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对学生党建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对学生党建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对学生党建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对学生党建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学生党建工作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陈永力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深圳518055)

摘要: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核心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给高职院校发展学生党员工作、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带来严峻挑战。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必须适应新形势,通过与社区、企业合作,灵活组建党支部,利用网络科技开展党建等方式,有效应对挑战,提高学生党建工作水平和实效。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生党建

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紧迫任务之一,就是要积极应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带来的严峻挑战,积极探索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学生党建之路,为提高高职院校党建水平和完成人才培养任务做出贡献。

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学生党建工作的挑战

2005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即“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06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高职院校“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这两个文件加上之后教育部陆续发布的配套文件,基本确定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无疑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党建工作带来诸多挑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1.1对发展学生党员工作带来的挑战

发展学生党员是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它由发现“苗子”、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确定发展对象、政治审查、集中培训、发展对象公示、党组织集体讨论表决等工作程序组成,一个完整的发展党员过程一般至少需要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当前,

高职院校学制普遍是三年,完成发展学生党员工作,时间原本就比较紧张,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还必须有一学期甚至两学期用来顶岗实习,有些高职院校还与企业深度合作,实行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更短了。学生不在学校,对他们的跟踪考察、教育培养就变得比较困难。这客观上为发现入党积极分子,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系统的培养教育,坚持标准和程序,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的规定,高质量地完成党员发展工作带来了挑战。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占学生总数的比例偏低,而且学生党员大多集中在三年级,往往是刚发展,就离校了,难以发挥其先锋模范和骨干带头作用,达到发展一个党员、带动一批学生的效果。2005年,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要求“加大工作力度,把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通过几年努力,使在校大学生党员数占学生总数的比例在整体上有较大幅度提高。”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必须创新学生党建工作,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1.2 对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

大学生党员在入党前虽然经过了比较系统的培训和教育,但由于他们经受的考验和党内生活的锻炼比较少,入党后的教育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认真做好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党课)制度,引导大学生党员在理论上深化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认识,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在实际行动上认真学习贯彻党章,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才能锻造一支合格的大学生党员队伍。但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员(主要是高年级学生)大部分都分散在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开始工学结合或顶岗实习,按照或参照企业正式员工身份进行管理。这种情况下,把他们召集起来,开展组织生活,往往面临困难。一是不同的企业作息时间不一致,学生党员难以在一个统一的时间回校;二是有些学生党员顶岗实习的单位离学校比较远,赶回学校存在一定困难。

大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后,学校也会派老师下企业跟踪指导。但有些教师本身不是党员,不能做党建的工作。即使是党员教师,大多也往往从学业和就业的角度开展工作,没有将党员的教育管理当作一项主要任务。学校对学生党员思想政治表现优劣,是否按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均难以确切地掌握,因而也难以对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

二、应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学生党建挑战的对策

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变革,它能有效避免学用脱节现象,有助于培养出合格的劳动者。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给党建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对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

2.1 与企业、社区联合开展党建,联合协同开展学生党员教育管理

对于已建立党组织的企业,学校在向其派出开展工学结合或顶岗实习的学生时,要主动与企业党组织联系,提供学生党员名单,请求他们协助做好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对于没有建立党组织的企业,学校要与学生党员工学结合或顶岗实习企业所在的社区联系,让学生党员参加社区党组织活动。这样做,一方面,能保证工学结合或顶岗实习的学生党员与党组织始终保持紧密联系,始终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另一方面,企业、社区都是基层单位,党组织活动与生产和服务社区居民联系得比较紧密,让学生党员参与这些党组织活动,既为他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了舞台,锻炼他们的才干,又能让他们了解社会,了解人民,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感情。

2.2 灵活组建党支部,因地制宜开展学生党建工作

按照《党章》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在接收工学结合或顶岗实习正式学生党员超过3人的同一企业或距离相近企业,可以跨班级、年级甚至院系成立临时党支部,选派能力强、素质高的党员教师或学生担任党支部书记。临时党支部的主要任务,一是加强对本支部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二是培养教育学生中的入党积极分子;三是有协助学校做好工学结合或顶岗实习学生的教育管理,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样既方便工学结合或顶岗实习学生党员就近开展组织生活,又保证了学生党建工作的连续性。

2.3 建设网上党校,利用科技手段加强学生党建工作

网络科技的发展,为开展党建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高职院校为有效应对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党建工作带来的挑战,更应该充分运用网络,发挥网络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作用。学校党委要组织一批熟悉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又扎实掌握互联网技术的专兼结合的网络党建工作队伍,开发、建设网上党校,上传党的理论知识、形势政策等内容,供同学们在线阅读和下载学习。此外,各院系党总支还应该建立QQ群,指定负责党建工作的辅导员老师在线与广大同学交流,答疑释惑。利用网络科技开展学生党建工作,一方面能有效突破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造成的时空限制,另一方面也为同学们随时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网络科技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主动地利用网络科技,使之成为应对挑战,加强学生党建的利器。

