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影响寻衅滋事动机认定的

浅析影响寻衅滋事动机认定的

浅析影响寻衅滋事动机认定的
浅析影响寻衅滋事动机认定的

浅析影响寻衅滋事动机认定的“因”和

“事”

——兼谈债务纠纷引发的寻衅滋事行为摘要两高发布的《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

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三款规定,将“债务纠纷”作为寻衅滋

事的一般阻却事由。本文通过“因”与“事”的分析,认为对上述“债务纠纷”应作限制性解释,即此处的“债务纠纷”应与“婚恋、家庭、邻里”等民间纠纷性质相同,特指社会一般观念能够理解和

接受的常态债务纠纷,不包括在债务设立之初或纠纷产生之前主观

上就具有实施寻衅滋事概括故意的情形,对于讨要非特定对象之间

高利借贷以及第三方代为有偿讨债等情形,可以考虑直接认定为

“寻衅滋事”。

关键词事因寻衅滋事债务纠纷

犯罪动机是否作为寻衅滋事罪的主观要素以及事出有因是否符

合其主观要求,在学术界和实务界一直存在争议。传统观点认为,

寻衅滋事是无事生非、肆意挑衅、起哄捣乱、骚扰破坏的行为,往

往将行为是否无事生非、是否事出无因作为辨别寻衅滋事的重要依据。

2013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

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一条规定“行为人为寻求刺激、发泄情绪、逞强耍横等,

无事生非,实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认定为

‘寻衅滋事’。行为人因日常生活中的偶发矛盾纠纷,借故生非,

实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认定为‘寻衅滋事’,但矛盾系由被害人故意引发或者被害人对矛盾激化负有主要责任的

除外。行为人因婚恋、家庭、邻里、债务等纠纷,实施殴打、辱骂、恐吓他人或者损毁、占用他人财物等行为的,一般不认定为‘寻衅

滋事’,但经有关部门批评制止或者处理处罚后,继续实施前列行为,破坏社会秩序的除外。”,本文中笔者分别将这三种类型寻衅

滋事称为“无事生非型”、“借故生非型”和“拒不改正型”。

据此,司法实践中的寻衅滋事罪不再是绝对的事出无因,无事

生非。相反,一些事出有因的行为也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研究哪些

事出有因的行为可以构成寻衅滋事,“因”与“事”就成为不得不

考虑的因素。其中,“因”指的是刺激行为人实施相应行为的因素,

通常是指行为人在实施行为前与行为对象之间所发生的矛盾纠纷。“事”指的是违法行为人在“因”的刺激下所实施的行为及造成的后果。

本文试以滋事行为的“因”与“事”为切入点,从“因”的合理性、“事”的不当性以及“因”对“事”的刺激程度等方面分析行为事出无因与事出有因的本质区别,判断是否具有寻衅动机,进而认定是否构成寻衅滋事,并围绕司法实践中常见的债务纠纷引发的寻衅滋事行为进行辨析。

一、“因”和“事”对寻衅滋事动机认定的一般影响

犯罪动机是否作为寻衅滋事罪的主观要素,理论界存在争议。肯定说认为,作为犯罪主观方面的一部分,犯罪动机虽然不能完全作为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和标准,但是在寻衅滋事罪中,犯罪动机不能被忽略。理由是,寻衅滋事罪作为79刑法流氓罪分解的罪名,继承了流氓罪的主观要素,包括公然藐视国法和公德,向社会应共同遵守的秩序挑战的故意,且常有寻求精神刺激、发泄不良情绪、填补心理空虚、耍威风取乐等内容。否定说认为,寻衅滋事罪的犯罪动机不是法定的主观构成要素,现实中出现了没

有流氓动机的寻衅滋事案件,认定寻衅滋事罪应坚持从犯罪构成要件法定要素入手,不宜人为地给寻衅滋事罪加上犯罪动机的主观构成要素,否则会不当地限缩本罪的适用范围。笔者发现,上述观点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流氓动机”是否是寻衅滋事罪必要的主观要素,以及流氓动机本身定义的科学性上。笔者认为,不能因为流氓动机本身定义的模糊性而否定寻衅滋事罪主观方面应当具有的动机要素。寻衅滋事罪的动机要素是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重要依据,但是寻衅滋事罪的动机要素不等同于流氓动机。从字面来看,有关词典将“寻衅”解释为寻找事端,故意找借口挑起事端,似乎对此未作肯定,但从《解释》第一条的内容不难看出,该条文实际上就是围绕着“因”与“事”进行规定,《解释》也是试图从寻衅滋事的主观动机来辨析和认定寻衅滋事罪。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的起草同志对《解释》的解读也认为“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有寻衅动机,是认定有关行为是否属于寻衅滋事、是构成寻衅滋事罪还是其他犯罪的关键。”因此,“因”与“事”对判断寻衅动机具有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寻衅滋事罪的认定。

(一)“因”的合理性越强,越容易被人理解,越容易得出事出有因的结论

行为人一般是在“因”的刺激下实施相应行为,判断行为是否

事出有因,首先要分析“因”本身的合理性。对于“因”合理性的

分析,应当考虑多方面因素。从“因”的发起方式上,需要分析是

行为人故意挑起还是被害人引发,如行为人通过故意制造矛盾挑起

事端,实施殴打、任意损毁财物等行为,则“因”具有明显的不合

理性;从“因”的发展过程上,需要分析是偶然发生还是积怨已久,如双方无意碰撞后,行为人小题大做,借题发挥,殴打对方,此“因”也具有明显的不合理性。再如,行为人因邻里纠纷殴打对方,“因”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公安机关制止或处理后,行为人仍然

以此为由继续实施殴打的,“因”的持续被切割,导致“因”的

合理性降低;从激化原因上,需要分析是哪一方负有主要责任,如

无意碰撞后,被害人当众对行为人实施辱骂,对矛盾激化负有一定

责任,那么行为人据此实施相应行为的“因”的合理性就会增强。

此外,还要考虑当事人的性别、年龄及生活习惯、文化程度、宗教

信仰等个体因素,从而综合辨析“因”的合理性。

对于明显不合理的“因”,无需进入“事”的分析,直接可以

得出事出无因的结论,认定为具有寻衅滋事动机。反之,如果“因”具有较强的合理性,更容易得出事出有因的结论,则是否具有寻衅

滋动机,还需结合“事”的不当性及“因”对“事”的刺激程度加以综合判断。

(二)“事”的不当性越强,则行为就越难以被人接受,越难以得出事出有因的结论

在“因”的刺激下,违法行为人实施了具体行为并造成损害,即发生了“事”。尽管“事”与“因”的判断都以社会一般人的观念为标准,但由于“因”本身就有一定的主观因素,难以完全用客观的标准来衡量,而“事”是违法行为人实施的客观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也是现实的、具体的。因此,对“事”主要是从客观方面进行评价,即从行为时间、行为地点、行为手段、行为持续时间、行为次数、行为对象及造成的人身伤害、财物损失后果等方面进行不当性评价,以行为的恶劣程度来衡量“事”的不当性程度。“事”的不当性越强,对正常社会秩序的破坏越严重,从而就越难以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接受。例如,同样是无意碰撞、发生口角后,甲是持凶器对乙多次殴打,而丙是徒手对丁殴打一下。在这两种情形中,刺激甲、丙行为的“因”相同,但是由于甲是持凶器对实施多次殴打,其“事”的不当性要远远强于丙徒手对丁殴打行为的不当性,因此其行为也就更难得到他人的理解,容易得出事出无因的结论。

《解释》第二条至第六条对刑法二百九十三条相关行为的“情节

恶劣”、“情节严重”、“严重混乱”作了详细的规定,为准确判

断“事”的不当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三)事出有(无)因是考量“因”对“事”刺激强度的判断

