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钟茂森老师主讲论语1

钟茂森老师主讲论语1

钟茂森老师主讲论语1
钟茂森老师主讲论语1

主讲人:尊敬的诸位大德朋友大家好!

我们继续来学习《论语》,学而篇,请看第十章。“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治于是邦也,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我们来看朱子的注解,子禽问子贡曰,子禽和子贡都是孔子的弟子。这段话是他们俩的问答,子禽姓陈名亢,子贡姓端木名赐。就是陈亢和端木赐两位孔门弟子。有的人也说子禽是子贡的弟子,也可能是如此,但是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

这段话是子禽向子贡请教的,子晴问,夫子治于士邦也。夫子是讲孔夫子,孔老夫子,每到一个地方,邦就是当时的一个诸侯国。也就是,每多一个国家,都能够听闻这个国家的政治、社会的状况,都会有人告诉他。子禽就问了,这是孔夫子求得的还是别人给予他的。也就是问,孔老夫子很想了解这个国家的政治状况,是他自己去求而得知呢?还是别人主动的来告知他?亦与之于,与是给予。抑,是或者的意思。

这个话问的好,真正的圣贤,难道还会有有求之心吗?夫子关心别国的政治,那么他所得到的情况,是他自己有心去求才能得知呢?还是他无心而别人自己主动告诉他?我们来看子贡怎么回答。子贡可以说是,在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里头,言语第一,很会说话。他很会说话,也是因为他善于思考,善于观察。他观察孔老夫子的德行,总结出五德。说夫子,温良恭俭让。温和温和,他的容貌、形态没有给人任何的压力。你跟他在一起,你感觉到非常舒服。聆听他的叫吼如沐春风。这个是讲温和。为什么他能够容貌温和呢?这是因为夫子心地柔和。用慈悲、柔和的心对待身边的人,令身边的人感觉到他平易近人。所以圣人跟我们在一起,我们不会觉得圣人好像高不可攀。或者跟自己格格不入,或者让自己觉得很有压力。不会的。他的这种气质会让我们觉得很舒服很愿意跟他在一起。这是温。

良,是讲他的心地善良。夫子一生所追求所实践的就是一个仁字,以仁爱存心,心地善良。忍者爱人,他能够用真诚的爱心、关怀、帮助、照顾一切的人,一切的众生。

恭,是改他对内对自己严肃、谨慎,而对外能够敬人、敬事、敬物。这是恭的意思。所谓一切恭敬。《礼记》取礼篇,第一句话就说取礼曰,无不敬。整一个礼他的核心就是敬。礼者敬而矣。夫子教我们克己复礼为人。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而能够恢复我们的礼,处处能够寻礼、守礼。这是恭。

俭,是节约、节俭。持身节俭不奢华。所谓淡薄以名志,明静以志远。俭以养得,人如果娇奢,那德就有损。人能够按住在简单的生活当中,他的德就容易进步。一个人在娇奢的环境里,很容易堕落。所以夫子俭以养德。处处节约,爱惜所有的物品。

让,就是谦。谦让、礼让,不与人争。真正能够做到与人无争,与世无求。夫子用这这五种圣德去跟人交往,自然能得到别人的尊敬、爱戴。所以,他来到一个国家,别人自然就能够告诉他。把这里的状况告诉他。甚至是,这个国的国君也对他有信任,也对他有敬重。把国事也向他请教。我们从《论语》里看到,很多国君向他问政,诸侯、大夫向他问政,对他不怀疑。不会怀疑孔子会夺他的政权,所以敢于推心置腹的向他请问。这是完全因为夫子有温良恭俭让的品质,所以才感得别人的信任。

所以子贡说,夫子到一个国家能闻其政,你不能说他是求来的。夫子的所谓求,夫子是求之也,其诸抑忽人之求之与。夫子的所求来,内容得闻别人国家的政治。跟人家求来的方法不一样。夫子完全以他的德行召来的,他是以无求的心得到的,他不是有心去求的。人家的求是有心求的,夫子是无心而得到的。所以他跟别人的求是不同的,异是不同。这个诸当在字讲,夫子所谓的求,是在跟别人不的求。

诸子集注里面,又讲到,夫子未尝求之,圣人真是与人无争、与世无求。但其德容如世,故实君尽兴。自以其政就而问之,非若他人必求知而后得也。那是夫子的德和容,德是他的内心,容是他的绒容貌。有这样的德行就有这样的容貌和心态。所谓成乎追而行于外。这个不是造作出来的,如果是造作的,这些君王都是聪明人,他肯定能识破。就是因为他们看到夫子那种真诚心,没有丝毫造作。存心仁爱,没有自私自利,更不会有夺取的非分之想。夫子只是到一个国家去帮助那个国家,没有丝毫索取任何利益回报的意思。所以国君对他尊敬信任,都以政事向他请教。他所能闻政的结果,跟别人求知而后得的完全不同。这是圣人能够漾气存心,得当的那种神态、相貌。用我们现在的话讲,他的磁场不一样。别人见到他了,就能对他肃然起敬。这是圣人圣德召感。

古人所谓,学养供身(音译),他才有这种感召力。所以诸子勉励学者所当潜心而免学也,我们要向圣人如实学习。我们觉得,有这样的一种感召力真的是不容易。甚至觉得好像不可思议。第一次见面,就能够受到人这样的尊敬信任,把最重要的政事都能向您请教,真有这样的情况吗?我记得,我在2003年曾经跟我们的恩师一起印尼去,那是说明印尼政府领导人的邀请,做团结宗教的活动。我们的恩师带着我们走访印尼自大宗教。印尼85%的认赔都是伊斯兰教徒,伊斯兰教里有三大教派。当我们去拜访最大的那个教派的时候,有人就告诉我们这个教派信徒很多,所以他们那些领袖们,往往都有傲慢的心理,看不起别人,提醒我们要小心谨慎,不要受辱。特别是,我们的恩师80高龄,要我们重点保护好。见到时机不妙我们赶紧走人,不要自取其辱。

结果我们就跟着恩师一起去走访那个宗教,约定了,一席在他们总部大会堂里,我们一起开会。这些领袖、代表们,先在会堂里等候。见到我们恩师,走进门来,都不约而同的从座位上站起来,向我们的恩师致敬。当时我们心里很惊讶,因为之前听到别人这么说,跟现在遇到的情形完全不一样。人家对我们这么礼敬,我们回去思考到底怎么回事儿呢?才悟出,这是因为我们恩师温良恭俭让这样的形态。所以他一走进大厅,就能够感召到大家肃然起敬。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是我们恩师的这种德行的磁场,中国人讲气氛,已经感动了他们。我们能够相信孔老夫子当年应该也是这样。所以他周游列国都能得到人家的敬重、爱戴。完全是他自己德行的召开。