(作者简介:陈永力,男,1977年生,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办公室助理研究员东北师范大学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科技哲学)

Challenges to Communist Party Construction and Strategy Research Proposed by the In novation of Talents’ Development Mode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Chen Yongli

Abstract: The new mode of talents’ development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taken “coo 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integration of practice and study” as its esse ncial part, which exerted a chanllenge to the work of developing students to become c ommunist party members and their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schools. Communist part construction work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schools should cate r to the new environment, flexibly construct party branches through cooperating with c ommunities and enterprises, make full use of internet technology to carry out party co nstruction work ect, in order to efficiantly meet the chanllenges, improve the levels an d efficiency of students’communist party branch construction work

Key words: Reform on Talents Development Mod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ent erprises, integration of practice and study, Students’ Communist Party Branch Constru ction Work

参考文献

1.“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党建工作探析张锦秋解放思想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党的建设中共广东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广东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研究会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年11月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10 4.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2005年4月

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的四个创新

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的四个创新 近年来,乡镇基层党组织所处的环境、担负的任务、工作条件以及自身状况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面前,乡镇基层党建工作大胆创新是应对时代变革、夯实工作基础推动乡镇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乡镇党建工作必须走出一条创新的路子,创新才有出路,创新才有动力,创新才有发展。要做到创新,必须在创新上大胆实践,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完善,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要使乡镇基层党建工作真正实现与时俱进,要抓好党建工作的不断创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是教育模式的创新 首先,要创新党建基础工作,实行党建工作的“双册”管理。为了使党建工作更加规范,按照上级组织部门的要求,镇党委下发了《党支部活动手册》和《党员活动手册》,将党员管理的长效制度、党员创先争优的具体要求及支部活动、党员活动的各项内容及时记录,使党建工作一目了然,便于检查和总结。 其次,要创新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丰富活动载体。一是按照“有组织、有场地、有设备、有制度、有计划、有播放、有典型、有实效”的要求,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操

作、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二是以讲求实效为目的,全面提升党员电教和远程教育工作质量,做到播放收看载体的多样化,播放收看活动的经常化,播放收看程序的规范化,播放收看内容的综合化;三是以运用“五拓展”为抓手,全面推进党员电教和远程教育,拓展服务领域,拓展服务对象,拓展服务内容,拓展服务手段,拓展服务功能。 二、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是服务功能的创新 首先是服务基层。面对形势发展的新变化和党员群众的新要求,基层党建工作必须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既要严格管理,更要改进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促管理。服务基层要做实,必须有抓手、建载体,充分整合组织资源,不断丰富基层党建工作内容和途径,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其次是服务党员。结合党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为党员提供学习教育的机会和实现价值的舞台,通过党建平台对党员致富提供帮助。帮助党员干部带头搞产业结构调整,在农业结构调整、商贸强镇建设、关注改善民生等方面提供方便,让他们带领群众致富。 第三是服务群众。健全群众利益表达和利益协调机制,拓宽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途径和方法。坚持三级谈心制度,即领导班子成员之间、领导班子成员和分管部门的干部职工之间、党员干部同群众之间广泛开

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

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最核心的教育改革,改革传统的传输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一一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最后还提出了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六个要点。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实施要点 一、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却一直把学习已有的工业文明成果作为大学生培养的首要目标,注重知识的传授,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的积累过程,对大学生的评价立足于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忽视了学生潜能、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创新。 观念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先导。高等教育应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育人为本”的机构。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以及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变化,促进了大学从组织形式到办学功能不断拓展,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始终是大学办学的根本。科学大师钱学森一直非常关心培养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他去世后,“钱学森之问”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研究的一个时代课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笔者认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大学的使命。当前学生的个性特长、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对未来角色定位、求学意愿、态度、价值观等都呈现出明显多样化趋势,高校生源结构和毕业生流向也显得日益复杂和多元,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内在特殊规律性的必然反映。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首先要坚决冲破传统教育观念,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理念;其次要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般来讲,人才培养模式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制约,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都会有所不同。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高等教育照搬了前苏联的专才教育模式,强调专业教育,形成了一套窄、专、深的专业课程体系,这在当时人才紧缺的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社会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专才人才培养模式的弱点也逐渐暴露出来。在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那些知识面较窄、适应能力差、创新能力低的大学生越来越难找

