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族文化心理与英汉数字习语

民族文化心理与英汉数字习语

民族文化心理与英汉数字习语
民族文化心理与英汉数字习语

作者简介:殷莉(1965-),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与文化;韩晓玲(1956-),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收稿日期:2003-11-21;2004-06-11(修改稿)

2004年第9期

总第186期

外语与外语教学

F 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 eaching

2004,№9Serial №186

民族文化心理与英汉数字习语

殷 莉 韩晓玲

(烟台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摘 要:作为英汉习语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字习语鲜明地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心理、传统与特色。了解数词的文

化内涵是正确运用英汉数字习语的重要基础。本文从一些有代表性的数字入手,探讨其在英汉习语中所体现出的不同文化意蕴和民族文化心理及文化差异的根源。

关键词:数字;习语;文化;心理差异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numerical idioms reflect the psychological bases ,the tradi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that of the English speaking countries.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the nu 2merical w ords is the basis for the proper use of English and Chinese numerical idioms.This essay will discuss the different cultural connota 2tions reflected by some typical numerical w ords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as well as the causes leading to the different numerical cultures.

K ey words :numerical w ords ,idiom ,culture ,psychological difference

中图分类号:H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4)09-0040-04

一、引言

习语包括比喻性词组、俚语、俗语、谚语等,是民族风格的提炼与升华,是语言实践的集中体现与结晶。习语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字习语,是指由基数词和序数词构成的习语。对于英汉两个民族而言,数字习语具有其特别的民族文化根源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准确运用这些数字习语,可以表现它的文化内涵,增强语言表达能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本文从英汉数字习语入手探讨其中蕴含的数字文化及其不同的民族文化根源。

二、英汉习语与数字文化

数字习语是指含有数字的习惯用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数字有不少妙用,由此构成了许许多多丰富多彩的习语,这些数字习语具有浓厚的民族、历史和地方色彩,生动形象地显示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人类思维观念的不同,对不同数字的感知取向也不同,下面就几组有代表性的数字进行对比分析。

1.“三”与“九”1.1“三”“三”在几乎所有的东西方国家都受到尊重,被视为神圣、尊贵和吉祥的象征。西方人认为世界由大地、海洋、天空三部分组成。大自然包括动物、植物、矿物三方面内容,人体有肉体、心灵、精神三重性;基督教主张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因此西方人偏爱“三”,把“三”看作完美的数字。所以

西方人常说The third time ’s the charm.(第三次准灵。

);Num 2ber three is always fortunate.(第三号一定运气好。

)莎士比亚戏剧里也说,All g ood things g o by threes.(一切好事以三为标

准。

)。中国的道教有三清之说,即玉清、太清、上清。其实在中国古代与“三”有联系的重要思想观念是很多的,如,天、地、人为三才或三灵;日、月、星为三元或三光;前生、今生、来生为三生;君臣、父子、夫妇三种关系为三纲;父、子、孙为三族,等等。可见“三”是很吉祥的数字。有人称数字“三”是尊贵而成功的数。

1.2“九”

汉语中,一至十的数字里,九是最大的阳数,又因为九是龙行的图腾化文字,天有九层,九重天是天的最高处,由此演化出神圣之意,享有独特的尊贵位置。由此可见,汉语中与“九”有关的习语多非偶然,如:九天揽月、九霄云外、九牛一毛、九流宾客、一言九鼎、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等。当人们表达极高之意时,便说“九霄云外”;表达宽广之意时,便说“九洲方圆”;表达极冷之意时,便说“数九寒天”。在汉语里,“九”与“久”同音,因而“九”又受到封建帝王的青睐,他们常借用“九”来象征他们的统治地久天长,万世不变。这一点在中国帝王的宫殿建筑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故宫内三大殿的高度都是九尺九,颐和园内的排云殿也是九尺九。故宫内宫殿和大小城门上金黄色的门钉都是横九排,竖九排,共计九九八十一个。故宫内宫殿的台阶都是九级或九的倍数。(平章起,1993)

英语的“nine”没有神圣、尊贵的涵义,但同样也可表示“多”、

“深”。如,a nine days’w onder(轰动一时,过后即忘的事情)、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及时医治一针省九针;及时处理事半功倍。)、be dressed up to the nines(特殊场合穿着;打扮得很华丽;穿着讲究)、crack up(flatter/honour/praise)to the nine(十全十美)、on cloud nine/seven(得意洋洋,高兴万分,心情非常舒畅)、A cat has nine lives.(猫有九条命。)等等。

2.“六”与“七”

2.1“六”

“六”是一个时空谐和数,我们常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六路又称六合,即前、后、左、右、上、下,或天地四方,亦即三维空间的六个方向,《庄子?齐物论》称“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似乎他已考虑到可能存在四维空间或多维空间的问题。“六”在中国人看来是个最吉祥不过的数字。俗语“六六大顺”即是最好的印证。在使用电话号或汽车车牌号时,人们尤其钟爱尾数为“66”、“666”、“6666”这几组数字,因为它们象征着顺顺利利,万事如意。

英语中“six”却不是一个受欢迎的数字,人们视6为大凶数或野兽数,这从以下习语中也可见。如,at sixes and sevens (乱七八糟;糊涂的;迷茫的)、hit sb.for six亦作knock sb.six (给敌人/某人以毁灭性打击)、six to one(六对一;相差悬殊)、six of the best(以藤鞭击六下———学校的一种惩罚手段)、six penny(不值钱)、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 (半斤八两,差不多)等。

2.2“七”

“七”是一个最具神秘色彩的数字,对西方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文化中有“七日来复”、

“正月初七为人日”、“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之说。不过,“七”在汉语中却是被人们常常忌讳的数字。给人送礼时忌七件或七样,饭桌上的菜决不能是七盘。人们在挑选吉日良辰时不挑七、十七或二十七。其原因一是与中国人崇尚偶数的心理有关,二是与中国祭奠死者的传统有关。

在我国某些地区,农历的七月七日为凶日,绝对禁止嫁娶。因此有“七月七日,迎新嫁女避节”之说。这种习俗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有关。织女为天帝的孙女,偷偷地下凡到人间,与牛郎婚配,后被迫离开人间,一年之中,牛郎与织女只能在七月七日相逢一次。在有些地区描绘得更神,若七月七日下雨,那雨就是牛郎织女的眼泪。一年相逢一次,这比两地分居还要痛苦。所以,忌七月七日婚嫁,自是情理之中。所以汉语以“七”组成的习语大多带有贬义,如:七零八落、七手八脚、七嘴八舌、七拼八凑、七上八下、七扭八歪等。