结果

判断是否属于事出有因,要全面均衡“因”对“事”刺激程度后,综合分析、考量后形成的主观评价结论,一般情况下,离开了“因”或“事”,都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一般考量过程要经过这

样的三个环节,首先评判“因”的合理性,并评价此“因”是否可

为社会一般人所理解和接受;其次,分析“事”的不当性,并估量

在前“因”的刺激下社会一般人是否会实施相应行为,及可能实施

行为的限度;最后,分析“因”对“事”的刺激程度。如果“事”

的不当性程度明显超出一般人所认同的“因”刺激强度下违法行为

人实施行为的限度,则就容易得出事出无因的结论,反之就是事出

有因。

寻衅滋事往往有形成和发展的持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因”的合理性与“事”的不当性往往会发生一定变化,或者被害人过错、第三方制止等其他因素的介入,都会导致“因”本身的合理性发生

变化,对“事”的刺激强度可能由强变弱,也可能由弱增强,“事”的不当性也如此,影响着是否事出有(无)因的认定。

二、《解释》规定的“因”和“事”

《解释》第一条规定了“无事生非型”、“借故生非型”和

“拒不改正型”三种寻衅滋事,笔者认为通过“事”与“因”的分

析都难以得出事出有因的结论。

“无事生非型”寻衅滋事,属于典型的事出无因。值得注

意的是,“无事生非”中的“事”也就是“事出无因”中的“因”,应当是指基于一般人的理性,能够理解、接受的原因。而对于行为

人提出的明显不合理的理由或故意制造的矛盾,实质上不属于“因”。比如,向陌生女性索要电话号码未果后,以对方不给面子

的理由对女性实施辱骂、拦截、追逐,其中“对方不给面子”的理由,实质上不是事出有因的“因”。再如,已经明确分手的恋爱对象,却以“第三者”插足恋爱关系为由,殴打对方新交往的异性朋友,这样的理由明显缺乏合理性,也不是事出有因的“因”,仍属“无事生非型”。

《解释》第一条第二款前半款规定的“行为人因日常生活中的

偶发矛盾,借故生非,实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的行为的,应

当认定为‘寻衅滋事’”,即“借故生非型”,系因偶发矛盾,小

题大做、借题发挥。例如,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无意碰撞后,即实

施随意殴打他人或者任意毁损他人财物等行为的。显然,无意碰撞

造成的“偶发矛盾”的刺激程度微弱,通过社会一般观念及演绎推

理可以判断,明显不属于解决纠纷的合理方式,超出了社会一般人

所能接受的合理限度,应评价为具有寻衅滋事动机。而解释第一条

第二款但书规定“但矛盾系由被害人故意引发或者被害人对矛盾激

化负有主要责任的除外”,系由于被害人因素使“因”发生了变化,导致“因”的合理性增强,对行为人实施“事”的刺激强度增强,

因此容易得出事出有因的结论。

《解释》第一条第三款前半款规定“行为人因婚恋、家庭、邻里、债务等纠纷,实施殴打、辱骂、恐吓他人或者损毁、占用他人

财物等行为的,一般不认定为‘寻衅滋事’”,即“拒不改正型”。由于此类民间纠纷是生活中常见的,特别是基于积怨,尽管由此导

致的过度私力救济及侵权行为仍具有非法性,但其目的具有一定的

正当性,故此“因”是一般人所能预测和理解的,具有较强的因果性,其刺激强度较大,可以得出事出有因的结论,因此不宜认定为

具有寻衅动机。而“经有关部门批评制止或者处理处罚后,继续实

施前列行为,破坏社会秩序的”,则由于有关部门处理行为的介入

影响了“因”到“事”发展过程,大大降低了“因”对“事”的刺

激程度。另一方面,在有关部门批评制止后,行为人应当明知行为

的非法性,再次实施不法行为,表明行为人存在藐视和挑战社会一

般交往规则的意图,增强了事的不当性,可以认定行为人具有寻衅

动机。

在经验社会中,任何事情都有起因或诱因,即使是无事生非型

寻衅滋事,从表面上看,行为人通常也会通过故意引发矛盾、挑起

事端等方式制造一些根本无法让一般人接受的“理由”。因此,寻

衅滋事行为中的“因”几乎是普遍存在的,毫无源由的无事生非已

经极为少见。笔者认为,《解释》的规定实质上并没有否定以事出

无因、事出有因来辨析和认定寻衅滋事的传统观点。传统观点认为

事出有因不是寻衅滋事,事出无因才能构成寻衅滋事,其“因”指

的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文字内涵,而是需以一般人的理性视角加以

判断。影响寻衅动机的“有因”是指存在可以让一般人预测、理解、接受的原因,“无因”是指基于一般人的理性,难以令人预测、理解、接受的原因,或者基于一般人的理性,难以从因推断出事。

三、“因”“事”分析讨债型寻衅滋事行为

债务纠纷引发的殴打、追逐、拦截、辱骂、恐吓、强拿硬要、

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等行为是否可以直接认定为寻衅滋事,已

成为困扰司法实践的难题。有观点认为,行为人为追讨债务实施刑

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的行为,一律应该适用《解释》第一条第三

款拒不改正型寻衅滋事的规定,如尚未经有关部门批评制止或者处

理处罚的,不认为是寻衅滋事。也有观点认为,部分为讨债实施的

行为已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待有关部门制止处理后再认定寻衅滋事,有放纵犯罪之嫌,应直接认定为寻衅滋事。

《解释》第一条第三款规定“行为人因婚恋、家庭、邻里、债

务等纠纷,实施殴打、辱骂、恐吓他人或者损毁、占用他人财物等

行为的,一般不认定为‘寻衅滋事’”。此处的除外规定一般争议

不大,但“债务纠纷”的范围直接关系到认定寻衅滋事罪的边界问题,需要深入研究。笔者认为,此处的“债务纠纷”应与“婚恋、

家庭、邻里”等民间纠纷性质相同,即特指社会一般观念能够理解

和接受的纠纷,不包括在债务设立之初或纠纷产生之前就具有实施

寻衅滋事概括故意的情形,这是解决非法讨债行为能否直接认定为

寻衅滋事的关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17

条也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采取非法拘禁他人或者非法私自扣押

他人财产追索债务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或者予以拘留、罚

款”。尽管此条款宣示性意义大过实际应用价值,但为研究讨债型寻衅滋事行为提供了价值判断的依据。

笔者认为,前述“因”“事”分析方法可以为研究“哪些特殊情况下可以直接认定为寻衅滋事”提供区分准则,从而为准确认定讨债型寻衅滋事行为提供很好的解决思路,对为追讨债务客观上实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的行为,可以区分以下情况处理。

(一)特定对象之间借贷引发以非法手段讨债行为

对于亲友、同事、同学、邻居等具有人情因素的特定对象之间借贷,一般约定的借款利息不会过分高,债权人自己及无偿帮助债权人讨债的其他人,采取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的行为追讨债务的,由于不履行还款义务本身属于违约行为,非法追讨债务行为涉及过度自力救济,对于一般性过激手段,“因”的合理性明显,对“事”的刺激强度较大,通过演绎推理能得出事出有因的结论,从而推定行为人缺乏寻衅动机。此外,行为发生在相对特定的熟人之间,对社会秩序的影响较小,因此不宜直接认定为寻衅滋事。笔者同时认为,《解释》将婚恋、家庭、邻里、债务等纠纷规定为寻衅滋事的一般阻却事由,既是行为人确系事出有因,也是刑法对债权

