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业知识大赛知识汇编

创业知识大赛知识汇编

2013年江西省“菁英杯”创业基础知识竞赛复习资料汇编

创业的概念

狭义的创业概念为“创建一个新企业的过程”。

广义的创业概念是“通过企业创造事业的过程”,包括创建新企业和企业内部创业两方面。这里的组织形式泛指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组织机构一般是私营的,也不排斥官方的;既包括大型的事业,也包括小规模的事业。

可见,创业是创业者不拘泥于当前资源约束,整合资源去追求机会并最终实现价值创造的行为过程。

新创企业的类型

根据创业的动机及结果,新创企业一般有三种类型:生活方式型企业、薪水替代型企业及创业型企业。

生活方式型企业能够为企业所有者提供追求特殊生活方式的机会,同时提供的回报也足以维持企业所有者的生活。这些企业的所有者一般可以是健身教练、导游、及专栏作家等。这些企业一般不能够快速地成长起来,并且这些企业一般都属于特定体育活动、特长爱好或者娱乐活动等领域。

薪水替代型企业能够提供企业所有者在其他普通企业中工作相仿的收入水平,包括干洗店、生活便利店、小餐馆、发型设计沙龙等的主人,成立企业的目的一般都是为了替代普通薪水,维持生计。这些企业向顾客提供的是一般的产品或服务,没有特别创新之处。

创业型企业是指那些创造并抓住机会,将新的产品或服务引入市场而成立的新企业。这类企业创造具有价值并且对顾客有重要影响的产品或服务。这种企业极具创新性,同时也具有发展的空间,包括电子商务、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领域的创业。

这三者也不是截然分开的,有些创业企业既是生活方式型企业又是创业型企业,甚至创业本身就是创业者的生活方式。

创业活动的特殊性

与大企业工商管理行为相比,创业活动的特殊性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①创业行为高度依赖创始人。工商管理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组织活动,大公司和相对规范的经营管理工作需要靠组织的力量来完成。创业活动则不同,特别是初期的创业活动更多地依靠个人的力量和智慧,创业成败主要取决于创业者个人的禀赋,这基本形成为共识。

②创业行为常常面临资源的限制和约束。大多数创业者都经历了“白手起家”的过程,如果一个人拥有丰富的资源,也许就失去了创业的动力。其实,从区域情况看,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创业活动活跃的地区往往不是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的地区,如创业活跃的温州恰恰资源匮乏、交通不便。

③创业行为是在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中开展的商业活动。高度的不确定性伴随着创业行为。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性,才给敢于冒险的创业者以机会,获取意想不到的利润。开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本身就是典型的创业活动,改革历程常常是“摸着石头过河”,似乎“关关难过”,结果却是“关关过”。

创业的类型

①生存型创业与机会型创业。生存型创业(necessity-push entrepreneurship)被定义为创业行为出于别无其他更好的选择,即不得不参与创业活动来解决其所面临的困难;机会型创业(opportunity-pull entrepreneurship)被定义为创业行为的动机出于个人抓住现有机会并实现价值的强烈愿望,创业有更好的机会。

②个体创业与公司创业。根据创业活动的发生场所和创业者的个体差异,创业分为个体创业与公司创业。个体创业主要指不依托于某一特定组织而开展的创业活动,而公司创业主要指已有组织发起的组织的创造、更新与创新活动,创业活动是由在组织中工作的个体或团队推动的。

③网络创业。也称互联网创业,是指利用互联网作为平台进行创业的行为。网络的价值是巨大的,人们利用互联网作为平台形成了巨大的市场,有市场当然就有机会,就可以有创业行为。而且,由于互联网具有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不受地理等自然条件限制等特点,而成为创业者关注的重要平台。

④衍生创业。从广义上讲,凡是从已有组织(企业、大学或科研机构)中产生的企业都可以称之为衍生企业。具体来说,衍生创业史指在现有组织中工作的个体或团队,脱离所服务的组织,凭借在过去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资源,独立开展创业活动的创业行为。

创业活动的功能

创业在经济体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国家或社会的财富绝大多数是由商业活动创造的。创业活动通过投资于生产性资本可以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创造收入,为国家提供税收,增加国民的可支配收入,并最终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福利。

创业精神

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

熊彼特关于企业家是从事“创造性破坏”的创新者观点,凸显了企业家精神的实质和特征。一个企业最大的隐患,就是创新精神的消亡。一个企业,要么增值,要么就是在人力资源上报废,创新必须成为企业家的本能。但创新不是“天才的闪烁”,而是企业家艰苦工作的结果。创新是企业家活动的典型特征,从产品创新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形式创新等等。创新精神的实质是“做不同的事,而不是将已经做过的事做得更好一些”。