“seven”在西方文化中却是个十分神圣的数字。西方人讲究七种美德,七种文理学问,七次圣餐,人生有七个时期,七种天罪。这是因为它与神圣有关。例如,上帝用六天创造了世界,第七天为休息日;耶稣劝告人们原谅别人要七乘七十次之多;圣母玛丽亚有七件快乐的事,七件悲哀的事;主祷文共有七部分;圣灵有七件礼物。因而,英语民族的美德、善事、罪恶都要凑足“七”件。如:seven virtues(七大美德)、seven deadly sins(七宗罪)、the seven gifts of the spirits(七大精神财富)、the seven corporal w orks of mercy(七大肉体善事)、the seven spiritual w orks of mercy(七大精神善事)、the seven sacraments(七大圣礼)。此外,人们也视“七”为吉数,在生活中有“lucky seven”的说法,即“幸运之七”。

英语带有“seven”的习语很多,如:K eep a thing seven years and y ou will find a use for it.(东西保存时间长,终会派上好用场。)、Seven hours’sleep will make a clown forget his design.(睡七小时的觉,小丑把花样都忘掉。)、A man may lose m ore in an hour than he can get in seven.(得之艰难失之易。)、to be in the seventh heaven(极其快乐)等。

3.“四”与“十三”

数字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数字禁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常常偏爱某些数字或日期,认为它们会为自己带来幸运。对某些数字或日期的崇信和禁忌是世界各民族共有的现象。

3.1“四”

数字“四”在中国被视为一个不吉祥的数字。究其原因,是它的发音与“死”字谐音。由于这个禁忌习俗,车牌号码、电话号码尾数有四的就不受欢迎。人们尤其要避开“十四”(谐音“要死”)“五十四”(谐音“我要死”)、四十四、四百四十四、四千四百四十四等数目字。

在习语中,数字“四”常常与“三”在一起,常带有贬义。如,七个铜钱放两处———不三不四;七个仙女争面脂———香三臭四;七根竹竿掉进猪圈里———横三竖四。

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人们基本没有关于“四”字的忌讳。不过有一个小的例外,在选择结婚日子时人们一般避开周四,因为他们认为“星期四,运气衰”。

3.2“十三”

与中国文化不同的是,在欧美等西方国家里,“十三”是个令人恐惧不安的数字。英语中人们把“thirteen”看成是头号大忌。长期以来,英美民间流行着一句俗语:“Thirteen is an unlucky number.”人们对数字十三的忌讳甚至达到了恐惧和非理性的程度。此种禁忌从英语习语中也不难看出,如: thirteen at table(十三个进餐者),十三为不吉祥之数,人们认为十三个当中第一个从餐桌边站起的必将死去。本习语源出于“最后的晚餐”:耶稣和十二门徒就餐时,第十三门徒犹大出卖耶稣之后便外出自缢身亡。

a baker’s dozen亦作a devil’s dozen,a printer’s dozen或a great dozen意为“十三”。“a baker’s dozen”源于15世纪的英国。当时的英国对各种面包的重量作了规定,为了避免因缺斤少两而受罚,面包店便在规定的一打十二个面包上再免费多加一个,而英国人不喜欢十三,人们常用a baker’s dozen来代替十三。

当西方人千方百计避开十三,以免触犯大忌时,中国的老百姓却对十三情有独钟。北方的戏曲和曲艺的押韵都定为“十三辙”;儒家的经典有《十三经》;明朝皇帝的陵墓有十三座,统称“十三陵”;北京同仁堂药店有十三种最有名的中成药,号称“十三太保”。

4.“五”与“星期五”的禁忌

在中国人心目中,“五”是和谐、优美的特征,特别受人喜爱。数字“五”的应用极多,并常常与其他数字一起使用,如三五成群、五湖四海、三皇五帝、五花八门等。

关于数字“五”的禁忌不多。古人认为五月不吉利,谚曰“善正月,恶五月”,有关风俗多为驱邪避毒(避蛇、蜈蚣、蝎子、壁虎、癞蛤蟆五毒)。不过,自周代以来,中国民间就流传着“五月五日生子不举”的说法。人们迷信这一天生下来的子女是“不肖不孝”的,甚至“长及户则自害,不则害其父母”。五月五日之所以成了禁忌日期是因为中国古人认为这是一个“恶月之中的恶日”,主凶(李中生,1991)。旧时民俗认为,出生年月日若出现两个数字5则不吉,若有3个数字5则可化解。到了现代,相信这一点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在西方人的观念中,星期五是个不吉祥的日子,常给人以恐怖之感。一种说法是,星期五是耶稣受难日,所以主凶。还有人认为,据《圣经》记载,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也是星期五这一天。含有“Friday”的习语也说明了这一点,如:Black Friday(耶稣受难日,发生灾难事件的星期五),因司祭牧师穿着黑色祭服,故名。此外还有G ood Friday (耶稣受难日,复活节前的星期五)。

5.单数与双数之崇拜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事物都由阴和阳两方面构成,只有阴阳交合,才能滋生万物。在这种文化观照下,事物都是从一化为二、二化为四、四化为八的几何梯级发展。因此,双数在汉语中蕴含着吉祥的文化内涵。中国人喜欢双数的偶合义,追求好事成双,渴望双喜临门,人际交往中送双份礼,以及作为文学形式的春联和作为修辞格的对偶,无不体现出汉民族对偶数情有独钟。汉语习语中形容处事有方是“四平八稳”,形容交通便利为“四通八达”,百事顺心为“六六大顺”,称美不可言的境界为“十全十美”,极有把握为“十拿九稳”。由此可见人们对于双数的崇拜。

英语国家的人们则往往视单数(数字13除外)为吉利,表示更深程度时,常在整百整千的偶数后面加尾数“一”。如,one hundred and one thanks(十分感谢,万分感激,千恩万谢)、have one thousand and one things to do(日理万机)、a thou2 sand and one way to help。此外,基督教文化三位一体(the trin2 ity)的宗教传统确定了“三”的神秘文化内涵。吉祥、神秘的数字“三”深深地在人们生活中反映出来,人们习惯于把事物存在的量或其发展过程一分为三,以图吉利。圣经《旧约?创世纪》中关于上帝在七天时间内创造世间万物之说,使七天表示一周成了世界通用的计时方法之一。因此,“七”也被大多数英语国家的人们信奉为幸运数字。

