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沪教版政治高一上《第五课 金融服务与投资理财》word教案(1)

沪教版政治高一上《第五课 金融服务与投资理财》word教案(1)

沪教版政治高一上《第五课 金融服务与投资理财》word教案(1)
沪教版政治高一上《第五课 金融服务与投资理财》word教案(1)

第五课金融服务与投资理财

第一节货币流通和借贷活动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货币不仅充当着商品流通的媒介,其本身也在作为财产的代表成为信用活动的工具。

由此产生的一系列与货币收支有关的交易和借贷等经济活动,就是金融活动。

1、

(充当商品交换的“中间人”)

2、货币执行计价单位的功能

(就是赋予商品一定的价格)

1、

2、实物交换

3、金属货币:金银由于具有比较贵重便于携带,质地均匀便于分割,化学性质稳定便于保

存,以及外观美丽等原因而在货币世界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长期霸占了货币的宝座。

(金本位制度:用黄金充当货币的制度)

4、纸币:是一种货币的符号。(纸币取代铸币是必然的趋势:印刷成本比铸造金银货币低,

防止贵金属损失,易保管、携带和运输。现代货币制度:以纸张作为货币材料,并且币值不再与黄金挂钩的货币制度,也叫纸币本位制度;在20世纪70年代起各国相继采用纸币本位制度。我国人民币实行纸币本位制,没有法定的含金量。)

5、记账货币(票据形式)和电子货币(计算机网络为支撑的信用卡等)

1、

1)让渡货币在一段时间内的使用权,就是货币的借贷活动。

货币可以随时方便地换成各种各样的商品和财物。因此,货币除了在商品交换中执行交换媒介和计价单位的功能,货币本身也成了财产的代表。

货币作为财产的代表,不仅可以储存起来作为未来的购买力,而且可以通过出让给别人收取利息实现增值。

体现的是债权、债务关系债权人:暂时出让货币在一段时间内的使用权,获得利息

债务人:暂时取得货币的使用权,归还,并支付利息2)货币借贷活动是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在商品流通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经常会发生商品转手和货币支付在时间、空间上分离的现象,于是出现了商品的赊销和预付这两种商品交易形式。赊销就是延期付款,卖方允许买方先提货后付款。预付正好与赊销相反,由买方先交款,卖方后交货。

在这两种交易方式中,一般的商品买卖关系就转换成了债权债务关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债权债务关系超越了为商品流通服务的范围,出现了单纯的货币借贷。出借货币,意味着放弃一段时间内的货币使用权。借用货币应当支付一定的利息。

2、利率

1)是一定时期中的利息和本金的比率。

2)利率的计算

单利计算公式:单利=本金×利率×年数

复利计算公式:本利和=本金×(1+利率)年数

3、作用:实现“双赢”,增加社会财富,实现资金增值

第二节银行及银行服务

在我国,银行是货币流通和借贷活动的中枢神经。尤其是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关键部门,是整个金融活动的总枢纽,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作用。

一、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

1、中央银行的地位:国家宏观调控的关键部门,整个金融活动的总枢纽。

2

3

)性质:代表国家进行金融调控的特殊金融机构

是国家行政机关,不是金融企业

2)职能(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

政府的银行制定货币政策、实施金融调控

经理国库,经营国家外汇和黄金储备

从事国际金融活动

发行的银行统一发行人民币

维护货币币值的稳定

银行的银行:服务对象仅仅是其他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4、主要任务: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进行金融宏观调控

二、商业银行(比中央银行出现早)

1、地位:银行业的主干,占据着主体的地位

2

3

中,银行充当的是“信用中介”的角色。它与存款人及贷款人分别发生债权、债务关系,即信用关系。

3)中间业务:

含义:是指银行不运用自己的资金,通过为客户提纲服务,收取手续费的各种业务。

作用:银行以中间人或代理人的身份出现,与客户不直接发生债权债务关系,不是信用中介,而是服务中介。在当代发达国家,中间业务收费正逐步成为商业银行收入

的主要来源。

内容:主要是转账结算(银行为客户之间因商品交易、服务收费、资金借贷等所产生的钱款收

付进行清算了结的服务)

优点:客户可以节省大量现金清点、保管、押运等劳动,安

全性也大为提高;

国家可以节省大量印制货币的开支;

银行可以通过提供转帐结算服务收取手续费。

结算工具:主要使用支票、本票、汇票、银行卡等

银行卡:有借记卡和贷记卡的分别。前者不可以透

支,后者即使存款帐户中没有足够的钱款,

也可以在约定的限额内透支消费。

除了转帐结算,买卖国库券、代理收付款项、买卖外汇,代理保险和基金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等,也是目前与广大居民关系比较密切的银行中间业务。

