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政治小课题

高一政治小课题

高一政治小课题
高一政治小课题

高中思想政治课渗透生命教育研究的课题研究方案

高中思想政治课渗透生命教育研究的课题研究方案 一、研究的缘起和目的 本研究的缘起是我国目前中小学学校教育教学中生命教育的缺失。很多中小学学生缺乏对生命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学生自杀,暴力事件等漠视生命事件曾出不穷,对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比如:北京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中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死子自杀,有2百万人自杀未遂。平均每两分钟就有1人于自杀8人自杀未遂;自杀已经成为中国死亡原因中排序第5位的原因;在15-34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是首位的死因。浙江金华的高中生徐力,仅因为母亲的几句啼叨,竟向生育、养育自己17年的母亲举起了砍刀。还有不少青少年,因为一点事情不顺心,而对同学大打出手,学校暴力现象令人震惊。这些青少年说明了我国目前学生生命现实中的某些问题。学生面对各种生活问题时无力接受挫折、自暴自弃,甚至犯罪、轻生,他们不能理解生命本身的存在及其意义。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爱借自己的生命。基于这样的现实,在我国青少年中实施生命教育是十分必要的。[①]他们十分需要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借生命的教育,从小培养良好的生命观。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国家教育职能部门也非常重视生命教育在课程设置中的地位。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的说明中明确指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明确要求课程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奉献社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倡导团结友善的精神。热爱生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当代教育越来越注重人文关怀,而人文关怀的终极目标是生命关怀,因此,生命教育便愈来愈成为各学科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学政治课作为人文学科,旨在培养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教育说到底是生命真谛的探究,是生命教育。通过教育,让学生更好地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从而树立起关注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生命价值观。[②]这也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 二、文献综述 国家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明确提出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普通高中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的开放意识”。同时,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也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奉献社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倡导团结友善的精神。热爱生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这些提法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现实性和针对性。 近几年,在社会现实和国家重视的双重压力下,研究生命教育的理论和培养学生正确生命观的方法也不断涌现,生命教育研究得到空前的重视。国内对于生命教育研究比较出色的专家有冯建军,刘济良,刘宣文等专家和教授。冯建军在《回归生命的教育》的文章中指出,教育是最具生命的事业,它不仅关注生命的发展,而且要基于生命的需求。那么,人的生命的最基本特性是什么呢?我认

《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题研究方案结题总结

《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题结题报告转瞬间,我们申报的课题《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开展到实施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课题从申报、立项以来,得到了市教育局和学校领导的关心和大力帮助,得到了课题组全体教师的支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学习理论,通过一些专业书籍对本课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解,并通过兄弟学校的课堂教学案例进行了学习反思,得到一定的成效;另一方面结合我们组教师的课例,对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制定了研究方案,并扎实有效地开展了课题研究工作,尝试了一些做法,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研究工作进行总结汇报,以求共同探讨,完善和提高。 一、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课题组成员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加强了理论学习,确立了新课程理念;通过集体备课,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强合作交流,提高了业务素质;立足课堂,深入研讨,寻求有效教学策略并实践于课堂。课题研究取得一定成效,现将研究进展情况总结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016年5月—2016年8月) 第一,课题论证及前期准备工作。 本阶段根据课题的具体要求,逐步有序的开展课题各项工作。讨论、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布置课题活动计划以及具体分工,填写申报书,撰写开题报告;学习相关文件、学习理论专著、搜集资料、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就本课题进行论证。 第二,针对课题进行组内讨论与分工,进一步明确任务与职责。

第三,学习相关理论著作,写读书笔记以及撰写论文,提升理论水平 开题以来,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多次理论和专著学习培训,认真研读了《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新课程的教学实施》、《共同应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困惑与思考》、《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及《陶行知教育名篇》等专著以及有关减负增效、推进素质教育的文件,作为开展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指导思想。每个课题组成员都认真撰写了读书笔记,对于下一步课题研究工作打下了很好的理论基础。我们还有效利用网络、公共邮箱上传课题资料,开展课题研究,随时根据需要对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进行课题讲座,如:《如何进行课题研究》、《运用案例解读课程标准》、《加强专业素质提升、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时效性》、《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等订单菜单式服务。通过理论学习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了教师的教学思想,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各课题组成员结合教学实践以及理论学习,积极撰写论文,共写有论文六篇。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6年8月—2017年4月) 第一、开展了一系列学习和研究课题的活动。

