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法第一章

经济法第一章

经济法第一章
经济法第一章

第一章导论

一、判断

1、义务主体实施的义务行为是在法定的范围内进行的,超越法律规定的限度,义务主体则不受限制和约束。对

2、所有权的占用、使用、收益、处分四项权能均应由所有权人自行行使,不得与其分离。错

3、经济法是调整全部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错

4、经济法是调整一切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错

5、在经济法律关系中承担义务的当事人或参加者是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错

6、违法行为也可引起相应的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对

7、民事法律领域的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不适用合同法的调整。对

8、在某些情况下国家也可以作为经济法主体参加经济法律关系。对

9、经济法律关系是在经济领域内发生的意志关系,这一关系体现是国家意志。错

10、在特殊情况下,未确定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的组织也可作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错

11、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错

12、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除因年龄不同而不同外,一律平等。错

13、代理适用于一切法律行为。错

14、行为属于能引起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现象。对

15、义务主体实施的义务行为是在法定的范围内进行的,超越法律规定的限度,义务主体则不受限制和约束。对

16、经济法确认不同的所有制性质的经济主体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对各自的合法权益平等地予以保护;无论经济主体的所有制性质有何不同,都平等地适用法律规定的保护方法和制裁措施。对

17、滥用代理权的行为视为无权代理行为,代理人滥用代理权给被代理人及他人造成损害的,必须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对

18、A公司未授权张某代理权。某日,张某以A公司的名义与B公司签订了购买150台电视机的买卖合同,A公司得知后对张某无权代理的行为未作否认表示,该买卖合同应由A 公司履行。对

19、任何当事人都可参与经济法律关系享受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错

20、任何组织或公民所为的行为都能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错

21、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是经济法律关系中最重要的主体。错

22、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错

23、代理是指被代理人以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进行法律行为后,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代理人承担。错

24、经济法律关系是具有强制性的经济权利义务关系。对

25、经济法是调整横向经济联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错

26、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对

27、经济组织的内部机构,虽然不具备独立法律人格,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作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对

28、宣告失踪不是宣告死亡的必经程序。对

二、单选

1、法律事实分为两种,一种是法律事件,另一种是()。

A:法律后果B:法律责任C:法律行为D:法律制裁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有()。

A:经济决策行为B:自然灾害C:专利权D:机器设备

3、迄今为止,制定过经济法法典的国家是()。

A:德国 B:日本C:原捷克斯洛伐克 D:中国

4、进入20世纪以来,首先使用了“经济法”这一概念的是()。

A:中国学者B:德国学者 C:日本学者 D:美国学者

5、作为经济法主体的国家机关主要指()。

A:国家权力权关B:国家司法机关C:国家行政机关D:国家行政机关中的经济管理机关

6、某百货商店新到一批摩托车,每台售价6000元。而商店工作人员错把售价标成5000元。消费者甲到商店购物,发现该摩托车性能优越,价格又便宜,马上买了一台回家。后商店负责人发现标价错误,于是找到甲,要求他退货或补足价款,甲拒绝。请回答:甲与该百货商店之间的买卖行为在法律上认定为()。

A:重大误解B:显失公平C:欺诈的民事行为D:违约行为

7、在世界范围内首先提出经济法概念的著作是()。

A:法国的《自然法典》 B:德国的《经济年鉴》 C:法国的《新基督教》 D:法国的《公有法典》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是()。

A:厂长王某恶意串通财务科科长李某,将企业资金转移到其个人账户

B:6岁的月月用压岁钱购买价值200元的化妆品

C:张某用刀威胁李某,在此情况下,李某借款10万元给张某

D:张某将自己的房屋低价转让给甲公司

9、经济运行需要国家协调,在协调的方式中最主要的手段是()。

A:行政手段 B:经济手段C:具有法律形式的经济手段 D:民法救济手段

10、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

A:各种经济关系 B:特定的经济关系 C:经济法律关系 D: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关系

11、(),不必经作者许可。

A:图书出版社对作品作文字性修改、删节

B:图书出版社对作品作内容上的修改、删节

C:报社、杂志社对作品作文字性修改、删节

D:报社、杂志社对作品的内容作修改、删节

12、下列关于经济法律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多选

A:经济法律关系是作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特定经济关系在法律上反映

B: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C:经济法律关系是通过物而形成的物质利益关系,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

D:经济法律关系是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发生的思想意志关系,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E:经济法律关系是根据经济法的规定发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13、在我国下列诸项可以作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多选

A:自然人B:商标权C:美元D:土地所有权E:能源F:设计工程

14、法律行为是指以()为要素,设立、变更或终止权利义务的合法行为。

A:法律规范B:意思表示C:权利D:义务

15、对宏观经济调控关系进行调整的应当是()。

A:民法B:经济法 C:行政法 D:行政诉讼法

16、法律关系是法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

A:自觉与强制的关系B: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C:指引与遵守的关系D: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17、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

A:经济关系B:财产关系C:社会关系D:权利义务关系

1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委托代理终止的法定情形是()。

A:代理期间届满B:代理人辞去委托

C:被代理人恢复民事行为能力D:被代理人撤销委托

19、下列行为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是()。

A:2012年10月飓风“桑迪”肆虐美国

B:2012年11月11日,张某外出意外发生交通事故死亡

C:2012年10月王某的日系车在抵制日货行动中被姚某砸坏

D:2012年11月1郭某在京东商城团购了一件羽绒服

20、甲是一个智力超常的13岁儿童画家,作品颇多。一日甲的父亲乙发现某出版社丙擅自出版了包含了甲的作品的画集,认为丙构成侵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构成,甲是限制行为能力人,不能独立取得这一权利

