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9单元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第2课时)

第9单元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第2课时)

第9单元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第2课时)
第9单元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第2课时)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三课时)

第二课时

[复习]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

[投影]将1 g食盐放入烧杯中,再加入9 mL水,用玻璃棒搅拌,至溶解。再向上述烧杯中加入10 mL水,搅拌。(水的密度1 g·cm-3)

[提问]1.试分别写出稀释前后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2.分析各量的变化情况。

[回答]1.稀释前溶质质量是1 g,溶液质量是9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稀释后溶质的质量是1 g,溶液质量是20 g,溶质质量分数是5%。

2.稀释后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溶质质量不变。

[讨论]溶液稀释问题解题的关键是什么?

[小结板书]3.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

关键:稀释前溶质的质量=稀释后溶质的质量

[投影]例题:化学实验室现有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溶液。要把50 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要多少克水?

[设问]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怎样列出计算的方程式?

[学生讨论]

[提示]若设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x,请同学们列出方程式。

[学生活动]50g×98%=(50 g+x)×20%

解析:(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本上练习,教师强调做题格式)

解法1:解: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

50 g×98%=(50 g+x)×20%

x=195 g

答:把50 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加水195 g。

[提示]若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x,请同学列出方程式。

[学生活动]50g×98%=x×20%

解析:(同上方法)

解: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x。

50 g×98%=x×20%

x=245 g

245 g-50 g=195 g

答:把50 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加水195 g。

[课堂练习]1.把200g 20%的食盐水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多少克?

2.把30 g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到100 g。此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答案:1.200 g 2.6%

[投影]某工厂化验室配制5000g 20%的盐酸,需38%的盐酸(密度为1.19 g·cm-3)多少毫升?

[提问]此题与上述练习有何异同?能否用体积直接带入公式进行计算?

[回答]1.相同点都是溶液稀释问题。不同点是上述练习中已知和求都指质量,而此题已知质量求体积。

2.溶质的质量分数是质量比不能用体积直接带入公式计算。

[提问]已知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溶质质量分数,你能否写出求溶质质量的计算公式。

[回答并板书]溶质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设问]根据上述公式,并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相等,你能否列出方程式?

解:设需38%的盐酸体积为x。

5000 g×20%=1.19 g·cm-3×x×38%,

x≈2211 mL。

答:需38%的盐酸221l mL。

[过渡]以上所有计算均是有关稀释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遇到溶液间化学反应的问题,需要用化学方程式解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问题。

[板书]4. 溶质的质量分数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投影)100 g某硫酸溶液恰好与13 g锌完全反应。试计算这种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提问]与锌反应的是硫酸溶液中的哪种成分(溶质、溶剂、溶液)?

[回答]溶质与锌发生化学反应。

[讨论]解出此题的关键是什么?

[总结]关键是利用化学方程式先解出硫酸溶质的质量。

[设问]根据以上分析,求解此题。

解:设100 g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98

13 g x

x=19.6 g,

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100%=19.6%。

答:这种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关于溶质质量分数的两种计算类型。了解了不同计算类型的关键点,并会分析题意,能找准各量之间的关系。

[作业]习题2、4、6、8

板书设计

3.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

关键:稀释前溶质的质量=稀释后溶质的质量

涉及到体积时:

溶质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4.溶质的质量分数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注:参加化学反应的是溶液中的溶质。

年级初三学科化学版本期数

内容标题溶质的质量分数(三课时)

分类索引号G.623.2 分类索引描述教学法

主题词溶质的质量分数(三课时)栏目名称教案精选供稿老师审稿老师

录入一校二校审核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教案设计

课题3 溶液的浓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通过练习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使学生掌握溶液配制的基本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练习计算的过程中,了解溶液与生产、生活的广泛联系,了解学习化学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服务。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建立及其简单计算; 2、教学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找准溶质、溶剂、溶液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叫饱和溶液? 2、生活中你是如何比较溶液浓稀的?举个例子: 3、化学中如何定量表示溶液的浓稀呢 [实验9-7]师生合作演示:将0.1 g 、0.5g 、2g 的硫酸铜分别放入三支装有20 ml 水的烧杯中,配成溶液后对比。 [交流活动结果]1.填充上表结果(略)。 2.三种溶液颜色由浅到深,浓度由小到大。颜色越深,浓度越大。 3.三种溶液所含溶剂质量相同,溶质质量不同,所以组成各不相同。 【过渡】浓与稀只能粗略地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多少,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要准确知道一定量溶液里含有溶质的质量。因此需要准确知道溶液的组成。那如何表明溶液的组成呢? [介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初中主要学习溶质的质量分数。 学生领悟、记忆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及定义式。 1、溶质的质量分数 2、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100% [实验9-8]配制不同浓度的两种氯化钠溶液并作对比。 【想一想】两杯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怎样比较溶液的稀浓呢? 总结:通过对比,进一步说明不能靠颜色和味道来判断溶液的浓稀,需找到一种确切表示溶