我们的恩师,也是心存仁爱。一心就想着天下和平,提倡宗教和谐,促进圣贤教育。和谐社会。虽然他也是一届平民,跟孔老夫子当年没两样,也是周游列国,但是每到一处也是一样,得到大众的敬仰、爱戴。他凭什么呢?也是凭着温良恭俭让这种厚德。所以他每到一处也有很多国家领导、宗教领袖向他请问。他也是必闻其政,他有心求吗?他没有心求。可是别人把问题提出来向他请教,他马上就有这个智慧给人家解答。为什么呢?他心地清静,没有自私自利,没有名门利。不追求五欲六嗔的享受。放下贪嗔痴。所以他的心地清净光明。智慧能够从自信中鼓鼓的流出来,只要一碰上这些问题,他马上就能够给们解答,让人听了之后都点头称是,没有不赞叹的。其实这个智慧人人本有,他有我们也有。只

是我们的心没有他清净而已,所以我们的智慧不能向前,遇到棘手的问题就被难倒了。

曾经有一位基督教的大牧师向他请教,说你几十年来到各地讲学,遇到了很多人向你提问你有没有回答不出来的问题?他说没有,真的没有。为什么呢?只要心地清净,智慧就能显现,用智慧就能够解决一切问题。中国老祖宗的智慧从哪里来?你看他们留下的这些教诲。孔老夫子这部论语处处都闪烁着智慧。

我们再看《易经》能够用来预测未来,千古都能够准确。这是圣人留下的智慧宝典。他们的智慧哪来的?就是因为心地清静。所以自信没有障碍,自信里面有无量无边的智慧。智慧流出来了。他是无障碍的。他的德行也是无量无边的。子贡为孔老夫子归纳起来是温良恭俭让这五德,其实这五德是五大类,每一类里面都要有无量的得行,叫做万德庄严。

所以子贡是很善于归纳的把圣人的德行就用这五条归纳的这么样的好,这么圆满,这么形象。让我们能够在2500年以后,听到子贡讲到温良恭俭让,都能够想象的出孔老夫子当年的形态、容貌,都能起效法之心。偶一大师,在《论语点精》里讲到,这一章可以与美玉章参看,比较着来看。美玉章是在后面,也是子贡问的。子贡向夫子请教。子贡曰:“有美玉于斯,温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贡问孔老夫子,如果有一颗美玉在这里,你是要把它藏在这个盒子里头,还是你找一个很好的买家把它卖的。这也是一语双关。他用比喻请问孔子,孔子很会讲话。这个美玉是比喻空子的德行学问。这德行学问要用它来利益社会,帮助众生。你现在有这样好的得行学问,你是把它藏起来,还是找一个买家?孔老夫子回答说,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这个沽就是卖,要找一个买家去卖。他连说两个沽之哉,加强语气,也就是说孔子有卖的意思。可是,他又说我待贾者也。待是等待,我这个卖不是随街叫卖的,我是等待识货的人跟我买,谁会识货呢?他也有相应的德行学问才能识货呀。就好像你卖美玉似的,他得认识这个美玉他知道这个价值,他才会月高价钱来买。所以孔老夫子的态度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不是说他不卖,不是说他不想要贡献自己德行学问,有这个机会一定是当仁不让,贡献出来。可是没有这个机会,我们绝不去求,一求就贱了。反倒是,人家看不起,人家不知道他的价值,反而埋没了。

所以偶一大师对论语非常精通,你看他能够原解,把这一章子贡回答子禽的,为什么夫子到每个国家必闻其政。跟讲到的美玉章结合起来,我们就看到。

美玉章里讲的待贾就是等待买家,这两个字“待贾”跟寻常的卖法不一样。正如子禽问,夫子必闻其政,求之与?跟子贡的回答说的求跟寻常的求法又是不一爱的。这个求是无求求,是孔老夫子用温良恭俭让五德而得到的。所以圣人,有德行、有学问,也不能够只说他不求不沽,有好东西把也能拿出来,不是说不卖,还是有求的时候,有沽的时候。但是他这种求和沽,又跟普通的公民之士不一样,他心里面没有名、闻、利。一心就是为了天下、国家。没有一丝毫自私自利,真正是不求自己得安乐,但愿终生揭离苦。所以自然他能表现出温良恭俭让,这种德范,这种威仪。这不是装的出来的,成于中而行于外的。

偶一大师这里有一段话说的好,说若知舜禹有天下,而不与焉,颜回居陋巷,而非致斯鸣于度外。则知,富强礼乐春风齐水,和则双美,离则两天矣。(音译)从这里我们去体会圣人的诚心。舜和禹,这是古圣先王,尧舜禹都是善让礼。他们得到天下的地位,做了天则,是他自己求来的吗?不是,是先王善让给他的。当他接受先王的善让的时候,他也没有拒绝。为什么呢?因为自己真正有这样的德行学问,有这样的机会,为万民服务。理应要去承担。所以是当仁不让。正好

用这样的机会,去为众生服务。去实现和谐世界的理想。所以他由天下,那么颜回就是颜回,孔夫子的弟子。他没有这个机会,他也有很高的德行学问,孔老夫子最赞叹的弟子。可是他是居于陋巷。夫子非常赞叹他,说颜回是而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就在陋巷里簞食瓢饮过着最清苦的生活,人家都没办法忍受的生活,可是他不改其乐,他乐在其中。他没有这个机会去服务于天下,他不像舜禹那样做天子,他只是一个平民,可是他也名非致斯鸣于度外。他的心还像舜禹那样关心天下万民。他也是一样的仁爱、博爱只是没有机会来善天下。所以他就在陋巷里独善其身。

这两种人,舜和禹和颜回,两种人都是圣人。都是一样的仁爱,但是一个有这样的缘份,得到天下的,一个没有这样的缘份,居于陋巷。两种人都是无穷的。就像夫子讲的卖美玉,舜和禹能卖到美玉找到买家了,买家也不是他找的,都是识货的人找他的。舜是尧找来的,禹是舜找来的。舜和禹自己根本没有求得天下的贪心没有有求之心。颜回没有那么幸运,没人找到他。可是有没有这个机会,那是在外面的,属于天命。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而能自己控制的是自己每天进德修业。外面有没有机会,其实对他本人来讲无所谓。百姓有福他就能够有机会为大众服务,百姓没福也就深居陋巷了,深居青山绿水之中,不用出来。