B:构成,甲的画画的行为属于纯获利益的行为,依法有效

C:构成,甲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画画属于行为能力范围而依法有效

D:构成,画画属于事实行为,不属于行为能力的调整范围

21、下列表述中属于不正确的是()。

A: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B:经济法律关系是思想意志关系

C:经济法律关系属于上层建筑范畴

D:经济法律关系同经济法调整的特定经济关系是不同范畴的概念

22、下列关于经济法的定义中,正确的是()。

A: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

B: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C: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

D: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文件的总称

23、小王是鸿运企业的采购人员,备有鸿运企业公章的空白合同书。小王因为向客户收取回扣被鸿运企业开除,但空白合同书未被收回。小王以此合同书与不知情的宏达公司签订了一份采购合同,该买卖合同的效力为()。

A:不成立B:无效C:有效D:效力待定

24、下列各项中,只可能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而不可能成为民法的主体是()。A:国家机关

B:企业的内部组织和有关人员

C: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

D:农户、个体经营户和公民

25、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有()。多选

A: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

B:经济管理关系

C:维护公平竞争关系

D:经济组织内部关系

26、我国在法律法规文件中最早使用“经济法”这一概念的是()。

A:1979年B:1985年C:1986年D:1988年

27、租赁合同是()

A:双务合同B:无偿合同 C:无名合同 D:涉他合同

28、被代理人出具的授权委托书授权不明的,()。

A:被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不负责任

B: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被代理人不负责任

C:被代理人应当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D:先由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无法承担责任的,由被代理人承担责任29、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A:始于出生B:始于年满18周岁C:始于结婚D:始于具有劳动能力

30、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行为中,不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是()。A: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民事行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

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

D: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31、世界范围内最先提出经济法概念的年代是()。

A:1755年B:1842年C:1843年D:1889年

32、对经济运行协调的主体是()。

A:市场 B:企业 C:社会中介组织D:国家

33、现代经济法的发源地是()。

A:德国B:美国C:中国D:英国

34、甲被宣告死亡后,其妻乙改嫁于丙,其后丙死亡。1年后乙确知甲仍然在世,遂向法院申请撤销对甲的死亡宣告。依我国法律,该死亡宣告撤销后,甲与乙原有的婚姻关系如何?(

A:自行恢复

B:不得自行恢复

C:经乙同意后恢复来源

D:经甲同意后恢复

35、准确了解“经济法”这一概念的关键在于()。

A:明确经济法的主体

B:明确经济法的体系与渊源

C:明确经济法的制定与实施

D:明确经济法有特定调整对象是什么

36、无效民事行为从()起无效。

A:行为被确认为无效时

B:行为开始时

C:行为结束时

D:法院判决时

37、经济法对经济法律关系保护的特征是()。

A:只对处罚做出规定

B:处罚极为严厉

C:既对处罚又对奖励做出规定都占重要地位

D:处罚占重要地位,奖励不占重要地位

38、下列经济法主体中享有经营管理权的主体是()。

A:国家机关B:政府C:企业D:中介组织

39、下列经济法主体中享有经济职权的主体是()。

A:社会团体B:国家机关C:事业单位D:企业

三、多选

1、常见的代理权滥用的情况有()。

A:代理人与自己进行民事行为

B:代理双方当事人进行同一民事行为

C: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

D:超越代理权的行为

2、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代理可分为()。

A:协议代理B:委托代理C:法定代理D:指定代理

3、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概括起来,可分为()。

A:目标B:物C:行为D:智力成果

4、以下对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表述,其中错误的是()。

A:该行为撤销前,其效力已经发生,未经撤销,其效力不消灭

B:如果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未在法定期限内行使撤销权,则该行为视同有效的法律行为,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C:该行为一经撤销,其效力自被撤销之日起无效

D:自行为成立时起超过两年期限的,当事人请求变更或者撤销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5、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是()。

A: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B:意思表示真实

C: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D: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的形式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

6、以下对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表述,其中正确的是()。

A:该行为的撤销,应由撤销权人提出并实施,其他人不能主张其效力的消灭

B:该行为一经撤销,其效力自行为开始时无效

C:如果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未在法定期限内行使撤销权,则该行为视同有效的法律行为,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D:该行为撤销前,其效力已经发生,未经撤销,其效力不消灭

7、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有()。

A: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

B:经济管理关系

C:维护公平竞争关系

D:经济组织内部关系

8、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有()。

A:消费者因产品质量问题与商家发生的赔偿与被赔偿关系

B:税务局长与税务干部发生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C:企业厂长与企业职工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D: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发生的征纳关系

9、()民事行为是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A:无民事行为人实施的

B:违反法律或公共利益的

C:有重大误解D:显失公平的

10、经济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经济法律规范

B:经济法主体

C:权利义务关系

D:法律事实

11、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分为()。

A:民事责任

B:行政责任

C:刑事责任

D:法律责任

12、根据规定,下列各项关于代理的表述,正确的有()。

A:按照人民法院或者有权机关的指定而产生的代理为法定代理

B: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进行民事活动的行为为双方代理

C: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进行民事活动的行为为自己代理

D:委托代理中的授权行为是一种单方法律行为

13、2010年6月5日,甲授权乙以甲的名义将甲的一台笔记本电脑出售,价格不得低于8000元。乙的好友丙欲以6000元的价格购买。乙遂对丙说:“大家都是好朋友,甲说最低要8000元,但我想6000元卖给你,他肯定也会同意的。”乙遂以甲的名义以6000元将笔记本电脑卖给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该买卖行为无效

B:乙是无权代理行为

C:乙可以撤销该行为

D:甲可以追认该行为

14、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是经济法律关系的(),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是经济法律关系的()。单选