冒险是企业家精神的天性

坎迪隆(Richard Cantillion)和奈特(Frank Rnight)两位经济学家,将企业家精神、风险或不确定性联系在一起。没有甘冒风险和承担风险的魄力,就不可能成为企业家。企业创新风险是二进制的,要么成功,要么失败,只能对冲不能交易,企业家没有别的第三条路。纵观那些成功的企业家,虽然他们的生长环境、成长背景和创业机缘各不相同,但无一例外都是在条件极不成熟和外部环境极不明晰的情况下,他们敢为人先,做出了决定意义的决策。

合作是企业家精神的精华

正如艾伯特·赫希曼所言:企业家在重大决策中实行集体行为而非个人行为。尽管伟大的企业家表面上常常是一个人的表演,但真正的企业家其实是擅长合作的,而且这种合作精神需要扩展到企业的每个员工。企业家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成为一个超人,但企业家努力成为蜘蛛人,要有非常强的“结网”的能力和意识。

敬业是企业家的动力

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写到:“这种需要人们不停地工作的事业,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事实上,这是唯一可能的动机。但与此同时,从个人幸福的观点来看,它表述了这类生活是如此的不合理:在生活中,一个人为了他的事业才生存,而不是为了他的生存才经营事业。”货币只是成功的标志之一,对事业的忠诚和责任,才是企业家的“顶峰体验”和不竭动力。

学习是企业家精神的关键

荀子曰:“学不可以已”。学习与智商相辅相成,以系统思考的角度来看,从企业家到整个企业必须是持续学习、全员学习、团队学习和终身学习。日本企业的学习精神尤为可贵,他们向爱德华兹·戴明学习质量和品牌管理;向约瑟夫·朱兰学习组织生产;向彼得·德鲁克学习市场营销及管理。同样,美国企业也在虚心学习企业流程再造和扁平化组织,正是在学习日本的团队精神结出的硕果。

执着是企业家精神的本色

英特尔总裁葛洛夫有句名言:“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意味着在遵循摩尔定律的信息时代,只有坚持不懈持续不断地创新,以夸父追日般的执着,咬定青山不放松,才可能稳操胜券。在发生经济危机时,资本家可以用脚投票,变卖股票退出企业,劳动者亦可以退出企业,然而企业家却是唯一不能退出企业的人。正所谓“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诚信是企业家的基石

诚信是企业家的立身之本,企业家在修炼领导艺术的所有原则中,诚信是绝对不能妥协的原则。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更是信用经济、诚信经济。没有诚信的商业社会,将充满极大的道德风险,显著抬高交易成本,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其实,凡勃伦在其名著《企业论》中早就指出:有远见的企业家非常重视包括诚信在内的商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更是明确指出:“企业家只有一个责任,就是在符合游戏规则下,运用生产资料从事利润的活动,即须从事公开和自由的竞争,不能有欺瞒和欺诈”。

创业精神的重要性

发展创业型经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发展,创业型经济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国家的必要前提。发展创业型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创业生涯规划

在现代社会,一个人只有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认清自我,不断探索开发自身潜能的有效途径或方式,才能准确地把握人生方向,塑造成功的人生。实践证明,在职业生涯中能够取得成功的人,往往是那些有着一种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的人。与其他职业相类似,创业也是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一种职业选择。在进行创业的职业决策时,也同样遵循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模型。

人—职匹配理论是经典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之一,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能力模式和人格特质,而某种个性特质与某些特定的社会职业相关联。人人都有选择与其特质相适应的职业的机会,而人的特性是可以用客观手段加以测量的。职业指导就是要帮助个人寻找与其特性相一致的职业,以达到人与职业的合理匹配。其基本涵义在于当组织或工作情境满足个体需要、价值、要求或偏好时发生的匹配。

人-职匹配已成为职业选择的至理名言。在实施职业指导的国家,人-职匹配理论的咨询模式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从人-职匹配理论发展出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模型(见图1-11):

图1-11 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模型

创业,同其他职业一样,成功的创业者有着一些共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对创业成功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进行创业决策,是从对这些创业特征和特质的了解,并进而对个体自我的了解和探索开始的。

第一步,是了解自己、工作和企业,确立职业目标和方案。一个人要把一个创业理想变成为现实,首先就必须了解自己的专长和兴趣、工作的性质及要求与创办企业的可行性。据此去考量创业选择是不是你想要的、你要创什么样的业,从而做出适合自己的决定。