创新党建模式 打造国企特色党建

创新党建模式打造国企特色党建 作者:郑向阳 来源:《企业文化》2018年第24期 摘要:中国铁塔四川广安分公司创新党建模式,打造国企特色党建,以“党建+”工作理念,推动党建工作与经营发展深度融合,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效体现。 关键词:国企;创新;党建 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 四川广安是邓小平同志的家乡,中国铁塔四川广安分公司将“红色基因”融入党建工作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创新党建模式,打造国企特色党建。以“党建+”工作理念,推动党建工作与经营发展深度融合,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效体现。 一、以“党建·加”理念,将各项生产经营加以融合,围绕中心抓党建促发展 (一)健全围绕中心抓党建机制,推进生产与党建深度融合 1.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工作机制,制定《党委参与决策“三重一大”事项实施办法》,严格执行决策事项清单,明确党委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具体内容、方式和途径,全面规范决策程序,使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重要职责制度化、规范化。 2.建立健全党建制度,通过各项制度的落实,使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工作相协调。制发2017年度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清单,将全年工作任务细化成12个大项、46个小项,分别落实到2名领导班子、2个牵头部门、5个区域。将党建指标纳入管理人员业绩指标体系,坚持月度跟踪、季度考核、年度结算,实行考核结果与党建负责人绩效挂钩。 (二)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优势 1.强化民主监督,拓展监督渠道。通过无记名投票,选举4名党员民意代表。邀请党员民意代表参加分公司“三重一大”会议,监督分公司“三重一大”决策;党员民意代表、流动党员代表等作为巡视监督员,及时监督反馈各关键岗位人员的廉洁自律情况、合理化建议。 2.积极落实领导干部一线联系点制度,将党委委员对口划分为5个联系片区,党委成员带队检查各部门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在源头上防止问题发生。 (三)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扩大铁塔公司影响力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第十一章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三十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摘自教育规划纲要第三部分体制改革)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做到“三个注重”,即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这是针对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重灌输轻启发、重理论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等弊端提出的,是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与精髓。 注重学思结合,就是要改变过去以知识灌输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注重学生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首先,要改变偏重于记忆和理解的课堂教学方式和立足于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学习方式,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把学习的主动权和责任交给学生。其次,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和深化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学内容改革,不断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联系,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积极作用,努力解决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问题。 注重知行统一,就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还学会动手动脑,学会做事做人,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育只有与生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为人的职业生涯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当前,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重点是加强教学的开放性和实践性,强化社会实践、科研实践等培养环节。要善于从实践中吸取鲜活的教育素材,开发实践课程、活动课程,通过完善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等制度,增强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 注重因材施教,就是要在统一教学要求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教育的悲剧往往缘于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而只有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实施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才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为此,要探索分层教学、走班制、导师制等多种教学形式,形成适应不同学生特点、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要特别关注学习上的“优异生”和“后进生”两类学生。对优异学生,要改进培养方式,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以及选修高一学段课程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对具有特殊禀赋和潜能的学生要实施个性化的培养。对学业困难学生,则要建立相应的帮助机制,努力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因地制宜地探索推进素质

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1刘有耀,蒋林,杜慧敏,张丽果,巩稼民,刘继红 西安邮电大学陕西西安710121 摘要:提高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根据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内涵,结合学校自身优势特色,对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目的要素、内容要素和方法要素进行综合改革。在人才培养理念指导下,制定了适应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构建了螺旋式上升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了教学科研协同、学校企业协同项目驱动的研究式教学方法,完善并建设了多样化的实践环境和工程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经过部分专业的实践,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效果良好。 关键词:人才培养培养理念培养思路课程体系培养模式 一、引言 面对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与重塑,新的历史条件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速度和水平以及工业竞争能力[1,2]。我国确立2020年建设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提高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实现创新型国家的人力资源基础[3]。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位的,就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应用型人才是一种社会需求越来越多的人才类型[4]。同时,我国地方高校约占整个高校的90%,工程人才培养又约占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一半左右[5]。因此,培养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6]。 然而,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5,7,8]:1)人才培养体系中基础理论知识、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传统基于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简单叠加造成课堂讲授的越来越多,教会学生的越来越少;灌输的知识量越大,学生离实际工程应用越远。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按照传统学科体系安排教学内容,造成学生间接经验越来越多,直接经验越来越少;自成体系的课程越多,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越少,学生实践能力发展不良。 3)教学科研脱节,科研干扰、弱化本科教学问题。教学与科研脱节的现象普遍,教师的科研和学术水平越高,投入本科教学的时间和精力越少,科研促进教学的机制亟待强化。 4)教师本身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和能力,不能用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来充实课堂教学内容,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急需加强教师的工程实践背景。 5)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高校自我封闭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工程技术迅速发展的需要,产学研协同的工程教育模式亟待创新。 因此,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是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5]。西安邮电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的普通地方高等学校,以培养适应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针对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遇到的问题,学校承担了一系列教学改革项目,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提高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内涵 1 本文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TS12509)”、陕西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践行办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13BZ42)”和“高等学校基于“教研统一”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13BY69)”、陕西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部分研究成果。

(完整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措施及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措施及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根据我省实际,就职业教育而言,应该如何主动地适应市场,找准位置,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引起全社会广泛的关注。我校多年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面向市场,积极探索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面结合我校的实际做法,进一步就“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和各位同仁探讨和交流。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指导下,由教育对象、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方法、途径、质量评价标准等要素构成并且集中为教育教学模式的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组织过 程的总称。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当前就业;二是后续发展。为此,职业学校应当着重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后续能力为目的,加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我校以市场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从专业开发设置、课程体系改革、职业能力培养、职业指导开展、教育质量评价等几方面入手: 一、按市场需要开发设置专业 以开发人力资源为己任,以就业为终极目标的职业教育,必须首先面对市场,根据本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要设置相关的专业。我校在专业设置时还充分考虑到:一是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劳动