高中政治课题研究题目

高中政治课题研究题目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讲授有效性的案例研究 《经济生活》新课课堂提问的案例研究 《政治生活》案例分析教学中时事资源与教材整合有效性的研究高中思想政治新授课情境式设问的有效性研究 哲学生活化(课堂讲解)案例研究 微博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文化生活》中的莞香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非人类教学资源开发的策略 《政治生活》中对东莞本土时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 《政治生活》课堂学习个性化的教学案例研究 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中考高效课堂复习的案例研究 构建初中思品教学民主课堂的研究 初中思品问题型情境设计的策略研究 政治课堂讨论教学法的方法运用案例研究 课堂提问的案例研究 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性的研究 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导入的案例研究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科问答题评讲有效性的研究 提高学生审题能力的研究 利用探究园模块进行教学情景设计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 科组规范化制度建设研究——教师相互听课制度研究 以镇为单位的初中思想品德学科以赛促研的教研方式研究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对时事材料分析能力的研究 课堂训练的案例研究 促进情感升华的影视资源与教材整合有效性的研究 关于恰当运用课堂表扬和鼓励培养学生学习信心的案例研究 在初中政治课课堂讨论中提升学生思考能力有效性的研究 初中思想品德新授课导入形式有效设置的方法研究 时事资源与高中《政治生活》教材的整合有效性研究 高中《政治生活》模块教材资源的高效整合研究 科学使用导学案,有效利用错误型生成资源的案例研究 激发问题欲望,关注奇思妙想——政治课堂智慧生成策略探微促进知识理解的时事资源与高中政治教材的整合有效性研究 高三第一轮复习模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高中政治课堂体验型教学方式的有效性研究 关于提高学生政治主观题解能力的研究 《生活与哲学》教学内容整合、重组、调整与学习有效性的研究高中政治一例多用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政治课题开题报告

县级课题《回归生活,探索中学时政教育的新途径》开题报告 研究单位:阳信县第二高级中学 一、课题的提出 1、素质教育的要求 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内容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它既受教材篇幅的制约,也受教学课时的制约。传统的教学一般都是按照教材按部就班地实施教学,所提供的信息量非常有限,因而,传统课堂教学的内容不可避免地显得单调、枯燥,材料过时,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中学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政治学科的教学要注重强调教学的过程,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要改变课堂上只侧重于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修订后的政治课程标准变动最大的在于突出了教学的实践性和灵活性,对学生的实践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时政教育是顺应基础教育改革的整体要求,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高考、中考命题方向就突出了时代性、实践性、指导性的特点。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国内外大事,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社会生活实际,联系学生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只有这样,政治课堂教学才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显示时代气息和生命活力。 2、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能的需要 从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来看,它站在时代的最前沿,要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先进思想和理论来教育当代的青少年,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尽快掌握最新信息、了解最新理论;从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一支粉笔、一本书对学生进行机械、单一地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既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改革,不仅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更能真正达到培养并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3、我校已形成完善的现代化信息教育设备 有齐备的网络系统,并有多媒体报告厅、电子备课系统、电子阅览室和电子网络教室,为探索时政教育的新途径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课题组成员素质较高,都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二、课题研究内容: 1、时政教育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与时事紧密相融,使时事融入课堂,使知识从时事中浅出,是这种教育方法的根本目的。通过时政教育,分析、归纳与教材内容的关键点,源于教材但不拘于教材,超出教材,把课堂教学延伸到社会生活实际中,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体验到自主意识和能力,通过学生群探,师生多向交流,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新,充分发挥教与学的作用,实现课堂教学优化,为开展探究性学习,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此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发现政治课的魅力所在。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把时政教育运用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使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为宗旨的新型教学模式。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式学习为自主式学习、探索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

