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形成性考核册

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形成性考核册

一、名词解释

央银行通过发放或收回贷款可以起到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调控经济的目的。

1844年7月29号英国国会由首相比尔主持通过一个银行特许条例,又称“英格兰银行条例”。这个条例是英格兰银行逐步成为英国唯一货币发行机构进程中的里程碑。

这二者通常都被称为货币发行。

中央银行的业务之一,是指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都在中央银行开立存款准备金账户,相互之间发生的资金往来和债权债务关系都在中央银行办理。

的总称。

动对既定比率和结构进行调整,借以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同时满足宏观货币管理的需要、控制金融体系信贷额度的需要以及维持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的需要的制度。

,是指商业银行为逆补营运资金的不足,将其由贴现取得的商业票据提交中央银行,请求中央银行以一定的贴现率对商业票据进行二次买进的经济行为。

供应量,从而调节宏观经济的行为。

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是指为了限制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信用扩张,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及金融机构的流动资产对存款的比率。

是指货币政策在其作用空间对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促进程度。

该评级制度主要从5个方面考察、评估银行的经营状况,即资本状况(Capital Adequacy)、资产质量(Asset Quality)、管理水平Earnings)和流动性(Liquidity)。这5个部分的英文词的第一个字母分别是C、A、M、E、L(骆驼)而得名。因此

“骆驼银行评级体系”

即评价资本流动性是否充足,包括银行存款的变动情况,银行对借入资金的依赖程度,可随时变现的流动资产数量。

1987年7月由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通过的《巴塞尔协议》(全称是:《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是国际银行监管方面的代表性文件。其目的在于:通过银行的资本与其资产间的比例,订出计算方法和标准,以加强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2)制定统一的标准,以消除国际金融市场上各国银行之间的不平等竞争。《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第一,确定资本的组成。把银行资本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档:第一档核心资本包括股本和公开准备金,这部分至少占全部资本的50%,第二档附属资本

包括未公开的准备金、资产重估准备金、普通准备金或者呆帐准备金。第二,确定风险加权的计算。协议订出对资产负债表上各种资产和各项表外科目的风险度量标准,并将资本与加权计算出的风险挂钩,以评估银行资本应具有的适当规模。第三,确定标准比率的目标。协议要求银行经

1992年年底,银行的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标准比率目标为8%,其中核心资本至少为4%。

就是在一个国家内单独设立中央银行,由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执行金融政策的银行,全权发挥作用。又分为一元与二元中央银行制。

拨付。

国家根据金融、外汇管理、金银储备等方面政策的需要,而对金银收购、配售、加工、进出境等方面进行管理的行为。

种政策措施。

,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规定各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将其存款到存款保险公司投保,以便在非常情况下,由存款保险公司对金融机构支付必要的保险金的一种制度。

,通过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机制,使货币供应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它等于货币供应量与基础货币的比值。货币扩张系数的大小对货币供应量有重大影响,因而是中央银行调控的重点之一。

,对消费者购买耐用消费品的能力施加影响的管理措施。

单位货币在报告期所买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与基期所买的商品和劳务数量之比。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资本水平实行最低比率控制的监管制度,用资本与总资产的比率、资本与负债的比率、资本与风险资产的比率等来衡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以美元为国际货币,以固定汇率为基本特征的国际货币体系。

货币的投放必须适应流通中货币需求量增长的需要,既避免过

二、判断题

1、世界上最早的中央银行是瑞典银行。(×)

2、联邦储备委员会是美国的中央银行。(√)

3、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中央银行是设立于光绪三十年的户部银行。该银行实际上并未真正起到中央银行的作用。(√)

4、联邦储备银行是联邦储备体系的业务机构,是区域性的中央银行,也是联邦储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5、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我国的金融决策和执行机构。(×)

6、从广义上讲,再贴现属于中央银行贷款的范畴。(√)

7、货币发行权高度集中于中央银行体现了货币发行的信用保证原则。(×)

8、坚持货币的经济发行是指货币发行必须以黄金、外汇和实物为发行保证。(×)

9、日本银行直接对国会负责。(×)

10、各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主要对象是金融债券。(×)

11.财政发行是指为弥补国家财政赤字而引起的货币发行。(√)

12.我国中央银行设立的发行基金是指经由发行库并已进入业务库的人民币票券。(×)

13.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为了应付客户提取存款和划拨清算的需要而设置的专项准备金,实质就是通常所说的库存现金。(×)

14.中央银行清算业务源于其作为政府的银行的职能。(×)

15.货币政策的充分就业目标通俗地解释就是不能有人失业。(×)

16.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国际收入与收支相抵后恰巧相等的一种经济状态。(×)

17.货币政策标的即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18.货币发行业务是中央银行最重要的资产业务之一。(×)

19.货币政策的时滞主要包括两种,即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

20.决策时滞是决策机构花费的时间,因此称为内部时滞。(×)

21.效应时滞即内部时滞。(×)