三、英汉数字文化差异溯源

1.宗教渊源

从文化历史的角度来讲,宗教被认为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过去,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宗教文化在社会生活中起着支配作用,它无形地影响着人们的感认方式。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儒家文化统治了人们的思想长达两千年。中国的传统和宗教不能割裂开来分析,因为儒家思想、道教和佛教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很难说清某一宗教信仰究竟确切地来自于这三种体系中的哪一种,道教和佛教对数字的文化内涵有着极深的影响。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中曾写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他还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相对的两面,即:好和劣,对和错,长和短,明和暗,

动和静。这就使双数在社会文化生活中被看作吉祥数得到了很好的阐释,而任何事物相对的两方面也符合了人们传统的审美心理。而习语“三生有幸”则反映出佛教对数字文化的影响,“三生”指的是佛教里的前生、今生和后世。

英文化起源于古希腊文化,基督教文化是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它对数字的文化内涵有着极深远的影响。数字“十三”之所以成为西方世界不吉之兆,相传与基督(Jesus Christ)蒙难这个事件有关。据《圣经》记载,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犹大(Judah)为了三十个银元而出卖了他,最终导致他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在耶稣被捕的前夕,恰好是犹太人的逾越节(Pass over),耶稣特意邀请他的门徒共进晚餐。席间,犹大正坐在第十三个座位上。于是,世世代代的基督教徒门便将对犹大的恨发泄到与之巧合的数字“十三”上。此外,基督教文化的三位一体(the T rinity)的宗教传统,赋予了数字“三”在基督化国家吉利而又神秘的文化内涵。这种宗教传统对社会生活中人们对“3”字的使用起了决定性作用。人们习惯性地把事物存在的量或其发展过程一分为三,以图吉利。而数字“七”表示吉利的文化内涵也源于基督教文化。根据《旧约?创世纪》(The Creation)记载,上帝耶和华(Jev ovah)花了七天的时间创造了世界万物,因此七天表示一周成了世界通用的计时方法之一。

总之,宗教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宗教文化的数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2.神话传说根源

中国神话中的天神往往是远离人间,不食人间烟火,但以希腊神话为典型的西方神话中的神却近乎人类,充满人生的七情六欲和喜怒哀乐。中西远古神话内涵具有巨大差异,体现了东西方不同民族在性格上的深刻差异,决定了东西方两大文化系统全然不同的发展方向。这些差异也体现在数字文化方面,古神话对数字吉凶象征方面的影响,在西方比在中国显得更广泛和更加强烈。

在汉文化里,数字的文化内涵与古代神话传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20世纪70年代在湖南长沙西汉王朝坟墓中出土的战国非官方书籍里记载有黄帝有四张脸的神话传说。在中国神话中,还有一位超人———哪咤,有着三头六臂,掌管着正义,他能随意地把自己变成三个,并且拥有非凡的权力。数字“三”被赋予了“强大的”、

“神奇的”文化内涵。

英文化深受古希腊、罗马神话的影响。在罗马神话里,主神朱庇特(Jupiter)的权威来自手中的三叉雷电杖,海神尼普顿(Nepeutune)依赖其三叉乾,冥王普路托(Pluto)则是长有三个头的狗,而主宰这个世界的也正是这三个神。可见数字“三”的文化内涵在神话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此外,数字“十三”在西方,尤其英美成为头号大忌,其原因在于它源于神话和《圣经》中的不祥传说。神话说在一次天国款待阵亡将士英灵的宴会上,有十二位神祗聚餐。席间,来了位不速之客凶神罗基,给诸神带来了灾难,使宴会上众神之首奥丁之子———光神巴尔德丧生。此后,众神也一蹶不振。正是摄于神话和宗教的威力,西方人忌讳十三就像逃避瘟疫。

3.民族文化心理基础

民族文化心理是一个民族内在的比较稳定的来自文化传承塑造而形成的心理素质和特点,它包括思维方式和定

势、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爱好追求和性格特色等。它外化的表现,除语言外,更多见于人们较普遍地信奉的哲理、道义、宗教等精神文化产品,较广泛地认同和遵守的典章制度、凡俗习惯和行为规范。中英民族文化心理存在着差别,是因为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传承着儒家诸子的“伦理道德”思想和道教诸家的“天人合一”观点,而英美文化则受《圣经》的基督教教义的影响。中国的社会本身就是一个重伦理教化的社会,重视的是一种和谐,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因而也就更加重视现实的生活。张德鑫分析了西方民族重对立、中华民族主和谐的不同宇宙观和方法论,并精辟地指出,与西方人认为不和谐才美不同,“中国人的这种宇宙观和方法论体现在审美心态中,便是从崇偶数以为美为吉的欣赏心理,积蕴成重两两相对的美学传统,即在一切文化领域和文明活动中无不以成偶成双成对为至美至善至高的境界。”

在中国人看来,数字是从现实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一种属性和关系,而不是一种可以脱离具体事物而存在的无法感觉和把握的实体,这是思维始终联系而不是摆脱实际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的表现。对西方人或英美人来说,数是一个神秘而无法捉摸的实体,由数字而产生的联想大多与《圣经》相关。在文化心理方面,中国文化重人伦,轻器物,价值取向以道德为本位。英美文化重物质,轻人伦,价值取向以功利为本。

数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有蕴含意义的一面,也有混沌模糊的一面。中国人对数字的信奉虽没有英美人那么深,但是中国人的吉数可谓多得出奇。在十以内的各个数中,除“四”外,又都在不同程度内被视为吉数,十以上的数有十二、二十四、三十六、七十二等为三的倍数以及百、千、万,也都被当作吉数和准吉数。从这一点上,我们可看出中国人有着祁盼吉祥,向往美好的民族文化心理,也体现出中国人生活中的辩证法。任何事物都有双重性,中国人更多地赋予事物以好的属性,展示出民族的美好和谐心理。西方人回避数字十三这个数,似乎比赤手空拳面对毒蛇猛兽还严重,这也同样反映了西方人向往幸福,追求美好生活的民族文化心理。

四、结束语

在英汉习语中,数字的应用亦极为普遍。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数字并不只限于计数方面,而是承载着许多的文化信息,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数字文化现象。人类的数观念的形成,数的语言符号数词、文字符号数字的出现和计数活动都反映到民俗活动和民俗语言中来,而词汇中的习语则是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最为敏感的部分,反映出不同的传统文化。因此,研究英汉数字习语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精华,还有助于我们学习英汉数字文化,并由此从一个侧面了解英汉两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发挥它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有益作用。

参考文献:

[1]侯宁海.英语习语大典[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1.