高中政治研究课题

《中学思想政治课兴趣性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下广西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是通过研究挖掘有广西特色的经济、政治、文化、自然、社会、生活等方面资源,进一步开发教育教学价值,并与广西高中政治必修与选修新课程教学有效结合起来,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育教学实效,同时通过研究形成的理论成果,给广西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在实践与理论上助推广西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改进程。 《基于新课程课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发展研究》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 《构建高中政治生活化课堂的实践与研究》 所谓构建高中政治生活化课堂就是指:实现“植根于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现实生活,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生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结合的课程模块”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开展丰富多彩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实践中获得创新化生活经验”的教学模式的实施,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生活实践的能力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实现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政治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策略研究》 目前高中政治的教育教学受到高考的影响,很多教师对政治教

学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涉及的内容比较多,由于对新课改的理念和高考改革的动向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等方面缺乏认识,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以,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一直是政治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习策略的优化研究》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活动,研究我们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策略,及时反思总结,可帮助年轻教师迅速成长,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做课程改革的排头兵;能使教师积极投入到课程改革中,如优化教材的使用、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等;可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真正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令学生爱学、乐学。 《高中政治课学生主体性研究》 本课题想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为切口,去探索研究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从而促进我县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教学,推动我县课改的有序进行,切实提高我县的教育教学质量!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理论与实践》 《新课程下高中政治课学习方式的研究》 《高中政治诗意化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研究》

高中政治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政治课题研究报告 《新课程下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课堂是教师生命价值的舞台,是学生汲取知识、升华思想的殿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堂教学,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发课堂的深刻变化,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课堂教学成为广大教师追求的共同目标,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主阵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重点和核心。有效教学也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课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基于这种认识和思考,我们确定了“新课程下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为研究课题,并于XX年10月成为莆田市立项课题。 1、教学有效性的特点:①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②关注教学效益;③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 ④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⑤是一套准备、实施与评价的策略。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的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2、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标准: (1)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2)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多向互动; (3)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 (4)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 (5)关注学习者对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反思; (6)让学生获得对学习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 7)全面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3、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三个要素——教师引导是关键、把课堂的主角真正让给学生、教师和学生都得到发展;五个理念——让课堂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地方、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会学习中学习、让学生带着目标有目的地学习;对教师的四方面要求——问题引导要抓住知识点的关键和核心,学生能讲的教师固定不讲、学生能做的教师绝不代替,以多种形式开启学生的智慧、经常改变教学方法,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成功多给予鼓励、学生学习中的错误让同学帮助改正;对学生的四方面把握——让学生自主学习但有宏观把握、让学生主动参与但不违背规则、让学生展示自己但不放纵自己、让学生体验乐趣但又参与竞争。

《新课程下高中政治课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新课程下高中政治课学习方式的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面对信息爆炸的新形势,如何高效地获取、整理、加工信息并进行创造和传播,如何掌握有效的学习方式从而能够适应知识的不断更新和社会对学习者要求的不断提高,这是每一个教育者关注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迫切要求对教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进行反思和创造,以开辟新的道路。 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也已成为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并由此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改革的基本路向要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思考,从而培养学生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各种能力。这也意味着学生以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为基本特征的学习方式的深刻转变,意味着个人与世界关系的转变,意味着个人存在方式的转变——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能够成为一个独特的自我!本课题正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实施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其目的是更加科学地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政治课学习中更加主动、更有方法、更有效率。因为学习方式的变革,关系到我们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我们要以热情的态度,转变观念,实施课改,转变角色,关注学生发展。