A:客体B:标的C:内容D:构成要素

15、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大致可分为()。

A:经济管理主体

B:经济协调主体

C:经济诉讼主体

D:经济活动主体

16、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事实中的行为的有()。

A:经济管理行为

B: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C:不当得利行为

D:偷漏税行为

17、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

A:经济行为B:物C:货币D:有价证券E:科学技术成果

18、下列关于经济法律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经济法律关系是作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特定经济关系在法律上反映

B: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C:经济法律关系是通过物而形成的物质利益关系,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

D:经济法律关系是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发生的思想意志关系,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E:经济法律关系是根据经济法的规定发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19、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的专门机构是()。A:各级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管理部门

C: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部门

D:各级政府的行政执法部门

20、下列情形中,()属无权代理。

A:没有代理权

B:超越代理权

C:滥用代理权

D:代理权终止后的代理

21、以下对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表述,其中错误的是()。

A:该行为撤销前,其效力已经发生,未经撤销,其效力不消灭

B:如果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未在法定期限内行使撤销权,则该行为视同有效的法律行为,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C:该行为一经撤销,其效力自被撤销之日起无效

D:自行为成立时起超过两年期限的,当事人请求变更或者撤销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22、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经济法主体的是()。

A:公司设立的分公司

B:承包经营企业

C:某社会团体

D:某市国家税务机关

23、经济职权的内容包括()。

A:生产经营决策权

B:资源配置权

C:调节权

D:监督权

E:经营方式选择权

24、在法定代表人和法人关系的问题上,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法定代表人既是法人的代表人,又是法人机关的代表人

B:法定代表人履行职务的行为是法人的行为

C:法定代表人只能是法人单位的行政正职负责人

D:法定代表人的代表权源于法律和章程,而不是源于法人的授权

25、根据我国经济法的规定,处罚可分为()。

A:追究刑事责任

B:追究行政责任

C:追究监察责任

D:追究党纪责任

E:追究经济责任

26、下列诸项中,()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

A:财政税收法规的下达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旷工

C:自然灾害

D:收养合同的签订

27、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有()。

A:消费者因产品质量问题与商家发生的赔偿与被赔偿关系

B:税务局长与税务干部发生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C:企业厂长与企业职工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D: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发生的征纳关系

28、在法定代表人和法人关系的问题上,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法定代表人既是法人的代表人,又是法人机关的代表人

B:法定代表人履行职务的行为是法人的行为

C:法定代表人只能是法人单位的行政正职负责人

D:法定代表人的代表权源于法律和章程,而不是源于法人的授权

29、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的专门机构是()。A:各级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管理部门

C: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部门

D:各级政府的行政执法部门

30、在一定条件下,国家机关和国家作为经济活动关系的主体的活动包括()。

A:国家对外签订政府贷款和担保合同

B:政府发行股票

C:对外发行政府债券

D:政府部门出让土地使用权

31、能够作为法律行为所附条件的事实必须是()。

A:将来发生的事实

B:不确定的事实

C:当事人选择的事实

D:合法的事实

32、根据我国经济法的规定,奖励可分为()。

A:优秀奖B:鼓励奖C:物质奖D:精神奖E:荣誉奖

33、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代理可分为()。

A:协议代理

B:委托代理

C:法定代理

D:指定代理

34、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有()。

A: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

B:经济管理关系

C:维护公平竞争关系

D:经济组织内部关系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总论 复习提示: (1)考生拿分的章节,力争做到非常熟练,又分必得。 (2)题型涉及单选、多选和判断 (3)考试分值预计13-15分 (4)重点在经济纠纷解途径:仲裁、民事诉讼、行政复议和诉讼 (5)2011年不排除不定项选择题中涉及民事诉讼和行政复议的知识点。 考点一:法的本质与特征(★★★) 1、法的概念 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法指法的整体,是规范的总称;狭义的法是指一种文件,也是法的一种表现形式。(判断) 2、法的本质(P1) 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 2、法的特征(P2) (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 (2)法是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强制性。 (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利导性(利益导向性)。 (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解释】(1)制定、认可,是国家创制法的两种方式。(2)法具有普遍适用性,凡是在国家权力管辖和法律调整的范围、期限内,对所有社会成员及其活动都普遍适用。(判断,注意限定词) 【例题1·单选题】下列表述中,反映了法的本质的是( )。(2002年) A、法是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体现 B、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 C、法凭借国家强制力而获得遵行 D、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 【答案】A 【例题2·单选题】下列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2008年)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 B、法是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 C、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D、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障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 【答案】B 【解析】法只能是“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体现,而非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 【例题3·多选题】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2009年) A、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B、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 C、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D、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 【答案】ABCD 【解析】选项AB属于法的本质,选项CD属于法的特征。 【例题4·单选题】下列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法具有普遍适用性,凡是在国家权力管辖和法律调整的范围、期限内,对所有社会成员及其活动都普遍适用 B、法是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 C、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D、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利导性 【答案】B 【解析】法只能是“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体现,而非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 【例题5·判断题】法具有普遍适用性,凡是在国家权力管辖,对所有社会成员及其活动都普遍适用。 【答案】错误 【解析】凡是在国家权力管辖和法律调整的范围、期限内,对所有社会成员及其活动都普遍适用。 【例题6·判断题】法与道德都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法律具有强制性,而道德不具有强制性。 【答案】错误。 【解析】法具有国家强制性,道德具有舆论强制性。

