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文学史_自考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_自考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_自考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_自考笔记

科目: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秦汉文学:

单项选择题:

1.1.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秦国文学可以提及的是(B)。A.李斯的《谏逐客书》B.吕不韦组织其门人编撰的《吕氏春秋》C.李斯的《之罘刻石》D.韩非的《五蠹》

1.2.从文学的角度看,《吕氏春秋》最大的成就是(A)。A.创作了丰富多采的寓言故事B.开创了集体编书的先例C.保持了战国纵横家的文风D.文风平实畅达,不求华丽

1.3.秦代散文作家可提及者仅有(C)。A.吕不韦B.韩非C.李斯D.苟卿

1.4.《谏逐客书》的作者是(B)。A.吕不韦B.李斯C.贾谊D.晁错

多项选择题:

1.1.下列作品属于李斯的有(BCD)。A.《吕氏春秋》B.《谏逐客书》C.《狱中上书》D.《之采刻石》E.《陈政事疏》

1.2.下列作品属于西汉前期政论文的有(ABCE)。A.陆贾的《新语》B.贾山的《至言》C.贾谊的《治安策》D.王充的《论衡》E.晁错的《论贵粟疏》

1.3.下列文章属于贾谊的有(ABD)。A.《治安策》(一名《陈政事疏》)B.《论积贮疏》C.《论贵粟疏》1).《过秦论》E.《狱中上书》

1.4.西汉中后期,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家是(BE)。A.王充B.董仲舒C.桓谭D.仲长统E.刘向

名词解释题目录:

1.1.《吕氏春秋》

2.1.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在史学思想及写作上有何主要不同?

2.2.简述《汉书》刻画人物细腻的特点。

2.3.简述《吴越春秋》的内容及写作特点。

3.1.辞赋

4.1.乐府民歌

4.2.古诗十九首。

4.3.苏李诗

名词解释题答案:

1.1.《吕氏春秋》是秦统一中国之前,由秦相吕不韦组织其门客集体编撰的一部书,成书约在公元前239年前后。《吕氏春秋》历来被视为杂家著作,其中以儒、道、法、阴阳家思想成分更多一些。其文章一般篇幅短小,以事实说理,平易畅达,不求华丽。从文学的角度看,它的最大成就是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寓言故事。在阐述某一道理时,往往采用一组寓言故事,从不同侧面加以说明,形象生动,趣味盎然。

简答题目录:

1.1.以《谏逐客书》为例,简述李斯散文的主要特点。

1.2.简述西汉初期散文的概况。

1.3.简述西汉中后期散文发展大势。

1.4.简述刘向《新序》、《说苑》的文学价值。

1.5.简述王充散文的特点。

1.6.简述仲长统散文的特点。

2.1.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在史学思想及写作上有何主要不同?

2.2.简述《汉书》刻画人物细腻的特点。

2.3.简述《吴越春秋》的内容及写作特点。

3.1.简述汉代辞赋发展的脉络线索。

3.2.简述贾谊骚体赋的创作特点。

3.3.枚乘的《七发》体现了大赋的哪些特点。

3.4.简述《天于游猎赋》的创作意图和客观效果。

3.5.简述王褒《洞箫赋》在咏物赋发展中的地位。

3.6.简述张衡在赋史上的作用和地位。

4.1.简述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4.2.简说《孔雀东南飞》。

4.3.简述五言诗的起源和形成。

简答题答案:

1.1.答:李斯是秦代惟一的散文作家。其真正称得上散文著作的,主要是《谏逐客书》和《狱中上书》两篇,而尤以《谏逐客书》为代表。秦王政十年(前237),韩国人郑国至秦劝秦修建灌渠,秦大臣认为其别有用心,于是提议驱逐所有外来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于是他上书秦王赢政,指陈逐客之错误,即这篇《上书谏逐客》(一名《谏逐客书》)。此文最突出的特点是用铺张排比的手法,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中心论点:秦人逐客是完全错误的。紧接着就展开论述。先是用铺排手法历叙在秦国的历史上客卿辅助秦国富兵强的事实,说明客卿不曾负秦;次是大肆罗列铺排秦王喜外国的珠玉珍宝、美色、音乐的事实,说明其重物轻人之错误;最后是以理论上分析纳客与逐客的利害,得出结论:秦要统一中国,必须广纳天下士,否则就会危亡。全文罗列事实,极力铺排,极富气势;在铺排中,今昔对比、秦王对人、物的态度对比,逐客与纳客的利害对比,一系列鲜明的对比,使事理昭然,极富说服力。罗列事实,极力铺排,感情强烈,富有气势,颇具战国纵横文章的风范,这是李斯散文的最主要特色。其《狱中上书》虽与此文风格不甚相同,但其铺陈排比的行文特色依然清晰可见。

论述题目录:

1.1.论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1.2.论晁错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2.1.论司马迁的生平和创作心态。

2.2.论司马迁《史记》的成书及体例。

2.3.论《史记》描写人物的艺术特点。

3.1.比较贾谊和枚乘赋作的特点,谈谈汉初辞赋创作的发展趋向。

3.2.以《天子游猎赋》为例,谈谈汉大赋的主要特点。

3.3.论扬雄大赋的创作特点;

4.1.论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4.2.论《古诗十九首》的时代背景及主要内容。

4.3.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论述题答案:

1.1.答:贾谊是西汉初期散文的重要作家。贾谊是汉初思想家中忧患意识最为浓厚的,他的文章指出了藩国之忧,匈奴之患。政治秩序混乱,经济失本无序等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其最重要的政论散文代表作有《治安策》(一名《陈政事疏》)、《论积贮疏》、《过秦论》等,这些文章不仅思想内容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在写作方面也有其突出的特点。第一,其文章多据实设论,理直气壮,深情恳切。如其《治安策》一文,开头即说:“臣窃惟时事,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先声夺人,充满着强烈的忧患意识,造成笼罩全文的气氛,接着则列举各方面的事实,加以分析论证,提出具体措施。由此足见贾谊文章笔锋犀利,富于气势,感情激扬,直切晓畅。《论积贮疏》等也有这种特点。第二,贾谊的文章结构紧凑严密,说理精到透辟。如其《论积贮疏》一文,首先多方说明积蓄的重要,继而着重指出当世生聚者少而糜费者多的堪忧状况,最后提出劝农的相关对策,有理有据,气盛情切,不事含蓄,直截了当讲明事理,论证凿凿,不容置辩,具有不可辩驳的说服力,当然,也充分体现了贾谊深挚的忧国忧民之情。第三,贾谊的文章铺陈排比,渲染淋漓,颇具战国时期纵横家的遗风。如其最负盛名的史论散文《过秦论》。文章纵论自秦孝公至子婴一百五十余年间秦国由强盛走向衰亡的历史,重点铺陈渲染了孝公、惠王、武王和秦始皇执政初期泰国的强大和秦始皇、秦二世的残暴寡思,致使民怨沸腾,使“才能不及中人”的陈涉率众“奋起而攻秦”,导致秦王朝迅速败亡。文章深刻分析了秦亡的根本原因在于“仁义不施”使攻守之势发生了根本变化。文章铺饰排比,尽力渲染,尤其是写秦始皇的一段:“及至秦王,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更是极尽夸饰渲染之能事,淋漓酣畅,气势雄劲,深得战国纵横家游说之辞的风神。

隋唐五代文学

单项选择题:

1.1.隋代诗人卢思道、杨素、薛道衡等是(C)。A.南朝诗风的代表B.玄言诗风的代表C.北朝诗风的代表D.宫体诗风的代表

1.2.隋代诗人江总、许善心、虞世基等是(B)。A.玄言诗风的代表B.南朝诗风的代表C.豪放诗风的代表D.北朝诗风的代表

1.3.“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出自(D)。A.卢思道的《从军行》B.杨素的《出塞》C.隋场帝的《春江花月夜》D.薛道衡的《昔昔盐》

1.4.在南北文风融合进程的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是(C)。A.隋代B.隋末唐初C.初唐贞观时期D.初唐武则天时期

多项选择题:

1.1.隋代来自北齐、北周旧臣中的诗人有(ACE)。A.卢思道B.上官仪C.杨素D.李谔E.薛道衡

1.2.隋代来自梁、陈的诗人有(BCD)。A.卢思道B.江总C.许善心D.虞世基E.王绩1.3.下列作家属于贞观诗坛宫体诗人的有(ABDE)。A.杨师道B.虞世南C.宋之问D.许敬宗E.上官仪

1.4.下列作家属于初唐四杰的有(BCE)。A.王绩B.王勃C.杨炯D.宋之问E.骆宾王

名词解释题目录:

1.1.上官体

1.2.初唐四杰

1.3.馆阁体

1.4.文章四友

1.5.吴中四士

5.1.大历十才子

6.1.元白诗派(新乐府诗派)

6.2.元和体

6.3.韩孟诗派

6.4.长吉体

7.1.小李杜

7.2.武功体

8.1. 古文运动

9.1.唐传奇

9.2.变文

9.3.俗讲

10.1.温、韦

10.2.花间派

10.3.南唐词

名词解释题目录:

1.1.贞观诗坛的新秀上官仪是新成长起来的宫廷诗人,官至西台侍郎,地位很高,名噪一时。他的诗有意摆脱从类书摄拾辞藻的陈规旧习,注重细致体察,自铸新词以状物色,通过物色的动态变化,写出情思的婉转,从而构成情隐于内而秀发于外的绵渺空朦的诗境。这种笔法精细而秀逸浑成的诗作,把五言诗的体物写景技巧大大推进了一步,成为当时人们模仿效法的一种新体诗。这种绮错婉媚、重视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的五言诗,时人称为“上官体”。

