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真卷(江苏1)

苏教版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真卷(江苏1)

苏教版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真卷(江苏1)
苏教版2017-2018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真卷(江苏1)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无锡市小学期末调研试卷

(五年级数学时限80分钟)2018.1

一、计算题(共36分)

1. 直接写出得数(10分)

0.2-0.02= 3.5+0.6=7×0.5=64÷0.08=

1.8+0.25=0.5×

2.4=0.21÷3=8.48÷10=

8.53+5-8.53+5= 2.5×1.86×0.4=

2. 用竖式计算(6分)

10.2-9.07=0.26×10.5=0.036÷0.24=

3. 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计算(12分)

7.36+9.6÷3.2 4.5÷2.5÷4

6.46÷3.4×101-1.9 18÷[1.5×(2.35-0.75)]

厘米)(4分) 5. 计算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4分)学

6

1

6 10

二、填空题(共20分)

1.5个1和8个0.1组成的数是( );58个0.001组成的数是( )。 2.

直线上A 点表示的数是( ),C 点表示的数写成小数是(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学校操场的面积大约是0.85( ); 一款智能手机屏幕的面积大约是80( )。

4.36公顷=( )平方千米 0.15小时=( )分

5.一台拖拉机3小时耕地1.5公顷,照这样计算,耕1公顷地需要( )小时,1.2小时可耕地( )公顷。

6.一个三角形的底是25厘米,高是6厘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7.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中最小的数是a ,那么最大的数是( ),这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平均数是( )。

8.两个自然数相乘,积是36的乘法算式有( )个;用

这三张数字卡片 一共能组成( )个不同的三位数。

9.右图中,长方形的周长是14厘米,长是4厘米,那么平行四边形的

面积是( )平方厘米。 10.

如图所示,摆1个正方形用

4根小棒,摆2个正方形用7根小棒,摆3个正方形用10根小棒……照这样,摆6个正方形用(

)根小棒,摆n 个正方形用( )根小棒。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入括号内)(共12分) 1.0.63÷7的商是9个( )。

A .一

B .十分之一

C .百分之一

D .千分之一

2.已知a ×0.89=b ,且a 和b 都大于0,则a 与b 的大小关系是 ( )。

A .a > b

B .a = b

C .a < b

D .无法确定

3.右图中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估计一下, 图中树叶的面积大约是( )平方厘米。

A .14

B .24

C .34

D .44

……

C

B

A

五年级上册课内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五年级上册课内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认真阅读《窃读记》第3、4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1、在第三自然段中找出描写作者动作的词语写在横线上。跨、踮、挤 2、这两个自然段中一系列动作描写,突出“我”对读书(B)。 A、感到辛苦 B、如饥似渴 C、很是无奈 3、从这两个自然段中,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写在横线上。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4、“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贪婪”是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作者把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二、认真阅读《窃读记》第7—10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1、照样子,写词语。 依依不舍孜孜不倦、振振有词、彬彬有礼 舒舒服服整整齐齐、干干净净、随随便便 2、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支撑(chēn chēng)暂时(zàn zhàn)智慧(zìzhì) 3、“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B)。 A、一个人要读书、吃饭才能长身体。 B、一个人既需要粮食哺育身体,又需要读书来长智慧。一个是物质粮食,一个是精神粮食,二者缺一不可。 C、吃饭能使人长大,读书也能使人长大。 三、认真阅读《走遍天下书为侣》第5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1、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熟悉(陌生)喜爱(厌恶) 2、我会按要求改写句子。 (1)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改为陈述句: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 (2)书是朋友。 扩句:丰富多彩的书是我最真挚的朋友。 3、在这个文段中作者把喜爱的书比作一个朋友和家。 4、作者把喜爱的书比作“家”的理由是什么? 答:作者把喜爱的书比作“家”的理由是:读自己喜爱的书,就是回到自己温暖而亲切的家。 四、认真阅读《走遍天下书为侣》第7、8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1、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欣赏(赞赏)忽略(忽视)思考(思索) 2、读下面的句子,再根据自己读书的感受仿写句子。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良师,也是让你不断进步的阶梯。