经济法基础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2014年经济法基础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1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审判制度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人民法院审理第二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 B. 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3人以上的单数 C. 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实行一审终审 D. 公开审判包括审判过程公开和审判结果公开两项内容,不论案件是否公开审理,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2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一审案件,由()管辖。 A. 基层人民法院 B. 中级人民法院 C. 高级人民法院 D. 最高人民法院 3 下列关于法的形式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法律的效力和地位仅次于宪法,是制定其他规范性文件的依据 B. 行政法规的地位次于宪法和法律,高于地方性法规 C. 地方性法规的效力不超出本行政区域范嗣 D. 政府规章除不得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外,还不得与上级和同级地方性法规相抵触,政府规章是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依据之一 4 1988年2月8日夜,赵某回家路上被人用木棍从背后击伤。经过长时间的访查,赵某于2007年10月31日掌握确凿证据证明将其打伤的是钱某。赵某要求钱某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日应为()。 A. 1990年2月8日 B. 2008年2月8日 C. 2008年10月31日 D. 2009年10月31日 5 下列表述中,反映了法的本质的是()。 A. 法是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体现 B. 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 C. 法凭借国家强制力而获得遵行 D. 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 6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处罚种类的是()。 A. 记过 B. 罚款 C. 行政拘留 D. 没收违法所得 7 甲公司2008年7月1日购入乙公司2008年1月1日发行的债券,支付价款为2100万元(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40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l5万元。该债券面值为2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4%(票面利率等于实际利率),每半年付息一次,甲公司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甲公司2008年度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万元。 A. 25 B. 40 C. 65 D. 80 8 甲、乙因某不动产发生纠纷,甲欲通过诉讼方式解决。其选择诉讼管辖法院的下列表述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 甲只能向甲住所地法院提起诉讼 B. 甲只能向乙住所地法院提起诉讼 C. 甲只能向该不动产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 D. 甲可以选择向乙住所地或该不动产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 9 下列对法所作的分类中,属于根据法的内容进行分类的是()。 A. 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B. 根本法和普通法 C. 实体法和程序法 D. 一般法和特别法 10 下列各项中,在我国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 A. 宪法B,民族自治地方条例 B. 国际条约 C. 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1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B. 权利人提起诉讼是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之一 C. 只有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发生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才能中止时效的进行 D. 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发生之后,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 12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该

经济法第一章

中级经济法(2017) 第一章总论课后作业 一、单选题 1.根据规定,下列选项中,效力层级位于第三位的是()。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地方性法规 2.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法规制定主体的是()。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B.国务院 C.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D.国务院的各部、委、行、署以及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 3.下列关于经济法主体的表述正确的是()。 A.调控主体与规制主体是主导者,但受控主体和受制主体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并非完全被动地受控或受制于人 B.经济法的调控主体都是政府的职能部门 C.政府的职能部门都是调控主体 D.在社会团体可以成为调控主体或者规制主体 4.8周岁的妞妞,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下列关于妞妞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有权利能力,无行为能力 B.无权利能力,有行为能力 C.有权利能力,有行为能力 D.无权利能力,无行为能力 5.2015年4月2日,田某与宋某因为买卖合同发生纠纷。双方根据已经达成的仲裁协议依法申请仲裁。仲裁庭作出裁决后,双方针对同一纠纷再次发生争议。根据仲裁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可以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B.不能申请仲裁,但是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C.不能申请仲裁,也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 D.可以申请仲裁,但是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 6.甲乙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双方在此之前签订了仲裁协议。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仲裁协议中双方设定的义务,不能任意更改、终止或者撤销 B.甲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应当在仲裁庭首次开庭前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或者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C.如果乙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那么该仲裁协议无效 D.仲裁协议不能以电报、传真、电传、电子数据等形式达成 7.甲乙签订大豆的买卖合同,合同中约定若发生争议由A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后甲未按期履行合同,乙欲向A市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甲乙关于仲裁协议的效力产生了争议,根据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经济法基础章节测试题及答案第一章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B.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 C.法是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 D.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2. 甲、乙双方签订一份房屋装修合同,由此形成的法律关系客体是()。 A.被装修的房屋 B.甲乙双方应当收付的款项 C.乙方承揽的装修劳务行为 D.甲乙双方承担的权利和义务 3. 下列各项客观事实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有()。 A.某服装厂与供货商订立了一份合同 B.某沙漠三天没下雨 C.战争爆发 D.海底火山爆发 4. 根据法的内容可以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下列属于程序法的有()。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5.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作不同的分类。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可以将法分为()。 A.国际法和国内法 B.根本法和普通法 C.实体法和程序法 D.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6.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有关仲裁协议效力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仲裁协议一经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 B.合同无效,仲裁协议也无效 C.仲裁庭无权确认合同的效力 D.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只能请求法院作出决定 7. 下列各项中,符合《仲裁法》规定的有()。 A.仲裁实行自愿原则 B.仲裁一律公开进行 C.仲裁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 D.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8.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仲裁委员会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A.仲裁委员会是行政机关 B.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C.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

经济法第一章重点

第一章总论 客观题, 8分左右。考核的重心为“仲裁”“诉讼”和“法律行为” 【考点一】经济法的渊源 宪法、法律(全国人大及常委会、XX法)、行政法规(国务院、XX条例)、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XX办法)、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地方政府规章(地方人民政府) 【考点二】经济法主体 1.经济法主体: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公民。 【注意1】国家机关成为经济实施主体的情形:国家对外签订政府贷款或担保合同,对内对外发行政府债券,政府出让土地使用权,作为股东投资设立企业等。 【注意2】内部组织(如分公司)虽无独立法律人格,但在一定条件下也是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2.分类:分为宏观调控主体、市场规制主体。 (1)相互间的地位是非平等的,但并非完全被动地受控或受制于人。 (2)政府的职能部门不都是调控或规制主体,调控或规制主体不都是政府的职能部门。 【考点三】民事法律行为 1.要式法律行为:融资租赁合同、建设工程合同、技术开发合同、技术转让合同、金融机构借款合同、担保合同、政府采购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2.概念和生效要件: (1)概念: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注意】事实行为:发明、创作、拾得遗失物、侵权、建造房屋等。 (2)生效要件:①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②意思表示“真实”(意思自由、意思与表示相一致); ③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3.行为能力: (1)自然人行为能力:完全、限制(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不能完全)、无(不满8,完全不能) (2)法人组织行为能力:与权利能力统一,始于成立(签发营业执照),终于终止(注销登记)。 【注意】营业执照签发日为企业(公司、合伙企业等)成立的日期。 4.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1)条件VS期限:期限是必然要到来的事实,条件不一定到来。 (2)附生效条件的合同:签订合同时成立,条件成就时生效。 (3)有心栽花花不开。 5.★无效&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

