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草庙乡中心学校基本情况简介(最新)

草庙乡中心学校基本情况简介(最新)

草庙乡中心学校基本情况简介(最新)
草庙乡中心学校基本情况简介(最新)

我校始建于1956年,地处彭阳县北部,2008年以前是一所乡中心小学。为促进乡村教育均衡发展,整合教育资源,增强服务功能,保障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安排部署下,我校于2008和2009年分别合并了全乡六年级和五年级,实行寄宿制办学。学校现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238平方米,生均13.4平方米,在校学生766人,教职工66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现有教学班17个,寄宿生293人,有图书31258册,生均40.8册。音乐、美术、科学实验室、计算机教室等功能室配备齐全。教学仪器均按标准配置。

近年来,我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以人育人,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引领下,以“为学为师、求实求新”为校训,逐步形成“和谐、务实、团结、进取”的校风,“敬业、务本、求活、求精”的教风和“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风,不断强化学校管理,以德治校,从严治学,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2年9月我校被彭阳县委、政府评为“先进集体”;2013年5月被教体局评为“读书思进”第一轮活动优秀组织奖;6月被教体局委员会评为“优秀少先大队”;2014年5月,我校获得彭阳县第四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道德风尚奖”;6月,我校被县教体局评为“优秀少先大队”;9月又被评为“先进集体”。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将继续发扬“和谐务实团结进取”的校风,努力培养具有凝聚力、执行力和创造力的教师队伍,常抓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作为草庙教育人,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将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努力把我校打造成彭阳乡村教育的新窗口。

我校始建于1956年,地处彭阳县北部,2008年以前是一所乡中心小学。为促进乡村教育均衡发展,整合教育资源,增强服务功能,保障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安排部署下,我校于2008和2009年分别合并了全乡六年级和五年级,实行寄宿制办学。学校现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238平方米,生均11.7平方米,在校学生874人,教职工71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现有教学班18个,寄宿生300人,有图书31258册,生均35.6册。音乐、美术、舞蹈、计算机等功能室配备齐全。教学仪器均按一类标准配置。

近年来,我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以人育人,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引领下,以“为学为师、求实求新”为校训,逐步形成“和谐、务实、团结、进取”的校风,“敬业、务本、求活、求精”的教风和“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风,不断强化学校管理,以德治校,从严治学,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逐步探索总结出“242”办学特色(德育两条线:爱的教育、养成教育;课堂教学四部曲:激发兴趣、教给方法、提高能力、培养个性;课外活动两条路;培养兴趣、社会实践。)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2年9月我校被彭阳县委、政府评为“先进集体”;2013年5月被教体局评为“读书思进”第一轮活动优秀组织奖;6月被教体局委员会评为“优秀少先大队”;2014年5月,我校获得彭阳县第四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道德风尚奖”;6月,我校被县教体局评为“优秀少先大队”;9月又被评为“先进集体”。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将继续发扬“和谐务实团结进取”的校风,努力培养具有凝聚力、执行力和创造力的教师队伍,常抓教风、学风建设,积极探索实施“高效课堂”。作为草庙教育人,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将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努力把我校打造成彭阳乡村教育的新窗口。

孙楼镇中心小学简介

孙楼镇中心小学简介 孙楼镇中心小学位于美丽的丰县城南郊,孙楼镇政府驻地,始建于1946年,是一所有着60多年办学历史的小学。学校积淀了深厚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教风、学风优良。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激励着每一个师生去创造辉煌。在近几年内,获得省助残先进集体、徐州市绿色校园、市合格家长学校,县少先队先进集体,市、县级青年文明号单位、丰县中学优秀生源基地等诸多荣誉,学校的绿色少年科学院、少年模拟法庭多次被省、市电视台报道。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学生852人,教职工65人,学历全部达标。教师中已取得和正在参加本科学习的教师有28人,占 45%;小学高级教师有45人,占62%。还涌现出了一大批各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坛新秀。学校教育设施按照省教育现代化的标准配备,微机房、多功能电教室、多媒体教学网络、实验室、图书室、音乐室等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与创新的舞台。校园绿化面积达3534平方米,设施齐全的教学大楼、功能先进的校园网,一切都是那样美好,一切都是那样迷人,可谓“小而精致、微而有韵”。学校坚持科研兴校战略,目前承担着3项省、市级科研课题。其中市级课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农村孩子学习方式的探讨》已揭题,并在全市推广。学校素质教育成果丰厚,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书法和绘画特色更加鲜明。近年来,学生在县以上竞赛中就有100多人次获奖,其中制作比赛有三人获国家级奖励,几十篇文章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学校在省金钥匙知识竞赛中获团体奖。我校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秉承孔子的教育思想,结合课程改革的新课程理念,在打造论语文化基础上,对《论语》进行整编,建构与实施了以“心帆论语”为主干的校本课程群,《心帆论语》校本教材分为低、中、高年级,低年级为《心帆小语》,旨在让学生熟练背诵原文的基础上,熟记心帆小语,让学生养成乐学,会学,懂礼貌,关爱他人的好习惯。在中年级为《心

学校办学基本情况汇报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学校办学基本情况汇报 篇一:学校基本情况汇报 在新形势背景下探索前进 ——云龙镇中心小学基本情况汇报 我校创建于1921年,原校址即现在云龙中学校址,1966年迁移至云龙镇海榆公路东侧建立。学校毗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军琼崖纵队改编旧址,是一所历史十分悠久的学校。学校占地面积22146平方米,有一栋教学楼,一栋科学馆,一栋综合楼,五栋教工宿舍楼,建筑总面积为11240平方米。教学楼和综合楼共有22个标准教室,科学馆设有8 个辅助教室和13个其他功能室。学校现有22个教学班,学生1057人,班均人数为45。学校在职教职工83人,专任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其中大专以上学历52人,占65%,一级教师31人,二级教师52人。 近几年来,在琼山区政府及各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陆续新建起教学楼和公共厕所等。学校整洁美观,绿树成荫,逐步实现了校园美化和绿化,是学子求学的理想乐园。我校