简答题目录:

1.1.简述隋代北方诗人的诗风变化。

1.2.简述贞观诗风的新变。

1.3.简述上官体的创新和局限;

1.4.简述初唐律诗体式的定型情况。

1.5.简述陈子昂诗歌的思想性和干预现实的作用。

2.1.简述王维诗的禅趣及空静之美。

2.2.简述孟浩然山水诗的风格特点。

2.3.简述王昌龄七绝的特点。

2.4.为什么崔颖的《黄鹤楼》被誉为唐人七律的压卷之作。

2.5.简述高适边塞诗的风格特点:

2.6.简述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艺术特征。

3.1.简述李白思想性格有何特点。

3.2.简述李白乐府歌行的特点及其对唐代歌行格式转变的贡献。

3.3.简述李白绝句的个性特色。

3.4.简述李白诗歌的想象特色。

3.5.简述李白诗歌对后世的影响。

4.1.简述杜甫的思想。

4.2.简述杜甫诗歌的写实手法。

4.3.简述社甫律体诗的成就。

4.4.简述杜诗的时代特征和波澜老成。

4.5.简述杜诗集大成所表现的三个主要方面。

5.1:简述韦应物山水诗有何独特韵味。

5.2.简述刘长卿诗有什么风格特点。

5.3.简述李益诗风的两重性。

6.1.简述中唐诗歌发展概况。

6.2.简述白居易讽渝诗、感伤诗的特点。

6.3.简述孟郊诗的苦吟风格特征。

6.4.简述刘禹锡咏史诗、竹枝词的风格。

6.5.简述柳宗元山水诗的意境与风格。

7.1.简述李商隐无题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7.2.简述杜牧纪行、写景七绝诗的优美意境。

7.3.简述许浑咏史怀古诗的诗意与情调。

7.4.简述皮日休乐府诗的思想内容。

8.1.简述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8.2.简述晚唐讽刺小品文的成就。

9.1.简述唐传奇兴盛的原因。

9.2.简述唐传奇的分期及各时期的代表作。

9.3.简述变文的取材及特征。

9.4.简述俗讲的内容及特征。

10.1.简述敦煌曲子词与早期文人词的区别。

10.2.简述晚唐五代词内容及表现形式上的特点。

10.3.简述温庭筠词的内容和表现手法。

10.4.简述花间派的词风及其对后世词的影响。

10.5.简述南唐词与西蜀词的区别。

10.6.简述李烃后期词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简答题答案:

1.1.答:隋代诗人,一部分来自北齐、北周,如卢思道、杨素、薛道衡等。他们的诗作,如卢思道的《从军行》、杨素和薛道衡的《出塞》等,反映边塞军旅生活,表达粗犷深沉的悲凉情思,有深雄雅健的气质和慷慨呜咽的北歌之音,是北朝诗风的代表。但入隋之后,南朝文学比较发达,在诗歌体式和艺术表达上为北方作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便。受南朝诗人文采风流的影响,北方文人的诗风亦常发生变化,如卢思道的《掉歌行》、《美女篇入《后园宴诗》等,着意写女性的体态服饰和媚眼细腰,陷于轻艳;薛道衡的名作《昔昔盐》所写也是南朝诗常见的闺怨题材,清词丽句,委婉细腻,情调和趣味都近于齐梁风格。隋炀帝即位后,身边聚集了一批南朝文士,如虞世基、王育、诸葛颖等,着意于辞采华美和对仗工整,纯粹为作诗而作诗,雕琢堆砌,了无生气,整个诗坛明显地向重文采的南朝诗风方面发展。隋炀帝虽有一些清丽明快的乐歌,但他附庸风雅,以文学领袖自居,常聚集文人宴饮赋诗,沿袭梁、陈贵族文人以诗为娱的生活方式,最终使诗歌创作由抒情转向娱乐,转向咏物和咏宫廷生活琐事,诗歌很快走向了贵族文学的末路。

论述题目录:

1.1.论隋代文学的过渡性质。

1.2.论初唐四杰诗歌的创作特点。

1.3.论陈子昂诗歌的风骨兴寄及其对唐诗发展的贡献。

2.1.论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不同特点。

2.2.论高适、岑参边塞诗在内容及表现手法方面有何不同。

3.1.论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点。

4.1.论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

4.2.论杜诗集大成的内涵及其表现特征。

5.1.论“大历十才子”诗歌的艺术特色。

5.2.谈谈顾况和李益的诗各有什么特点。

6.1.论元稹和白居易诗歌之异同。

6.2.论韩愈以文为诗的特点及其在诗歌上的创新。

6.3.论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

6.4.论刘禹锡诗歌的艺术特色。

6.5.论刘禹锡和柳宗元被贬后诗歌创作上的不同特色。

7.1.论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7.2.论杜牧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

7.3.论贾岛、姚合诗的苦吟与孟郊诗的苦吟有何异同。

8.1.论韩柳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

8.2.论韩愈古文的成就体现在哪些方面。

8.3.论柳宗元对文学散文的贡献b

9.1.论唐传奇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10.1.论温庭筠和韦庄词在艺术表现上的异同。

10.2.论李烃前后期词的不同风格。

论述题答案:

1.1.答:隋代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其作者主要来自前朝:一部分来自北齐、北周旧臣,如卢思道、杨素、薛道衡;一部分来自梁、陈的文人,如江总、许善心、虞世基等。前者是北朝诗风的代表,后者是南朝诗风的代表。言武功和气质,北胜于南;若论文采风流,则以南朝为擅长。北方文人所写诗歌,如卢思道的《从军行》、杨素和薛道衡的《出塞》等,反映边塞军旅生活,表达真挚悲凉的情思和深雄雅健的气质,保持北朝诗风的基本风格。但在他们的创作中,也自觉不自觉地学习南朝文学的表现手法,使其诗风亦常发生变化,如卢思道的《掉歌行》、《美好篇》,着意于女性服饰形貌的描写,不免陷于轻艳;薛道衡的名作《昔昔盐》,写闺怨的题材,清辞丽句,委婉细腻,情调和趣味偏于齐梁风格。在隋文帝时代,南北两种诗风并存,虽在诗风方面有过相互影响,但未能相互融合。至隋场帝,他身边聚集了一批南朝文人,虞世基等作为文学侍从,多写应制、奉和之作,刻意追求辞采华美和声律工整,为作诗而作诗,鲜有可观之作;隋炀帝本人虽写过一些清丽明快的乐歌,但却附庸风雅,以文学领袖自居,常聚集文人宴饮赋诗,沿袭齐、梁、陈贵族文人以诗为娱的生活方式,使文学由抒情转向娱乐,转向咏物和咏宫庭生活琐事,诗歌又走向了贵族化的道路。故终隋一代,南北诗歌的合流仅限于诗风方面的局部影响,总体呈现出合而未融的状态,表现了由六朝诗风向新诗风转变的过渡性质。隋代的散文也大抵如此。骈文虽在徐陵、庾信之后难于再有新的发展,但隋代文章像点样子的却仍几乎全是骈文,效颦学步,每况愈下,无可称述;散文

仍处于未振起阶段,亦无好的作品面世。隋文帝和李谔等人曾反对文饰,提倡复古,隋文帝也企图通过政治力量来改变六朝以来的浮靡文风,但收效微乎其微。故终隋一代,仍然维持着南北朝散文发展的原有局面。从上述诗文发展的情况看,我们可以说隋代文学是六朝文学的余响,呈现出一种过渡的性质。

魏晋南北朝文学

单项选择题:

1.1.在中国诗歌史上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创作高潮的是(C)。A.西汉末年B.东汉时期C.建安时期D,正始时期

1.2.中国文学史上五言诗兴盛、七言诗奠基的阶段是(A)。A.建安时期B.正始时期C.东汉时期D.齐梁时期

1.3.建安时期诗歌成就最高的是(D)。A.曹植和刘帧B.曹植和王粲C.王粲和蔡琰D.曹操和曹植

多项选择题:

1.1.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有(ADE)。A.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B.阮籍C.嵇康D.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荣、徐斡、阮禹、应易、刘桢)E.蔡琰

1.2.下列作家属于建安七子的有(BCDE)。A.嵇康B.王粲C。孔融D.应易E.刘帧

1.3.下列诗作属于曹操的有(ABCD)。A.《薤露行》B、《蒿里行》C.《短歌行》D.《步出夏门行》E.《老将行》

名词解释题目录:

1.1.建安风骨

1.2.建安七子

3.1.太康诗风

3.2.左思风力

3.3.游仙诗

3.4.玄言诗

5.1.元嘉诗歌

5.2.元嘉三大家

5.3.山水诗

5.4.永明体(新体诗)

5.5.竞陵八友

5.6.四声八病

5.7.宫体诗

5.8.北地三才

5.9.吴歌

5.10.西曲

7.1.骈文

8.1.志怪小说

8.2.志人小说

名词解释题目录:

1.1.所谓“建安风骨”,即是建安时期诗歌所表现出来的总体风格特点。“风”主要指作品的思想内容,“骨”主要指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汉末社会动乱,生计多艰,这一方面给士人建功立业提供了可能,激发他们积极进取的强烈愿望。又一方面,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的现实,又使他们有岁月不居、人生无常的深沉叹息,加上诗歌中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故使这一时期的诗歌总体上呈现出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风格特色,具有鲜明的时代和个性特征,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代表作家为三曹、七子及蔡琰。