2018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第一章 练习题参考答案

经济法基础第一章练习题 一、单选题: 1、狭义的法律指拥有(B )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A、司法权 B、立法权 C、行政权 D、强制权 2、关于法的本质,说法不正确的是(C )。 A、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B、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C、法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D、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 3、(A )是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直接原因。 . A、法律事实 B、法律事件 C、法律行为 D、法律规定 4、根据(D )可以把法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 A、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 B、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 C、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渊源 D、法的内容 5、下列(D)可以提请仲裁。 A、婚姻纠纷 B、继承纠纷 C、抚养纠纷 D、买卖纠纷 6、下列属于诉讼时效中断的是(C )。 A、不可抗力 B、权利人被义务人控制 C、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的 D、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 7、行政处分与行政处罚共有的处罚形式是(B )。 ! A、罚款 B、警告 C、开除 D、拘役 8、属于刑事责任形式的是(A )。 A、没收财产 B、罚款 C、没收违法所得 D、赔偿损失 9、下列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受理范围的是(D )。 A、申请营业执照,被工商部门拒绝 B、认为行政机关侵犯企业经营自主权 C、对税务机关罚款处罚不服 D、认为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不合法 10、对于仲裁,说法不正确的是(B )。 A、仲裁不公开进行 B、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但实行地域管辖 C、仲裁委员会之间没有隶属关系 D、仲裁应当开庭进行 11、《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是由(B)制定发布的。 · A、财政部 B、国务院 C、全国人大 D、全国人大常委会 12、(C)不是绝对事件。 A、地震 B、洪水 C、战争 D、死亡 13、根据行政复议法律制度规定,不属于行政复议参加人的是(D )。 A、申请人 B、被申请人 C、第三人 D、行政复议机关 14、下列属于行政处罚形式的是(A )。 A、行政拘留 B、有期徒刑 C、剥夺政治权利 D、记大过 15、最长诉讼时效规定,权利人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D)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A、3年 B、5年 C、10年 D、20年 16、因票据纠纷引起的诉讼,由(B )人民法院管辖。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第一章历年真题精选(下载版)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第一章历年真题精选(下载版) 一、单项选择题 1. 根据行政复议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复议参加人的是()。(2013) A. 申请人 B.被申请人 C.第三人 D.行政复议机关 【答案】D 【解析】行政复议参加人是指具体参加行政复议活动全过程,以保护其合法权益不受非 法侵害的人。行政复议参加人包括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 2. 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一定期间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该期间是()。(2013) A. 5 日 B. 10 日 C. 15 日 D. 30 日 【答案】C 【解析】当事人不服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 法院提起上诉。 3. 下列行政责任形式中,属于行政处罚的是()。(2013) A. 降级 B.记大过 C.撤职 D.没收违法所得 【答案】D 【解析】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处罚的具体种类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选项 A B、C属于行政处分,根据《公务员法》, 对违法违纪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公务员给予的行政处分种类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六类。 4. 下列法的形式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一定立法程序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是()。(2012年)

A. 宪法 B.行政法规 C.法律 D.行政规章【答案】C

【解析】(1)选项A: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2)选项B:行政法规由国务院 制定; (3)选项C:法律由全圈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一定立法程序制定颁布; (4) 选项D:行政规章是国务院各部委,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存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及某些经济特区市的人民政府,在其职权范围内依法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5. 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对始终不知道自己权利受侵害的当事人,其最长诉讼时效 期间是()。(2012年) 年年年年 【答案】C 【解析】诉讼时效期间,均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法院不予保护。 6. 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拘役法定量刑期的是()。(2012年) 天以下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个月以上2年以下个月以上15年以下 【答案】B 【解析】(1)选项A:行政拘留的最长期限为15天(教材未提及);(2)选项B: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3)选项C: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4)选项D: 有期徒刑的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7. 下列法的形式中,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规定周家基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属于国家根本大法的是()。(2011年)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答案】A

