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 审计抽样

第八章 审计抽样

第八章 审计抽样
第八章 审计抽样

第八章审计抽样

§1、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判断抽样审计方法;了解统计抽样审计的一般方法,重点掌握随机抽样的各种方法;了解掌握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两种方法的具体应用。

§2、内容提要

本章知识结构

第一节审计抽样概述

一、抽样产生的背景和意义

国内外审计实践表明,在审计产生的早期,一般采用测试全部项目的全面详查法。但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被审单位的规模越来越大,业务量越来越多,且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或是审计费用太昂贵,再进行全面的详细审查已经不再可能,于是出现了由部分推断总的抽样审计,并逐步发展为一种十分重要的审计方法。抽样审计的应用,科学地解决了审计的业务量与审计结论保证程度之间的关系问题,扩大了审计人员的视野,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抽样方式的演变和用途

抽样方式随着审计模式的演变而产生和发展,并随着统计科学的进步而完善。

在全面检查法的局限性日益暴露之后,审计人员开始凭经验选取特定项目进行详细检查,而对其他项目进行任意抽查;并进一步发展为对信息量巨大的特定项目中的部分进行详细检查,如按照覆盖率选取数量少、金额大的条目进行测试,而对该项目的剩余部分实施任意抽样抽样或者其他替代程序。这种特定测试法减少了工作量,但在特定项目的选取上往往依赖审计人员的经验和以前的审计结论,无法有效地控制审计风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理论界提出了以被审计单位各项制度有效性的测试为基础的审计思路,具体做法是对控制薄弱的环节进行详细检查和重点抽样,其余项目随机抽查。60年代以后,科技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迅猛增长和多元化发展趋势,企业经营的不确定因素大大增加,来自企业内外的威胁越来越隐蔽和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作为一种高度保证的鉴证业务,需要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这就势必导致以内部控制有效性为核心的制度基础审计不再适应审计管理的需求。从风险评估入手,综合分析影响被审计单位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再根据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制定检查程序的审计思想日益得到认可。这就是风险导向审计模型的主要内容。在这种模型下,根据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来决定实质性程序的时间、性质和范围;即根据财务报表整体和认定层次的风险水平确定测试的重点、抽样规模和范围。需要明确的一点是:选取特定项目测试不等于抽样,虽然两者都是对某类交易或者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一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但审计抽样必须满足所有抽样单位都有被选中的机会这一条件。

抽样技术产生之后经过了任意抽样、判断抽样和统计抽样几个发展阶段。任意抽样是早期尚不成熟的抽样技术,指从总体中随意地抽取部分项目组成样本,抽样过程不一定随机或通过经验判断的,而是带有强烈的主观偏好;后来逐步发展为判断抽样和统计抽样。

(一)、统计抽样

统计抽样是指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理论基础,从特定审计对象的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项目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一种抽样技术。它具备以下两个特征:(1)随机选取样本;(2)运用概率论评价样本结果。注册会计师运用统计抽样能够量化抽样风险,并通过样本规模调整精确地控制风险。这是它与非统计抽样最重要的区别。

(二)、非统计抽样

统计抽样必须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如果未能具备这两个特征,如未采用随机抽样或者虽然随机抽取样本,但未使用概率论对样本结果进行分析的抽样方法为非统计抽样,一般称为判断抽样。判断抽查是指审计人员根据长期积累的经验,结合审计的要求以及进入被审计单位了解到的情况,通过主观判断,从特定审计对象的总体中有选择地、有重点地抽取部分项目进行审核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的一种抽查技术。

虽然传统上将非统计抽样称为判断抽样,当这样并不代表统计抽样不需要职业判断。在实际中,审计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使用统计抽样或判断抽样,以最有效地获取审计证据。例如,在控制测试中,与仅仅对偏差的发生进行定量分析相比,对偏差的性质和原因进行定性分析通常更为重要。此时使用非统计抽样可能更为适当。

审计师拟实施的审计程序将对运用审计抽样产生重要影响。在审计师可能实施的三种不同目的的审计程序中:风险评估程序通常不涉及审计抽样。如果审计师在了解控制的设计和确定控制是否得到执行的同时计划和实施控制测试,则会涉及审计抽样,但此时审计抽样是针对控制测试的。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审计师可以考虑使用抽样技术。对未留下轨迹的控制,审计师通常实施询问、观察等审计程序,以获得控制运行有效的审计证据,此时不涉及审计抽样。实质性程序包括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前者可以使用审计抽样来验证报表金额的认定,但后者不宜使用审计抽样。

三、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1、抽样风险:是指审计师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与对总体全部项目实施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的可能性。抽样风险分为两种类型:

(1)取伪风险:即根据样本分析结果表1抽样风险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接受了原本是错误的命题假设。在控制测试Array中,表现为审计师推断的控制的有效性高于

其实际有效性;或在细节测试时,审计师推

断某一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际上存在。这类

风险影响审计的效果。

(2)弃真风险:即拒绝了原本时正确的

审计命题。在实施控制测试时,审计师推断

的控制的有效性低于其实际有效性;或在细节测试中,审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存在而事实上不存在。这类抽样风险影响审计的效率。

相比而言:取伪时,审计师可能不适当的减少从实质性程序中获取的审计证据,审计的有效性下降,审计师更容易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因而更应予以关注;相反弃真导致审计师增加不必要的审计程序,只影响审计的效率,

2、非抽样风险:是指由于某些与样本规模无关的原因而导致审计师得出错误结论的可能性。可能导致非抽样风险的原因很多,如;

审计师选择的对象不适合测试目的;

审计师未能恰当地定义控制偏差或者错报的含义;

审计师选用了不适合审计目标的程序;

审计师未能恰当的评价审计发现。

四、审计抽样的步骤

1、样本设计:

(1)确定测试的目标

控制测试目标:某项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是否有效;

细节测试目标:确定某类交易或账户的金额是否正确;

(2)定义总体

总体应当适合审计目标并具有完整性。

如果总体项目存在重大的变异性,审计师应当考虑提出重要项目或分层。分层是指将一个总体中划分为多个子总体的过程,每一个子总体由一组具有相同的特征的单元组成。例如将认为特别重要的或是特别危险的、容易产生问题的项目从总体中分离出来,单独进行测试,如金额比重较大的;对各层次可以考虑使用不同的抽样规模。分层有利于降低每一层中的变异性,从而在抽样风险没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减少样本规模。分层的依据一般依靠审计人员的经验判断和了解到的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

注意详查法和抽查法在分层中的结合使用。

经过提出和分析,得到相对同质的总体,而后对总体中的每个项目按照一定的方法编号,

以便为抽样做好准备。

(3)定义误差

在控制测试中,误差是指控制的错误率或偏差率;

在细节测试中,误差是指错报金额,通常用标准差来衡量。

2、确定抽查数量,即样本规模。

样本规模一般与以下五个因素有关:

(1) 总体规模的大小:总体规模与抽查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2) 总体中各项目的误差:有两层含义,控制测试中指总体偏差率,细节测试中指总体标准差。这一数值在初次审计中一般通过检查初始样本来决定;在连续审计或接前任审计中,可以参考以前的预测数据和审计结论,但注意相应环境的变化。预计的总体差错率与抽查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3) 审计结论的保证程度:也可以称为审计可信度,与可以接受的抽样风险互为余数,审计结论保证程度与抽查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4) 审计结论的精确限度:即审计中可以容忍的偏差率或错报金额,也可以称为重要性水平;审计结论精确限度与抽查数量成反比例关系。

3、抽取样本。

(1) 随机数表抽样:以总体的每一项目有不同的编号为前提,审计师可以使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表,从其中选择一个随机起点和选号路线。起点和路线可以任意选择,但一经选定就不得更改。从任意一行或任意一栏开始按一定的方向查找所需的样本项目,直至找出所需的全部样本。这里还包括:整群随机抽样法:就是把抽查的总体按一定的标志分成若干群,然后运用随机数表抽取所需检查的群;和分层随机抽样:亦称类型抽样,就是将抽查总体中的项目按其属性特征分成若干类型组或层,然后在类型组层中选取样本的一种随机抽样方法。

(2) 机械随机抽样:又称系统抽样或等距抽样,它是先将总体的全部单位按序排序,然后按照一定的间隔距离,抽取若干单位作电样本。运用这种方法抽样的关键是要确定间距和随机起始点。