银行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金融服务,是社会经济活动顺利进行的纽带。

第三节投资理财

1

活水平的提升。

2、投资理财的首要目标:防范因天灾人祸而可能造成的损失,实现资产的安全(企业)

使自己一生衣食无忧,获得基本保障(家庭)

3、投资理财首先要注意借助保险业提供的保险服务

1)保险含义:指以集中起众人的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补偿参与者因自然灾害

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或对个人死亡、人身伤害给予

经济补偿的一宗方法和制度。(风险—险种—投保—补偿)2)保险种类:政策性保险含义:制定社会保险条例,政府组织专门机构管理

特征:强制性

目的:维护社会稳定,不为盈利(最基本生活保障)

商业性保险含义:被保险人自愿投保,合同形式约定权利和义务

性质:保险公司以盈利为目的

种类:财产保险

人身保险

责任保险

信用保证保险

3)保险宗旨:

4)保险职能:基本职能

派生职能资金融通

防灾防损

5)保险目的:获得财务上的保障,不是为了赚钱、实现财产的增值

(与投资活动的区别)

6)投保考虑因素:自己的需要以及保险公司的收费和服务水平

7)保险作用:促进改革、保障经济、稳定社会、造福人民

1

损;二是因为物价可能上涨,此时金钱会缩水。有人将钱存入银行,坐收利息,这也不是实现资产增值的最好办法。因为利息率扣去通货膨胀率,所剩无几。

2、最基本的证券品种

债券:是一种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投资者购买债券,就是将资金让渡给债权发行者使用,发行者承担支付利息及到期还本的义务。可以是企业,可以使国

家。国库券信誉最高,利率通常最低。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公司财产所有权证书。购买股票的投资者,成为公司的股东,

4、投资风险

1)原因:交易市场买卖证券,不是按照证券的面值或者发行价进行的,也没有固定

的价格,因此经常波动,产生投资风险。

2)含义:投资风险是指在客观条件不确定的情况下,人们进行投资决策所发生的收

益不确定性。(可以为正,可以为负)

3)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成正比

4)投资证券,风险自负,赚钱自得,损失自担。证券市场需要法律和监管。

综合权衡投资的安全性、赢利性和流动性,建立合理的投资组合,树立投

资的风险意识和效益意识

1、分散投资原则:我们知道,各种理财工具的安全性、赢利性和流动性是各不相同的,分别可以满足我们不同目的理财的需要。如果我们不是对某一理财工具“满仓操作”,而是分塞到几类投资品种上,就可能通过理财合理安排企业经营和家庭生活,在可承受的风险程度下取得不错的投资收益。即使是同一类投资品种,由于各个具体项目相互之间各不相同,一定程度的分散投资也是必要的。

2、长期投资原则:分散投资可以有效地规避个别投资品种的风险,却不可能完全规避投资的所有风险。例如,我们说投资股票收益最高,是立足于从长期来说经济是增长的;随着经济的不景气,股票市场有可能出现长达几年下跌的“熊市”。如果没有忍受“套牢”的思想准备,很可能承受不了市场波动的考验。对付这种风险,只有依靠长期投资。

3、理性投资原则:贪婪和恐惧,是投资理财的大敌。要克服这些不良的心理,首先要搞清衡量投资价值的标准。衡量社会各种资本投资价值的标尺,就是市场的利息率。

4、个性投资原则:投资理财是一项个性化很强的活动,不可能存在对所有人都适合的投资方法,因此必须探索适合自己的方法。

高中思想政治沪教版(新)高一下册第六课《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思想政治沪教版(新)高一下册第六课《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懂得现阶段在公有制内部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及其重要意义。使学生理解在现阶段既不能实行按需分配,更不可实行平均分配的原因。要求学生通过对知识的理解,全面理解按劳分配中“劳”的内含。 过程与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实行按劳分配的重要意义;分析典型案例,并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对微观分配提出合理的建议。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正确理解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认同与现阶段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分配制度,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树立走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信念。 2学情分析 从班级家长所在单位所有制形式和家庭收入来源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到我们的家长有在公 有经济组织工作的,也有在非公经济组织工作的;他们的收入来源也呈现出多样性,这种多样 性其实也体现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的多样性。很多同学对家庭的财产性收入不甚了解:股票收入、储蓄收入、房租收入等等。人类的经济活动,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其中,分配是经济循环的中间环节,是联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社会的分配制度是否合理也会对消费水平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建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制度显得十分重要。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种分配制度是与我国现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 3重点难点 1、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和意义 2、按劳分配的地位 4教学过程 4.1【课题】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板书) 说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的关系