所以明白这个到底,我们就知道,富强礼乐、春风曲阜。这个富强礼悦是讲他肩善(音译)天下,圣人出世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礼乐振兴很好。如果百姓没有这样的福报,圣人也就隐居了,享受着春分曲阜,曲阜在山东,夫子的故乡。孔老一生,出世的机会很少。他很有报复,希望能够用他的德行、学问帮助天下达到太平。他的理想是大同世界。所谓老者安之、朋友信之、道者怀之,这种大同世界。但是当时他没有这个机会,所以最后周游列国十四年回到自己的老家,他老家在山东过去的鲁过。曲阜就在那个地方。他就教学。

这也是很好的,和者双美,离者两篇。他的讲学,虽然不能在当时利益天下。因为他没有得到重用。他的这些报复不能得到施展。可是,他能够留下这些教诲,让弟子把他的圣贤之道传下来,总有一天,能够得到君王的认同。到什么时候才得到君王认同呢?到了汉朝,你看孔子是春秋时,春秋之后有战国,战国之后秦朝统一了中国,秦朝灭了到汉朝,汉朝到了汉武帝。由董仲舒推荐才把儒家的学派列为国学,独尊儒术。到那个时候,孔子的思想才得到国家的认同,才有利益百姓的机会。那个时候才得到天下、富强、礼乐大兴。之后的2000年,中国朝野都得到他的恩惠。所以,独善其身与兼善天下。我们要有这样一种心地。

现在有机缘为天下服务,我们就出来,没有这个机缘我们就教学。这个机缘一个包括自己要真正有德行学问,一个是外部的环境有这样的机会,假如现在没有这样的德行学问,既使有机会你也不能利于大众,就得隐居起来,好好提升自己。但是目的还是利益万民,这叫和者双美。总有一天你能实现你的目标,这一天不一定是你在生的时候,像孔老夫子在生的时候没有得到重用,他死去过世几百年了,才使他的学术得到认同的那天,但是没关系,因为夫子是无穷的,他不求自己名闻利。他是真心对千秋万代,万民的仁爱。所以,独善其身与兼善天下是合在一起的,是一不是二。离者两翩(音译)离是什么呢?一念思心作祟的时候,既不能独善其身。为什么呢?他有私心障碍着他的德行、学问的提升。即使他隐居深山还是有一面私心的话,那还是不能成就。那他出来也不能兼善天下。

江先先生(音译)在补助里面,则对偶一大师的点精注解有一个补助,他说子贡圣们言语之选,不但暂孔子之妙,其论因果抑圣经。说子贡真正是夫子言语科目方面的第一了。所以,他选择的言语,对孔老夫子德行的概括就用温良恭俭

让这五个字概括起来,赞叹自己的老师,叫入妙。妙不可言,真的。如果我们要是想用五个字概括孔老夫子的德行、威仪真想不出比他更好的。不仅是赞叹自己的老师,而且是论因果也非常的精妙。这讲到什么因果呢?温良恭俭让这是因,果是什么呢?至于士邦必闻其政,这是果。

温和则人亲之。他温和人们就爱戴他。良则人信之,他善良别人就相信他。恭则人敬之,他对己对人都能够恭敬。别人也恭敬他。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俭则人便之,因为他能节俭,别人就能够与他方便,这个便就是方便的意思,就是帮助他,供养他。因为知道他生活节俭,不会奢侈,不会浪费。他所做的事业真正是圣贤事业,真正就是一心为了天下万民,所以真正有识之士就愿意供养他,愿意与他方便,帮助他,让则仁与之,让是礼让、谦让、忍让。他越让别人越给他。人就是这样,你越跟人争,人家越不给你。你越去让,人家越愿意给你。

这就是夫子到每一个国家,能够必闻其政,听到国君对他的请教。把政治都告诉他,有因必有果。从这里我们能看到,江先先生说,世间一切得失祸福,皆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故君子求诸己。不愿乎其外。世间人一切的得失、祸福都是有因果报应,自作自受。善因有善果,恶因有恶报。孔老子为什么能够到每个地方得到别人的爱戴、尊敬、信任?因为他有温良、恭、俭、让。这不是因果吗?如果我们没有温良、恭、俭、长的德行。对们不能温和,别人就不会爱戴我们。人心地不善良,别人也就不相信我们,对人不恭敬,别人也就不敬重我们。自己生活不能够节俭人家也不愿意帮助我们。不能够礼让人家也就不会给予,所以君子求诸己而不求诸人。凡是都是求诸自,不向外需持求。

江谦先生引大学里的话说,大学焉,自天子以治于庶人,一时皆以修深为本,小人不信因果,不悟修身,舍自而求人,行险以侥幸,求之不得则怨天尤人。而为恶为乱,无所不致以。大学里面讲到的,自天子治于庶人,就是不论你是什么样的身份,不论你贫富贵贱,上至国家最高领导,下至平民老百姓,都是以修身为本。这是根本。修自己。为什么呢?道理很深。能修自己,修身,这身修了,才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什么呢?因为家国天下,跟自己一身不二是一体的,身修好了,家国、天下都修好了。

我们最近看到一份报告说,美国夏威夷有一位精神病治疗专家,他专门去治疗那些犯罪精神病患。这些精神病患,都被关到监狱里面,因为他对人很有侵犯、攻击力,很不好质。那些治疗他们的医生、护士,都不愿意在那里做事,拿他们没办法,而且他们危险性很大,攻击力很强。而这位治疗家,他治疗这些病患很有效果。往往治疗很短的一短时间,这些病患就可以脱离那些手铐、脚镣,就可以自由活动。再治疗一段时间就能好,就能出狱。结果记者采访他,为什么他有这么好的疗效,你用什么方法?这位治疗家说,其实,我的方法很简单,因为他治疗都不用跟病者,跟这些精神病患人见面,只需要拿他们的病例或者是相片,对着相片一次又一次重复的说,对不起请原谅我,谢谢你,我爱你。就用这样的方法,很真诚的,发自内心的重复的说,对不起请原谅我,谢谢你,我爱你。结果就有不可思议的疗效。