(3) 金额单位抽样:是按照总体中的金额单位(元),而不是按照实物或业务代码数抽取样本的方法。金额单位抽样法的基本做法是先将抽查总体的累计金额算出来,并按顺序排列成表格,然后,从随机数表中某一栏或行开始,在累计金额表中某一栏或行开始,在累计金额表中第一个起点金额到最后一个金额的范围内,查找应选出的样本项目。

(4) 判断抽样和随意抽样:适用于非随机抽样。

4. 评价样本。

在总体中将需要检查的项目抽出以后,应采用相应的技术方法进行检查,并在检查完毕后,根据检查的结果计算实际的差错率或标准差。审计师应当考虑样本的结果,已识别的误差的性质和原因,及其对审计目标和其他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如表明重大错报风险出现低估等。注意,对样本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一样重要,尤其在控制测试中。

需要注意的是,样本的误差率计算出来后应当与预计的差错率或者标准差进行比较,以判断样本规模的合理性。具体做法见教材。原因是,样本规模是总体误差率的函数,在确定抽样数量时使用了估计值,现在应该用实际总体误差进行替代。

5. 推断总体,作出结论。

抽样审计的核心就在于根据样本的特征推断总体;从样本到总体,从特殊到一般,是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控制测试中,由于样本的偏差率就是整体的偏差率,注册会计师无需另外

推断总体误差。但需要考虑抽样风险。在统计抽样中,将由样本推导而来的总体偏差率加上抽样风险,得到总体偏差率上限,这一数值一般可以通过样本结果评价表或者公式(教材不要求掌握)直接得出,并与可容忍的偏差率进行比较;若前者大于等于后者,表明样本结果不支持评估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则总体不能接受。此时,审计师应当考虑扩大样本,增加检查,或修正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并增加实质性程序;如果该值小于可容忍的偏差率,表明抽查的样本数量过多,但符合审计工作要求,总体可以接受;如果该数值虽然小于但很接近可容忍的错报水平,审计人员应当考虑其他审计程序对控制有效性的支持。在非统计抽样中,由于抽样风险不能准确计量,因此在样本结果评价时,直接将总体偏差率与可以容忍的偏差率进行比较,但审计人员应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只有当前者远远小于后者时才考虑接受总体。

细节测试中,审计师使用一定的方法,如比例法、差额法等,根据样本的错报金额推断出总体的错报金额,并以此为基础对样本结果进行评价。首先必须要求被审计单位将样本中实际发现的差错进行更正,从总体中去除这部分差错后,相应的调整推断的总体错报;然后将调整后的总体错报金额与可以接受的差异额进行对比,并根据比较的结果做出接受的审计结论,或相应的修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和实质性程序的时间、性质和范围,考虑对审计报告的影响。具体做法类似控制测试,可以相关参照。

第二节属性抽查

属性抽查是利用样本的特征分析来估计总体的特征,也可以利用总体中存在的某种特征通过抽样来发现具有该特征的项目。前者称属性估计抽样,后者称发现抽样。这两种方法经常运用于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符合性测试工作中。

一、属性抽样的基本步骤

1. 确定审计测试的目的。

2. 确定属性和偏离特征( 差错)。

3. 确定总体。

4. 确定样本单位。

5. 确定可容忍的差错发生率。

6. 确定可接受的风险。

7. 估计总体差错发生率。

8. 确定样本规模。

9. 选取样本项目。

10. 样本检查与总体推断。

二、属性抽样的应用及注意点

1、样本规模的确定:

(1) 样本规模表,是在不同的置信水平下,根据概率统计原理和样本经验公式利用计算机计算的结果,审计人员熟悉常用的样本规模将为审计带来便利。但在非统计抽样中,需要对表中的样本规模做出一定的调整。审计人员在使用该表帮助确定样本规模时,需要对以下内容运用职业判断:估计的总体错报、可以容忍的错报和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最后,抽样之后应该根据样本实际的偏差率对样本规模进行调整。

(2) 公式法:样本规模的确定还可以使用计算公式:

样本量(n)=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可以容忍偏差率;该方法教材不要求掌握,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见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审计科目,有详细说明。

2、抽样方法:

控制测试中,常用的抽样方法有三种:固定样本量抽样、停走抽样和发现抽样。固定样本量抽样是指审计师对一个确定规模的样本量实施检查,直至满足该规模的所有样本全部选出来、审查完之后才做出审计结论。停走抽样是固定样本量抽样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用于避免当预

计总体偏差大大高于实际偏差时,选取过多的样本,降低审计效率。因此,停走抽样从假设预计总体偏差为零开始,这样只用选取一个较小的样本,如果结果可以接受就停止抽样,如果不能接受,就扩大样本量继续审查。发现抽样是固定样本量抽样的另一种特殊形式:在对选出的样本进行审查时,一旦发现一个偏差就立即停止抽样。如果样本中没有发现偏差,则可以得出总体可以接受的结论。发现抽样适合查找重大舞弊或非法行为。

3、样本结果评价:

(1)推断总体误差

如果测试n个项目发现m个偏差,则总体偏差率上限=样本结果评价表中,n所在的行与m 所在的列的交点处。该偏差率上限已经利用数理统计原理考虑了抽样风险。在非统计抽样中,该数值须由审计人员通过经验判断进行调整。

(2)得出结论

如果测试100个项目发现3个偏差,审计师可以得出下列结论:

总体实际偏差率超过7.6%的风险为5%,即有95%的把握保证总体的实际偏差不超过7.6%;所以总体的实际偏差超过可以容忍的偏差的可能性不大,总体可以接受;审计师对控制有效性的估计是适当的。

如果测试100个项目发现5个偏差,审计师得出的结论为:

总体偏差率超过10.2%的可能性为5%;在可以接受的偏差率为9%的情况下,总体的实际偏差超过可以容忍的偏差的可能性较大,总体不能接受;审计师对控制有效性的估计是不恰当的;应当扩大测试的范围以证实初评结果;或提高评估的风险水平,并增加实质性程序的数量。

注意:此外,除了评价偏差发生的频率之外,对偏差的性质和原因进行定性分析,对控制测试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节变量抽样

变量抽样旨在通过对样本的分析来推断总体数额的合理性。因而它经常被审计人员用来对账户金额进行实质性测试。它与属性抽样的主要区别在于:两者从样本误差推导总体误差的过程不同,属性抽样总体误差就是样本的偏差率;变量抽样的总体错报金额需要在样本错报金额的基础上加以推导。故变量抽样有许多种方法,如均值估计、比率估计和差额估计等。

至于变量抽样基本步骤中:样本规模的确定、抽样方法以及对总体推断之后做出评价和结论的方法与属性抽样过程类似,许多环节可以参照前文。现简述如下:

一、变量抽样的步骤

1、确定测试目的

2、确定样本规模

(1)确定总体规模。

(2)确定可靠性水平:误受险;误拒险。

(3)确定精确限度。

(4)预计总体标准差。

注意:确定样本规模的时候要考虑到总体中项目的变异性。由于精确限度和总体标准差是按照可以接受和预计错报金额占总金额的比重来衡量的,所以样本规模对每个项目金额大小的波动十分敏感。

3、选取样本项目

4、样本的检查分析与对总体的推断

(1)样本的检查分析。

(2)对总体错误额的点估计。

(3)对总体错误额的区间估计。

(4)做出结论

二、有关概念的解释说明

1、变量抽样的方法:

(1)均值估计抽样

定义:均值估计抽样是指通过抽样审查确定样本的平均值,再根据样本平均值推断总体的平均值和总值的一种变量抽样方法。

步骤:计算样本中所有项目审定金额的平均值;用样本平均值乘以总体规模得出总体金额的估计值;总体估计值与总体账面金额之间的差额就是推断的总体错报。

(2)差额估计抽样

定义:差额估计抽样是以样本的实际金额和账面金额之间的平均差额来估计总体实际金额与账面金额的平均差额,然后再以这个平均差额乘以总体规模,从而求出总体的实际金额与账面金额的差额的一种方法

步骤:计算样本平均错报;推断总体错报=总体规模*平均错报;将推断的总体错报与可容忍错报相比较。

(3)比率估计抽样

定义:比率估计抽样是指以样本的实际金额与账面金额之间的比率关系作为总体的实际金额与账面金额的比率关系,再以这个比率去乘总体的账面金额,从而求出估计的总体金额的一种抽样技术.

步骤:计算样本的实际金额占账面金额的比率;估计总体的实际金额=总体账面金额*比率;推断总体错报=估计的总体实际金额-总体账面金额。

比率估计和差额估计都要求样本项目存在错报,如果样本账面金额与审定金额没有差异,这两种方法内涵的原理将会推导出错误的结论,所以如果审计师预计只会发现少量差异,就不适合使用这两种方法.均值估计不适合样本规模太大的抽样,所以如果总体变异性较明显,最好事先

进行分层,或者考虑使用PPS抽样来替代.