22.从货币政策的“死角约束”来看存在着一系列曾经试图通过货币信用政策解决根本解决不了的问题结构问题是表现之一(√

23.单元多头金融监管体制是指中央和地方都对银行有监管权,同时每一级又有若干机构共同行使监管职能。(×)

24.适度竞争是中央银行的监管原则之一。(√)

25.《巴塞尔协议》规定,到1992年年底,银行的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标准比率目标为6﹪。(×)

26.凯恩斯学派更重视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27. 金融监管是先于中央银行制度而出现的。(√)

28.适度竞争原则是金融监管中的首要原则。(×)

29.金融市场统计主要包括短期资金市场统计和中长期资金市场统计。(√)

30.三级汇总的第一级是将中央银行概览和存款货币银行概览合并形成货币概览。(×)

31.我国国民经济核算新体系通俗地表述,就是经济循环账户。(×)

32.以集中发行钞票作为衡量中央银行的标志,最早的中央银行应是瑞典银行。(×)

33.金融统计三级汇总的第二级是将中央银行概览和存款货币银行概览合并形成货币概览。√)

34.在中央银行扩展时期,准备金制度的建立和严格管理,成为中央银行管理金融的重要手段。(√)

35.外资银行是东道国对设立在该国的跨国银行的统称。(√)

36.注册登记管理是存款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37.金融统计三级汇总的第一级是将中央银行概览和特定存款机构概览合并形成货币概览。(× )

38.联邦储备委员会是美国的中央银行。(√)

39.联邦储备银行是联邦储备体系的业务机构,是区域性的中央银行,也是联邦储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0.适度竞争是中央银行的监管原则之一。(√)

41.一般来说,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及其完善程度,是一个国家货币作用制度和银行体系发展与完善的标志。(√)

42.货币发行权高度集中于中央银行体现了货币发行的经济发行原则。(×)

43.我国中央银行设立的发行基金是指由中国人民银行保管的尚未进入流通领域的人民币票券,它不是货币,不代表任何价值。(√)

44.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具体形态。(√)

45.瑞典银行成立于1656年,是中央银行的始祖。(×)

46.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核心内容包括汇率政策、利率政策和准备金政策的协调。(×)

47.中央银行清算业务源于其作为银行的银行的职能。(√)

48.货币政策是一项总量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经济结构的调整主要由货币政策来完成。(×)

49.一般而言,经济和金融市场化程度越高,货币政策职能和金融监管职能越趋于分离。(√)

50.以集中发行钞票作为衡量中央银行成立的标志,最早的中央银行应是瑞典银行。(×)

51.《比尔条例》是由英格兰银行总裁比尔主持通过的。(×)

5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越大,货币乘数越小。(√)

53.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指货币政策在其作用空间对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促进程度(√)

54.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中,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最频繁(√)

三、单项选择题

1、(B

2、在一个国家内,没有单独设立中央银行,而是把中央银行的业务和职能集中于一家中央银行来执行,这种中央银行制度称之为(C)

3、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各种关系中,与(A

4、中央银行贷款一般以(C

5、再贴现是指(D)

6.

7.从货币发行的渠道和程序看,(B

8.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既属于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又能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的政策工具是(C

9.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属于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是(D

10.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B

11.货币政策的内容时滞是指。(A

12.

13.现场检查法是中央银行监管的(C

14.

15.中央银行稽核的对象主要是(B)

16.我国国民经济核算新体系由(C

17.我国金融统计的三级汇总是在(B

18.

19.中国资本市场的监管体制是以(C

20.中央银行管理外债主要是管理(

21.

22.( D

23.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 C

24.

25.典型调查适合于对事物的(D

26.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不属于直接信用控制的是(A)

27.

28.

29.在货币发行制度中,规定在某一限额内,钞票发行不需要以黄金作保证,可以用商业票据和国家证券作担保;超过限额发行钞票,则必须以

100%的黄金作保证。这种制度称为(C)

30.依法监管是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

31.下列中央银行制度中,属于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的是(D)

32.“经理国库、临时的财政垫支、充当银行最后贷款人”表示中央银行在行使( B

33.(D

34.我国国民经济核算新体系由(C

35.

36.下列各项中,被称为高能货币的是(

37.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属于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效果比较猛烈的政策工具是(A)

38.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是指。( B

39.在金融机构资产负债分析的常用指标中,反映资金利用程度的指标是(C)

40.资本的充足性反应了商业银行的( A )

41.世界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制度是( C

42.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 A )

43. 2008年11月初,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政府提出了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 C

44.中央银行对( B )

45. .对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争论开始于( B )

46.

47.