沪教版高一数学教案

沪教版高一数学教案 精品文档 沪教版高一数学教案 了解集合、元素的概念,体会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征; 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和“不属于”关系; 掌握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教学重点:掌握集合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军训前学校通知:8月15日8点,高一年级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阅读课本P2-P3内容 集合的有关概念 1. 集合理论创始人康托尔称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意识到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总体。 2. 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 ,也简称集。 3. 思考1: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大于3小于11的偶数; 我国的小河流; 非负奇数; 1 / 3 精品文档 方程x210的解; 某校2007级新生; 血压很高的人; 著名的数学家;

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所有第三象限的点全班成绩好的学生。 对学生的解答予以讨论、点评,进而讲解下面的问题。 4. 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 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无序性:给定一个集合与集合里面元素的顺序无关。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 5.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 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aA 例如,我们A表示 “1~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则有3?A 4A,等等。 6(集合与元素的字母表示: 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的元素用 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常用的数集及记法: 2 / 3 精品文档 非负整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或N+; 整数集,记作Z; 有理数集,记作Q; 实数集,记作R; 例题讲解: 例1(用“?”或“”符号填空: ; ; Z; 设A为所有亚洲国家组成的集合,则中国A,美国,印度A, 英国 A。例2(已知集合P的元素为1,m,m23m3, 若3?P且-1P,求实数m的值。

高一政治《社会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教案1沪教版

第一课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第一节社会财富增长之源 第一框社会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一些与我们的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学基础知识:生活过程中的关系,什么是生产力,什么是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 过程与方法 将教学案例的分析与学生之间讨论相结合,理解“社会生产”与“社会存在”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能够在这基础上就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与解读。同时领悟“社会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回顾今天繁荣富强的祖国的巨大成就,进一步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同时树立学生立足现实,现在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做贡献的责任感、使命感。 二、教学:1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案例1新闻背景:空客A380的奥运行 [学生进行介绍,老师补充] 全机最高载客量为840人,舒适载客量为555人,投入商业运营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客机。 师:人类社会能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中享受突飞猛进的科技带来的物质产品,基础的是什么活动? 生:略 师:社会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PPT]案例25?12汶川大地震回顾 师:5?12汶川大地震过去几个月了,几个月以来灾区人民的生活始终让我们牵挂,期间我们全体国人以空前的爱国热忱投入到了与灾区人们共同努力的抗震救灾工作与灾后重建工作,期间我们也接受了来自几十个国家的国际援助。你能简单回顾一下在各个阶段期间我们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生:略 师:食品、饮用水、服装、药品等是最急需的物品。缺少这些,会危及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全。灾区人民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援助,许多物质产品运往灾区,请问这能否解决灾区的根本问题? 生:略 师:要从根本上帮助灾区人民,必须重视灾后重建工作,要尽快恢复灾区的生产能力。由此可见,社会生产为人类的衣食住行提供了各种物质资料,没有社会生产,人类社会本身将不复存在,社会生产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PPT]社会生产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设想一下: 如果离开了生产活动,人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生:略

高中政治沪教版 经济常识基础知识总结

第一课:发展经济改善生活 1、社会生活的四个环节是?回答:生产、交换、分配、消费 2、经济活动中的流通过程是?中间环节是?回答:流通过程是交换、中间环节是分配。 3、经济活动中买卖、交易、进出口属于哪个环节?回答:交换 4、经济活动中工资、税收、社会保障属于哪个环节?回答:分配 5、社会生产中最基本、最活跃的要素是?回答:劳动者的劳动 6、社会生产中起到组织、联结、整合作用的是?回答:经营管理 7、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被称为第一生产力的是?回答:科学技术 8、资本有哪三种形态?回答:货币形态、实物形态和商品形态 9、GDP是指?回答:国内生产总值 10、GDP总量反映什么?回答: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 11、人均GDP反映什么?回答:反映一国(或地区)人们的富裕程度。 12、国民经济各部门创造的价值在GDP中所占比例的变化反映?回答:反映一国(或地区)经济结构的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 1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回答: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14、生产力的三要素?回答:劳动者、劳动工具(生产工具)、劳动对象 15、生产关系的三要素?回答:生产资料所有制、产品分配制度、各阶级集团在社会的地位和关系 16、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回答: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17、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回答:一要使经济主体的行为纳入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轨道。二是要让政府部门的管理与决策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三是要通过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的协调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成果。 18、经济发展方式有哪两种?回答:数量型和质量型。 19、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驱动力是?回答: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战略创新) 20、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回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1、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特征是?回答: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抵御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 22、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回答: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第二课产业发展劳动就业 1、第一产业指的是?回答: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 2、农业的地位是?回答:基础地位 3、第二产业指的是?回答: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4、第二产业的地位?回答:主导地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起到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力和现代化水平。