(完整版)第一章经济法概述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参考答案] 1、任何一种经济法律关系都有三个基本构成要素,即主体、( )和( )。 2、我国民法将法人分为法人和( )法人两大类。 3、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经济法主体和( )。 4、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行为,包括( )和( )。 5、作为法律事实中的行为,包括市场经营行为、( )、( )和经济违法行为。 6、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有物、( )、货币与有价证券、( )和管理对象。 7、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 )和市场之间的经济关系。 8.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所确认的,在国家对市场活动进行组织、管理、( )和调控过程中,当事人之间所形成的具有( )内容的经济关系。 9、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中的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具体包括有综合经济管理机关、部门经济管理机关、( )、( )和经国家特别授权的经济组织。 10、经济法律事实按其与经济法主体自觉意志的联系可分为( )和( )两大类。 [参考答案] 1、内容客体 2、企业非企业 3、享有的权利承担的义务 4、完成一定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劳务 5、经济管理行为经济仲裁、司法行为 6、智力成果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权利行为 7、国家 8、监督权利与义务 9、职能经济管理机关经济监督机关 10、事件行为 二、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1、下列关于法人的论述,第()项是错误的。 A、法人必须依法设立 B、法人必须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 C、法人有自己的组织机构、名称和场所 D、法人可以承担有限责任,也可以承担无限责任 2、下列第()项经济法主体具有法人资格。 A、个体工商户 B、公司 C、农村承包经营户 D、个人合伙 3、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 A、所有经济法律关系 B、各种经济关系 C、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关系 D、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关系 4、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总是由一定的()所引发的。 A、当事人的要求 B、事件 C、行为 D、法律事实 5、自然灾害属于()时,是法律事实的一种。 A、事件 B、行为 C、不可抗力 D、非故意行为 6、经济法律关系是()对特定经济关系调整的结果。 A、道德伦理 B、风俗习惯 C、经济法 D、党的纪律 7、经济法律关系的实体内容是()。 A、主体 B、客体 C、内容 D、权利义务 8、()是经济法主体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A、国家机关 B、企业法人 C、企业内部组织 D、公民个人 9、经济权利是由()所确认的一种资格或许可。

经济法基础第一章第一二节习题答案

《经济法基础》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法律基础 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中,关于法律事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法律事实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 B.地震、洪水、台风等属于法律事件 C.重大政策的改变是一种绝对事件 D.法律事件的发生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可以将法分为( B )。 A.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B.根本法与普通法 C.实体法和程序法 D.一般法与特别法 3.下列选项中,关于法律关系三要素的描述,错误的是(B )。 A.任何一个法律关系至少有两个主体 B.义务主体只能以积极作为的方式履行义务,不能以消极不作为的方式履行义务 C.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D.权利和义务只有通过客体才能得到体现和落实 4.下列选项中,关于法律事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法律事实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 B.地震、洪水、台风等属于法律事件 C.重大政策的改变是一种绝对事件 D.法律事件的发生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5.下列选项中,关于法律关系三要素的描述,错误的是( B )。 A.任何一个法律关系至少有两个主体 B.义务主体只能以积极作为的方式履行义务,不能以消极不作为的方式履行义务 C.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D.权利和义务只有通过客体才能得到体现和落实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法的形式的是( B )。 A.法律 B.行政法规 C.法院的判决书 D.国际条约 7.行政法规是由( B )在职权范围内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B.国务院

经济法基础第一章知识点

经济法基础 第一章总论 本章考情分析 在最近3年的考试中,本章的分值在10分左右,主要考核前三类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本章主要涉及法律的基础理论内容,部分考点比较抽象,需要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 本章考点导读 第一单元法律基础与法律责任 一、法的本质与特征(2008年单选题;2009年多选题;2014年多选题;2015年判断题) 1.法的本质 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1)统治阶级 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而且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2)国家意志 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 (3)“经济”决定“政治” 法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 2.法的特征

【例题1·多选题】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2009年) A.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B.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 C.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D.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 【答案】ABCD 【解析】(1)选项AB:属于法的本质;(2)选项CD:属于法的特征。 【例题2·多选题】根据我国法律制度的规定,法的特征包括()。(2014年) A.国家强制性 B.国家意志性 C.利导性 D.规范性 【答案】ABCD 【例题3·判断题】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2015年)【答案】√ 二、法的形式与分类(2007年单选题;2008年单选题;2011年单选题;2012年单选题;2013年判断题;2014年单选题、多选题;2015年单选题;2016年判断题)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 第一章知识点

1.【知识点】:法的本质与特征 1.法的本质:法是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体现 (1)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 (2)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3)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 2.法的特征 (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 (2)法是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国家强制性。 (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规范性。法是调解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具有能为一般人提供一个行为模式、标准的属性(概括性)。法的主要内容是由规定权利、义务的条文构成的,法律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分配利益,从而影响人们的动机和行为,进而影响社会关系,

实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要求,维持社会秩序(利益导向性,简称利导性)。 (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明确公开性和普遍约束性。法具有明确的内容,能使人们预知自己或者他人一定行为的法律后果(法的可预测性)。法具有普遍适用性,凡是在国家权力管辖和法律调整的范围、期限内,对所有社会成员及其活动都普遍适用。 2.【知识点】:法律关系

3.法律关系的内容 (1)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2)法律义务包括积极义务(纳税、服兵役)和消极义务(不得毁坏公共财物、不得侵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 4.法律关系的客体 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一般认为,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包括物、非物质财富和行为三大类。 (1)物 ①自然物:土地、森林 ②人造物:机器、建筑 ③货币和有价证券 【解释】物是物权法律关系的客体。 (2)非物质财富 ①知识产品:著作、发现、发明、设计 ②道德产品:荣誉称号、嘉奖表彰 【解释1】著作是著作权关系的客体。 【解释2】荣誉称号、嘉奖表彰是公民、法人“荣誉权”的客体。 (3)行为(行为结果) 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行为,是指法律关系的主体为达到一定目的所进行的作为(积极行为)或者不作为(消极行为),如生产经营行为、经济管理行为、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如保管合同中的保管行为)和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如建设工程合同中的承包人应按期完成办公楼的建设)。 3. 【知识点】:法律事实 1.法律事件 (1)自然现象(绝对事件):水灾、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或者生老病死、意外事故 (2)社会现象(相对事件):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 【解释】自然灾害可引起保险赔偿关系的发生;人的死亡可引起婚姻关系、劳动合同关系的消灭,继承关系的发生。 2.法律行为 (1)无论是合法行为,还是违法行为,二者均可引起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 (2)根据行为是否通过意思表示,法律行为分为表示行为(如订立合同)和非表示行为(如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 (3)单方法律行为,是指根据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法律行为(如甲订立遗嘱);多方法律行为,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为(如甲乙订立买卖合同、赠与合同)。