48货币政策目标中物价稳定是指(D

49.( A )属于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50.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对象主要是

51.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 A )

52

53.资金清算属于中央银行的( A )

54.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也称为( A )

四、多项选择题

1、一国货币的稳定和金融的稳定,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这三个因素是指(ABD)。

2、中央银行制度的抉择,至少受三个因素的影响。这三个因素是指(ACD )

3、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中,独立性较大的模式有(AE)

4、中央银行的职能有多种分类法。若按其业务活动特征,则可以归纳为(BCD)。

5、中央银行在买卖证券过程中,有些基本原则需要注意。这些原则是(ABCE)

6

7.外汇储备管理应满足(ABD

8.

9.在下列中央银行业务中,属于负债业务的有(ADE )

10.

11.在下列各项中,属于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是(ABCDE)。

13.

(ACDE )

14.

15.

16.

17.

BCDE)

26.“骆驼银行评级体系”的具体内容包括(ABCDE)。

3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属于中央银行的职责有( ABCDE )。

33.一般而言,各国中央银行总行职能机构的设置主要包括(ABCD )。

40.下列属于中央银行金融监管体制的是(BCDE)。

42.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不属于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是(ACD)。

43.货币政策时滞主要包括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是指(CDE)

44.中央银行扩展时期的特点主要有(BCE)。

47.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既不属于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也不属于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是(ACE)。

5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有( CDE )

53.公开市场业务的局限性有

54.骆驼评级体系从( ABCDE )

55.衡量社会就业是否充分不考虑

56.根据货币概览表,准货币包括( BC )

57.我国的国际储备主要由( ABCE )

58.中央银行限制经营的业务有( ADE )

59.保持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要遵循的原则有( AB )。

61.各国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基本途径是

62.货币政策的时滞包括( ABD )

63.按照金融监管权是否集中在中央一级金融管理部门,是否集中在同一管理部门的思路划分,可把金融监管划分为( ADE

64.中央银行调节职能表现为

65.货币政策的高效传导必须有一个健全的外部环境,这种环境一般包括( ABCDE )

66.下列各项中,属于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是( ABCDE )

五、简答题

答: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主要有:(1)银行券发行问题。银行业竞争的激烈和跨地区商品交易的发展要求由一家实力雄厚、信誉卓著的大银行集中发行能在全国范围内流通的银行券。(2)票据交换问题。银行之间债权债务关系日益复杂,结算效率降低,信用纠纷增多,要求建立一个统一的银行间票据交换和资金清算中心。(3)最后贷款人问题。银行的头寸管理越来越困难,流动性风险日益增加,客观上要求有人为发生支付困难的银行提供资金支持。(4)金融管理问题。银行业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市场关系的复杂,日益需要政府制定统一、公平的“游戏规则”,并由专门的机构监督执行。

答:中央银行业务的限制性规定主要有:不得直接从事商业票据的承兑业务;不得直接从事不动产买卖业务;不得直接从事不动产的抵押放款;不得直接对企业和个人发放贷款;不得收买本行股票(当中央银行是以股份制形式组建时);不得以本行的股票为抵押进行放款。

答:在金融的国际舞台上,由于各国政府、企业、各种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与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联系的国际支付结算、资金融通、资本

流动调节控制和国际储备的调节、转换、保值以及各国货币政策的调整等等,要求负责金融监管的中央银行必须随时关注国际金融形势的发展变

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国际金融机构和各国中央银行保持密切的联系与合作。

答:中央银行在对外金融关系中的地位:(1)它是国家对外金融活动的总顾问和全权代表;(2)它是国家国际储备的管理者;(3)它是国家国际

金融活动的调节者和监管者。

中央银行在对外金融活动中的任务:(1)负责与各国中央银行进行官方结算;(2)负责对国际资本流动的调节管理和对外负债的监测;(3)负责

外汇交易和管理;(4)负责发展与各国中央银行和国际金融机构的关系;(5)负责制定国家的对外金融总体战略发展。

答:中央银行发行货币要遵循三条重要原则:(1)垄断发行原则。即货币发行权高度集中于中央银行;(2)信用保证原则。即通过建立一定的发

行准备制度(要有一定的黄金或有价证券作为保证),保证中央银行的独立发行;(3)弹性发行原则。即货币发行要具有高度的伸缩性和灵活性,

不断适应社会经济状况变化的需要。

答:(1)中央银行主要代表国家制定和推行统一的货币政策,监督全国金融机构活动。其领导人有国家任命。 (2)央行不是普通法人,它居于商行

和其他肌肉机关之上,处于超然地位,据有一定特权,成为特定的法人。(3)央行业务活动对象主要是金融机构与政府,原则上不经营普通银行业

务,不以盈利为目的。

(4)央行所起的作用不再是中介人作用,而是控制信用,调节货币流通作用。(5)央行吸收存款一般不支付利息,为政府及金融机构提供服务一般

也不收费,央行的资产应保持较大的流动性

答:中央银行资产业务主要包括中央银行贷款和再贴现、证券买卖业务、金银和贵金属业务以及外汇储备业务等内容。中央银行贷款和再贴现是

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等部门提供短期融资的经济行为。中央银行买卖证券一般都是通过其公开市场业务进行,它与前一项业务共同构成了中央银