2、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变量抽样中的点估计就是根据样本错报金额推断出来的总体错报金额。与属性抽样相同的是:变量抽样也要考虑抽样风险,因此,在根据样本差额推断出总体差额后,还要对该数字中包含的抽样误差进行推断;与属性抽样不同的是:变量抽样的误差定义为错报金额而不是偏差,偏差只有一种性质,即与实际不相符,而错报则可能高估,也可能低估,所以变量抽样不能直接使用基于偏差率上限的样本结果评价表来,但可以方便的使用其他数学工具来确定抽样风险造成的点估计值的上下波动范围;所以区间估计就是总体错报金额的点估计由于抽样造成的误差范围的估计。在统计抽样中,这一区间可以根据正态分布原理计算出来的;在非统计抽样中,主要依靠审计人员的经验估计。

第四节金额单位抽样

一、PPS抽样的含义理解

PPS抽样时属性抽样的变形,是用样本错报率来推断总体错报率进而判断总体错报金额的方法。PPS抽样将样本单位确定为一元,即每一块钱就是一个样本;将总体确定为所有项目金额的累加合计数,换言之,有多少合计金额就代表总体中有多少样本。首先按照属性抽样的步骤对该总体进行测试,推导出总体的错报率,考虑抽样风险之后,两者之和就是总体错报率的上限(简称为为X)。之后并不是将X与可以接受的错报率进行比较,而是乘以总体规模,得到总体中存在偏差的项目合计数;由于每一个项目就是一元钱,所以存在偏差的项目合计数表现为一个合计金额,设为N;即有N个一元钱,他们的真实金额并不是一元,存在错报。最后,给这些存在错报的金额设定一个错报百分比,N与错报百分比的乘积就是总体的错报金额。由此可见,PPS抽样是利用了属性抽样的原理,并引入了错报百分比的概念,从而成功的将特征分析转化为金额分析。

二、PPS抽样的优缺点

1、优点:

(1)PPS抽样中项目被选取的概率与货币金额的大小成比例,从而自动生成分层,有利于大金额项目被选中;

(2)PPS抽样规模不需要考虑被审计金额的变异性;

(3)PPS抽样中如果项目的金额大于选样的间距,系统会自动给识别单个重大项目;

(4)PPS抽样比传统变量抽样更易于使用,而且如果审计师预计没有错报,PPS抽样的样本规模比变量抽样方法小;

(5)PPS抽样的样本更易于设计,由于以金额为单元,可以在完整的总体获得前开始选样。

2、缺点:

(1)PPS抽样通常假设被审计项目的金额不小于等于零,对零和负余额的选取在设计师需特别考虑;

(2)如果审计师在PPS抽样中发现样本被低估,需要特别考虑;

(3)PPS抽样中审计师通常需要逐个累加总体金额,比较繁琐;

(4)当发现错报时,如果风险水平一定,PPS抽样在评价样本时可能高估抽样风险的影响,从而导致审计师可能拒绝一个可以接受的总体账面金额。

三、PPS抽样步骤

1、按照属性抽样计算结果;

2、将属性结果转化为金额的形式;

3、为每个错报假定一个错报百分比;

4、计算总体的错报金额上下限;

注意:(1)确定样本规模的时候,可以容忍的偏差率用可以容忍的错报金额代替,过度依赖风险用误受风险代替;(2)PPS以元为抽样单元,但审计师却不是对具体货币单位进行审计,必须确定改元所对应的实务单元。例如,在教材表8-17中,审计师要在1——9840元的总体项目中抽取样本,但是为了执行审计程序,必须在1——16个单元之间找出样本对应的项目。如果审计师要抽取含4个账户的样本样本,则可以让计算机在1——9840之间随机生成4个数字,假定为4728、6531、956和8110,则8110所在的单元12,就是对应的账户。

四、PPS的样本评价和补充说明

1、没有发现错报时总体的推断

如果审计风险为5%,样本为100,在没有发现错报时,根据样本结果评价表查出总体偏差率的上限为3%,即在1800000个总体中,有54000个发生了偏差。转化为金额的形式,即存在错报的金额为54000元,它可能是高估的结果,也可能是低估的结果,现在不知道实际值是多少。如果假定高估和低估都是100%,这是相对保守的估计方式,那么实际值可能是0或者108000,即错报金额为高估了54000,或低估了54000,这就是错报金额的上下限。

2、发现错报时总体的推断

(1)高估额和低估额分开处理,然后再合并。理论界普遍认为:当存在相抵错报金额时,应当避免过于保守的估计。首先分别计算高估额错报上限和低估额的错报下限;其次,计算高估和低估的点估计值;最后,用错报上限减去低估的点估计值得出调整后的错报上限;用错报下线减去高估的点估计值,得出调整后的错报下线,见案例二。

(2)对包括零错报在内的每一项错报,分别做出不同的错报百分比假设。例如,样本发现了四个高估;假定没有错报时,我们知道总体偏差率上限为3%,而有一个错报时,总体偏差率上限变为4.7%,即第一项错报增加的总体偏差率为1.7%;以此类推,每一项错报都对应一个由他引起的偏差率增加值(如表4),称之为层,这样就可以计算出每项错报引起的存在错误的金额;进而可以为每项错报分别假定一个百分比,计算该部分错报金额。对零错报可以假定其百分比为100%;当发现错报以后,可以根据该项目实际错误率来替代(如表5)。

(3)对每项错报做出不同的百分比假设后,为了计算每项错报引起的总体错报金额,必须将每项错报与它增加的总体偏差率上限对应起来。保守的做法是将最大的错报百分比假设与最大的层相联系,如表6.

§3、应掌握和思考的问题

一、应掌握的基本概念

审计抽样统计抽样法判断抽样法

抽样风险非抽样风险误拒险

误受险信赖不足风险信赖过度风险法

属性抽样法变量抽样比率估计法

均值估计法差额估计法金额单位抽样法

二、应理解的基本问题

1. 审计抽样方法产生的背景和意义?

2. 审计抽样与审计程序有什么关系?

3.如何理解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4. 试比较判断抽样审计和统计抽样的优缺点?

5. 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有哪些?

6. 简述属性估计抽样法的工作步骤。?

7. 怎样确定属性估计的样本规模?

8. 随机选样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9. 抽样风险对属性估计的样本结果检查有什么影响?

10. 简述变量抽样的工作步骤?

11. 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对变量抽样的样本结果评价有什么影响?

12.什么是变量抽样额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13. 变量抽样有哪些具体方法?

14. 简述金额单位抽样的原理和优缺点?

15. 如何理解分层与抽样的关系?

三、单项选择题

1.审计师在属性抽样确定样本规模时,没有必要考虑的因素有:()

A.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

B.预计总体偏差

C.总体变异性

D.可容忍偏差

2.在未对总体进行分层的情况下,审计师不宜采用的抽样方法是:()

A.均值估计抽样

B.比率估计抽样

C.差额估计抽样

D.概率比例金额抽样

3.审计师从总体规模为1000个,账面价值为300000元的存货中选取200个项目进行检查,

确定其审定金额为50500元,如果采用比率估计抽样,审计推断的存货总体金额为:()

A.500

B.2500

C.3000

D.47500

4.下列有关概率比例金额抽样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抽样分布更接近正太分布

B.与低估的账户相比,高估的账户被抽取的那可能性更小

C.每个账户被选中的机会相同

D.余额为零的账户没有被选中的机会

5.在下列各项风险中,对审计的效率和效果都产生影响的是:()

A.信赖过度风险

B.信赖不足风险

C.误受风险

D.非抽样风险

6.审计师对总体进行分层抽样的主要目的在于:()

A.减少样本的非抽样风险

B.决定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正确发生率

C.审计可能有较大错误的项目,并减少样本量

D.无偏见的选取样本项目

7.下列属于信赖不足风险的是:()

A.根据抽样结果对实际存在重大错误的账户余额得出不存在重大错误的结论

B.根据抽样结果对实际不存在重大错误的账户余额得出存在重大错误的结论

C.根据抽样结果对内部审计的信赖高于其实际应信赖的程度

D.根据抽样结果对内部审计的信赖低于其实际应信赖的程度

8.审计师希望从2000帐编号为0001至2000的支票中抽取100张进行审计,随机确定的抽样

起点为1955,采取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到的第四个样本为

A.2015

B.0015

C.2005

D.1995

9.在控制测试中,信赖过度风险与样本数量之间是()变动关系

A.同向

B.反向

C.比例

D.不变

10.下列关于审计师关于审计抽样方法运用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A.风险评估程序通常不涉及审计抽样,但是如果审计师在了解内部控制的同时对内部控运行的有效性进行测试可以运用审计抽样