简答题目录:

1.1.简述建安风骨形成的原因。

1.2.简述曹丕诗歌的特点。

1.3.简述王荣诗歌的艺术特点。

2.1.简述正始政治时局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2.2.简述阮籍的生平与思想。

2.3.简述嵇康诗歌的特色。

3.1.简述太康诗风形成的原因。

3.2.简述太康诗歌的内容特点。

3.3.简述太康诗歌艺术形式的特点。

3.4.简述刘琨的经历及其思想的转变。

3.5.简述刘琨诗歌的特色。

3.6.简述郭璞《游仙诗》的内容及艺术特色。

3.7.简述玄言诗产生的原因及发生发展过程。

3.8.简述玄言诗的内容、形式特点及其文学贡献。

4.1.简述陶渊明的生平。

4.2.简述陶渊明的思想及人生境界。

5.1.简述元嘉诗风新变及其原因。

5.2.简述元嘉诗歌创作的新特点。

5.3.简述鲍照诗歌的内容。

5.4.简述永明诗歌的发展创造及其原因。

5.5.简述永明声律说及其在诗歌史上的地位。

5.6.简述永明诗歌的创作方向及其背景。

5.7.简述梁陈诗歌创作的三种类型。

5.8.简述宫体诗发展的三个阶段。

5.9.简述宫体诗的特点。

5.10.简述庚信前后期诗风之不同。

5.11.简述南朝民歌的内容及其产生的原因。

5.12。简述南朝民歌的艺术特色。

5.13.简述《西洲曲》的艺术特点。

5.14.简述北朝民歌的内容与艺术特色。

5.15.简述《木兰诗》的艺术特点。

6.1.简述建安赋作繁荣的原因。

6.2.简述《洛神赋》的艺术特色。

6.3.简述《三都赋》的特点。

6.4.简述《惮亡赋》的特点。

6.5.简述西晋愤世疾俗赋的新特点。

6.6.简述南朝骈赋的形式及内容特点。

6.7.简述庾信赋的特点。

7.1.简述建安散文的特点。

7.2.简述《大人先生传》和《与山巨源绝交书》艺术之异同。

7.3.简述《水经注》的写作特点。

8.1.简述志怪小说的思想和艺术特点。

简答题答案:

1.1.答:建安诗坛,上起汉献帝建安元年(196),下迄魏明帝太和六年(232),即汉末魏初文学。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五言诗兴盛、七言诗奠基的阶段。作家众多,诗作丰富’,在中国诗歌史上第一次掀起文人诗歌的创作高潮,并形成了“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形成“建安风骨”的主要原因:第一,动乱的社会现实。汉末的动乱现实,一方面给士人们提供了建功立业的可能,激发了他们积极进取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是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的生活,给士人们带来了岁月不居、人生无常的深沉叹息。因此形成了慷慨任气、以悲凉为美的风尚。第二,儒学的传统地位发生动摇。汉末天下大乱,儒学也逐渐失去了其一统天下的地位,土人也随之从儒家经学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发现了自我,重视感情欲望,重视个性表现。在文学方面,诗歌也开始摆脱了作为经学附庸的地位,转向非功利的抒情。诗歌创作完全是抒作者一己之情怀,反映社会残破,表达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均具强烈的主观色彩,感情浓烈。第三,五言诗已完全成熟。在形式上,五言诗已达到完全成熟,作家自觉追求词采的华美,但又不假雕饰,情之所至,色彩摈纷。由于种种原因,形成了建安诗歌彬彬大盛的局面,形成了“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

论述题目录:

1.1.论曹操诗歌创作的成就。

1.2。论曹植诗歌的思想内容。

1.3.论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

1.4.论蔡琰五言《悲愤诗》的内容及艺术特点。

2.1.论正始时代思潮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2.2.论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

3.1.论左思《咏史》的艺术成就。

4.1.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4.2.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境界。

5.1.论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成就。

5.2.论鲍照诗歌的艺术成就。

5.3.论谢眺诗歌的艺术成就。

6.1.论建安赋作的特点。

6.2.论两晋赋的内容及形式特征。

7.1.论骈文的特征。

7.2.论南朝骈文的发展成熟过程。

8.1.论《搜神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8.2.论《世说新语》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9.1.论曹丕《典论;论文》的主要内容。

9.2.论陆机《文赋》中关于创作构思的论述。

9.3.论刘勰《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

9.4.论钟嵘《诗品》的文学批评成就。

论述题答案:

1.1.答: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作为一个乱世英雄,他鞍马间为文,将时局的混乱动荡,自己戎马倥偬的经历,削平诸侯、统一天下的雄心及人生短促、功业难成的慨叹,都交织在诗歌之中,形成了他古直悲凉、慷慨沉雄的艺术风格。曹操诗歌创作的一大成就,是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的全盛局面。曹操喜爱并精通乐府音乐,他“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他所传乐府诗,又多“以乐府题叙汉末事”,即采用乐府古题,记汉末事实,如《薤露》、《蒿里》,乐府旧辞均为挽歌,曹操用其悲凉苦恨之调,创作《薤露行》、《蒿里行》,生动地再现了汉末社会动乱、民生凋敝的苦难现实,“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遂成为“汉末实录”。自曹操首开以乐府古题自作新诗的风气之后,建安诗人遂群起仿效。这种直面现实人生的写实传统,一直影响到唐代杜甫、白居易等人新题乐府诗歌的创作。曹操的诗歌有一种悲凉沉雄的独特艺术风格。他的诗特别能表现出自己的个性特色,如其《短歌行》、《步出夏门行》中的《观沧海》、《龟虽寿》等,既有政治领袖人物的宏大气魄、君临天下的不凡气度与坚若磐石的不变信念,又有功业难成、人生苦短的慨叹,语言质朴本色,感情真切浓烈,高远阔大,昂扬奋发,悲歌慷慨,气韵沉雄。确有开建安一代诗风之功。

先秦文学:

单项选择题

1.1.“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这一论断出自于(D)。A.《尚书?尧典》B.《毛诗大序》C.《吕氏春秋?古乐》D.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

1.2.“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此说出自(B)。A.《毛诗大序》B.《尚书?尧典》C.《吕氏春秋?古乐》D.《河图玉版》

1.3.“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此说出自(C)。A.《宋书?谢灵运传论》B.《尚书?尧典》C.《吕氏春秋?古乐》D.《周易?中孚》九二

1.4.“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这段篮辞出自(A)。A.《周易?贪》六四B.《周易?中孚》九二C.《周易?归妹》上六D.《卜辞通纂》三六三

多项选择题:

1.1.我国古籍中多有对原始歌舞的记载,比较著名的有(ACD)。A.《毛诗大序》B.《周易?贲》六四C.《尚书?尧典》D.《吕氏春秋?古乐》E.《礼记?郊特牲》

1.2.原始歌舞的产生,与初民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能够说明这一问题的例子有(BCE)。A.《孟子?离娄下》的逢蒙学射B.《河图玉版》的古越俗祭防风神C.《吕氏春秋?音初》的涂山氏女作候人歌D.《山海经?大荒北经》的黄帝战岩尤E.《淮南子?应道训》的举重劝力之歌

1.3.今存可以看到原始歌谣的影像或可以视作原始歌谣的古歌谣有(ADE)。A.《周易?贲》六四B.《河图玉版》C.《吕氏春秋?古乐》D.《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所载《弹歌》E.《礼记?郊特牲》所载《蜡辞》

1.4.下列神话故事属于远古神话的有(ACDE)。A.关于女蜗造人和补天的故事B.关于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C.关于羿射九日为民除害的故事D.关于鲧、禹父子治水的故事E.关于黄帝战虽尤的故事

名词解释题目录:

1.1.神话

2.1.风、雅、颂

2.2.赋、比、兴

2.3.六诗(六义)

2.4.重章

3.1.《尚书》

3.2.《春秋》三传

4.1.楚辞

4.2.九歌

名词解释题答案:

1.1.神话即是关于神的故事。按照马克思有关神话的论说,其具有一些基本特征:它是想象或幻想的;它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和所经历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是经过“幻想”加工成为想象中的“神化”了的现实生活;它反映了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并征服自然(或社会)的愿望;它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做出符合实际的解释的远古时代的产物。

简答题目录:

1.1.简述神话的起源。

1.2.简述神话与传说的关系。

2.1.简述《诗经》的流传情况。

2.2.简述《诗经》中下层人民社会政治诗的具体内容。

2.3.简述《诗经》中官吏对政治表达不满的诗的具体内容。

2.4.简述《诗经》中抒发生活郁懑和人生忧伤的诗的具体内容。

2.5.简述《诗经》中称颂执政者的诗的具体内容。

2.6.简述《诗经》中爱情诗的两种风格。

2.7.简述《诗经》中反映与爱情婚姻相关的社会问题的诗的具体内容。

2.8.简述《诗经》中抒情与写实相统一的特点。

2.9.简述《诗经》在形式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3.1.简述春秋战国时期诸子散文繁荣的原因。

3.2.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散文繁荣的原因。

3.3.简述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特点。

3.4.简述《老子》的文学价值。

3.5.简述《论语》的文学特点。

3.6.简述《墨子》的文章特点。

3.7.简述《庄子》的文学特色即是其寓言特色。

3.8.简述《苟子》说理文的特色。

3.9.简述《韩非子》说理文和寓言的特点。

4.1.简述“楚辞”与“赋”的区别。

4.2.简述《九歌》的艺术特点。

4.3.简述《九章》的风格特点。

4.4.简述《招魂》的艺术特色。

简答题答案:

1.1.答:神话的起源,情况比较复杂,它既与劳动生活紧密相联,也与原始宗教关系密切。从今存的神话作品看,不论它们想象多么神异,它所表现的内容总是反映着劳动生活,或者说,总有劳动生活的影子,如战胜干旱、洪水及其他自然灾害,便是我国和世界远古神话的共同主题之一。初民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也与长期的劳动生活有直接的关系,正是劳动才促使初民的大脑不断发达起来。因此,劳动生活是神话得以产生的最根本的条件。神话的产生与原始宗教关系密切。初民们敬畏和崇拜观念的产生,源于他们对生活经验的最初思考。比如对雷电、风暴、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初民们是十分惧怕的,而他们当时又不可能对这些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他们只能怀着敬畏的心情祈祷,希望并相信以虔诚的崇拜和语言的力量,可以使神灵保佑自己,免除对他们的危害,这便是最初的宗教观念。在初民的潜意识中,把自然力量想象成有生命力的东西。他们这种万物有灵的观念,随着宗教巫术活动而强化,其中就有神话的因素。事实上,神话中的风雨雷电、山川草木等有生命的自然形象及其作为,最初就来自于原始宗教的意识,是由初民们曾经崇拜的自然现象不断变化而来的。神就是生命化的自然,把神界和人间联系起来的是“灵”和“巫”。从这个意义上说,神话的产生与原始宗教有极大的联系。

论述题目录:

1.1.论我国神话的主要特征。

1.2.论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2.1.论《诗经》中情爱诗的主要内容。

2.2.论《诗经》中社会政治诗的主要内容。

2.3.分析《诗经》中史诗重要篇章的艺术特色。

2.4.论《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

2.5.结合具体作品说明赋、比、兴的含义。

3.1.论《左传》的文学特色。

3.2.论《战国策》的文学特色。

3.3.论《孟子》文章的主要特色。

3.4.论《庄子》寓言特色。

4.1.论楚辞产生的相关因素。

4.2.论楚辞的文体特点。

4.3.论《离骚》的思想内容。

4.4.论《离骚》的主要艺术特点。

4.5.论《九辩》的艺术特色及其与《离骚》在思想、艺术上的异同。

论述题答案:

1.1.答:我国的远古神话十分丰富,著名的有女娟、羿、鲸和禹、黄帝,以及“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它们虽各有不同,但有一些基本特征是它们所共有的。第一,不论是以战胜自然力为主的神话,还是以战胜人间罪恶为主的神话,都紧紧地围绕着人的生存这个主题。女蜗补天,羿射九日、禹治洪水等,都是为了战胜自然灾害;大禹杀鲸,黄帝战虽尤,是为了清除人间的恶势力;女娲造人、大禹和涂山氏之女的爱情,也同样贯穿着为人生的意义。所以,不管神话的想象多么离奇,贯彻始终的都是为人生的主题。第二,神话中的英雄人物都充满着昂扬的斗志、神异的能力和英雄的气概。神话英雄面对巨大的自然灾害,不是听天由命、束手无策,而是主动积极地以神奇无比的力量和对策去征服自然力,改变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状况。这说明,在我国远古神话中,饱含着对人生的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第三,不论哪一类神话,都熔铸着浓烈的情感,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表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初

民们对英雄人物的热爱和对自然灾害、人间恶势力的憎恨,都是通过奇异的想象进行虚幻的加工夸饰。形象鲜明地体现于神话之中。情感、形象和想象,正是使神话具有文学特征的三个关键因素,也是后世一切文学作品最根本的因素。因此,神话与其他艺术一起,成为文学艺术发展的奠基石。第四,神话是一种集体创作,在口头流传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变化和成型。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论述题及答案汇总 宋诗 一、名词解释 1、宋初三体:一以当时的一些达官贵人如徐铉、李?等为代表,以白居易为师,诗风平易浅俗,是当时的主流诗歌,此为白体诗。一以稍后的杨亿、刘筠、钱惟演为代表,以李商隐为师,辞藻华丽,讲究用典,是白体之后的诗坛主流,此为西昆体。一以魏野、林逋等隐士为代表,以贾岛、姚合为师,多用白描手法写隐逸生活,诗风清苦,此为晚唐体。 2、苏梅:苏舜钦在诗歌上创作上与梅尧臣齐名,人称苏梅。 3、半山体:王安石退居江宁后,诗风发生了重大变化,远离了政治、社会,多写山水自然。形式上以绝句为主,很少长篇古体;艺术上讲究炼字、对仗,意境优美含蓄,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后人将他这一时期的诗风称为“半山体”。 4、苏黄:在宋代,黄庭坚被认为是与苏轼并驾齐驱的诗人,称之为“苏黄”。 5、点铁成金、夺胎换骨:这是黄庭坚的创作方法,就是对前人的作

品加工改造,一是不改变前人作品的意思,但用新的语言来表达;一是袭用前人的语言,但表达的是新的意思。 6、江西诗派:南宋初,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将黄庭坚、陈师道等二十余人列为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在黄庭坚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他们的创作具有与黄庭坚类似的众多特点,讲究用典,生新瘦硬,是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派。 7、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家):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家”,指的是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这四大家虽然早期曾受江西诗派影响,但除尤袤外,其他三人均能跳出江西诗派的樊篱,自创面目。 8、永嘉四灵:永嘉四灵。指的是浙江永嘉(今温州)的四位诗人: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赵师秀(字灵芝)、翁卷(字灵舒)。他们的诗以贾岛、姚合为宗,多为近体,喜用白描,不用典,主要描写山水自然和自我感受,境界狭窄,讲究苦吟,诗风单一。 9、江湖诗派:江湖派是稍晚于四灵,并受四灵影响的一个诗派,因作品多收入《江湖集》而得名。他们多为落第文人、江湖清客。诗风不一,有的粗犷豪放,有的幽静清苦,有的新奇,有的旷达。代表人物主要有刘克庄、戴复古、方岳等。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笔记

20XX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一编复习笔记 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 第一节上古歌谣 识记: ①《尚书·尧典》、《吕氏春秋·古乐》、《诗大序》中关于上古歌谣的论述。 《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吕氏春秋·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毛诗大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②《弹歌》、伊耆氏《蜡辞》和《周易·贲卦》六四爻辞。 《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制造弓弹打猎的生活情状) 伊耆氏《蜡辞》: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咒语) 《周易·贲卦》: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筮辞) 理解: ①上古歌谣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 原始歌舞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最初的歌舞往往就是他们日常生活情状的重演或是庆祝、祭典活动本身。初民每天都在创造新的歌舞,同时传唱已有的歌谣。 ②原始歌舞诗、乐、舞合一的综合性。 歌唱和舞蹈是初民天然的表现和抒情方式。初民每天都在创造新的歌舞,同时传唱已有的歌谣。 第二节神话传说 1.神话及其产生 识记:神话的性质。 1.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 2.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 . 3.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社会)并征服自然(社会)的愿望。 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做出符合实际的解释之时代的产物。 理解:神话的劳动起源说。神话的宗教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认为神话伴随着初民的劳动生活而产生,宗教起源说指实为神话产生于初民的宗教活动。 劳动起源说:神话的内容总是反映着劳动生活,初民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与漫长时期的劳动生活有直接关系,劳动生活是神话得以产生的最根本条件。 宗教起源说:初民的敬畏和崇拜观念,产生于他们对生活经验的最初思考,这便是最初的宗教观念。当他们从崇拜敬畏,变而为企图解释和支配自然力时,神话也就产生了。神话的产生与原始宗教有极大联系。 简单运用:神话与传说的区别。 1.一般说来,神话的产生要比传说早; 2.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 3.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神异色彩,传说则内含着人间的行为准则。 在实际的存在形态上,每一个神话系统中往往都是神话和传说交织并存的。 2.我国神话的主要特征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历年试题与答案

全国2011年4月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3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表现了初民与自然抗争的古代神话是( C ) A.盘古开天辟地 B.女娲造人 C.后羿射日 D.黄帝战蚩尤 2.下面诗歌属于下层人民抨击统治者的诗篇是( A ) A.《鄌风·相鼠》 B.《小雅·北山》 C.《大雅·荡》 D.《王风·黍离》 3.先历史散文具有古奥迂涩特点的是( A ) A.《尚书》 B.《国语》 C.《左传》 D.《战国策》 4.先历史散文具有文学剪裁功夫的著述是( B ) A.《尚书》 B.《左传》 C.《国语》 D.《战国策》 5.先诸子散文最具雄辩色彩的是( A ) A.《孟子》 B.《庄子》 C.《荀子》 D.《非子》 6.具有铺排夸饰、想象丰富诗风特点的诗歌是( B ) A.《诗经》 B.楚辞 C.汉乐府 D.《古诗十九首》 7.《吕氏春秋》向来被视为( C ) A.史传散文 B.纵横家书 C.杂家著作 D.志人小说 8.刻石文的主要用韵形式是( C ) A.句句为韵 B.二句为韵 C.三句为韵 D.四句为韵 9.两汉后期政论散文创作的新特点是( D ) A.切直晓畅,议论政事富于情感 B.委婉曲折,常常借助比喻说理 C.愤世嫉俗,批评政治不留情面 D.引经据典,以阴阳灾异论政议事 10.王充《论衡》的著述宗旨是( D )