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为宏观经济调控服务。金银外汇储备业务则以平衡本国国际收支和稳定本币币值及汇价为主要目的。

答:(1)不能在一级市场购买有价证券(2)不能购买流动性差的证券

(3)不能购买未上市证券(4)一般不能购买国外的证券

答:(1)外债总规模的管理。在一定时期借入多少外债取决于国家的总体经济实力和对外债的偿还能力。

(2)债务结构的管理。其原则是尽量多借官方优惠贷款,控制商业贷款,力争借款类型多样化。

(3)货币结构的管理。从宏观上讲,国家整体外债的货币构成应与本国出口和劳务收入的货币构成及外汇储备的货币构成相协调,同时币种也

应尽量多元化,这样可减少汇率风险。

(4)期限分布的管理。有两方面内容:一是长短期债务的比例要适当,短期债务(期限在1年和1年以下的债务)不宜过大,一般以控制在不

超过总债务的20%-25%为宜;二是还款年期要均衡,应避免还款期过于集中在某一年,形成偿债高峰。

(5)利率结构的管理。固定利率债务与浮动利率债务应有一个什么样的大致比例,浮动利率应选择什么样的基础利率,固定利率如何选择较优

惠的条件,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债务如何转化,预测市场利率的变动趋势,这都是利率管理的内容。

(6)筹资市场分布的管理。在进入市场的时机上,应尽量避免同一国家的几个机构同时在同一市场上筹资的现象,这样会自相竞争,人为地使

借债条件变坏。对于那些初次进入某一市场的借债机构,应扩大宣传,使其逐步为该市场熟悉。

答:货币供应量是一个国家某一时点上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所持有的货币和执行货币职能的金融资产的总和。货币供应量是一个存量概念

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是决定货币供给的主体:传统和现代货币理论有的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有的认为是内生变量。但是大多数经济学家承认,货币供应量并不仅仅取决于中央银行的意愿和决策,也取决于作为货币需求者的大量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的行为决策,货币供应量主要是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创造出来。因为,第一,现代的现金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个别国家由财政部发行)。第二,商业银行本身具有存款货币的

答::(1)由于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性负债,并对应中央银行的货币性资产,所以观察和分析中央银负债表的变动情况,可以

看出影响基础货币量变动的主要因素。

(2)中央银行对国外的资产和负债。当中央银行对国外的资产时,基础货币量增加;相反,当中央银行对国外的资产减少时,基础货币量。

(3)中央银行对政府的资产和负债。中央银行对财政的资产增加产增加,而负债减少,基础货币增加;相反,中央银行对财资产减少,而负债增

加,基础货币减少。

(4)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资产和负债。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债权增加,基础货币增加;相反,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机构的债权减少,基础货币等额减少。

(5)其他因素。其他资产增加,负债减少,基础货币量增加;其他资产减少,负债增加,基础货币减少。

答:所谓货币政策的标的,又称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指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实施中为考察货币政策的作用,在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和最终目标之间设立的一些过渡性指标。货币政策标的选择遵循五个原则:(1)可控性。可控性就是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可以直接和间接地控制和影响其目标变动状况和趋势。(2)可测性。可测性就是指货币政策标的有明确而合理的内涵和外延,能迅速收集有关数据进行定量分析。(3)相关性。相关性就是选定的货币政策标的的预期值—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与最终目标之间有稳定、较高的统计相关度,货币政策标的的变动和趋势能够影响最终目标的变动和趋势。(4)抗干扰性。抗干扰性就是选定的货币政策标的在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调节过程中,受其他非货币政策因素的干扰度较低,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显示货币政策的作用状况,从而正确引导货币政策顺利实现其目标。(5)适应性。适应性就是选

答: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存款准备金制度、在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存款准备金的优点:①作用速度快而有力;②呈中型;③特定条件下可以起到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无法替代的作用;④存款准备金制度强化了中央银行的资金实力和监管金融机构的能力,可以为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条件。

缺点:①作用效果过于强烈;②易于受到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反对;③受到中央银行维持银行体系目的性的制约。

再贴现政策的优点:①有利于中央银行发挥最后贷款人的作用;②再贴现政策通过对贴现对象的选择、对贴现票据的规定,可以起到一定的结构调整作用;③再贴现政策作用效果缓和,可以配合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缺点:①再贴现政策具有顺周期特征;②再贴现政策的主动权在商业银行,而不再中央银行;③再贴现政策的宣示作用模糊。

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①利用公开市场业务可以进行货币政策的微调;②公开市场业务具有灵活性。3利用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具有主动性,可以根据不同的经济形势,采取相应的对策。

缺点:①公开市场业务的开展需要有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特别是发达的国债市场,使中央银行能够利用这一市场迅速吞吐所需要的资金。②公