人本人实施的此类行为应保持谦抑,避免将一部分过度自力维权行

为评价为犯罪。

对于经有关部门制止、处理后继续实施相应行为,破坏社会秩

序的,由于介入因素导致“因”的刺激强度变弱,可以适用《解释》关于拒不改正型寻衅滋事的规定。

(二)非特定对象之间借贷引发以非法手段讨债行为

如果是非亲友、同事、同学等非特定对象之间高利借贷的债权人,客观上采取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的行为追讨高利债务的,

笔者认为可以直接认定为寻衅滋事。

首先,这类借贷发生在非熟人之间,最为常见的是规模不等的“地下钱庄”,属于针对不特定对象的纯粹经营行为,尽管目前理

论界和实务界大多不赞成以非法经营进行刑事处分,但根据2002

年央行颁发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

的通知》(以下简称为《通知》)等规定,此类借贷经营本身具有

行政违法性。

其次,《通知》第2条规定:“民间个人借贷利率由借贷双方

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

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超过上述标准的,应界定为高利借贷行为。”我国1991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问题》中明确民间借贷利率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含利率本数),超过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因此,这部分利益不受法律保护,除了债务人自愿还款外,缺乏合法手段来追讨债务,债权人对此是明知或应当明知的。

因此,如果非特定之间的高利借贷,约定了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4倍以上的利息,在偿还能力上,债权人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信用不了解。在偿还保障上,从法律程序到实体都不支持此利益,那么可以推定债权人事先存在将来可能使用非法手段追讨合法途径得不到保障的债务的意图,也就是存在藐视和挑战社会一般交往规则的潜在意图,此“因”不具合理性,一旦债权人实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的行为追讨这部分高利息债务的,可以认定行为人具有寻衅动机。

对非高利借贷关系的上述当事人采取相关行为讨债的,以及高利借贷的债权人只索要本金和法律保护的利息的,则不能直接推定

债权人在借贷之初已经存在要通过非法手段讨债的概括故意,因此

不能直接认定具有寻衅动机。

(三)受雇佣型非法讨债行为

笔者认为,对于受雇从事有偿讨债,实施的行为只要符合《解释》第二条至第六条规定的情节的,可直接认定具有寻衅滋事动机。

主要原因在于,首先,雇主与受雇人之间形成的是民事委托代

理关系,受雇人不是债权债务关系的当事人,相对于债权人本人,

受雇人的“因”具有更强的不合理性,对“事”的刺激强度相应降低。因此,受雇人相对于雇主本人具有较强的寻衅动机,更容易得

出事出无因的结论。其次,除了法律专业工作者,我国目前尚没有

将有偿讨债业务列入合法经营范围,虽然法无禁止即自由,但如果

是作为“讨债公司”予以经营,还不被社会一般人接受为“合法”,司法实践中已有对此以非法经营进行刑事处分的判例。再次,对于

受雇从事有偿讨债的当事人,其应当知道所讨之债是债权人难以通

过合法途径索取的债务,甚至是司法执行也难以奏效的债务,那么

同样可以推定受雇人事先存在可能使用非法手段来追讨债务的意图,当讨债行为涉及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范围,其“因”欠缺合理性,其“事”具有不当性,可直接认定具有寻衅滋事动机。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情况下对雇主本人是否构成寻衅滋事应具

体情况具体分析,雇主与受雇人一般构成寻衅滋事的共同犯罪,但

共同犯罪可以是“不法”层面的共同犯罪,其“有责”性可以不同。因此,雇主的个人特征如果缺少寻衅动机,例如雇主是特定对象之

间借贷关系的债权人,则受雇人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但雇主不构

成寻衅滋事罪。

本文对讨债型寻衅滋事行为进行类型化分析,只是一般性规律

的总结,并不排除某些情况下可以根据“因”“事”分析方法,直

接认定类型化以外的债权人构成寻衅滋事,例如主动雇佣他人使用

暴力或者多次以暴力等手段相威胁讨债的。也不排除可以直接推定

为具有寻衅动机的类型化债权人,在债务人提供有效担保的情况下,可以不再认定债权人事先存在可能使用非法手段来追讨债务的意图。总之,具体个案的定性需要在类型化分析基础上,结合“因”“事”综合判断后予以认定。

浅谈寻衅滋事罪“情节严重”在司法适用中的几个问题(一)

浅谈寻衅滋事罪“情节严重”在司法适用中的几个问题(一) 摘要:寻衅滋事罪是常发性刑事案件,认真研究此罪对司法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寻衅滋事罪是从1979年刑法的流氓罪中分辨出来的四个单独罪名之一。刑法第293条将其规定为独立的犯罪行为和罪名,并列举了四类客观行为: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毁损、占有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由于此罪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财产权利等犯罪客观表现形式有十分相似的地方,且在新形势下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在目前对此罪尚无明确的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的情况下,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存在对此罪的不正确理解,造成对寻衅滋事罪的误定。所以,从法理上理清寻衅滋事罪主、客观要件的内涵和外延对正确认定此罪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寻衅滋事罪,情节严重 一、寻衅滋事罪的主观特征 寻衅滋事罪的主观特征表现为:公然藐视社会主流文化所确定的人与人之间日常交往中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具体分述如下。 1、必须是公然藐视。藐视人与人之间日常交往中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也是其他一些犯罪的主观特征。如招摇撞骗罪,行为人显然也藐视人与人之间日常交往中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因此,没有“公然”两字的限定,就不能区分出寻衅滋事罪与其他一些犯罪主观方面的差异。寻衅滋事罪是公然犯罪,表现为主观方面,必须具有“公然”的特征,即自己对行为规范的藐视完全没有掩饰。 2、必须是与主流文化相悖。公然藐视的行为规范,必须是主流文化所确定的、维护人与人之间正常交往的行为规范。而非处于亚文化人群中的行为规范。寻衅滋事者乃是一种社会边缘性人物,他们突出的特征是以无道德为道德,以无秩序为秩序,以无规则为规则,以耻为荣,根本无视维护社会日常生活秩序的行为规范。他们(多为青少年)的社会化程度很低,文化水平不高,道德修养缺乏,头脑空空如也,但感情充沛、精力旺盛。而这种感情、精力缺乏理性的控制,而是受到社会亚文化的感染,被低级趣味的需要所支配。因此,主流文化所确定的日常行为规范,在他们的头脑中相当淡薄。 3、藐视的必须是人与人之间日常生活交往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寻衅滋事扰乱的是社会的日常生活秩序,因此,行为人所公然藐视的必须是人与人之间日常生活交往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如社会生活中要求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以礼相待,以理服人。而寻衅滋事者则根本无视这些规范,随意殴打、追逐、拦截、辱骂他人。如果藐视的是其他的、不属于人们日常生活交往中的行为规范,就不是寻衅滋事的主观内容了。比如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案件,为什么有的定故意伤害罪,有的定寻衅滋事罪,原因就在于主观要件的不同。前者往往出于特定的原因,以伤害他人身体健康为目的;而后者则主要是“蛮不讲理”、一脸孔“霸气”,公然藐视人与人之间日常交往所必须遵循的“以礼相待、以理服人”的行为规则。因此,后者行为显然不同于前者,具有“流氓”的特征。 只有同时具有了以上三个方面的特征,才符合寻衅滋事罪的主观要件。缺少一项,便不能把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区分开来。  ; ; ; ;科学地把握寻衅滋事罪的主观要件,乃是正确认识此罪的前提之一。司法实践中,由于办案人员缺乏理性思考,仅凭行为“象不象流氓”、“流氓味道有没有”、“人坏不坏”等经验主义的办法来判断行为的性质,往往会把案件搞错。只有理性地把握寻衅滋事罪的主观要件,我们才能对此类犯罪进行自觉地分析,正确定性,做到不枉不纵。 /P> 二、寻衅滋事罪的客观特征

