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

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

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
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

学校区级课题《多元环境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子课题研究报告——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

华新幼儿园课题组龚海红执笔

区域活动是近年来在我国幼教课程改革中兴起并迅速发展的一种活动形式。旨在通过有目的地为幼儿提供丰富的促进幼儿有意义建构的活动环境,让幼儿在其中自由选择、自主操作,幼儿可以自己决定玩什么?怎么玩?并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活动经验,体验成功愉悦,是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自我建构的活动。

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是幼儿是否能在活动中得到较好发展的关键,教师的指导策略更多的是非正式的、隐性的和机动灵活的。即,教师从活动的前台走到后台,从一个主观意识浓的引领者转变成一个尊重幼儿自主意愿,积极促进幼儿按自己的步调发展的支持者和推动者。这种指导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基于幼儿兴趣经验、年龄段发展水平创设环境,在活动中对幼儿兴趣、需要进行细致地观察,学会分析幼儿的活动表现,把握教师介入指导的时机,依据幼儿的兴趣需要,不断调整优化环境,以满足不同能力水平幼儿的发展需要。

然而实际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往往显得比较盲目,把握不了指导的时机、策略:一是缺乏观察的敏感性、针对性,或清闲旁观,或忙碌参与;二是未能有效发挥环境的间接指导作用,其价值取向单一,缺乏对幼儿多元表达、自主探索等方面的支持。问题的根源在于教师对幼儿年龄段发展需要、个体建构特点缺少了解,对材料的目标价值不清晰;教师不会解读幼儿,适时地介入指导。

区域活动作为我园“自主学习”特色活动之一,近年来,在我园区级课题“创设多元环境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研究统领下,我们尝试开展了关于区域活动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旨在通过研究,促进教师以有效的观察为前提,分析解读幼儿的当前需要和发展水平,优化环境创设,发挥环境的指导作用,同时,重视游戏过程的指导,把握介入指导的时机、方法,最终优化教师区域活动中的指导策略,使幼儿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一、观察是实施指导的基础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的活动,活动过程中,幼儿的行为表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孩子们爱玩什么?爱在哪里玩?是怎么玩的?在活动中需要什么材料支持?等等,观察是教育的先导,只有充分观察、了解幼儿,教师指导才能有更好的针对性,也才有可能真正适应、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那么,教师如何捕捉这些幼儿活动的信息,真实的了解孩子的活动兴趣、活动水平?

为了让教师在活动中时刻留意观察每个孩子的活动情况,真实记录孩子的活动情况,帮助教师有针对性观察记录,多元视角的解读幼儿,以便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有的放矢地加以指导。我园“课程研修组”制定了区域活动的观察要点、观察指标,给教师观察导向,使教师形成观察的意识。

案例:张薇幼儿个体在娃娃家区域活动情况记录表

中所做的评估作为依据进行分析,了解到不去与人互动的真正原因:缺乏成功的经验。在实录片断中,教师可以明显感受到孩子情绪的变化。

同一区域内多名幼儿活动情况记录表

况,通过“观察指标”所呈现的这些数据,了解不同的孩子在同一时间段内所呈现的活动状态,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情况。这些信息的获得都是非常重要且有价值的。能够帮助老师多纬度的观察。

在以上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在每一次观察时的视角、重点,使她的观察增加了实效性,真正在观察中获得了有价值的信息。观察指标帮助教师很快地找到观察的切入口,帮助教师既整体关注幼儿活动情况,又从各区域不同目标价值出发,进行重点区域观察;同时进行个别观察,发现幼儿个性特点。

教师在活动中是以自然观察为主,自然观察可分为随机观察和有目的的观察。在有目的的观察时,需要将视角定格于一定的活动范围,注意做到静心、细心与耐心。静心是尽量不打搅幼儿自然的行为过程,细心是注意捕捉幼儿行为表现中的有意义信息和其发生的时间、背景等,作一定的记录;而耐心是不要怕多花时间,有时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才能获得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观察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活动环境是否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材料的投放是否适宜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是否需要增加或减少层次等;二是重点观察幼儿的学习、探索情况,即,幼儿当前的兴趣需要是哪些,他们是如何操作和使用这些材料的,幼儿在使用这些材料时遇到了什么困难或有哪些独创的做法。从而把握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特点和个性差异等。

观察记录的方法主要采佚事描述式。在自然状态中,教师翔实、客观地记录幼儿的活动表现:幼儿选了什么材料、和谁一起玩、幼儿说了什么、怎么做的等。其实质是帮助教师明确每一次活动的观察方向,准确地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并以此为前提,逐步地调整环境,优化指导策略。

二、分析解读幼儿的当前兴趣需要、发展水平是实施指导的前提

了解孩子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观察,教师要用敏锐的眼光观察解读孩子。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观察孩子与环境、材料互动的过程,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表达方式、能力水平,关注孩子关键经验的获得,从而发现孩子的兴趣和需要,依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不断调整环境支持和教师的指导行为,使孩子不断得到有效的发展。

案例:造船厂

背景:

在主题“交通工具----船”的活动中,孩子们收集了许多有关船的资料,并主动拿来幼儿园和同伴分享,有“纸折的船”、有“用废旧物品做的船”、“船”的图片……孩子们逐渐对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我将美工表现区创设成“造船厂”的情境。整个区域都围绕“船”来展开,孩子们自由探索、运用多种方式探索表现泥塑船、积木船、纸船等方法,在此过程中发展幼儿空间建构、想象创造、动手等方面的能力。

片段一:

首先区角中投放了橡皮泥、彩泥、积木以及各种辅助材料:水粉颜色、色纸、压图器、小棒、吸管、绒线、彩带、彩色回形针、小毛笔等。孩子们可以塑造各种各样的船,并选择喜欢的材料进行装饰。

从孩子们的活动中我发现,他们对船的“造型”产生了最大的兴趣。但没过多久就产生了问题:由于橡皮泥容易干裂,不能长时间保留孩子的作品,而彩泥呈现不出较强的立体效果,所以导致许多作品都没办法保留下来……

“泥”是低结构材料又容易造型,而且孩子们有玩泥的天性。我投其所好,利用农村自然资源,投放了泥,别有一番野趣……

我把美工表现区域的“造船厂”拓展到了走廊的公共区域,新环境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目光,时不时就有孩子过来围观,小嘴里还在喃喃自语。

茜茜:“这么多泥巴要做什么东西啊!”

果果:“这个锤子是用来做什么的呀”

此时,一些性急的孩子还会主动来询问老师,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表达了很多想法。

孩子们开工啦!……做了没多久孩子又产生了新问题:

“侯老师,我的船粘不起来,它老是掉。”“你看啊,我刚粘起来的又分开了。”“我的手好疼,里面有小石头的……”

分析:在探索过程中,孩子们遇到了不少的问题:泥太干硬、泥中有杂质,导致孩子们都无法塑造,因为泥土根本不粘在一起。反思问题的原因,是由于我在投放材料前,没有充分地了解和思考材料的特性,由此出现了低层次问题。

调整:将材料的调整作为契机,我和孩子们共同讨论解决的方法,我们把泥土中的杂质挑了出来,加适量的水进行搅拌,反复的揉、搓调配到软硬适中、干湿正好。有的孩子还提议把泥放在塑料桶中,用保鲜膜遮盖好,这样泥就不会干掉了。在调整材料的过程中,孩子们都能主动参与,有的倒水,有的将泥土里的杂质挑出来,还有的搅拌泥土……

片段二: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孩子们可以塑造出一些简单的船形。但孩子们的泥船大多是由不同大小的泥块组合起来,有些作品还特别小。

分析:从孩子们的作品来看他们的表现还不够大胆,在船的造型上缺少变化,在船的塑造方法上大多采用组合的方式。原因是虽然孩子们收集了很多的资料,但大多是图片资料,孩子们对船缺少直观、深入的了解。由此,呈现出来的作品表现单一、缺乏想象和创造性。