用地规范,用地合理,计划超前,活动、生活区隔开,环境优美,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校内无安全隐患。学校拥有一个8416平方米的田径运动场,场内设有300米标准环形 跑道,各类运动器械配备基本达标。学校专用教室设备逐步齐全,各类教学用房基本达到义务教育办学标准。教学多媒体化和图书、音、体、美、等器材设备基本齐全。目前,实验室和仪器室配备了专职的管理员。学校现存图书15200册。生均图书15册,教学用书、工具书、电子图书等种类配备 基本齐全,能够充分发挥教学辅助功能,满足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 多年来,我校始终以党的教育方针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战略的提出,不仅是经济意义上的层面,更是人文意义上的超越。在新形势背景下,我校确立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德立校、求实创新、和谐发展”;校 训是“开拓、进取、勤奋、求实”。以“教学思想现代化, 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管理标准化,学生素质优良化”为目标,把创办“一流乡镇学校,培养合格人才”作为发展方向,不断完善“德育为首,教研先行,强化师资,科学评价,全面育人”的综合管理措施,继续把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推向新的高潮,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固堤街道中心学校简介

固堤街道中心学校简介 固堤街道中心学校占地80余亩,现有教学班20个,在校学生786人;教职工116人,本科学历95人,在读研究生四人,学历达标率100%,现有省级优秀教师一个,市级特级教师一人,市、区两级优秀教师或教学能手82人。学校建设有高标准设计教学综合楼两幢和学生公寓餐厅三幢,配有省级标准化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五个,仪器配备达国家一类标准,微机室两个,学生用机92台,专任教师用机达到人手一机,高标准录播室一个,所有班级及功能室全部实现网络教学,优质的教育资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满足了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求,2014年顺利通过了国家级均衡县验收。今年暑假投资约100万元对学生餐厅和宿舍进行全面改造,彻底改善学生的食宿条件,让学生生活的更舒适,学习的更舒心。 学校着力打造符合学科实际、具有各自特色的学科教学模式,目前已有11个学科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44名教师形成个性化、特色化教学法。教学质量有了质的变化和飞跃,在区教育局组织的多次质量抽测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中的优秀率和录取率,我校的评价结果均稳居全区前列。连续三年中考九大学科的A B C三率合计均超过了全区平均值;2015年中考综合成绩我校名列全区街道初中第一名;化学、地理、数学教研组多次被评为寒亭区优秀学科教研组,英语、化学教研组被寒亭区总工会命名为“工人先锋号”。

三年来,我校共有20多名学生被评为潍坊市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70多名学生被评为寒亭区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我校学生每年都代表寒亭区参加省市理化生创新实验大赛,多次获得省市一、二等奖。在全区艺体展演、体育联赛、机器人大赛等活动中,我校成绩均居全区初中前列。升入寒亭一中实验班的优秀学生逐年增长。 学校先后被评为潍坊市规范化学校、潍坊市普通话校园语言示范校、潍坊市实验教学示范学校、潍坊市图书阅览示范学校、潍坊市初级中学教学创新50强学校、潍坊市体育工作先进集体;被寒亭区委区政府评为教育创新工作先进单位、寒亭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寒亭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寒亭区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等。地理、化学、数学教研组分别被评为寒亭区优秀教研组。学校先进的管理经验先后在《中国教师报》、《齐鲁晚报》、《潍坊日报》、《新晨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专门报道,潍坊教育信息港、潍坊电视台、寒亭电视台也多次对学校的工作进行过报道宣传。

煤炭坝镇中心小学合格学校特色简介

煤炭坝镇中心小学合格学校特色简介 (一)、“感恩教育”重特色。 1、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学校“感恩教育”的目标。 通过开展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关心集体、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锻炼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间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学生的生活能力会向学习能力迁移);确立德育主题,走规范化、长期化、序列化的德育教育之路。 2、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感恩教育”的三原则: “活动育人”、“习惯育人”、“合力育人”。 3、具体做法 第一,抓细节。 感恩教育,要从小事做起,不宜好高骛远,教育者应该明白并非报大恩大德的大举动才叫报恩,我们的理念是:教育学生将感恩意识化为行动,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 第二,开班会。 学校倡议每个班每学期都要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如五年级二班,这一学期就开展了四次以“感恩”为主题的主题班会:第一次:数一数,父母的衣服多,还是我的衣服多。第二次:比一比,我们家里谁最辛劳。第三次:说一说,我的责任是什么?第四次:写一写,给父母的一封信。 第三,悟内涵 对道德的认识、理解、单凭主题班会,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通过学习校本教材《感恩教育》、品德与社会、语文等教材,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挖掘教材里蕴涵的感恩思想,把感恩教育渗透到课堂中去。老师们经常给学生渗透这几个思想: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只要