高中政治《社会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教案5(沪教版高一)

第一课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 第一节社会财富增长之源 第一框社会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B)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基本理解社会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懂得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及两者的相互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通过调查结果交流,培养学生比较能力;通过角色扮演、主题演讲等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等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认识到社会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能够做到尊重劳动成果,尊重普通劳动者,确立热爱劳动,劳动最光荣的价值观。 二.课前准备 1.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当我们都是学生时——我和父母财富大比拼》的小调查活动,并要求各组做好调查结果交流准备工作。 2.邀请四位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教学活动。 3.教师搜集案例、图片,多媒体资料等制作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下列是我们熟悉的各种社会活动: 【图片展示各种社会活动】 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体育运动文艺活动宗教活动政治活动等一组图片 师:人类社会的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中,奠定社会存在和发展基础的是什么活动? 生:略 师:社会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多媒体资料演示】人类历史上发生的几次大海啸回顾 师:对于大家来说最熟悉的大海啸应该是2004年的东南亚地震海啸,可以说对遭受海啸得地震灾区而言是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国际社会也纷纷进行援助。对于灾区的人民而言,海啸之后最需要哪些方面的帮助? 生:略 师:食品、饮用水、服装、药品等是最急需的物品。缺少这些,会危及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全。灾区人民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援助,许多物质产品运往灾区,请问这能否解决灾区的根本问题? 生:略

(完整word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知识点超全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a (1)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商品的本质属性是价值。 (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①统一: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②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属性。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不可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生产者想要实现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把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渡给购买者,而购买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必须让渡商品的价值。)◎货币的含义、本质及基本职能b (1)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本质:一般等价物 (3) 、 ①价值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的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做价值尺 度。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 表现,是价值的体现和反应。注意:观念上的货币。 ②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 交换,叫做商品流通。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W–G–W)。注意:实际 现实的货币。(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 变化既重要又困难,是商品惊险的跳跃,商品生产者只有把商品卖出去,并且 卖出好价钱,才能生存和发展,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商品生产者就要为购买者 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货币实行支付手段职能是随着商品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在赊销赊购中,货币被用来偿还债务。后来,它又被用来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 ◎纸币的发行规律b (1)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政治学1-6课+拓展部分(沪教版高中政治)

第一课人民政权人民当家 1.国家政权的含义A 指掌握国家主权的政治组织及其所掌握的政治权力,以维护对社会的统治和管理。 2.国家政权是政治的核心A 任何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根本利益,而实现了维护自身根本利益的关键在于掌握国家政权。我们政治生活的核心是政权。 3.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B (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 (2)人民民主专政的含义: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 (3)人民民主专政的首要标志是工人阶级的领导,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人民民主专政具有极为广泛的社会基础。 4.民主与专政的关系B (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是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掌握国家政权,它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人民民主和对敌专政的关系: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民主和对敌专政的统一。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享有民主和对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的有机结合。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是对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才能保障人民民主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5.我国的基本国家职能C (1)含义:国家职能是国家政权在实现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国家职能体现了国家活动的基本方向、国家的根本任务和主要作用。 (2)国家职能和国家性质的关系:国家职能与国家性质是密切相关的,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 (3)我国的国家政权的对内对外职能: A.对内职能:【1】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必须有效加强经济的管理,完善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在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同时,组织领导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 【3】协调人民内部的关系和利益。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必须依法采取措施,协调人民内部的关系,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兼顾各种利益和要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4】组织社会公共服务。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必须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必须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维护社会治安,保护公共财产,兴办各种公共工程,完善各种公共设施;保护公共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建立和健全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B.对外职能:【1】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2】发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协调我国和他国的关系。 【3】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我国的政权的对内和对外职能,维护的是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的国家职能是由人民民