(完整版)部编版五年级上课内阅读

人教五年级上册课内阅读专项 第一单元一花一鸟总关情 1 白鹭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1.这几段话的作者是()。 A 徐志摩 B 郭沫若 C 闻一多 2.用小标题分别概括这三段话分别是: 、、。 3.这三幅画面白鹭各是什么样子的?分别表现了白鹭的什么特点?(简单词语概括,填写在表格里。) 4.根据选文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这几段话表达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 B“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这句话说明别的鸟没有白鹭优秀。 C“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这句话说明村民对白鹭的一种恩惠。 D 这几段话主要描写了白鹭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2 落花生 那晚的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吗?” 我们争着答应:“爱!”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姐姐说:“花生的味道很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1.姐姐、哥哥、“我”各是怎样表述花生的好处的? 2.“那晚的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这句话说明()。 A 说明父亲平时不喜欢跟我们在一起。 B 说明父亲平时不喜欢坏天气出门。 C 说明父亲平时工作很忙。 3.父亲把花生与、、作对比:花生是生长在 ,那些水果是高挂。从而赞美花生 、的品质。

部编版5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课内阅读训练(附答案)

第二单元课内阅读训练 主题百花园(39分) 一、主题达标。(21分)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____”。(5分) (1)在两条腿的动物里面,鸵鸟应该算是奔跑的世界冠.(guān guàn)军。 (2)比鸵鸟跑得更快的动物就要数.(shùshǔ)猎豹了。 (3)按照二尺左右的间.(jiān jiàn)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石头。 (4)您要是强.(qiáng qiǎng jiàng)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起撞碎在这 柱子上! (5)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dàdài)夫。 2.按要求写一写。(8分)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字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画线部分换成相应的成语,保持句子的意思不变。(8分) (1)廉颇脱下战袍,背上缚着荆条去请罪。() (2)赵王得了一件极珍贵的东西,叫和氏璧。() (3)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没法计算数目的地道,横的,竖的,直 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

(4)廉颇英勇善战,他只要攻打,没有打不下来的,只要作战,没有不 取得胜利的。() 二、主题探究。(13分) 1.如何提高阅读效率?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画“√”,错误的画“×”。(4分) (1)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阅读。() (2)在阅读过程中圈画一些关键词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加快阅读速 度。() (3)要想提高阅读效率,我们可以回读。() (4)如果遇到不懂的词语,但并不影响理解文章,我们可以先不管它, 继续往下读。() 2.按要求填空。(9分) (1)《将相和》是根据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中的《廉颇蔺 相如列传》改写的。本文写了三个故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从前两个故事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的人,从最后一个故事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人。 (2)将相“不和”的表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 1. 课内阅读。 “人呢?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蠢东西!”军官想着,轻蔑地微笑了一下。 …… 队伍出发了,行军灶打头,跟着就是小孩和军官,俩人并排着走。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 森林越来越密。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穿过杂草丛生的空地,又爬上了长满古松的小山。 (1)照样子,写词语。 一甩一甩______ ______ ______ (2)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的小路______的白桦树林______的空地 ______的小山______的树枝 (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下面句子。 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2.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的时候,他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死了,就在沙丘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侄子照他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 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舍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一根檩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种的树又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佛树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惊动,老人都能快速赶过去,用自己的头,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 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领着黄狗转来转去,修树剪树,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傻子,只有老黄狗知道不是;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疯子,只有小鸟知道不是。 直到有一天,县林业局的老韩来了,出神地看着老人种的那片林子说:“这些树至少值百十万呢。”人们才都说老人最精明了,于是光秃秃的村子里也开始有人种树了。 老人的树成材了。人们说老人要盖最漂亮的,卜楼,要买汽车,要娶本村五十多岁的寡妇……但老人仍然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面,领着走不动的老黄狗转