开展高中政治课学习方式的研究,能较大限度地激发广大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加全面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使学校教育教学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提供高素质、高规格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然而,在当前学生丰富多样的需求被忽视、被冷落,甚至被扼杀,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与自由,产生厌学情绪的现状之下,开展高中政治课学习方式的研究,形成指导学生有效开展学习的策略,将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投入学习、享受学习、逐步迈进学习成功与学习乐趣相统一的最佳境界。那么如何通过完善教师的教学行为,来促使高中政治课学生学习方式的完善,从而提高学习方式行为的有效性,需要在实践作更深入的探索。基于此我们拟定了《新课程下高中政治课学习方式的研究》这一课题加以研究。 二、研究现状 多元学习方式是根据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引申而来的。即充分发掘人的潜能,调动人的所有感官与学习能力,以各种学习方式共同参与,获得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基础性建设性知识与技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国内在几年前就被提了出来,在国外也有类似的理论总结与实践应用,其实,这是多元学习方式研究的一个开端。对于这个课题,各地学校、教研机构也有过细致、深入的研究,从多角度、多层次阐释了多元学习方式的内涵和有效学习的策略。将多元学习方式做为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手段,提出学习方式的变革是社会变革的需要,是新课程改革的切入点。 另外,国外学习有效性的研究早期主要关注教师特征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继而把注意力扩展到了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关注学生的

《信息技术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课题计划

教育部课题《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有效课堂方法的研究》 贵阳三十七中《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典型案例研究》子课题 政治组《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深度融合典型案例研究》个人课题《信息技术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2016年上半年课题计划政治组王欣 一、课题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现代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很多人对政治学 科的理解就是机械灌输、单一传授、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使学生觉得政治课 枯燥、乏味,抑制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教师就必须寻找一个有效的教学途径,让学生有兴趣。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现代新开发的教学软件比如智 慧课堂、畅言教师助手等,可以把政治教材中抽象的、静止的教学内容转化为 动态的、直观的感性材料,给学生提供思维的素材,引导启发学生对感性材料 进行分析、归纳、综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辅助方面的优 势是明显的,但各个具体学科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使教学过程更优化, 教学效果更显著,就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恰当地运用,充分发挥其优势。 二、课题目标及内容: 内容: 探索信息技术与政治学科整合的教学结构。利用这种结构来用于教学实 践,让学生的学习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 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既学会知识,又了解解决 问题的方法,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探索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初步形成信息技术与政治学科整合的教学结构。 (2)进一步探索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把教师、学生、教材、多媒体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3)通过这种教学结构的研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三、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互联网相关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为此课题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借鉴,为创新性研究奠定基础。 2、问卷调查法。通过跟踪课堂教学,调查中学政治课堂案例教学实施后学生的反馈、教学的有效性。 3、经验总结法。教师要对案例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提升效率。 4、案例研究法。通过对典型课例(公开课)研究,实施教育,观察结果,留存资料。 四、研究过程 学习理论文章,参加媒体培训,上好实验课,撰写论文小结等。其中最常用的就是实验法。通过一堂堂实验课来探索媒体与课堂教学的很好整合,来观察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来研究怎样合理有效在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各门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 五、研究步骤(2016年上半年时间安排) 1、4月1日—4月10日:围绕课题制定政治学科工作计划,进行微课录制培训。 2、4月11日—5月10日,准备多种形式的与课题有关的内容,并做好资料的

【免费下载】高中政治研究课题

中学政治教学资料大全三生石编辑教师个人课题研究方案 研究课题:高中政治生活化、实践化与高效性研究所在学校:平昌县第二中学 课题研究背景:高中政治应“植根于学生的生活领域,关注学生现实生活,引导学生不断超越现实生活,改善当下生存状态,提升生活质量为主旨的教学状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通过构建“创设生活化情境——开展丰富多彩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实践中获得创新化的生活经验”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用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积累生活经验,实现学生个体全面的发展,同时提高政治教师教学能力。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1.关注人的成长过程。从理论上说,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在于使教育比任何社会活动领域更关注人的成长过程,从而最终在教学领域确立人本意识和生命意识,注重人的成长的动态过程。 2.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本课题通过解决已知和未知的封闭式教学模式所产生的问题,解决原有的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方式的被动性,建立一种开放性的、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进行学习,实现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3.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本课题致力教师自觉转变观念,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教师真正创新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成为教材的再设计者和创造者。中资备调试高