第八单元课题2第二课时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活动性顺序。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教学重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难点 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及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的判断。 教学方法 问题情景→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练习巩固→联系实际。 课前预习 1.写出下列反应的产物类型,并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金属的化学性质:(以铁为例完成下列反应)。 (1)与氧气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 )。 (2)与酸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 )。 ②与硫酸铜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 )。 2.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铁丝表面有红色金属铜生成 B.溶液颜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C.溶液质量增加 D.铁丝中铁的质量逐渐减少 3.下列物质可以用铁制容器盛放的是( ) A.稀硫酸 B.稀盐酸 C.浓盐酸 D.浓硫酸 4.识记课本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__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探究 自主学习: 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哪些金属可以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2、什么样的化学反应是置换反应?举例说明。 合作探究: 一、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那锌能否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呢?…有什么规律?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一课时导学案

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3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第一课时)九年级化学主备课人:赵宝华审稿:九年级化学备课组 课型:新授课时间:2013年 1 月班级:姓名: 预习案 1、定义: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就是与之比。 2、计算式:(1)溶质的质量分数= 。 (2)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3)溶液质量= ÷ 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含义是 。 3、现有一瓶稀盐酸,部分标签如下表所示: ⑴该稀盐酸的溶质是; 溶剂是;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⑵该溶液的质量是g, 溶质质量是g,溶剂的质量为g。 归纳小结: 溶液的质量= + ; 溶液的质量= ×。学习重点: 1、正确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掌握溶液质量、体积、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和溶液稀释的有关计算; 3、理解浓溶液、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行课案 1、溶液的组成与“浓”“稀”的关系: (1)、溶液是由和组成的。 (2)、溶液的“浓”“稀”是由和的量共同决定的。判断的依据是:一定量溶液里,所含溶质的多少。 注: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组成的一种方式。 (1)、定义: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就是。 定义式:。 3、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1)、基本计算: 见教材例1; (2)、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 计算的原则:溶液稀释前后不变。 涉及溶液体积时:溶质质量 = 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溶质质量分数 见教材例2和例3; 检测案 1、对5%的食盐溶液含义的解释错误的是() A.100克水中溶解了5克食盐 B.100克食盐溶液中含有5克食盐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3单元 课题3 元素 第2课时 元素符号 元素周期表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课时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 【知识回顾】 1、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2、铁是由组成,是由构成。 【学习目标】 1、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2、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记住并能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学习重点】元素符号的书写及表示意义 【学习难点】认识元素周期表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元素符号的确定:国际上统一采用来表示元素。若几种元素相 同时,就附加一个来区别。 2、元素符号的写法:由一个字母表示的要,如:、等。由两个字母表示的,第一个 字母要,第二个字母要,并写在右下角,即一大二小,如、等。 3、元素符号的意义: 宏观:表示元素。 微观:表示该种元素的原子。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还表示。 例如:Fe. 、、。 4、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时,只能表示多个原子。如:2N表示 5、熟记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P62表3-4) 6、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和,按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所得的 表。 7、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横行(周期):每一横行代表一个周期,共有个横行,即个周期。 纵行(族):共有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所以共有个族。 每一格:一种元素占据一格,每一格包括的内容是:、、

、 。 8、原子序数(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编号)= = 9、元素周期律: (开始) 稀有气体元素(结束) (1)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 (2)同一族中,从上到下: [合作探究] 探究一、元素符号 [阅读] 课本P61 [分析] 1、图3-19.说明了什么? 2、如何确定元素符号? 3、如何书写元素符号? [小结] 一、元素符号的确定: 二、元素符号的书写: [讨论] 4、分析图3-20,说出元素符号表示什么意义?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电子层数 。(电子层数=周期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主族数) 由一个字母表示的:要大写。如:O 、H 、C 、S 、K 由两个字母表示的:要一大二小。如:Ca 、Hg 、Cl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1