这说明什么呢?这位治疗专家告诉我们,其实一切我们都要负责。不仅对自己要负责任,对世界一切人,一切物,我要负完全责任。这就是古人讲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和谐世界我的责任。一切的人,为什么说我要负完全责任呢?他有精神病患,我的责任。这个道理很深,因为世界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跟自己是一体,没有外面的。只有里面的。所以,我用真诚、爱心去爱一切人。

当人有怨恨的时候,我真诚的向他道歉,把一切对立都化解掉,用爱心去化

解,用忏悔的心去化解,一切都能回归到和谐。这是君子。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学问。从向上讲这就是因果。你能够真正落实温良恭俭让,这种圣德,你就有和谐世界的果。这就是修身而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小人不信这个因果,他不从自己修身下说手,叫舍己而求人。本末倒置了。他向外去持求。所以行险于侥幸。行为会挺而走险,有侥幸的心里。向外求之不得,求不得了就怨天尤人。求得的,实际上本来因果就注定有的,他也不是真正求得。结果,他为恶为乱无所不至。他就兴风作浪了,危害社会了。

所以这一点观念不同,导致这个结果大相经停。因此从这段话里我们看到夫子的求,完全是内求。为什么内求呢?没有外面的,只有里面的。身、家、国天下,全是自己本来的,只要能够回归性德,用温良恭俭让这样的德行,就能够和谐社会,和谐社会。今天时间到了,先讲到此地,有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关于教师的名人名言

关于教师的名人名言 导读:名人名言关于教师的名人名言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2、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3、身教重于言传。——王夫之 4、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苏霍姆林斯基 5、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爱因斯坦 6、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就,都应该饮水思源,应当记住自己的老师为他的成长播下最初等种子。——居里夫人 7、没有比人生更难的艺术,因为其他的艺术和学问,到处都可以找到老师。——塞涅卡 8、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9、与其找糊涂导师,倒不如自己走,可以省却寻觅的功夫,横竖他也什么都不知道。——鲁迅 10、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11、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 12、兴学之本,惟有师范。——张謇 13、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 14、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布鲁纳 15、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16、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荀况 17、师以质疑,友以析疑。——李惺 18、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19、书本也是好老师,活用才能成功。——陈安之 2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21、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北周书》 22、我所遇见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是我的老师,因为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东西。——爱默生 23、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 24、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 25、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6、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劝学》 27、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28、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李觏

《论语》经典名句五十条

《论语》经典名句五十条 求学篇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讲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讲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讲解】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讲解】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论语·为政》 【讲解】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立足与社会,四十岁时能通情达理遇事不再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岁能听的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已经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7、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讲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 8、不愤不启,不悱(fěi)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举一反三) 【讲解】(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四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再往下教他(新知识)了。 9、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讲解】发奋时候竟忘记吃饭,快乐时候就忘记了忧愁,把自己就要老了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罢了。” 10、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山东省各地市2018年3月高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成语(带答案)

2018年3月山东省各地市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成语 2018年3月济南市一模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要让制假售假者在经济上身无长物 ....,法律上“牢底坐穿”,打假才能产生足够的杀伤力。 ②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近日对进口钢铝课重税,各国强烈批评美国的决定,扬言采取反制 措施,局势一触即 ...发。 ③游客翻墙逃票现象时有发生,野生动物园方面称“管不了”,派出所说“没空管”,这 种态度让人不可理喻 ....。 ④《红海行动》有的镜头炫技过甚,削减了影片的力量,但瑕不掩 ...瑜.,它无疑为2018年的中国电影开了个好头。 ⑤传统文化有无穷魅力,今人只差一个爱上的机缘,借助《经典咏流传》,曾经的文化清 香,或会慢慢星火燎原 ....吧! 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飞跃,周恩来生前念兹在兹 ....的中国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将在不远的未来完全实现。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17.A(①“身无长物”,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此处应用“倾家荡产”。 ③“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此处应删去“让人”。 ⑤“星火燎原”,比喻新生事物开始时力量虽然很小,但有旺盛的生命力。此处应为“卷土重来”) 2018年3月淄博滨州一模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碰触即付”式的智能手套,将省去消费者购物时繁琐的支付程序,用户只需“动动手 腕”,就可便宜从事 ....。 ②从青蒿到青蒿素、双氢青蒿素,科学的进步让更多人获益,可对科学家来说,每前进一 小步都步履维艰 ....。 ③“阿尔法围棋-零”具备了无师自通 ....的能力,在没有人类围棋知识输入与对决训练的情况下,依旧战胜了“前辈”。 ④近来,教育部联合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对鱼龙混杂 ....的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了专项治理行动。 ⑤近来,一架运载药品的京东无人机,降落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悬崖村”,解决了村民 们的燃眉之急 ....。 ⑥诸多历史学者为厘清敦煌学与丝绸之路的渊源,宵衣旰食 ....,夙兴夜寐,往来于新疆、西安等地,收集资料。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④D.②⑤⑥ 17.B (①“便宜从事”指经过特许,不必请示,根据实际情况或临时变化就斟酌处理。 ②“步履维艰”指行走艰难。③“无师自通”指没有老师传授指导,靠自己学习钻研而通晓(某种知识技能)。④“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⑤“燃眉之急”指像火烧眉毛那样非常紧急的情况。⑥“宵衣旰食”是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2018年3月潍坊市一模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关于老师的名人名言

关于老师的名人名言 关于老师的名流名言1、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 2、对一个尚未成熟的少年来讲,坏的同伴比好的老师起的浸染要大得多。——伊索 3、在必需长处上,学生是老师的影子,子女是怙恃的影子。——吴明 4、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5、假如你认为你的老师严厉,等你当了老板再这样想。——比尔·盖茨 6、报纸是公共的老师,一页页阅读不尽的报纸是咱们民族的庆幸。——比彻 7、师范启其塞,小学导其源,中学正其流,专门别其派,大进修并贯通其归。——张謇 8、礼,因此正身也;师,因此正礼也。——荀况 9、三人行,必有我师 10、园丁——崇高的称谓。看那枝头绽放的鲜花,是您辛勤的汗水灌浇。祝福您: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阳光普照,园丁心坎春意暖;雨露滋润,桃李枝头蓓蕾红。——祝您西席节愉快。 11、我真妒忌你们能碰着这么牛的老师!——罗永浩 12、对付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