A.“崇谶纬” B.“陵霄汉” C.“正是非” D.“疾虚妄” 11.班固的《汉书》在体例上将《史记》中的“世家”并入( C ) A.本纪 B.书 C.传 D.表 12.开拓了文学史上京都赋创作先河的是( B ) A.《东都赋》 B.《蜀都赋》 C.《二京赋》 D.《三都赋》 13.从现存资料看,较早对汉乐府进行分类的是( B ) A.应亨 B.蔡邕 C.夏侯宽 D.郭茂倩 14.下列诗句出自《古诗十九首》的是( C ) A.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B.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 C.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D.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15.中国诗歌史上纯粹的七言诗始自( B ) A.操《短歌行》 B.丕《燕歌行》 C.植《野田黄雀行》 D.琳《饮马长城窟行》 16.建安诗坛上最杰出的诗人是( C ) A.操 B.丕 C.植 D.蔡琰 17.“悼亡”一词专指为“悼妻”,始自( A ) A.岳 B.陆机 C.左思 D.琨 18.占据东晋诗坛主流地位的是( C ) A.游仙诗 B.乐府诗 C.玄言诗 D.山水诗 19.渊明一片仁心与安于贫穷的道德准则来源于( B )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佛家思想 D.玄学思想 20.灵运的诗歌属于( C ) A.正始诗歌 B.太康诗歌 C.元嘉诗歌 D.诗歌 21.成为后世笔记小说发展基础的是( B ) A.志怪小说 B.志人小说 C.神话故事 D.佛经故事 22.《搜神记》作者干宝的籍贯是( C ) A.城(今太康) B.东海(今郯城)

自考古代文学史二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王禹偁:考点 1.白体:白体是宋初出现的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有李昉、 徐铉、王禹偁;白体学白居易,诗风平易晓畅。 2.简述王禹偁的诗歌创作成就:(1)促进宋初诗风变革。 (2)早年学习白居易的诗歌,侧重学习白居易的闲适 唱和诗。(3)贬官商周以后,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 关心民生疾苦的作品。(4)兼擅各体,五、七言古诗有 意效法白居易的平易诗风,近体诗、绝句不乏平淡清远 的格调。 3.在宋代顾问运动中,柳开是先驱者。(柳开、穆修等人的 倡导复古和坚持写古文,为后来宋代的古文运动开了头)4.王禹偁的散文:在追求平易自然的文风方面有开创之功, 使中唐韩、柳切近现实的平易古文在宋初重现,成为欧 阳修改革文风的先声。 5.宋初诗派:白体、昆体、晚唐体。白体学白居易,诗风

平易晓畅,主要诗人李昉、徐铉、王禹偁。 6.柳开:河北大名县,《河东先生集》。自觉地以恢复韩愈、 柳宗元古文的传统为己任。(1)反对五代浮艳文风(2)主张文道合一。(3)鼓吹复古(4)倡导质朴文风 黄庭坚:考点 1.黄庭坚的词无论豪放、旷达还是婉丽之作,都带有他的个性色彩,即:兀傲俊洁。(都带有的个性色彩) 2.黄庭坚:自号山谷道人,杨万里在《诚斋诗话》中称黄庭坚诗为‘山谷诗体’,严羽《沧浪诗话》将其列为‘山谷体’。 3.诗论黄庭坚诗歌的艺术特色:山谷体诗的基本特征(求生避熟,求雅脱俗)其艺术特点有三: (1)喜欢用拗句。以学杜为宗旨,重视句法,发展拗句、拗律的体制。(2)‘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长于点化铸造,富有思致和机趣。(3)风格生新瘦硬,兼有自然晓畅的一面。好奇尚硬,造语洗尽铅华,独标隽旨,风格生新瘦硬峭拔,同时兼有浏亮芊绵的一面。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整理

先秦文学 上古传说文学 神话基本特性: 1、神话都就是想象的或幻想的。 2、神话就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与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与说明。 3、神话反映了远古人类解释自然并征服自然的愿望。 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 我国神话系统 (一)创世神话《开天辟地》、《女娲造人》 (二)自然灾害神话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 (三)战争神话皇帝大战蚩尤 神话主要特征: 1、无论就是战胜自然力为主的神话,还就是战胜人间罪恶为主的神话,都紧紧围绕着人都生存这个主题。 2、神话中的人物都充满着昂扬的斗志,神异的能力与英雄气概。 3、不论就是哪一类神话都熔铸着浓烈的情感,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 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1、神话的艺术规则为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 2、丰富多彩的神话作品,成为后世文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 《诗经》 《诗经》的社会人生内涵: 1、婚恋诗 2、抒发多种人生感慨的诗 3、政治讽喻诗 4、史诗及其她

《诗经》的文学成就: 1、抒情与写实的统一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3、四言诗的典范 4、章法结构(重章复沓)与语言特色(质朴畅达,词汇丰富,双声叠韵连绵词与叠字的大量运用) 先秦散文 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文集就是《尚书》,它以记言为主。 《左传》的叙事艺术: 它就是春秋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其文学色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富有文学表现力的剪裁功夫 2、采用全知叙事视角 《左传》的写人艺术: 叙写历史时注重刻画人物,许多人物形象都性格鲜明。 1、以言语,行为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2、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的环境中营造 《左传》的辞令艺术“ 《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史。约前1000年到前440年 《战国策》铺排纵姿的文学特色: 1、铺张辩丽,夸饰恣肆的风格 2、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 3、引譬设喻,善用寓言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论述简答题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论述题 1.论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 2.试论《左传》的文学特色。 3.试论《孟子》文章的主要特点。 4.试论《庄子》的寓言特点。 5.分析《离骚》的思想内容。 6.试论《史记》描写人物的艺术特点。 7.结合作品,说明东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点。 8.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 9.试论曹植诗歌的思想内容。 10.分析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 11.试论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 12.试论左思《咏史》的艺术成就。 13.说明鲍照诗歌的艺术成就。 14.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境界。 15.试述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点。 16.分析孟浩然与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不同。 17.试述杜诗的“集大成”。 18.说明韩愈“以文为诗”的特点及其在诗歌上的创新。 19.试论韩柳古文理论对散文革新运动的推动作用。 20.分析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21.试论李煜前期词与后期词的不同。 22.试论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贡献。 23.试论苏轼对宋词的贡献。 24.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25.试论陆游爱国主义诗歌创作的成就。 26.试论辛弃疾词作的艺术成就。 27.试论《西厢记》的艺术特色。 28.试论《窦娥冤》中窦娥的形象以及此剧的悲剧艺术特色。 29.试论《三国演义》艺术构思的特点以及人物塑造的方法。 30.试论《水浒传》人物塑造的特点以及小说语言的特色。 31.试论《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 32.试论《长生殿》中爱情描写与政治批判之关系。 33.论《桃花扇》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 34.试论曹雪芹《红楼梦》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的悲剧命运的揭示。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论述题答案 1.1.论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 (1)写实和抒情的融合。 ①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 ②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的。 ③叙事性的诗作中也饱含着作者的感情。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资料 简答题 1、屈原作品的艺术成就: 答:(1)屈原是第一次有意识地把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段集中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在创作中驰骋想象,采用夸张的手法,使作品充满着激荡人心的浪漫色彩。 a.作者在长期政治上斗争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和态度加以升华,运用想象进行高度的集中概括和大胆的艺术夸张。 b.善于把神话传说与自己的思想感情结合起来,运用神话素材抒情写志,扩大了诗歌的境界,使他的诗歌别具风格。 (2)屈原的诗歌继承和发展了《诗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楚辞》中的比兴比起《诗经》有重大发展。《楚辞》中的比喻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奇特性为诗人驰骋浪漫主义的奇思妙想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他的作品善于凭借'山川之助'创造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如《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把相思的愁苦和秋风,落叶联系起来,更加突出了湘君的悲哀与孤寂。 (3)在描写人物、状摹物态方面,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在《招魂》中诗人对楚宫美人群像的刻画尤其精彩。 (4)在文学形式和诗歌语言的运用上,也极富开创性。 2、汉赋的形式特点: 答:以司马相如的作品为例, (1)结构宏伟,富丽堂皇。讲究场面的开阔,层次的分明,有空间的转移,时间的流动,多种场面、生活、气氛构成了一种极其广阔复杂而又极其统一和谐