沪教版高中数学高三下册第十八章 18.3 统计估计-方差与标准差 教案

方差与标准差 班级姓名学号 学习目标:1.经历方差与标准差概念的引进和形成过程,知道方差和标准差是表示一组数据波动程度的量; 2.会计算一组数据的方差和标准差; 3.能根据一组数据的方差或标准差来解释数据的波动性,并用于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通过对一组数据的波动性的分析,引进方差和标准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初步进行实际应用 学习难点:方差和标准差的计算. 学习范围: 学习过程 一、引入: 1.下列各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分别为A组:_______;B组:_______. A组: 0, 10, 5, 5, 5, 5, 5, 5, 5, 5; B组: 4, 6, 5, 5, 5, 5, 5, 5, 1, 9. 2.某食品厂有甲乙两条流水线生产某种100克的袋装食品,在试生产时,从这两条流水线分别随机各抽取5袋食品,称出各袋食品的重量(克)分别是: 甲:100,101,99,101,99; 乙:102,98,101,98,101.由上述提供的信息,你认为哪一条流水线生产的5袋食品的重量比较稳定(即波动较小)? 甲:100,101,99,101,99; 乙:102,98,101,98,101. 甲、乙两条流水线生产的5袋食品重量的平均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 由此能不能说这两条流水线生产的5袋食品重量的波动大小一样? 为了直观地看出甲乙两条流水线生产的5袋食品重量的波动大小,用下图表示出来. 从图中可以看出,两组数据都在100附近,但甲的数据波动程度较小,乙的数据波动程度较大.学习要点

二、新知新觉: 如果一组数据:x1,x2,…,xn,它们的平均数为x,那么这n个数与平均数x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n个数的方差,记作S2.即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差的非负平方根叫做标准差,记作S.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差与标准差反映了一组数据波动的大小,即一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程度.一组数据越接近于它们的平均数,方差与标准差就越小,这时平均数就越具有代表性.只有当一组数据中所有的数都相等时,方差与标准差才可能为零. 方差(标准差)越大,说明数据的波动越大,越不稳定. 分别计算上述问题的方差和标准差, 三、合作探究: 例题1. 某区要从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中挑选一人参加全市比赛.在选拔赛中,每人进行了5次射击,甲的成绩(环)为: 9.7,10,9.6,9.8,9.9;乙的平均成绩为9.8环,方差为0.032. (1) 甲的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多少? (2) 据估计,如果成绩达到9.8环就可能夺得金牌,为了夺得金牌,应选谁参加比赛? 例题2. 100克的鱼和家禽中,可食用部分蛋白质的含量如图所示. (1) 100克的鱼和家禽中,可食用部分的蛋白质含量的平均数各是多少克? (2) 100克鱼和家禽的蛋白质的平均含量中,哪一个更具有代表性?请说说判断的理由.

沪教版高中政治复习

政治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一框题:人民民主专政 一、国家 1、本质 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根本属性 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二、我国的国家性质 1、我国的国家性质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 (1)本质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最大特点 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三、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 第二框题:政治权利和义务 四、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1、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3)监督权 ★ 2、政治性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五、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的原则 关系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要求权利的实现。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课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课知识点总结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课知识点总结》的内容,具体内容:高一政治是经济常识部分,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内容比较散和杂,需要同学们对这部分知识点进行总结,这样同学们学习和复习时才比较方便。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关于的相关资料,供您阅读。... 高一政治是经济常识部分,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内容比较散和杂,需要同学们对这部分知识点进行总结,这样同学们学习和复习时才比较方便。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关于的相关资料,供您阅读。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概念: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注意: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是商品,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 (2)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注意: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交换,是因为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不是商品。任何人不能同时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销售者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

(二)货币的本质。 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货币的含义和本质: (1)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了解 3、货币的职能 (1)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A、价值尺度职能 (1)含义: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职能。 (原因: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所谓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 (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货币。 B、流通手段: (1)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2)要注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课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章教案 湛江师范学院思政张森 第一章神奇的货币 全章概述 本章从学生最熟悉的商品、货币入手,让学生初步认识货币的产生、本质、基本职能、纸币、信用工具、外汇等经济现象及相关经济知识。让学生通过感受生活提高认识、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学习和领会政治学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这对今后的学习是十分重要和有益的。 本章可分为2个框题: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新课标要求:分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解释几种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新课程学习 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等概念。 2、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 3、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二)能力目标 1、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2、用纸币知识认识假币的违法性,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教学重点】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 【教学难点】纸币。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本框题是经济生活的入口课,涉及的新概念、新原理较多,知识容量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建议用2课时时间学习。【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讨论,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活动都离不开金钱,提出问题:金钱就是经济学中的货币,本节课将从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等方面去了解货币,从而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回忆生活活动,感知生活离不开金钱,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 (二)进行新课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货币的本质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第一段,同时提出问题:要了解货币,首先要了解商品。 (1)、商品及其价值

沪教版高二政治哲学知识点.doc

沪教版高二政治哲学知识点 沪教版高二政治哲学知识点(一) 1、运动 (1)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注意: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区别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唯一特性。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规律。 (3)方法论: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②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