课题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一课时)主备教师苏榆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与同学友好相处的能力以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及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仪及相关图片。 实验用品:烧杯,试管,药匙,玻璃棒,量筒,水,食盐,硫酸铜固体,鸡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点评教师:同学们,你们在夏天喜欢游泳吗? 学生:喜欢。 老师:那你们到水里后,是漂浮在水面上,还是沉在水下呀? 学生:(七嘴八舌,有的说沉入水里,有的说漂在水面上,但大数人认为会沉到 水下) 老师:请同学们看下面几幅图片:(死海图片) 老师:这是死海里的景象,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人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吗? 学生:盐份多,浓度大。 老师:说得好!下面我们来做下面的实验,来具体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奇景! 活动与探究 分小组进行探究实验。(在下面两个方案中自选一个进行探究并填写表格) ①鸡蛋在水中漂浮 用死海图片导入,简明扼要。 学生自主探究,在探究中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取一个烧杯,加入250 mL水后放入一只鸡蛋。按下面的步骤进行实验并如实填 写下表。分析,在此过程中所得的几种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次 序 清水 量 加入的食盐量鸡蛋 小 结 1 250 g 不放食 沉? 浮? 2 250 g 1匙(约5克) 沉? 浮? 3 250 g 2匙(约10克) 沉? 浮? 4 250 g 3匙(约15克) 沉? 浮? ………… ②硫酸铜溶解于水 在三只试管中各加入10 mL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5 g、1.0 g、1.5 g固体硫 酸铜。比较三种硫酸铜溶液的颜色。分析,在这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 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编 号 溶液颜 色 清水 量 硫酸铜的质量 溶液质 量 1 2 3 师生一起归纳小结: ①对于有色溶液,可以根据颜色来粗略的区分溶液是浓还是稀:一般来说,颜 色越深,溶液越浓。 师生 共同归纳, 课堂气氛

课题3水的组成

课题3 水的组成 蔡河中学艾保书 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认识水的组成。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学习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方法,认识实验研究和 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 重点:电解水的实验,确定水的组成 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 方法:实验探究 手段:多媒体 课时:一课时 实验准备:直流电源、水电解器,试管、酒精灯、火柴 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 空气的组成如何? 2、情景导入: 我们学习了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空气,自然界中还有什么物质与人类活动、生产密切相关呢?俗话说“不吃一月,无水一周”,今天开始学习自然界中的水。 3、讲授新课: 讨论:地球上哪里有水?水有什么用途? 存在:江河、湖、海占地球表面积的3/4;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水;地层、大气中也含有水; 总量很大(14亿立方千米,2×1018吨) 分布很广,但不均匀。 用途:孕育和维系生命;水是生命之源,农业之本; 水力发电;水运航道和宜人的环境 想一想:1、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2、水究竟是由哪些元素组成? [实验3-1]:水的电解 (介绍装置) 现象: 1、两极都产生无色的气体

2、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问: 大家猜想这两种气体分别是什么气体? (大家回顾氧气的检验方法) 实验:检验两种气体(看动画) 完成学案中实验表格 讨论总结出结论:: 1. 正极:氧气 负极:氢气 V 02:V H2=1:2 (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2. H 2O ?? →?通电 H 2 +O 2 分解反应 3.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介绍氢气: 物理性质: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 化学性质:可燃性(产生淡蓝色火焰) 验纯方法:如图所示(参看动画) 想一想:我们学过那些纯净物?这些物质的组成有什么异同? 4.总结:略 5.练习:课后习题 6.作业:见学案 7.教后 元素 种类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组 成 纯净物 混合物 物质 种类 物质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水的组成word教案(7)