调整:开展了一系列关于船的活动,如:“讨论:各种各样的船”、“想象画:未来的船”等,为了能让幼儿更直观的亲近“船”,我们请小雨爸爸为我们拍摄船厂的录象,请凡凡爸爸邀请我们去参观他家的采石船。通过观察,使孩子们对船的内部构造特别对船舱有更直观的了解,积累提升船的相关经验。

与此同时,在“造船厂”的情境里,我和孩子们一起把之前收集的一些船的资料都展示了出来,还在走廊里创设了一条小河的情境,在河里投放了各种各样的模型船、玩具船,帮助幼儿表现出各种船的不同外形和内部构造,从而提升幼儿的想象、创造能力。

微微:“我的是小木船”

昊昊:“我的是可以装很多很多糖果的糖果船。”……

经过一段时间的制作后,孩子们塑造的船越来越精彩:有小帆船、客轮、货轮……

分析:孩子们已经能够较熟练的运用各种工具制作各种泥船了,其想象力已经能够有所体现了。但只是表现出了船的粗略特征,一些细节方面的表现还比较欠缺,孩子们在辅助材料的运用上不会想象使用进行装饰,教师有必要提供相应的环境暗示和作出进一步的观察引导。

调整:针对孩子们出现的问题,我及时的在环境中投放了针对泥塑造方法的布局暗示图;各种装饰材料的使用图,还亲手制作了一艘“大客船”投放在小河的情景中供幼儿欣赏、借鉴;其他材料(积木、纸盒)等不同材料的空间造型图。

片段三:

海鹏从教室里走出来,他象往常一样先把材料都放在桌子上(垫了报纸,取了适量的泥巴)在取报纸的时候他发现了新增加的目标材料,处于好奇他拿来放在了桌上……

不一会的工夫一艘客轮就做好了,只见他朝图示看了看、想了想……就从篮子里拿了根吸管将其插在泥船的最上方。圆圆看到了问他“你做的什么”,海鹏:“吸管烟囱。我还要为我的大轮船涂上三种颜色呢。”

这时,果果看见了篮子里的压图纸,便把它拿了出来,很是仔细的一片一片的贴在船上,不一会的工夫,一艘漂亮的花船就做好了。在完成了作品后,果果还主动邀请我来参观她的作品,我及时的表扬了她。

这时,我又注意到边上的雨晨,

T:“你造的是什么船啊!”

雨晨:“糖果船啊!这是船舱,装糖果的。”

T:“船舱这么小,能装多少糖啊!”

雨晨摸摸头,想了想对我说:“那好吧,我再挖的大一些。”只见孩子从材料篮里挑出一个挖孔工具,把船舱变成大大的。

分析:孩子们越来越善于利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在装饰船的方法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有的用来直接替代为船身的某一部位,有的用来有规律地装饰船身等等,体现出孩子多元的表达表现和丰富的想象。

以上案例:在材料投放之前,教师首先立足孩子的兴趣和发展水平,对材料作出价值分析:期望通过这个环境达成什么目标?要达成期望目标孩子必须建立的关键经验(节点)?提供哪些材料能达成目标?活动过程中,教师通过细致观察孩子与材料的互动表现,发现孩子们对船的“造型”产生了最大的兴趣,以及彩泥不适合塑造船的立体造型,于是将之调整为用“泥土”,做泥船的活动由此展开。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关注孩子们的表现,善于发现孩子的每一个发现、每一个行为,通过分析孩子们的作品、遇到的问题等,判断孩子当前的经验、需要,调整环境支持和教师的指导行为,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感受成功的喜悦。如:从孩子们的作品中发现在船的造型、船的塑造方法上比较单一、缺乏想象,发现孩子们的经验得不到提升时,则通过参观采石船等途径,丰富孩子们对船的直观经验,通过提供船的造型、辅助材料使用等图示暗示各种不同塑造的方法。最终孩子们从表现单一到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泥船,体现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不断促进孩子们空间构造、想象、创造等能力的发展。

由此,教师即时的价值判断是适宜指导的关键。教师要及时观察和了解幼儿在当前活动的需要,及时调整和投放适宜的活动材料。透过幼儿的外在表现,剖析幼儿的发展水平、心理需要、存在的问题等,思考教师该如何提供支持,提供什么样的帮助,适时地满足他们的需要确保孩子通过努力能获得成功,激发孩子自主探索、自主建构经验。其实质是先对幼儿行为的性质所作出正确地判断,再确定自己的指导行为,有效推进幼儿的活动。

同时,要分析判断孩子发展的个体差异。孩子的发展有其规律性,但每个孩子的发展是存在差异的,如:个人的能力、兴趣、学习方式等各不相同。教师应关注每个孩子不同于他人的学习特点和能力特征,采取适宜的方式,引导幼儿富有个性地健康发展。如,幼儿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是不同的,所以投放的材料要有不同层次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要求,使每个孩子都能获得发展。

三、把握时机,适时介入指导

幼儿的探索学习需要得到老师的支持、帮助,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不分情况的随意提供帮助。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理念:只有当幼儿确实因其本身经验与能力的局限,致使探索活动难以继续的时候,才给予一定的支持。所以这就要求老师一定要具有敏锐地观察力和判断力。如果教师发现了孩子活动过程中的问题,需要介入活动时,须找好最佳的时机。

案例:我们来做好玩的棋

背景:

大班后期,孩子的自我意识在增强,同伴间的比赛、合作在增加,体现在更喜欢棋类等一些规则性游戏。在玩过了“飞行棋、五子棋、斗兽棋”之后,笑笑提出“我们自己来做好玩的棋”。正逢开展《我是中国人》的主题活动,孩子们对中国地图上的各个城市很感兴趣,他们经常会与同伴一起交流爸爸妈妈带自己去过什么地方玩了、想要到哪里玩,在地图上一起找找想要去游玩的地方,几个伙伴们一起产生了设计旅游棋的想法。“制作旅游棋我们需要些什么材料呢?”,我和孩子们共同收集收集准备材料:一些较硬的纸板、自制的城市字卡、中国地图、水彩笔等。“旅游棋”的设计活动由此开始了。

观察记录:

片段一:

活动开始了,笑笑和兰兰开始商量“去北京的线路”,并选择了材料开始分工合作。

兰兰:“我来剪三角形,你来贴吧。”(剪了许多的三角形)

笑笑:“我们从哪里出发呢?”(玩棋游戏的经验得到了运用)

兰兰:“从上海出发吧。”俩人从地图上开始找“上海”的方位。

“看,在最东面。”俩人边指着上海的城市,边兴奋地看着对方说。

师:“看看棋谱上这是什么?”

幼:“是起点,还有终点呢。”

师:“起点和终点用什么来表示?中间要经过哪些地方?”

(两位孩子在地图上先找从上海到北京有哪些地方要经过,边找边画路线图。)

在确定方位后,她们开始在棋谱上画上了从上海到北京的“路线”,经过的地方写在三角形纸上,并歪歪扭扭地写上经过的地点。

片段二:

接连几次的活动,吸引了多位孩子来参加,上海到北京的“路线”设计了好几条。有上海出发的,也有从北京出发到上海的。

兰兰和笑笑更是乐此不疲,今天,两人相约继续完成他们的设计。

兰兰提出:“下棋还要有进和退呢。”

笑笑:“那我们来设计一些过关的地方,找旅游景点,答对的进一格,答错的退一格。

(可孩子们还不十分清楚有哪些景点啊。)

师:“我们可以先去找一找资料,上海有哪些有名的景点,北京有哪些你知道的景点。”两个人商量了一下,分别邀请朋友一起找,兰兰和心怡来到幼儿园的“贝贝书屋”,笑笑和文杰则去了“小博士电脑房”。

过一会儿,孩子们在“贝贝书屋”找来了图书,在“小博士电脑房”杨老师的帮助下带回了几张从网上查找到的景点小图片。而我这时也为孩子们找来了相关图书、卡片和制作“过关卡”的小纸片。

只见孩子们将景点小图片贴在过关的地方,在边上分别画了表示进和退的箭头,刚才文杰和心怡则在制作“过关卡”……我建议他们在棋谱的一角设计“大擂台”的记录。

讲评时,孩子们将完成的棋盘展示给大家看,并向大家介绍玩法。其他孩子高兴地鼓掌,接下来的问题是怎么署名了,文杰和心怡也为他们出了力啊。笑笑提议:“写四个人的名字,我和兰兰的写的大一点。”大家一致通过!