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沪教版高二政治哲学知识点(二) 1、物质的含义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注意:物质的概念概括了宇宙间的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物质形态。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自然界具有物质性。 (2)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3)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1)原理: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沪教版高二政治哲学知识点(三)

【范文】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知识点 汇总(人教版)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价值的含义: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使用价值的含义: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两者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也离不开价值,否则就不是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同时拥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者为实现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消费者为得到使用价值必须支付价值。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目的是为了克服物物直接交换所遇到的困难。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①偶然的物物交换阶段;②扩大的物物交换阶段;③一般等价物的产生阶段;④货币的产生阶段:在众多的商品中,金和银因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久藏不坏、质地均匀、容易分割等天然属性,因而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于是贵金属用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这便标

志着货币正式产生。 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仍然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两大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①含义: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价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决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 ③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①含义: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w--G――w’ ③需要现实中的货币。 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金属货币与纸币: 纸币的含义: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纸币的本质:纸币只是价值符号,本身没有价值,国家强制方能使用。 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

高中政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国家行政机关》教案1(沪教版高二)

第三课国家机关以民为本 第二节我国的国家行政机关 第二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明白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地方人大之间的关系、以及地方政府的任务、职权、组成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上网和采访在政府机关工作的有关家长等方式来近距离地认识我国地方政府的有关知识。在此过程中注重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课程资源和课外资源关于地方人民政府知识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主人翁意识。 二、教学准备 1、教师课件制作 2、学生进行个体采访、上网查询国家机关的相关资料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举例说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学生:江苏省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上海市人民政府、南汇区人民政府、惠南镇人民政府等 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国家行政机关(板书) 教师:国家权力机关和“一府两院”的关系? 学生:(略) 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由同级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并报告了作,受它监督。 教师:举例说明? 学生:如2007年1月28日在上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上海市市长韩正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任务 (1)贯彻执行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和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阅读与思考】:《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本《纲要》经上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公布实施。《纲要》是“十一五”期间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的总体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也是编制和实施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类专项规划、区县规划、年度计划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教师: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上海市人民政府贯彻执行上海市人大通过和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等(2)贯彻执行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所作的决定、决议 (3)贯彻执行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所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等。 教师:请举例说明? 学生:上海市价格管理条例于1996年6月20日上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1996年7月1日公布,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上海市物价局是本市的价格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的价格平衡工作,统一组织实施本市的价格管理和监督工作。 (4)接受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领导,并服从国务院的统一领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明确了中央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关系。例如,《基本法》第十二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基本法》第十五条规定,中央人民政府依照本法第四章的规定任命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行政机关的主要官员。 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权 (1)执行本级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 (2)领导和管理本级行政区域内的行政工作 (3)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4)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其他职权 (5)特定的人民政府还可以制定地方政府规章 【学生展示案例】:上海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地方政府规章。例如:《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

高中数学:1.4《命题的形式及等价关系》教案(1)(沪教版高一上)

1.4 (1)命题的形式及等价关系 一、教学内容分析 命题的有关概念在初中平面几何中已学过,本章在此基础上对命题作较深入的研究,特别强调要确定命题真假都必须证明。举反例既可以确定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同时它又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 推出关系是数学证明中最重要的逻辑关系。教材用比较通俗的说法给出了推出关系的意义及符号。 教材介绍了四种命题的构成及等价命题的概念,这给我们今后证明一个命题为真(假)命题可转化该命题的等价命题(通常是逆否命题)为真(假)命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小节首先从初中数学的命题知识入手,给出推出关系,等价关系的概念,接着,讲述四种命题的关系,最后,在初中的基础上,结合四种命题的知识,进一步讲解反证法。 二、教学目标设计 理解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能由原命题写出其他三种形式;知道推出关系的概念,理解一个命题的真假与其他三个命题真假间的关系;掌握等价关系的概念,初步掌握反证法。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理解四种命题的关系;体会反证法的理论依据。 四、教学用具准备 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回顾 在初中,我们已学过命题,真命题,假命题。 命题:表示判断的语句。真命题:正确的命题。 假命题:错误的命题。 命题“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条件与结论各是什么? 本节将进一步研究命题与其有关的命题的概念。 [说明]通过学生回顾以前的知识,唤起他们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结点,从而为下面的要学习的一些下位概念的同化和顺应提供最近发展区。 二、讲授新课 1.命题 例1:下列语句哪些不是命题,哪些是命题?如果是命题,那么它们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为什么?(课本例题) 1.个位数是5的自然数能被5整除; 2.凡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3.上课请不要讲话; 4.互为补角的两个角不相等; 5.你是高一学生吗? 解:1.真命题 它可以写成10k+5的形式(k是非负整数),而10k+5=5(2k+1),所以10k+5能 被5整除。 2.假命题 取三个角分别是900、450、450的直角三角形,它与三个角分别是900、600、300 的直角三角形不相似。 3.不是命题不是判断语句。 4.假命题 取一个角为900,另一个角也为9000,它们是互补的,但它们相等了. 5.不是命题是疑问句,不是表示判断的陈述句。 结论:①命题必定由条件与结论两部分组成。 ②假命题的确定:举反例(举出一个满足条件,不满足结论的例子,一个即 可)