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温暖的人间;对身边所有给过帮助的人,怀一颗感恩之心。 第四,重实践 我校是县“感恩教育示范基地”,每学期组织开展了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学校编写了《感恩教育》校本教材,组织学生学习如何感恩老师、感恩父母、感恩同学、感恩社会、感恩自然,让学生懂得自己的快乐成长是父母、教师辛勤付出的结果;开展“回家当一天爸爸妈妈”、“我为伙伴解烦恼”、“献爱心”募捐活动、去敬老院“送温暖”、:义务清扫大街等活动,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回报社会。 (二)、文化建设重实效。 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做到校园净化、美化、绿化、教育化,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建设“竞争文化”。 世界上的任何一项事业,如果没有竞争,那也就就意味着这项事业没有了活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提出了“教学生六年,影响学生六十年”的口号,充分利用宣传橱窗、宣传栏、班级板报、中队角等,营造竞争的文化氛围,鼓励学生参与竞争,在竞争中享受成功的快乐。 2、建设“个性文化”。 我校通过开展系列展示活动,来展示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如给会写诗的学生办诗歌专栏;给会画画的学生办过美术作品专刊。给会演奏的学生办演奏会;给会弹电子琴的学生办电子琴演奏专场会;给会跳舞的学生办个人舞蹈演出会。等等。 3、建设“阅读文化”。 学校有图书16458册,人均20册,有一个藏书丰富、漂亮实用的“阅读·梦飞翔”图书室,每班有一个学生自主管理、方便实用的图书柜,学生在校每天一节午读课,每周一节读书指导课,保证了每

学校基本情况简介(新)

威远县向义镇共华小学校基本情况简介威远县向义镇共华小学校位于向义镇塘角村,毗邻自贡市贡井区成佳镇,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静宁寺”公里。学校创建于1942年,1988年因中小学分家,成为一所义务教育单设小学校,2008年8月因教育布局调整,由原威远县向义镇共华初级中学与原威远县向义镇共华小学校合并而成为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2014年9月因生源减少等因素又缩减为一所完全小学校,属于小学二类。学校占地面积1189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295平方米(教室1837、实验室68、计算机室60、图书室68、办公室426、教工宿舍328、食堂320、厕所188),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2033平方米,学校绿化面积2600平方米,运动场面积3238平方米,覆盖周围6个自然村(四方、大冲、静宁、塘角、白石、古井),辐射面积达5000多万平方米,总人口近15000人,学生就近入学,无择校难、辍学现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均能就近入学。 学校现有学生334名,9个教学班(最大班额人数不超过55人);共有教职工30人,其中教师29人(男教师22人,女教师7人),初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14人、高级职称2人(市县镇级骨干教师15名,占教师数的50%)师生比为:1,职工1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高中6人,专科17人,本科6人)。学校教室、功能室齐全规范(班班通教室8间,音乐室、美术室、图书室、计算机教室、科学实验室、准备室、体育器材保管室、多媒体教室),各功能室设备设施达到省定标准,仪器设备值达万元。近年来,学校在各级领导和

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加大了校园建设力度,学校面貌日新月异。由中央投资150万建筑面积980平方米的综合楼于2013年投入使用;由2012农薄项目中央专项资金36万元建设的食堂餐厅及附属工程于2014年投入使用。学校于2013年成功创建成为内江市“环境优美示范学校”,2014年被评为威远县“美丽校园”,校内绿树成荫,百花竞放,空气怡人近年来,学校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加大了校园建设力度,学校面貌日新月异。由中央投资150万建筑面积980平方米的综合楼于2013年投入使用;由2012农薄项目中央专项资金36万元建设的食堂餐厅及附属工程于2014年投入使用。学校始终坚持“规范办校、立德树人、质量一流、健康发展”的办学理念,按“以德立校、依法治校、民主理校、科研兴校”的办学方针和“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情理并重、激励发展”的管理宗旨,逐渐形成了“敬业、爱生、厚德、博学”的教风和“自信、自主、乐学、善学”的学风。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学校抢抓机遇,充分利用政府投入、项目争取、自筹资金的方式,先后投资数十万元,对教师办公室进行装修,为教师办公室配制了电脑,安装了空调,大力改善了办公环境。学校规划建设以“国学”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让墙壁说话、让环境说话,使整个校园布局合理规范,文化氛围浓郁。 学校公用经费标准为每生每期250元,学校每期拨入经费总额为万元,经费到账及时,统一接受中心校的经费管理,使用规范,确保收支平衡。 学校设立专门的门卫室,有专职门卫,安保设备设施较为齐全,

大禾中心学校简介

大禾中心学校简介 大禾溪畔,鹅背屋旁,花甲禾小,栉风沐雨。大禾中心学校创办于1950年,是一所有着60多年历史的老校,也是一所迈向优质化、现代化的全日制公办小学。学校地处武平县最北端,在两省三县五乡交界处,坐落于“老、边、山、贫”地区。六十年风雨兼程,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陋到初具规模。学校肩负起传承文化的光荣使命,培育出一批批优秀人才:现任福建省党校副校长,获博士学位的刘大可;现任龙岩市人大副主任,市总工会副主席的钟万福;现任厦大教授获博士学位的蓝维瑶;曾任武平县人大主任的蓝玉峰;清华大学毕业的蓝荣香、王鹏洋等学子,均从这里走向全国,他们已成为学校的骄傲,也成为后代学子们学习的楷模。 学校现有教学班12个,教师36人,学生356人,其中住宿生202人,校园占地面积9945平方米,建筑面积4564平方米。趁着“双高普九”的春风,学校在近几年新建了一栋教学楼,二栋学生宿舍楼。新学期,一栋崭新的学生食堂又即将在学生宿舍楼旁落成。踏进校门,一个规划科学,整洁、美观、大气的农村寄宿制学校让人眼前一亮。然而,学校虽初具规模,但仍有部分场地、设施急待完善,特别是学校三百多学生还没有一个像样的运动场,二百多住宿生还没有一张像样的床架,有篮球架却没有篮球场,有体育器材室、实验室、微机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等多间功能教室,但里面的设施、设备缺还相当简陋,严重制约了学校发展的步伐。 近年来,在各级党政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与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学校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创新,不断探索农村小学发展的办学之路,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办学理念体系,办学效益大大提升,学校获得了跨越发展。学校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其中有省级骨干教师4人,市骨干教师10人。教师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6人。大专学历以上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百分之九十。近几年来,学校又涌现出一批优秀青年教