B.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可以将审计抽样用于控制测试

C.控制测试过程中审计师采用审计抽样

D.审计抽样适用于细节测试,不适用于实质性程序

11.属性抽样中,总体偏差上限为4.1%,可以容忍的错报风险为7%,审计保证程度为95%,

保证审计师做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总体偏差超过4.1%的可能性为10%

B.总体的实际偏差超过可以容忍的偏差的可能性很小,总体可以接受

C.审计师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是恰当的

D.内部控制是有效的。所以可以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降低,减少实质性程序

12.下列关于抽样方法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固定样本量抽样是指审计师对一个确定规模的样本量实施检查,直至满足该规模的所有样本全部选出来、审查完之后才做出审计结论。

B. 停走抽样中,一旦发现一个偏差就立即停止抽样

C. 发现抽样中,如果样本中没有发现偏差,则可以得出总体可以接受的结论

D. 均值估计、比率估计和差额估计是变量抽样方法

13.下列关于金额单位抽样的说法正确的是:()

A.PPS抽样是用属性抽样的原理对总体的金额做出判断的抽样方法

B.PPS抽样的样本是货币单位,所以每个项目被选中的机会相等

C.PPS抽样中每块钱被错报的可能性是100%

D.PPS抽样高估和低估的错报金额可以相互抵消

14.关于PPS抽样的说法存在错误的是:()

A.金额单位抽样每个项目被选中的机会并不相等

B.零余额无法被选中

C.单位金额的错报百分比是根据样本计算出来的

D.抽样时,包含两个样本间距的大金额项目,可以被选中两次,代表两个样本

15.下列关于审计抽样的描述存在错误的一项是:()

A.审计抽样技术按方法不同分为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B.属性抽样利用样本的特征来分析总体的特征,主要用于内部控制的测试

C.变量抽样通过样本来推断总体数额的合理性,经常被用于对账户金额进行实质性测试

D.金额单位抽样是属性抽样的变种,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单位金额错报推断总体的特征

四、多项选择题

1、审计抽样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A.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一百的项目进行审计

B.审计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评价该行货余额或交易的某一特征

C.抽样风险能够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

D.所有抽样单元都有机会被选中

2、审计师在定义抽样单元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在控制测试中,抽样单元通常指控制活动流程

B.抽样单元可能是一个账户余额、一笔交易或是交易中的一项记录

C.为每个货币单位

D.在细节测试中,抽样单元就是指认定层次的错报金额

3、在编制审计计划时,需要考虑有关样本量大小的问题,以下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

A.可信赖程度要求越高,需选取的样本量越大

B.总体划分的层次越多,样本量需求越大

C.可以容忍的误差越小,需要的样本量越大

D.预期总体误差越小,需要的样本量余额大

4、在抽样风险中,导致审计师执行额外的审计程序降低审计效率的风险有:()

A.信赖不足风险

B.信赖过度风险

C.误受风险

D.误据风险

5、在进行控制测试时,审计师如果认为抽样的结果无法达到其对所测试内部控制的预期信

赖程度,应当考虑:()

A.增加样本量

B.执行替代审计程序

C.修改实质性程序的范围

D.发表保留意见或者否定意见

6、有关审计抽样的描述,错误的有:()

A.审计抽样适用于财务报表审计的所有审计程序

B.统计抽样的产生并不意味着非统计抽样不再适用

C.统计抽样可以减少审计过程中的抽样风险

D.内部控制可以信赖的程度越高,需要的样本量越大

7、审计师抽样时需要事先定义误差,下列对误差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控制测试中,误差是指控制偏差

B. 在控制测试中,误差是指内部控制的缺陷

C.在细节测试中,误差是指可以容忍的错报

D. 在细节测试中,误差是指错报

8、审计抽样中,当审计师完成从样本对总体的推断,可以做出的结论有:()

A.在统计抽样中,当总体误差率大于等于可以容忍度的误差时,总体不能接受

B.在统计抽样中,总体误差小于但接近可以容忍的误差时,总体可以接受

C.在非统计抽样中,总体误差小于但比较接近可以容忍的误差时,总体可以接受

D.在非统计抽样中,总体误差远远小于可以容忍的误差时,总体可以接受

9、变量抽样的样本分析结果发现总体错报大于可以接受的重要性水平,审计师应该采取的

措施有:()

A.修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和实质性程序

B.要求被审计单位调整已经发现的错报

C.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证实审计结论,并参考其他审计程序对该结果的支出性

D.被审计单位存在重大错报,发表保留意见

10、下列金额单位抽样中关于样本结果的评价正确的是:()

A.样本中没有发现错误项目,则总体中错报金额的百分比可以定位100%

B.样本中发现了错误项目,则高估或低估的百分比只能是100%

C.同时存在高估额和低估额的,总体错报上下限应该分别计算

D.按高估额和低估额分别计算的错报上下限过于保守,应该用相反的点估计加以调整

五、判断题

1、审计师在任何一种抽样审计中都不能量化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2、采用随机法抽取样本,不用考虑金额大小,也不用考虑是否为关联方余额

3、审计师用统计抽样可以比非统计抽样获得更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4、审计抽样是指审计师对交易或事项中低于百分之一百的项目进行测试,使每个项目都有

被选中的机会

5、风险评估通常不涉及审计抽样,但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都会涉及

6、细节测试中的区间估计是对抽样风险的估计

7、变量抽样样本的标准差就是总体的标准差

8、属性抽样的总体偏差率上限等于样本的偏差率加上抽样风险

9、金额单位抽样通常假定抽样单元的审计金额不等于零或者大于账面价值

10、审计抽样无法离开经验判断

六、综合题

1、审计人员对东方公司2008 年1月的工资单进行审查时,决定从名职工中抽取50名职工的工资单进行审查,并使用等距选样方法进行选样。要求:

(1)使用1个随机起点,抽样间隔是多少?

(2)使用10个随机起点,抽样间隔是多少?

(3)如果从随机数表的第14行第5栏开始往下查,使用后三位随机数,选出10个随机数作为随机起点,头20个样本项目是什么号码的工资单?

2、东方公司有40个应收账款明细账,各明细账的余额如下所示:

(1) 165 (9) 795 (17) 607 (25) 530 (33) 189

(2)1306 (10)2122 (18) 3455 (26) 489 (34) 261

(3)1766 (11) 566 (19) 142 (27) 906 (35)2884

(4) 199 (12) 822 (20) 961 (28) 536 (36)1570

(5)1085 (13) 250 (21) 4620 (29)614 (37)2594

(6) 810 (14)2165 (22)50900 (30)1527 (38)720

(7) 427 (15)1792 (23) 1714 (31)1319 (39)1706

(8) 536 (16) 383 (24) 3070 (32)2582 (40)1706

审计人员决定采用金额单位选样从中选取8 个明细账进行审查。要求:

从随机数表的第1行2栏开始往右查( 如果不够往下换一行),哪8个明细账被选中?3、审计人员对东方公司2008年12月31日的库存商品进行审查时,抽查3 00张入库单,

经审查有5张入库单有错误。该公司12月31日的库存商品余额为4500000元,确定的可靠性水平为90%。要求:用属性抽样作出以金额表示的审计结论。

4、审诈人员采用金额单位抽样审查东方公司2008年12 月31日在产品账户余额的真实性。确定的可靠性水平为95%,精确限度为2500元。如果审查样本后发现如下错误:

项目号审定额记录额

错误1 500 2000

错误2 1200 1000

错误3 3360 3000

要求:

(1)计算抽样规模。

(2)根据样本审查结果推断总体,并作出相应的审计结论。

5、审计人员采用平均值估计对东方公司2008年4月份职工工资单进行审查时,确定的可靠程度为90%,精确限度为±7520 元。该公司共有职工1000名,审计人员随机选取了30名职工的工资单进行审查,确定工资单的审定额如下:

152 136 193 102 192 115 189 124 167 182

117 104 121 121 121 185 130 188 195 122

150 164 178 164 113 164 101 122 119 149

要求:

(1)确定抽样规模。

(2)如果对扩大的样本项目审查后,其审定额的合计数为2290,其审定额平方的合计数为338554。试用均值估计抽样从样本审查结果推断该2008年4月职工工资的正确额。