五年级上学期课内阅读

洼垤乡中心小学2011——2012学年度秋季学期 五年级语文课内阅读 【1】课内阅读(15分) 有一年我回家乡去,在村边遇到了老师,他拄着拐杖正在散步。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知识的种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 1.这个片段选自__________写的《》,课文原题是 《_______________ 》。(2分) 2.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仍然()恭恭敬敬() 3、照样子写词语。(2分) 恭恭敬敬: 娓娓动听: 4、按要求写赞美教师的四字词语和格言。 (2分) 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言: 5、课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表达 了作者对老师的和之情。(2分) 6.“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意思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用“”勾画出“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的句子。(1分) 8、谈谈你对“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 子。”这句话的理解。(3分) 【2】课内阅读(15分) 第四问,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每个人既要讲究“公德”,也要讲究“私德”,要“建筑人格长城”。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要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 以上我谈的就是“每天四问”。如果我们每天都这样地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和鞭策自己,我们就一定能在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1、用“”画出选文中点明中心的句子。 2、这段话选自《》,文中的陶校长指我国知名教育家我还知道他的一句名言: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字的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根本一坏”中的“根本”指: (2)、“讲究‘公德’”中的“公德”指: (3)、“讲究‘私德’”中的“私德”指: (4)、“学习做‘真人’”中的“真人”指: 4、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两句话的含义。 (1)、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2)、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要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及答案 【文段1】窃读记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1、“它在这里”中的“它”指的是() 2、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3、“我像一匹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把“我”比作();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 4、作者为什么说“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文段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苗苗:爷爷;我喜欢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季羡林:喜爱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欢;一定要学好数学。最近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选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才。我看;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才:A有才能的人;B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C表示强调所说的事。 (1)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2)选的都是高才.生。()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喜欢——()培养——() 3、季羡林爷爷要求21世纪的青年是具有()三贯通的人才。 4、季羡林对少年儿童提出了一个怎样的背诵要求;为什么要提这个要求? 5、在课堂上不听老师讲课而自己看闲书行吗?闲书应该在什么时候看? 【文段三】我的长生果

后来;我又不满足于只看一般的故事书了;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那些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使我如醉如痴;我把所有课余时间都花在借阅图书上。这时我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记书中优美的词语;记描写的精彩段落。做笔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强了我的理解力。 1、从文中用“~~~~”画出一个比喻句。 2、“那些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使我如醉如痴”这句话说明了() 3、“我”养成的习惯是();它的好处是( 1、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书是全世界的() 【文段四】梅花魂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联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 大抵: 骨气: 折节: 2、仿照例句;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例:她却不一样;愈是 ..寒冷;愈是 ..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3、说说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原因。 抄写一些有关梅花的诗句: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cún chún)!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yù yùe)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yā yà);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gú gǔ)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 在怎样的境遇里; 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2.给句子画横线处填上关联词语;并自由选择其中一个写句话。 3.外祖父是通过梅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他赞美梅花的话有三层意思:

人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短文阅读

人教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课内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1、“它在这里”中的“它”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像一匹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把“我”比作______________,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说“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二) 苗苗:爷爷,我喜欢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季羡林:喜爱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欢,一定要学好数学。最近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选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才。我看,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才:A有才能的人;B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C表示强调所说的事。(1)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2)选的都是高才生。 ()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喜欢——()培养——()3、季羡林爷爷要求21世纪的青年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贯通的人才。 【拓展运用】 1、季羡林对少年儿童提出了一个怎样的背诵要求,为什么要提这个要求? 2、在课堂上不听老师讲课而自己看闲书行吗?闲书应该在什么时候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内阅读(含答案)

部编五年级上册课内阅读习题 16 太阳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五百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 1.文章开头引用了一个古代神话,这个神话传说的名称是()。 A夸父追日 B 后羿射日 C女蜗补天 D盘古开天地 3.写出下面句子的说明方法。 (1)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这句话主要运用了()和()的方法来说明“太阳离我们很远”这一特点。 (2)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这句话主要运用了()和()的方法,体现了太阳()的特点。 (3)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这句话运用了()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了太阳放出的()大。 (4)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 这句话运用了()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了太阳当时的状态。 4.给这几段话概括小标题。 (1)(2)(3) (1)17 松鼠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它们虽然有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动物,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题目及答案

