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特色专业建设为契机,构建立体化的应用化学实践教学体系

以特色专业建设为契机,构建立体化的应用化学实践教学体系

以特色专业建设为契机,构建立体化的应用化学实践教学体系

王日为周杰汪建民尹洪宗刘葵姜林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泰安,271018)

摘要:为了强化应用化学特色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全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既具有较强的化学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化学复合型人才,建立了以专业基础实验、实验课程设计、中级化学实验为基本实践环节,课程教学实习、专业方向实习、毕业综合实习、创新研究项目、毕业论文为综合实践环节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全面保障了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应用化学;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2000年,我校成功申报应用化学本科专业并于2001年开始招生,2003年又成功申报了应用化学硕士点,2005年成功申报了分析化学硕士点。2005年应用化学本科专业被确定为第一批校级特色专业进行重点建设。多年来,我们结合学校定位以及化学与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专业建设,对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两次大的修订。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在指导思想、培养目标、体系构建、课程设置等方面更符合当今大众化教育的特点,同时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出了“通才教育+精英教育”的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了突出专业特色,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重点规划并实施了一个立体化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经过近四年的建设与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对我校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作一介绍。

一、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应用化学专业是介于化学与化工类专业之间的应用型理科专业,其目标是培养理工结合型的“用”化学的人才,在知识结构的构建上与纯化学的所谓“做”化学的人才显然不同。应用化学专业培养的应该是在化学基础研究人员与化学工程技术人员之间起桥梁作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在知识结构方面不仅应该有比较扎实的化学知识与理论基础,同时还必须具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产实际中去的技能与本领,专业特色方面应该充分体现:理工结合、文理兼顾、基础厚实、技能突出、适用面广的原则[1,2]。显然“技能突出”是上述原则中的重点内容,我们认为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技能是:掌握一定的的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观察、判断、分析、抽象思维、总结表达、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规律,具备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这些技能恰恰是创新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各环节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应该紧紧围绕“技能突出”这一原则来进行。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我校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见图1。这是一个以“专业基础实验+实验课程设计+中级化学实验”为主体,“课程教学实习+专业方向实习+大学生创新研究训练计划(SRT)+毕毕业综合实习”为侧翼的多层次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共56.5学分,占学生毕业规定最低总学分的31.6%[3]。

1.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实验部分

主体部分的专业基础实验与各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相匹配,但又独立于理论课之外单独设课,分别对应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原理六大专业必修课程。其实验教学内容的确定在注重与理论课教学内容相联系的前提下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注重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实验习惯、思维方法的训练,在各门实验课程中有

目的、有计划、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入综合性实验,让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与基本技能,学会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描述与解释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同时使学生体会到学化学、做化学实验、做化学研究的乐趣,本部分实验共22.5学分,占实践教学环节学分的39.8%。

图1. 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实验课程设计是一个4选2的教学环节,即在四大化学实验中的每一门实验基本结束时,安排一周左右的时间,学生自愿组成科研兴趣小组,每组4-5人,结合本门实验课程及与之相对应的理论课程内容选定一个小课题,在低年级通常由教师提供课题,如进行无机化学实验课程设计时,教师提供了十个备选课题,分别涉及实验室各类无机物废水的处理、磁性铁氧体物质的制备、酸度对磺酰基水杨酸铁(铜)配合物组成与稳定性的影响、无机净水剂的制备及净水效果评价等,对于高年级学生则鼓励自选课题,通常在相关实验课程结束前五周布置,要求学生从查阅资料、拟定实验方案并交指导教师审核、方案通过后准备实验仪器与试剂、在规定开放实验室的时间内完成实验,学生在进行实验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仅仅起到一个“顾问”的作用,实验完成后要求学生按核心期刊论文撰写格式提交研究报告并同时提交小组成员在本实验课程设计中所承担任务的说明,指导教师通过综合考评后决定是否通过并给予学分。本环节要求学生在四学年内至少完成两门实验课程设计,共2学分。