最新(沪教版)高一历史复习归纳精华版

高一历史复习归纳精华版桃大侠出品 夏禅让制王位世袭制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转折 商内外服制松散的方国联盟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 公元前1046年,武王牧野之战建周朝镐“西周”封邦建国体制周公政绩:制定礼乐制度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 秦大一统中央集权国际建立于公元前221年在咸阳 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 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后,刘邦即皇帝位,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汉朝初建,继承秦的中央集权体制,又形成郡国并行制 黄老思想文景帝时期:清静无为、与民休息,无为而治,“文景之治” 汉武帝刘彻从“无为”到“有为”“内外朝制”刺史制度“推恩令” 刘秀于公元25年重建汉朝东汉,定都洛阳(长安东),史称光武帝地方豪强致使东汉灭亡220年,曹丕废汉建魏,定都洛阳,史称“曹魏”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定都建业,史称“孙吴” 三国之后,西晋实现短暂统一,南方又建东晋 鲜卑族拓拔部建魏,史称“北魏”,至439年统一北方,百年后,分裂成东西魏、北齐北周东晋420年被宋取代,其后,齐、梁、陈三朝相继更替。 1)冯太后时期:大力推行政治、经济制度改革。 2)①(政治上)“三长制”官吏俸禄制 ②(经济上)“均田制” 2)孝文帝时期:彻底革除旧俗,全面推行汉化。 北朝之后,北周灭北齐。581年杨坚篡周建隋,为隋文帝,建都长安。589年,隋重建全国大一统局面。618年,隋炀帝被杨广杀,李渊称帝,建立唐朝,为唐高祖,建都长安。 三省六部制:创于隋文帝时科举制 (先秦:世卿世禄制秦:军功爵制汉:推举制(举荐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 唐太宗的统治奠定唐朝繁荣的基础。经过武则天的承上启下,到玄宗前期的开元盛世是唐朝最繁荣昌盛的时期。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世界古外文明的中心之一。 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是古代希腊历史上的“古典时代”,也是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全盛时期 随着工商业阶层经济实力的日益壮大,要求打破是主贵族独揽政权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联合平民,一起向氏族贵族展开夺权斗争。核心:成年男性公民的直接参与 ①公元前594年的“梭伦改革”以财产的多寡划分公民的等级,设立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作为最高行政和司法机关,削弱了贵族会议的权力。首开雅典民主政治之先河。 ②公元前508年的“克利斯提尼改革”按地域划分公民,五百人会议,五十人团,陶片放逐法。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 ③公元前5世纪以后,尤其是经过希波战争之后,雅典的民主政治迎来了全盛时期。“伯里克利时代”:公职对全体公民开放,以抽签方式产生。实行公职津贴制度。 意义:(1)雅典民主政治是古代希腊城邦社会中先进的政治制度;有利于调动城邦公民的积

高一政治 8.2.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意义》教案1 沪教版

第八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第二节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战略选择第二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 意义 第二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意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意义;学会利用网络搜集信息,增强处理、分析信息及说明问题的能力;提高辨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课前预习,课上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上网搜集相关资料,加以归纳整理后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的重要意义,自觉拥护我国的入世选择。 二、课前准备 1.教师联系好机房,确保每位同学有一台电脑,并能上网。 2.学生课前预习课文。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国用了十几年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第一阶段:搜集、处理材料 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上网搜集资料。 问题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并就某一点具体阐述; 问题2:我们的经济生活面临哪些挑战?我们该如何应对?学生带着问题,上网查询和搜集相关资料,并作简要的归纳整理。 (时间:15分钟左右) 第二阶段:分析材料、解决问题 谈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意义并就某一点具体阐述(略)。 教师联系学生讨论结果作点评、总结“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改善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我国平等地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经贸活动,促进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实施,更多地扩大出口。(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对外的吸引力,更好地利用外资。(4)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促进国内经济体制改革,