水的组成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水的组成和氢气,学会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观察水的电解实验,观察并检验水的两种电解产物。 2.了解单质、氧化物和化合物的区别和联系,能对一些日常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 【重点难点】 1.水的组成。 2.对单质、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学习内容一 氢气 【学习指导】 阅读课本第79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氢气的物理性质:氢气是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任何成分发生反应,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2.氢气的化学性质:纯净的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混有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所以氢气在点燃前一定要先验纯。氢气能燃烧,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 3.检验氢气的纯度时,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声音很小则表明氢气较纯。 4.氢气燃烧的反应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为:氢气+氧气――→点燃 水。 【讨论交流】 1.氢气点燃前为什么要验纯? 2.氢气验纯时,试管口为什么朝下? 【温馨点拨】 1.氢气里若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 2.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名师归纳】 可燃性气体里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有可能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先验纯。 【反馈练习】 1.检验氢气纯度时,判断氢气较纯的现象是(B ) A .没有听到声音 B .听到很小的声音 C .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D .试管爆炸 2.检验氢气纯度时,手拿充满气体的试管,在移近火焰时,应(B ) A .管口向上 B .管口向下 C .试管保持水平 D .以上都可以 3.下列关于检验氢气纯度的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 A .用排水法收集的氢气,点燃时会发生爆炸 B .检验氢气的纯度时,如听不到响声,说明其纯净了 C .做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前,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 D .用爆鸣法检验出的含有不纯氢气的试管,可立即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氢气 学习内容二 电解水的实验 【学习指导】 阅读课本第80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电解水时,电极上出现气泡,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较少,与负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较多。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是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其中,木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题(含答案)复习过程

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题(含答案)

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题 一、固体物质未完全溶解型 1、20℃时,将50g NaCl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 二、结晶水合物溶于水型 2、将10g胆矾溶解在90g水中,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三、所加物质与水反应型 3、将31g Na2O溶于69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四、多种溶质型 4、在常温下向100g 5%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5g氯化钾粉末,完全溶解后,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五、将浓溶液加水稀释型 5、把40g 30%的NaOH溶液加水至100g,取出其中的10g,这10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六、与化学反应有关型 6、向4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后,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7、8g三氧化硫加入到92g水中完全溶解,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8、20℃向71g20%的硫酸钠溶液中加入30.6g氯化钡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反应恰好完全,求 1、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所得滤渣的质量为多少g? (已知,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Na2SO4 + BaCl2 = BaSO4↓+ 2NaCl 9、含有杂质的5.5gNa2CO3固体投入36.5g10%的盐酸溶液中,刚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

七、与溶解度有关 10、已知氯化铵在30℃时的溶解度为45.8克。30℃时将68.7克氯化铵配制成400克的溶液,通过计算: (1)溶液是否饱和? (2)若不饱和,为了使其饱和,可用下面的方法: ①蒸发溶剂法:需蒸发多少克水才能成为饱和溶液? ②加溶质法:需再加入多少克氯化铵,溶液才能成为饱和溶液? 11、将下列物质各10g分别投入90g水中,使之充分溶解。请比较下列4种情况下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顺序(注:Ca(OH)2的溶解度不超过0.2g)。 A.Na2O B.NaCl C.CuSO4·5H2O D.CaO 12、现有500g20℃的A物质溶液,若保持温度不变,蒸发掉20g水后,有5gA 析出,若再蒸发掉20g水后,又有7gA 析出,则在2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 13、20℃时,将一定质量的NH4NO3完全溶解于100g水中,将所得溶液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蒸发18.75g水,可使溶液饱和,另一份加入36g NH4NO3也达饱和,求⑴20℃时,NH4NO3的溶解度。⑵原溶液中NH4NO3的质量。

课题3水的组成教案

课题3水的组成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氢气的性质; 2、认识水的组成; 3、了解并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氢气燃烧和水的电解实验现象的观察,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充分利用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电解水的实验确定水的组成 难点:对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等。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提问】出示一杯水,你对水的认识有哪些,水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下水的组成 (板书)4-3 水的组成

思考,提出猜想 创设环境,引入新课 【过渡】在探究水的组成前,我们先认识下氢气的性质。(板书)一、氢气 1、氢气的物理性质: 指导学生观察一瓶氢气,总结氢气的物理性质。 【提问】神舟九号升空使用的燃料是什么? 【讲解】神舟九号升空使用液态氢作为燃料,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那我们现在来研究下氢气燃烧。 【实验演示】现在我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但在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呢,我们要先对气体进行验纯,大家注意观察老师的操作。 【设问】使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说明什么?验纯的操作是怎样的? 【归纳】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前要进行验纯,方法:先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慢慢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声音很小,则说明气体较纯。 【实验演示】现在我就可以对氢气进行点燃实验了,大家注意观察现象。 【提问】火焰呈什么颜色?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什么物质?怎样验证?写出反应方程式。

课题3 学案(第二课时)