一)《师恩难忘》 有一年我回家乡去,在村边遇到了老师,他拄着拐杖正在散步。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知识的种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 1.这片断选自《师恩难忘》,作者是刘绍棠,课文原题是《老师领进门》。2.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赞美教师的: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呕心沥血、教书育人、言传身教 3.课文中深深感谢、恭恭敬敬、终生难忘等词语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第一个“树”是培植的意思,第二个“树”是培育、培养的意思。这句话意思是:比喻要使小树成为木料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培养一个人才则需要更多的时间。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5、老师的教诲之恩指:田老师在“我”的心田里播下文学的种子,并教会我做人的道理。 (二)装满昆虫的衣袋 八九岁的时候,父亲叫他去放鸭子。他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去水边逮蝴蝶、捉甲虫,或是蹲下来静静地观察奇妙的水底世界:漂亮的螺壳、来回穿梭的游鱼、五彩缤纷的蠕虫…… 1.这段话选自文章《装满昆虫的衣袋》,“他”指的是法布尔,他出生在法国(国家)。他是一个昆虫学家。 2.“漂亮的螺壳、来回穿梭的游鱼、五彩缤纷的蠕虫……”这里的省略号指的是列举的省略。在“小英跑过来气喘吁吁地说:“我们……得了……第一名……”这段话中省略号指说话断断续续。 3.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主人翁迷恋昆虫和其他小动物。 4、补写末尾省略号的内容:横行霸道的螃蟹,威风凛凛的龙虾,谨慎胆小的甲鱼等等。 (三)装满昆虫的衣袋 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 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以后每次放鸭,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捡那些“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 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

2020年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 参考答案》(含答案)

课内阅读答案 1 白鹭 1.B 解析:这道题是考查学生对本文作者的了解。 2.白鹭钓鱼图白鹭瞭望图白鹭晚飞图解析:抓住各段中的关键语句加以概括即可。如:选文第一段中的“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我们就可以概括出:白鹭钓鱼图。根据“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这句话可以概括出“白鹭瞭望图”。根据“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可以概括出“白鹭晚飞图”。 3. 水田钓鱼枝头闲立黄昏低飞 和谐自然悠闲舒适生机勃勃 解析: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段落的概括能力,第一列分别交代了白鹭的所处位置和时间,第二列填写白鹭的样子,第三列填写白鹭的状态特点。 4.C 解析:白鹭给黄昏中的乡村带来了美,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作者称之为“一种恩惠”,这同样是一种宛转的说法。 2 落花生 1.答案:姐姐说:“花生的味道很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 解析:认真读前几个段落,根据文中人物对话写出答案。 2.答案:C 解析:根据当时的课文写作背景可以知道当时父亲是位好官,所以他当时工作很忙,一心为老百姓,很难有时间跟孩子们在一起。并不是他不喜欢孩子,他也是一位好父亲,为了工作,他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很多机会。,所以A不正确,C正确。B项的说法也是不正确的,因为坏天气不可能影响父亲跟孩子们团聚。 3.答案:桃子、石榴、苹果;地里枝头;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解析:根据文中父亲说的这段话概括提炼重点词语,填写在相应括号里。4.解析:课文前面简单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的经过,这几段重点详细叙述了议花生。答案:议花生详写