13、太阳底下最光耀的职业,人类魂灵的工程师; 14、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15、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大概使他的全部教诲成就以后为之歼灭。——卢梭 16、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 17、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 18、没有比人生更难的艺术,正因其他的艺术和学问,处处都可以或许找到老师。——塞涅卡摘自:短美文 19、老师是咱们的在生怙恃! 20、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 21、老师就像蜡烛,燃烧自我,照亮别人。 22、我愿意做你的老师,示范着执子之手如何表明,不肯为深奥的情感变呆子。——原名梁伟文,香港乐坛专业作词人林夕《诗人的恋人》 23、僵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力。——伏尔泰 24、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答祖择之书》 25、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搞笑三句半台词大全 26、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27、与其找糊涂导师,倒不如自我走,可以或许省却寻觅的工夫,反正他也什么都不知道。——鲁迅 28、书本也是好老师,活用才气乐成。——陈安之

《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

《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 论语中“仁”的名句 1. [论语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古文今译]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个人浅析]孔子讲“仁”,不仅是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只有做到了“仁”,才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2.[论语原文]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古文今译]樊迟问孔子怎样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时,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3.[论语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古文今译]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仁德人喜爱山;聪明人灵活,仁德人专一。聪明人快乐,仁德者长寿。” 4.[论语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5.[论语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6.[论语原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孔子说:“有志之士,仁义之人,不能为了求得保住性命而损害仁,而应舍生忘死来维护仁义。” 7.[论语原文]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子夏说:“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论语中“义”的名句 1.[论语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2.[论语原文]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了!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对我来说,(那些富贵)就象(天上的)浮云。” 3.[论语原文]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原】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约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译】子路问怎样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

关于教师的名人名言200句

关于教师的名人名言200句 关于教师的名人名言200句 1、尊重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要细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 2、坚持启发式,避免注入式。 3、要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首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 4、愿作园丁勤浇灌,甘为烛炬尽燃烧。 5、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6、教师,这个光彩夺目的名称,将像一颗灿烂的明星,永远高悬在我们的胸中。 7、即使我两鬓斑白,依然会由衷地呼唤您一声教师!在这个神圣而崇高的字眼面前,我永远是一个需要启蒙的学生! 8、怎样的教师造就了怎样的学生。 9、要记住,你不仅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苏霍姆林斯基 10、严于己,而后勤于学生,这个无愧为教师的天职。 11、教师的人格是教育的基石。 12、小鸟展翅看大鸟,学生成长靠教师。 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14、历史是生活的教师。克罗齐 15、不要简单地向后进学生说不。 16、教师就像蜡烛,燃烧自我,照亮别人。 17、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18、您因材施教,善启心灵。我们捧着优异的成绩,来祝贺您的胜利! 19、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 20、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21、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儿童作出或好或坏的评价。 22、啊,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唯有这光辉的名字,才有着像大海一样丰富蓝天一样深湛的内涵! 23、您对我们严格要求,并以自我的行动为榜样。您的规劝要求,甚至命令,一经提出,便要我们必须做到,然而又总使我们心悦诚服,自觉行动。这就是您留在我心中的高大形象。 24、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教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 25、诚挚的心灵,是学生情感的钥匙,高尚的师德,是学生心灵的明镜。 26、每一位有自尊的教师都会让学生自尊心有发挥的机会。 27、教师的工作是激发学生对人生无限的好奇心。

关于老师名言

关于老师名言 导读:本文是关于关于老师名言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2、圣人无常师。——韩愈 3、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巴特尔 4、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 5、斯文有传,学者有师。——苏轼 6、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7、兴学之本,惟有师范。——张謇 8、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9、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10、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 1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1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13、与其找糊涂导师,倒不如自己走,可以省却寻觅的功夫,横竖他也什么都不知道。——鲁迅 14、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革社会的精神。——陶行知

15、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劝学》 16、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17、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布鲁纳 18、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爱因斯坦 19、事师之犹事父也。——《劝学》 20、身教重于言传。——王夫之 21、书本也是好老师,活用才能成功。——陈安之 22、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 23、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葛洪 24、疾学在于尊师。——《劝学》 25、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26、没有比人生更难的艺术,因为其他的艺术和学问,到处都可以找到老师。——塞涅卡 27、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 28、历史是生活的教师。——克罗齐 29、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北周书》 30、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31、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32、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33、我所遇见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是我的老师,因为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东西。——爱默生

关于教师的名人名言

关于教师的名人名言 关于教师的名人名言200句 1、尊重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要细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 2、坚持启发式,避免注入式。 3、要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首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 4、愿作园丁勤浇灌,甘为烛炬尽燃烧。 5、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6、教师,这个光彩夺目的名称,将像一颗灿烂的明星,永远高悬在我们的胸中。 7、即使我两鬓斑白,依然会由衷地呼唤您一声教师!在这个神圣而崇高的字眼面前,我永远是一个需要启蒙的学生! 8、怎样的教师造就了怎样的学生。

9、要记住,你不仅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苏霍姆林斯基 10、严于己,而后勤于学生,这个无愧为教师的天职。 11、教师的人格是教育的基石。 12、小鸟展翅看大鸟,学生成长靠教师。 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14、历史是生活的教师。克罗齐 15、不要简单地向后进学生说不。 16、教师就像蜡烛,燃烧自我,照亮别人。 17、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18、您因材施教,善启心灵。我们捧着优异的成绩,来祝贺您的胜利! 19、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

绕凤池。 20、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21、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儿童作出或好或坏的评价。 22、啊,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唯有这光辉的名字,才有着像大海一样丰富蓝天一样深湛的内涵! 23、您对我们严格要求,并以自我的行动为榜样。您的规劝要求,甚至命令,一经提出,便要我们必须做到,然而又总使我们心悦诚服,自觉行动。这就是您留在我心中的高大形象。 24、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教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 25、诚挚的心灵,是学生情感的钥匙,高尚的师德,是学生心灵的明镜。 26、每一位有自尊的教师都会让学生自尊心有发挥的机会。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 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2)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5)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6)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7)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 语·子路》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9)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0)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11)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12)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 13)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1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1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6)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 语·子罕》 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8)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 语·子罕》 19)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20)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佚名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佚名 6)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9)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0)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11)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1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 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 语·为政》

