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典型案例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典型案例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典型案例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典型案例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实用课程体系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典型案例

一、实施背景

进入十二五期间,中职学校专业发展遇到一些现实问题:一是学生入校选择专业时对未来工作岗位认识不清,入校后部分学生对专业学习兴趣不浓;二是专业人才培养与建设缺少企业深度参与,未形成校企共建、共管的合作机制;三是原有课程体系下的课程内容与工作岗位关联度弱,人才培养偏离企业岗位用人要求;四是学校教学体系与职业技能鉴定体系脱节,人才评价方式单一,不能很好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五是学校一元下的教学资源软、硬件和“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在上述诸多问题中,课程体系的重构显得尤为突出和迫切。

课程体系建设是中职示范校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部分。中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模式和很成熟的方案,各中职学校都在结合自身实际,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能够实际操作、目标非常明确、工作任务十分清晰、符合市场和岗位对人才需求的具体方案。其落脚的重点就是课程体系的构建。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原本上有一套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但是现在看来,原来那套课程体系基本上就是专科院校专业课程体系的压缩版和简化版,或是将原有的学科课程加以重组的结果,显得陈旧落后,不能充分体现出中职教育人才培养宗旨,不能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我们必须对原有的中职课程体系进行彻底打破,消除传统的、固有的课程体系观念,

二、工作目标

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突出技能,突出实操,建立具有现代中职教育特色、能够体现“依托市场办专业、办好专业兴产业、兴旺产业促就业”办学理念的、适应岗位需要的新的课程体系。

三、工作过程

在以“依托市场办专业、办好专业兴产业、兴旺产业促就业”为办学理念的指引下,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已走过10年时间。在这10年的办学实践中,积累形成了一定特色的、比较优良的人才培养特征,成就了自己鲜明而实用的办学特色,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变思想观念,构建鲜明应用性的课程体系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坚持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树立具有中职特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教育目标的,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一个突破,要打破学科式课程体系,首先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职业教育特点,理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准确把握人才定位目标,制定具有专业特色的培养方案。本专业在设置培养方案时,从分析职业岗位入手,认真梳理职业岗位对高等职业应用性人才培养要求,将职业岗位对专业人员的要求分解为若干个综合能力,把每个综合能力分解为若干个专项能力,并据此制定职业能力分析表。然后根据职业能力表中的每一项具体能力目标与要求,设计课程及教学内容,若干个相关课程和训练项目组成一个教学模块,各教学模块设计有相应的选修课程及训练项目,由此构成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计划。

图1车工岗位构成简图

图2 钳工岗位构成简图

1.本专业主要课程结构表

2.本专业课程体系特色主要表现在:

(1)人才培养方案由知识、能力、素质组成人才规格构架,应用能力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形成人才培养内涵,培养目标定位准确。

(2)具有较强的综合应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解决施工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十分贴切。

(3)素质教育特点突出,对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及健全人格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4)课程设置灵活、适用、针对性强,课程间既有相互联系,又有相对独立性;既能进行分项目教学,又能围绕职业岗位形成一条主线授课,可操作性强。

(二)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四个转变”

“一体化”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开展“专业技能培养与素质教育一体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讲练结合一体化、专业课程与课程设计一体化、校外实践与职业能力培养一体化”的“五个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专业教学内容和性质,以学生为主体,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突出启发式、讨论式、演示式、师生互动式和辩论式等形式,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思想,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处理好难点与重点、概念与应用、规范(标准)与实际做法(灵活)的关系,做到精讲多练、边讲边做、讲做结合,达到养成技能的目的。在专业教学课程中采用案例法、项目法,多门课程都选择一些工程实例让学生分析评讲,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较强的参与度、对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较高的认同度。如在《车工实训指导书》、《焊工实训指导书》、《数控操作实训指导书》和《钳工实训指导书》等课程教学中采用在实训室授课的方式,教师边讲学生边练、讲练结合,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转移,得到学生较高评价。这种融教室、实训室为一体,把“教、学、做”有机结合起来,营造了良好的职业氛围和环境,为多出人才、快

出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采用一体化教学,实质上成就了教改显著的四个转变:

在采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

1.优化衔接:采用教学单元衔接法,以教学单元为基础,将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形成技术应用能力,进而不断创新。

2.有机整合: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作为整合方向。以旧课程的分解和新课程的产生相结合,技术应用能力由知识与技能体现出来的能力要素整合。

3.合理排序:为了实现整体优化,课程内容须经合理排序。知识和技能均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某些理论知识学习必须在一定实践基础上才能进行,而某些技能训练和养成又必须在技术理论的指导下才能“理性”实现,既不是机械的先理论后实践,也不是呆板的先实践后理论,而是“择时而行,择机而动”。

4.开拓创新:开拓创新是中职教育的最高境界,学生在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条件下,对专业有了新的认识和独到见解,注意引导他们在创新思维意识的作用下,形成新的技术成果。

(三)编写出一批学校实用的教材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方案设计演示教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综合训练(三)项目名称:机械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方案设计 学生姓名:李超张强鲁晓帆尹业鑫李世辉 汤龙彪田大江邢永强姬笑歌班级:机自15-4班 学号: 03 05 06 10 15 16 20 22 24 任课教师:刘宏梅 完成时间: 2018.6.15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二零一八年二月