2020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

2020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 1. 阅读课文片断,回答问题。 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那个老爷爷跟在后边慢慢走着。 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1)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慢______ 重______ 后______ (2)从什么地方看出一桶水很重? (3)看到妈妈拎着这么重的水桶,你会怎么做? 2. 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白杨(节选)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遇到风沙还是雨雪,()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那么坚强,不软弱,()不动摇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现在还不能理解。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白杨树。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 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消失---______坚强---______ 动摇---______ (3)从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中,我们了解到白杨树具有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特点。 (4)这段话运用了______ 的写法,借介绍白杨树的特点,实则是赞美______的精神。 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宋朝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他看书看得很快,但总是囫囵(húlún)吞枣。他读过的书一本又一本,花(费废)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可是没留下什么印象。这使他很苦(恼脑),疑心自己是不是记忆力不好。 有一次,他(向像)著名学者朱熹请教。朱熹询问他的读书的过程后,给了他一番忠告,说:“以后不要只图快,哪怕一句话,也要重复多遍,总比一味往前赶效果好。读书一定要用脑想,用心记。” 听了朱熹的忠告,陈正之这才明白,他读过的书所以记不住,不是因为记忆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全能训练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全能训练1.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致北京 在我们美妙的语言里, 再没有什么比你的名字更加动听; 在我们祖国的地图上, 还有哪里能象你吸引着我们的心灵? 在我们这里,把那些 去过北京的人都叫做幸福的人; 在我们这里,把从你身边 传来的一张纸片看得比爱人的信还亲。 一辆油罐车正在暴风雪里驶行, 年轻的司机紧瞪着两只大大的眼睛。 他在注视着前进的道路,也瞥视着那 贴在挡风玻璃角上的天安门的图景, 十月里,当你的礼炮, 震动着祖国蓝色的天空; 是谁在油井区路边的雪地上, 端正地写了一长串──北京,北京…… 每一次见到你的名字, 都会引起我们的激动。 你甚至还常常出现在 我们劳动后的甜梦中。 在我们谈心的时候, 谁对谁也不隐瞒自己的感情; 哪怕是能在你的怀抱里住上一天, 这就是我们一生里最大的光荣! 为了这个愿望,我们 日日夜夜地进行着创造性的劳动, 一个信念无时不在鼓舞着我们, ──条条道路,通往北京! (1)查字典: “罐”的部首是______,除部首外共______画。 “瞥”的部首是______,除部首外共______画。 (2)美妙── ______ 注视── ______ 愿望──______ (3)“是谁在油井区路边的雪地上,端正地写了一长串──北京,北京……”这句 话的破折号表示______作用,这句话表达了作者______思想感情。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解放以后,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1)石碑是________刻的。() (2)井是________挖的。() (3)对“吃水不忘挖井人”理解正确的是() 3. 课内阅读。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不一样的________,有不一样的________;不一样________,有不一样的________。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壮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 (1)把选文内容补充完整。 (2)选文介绍的是大自然______的声音。 (3)选文向我们介绍了两种声音,当______拂过,发出的声音是轻柔的,当______吹起,合奏出雄壮的乐曲。 (4)选文的中心句是:______。 4.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他指着礼堂两面墙上新画的几幅中国历代伟人像,说:“这里原来画的都是日本的伟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我看到上面有孔子,有郑成功,有孙中山,还有诸葛亮,穿着八卦衣。看着看着,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这是多么强烈民族精神,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意阿! ①短文中老师的话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 课内阅读。 “人呢?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蠢东西!”军官想着,轻蔑地微笑了一下。 …… 队伍出发了,行军灶打头,跟着就是小孩和军官,俩人并排着走。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 森林越来越密。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穿过杂草丛生的空地,又爬上了长满古松的小山。 (1)照样子,写词语。 一甩一甩______ ______ ______ (2)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的小路______的白桦树林______的空地 ______的小山______的树枝 (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下面句子。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内阅读(含答案)

五上第一单元课内阅读 一、认真阅读《窃读记》第3、4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1、在第三自然段中找出描写作者动作的词语写在横线上。跨、踮、挤 2、这两个自然段中一系列动作描写,突出“我”对读书(B)。 A、感到辛苦 B、如饥似渴 C、很是无奈 3、从这两个自然段中,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写在横线上。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4、“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贪婪”是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作者把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二、认真阅读《窃读记》第7—10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1、照样子,写词语。 依依不舍孜孜不倦、振振有词、彬彬有礼 舒舒服服整整齐齐、干干净净、随随便便 2、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支撑(chēn chēng)暂时(zàn zhàn)智慧(zì zhì) 3、“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B)。 A、一个人要读书、吃饭才能长身体。 B、一个人既需要粮食哺育身体,又需要读书来长智慧。一个是物质粮食,一个是精神粮食,二者缺一不可。 C、吃饭能使人长大,读书也能使人长大。 三、认真阅读《走遍天下书为侣》第5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1、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熟悉(陌生)喜爱(厌恶)