的艺术画面。如他的《子虚赋》《上林赋》中写天子的宛囿的广大富饶,天子诸侯打猎的盛况和壮观及种种排场,场面非常开阔,层次也很分明,给人一种富丽堂皇之感。 (2)讲究绘声绘形,有声有色。声音、色彩的种类极多,变化极大,穷形极相,动魄惊心,就其总的气氛来说,又是极其富丽,极其热烈而又庄严的。 (3)它极大程度上利用了是国方块字在形构造上的突出特点,字形排列上给阅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刺激。一排列就是几十个山字头,几十个水字边,几十个草字头等等,给人一种迎面扑来的气势感。 3、简述散体大赋的发展过程: 答:散体大赋是汉赋的一种艺术形式,它除师承屈原、宋玉外,还师承《诗经》的“雅”、“颂”与战国时期的纵横游说之风,也就是说,赋的作品是从战国时期的纵横演说发展起来的。其文风与先秦诸子很有关系。从武帝开始到东汉中期,是散体大赋的发展期和成熟期。东汉顺帝以后,随着汉帝国政治经济的衰落和儒家思想统治的崩溃,散体大赋走向衰息。这类作品多属为统治者扬威颂圣的文字,篇幅巨大,文字铺排堆砌。代表作品是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4、简述汉代文人五言诗的发展过程: 答:文人五言诗是从民间五言诗发展而来的,主要是文人学习乐府民歌中的五言诗创造的新形式。五言诗出现的时间是东汉初年,五言诗所包含的词和音节比四言句式多,在艺术表现上更灵活和方便,所以大量出现五言诗。东汉时代的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论述简答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论述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论述题 1.论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 2.试论《左传》的文学特色。 3.试论《孟子》文章的主要特点。 4.试论《庄子》的寓言特点。 5.分析《离骚》的思想内容。 6.试论《史记》描写人物的艺术特点。 7.结合作品,说明东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点。 8.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 9.试论曹植诗歌的思想内容。 10.分析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 11.试论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 12.试论左思《咏史》的艺术成就。 13.说明鲍照诗歌的艺术成就。 14.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境界。 15.试述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点。 16.分析孟浩然与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不同。 17.试述杜诗的“集大成”。 18.说明韩愈“以文为诗”的特点及其在诗歌上的创新。 19.试论韩柳古文理论对散文革新运动的推动作用。 20.分析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21.试论李煜前期词与后期词的不同。 22.试论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贡献。 23.试论苏轼对宋词的贡献。 24.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25.试论陆游爱国主义诗歌创作的成就。 26.试论辛弃疾词作的艺术成就。 27.试论《西厢记》的艺术特色。 28.试论《窦娥冤》中窦娥的形象以及此剧的悲剧艺术特色。 29.试论《三国演义》艺术构思的特点以及人物塑造的方法。 30.试论《水浒传》人物塑造的特点以及小说语言的特色。 31.试论《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 32.试论《长生殿》中爱情描写与政治批判之关系。 33.论《桃花扇》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 34.试论曹雪芹《红楼梦》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的悲剧命运的揭示。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论述题答案1.1.论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 (1)写实和抒情的融合。 ①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 ②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的。 ③叙事性的诗作中也饱含着作者的感情。 赋、比、兴的艺术手段。 ①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它可以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串讲笔记

一、知识点: 1、我国古代没有专门的神话集,神话材料散见于古书当中。保存材料较多的有《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P.21 2、《诗经》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风、雅、颂在本质上是一种音乐上的分类。P.27 3、从内容方面对《诗经》进行分类,可分成祭祀诗(《维天之命》、《载芟》)、颂赞诗(《生民》、《公刘》、《帛系》、《皇矣》、《大明》)、怨刺诗,揭露时艰、讽谕朝政的诗歌(《民劳》、《节南山》、《小弁》)、婚恋诗(《关雎》、《蒹葭》、《月出》、《采葛》)、征役诗,反映战争问题和军旅生活的诗(《采薇》、《无衣》)。P.34-P.49 4、《尚书》以记言为主。P.58 5、《战国策》的散文艺术具有很高的成就,前人称赞它“辩丽横肆”。P.77 6、《战国策》有很多寓言故事,如“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狐假虎威”、“骥服盐车”、“南辕北辙”等。P.79 7、诸子百家包括儒家、墨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纵横家、农家、杂家、小说家等众多的学派。P.85 8、孔子之后,与儒家学派相抗衡,在当时并称为“显学”的,是墨翟创立的墨家学派。P.91 9、《墨子》的中心思想是兼爱、非攻。《墨子》显露出由语录体向成熟的论说文过渡的痕迹。墨家还提出以“三表”做为立言的标准,“三表”又称“三法”。P.92 10、《老子》一书共八十一章。P.94 11、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晚年和弟子万章等人编撰了《孟子》一书,全书包括《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建立在性善论的前提下。P.98P.99 12、《庄子》原有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包括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P.105 13、《荀子》共有三十二篇,系汉代刘向编定。荀子主张“法后王,统礼义,一制度”。P.117 14、荀子有《成相》和《赋篇》两篇韵文。清代卢文弓召(chāo)称《成相》为“后世弹词之祖”。P.120 15、韩非的主张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的寓言有“守株待兔”、“郑人买履”。P.121P.124 16、《吕氏春秋》以道家黄老学派的观点为主流。P.125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编先秦文学(考试比重25%) 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 第一节上古歌谣 《毛诗大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尚书尧典》: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吕氏春秋古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原始歌舞是初民日常生活情状的重演或庆祝、祭典活动本身。 《周易》的筮辞可以看到原始歌谣的影像。 原始歌舞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 《弹歌》:断竹,续竹,飞土。 《蜡词》是冬令蜡祭时的祝词。 神话:关于神的故事。 基本特征:想象或幻想。远古人类对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说明。反映远古人类解释征服自然的愿望。 神话是人类没有能力符合实际的解释自然社会现象的产物。 神话及传说的区别: 神话产生比传说早,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神话具有明显非理性的神异色彩,传说则有人间的行为准则。 神话的产生:劳动起源说、宗教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神话伴随初民的劳动生活产生。神话得以产生的最根本条件。

宗教起源说:神话产生于初民的宗教活动。万物有灵的观念。原始宗教意识的产生。 我国神话:女娲、羿、鲧、禹、黄帝 我国神话的特征: 1.围绕人的生存这个主题。 2.其中的英雄人物斗志激扬、能力神异,有英雄气概。对人生积极 进取、昂扬向上。 3.情感浓烈,形象鲜明,想象力丰富。 4.神话是一种集体创作。 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开创为人生的主题,成为我国文学发展主流。神话富于情感、形象、想象的特征也影响后世文学并成为后世文学的题材源泉。 第二章《诗经》 《诗经》: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本称为《诗》或《诗三百》,汉代后尊为 “经”。 2.收录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 3.包括《国风》《小雅》《大雅》《颂》 《诗经》的收集和编定:采诗、献诗、孔子删诗 汉代学者的“采诗”说法: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