力和人才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二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对职业演变的影响;三是以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为培养目标;四是在专业开发过程中,和相关行业保持经常、密切的沟通。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和特点,保持专业设置的相对稳定,以保证教学质量和开发新专业以提高活力之间的辩证关系;五是专业培养目标具体、具有可操作性,使学生不但具有在某个岗位就业的竞争力,而且具有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在相应职业群中就业、转岗、晋升的基础。 二、建立灵活适用的课程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要根据一个或几个相关职业群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从众多知识、能力要求中筛选出来并按教学规律组织起来的内容及其实施过程。课程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及其实施过程的落脚点。课程是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对从事某一职业的从业者所必备的职业能力的层层分解、层层落实,是为学生构建通向就业的桥梁。设置的职教课程应强调以职业分析为依据来筛选、组织教学内容。 我校对已开设专业所相关的职业进行分析,并以职业分析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组织,以“必须”和“够用”为教学内容提供依据。在职业分析中既考虑当前某一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要求,还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即要兼顾未来若干年某一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要求,在确保当前就业能力的同时,提高其就业的后续力。职业分析是对工作过程的分析,是把完成一项工作的工作内容、劳动组织关系、所需要的

创新“1+3”党建工作模式

创新“1+3”党建工作模式 吉化党校学报2012?1党建工作 创新"1十,兑建工作模式 推动企业和谐发展 ◆吉林石化公司染料厂党委 党建工作是提升企业战斗力,凝聚员 工士气的重要法宝.在加强党建工作的进 程中,染料厂党委以"创新发展添动力.我 为党旗增光彩"实践活动为载体,将"安全 平稳生产,队伍素质提升,和谐稳定发展" 作为目标.即通过"确立一个载体,实现三 个目标"的"1+3"工作模式.将党建工作融 入和贯穿于工厂中心工作的每个细节.推 动企业和谐发展.. 一 ,定位"1+3"体系.突出党委核心作 用 厂党委通过"确立一个载体.采取三个 办法"的"1+3"新体系,即以"创新发展添动 力,我为党旗增光彩"实践活动为载体.采 取人中心,结对子,树典型三个办法,突出 党委核心作用.促进工厂中心工作. 一 是坚持"月份有主题,季度有重点, 年度入中心".月份,季度,年度每个时段都 有不同的工作重点,冬季党建工作要侧重 于加强党员责任区巡检,严防冻堵现象;夏

季党建工作要侧重于指导党员精心操作, 避免雷击晃电.在这种方式的促进下,仅2011年上半年全厂党员就查出和整改安全隐患189项,为工厂实现年度安全生产无事故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开展"党员师带徒"结对子活动. 厂党委通过开展"党员师带徒"结对子活动,以抓实技术骨干租进步员工这两个关键部分为牵动,带动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党员师傅全部由党员中的技术尖子,生产骨干担任,为培训对象''量身定做" 成长计划,t开办党员小课堂,传授绝招绝13 党建工作吉化党校学报2012?1 活.然后,利用月份考试,季度考核,奖惩并举的机制巩固徒弟的学习效果,形成师徒同学习,共进步的良好氛围.仅2011年上半年.全厂就结成"党员师带徒"对子23 对,开展党员培训200余学时,大大促进了党员操作水平的"升级",知识储备的"更新". 三是选树党员典型.厂党委坚持从小 处人手,每个月都将基层党员的点滴事迹整理为身边的闪光点.进行集中宣传教育, 达到了用身边事迹教育身边员工的目的, 增强了典型的亲切感.在宣传和选树典型时.以党员本职岗位上的生动事例为主.通过编辑《吉染"创先争优"动态》,及时反映不同侧面,不同岗位党员的先进事迹,增强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20级创新人才培养试点班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20级创新人才培养试点班 招生选拔方案 为加强创新人才培养,进一步提升优秀初中毕业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做好2020级创新人才培养试点班招生的各项选拔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1.进一步深化中考制度改革,完善普通高中招生办法,促进我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努力丰富课程质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特长发展,加大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力度。 3.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实施阳光招生,确保规范有序,平稳圆满。 二、组织领导 建立由校党委、校长室成员组成的领导小组,王继兵任组长,负责全面考核工作;张必忠、马蔚、顾小京、管建华任副组长,负责考核过程组织、纪检监督等工作;建立以党政办公室、课程与教学处、学生工作处成员参与的实施小组,具体负责推荐生资格审核、选拔测试考务等工作。整个选拔过程由如东县纪委监察部门、如东县教育局和招生办全程参与指导和监督。 三、招生人数及报名条件 1.在应届初三毕业生中预录取90名学生。 2.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自愿申报参加我校提前招生选拔考试。