综合训练项目三机械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方案设计 一、目的 1.使学生具有制定工艺规程的初步能力。能综合运用金属切削原理、金属切削刀具、金属切削机床、机床夹具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合理的制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包括零件工艺性分析、工艺路线拟定,编制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2.进一步提高查阅资料,熟练地使用设计手册、参考资料等方面的能力。 3.通过设计的全过程,使学生学会进行工艺设计的程序和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二、设计原始条件 1.原始零件图1张 2.生产纲领:大批大量生产 三、设计工作内容(成果形式) 1.零件图1张(比例1:1); 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张; 3.设计说明书1份。 四、评价标准 评价表 总成绩:(总分 10%) 指导教师:年月日

摘要 本文是对拔叉零件加工应用及加工的工艺性分析,主要包括对零件图的分析、毛坯的选择、零件的装夹、工艺路线的制订、刀具的选择、切削用量的确定、加工工艺文件的填写。选择正确的加工方法,设计合理的加工工艺过程。此外还对拔叉零件的两道工序的加工设计了专用夹具. 机床夹具的种类很多,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通用夹具,规格尺寸多已标准化,并且有专业的工厂进行生产。而广泛用于批量生产,专为某工件加工工序服务的专用夹具,则需要各制造厂根据工件加工工艺自行设计制造。本论文夹具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设计2套夹具。 关键词:加工工艺;加工方法;工艺文件;夹具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一章习题答案(关慧贞)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三版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第一章机械制造及装备设计方法 1.为什么机械制造装备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作用? 答: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的支柱产业,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载体及其转化为规模生产力的工具与桥梁。机械制造业的生产能力主要取决于机械制造装备的先进程度,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制造能力的集中体现,重大装备研制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 2.机械制造装备与其它工业装备相比,特别强调应满足哪些要求,为什么? 答:机械制造装备与其它工业装备相比应具备的主要功能中,除了一般的功能要求外,应强调柔性化、精密化、自动化、机电一体化、节材节能、符合工业工程和绿色工程的要求;更加注重加工精度方面的要求、强度、刚度和抗振性方面的要求、加工稳定性方面的要求、耐用度方面的要求、技术经济方面的要求。 3.柔性化指的是什么?试分析组合机床、普通机床、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和柔性制造系统 的柔性化程度。其柔性表现在哪里? 答:即产品结构柔性化和功能柔性化。产品结构柔性化是指产品设计时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只需对结构作少量的重组和修改,或修改软件,就可以快速地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具有不同功能的新产品。功能柔性化是指只需进行少量的调整,或修改软件可以方便地改变产品或系统的运行功能,以满足不同的加工需要。数控机床、柔性制造单元或系统具有较高的功能柔性化程度。在柔性制造系统中,不同工件可以同时上线,实现混流加工。普通机床、组合机床、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和柔性制造系统的柔性化程度依次增高,其柔性表现在机床结构柔性化和功能柔性化,其中,柔性制造系统的柔性化程度最高。 4.如何解决用精密度较差的机械制造装备制造出精密度较高机械制造装备来? 答:采用机械误差补偿技术或采用数字化技术分析各种引起加工误差的因素,建立误差的数学模型,将误差的数学模型存入计算机。在加工时,由传感器不断地将引起误差的因素测出,输入计算机,算出将产生的综合误差,然而由误差补偿装置按算出的综合误差进行补偿。 5.机械制造装备的机电一体化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机电一体化是指机械技术与微电子、传感检测、信息处理,自动控制和电力电子等技术,按系统工程和整体优化的方法,有机地组成的最佳技术系统。采用机电一体化体的机械制造装备功能强、质量好、故障率低、节能和节材、性能价格比高,具有足够的“结构

《普通车床加工技术》课程标准规定

《普通车床加工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名称:普通车床加工技术 二、对象:三年制中职数控技术专业学生 三、课时:168+ *18 四、学分:12 五、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技术核心技术课,课程要求结合企业车工岗位的生产实际及技能需求,突出技能训练及职业素养的培养,同时,兼顾各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由浅入深,将专业理论知识及岗位职业素养要求融入各训练项目,使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能够主动学习并掌握基本理论,通过反复强化训练,最终达到国家普通车工职业资格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要求。 职业能力目标: ●能使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质量法律意识 ●能熟练操作普通车床,并能对普通车床进行日常维护与保护 ●能熟练使用车床通用夹具进行零件装夹与定位 ●能正确使用车床加工的各种工、量具,并能独立刃磨一些通用刀具 ●能熟练阅读车工工艺文件,加工带有阶台、沟槽、锥体及孔的轴类零件 ●能熟练车削各类成形面及三角形螺纹 ●能用三爪卡盘加工简易偏心件* 六、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程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贯彻“工作过程导向”的设计思路,在教学理念上坚持理实一体化的原则,注重学生基本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培养,将岗位素质教育和技能培养有机地结合。同时,课程中增加了知识拓展内容,使课程的教学更加方便、灵活、