第2课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学习目标】 1.知道实验室制气体的装置分为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会简单选择合适的发生装置z 收集装置; 2.熟悉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自主学习】 1.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用药品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顾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相关信息,填空。 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密度比空气的大 或小溶解性及是否与水反应 氧气高锰酸钾______ 过氧化氢溶液_______ ____________ 密度____于空气________溶于水氧气的制取装置确定 气体发 生装置 图 A B 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_______ 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发生装置_______ 气体收 集装置 图 C D E 收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一:学生讨论。 1.制取气体发生装置主要考虑因素a、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若药品为固态,且反应需要加热,则选择装置_________,若药品为固体与液体或液体与液体,不需加热,则选择装置__________。 2.收集装置主要考虑因素a、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则可使用向下排空气法(如图_______) 若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则可使用向上排空气法(如图_______) 若气体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则可用排水法(如图_______) 检验氧气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满氧气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阅读教材P45,讨论。 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为什么略向下倾斜?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管口为什么要放一团棉花?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热时应先_________,然后用_____焰加热,并将灯焰集中在_______部位。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出现______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收集完毕后,应先________ 后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例实验室制取气体,应根据确定发生装置。根据收集装置。如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所选仪器和装置的编号为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元素 第2课时 元素周期表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

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 知识要点基础练 知识点1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 1.认真分析元素周期表可得出以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D) A.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 B.除第一周期外,其余周期的第一种元素总是金属元素 C.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 D.每一周期都有8种元素 知识点2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错误的是(D) A.原子序数 B.元素名称 C.元素符号 D.核电荷数 综合能力提升练 3.如图是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铌的说法正确的是(B)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1 C.一个原子中有41个中子 D.相对原子质量为92.91 g 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的一部分。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11 Na 22.99 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A.12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B.Al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 g C.Si的元素名称是硅,其核电荷数为14 D.它们都属于金属元素

5.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硼为金属元素 B.碳的原子序数是12.01 C.硅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D.硅原子的中子数是14 6.如图所示的①②分别为氧元素、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铝原子的质子数是13 ,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 (2)C粒子属于阴离子(填“原子”“阴离子”或“阳离子”);若D为原子,则x= 7 。 (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BC (填字母序号)。 (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 B (填字母序号)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中考高频冲刺练 7.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氧元素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X表示N2 C.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 D.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同 8.硒元素是人体最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g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3 溶液的浓度(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重难点 重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简单的计算以及溶质质量分数和化学方程式混合的综合计算。难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化学方程式混合的综合计算。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及其教学投影片 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图 投影] 需要多少克水? 缩)前后 质的质量不变。 某稀盐酸溶液与 回顾与思考 板书设计: 课题3 溶液的浓度第二课时 例题2: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 [解] 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x.。 50g ×98%=x×20% x=(50g×98%)/20%=245g 所以:水的质量为245g-50g=195g 答:把5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要水195g。

例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解] 设:这种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CaCO3﹢ 2HCl======CaCl2 + H2O + CO2 100 73 25 g x 100/25g=73/x x=(25×73g)/100=18.25g 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18.25g/100g) ×100%==18.25% 答:这种稀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25%。 附:课堂练习 1.溶液加水稀释时,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 溶质的质量分数 B.溶质的质量 C.溶剂的质量 D.溶液的质量 2.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20g,若将其浓度增大一倍,应采取的方法是() A.加20g氢氧化钠 B.蒸去水10g C.加入2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 D.将溶液中的水蒸发一半 3.若将12g含有少量铜屑(不与盐酸反应)的铁粉样品放到盛有100g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11.6g。试求铁粉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4.在农村和公园里常用喷雾器喷洒农药,喷雾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外缸压缩气体对内缸充气,当缸内压强达到某一值时,喷雾器便能正常工作。现有一喷雾器给葡萄喷洒硫酸铜溶液,需配制含硫酸铜质量分数为4%的溶液。请回答: (1).配制质量分数为4%的硫酸铜溶液5kg,需硫酸铜晶体多少kg。 (2).要使喷雾器内的溶液迅速喷出,则要利用打气筒对内缸充气。当内缸大气压为4.04×105Pa时,喷雾器便能正常工作,若此时喷雾器内溶液的总体积为4.807L,溶液质量为5kg,溶液的深度是0.4m。求喷雾器缸底所受的压强?