1、学校基本情况简介

宜阳县三乡镇小学基本情况简介 三乡风景秀美、历史悠久,地处连昌河冲积谷地,故又名昌谷。境内有光武庙、五花寺塔、竹阁寺等古建筑群落 构成了汉唐、宋金文化为基本内涵的人文型旅游景区,“汉刹云山”、“唐宫烟水”位居宜阳县古八景之列。宜阳县 三乡镇西村小学,位于古镇三乡镇中部靠西,乃唐代诗人 李贺故里,交通便利,位置优越,是一所成建制小学公办 学校。受先贤教育思想的影响,这里尊师重教之风盛行, 文化底蕴深厚。 学校占地面积5050平方米,建筑面积1110平方米,现有6个教学班,157名学生,10名教师,中级以上教师4名,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近年来,我校争取上级扶持,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教学设施,目前学校仅有教学楼一栋。三---六年级教室安装了班班通电化设备,改造线路,目前学校有县电教馆配置的一个美术室,还无其他功能室。 学校把特色文化建设做为规范办学、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突破口,高标准、严要求、重实效,从细节抓起,构建和谐校园。建设校园外部文化,扩大知识视野,营造出“一草一木皆育人,每时每刻皆育人”的环境文化氛围;建设班级文化,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增强班级活力,凝聚班级向心力;建设办公室文化,提高教师精神追求,明确努力方向,美化办公环境;建设学校制度文化,以规范制度促教学,提高管

理上水平;建设学校礼仪文化,通过各种仪式帮助学生树立 远大理想,强化责任意识,促进学生养成教育,培养学生文 明习惯;建设学校文艺生活文化,丰富师生课外文化生活, 培养学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特长。 学校把规范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做为学校的核心工 作来抓,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规范教师行为,培养学生行 为习惯,认真落实学校常规管理,使学校各项工作逐步实现 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学校领导班子分工明确,各负其 责,对照自己分管的工作,依据标准细则,积极思考,认真 完成,规范学校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学校教育教学能够遵循教学规律,能严格执行新课程标 准,教师敬业爱岗,学生积极向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德智体美劳等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树立学 校良好的教育品牌。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如今,三乡镇西村小学 全体师生正向着既定目标努力拼搏,不断前进,以创建县级 特色化学校为契机,进一步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提高教育 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三乡镇西村小学 2017-9-1

篆角乡中心学校简介

篆角乡中心学校简介 篆角乡地处广南、西畴、麻栗坡三县交界处,距县城73千米,国土面积207平方千米,省道“西西公路”由北向南纵贯乡境20千米。这里交通便利,气候宜人,民风淳朴。全乡辖七个行政村,102个村民小组。辖区内居住着汉、壮、苗、彝、蒙古五种民族,总人口25680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1497人,占总人口的44.77%。全乡现有25个校点,103个小学教学班,共有教职工158人,在校生2536人;初中部七至九年级20个教学班,共有教职工95人,在校生1036人。 篆角乡中心学校位于篆角鸡街西侧,占地13673平方米,建筑面积7256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齐全,校园文化建设独具特色。学校最早叫篆角鸡街小学,由乡长杨显科主持,组织筹资创建于1952年。1958年秋改名为冲天中心校。1988年6月更名为篆角中心校。1969年筹建篆角中心校附设初中班。现有小学专任教师158人,中专及以上学历157人,学历合格率99.37%;初中专任教师90人,专科及以上学历85人,学历合格率94.44%。现有省级骨干教师2人,本科学历教师24人。 1998年篆角乡通过了省人民政府“普六”验收;2004年通过了省人民政府“扫盲”验收;2007年12月通过了省人民政府“普九”验收之后又一直在积极主动地做好“两基”迎国检的各项准备工作。 自开展“两基”巩固提高工作以来,教学质量一路攀升。2008年中考陈琳同学以640分的实考成绩(不含照顾分)名列那洒考区第一,学校总成绩居考区第二。2009年中考600分以上7人,500分以上42人,总成绩居考区第二。2010年中考再创辉煌,600分以上的12人,500分以上的57人,总成绩居那洒考区第一;100班的杨德芬同学总分673分居那洒考区第一,并以115分英语成绩名列全县单科第一。 学校在狠抓巩固与提高的同时,十分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组建兴趣小组,举办运动会、文艺汇演、学科竞赛、诗歌朗诵、演讲比赛、书画展、英语口语赛等活动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施展才华和展示自我的机会。我校在全国及省、州、县组织各种竞赛和评优活动中频频获奖,共计150人次。 当地党委、政府历届领导的高度重视,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社会各界的支持,全体师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使我们这样一所农村中心学校不断发展进步,不断做出成绩,不断收获荣誉。学校先后荣获云南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云南省“三生教育”书画作品评选活动集体三等奖、云南省第三届小作家作文竞赛活动优秀组织奖、州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州文明单位、县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28项荣誉。 在义务教育保障机制上,自国家实行教科书免费以来,教材均由县新华书店、邮政局统一配送。寄宿生学生生活费补助,2008年共计补助学生生活费737500元,补助贫困生1124人,2009年共计补助学生生活费737500元,补助贫困生1124人。2008年秋学校公用经费上级拨款343620元,2009年拨款1091757.12元,均严格按照上级的有关文件进行预算、支出。全乡学校教职工的绩效工资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向艰苦边远地区倾斜,向班主任倾斜。严格按国家以及省州县的文件规定实行动态管理。绩效工资以工作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分配的主要依据。二○一○年十二月