条件⑴:学科成绩优秀,综合成绩进入初中就读学校应届毕业生前列。 条件⑵:具备创新人才发展潜质,数理化竞赛成绩优异的应届毕业生。 四、报名确认方式和选拔测试安排 ㈠报名方式 报名方式Ⅰ:学校推荐。根据各初中学校应届毕业生人数及历年招生录取情况,确定初中学校推荐人数(见附表1),由各初中学校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定推荐名单,公示一周无异议后,填写推荐表(见附表2),由初中学校汇总后,于2020年1月10日前寄送如东中学党政办公室,并将报名汇总表由智慧教育云平台发送我校。 报名方式Ⅱ:学生自荐。凡没有进入学校推荐名单但有数理化学科优势的学生可自荐报名,填写自荐表,于2020年1月13日前寄送到如东中学党政办公室。 ㈡资格确认 我校创新班招生领导小组将依据考生初中阶段的学业成绩和数理化 竞赛获奖情况,确认符合条件的考生,并于2020年1月17日,在我校园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发布符合报名资格的考生名单。 ㈡选拔测试 考生于1月19日8:30前凭带有照片的身份证明(身份证或学生证)到如东中学德馨楼大厅报到,领取准考证,参加选拔测试。具体测试时间安排如下: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裴红霞 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 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 1、我国拔尖创新人才严重匮乏。在世界一流科学家中,我国仅占总数的4.2%,是美国的1/10。目前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仅5%左右。我国的专利转化率不足15%,美国等发达国家高达70%以上。缺少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具有创造能力和国际水平的领军人物,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教育领域加强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和研究很有必要。 从诺贝尔奖来看,英国剑桥大学拥有8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哈佛大学拥有40为诺贝尔奖获得者,诞生过8位美国总统;美国加州理工学院31人32次获得诺贝尔奖,平均每1000名毕业生出一个诺贝尔奖。8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化学奖的华裔,除了2位在台湾读完中学和大学,其他6位均在美国读完中学和大学。百年历史的清华、北大没有培养出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虽然我们不能因为拿不到诺贝尔奖就矮化我们的教育,但不得不承认我们培养出的学生虽然基础知识扎实考试分数高但缺乏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

2、钱学森的“世纪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让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振聋发聩!当今教育前所未有地被提高到全社会所高度关注的领域,尽管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教育取得了飞速发展,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的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然而在传统的教育观念和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影响下,“应试教育”倾向仍没有根本好转,严重制约着创新人才的培养。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在中西教育比较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从中国传统教育和西方传统教育对比看:从《孔子讲学图》中可以看出孔子总是居于高台或中心位置,学生们则凝神静气,倾听着老师的点拨,因此培养出的学生是唯师、唯书、唯上。从油画《雅典学派》中看出在画上柏拉图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边走边进行激烈的争论,他们的手势一上一下,表明了他们在思想上的原则性分歧。培养出的学生不迷信权威、敢于挑战权威、具有批判能力。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彰显特色办学之道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彰显特色办学之道 ——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特色教育巡礼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航空乘务专业的学生还未毕业离校就被用人单位定购一空,动漫创意专业学生在国家和省市各类大赛中频频获奖,演艺传媒专业学生参加各类大型社会演出博彩众多……诸如此类关于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的新闻不断出现,各种媒体聚焦争相报道。经过十年的办学发展,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现今已有八届毕业生,向国家输送了上万名人才,遍及长三角地区和周边各地,成为文化艺术领域内的主力军,在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动手能力过硬,实践经验丰富,创新意识强。”用人单位在评价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毕业学子时,都不约而同地竖起了大拇指:“我们所需要的,就是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培养的这种高技能型专业人才。”前不久,学院03级校友返校,也都感言江影教学模式得法、毕业后好就业、工作上手快。而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的就业之所以得到用人单位和校友们的一致好评,则正是源自于学院独创的特色育人模式。 特色理念:顺时应势谋发展 办学理念是学院发展的灵魂。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高职院校也必然发生一场根本性变革。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作为一所专门培养文化艺术人才的高校,审时度势,大胆创新,积极向实践学习,扎实推进教学改革。利用民办院校办学机制灵活自主的优越性,在能力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问题上作出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形成一套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打造中国最具特色专科院校。2012年12月25日,教育部相关部门领导亲临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授予“全国特色教育示范单位”殊荣。 特色教学:专业门类凸亮点 学院秉承“品质+能力”的育人宗旨,依据能力型应用人才的教学目标,把培养“集导编演管能力于一体的演艺人才”、培养“集采编播制能力于一体的传媒人才”、培养“集语言形体礼仪服务规范于一体的航空旅游人才”、培养“集创