就这样,在教室的棋类区里多了一个孩子们自制的“旅游棋”——从上海出发到北京旅游的棋,从北京出发到上海旅游的棋。

以上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设计旅游棋的活动激发了孩子的探索兴趣,教师不断根据孩子活动的进展,通过适时的设疑、建议、增添材料的方法介入活动,使活动的准备与活动过程本身一起成为孩子自主活动的舞台,使孩子的兴趣更持久,活动的内容更丰富了,

探索更深入了。当孩子提出“自己来设计好玩的棋”的想法后教师积极协助,通过设疑,推动孩子尝试设计旅游“路线”,制定游戏规则、玩法等;为了使游戏增进孩子们的互动和具有挑战性,教师还建议增添“大擂台”……整个过程教师把握时机不断地给与支持、鼓励,促进孩子们相互协商、共同解决问题。

案例:排排乐

探索发现区域内,乐乐和天天两位孩子每人选了6张自己喜欢的图片(如飞机、汽车、花等),玩起了游戏:一人拿数字卡,另一人快速取出对应数量的物体图片,接着两人互换继续玩,非常地投入。过了十分钟,我提出:将六张卡片排成一排可以怎么排?孩子们将卡片排成了一排,有横着排的,有竖着排的,约十分钟,孩子们对活动的兴趣有所下降。我在一旁将六张卡片排成了一圈,“呵呵,不也是一排吗?”孩子们眼睛一亮,乐乐“发明”了弧形,天天排成了S形,这时,在一边玩好了飞行棋的两位孩子也加入了进来。这时,我提出将之排成两排,哈哈,孩子们都排成了三三对等的两排,有上下两排的,也有左右两排的。我也和孩子们一起排:一排是两个,一排是四个。问:“我排的是几排呀?”孩子们定睛一看,哦?也是两排呀!孩子们再排的时候就有了多种排法……

以上案例:教师在观察的基础上和孩子们一起玩起了数学游戏。如教师提出:将六张卡片排成一排可以怎么排?在孩子们体验兴奋发现不管怎么排还是六个时,教师又提出将之排成两排,当教师发现活动对孩子的能力缺乏挑战时,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直接介入。同时,教师观察先行,后又以平行游戏的角色介入,如:在发现孩子们两排时始终是三三对等,教师则在一旁排起了“一排是两个,一排是四个”,于是孩子们再排的时候就有了多种排法。通过教师适时的介入,激起了孩子们的活动热情,促进孩子的思维。孩子是其中主动思考着的人,老师是其中主动思考着的人,揣摩着孩子的思维方式,把握时机直接介入,以自身灵活、变通的思维方式来感染幼儿,进行诱导。

由此,我们认为,教师把握时机,适时介入指导主要有两方面:

1、分析把握介入指导的有利时机

区域活动是幼儿的一种自主活动,教师首先应着眼于幼儿的独立,给予充分的信任,只有当幼儿确实应其本身经验与能力的局限,致使探索活动难以为继的时候,才给予一定的支持。这种适度的支持对获得活动的预期效果是十分必要的。经验表明,在幼儿需要时而没有获得,会使幼儿探索愿望减少或者放弃探索。反过来,无原则过多支持,也只会助长其被动依赖心理,压抑其独立自主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关注了解幼儿的探索学习过程,了解其间幼儿面临的各种认知困难和问题,善于区分出其中哪些可以由幼儿自己独立解决,哪些需要得到教师的介入帮助,从而及时抓住把握介入的有利时机。

2、适时介入指导的方法

如果教师发现了幼儿的问题,通常在以下情况下介入:当孩子遇到困难玩不下的时候;当孩子出现纠纷与行为问题时;当孩子操作发生困难时;当游戏无法深入时;当幼儿发生创造性的行为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发现与鼓励。教师的介入要体现艺术性,即什么样的角色介入是最自然的,既能达到指导的效果,又不影响孩子的活动。当教师以伙伴的角色出现时,能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引导活动的进程。教师只有把握好教师帮助的时机、程度、方法,为他们提供探索、表达的机会和支持,才能促进幼儿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学习、有意义建构。

思考与体会:

一、幼儿是一个需要指导的探索学习者。

生性好动、喜欢探索是每个幼儿的天性,在这个意义上,幼儿是天生的探索学习家,但同时,他们又是各方面准备不充分的探索学习家。首先,探索的目的性不强。其次,幼儿的思维灵活性还没有发展起来。再次,幼儿探索学习的坚持性不够,幼儿遇到困难容易

丧失信心而不再努力。因此,在幼儿探索学习活动中,如果缺乏教师的指导,幼儿就会得不到有效的发展。

二、注重引导幼儿以发现和探索的方式学习。

活动中的幼儿常常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其中有些他们自己能独立应对解决的,而有些却是需要借助外力的支持与帮助。在指导方法上,独立探究式是教师主要采用的方法,注重幼儿以发现和探索的方式学习;指导步骤上,教师通常采用的是自主发现式,活动开始时常常要创设一个实际问题情景,让幼儿通过自己的猜想和探索去寻求答案、解决问题,以幼儿自主活动为主。同时,要重视幼儿的操作过程和个别差异,不一味地满足于操作结果,可通过难度的逐层递进,鼓励幼儿进行积极的自我学习。

三、指导最基本的方法以鼓励、肯定为主。

有时为了调动幼儿积极性,不管成功是否都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幼儿之间存在着差异,只要幼儿是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不管结果如何,都要给予表扬与鼓励。否则能力弱的孩子总是失败,会使其产生畏惧情绪和自卑感,最后导致对整个活动失去兴趣。对于这种孩子,老师一方面对他进行个别指导,有进步就进行表扬,使他对自己的表现有信心。

总之,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在了解幼儿已有经验、水平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共同参与活动环境的创设,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活动环境及均等的活动机会,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游戏,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在与环境和同伴的相互作用中,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和获得经验。活动过程中,需要教师敏锐的洞察力和较高的教育智慧,教师是以观察、指导、记录、交流与聆听作为主要方式,促进孩子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多元表达表现,主动而快乐地发展!

小班区角活动的指导策略

小班区角活动得指导策略 新得教育理念告诉我们,要把“促进孩子身心发展”放到保教工作得首位,要充分认识到孩子得兴趣与需要,教育好幼儿园得孩子要取得良好得效果,必须遵循幼儿得身心发展规律。新得教育理念还提出了应该为幼儿终身学习与终身发展奠基,防止与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坚持正确得幼教主流方向,就是我们一线教师肩负得责任与使命。 我所在得小班,由于幼儿之间年龄相距小,认知水平相近,她们可以无拘无束地自由交谈、讨论,相互间得放松与互动,就是教师指导不能达到得,所以开展区角游戏就是非常适合幼儿发展得,给孩子提供宽松愉悦得交往空间,与同伴一起有趣、主动而有个性化地参与游戏活动,她们在不同得区角活动中得到真实有效得发展。 本学期就是小班得第一学期,我们班开展得游戏区角有“美美发屋”、“娃娃家”、“表演区”“操作区”、“快乐阅读”、“天线宝宝超市”等等。 在小班区角活动中,我采用了以下策略,增强了区角活动得趣味性,孩子玩得开心快乐,发展真实有效。 一、我站在幼儿得角度设置区角,激发幼儿得兴趣。区角得设置直接影响幼儿得活动效果,所以在设置区角时,我注重引导幼儿参与,比如有得孩子对别人得玩具很感兴趣,我就建议她把自己心爱得毛绒玩具带到幼儿园来,再做一些如:床、小桌子、奶瓶、梳子、毛巾等、钟表、电话、灶、锅、碗、勺、碟、杯子。这样一个“娃娃家”就形