[2]胡文仲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

版社,2001.

[3]黄兵.英汉数字的文化内涵[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2(3).

[4]蒋磊.英汉习语的文化关照与对比[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5]李霞.数字的修辞功能[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3).

[6]曲彦斌.中国民俗语言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7]王红旗.数字———神奇的含义[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

司,2002.

[8]王晓澎孟子敏.数字里的中国文化[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0.

[9]温瑞政.歇后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10]吴友富.国俗语义研究[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11]张德鑫.中外语言文化漫议[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6.

[1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汉英双

语)[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上接第12页)

本文发现,通过句法规则表现出来的语句结构表达一定信息和一定意义的命题,在实际的言语交际过程中,受诸多语用因素的制约。这种语用过程十分复杂,充分理解这种过程不仅对推理照应关系的理解有帮助,而且对整个话语的理解、对人们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关系来认知世界等方面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认为在日常言语交际中,人们可视推理照应现象为一种思维方式,从而使之更能帮助自己表达交际的意图,促使交际的成功。

参考文献:

[1]Allw ood,J.et al.Logic in Linguisi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2]Blakem ore,D.Semantic Constraints on Relevance[M].Ox ford:Black2

well,1987.

[3]Blakem ore,D.Under standing Utterances: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

[M].Ox ford:Blackwell,1992.

[4]Clark,H.Bridging[A].In Johns on2Laird,P.N.&W as on,P. E.

(eds.)(1997).Thinking:Readings in Cognitive Science[C].Cam2 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5.

[5]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2

don:Edward Arnold,1994.

[6]M atsui,T.Bridging and Relevance[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 ins Publishing C om pany,2000.

[7]S perber&W ils 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2

ford:Blackwell,1986/1995.

[8]何自然.语用学探索[C].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

[9]何自然.非关联和无关联对话中的关联问题[A].外国语,2002

(3).

[10]莫爱屏.论关联理论对联贯理论的补充及其对话语标记语的解

释[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2(1).

[11]莫爱屏.Bridging Reference in Chinese Discourse:A Pragmatic Per2

spective[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论文,2003.

[12]徐盛桓.会话含意理论的新发展[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6.

[13]徐盛桓.常规关系与认知化———再论常规关系[J].外国语,2002(1).

[14]徐通锵.字和汉语语义句法的基本结构原理[J].语言文字应用,

2001(1).

[15]张斌张昌来.现代汉语句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英汉习语的几点文化差异及翻译

英汉习语的几点文化差异及翻译 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朱光潜先生在《谈翻译》一文中说:“外国文学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的意义……”,“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甚深广而微妙,在字典中无从找出,对文学却极要紧。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人情风俗和文化历史背景,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尤其是在翻译时这种字义最不易应付。”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它是一个复要的系统。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方化现象。 1、生存环境的差异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署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2、习俗差异 英汉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些年来养庞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Old dog will mot learn m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等。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累极了”是dog-tired。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呢的成份,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 3、宗教信仰方面 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地出在在英汉语言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Go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 4、历史典故 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heel(唯一致命弱点)、meet one’

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55601615.html, 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作者:徐洁 来源:《新一代》2011年第03期 摘要:文化差异是造成翻译困难的重要原因,而词汇作为构成语言的最小单位,它所表 现出来的文化差异对翻译的成功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从词汇的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来探讨英汉文化的差异以及如何采取灵活的翻译手法,尽可能减少文化亏损,全面传达词汇的文化含义。 关键词:词汇;文化差异;指称意义;语用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3-0185-02 翻译是译者对所认识的事物的再认识和再表达,这种再认识和再表达常常是从不同的角度,按照译语民族的习惯方式进行的,所以说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同时也是文化的移植过程,文化的差异必定造成翻译的困难。王佐良先生曾经说过:“翻译的最大困难就是两 种文化的不同。”(1989)因此,解决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是保证译作成功的关键。本文拟从词汇的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来看英汉文化的差异及差异在翻译中的补偿。 一、英汉词汇层上的跨文化差异 (一)指称意义上的文化差异 词的指称意义即语言交际中所表达出来的词语的最基本的意义,也就是词的确切和字面的意思。由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差异和人们在对客观事物做出反映和概括时,始终都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影响,这种反映或概括就在不同的语言上表现出差异。 1.原语中的指称对象在译语文化中不存在或不常见。 英语中的一些词汇,如hot dog,hippy,fairplay,等都是汉语文化中没有的词汇,而汉语中的“天干”、“地支”、“楷书”、“赤脚医生”等也无法在英语中找到对应的词。(刘川,段跃萍,1998) 2.原语文化在概念上加以明确区分的实体,译语文化不加区分;或反之。 一种语言用单个词语明确标记的东西,另一种语言却可能兜圈子才能表述。文化重点(cultural load)直接影响着语言词汇的多寡,特化程度和分化程度。 亲属称谓是语言反映文化的一个突出例证。例如,在英语中的brother是“兄”或“弟”,sister是“姐”或“妹”,汉语中没有一个字与brother或sister完全相等。在我们的文化中严格区别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本文所要讨论的习语是广义的、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典故等。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和,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民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本文试图借助语用学的理论,对美车哲学教授在他的Meaning一书中把话语的意义分为自然意义和非自然意义两种。话语的非自然意义指人们意欲表达的意义,即在特定的场合下表达出交际者意图的语用隐含意义。这就是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的基础。那么,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的差异,同样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的话语文章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隐含意义。隐含意义才是说话人或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根据我们的观察,英汉习语之间的多方面差异可归为两类:一是形象意义的差异,一是隐含意义的差异,而它们都是字面以外的意义,是文化差异的具体反映。由此出发,本文提出了英汉习语文化意义翻译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朱光潜先生在《谈翻译》一文中说:“外国文学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的意义……”,“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甚深广而微妙,在字典中无从找出,对文学却极要紧。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人情风俗和文化历史背景,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尤其是在翻译时这种字义最不易应付。”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它是一个复要的系统。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方化现象。我们经过归纳总结认为,英汉习语所反是非曲直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存环境的差异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 rest on one’s oars,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all at sea等等。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署炎热联