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教学时数 2 教学目标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2.掌握溶液质量、体积、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计算3.掌握溶液稀释的计算 4.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重点难点1.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 2.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3.涉及溶液体积的计算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教具、时间设计意图 活动一、感悟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含义 自学教材P41-42 根据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溶质的多少,粗略地把溶液分为浓溶液、稀溶液。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确切地知道一定量的溶液中含多少的溶质,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溶质的质量分数只是 其中的一种。 练习: 1.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其含义为: 2.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6.5%,其含义为: 小结: 1.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含义:100份质量的溶液中含多少份质量的溶质或表示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 2.一定温度下,某溶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达到最大值。 活动二、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活动单上的表格,然后小结: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涉及四个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已知其中的两个量,就能求出其它的量。10分钟 理解溶液组成的 含义,溶质的质 量分数是表示溶 液组成的一种方 法。 理解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溶液 质量、溶质的质 量分数四个量间 的关系。

基本公式: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00% 溶液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 例1. 配制50g 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 的质量各是多少? 例2.生产上要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来清洗钢材。要配制 16.29Kg 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需要质量分数为90%(密度 为1.81g/cm 3 )浓硫酸多少毫升?需水多少毫升? 小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其步骤是计算、称量(或量取)、 溶解。需要的仪器有天平、量筒、玻璃棒、烧杯。 练习: 现有100g 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要使其成为20%的氯 化钠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1) 增加溶质,可加入多少克氯化钠? (2) 蒸发溶剂,可蒸发多少克水? (3) 其它方法:如 ,需要多少? 小结:要使溶液变浓常用的方法有:加溶质、蒸发溶剂、加更浓 的溶液等。 10 分钟 25分钟 掌握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加水质量=稀溶液质量-浓溶液质量 知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及所需仪器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元素教案(第二课时)-人教版

课题2 元素(两课时) 第二课时 [教师]上节课我们布置作业,让大家根据P73表4�3记忆一些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张表格。 [投影]展示表格 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名称元素符 号 相结原 子质量 元素名 称 元素符 号 相对原 子质量 元素名 称 元素符 号 相对原 子质量 氢H 1 铝Al 27 铁Fe 56 氦He 4 硅Si 28 铜Cu 63.5 碳 C 12 磷P 31 锌Zn 65 氮N 14 硫S 32 银Ag 108 氧O 16 氯Cl 35.5 钡Ba 137 氟 F 19 氩Ar 40 铂Pt 195 氖Ne 20 钾K 39 金Au 197 钠Na 23 钙Ca 40 汞Hg 201 镁Mg 24 锰Mn 55 碘I 127

[提问]从此表格,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回答]1.知道一种元素,可以查出元素符号。 2.知道一种元素,还可以查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说明]相对原子质量一般是不要求记忆的,做题时可查阅此表格或后面的相对原子质量表,有的题中会给出,但是元素符号却必须要记下来。大家可以寻找一些特殊方法来帮助记忆,如钠的元素符号为Na,相当于汉字拼音Na。总之,必须通过各种方法把元素符号记下来。[师生活动]用写有元素符号和元素名称的卡片和学生在课堂上做对照游戏。(注意符号和名称的对应) 也可以两个学生为一组,一人手拿元素符号的卡片,一人手拿元素名称的卡片,互相检查。(也要注意符号和名称的对应) [学生活动)…… [此活动也可在自习课上进行,争取每位同学都参加,这样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记忆元素符号] [提问]元素符号是国际上通用的表示元素的一种符号,它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思考] [答案]元素符号是既可表示一种元素,还可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如,“O”既可表示氧元素,又可表示一个氧原子。 [板书]3.意义: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思考]下列符号各有什么意义? ①2N ②4H ③3S [回答]①“2N"表示2个氮元素; ②“4H”表示4个氢元素; ③“3S”表示3个硫原子。 [说明]因为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所以当元素符号前有系数时,不能说表示几个元素,只能说表示几个原子。这时应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让他们从错误中学到正确的知识。

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题

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题 一、固体物质未完全溶解型 1、20℃时,将50g NaCl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 二、结晶水合物溶于水型 2、将10g胆矾溶解在90g水中,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三、所加物质与水反应型 3、将31g Na2O溶于69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四、多种溶质型 4、在常温下向100g 5%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5g氯化钾粉末,完全溶解后,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五、将浓溶液加水稀释型 5、把40g 30%的NaOH溶液加水至100g,取出其中的10g,这10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六、与化学反应有关型