小港中心小学学校简介

学校简介 小港中心小学位于丰城市北大门小袁线旁,占地面积6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00多平方米,校园环境整洁、优美。学校现有教学班18个,学生827人,任教老师42人,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有40人,是一支素质高,充满爱心的教师队伍。学校配有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室、图书室、小记者活动室和音体美活动室等较先进的教学设施。校园内有篮球场、气排球场、绿草如茵的草地边还有乒乓球台等运动场地。 学校在领导班子求真务实,乐于开拓的精神指导下,教风严谨、踏实,教学教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有三人分别评为教学功臣和教研能手。2010年学校被评为“学校全面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安全稳定单位”、“学校教育质量单位”等多种荣誉称号。 学校本着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身,学会劳动的办学理念,发挥学生的特长,展示学生的个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二00九年九月学校与《赣西晚报》搭建平台,成立丰城市小学第一个小记者团,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并在《赣西晚报》发表了近60篇作品。而书香校园的开展,让学生体会到了我读书,我快乐,加深了学生的文化底蕴。学校朝着素质教育全方位发展,成立了铜管乐队、舞蹈班和美术班和象棋等兴趣小组,在开发学生智力及养成教育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同时,坚持每年“六一”举行文艺表演、美术展览,每年举行一次趣味运动会,每学期举行各类体育单项比赛,学生屡次在地区、市、镇书画比赛、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奖。

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使校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体贴周到的人文关怀、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温馨浪漫的艺术氛围,用家长的话说,在这样的学校里,孩子们永远是纯真的、快乐的、美好的,春华秋实盈硕果,满园金色尽飘香,小港中心小学正朝着办人民满意教育大踏步前进!

学校基本情况

云南省镇沅县九甲镇中心小学基本情况 教育的发展,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石。坚持发展教育,努力提高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九甲镇中心小学,始终把办好教育,出好人才为根本,努力抓好教育工作。 九甲镇位于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县城东北部,是著名的“世界茶王之乡”,东与新平县者笼乡相接,南与者东镇山水相依,西与景东县花山乡隔河相望,北与双柏县锷嘉镇相接,距镇沅县城74公里,全镇总面积198.5平方公里,8个行政村113个村民小组,15891人,是一个集7种少数民族为主体的高寒山区贫困乡。2012年底,全镇经济总收入为2246万元,农民人均有粮429公斤,人均纯收入5433元。2013年3月,全镇有学校7所,42个教学班,有学生1146人其中:女生553人,苦聪学生459人。有学龄人口892人,入学890人,入学率达99.8%,巩固率达99.7%,完学率在97.3%。有教职工93人,专任教师92人,教师合格率达97.3%。学校共占地36167平方米,有校舍建筑面积8803平方米,其中:框架2615平方米、砖混6188平方米。全镇建有远程教育接收站7个,多媒体教室1个,计算机教室1 个。全镇小学有图书15066册,生均13.1册。办学以来,分别荣获省、市级“绿色学校”、荣获市级“文明学校”、荣誉称号。自1997年以来,六年级教学质量测评居全县前列。2000、2003、2005、2008、2009年教育目标管理考评获得县级一等奖。 九甲镇中心小学始终围绕镇沅县实施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发展目

标,以科学发展观,抓机遇、谋发展,教育事业突飞猛进。围绕时代发展,理清发展思路,完善管理制度,立足教育成效,完成教育目标,1995年实现了普及六年义务教育;1997年实现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1999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00年“两基”工作通过省级验收;2003年实现普及实验教学。2012年9月全镇有7—12周岁适龄儿童892人,入学890人,入学率为99.8%。多年来,在县委政府、教育局及九甲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下抓好“两基”工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致力于“德育导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确保了“两基”成果不断巩固,办学条件不断改善,队伍建设卓有成效,教育科研亮彩纷呈,教学质量节节攀升。 九甲镇中心小学下辖的7所小学,分别是九甲中心完小、和平村小学、三台村小学、果村小、文岗村小学、甸坑村小学、勐真村小学。基本情况如下。 九甲中心完小:于1846年办学,至今已有167年的办学历史。办学以来,为上级学校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培养出了罗应光这样的省厅级干部和张磊这样的清华学子,他们是下一代人学习的榜样,正因为如此,九甲人爱学习,人才多,品性好成了社会的良好口碑。现在中心校有教学班16个,有学生582人,有教职工51人。建筑面积6167平方米。教学质量名列全镇前茅。 和平村小学:1944年9月办学。先后办过扫盲班,初小,高小,完小。200年,响应上级集中办学要求,把五六年级集中到中心校就读。消除了班级多,学生少,设备差,质量低的现象。现在有教学班

2018-2019年锦州市太和区新民乡中心小学校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含答案

2018-2019年锦州市太和区新民乡中心小学校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含答案 一、想一想,填一填 1. 我会比大小。(在。填“>”“<”或“=”) 76________69 39________41 13+46________31+64 12+34________80-34 2. ________个小三角形拼成了 。 3. 47________74 59________55 100________97 60________70 4. 在长方体与正方体中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________,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________。 5. 3元=________角 6角=________分 80角=________元 6. 列出和下列各数相邻的数。(从左到右填写) (1)________,44,________ (2)________,93,________ 7. 你能找到每块砖的位置吗?(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填写) 8. 把下列物品按类分一分,圈起来。 9. 被减数是72,减数是7,差是________。 一个加数是47,另一个加数是9,和是________。 10.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最大的一位数,十位上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小6,这个两位数是________ 二、对号入座、选择填空(含多选) 11.哪两个数相加或相减最接近200?( )。 A. 220-160 B. 420-290 C. 220+256 D. 500-310 12.16-8=( ) A. 5 B. 7 C. 8 D. 9 13.90-40+50=( ) A .27 B .55 C .100 D .90 14.猴哥摘了45个桃,猴弟摘的桃比猴哥少一些,猴弟可能摘了( )。 班级_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建中心小学学校简介