第二步,“我想要的是什么?”,“我的目标是什么?”你需要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要了解自己的梦想、价值观,拟定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三步,确定创业发展策略。要创业,从来不是等到条件成熟了之后才开始的。创业需要创业者设计确定创业发展策略,明确发展方向。创业发展策略常常是在创业原则的指导下确立的,它会产生有效的创业实践构想,并使创业活动赢得新的资源。创业发展策略把整个创业过程和有关阶段加以具体划分,它是创业目标、创业过程的一种规划体现。

第四步,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有必要制定一个关于创业行动的时间表,有的专家认为,创业期限以两年为最佳。换言之,创业者应尽量在两年以内把创业的产品做成功。但是,创业环境和市场是处在发展和变化之中的,人的主观努力应尽量与环境的客观条件相符合。

第五步,创业评估和调整。要创业成功、要创成大业,就需要常常评估和调整创业之前和创业过程中的策略和行为,因为创业者通常面对资金、市场、人才等种种要素的制约,及时的评估和调整是创业制胜不可或缺的管理手段。

自主创业还是工薪就业,是一种职业的选择,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需要一个人基于对自己和备选方案的了解来做出决定。

创业动机的类型

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类需求分成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创业者的创业动机产生也不例外。我们所看到的是不同学识技能和经历背景的创业者创业动机存在显著差异。学识技能低的创业者以生存型创业类型为主导,更趋向于希望维持生计和获得好一点的财富回报;学识技能高的创业者更多是机会型创业,趋向于为了开创事业的追求,把创业当作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对待,他们不愿循规蹈矩,喜欢独立自主选择自己做老板而实现自由,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类型:

获取财物回报

无论何种形式的商业创业,其共同的出发点之一是获取财物回报。如果创业不是为了个人财富的积累,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企业是什么呢?毫无疑问,追求最大化利润才是商业机会存在最为基础的理由。事实上,也正是对财务回报的追求,才鼓励一代代创业者冒险去挖掘商业机会,整合资源去实现机会价值,结果利己利人,带动整体社会经济的向上发展。

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此类创业动机多为技术或创意创业。有些人学识技能较高,且天生机敏,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烈同时所受的约束和束缚较少。对创新充满了渴望和憧憬,更容易接触一些新的发明和学术上的新成果,当他们发现新的产品或者创意时,十分渴望新的产品或者创意得以实现。当已建的企业阻碍他们创新理想实现时,他们往往选择离开企业。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本身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客户资源或新创意,为了能早日实现自己成功的目标,改变了职业发展观念,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他们不惜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追求自我理想和价值的实现。

追求自由的需要

很多人个性上喜欢自主,不喜欢受别人约束合管理,追求时间配置的自由,财务独立的自由,选择了创业。当然,这类创业未必都能成为大公司,获取高额的财务回报。甚至有些自我雇用型的个体户,喜欢自由的生活方式,放弃了被雇用获得高薪的机会,却选择了收入反而较低的创业职业。

受社会使命驱使

单靠自由市场体系和政府,始终都有一些社会问题和没有满足的社会需要,一些创业者受社会利益驱动,能够用新方法去解决主要问题,而且坚持不懈地追求自身远景,满足社会需要,或者解决社会问题。

创业团队的概念

团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人员组成,为实现共同目标相互协作,共担责任,共享成果的群体。关于什么是创业团队,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来理解创业团队。

狭义的创业团队是指有着共同目的、共享创业收益、共担创业风险的一群共同创建新企业的人。

广义的创业团队不仅包括狭义的创业团队,还包括创业过程中的部分利益相关者(如风险投资商、律师、会计师及参与企业创建的专家顾问等)。

创业团队需要具备五个关键要素

目标(Purpose)

创业团队应该有一个既定的共同目标,为团队成员导航,知道要向何处去。没有目标,这个团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目标在创业企业的管理中以创业企业的愿景、战略的形式体现,缺乏共同的目标使得团队首先没有凝聚力和持续发展力。

人(People)

创业团队的构成是人,在新创企业中,人力资源是所有创业资源中最活跃、最重要的资源。创业的共同目标是通过人员来实现的,不同的人通过分工来共同完成创业团队的目标,所以人员的选择是创业团队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创业者应该充分考虑团队成员的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因素。

定位(Place)

定位指的是创业团队中的具体成员在创业活动中扮演什么角色,也就是创业团队的角色分工问题。定位问题关系到每一个成员是否对自身的优劣势有清醒的认识。创业活动的成功推进,不仅需要整个企业能够寻找到合适的商机,同时也需要整个创业团队能够各司其职,并且形成一种良好的合力。

权限(Power)