综上所述,本课题的提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和发展趋势,符合当前 高中政治教学实际及减负增效的形势,具有很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价值。 课题研究的内容: 1、以我校高中学生为对象,对学生政治学习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及归因分析,作为开展本课题研究的基础。 2、对《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以及有关减负增效、推进素质教育的文件进行文献研究,作为开展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指导思想。 3、开展相应的实验研究和个案研究,让学生写出体验生活的学科小论文。 4、促使教师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效率,撰写经验文章,提升自身素养。 5、形成《高中政治生活化与实践性》的研究报告。 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分析法。调查减负背景下高中生政治学习现状,以及学生现有学习方式及其学习效果。 2、案例分析法。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以学生熟悉、关注、感兴趣的题材作为问题情境的载体与材料,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经济、政治或哲学知识去思 考分析情境中的揭示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活动研究法。政治教师组织学生以多种形式开展生活化的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在活动中学生感悟生活,最终实现 生活经验的积累。 4、经验总结法。对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及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科学评价,最终实现生活化课堂的实效性和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及安排: 2011、6--8 1、《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生活化课堂的实践与思考》----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求真.融入.效率——生活化课堂价值取向的新审视》---思想政治课教学 3、《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 4、《高中政治课教学的生活性探析》

中学政治学科课题研究

中学政治学科课题研究 杨国庆 第一章、你认为教研和科研的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 答: 第二章、就中学教师而言,做大课题研究会面临一些什么样的困难?做小课题研究会有一些什么样的优势? 答: 答:做小课题的优势在于研究的范围小、研究的难度小、研究的成本小。 第三章、分析上述案例,交流探讨课题研究背景的撰写方法。 答、课题研究背景该课题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基于一定的社会发展要求和显示问题和困惑等提出来的。在具体的写作中,可以从时代背景和针对问题两个方面展开。案例1中,“如何总结思想品德课教学经验,深化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尤其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将良好行为习惯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需要,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是值得教师广泛关注的问题。”这就是在课题研究背景中的针对问题方面。在研究背景中直截了当的指出所要研究的问题。 第四章在阅读教育学的相关文献时,经常可以见到个案研究、个案分析、个案工作、案例研究、追究研究、个案实验研究、个案观察等这些相似概念。查阅相关文献,明确这些概念的基本含义。 第五章、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各是什么样的关系? 答: 第六章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写一个论文摘要,并相互交流。 答:“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激励机制建设研究”该论文中中的摘要如下:大学生志愿服务需要的不仅是无私奉献的爱心与热情,还需要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有效的激励。规范合理、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提升志愿者参与服务的热情和积极性,激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当中来,它是对志愿者的一种褒奖,体现社会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支持和肯定,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 本文对建构激励机制的意义做了简明论述,除此之外,通过对目前我国大学生志

高中历史研究性课题学习:研究报告范文 (6000字)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 学校: 班级: 小组成员: 1 研究背景 社会风俗的变迁既是一百年来政治变迁,经济转型,外来影响等作用下的产物。又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变革的表现。社会风俗不是细枝末节的小事,而是关系的社会发展的大事,很值得我们下一番功夫来研究它。 2 研究目的意义 (1)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社会习俗和生活变化的史实,探究其变迁的原因和背景。 (2) 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理解历史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3)掌握社会习俗和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的变化情况。通过归纳、比较社会习俗和生活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习俗和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 研究的方法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异同,探究其原因。这是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 4 研究的重点及主要内容 (1)社会风俗和生活变化的原因、特征。 (2)中国社会变动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 5 研究步骤(1)确立选题 (2)根据确定的题目内容,调查对象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3)搜集有关社会变化的资料、图片、走访老人、社区以及相关专业人员,了解社会变迁的基本情况。 (4)分类整理所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5)将成果整合或制成演示文稿进行展览。 6 资料收集手段 依据研究内容,通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家庭等搜集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要注意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典型性。 调查问卷 一中国百年社会背景 二从衣食住行方面谈谈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三引起中国百年有哪些原因。 四社会风俗变迁的影响有哪些。 五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怎样的变化。 六社会的变迁对我们当代人有何启发。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 风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衣食住行、生产交通、婚丧嫁娶、节日喜庆…那一项也离不开民众的思想和生活需求,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和经济基础。风俗的变化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是近代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近代社会转型相始终。涉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各个层面。 一服饰风俗的的变迁 1 进入近现代以后,服饰变化的趋向: 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高中政治课题结题报告 (7000字)