6、东方公司2008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共有200个明细账,账面余额为100万元。审计人员采用差异估计对该公司应收账款余额的正确性进行审查时,确定的可靠程度为95%,精确限度为土3800元。通过对30个项目组成的初始样本审查,发现5个项目有差错,差错情况如下:

样本项目审定额(元)记录额(元)

4 840 700

9 500 400

16 900 640

21 780 900

27 980 880

合计4000 3520

要求:

(1)确定抽样规模。

(2)如果对扩大的样本项目进行审查后,发现第M个样本项目账面额为560元,审定额为500元,试作出相应的审计结论。

§4、案例和实务

【案例一】利用随机数表取样

随机数是一组从长期来看出现概率相同的数码,且不会产生可识别的模式。表6是5位随机数的一部分。它有0-9共10个数据中任意五个随机组成,每个数字在表中出现的概率大致相同的。应用随机数表选样的的步骤如下:

1、对总体项目进行编号。一般情况下,编号可以利用总体项目中原有的某些编号,如凭证号、

支票号、发票号等。在没有事先编号的情况下,审计师可以采用一定的方法编号,如共60页,每页80行组成的应收账款明细表,可采用四位数字编号。前两位由1-60的整数构成,表示该记录在明细表中的页数,后两位由1-80的数字构成,表示该项目在某一页中的行数。这样标号5043就表示第50页,第43行的记录。抽样时所需要使用的随机表,一般由总体项目数决定。如前例中的应收账款可以使用4位数的随机表,也可以使用5位随机表中的前4个数字。

2、确定选取随机数的方法。可以从随机数表的任意一行或者一列开始,按照一定的方向依次

查找,符合总体编号特征的数字,就是选中的号码,与该号码相对应的总体项目即为选取的样本。例如,从前例应收账款明细账的4800个项目中,按照样本规模决策程序决定选取20个样本。如从表中的第一行第一列开始,使用前4位随机数,逐行向右查找,则选中的所有样本编号为:3204、2905、4058、0158、4650、0741、0903、5619、1941、4243、4832、2179、3815、5929、1770、2216、0141、3723、0550、3748。这些样本编号都满足前两位在1-60之间,后两位在1-80之间。

表6,5位随机数表

【案例二】PPS抽样方法应用

审计师采用金额单位法对甲公司应收账款金额的合理性进行测试,甲公司应收账款总额为200万,在5%的置信水平下,选取了100个样本,其中三个发现错报,错报情况如表7所示。假设审计师可以容忍的错报水平为4%,要求估计总体错报的上下限?

表7 发现的错报

(1)高估:本例中发现了两个高估错报,在5%的抽样风险水平下,查教材中的样本结果评价表可以知道,总体偏差率上限为6.2%。为了给每个错报假定一个合理的百分比,可以直接利用样本实际发生的错误率来代替。接下来就需要计算每个错报引起的总体偏差率上限的增加值,即对总体偏差率上限进行分层;并按保守匹配的原则,将错误率最大的错报与最大的边际偏差率相匹配,假定零错报的百分比为100%。估计如下:

错报数总体偏差率上限边际偏差率错报百分比

0 0.03 0.03 1

1 0.047 0.017 0.615

2 0.062 0.015 0.043

那么高估引起的总体错报上限为=200*0.03*1+200*0.017*0.615+200*0.015*0.043=8.22万元(2)低估:同理可以计算低估引起的总体错报的下限

错报下限=200*0.03*1+200*0.017*0.03=6.102万元

2、由于既有高估额,又有低估额,前面计算的得来的界限过于保守。因为如果发现了低估额,则高估的界限应当低于未发现时的水平,这是合乎常理的。所以需要对相抵性金额的界限进行调整。一般做法是用低估额的点估计去减高估上限,得到调整后的错报上限;用高估额的点估计去减低估下限,得到调整后的错报下限。

(1)点估计:用差额估计法计算

高估的点估计为样本项目审定金额的评价高估金额与账面价值的乘积,低估的点估计计算与此相同。本例中,样本容量为100,每一个金额有3分钱的低估值,因此低估的点估计值就是0.03/100*200=600元,高估的点估计值=(0.615+0.043)/100*200=13610元(2)调整后的错报上限=82200-600=81600元

调整后的错报下限=61020-13610=47410元

只有错报的上限和下限都落在可以容忍的的限额内时,审计师才能做出总体没有重大错报的结论。本例中,可以容忍的错报界限是200*4%=80000元,由于错报的上限超过了为81600超过了可以容忍的限额,所以审计师不能接受总体。

审计抽样答案

第九章审计抽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信赖不足风险是(C )。 A.根据抽样结果对实际存在重大错误的账户余额得出不存在重大错误的结论 B.根据抽样结果对实际不存在重大错误的账户余额得出存在重大错误的结论 C.根据抽样结果对内控制度的信赖程度低于其实际应信赖的程度 D.根据抽样结果对内控制度的信赖程度高于其实际应信赖的程度 2.下列各项风险中,对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产生影响的是(C )。 A.误拒风险 B.信赖不足风险 C.非抽样风险 D.误受风险 3.下列抽样风险中,属于注册会计师在细节测试时,最容易导致其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是(D)。 A.信赖过度风险 B.误拒风险 C.信赖不足风险 D.误受风险 4.应收账款总金额为400万元,重要性水平为6万元,根据抽样结果推断的差错额为4.5万元,而账户的实际差错额为8万元,这时,注册会计师承受了(C )。 A.误拒风险 B.信赖不足风险 C.误受风险 D.信赖过度风险 5.下列有关信息技术对审计过程的影响的相关提法中,不正确的是(C )。 A.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应用并不改变注册会计师制定的审计目标 B.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对业务流程和控制的了解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C.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不会对审计风险的评价产生直接影响 D.在高度电算化的信息环境中,业务活动和业务流程引发了新的风险,从而使具体控制活动的性质有所改变 6.为了实现信息处理完整性目标,注册会计师设计的下列程序中,恰当的是 (A )。 A.编辑检查以确保无重复交易录入 B.将客户、供应商、部分数据、发票和采购订单等信息与现有数据进行比较 C.检查交易流程中是否包含恰当的授权 D.访问控制是否满足适当的职责分离 7.在控制测试的统计抽样中,注册会计师对总体做出的结论可以接受的是(A )。 A.估计的总体偏差率上限低于可容忍偏差率 B.样本偏差率大大低于可容忍偏差率 C.计算的总体错报上限低于可容忍错报 D.调整后的总体错报远远小于可容忍错报 8.ABC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支票由连续编号由1000至5000,注册会计师拟选择其中40张进行审查。要求:如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样本(随机数表在备选答案后),样本总体与表中前四位数对应,且确定起点为第一列第一行,路线为第一、第二、第三列,则注册会计师选择的第5个样本是( C )。

第九章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答案解析

第九章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风险中,对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产生影响的是()。 A.信赖过度风险 B.信赖不足风险 C.误受风险 D.非抽样风险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抽样风险不是影响审计效果就是影响审计效率。只有非抽样风险同时影响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2.注册会计师运用分层抽样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减少样本的非抽样风险 B.决定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正确发生率 C.审计可能有较大错误的项目,并减少样本量 D.无偏见地选取样本项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首先,分层属于审计抽样的技术,它不可能减少非抽样风险,分层适用于总体内部特征值差异较大的情况,它可以用于符合性测试即决定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正确发生率,也可以用于存货等项目、交易、余额的实质性测试,选B不恰当。C是教材中对于分层的明文论述,应选择。至于无偏见地选取样本项目(D),它正是分层的弱项,因为分层是依据审计人员的主观经验进行的。 3.审计抽样通常不适用于()审计程序。 A、观察、函证和计算 B、检查、观察和询问 C、观察、询问和分析性复核 D、盘点、计算和询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审计抽样通常不适于观察、询问和分析性复核。 4.如果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总体误差超过可容忍误差,经重估后的抽样风险不能接受,应当()。 A、增加样本量或执行替代审计程序 B、增加样本量或执行追加审计程序 C、增加样本量或执行扩大审计程序 D、增加样本量或建议管理当局调整会计报表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总体误差超过可容忍误差,经重估后的抽样风险不能接受,应当增加样本量或执行替代审计程序。