传承弘扬客家文化建留守儿童家园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大建中心小学荣昌区盘龙镇大建中心小学创建于1953年,座落于荣昌区盘龙镇白鹤村七社,地处荣昌区的西北边陲。是荣昌区首批农村寄宿制小学、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实验项目学校。学校设有附属幼儿园一所,另辖花房、白鹤两所村小。 党的十八大提出: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在区政府、教委高度重视、不断投入中,学校师资建设、校舍场地、功能室建设、信息技术设备已达到均衡发展要求。 学校在职教职工24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本科学历及获学士学位教师占半数以上;其中小学高级8人,小学一级14人,有区级师德标兵2人,区级优秀教师5人,多人获得镇级优秀荣誉称号。学校占地7443平方米,建筑面积3305.8平方米。体育场馆面积4000平方米。实验室、图书室及六大功能室一应倶全,校园网、班班通均按达标要求建好,并很好的发挥教学作用。 学校确立了“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以“用心教会每个孩子”为校训,形成了诚信、求美、自主、和谐的校风,热爱学生、严格要求、施教严谨、求新崇真的教风,勤学、好问、乐学、多思的学风,并在教育活动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各方面工作得到良好成绩,得到了上级部门和辖区内群众的高度认可。 学校现有学生400余人(含幼儿学生50余人),其中多数为客家子弟,至今仍有50%以上的学生将客家话作为日常生活用语。学校积

极探索将客家文化、精神融入到办学之中,提炼出“勤”“善”“孝”“诚”作为学校主题文化,并通过编纂客家文化校本教材来普及客家文化、传授客家话、客家文化社会调查实践等形式,传承着客家文化、精神,使得学校的办学特色独树一帜。 学校以客家文化、精神为主题,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绿化建设,全体师生积极行动,目前学校校园整洁,环境优美,营造出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学校坚持科学管理、依法治教、深化课堂改革,积极落实市教委“2+2”“1+5”行动计划,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付出总有回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在最近2014、2015、2016三个年度中,我校在全区统一的学生综合学业质量监测中,分别获全镇第三名、第二名、第一名的好成绩。 2003年,学校筹建寄宿制学校,成为荣昌县首批农村寄宿制学校。在丰富多彩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中,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学校的温暖,让学校成为了留守儿童的家园、成长的乐园。学校通过10多年的积极探索、总结出对寄宿制留守儿童的“三全“管理,即“全面、全员、全程”,并完成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与管理问题的研究》和市级课题《乡村学校留守儿童教育途径研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将以饱满的热情,办百姓身边的好学校,培养更多优秀客家子弟。

学校基本情况简介

学校简介 二站镇新发村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第十二支队和日伪军“敖木台战斗”遗址,1940年10月6日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二党支部书记韩玉书等人率领下,执行解放肇源城的战斗任务,因途中遭遇大雨,暴露行踪敌众我寡的情况下,韩玉书等44名战士,壮烈牺牲于此。 二站镇新发小学起源于1912年创办的驿站私塾,解放后命名为新发小学,学校占地13296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135.67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06平方米,生均面积5.16平方米。 学校基础设施完善,教学区、运动区规划合理,布局科学。 学校有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保健室、心语室、美术室、音乐室、综合实践活动室、体育器材室、篮球场、排球场。 学校专用教室齐备,符合二类标准,教学用房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坚固程度达到国家级要求,做到了坚固、适用。 2013年我校接入宽带网。实现了教学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办公信息化。 近三年来我们充分利用上级拨款和教育经费,按照标准化学校建设的要求,打造标准化学校,先后新添置教师办公桌椅15套和学生桌30套,一套安装监控系统,校园绿化美化被上级部门誉为“花园式”学校。2015年经教育局安装两套电子版。2015年县教育局又给调拨了大量的教学仪器和音体美使用器材。使教师办公、学生学习的环境大大提升。学校各室、仪器配备基本达到省小学标准化要求。

目前我校实行的是全日制五年制教学,现有教学班5个,在校学生98人,入学率100%,巩固率为100%。教职工12人。在职专任教师12人,学历达标100%。其中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6人,占50%。专科学历教师6人,占50%,一级教师6人,占50%。二级教师6人,占50%。市级骨干教师2人。 几年来,二站镇新发小学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扎扎实实贯彻教育方针,坚持“立校德为先,发展人为本”的办学理念。通过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曾获得大庆市教育局颁发的“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德育先进学校”,由二站中心校颁发的“素质教育先进校”,“德育工作先进校”和“校园环境建设先进校”等诸多荣誉称号。 学校简介 二站镇新发村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第十二支队和日伪军“敖木台战斗”遗址,1940年10月6日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二党支部书记韩玉书等人率领下,执行解放肇源城的战斗任务,因途中遭遇大雨,暴露行踪敌众我寡的情况下,韩玉书等44名战士,壮烈牺牲于此。 二站镇新发小学起源于1912年创办的驿站私塾,解放后命名为新发小学,学校占地13296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156.4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06平方米,生均面积5.95平方米。 学校基础设施完善,教学区、运动区规划合理,布局科学。 学校有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保健室、心语室、美术室、音乐室、综合实践活动室、体育器材室、篮球场、排球场。