《高中政治教学中点拨精讲环节的落实》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高二政治备课组 2012.10 一.选题依据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国家的新课程,按照新课程要求,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探索到一条能是教学质量迅速提高的课堂教学方式。 2、课堂教学中很好的实施“精讲精练”,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学,使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使教学质量迅速上升。 3、一切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促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步培养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的终生学习的能力。 二.研究内容: (一)教师成长层面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改变以往落后的教学方式,形成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课堂教学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学生学习方式层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 三研究方法: 1.文献借鉴法。多角度、多渠道开展对情报资料的比较研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 2.调查研究法。一是调查有效教学策略实施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努力使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操作更加有针对性、实用性,切合学生实际,提高实效;二是调查实验过程中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变化发展,为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事实依据。3.经验总结法。边实验边总结,形成阶段性总结,使教学中好的经验能推广。 四.基础及条件: 研究的理论基础 1.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中学生心理特点:中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好刺激的特点,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通过课内外各种活动手段、促使整个教学机制高效运转,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3.创造力理论与现代教学理论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主要理论基础 教师团队: 陆隆兵中高课题负责人 李碧中一方法研究 高枫中二策略研究 丁红丽中二策略研究 管理机构:石泉中学教科室 研究的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2012年12月——2013年1月 二、中期实施阶段:2013年2月——2013年10月 三、总结结题阶段:2013年10月——2013年12月 教师的教学论文与教学设计

政治研究性学习课题

政治研究性学习课题 1、对钱的看法 2、对公交车上某一现象的探究 3、各超市物品的价格 4、调查本市部分商店的服务情况及发展前景 5、对某一侵权行为的解析 6、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 7、加入WTO对本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8、对汽车超载问题的调查研究 9、农村家庭消费结构变化的思考 10、关于假货问题的思考 11、中学生与网络世界 12、中学生成为教学(学习)主人问题探究 13、本地企业(市场)经营状况 14、中学生人生价值(人际关系、社会公德) 15、学生的劳动观(家庭、学校、劳动状况) 16、中学生的消费状况 17、金钱与人生 18、知与行(终身学习等) 19、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研究 20、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 21、中学生学习心理调查 22、中学生仪表 23、调查中学生对环保的认识 24、中学生生活自理能力 25、国际问题讨论 26、编辑电视台或电台节目 27、调查著名企业家 28、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29、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30、全球化与西方化 31、经济全球化对当代政治格局的影响 32、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关系研究 33、跨国公司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分析 34、区域经济集团化问题研究 35、欧盟东扩问题研究 36、西欧一体化问题研究 37、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 38、我国面临的经济环境研究 39、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研究 40、联合国改革问题研究 41、国际关系民主化研究 42、近几年大国关系研究(或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43、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研究 44、中日关系研究 45、日本“政治大国”战略研究 46、普京政府的外交战略研究 47、美国民主制度研究 48、德国民主制度研究 49、非传统安全威胁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50、恐怖主义问题研究 51、伊拉克问题研究 52、中东问题研究 53、“中国威胁论”问题研究 54、朝鲜半岛问题研究 55、韩国发展模式研究 56、南北贫富分化问题研究 57、南北关系问题研究 58、南南合作问题研究 59、发展中国家政治文明研究 60、北约东扩问题研究 61、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的原因与教训 62、独联体一体化问题研究 63、当代社会主义研究64、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研究65、“第三条道路”研究 66、新自由主义思潮研究 67、哲学联系问题 68、中学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何在 69、人类行为准则诠释 70、西洋政治乱中国 71、关于经济生活的问题 72、政治学习反思与总结系列 73、“思想导向”的神奇作用74、略有赤字的范围是多少?75、客观唯心主义的绝对精神 76、民主决策问题 77、社会主义民主 78、如何遏制中学生的道德滑坡 79、公安机关 80、无权势者怎样思想 81、给中学生讲哲学 82、国庆节,你选择出游还是在 家?