为了实现创业团队成员的良好合作,赋予每个成员一定的权力是必要的。赋予团队成员适当权力,主要是基于:(1)团队成员对于控制力的追求往往是他们参与创业的一个重要动因;(2)创业活动的动态复杂性,必须依赖团队成员拥有较多的权力来实现目标。

计划(Plan)

计划是创业团队未来的发展规划,也是目标和定位的具体体现。在计划的帮助之下,能够有效制定创业团队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能够提出目标的有效实施方案,以及加强实施过程的控制和调整措施。这里所讨论的计划可能尚未达到商业计划书那种复杂程度,但是,从团队组建和发展过程来看,计划的指导作用自始至终都是存在的。

一个高效的创业团队,创业伙伴能够聚同化异,各个成员按照“适才适所”的原则定好位,有效授权,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样才能实现创业的共同目标。

创业团队的优劣势分析

创业团队的优势——资源优势

创业团队中的每个成员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成长背景、经验积累、经济社会资源等,这些资源集合在一起要比单个创业者丰富的多,从而可以更有效地解决企业面临的许多问题,增加企业成功的可能性。创业团队也可以解决个人创业在时间、精力上的不足问题,避免创业企业过分地依赖于一个人而招致的缺位损失。

创业团队的优势——创新优势

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的创新理论包括下列5种具体情况:开发新产品,或者改良原有产品;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发现新的市场;发现新的原料或半成品;创建新的产业组织。不管是哪一种创新,团队均可把多种资源优势、技能和知识糅合在一起,从而增加成功的可能性。团队内每一位成员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信息获取渠道和机会评价标准,这也使创业团队比个体更有可能发现创新点,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商机。

创业团队的优势——决策优势

一是团队成员之间合理分工,各负其责,能更有效地把握具体问题,加快决策的速度;二是发挥“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的力量,增加决策的科学性;三是通过任务分担为管理者腾出思考企业战略等问题的时间,为企业重大决策提供时间保证;四是避免因一个高管人员的变动而给企业带来的致命性的影响,保证创业团队决策的连续性。

创业团队的优势——绩效优势

创业团队形成的合力,使其工作绩效大于所有个体成员独立工作时的绩效之和。团队成员通过团结合作、优势互补、集体效应可以鼓舞士气、增强凝聚力,其产生的群体智慧和能量将远远大于个体。曾有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工作群体绩效主要依赖于成员的个人贡献,而团队绩效则基于每一个团队成员的不同角色和能力而尽力产生的乘数效应。许多研究和实践都证明了团队工作方式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绩效。

因此,组建一个团队一方面能够降低个人的创业风险,另一方面也能通过优势互补、有效管理形成团队合力,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创业团队的劣势

当然,与个人创业相比,团队创业也有其劣势。主要表现在:集体决策时由于共同商讨、统一意见等可能导致增加时间成本,拖延决策速度,反而有时候不如一个人决策快;人多就会有利益冲突,当创业团队成员之间不能很好地协调彼此的关系,达成有效共识时,就有可能导致分裂和团队的解散,这将给创业带来意想不到的危机。

组建创业团队的策略及其后续影响

一个好的创业团队对创业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如何组建一支优秀的创业团队至关重要。创业团队的组建没有统一固定的模式,但也有一些共同的规律可循。一般来说,在企业初创时期,是由初始创建者来组建创业团队的。在了解拟创企业特征的基础上,无非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评估自己以便认清自己;

二、是评估他人以便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

创业者自我评估

创业者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评价和定位,只有在认清自我的基础上,才能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才能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创业伙伴。这就先要了解自己追求什么?自己拥有什么?自己欠缺什么?在此基础上才能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创业者进行自我评估,应该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动机

思考自己“为什么要创建企业”?自己“想要从创业中最终获得什么”?“想要把企业做到何种程度”?自己“打算为创建企业付出多少,得到多少”?只有了解了自己的各项动机后,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合作伙伴。否则,合作者之间的动机差异程度会为企业带来不同的隐患。

知识

分析自己接受的教育水平、专业背景、工作经历、职业培训等,认识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熟悉什么?不熟悉什么?拥有哪些经验?缺乏哪些经验?找到自身与拟创企业所需的差距,才能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合作伙伴。

技能

拥有知识不一定就拥有相应的技能。针对要创建企业的行业特点,一要了解自己目前掌握什么相关技术?将来能够掌握什么技术?二要了解自己的能力状况,自己有哪些管理经验?这些经验用在拟创企业中是否有效?自己擅长做什么?自己不擅长做什么?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技术型人才或管理型人才作为合作伙伴。