成了。小班幼儿对角色游戏就是很感兴趣得,但她们常常会忘掉自己得角色。所以,对于小班幼儿得角色游戏得指导应着重于增强她们得角色意识。教师可以通过提供角色得标志物,比如妈妈得头巾,爸爸得手机等,让幼儿明确自己得角色。也可以通过语言与自己得加入来提醒她们。例如,娃娃家得“妈妈”跑到别得地方玩去了,这时教师可以对她说:“您得宝宝一个人在家哭呢,您快回家去瞧瞧吧!”并启发她出门可以带着“宝宝”一起走或者作为“客人”去她家作客,使“妈妈”回到角色中来。还有小班得孩子爱吃零食,我们一起收集了各种食品得包装袋在里面填充一些不会腐烂得水果网,这样一个“天线宝宝超市”就形成了。其次对于区角中得问题师幼共同讨论解决,有得区角过于人多过于拥挤,我们就采取小组商量得方法来决定今天得区角玩什么。也可把暂时没人玩得区角改造,在解决各种问题得过程中,幼儿得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得能力得到了培养。 二、有效投放材料,激发幼儿得动手欲望。材料就是开展区角活动得物质基础,在操作材料得过程中积累经验,因此材料就是促进幼 儿发展得主要物体。如在操作区投放小动物得图形、小卡片、瓶盖与瓶口、各种豆子、小棋子等等训练孩子得动手能力等等。 三、自选区角自我学习,6个小组同时商量,先商量得小组就先举手到相应得区角去。有得时候又就是“一切活动都尊重幼儿得意愿”,让全班得个别幼儿对区角活动选择,这里还应注意得就是要针对不同得幼儿,尊重该幼儿当前兴趣得意愿。满足她得需要,通过做做、玩玩、瞧瞧、想想等进行知识技能得学习。如:小组在选择区角时根据自己

教师跟岗研修计划

教师跟岗研修计划 汪鹤荣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培训置换脱产研修文件精神,切实落实国家培训教师培训任务、计划,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不断研修,以夯实自己的教育理论功底。培训基地为我们的发展创设了很好的平台。我们要把握发展的机遇,拓展学科专业视野,从各方面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成为一个学习型教师以及科研意识强、科研水平高的研究型的教师。现结合初中化学学科教学特点与自身情况,制定个人跟岗研修计划。 二、跟岗研修发展目标 1、加强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思考教育教学的现实问题,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探求、感悟、反思,使自己逐步成为研究型、开拓型教师。 2、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专业水平,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探求成功的教学模式,提升历史教学科研能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3、提高自己的课堂授课能力和创新能力,立足课堂,善于思考,“用活”和“活用”教材;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课堂教学风格。 4、加强理论学习与信息交流,在官渡区中学历史骨干教师培养基地QQ群里定期交流自己的研修心得、教育随笔、教学心得和教学案例。 5、加强课题研究,积极参与基地的课题研究,围绕所研究的课题完成结题报告、研究论文,争取每年发表2篇相关论文。 三、具体措施 1、认真按时参加跟岗基地的课堂教学,并认真学习指导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做好听课笔记,写好听课反思。争取每一堂课都有所收获。向指导老师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2、积极参加跟岗基地组织的相关教研活动,参加校内外教学活动,利用一切资源,多向同事学习,并积极走出去,向教育界名师寻经问宝,虚心学习,提升自我素质。努力探索和研究适合学生特点、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和历史教师共同探索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和创新性问题。

区域活动中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指导

区域活动中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指导 区一幼中二班袁芳 摘要:区域自主活动是一个丰富多彩、多功能、多层次的游戏活动,它能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触符合自身特点的环境,并给予幼儿自由的游戏空间长自主的游戏氛围,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 关键词:区域活动有效指导 一、本班区域情况: 本学期,我们班(区域根据孩子们在前几次各区域的活动情况,进行了哪些删减和扩充)共有创设七个区域,分别是生活区、感官区(建构区)、数学区、科学区、美术区、语言区、表演区,其中数学区和语言区为我班重点区域。由于教室的局限性会使个别区域活动受到一些阻碍,但我们尽可能的根据现有条件为孩子们创造最好的区域环境,及时投放、更新区角材料。本学期我们将不断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讨问题,整改问题,并将重点放在幼儿区域活动时的进行指导上。通过对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教研学习及互查,使我们知道所谓区角活动,是它能给予幼儿自由的游戏空间长自主的游戏氛围,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形式。同时它具有灵活性,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是实施个别化教育的有效形式 二、区域材料的投放

分别对各区的材料是如何投放的作一个说明,对重点区域重点介绍 三、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材料的投放 区域活动我们都知道投放材料要丰富,并要有层次性,使幼儿有充分选择的余地。但是中班孩子缺乏自主性,动手能力和生活经验也比较缺乏,我们在材料的准备上比较受局限性。我们发现,在操作时,材料投放过多,孩子就容易分心,而且会影响操作能力,所以在材料的选取、投入方面不能很好地把握。 (二)操作活动 区域活动是体现幼儿自主性、表现幼儿个性的地方。但中班孩子动手能力薄弱,比如剪刀、油画棒、固体胶的使用等都需要老师一个一个教会。所以在操作活动时我们选择的内容比较单一,比如剪纸小组内大家一起剪纸,撕纸大家一起撕纸,这样虽然活动比较单一,但是这样我们觉得更有利于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培养幼儿的常规。我们考虑在幼儿基本掌握操作工具使用方法后再开展分层活动,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 (三)未能很好的抓住幼儿的兴趣点 在幼儿兴趣点上不断生成和改进材料,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平提供具有层次性的材料,保证每个幼儿都有机会体验成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使幼儿乐于活动,提高主动性。 (四)区域活动时教师的观察不够

区域活动的特点及指导策略

---------------------------------------------------------------最新资料推荐------------------------------------------------------ 区域活动的特点及指导策略 幼儿区域活动的特点及策略泸州市新马路幼儿园李小芳区域活动作为集体教育活动的补充,不仅是幼儿园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还是学前教育中的科学教育、社会教育的重要载体。 有机地将教育者的教育意图渗透其中;可以活动中起着组织、约束、调整幼儿活动行为和相互关系,最大限度地保证幼儿的活动权利等方面的作用,使得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抓好区域活动规则的建设工作,是保证区域活动有效地开展的重要前提. 区域活动以其个别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成为幼儿园所喜欢的活动形式,也是当前幼儿园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指出的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自主选择,自发的活动,并且以小组的活动形式,有协商,有配合,精神上没有压力。 但如何更好的在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进行指导,让其形成良好的行为品德习惯,促进身心和谐的发展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区域游戏活动的价值与分析国际 21 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提到: 教育也是一种社会经历,儿童在这一经历中,可以了解自己,丰富自己同他人的关系,获得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1 / 8

这种经历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龄前,根据不同的情况以不同的方式开始。 自基础教育阶段起,教育内容应培养学习兴趣、求知欲望与乐趣以及不久以后接受终身教育的愿望与能力由此可见,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基础,而终身教育对学前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作为区域活动能很好的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性、合作性等现代社会需要的重要个性品质。 为他们今后能学会学习、学会关心、有自我教育能力,能在社会上自律自控,有责任感打下良好的基础。 1、教师角色的定位要准确把握。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该做什么?这是我们必须弄清楚的首要问题。 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支持性指导是有别于集体活动中教师的主导式指导的。 也就是从活动的台前到后台,从一个引领者变成一个尊重幼儿意愿的支持者和推动者。 这就要求老师们要关注幼儿探索学习的整个过程,这样才能充分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水平,有利于正确指导和帮助不同层次的孩子。 2、教师介入指导要适宜。 幼儿的探索学习需要得到老师的支持、帮助,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不分情况的随意提供帮助。