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金融监管遇到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银行监管机构的权利和义务。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了中国人民银行有权对金融机构实施审批和相应的监督管理,明确了权利,但承担什么义务还有待明确,并由国家颁布实施。②资本充足率。按BIS《新资本充足率框架》及其附属规定,国际性银行,即国外业务占一定比重的银行的资本金必须达到规定要求,中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自有资本比率尚需进一步提高。③资产分类和呆账准备金。目前,中国正逐步推行资产五级分类,要求商业银行按不同风险资产提取呆账准备金。但仅仅是开始,尚未全部实现。④金融市场风险控制体系。银行监管当局要根据市场风险的暴露情况,制定具体的限额和资本金要求,以建立起完备的市场风险控制体系,但中国商业银行对此尚准备不足。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本外币资金相互融通加大,市场风险会很快上升。⑤金融机构的资信评估。按公平监管要求,对中外金融监管的资信应由同一机构按同一标准进行评估,这一问题中国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分歧。⑥分业经营与混合经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必须对金融监管原则、方法和内容重新进行研究,并做出必要的调整。需要指出的是,在政府对金融监管的原则、方法和内容做出

并且,由原有监管规则道信的与国际接轨的监管原则的过渡时间内,还要继续保持原有的办法。

(1)所有市场均要受到监管(2)依法进行持续监管,加强监管要依法进行,法律是监管的依据和基础;

(3)自我管理和国家监管相结合;(4)信息公开的原则;

答:银行风险是银行业的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种类有: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投资风险、国家风险、竞争风险和经营风险

答:货币购买力指数、实际工资指数、城镇(农村)居民生活费实际收入指数

第二级,将中央银行概览和存款货币银行合并形成货币概览。

第三级,将货币概览和特定存款机构概览合并形成金融概览。

答: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制定调整再贴现利率和再贴现业务来干预、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的政策措施。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1)规定再贴现的对象。即要确定中央银行贴现窗口接受哪些类型的票据。(2)规定再贴现票据的条件。即要确定金融机构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获得贴现贷款,特定条件下可以获得哪种类型的贴现贷款。(3)制定再贴现率。首先要确定是实行统一再贴现率,还是实行差别再贴现率制度,其

次是要适时调整再贴现率。

答:优点集中表现在:(1)金融管理集中,金融法规统一,金融机构不容易钻金融监管的空子。

(2)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效率,克服推诿、扯皮弊端,为金融机构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

缺点是:易于使金融管理部门养成官僚化作风,滋生腐败现象。

答: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也称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改变货币供应量,并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影响经济的各种变量,从而影响实际经济活动的过程或机制。由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本身不直接影响实际经济变量,必须选择若干中介指标作为货币政策的传导媒介和观察货币政策效果的变量,以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活动的作用是间接的,央行通过运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往往不能直接达到其预期的最终目标,而只能通过控制某一中介目标,并通过这一中介目标的传导来间接地作用于实际经济活动,从而达到最终目标。一般地说,中央银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将对商业银行的基础货币和短期利率等经济变量产生比较直接的影响,而这些经济变量的变动将影响到货币供应量和长期利率。由于货币供应量和长期利率将对实际的经济活动产生比较直接的影响,因此,如货币政策操作得当,则其最终结果将是达到其预定的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答:一是预算收入的吸纳、划分、报解。具体包括国库款项的吸纳、国库款项的划分、国库款项的报解、国库款项的退库。

二是预算指出的拨付。中央银行有权审查款项的用途,对库款支拨进行有效监督。

答:一是制定了国际通用的资本标准。《巴塞尔协议》把银行资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核心资本,包括普通股(按面值计算)、永久性优先股、资本溢价或资本盈余、附属机构中的少数权益、未分配利润,从中减去库存股票(即未售出去的股票)和商誉(获得某种资产时,超过其净值的部分);另一类是附属资本,包括有到期日的优先股、呆账准备金、长期债务、可调换证券及次级债务(原始期限不低于5年),其中核心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率不得低于50%。

二是使用了5个风险权数来衡量银行的资产业务和表外业务的风险。这5个风险权数为0、0.1、0.2、0.5和1。

协议规定银行资产按以上风险权数加权平均后,到1990年末总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比率至少达到7.25%,到1992年末应达到8%(其中核心资本成分至少为4%)。

答:(一)在经济全球化中本外币政策的冲突;(二)在经济全球化中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影响;(三)在经济全球化中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产生变化;(四)在经济全球化中货币替代使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发生变化;(五)在经济全球化中外部经济因素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增大。

综上所述,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条件下,国际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及相互连动越来越突出,各国中央银行必须加强协调与合作,才能保证货币政策对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答:在这种纯市场化的经济环境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的主客体可以表现为:中央银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企业及居民。在金融市场不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则是主要传导媒体。因此,就目前来看,要建立灵活、高效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还必须有一个健全的经济环境,即必须具有以下3个主要条件:

1.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

2.完备的金融市场;