评博兴《创新党建工作模式,凝聚跨越发展动力》

评博兴《创新党建工作模式,凝聚跨越发展动力》 今年以来,博兴县在实现党建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有效结合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创新,启动实施了“百千万”工程(即“百名干部包企业”、“千名干部下基层”、“万名干部大培训”三大活动),开展了“转变作风、提高效率、创优环境、加快发展”的主题活动,开创了抓党建促发展的新局面,对于我们的党建工作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围绕夯实基层基础抓党建,扎实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博兴县委采取下派县、镇工作组和责任书记、兼职支部书记的办法进行包村帮建,以“绝对后进村”整治为重点,力求用三年时间彻底转化提升100个村。包村帮建与干部工作紧密挂钩,要求县直包村工作组必须班子成员任组长、后备干部任成员,任职“绝对后进村”的“责任书记”、兼职支部书记必须为乡镇科级干部或后备干部。签订没有退路的责任状,规定不能按时完成帮建任务的不予提拔。目前,活动已经初见成效,各包村工作组为基层群众解决了大量困扰已久的民生问题,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拥护和支持。 围绕发展抓党建,扎实开展“百名干部包企业”活动。这次活动,博兴县委共确定137名党员领导干部对重点企业进行包保,明确了目标任务,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活动,筑牢了党建引领企业发展的基石,促进了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围绕提升干部素质抓党建,开展“万名干部大培训”活动。此次培训历时一年,涉及博兴县近万名干部,时间长,规模大,覆盖面广,培训方式多样,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提升了干部队伍素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笔者认为,博兴县的党建工作新模式,是博兴县委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一系列党建活动的开展,真正做到了体民情、解民忧,实实在在的拉近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高中创新实验班项目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精选教育文档

高中创新实验班项目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文献标识码:B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支持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中学依托高校进行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通过开设创新实验班,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厦门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指出:“实施高等学校与特色高中联合育人计划。通过联合开发课程、开放高校实验室等方式,对有特殊才能的高中生进行联合培养,加快创新人才选拔培养。” 科技创新教育是我校的办学特色。作为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我校联合厦门大学设立“高中创新实验班”,该创新班项目是福建省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厦门市教育发展规划重点项目,以“创新班”为主要载体的“大中学衔接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项 目获得教育部重点课题立项。厦门大学针对“创新班”项目成立了由厦门大学教务处及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海洋与环境、信息等学院负责人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负责落实创新班工作的具体事项。 一、依托科技创新活动培养高中生科技创新能力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电脑机器人、航模、海模、科幻画、电脑作品、信息学竞赛、发明创造、无线电制作比赛、环保设计大赛、创意海报设计大赛、海洋知识竞赛、辩论赛等各类竞赛活动,模拟联合国大会、科技节游园、建立“海洋珍稀物种馆”和让广大学生参与建立“海洋贝类馆”、微课题研究、拓展课程等,是促进高中生积极从事创新活动的重要途径,也是彰显高中生创新激情和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1.通过科技创新活动激发高中生主动学习和创新激情 学生在参与各种创新活动项目过程中,需要接触各学科知识,学生会强烈感受到自己知识的严重缺乏,会深切感受到高中各学科基础知识的“有用”,会体会到各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这从根本上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方向性,并对各科知识的学习融会贯通,养成自主拓展学习知识面和查找、比较、选择学习资料的学习习惯。开展和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和设立各类创新性活动项目,教师指导过程中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的主动性为目的。使学生处于创造的激情状态中。 2.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培养高中生创新品格 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必须要求整个团队合作面对问题,学生按照各自的长处分工合作,有的偏重技术开发,有的负责论文修改,学生们看到其他同学和指导老师修改、补充的内容和指导意见,从他人身上学到长处,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尝到分工合作的甜头。

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_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

中国大学教学 2011年第1期 12 刘智运,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原所长,教授。 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 刘智运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最核心的教育改革,改革传统的传输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最后还提出了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六个要点。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实施要点 一、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对高等教育 提出的新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却一直把学习已有的工业文明成果作为大学生培养的首要目标,注重知识的传授,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的积累过程,对大学生的评价立足于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忽视了学生潜能、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创新。 观念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先导。高等教育应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育人为本”的机构。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以及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变化,促进了大学从组织形式到办学功能不断拓展,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始终是大学办学的根本。科学大师钱学森一直非常关心培养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他去世后,“钱学森之问”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研究的一个时代课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笔者认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大学的使命。当前学生的个性特长、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对未来角色定位、求学意愿、态度、价值观等都呈现出明显多样化趋势,高校生源结构和毕业生流向也显得日益复杂和多元,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内在特殊规律性的必然反映。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首先要坚决冲破传统教育观念,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理念;其次要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般来讲,人才培养模式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制约,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都会有所不同。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高等教育照搬了前苏联的专才教育模式,强调专业教育,形成了一套窄、专、深的专业课程体系,这在当时人才紧缺的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社会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专才人才培养模式的弱点也逐渐暴露出来。在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那些知识面较窄、适应能力差、创新能力低的大学生越来越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因此,重新审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改革势在必行。早在1983年,邓小平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明了我国新时期教育的方向,其核心就是教育改革与教育创新。今天,在以人才为第一资源的21世纪,对人才素质及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走出一条21世纪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之路。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包含着理念、内容、制度、技术等内容。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有四个,即: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教学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和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在这四方面下工夫。高校必须在深刻认识培养重要性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深入思考,制订出适合学校发展且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出创新人才的方案,把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在实施过程中还要不断完善,使教育质量得到保障和提高。 二、明确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是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具体要求,也是大学人才观的集中反映。从组织管理角度看,培养目标是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管理始于目标,也终于目标的实现。因此,大学教育的质量首先取决于大学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的质