关于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现象及处理方法

关于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现象及处理方 法 " 论文关键词:历史文化差异宗教文化差异习俗差异思维模式审美观 论文摘要:翻译是在接受语中制造出原语信息的最近的自然等值物,首先是在意义方面,其次是在文体方面。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是文化模式的交流。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在历史、习俗、思维和宗教多方面都具有特殊性。译者要仔细在两种文化中寻找对应的表达方式,做出各种必要的转换,以传递原文中真实的文化信息。 Nida说“翻译是在接受语中制造出原语信息的最近的自然等值物,首先是在意义方面,其次是在文体方面。”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是文化模式的交流。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发展、历史衍变的产物,作为文化的载体、信息传递的工具,地位举足轻重。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这些文化差异导致英汉表达法的不同。要掌握一种语言就要熟悉其背后的文化特殊性,就要洞察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差异。为使译文读者得到和原文读者基本相同的文化信息,在翻译中遇到两种文化的差异时,译者就要仔细在两种文化中寻找对应的表达方式,做出各种必要的转换,以传递原文中真实的文化信息。 1.1 历史文化差异

历史文化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而成。不同的历史渊源使各民族间形成了相互不同的性格气质和生活方式。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孕育了丰富的具有浓厚民族色彩和鲜明文化个性的成语和历史典故。如“三个臭皮匠,抵上一个诸葛亮”, 诸葛亮在中国家喻户晓,他是智慧的象征。但西方人未必知道他。若直译为“Three cobbles equal Zhuge Liang.”译文读者就会很迷惑,因此,应采取直译和增译相结合的方式,译为“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Chuge Liang the mastermind. ” 或者采用意译的方式译为,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与英语中的“Two hands are better than one.”相对应。 西方也蕴藏着大量的历史文化典故。如Achilles’ heel、Penelope’s web、a Pandora’s box等。儒教、道教、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在中国民众中有深远的影响。英美人多信仰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安排的,翻译时应注意。如,《红楼梦》中刘姥姥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Hawkes 译为“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于上帝。)这就把刘姥姥的宗教错认为是基督教了。杨宪益的翻译“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 ”,则更为贴切,更符合刘姥姥的信仰。 1.3 习俗差异 风俗文化是指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中国人见面寒暄多问“你到哪儿去?”“你干什么

中国民俗文化之壮族文化

中国民俗文化之壮族文化 一、壮族文化源远流长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广西等南方地区,作为一名壮族人,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壮族歌节是我们壮族人民最具特色的节日。很多人不禁问道,壮族三歌节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呢?那么,基于我对于本民族的了解与认识,下面我将给大家讲述的就是壮族歌节的来源、历史及独特之处。 广西每年盛装上演的官方国际民歌节,一首《大地飞歌》,让广西激情澎湃,处处是歌的海洋。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乡素有“歌海”盛誉。民间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歌圩”在壮语中又称为“圩欢”、“圩逢”、“笼峒”或“窝坡”。尽管“歌圩”在壮族地区有不同的称谓,但均有“坡地上聚会”、“坡场上会歌”或“欢乐的节日”的意思。在广西有很多著名的歌圩,比较著名的歌圩有巴马的盘阳河畔、田阳的乔业、都安的棉山、宜山的下涧、田东的仰岩、柳州的鱼峰山等处。 二、壮族歌圩节的来历 三月三歌圩节作为壮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之所以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得以传承和壮大,也充分体现出它满足了壮族人民的生活需要。三月三歌圩节不仅使得广西壮族的民族文化得以保存、演化和发展,也为该民族的生存和劳动带来信心和乐趣,体现了该节日的文化功能。 关于歌圩节的来历,壮族民间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一说,古代有一对情人,都是有名的歌手,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相互的爱慕之情。 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使他俩不能结为夫妻,于是他们绝望地双双殉情身亡。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侣,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 二说,在唐代,壮族出了一个歌仙,名叫“刘三姐”。她聪明过人,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财主们对她又恨又怕,因此一年的三月初三,乘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后