1、学校基本情况简介

1、学校基本情况简介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宜阳县三乡镇小学基本情况简介 三乡风景秀美、历史悠久,地处连昌河冲积谷地,故又名昌谷。境内有光武庙、五花寺塔、竹阁寺等古建筑群落构成了汉唐、宋金文化为基本内涵的人文型旅游景区,“汉刹云山”、“唐宫烟水”位居宜阳县古八景之列。宜阳县三乡镇西村小学,位于古镇三乡镇中部靠西,乃唐代诗人李贺故里,交通便利,位置优越,是一所成建制小学公办学校。受先贤教育思想的影响,这里尊师重教之风盛行,文化底蕴深厚。 学校占地面积5050平方米,建筑面积1110平方米,现有6个教学班,157名学生,10名教师,中级以上教师4名,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近年来,我校争取上级扶持,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教学设施,目前学校仅有教学楼一栋。三---六年级教室安装了班班通电化设备,改造线路,目前学校有县电教馆配置的一个美术室,还无其他功能室。 学校把特色文化建设做为规范办学、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突破口,高标准、严要求、重实效,从细节抓起,构建和谐校园。建设校园外部文化,扩大知识视野,营造出“一草一木皆育人,每时每刻皆育人”的环境文化氛围;建设班级文化,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增强班级活力,凝聚班级向心力;建设办公室文化,提高教师精神追求,明确努力方向,美化办公环境;建设学校制度文化,以规范制度促

教学,提高管理上水平;建设学校礼仪文化,通过各种仪式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强化责任意识,促进学生养成教育,培养学生文明习惯;建设学校文艺生活文化,丰富师生课外文化生活,培养学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特长。 学校把规范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做为学校的核心工作来抓,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规范教师行为,培养学生行为习惯,认真落实学校常规管理,使学校各项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学校领导班子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对照自己分管的工作,依据标准细则,积极思考,认真完成,规范学校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学校教育教学能够遵循教学规律,能严格执行新课程标准,教师敬业爱岗,学生积极向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德智体美劳等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树立学校良好的教育品牌。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如今,三乡镇西村小学全体师生正向着既定目标努力拼搏,不断前进,以创建县级特色化学校为契机,进一步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三乡镇西村小学 2017-9-1

小河口镇中心学校简介

小河口镇中心学校简介 小河口镇中心学校地处小河口镇老街,学校依山傍水、环境幽静。学校服务于4个行政村,服务半径8公里,服务人口1169人。学校2010年—2011学年度有学生184人,教职工18人,其中大专学历以上学历达标达73%。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办学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在实施“双高普九”工作中,我校新建综合楼一栋756平方米,加固翻新教学楼和宿办楼各一栋共计1120平米。新建院墙180平米,餐厅灶房72平米,大门和厕所加固维修一新。硬化地面1010平米。提高和新建部室17室一部。全部达到“双高普九”部室建设标准。学校以“文明、进取、求实、创新”的校风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质量显著提高,素质教育全面展开,为每一位师生开拓了充分的发展空间。 今后,我校将继续以“育人是根本,素质是核心,质量是保证”的教育理念,以“书香校园、温馨育人”为学校文化建设主题,努力实现“环境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的办学目标,不断提升教育的内涵和水平,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发展”的新教育。

瓦沟初小简介 瓦沟初小地处瓦沟口村龙潭沟,建立于1951年,属于瓦沟口村村办学校。服务面积3平方公里,服务人口503人。学校占地面积680平方米,建筑面积480平方米。生均占地34平方米,生均使用面积11.7平方米。2010年—2011年有教师1人,内设一个三级复式班,有31名学生。 “双高普九”工作实施以来,在村支部领导下,学校增设了综合室的配备,其中,算新增的图书一起藏书量达到1310册,生均30多册。同时为改变校园环境,争取到资金对教学楼两层14间房屋室内进行了涂料粉刷,门窗、护栏刷漆油染,还拆除危险灶房,重新建设砖木结构教师灶房6间。院内设大小花坛9个,绿化带20平米。在硬件得到改善的同时,学校注重常规教学工作管理,从实际出发,狠抓常规课,扎扎实实搞教学。教育质量相对稳定,得到了组织的认可和群众的好评。现在校园内场地开阔,环境优雅,是师生工作和学习的乐园。

中心小学学校概况介绍

中心小学学校概况介绍 中心小学学校概况介绍 行中中心小学的前身是行中植基小学。于1974年从迁建至此并更名行中中心小学。2010年1月15日~我校有幸得到广州雅丽思企业联盟的资助后~在政府的批准下~学校更名为“行中雅丽思中心小学”。学校历史悠久~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行中雅丽思中心小学是全县首批县一级学校~现有1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77人~教职工32人。 学校占地面积12309平方米~建筑面积2842平方米。设有多媒体教室、电脑室、语言实验室、科学实验室各1间,教仪室、体育器材室、图书室、少先队部室装备符合要求,其他场室全面配套,学校运动场设置有二百米环形跑道和一百米直跑道~一个篮球场~两个排球场。学校教学、生活设施完善~设备齐全~办学条件优越。 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协作~锐意进取~教育教学管理走上规范化的轨道。学校师生勤教勤学~树立“以特色办学~以质量取胜”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创建“活泼、乐学、扎实、和谐”的良好校风~走出了一条“优化育人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的办学特色之 1 / 3 路。 抓好“三化”工作~优化育人环境是行中中心小学的办学特色。在“三化”工作中突出抓“早、恒、细、实”四个字~如今~校园绿化面积计3200多平方米~学校绿化覆盖率达到97%。 辛勤耕耘~硕果累累。行中中心小学于1999年评为梅州市“创建美丽校园”活动先进单位,2001年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2001年评为,1996—2000年,平远