钟茂森博士主讲 四书研习报告《论语1b》文字稿

2015年7月14日星期二 高級級部[第二天學習] 四書研習報告 《論語》 第一集 1b 鐘茂森博士主講 尊敬的各位大德、朋友大家好: 我們現在開始進入論語的正式的學習,那麼《論語》二十篇裡面第一篇是學而篇。 字幕:學而第一 這個朱子(朱熹)他在《論語集註》當中說道: 此為書之首篇故所記多務本之意乃如入道之門積德之基學者之先務也 這一篇是《論語》這部書首篇,裡面所記載的大多數都是教我們務本的。這個務本就是要抓住根本,修德立業要抓住根本。 那麼本篇主要是談這個根本性的問題,這是“入道之門”,你要入聖賢之道,這是進門了。 “積德之基”,你要積德、你要成聖成賢,這一篇所講的是根基。 “學者之先務”,必須首先要學習的內容。 這是學而篇它的內容。總共呢有十六章,就十六個段落,這個整部《論語》朱熹朱夫子說呀是這個奠定啊學道的根基,是《四書》,朱子講學《大學》是定其規模,學《論語》是立其根基、立其根本的,到學《中庸》這是去;這個學《孟子》看觀其發越,看怎麼樣發揮的;學《中庸》是求古人之微妙處;那么這《論語》是給我們奠定聖學的根本,而學而篇又是根本的根本。 那麼這個“學而”它是用本篇首句前面兩個字,“學而時習之”,這個“學而”作為篇題。人並不是生而知之,生而知之的人少。一生下來他就什麽都能通達明瞭,就是聖人,這個太稀罕了,所以人生來就必須要修學,因此《論語》呢首篇首句就用學而。學而時習這是說明“學”的重要。所謂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不知義。這個學意思是什麼呢?就是覺悟的意思,學了就覺悟,學然後知不足。什麼叫覺悟啊?知道自己不足這是覺悟。知道自己不足了才能夠去改過遷善,那麼

就能夠迴歸到本性圓滿的至善當中,這是學的成功了,圓滿了,這就是成聖人。因此呢《論語》二十篇以學而篇為首,這個意思非常的深遠。 那我們來看本篇第一句,這裡總共有十六章,第一章: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一章可以說是膾炙人口,中國人基本上都能夠會念,會理解這個意思。那麼這個“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個“說”它的字是用說話的說,但是呢是通假字,通喜悅的悅字,這是講到學而時習的效果是喜悅的。朱子在《論語集註》當中說: 人性皆善而覺有先後後覺者必效先覺者之所為乃可以明善而複其初也 這一句講得很精彩,他說人性本善,這個善是至善,是沒有絲毫欠缺的本善。自性本來就是圓滿,毫無欠缺。人人都有自性,人人自性都是圓滿的至善,但是呢我們現在偏離了自性,沒有辦法回歸到自性上,這是因為沒有覺,不覺悟,所以學習聖賢就是個覺悟的過程,覺悟什麽呢?覺悟自己有自性,自性本善而又能回歸自性,這就是學習聖道的過程。所以覺很重要,學就是覺得意思。那覺有先後,有先覺有後覺,這個後覺者他必須效法先覺者。看到前人已經覺悟,已經成聖成賢了,後來者就效法學習,怎麼學呢?先學古聖先賢他是怎么做的,我也怎麼做,這就是效法先覺之所為。那麼先覺是這樣能夠恢復本善,回歸自性,那我也依樣畫葫蘆也一樣能夠回歸本善。所以明善就是這個《大學》裡面講的,“明明德,止於至善”,回歸本性,“複其初”,“複”就是回歸的意思,回歸到自己本來面目、本性,那麼聖學也就圓滿了。 那這裡最重要的是學而時習,學了要習,這個習字很重要。在說文解字裡面講這個習是說像鳥它這個翅膀在山洞,在飛翔,不斷的在煽動翅膀在飛翔,這是講什麽呢,它把學了的這些內容要運用,像小鳥它怎麼學飛翔?母鳥教導它這些的學習的這個理論,光學理論不行啊,它得真的是去練啊。雄鷹帶著小鷹,小鷹,怎麼教小鷹飛翔啊?真的把小鷹帶到了懸崖上面推它出去,讓它呢在空中練習展翅,真練啊,是實踐。把所學的這些道理用到自己的生活工作學習上、待人處事接物上,這叫習。如鳥在學習飛翔一樣,所以這個習是練習的意思。

古代关于老师的名言精选

古代关于老师的名言精选 篇一 1.圣人无常师。——韩愈 2.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3.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 4.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5.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6.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7.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8.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9.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 人虚心向他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10.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篇二 1.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也。——韩愈 4.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

5.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吕氏春秋》卷四《尊师》 6.为学莫重于尊师。 7.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 8.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9.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10.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李觏《广潜书》 篇三 1.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3.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4.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5.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6.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7.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 8.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9、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10、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及使用情况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及使用情况 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5、《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请简要回答。谈学习态度的:学而时习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谈学习方法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温故而知

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6、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7.《论语》的“论”读lún,它是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的书。文中告诉我们,学习必须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8. 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9、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 11、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

者而改之。由我国民间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你能联想到《论语》中的哪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2、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或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论语》中要求人们对先进和落后的态度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4、《论语》中表示要虚心学习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5、《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什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6、成语“择善而从”的出处是什么?择其善者而从之。 17、《论语》中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是:人不知而不愠. 18、《论语》中谈知识的巩固与创新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 19、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有

论语中关于老师的名句

论语中关于老师的名句 (1)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学而》 孔子眼中的“学”内涵是很丰富的。看来并不是单指“作文”,首要的其实是“做人”,有了“做人”的基础,“作文”情真意切自是不难。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论语·为政》 求学需先立志,即先解决动机问题,才能使学习有内在驱动力,不致半途而废。 (3)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论语·公冶长》 教育中的人文不一定是要像政治课那样说教的,于“文”中渗透,方是正法。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在这里,孔子已认识到学习的内驱力不仅与动机有关,还与意志和情感有关,并且按内驱力大小把学习的心理境界分成三个层次:想学、好学、乐学。其中“乐学”是最高层次,可以产生最大的内驱力。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孔子发现,“愤”和“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必然要出现的两种心理状态。并指出,学生处于这两种状态的时刻就是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最佳时机。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高高在上的权威并不是唯一的老师,当然也就不是唯一的真理。真理可以随处存在,所以学习中要抱着所有的人都是老师,都有可学习处的想法,但又要清醒地认识到质疑的必要性。 (7)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论语·述而》 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与学生的坦诚相待。正因为孔子对他的学生有着无限热爱之情,才使得他在教学过程中不知疲倦,真诚无私,因而赢得了学生的信赖和尊敬。 (8)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泰伯》 道德精神的培育,工作能力的锻炼,知识内蕴的充实,学术精神的涵泳,都必须依靠一种锲而不舍的自持力。 (9)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论语·子罕》