提高了学生对车工技能的适应性。 七、内容要求 项目一普通车床的操作8课时 教学目标 最终目标:独立操作普通车床 促成目标: 1.能识别普通车床各部位,了解各部位的功用,分析普通车床的传动路线2.能阅读车床各铭牌表并通过手柄变换调整加工参数 3.能操作普通车床 4.能对车床进行日常保养并按规范化管理要求摆放各类工、量具 模块一:熟悉普车床 (一)工作任务 1.识别普通车床各部位,了解各部位的功用,会分析普通车床的传动路线(二)实践知识 1.观察机床外形特征,并结合任务指导书要求,认识各部分名称; 2.根据机床部件的位置,理解各部分的功能、切削加工及动力的传动路线;(三)理论知识 1.普通车床的加工范围 2.车床结构与传动系统 3.车加工进给运动 模块二:操作普通车床 (一)工作任务 1.会操作普通车床、调整切削参数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设置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设置标准 (供参考) 一、专业设置的基本依据 1.通过社会调查和就业形势分析,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行业发展的需要进行了必要的论证。 2.有切实可行的专业建设规划和实施办法。 3.有完备的申报和审批手续,符合规模效益和合理布局的原则。 二、专业教学组织 1.设置相应的专业教学机构,根据需要可下设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设备控制技术等教学研究组,相近课程可以合并建组。 2.专业负责人一般应具有高级职称,有较高的教学研究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3.教学研究组负责人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有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 三、专业师资配备 1.专业教师应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及其以上学校的教师任职资格。 2.以每年招生两个班为基数,本专业的专职教师不少于6人,教师数与学生数之比为 1 : 25?1 : 35。专职教师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者不低于40%,高级职称者不低于20%。 3.专业设置课程中的40%以上的授课任务由经过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具有中级职称以上和一定实践经验的专职教师担任。 4.根据专业教学需要,可聘请一定数量、相对稳定的兼职专业教师。兼职专业教师应具有 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及中级以上职称,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实践工作5年以上。 5.每年至少有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进行相应的专业实践。 四、专业教学实施 1.本专业应配备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设计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制造技术、设备控制技术等专业实验室,并达到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合格标准。具备其他相关课程的实验条件,实验设施可与其他专业共用。 2.专业课主要实验设备,见附表。 3.专业课的实验开出率应达到课程设置和教学基本要求规定的70%以上。 4.具有专业教学所需的挂图、教具、视听教材等,与本专业直接相关的书籍和期刊杂志总数不低于45 册/每位学生。 5.具有一定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如计算机、录放像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等),备有相应的 专业教学录像片、多媒体课件等。

中职机械专业试题库-机械基础(李世维-高等教育出版社)

机械基础试题库(1~5章) 一、填空题(共100题、210空。绪论1~10题、20空;第一章11~30题、44空;第二 章31~50题、44空;第三章51~80题、61空;第四章81~90题、20空;第五章91~ 100题、21空。) 1、机器是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与信息。 2 机械是机器与机构的总称。 3、一般机器是由动力部分、传动部分和控制装置三部分组成。 4、构件是机构中的独立运动的单元体。 5、运动副是两构件直接接触组成的可动连接。 6、按两构件的接触形式的不同,运动副可分为低副和高 副。 7、现代工业中主要应用的传动方式有: 液压传动、机械传动、 气动传动和电气传动等四种。 8、低副是指两构件以面接触的运动副,高副是指两构件以___线_____接触的运 动副。 9、按两构件的相对运动形式,低副分为移动副、螺旋副、 转动副。 10、齿轮的啮合属于高副。 11、摩擦轮传动通过两轮直接接触所产生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12、带传动以带作为中间挠性件,利用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或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13、平带传动有开口传动、交叉传动、半交叉传动和角度传动等四种形式。 14、包角是指带与带轮接触弧所对的圆心角,包角越大,带传动能力越__大_。 15、对于平带传动,一般要求包角α≥ 150 度;对于V带传动,一般要求包角α≥120 度。 16、V带是横截面为六角形或近似为六角形的传动带。 17、V带的工作面为 ,它的楔角α一般为__40__。 18、带传动的张紧装置通常采用和两种方法。 19、V带传动中,带的线速度一般应限制在≤ V ≤范围内。 20、平带的开口传动用于两带轮轴线 ,且两带轮转向的场合。 21、平带的交叉传动用于两带轮轴线,且两带轮转向的场合。 22、普通V带分为Y、Z、A、、C、、七种型号。 23、普通V中Y型截面积最,而E型最。 24、平带的张紧轮应放在边的侧,并靠近带轮。 25、V带的张紧轮应放在边的侧,并靠近带轮。 26、若带传动传动比i≠1,则_________带轮上的包角越大,带传动的能力越强。 27、V带传动安装带轮时,两带轮轴线应_________,两带轮相对应V形槽的对称面应________,误差不允许超过__________。 28、V带安装在相应的轮槽内,仅与轮槽__________接触,而不与__________接触。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课程标准

目录 1、《工程图样的识读与绘制》课程标准 (1) 2、《机械零部件的手工制作与拆装》课程标准 (9) 3、《机械零件的普通切削加工》课程标准 (16) 4、《机械零件的数控加工》课程标准 (23) 5、《机械基础》课程标准………………………………………………………………30 6、《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标准 (36) 7、《产品加工综合实训》课程标准 (42) 8、《电工基础》课程标准………………………………………………………………48

《工程图样的识读与绘制》课程 (NZZB/K1101-2013) 一、概述 本课程是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必修课。 1、课程类别:专业基本能力课程 2、适用专业:本标准适用于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工程图样的识读与绘制》课程的开发、建设和实施。 3、学时:建议课程实施时量为128学时。 4、建议开课学期: 第一、二、三学期。 二、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关于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专业基本能力课程,是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学生从学习文化基础课转向专业课学习的奠基石。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读图、绘图,运用各种作图手段来构思、分析和表达工程问题的能力,在专业学习中起到夯实基础的作用。 2、相关课程 本课程以初中所学的立体几何知识基础为前导,直接相关的后续课程包括机械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等课程,间接后续课程包括机械零部件的手工制作与装配、机械零件的普通切削加工、机械零件的数控加工等专业课程。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绘图和手工实际绘图的技能。 1、专业能力目标 (1)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图纸图幅、字体、图线、比例、尺寸标注等相关