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

145 2012年 Vol.27 No.10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外语研究收稿日期:2012-09-10 作者简介:周艳琼(1976-),女,四川简阳人,讲师,从事语用学,语言测试,语言学方向研究。 语言学家将文化定义为:“文化就是一个人为了让自己的行为被其社会成员所接受而必须知道或相信的任何东西并且按着这些要求去行事。”(goodenough,1957);“文化是从社会习得的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习得一种语言就意味着习得那种语言所关联的文化。”(Hudson,2005)。可见语言与文化密切相联,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语言词汇则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英汉语言中许多词汇都常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此种文化信息在交际中发挥着功能作用,即可称为文化功能。英语和汉语产生、发展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各自独特的文化必然会反映在其词语中,词汇不只限于表达表层的所指意义,而是蕴涵着深层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价值取向等文化内涵, 能生动地体现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学习英语时通过对词汇文化意义的了解学习从而对英美等国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审美意识等有所了解,这将有利于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跨文化交际障碍、避免语用失误。 一、英汉词汇文化意义差异的含义 通常英汉词汇意义都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指称意义,这是词汇的原本含义。一般来说,这一部分意思是词语的字面意思,或者说是表层意思,在字典里能找到的解释;二是词汇的文化意义,这是词义的隐含意义,这部分能显示特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在字典里找不到这方面的解释。 人类是通过语言来反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但由于人类不同群体所处的环境、历史、政治和经济各不相同,对客观世界的感知结果也不尽相同,许多词汇都带有与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密切相关的内涵意义,由此构成不同语言词汇意义的文化差异。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大量对应的词语,其意义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但在文化背景方面,意义有较大差异。这就是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 二、英汉词汇文化意义差异的表现形式 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文化意义部分相同 在英汉两个民族的文化中,对应词语在某些方面会引起不同民族的共同联想,而在其它方面却不会。如:英语rose和汉语的“玫瑰”在中西方文化中有相同的文化内涵,都象征“爱情”,但在英语成语under the rose中,rose的文化意义却是“秘密”、“沉默”;又如: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常将“猫头鹰”与“倒霉、厄运、不吉利”等联系起来,认为它是不吉利之 鸟,在这点上,英汉两种语言也有相同的文化内涵,但除此,在英语中owl还有“精明”、“神情严肃的人”等文化意义。汉语中“叔叔”是指父亲的弟弟或比父亲年轻的长辈,在英语文化里面,sister, uncle,aunt, brother,grandpa等词所指的关系是一种有某种血源的亲戚关系,可在汉语文化里面对不同的社会关系也可能会用到这些词,如这样的句子: “孩子不哭,警察叔叔给你讲故事。” ,某个英雄牺牲了,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句子 “……,一路走好,叔叔阿姨来送你。” 在这些句子里的 “叔叔” “阿姨”的文化内涵就不能等同于英语的 “uncle”, “aunt”。 2.文化意义完全不同 同一词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虽然有共同的概念意义,文化意义却完全不同。如英汉词汇里表示颜色的词汇,虽然字面意义相同,然而其联想意义却很不同。如黄色、黑色。在汉文化中,因为黄音同皇,在中国古代黄色被视为尊贵的颜色,“黄榜”(im-perial edict),“黄袍”(imperial yellow robes),“黄袍加身”(take thethrone; seize political power after a coup),黄道吉日(a propitiousdate)都无一不与尊贵荣耀联系在一起。而英语中的黄色表示“胆小,卑鄙,猜忌”的意思,例如He is too yellow to stand up and fight中的yellow不是指他尊贵,而是指软弱。如英语中swan(天鹅)用来指才华横溢的诗人,而在汉文化里天鹅一般代表稀有、高贵、优雅,一般用来形容容貌出众的女子。“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便是形容一个男人对一个远胜过自己的女子的不切实际的追求。 3.文化意义的空缺 由于各自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宗教、审美、文化传统以及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和社会生活的不同,各民族都产生了一些本民族所特有的具有鲜明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们只表达该民族语言所具有的事物和现象,在一种语言里的词很难在另一种语言里找到对应的词或意义。主要有两种空缺情况,一为词汇的空缺。如汉文化所特有的词汇:干妈、干爹、吃醋(表示嫉妒)、洋气、狐狸精、爬灰(……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红楼梦》第7回)、三八红旗手、戴绿帽、走光、母夜叉、七仙女下凡等,这些汉文化所独有的词汇是没有办法在英语里找到对应词汇的,这是一种词汇的空缺。此外还有一种情形是:英汉有对应词,但一种语言的词汇有文化意义,另一种语言的词则没有什么文化意义。例如:英语white elephant与汉语“白象”, white elephant指“使人感到累赘的赠品”,或“招致亏损的财产”,而汉语“白象”则没有什么文化意义; oyster(牡 浅谈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 周艳琼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 广西南宁 530000) 摘 要:语言与文化密切相联,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英汉语言中许多词汇都常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生动地体现语言文化的差异性。本文从词汇文化意义差异性的含义、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几个方面浅析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说明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语言;文化;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57(2012)10-0145-02

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研究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7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者 学院、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文字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英语本科论文3000起,具体可以联系扣8059+90749。下列所写题目均可写作。部分题目已经写好原创。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 1 On the Chinese Loanwords from English 2 [毕业论文](经贸英语系毕业论文)草根营销以及策略 3 从关联理论看电视剧《神探夏洛克》中的英式幽默的翻译 4 从生态批评论梭罗《瓦尔登湖》中对工业化的思考 5 自我效能感理论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6 动物习语中文化意象的比较与翻译 7 当爱遇见不爱——浅析《马可百万》中的三对情爱关系 8 从《盲人》中的“血性意识”看劳伦斯的文明观 9 The Application of Symbolism in The Great Gatsby 10 浅议英语语言中的委婉及其应用 11 英语形容词的翻译 12 浅析《红字》中女性主义的具体体现 13 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研究 14 多媒体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利与弊 15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英语广告语的修辞 16 一个典型的拜伦式英雄——论《呼啸山庄》中的希斯克利夫 17 《洛丽塔》的精神生态解读 18 拒绝话语跨空间映射的认知解读—以商务洽商为例 19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English Proverbs and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20 论象征在海明威《永别了,武器》中的应用 21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委婉表达 22 试析《推销员之死》中威利洛曼的美国梦 23 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24 Current Statu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 Monitoring System in China 25 通过小说《紫色》分析沃克的妇女主义思想 26 基于认知的颜色词隐喻研究 27 英汉广告语篇中语法衔接手段对比研究 28 西方影视作品中的美国婚俗研究 29 浅谈礼仪在商务谈判中的重要性及其相关策略 30 对《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性格分析 31 浅谈《旧约》中女性的形象和地位 32 A Lonely but Strong-willed Soul A Character Analysis of Ellen Weatherall in The Jilting of Granny Weatherall 33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摘要]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除了通晓两种语言文字之外,还必须深刻理 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本文拟从文化与翻译的关系的角度、以中西文化差异为突破口,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一些文化差异较大的语言现象提出建议性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文化;文化差异;翻译 根据《现汉》,“文化”有三个定义: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3.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学习∽ / ∽水平。 而美国1974年出版的The New World Encyclopedia给“Culture”一词下的定义是:It is the totality of the spiritual, intellectual, and artistic attitudes shared by a group, including its tradition, habits, social customs, morals, laws and social relations. Sociologically, every society, on every level, has its culture. The term has no implications of high development.对比这两种定义,不难发现中国人与英美人对“文化”的理解不是完全相同的。英语的Culture定义排除了物质文明发展水平的高低,它只强调艺术、文学、观念、习俗等精神财富,而汉语的“文化”则包括“物质财富”。 据上所述,文化包括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包含了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而语言是人类最杰出的创造物之一,因此,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发展能促进语言的发展,而文化要靠语言来传播和继承。作为记录人类思想和历史的工具,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而翻译就担负着在语言和文化中进行转换、促进交流的重任。正如刘宓庆(1995,316)所说:“语言中几乎处处有所谓‘文化符号’,留待译者‘解码’(decoding)。”在翻译中,译者首先要对原文中的文化符号进行解码。这些文化符号源自我们身处的社会环境,只有悉心分析,敏锐观察才不会有所错漏。在解码之后,译者还需用译语将原文的文化信息重新编码。这一过程则更为不易,要求译者对译语语言和文化有精深通透的了解和把握。正如王佐良先生所言,译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面对的却是两大片文化。(1984:34)美国翻译理论学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语言只有在其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因此,在翻译工作中,译者除了深厚的语言功底外,还应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才能使两种语言达到真正的交流。尤其是掌握汉英两种语言所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这方面的知识更加重要。由于这一问题的广泛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要进行全面探讨是不可能的。本文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进行一下论述:

中国民俗文化的中的衣食住行

中国民俗文化的中的衣食住行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众多,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多元民俗文化如尘峰叠起,让中国文化显得更加错落有致,回味无穷。其实,民俗文化不是一个多么高深的概论,它其实就实实在在地流传在人们日常平凡而普通的生活中,与我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今天,我们选修课的第一次课,就来谈谈中国民俗文化的中的衣食住行。时间关系,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主要讲的内容是中国古代居住和出行民俗。 首先,我想先用一个大家熟悉的成语来引入今天的第一个专题: “登堂入室”登“堂入室”与古代房屋格局 登堂入室”见《论语先进》篇: “子曰: , 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译成白话是,孔子说: 子路(子路名由)学问已经不错了,只是还不够精深罢了。为什么明明是 说“堂和室”,怎么和学问扯上关系了呢?我们要就从了解古代房屋格局入手。 古代的“堂”指正厅,“室”指内室。古代房屋的格局,就是先入门再升堂最后入室,后来“登堂入室”转义用来表示做学问的几个阶段。“登堂入室”犹如今天的俗话“到家”,比喻学问达到了精深地步。 要深入理解这个成语的表达,我们就必须了解古代的房屋格局。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原始人最早利用天然崖洞避风挡寒,后来逐渐发展出在平地上建造浅穴式的房屋。再进一步发展,有了地上建筑,用版筑方法立墙,用木料建造屋顶。随着部落的扩大,兴建城市,宫廷和贵族的房屋建筑逐渐讲究起来。 周代时,房屋建筑已形成明确的格局,结合出土遗址和古文献记载可了解当时的情况。 贵族的住宅用墙垣围住,垣有门,门内为庭,即院子。讲究的住宅还要设一道二门,即闺,又叫寝门。 大门与二门之间的院落为外庭,二门以内的院落为内庭 从大门走过庭院,就来到居住的主体建筑前。主体建筑由堂、室、房组成,都建在高台上,一般都是坐北朝南。

文化差异与英语词汇

文化差异与英语词汇 文化差异与英语词汇、句法 2010-11-04 23:15:15 Tag: 文化差异与英语词汇、句法:中西文化差异会对词汇的理性意义、色彩意义、用法、内涵非对应或零对应词产生影响;也会造成中英文句式在形合与意合、客观与主观、首重心与尾重心方面的不同。 一、引言 英语词汇知识、句法知识是英语学习者听说读写译各项能力中的必要技能,也是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语言教学过程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在国内外外语教学界已获得普遍认可。本文所尝试探讨的是在词汇与句法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本文共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论述词汇教学中文化教学内容的渗透;第二部分着重讨论句法教学中文化教学的体现。 二、文化差异与词汇教学 正因为词汇知识是英语能力中的必要技能,因此,目前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达到对词汇层次的适当理解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词语是文化信息的载体, 各种文化特征都将在该语言的词汇里留下它的印记。因此,在进行词汇教学时,教师应当在讲解词汇基本含义与用法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其由于文化差异所赋予词汇的不同特征。具体讲授思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由于文化差异对词的理性意义产生的影响 1. 词义概念范围大小不同 概括性是词义最重要的特点之一。词义的概括性是在使用语言的集团内部长期地、历史地形成的,是指人们在了解、掌握一个词的意义时,舍弃了客观事物的个性而把握了它的一般特征。英汉有些同义词事实上词义概念范围是不同的,有些汉语释义缩小英语词义的概念范围,有些汉语释义扩大了英语单词的概念范围。譬如:汉语的“工程师”是比较高级的技术职称,一般指受过大学教育并有若干年工作经验、经国家认定的技术人员,但英语的engineer 含义五花八门,按《新英汉词典》的释义,它既指工程师、技师,也指火车司机、轮机员、工兵,乃至倒垃圾的工人sanitary engineer,这就与中国的“工程师”的含义相差甚远了。 2. 语意轻重不同 例如:The conflict spread everywhere,intovillages ,as well as intocities.根据英汉综合大词典对as well as 的释义:(1)不亚于;与……相同;(2)又,也,此外。如果简单地把例句理解成“冲突到处蔓延,蔓延到了农村,也蔓延到了城市”,则把原文的语意轻重关系给弄颠倒了。在原文中as well as 的前项为语义重点,而在上面的中译文中却把as well as 的后项变为语义重点了。因此,上面的英文应当理解成:冲突到处蔓延,蔓延到了城市,也蔓延到了农村。 3. 词义着重点不同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副标题: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9 更新时间:2005-5-15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本文所要讨论的习语是广义的、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典故等。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和,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民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本文试图借助语用学的理论,对英汉习语的翻译作一些探索。 美车哲学教授H.P.Grice在他的Meaning一书中把话语的意义分为自然意义(natural meaning)和非自然意义(non-natural meaning)两种。话语的非自然意义指人们意欲表达的意义,即在特定的场合下表达出交际者意图的语用隐含意义。这就是Grice的会话含意(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理论的基础。那么,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的差异,同样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的话语文章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隐含意义。隐含意义才是说话人或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根据我们的观察,英汉习语之间的多方面差异可归为两类:一是形象意义的差异,一是隐含意义(包括褒贬义)的差异,而它们都是字面以外的意义,是文化差异的具体反映。由此出发,本文提出了英汉习语文化意义翻译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朱光潜先生在《谈翻译》一文中说:“外国文学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的意义……”,“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甚深广而微妙,在字典中无从找出,对文学却极要紧。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人情风俗和文化历史背景,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尤其是在翻译时这种字义最不易应付。”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它是一个复要的系统。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方化现象。我们经过归纳总结认为,英汉习语所反是非曲直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存环境的差异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署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