高中政治小课题开结题报告

篇一:《高中政治自主合作学习方法的研究》小课题结题报告 “高中政治自主、合作学习方法的探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强调,课程应具有发展性,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强调教育要立足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主动性。 新课程改革已走过多个年头,经过多种方式的培训,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绝大部分教师仍采用“满堂灌”或“一言堂”,学生被动学,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发展,也限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不利于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和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效率,甚至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蔓延。 面对我校教育教学的现状,我们提出了《自主、合作学习方法的研究》这一课题,目的在于通过研究,一方面能够全面深入地探索和改革中学生学习方式,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能够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帮助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会反思,学会探索,学会主动改革,从而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专业能力的成长。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界定 自主、合作学习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随着学习者自主性方面的理论性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教育领域的许多教学工作者的共识,他们纷纷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国内外教育研究者从不同角度与不同层面对自主学习下过定义,虽然表述不一,但内容大体相同。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即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而认知建构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换句话说,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大胆主动的去学习,去探索。在这学习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适时地给学生指导点拨,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建构新知,提高能力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过程。这种学习具有以下特征: 1、学生参与和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2、学生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适。可见,这种自主学习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要培养学生这种学习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它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与培养才能逐渐形成。 三、课题立项依据 1、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看。经济全球化要求社会成员具有交往、合作、分享的行为品质和行为习惯。 2、从我国课程改革发展趋势来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在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合作学习被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但在我国仍属新生事物,能否有效地在我国实施合作学习,对于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意义重大。 3、从我校政治教研组当前实际教学存在的问题来看。相当一部分教师较多关注教材教法,对学生学法,尤其是对合作学习指导不足;亦有相当部分学生学习方式单一、陈旧,被动,需

高中政治课题研究题目.doc

高中政治课题研究题目 高中政治课题研究题目(一)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讲授有效性的案例研究 高二《文化生活》课堂作业设计的案例研究 构建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高三艺术班政治复习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研究 《经济生活》新课课堂提问的案例研究 《政治生活》案例分析教学中时事资源与教材整合有效性的研究 思维导图优化高中思想政治学困生学习的个案研究 高中思想政治新授课情境式设问的有效性研究 哲学生活化(课堂讲解)案例研究 微博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文化生活》中的莞香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非人类教学资源开发的策略 《政治生活》中对东莞本土时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 《政治生活》课堂学习个性化的教学案例研究 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探索 高三政治复习课板书设计的案例研究 初中思想品德中考高效课堂复习的案例研究 培养农村中学生思想(品德)政治学科学习力的课堂导入案

例研究 构建初中思品教学民主课堂的研究 初中思品问题型情境设计的策略研究 初二思品编写《维权手册》活动的案例研究 让政治课堂真正回归生活经验的实践操作 政治课堂讨论教学法的方法运用案例研究 课堂提问的案例研究 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性的研究 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导入的案例研究 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情景设计的策略研究 初三思想品德科时政课堂导入的案例研究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科问答题评讲有效性的研究 提高学生审题能力的研究 时事资源与九年级思品教材的有效整合研究 利用探究园模块进行教学情景设计研究 八年级思想品德视频材料选择与教材整合有效性的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政治课题研究题目(二) 科组规范化制度建设研究教师相互听课制度研究 时政热点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融合 以镇为单位的初中思想品德学科以赛促研的教研方式研究