机械制造实训方案教学文稿

机械制造实训方案

机械制造实训方案 一、实习性质、目的和任务 课程性质:机械制造实训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熟悉冷热加工生产过程、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学习《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后续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必修课。 实习目的:通过实习,培养学生热爱劳动,遵守纪律的品德,培养经济观点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严谨作风;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和锻炼,并为学习《金属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等后续课程打下实践基础。 实习任务:使学生熟悉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掌握金属加工的主要工艺方法和工艺过程,熟悉各种设备和工具的安全操作使用方法;了解新工艺和新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掌握对简单零件冷热加工方法选择和工艺分析的技能;培养学生认识图纸、加工符号及了解技术条件的能力;使学生懂得并能正确地使用常用机床、工具、量具和夹具;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要求 (一)实习概论课: 1.机械制造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机械制造过程。机械制造实习的内容和安排。 3.机械制造实习的目的和要求。 4.机械制造实习的学习方法。 5.机械制造实习的主要规章制度。 6.入厂安全教育。

(二)铸工实习要求: 1.熟悉铸造生产工艺过程及其特点和应用。 2.了解型砂、芯砂的组成及性能要求。 3.掌握手工造型的基本方法及其选择,熟悉砂型铸造的铸型工艺。 4.了解机器造型的过程及其工艺特点与应用。 5.了解铸造合金熔炼方法和所用设备、冲天炉的规格与炉料。 6.掌握浇注、落砂、清理、检验的方法。 7.掌握铸件常见缺陷及其产生的原因。 8.了解特种铸造主要方法的工艺过程及其特点与应用实例。 内容: ①手工造型:型砂的组成和性能要求。手工造型工具、模样、铸型结构,浇注系统的组成与功用。整模、分模、挖砂、假箱、活块、三箱造型方法示范。 ②机器造型:了解震压造型机与型板、机器造型的原理及操作。 ③砂芯制造:砂芯的作用,砂芯的定位与固定方法,芯砂的特点与组成,芯盒的结构,造芯工艺过程,造芯表演。 ④合金熔炼:铸造合金的种类及其熔化方法与设备,冲天炉的构造与熔化率,冲天炉炉料的组成、作用与加料次序。参观熔炼设备。 ⑤浇注、落砂、清理及检验等工序:各工序的作用及所用的方法与设备,浇注温度与浇注速度对铸件质量的影响,落砂时铸件的温度及其影响,铸件清理的内容与方法,浇、冒口的切除方法,常见铸造缺陷及其产生原因。 (三)焊接实习要求: 1.了解常见焊接方法和热切割的过程,所用的设备与材料,工艺特点。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三章习题答案(关慧贞)..

第三章典型部件设计 1.主轴部件应满足那些基本要求? 答:主轴部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有旋转精度、刚度、抗振性、温升热变形和精度保持性等。主轴的旋转精度是指装配后,在无载荷、低速转动条件下,在安装工件或刀具的主轴部位的径向和轴向跳动。旋转精度取决于主轴、轴承、箱体孔等的制造、装配和调整精度。主轴部件的刚度是指其在外加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通常以主轴前端产生单位位移的弹性变形时,在位移方向上所施加的作用力来定义,主轴部件的刚度是综合刚度,它是主轴、轴承等刚度的综合反映。主轴部件的抗振性是指抵抗受迫振动和自激振动的能力。主轴部件的振动会直接影响工件的表面加工质量,刀具的使用寿命,产生噪声。主轴部件的精度保持性是指长期地保持其原始制造精度的能力,必须提高其耐磨性。 2.主轴轴向定位方式有那几种?各有什麽特点?适用场合 答:(1)前端配置两个方向的推力轴承都分布在前支撑处;特点:在前支撑处轴承较多,发热大,升温高;但主轴承受热后向后伸,不影响轴向精度;适用场合:用于轴向精度和刚度要求较高的高精度机床或数控机床。 (2)后端配置两个方向的推力轴承都布置在后支撑处;特点:发热小、温度低,主轴受热后向前伸长,影响轴向精度;适用范围:用于普通精度机床、立铣、多刀车床。 (3)两端配置两个方向的推力轴承分别布置在前后两个支撑处;特点:这类配置方案当主轴受热伸长后,影响轴承的轴向间隙,为避免松动,可用弹簧消除间隙和补偿热膨胀;适用范围:用于短主轴,如组合机床。 (4)中间配置两个方向的推力轴承配置在前支撑后侧;特点:此方案可减少主轴的悬伸量,使主轴热膨胀后向后伸长,但前支撑结构复杂,温升可能较高。3.试述主轴静压轴承的工作原理 答:主轴静压轴承一般都是使用液体静压轴承,液体静压轴承系统由一套专用供油系统、节流器和轴承三部分组成。静压轴承由供油系统供给一定压力油,输进轴和轴承间隙中,利用油的静压压力支撑载荷、轴颈始终浮在压力油中。所以,轴承油膜压强与主轴转速无关,承载能力不随转速而变化。静压轴承与动压轴承相比有如下优点:承载能力高;旋转精度高;油膜有均化误差的作用,可提高加工精度;抗振性好;运转平稳;既能在极低转速下工作,也能在极高转速下工作;摩擦小,轴承寿命长。