中国民俗文化教案

中国民俗文化讲座教案 一、前言 中国民俗文化是一门以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文科学。本讲座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民族、民俗学常识,讲座内容既包括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也注重民俗文化内涵的揭示,同时也适当介绍了本学科的研究与最新发展。民俗实体部分的介绍构成了讲座的整体框架 二、教学基本要求 1.通过本讲座的学习,了解文化的本质内涵,理解并掌握文化的基本特点; 了解什么是民俗学,民俗学的起源和发展; 理解民俗的分类,民俗的特点,民俗的功能; 理解民俗与文化和传统之间的关系; 了解民俗调查,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出现、发展和现状。 2.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要求。 第一讲文化 一、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词语,自古以来,人们从各自不同的视角来界定文化。堪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文化”一词源自拉丁文的Cultura,原意是耕种和植物培育。以后逐渐由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精神领域。古罗马哲学家塞罗曾提出“智慧文化即哲学”的著名论断,其内涵则包含了人的心灵、智慧、情操、教育等内容。进入18世纪以后,伏尔泰、康德等思想家、哲学家不断赋予文化以精神或观念的意义。 《说文解字》上说“文,错画也,象交纹。”因此“文”的本意是指各色各样交错的纹理,如手掌上纹理交错称掌纹,天上日月星辰交错称天文,布帛纹理交错成文布纹。“化”的本意为改易、生成、造成,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如《易·系辞下》中“万物化生”的“化”,引申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说文解字》上“化,教行也。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 文化二字合用包含有“人文”与“化成天下”、“以文教化”的意思。我国古代最早将“文化”二字连在一起的是西汉著名学者刘向。他在《说苑·指武》中说:“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选·补亡诗》和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分别有“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和“文化内辑,武功外悠”的记载。这里的文化都含有“文治教化”之意,它与天文(自然)是相对的,天文蕴含的是古代中国人的自然和宇宙意识。人文体现的则是他们对人伦社会活动的思考。 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基本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它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包含着一种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涵,又有伦理意义。演化到今天,不同的人在使用文化一词时,内涵是不尽相同的。它通常的含义是指“知识”,如“学文化”、“文化课”等;或指某种较鲜明的社会生活习惯、风俗,如“饮食文化”、“丧葬文化等;而目前学术界常用的文化含义一是“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仰韶文化”、“玛雅文化”;二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如“文学艺术”,“文化领域”等。 文化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文化又称“大文化”,它包括的领域甚广。如认识领域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等;艺术领域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器用科学领域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相关的制造技术等;社会领域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这里既有物质文化,又有精神文化。就广义而言,文化是人类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

浅谈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

浅谈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 语言学家将文化定义为:“文化就是一个人为了让自己的行为被其社会成员所接受而必须知道或相信的任何东西并且按着这些要求去行事。文化是从社会习得的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习得一种语言就意味着习得那种语言所关联的文化。可见语言与文化密切相联,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语言词汇则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英汉语言中许多词汇都常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此种文化信息在交际中发挥着功能作用,即可称为文化功能。英语和汉语产生、发展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各自独特的文化必然会反映在其词语中,词汇不只仅限于表达表层的所指意义,而是蕴涵着深层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价值取向等文化内涵, 能生动地体现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学习英语时通过对词汇文化意义的了解学习从而对英美等国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审美意识等有所了解,这将有利于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跨文化交际障碍、避免语用失误。 一、英汉词汇文化意义差异的含义 通常英汉词汇意义都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指称意义,这是词汇的原本含义。一般来说,这一部分意思是词语的字面意思,或者说是表层意思,在字典里能找到的解释;二是词汇的文化意义,这是词义的隐含意义,这部分能显示特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在字典里找不到这方面的解释。 人类是通过语言来反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但由于人类不同群体所处的环境、历史、政治和经济各不相同,对客观世界的感知结果也不尽相同,许多词汇都带有与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密切相关的内涵意义,由此构成不同语言词汇意义的文化差异。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大量对应的词语,其意义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但在文化背景方面,意义有较大差异。这就是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 二、英汉词汇文化意义差异的表现形式 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文化意义部分相同 在英汉两个民族的文化中,对应词语在某些方面会引起不同民族的共同联想,而在其它方面却不会。如:英语rose和汉语的“玫瑰”在中西方文化中有相同的文化内涵,都象征“爱情”,但在英语成语under the rose中,rose的文化意义却是“秘密”、“沉默”;又如: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常将“猫头鹰”与“倒霉、厄运、不吉利”等联系起来,认为它是不吉利之鸟,在这点上,英汉两种语言也有相同的文化内涵,但除此,在英语中owl还有“精明”、“神情严肃的人”等文化意义。汉语中“叔叔”是指父亲的弟弟或比父亲年轻的长辈,在英语文化里面,sister, uncle, aunt,brother,grandpa等词所指的关系是一种有某种血源的亲戚关系,可在汉语文化里面对不同的社会关系也可能会用到这些词,如这样的句子:“孩子不哭,警察叔叔给你讲故事。” ,某个英雄牺牲了,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句子“……,一路走好,叔叔阿姨来送你。” 在这些句子里的“叔叔” “阿姨”的文化内涵就不能等同于英语的“uncle”, “aunt”。 2.文化意义完全不同 同一词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虽然有共同的概念意义,文化意义却完全不同。如英汉词汇里表示颜色的词汇,虽然字面意义相同,然而其联想意义却很不同。如黄色、黑色。在汉文化中,因为黄音同皇,在中国古代黄色被视为尊贵的颜色,“黄榜”(im-perial edict),“黄 1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doc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张宁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本文所要讨论的习语是广义的、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典故等。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和,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民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本文试图借助语用学的理论,对英汉习语的翻译作一些探索。 美车哲学教授H.P.Grice在他的Meaning一书中把话语的意义分为自然意义(natural meaning)和非自然意义(non-natural meaning)两种。话语的非自然意义指人们意欲表达的意义,即在特定的场合下表达出交际者意图的语用隐含意义。这就是Grice的会话含意(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理论的基础。那么,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的差异,同样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的话语文章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隐含意义。隐含意义才是说话人或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根据我们的观察,英汉习语之间的多方面差异可归为两类:一是形象意义的差异,一是隐含意义(包括褒贬义)的差异,而它们都是字面以外的意义,是文化差异的具体反映。由此出发,本文提出了英汉习语文化意义翻译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朱光潜先生在《谈翻译》一文中说:“外国文学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的意义……”,“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甚深广而微妙,在字典中无从找出,对文学却极要紧。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人情风俗和文化历史背景,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尤其是在翻译时这种字义最不易应付。”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它是一个复要的系统。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方化现象。我们经过归纳总结认为,英汉习语所反是非曲直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存环境的差异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署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 “可爱”、“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2、习俗差异 英汉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些年来养庞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Old dog will mot learn m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等。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累极了”是dog-tired。与此相反,中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