经典成就动机理论

1经典成就动机理论1953年,麦克莱兰和阿特金森合著的《成就动机》一书成为成就动机研究的真正开端...。阿特金森1954年提出成就动机有"追求成功"和"回避失败"两个维度...。20世纪60 年代以后,心理学家由过去对动机的内在起因和外在诱因的研究转向对人的中介认知因素的研究,认知研究成为动机研究的主流。20世纪80年代初, Dweck等人¨1在能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成就目标理论,将成就目标概念引入成就动机理论中,掀起了一股新的热潮,也推动了动机理论的成熟与发展。20世纪90年代,Eccles等人【3 o将阿特金森传统成就动机的期望一价值理论发展成为现代的期望一价值理论,着重论述了期望和价值的重要性以及它们之间并非互补的关系∞J。与此同时: 自我效能理论、自我调节理论和自我价值理论也在不同角度发展了成就动机理论。 1.2多面取向成就动机理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成就动机的多维度特征,即认为成就动机是由多个相对独立的不同动机组成的(Kakla&Scher,1986)"J。Slavin(1991)将一般动机分为两类:情境动机和性格动机。前者指的是在特殊情境中的活动,在活动中达到需要的满足,是暂时性的。后者是指个体的追求不限于特定目标,凡是他所爱好的,不因情境改变而有所变异∞J。另有学者根据学习目的不同将成就动机分成两类:一类为求知或为个人成长而学习,另一类则是为求得较高的分数或是为博得父母的欢心或教师的赞许而学习。Dweck(1983)将前者看成是学习目标,后者看成是成绩目标。具有性格动机而且在求学时又以学习目的为其学习动机的人具有较强的成就动机。p1 Elliot和Andrew对成就动机的定义进行???新的诠释,认为成就动机是以竞争为基础的情感、认知、行为的激活化和方向化怕J。随后,Elliot(1997)等提出了趋避成就动机层次理论,将成就动机理论和成就目标理论纳入这个理论D J。这些研究说明了成就动机的研究具有越来越多的多面取向。Elizur 等∞-采用了多面取向的成就动机的方法,认为成就动机是由多种独立的动机组成的。他们将成就需要和其他的需要(如金钱、地位、权力等)结合起来,认为职业道德、支配性、竞争性、对地位的渴望和获得金钱与财富都是成就动机可能的成分。如Elizur 等提出成就动机是一个多面的结构,即有两个面:A面, 收稿日期:2008-10-06 修回日期:2009一01-16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JG08166)"中小学教师时间管理倾向与职业倦??的关系研究"资助。作者简介:蒋名平(1977一),男,四川达县人,合肥师范学院教育系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和职业教育。万方数据114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6卷面对困难的应对方式;B面,时间。A面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面对困难的态度,包含对困难任务的偏好、对模糊和不确定性的容忍,个人独自承担责任;另一方面是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包括计算风险,用新颖的方法解决问题和为追求完美的结果而努力。B面指的是与任务相关的时间,是在任务之前,期间还是之后。怕J Sagie,Abraham等根据成就动机多面取向理论设计了一种情境成就动机量表来测查成就动机,研究结果也证实了成就动机是一个多面体。[7】随着成就动机理论的整合趋势发展,许多研究者认为成就动机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含核心因素,如坚持性、对成功的信心;也包括外围的因素,如支配性、集中性等。这些因素构成了一个成就动机的"洋葱模型"(Schuler&Prochaska,2001)Do。2成就动机测量的研究成果有关成就动机的研究,焦点在于如何对它进行客观测量。目前最主要的测验有投射测验和自陈式量表的测验。随着成就动机的研究进展,又开发出了Grid技术、成就动机问卷(AMI)等新的测量工具。2.1投射测验1938年Murray运用墨渍投射测验,对内隐动机进行了测量,对动机的测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旧1投射测验主要有两种方

教育对社会的促进作用

****答题纸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课号:032D05B07 课程名称:教育学原理改卷教师:施静翰 学号:姓名:得分: 教育对社会的促进作用 ——浅谈教育对社会各子系统的正向作用摘要: 邓小平曾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就全方位地提出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经济、政治、教育、人口、文化等各个子系统协调发展的结果。那么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它对社会的促进作用也主要表现在教育对社会的各子系统的促进作用。具体地说,教育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强杠杆、推进我国建设民主政治的进程、对文化具有能动作用、是提高人口质量的关键并且对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推动作用。这些是教育对社会部分的促进作用,但这些足以体现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一定要大力普及教育。 关键字:教育促进社会子系统发展 正文: 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经济、政治、教育、人口、文化等各个子系统协调发展的结果,而教育作为社会的有机体的组成部分,它是社会承袭和发展的纽带,是个人社会化的过程,是社会体制的一种综合反应,是社会主体发展自身的基本活动。教育具有它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具体表现在教育对其它社会子系统的作用,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等。下面我将分六个板块具体阐述教育对社会个子系统的促进作用。 一、教育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强杠杆 人常说“贫穷的人(国家)的唯一出路,靠教育。”犹太民族的成功,在于教育,这是铁证;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也是教育促进的作用。 教育发展的基础在于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而教育又将作用于生产力和社会经济,成为推动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教育的这种巨大作用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首先,通过教育,奠定发展社会生产力所需要的人才基础。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要求提高全社会成员的思想、智力、体制水平。普及教育(包括初等、中等教育)之所以受到一切发达国家的重视,原因就在于它能带动奠定发展社会生产力所需要的牢固基础。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还需要大量专业人才,这是由专业教育、高等教育提供的。教育在提供专业人才方面所起的作用,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是人才短缺;而这恰恰是教育不发达的结果。愈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愈清醒地看到人才的意义,因而把教育提高到社会发展的头等地位。“教育先行”成为发达国家竞相采取的决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指出:“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正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其次,通过教育,科学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加速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科学成为生产力要经过几个环节,贯穿这几个环节的中介是教育。通过教育,科学第一步转化为知识形

简论寻衅滋事罪的主观问题探析

简论寻衅滋事罪的主观问题探析 论文摘要与流氓罪相似,寻衅滋事罪作为单独的罪名从流氓罪中分离以后,就一直遭到学界的诟病。不仅是因为与故意伤害、抢劫、故意毁损财物等罪名类似的客观行为,更是因为寻衅滋事罪在主观问题上的认定。基于此,本文从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两个方面加以考量,对寻衅滋事罪的主观问题进行浅显分析。 论文关键词寻衅滋事罪流氓动机犯罪目的 司法实践中高发性案件种类繁多,盗窃案,故意伤害案,贩卖毒品案均包含其内,寻衅滋事作为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一种行为在社会活动中也频繁发生,因此寻衅滋事罪的司法认定就成为学界和司法实践讨论的焦点。寻衅滋事罪的前身——“流氓罪”的规定宽泛模糊,在司法解释及司法实践方面难以明确界定,1997年刑法修正案取消了流氓罪,将该罪中的每一种行为单独入罪,自此寻衅滋事罪以独立的罪名出现在我国刑事法律条文中。1997年刑法修正案规定了寻衅滋事罪构罪的四种行为方式,即“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拦截、辱骂他人”、“强拿硬要或任意毁损、占用公私财物”、“起哄闹事”,其行为方式与故意伤害、侮辱、抢劫、故意毁损财物等行为存在竞合与交叉,加之过多的规范性构成要件要素,被学界称为继流氓罪后又一个“小口袋罪”。由于行为人实施犯罪时的主观思想难以琢磨,客观行为最能够体现并反映主观方面,为减少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侮辱罪、抢劫罪等犯罪的混淆,本文从犯罪动机、犯罪目的两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流氓动机与寻衅滋事罪 动机为何意?《辞海》将其定义为行为发动的主观原因,它既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而犯罪动机则是刺激罪犯实施犯罪,以达到犯罪目的的一种内心冲动,其内容不是犯罪构成要素,决定不了犯罪行为的性质,但因其内容对法定刑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认定具有“情节恶劣、情节严重”等犯罪构成要件的情节犯时,司法机关必须考虑犯罪动机,寻衅滋事罪也应当如是。学界对寻衅滋事犯罪动机没有统一的定论。有学者认为寻衅滋事罪一般是出于发泄、耍威风、取乐或者寻求精神刺激等流氓动机。有学者指出,寻衅滋事罪的动机违反社会公序良俗,逞强斗狠,抖威争霸或者发泄不满,打人取乐,寻求刺激等动机。无论学界如何阐述寻衅滋事罪的动机内容,都肯定了寻衅滋事罪存在犯罪动机。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也将寻衅滋事的犯罪动机的具体内容认定为“寻求刺激、发泄情绪、逞强耍狠等”,因此在司法实践易将“流氓动机”作为区分寻衅滋事罪与非罪或他罪的关键,尤其是故意伤害罪。 案例:2013年10月,王某、宋某、杨某、李某四人在张公山金街口某一烧烤店吃烧烤。因胡某、丁某将酒瓶摔倒玻璃迸到王某的姐姐一事引发王某等四人与胡某等两人的争吵,双方在交涉后纷纷表示不再追究此事。饭后,王某等四人准备结账离开,此时杨某看到对方胡某正在打电话,疑似对方是在喊人回来“架势”,就将此事告诉了王某,自此双方发生了第二次冲突,据目击者称王某在结账返回,先用酒瓶砸伤胡某头部后,双方共六人才开始用酒瓶、凳子相互殴斗。