(新)机械加工技术课程标准

《机械加工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机械加工技术 1、前言 1.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职数控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从事机械加工工艺技术员、产品质量检验员等岗位工作的必修课。其功能是培养学生对机械加工过程的各个环节的认知,掌握机械图样的识读与绘制、零件的手工制作、使用普通机床的零件制作等技能,具备从事机械加工相关技术工作的基本职业能力。 1. 2设计思路 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数控技术专业相关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典型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的项目课程。 课程结构以机械加工技术工作任务为线索进行设计,包括机械图样的识读与绘制、零件的手工制作、使用普通机床的零件制作等几个学习项目。课程内容与要求的确定充分考虑了机械加工技术人员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 为了充分体现技能为核心、知识为支撑和职业素养养成为主线的课程思想,将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个工作任务(项目),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引出相关专业知识,渗透职业素养的积累,以典型的零件机械加工过程为基础,展开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由易而难,多采用学习小组领取任务、查阅资料、制订方案、师生研讨、指导实施等师生互动的课内外活动形式,予师生以广阔的创新空间。本课程要求充分运用现代职教理念与技术,引导学生在学做一体的活动中学会学习,培养兴趣,锻炼技能,修炼素养;培养学生崇尚实践,崇尚技能,尊重科学,尊重劳动的意识;引导学生在与身边的老师、同学共同讨论中深化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形成基本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本门课程的建议学时数为234时。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整体认识机械加工过程,掌握机械图样的识读与绘制、零件的手工制作、使用普通机床的零件制作的基本职业技能,培养沟通、合作、务实、严谨等基本职业素养;为提高学生各专门化方向的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 了解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处理的相关知识; 能对结构不同的零件采取合理的表达方法并绘制该零件的零件图,标注完整的尺寸与技术要求; 能正确识读机械零件图样,能读懂简单的装配图;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教学大纲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教学大纲 (—)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包括机床设计、夹具设计、工业自动化、工业机器人等内容。是高等工科院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本、专科生必修的专业课。 2.教学目标及意义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目的与要求是阐明机械制造装备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及其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机械制造装备先进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具备一定的机械制造装备总体设计和结构设计能力。 我国目前机械制造的装备水平还比较落后,国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低,严重影响了机械制造业、乃至整个制造业的振兴。本课程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机械制造方向的主要设计类课程。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为学生能够设计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械产品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机械制造方向的主干技术基础课程之一,包括机床设计、工业机器人设计、物流系统设计和机械加工生产线总体设计等部分。以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方法为主线,以总体设计、运动设计和结构设计为重点,注意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能够掌握机床的主传动系统设计、进给运动设计,主轴部件设计,了解支持件设计,导轨设计、机床刀架和自动换刀装置设计、了解工业机器人机械结构、物流系统总体设计、掌握生产线专用机床的总体设计、了解柔性制造生产线。 4.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程为了达到确定的教学目标而必须着重讲解和分析的机床的主传动系统设计、进给运动设计,主轴部件设计,了解支持件设计,导轨设计、机床刀架和自动换刀装置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理解有困难的知识是工业机器人机械结构,机床主传动系统无级调速系统。 5.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主要包括:课堂讲授、实验,作业、课程设计。

《现代制造技术》课程标准(知识学习)

《现代制造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现代制造技术 学时:36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 先修课程:数控编程数控加工工艺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适用专业:机械类各专业 教材:隋秀凛夏晓峰现代制造技术(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职院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学生了解现代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现代设计技术、现代制造工艺技术、制造自动化技术、现代制造模式以及先进管理技术等知识。 (二)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从专业培养目标及企业的实际出发,结合当今国内外先进的制造技术理论,全面阐述了先进制造技术领域所涉及的内容,让学生在走上社会进入企业之前,先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系统概念,以便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 课程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和最新的教学计划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当今国内外先进制造技术知识为依托,全面展开讲述先进制造技术的内容,拓展学生掌握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把现代制造知识引入到生产实际中,注重培养了解实际、重视实际、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结合实际教学案例,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培养,解决专业学生与生产实际一些制造技术脱节的问题。 本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降低了理论重心,删除繁冗计算;本课程在内容组织形式上分门别类,每个章节都井然有序,层层剖解,每讲到理论知识的时候,均以具体实施案例为背景,让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用客观实际作为事实来说话。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让学生了解当今国内外有哪些先进的制造技术,并且有些先进制造技术其实并不遥远,很普遍地被应用于生产实际和日常生活中。培

机械加工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南宫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专业:机械加工技术

“机械加工技术”中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调研 机械电气工程学院《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相关教师通过各种渠道对巴州范围内的多家石油、机械加工企业进行了调研,对专业现状、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有了明确的认识,为进行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 ⒈职业岗位需求状况: ⑴被调查企业的分布情况 被调查的企业近50家,遍布河北省内各县、市。其中涉及到的有与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相关的单位(如机械制造、机械加工、机械设备安装)、服务类企业单位、制造业企业单位;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三资企业、个体企业及其它企业。从被调查企业的分布和性质来看,我们认为此次调查的安排是比较合理的,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⑵主要企业人才分析 首先针对主要企业人才需求我们进行了调研和分析。不论是企业的规模如何,主要的技术人员分为两类:车床操作技术人员和普通车床、数控车床维护和管理人员。企业大多数都希望招聘的人才最好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⑶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 根据近50家被调查企业反馈的意见可以看出,对毕业生的评价有(见表-1)。