特质

这一项是认识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这是自我评估中最难的一项。因为最了解自己的人是自己,最不了解自己的人也是自己。人的性格特征具有多面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人们一般都是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中了解自己,而他人评价与自我认知之间往往具有一定的差距,即使是自我认知也会在不同的时候发生变化。尽管如此,自己是个什么类型的人还是可以大概确定的,一些小的偏差可以在行为过程中加以修正。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需要从以下几个维度考量:事业心和进取精神、责任心、内向性/外向性、友好性、情绪稳定性、面对问题时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法等。

选择合作伙伴

在准确进行自我评估的基础上,创业者在组建团队、分配角色时,就要考虑其他成员与自己以及其他成员之间在各个方面的搭配。一般会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相似性原则

心理研究发现,当其他人在不同方面与自己具有相似性时,人们会感到舒坦,而且也趋向于喜欢那些人,这就是“相似性导致喜欢”规则。毫无疑问,创业者也会遵循这一规则,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一起工作。事实上,多数创业者确实会倾向于选择那些在背景、教育、经验上与他们相似的人组成团队。这样做的好处是容易彼此了解,可以更好地促进成员之间的沟通,并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容易达成意见一致。但是其缺点也非常明显,那就是他们在知识、技能、社会关系网络等资源的拥有上容易形成重叠,这不利于创业企业对资源的广泛需求与利用。一般主张在个人特征和动机方面考虑相似性。

互补性原则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建立优势互补的团队是保持团队稳定的关键。组建团队时,要考虑成员之间在知识、技术、能力、经验、信息、思维方式、行事风格等方面的互补,尽量保证团队成员的异质性,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人力资源基础。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有利于充分发挥个人资源优势,拓宽团队所掌握的资源,强化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加强解决问题的进程,促进每一名团队成员的发展。形成强大的团队合力。一般主张在知识、技能和经验方面考虑互补性。

共同价值观原则

共同的价值观是组建团队的一个基本准则。只有在价值认同上一致,团队才有共同的目标和努力方向,才有统一的思路和理念。价值观决定着创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着创业的目标和行为准则,也指导着团队成员如何工作和如何取得成功。这其实是在企业文化上的一种认同。当团队成员的个人追求与企业追求一致时,也就是对企业文化的认可,这样个人就会融入到团队中,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如果团队成员缺乏共同理念,就很容易导致个人主义的竞争和角逐,最终导致创业的失败。

创业者在组建创业团队时,不要屈从于只和那些背景、教育、经历状况和自己相似的人一起工作。尽管这样在许多方面做起来容易,并且令人愉快,但它不能提供新企业所需的丰富的人力资源基础。折中可行的办法是,在知识、技能和经验方面主要关注互补性、而在个人特征和价值观方面则考虑相似性。

当然,组建一支优秀的创业团队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在创业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企业的发展而逐步完善。业已形成的创业团队也不是持久不变的。创业团队本身也会随着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不同任务和要求而进行调整和完善。所以,创业团队的组建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创业团队的管理技巧与策略

创业团队对于创业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并非所有的团队都能获得成功。团队的管理也非常重要。由于创业团队本身的动态性特征,团队管理就是贯穿于创业团队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工作。团队管理是门艺术,要针对具体的情况来灵活进行,但是也有一些普遍性的原则可以利用。

选择

创建团队的第一步就是选择团队成员。这里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该聘用什么样的人?怎样聘用?第一个问题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来决定,遵循的原则在上面组建团队的内容里已经提到。考察人员的智力、经验和人际交往能力,不仅要考察其表现出来的能力,还要考察潜在能力。具体考察策略可以通过正式招聘程序来进行专业评估,同时通过非正式渠道进行了解。第二个问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解决,如招聘、猎头公司,“非传统”渠道等。招聘程序尽量做到严格、正规、有一套完整的招聘流程。最终的目的是找到与业务需求相匹配的合适人选。

沟通

沟通是有效管理团队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没有沟通,团队就无法运转。其一,沟通使信息保持畅通,实现信息共享。避免因为信息缺失而出现错误的决策与行为。其二,沟通可以化解矛盾,增强团队成员彼此之间的信任。在长期合作共事的过程中,成员之间难免会有矛盾,缺少沟通可能导致相互猜疑、相互埋怨,矛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最后可能导致团队的分裂。其三,沟通可以有效解决认知性冲突,提高团队决策的质量,促进决策方案的执行。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团队成员对有关问题会形成不一致的意见、观点和看法,这种论事不论人的分歧称之为认知性冲突。优秀的团队并不回避不同的意见,而是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鼓励创造性的思维,提高团队决策质量。这也有助于推动团队成员对决策方案的理解和执行,提高组织绩效。