中国古代文学史终极笔记 2

《中国古代文学史》终极笔记 总纲与原则 在你开始这份笔记的学习之前,我想先让你明白一件事:文学史不是死的文学史,它是活生生的我们的伟大作家们在文学的园地上辛勤耕耘的成果,同时更是他们心力的凝结。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喜所恶都原原本本地出现在了我们眼前的书上。当时活生生的感情,我希望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够融入自己的感情,以作者当时的情境、身世、性格能真实处境来还原历史、还原作品本来面目、最后珠串而成文学史,简言之:你们学习文学史和背诵文学史的途径和目标只有一个:用自己的理解描绘文学史的轮廓,或者说叫做重写文学史。 其实所有的学习和记忆方法都是相通的,归纳总结、联想记忆、滑稽谐音等等,文学史当然也不例外。我们要以最真诚的态度来对待文学史,同样的,在其中要贯穿自己对文学史中文学家、文学思想、文学流派、文学现象的理解。我说的重写文学史当然不是摒弃各位先贤的文学史研究成果,而是形成自己独到的理解,敏锐地体察到那些文学史书籍上不能言传出来的关于某位作家或事件的精髓,这是理解层面的。也就是说:重写文学史是一个在研读文学史书籍的基础上更深入一层的理解,而非解构文学史或者否定文学史。 在记忆层面更是这样。我曾经接触到过部分考生,他们笃信的只有一条,就是“只要我把文学史上的内容都背会了,考试肯定就没问题了”,我告诉他们有的考研题目综合性非常强,像一套试卷最后的论述题,常常会让你横向比较两部作品或两位作品中的人物等等,更有类似于诗词赏析之类的题目,这些都是文学史中所没有的。然而他会告诉我“那我找本文学史真题答案的参考书,把那上面的所有题目都背会了,不是就行了吗?”想要说的是,我曾经也走过同样的弯路,出于对自己记忆力的高度自信,我们常常忽略了理解知识的重要性。其实不管是专业课还是公共课,我们文科的东西从来不是死记硬背能够了事的,当然脑子里要有大量的书本知识,但是这些都需要先理解了然后吸收,只有这样,你的知识才是你自己的,不但容易记住,而且更能由死的知识变换为活的能力。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名词解释及答案 1.《诗经》 1.《诗经》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全书共305篇,按音乐的不同划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成书于春秋中期,反映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将近500年的社会状况。它在先秦只称?诗?或?诗三百?,到汉代才被称为?诗经?。 2.?六义? 2.?六义?(或"六诗?)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三类是《诗经》的分类;赋、比、兴三类是《诗经》常用的艺术手法。3.《春秋》 3.《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它非常简括地记录了鲁国及周王朝、其它诸侯国的历史事件,始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4.?春秋三传? 4.指左丘明的《春秋左氏传》(又称《左传》)、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又称为《公羊传》)和谷梁赤的《春秋谷梁传》(又称《谷梁传》)。5.《论语》 5.中国古代?四书?之一,是孔子去世之后,由孔子弟子及门人编订而成的,是专门记录孔子与时人言行的一部书,为语录体著作。全书凡20篇,为我们今天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 6.楚辞 6.战国中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所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到了汉代,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订成一部书,也称楚辞。楚辞的代表作品是屈原的《离骚》。 7.散体大赋 7.以状物为主,铺排摹绘,夸饰文采,如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等,这类作品是一般所说的?大赋?或?汉赋?的典型。 8.抒情小赋 8.东汉中后期,汉赋出现了一种句法类于大赋但篇幅比较短小、铺叙摹绘的成分减少而抒情成分极大增加的赋作,如张衡《归田 赋》、赵壹《刺世疾邪赋》祢衡《鹦鹉赋》 等,这类作品一般称为?抒情小赋?,是汉 赋发展的新趋向。 9.汉乐府 9.汉代一种音乐机构的名称。它的主要职 责是收集民歌、制曲、演唱等。到了魏晋南 北朝时期,人们把汉乐府机关所保存的诗歌 也称"乐府?,所以乐府就成了一种带有音乐 性的诗体的名称。 10.《史记》 10.作者是西汉人司马迁。我国第一部纪传 体通史,以记人为中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 下至汉武帝,记录了中国古代三千多年的历 史。全书共130篇,分十二本纪、十表、八 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鲁迅评之日: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的出现不 仅开创了中国正史的写史体例,同时对后代 传记文学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11.《古诗十九首》 11.?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梁人萧统的《文 选》之中,这十九首古诗都是汉末文人作品, 非一人一时所作,它代表了东汉文人五言诗 的最高成就。钟嵘评之曰: ?一字千金?。刘勰《文心雕龙》评之为?五 言之冠冕?。 13.建安风骨 13.在汉末建安年代前后,出现了?三曹?、 ?七子?、一蔡等著名作家,他们的创作多 反映社会动乱、民生疾苦与个人的理想抱 负,形成了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艺术风格, 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或?建安风力?。 14.新体诗 14.南朝齐、梁年间,以理论为指导,讲求 声律的新体诗。因形成于永明年间,故又称 ?永明体?。最有成就的作家是谢眺等人。 它的出现为唐代近体诗的形成,奠定了理论 和创作的基础。 15.骈文 15.骈文是一种具有均衡对称之美的文体。 它实际上是广义的散文的一部分,但它与散 体单行的狭义的散文相对比而有明显区别。 骈文的主要特征有四: 对偶、用典、声律、辞藻。 16.志怪小说 16.魏晋南北朝时代小说的一种类型,专记 幽冥怪异、神灵报应、人间奇异,深受佛教 故事、巫士和方士影响。代表作品是干宝的 《搜神记》。 17.游仙诗 17.游仙诗的渊源可以上溯到先秦。而以" 游仙?为诗名,则始于曹植《游仙诗》。游 仙诗内容向有两种不同倾向: 一种纯写求仙长生之意,另一种则是愤世嫉 俗之言。 18.玄言诗 18.玄言诗的特点在内容上是以谈论老庄玄 理为主,少数兼及佛理的表述。在表达上则 是抽象玄虚,淡乎寡味。 19.吴歌 19.吴歌主要产生于当时首都建业(今江苏 南京)一带的江南地区,是南朝的经济政治 文化中心。?吴声杂曲并出江南,东晋以来 稍有增广。其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盖 自永嘉以后,下及梁陈,成都建业,吴声歌 曲起于此。?(《晋书?乐志》) 20.西曲 20.西曲采自长江中游及汉水两岸的政治经 济军事重镇荆郢樊邓(今湖北江陵、襄樊、 河南邓县)一带。?西曲歌出于荆郢樊邓之 间,而其声节送和与吴歌亦异,故依其方俗 而谓之西曲。?(《乐府诗集》卷四十七引《古 今乐录》) 21.宫体诗 21.出现在齐梁之际、盛行于梁陈时代的一 种诗歌。在形式上讲求声律、对偶、辞采, 风格轻艳丽靡;在内容上,以写闺阁情怀和 描写女性为主。 22.初唐四杰 22.初唐时期诗坛上出现的以?文章齐名天 下?的四位杰出诗人,他们是王勃、杨炯、 卢照邻、骆宾王,又称?王杨卢骆?。他们 在诗歌创作上,大大扩大了诗歌创作领域与 题材,并把诗歌从宫廷引向市井,从京都引 向边塞荒漠。在艺术上有博大之象。对唐诗 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 23.上宫体 23.唐初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其特色为 ?绮错婉媚?。上官仪还总结了前人对诗歌 创作的艺术经验,提出了?六对?、?八对? 之说,从而芊富了诗歌创作的技巧。上官体 在唐诗发展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4.王孟 24.唐代诗人王维、孟浩然的并称。二人都 善用五言诗描写自然景物,诗歌艺术风格也 相似。 25.高岑 25.唐代诗人高适、岑参的并称。二人都长 于写边塞诗,风格相似。 26.新乐府运动 26.中唐以后,社会矛盾日趋尖锐,以白居 易、元稹等为代表的一批诗人,有感于藩镇 割据、政治腐败等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要 求改革政治,用诗歌宣传自己的主张。大量 创作?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诗,以反映民 瘼,讽谕时事,于是新乐府运动应运而生。 最早创作新乐府诗的是李绅。他曾作《新题 乐府》二十篇。元稹见后,和作十二篇,即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白居易在元 稹的基础上扩充为五十首,名日《新乐府》。 较早创作新乐府诗的诗人有张籍、王建,后 人称之为?张王乐府?。 27.唐传奇 27.唐代文言小说的名称。这种小说的内容、 情节往往离奇曲折,故称之为传奇。最早把 这种文言小说称之为?传奇?的是唐末裴硎, 他把自己的传奇作品集命名为《传奇》。后 来就把这种用文言文写成的小说称为?传 奇?。唐传奇是文人有意识创作小说的开始。 它虽是在六朝志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标 志着古代文言短篇小说发展到了一个新阶 段。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知识点汇总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目录 第五编宋代文学 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 1.柳开、穆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 2.宋初诗歌的白体、昆体、晚唐体 3.“白体” 4.王禹偁的诗文创作及其对宋初文风变革的贡献 5.《西昆酬唱集》 6.杨亿的生平 7.杨亿、钱惟演、刘筠最能代表西昆体风格 8.西昆体 9.晚唐体 10.西昆体诗歌的一般特色 11.林逋诗歌的特点 12.晏殊的生平 13.《珠玉词》 14.晏殊词的创作特色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15.欧阳修的生平 16.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领袖地位 17.《秋声赋》的艺术特点 18.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点 19.欧阳修诗歌的艺术特点及其开拓性 20.欧阳修词的艺术特点 21.欧阳修的文学成就和贡献 22.梅尧臣的生平 23.苏舜钦的生平 24.梅尧臣、苏舜钦是开创宋诗风格的重要作家 25.梅尧臣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26.苏舜钦诗歌的风格特征 27.王安石的生平 28.王安石词《桂枝香》[金陵怀古] 对词境的开拓 29.王令诗歌的特点 30.王安石散文的特点 31.王安石诗歌的创作成就 32.王安石的文学创作成就 33.“三苏” 34.曾巩散文的艺术风格 35.苏洵散文的特点 36.苏辙散文的特点 第三章苏轼的文学成就 37.苏轼的生平 38.苏轼议论文的写作特点 39.苏轼记叙文的艺术特点 40.苏轼散文的总体特色 41.“东坡体” 42.苏轼诗歌的题材类别 43.苏轼诗歌分前、后期 44.苏轼诗歌的主要内容 45.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 46.苏词的超旷高远襟怀 47.苏轼的“以诗为词”对词体革新 的贡献 48.苏词对题材的拓展及其意义 49.苏词的创作风格 50.苏轼对词体发展的贡献 第四章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51.黄庭坚的生平 52.“山谷体” 53.黄庭坚诗歌的题材内容 54.黄庭坚的诗歌创作主张及其艺术 特色 55.黄庭坚词作的艺术特点 56.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 57.“后山体” 58.“简斋体” 59.陈与义诗分前、后期 60.陈师道“后山体”的艺术特征 61.陈与义前期诗歌的艺术特点 62.陈与义后期诗歌的艺术风格 63.“简斋体”的艺术独特性 第五章柳永与北宋词坛 64.北宋词分为三个发展时期及各期 代表词人 65.柳永的生平 66.柳永词的题材内容及其对词境的 开拓 67.柳永对词体的开拓 68.柳永词的艺术特点 69.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70.秦观的生平 71.晏几道的生平 72.贺铸的生平 73.秦观词作的艺术特点及其在宋词 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74.晏几道词作的艺术特点 75.贺铸词作的艺术特点 76.周邦彦的生平 77.周邦彦词的集大成 78.周邦彦词作的艺术成就 79.“易安体” 80.“樵歌体” 81.李清照的生平 82.朱敦儒的生平 83.李清照词分前、后期 84.李清照词论的主要内容 85.李清照词作的艺术特色 86.朱敦儒词作的艺术特点 第六章辛弃疾与辛派词人 87.辛弃疾的生平 88.“稼轩体” 89.辛词题材内容的主体及其多样性 90.辛词的艺术成就及其词史地位 91.张元幹的生平 92.张孝祥的生平 93.陈亮的生平 94.张元幹词的特点 95.张孝祥词的特点 96.陈亮词的特点 97.刘过词的特点 第七章陆游与南宋中期诗文 98.“中兴四大诗人” 99.陆游的生平 100.陆游散文的特点 101.陆游诗歌创作的三个时期及各期 的主要特点 102.陆游诗歌对江西诗派的扬弃 103.陆游词作的特色 104.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其多样风 格 105.“诚斋体” 106.杨万里的生平 107.范成大的生平 108.杨万里的“活法”诗 109.“诚斋体”的艺术特色 110.范成大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111.朱熹的生平 112.朱熹诗歌的特点 113.朱熹散文的特点 114.南宋中叶散文之两派 115.南宋各体散文的一般特征 116.南宋“小品文”概况 第八章姜夔与南宋清雅词派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笔记讲解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 复习笔记摘要