需要与动机——课后练习题

需要与动机——课后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需要 2、动机 3、兴趣 4、诱因 5、自我效能感 二、填空 1、动机产生的条件有二:一是内在条件,二是外在条件,前者是,后者则是。 2、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上。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呈形曲线关系,这就是定律。 3、交往动机是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往动机的一个特殊表现形式是,它是一种以获得他人或团体的赞誉为目标的动机。 4、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行为受结果因素影响。期待决定行为,强化存在于期待之中,是期待强化。班杜拉区分了两种不同的期待:指人对行为会导致某种结果的推测;指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判断。 5、马斯洛是西方心理学的创始人,在《人类激励的一种理论》中,马斯洛正式提出了需要层次论,认为可以把人的动机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欠缺的动机,一类为。 三、判断正误(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说明理由) 1、需要就是动机,动机也是需要。 2、人的需要和动物的需要没有区别。 3、动机与行为的关系十分复杂:(1)同一动机可能有不同的行为;(2)相似或相同的行为可能由不同的动机引起。 四、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说:“饥饿总是饥饿,但用刀叉吃熟食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这表明人的需要具有()

A. 对象性 B. 动力性 C. 多样性 D. 社会性 2、皮亚杰指出,儿童行为存在着自我激发的现象。当儿童自由自在地进行操作时,他们会重复地操作当交通警察、开设医院或“过家家”的游戏。这表明儿童的行为可以由()激发。 A. 生理性动机 B. 外部动机 C. 社会性动机 D. 内部动机 3、有人对数学感兴趣,有人对哲学感兴趣。有人喜欢高尚的内容,有人则喜欢繁琐的事物。这表明兴趣具有() A. 稳定性 B. 效能 C. 指向性 D. 广度 五、双项选择题 1、根据学习在动机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可将动机分为() A. 有意识动机 B. 无意识动机 C. 原始的动机 D. 习得的动机 2、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出需要由7个等级构成,并将这7个等级划分为高级需要和低级需要,下列属于高级需要的有() A. 尊重的需要 B. 自我实现的需要 C. 求知的需要 D. 归属与爱的需要 3、以下心理学家中提出过需要理论的有() A. 莫瑞 B. 皮亚杰 C. 斯腾伯格 D. 马斯洛 六、简答题 1、如何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育与社会发展 1、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①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A、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因为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物质条件,并要求教育要有相应的发展,为物质生产提供 所需要的人才。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C、生产力的发 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总 是受生产关系的影响的,生产力的发展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但它不能单独地决 定教育的发展,生产力是与生产关系同时作用于教育的) ②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A、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 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B、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的手段。如果没有教育,前一辈所积累 的科学知识就无法被后一代人所掌握,科学知识也就无从得到继承和发展,所以教育是实 现科学知识的再生的重要手段。C、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2、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C、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 育的内容。 ②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伟大影响作用。A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B、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C、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3、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其他社会意识形式,不仅影响着教育思想,而 且也构成为一定的教育内容,教育不能离开政治思想、哲学思想、道德观念、文学、科学、艺术等而架空地存在。而其他社会意识的传播也必须依靠教育。 4、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 动作用。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寻衅滋事罪四要件

寻衅滋事罪四要件 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有人认为:“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肆意挑衅,起哄捣乱,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这一概念将寻衅滋事罪局限在公共场所是不正确的。 目录 概念特征 基本性质 1、寻衅滋事罪的客体特征 2、寻衅滋事罪的客观特征 3、寻衅滋事罪的主体特征 4、寻衅滋事罪的主观特征 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2、客观要件 3、主体要件 4、主观要件

认定本罪与非罪的区分 1、本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2、本罪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 3、本罪与抢劫罪的界限 处罚 几点思考概念特征 寻衅滋事罪 寻衅滋事都是凭借自己或者自己一方的人多势众、力气强壮、凶狠残暴来“征服”对方,欺辱他人,以显示自己的强悍和无所顾忌,这类犯罪一般都发生在公共场所,但发生在非公共场所的情况肯定也是存在的。 新刑法典将寻衅滋事罪的客观表现形式规定为四种: ①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②追逐、拦劫、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 ③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④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首先,条文中所列举的第三种情形使用了“公私财物 ”这个字眼,那么进入居民私人住宅强拿硬要或者任 意损毁、占用无疑也应属于寻衅滋事罪。例如村民某甲,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并纠集一帮“志同道合 ”者组成一帮,在乡里为非作歹,多次被公安机关拘

留。一日某甲又在农贸市场向某乙强要卖的西瓜,某乙不给,某甲遂窜到某乙家乱砸。这是一起典型的寻衅滋事案件,却发生在非公共场所。所以将寻衅滋事罪认定为必然发生在公共场所,显然是毫无根据的。其次,条文中所列举的第四种情形明确强调“在公共场所”,那么由此似乎可以推知,对于其他三种情形来说,就既可以在公共场所,也可以在非公共场所,否则,在第四种情形中就没有特别强调的必要了。 基本性质 一、保护法益刑法分则规定各种具体犯罪,都是为了 保护特定的法益;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只有明确了具体犯罪的保护法益,才能以该保护法益为指导理解构成要件,进而合理地认定犯罪。可以肯定的是,刑法规定寻衅滋事罪,旨在保护公共秩序或社会秩序。一方面,刑法将寻衅滋事罪规定在刑法分则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的第一节“扰乱公共秩序罪”中;另一方面,刑法第293条项前规定,“破坏社会秩序”的行 为才成立寻衅滋事罪。 但是,公共秩序与社会秩序是十分抽象的概念,满足于将寻衅滋事罪的保护法益概括为公共秩序或者社会秩序,不仅不利于解释本罪的构成要件,而且有损于罪刑法定原则的贯彻。因为分则条文都是为了保护具体的法益,而非保护抽象的法