3.企业与银行行为市场化。

答:(1)确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适用对象。 (2)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3)规定存款准备金的构成。 (4)规定存款准备金的计提基础。 (5)规定存款准备金的付息标准。(6)规定存款准备金持有期的考核办法。

答:中央银行的职能:(1)服务职能:a.为政府服务,经理国库,临时的财政垫支,代表政府参与国际金融活动,作为政府的金融顾问和参谋;

b.为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服务,主持全国的清算事宜,作为银行的最后贷款者。

(2)调节职能:a.调节货币供应量;b.调整存款准备率与贴现率;c.公开市场操作。

(3)管理职能:a.制定金融政策、法令;b.管理各银行和金融机构;c.检查监督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活动。

答:货币供应量指标的优点:货币供应多少与社会经济运行关系密切;货币供应量有明确的含义和层次划分,构成货币供应量各层次的金融变量随时可以进行测算和分析;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标的较易操作,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各种政策工具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控。货币供应量具有一定的可控性。

货币供应量的指标的不足: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对应关系是非线性的,其变动方向和数量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稳定、不一致的;如何准确把握货币供应结构变动对经济总量和结构的影响,是到目前为止各国中央银行所面临的最大难题;总的说来,中央银行在短期内控制货币供应量比在长期内控制更加困难。

六、论述题

答:(1)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务院直属的具有一定独立性的机构。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a.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决定,由国家主席任免;b.中国人民银行实行行长负责制;c.在法定权限内,中国人民银行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和履行其他职责。(2)中国人民银行向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3)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的关系。a.行政上,二者同属国务院直接领导,平等独立;b.业务上,二者密切配合、相互支持;c.在资金上,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各类政府债券;d.在政策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应该协调配合。(4)国家计委与中国人民银行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但也有着密切的联系。(5)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是总行的派出机构,在行政上、业务上与地方政府和政府部门不发生直接关系。但是,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有义务在中央宏观决策指导下,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实现地区经济发展目标。

答:(1)国家开始控制中央银行20世纪 30年代大危机使得金本位制崩溃,信用货币制度建立,管理货币供应、控制货币数量自然成为各国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为了恢复经济经济,稳定金融,也都加强了对中央银的控制行的控制行的控制行。许多国家开始了中央银行国有化进程,中央银行成为国际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和实施成为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2)当代中央银行的变化从1945年到1971年改组重建和新设的中央银行共有的50多家。其中,法兰西银行、英格兰银行、德意志联邦银行和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十几个重要代表美国联邦储备体系。(3)当代中央银行制度的重大发展有这样几个重要特征行制度的发展有这样几个重要特征:A、国有化成为设立中央银行的重要准则。B、实行国家控制是各国中央银行的共同变化。C、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成为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责。D、中央银行间的国际合作日益加强。

各国中央银行的主要特点:(1)法兰西银行。法兰西银行原为私人资本银行,1945年12月2日法国公布国有化法念,收归国有。法兰西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理事会,由总裁、副总裁2人和10名理事组成。由于国有化法令,法国三大商业银行,即巴黎国民银行、里昂信贷银行、法国兴业银行也实行国有化,因此设立了国家信贷委员会。根据1973年1月3日的《法兰西银行法》规定,它在全国政治经济金融领域中承担有关监督货币与信贷的总任务。在货币政策发面,1961年规定各银行的现金对存款总额应保持一个最低比率。1967年实行准备金制度以取代现金比率制度,法兰西银行根据市场情况决定准备金比率,各银行无息存入准备金。该行还采取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手段,直接影响各银行的业务活动。(2)英格兰银行。英格兰银行是继法兰西银行国有化之后,被英国政府于1946年收为国有的。在货币政策方面,1946年英格兰银行确认了8%的现金准备率。1971年规定商业银行必须按其合格负债的12.5%保持流动性资产。1980年3月,为控制通货膨胀,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将合格负债中的0.5%以现金形式无息存入英格兰银行。此外,伦敦清算银行还应按合格负债的1.5%无息存入英格兰银行。英格兰银行的再贴现率通称银行利率。商业银行根据市场资金供求关系自由决定利率,但英格兰银行可以对利率提出建议并规定银行利率。英格兰银行为了控制货币供应量,公开市场活动成为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但由于商业银行不愿买进政府债券而愿意放款,以致公开市场活动不得不求助于其它手段。1973年12月17日规定,商业银行贷款增加率超过规定部分,视增加程度的不同,按不同比率无息交存补充性特别存款。这种特别存款制度,实际上是存款准备金制度与公开市场活动的综合运用。

(3)德意志联邦体系。联邦德国与1957年7月26日公布了《德意志联邦银行法》,将10个州的中央银行和柏林中央银行合并为德意志联邦银行,即联邦德国的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的运用上,与传统做法有所不同。存款准备金制度比较复杂,根据地区远近、银行规模大小、存款种类等规定比率的高低。再贴现率与再贴现限额常配合运用。当商业银行再贴现额度已满,而临时周转有困难时,可以将证券、票据及贷款另做抵押贷款,利率比再贴现高1%—2%,时间很短,一度规定限额,以后因紧缩银根,曾一度停止使用。德意志联邦银行在西方国家是较早采用控制货币供应增量的办法的,即根据生产发展潜力、货币流通速度、物价上涨程度等,决定下一年度的货币供应增量。