学生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开怀中学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学生在学校所学的学科知识,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实现课程的发展价值,注重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了让青少年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问题研究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培养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为学生的职业规划和人生发展奠定基础,促进学生的社会化。通过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有效途径、经验,为中小学的课程设置与实施提供有效的示范和引领。经市教育局研究,决定由仁怀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校外综合实践活动,为确保此项活动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为指导,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校外活动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按照校外联办《关于印发建立校外活动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工作机制的案例,推进校外活动发展的函》的要求,以“中小学生校外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题,切实开展此项活动。 二、组织委员会 顾问:马恒勇 主任:杨旭 副主任:张应昌刘忠友王文广许明 委员:王占权潘晓强杜英潘登显杨通德张仁伟

沈春丽杨遵伟 三、实践活动主题 校外综合实践活动 四、实践活动时间安排 各校高度重视此项活动,以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必修课)为依据,在每学期初,学校要将校外实践活动课程纳入课程计划,并进入课程表,按照课程安排进行实施。 五、校外教育综合实践课基地 凯里市第十四中 六、参加对象 全校学生。(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七、八年级的学生,时间从2012年3月至2012年5月;第二阶段为九年级学生,时间从2012年5月至2012年6月) 七、实践活动内容 (一)艺术类 1、语言艺术(记者、主持人、小品、相声、话剧、课本剧的实践体验) 2、感受舞蹈魅力(舞蹈介绍、欣赏,基本训练指导) 3、音乐体验(各种乐器介绍、欣赏及动手体验) 4、绘画艺术(作品介绍、欣赏及动手体验) 5、书法艺术(作品介绍、欣赏及动手体验) 6、剪纸艺术(作品介绍、欣赏及动手体验) 7、手工制作(作品介绍、欣赏及动手体验)

局属学校新教师跟岗(返岗)实践培训方案

局属学校新教师跟岗(返岗)实践培训方案 (试行) 为做好新教师培训工作,增加实践培训内容,进一步提升新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新教师尽快成长为教育教学业务骨干,根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教育部7号令)和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有关教师培训的要求,为做好局属单位新教师培训工作,特制定《局属学校新教师跟岗(返岗)实践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适应教育改革发展要求,根据新教师成长规律,确立“系统培养,分段实施,名师引领,逐级提升”的指导思想,以提高新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重点,专业培训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帮助新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教育教学方法,以尽快适应岗位要求,提升课堂教学能力,从而实现教师专业化梯队发展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二、培训目标 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夯实新教师专业基础、整体提升新教师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通过为期一学期的“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的跟岗培训,确保每位新教师在优秀学科教学团队浸润和培训导师的专业引领下,正确认识与适应教师角色,提高教书育人能力,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行为规范,大幅度提升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胜任教书育人工作。 三、培训对象与时间 (一)培训对象 青岛市教育局局属学校当年招聘的新教师。 (二)培训时段 新教师跟岗培训为期一学期。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新教师暑期进行岗前集中培训10天

第二阶段:在培训基地学校跟岗实践4个月 第三阶段:回各自工作单位返岗实践1个月 四、培训形式与内容 (一)培训形式 采用集中培训+跟岗实践+返岗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模式。跟岗实践与返岗实践以“拜师结对”的形式进行,参训新教师到培训基地学校,与基地学校培训导师“拜师结对”,实行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双导师制,提倡双导师由承担班主任工作的1人担任,也可分别由不同导师担任。 参训新教师在导师工作时间、工作区域内全程跟随导师观摩学习,包括备课上课、教研活动、早晚自习、作业批改、班主任工作等。 坚持培训与活动评选相结合、过程与阶段诊断相结合的原则,采用“自我评价”“学校考核”“培训部门考核”多元参与的评价方式,实现对新教师全面、公正、客观的指导与激励。培训期满,考核合格后颁发结业证书。 (二)集中培训安排 集中培训以职业感悟与师德修养、课堂教学与基本素养、班级管理与教育现代化、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等方面为主要内容。培训课程安排如下:

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

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 一、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 教师指导行为指的是教师在观察幼儿区域活动这一特定情境制约下,所作出的有意识的行为反应,该行为对幼儿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具体包括指导的口头言语行为、体态言语行为、书面言语行为等。 二、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方式 ●被动反应(教师处于旁观状态,幼儿主动发起交往,教师仅仅以简 单的话语应答,或是简单的肢体反应,没有做进一步的回应。) ●权威控制(规定活动的内容主题;分配角色,替代幼儿选择活 动区;制止限制) ●一般指导(询问、讲解、提要求) ●深入指导(协商建议、启发提问) 三、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内容 指导内容:教师在对幼儿游戏进行指导时,着重发展幼儿某方面的水平,具体包括:生活常规、社会交往、知识技能、目的坚持性和创造性等。 ①生活常规:教师在指导幼儿时,强调一日生活中的常规教 育、行为规范以及纪律维持等。 ②社会交往:教师注重师幼之间、幼儿之间的互动, 通过语言或行为引导,促使幼儿产生交 流的愿望,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等。 ③知识技能:关于知识和操作技能方面的内容。如:教师 指导幼儿的美工区,针对幼儿的剪纸技能进 行强调指导。 ④目的坚持性:教师注重幼儿活动的完整性与持久性,鼓励 幼儿做事情养成有计划、有顺序的完成,强 调活动的坚持性。 ⑤创造性:教师指导时,更多是鼓励幼儿自由发挥想象, 自己解决问题,创造性的完成一些活动。 四、区域活动中教师观察与指导的四项基本功 ▲敏锐的观察 ▲适时的指导 ▲有效的记录 ▲反思与调整 基本功之一:

学会观察是进行游戏指导的关键 1、观察的现状 1)、缺乏观察意识。 充分观察耐心观察 2)、观察的随意性大,缺乏目的性。 2、观察的要点 寻找观察视点,设定观察目标、划定观察范围,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观察 基本功之二: 适时指导, 激发幼儿创造力。 指导又称干预,主要指导思想是要体现“授之以渔”的理念。 所谓干预指教师在周密细致观察幼儿的基础上,以自身为影响媒介,巧妙地采取各种方式,或示范,或合作,或介入,施加教育影响,以期引导与改善幼儿的行为,向着预期的教育目标发展。 一、实施干预的方式 1、平行式干预 2、交叉式干预 3、垂直式干预 1.平行式干预是指教师在空间距离上接近幼儿,并与幼儿用相同的材料从事相同的活动,意在引导幼儿模仿,教师起着暗示指导的作用。 平行式干预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没有直接介入幼儿的活动过程,而是利用自身的行为进行榜样示范,对幼儿的活动进行暗示引导,避免了教师的指导可能成为幼儿活动干扰的倾向。 2.交叉式干预:教师就以活动合作者的身份或被幼儿邀请,或自主扮演角色进入活动情境,通过教师与幼儿、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互动,起到指导幼儿的目的。 交叉式干预要避免教师直截了当发号指令左右幼儿游戏的情况。教师更多地是以游戏中角色之间的关系隐蔽而又自然地导引游戏的发展。 3、垂直式干预: 当教师观察到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出现严重的违反规则,或出现争执现象,或出现攻击性等危险行为时,教师则以教师的身份直接进入区域游戏,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直接干预与领导 二、把握时机,适时介入指导。 教师必须依靠自己的智慧作出判断,找出介入幼儿活动的最佳时机,避免出现皮亚杰常说的“当我们教授幼儿某个东西时,我们正妨碍了幼儿创造力的发挥。” 1、“认知结”出现时。 “认知结”是指幼儿在探索和思考的过程中遇到可能会使其行为受到阻碍或产生停顿的某个问题,即所谓的认知失衡时刻。教师要注意到这些“结”,并适时介入幼儿的活动 2、积极等待仍没有结果时。