6、向4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后,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7、8g三氧化硫加入到92g水中完全溶解,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8、20℃向71g20%的硫酸钠溶液中加入30.6g氯化钡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反应恰好完全,求 1、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所得滤渣的质量为多少g? (已知,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Na2SO4 + BaCl2 = BaSO4↓+ 2NaCl 9、含有杂质的5.5gNa2CO3固体投入36.5g10%的盐酸溶液中,刚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

七、与溶解度有关 10、已知氯化铵在30℃时的溶解度为45.8克。30℃时将68.7克氯化铵配制成400克的溶液,通过计算: (1)溶液是否饱和? (2)若不饱和,为了使其饱和,可用下面的方法: ①蒸发溶剂法:需蒸发多少克水才能成为饱和溶液? ②加溶质法:需再加入多少克氯化铵,溶液才能成为饱和溶液? 11、将下列物质各10g分别投入90g水中,使之充分溶解。请比较下列4种情况下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顺序(注:Ca(OH)2的溶解度不超过0.2g)。 A.Na2O B.NaCl C.CuSO4·5H2O D.CaO 12、现有500g20℃的A物质溶液,若保持温度不变,蒸发掉20g水后,有5gA 析出,若再蒸发掉20g水后,又有7gA 析出,则在2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 13、20℃时,将一定质量的NH4NO3完全溶解于100g水中,将所得溶液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蒸发18.75g水,可使溶液饱和,另一份加入36g NH4NO3也达饱和,求⑴20℃时, NH4NO3的溶解度。⑵原溶液中NH4NO3的质量。

第3单元课题2 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

课题2 分子和原子(两课时) 第二课时 [提问]上节课我们讲到,氨气、水、糖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那么分子是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的粒子,它能不能再进行分割了呢?如果能分,那分子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阅读P49,第三段回答此问题) [回答]分子不是最小的粒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投影]展示水分子、氧气分子、氢气分子等的模型。 [总结]从以上模型可以看出,1个水分子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的,1个氢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构成的,1个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即分子都是山原子构成的。 [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学过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现在我们又认识了分子和原子,那么如何用我们现在学到的分子、原子的微观知识去解释宏观世界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呢?这将是我们本节课探讨的问题。 [板书]二、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师]请大家根据前面学过的有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知识以及我们现在掌握的分子、原子的知识,讨论下面的问题。 [投影]展示“讨沦”。 实用文档

1.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小成氯化氢(如图所示)。试分析在氢气与氯气的反应、水的分解等化学变化小,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推论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 [学生分组讨论]…… [选择学生代表陈述讨论结果] 1.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本质区别。在水的蒸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只是水的状态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水分子也没有发生变化,仍为原来的水分子,只是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了。而在水的分解过程中生成了两种新物质——氢气和氧气,此变化是一个化学变化。在此变化中分子发生了变化,反应物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而生成物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构成的。 2.从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的反应示意图可见,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反应物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氯气是由氯分子构成的,而生成物氯化氢则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可见分子发生了变化,而氢气中的氢、氯化氢中的氢是同样的氢原子;氯气中的氯、氯化氢中的氯也是同样的氯原子。所以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而不是原子。 实用文档

13.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第二课时)