从表-1来看,一般企业认为毕业生在本专业知识方面知识基本恰当,能基本满足工作需要。但是对机械加工类企业来说,学生的专业知识还是

有待加深加强的。另一方面沟通协调以及团队合作精神也是很重要的,本专业毕业生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欠缺。此外,在创新能力上还是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所以在校期间需要加强学生以上能力的培养。 2、企业需求情况分析 ①毕业生主要从事岗位 在调查中,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大多数都是从车床操作、数控车床操作、普通车床和数控车床的设备安装、维修和保养等岗位,有少数毕业生也从事管理工作岗位。 ②急需人才 目前企业急需的人才主要是(按先后顺序):普通车床操作、数控车床操作、设备安装,设备管理和技术服务。调研的这个结果对于我们以后开展教研教学,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与指导学生就业都有了明确的导向。 ③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在校学生取得岗位技能等级证书的重要性 有80%的学生认为岗位技能证书很重要,10%的学生认为技能证书重要,8%的学生认为技能证书一般重要,只有2%的学生认为技能证书不重要。 3、人才职业能力定位 (1)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学生要加强的能力 毕业生普遍反映在校期间应该加强各方面的专业能力,集中在实践动手能力占45%左右,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毕业生急需提高的能力主要是:汉语15%,协调沟通及组织能力35%,实践动手能力占50%。 (2)知识结构 我们从21个知识点方面组织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之后得出,目前 ①机械加工技术的应加强的实践性环节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程 (二)适用专业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模具制造技术专业。 (三)学时 建议课程实施课时为76标准学时。 二、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对应模具制造岗位、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岗位、机械制造岗位、夹具设计岗位、产品质量检测员岗位、产品销售和售后技术员岗位技能和素质培养要求,讲授机械制造加工技能、机械加工工艺编制、机床的装配、产品质量的检测等技能知识。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形成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基础,对学生职业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起着主要支撑作用。 (二)相关课程 本课程前导课程为《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加工设备》、《公差与技术测量》和《机械零件》。 后续课程是《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模具制造工艺》、《现代制造技术概论》。 三、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体目标 本课程以真实模具产品生产任务、生产实际产品为载体,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能掌握各种机械制造加工技能、机械加工工艺编制、

机床的装配、产品质量的检测,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及专业素养。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除了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模具制造方法,机械制造加工技能、机械加工工艺编制、机床的装配、产品质量的检测等专业知识以外,通过课内实训、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企业礼仪习惯及工作素养以及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知识、能力与素质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铸造、压力加工和焊接加工等毛坯成型加工的工艺过程; (2)掌握工件加工方法的选择、工艺路线的拟定及工艺规程的制定; (3)掌握尺寸链的分析方法及计算方法; (4)掌握机械制造精度、表面质量的分析方法; (5)掌握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2.能力目标 (1)能掌握各种机床的操作方法和毛坯加工方法 (2)会编制零件机械加工的工艺规程 (3)会分析产品的制造精度、表面质量 (4)能对机床进行装配方法进行选择 (5)会查阅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工艺参数和图册。 3.素质目标 (1)具有不怕吃苦、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品质; (2)能严格遵守工艺纪律、执行工作规范的工作习惯,有高度的责任心,具有强烈的安全生产意识; (3)具备生产质量意识、生产效率意识和生产成本意识; (4)具备终生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 (6)具有目标追求毅力。(包括职业定位、个人规划、挫折承受力等专业必备素质);

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习资料

附件3: 五年制高职教育五年一贯制 (“3+2”)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与专业代码 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代码 051100 二、招生对象 应届初中毕业生 三、学制与学历 中职段三年,中专;高职段二年,专科 四、学习形式 全日制 五、就业面向 六、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能在生产、技术、管理一线从事机械加工操作与维修、进行中等以下复杂程度零件加工工艺等工作,达到初、中级工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素养;机械视图和测绘能力;使用CAXA等计算机辅助软件的能力;机械制造基本能力;常用车、铣机床,数控车、铣床操作能力。 (二)人才规格

1.知识要求 具有应用数学及物理知识解决机械制造中的数学计算问题的基本能力。 初步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技术,具有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自学能力。 具有一定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语文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 2.技能要求 具有阅读机械零件图和产品装配图的能力,能绘制零件图和简单装配图。 具有对机械零件有关的运算、绘图、执行图标、使用技术资料的技能。 能根据使用要求,初步具有选用零件材料的能力,了解常用热处理的基本知识。具有合理选择通用刀、夹、量具的能力。 解工艺、质量、生产效率的分析方法。 具有对一般加工设备进行维护和排除一般故障的能力。 具有机械加工的基本技能并能熟练的操作1~2种机床。 典型零件(主轴、箱体、齿轮等)的加工工艺 设备润滑系统及切削液的应用知识 3.素质要求 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素养 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检索信息的能力 4.证书要求: 普通机加工专门化方向: 国家职业资格车工(四级)操作技能 国家职业资格铣工(五级)操作技能 国家职业资格磨工(五级)操作技能 钳加工专门化方向: 国家职业资格钳工(四级)操作技能 国家职业资格装配钳工(五级)操作技能