中级化学实验为一门3学分的模块课程,安排在专业基础实验全部结束后的第七学期。这是一门化学实验大综合课程,其内容的选择根据学生所选专业模块的不同而不同,如果是化学分离与分析模块则实验内容侧重于天然产物的分离与分析技术,如槐米中黄酮类化合物、天然食用色素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含量分析等,如果是精细化工模块则实验内容侧重于精细化工产品的合成、分离、结构表征、含量分析等,如具特殊功能的手性配合物的制备包括配体的合成等,一个实验可能涉及到学生所学的各大基础化学理论与实验的内容,能起到全面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作用。

2.实践教学环节实习部分

课程教学实习与专业方向实习分别在校外教学基地与化学实验中心完成,包括专业认知实习、化工基础教学实习、专业模块实习共16学分。专业认知实习安排在第一个学期,由专业主任具体负责,先进行一个两小时左右的专业介绍,重点介绍专业性质与专业定位、培养规格、专业方向、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与选课原则、专业教学条件、专业发展前景与考研就业等,再引领学生参观专业实验室、请部分专业教师介绍应用化学领域的研究方向,同时每年从校外聘请应用化学界的知名学者、化学化工企业或公司的经理或工程技术人员来学校做学术报告或讲座,不断深化学生对自己所从事专业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应用化学专业的兴趣。化工基础教学实习安排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近年来,先后建立了四个校外实习基地,涵盖合成氨工业、生物化工、石油化工、高分子材料、精细化工等领域,除组织学生去基地

进行集中见习与实习外,还有计划地安排部分学生利用假期去基地进行专业实践。专业模块实习安排在第四学年,通常有两种选择,考上研究生的学生一般安排在本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心进行实习,结合毕业论文及所报考的专业选择模块实习课题与指导教师,即将就业的学生则鼓励其积极与用人单位联系,去用人单位进行见习或短期实习以期尽快适应用人单位的工作环境与要求,而其实习成绩则由校内专业指导教师与用人单位人事部门协商确定。

毕业论文与毕业实习环节共7学分,根据学生考研与就业意向安排课题,严格做到一人一题。指导教师与课题选择与安排实行双向选择,首先安排教师与学生自由申报毕业论文课题,所报课题必须多于毕业生总数,然后进行双选,再由院毕业生工作指导小组进行适当调整后公布,题目一经确定不允许随意更改。学校与学院对毕业论文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操作规范,教师下达任务书以后学生必须撰写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制订研究方案后方可开展实验,学校与学院在四月中旬进行本科毕业论文中期检查及时发现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院毕业生工作领导小组会及时组织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集中讨论解决。毕业论文成绩评定采取的是两名评阅教师、指导教师、论文答辩小组、院毕业论文指导小组四级评分制,最终评选出院级和校级优秀论文,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全面保证了毕业论文的指导质量,涌现出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有多篇论文在高水平专业期刊上发表。

另外还安排了3个创新学分,鼓励学生进行课外研究活动,2003年学校启动了“大学生创新研究训练计划(SRT)”,每年拿出一定数额的经费支持本科生进行科学研究,2001-2005级应用化学专业共申请30项,每个项目的资助力度为800-2000元,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安排下,在教师科研室或院开放实验室进行一年左右的课题研究,然后撰写研究报告或研究论文,学生根据自己所做工作情况申请、由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给出相应的创新学分。

(三)、实践教学环节效果评价

我校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其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有4组二十余名同学在学校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奖,获校级优秀毕业论文两篇,8名学生正式发表了科研论文。两年来共考取研究生34名,一次性就业人数达62人,考研率居学校非农专业第一位,而就业率连续两年位居学校第一位。其中有34名同学从事与应用化学专业相关的专业技术工作,有关反馈信息表明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较快地适应相关专业技术工作。

参考文献:

[1] 魏子栋,魏锡文,黎学明等.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6):169-170.

[2] 郭灿城,蔡炳新,陈贻文等.理工融合的基础化学教学新体系的完善与实践[R].长沙:湖南大学,2001

[3] 王日为,周杰,路福绥等.发挥生命科学特色,构建新型应用化学人才培养体系[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增刊):90-92.

个人信息:王日为,42岁,男,汉族,湖南长沙,山东农业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应用化学专业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化学教育与天然产物化学,联系电话:0538-*******(办),电子信箱:wjfx@https://www.doczj.com/doc/684289804.html,。

发表信息:本文原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8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