沪教版高中数学高二下册 -11.1 直线的方程 -直线的点方向式方程 教案

直线的点法向式方程 教学目标: 1、掌握直线的点法向式方程 2、通过直线点法向式方程的推导,体会向量知识的应用和坐标法的含义.初步认识曲线与方程的关系,并体会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 3、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研究能力. 教学重点:直线的点法向式方程 教学难点:选择恰当的形式求解直线方程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直线方程及直线的点方向式方程,首先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1) 若给出方程y =x -1 问:①点(2,1),(3,2)是否在直线l 上?②如 何判断点P 是否在直线l 上? (①l 上任意点的坐标满足方程y =x -1②以方程y =x -1的任意解为坐标 的点都在直线l 上) 我们就称方程y =x -1是直线l 的方程,直线l 是方程y =x -1的图形 (2) 复习点方向式方程 直线的方向,与直线平行的向量有无数个,所以方向向量不唯一,则直线的点方向式方程显然也不唯一 问:若过已知点与某一非零向量垂直的直线是否唯一确定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根据上述条件求出直线l 的方程。(写出课题) 二、概念形成 设P 00(,)x y ,非零向量(,)n a b =r ,Q (,)x y 为直线l 上任意一点 则=PQ ),(O O y y x x -- ∵PQ n ⊥u u u r r ∴0=? 即00()()0a x x b y y -+-=① ∴直线l 上的任一点都满足方程① 反之,若11(,)x y 为方程①的解,即1010()()0a x x b y y -+-=,则1Q 11(,)x y 符合1PQ n ⊥u u u u r r ,即1Q 在直线l 上. 根据直线方程的定义知,方程①是直线l 的方程,直线l 是方程①的直线.

沪教版高中政治的经济部分

1、生产要素 -劳动者的劳动使最基本最活跃的要素劳动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财富的数量和质量 -经营管理组织联结整合作用眼光敏锐判断准确决策果断科学管理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影响社会生产的总体水平和质量 -科学技术劳动者素质自动化信息化劳动生产率资源节约产品质量性能生态环境的平衡协调决定性作用第一生产力渗透性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3、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 -根本目的 -经济主体的行为政府部门管理与决策科学化规范化协调发展 4、与消费的关系 -决定与反作用 产业: 1、三大产业 -第一产业基础 -第二产业带动决定国力和现代化水平 -第三产业重要特征生产力发展水平 2、发展趋势 -巩固第一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做大第三产业 -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带动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向二三转移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就业人口的主导力量 就业: 1、与产业发展趋势相关 -向二三转移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就业人口的主导力量 2、就业能力 -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创新能力素质 经济发展方式: -数量型质量型 -创新驱动发展 -新型工业化道路 依法诚信纳税 -责任和义务&贡献 -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 -征纳双方的共同努力 财政的作用 -国家实现和履行职能的物质保证 -经济科教文卫人民生活水平巩固国防 分配领域公平和效率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要兼顾 -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追求效率的社会条件(激发积极性和创造性)

1、市场机制 -决定交易者行为进而对社会生产起调节作用的工作原理相互交织互为因果 -价格(引起供求变化)供求(影响价格-生产)竞争(价格-企业生产经营) 2、主要功能 -自发配置资源、调节供求关系平衡(不同&相同行业) -快速传递各类经济信息 -自发刺激企业生产技术进步和创新 -客观地评价各类要素的贡献、为公平分配奠定基础 3、法律保障 -市场主体(企业)制约&保护 -市场秩序 -政府的宏观调控规范&保障 -社会保障制度 -各类法律服务中介机构本身就是法律保障但也需要法律的规范 4、道德建设 -自我负责的道德意识 -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 -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 宏观调控 1、目标 -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2、国家计划规划 -调节宏观经济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建设重大基础设施等公共项目、合理布局生产力、缓解经济建设瓶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3、财政政策 -调节社会总需求 -财政收入(税收)财政支出(国家投资) 4、货币政策 -调整货币流通量-影响社会总需求 -银行利息率(最直接最主要)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调节力度较大)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 5、要以尊重市场规律为前提 对外开放 1、经济全球化 -国际商品、资本、技术流在数量上空前增长 -国家间相互依赖增强 -跨国公司成为全球范围内生产的组织者、国际商品技术资本流动的主要参与者、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主要动力 2、内容 -对外贸易(商品交换) -利用外资(国际信贷关系) -对外投资(有利于带动国内劳务出口的行业) -深化科学技术合作和交流(吸收世界科技进步成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3、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互利共赢*2 -多元平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