新时代新要求 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

新时代新要求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作者:童兴隆 来源:《办公室业务(下半月)》 2018年第12期 【摘要】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推进从严治党过程中在基层党建方面提出了“思想建党、 制度治党”等具体要求,但是在基层党建方面中仍然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些突出的问题影 响着基层党建工作。本文将深入研究了解新时代新要求的基层党建工作如何能够开创新局面。 【关键词】新时代;新要求;基层党建;新局面;措施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意义。随着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基层党建工作在不断地向前推进,而做好 基层党建是保障基层党组织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举措,但是在面对基层党建过程中 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这就使得基层党建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所以,本文将会就 新时代新要求下如何能够开创基层党建新局面为研究,从而发现基层党建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 问题的成因,探索出一条符合完善开创基层党建新局面的道路。 (二)研究问题。当前新时代新要求背景下,对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且针对新时代 新要求存在问题提出对策性的建议与意见,以加强开创基层党建新局面,从而促使基层党建新 局面得到进一步完善。 二、新时代新要求背景下基层党建中存在的问题 (一)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认识不到位。基层党组织中个别党员干部在民主会议中存在“老 好人”思想,在开会集体决策时不敢提反对意见,甚至有某些个别领导干部在民主会议的过程 中搞“一言堂”,不允许其他的党员干部发表不同的意见,这就导致基层党建工作被弱化,无 法真正有效地落实到基层党建工作中。 (二)党员干部先锋意识淡化。基层党组织的个别党员干部严重存在先锋意识不强的问题,在自觉或者不自觉中悄然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没有很好地发挥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的先锋模 范作用。甚至在基层党组织中,有的党员干部在工作中缺乏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在工作上 不求进取,或者是有的党员干部只是定时缴纳党费,不积极参加基层党组织的生活,影响了党 群关系的发展,这是因为基层党建不到位才导致这种问题的产生。 (三)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开展较难。在基层党组织中,普遍性地存在着个别的党员干部凝 聚力不强、参与基层党建活动积极性不强的问题,这些党员干部就认为自己是干实务性的工作 加上基层的工作比较多没有必要去参加基层党组织的活动,这就导致基层党组织所组织开展的 关于基层党建的各项活动难以有效地在基层党组织中开展,以及对基层党组织中的党员干部全 方位性地覆盖,而且由于基层党组织的个别党员干部的知识层面参差不齐,所以对参加基层党 建活动以及和其他关于基层党组织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缺乏应有热情,这就要迫切地从基层 党建源头进行抓起。 (四)个别党员干部职业道德缺失。某些基层党组织中个别党员干部从未深刻感悟党一路 走来的艰辛历程,平时只忙于基层日常事务,而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时,关于群众切身利益工作 情况的征求意见和解决问题的时间少,沉下以来真正与基层群众沟通思想的少,未能用自己的 行动提高自己的政治道德水平,这是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在职业道德上的缺失。

团队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团队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是21世纪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 如何为社会培养创新人才,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探索和实践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内外高校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诸多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华北电力大学素有培养创新人才的优良传统,笔者总结了本校电气工程实践中心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期能对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有所启发。 关键词:团队式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引言 2010年7月29日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缺乏创新性人才是中国教育一直以来的一个顽疾。传统的中国教育,过分强调严谨认真,按部就班,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分数而轻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造成大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很多学生仍然把考试当做自己唯一的目标,因此很难大范围营造创新氛围。鉴于此,探讨一种合理高效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华北电力大学工程实践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06年,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践探索,所组织的大学生科技活动以参与面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新颖以及与专业知识学习联系紧密等特征,已成为我校大学生课外活动的主体。中心始终把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在多年的教育改革实践中,理清了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以科研项目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为目标,创建了一种基于团队合作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团队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解析 联合校外企业和科研院所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咨询委员会,全面负责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工作,包括规划、实施、指导、评价、经费落实以及成果汇编等;定期公布科技创新项目信息;每个项目限4-5名本科生参加,时间为1年,入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指定课题研究及各种科研活动,培养自身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种创新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创新团队。创新团队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导老师团队,即有一个团队在指导本科生从事科技创新,而不是单独一个老师在指导;二是形成梯队的本科生团队。确定了一批创新项目后,团队中的本科生自由报名参加,经中心审核调整后组成项目组。项目组内组长、组员分工明确,力争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一般要求有2~3名核心成员,所有项目组成员拥有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年级结构,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从结构上保证了研究项目的顺利完成。我们采纳的创新项目的技术设计难度和工作量一般来说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完成,因此团队成员之间的协同就变得格外重要。从指导老师的角度来看,主要工作就是一方面要给团队提供必要的环境保障和技术指导,另一方面就是做好规划和进度检查工作。 3、团队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3.1 零起点、递进式培养方案 考虑到本科生往往缺乏基本的科研经历,而且以往所参与的科研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学生得到的科研与创新思维训练都是肢解的、不系统的,我们的科技创新活动本着从零开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原则分阶段实施,对学生形成持久吸引力。对于刚刚加入团队的学生,实行低年级入门培训和高年级创新实践相结

