 3、请说明巴赫键盘音乐作品的风格,并简述他的主要古钢琴作品。(至少六部):风格:在继承本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富于创造性的汲取外族的音乐。作品既有宗教风格又有生活气息。作品涉及除歌剧之外的当时的所以体裁。作品:《十五首二部创意曲》、《英国组曲》、《法国组曲》、《德国组曲》、《平均律钢琴曲集》、《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

《世界现代设计史》说课稿

《世界现代设计史》说课稿(10分钟)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XXX,是来自XXX艺术学院的一名专业教师,我的专业是设计艺术学,本学期我承担的课程是《世界现代设计史》,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世界现代设计史》第三章:新艺术运动。下面我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世界现代设计史》是艺术设计类专业必修的专业理论课,通过设计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世界现代设计发展的历史,了解设计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对现代设计作品及历史文化背景的认识,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品位,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根据教学大纲,我们选用的教材是由王受之编写,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世界现代设计史》,以张夫也的《外国工艺美术史》及方怿的《世界现代艺术设计史》为参考教材。我今天要讲的内容是第三章:新艺术运动。是本次课程比较重要的一个章节,主要讲述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并发展的一次影响面相当大的“装饰艺术”运动。 结合教学大纲及学情,我们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了解新艺术运动产生的背景、源流及主要表现。 2.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的变现 3.英国和美国的新艺术运动。 其中,重点是新艺术运动的背景源流及主要表现;难点是它在欧洲各国的变现,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二、说学情 我们是三本院校,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自学能力和主动意识薄弱,且学生对史论可以说是零基础且学习相较于其他专业课略显枯燥,因此,灵活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课程引导、分组讨论和作业展示等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三、说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和讨论提问法相结合。通过多媒体PPT进行讲授,图文并茂,以横向纵向两条线索详细列举出各国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期间引用一些优秀的设计作品来分析演示,以教师讲解和演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观察能力。内容讲述结束后就布置课题训练进行讨论,解决疑问和问题,广发思路,目的是提高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我的这节课是按90分钟准备的。主要以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讨论指导-归纳总结四个部分进行。 1、导入新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