机械基础专业概述

根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分为机械制图、机械基础、金属加工与实训三个培养方向。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职业道德,掌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术技能型人才。 课程的性质、作用 机械基础是研究常用机械零件的受力分析、结构分析、设计计算,并同时进行材料选择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基础课,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和近机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机械基础课程与后面的各门专业课联系紧密,学好本课程对后面各门专业课的学习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无论从事机械制造或维修,还是使用、研究机械或机器,都要运用这些基本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机器的组成;了解构件的受力分析、基本变形形式和强度计算方法;了解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种类、牌号、性能和应用,明确热处理的目的;熟悉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特性和常用机构、机械传动的工作原理及运动特点;了解液压和气压传动工作原理、特点、结构及应用;初步具有使用和维护一般机械的能力;学会使用标准、规范手册和图表等有关技术资料的方法。从而为学习职业岗位技术,形成职业能力打下基础 机械的重要性 日常生活离不开机械——洗衣机、缝纫机、冰箱、电梯、电脑等。 现代生产中起重要作用——汽车、生产自动线、机床等 机械发展程度是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一定机械基础知识。 课程的主要内容 工程力学基础 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 课程的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总体目标:为机械类产品的设计、制造、检测和维护等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 (1)掌握常用机构及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类型、特点及应用等基本知识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专业教学标准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 专业教学标准 制定人: 审核: 成员: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建设 项目工作组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建设项目工作组 二0一三年五月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机械加工技术(0512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国内大中小型企事业单位,培养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普通机床加工、数控机床加工、焊接加工、产品质量检测、机械加工设备维护保养等工作,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良好职业道德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职业范围与职业岗位对应职业资格证书要求(见表5.1)。 表5.1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职业岗位对应职业资格证书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社会能力) 1.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 2.具备人文和科学素养,形成稳固的专业思想和良好的生活态度。 3.具备吃苦耐劳、积极进取、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 4.具备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勇于创新的精神。 5.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意识。 6.能够严格遵守相关行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7.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和一定的创业意识。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能力) 1.具备识读中等难度零件图、装配图,正确地使用绘图工具、相关绘图软件绘制简单零件图、装配图的能力。 2.具备查阅相关标准和手册的能力。 3.具有检测产品的基本技能,能分析零件(产品)加工质量。 4.具有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 【冷加工方向】 1.具有机械加工的基本技能,能熟练操作1种及以上机械加工设备执行工艺,完成零件加工。 2.具有编制与实施中等复杂难度零件工艺的能力。 3.具备编制1种及以上数控加工设备相应的中等复杂难度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的能力。 4.具有使用英文数控面板,阅读数控系统报警信息的基本英语阅读技能。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机械加工技术(0512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和同等学历者。 三、修业年限 三年 四、职业面向 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毕业生很受用人单位的青睐,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较高,适应的工作岗位类型也较广,主要就业方向有:车工;焊工;钳工;数控;激光加工等等。每个职业具体的工作职责与任务、职业资格见表1-1至表1-5。 表1-1机械产品维修工岗位分析 岗位普通车工 职责与任务: 零件的测绘 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编程软件生成二维、三维图形 零件的多工种工艺分析方法 零件加工工艺方案合理性的分析方法及改进措施 加工轴类零件、偏心工件、曲轴的加工、螺纹、蜗杆的加工及大型回转表面的加工 任职资格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中专或以上学历 责任心强,具有认真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能吃苦耐劳 身体健康,适应高强度生产工作环境 善于沟通、善于合作,服从管理,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具有中级以上车工职业资格证

表1-2机械产品维修工岗位分析 岗位焊工 职责与任务: 根据焊接作业指导书,进行坡口加工及装配定位焊 选择合理可行的焊接工艺参数,按正确的操作规程进行施焊 在车间独立完成全位置的钢板和钢管的焊接 自检焊件的外观质量,进行外观修磨处理 矫正焊接变形、消除或减少焊接应力 焊接场地的清理、判断并排除焊接设备的简单故障 任职资格: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中专或以上学历 责任心强,具有认真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能吃苦耐劳 身体健康,适应高强度生产工作环境 善于沟通、善于合作,服从管理,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具有中级以上焊工职业资格证和特种作业操作证 表1-3钳工岗位分析 岗位钳工 职责与任务: 严格遵守公司及本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按照生产任务单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严格按生产工艺要求、操作规程进行各项作业,不得擅自更改生产工艺及作业程序;自觉为车间节省费用,合理使用设备和工具 提高质量意识,把好质量关,做好自检,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通知 上一工序并反馈直接领导;严禁弄虚作假,以次充好,损害公司利益。 工作完毕后必需清扫场地,准确无误及时填写流程卡及交接班记录;保持工作现场整洁,产品摆放的整齐,产品的卡物相符并及时入库,按设备保养规程保养设备 任职资格: 机械加工技术中专或以上学历 熟悉元器件知识,了解电子产品生产工艺 熟悉产品质量标准 获得装配中级职业资格证 表1-4机械产品维修工岗位分析 岗位数控车工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复习(部分)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复习(部分) 课程导入 *机械的定义: 机械是由人为制造的、具有特定功能的、能够进行能量转换的产物。 *为什么说机械制造装备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科技技术发展的载体及使其转化为规模生产力的工具和桥梁。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制造能力的集中表现,重大装备研制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 *机械制造装备包括那几个部分?各有什么作用? 机械制造装备包括:加工装备、工艺装备、仓储输送装备和辅助装备等。(1)加工装备主要指机床(工作母机),包括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床、特种加工机床、木工机床等; (2)工艺装备是指在产品制造过程中所用各种工具的总称,包括刀具、夹具、量具、辅具、模具、检具、钳具、工具、工位器等,是保证产品质量、贯彻工艺规程、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 (3)输送及仓储装备主要包括物料输送装置、机床上料装置、各级仓储装置及立体仓库等,物料输送装置用于实现毛坯、半成品、成品等在车间内工作中心传送的设备。仓储是用来存储原料、毛坯、外购件、半成品、成品、工具等物品的设施。 (4)辅助装备辅助装备包括清洗剂、排屑装置和计量装置等。 *机械制造装备与其他工业化装备相比,特别强调应满足哪些要求? 1)柔性化精密化自动化机电一体化节材节能 2)符合工业工程要求符合 绿色工程要求 *什么是加工精度,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有那些? 加工精度是指加工后零件对理想尺寸、形状和位置的符合程度,一般包括尺寸精度、表面形状精度、相互位置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等。满足加工精度方面的要求。 影响机械制造装备加工精度的因素有很多,与机械制造装备本身有关的因素有几何精度、传动精度、运动精度、定位精度(机床的定位件运动到达规定位置的精度)和低速运动平稳性等。 *机床精度包括:几何精度,传动精度,运动精度和定位精度。 *机床主要设计内容有哪些? 1.总体设计 (1)主要技术指标确定 (2)总体设计:基本参数设计,传动设计,总体布局设计,控制设计。 2.详细设计:技术设计,施工设计。全部零件图、技术文件 *机械运动简图与机械运动草图的区别? 两者都表示了机械运动的原理。但简图有尺寸比例要求,草图没有尺寸比例要求。 *机械制造装备的一般功能要求有:加工精度、刚度、强度、抗振、加工稳定性、耐用度技术经济性。