(4)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在权力方面联储原来存在地方与中央的矛盾,1935年的银行法有使地方分权转向中央集权的倾向。联邦储备银行在理论上可决定短期贴现率,但最后须经联邦储备理事会审批。联邦储备银行行长会议,曾是决策机构,现成为讨论业务、交换意见、改进工作的场所。联邦储备理事会事实上成为美国的中央银行,而各联邦储备银行已成为分行了。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作用已明显发生了变化,最早的联邦储备法就规定它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弹性的货币,为商业票据提供再贴现的手段,建立对银行更有效的监督等。这一规定虽未修改,但1935年联储改组后,国家已开始利用这一机构干预经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答:观察和分析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动情况,可以看出影响基础货币量变动的主要因素。

(1)中央银行对国外的资产和负债。当中央银行对国外的资产增加时,意味着基础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社会的基础货币量增加;相反,当中央银行对国外的资产减少时,意味着基础货币从社会流入中央银行,社会的基础货币量减少。

(2)中央银行对政府的资产和负债。中央银行对财政的资产增加,而负债减少,意味着基础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社会的基础货币量增加;相反,中央银行对财政的资产减少,而负债增加,意味着基础货币从社会流入中央银行,社会的基础货币量减少。

(3)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资产和负债。中央银行对银行部门的债权债务变动,是影响基础货币量变动的主要因素。中央银行对银行部门的债权增加,意味着基础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银行部门的存款准备金增加,基础货币量增加;相反,中央银行对银行部门的债权减少,基础货币量等额减少。

(4)其他因素。其它资产增加,意味着基础货币量增加,其他资产减少,基础货币量减少。同样,负债增加,基础货币量减少,负债减少,基础货币量增加。

答:首先,稳定币值。纸币的使用,增加了发生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为了保证经济的稳定,就必须保持纸币所代表的价值的稳定。为此,许多国家都按纸币发行额和存款额,保留一定的国际准备金。当国内出现供给不足,物价呈上涨趋势时,就利用所持有的金银和外汇储备从国外进口商品或直接向社会出售上述国际通货,以回笼货币,平抑物价,维护币值稳定。

其次,稳定汇价。在浮动汇率制下,汇率经常发生变动。汇率的变动,对一国的国际收支和经济发展都有重大影响。中央银行通过在国际市场上买进或抛售国际通货,使本国货币的汇率维持在合理的水平上。再次,调节国际收支。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为保持收支平衡,就可以动用金银外汇储备补充进口所需外汇的不足;当国际收支发生顺差,黄金外汇储备充足有余时,中央银行也可以用其清偿外债或对外投资。

(蓝本:试论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答四点)

格固定,不排斥政府对扭曲价格的调节。

(2)充分就业是指凡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参加工作者,都可以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适当的工作。充分就业是针对非自愿而言的,并不意味着人人都有工作,而是指将失业率维持在一个较低的合理的限度之内。

(3)经济增长,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长,也可以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来衡量。理解经济增长必须区分短期的经济增长与长期的经济增长,并分析其关系。不仅要考察经济增长的数量指标,还要考察经济增长的质量。

(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其他国家全部货币收入和全部货币支出相抵后基本平衡。略有顺产或略有逆差都应视为平衡。

1995年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指出,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其货币政策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一次促进经济增长。这一表述一方面强调了货币政策的单一目标是稳定币值,稳定物价,另一方面也没有讲这一目标绝对化,体现了货币政策依靠稳定物价,为长期经济增长提供良好环境,并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宗旨。货币政策强调稳定物价,其一般的含义是要防止通货膨胀。但1997年以来中国经济的运行由提出了新的挑战,挑战之一是如何应对金融市场特别是金融资产价格对物价稳定目标的影响。由于金融资产存量增大,中央银行只关注商品和劳务价格,而不关注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已很难完成货币政策的目标。中央银行的物价稳定和各项监控指标应该能够涵盖金融资产的价格。挑战之二是物价连续下跌的通货紧缩压力的问题。如何利用货币政策防止通货紧缩是全新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将进一步促进回避政策及政策目标的研究,也将进一步丰富货币政策的实践。

(2)完善经济金融统计和公布制度,加强货币供应量与实际经济变量关系的实证研究。

(3)改进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操作运用,慎重选择货币政策标的,实现金融宏观调控方式从直接型向间接型的转变。