联络感情

联络团队感情可以保持团队士气和热情,控制情感性冲突,从而提高团队绩效。没有人喜欢在冷漠、生硬、敌对的团队中工作。一要尊重每个人,相互了解并体谅他人的难处;二要抽时间共处,这可以通过组织团队活动来实现。通过组织活动来联络团队感情一定要注意适度,太多的联络活动可能会让人们疲于应付,也让团队不堪重负。组织联络活动还要讲究策略,尽可能地让更多的人积极参与,获得大家的满意和认可。这样才能起到提高团队绩效的作用。三是要有丰厚的回报,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

个人发展

构建一支优秀、稳定团队的关键之一是给个人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在团队管理方面,最重要的一项职责,就是要保证团队每一名成员得到发展。这样才能使成员对工作满意,激发工作热情,创造更多的价值。个人的发展,不仅仅依靠经验的积累,还要借助目标设定、绩效评估以及反馈程序等来实现。通过这三个程序,可以激发员工潜力,清醒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改善提高自己,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激励

激励是团队管理中极为重要的内容,直接关系到创业企业的生死存亡。如何对创业团队进行有效激励,现在还没有固定的程式可以套用,但可以通过授权、工作设计、薪酬机制等诸多手段来实现。薪酬是实现有效激励最主要的手段,毕竟收益是创业成功的重要表征。在设计薪酬制度时,应考虑差异原则、绩效原则、灵活原则。最终目的是通过合理的报酬让团队成员产生一种公平感,激发和促进创业团队的积极性。实现对创业团队的有效激励。

领导创业者的角色与行为策略

领导日益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对于创业企业来说,领导创业者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整个创业团队的核心和灵魂人物。

战略领导者

战略领导者要在宏观方面对企业的发展制定目标、确定方向、努力构思对未来的设想,并为实现设想制定战略。在必要的时候,要调整方向,进行战略变革。为此,要使其他人能理解改革设想和战略,并认为进行改革是正确的,从而争取人们的支持,鼓舞大家共同进行战略变革。在某种意义上,员工是否能自愿投入到战略行动中来,是判断一个战略能否成功的试金石。创业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当一个目标得以实现时,领导创业者要能够进行新的战略思考,确立一个新的目标,并使之成为人们的共同愿景,联合团队成员朝此方向不懈努力,也就是重新创业。所以说,战略领导有三项主要任务,就是确定战略方向,联合群

众,促动和激励他人。领导行为侧重于通过联合群众使其形成整体,并且全身心地投入去实现确定的目标。

队伍领导者

好的领导者是聚拢人才的吸铁石。在创业初期,领导者的人格魅力有时比制度文化更为有效。领导创业者首先要建立精英团队。这就要求确定企业的精神或是企业的信仰,确定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然后通过它来吸引志同道合的合作者。其次,要维系团队的稳定。要让团队每个人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角色,形成对等的责、权、利。三要成为团队力量的协调者和综合者。要善于用人,对人宽容,让每个人能畅所欲言,满足他们基本的但又常常得不到满足的需求,调动和激发人们的积极性,激励他们劲儿往一处使,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情绪领导者

领导者是一个企业激情的重要来源。领导创业者要能够激发团队热情和创造力,起到一个很好的整合团队的功能。领导的本质是鼓舞、激励和影响。一个团队的绩效如何,关键也取决于这个领导者的胸怀和魅力。有些人天生就是会影响别人的,具有难以抗拒的感召力。这就要求领导创业者在行为过程中表现出高的情商,心态平和,不急功近利,能够接受挑战和承担风险,并不时创造出惊喜来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尤其在逆境的时候能够激励和鼓舞大家,更能体现出其领导力。

创业团队的社会责任问题

在现代商业中,企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盈利。但是,金钱不能成为企业惟一的衡量标准和价值诉求,如何平衡企业盈利和回报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企业必须正视的问题。一般观点认为,当企业刚起步的时候需要千方百计谋求发展,企业做大之后担负更多的社会责任。这主要是指企业做大后,可以拿出一部分利润进行社会援助和慈善事业。对于初始创业而言,也可以把盈利和社会责任有机地统一起来,这就是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盈利的同时可以试图解决一个急需的社会问题。

如何找到这个契合点,需要创业团队具有社会责任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的创业团队,才会关心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前途,关心环境,关爱他人。创业团队的成员才能把创业的目光从一份工作和赚钱的层面扩展到社会层面,才会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取、了解和关注各种社会问题的信息,然后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样的创业才更容易获得持久