钟茂森-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

钟茂森: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 2015-01-01 秦东魁老师 这句话是告诉我们,见到富贵的人便做出谄媚、巴结、讨好的样子,这是最可耻的。从事上来讲,要讲求威仪。《论语》里面孔子告诉我们,“君子不重则不威”。重是讲庄重,威就是威仪,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仪。尤其是在富贵人面前,更需要自重,能够自重才能够令人尊重,自己都不能自重,别人怎么会尊重你?如果见到富贵的人便现出一副谄媚巴结的样子,那就是自轻自贱,自己轻贱自己当然也就让人轻贱。孔子的学生子路,他是一位孝子,家里很贫穷,吃用都很简单。他身上穿著是破棉袄,可是他有个优点,他站在那些穿著狐皮大衣的贵族人面前从来没觉到羞耻,不会觉得不如人,当然更不会生“谄容”,不会巴结讨好。《弟子规》上讲的,“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子路在这一点做到了,因为子路心里有志向,志存高远,他的志向是成圣成贤。“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觉得羞耻的事情是自己德行学问不如人,而绝不会以衣食受用来做为判断自己优劣的标准。 所以这个教诲,从心上来讲,是要我们不留恋富贵名利,心里真正把富贵名利放下了,自然就能做到见富贵不生谄容。生谄容的人,肯定是心里对富贵名利有深深的执著、贪婪,所以才会有巴结的意图。人心不住名闻利养,但同时也要生平等心,不分贵贱,一切恭敬,养自己平等恭敬心。这种恭敬不是谄媚巴结,他是平等的恭敬,对富贵人恭敬,对贫贱人还是恭敬,恭敬没有差别,这是一种本性的道德。《曲礼》说“毋不敬”,一切都恭敬。不能够说只对富贵人恭敬,对贫贱人就不恭敬,那是属於巴结。当然也不能够倒过来,只对贫贱人恭敬,不恭敬富贵人,也不对,这是造作,自命清高,心都是不平等。所以这里要无住生心,无住是不住富贵名利,没有名闻利养的贪著,但是生心是生平等恭敬心,这才是圣贤。 孔子在《论语.里仁篇》里说到,“士志於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这是讲到读书人(就是士人)立志学道,要有什么样的存心?首先是不贪著名闻利养。如果读书人说要学道,但是又以自己的衣食不好(恶衣恶食是不好的衣食)为耻辱,可见得他的心仍然在名利上,贪图富贵,那他的志向根本没有立起来。所以夫子说未足与议也,不用跟他谈了,这种人不是真干的,装模作样而已。真正志於道之人,学道之人哪里会计较衣食受用的好坏?好的衣食也可以,不好的衣食也可以,心根本不会在这方面执著。在不执著当中当然最好是以苦为师。诸葛亮“诫子篇”里面说到,“淡泊以明志”,淡泊的生活、清苦的生活能够砥砺自己的志向。过去范仲淹先生青年时代就是以清苦的生活砥砺志向,近代的伟人毛泽东也是在年轻时候以苦为师,以淡泊清苦的生活砥砺自己的志向。孔子的学生,最贤能的、最受孔子赞叹的,颜回,颜回的生活是最清苦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吃饭用竹子编的篓来盛饭,叫箪食,喝水是用葫芦瓢,瓢饮,居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头,别人在他这个处境不堪其忧了,很忧苦,可是颜回不改其乐。这是真正把名利富贵看做浮云一样,这种人才有资格学道。 要知道,人的富贵、名利、受用是人的福报,前生修的,不是你要贪求就能贪求得来的,而且你贪求得再多,你能受用的也是有限。家财万贯,你还是日食三餐,你有豪宅千间,你夜眠六尺,你还是睡六尺床。所以懂得知足才能够快乐,才能够学道,古人讲安贫乐道,安贫的人他才能乐道。如果不能安於贫困的生活,

古今中外歌颂老师的名言名句

古今中外歌颂老师的名言名句 赞美老师的名言: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清〗郑燮 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就,都应该饮水思源,应当记住自己的老师为他的成长播下最初等种子。 --居里夫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美国]布鲁纳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芒——这就是人的最大幸福。——[前苏联]捷尔任斯基 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务学不如务求师。——杨雄 圣人无常师。——韩愈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歌颂老师的格言 1、您的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的教学在课堂,成就却是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2、您的岗位永不调换,您的足迹却遍布四方;您的两鬓会有一天斑白,您的青春却百年不衰。 3、在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愚昧走向文明的路上,您用生命的火炬,为我们开道。 4、教师的春风,日日沐我心。 5、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 6、亲爱的老师,您那赤诚的爱,唤醒了多少迷惘,哺育了多少自信,点燃了多少青春,摧发了多少征帆。 7、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8、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9、片言之赐,皆我师也。 10、园丁,崇高的称号,祝您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11、江河把我们推向浩瀚的大海,曙光给我们带来明媚的早晨;亲爱的老师,您把我们引向壮丽的人生。 12、老师,人说您在培育祖国的栋梁,不如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 13、老师,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钟茂森老师主讲论语1