(完整)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

(完整)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的全部内容。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 随着现代幼儿教育观念的转变,我们现行的幼儿教育不但关注各个年龄阶段幼儿共同发 展的轨迹,而且更多地关注儿童的个体发展,提倡为幼儿提供开放、丰富多样的环境,允许幼儿 自由选择,自主学习。于是,区域活动作为一种“强调教育环境,注重幼儿这一教育主体,侧 重开放的教育要求”的活动,便在幼儿园广泛地开展起来,成为集体教育的补充和调整,成为实 施个别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区域设置的概念 教师要站在教育的角度去把握孩子的兴趣、需求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及可开发的教育生长点,为幼儿创造适宜的活动区。基于这样的理念,教师应在了解孩子喜欢玩什么,不喜欢玩什 么的基础上,和孩子一起,共同来设置以下区域:学习性区域、社会性区域、运动性区域. 1、学习性区域: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活动。目的主 要是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在学习和探索中认识周围的生活环境和客观事物。 2、社会性区域:通过角色的扮演,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培养社会性能力,积累社会 经验。 3、运动性区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提供给幼儿一定的场地和合适的运动器械,让其自由 选择,促进孩子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同时增强其身体素质。 二、区域设置的原则 1、学习性和社会性区域活动有机结合 学习性区域是幼教领域教改实践中的一种新的教育手段,也是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一个有 效载体,对其今后的学习会带来重要的影响,因此,往往受到幼儿教师的更多关注,但同时, 社会性区域活动也有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它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仿真的小社会,设置一些孩子 经常接触的熟悉的角色区,把幼儿社会化技能练习融入在游戏中,比如尊老爱幼、遵守交通法规、谦让等,孩子从中体验到社会生活准则,尝试交往的多种方法,体验自主独立,对孩子的 个体全面发展和社会化进程有促进作用。因此,在关注学习性区域的同时,也应关注到社会性 区域的价值,把它们有机结合在一起. 2、在设置区域时,一定要注意动静分开的原则,以避免相互干扰。各区域之间通道畅通;活 动区标志要明显;活动区布置要舒适温馨。 3、由于小、中、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及《纲要》对他们的要求各不相同,所以,在分配学习 性区域和社会性区域的比例时,也应该有所区别,基本的设置原则是:小班和中班上学期,侧 重社会性区域活动,但同时也纳入一定的学习性区域;中班下学期和大班,侧重学习性区域活动,但也保留一定的社会性区域。对于运动性区域,其活动原则是:幼儿园统筹安排,自由选择。 4、常设性区域和与主题相结合的区域活动有机交融 因为有些主题内容确实难以在区域活动中体现,所以,可以尝试常设性区域和与主题相结 合的区域活动有机交融的模式。一般来说,像数学区、益智区、阅读区、美工区等,是班内的 常设区域。其内容随着孩子的活动情况而逐步调整.而建构区、美工区则是最容易表现主题内 容的,因此经常随着主题的变化而更换。 三、区域活动内容的来源 1、学习性区域—-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预习、巩固、下放。面对一个班级几十个发展水平不一的 孩子,传统的集体教学模式显然不利于“让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幼儿园课程目 标的真正落实,而具有开放性特征的区域活动因其是以操作摆弄的个别化学习为主的,不失为 落实幼儿园课程的有利补充手段,由此,我们可以提出:将学习性区域活动纳入幼儿园的课程,作为一种教育的组织形式,与课程有机融合在一起。主要体现在:学习区的内容一部分是幼儿 园课程内容的延伸,通过区域的延伸活动中频繁的个体性操作和练习,将集体教学活动中没有

小学生外出活动方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小学生外出活动方案 篇一:外出参观活动方案 关于初一至初三年级学生外出参观活动的申请报告 市教育体育局: 为了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力,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提高劳动技能,树立热爱劳动的良好风气,真正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部队建设,感受军事科技的魅力,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经学校校委会研究决定,初一至初三年级学生计划于20XX年9月27日和9月29日分别去舒驰客车厂、民生玻璃厂和飞机场参观。望上级领导批准为盼。(具体计划附后) 莱阳开发区中心中学 20XX.9.26 开发区中心中学学生外出参观工厂、飞机场的活动方案为了贯彻素质教育理念,让学生真正接触社会,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力,提高劳动技能,树立热爱劳动的良好风气;了解军人生活,感受军事科技的魅力、激发学生的自

豪感和爱国热情,进而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经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定于9月27日和9月29日组织我校初一至初三学生到舒驰客车厂、民生玻璃厂和飞机场进行参观,活动方案如下: 一、时间、地点及参观人员: 1、9月27日上午7:50,初一至初二(1)(2)班学生、班主任及教师乘校车前往舒驰客车厂和民生玻璃厂参观。 2、9月27日上午7:50,初二(3)至初三学生、班主任及教师乘校车前往民生玻璃厂和舒驰客车厂参观。 3、9月29日上午7:50,初一至初三学生、班主任及教师乘校车前往飞机场参观。 二、活动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孙学军校长 副组长:孙瑞清副校长孙伟光副校长韩少波副校长 组员:陈学文主任王克学主任韩治勇主任王晓进主任联络人:李青山主任 宣传报道:左言凤主任 三、组织安排: (一)带队人员安排 初三级部:陈学文(7号车) 初二级部(1)(2)班:王克学(4号车) 初二级部(3)韩治勇(6号车)

教师跟岗培训活动方案

令川学校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师跟岗培训学习活动方案 武山县城关镇令川九年制学校 2018年9月14日

武山县令川学校教师跟岗培训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促进转变工作态度,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该岗敬业、爱生乐教、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职业情怀和良好的教风校风;提高教师的质量意识,强化岗位职责。按照学区文件安排,经与有关学校协调安排,经校党支部月日支委会研究决定,特制定令川学校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师跟岗培训学习方案。 一、跟岗培训要求 1、派出去的教师要主动和派入学校联系做好衔接,每天从早上7:到岗,观摩学生早上到校、早操、早自习、眼保健操、课间活动、散学、路队及下午到校、散学整个过程;观摩教师到岗、备课、上课、辅导、值日值班的方式方法和工作状态。每天至少完成听三节课任务,要全天候跟岗学习,感受派入学校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状态、校风校纪、日常管理、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 2、学校由教导处专门建立跟岗培训汇报群,跟岗教师将从到校到散学等学习的全过程及时向群内汇报,教导处要做好跟踪监测,当天散学返校后6:20前将其《令川学校跟岗教师培训学习情况考核表》、听课记录(主讲人签字及该教导处盖章确认)复印件交我校教导处登记,次日八点前向教导处上交书面培训学习心得。 3、学习确定由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学校层面衔接与协调。方案确定的教师根据学段和所教学科主动与跟岗学校相关学

段的教师联系衔接,做好准备。 4、注意形象,虚心学习。到兄弟学校学习跟岗,为我们无偿提供学习机会与场所,派出人员要着正装,注意仪表形象,自带学习工具,注重礼仪,讲究文明、虚心学习,不能打扰别人,不拉闲,不在校园吸烟;不议论,不评价,要对比自己,深入思考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要学有所获。 5、遵守纪律,注意安全。跟岗学习每天结束后必须返校报告,早上直接到跟岗学校,往返途中自行注意安全。 二、跟岗培训时间及人员安排 1、2018年10月22日(周一)跟岗培训启动会。 2、跟踪培训时间及人员安排:

教师在区域活动上的角色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是一个隐性的教育过程,体现为创设游戏环境和提供游戏中的适宜指导两方面。(一)活动前的指导。1.材料的投放。作为隐性课程的一部分,教玩具材料的投放往往影响着幼儿游戏的内容和游戏进程。生活活动区源自幼儿生活,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满足幼儿尝试成人做事的愿望,享受活动带来的快乐。中班孩子好奇心强,可以多创设动手操作的环境及半成品。 2.确定游戏主题。 确定游戏主题即玩什么,是孩子自己商量的,也有时是孩子和老师一起讨论决定的。同时,主题还是不断变化的。 3.丰富幼儿相关的经验。 生活经验是幼儿游戏的基础,当游戏主题确定后,就应充分利用各种几乎吩咐幼儿有关经验,这样才能保证幼儿能玩得起来。 (二).游戏中的指导 在生活活动区,教师的角色应定位于观察者和指导者的身份,如何进行及时、必要的指导,对幼儿顺利开展活动提供有利的条件。 1.重视观察 幼儿的发展特点及其需要是教育的一个基本依据,因此,要教育好幼儿,教师首先必须了解幼儿。区域活动的知道首先是观察。我们要求教师在活动中凭借观察来抓住反映幼儿某一活动发展水平的创造性表现,从而较准确把握幼儿活动的动态和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有目的地、灵活地投放或更换材料,并提供事实、适当的知道,提高区域活动的水平。 2.重视指导和研究相结合 教师在活动区域中的知道是为了帮助幼儿与环境、引导者及同伴发生积极有效的互动,这就需要在活动过程中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不同的发展规律。教师如仅靠书本上的一般规律,还远不能解决实际中的各种问题。即使实施了观察,仅根据幼儿在某个活动区一两次表现也可能判断有误,因此,教师需要对观察结果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然后再去实践,以验证前面的结论,并多次地反复,才可能获得有价值的教育信息。如中一班在拼图区投入新的材料后,使幼儿引起了极大的兴趣,一时该区域内“人满为患”,如何解决活动区的拥挤现象呢?通过研究讨论,教师找到了答案:可在该区域边上贴上几个小标记,表示只能有那么多人在此活动。 (1)观察活动中的角色分工是否明确,形成一个有序、和谐的整体,给予幼儿适当的细节暗示。区域活动并非是任意的行为,而是有其内部规则的,包含着积极的约束,规则是行为和活动的准则,要使区域活动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就需注意规则的建立。这里所说的规则,并不是为了制约幼儿由教师制定一条条让孩子遵守的规矩,而是为了创设更宽松的环境,强调教室要运作流畅,必须让老师和孩子都清楚区域的使用方式,不论是地垫或桌面的使用,轮流的方式或是材料的拿取和操作,甚至如何参与或观看别人操作,都是规则的一部分。教师应注意通过活动规则的建立,是幼儿的活动情况有规范有条理。这种活动规则既包括必要的一般性活动规则,如能自选区域活动,积极愉快活动;使用材料先来后到;用什么拿什么,不用放回原处;不把玩具拿走等等,亦包括各区角的活动规则,如美工区,要求美工活动时要专心、认真,保持安静;使用剪刀注意安全,注意坐姿和用眼卫生;做到会拿会放,并随时清理等。以上规则教师可与幼儿一起讨论制订,并且让孩子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增强幼儿的自主性、秩序感和规则意识。 例如,班内新开张的“奶茶铺”,既满足了幼儿亲自制作珍珠奶茶的好奇心,有能体验到自由买卖带来的欣慰。“奶茶铺”设置了经理一人、服务员四人、点心师二人,共七位幼儿参加游戏。每次游戏时,幼儿根据意愿插牌进入活动区,并穿戴相应的衣帽,分工操作。如果门牌上的牌子已经插满,其他幼儿便会自动离开,等待下次参加游戏,或作为顾客购买珍珠奶茶,而不破坏区域的秩序。

美术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

指导策略——“教幼儿学会修改图像” 很多时候幼儿在进行美术绘画创作时,经常一画错或一不满意就换一个地方画,或把纸翻过来重画。在美术活动区中总会捡到画了一个圆圈、画了几根线的被孩子废弃的画。是画得不好吗?其实不是,只是幼儿的自信心不够罢了,总认为自己画得不好、画错了,于是总丢画。为了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培养幼儿不怕困难、有始有终的学习习惯,教师应该主动引导幼儿尝试将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启发幼儿结合创作内容,对已有图象进行大胆想象,并用改变图象、添加特征等方法进行弥补。有很多图案其实从不同角度观察,就会发现有不同的效果,在幼儿尝试修改自己作品的同时,也是在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使作品添画、修改成各种新的图案,来完善作品。 案例1:美术区域——圆形的变化(小班) 小班幼儿很喜欢拓印活动,经常会把老师提供的各种图形模板,蘸上水粉颜料拓印在纸上,可是拓印好的图形又能做什么呢?这时有的孩子发现,原来小小的圆形就像小鸡的身体,圆圆的、毛茸茸的,也有的发现可以把圆圆的图形画成太阳、小花,于是我给小班幼儿提供了各种颜色的水粉颜料和小棉签,请孩子们自己在原来的拓印画上进行修改、添画,画出各种不同的图案,画一副新的图画作品。 案例2:美术区域——废弃画添画(中班) 我将幼儿之前觉得不满意或“失败的”滴墨吹画作品放入了美术区域活动中,引导幼儿通过从不同方向的观察,感受同一形态在不同方向中可以呈现不一样的形状,展开想象,把已有的半成品图(横看、竖看)变换方向观察,看看它与什么物品更接近,然后进行添画完成作品。这是就有孩子发现,其实这块红色块就像螃蟹的身体,而那个蓝色块就像小池塘,还有的孩子高兴地说:“我看出来了,这圆圆的就像我们的笑脸,我想把我画上去。”这时,孩子们就在不知不觉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美术作品。

教师外出实践活动方案

启东学校中学部教师外出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了增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增强团队合作精神、营造和谐融洽的集体氛围;进而加深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在娱乐活动的同时培养大家在团队合作和处理事情等方面的能力,值此家长开放日圆满成功召开之际,工会决定组织初中部教师前往大岭山镇马鞍山进行烧烤活动。 二、活动组织 活动总负责:校长周剑、朱传东 组织策划:启东学校工会 活动时间:2013年12月7日(星期六) 活动地点:大岭山杨屋马鞍山 参加人员:初中部教师与行政人员 三、活动运作 工会负责拟定活动策划方案及落实各项具体内容(包括统计愿意参加此次活动的人员名单、活动物资的准备、游戏的准备等) 四、活动具体安排 一)活动负责人安排 1、工会主席陈土春负责沟通和统计参加这次活动的成员名单; 2、团支部书记李国军负责联系烧烤场及本活动的各项工作落实; 3、团委书记李国军和工会主席陈土春负责各项活动物资的采购(烧烤食物、水、烧烤用品、活动奖品等);

4、各年级长协助负责烧烤物品的落实摆放;(协助工作人员:宋 长江、化景、孙存东、李天成、禹海长) 5、付勇老师负责活动的现场拍摄;负责山下、中途拍摄,负责山 上拍照,烧烤时的照片和游戏过程中的拍摄; 6、陈土春、张伟主任组织、带领及人员动态状况、集合,李国军 书记负责联系协调各科组参加的相关事宜; 二)活动时间具体进程 12月6日上午7:50集合,8:00出发,下午15:30集合回校。■物资准备 三)活动准备 1、烧烤内容 鸡腿、鸡翅、玉米、茄子、羊肉串、骨肉相连、火腿、热狗、面包、漫头、韭菜、青椒、秋刀鱼、螺虾…… 2、烧烤器具 面条、油、底料、孜然、辣椒、刷子、一次性手套、锡纸、小刀、盘子、碗筷、杯子、木碳、烧烤网、锅、铲、菜刀、桶装水、垃圾袋…… 3、辅佐物资 罐碑、饮料、纯净水、矿泉水、 五、注意事项 1、保证整个活动中的安全,年级长必须担负起责任,要密切关注同 事们的去向,及时提醒,在烧烤活动结束时应及时将火熄灭。 2、活动中要维护学校形象,不得在公共场所乱丢果皮、垃圾、攀 摘花木。 3、活动结束后,清理现场并且把垃圾带走,随时都应注意启东中学部 教师的形象。 4、每位成员必须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密切分工的原则,积极配合每 位成员,顺利圆满的完成此次活动。