观经济运行状况是否有一个科学的判断,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制定和调整能否准确何适度的前提。(1)从中央银行所处的地位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松或紧,对宏观经济运行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这就决定了中央银行应该而且必须超脱具体业务,从宏观上把握经济运行的趋势,及时、正确地调整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健康发展。(2)从中央银行的职能看,中央银行作为控制货币的总闸门,就是要使货币供给的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中央银行有效地控制货币,就不能就金融论金融,也不能根据个别金融机构的资金状况和个别企业的财务状况去制定货币政策,要从整个宏观经济全局出发。(3)从中央银行掌握的货币政策工具看,中央银行管理货币必须灵活、有效地运用利率、汇率、准备金比率等货币政策工具,而及时把握宏观经济运行态势,是正确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前提。总之,宏观经济分析是中央银行一项重要

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的信息支持系统。调查统计工作的重要性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调查统计部门是中央银行的基础业务部门;第二,调查统计部门是中央银行的综合业务部门;第三,调查统计体系是货币政策决策的重要信息支持系统。

2.中央银行调查统计工作的作用,主要指通过调查统计对整个宏观调控、对经济金融政策的信息支撑作用。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1)调查统计工作为制定正确的金融方针和货币政策提供依据。(2)调查统计工作为检查现行的金融方针和货币政策是否正确提供尺度,并为矫正偏离实际的金融方针和货币政策提供建议。

1.定义:货币乘数也称货币扩张倍数或货币扩张系数,是指中央银行投放或收回单位基础货币,通过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机制,使货币供应量

增加或减少的倍数。5分)

2.公式(5分)

3.主要因素

(1)现金比率c (答对要点给1分,适当论述再给1分。)

(2)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例t (答对要点给I分,适当论述再给1分。)

(3)超额准备金率r (答对要点给1分,适当论述再给1分.)

(4)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rd和定期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t(答对耍点给1分,适当论述再给1分。)

货币乘数的大小是由c、t、r、rd、rt等因素决定的,而这些因素则是中央银行、金融机构、财政、企业以及个人各自行为决策的结果。2分)

答:货币政策工具包括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1.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机制:首先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会形成货币乘数的改变,在基础货币不变的情况下,就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改变;其次在中央银行基础货币不变的情况下,中央银行改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将影响商业银行对准备金的需求;再次,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变化具有直接的宣示效果。

其政策效果:作用速度快而有力;呈中性;特定条件下可以起到其他货币工具无法替代的作用。

不利之处:作用效果过于猛烈;易于受到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反对;受到中央银行维持银行体系目的的制约。

2.再贴现政策的作用机制:一是对基础货币的影响;二是对借款成本,即利率的影响;三是通过宣示效果起作用。

其政策效果:有利于中央银行发挥最后贷款人作用;再贴现政策通过对贴现对象的选择、对贴现票据的规定,可以起到一定的结构调整作用;再贴现政策作用效果缓和,可配合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不利之处:再贴现政策具有顺周期特征;再贴现政策的主动权在商业银行,不是中央银行;宣示作模糊。

3.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机制:当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购入有价证券,如政府债券时,如售出者是商业银行,则中央银行必须通过贷记商业银行准备金账户进行支付。此时,商业银行持有的资产项目中有价证券减少,超额准备金增加;如售出者是社会公众,他会得到中央银行签发的支票,将其存入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清算后,贷记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账户。

其政策效果:利用公开市场业务可以进行货币政策的微调;公开市场业务具有灵活性;利用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具有主动性,可根据不同的经济形势,采取相应的对策。

不利之处:公开市场业务的开展需要有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特别是发达的国债市场;公开市场业务需要通过政府债券市场的作用,将政策效力传递到全国商业银行,否则就会产生不平衡的影响。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和不动产信用控制

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包括直接信用控制和道劝说

答:1、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组织和调节货币流通的出发点和归宿,同国家宏观经济目标具有一致性。货币政策目标一般有四个,即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2、货币政策目标既有相互一致的地方,也有相互矛盾的地方,各个国家在选择上有所不同。

美国: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制止通货膨胀、平衡国际收支;

英国:充分就业、实现收入合理增长、低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均衡;

日本:稳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均衡、充分就业、资源合理配置、收入均等化;

德国:保卫德国马克;

加拿大: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反通货膨胀

3、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试论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

答:1.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是指商业银行与政府的关系应遵循两条原则:其一是国家经济发展目标是中央银行活动的基本点;其二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要符合金融活动的规律。

2.各国中央银行的政治、经济情况不同,与政府的关系也不相同。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务院的直属机构,国家通过其对全国金融业实施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应向全国人大或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

3.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进一步发挥中国人民银行的调控作用,保持并不断加强其独立性是非常重要的。

试分析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2010年7月)

答;1.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说明失业率和物价之间存在反向关系。

2.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长期来看,具有一致性;短期来看,理论界看法不一。

3.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关系。同时实现这两个目标较为困难。

4.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关系。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会对国际收支带来方向不同的双重影响。另一方面,解决国际收支逆差,往往要压缩国内需求,减少对进口的依赖,会影响国内经济增长。

5.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的关系。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是正相关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