性成功。培养创业团队中各个成员的社会责任感,还可以在创业团队内部形成一个负责的团队,对外塑造创业团队的良好形象,这也正是创业团队走上良性循环发展道路的基础。

创业机会

创业过程开始于机会的识别,而不是产品和服务。机会就是产品、服务、原材料、市场以及组织方式通过一种新的方式、新的目的或者新的方法—目的之间的关系被引进或销售。它经常应用在创造需求或者提出一个新的经营理念等环境下。

创业机会的内涵

创业机会就是可以创造价值的机会,它们由一系列可以创造价值的想法、信念或行动组成,新的想法不一定会创造价值(经济价值),但是行动可以激发人们去实现目的(行为结果)。

创意并不必然等于机会

想法就像梦想,可以持续很久,每个人都会有,它不需要依靠消费者而存在。而另一方面,机会是易逝的,需要人们付出努力(识别、评估和开发机会),只有一部分人会对此感兴趣并且努力抓住机会,它为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和创造市场的导向。如果你问一个人他希望如何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你会得到很多想法。例如我的汽车耗油量太大;我希望更快地减肥;我的鞋子一直都不合脚。每一个想法都和一种需求或解决问题的方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不是每一个想法都是创业机会。

可见,创业机会常指市场上尚未满足的需求,它可以是现有产品(或服务)找到了新的或潜在的消费群体,也可以是创造开发新的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变化的需求。可见,创业机会源于创意,但市场机会必须实实在在的,能够真正为企业带来价值。

创业机会的特征

创意要转化为机会,就必须具备几个条件:

?时机(由机会窗口来决定);

?有吸引力(可以获利);

?持续期(可以持续一段时间);

?通过提供物(产品、服务或过程)为使用者或购买者提供价值。

好想法却不是一个好机会,具备下列几个特征之一:

?没有市场需求;

?顾客对于现有的状况很满意;

?顾客对于现有选择的忠诚度很高;

?顾客的转换成本很高;

?顾客很难识别;

?竞争激烈;

?行业的进入壁垒很低;

?顾客需要但支付不起。

创业机会和商业概念的区别

机会就是创造了新需求或者提出一个新的商业概念等这样的有利条件。商业概念就是为了开发机会而采取的特殊的、价值创造方法的独特组合。这里所说的组合必须是独特的并且能够提出一个新的价值主张——这并不意味着必须是原创发明或者根本性的创新。一个商业概念可以是现有业务的修正、许可、连锁、革新(新产品、服务或者过程),为满足特定细分市场而对现有产品的改进,推出一种新包装、发展一种新的分销方式等。大部分成功的商业概念一般都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2)满足未得到满足或充分满足的重要市场需求;(3)利用环境的发展趋势提出新的商业想法创造机会。

创业机会的类型

根据机会的来源和发展程度分类

根据Getzels关于创造性的理论,可以按照机会的来源和发展程度对机会进行分类(图3-2)。市场需求可能是已别识别的(已知的)或未能识别的(未知的);资源和能力可能是确定的或未确定的。在这个矩阵中,市场需求表示存在的问题,资源和能力表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图3-2 机会的类型

(1)矩阵左上方部分(机会类型I):市场需求未得识别且资源和能力不确定(问题及其解决方法都未知)——表现的是艺术家、梦想家、一些设计师和发明家的创造性。他们感兴趣的是将知识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方向和使技术突破现有限制。

(2)矩阵右上方部分(机会类型II):市场需求已识别但资源和能力不确定(问题已知但其解决方法仍未知)——描述了有条理的搜集信息并解决问题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机会开发的目标往往是设计一个具体的产品/服务以适应市场需求。

(3)矩阵左下方部分(机会类型III):市场需求未得识别但资源和能力确定(问题未知但可获得解决办法)——包括我们常说的“技术转移”的挑战,如寻找应用领域和闲置的生产能力。这里的机会开发更多强调的是寻找应用的领域而不是产品/服务的开发。

(4)矩阵右下方部分(机会类型IV):市场需求已识别且资源和能力已确定(问题及其解决方法都已知)——这里机会的开发就是将市场需求与现有的资源匹配起来,形成可以创造并传递价值的新企业。

创业机会的来源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会不断激发人们的想象和需求,为创业者不断提供新的创业机会。有句话说得好:“没有饱和的市场,只有饱和的思想。”

一般来讲,创业机会来源于三方面:(1)趋势的把握;(2)没有解决的问题;(3)闲置的资源。

影响创业机会识别的因素

先前经验

在特定产业中的先前经验有助于创业者识别机会。有调查发现,70%左右的创业机会,其实是在复制或修改以前的想法或创意,而不是全新创业机会的发现。

“走廊原理”指创业者一旦创建企业,他就开始了一段旅程,在这段旅程中,通向创业机会的“走廊”将变得清晰可见。可见,创业者在某个产业工作,其创业经验就很容易发现新的创业机会。