目录 序章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学史 (1) 一、日本历史分期 (1) 1.早期历史 (1) 2.封建社会 (1) 3.近代社会 (1) 4.战后社会 (1) 二、日本文学史分期 (1) 1.上古文学 (1) 2.中古文学 (2) 3.中世纪文学 (2) 4.近世文学 (2) 5.近代文学 (2) 第一章上古文学 (3) 一、散文 (3) 1. 神话等 (3) 2.祭祀文学 (3) 二、韵文 (3) 1.记纪歌谣 (3) 2.《万叶集》 (3) 3.汉诗文 (3) 第二章中古文学 (4) 一、散文 (4) 1.物语文学 (4)

2.说话 (4) 3.日记文学 (4) 4.随笔 (4) 二、韵文 (5) 1.汉诗 (5) 2.和歌 (5) 3.歌谣 (5) 三、艺能 (5) 1.雅乐 (5) 2.田乐 (5) 3.猿乐 (5) 第三章中世纪文学 (6) 一、散文 (6) 1.物语文学 (6) 2.说话 (6) 3.随笔 (6) 4.日记.纪行(游记) (6) 二、韵文 (7) 1.和歌 (7) 2.连歌 (7) 3.歌谣 (7) 4.汉诗文 (7) 第四章近世文学 (8) 一、诗歌 (8) 1.俳谐 (8) 2.狂歌 (8) 3.川柳 (8)

4.和歌 (8) 5.国学 (8) 二、戏曲 (8) 1.净琉璃 (8) 2.歌舞伎 (8) 三、小说 (8) 1.假名草子 (8) 2.浮世草子 (8) 3.读本 (9) 4.洒落本 (9) 5.人情本 (9) 6.滑稽本 (9)

序章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学史 一、日本历史分期 1.早期历史 旧石器时代(——约1万2千年前) 绳文时代(约1万2千年前——公元前3世纪) 弥生时代(前3世纪——3世纪) 古坟时代(300——600) 2.封建社会 飞鸟时代(600——710) 奈良时代(710——794) 平安时代(794——1190) 镰仓时代(1190——1334) 南北朝时代(1334——1392) 室町时代(1392——1573) 安土·桃山时代(1573——1603)1 江户时代(1603——1868) 3.近代社会 明治时代(1868——1912) 大正时代(1912——1926) 昭和时代前期(1926——1945) 4.战后社会 昭和时代后期(1945——1988) 平成时代(1988——今) 二、日本文学史分期 1.上古文学 以奈良时代为主,时间跨度主要在8世纪(<日>上代文学)。 1室町时代末期和安土桃山时代合称“战国时代”。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真题及答案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试卷 (课程代码00539) 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以杨亿为代表的西昆体的创作特色是 A.讲究气骨 B.讲究修辞 C.讲求妙语 D.讲求兴趣 2.“王荆公体”的主要体裁是 A.古诗 B.绝句 C.律诗 D.歌行 3.苏轼词的特点是 A.以文为词 B.以赋为词 C.以诗为词 D.以论为词 4.贺铸词作的艺术特点是 A.“词虽婉美,然格力失之弱” B.“儿女英雄兼而有之” C.“清空”、“骚雅” D.“如七宝楼台” 5.陆游的诗歌创作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中期诗歌的特点是 A.雕饰藻绘 B.清薪拔俗 C.豪放悲壮 D.清淡秀逸 6。杨万里创作的诗歌被称为 A.山谷体 B.易安体 C.稼轩体 D.诚斋体 7.金代着名文士蔡珪等被称为 A.“中兴四家” B.“国朝文派” C.“吴中四杰” D.“一代词臣” 8.元代石君宝的着名杂剧是 A.《李逵负荆》 B.《柳毅传书》 C.《赵氏孤儿》 D.《秋胡戏妻》 9.元代讲史话本的创作特点是 A.取材世俗而富于夸张 B.说一故事而立有结局 C.历叙史实而杂以虚辞 D.虚构史实而带有悬念 10.由宋入元的作家戴表元的论诗主张是 A.“寓骚雅于冲夷” B.“酿诗如酿蜜”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元部分 导论 第五篇宋代文学 第一章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 名词解释: 西昆体 1.以杨亿等人为代表的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 2.“西昆”因创始人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3.代表作家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 4.作诗宗主李义山,讲究辞采,以偶丽为工,好用事,以表现才学和工力。 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简述欧阳修散文“六一风神”的美学风格 1.欧阳修的散文措辞平易,用词造句精练而有变化,自然地叙事、自然地抒怀。这标志着他的散文创作从崇尚骨力到倾心于风神姿态、从阳刚到阴柔的转变。 2.本质是散文的诗化和情感的外显。 3.文章结构层次清楚而转折,语言层次平易自然。这些都是“六一风神”的构成要素,这种特点偏于阴柔之美。 简述王安石的“王荆公体”诗有何特点 1.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中的“奇崛”,似瘦劲刚健为特征,是王安石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但进入老年后,却视奇崛为平常了。即寓悲壮于闲淡,既有清新闲适,又有沉郁悲壮,被称为“半山诗”。半山,是王安石晚年在江宁居住的地方,他这个时期的诗歌被编諚为《半山集》亦称“半山诗”,主要体裁是绝句。 2.“王荆公体”即“半山诗”或“半山绝句”,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而言。特点是重炼意,如《登飞来峰》通过写登临山塔远眺,反映出诗人高瞻远瞩、不畏艰险的胸襟气魄。又重修辞,如《泊船瓜州》,还有用事、造语、炼字等。主要载体是其晚年雅丽精绝的绝句。“王荆公体”的长处是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既有深婉不迫处,也有生硬奇崛处,为江西派的先驱。 第三章苏轼 试述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

2015-2018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5 年10 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神话属于创世神话的是()。 A.大禹治水 B.夸父逐日 C.精卫填海 D.女娲造人 【答案】D 【解析】神话依据其存留的具体情形,从主题的角度主要可分为创世神话、自然灾害神话和战争神话三类。其中,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和夸父逐日属于自然灾害神话,女娲造人属于创世神话。 【考点】上古神话传说 2.以下《诗经》中的作品,属于婚恋诗的是()。 A.《巷伯》 B.《静女》 C.《十月之交》 D.《君子于役》 【答案】B 【解析】《诗经》中,不少作品歌咏了美丽多姿的爱情,抒发了恋爱和相思的甜蜜,《静女》就是其中的代表作。而《巷伯》属于抒发人生感慨的诗,《十月之交》《君子于役》属于政治讽喻诗。 【考点】《诗经》的社会人生内涵 3.先秦历史散文中引譬设喻,善用寓言的是()。 A.《尚书》 B.《左传》 C.《国语》 D.《战国策》 【答案】 D 【解析】使用寓言说事,是《战国策》常用的手法。 【考点】《左传》、《战国策》等历史散文 4.《韩非子》的文风特点是()。 A.奇幻诡谲 B.冷峻峭拔 C.质木无文 D.佶屈聲牙 【答案】 B 【解析】《韩非子》的说理明切犀利,冷峻峭拔,又极善分析,条理严密,议论透彻,在先秦散文中自成一格。 【考点】《庄子》、《孟子》等诸子散文 5.先秦诸子散文中文风空灵飘忽的是()。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答案】 C 【解析】《庄子》的每个故事都形象生动,想象奇幻飘逸,超越常情常理的局限;而其全篇 又是由一个个这样的寓言故事连缀而成, 故事间呈跳跃式承接, 因而造就了整部书空灵飘忽 的文风。 【考点】《庄子》、《孟子》等诸子散文 6. 屈原《九歌》的艺术特点是( )。 A. 平实素朴 B. 汪洋恣肆 C. 清新幽渺 D. 沉郁顿挫 【答案】 C 【解析】《九歌》独特的题材,造成了它与屈原其他作品不同的风格。叙写神灵的活动和神 灵的情感,描绘神灵所在的环境和气氛,是一种清新幽眇的境界。 【考点】屈原的其他作品 7. 下列作品中属于桓谭《新论》的是( )。 A. 《抑谶重赏疏》 B. 《潜夫论》 C. 《谏营昌陵疏》 D. 《崇厚论》 【答案】 A 【解析】B 项《潜夫论》是王符的作品, C 项 是朱穆的作品。故答案选 A 。 【考点】东汉散文的演变 8. 司马迁《史记》开创的史书体例是( )。 A. 编年体 B. 国别体 C. 纪传体 D. 纪事本末体 【答案】 C 【解析】司马迁参照前代多种史著,创造了 “ 【考点】司马迁及其《史记》 9. 《天子游猎赋》所体现的司马相如的创作心态是( )。 A. 抒情述志 B. 逞才炫耀 C. 发愤指弊 D. 劝善惩恶 【答案】 B 【解析】《天子游猎赋》在内容上丧失了真情实感的东西,只留有空间的极度排比、直接而 单纯的铺叙摹绘和更为繁难僻涩的遣词用语, 这彰显出司马相如在创作该赋时逞才炫耀的心 态。 【考点】司马相如、扬雄与汉大赋的勃兴 10. 西汉中期东方朔著名的抒情短赋是( )。 A. 《自悼赋》 B. 《显志赋》 C. 《答客难》 D. 《答宾戏》 谏营昌陵疏》是刘向的作品, D 项《崇厚论》 纪传体通史 ”这种新的体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