8 O 氧 16.00 寨河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导学案 印前签字: 班级: 姓名: 课 题: 第三单元 课题3 元素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年 级: 九年级 科 目: 化学 设 计 者: 马学军 内 容 学习注解 学习目标: 知识:学会正确读、写、用常见的元素符号;知道元素符号所表达的意义。 技能:初步认识解读元素周期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识科学对人类社会的巨大意义。 重点:学会正确读、写、用常见的元素符号;知道元素符号所表达的意义。 难点:初步认识解读元素周期表。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新课预习:根据要求,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1.元素符号采用的是 。 2.书写原则: 。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有上共有 个横行和 个纵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 ,每一纵行称为一个 。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组成万物的基本成分——元素,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这一百多种元素用符号怎么来表示的。 三、课内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 (二)元素符号【阅读】课本P61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元素符号采用的是 。 2.书写原则: 。 铁 铜 铝 氯 硫 碳 钠 3. 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的记忆方法 氢 氦 锂 铍 硼 氮 氧 氟 氖 H Li Be B C N F 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钾 Na Si P S Ar K Ca 锰 铁 铜 锌 银 钡 铂 金 汞 碘 Mn Fe Cu Zn Ag Ba Pt Au Hg I 4.元素符号的意义 (1)“O ”宏观 微观 (2)“2O ”表示 (注意:符号前加数字后只有 意义) 2H : Na : 2Mg : nS (3)用符号和数字表达含义 内 容 学习注解 5个氧原子: 2个钙原子: 氮元素 : 3个磷原子: (三)元素周期表【阅读】课本P62-63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周期表有上共有 个横行和 个纵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 ,每一纵行称为一个 。 2.元素周期表表示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回顾小结 课题3 元素 (二)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用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元素。 2.书写: ⑴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 、O 、S 、C 、P 等。 ⑵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即“一大二小”),如:Ca 、Na 、Mg 、Zn 等。 3.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⑴表示一种元素;⑵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 ①表示氢元素 H 2H :表示二个氢原子 ②表示一个氢原子 注意:元素不讲个数,2H 不能说成二个氢元素。 (三)元素周期表简介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原子序数———— ————元素符号 (核电荷数) ———— 元素名称 ————相对原子质量 ⑴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周期。 ⑵周期表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共有16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2.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⑴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知识的重要工具; ⑵为寻找新元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⑶由于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越靠近的元素,性质越相似,可以启发人们在元素周期表的一定区域寻找新物质(如农药、催化剂、半导体材料等)。 五、检测(100分)(请勿提前做) (一)聪明的选择(5分×7=35分) 1.某药品说明书中标明:本品每克含碘150mg 、镁65mg 、锌1.5mg 、铜2mg 、锰1mg ,这里所标的各成分是指 ( ) A .分子 B .原子 C .元素 D .无法确定 2.下列元素符号书写错误的是 ( ) A .MN (锰) B .Cu (铜) C .Na (钠) D .Al (银) 3.下列元素名称书写正确的是 ( ) A .炭 B .绿 C .汞 D .钙 4.相同元素的原子一定具有相同的( ) A .质子数 B .中子数 C .电子数 D .相对原子质量

(完整word版)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教案(2课时)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药品取用的规程,能进行药品的取用。认识化学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了解常用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过程与方法:通过参观化学实验室,了解实验室规则、仪器名称。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并学会一些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对化学家们研究过程的了解产生探究的欲望。通过本节的动手实验、实践获得乐趣,真正体会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教学重点:仪器的识记;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滴管的使用 教学难点:滴管的使用。 教学准备:试管、镊子、药匙、量筒、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大理石、碳酸钠、稀盐酸、硝酸银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课型与思路:探究式、以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训练为主线,与纠正相结合。 教学设计: 一、趣味导入 150多年前,国际化学权威柏采利乌斯在上一堂实验课时,用手指在试剂瓶中蘸了些溶液,放入口中品尝,看到他那美滋滋的样子,学生们也跟着学起来,结果大上其当。原来柏采利乌斯是先把中指伸入溶液,而后把食指放入口中,他根本没有尝到药品,而学生们实实在在尝到了苦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实验时一定要认真观察,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所以请大家吸取别人的教训。好了,让我们到实验室参观一下吧! 出示化学实验室全景图片。介绍化学实验室的情况,指出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学习化学就必然

要走进化学实验室,因为这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场所,那里有很多仪器和药品正等着你探究化学奥秘。 二、自学与阅读:实验室规则和药品取用规律。 1、药品使用安全原则:“三不”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药品用量节约原则:一般按规定用量,未说明取最少量——固体盖满试管底部,液体1—2ML。 3、用剩药品三不原则:不能放回原瓶,不能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应放入指定容器中. 三、合作探究:药品的取用 探究活动1——固体药品的取用 观察并分析P14化学实验室药品的一些图标,说出化学药品有哪些特征?实验室里有很多药品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性的。 探究活动2——固体药品是如何存放的?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 演示【实验1-1】把锌粒装入试管中。【实验1-2】把碳酸纳粉末装入试管中。 小结:粉状固体用药匙和纸槽,一斜二送三直立;块状固体用镊子,一横二放三慢竖。 探究活动3——液体药品的取用 1)、多量液体直接倾演示:液体的倾倒 【讨论】1、细口瓶的塞子为什么要到放在桌面上? 2、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该快到还是缓慢地倒?(防止药液洒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