大学生成就动机影响因素分析

TheoryResearch学

表3在生源地因素上成就动机的得分(M±SD) 注:*p<.05,**p<.01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生源地,即城乡背景方面,大学生成就动机的差异并不显著。被试中来自城镇占29.2%,来自农村的约占70.8%。 4、大学生成就动机在学习成绩上的差异(见表4、5) 由于在调查过程中,学习成绩这一因素是由被试自行选择的,因此,为了保证研究的客观性,从本次调查的202分问卷中随机抽取60份,调取这60名被试的期末成绩,计算结果表明其中有58人填写成绩真是有效,有效率为96.7%。由此可知,数据是具有客观性的。 表4在学习成绩因素上成就动机的得分(M±SD) 注:*p<.05,**p<.01 表5.学习成绩因素的事后检验(LSD) 注:*p<.05,**p<.01 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学习成绩在追求成功这一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对学习成绩这一因素的四个水平,在追求成功这一维度进行多重比较(见表5),结果显示,在不及格和良好这两个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 四、讨论与分析 1、关于性别在成就动机上差异检验的结果分析 成就动机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正如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所指出的,社会的成就需要先于该社会的经济增长,而这个成就需要又受制于该社会的文化和亚文化因素。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使男女两性在社会职业上相接近,扩大了女性的活动领域和空间,这样便造成了男女两性在成就动机上的差异并不显著。学校教育也为女性提供了更多的挖掘自身潜能的机会,增强了女大学生学习上的自信心和追求事业成功的信念。社会各个层面涌现的独立、自强、自立、自爱的女性榜样也使女大学生对女性性别角色的内涵赋予了更多现代意义的理解。而男生一直以来接受的教育都使他们追求成功的信念得到激发,因此男女两性在成就动机方面就不会存在显著差异。 2、关于是否是独生子女在大学生成就动机上差异的结果分析 若在家中为独生子女,较可能发展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特征。另外,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的关注与非独生子女相比要多很多,这种现象在隔代抚养中更加明显。他们承受挫折和打击的能力不强,同时独立生活的能力较差。在大学生活中,大部分学生要离开家独立生活,在这些方面的不适应可能会对其成就动机造成影响。有些独生子女自我评价较高,自我意识也较高,因此他们往往有着较强的成就动机,在各个方面都想取得成功,有所作为,同时他们也有着广泛的社会兴趣,具备在各方面取得成功的条件。同样,他们在避免失败的动机方面也较其他同学较强,他们由于自我评价较高,因此常常更加畏惧失败,不愿意成为生活、学习以及其他方面的失败者。有时,他们对失败的恐惧更甚于对成功的追求。 若在家中为非独生子女,由于受父母以及长辈关注程度的不同,其成就动机可能不同。非独生子女在家中由于其他兄弟姐妹的存在,可能更急切地现自己,已获得家庭成员更多的关注。他们在步入大学校门之后,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以期望获得更大的成功。成就动机作为一种高级的动机,就在于它的社会性,大学也是一个小小的社会,非独生子女在这个社会中也有着获得他人认可,在各方面取得成功的需要。他们将他们在家庭中渴望受到关注的需要延续到大学生活中来,也渴望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取得成绩。 3、关于生源地在大学生成就动机上差异的结果分析 由于农村各方面的条件相对较差,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想要改变现状的愿望较为强烈,可能导致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成就动机较为强烈。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同时国家三农政策的逐步落实,农村的生活、经济条件都在逐步提高和改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有一部分农村地区发展很快,其经济、生活水平甚至超过了城市。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大学生希望改变其生活状况的愿望可能没有那么强烈。 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在科技、社会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他们所面临的就业压力,生活压力、经济压力等与日俱增。在这种条件下,他们更加追求前沿的技术,渴望掌握更加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知识,他们希望通过大学的学习能够与先进的科学文化接触,能够认识和了解更多有用的知识,掌握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技能。 4、关于学习成绩在大学生成就动机上差异的结果分析 追求成功的成就动机对大学生的学习具有激活特性和维持功能,积极的心态可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而且在整个学习阶段具有明确、稳定的学习目标,也具有导向机能,使学生集中精力在学习活动上,而疏离其他无关学习的事物干扰。由于学习上的成功更使其产生成就期望指标的增力,这种增力具有自我激励作用,使他们的学习更加主动、勤奋,学习成绩得以稳步提高。追求成功的动机推动学生的学习,而学习的成功又促进这一积极动机的加强,,形成良性互动。即使偶然在学习遇到挫折,他们一般会将失败归因于不够努力、学习方法不当等不稳定因素,不会因一时的失败而降低取得好成绩的期望指标,反而会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进一步发挥主观积极性,直到取得好的成绩。相反,避免失败的动机使大学生对取得成功的目标期望较低,倾向于作出低能力的自我评价,情绪达不到一定的紧张度,总是处在一种消极的心态中,在此情况下机体不能够提供足够的能量来有效地保持注意力和知觉活动,更是很难调动潜能,也就不可能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行为,不利于其学 业成绩的提高。J i a o Y u L i L u n Y a n J i u

教育对社会的影响

教育对社会的影响 在一直以来的走在不断被教育,或教育的过程中。如果说教育是对一个人生观或价值观的改变,对一钟生活态度的理解。还有对一些事物的客观认识。那么在教育这一块是成功的。而在教育过程中,培养的是对社会能够产生推动作用的人。而什么是能够推动社会的东西呢?这些东西值得我们思考、 社会是历史的产物,也是人类进步的产物。而一个社会要处于平衡或者进步的状态下,往往有很多衍生物来支撑,缺少这些东西,社会就会动摇。例如;法律法规,道德等。缺少任何一样东西,社会是不可能保持安定的。至少近几百年都不会缺少这些东西。如果有一天社会靠着道德来支撑这个社会了。我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人,是一种不是一种单纯的动物。他们充斥着善性与恶性。这两种人性子在人的骨子里不可能被抹去。首先,我们用客观物质的分析方法来探讨一下。如果某一样东西,它本身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如果通过外界的方法去迫使它产生另一种性质。那么这种物质他将会失去原来的那种性质。而产生平衡的状态。但是他会慢慢的产生新东西来使其达到另一种平衡。到最后他还是会恢复到原来的那种状态。所以不管是教育还是其他能够改变我们的方式。其最终到改变不了我们人的本性。但是教育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因此它的作用是任何都东西都无法比拟的。 教育又分很多种教育,经验教学,科学教学,认知教学。我们从生下来就在不断地学习,学习的过程让我们一步步去认识事物。这是一种认知教学,那么在认知教学的过程中慢慢的通过父母更深层次的经验教学。最后上学过后在老师或者其他人的带领下静如到科学教学。那么不管是哪一种教学方式,我们都是在慢慢的去改变我们的认识事物的方式,从而使我们自己不断地改变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在生活方面,我们从我们的生活习惯开始,形成一种认识方式,而这种方式影响时很小的,但是因为我们长期在进行着这一方式,所以会对我们的认识形成累积,时间越久越难去改变。所以这些习惯是影响我们人生很关键的东西。因为也是你人性中的优点或者缺点而进行累积,如果你去进行改变。如果是不好的习惯,那么我们又怎么才能改变呢?其实很多方式都会影响我们去改变,例如环境,意志,受到刺激。这些东西都会去影响你是否进行改变。 有些人通过教育过后他的改变是非常大的,而且他们的思维方式都会随着改变。这些人他们对这些深层次的认识,有着特殊的感知。能够将一些东西经过自己思维的改变而去创造出新东西。其实也是将我们所学的东西加以深层次理解去突破,创造出来很多让人不可思议的东西,这就是教育的力量。