高中政治问题研究性学习总结报告

高中政治问题研究性学习总结报告 高中政治问题研究性学习总结报告 一、本课题简介 概念的界定: 探究学习是学生从未知到已知的自主探求的过程。在高中政治学科中学生探究自己身边感兴趣的现象,究其本质。通过收集各种信息,究其问题。通过问题究其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探究,不仅是追求一个结论,它更是一种经历,包括经历挫折与失败,要让学生亲身体验、感知学习与认知的过程。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及社会生活中去选择和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同时学会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研究目标:通过为学生提供问题探究学习的课题并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在体验和实际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培养一种钻研、探究的意识,促进学生运用哲学方法、经济学方法、政治学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提高教学成绩的全面地提升。 2.研究内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良习惯和错误认识,学生在收集资料过程存在的问题、学生运用问题探究学习方法过程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对学生运用问题探究学习方法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类和分析。 3.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课外指导法、收集资料法、材料分析法、课堂实践法、归纳总结法 4.研究途径: 1)、在课外的学习过程中,为学生提供适合运用问题探究学习方法的课题,并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2)、在课堂内的学习过程中,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运用该方法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3)、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收集资料进行学习研究。 4)、通过座谈会和个别谈话方式了解学生运用探究学式学习方法 困难和要求,来指导学生学习。 5)、在预习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预习。 5、本课题的创新程度: 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专题研究的课题,并指导学生进行研究和学习是本课题的创新点;对学生运用问题探究学习方法所呈现的不同现象进行分类和分析,并找出一般性规律为本课题的创新点。 6、研究基础: 社会各界已经有了对于问题探究学习方法的研究,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本课题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研究 本课题由高一政治组共同负责。其中陈绍芳老师,多年担任高中政治教学工作,有一定的教学积累。目前,她还担任高中二年级的政治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对学生在学习过程出现的问题能够进行及时的收集和整理并对学生探究性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有政治课,另外我校还有图书馆提供的时政热点点评,有学生探究性课程的开设等,这一切为本课题的探究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二、本课题研究阶段成果综述本课题于2013年9月开始筹划准备,并于2014年9月结题,历时近一年时间。本课题组由老师任组长,成员. 1﹒研究时间:2013.9—2014.9。 2﹒研究对象:2013--2013 高一,高二,高三。

最新政治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研究报告 --------提高高中生政治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新课改以来,一直要求要解放学生,解放老师,提倡教学模式的创新,但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约束,高中政治教学仍然跳不出传统教学的模式束缚,老师一味的讲,学生一味的被动接受,政治教学严重抹杀了政治的特征,把政治学习改成了背书,把实践改成了做题,把最富教育意义情感教育改成了冷冰冰的升学竞争。学生一直都是依靠老师手把手地教,离开了老师就无法学习。而教师根本不可能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使得多数学生不能在自己的层面上获得最好的发展。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除了教育观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方法不当以外,学生不会自主学习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1.学生学习现状: 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愿望,但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都知道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但不知怎样做好这个主人,这说明,学生已经认识到了只有通过自主学习才能解放自己,但该怎样进行自主学习,大多数学生对此感到迷惘和无助。时代对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紧迫的现实需要。因此,寻求符合现实需要,适应时代要求,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学习方式,就成为时代对高中政治教学的呼唤。为了探索使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

的有效途径,我们提出了提高高中生政治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这个课题。 2.课题概念界定 自主学习一词具有两个方面的涵义:第一,学习者自身的主体性和自律性:学习者需要自主地确定自身的学习目标、自主地选择合适的材料、自主地进行过程评价、自主地进行观察、思考、想象、创造等一系列活动,才有可能驾驭学习过程,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人。第二,学习者的依赖性和互动性:自主学习不是完全不受干扰、自我封闭、自发的学习过程,而是和其他各种学习方式一样,时刻与周围的环境发生着这样那样的联系,这些环境包括师长、同伴、家人、亲朋好友、学习环境等,整个学习过程在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过程中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和调整。 由此,我们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 二、研究的目的 1.培养学生的政治自主学习能力。 2.探索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3.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三、研究的意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