2、我会按要求改写句子。 (1)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改为陈述句: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 (2)书是朋友。 扩句:丰富多彩的书是我最真挚的朋友。 3、在这个文段中作者把喜爱的书比作一个朋友和家。 4、作者把喜爱的书比作“家”的理由是什么? 答:作者把喜爱的书比作“家”的理由是:读自己喜爱的书,就是回到自己温暖而亲切的家。 四、认真阅读《走遍天下书为侣》第7、8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1、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欣赏(赞赏)忽略(忽视)思考(思索) 2、读下面的句子,再根据自己读书的感受仿写句子。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良师,也是让你不断进步的阶梯。 3、第7自然段中用了表示顺序的词语“首先…然后…最后…”,请用上这些词语写一段话。 如果要种一棵树,我们首先要挖一个坑,然后把树放进去,最后把坑填上。 4、“我”是怎样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把作者反复读一本书的方式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位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 5、找出能够体现作者读书顺序的词语:(首先)、(然后)、(还)、(最后)。 6、作者的读书方法,概括讲是:(一遍又一遍地读)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语文S版

语文S版五年级上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卷 一、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我的战友邱少云 为了整个班,为了______________,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nà nuó)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________。 黄昏时候,____________响起了激动人心的口号:“为邱少云同志报仇!”我们怀着_____________,勇猛地冲上“391”高地。敌人全部被歼.(jiān qiān)灭。 看看时间,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二十分钟。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 1、根据课文内容在空白处填空。 2、给划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划横线的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 4、说说下列两个句子中“才”在用法上有什么区别? ①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 ②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二十分钟。 5、志愿军为什么要迅速地拿下“391“高地”? 6、“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我的战友邱少云 那一天,天还没有亮,我们连悄悄地摸进“391”高地下面的山坳,潜伏在一条比较隐蔽的山沟里。太阳渐渐爬上山头。我发现前面六十多米的地方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说话都听得见。敌人居高临下,当然很容易看见我们。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者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我看了一下前面,班长和几个战士伏在枯黄的茅草丛里。他们身上披着厚厚的茅草作伪装,猛一看去,很难发现他们。我又看了看伏在我身边不远的邱少云,他也全身伪装,隐蔽得更好。相隔这么近,我几乎找不到他。 我们的炮兵不断地轰击敌人的阵地,山顶上腾起一团团的青烟。敌人阵地前沿的地堡一个接一个被掀翻了。看着这种情景,我只盼望天快点儿黑,好痛痛快快地打一仗。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隐蔽--- 容易---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居高临下---- 纹丝不动---- 4、用横线划出突出邱少云严格遵守潜伏纪律的句子。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课内阅读精选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课内阅读训练(附答案) 一、认真阅读《窃读记》第3、4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1、在第三自然段中找出描写作者动作的词语写在横线上。跨、踮、挤 2、这两个自然段中一系列动作描写,突出“我”对读书( B )。 A、感到辛苦 B、如饥似渴 C、很是无奈 3、从这两个自然段中,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写在横线上。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4、“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贪婪”是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作者把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二、认真阅读《窃读记》第7—10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1、照样子,写词语。 依依不舍孜孜不倦、振振有词、彬彬有礼 舒舒服服整整齐齐、干干净净、随随便便

2、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支撑(chēn chēng)暂时(zàn zhàn)智慧(zì zhì) 3、“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B )。 A、一个人要读书、吃饭才能长身体。 B、一个人既需要粮食哺育身体,又需要读书来长智慧。一个是物质粮食,一个是精神粮食,二者缺一不可。 C、吃饭能使人长大,读书也能使人长大。 三、认真阅读《走遍天下书为侣》第5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1、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熟悉(陌生)喜爱(厌恶) 2、我会按要求改写句子。 (1)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改为陈述句: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 (2)书是朋友。 扩句:丰富多彩的书是我最真挚的朋友。