主讲人:尊敬的诸位大德朋友大家好! 我们继续来学习《论语》,学而篇,请看第十章。“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治于是邦也,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我们来看朱子的注解,子禽问子贡曰,子禽和子贡都是孔子的弟子。这段话是他们俩的问答,子禽姓陈名亢,子贡姓端木名赐。就是陈亢和端木赐两位孔门弟子。有的人也说子禽是子贡的弟子,也可能是如此,但是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 这段话是子禽向子贡请教的,子晴问,夫子治于士邦也。夫子是讲孔夫子,孔老夫子,每到一个地方,邦就是当时的一个诸侯国。也就是,每多一个国家,都能够听闻这个国家的政治、社会的状况,都会有人告诉他。子禽就问了,这是孔夫子求得的还是别人给予他的。也就是问,孔老夫子很想了解这个国家的政治状况,是他自己去求而得知呢?还是别人主动的来告知他?亦与之于,与是给予。抑,是或者的意思。 这个话问的好,真正的圣贤,难道还会有有求之心吗?夫子关心别国的政治,那么他所得到的情况,是他自己有心去求才能得知呢?还是他无心而别人自己主动告诉他?我们来看子贡怎么回答。子贡可以说是,在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里头,言语第一,很会说话。他很会说话,也是因为他善于思考,善于观察。他观察孔老夫子的德行,总结出五德。说夫子,温良恭俭让。温和温和,他的容貌、形态没有给人任何的压力。你跟他在一起,你感觉到非常舒服。聆听他的叫吼如沐春风。这个是讲温和。为什么他能够容貌温和呢?这是因为夫子心地柔和。用慈悲、柔和的心对待身边的人,令身边的人感觉到他平易近人。所以圣人跟我们在一起,我们不会觉得圣人好像高不可攀。或者跟自己格格不入,或者让自己觉得很有压力。不会的。他的这种气质会让我们觉得很舒服很愿意跟他在一起。这是温。 良,是讲他的心地善良。夫子一生所追求所实践的就是一个仁字,以仁爱存心,心地善良。忍者爱人,他能够用真诚的爱心、关怀、帮助、照顾一切的人,一切的众生。 恭,是改他对内对自己严肃、谨慎,而对外能够敬人、敬事、敬物。这是恭的意思。所谓一切恭敬。《礼记》取礼篇,第一句话就说取礼曰,无不敬。整一个礼他的核心就是敬。礼者敬而矣。夫子教我们克己复礼为人。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而能够恢复我们的礼,处处能够寻礼、守礼。这是恭。 俭,是节约、节俭。持身节俭不奢华。所谓淡薄以名志,明静以志远。俭以养得,人如果娇奢,那德就有损。人能够按住在简单的生活当中,他的德就容易进步。一个人在娇奢的环境里,很容易堕落。所以夫子俭以养德。处处节约,爱惜所有的物品。 让,就是谦。谦让、礼让,不与人争。真正能够做到与人无争,与世无求。夫子用这这五种圣德去跟人交往,自然能得到别人的尊敬、爱戴。所以,他来到一个国家,别人自然就能够告诉他。把这里的状况告诉他。甚至是,这个国的国君也对他有信任,也对他有敬重。把国事也向他请教。我们从《论语》里看到,很多国君向他问政,诸侯、大夫向他问政,对他不怀疑。不会怀疑孔子会夺他的政权,所以敢于推心置腹的向他请问。这是完全因为夫子有温良恭俭让的品质,所以才感得别人的信任。

【精选】《论语》中的励志名句及译文

《论语》中的励志名句及译文 篇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朋友 从远方而来,不也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 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要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做事符合礼仪;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不受迷惑;五十岁时了解自然的规律;六十岁时一听别人言语,不用多想,便能明白;到了七十岁时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7.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才可以做导师啊。” 8.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 9.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却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却不读书,就会心生迷惑。” 10.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道理都知道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聪明的啊!” 篇二

《论语》中的经典名句

《论语》中的经典名句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也很愉快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孔子说:“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原】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5.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 6.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孔子说:“《关雎》篇,快乐而不放荡,悲哀却不伤痛。” 7.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孔子说:“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8.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孔子说:“立志追求真理而又以粗布淡饭为耻的人,是不值得与他交谈的。” 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要反省自己。” 1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译】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没有能力。”

《群书治要》专题论坛部分老师简介及主讲专题

《群书治要》专题论坛部份老师简介及主讲专题 (按照专题演讲顺序排列) 1、刘余莉教授 简介: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英国赫尔大学哲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哲学系博士后,第十八届(二〇〇七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评委。 刘教授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尤其是中国传统伦理与当代西方美德伦理有着深入的研究和深刻而独到的见解。曾应邀到英国赫尔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哈佛大学作学术报告或学术访问,受到全球各地名校学者的广泛关注。她还是中央电视台《名家讲坛》特聘专家。作为中国教育电视台特邀嘉宾,与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李慕松总裁一道接受访谈,专题节目《中华传统文化——人力资源建设的智慧源泉》播出后引起了企业界对伦理道德教育的广泛共鸣。刘教授主讲的《心态改变命运》走上了中央电视台《名家讲坛》,目前这一授课内容的光盘已在全国公开发行。 刘教授长期为中央党校的学员授课,授课风格质朴平实、儒雅平和、温暖感人、深受好评。 主讲专题:《为政以德 教学为先》——《群书治要·论语》对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2、钟茂森博士 简介:1995年毕业于中国广州中山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5年至1999年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理工大学读书期间,先后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和金融博士学位(时年26岁)。先后在美国德州大学及肯萨斯州州立大学商学院任教四年,获美国特批的“杰出教授与科研人才”绿卡。2003年迁居澳大利亚,任昆士兰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及博士生导师,

后来获得终身教职。钟博士现任中国中山大学、安徽大学客座教授,台湾成功大学客座教授,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研究员。 钟博士多次应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会议上做主题演讲。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布里斯本、法国巴黎、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和地区举办的关于教育与和平的会议上,以及世界各地著名大学(如: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央党校、哈尔滨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成功大学,澳洲昆士兰大学、澳洲国立大学、新南威尔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等等)做主题演讲报告,金融危机后更是呼吁在商界推行中华伦理道德。 钟博士的演讲融汇东西方伦理道德、哲学、心理学、医学、太空物理学与金融学等学科,曾做过《幸福成功的根基》、《青年应有的美德——孝与戒淫》、《和谐之道,以孝贯通》、《百善孝为先》、《金融危机里的省思与出路》、《道义拯救危机——中华伦理世纪重建之路》等百余场主题演讲,介绍和推动中华传统圣贤教育,受到热烈欢迎。 钟博士的学习心得著作,已经被数家出版社争相出版:中华文化的三个根本《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的研习报告;十三经之首的《孝经》、四书之中的《大学》、《论语》以及几百年来大家耳熟能详的治家教子著作《朱子治家格言》《了凡四训》等研习报告已经成书;应大众需要讲解了纯儒学版的《弟子规》、简讲《孝经》也已经成书发行;女德教育的模板《女论语研习报告》发行后,受到大众热烈欢迎;几年来的精彩演讲集录《找寻中国精神》,以及几十年人生足迹的实录《母慈子孝》都已在全国公开发行。 《细讲大学》、《细讲论语(第一辑)》、《历久弥新的中华传统价值观》等书已于2011年5月份正式出版。另外,在北京大学演讲的《振兴企业的中国精神》、《女论语研习报告》、儒学版《弟子规细讲》已经有光盘正版发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