经济法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 .法是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 .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甲、乙双方签订一份房屋装修合同,由此形成的法律关系客体是()。 .被装修的房屋 .甲乙双方应当收付的款项 .乙方承揽的装修劳务行为 .甲乙双方承担的权利和义务 、下列各项客观事实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有()。 .某服装厂与供货商订立了一份合同 .某沙漠三天没下雨 .战争爆发 .海底火山爆发 、根据法的内容可以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下列属于程序法的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作不同的分类。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可以将法分为()。.国际法和国内法 .根本法和普通法 .实体法和程序法 .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有关仲裁协议效力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仲裁协议一经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 .合同无效,仲裁协议也无效 .仲裁庭无权确认合同的效力 .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只能请求法院作出决定 、下列各项中,符合《仲裁法》规定的有()。 .仲裁实行自愿原则 .仲裁一律公开进行 .仲裁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 .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仲裁委员会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仲裁委员会是行政机关 .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 .仲裁委员会与行政机关之间没有隶属关系 、下列不属于民事诉讼审判制度的是()。 .合议制度 .公开审判制度 .两审终审制度 .一审终局制度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因票据纠纷引起的诉讼,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是()。 .原告住所地 .背书人所在地 .票据收款人所在地 .票据支付所在地 、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有权管辖的人民法院是()。 .合同签订地人民法院 .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 、对下列哪些情形,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对行政机关限制人身自由的决定不服的 .对行政机关做出的关于吊销营业执照的决定不服的 .对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决定不服的 .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发放抚恤金,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不适用于特别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有()。 .借款利息未支付 .出售质量不合格商品而未声明的 .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寄存财物被丢失的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复议参加人的是()。 .申请人 .被申请人 .第三人 .复议机关 、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法主体违反经济法可能承担的民事责任形式有()。

初级经济法基础各章节知识点

《初级经济法基础》考点速记 第一章总论 一、法律基础 (一)法的概念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二)法的本质与特征 1.法的本质 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这是法的本质 (1)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 (2)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3)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2.法的特征 (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 (2)法是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强制性。 (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利导性(利益导向性)。 (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记忆口诀:说起法,找国家。国家制定或认可,国家强制来保证;本质是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体现,特征也为国家意志性、强制性、利益导向性、规范性。 (三)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是被法律规范所调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任何法律关系都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构成,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构成法律关系。 1.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法律关系主体又称权利主体或义务主体,是指参加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包括: (1)公民(自然人) (2)机构和组织(法人) (3)国家 (4)外国人和外国社会组织 2.法律关系的内容(权利与义务)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1)法律义务包括积极义务(纳税、服兵役)和消极义务(不得毁坏公共财物、不得侵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 (2)任何一方的权利都必须有另一方义务的存在,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就是说,任何一方既是权利主体,也是义务主体。 记忆口诀:权义不分家。 (3)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都受国家法律保障。 3.法律关系的客体(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象对) 法律关系客体又称权利客体或义务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 (1)物,是指可为人们控制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和实物形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第一章(1)复习资料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第一章(1)复习资料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法律基础 一、法的本质与特征(★★★) 1、法的本质(P1) 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这是法的本质。 (1)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 (2)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3)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 2、法的特征(P2) (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 【解释】制定、认可,是国家创制法的两种方式。 (2)法是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强制性。 (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

务的行为规范,具有利导性(利益导向性)。 (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解释】法具有普遍适用性,凡是在国家权力管辖和法律调整的范围、期限内,对所有社会成员及其活动都普遍适用。 【例题1·单选题】下列表述中,反映了法的本质的是( )。(2002年) A、法是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体现 B、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 C、法凭借国家强制力而获得遵行 D、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 【答案】A 【例题2·单选题】下列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2008年)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 B、法是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 C、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D、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障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 【答案】B 【解析】法只能是“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

【例题3·多选题】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2009年) A、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B、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 C、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D、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 【答案】ABCD 【解析】选项AB属于法的本质,选项CD属于法的特征。 【例题4·单选题】下列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法具有普遍适用性,凡是在国家权力管辖和法律调整的范围、期限内,对所有社会成员及其活动都普遍适用 B、法是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 C、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D、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利导性 【答案】B 【解析】法只能是“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