北京市西城区:探索创新区域化党建六种工作模式

北京市西城区:探索创新区域化党建六种工作模式 北京市西城区从优化基层组织设置入手,通过健全和完善机制,创新基层党组织组建和工作模式,广泛调动辖区各类资源,以多种方式参与和投入辖区共驻共建,不断提升引领党员、服务居民、服务地区单位的理念,积极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新格局。园区孵化模式依托科技园区的孵化器和商务楼宇,发挥其有效整合专业资源、准确把握企业发展需求的作用,以孵化器党建为切入点,以楼宇党建和社会工作站为落脚点,健全和完善区域党建与公共服务相结合的工作体系,从而,形成园区“孵化+楼宇”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模式。北京康华伟业孵化器联合党支部成立于2007年,2009年成立社会工作站。党支部以社会工作站为载体建立共赢的战略服务平台,通过策划、组织和深入开展社会工作站内各项工作,探索构建商务楼宇党建工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创建出一条“两新”组织基层党建新路径。科学规划、探索实践,推进党建与服务工作深入开展。康华伟业孵化器形成了“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的领导体制与工作格局,党支部采取多种形式与创业企业负责人进行反复沟通联系,了解企业内部党员情况,积极发挥范作用,带动更多的党员服务和奉献于企业及社会。方位全面、成效多重,共助地区发展。康华伟业孵化器党支部找准为企业服务

的结合点,通过形势报告会和各种政策辅导讲座,让党员了解世情、国情、区情、社情,给予党员知情权。社会工作站主动发挥服务作用,帮助企业解决27项用工难点和管理热点,协调劳动关系。开展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党员活动,128家企业为地震灾区、扶贫济困、南方冰雪灾害等捐款197万元,捐赠物品价值5万元。两个“找准”、各方满意,努力提升工作水平。党支部利用社会工作站这一平台,找准党建工作与服务群众的最佳结合点,找准积极探索“五好示范”党组织争创与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最佳结合点。社会工作站开展以“提高领导水平、增强党员素质、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作用、赢得各方满意”为内容的各项工作,实现楼宇党组织与入孵企业资源共享。产业推动模式目前,金融街地区的各类企业总部和地区总部已经突破150家,进入2009年《财富》全球500强的43家中国企业中,有9家总部设在金融街。优势突出,产业集聚,资讯发达,人才汇聚。积极探索以党建为统领的政府、商会、公司三级管理模式,以分类推进、分层构建为原则,研究把握企业、机关、社区和非公企业党组织,以及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和外来务工党员的实际和特点,通过健全和完善灵活的组织间活动形式和党员活动形式,有效完善街区的服务功能,提升环境品质,吸引集聚人才,为国内外优质金融资源聚集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在2009年社区党组织换届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与创新点(1)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与创新点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学院确立了“培养具有职业道德良好、上岗竞争能力强劲、具有创新素质和专业拓展能力,能快速胜任岗位、适应一群岗位、面向装备制造业和湖南省地方经济建设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如下: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装备制造行业相应岗位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机械设备装配、维护、维修的能力,机械产品装配工艺编制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健全的体魄;能从事机械装备制造行业产品装配、设备维护维修等相应岗位的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与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准确,符合企业用人需求。 在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专业培养方案时,本专业进行了广泛的调研,深入企业了解岗位需求。成立了以企业代表为主的机械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经验丰富的专家和机械制造行业的负责人进行专业教学指导和咨询。专门召开专指委会议对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规格、专业培养方案等进行深入研讨,各专职委成员都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我们还通过对企业走访调查,问卷调查,了解更多企业人才需求信息,了解企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 在就业市场调查、访谈与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讨论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论证,确定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装备制造行业相应岗位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机械设备装配、维护、维修的能力,机械产品装配工艺编制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健全的体魄;能从事机械装备制造行业产品装配、设备维护维修等相应岗位的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及职业定位准确合理,符合企业实际需要。通过对培养目标的分解,进一步明确了本专业对学生知识、技能、态度、业务规格定位。 (一)总体规格:培养具有职业道德良好、上岗竞争能力强劲、具有创新素质和专业拓展能力,能快速胜任岗位、适应一群岗位、面向装备制造业和湖南省地方经济建设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