成就动机理论

酒店企业的成就动机理论的应用 成就动力理论是人们在完成任务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成就动机的最早研究可以追溯到默里(H. A. Murry)提出的成就需要的概念。动机(motivation)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动力机制;需要(need)是一种资源的匮乏状态,资源匮乏引发需要,外界资源作为一种诱因,好比燃料,激发人的动机,内在动机的发生出现行为表现,人采取行动。资源分为物品、金钱、情感、服务、地位和名誉六大类。 根据心理动力学理论的新发展,人性假设的基本观点是: 1、工作是人获得资源的一种重要活动,通常人们为了获得资源会积极参与到工作活动中; 2、成年人的基本动机模式业已形成,在同一时间内各种动机和需要均存在,但是存在着优势需要,我们只有通过充分应用资源激发其行为来实现组织目标; 3、人的不同需要之间存在着部分替代满足功能,当我们不能满足其A需要时,可以通过满足B需要进行替代,但是这种满足只有部分效果,而且要付出的资源远远超过满足A需要,这种超出往往会是几何倍数; 4、人们本意上力图在自己的行为活动中最大程度地获取各种资源,但是对“付出与回报”的衡量缺乏客观参照系统,他们往往采用主观参照系统; 5、由于动机的驱使,人们在不同的外部环境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行为能力和行为风格,因此对不同人的管理应根据其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才能更加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工作行为。 职业风格:思考型—以思维、策略为行动先导,达成目标获取资源。通常表现得思考多于行动。具有适应性强,灵活多变,不拘小节的特点,喜欢随遇而安,对规则和约束反感。 行动型—以积极行动方式达成目标获取资源。通常在获得行动所必要的信息时,就不在寻求新的信息而直接付诸行动。具体善于组织计划,有目的性,决断性等特点。 内敛型—以收敛的态度对待外界获得安全感。通常比较关注内心体验,做事时易于排除干扰集中精力满足于独立工作。具有缄默、自持、含蓄等特点。 表达型—一开放的态度表现自我,获得安全感。通常倾向于关注外在的任何事,喜欢热闹,易于与人沟通交流。具有活泼开朗、坦率等特点。 感性型—以自己的喜好为出发点进行人际交往。通常倾向于通过自我价值标准,权衡问题的相对价值和利益进行判断和决策,具有主观敏感、渴望和谐等特点。 理性型—以社会的标准为出发点进行人际交往。通常倾向于通过理智作用进行活动和决策,分析事物的价值和问题的解决是否符合公认的标准,具有客观、公正、理性等特点。 亲和型—通过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获得尊重。通常在群体工作和生活中,愿意与他人交往,并建立和谐关系。具有热心、友善、合作等特点。 支配型—通过建立权威地位获得尊重。通常在组织行为过程中,力图用自己的思想、意图影响和控制他人。具有权威、鉴定、少妥协等特点。 防守型—以谨慎的态度,避免资源损失,以保有成就。通常面临任务情境时存在着回避困难、挫折和失败的心理倾向。具有保守、稳重、思虑周详等特点。 进取型)—一乐观的态度,积极争取有所成就。通常面对任务情境时,主动设置高目标,并为之进行努力以获得优秀成绩。具有主动、拼搏、满怀激情等特点。 理想型—一长远和发展的眼光关注世界,获得知名。通常倾向于感知外界环境的全

试论寻衅滋事与相关罪名的区别

试论寻衅滋事与相近罪名的区别应该说,在社会生活中,寻衅滋事是比较多发,但又相对难以认定的罪名。我国刑法第293条规定这样几种情形属于寻衅滋事,即(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而在司法实践中,我们发现寻衅滋事罪的“随意殴打他人”、“强拿硬要”往往易与故意伤害罪、抢劫罪相混淆,造成判断上的困难。本文将寻衅滋事与故意伤害罪、抢劫罪的区分进行探讨。 一、“随意殴打”与故意伤害的区别 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身体健康”是指身体组织的完整或者人体器官的正常功能。只有故意伤害他人造成轻伤以上的损害,才按犯罪处理。按刑法第234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那么,在寻衅滋事行为中,发生了伤害结果(轻伤)的情况下应如何定性呢?这就涉及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分问题。 (一)从主观犯意来区别 故意伤害罪与寻衅滋事罪在主观方面虽然都是故意,但两罪的故意内容有重要差别。故意伤害罪在主观上必须是有伤害的故意,而故意伤害往往产生于一定的事由或恩怨,往往出于特定的原因,以伤

害他人身体健康为目的。而寻衅滋事的故意,是行为人公然藐视人与人之间日常生活交往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而随意殴打、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扰乱和破坏公共秩序,动机是耍威风、取乐等。 那么在实践中,寻衅滋事的“随意殴打他人”的“随意”如何判断呢?一般可分为两类,一是无端滋事,就是行为人毫无来由地惹事生非,打人闹事;二是小题大做,即被害人此前的举动根本不至于引起普通人那么强烈的反映。因此在考量主观的“随意性”时,要从两点出发:第一、行为人是否事出有因,如果有原因,那么该原因是否有悖常理,足不足以引起普通人做出该行为。第二、行为人是否出于藐视国家法纪、耍威风、自我显示、取乐、寻求刺激的心理。 所以,在寻衅滋事判定的实际操作中,要本着“双重置换”原则来进行。一方面,把行为人置换为另一个社会正常人,看其是否会实施该行为,如果不会,则可以判断行为人主观上是出于要威风等不正当动机,并且可以进一步判断事件起因显著不足以引起行为人的行为。如果换为其他人仍会予以殴打,则说明刺激的强度是足以引起该行为,行为人的行为就是一种正常反应,而不是一种随意行为。另一方面,还要把被害人置换为另一个社会正常人,在同样的环境里该人实施同样的行为,如果行为人仍会殴被害人打则是随意殴打行为,反之则不是。上述两种情况以第一种为主,第二种情况是补充,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具有某种特定关系时,就需要结合被害人置换规则来认定。 同时,在进行置换的时候,要注意行为人和置换的“社会正常

寻衅滋事罪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本修正案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四十二、将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修改为:“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最高法院最检察院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3年5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79次会议、 2013年4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5次会议通过)法释〔2013〕18号2013年7月15日 为依法惩治寻衅滋事犯罪,维护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行为人为寻求刺激、发泄情绪、逞强耍横等,无事生非,实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认定为“寻衅滋事”。 行为人因日常生活中的偶发矛盾纠纷,借故生非,实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认定为“寻衅滋事”,但矛盾系由被害人故意引发或者被害人对矛盾激化负有主要责任的除外。 行为人因婚恋、家庭、邻里、债务等纠纷,实施殴打、辱骂、恐吓他人或者损毁、占用他人财物等行为的,一般不认定为“寻衅滋事”,但经有关部门批评制止或者处理处罚后,继续实施前列行为,破坏社会秩序的除外。 第二条随意殴打他人,破坏社会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节恶劣”: (一)致一人以上轻伤或者二人以上轻微伤的; (二)引起他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三)多次随意殴打他人的; (四)持凶器随意殴打他人的; (五)随意殴打精神病人、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老年人、孕妇、未成年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六)在公共场所随意殴打他人,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七)其他情节恶劣的情形。