机械加工工艺标准流程过程描述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详解 1.机械加工工艺流程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之一,它是在具体的生产条件下,把较为合理的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按照规定的形式书写成工艺文件,经审批后用来指导生产。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工件加工的工艺路线、各工序的具体内容及所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工件的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切削用量、时间定额等。 1.1 机械加工艺规程的作用 (1)是指导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 工艺规程是依据工艺学原理和工艺试验,经过生产验证而确定的,是科学技术和生产经验的结晶。所以,它是获得合格产品的技术保证,是指导企业生产活动的重要文件。正因为这样,在生产中必须遵守工艺规程,否则常常会引起产品质量的严重下降,生产率显著降低,甚至造成废品。但是,工艺规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工艺人员应总结工人的革新创造,可以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及时地汲取国内外的先进工艺技术,对现行工艺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但必须要有严格的审批手续。 (2)是生产组织和生产准备工作的依据 生产计划的制订,产品投产前原材料和毛坯的供应、工艺装备的设计、制造与采购、机床负荷的调整、作业计划的编排、劳动力的组织、工时定额的制订以及成本的核算等,都是以工艺规程作为基本依据的。 (3)是新建和扩建工厂(车间)的技术依据 在新建和扩建工厂(车间)时,生产所需要的机床和其它设备的种类、数量和规格,车间的面积、机床的布置、生产工人的工种、技术等级及数量、辅助部门的安排等都是以工艺规程为基础,根据生产类型来确定。除此以外,先进的工艺规程也起着推广和交流先进经验的作用,典型工艺规程可指导同类产品的生产。 1.2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 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是优质、高产和低成本,即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争取最好的经济效益。在具体制定时,还应注意下列问题: 1)技术上的先进性在制订工艺规程时,要了解国内外本行业工艺技术的发展,通过必要的工艺试验,尽可能采用先进适用的工艺和工艺装备。 2)经济上的合理性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可能会出现几种能够保证零件技术要求的工艺方案。此时应通过成本核算或相互对比,选择经济上最合理的方案,使产品生产成本最低。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程 (二)适用专业本标准适用于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模具制造技术专业。 (三)学时 建议课程实施课时为76 标准学时。 二、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对应模具制造岗位、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岗位、机械制造岗位、夹具设计岗位、产品质量检测员岗位、产品销售和售后技术员岗位技能和素质培养要求,讲授机械制造加工技能、机械加工工艺编制、机床的装配、产品质量的检测等技能知识。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形成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基础,对学生职业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起着主要支撑作用。 (二)相关课程 本课程前导课程为《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加工设备》、《公差与技术测量》和《机械零件》。 后续课程是《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模具制造工艺》、《现代制造技术概论》。 三、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体目标本课程以真实模具产品生产任务、生产实际产品为载体,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能掌握各种机械制造加工技能、机械加工工艺编制、机床的装配、产品质量的检测,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及专业素养。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除了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模具制造方法,机械制造加工技能、机械加工工艺编制、机床的装配、产品质量的检测等专业知识以外,通过课内实训、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企业礼仪习惯及工作素养以及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知识、能力与素质目标 1. 知识目标

(1)掌握铸造、压力加工和焊接加工等毛坯成型加工的工艺过程; (2)掌握工件加工方法的选择、工艺路线的拟定及工艺规程的制定; (3)掌握尺寸链的分析方法及计算方法; (4)掌握机械制造精度、表面质量的分析方法; (5)掌握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2. 能力目标 (1)能掌握各种机床的操作方法和毛坯加工方法 (2)会编制零件机械加工的工艺规程 (3)会分析产品的制造精度、表面质量 (4)能对机床进行装配方法进行选择 (5)会查阅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工艺参数和图册。 3. 素质目标 (1)具有不怕吃苦、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品质; (2)能严格遵守工艺纪律、执行工作规范的工作习惯,有高度的责任心,具有强烈的安全生产意识; (3)具备生产质量意识、生产效率意识和生产成本意识; (4)具备终生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 (6)具有目标追求毅力。(包括职业定位、个人规划、挫折承受力等专业必备素质); (7)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生活心态。 四、课程内容 (一)课程设计思路 本门课程是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为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总体思路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针对现时企业冲压模具生产制造技术人员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职业能力等要求进行深入分析,确立具有职业代表性的典型工作任务,根据企业完成工作任务的流程,合理地设计出教学方法,并依据职业教育学相关原理,参照职业技术要求,结合学校自身教学条件,设计出合适的教学载体,进而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