小学教师跟岗学习计划

小学教师跟岗学习计划 教师跟岗计划的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让教师在计划实施中不断修正自己、完善自己,不断提高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具有的素质。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师跟岗学习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教师跟岗学习计划(一) 接省李启云名师工作室的跟岗学习活动通知和安排,参加10月14日至11月2日共三周20天的培训任务,在茂名一中李启云名师的引领下,我将不断的虚心学习,积极进取,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研,教学技能。 一、做好跟岗出发前的充分准备。 1、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职责目标,主动联系导师,了解名师工作室的安排计划,做好心理思想准备。 2、参与行动上做好充分准备,带齐所需学习的物品和参考资料,根据导师的要求做好各项培训前的前期工作,准时报到,如有特殊情况,及时向导师联系,说明情况,尊重名师的建议。 二、跟岗期间,全力以赴,积极提升,做到外塑形象,内强素质,让名师,让学校上级满意。 1、端正学习态度,保持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严谨的学习风气,积极配合名师工作室的工作安排,团结协作,和名师及其他学员共研讨共监督共进步,在实践中锻炼和提升自己的教学、教研能力和水平。

2、做到自觉遵守跟岗学习所在学校、名师工作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按时上下班,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请假,坚守岗位。 3、认真完成跟岗学习规定的学习任务,做好跟岗记录,如:每天工作学习日程记录,跟学感谢和日记,心得体会,争取每天发博客,跟学结束,按规定上交自己的学习汇报材料。 4、跟学期间,积极践行师德师范,合理安排业余时间,做到劳逸结合,积极参加健康的业余文化与体育活动。 5、争取跟学期间超指标完成上级和名师工作室安排的学习任务: (1)教学实习:听评课不少于10节,上课2节,加一节汇报课,并做好听课记录、评课笔记和撰写提交教案。 (2)课题研究:在李启云名师的指导下,完成部分课题研究工作,尤其针对自己的课题和开题报告内容。 (3)开发一节以上优秀课例(文字或光盘)。 (4)撰写3篇教学反思和2篇读书笔记。 (5)撰写跟岗学习日志,详录各项培训活动,积累素材和先进的教学经验、总结收获和体会,并不断上传博客。 总之,跟岗期间,在名师李老师和工作室成员的指导下,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茂名一中的关怀下,我将任劳任怨,谦虚向学,争取圆满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和我的同学一起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研、教学水平,争做名师,争做优秀学员!为教育贡献自己的微博之力!

区域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学习文章)讲解学习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指导 区域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的一部分,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游戏活动,是幼儿自主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区域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向幼儿提供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幼儿依靠自身的能力通过对各种材料的摆弄、操作去感知、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意愿、能力按规则自行选择各区域的活动,动脑思考、动手操作、自由结伴、自由选择、自由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促进儿童在不同的水平上获得相应的发展。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对班里孩子们的区域活动进行了观察与记录,现将实践中获得的点滴经验小结如下: 一、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影响着幼儿游戏的开展。教师在投放区域材料的时候,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近期的教育目标进行投放,如:把幼儿测量自己和同伴身高的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我长大了”结合起来,让幼儿充分体验成长的喜悦。小班幼儿特点好模仿,喜欢游戏。往往在区域活动时因想玩同一个玩具进行争执。为了满足幼儿探索学习的欲望,我在材料投放时增加数量。如娃娃家,提供多个娃娃及餐具。美工区提供多个印章、模板,避免幼儿之间的争执、矛盾。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了解幼儿,为幼儿提供使其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学习的区域材料,创设不同的情景、条件、场合,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幼儿运用他们发现关系,使幼儿不断巩固、加深扩展自己获得的经验。并了解幼儿在当前游戏的需要,及时调整和投放适宜的玩具材料。投放材料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丰富幼儿相关生活经验。生活是小班幼儿主动学习的基本活动。我们选材要贴近幼儿生活,投放的材料都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蒙台梭利说:“生活即是教育”。在一次观察中看到这样一个情景,娃娃家内,文文抱着娃娃自言自语:“喂宝宝吃饭,多吃些会长的高高的,不能挑食,挑食就缺营养了。一会又说,孩子生病了,要打针吃药,打针一点也不疼不能哭。”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小班幼儿年龄小,喜欢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游戏,他们的活动中往往伴随着各种遐想的心理和行为,把自己区域中的活动想象为现实情境中的活动,模仿成人的言行进行游戏。在活动中教师就顺应孩子的需要,以娃娃饿的游戏情景正确用勺子喂娃娃吃饭等等,用生动形象的、富有趣味的游戏化语言去顺应孩子的游戏需要,因势利导。 还要引导幼儿自主进行区域活动,培养幼儿自主自律能力。活动区是儿童自由活动的场所,但自由不等于放任,为所欲为,而应该是充分理解和掌握规则之后的一种自主,在创设活动起就必须考虑规则问题,我们规定每个活动区只能进5至6人,给每个活动区设计标志牌;材料的分放点也贴上标志图,便于幼儿游戏和整理。 二、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 区域活动开展时教师的现场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他决定着幼儿游戏的顺利开展。教师在幼儿的区域游戏过程中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小班体育区域活动指导策略初探

小班体育区域活动指导策略初探 户外体育区域活动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是对幼儿园基本的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的一种补充。它是指幼儿在一定的体育活动区域内自主自愿的游戏活动。它可以打破幼儿年龄、班级界限。扩大幼儿之间的接触与交往,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相互影响,共同提高与发展,同时也能满足幼儿多方面的需要,充分体现幼儿是活动的主人。 根据小班幼儿第一学期自理能力较弱,肌肉骨骼发育不健全,户外体育区域活动中不安全因素比较多的实情情况,我们认为小班前期体育区域活动以班级轮换式适宜。小班幼儿自控能力较差,在活动中可能会由于兴奋而忘记老师要求,因此将幼儿的活动控制在一定区域内,一定时间进行轮换,便于全面观察和随机指导、保护。 对于班级轮换式的组织形式,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可分为三种组织形式。旨在遵循“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原则通过师生间的互谐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一)幼儿自由选择(两区域任选一),老师随机指导 幼儿只有在自己作主的活动圈子里,在没有来自成人压力的时候,才能真正体现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运动是幼儿的一种本能,它能满足幼儿身体发育的需要,也是幼儿探索环境的手段。老师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季节变化不断创设新奇的活动环境,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尽量让幼儿有更多的选择,从而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师则要善于观察,抓住时机进行随机教育,老师的指导应迎合幼儿的需要,指导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幼儿活动的意愿。 (二)全班幼儿分成两组,各跟一个老师活动 由于有些区域场地的划分的客观因素,两个区域范围较广,给老师的观察指导带来了诸多不便。要发展儿童就要了解儿童,而观察是

教师跟岗学习计划范本(完整版)

计划编号:YT-FS-5740-88 教师跟岗学习计划范本 (完整版)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 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 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教师跟岗学习计划范本(完整版) 备注: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这是一次期盼已久的培训课程,百年老校培正小 学更是我一直渴望前来瞻仰的一座学府。广东省20xx 年中小学美术学科骨干教师的省级培训给了我这次宝 贵的学习机会。未来的20天,我们将在广东省名师工 作室主持人唐雪娟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下开始为期20 天的跟岗学习。为了让本次跟岗学习更加有实效,我 将严格要求自己,带着问,带着责任参与日常教学, 并带着收获返回工作岗位。 现结合唐雪娟教师工作室跟岗安排及本人实际制 订跟岗学习计划如下: 一、学习目标 1、在名师唐雪娟老师的引领下,体会唐老师独 特的教学理念与风格,提升美术教师的价值观。

2、寻找本人现主持的“创意油画教学与创作工作室”与省级名师工作室的差距,力求寻找并形成自己更加完善的工作室建设模式。 3、与来自各市的优秀骨干教师交流,学习他们各具特色的教育教学经验,弥补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与空白。 4、在集体备课、听评课及个人反思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和完善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 5、在参与课题的研讨工作中提高个人的研修能力和科研水平。分享曾参与课题的收获与感悟。 二、学习任务 (1) 认真备课,写好教案,上课不少于6节(含1节汇报课),课后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开发一节优秀课例。 (2) 虚心向同行教师学习,听评课不少于10节,做好听课记录。 (3) 积极撰写跟岗日志,不少于10篇,完成至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