县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2003年被评为县“文明学校”,在中心小学的指导和辐射作用下~全镇小学从1999年至2009年连续十一年被评为“县教学质量优胜单位”,2013年被评为“县教学质量优胜单位”~“德育达标学校”。行中中心小学体育代表队分别于1999年、2001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7年、2008年连续七届全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取得团体总分前六名的优异成绩,中心小学党支部分别于2001、2002、2003、2004、2006、2007、2008年度评为“县先进支部”。学校英语教研组和数学教研组分别在2012年、2014年评为“先进教研组”。2014年学校关工委被评为“先进集体”。 如今~行中中心小学的全体师生满怀信心~励精图治~与时俱进~以创建教育强镇为契机~为创办一所校园美、条件优、校风好、质量高的规范化学校而努力奋斗。 2 / 3 3 / 3

中学学校基本情况汇报材料

中学学校基本情况汇报材料 导读:本文中学学校基本情况汇报材料,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中学学校基本情况汇报材料 一、学校基本情况 1、学校简介 沈集中学创建于1958年,占地面积76590m2,建筑面积12718 m2,绿化面积28940 m2。这里风景秀美清幽,一年四季绿色满校园: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天松柏苍翠,素有“花园校园”之称。校园布局合理,一条中轴线由南至北贯穿校园,运动区、教学区、和生活区沿着中轴线均衡分布。运动区:设有标准运动场,排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跳远跳高场地、单双杠场地合理分布在运动区内;教学区:建有两栋教学用楼,一栋教学楼,一栋综合楼。综合楼设有电脑室、电子备课室、电脑打字室、档案室、心理咨询室、图书室、阅览室、音乐教室、物理实验室、生化实验室、物理仪器室、生化仪器室、校长办公室、教学教研室等。教学楼分布15个教学班及体育器材室、家长学校室、教师办公室。生活区:整洁的校园里,男女生公寓楼、教师宿舍楼分列在中轴线两旁,掩映在郁郁绿树丛中。中轴线的北端,是一个可以容纳1000多人的650平方米的标准化学生餐厅。55年的风霜雨雪,55个春夏秋冬,见证了沈集中学的成长历程。在政府和社会的关怀下,沈集中学的面貌日新月异,昔日山岗上的简

陋平房早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稍具规模的花园式学校。校园内自然环境与人文气息相交相融,求真学风与创新教风相得益彰,是莘莘学子读书求学的理想园地。 2、师生情况 我校现有15个教学班级,在校学生615人,教职工118人。中学高级教师11人,省优秀教师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4人,市县级骨干教师10人,县模范班主任8人,师德标兵8人;学校的职能部门设一室三处,即校长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后勤处。 二、近几年学校建设、管理情况 1、学校硬件建设 我校图书馆现有藏书11210册,学校现有微机房一间,计算机40台,一间多媒体教室,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生物实验各一间。学校建设一条350米圆形远动跑道及两块篮球场、一块排球场、一块羽毛球场,跳远池两块,单、双杆池各一块,露天戏台一座,一条40米的文化长廊,警示、广告牌无数。校园布局合理,绿树成荫,文化气息浓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广大学子营造一个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2、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我校组织全体教师每周三下午学习有关政策、理论、法规,以期提高全体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2)、重视对在职教师的岗位培训。我校组织全体在职教师参加全省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和网络远程培训;组织校长、副校长参加县教

白马中心小学学校简介

钱场镇白马中心小学学校简介 钱场镇白马中心小学位于钱场镇东南面,学校南接天门市,北临汉宜路。学校辖区为“五村一场”,即白马村、洪庙村、舒岭村、金泉村、祠堂村、龙泉茶场。服务半径为7千米。学校创建于1950年3月,名称为白马小学,至1968年2月由全日制小学改办为初级中学,并向北移500米至现地点,学校更名为白马中学,1975年又增设两个高中班。1980年教育结构调整,高中班停办,1991年白马中学撤销,改名为白马管理区高级小学,设五、六两个年级。1993年9月,白马、祠堂两村级小学归并; 2000年9月后,洪庙村小学、舒岭村小学、金泉村小学相继归并于白马中心小学,此时学校的学生数达历年之最,18个班级,共计966人,教师达40多人。随着金泉村小学的最后撤并,白马地区小学的布局调整结束,至此,白马中心小学才真正从意义上诞生了。 学校规模越来越大,管理也越来越规范,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1994年获得当时的荆沙市绿化合格学校;1998年获京山县教学先进单位;2000年、2002年、2006年、2012年获得京山县德育先进学校;2002年学校获京山县第一批县级示范学校。 学校现有学生128人,教学班级5个,留守学生12人,占学生总数的9.4%。留守学生都有教师结对帮扶。 学校占地面积17674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达2828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达9600平方米,占校园用地面积的54%。学校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规划合理,既各自独立,又相互映衬,整体鸟瞰,造型独特,风格别致。 学校运动场完全按标准建设,长150米,跑道宽4.88米,碧绿的草坪宛如一块绿色的大地毯镶嵌在运动场中间,让人百看不厌,流连忘返。 学校食堂属于改扩建项目,投资总额为50万。食堂总面积达419平米。餐厅223平米为新建面积。餐厅内配有200多个就餐席位。学校设有专职食品卫生管理员,从业人员均通过培训持证上岗。现在我校进餐的学生、幼儿有214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