2018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知识点

第一章总论 1、法的本质与特征: (1)本质:统治阶级+国家意志 (2)特征:国家意志性、强制性、规范性、明确公开性和普遍约束性 2、法律关系主体: (1)自然人: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 (2)组织:法人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特别法人非法人组织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机构(3)国家 3、法律关系内容: (1)权利 (2)义务:积极、消极 4、法律关系客体: (1)物:自然物、人造物、一般等价物人身人格 (2)非物质财富:知识产品、荣誉产品 (3)行为:生产经营行为、经济管理行为、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 5、行为能力: (1)民事行为能力年龄精神状态 (2)无民事行为能力不满8周岁(<8)“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包括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3)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8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8≤X<18)“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4)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年满18周岁(≥18) 6、法律关系客体的适用范围:(1)物(2)行为(3)人格利益(4)智力成果 7、法律事实: (1)事件:A:绝对事件(自然现象) B:相对事件(社会现象) (2)行为:(表现形式)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意思表示)意思表示行为与非表示行为(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几方表意)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特定形式)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主体参与)自主行为与代理行为 8、法的形式:宪法法律法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 9、适用法的效力原则: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 10、法的形式: (1)宪法:全国人大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法 (3)法规: A:行政法规:国务院××条例 B: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地方×条例(4)规章: A: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无“上位法”依据,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不得增加自身的权力或者减少自身的法定职责××办法××条例实施细则 B:地方政府规章:地方人民政府××地方××办法 11、法的分类: 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划分: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划分:根本法和普通法; 根据法的内容划分:实体法和程序法; 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划分:一般法和特别法; 根据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渊源划分:国际法和国内法;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第一章(1)复习资料全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法律基础 一、法的本质与特征(★★★) 1、法的本质(P1) 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这是法的本质。 (1)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 (2)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3)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 2、法的特征(P2) (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具有国家意志性。 【解释】制定、认可,是国家创制法的两种方式。 (2)法是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强制性。 (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具有利导性(利益导向性)。 (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具有规性。 【解释】法具有普遍适用性,凡是在国家权力管辖和法律调整的围、期限,对所有社会成员及其活动都普遍适用。 【例题1·单选题】下列表述中,反映了法的本质的是( )。(2002年) A、法是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体现 B、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 C、法凭借国家强制力而获得遵行 D、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 【答案】A 【例题2·单选题】下列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2008年)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 B、法是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 C、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D、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障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 【答案】B 【解析】法只能是“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体现,而非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 【例题3·多选题】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2009年) A、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B、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 C、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 D、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 【答案】ABCD 【解析】选项AB属于法的本质,选项CD属于法的特征。 【例题4·单选题】下列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法具有普遍适用性,凡是在国家权力管辖和法律调整的围、期限,对所有社会成员及其活动都普遍适用 B、法是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 C、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第一章 经济法基础知识

第一章经济法基础知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树立,经济法律体系也逐步建立与完善起来。学习经济法十分重要。为此,我们必须首先明确什么是法?什么是法律?法的本质、特征、渊源、体系结构等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系统掌握经济法学的基础理论,以及经济法律关系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经济法基础理论 一、经济法的概念与特征 (一)经济法的概念 经济法是调整一定范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三层含义: 1、经济法是经济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是由一系列经济法律规范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有机结合成的一个整体。需要注意的是:首先,经济法是经济法律规范的总称,但经济法并不等同于经济法律规范,前者是指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而后者是指法律规范个体。其次,经济法是由经济法律规范组成的,但含有经济法律规范的法律并不一定是经济法,其他法律部门也包含有一定数量的经济法律规范。同样,经济法律、法规中也包括一些其他法律部门的法律规范。 2、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法律规范是用以调整社会关系的。经济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具有经济性质的社会关系,即经济关系。准确地说,经济关系是指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产生的财产物质利益关系。非经济关系不属于经济法调整的范围。 3、经济法只调整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关系。经济关系的种类很多,经济法并非调整所有经济关系,经济法只调整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其他部门法,如民法、刑法、行政法等也调整一些经济关系。科学的经济法的概念是: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在现行立法体制中,经济法只调整一定范围的经济关系,即主要调整社会生产与再生产领域中的或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以各种组织为基本主体所参加的经济管理关系和 经营协调关系。具体包括: (一)国民经济管理关系 国民经济管理关系即国家经济管理关系,即国家在实施组织管理职能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类关系。包括: 1、综合机关对社会组织的经济管理关系; 2、主管机关对所属企业组织的经济管理关系; 3、行业经济管理关系; 4、经济区域经济管理关系; 5、经济监督关系。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场经济发育的完善以及现代企业体制的建立,上述各类经济管理关系还会继续变化。 (二)经营协调关系 经营协调关系也可称经营协作关系(但不可只称经济协作关系)。它只是一定范围内的市场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横向经济关系。包括: 1.经济联合关系。经济法主要调整各组织体在联合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重点是调整根据国家总体规划和长远部署而组织设立的全国性的公司、企业,以及跨地区、跨部门组织联合体时发生的经济关系。2、经济协作关系。经济法与民法都调整这类关系,两相交错,很难绝对分清。经济法主要调整全国范围内的,跨地区、跨部门的,以及涉及经济全局和社会整体利益的经济关系。 3.经济竞争关系。包括有关保护竞争和反对不正当竞争过程中发生的关系。

经济法基础(2017) 第1章 总论 章节练习

第一章总论(章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的特征的是()。 A.规范性 B.利导性 C.任意性 D.国家意志性 2.张某与甲公司签订了一份价款为10万元的电脑买卖合同,双方约定甲公司于4月10日交货,张某于甲公司交货后的5日内付清全部价款。根据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律关系主体的是()。 A.电脑 B.张某和甲公司 C.张某要求甲公司4月10日交货的权利 D.甲公司要求张某按时付清全部价款 3.根据主体意思表示的形式,可以将法律行为划分为()。 A.自主行为与代理行为 B.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 C.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 D.积极行为(作为)与消极行为(不作为) 4.下列关于法的效力等级的排列中,正确的是()。 A.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B.宪法>法律>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 C.法律>宪法>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 D.法律>宪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5.下列对法的分类中,属于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所作的分类的是()。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B.根本法和普通法 C.实体法和程序法 D.一般法和特别法 6.下列选项中,可以适用《仲裁法》解决的是()。 A.甲乙之间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 B.甲乙之间的设备买卖合同纠纷 C.甲乙之间的遗产继承纠纷 D.甲乙之间的劳动争议纠纷 7.2016年3月,田某和果农于某签订买卖草莓的合同,双方同时达成仲裁协议,约定若发生争议由A仲裁委员会裁定。后因为草莓质量存在问题双方发生争议,田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且未声明有仲裁协议。人民法院受理后,在一审结束前,于某对人民法院审理该案提出异议。根据仲裁法律制度的规定,人民法院对此案应当()。 A.中止审理 B.继续审理 C.驳回起诉 D.与A仲裁委员会协商确定由谁审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