细节测试审计抽样工作指南

细节测试中审计抽样工作指南 一、前言 1.为了规范细节测试中审计抽样工作,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以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4号–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制定本指南。2.本指南主要目标在于指导审计人员在执行细节测试过程中如何确定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确定重要性水平。如果采用审计抽样,如何进行样本设计、选取样本并实施审计程序、评价样本结果等工作,以实现细节测试的工作目标。 二、适用范围 1.本指南中的审计抽样适用于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对于其他审计项目可参照执行。2.在实施细节测试过程中,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选择审计抽样或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实现审计目标。 三、细节测试中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 1.在确定实施细节测试审计程序范围时,应根据与所测试认定有关的重大错报风险和对审计效率的要求,选取适当的测试项目方法,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实现审计程序的目标。 2.细节测试选取项目的方法包括选取全部项目、选取特定项目和审计抽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单独或综合使用这些方法。 3.选取全部项目测试是指对总体中的全部项目进行检查。当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应当考虑选取全部项目进行测试: 总体由少量的大额项目构成; 存在特别风险且其他方法未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由信息系统自动执行的计算或其他程序具有重复性,对全部项目进行检查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4.存在特别风险的项目主要包括: 管理层高度参与的,或错报可能性较大的交易事项或账户余额; 非常规的交易事项或账户余额,特别是与关联方有关的交易或余额; 长期不变的账户余额,如滞销的存货余额或账龄较长的应收账款余额;

第八章 审计抽样

第八章审计抽样 一、单项选择题 1. 变量抽样用于( )的实质性测试。 A.本期发生额 B.科目余额 C. 账户余额 D.存货盘点数额 2. 按抽样决策的(),审计抽样分为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A.任务 B.依据 C.环境 D.条件 3、将某一审计对象总体划分为若干具有相似特征次级总体的过程称为( ) 。 A.分段 B.分部 C.分组 D.分层 4. 审计人员准备从2000张编号为0001至2000的现金支票中抽取100张进行审计,并将抽样起点随机确定为1975,采用系统抽样法所抽取的第五个样本号为( )。 A.1975 B.1995 C. 2015 D.0055 5. 样本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 A. 抽样风险 B.抽样结果 C. 抽样方法 D. 变量抽样 6. 审计人员在进行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时一般采用( )方法。 A. 抽样审计 B.全面审计 C. 定期审计 D. 不定期审计 7.从1000张发票中抽取100张进行审查,则抽样间隔是( )。 A.50 B.30 C.20 D.10 8.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 ). A. 前者可以用概率论方法评价审计风险,而后者不能。 B.后者可以用概率论方法评价审计风险,而前者不能。 C. 两者都可以用概率论方法评价审计风险。 D. 两者都不可以用概率论方法评价审计风险。 9. 变量抽样用于( )的实质性测试。 A. 本期发生额 B.科目余额 C. 账户余额 D. 存货盘点数额 10. 从预计总体误差率为零开始;边抽样边评价来完成抽样工作的方法是 ( )。 A. 停一走抽样 B. 发现抽样 C. 属性抽样 D.变量抽样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高 B. 重要性水平越低,应当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 C. 可容忍误差越小,需选取的审计证据越多 D.样本量越大,抽样风险越低 2. 样本选取的方法有( )。 A. 随机数表法 B.分层法 C. 系统选取法 D.整群选样法 三、简答题 1. 设计样本时,应考虑哪些基本要素? 四、判断题

第8章 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选取样本)1

二、选取样本阶段 (一)确定样本规模 1.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在控制测试中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如下: (1)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在实施控制测试时,注册会计师主要关注抽样风险中的信赖过度风险。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与样本规模反向变动。控制测试中选取的样本旨在提供关于控制运行有效性的证据。由于控制测试是控制是否有效运行的主要证据来源,因此,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应确定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上。在控制测试中,影响注册会计师可以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的因素包括: ①该控制所针对的风险的重要性; ②控制环境的评估结果; ③针对风险的控制程序的重要性; ④证明该控制能够防止、发现和改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⑤在与某认定有关的其他控制的测试中获取的证据的范围; ⑥控制的叠加程度: ⑦对控制的观察和询问所获得的答复可能不能准确反映该控制得以持续适当运行的风险。通常,相对较低的水平在数量上是指5%~10%的信赖过度风险。注册会计师一般将信赖过度风险确定为10%,特别重要的测试则可以将信赖过度风险确定为5%。在实务中,注册会计师通常对所有控制测试确定一个统一的可接受信赖过度风险水平,然后对每一测试根据计划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和控制有效性分别确定其可容忍偏差率。本例中,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可接受信赖过度风险为10%。 (2)可容忍偏差率。可容忍偏差率与样本规模反向变动。在确定可容忍偏差率时,注册会计师应考虑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越低,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可容忍偏差率通常越高,所需的样本规模就越小。一个很高的可容忍偏差率通常意味着,控制的运行不会大大降低相关实质性程序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注册会计师预期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很低,特定的控制测试可能不需进行。反之,如果注册会计师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注册会计师必须实施控制测试。换言之,注册会计师在风险评估时越依赖控制运行的有效性,确定的可容忍偏差率越低,进行控制测试的范围越大,因而样本规模增加。 在实务中,注册会计师通常认为,当偏差率为3% ~7%时,控制有效性的估计水平较高;可容忍偏差率最高为20%,偏差率超过20%时,由于估计控制运行无效,注册会计师不需进行控制测试。当估计控制运行有效时,如果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可容忍偏差率较高就被认为不恰当。表8-3列示了可容忍偏差率与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之间的关系。本例中注册会计师预期现金支付授权控制运行有效,确定的可容忍偏差率为7%。 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可容忍偏差率(近似值,%) 高3~7 中6~12 低11~20 最低不进行控制测试

审计证据与审计抽样(doc 17页)

审计证据与审计抽样(doc 17页)

ni第九章审计证据 第一节审计证据的性质 一、确定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时应当考虑(教材P181) 1.特定的审计程序可能只为某些认定提供相关的审计证据,而与其他认定无关。 2.针对同一项认定可以从不同来源获取审计证据或获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 3.只与特定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并不能替代与其他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 二、判断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时通常会考虑下 列原则(教材P182) 1.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其

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2.内部控制有效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比内部控制薄弱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3.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间接获取或推论得出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4.以文件、记录形式(无论是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存在的审计证据比口头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5.从原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传真件或复印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三、评价充分性和适当性时的特殊考虑(教 材P183,判断选择) 1.如果在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情况使其认为文件记录可能是伪造的,或文件记录中的某些条款已发生变动,注册会计师应当作出进一步调查,包括直接向第三方询证,或考虑利用专家的工作以评价文件记录的真伪。 2.如果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使用被审计单位生成的信息,注册会计师应当就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获取审计证据。 3.如果从不同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或获取的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不一致,表明某项审计证

据不可靠,注册会计师应当追加必要的审计程序。 4.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获取审计证据的成本与所获取信息的有用性之间的关系,但不应以获取审计证据的困难和成本为由减少不可替代的审计程序。 第二节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 一、理解八种具体审计程序(教材P185-186)1.检查记录或文件(顺查和逆查); 2.检查有形资产(顺查和逆查); 3.观察(察看相关人员正在从事的活动或执行的程序); 4.询问; 5.函证(直接来自第三方的对有关信息和现存状况的声明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6.重新计算(对记录或文件中的数据计算的准确性进行核对); 7.重新执行(重新独立执行作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程序或控制); 8.分析程序(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做出评价)。

第八章 审计抽样

第八章审计抽样 一单项选择题 1.审计师在属性抽样确定样本规模时,没有必要考虑的因素有:() A.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 B.预计总体偏差 C.总体变异性 D.可容忍偏差 2.在未对总体进行分层的情况下,审计师不宜采用的抽样方法是:() A.均值估计抽样 B.比率估计抽样 C.差额估计抽样 D.概率比例金额抽样 3.审计师从总体规模为1000个,账面价值为300000元的存货中选取200个项目进 行检查,确定其审定金额为50500元,如果采用比率估计抽样,审计推断的存货总体金额为:() A.500 B.2500 C.3000 D.47500 4.下列有关概率比例金额抽样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抽样分布更接近正太分布 B.与低估的账户相比,高估的账户被抽取的那可能性更小 C.每个账户被选中的机会相同 D.余额为零的账户没有被选中的机会 5.在下列各项风险中,对审计的效率和效果都产生影响的是:() A.信赖过度风险 B.信赖不足风险 C.误受风险 D.非抽样风险 6.审计师对总体进行分层抽样的主要目的在于:() A.减少样本的非抽样风险 B.决定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正确发生率