3、在这个文段中作者把喜爱的书比作一个朋友和家。 4、作者把喜爱的书比作“家”的理由是什么? 答:作者把喜爱的书比作“家”的理由是:读自己喜爱的书,就是回到自己温暖而亲切的家。 四、认真阅读《走遍天下书为侣》第7、8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1、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欣赏(赞赏)忽略(忽视)思考(思索) 2、读下面的句子,再根据自己读书的感受仿写句子。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良师,也是让你不断进步的阶梯。 3、第7自然段中用了表示顺序的词语“首先…然后…最后…”,请用上这些词语写一段话。 如果要种一棵树,我们首先要挖一个坑,然后把树放进去,最后把坑填上。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突破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突破训练(含答案)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发明家马力 在三星小学。同学们都称马力为“小发明家”。马力是个富有想象力的小女孩,她的小发明故事真的很多呢! 温岭地处(chùchǔ)浙江东南沿海,一到夏季经常断电断水。马力就想:能不能利用温岭海洋性气候的风力和白天的太阳能来解决断电问题?能不能利用屋顶集雨来解决抽水马桶用水问题?她觉得在房屋建筑设计时就应该考虑这个问题,实施“风雨光环保一体建筑设计”计划,既能解决断电断水问题,又能节约能源。 几天后,一个美妙的构思就这样产生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想法付诸实践。一向追求完美的小马力总是苛(kēkè)求做到最好,光草图都不知道画了多少张。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这一设计荣获“环保杯”金点子小学组一等奖。 你瞧,在小马力设计的节能屋顶上,安装了一只小型风力发电机,它能把风能转化为电能;屋顶上再安装一个太阳能接收器,利用太阳能来照明、煮饭、洗澡;还有一个屋顶储(chǔzhǔ)水池,可以用雨水来冲抽水马桶。 屋顶节能,大人设计师们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1)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地处______(chùchǔ)苛______(kē kè)求储______(chǔ zhǔ)水池(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想象——______ 发明——______ 考虑——______ (3)因为______,使马力有了“风雨光环保一体建筑设计”的想象。 (4)马力的“风雨光环保一体建筑设计”是怎样的?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来。2. 课内阅读。 “人呢?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蠢东西!”军官想着,轻蔑地微笑了一下。 …… 队伍出发了,行军灶打头,跟着就是小孩和军官,俩人并排着走。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 森林越来越密。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穿过杂草丛生的空地,又爬上了长满古松的小山。 (1)照样子,写词语。 一甩一甩______ ______ ______ (2)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的小路______的白桦树林______的空地 ______的小山______的树枝

2020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课内阅读训练试题(全套)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课内阅读训练 课内阅读1: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 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 之一分则嫌(),减之一分则嫌(),素之一忽则嫌(),黛之一忽则 嫌()。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 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 孤独的站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 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 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 首很优美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依次填入文中四个括号里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A、黑白长短 B、长白短黑 C、长短白黑 D、黑短白长 2、本文重点是赞美白鹭,为何要在文中插入对白鹭、朱鹭、苍鹭的描述?(不超过2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用“﹎”画出文中的反问句。

4、从全文看,白鹭的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每个方面用两个字概括, 不少于6个字,不超过10个字,包括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两项是() A、本文通过赞美白鹭,表现了作者爱寻常之美、爱平凡之美的思想感情。 B、作者开头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是从白鹭的外貌、形态特点着 眼的。 C、作者在文章最后又说白鹭是“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写出了白鹭易 被人忽视的内在的、质朴的美,这样由里及表,使文章更富有哲理。 D、文章第四小节运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句式,主要突出了白鹭匀称的体态 和谐调的色彩。 E、文章倒数第二小节说“歌未免太铿锵了”,这是说其他鸟唱的歌太响 亮了,作者借此来反衬白鹭宁静悠然的美。 参考答案: 1、C 2、通过比较,形体“适宜”及其自然美的特点。 3、略。 4、自然宁静悠然匀称和谐(能概括出意思类似的三个方面即可) 5、C E(提示:C应为“由表及里”,E泛指所有的歌,不仅指其他鸟唱 的歌) 课内阅读2: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 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