认知因素

拥有在某个领域更多专业知识的人,会比其他人对该领域内的机会更具警觉性与敏感性。警觉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习得性的技能,拥有某个领域更多知识的人,往往比其他人对该领域内的机会更警觉。例如,一位计算机工程师,就比一位律师对计算机产业内的机会和需求更警觉。

社会关系网络

个人社会关系网络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机会识别。建立了大量社会与专家联系网络的人,比那些拥有少量网络的人容易得到更多的机会和创意。

在社会关系网络中,按照关系的亲疏远近,大致将各种关系划分为强关系与弱关系。强关系以频繁相互作用为特色,形成于亲戚、密友和配偶之间;弱关系以不频繁相互作用为特色,形成于同事、同学和一般朋友之间。

研究显示,创业者通过弱关系比通过强关系更可能获得新的商业创意,因为强关系主要形成于具有相似意识的个人之间,从而倾向于强化个人已有的见识与观念。而在弱关系中,个人之间的意识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某个人可能会对其他人说一些能激发其全新创意的事情。

创造性

创造性是产生新奇或有用创意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讲,机会识别是一个创造过程,是不断反复地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识别创业机会的常见方法

可以使用多种多样的技术和方法帮助识别创业机会,我们在此主要归纳了较为常用的四种方法,其中,一些来自于启发或者依靠经验获得,另一些则很复杂,也许需要市场研究专家的支持。知道捕捉市场机会的途径和有效的方法,对于识别机会的整个过程大有帮助。

调查

调查是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对市场进行了解和把握,在调查活动中收集,整理,分析市场信息,掌握市场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为识别机会提供可靠的数据和资料,从而找到好的商机。为了保证调查的有效性,一般要保证调查样本足够大,同时注意样本的选取,避免系统性偏差。最有效的调查样本是“随机”调查部分人口,这意味着样本不会产生选择的特殊性,也不会只包括自愿参加调查的人。

系统分析发现机会

实际上,绝大多数的机会都可以通过系统分析得到发现。人们可以从企业的宏观环境(政治、法律、技术、人口等)和微观环境(顾客、竞争对手、供应商等)的变化中发现机会。借助市场调研,从环境变化中发现机会,是机会发现的一般规律。

问题分析和顾客建议发现机会

问题分析从一开始就要找出个人或组织的需求以及面临的问题,这些需求和问题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一个有效且有回报的解决方法对创业者来说是识别机会的基础,因此问题分析需要全面了解顾客的需求以及可能用来满足这些需求的手段。

一个新的机会可能会由顾客识别出来,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什么,然后顾客就会为创业者提供机会。顾客的建议多种多样,最简单的,他们会提出一些诸如“如果那样的话不是会很棒吗”这样的非正式建议。

创造获得机会

这种方法在新技术行业中最为常见,它可能始要满足的市场需求,从而积极探索相应的新技术和新知识,也可能始于一项新技术发明,进而积极探索新技术的商业价值。通过创造获得机会比其他任何方式的难度都大,风险也更高,而如果能够成功,其回报也更大。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创新在人类所具有重大影响的创新中,居于压倒性的主导地位。

索尼公司开发随身听(walkman)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索尼公司觉察到人们希望随身携带一个听音乐的设备,并利用公司微缩技术的核心能力从事项目研究,最终开发出划时代的产品——随身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创业风险——风险的定义

风险是损失或收益发生的不确定性,即风险由不确定性和损失(或收益)两个要素构成,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某一事件其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间的变动程度,变动程度越大,风险越大;反之,风险则越小。

创业风险——风险的特点

风险的特点有:

(1)风险的客观性。表现为风险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由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引起的。(2)风险的不确定性。指的是风险发生的条件、风险的程度和种类都是不确定的,有时候就是防不胜防。(3)风险的相对性。指的是风险因为面临的对象不同,基于时间和空间的差异,不同的对象面临的风险大小不尽完全相同。(4)风险的可测量性。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风险认识的加深,企业可以通过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估和测量,为风险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创业风险——风险的种类

风险分为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主要是创业环境中的风险,诸如商品市

场风险、资本市场风险等;非系统风险是指创业者自身的风险,诸如技术风险、财务风

险等。

创业风险——风险分析的一般步骤

风险分析包括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两个方面。风险识别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风险管理人员在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之后,运用各种方法对尚未发生的潜在风险以及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归类,其基本任务就是查明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来源,各风险之间的关系及风险的后果;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可能发生的某类风险的预计、度量和估计后果等工作。

识别风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