C.审计可能有较大错误的项目,并减少样本量 D.无偏见的选取样本项目 7.下列属于信赖不足风险的是:() A.根据抽样结果对实际存在重大错误的账户余额得出不存在重大错误的结论 B.根据抽样结果对实际不存在重大错误的账户余额得出存在重大错误的结论 C.根据抽样结果对部审计的信赖高于其实际应信赖的程度 D.根据抽样结果对部审计的信赖低于其实际应信赖的程度 8.审计师希望从2000帐编号为0001至2000的支票中抽取100进行审计,随机确定 的抽样起点为1955,采取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到的第四个样本为 A.2015 B.0015 C.2005 D.1995 9.在控制测试中,信赖过度风险与样本数量之间是()变动关系 A.同向 B.反向 C.比例 D.不变 10.下列关于审计师关于审计抽样方法运用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A.风险评估程序通常不涉及审计抽样,但是如果审计师在了解部控制的同时对部控运行的有效性进行测试可以运用审计抽样 B.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可以将审计抽样用于控制测试 C.控制测试过程中审计师采用审计抽样 D.审计抽样适用于细节测试,不适用于实质性程序 11.属性抽样中,总体偏差上限为4.1%,可以容忍的错报风险为7%,审计保证程 度为95%,保证审计师做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总体偏差超过4.1%的可能性为10% B.总体的实际偏差超过可以容忍的偏差的可能性很小,总体可以接受 C.审计师对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是恰当的 D.部控制是有效的。所以可以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降低,减少实质性程序 12.下列关于抽样方法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固定样本量抽样是指审计师对一个确定规模的样本量实施检查,直至满足该规模的所有样本全部选出来、审查完之后才做出审计结论。 B. 停走抽样中,一旦发现一个偏差就立即停止抽样 C. 发现抽样中,如果样本中没有发现偏差,则可以得出总体可以接受的结论 D. 均值估计、比率估计和差额估计是变量抽样方法 13.下列关于金额单位抽样的说确的是:() A.PPS抽样是用属性抽样的原理对总体的金额做出判断的抽样方法

第10章 审计抽样习题+案例

第10 章审计抽样 习题参考答案 1.审计抽样的含义是什么? 【答】审计抽样是指从某一特定的审计对象(审计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取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审查,并用样本的审查结果推断审计总体特征的审计方法。 2.什么是抽样风险?抽样风险具体表现为哪几种形式,各自对审计结果有何影响? 【答】抽样风险:由于采用抽样审查方法,即并非对总体中 100%的项目进行审查,而只是对抽取的样本进行审查,并以样本特征推断总体特征,由此得出的审计结论与总体实际情况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 表现形式及影响:(1)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主要有两种,一是过度依赖风险;二是依赖不足风险。过度依赖风险是指在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测试时,通过样本的考察,得出依赖内部控制的结论,但总体的实际情况可能并不符合这一结论。即在审计师选取的内部控制样本中,其有效性好于总体水平,这样对样本考察的结果将导致审计师对内部控制给予过度的依赖。依赖不足风险,指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测试时,基于对样本的考察得出了不能依赖内部控制的结论,但总体的实际情况却是可以依赖的,即对内部控制应该依赖而未予依赖。 (2)实质性测试中的抽样风险。实质性测试中的抽样风险也有两种:一是误拒风险;二是误受风险。误拒风险,指在对账户余额的正确性进行测试时,实际上某项余额正确,而审计师通过考察样本却得出该余额不正确的结论,即将事实上正确的余额看成是错误的余额。误受风险,指实际上某项余额是错误的,而审计师考察样本后却得出该项余额正确的结论,即将事实上错误的余额误作为正确的予以接受。

3.什么是非抽样风险?非抽样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 【答】非抽样风险:非抽样风险是指由于采用抽样审查方法之外的其他原 因所造成的风险。例如,审计程序设计不当、审计方法选择不合理、审计师工 作疏忽、审计师专业判断存在瑕疵等原因,导致审计目标难以实现。 具体表现形式:非抽样风险一般难以量化,可以通过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 的科学、周密设计以及审计工作的适当督导将其消除或减少。 4.审计师应分别采用何种方法对各种抽样风险进行控制? 【答】(1)对I类抽样风险的控制。依赖不足风险和误拒风险都是将正确 判断为错误的风险,我们称其为I类风险或α风险。对I类风险最为有效的控 制方法就是扩大审查的样本规模。因为增大样本规模,可以提高样本对审计总 体特征的代表性,从而使抽样结果更为有效。 (2)对Ⅱ类抽样风险的控制。与I类风险相对应,过度依赖风险和误受风险都是将错误判断为正确的风险,我们称其为Ⅱ类风险或风险。控制Ⅱ类风 险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改进抽样方法。因为抽样方法越科学,抽样过程的精度 就越高,抽样结果的可靠程度也越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将Ⅱ类风险控制 在审计师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以保证审计工作质量。 5.影响审计抽样质量的因素有哪些?对审计抽样的质量控制包括哪些内容? 【答】影响审计抽样质量的因素:(1)样本的代表性。样本的代表性越强,用样本审查结果推断审计总体特征就越精确,抽样误差也就越小;(2)抽样误差。抽样误差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审计结论的准确性;(3)由样本审查结果对总体作出的推断。由样本审查结果推断审计总体的特征对审计抽样工作质量更有 直接的影响,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审计师还要承担I类和Ⅱ类抽样风险,使得这 一推断过程成为审计抽样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4)审计师素质。审计师能否胜任审计抽样工作,能否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会影响审计 抽样的工作质量。 对审计抽样质量进行控制的内容:(1)审计抽样的技术控制。尽可能选择

内部审计工作中审计抽样的运用

内部审计工作中审计抽样的运用 一、审计抽样原理 (一)概念 1、审计抽样 审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为审计人员针对整个总体得出结论提供合理基础。 审计抽样方法分为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统计抽样指审计人员运用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方法确定样本数量与分布,随机抽取样本进行审计,并对所抽取的样本结果进行统计评价,最后以样本的审计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非统计抽样,指审计人员依据专业判断和审计经验有目的地从总体中抽取样本进行审查,并以样本的审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非统计抽样如果设计得当,同样可以得到统计抽样一样效果。 2、抽样风险 抽样风险,是指审计人员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于如果对整个总体实施与样本相同的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的风险。 抽样风险与样本规模反方向变动。样本规模越小,抽样风险越大。样本规模越大,抽样风险越小。无论是在控制测试中,还是在细节测试中,审计人员都可以通过扩大样本规模降低抽样风险。如果对总体中的所有项目都实施检查,就不存在抽样风险,此时审计风险完全由非抽样风险产生。

(二)审计抽样三个阶段 审计抽样适用的审计程序:控制测试,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审计人员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验证与某一认定相关的内部控制运行是否有效;细节测试,审计人员可以使用审计抽样获取审计证据,以验证有关财务报表金额的一项或多项认定(如应收账款的存在性),或对某些金额作出独立估计(如固定资产的价值)。审计人员在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中使用审计抽样方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1、样本设计阶段 (1)确定测试目标。控制测试的目标是获取关于某项控制运行是否有效的证据;细节测试的目标是确定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的金额是否正确,以获取与存在的错报有关的证据。 (2)定义总体。总体可以包括构成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的所有项目,也可以只包括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的部分项目。 (3)定义抽样单元。抽样单元是指构成总体的个体项目。在控制测试中,抽样单元通常是能够提供控制运行证据的文件资料。在细节测试中,抽样单元可能是一个账户余额、一笔交易或交易中的一项记录,甚至为每个货币单元。 (4)分层。分层是指将一个总体划分为多个子总体的过程,每个子总体由一组具有相同特征(通常为货币金额)的抽样单元组成。分层可以降低每一层中项目的变异性,从而在抽样风险没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减小样本规模,提高审计效率。

第十章审计抽样

第十章审计抽样 【考点一】审计抽样含义与基本原理(教材P191-199) 【例题1-1·单选题】注册会计师并非在所有审计程序中都可以使用审计抽样。下列对审计抽样的表述中,不恰当的是()。 A.风险评估程序通常不涉及审计抽样 B.如果注册会计师在了解控制的设计和确定控制是否得到执行的同时计划和实施控制测试,则可能涉及审计抽样,但此时审计抽样仅适用于控制测试 C.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 D.在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审计抽样 【答案】D 【解析】选项D不恰当。在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注册会计师不宜使用审计抽样 【例题1-2·单选题】下列对各种抽样风险的陈述中,属于信赖不足风险的是()。 A.根据抽样结果对实际存在重大错报的账户余额得出不存在重大错报的结论 B.根据抽样结果对实际不存在重大错报的账户余额得出存在重大错报的结论 C.根据抽样结果对内控制度的信赖程度高于其实际应信赖的程度 D.根据抽样结果对内控制度的信赖程度低于其实际应信赖的程度 【答案】D 【解析】选项A属于抽样风险的误受风险;选项B属于抽样风险的误拒风险;选项C 属于抽样风险的信赖过度风险。