成就动机理论

约翰·威廉·阿特金森 成 该理论的特征是它可以用数量化的形式来说明。阿特金森认为,最初的高成就动机来源于孩子生活的家庭或文化群体,特别是幼儿期的教育和训练的影响。个人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部分,其一是力求成功的意向;其二是避免失败的意向。也就是说,成就动机涉及到对成功的期望和对失败的担心两者之间的情绪冲突。追求成功的动机乃是成就需要、对行为成功的主观期望概率以及取得成就的诱因值三者乘积的函数,如果用Ts来表示追求成功的倾向,那它是由以下三个因素所决定:①对成就的需要(成功的动机)Ms;②在该项任务上将会成功的可能性P; ③成功的诱因值Is。用公式可表示为:Ts=Ms×Ps×Is在这个公式中,Ms代表争取成功的相对稳定的倾向(这是用TAT主题统觉测验得到的);成功的可能性Ps指的是认知目标的期望,或是主体理解到的成功的可能性;Is为成功的诱因值,这一项被认为是与Ps有相反的关系,也就是Is=1-Ps,即当Ps值减小时,成功的诱因值增加。目标的诱因值是一种叫做对成绩自豪的感情。他认为,一个困难任务取得成功以后所体验到的自豪比一个容易任务成功后体验到的自豪感更强,比如说,在经过了几天冥思苦想后解出的数学题比轻而易举地解一道简单的数学题要高兴得多。阿特金森认为:在与成就有关的情景中既能引起对成功的期望,也能引起对失败的担心。决定对失败担心的因素类似于对成功希望的因素,即避免失败的倾向Taf是以下三个因素的乘积的函数:①避免失败的动机Maf,也就是因失败而体验到的羞愧感的能量; ②失败的可能性N;③失败的消极诱因值If。其公式为:Taf=Maf×Pf×If 同前面一样,If=1-Pf,也就是说,失败的可能性减小时,失败的诱因值就增加。失败的诱因值可理解为一种消极的情感,如羞愧、消沉等。那么在一种容易的任务失败后所体验到的羞愧感比一种困难任务失败后的羞愧感要强。由以上得出:作为结果的成就动机由力求成功的倾向的强度减去避免失败的倾向的强度,Ta=(Ms×Ps×Is)-(Maf×Pf×If)。如果一个人在一种特定的情境中获得成功的需要大于避免失败的需要,那么他就敢于冒风险去尝试并追求成功。根据这一理论,如果一个学生获取成就的动机大于避免失败的动机,他们为了要探索一个问题,在遇到一定量的失败之后,反而会提高他们去解决这一问题的愿望,而且另一方面,如果获得成功太容易的话,反

行为背后的动机

每个人,每个组织,都有不为人知得动机,针对得动机得策略才就是最有效得策略。 第一章情绪与行为背后得动机 95%得想法来自您不知道得地方 将意识瞧作一种进化发展,显示出两点关键理念: 1.大脑就是身体得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从身体接收信号,并把信号传送到身体得各个部分。 2.我们今天提到得意识就是分层结构,它建立在早期意识版本得基础上,而早期版本仍处于运行中,层与层之间进行着持续地交互。 我们永远也瞧不到真就是得世界 简单来说,自传体意识就是关于我们就是谁得,而核心意识更为单纯地反映出我们在这里,以及我们持续存在着。杰拉德·埃德尔曼也提出一种类似得区分,她称之为原始意识与高层意识。前者聚焦于“当前记忆”,事情发生得时刻我们经历了些什么。后者使用语言来建构更复杂得意义。核心或原始意识涉及我们当前得环境、实际面临得危险,以及它提供得机会。扩展得或高层意识把我们与历史、社交世界联系在一起,监控我们融入家庭与工作团队得能力,调节我们得自我同一性及自尊,为我们得生活注入意义,行我们与周围人得联系。 整合与完善各种不同得信息,正就是意识得工作职责所在,但就是很清楚得一点就是,想要始终如一得完成这样得工作就是很困难得。结果,由于它得功能与神秘莫测得复杂性,意识充满了各种缺陷。 我们从内心瞧到这个世界,这种体验预设了一种区分方式,一方面就是真实事物构成得物质世界,哪里存在着密度与重量,而另一方面,就是内心非物质化得心理世界,那里形成物体及相互作用关系得表征。这种二元论观点对多数得科学家与哲学家们不再适用。此外,二元论哲学困境带给我们很实际得问题:世界统一性得虚假外观,以及自我能动性得错觉。 意识就是复杂得。为了呈现与谐一致得信息,以便采取行动,大量无法加工得信息被抛弃掉了。此外,那些缺失得部分、那些不一致,都被推论或记忆填充起来。换句话说,我们在仪式上体验到得就是一种模拟、一种虚构。 无论大脑出现怎样得损伤,她都会努力使它加工得信息显得与谐一致。 意识就是事后诸葛亮 实际上,我们得大脑经常在无需了解正在做什么得情况下,引发行动或对事件做出反应。 从这个角度来瞧,意识得进化价值并不就是能预先帮助我们做界定,而就是在木已成舟之后,提供反思得机会,反思我们知觉到得世界,以计划新得行动。使用意识,我们能够一直或改变我们得行为,并且我们能够为未来计划处更好得反应方式。就像马西奥所说,计划得优势在于“预见力” 意识很强大,很有用 但意识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我们可以进入自主调节领域,以控制我们得身体。 这些冥想技术得主要目得似乎就是寻找到一些超脱或置身事外得方式,它试图使意识进入一种状态,在哪里我们更少受到不安全感及恐惧得困扰。 身心医学已经就是我们了解到,意识干预在控制血压、头痛及睡眠障碍中得价值。此外,已经被证实,操控意识能够有效地改变自主神经系统得活动。自主神经系统可以被遗失触及,并能够被意识操纵。 新欢旧爱 对于我们接收到得所有数据,以及我们构建得所有反应,意识也许不能立刻理解它们,但潜意识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它为我们提供信息,就是我们了解周围环境,以满足适应环境得需要。“潜意识在我们得心理活动或行为中扮演者执行官角色。它收集信息,进行解释与评估,并为行动设立目标,整个过程迅速有效。”其中一部分就是知觉分类,借助这个过程,我们持续不断地把遇到得事物归入熟悉得类别。 每个人得人际环境都会随时间而变化。随着我们得成长,在人生早期阶段学到得东西需要被更新,一就是我们在青春期与成年期适应新得关系。此外,随着我们得成长,我们需要新得、更为灵活得分类,来适应我们周遭复杂多变得现实世界。 但在很多时候,我们会依据我们旧有得预期或假设来要求她们以我们认为应该得方式行事。对于新得人际关系与新

寻衅滋事罪的概念及构成

寻衅滋事罪的概念及构成 来源:作者:日期:2011-02-18 >我来说两句(0条) 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起哄闹事、殴打伤害无辜、肆意挑衅、横行霸道、毁坏财物、破坏公共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寻衅滋事罪构成要件 (一) 寻衅滋事罪客体要件 寻衅滋事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秩序。所谓公共秩序包括公共场所秩序和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守的共同准则。寻衅滋事犯罪多发生在公共场所(也有一些发生在偏僻隐蔽的地方),常常给公民的人身、人格或公私财产造成损害,但是寻衅滋事罪一般侵犯的并不是特定的人身、人格或公私财产,而主要是指向公共秩序,向整个社会挑战,蔑视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 (二) 寻衅滋事罪客观要件 本条将寻衅滋事罪的客观行为方式具体规定为: 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随意殴打他人,是指出于耍威风、取乐等不健康动机,无故、无理殴打相识或者素不相识的人。这里的"情节恶劣的",是指随意殴打他人手段残忍的,多次随意殴打他人的;造成被殴打人自杀等严重后果的等等。 2、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 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是指出于取乐、寻求精神刺激等不健康动机,无故无理追赶、拦挡、侮辱、谩骂他人,此多表现为追逐、拦截、辱骂妇女。这里的"情节恶劣的",主要是指经常性追逐、拦截、辱骂他人的;造成恶劣影响或者激起民愤的;造成其他后果的等等。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行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或者侮辱妇女的,则构成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 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有公私财物,是指以蛮不讲理的流氓手段,强行索要市场、商店的商品以及他人的财物,或者随心所欲损坏、毁灭、占用公私财物。这里的情节严重的,是指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的公私财物数量大的;造成恶劣影响的;多次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造成公私财物受到严重损失的等等。 4、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