【例题1-3·单选题】下列各项风险中,对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产生影响的是()。 A.信赖过度风险 B.信赖不足风险 C.误受风险 D.非抽样风险 【答案】D 【解析】信赖过度风险和误受风险影响审计的效果,信赖不足风险影响审计的效率,只有非抽样风险对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均有影响。 【例题1-4·多选题】在抽样风险中,导致注册会计师执行额外的审计程序,降低审计效率的风险有()。 A.信赖不足风险 B.信赖过度风险 C.误受风险 D.误拒风险 【答案】AD 【解析】选项B、C属于影响审计效果的抽样风险。 【例题1-5·单选题】注册会计师在控制测试确定样本规模时,没有必要考虑的因素是()。 A.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 B.预计总体偏差率 C.总体变异性 D.可容忍偏差率 【答案】C 【解析】注册会计师没有必要考虑总体变异性,只有选项A、B、D中三个因素对其有影响。

第九章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答案解析)

第 九 章 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各项风险中,对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产生影响的是( A. 信赖过度风险 B. 信赖不足风险 C ?误受风险 D.非抽样风险 【 您的答案 】 【 正确答案 】 D 【答案解析 】 抽样风险不是影响审计效果就是影响审计效率。只有非抽样风险同时 影响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2. 注册会计师运用分层抽样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 减少样本的非抽样风险 B. 决定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正确发生率 C. 审计可能有较大错误的项目,并减少样本量 D. 无偏见地选取样本项目 【 您的答案 】 【 正确答案 】 C 【答案解析 】 首先,分层属于审计抽样的技术,它不可能减少非抽样风险,分层适 用于总体内部特征值差异较大的情况,它可以用于符合性测试即决定审计对象总体 特征的正确发生率,也可以用于存货等项目、交易、余额的实质性测试,选 当。C 是教材中对于分层的明文论述,应选择。至于无偏见地选取样本项目( 它正是分层的弱项,因为分层是依据审计人员的主观经验进行的。 3. 审计抽样通常不适用于( )审计程序。 A 、观察、函证和计算 B 、 检查、观察和询问 C 、 观察、询问和分析性复核 D 、盘点、计算和询问 【您的答案】 【 正确答案 】 C 【答案解析 】 审计抽样通常不适于观察、询问和分析性复核。 4. 如果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总体误差超过可容忍误差, 经重估后的抽样风险不能接受, 应当( )。 A 、增加样本量或执行替代审计程序 C 、增加样本量或执行扩大审计程序 表 【您的答案】 【 正确答案 】 A 【答案解析 】 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总体误差超过可容忍误差,经重估后的抽样风险不 能接受,应当增加样本量或执行替代审计程序。 5. 在以下因素中,除( )外,均与样本成正向关系。 )。 )。 B 不恰 D ), B 、增加样本量或执行追加审计程序 D 、增加样本量或建议管理当局调整会计报

第九章 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

第九章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 第一节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 一、审计抽样的性质和目的 审计准则定义审计抽样(auditing sampling)为:对某个帐户余额或某类交易里的部分项目所运用的审计程序,以便评价该帐户余额或该类交易的某些特性。 审计抽样对两种审计测试即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都适用,但它并不适用于这些测试中的所有程序。比如,审计抽样可在核证、函证和追查中广泛运用,但通常不用于询问、观察和分析性程序。 二、不确定性与审计抽样 美国《一般公认审计准则》“外勤工作准则”第二条和第三条都包括了不确定因素。比如,审计人员对控制风险的评价,将影响所要执行的其他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有关证据事项的准则,也只要求审计人员对发表的意见具有合理的基础。 从审计人员立场看,如果对资料进行90%的审查所花费的成本和时间,比因只审查部分样本而可能发表错误意见所带来的不利后果还要大,那么就可以考虑接受某些不确定性。在实务中,情况也往往如此,所以抽样技术被审计人员广泛应用。 我们知道,审计中固有的不确定性合起来称作审计风险,而审计抽样只与其中的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相关。在前几章已说明,控制风险是指内部控制不能防止或发现财务报表认定中重要错报的风险,检查风险则是审计人员不能查出重要错报的风险。在控制测试中运用审计抽样,可为审计人员提供直接与评价控制风险有关的信息;在实质性测试中运用审计抽样,可帮助审计人员量化审计检查风险。 审计人员在运用抽样技术实现外勤工作审计准则的要求时,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可能造成不确定性,其中一个方面的因素直接与抽样相关,而另一个方面的因素却与抽样无关。我们将第一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不确定性称为抽样风险,将第二个方面因素造成的不确定性称为非抽样风险。 下面分别说明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一)抽样风险 审计人员适当选取的样本可能并不代表总体,因此,他根据样本对有关内部控制或交易和余额的细节所得出的结论,可能与审查整个总体所得出的结论不同。抽样风险(sampling risk)就同这种样本不能代表总体的可能性有关。在执行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时,可能发生以下种类的抽样风险。 1.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 有两种: (1)控制风险估计过低风险(risk of assessing control risk too low) 是指在控制结构政策和程序实际执行效果不支持控制风险的计划估计水平,而样本估计控制风险却支持计划估计水平的风险。这种风险也称为“信赖过度风险”(risk of overreliance,或译“信赖过度风险”)。 (2)控制风险估计过高风险(risk of assessing control risk too high) 与“控制风险估计过低风险”相反,是指在控制的实际执行效果支持控制风险的计划估

审计抽样3个案例

案例(2006综合题24分) 公开发行A股的X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公司)系ABC会计师事务所的常年审计客户。A和B注册会计师负责对X公司2005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并确定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1 200 000元。X公司2005年度财务报告于2006年2月25日获董事会批准,并于同日报送证券交易所。X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其他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二:审计X公司2005年度主营业务收入时,为了确定X公司销售业务是否真实、完整,会计处理是否正确,A和B注册会计师拟从X公司2005年开具的销售发票的存根中选取若干张,核对销售合同和发运单,并检查会计处理是否符合规定。X公司2005年共开具连续编号的销售发票4000张,销售发票号码为第2001号至第6000号,A和B注册会计师计划从中选取10张销售发票样本。随机数表(部分)列示如下: 要求: (1)针对资料二,假定A和B注册会计师以随机数表所列数字的后4位数与销售发票号码一一对应,确定第(2)列第(4)行为起点,选号路线为自上而下、自左而右。请代A 和B注册会计师确定选取的10张销售发票样本的发票号码分别为多少? 如果上述10笔销售业务的账面价值为1 000 000元,审计后认定的价值为1 000 300元,假定X公司2005年度主营业务收入账面价值为180 000 000元,并假定误差与账面价值不成比例关系,请运用差额估计抽样法推断X公司2005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总体实际价值(要求列示计算过程)。 【答案】 ?选取的10张销售发票样本的发票号码分别为3093、2905、4342、5595、2527、 5463、3661、3342、2011、5313。 ?样本平均错报=(1 000 300-1 000 000)/10 =30(元) ?估计的总体错报=30×4 000=120 000(元) ?估计的账面金额=180 000 000+120 000 =180 120 000(元) 【案例2】Y公司系公开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2005年3月20日,北京ABC会计师事务所的A和B注册会计师负责完成了对Y公司2004年度会计报表的外勤审计工作。假定Y公司2004年度财务报告于2005年3月27日经董事会批准和管理当局签署,于同日报

重要性水平和细节测试审计抽样案例

重要性水平和细节测试审计抽样案例 一、重要性水平案例 我所新承接一家从事蓄电池生产销售的主板上市公司2011年的年报审计业务。该公司2011年6月上市,募集资金147,824万元。该公司截止2011年12月31日未审资产总额3,963,147,725.59元,净资产2,765,264,854.25元,2011年度未经审计营业收入3,067,999,079.11元,利润总额368,227,248.86元,公司2010年和2011年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为311万元和3,570万元,公司下辖十家子公司,有关子公司的信息如 1.请确定集团审计的重要性水平,并简单分析理由;

2.请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并简单分析理由; 3.请确定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并简单分析理由; 4.请确定重要组成部分的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首次承接),并简单分析理由; 5.以上数据资料不变,假设我们是第二年对该公司进行审计,第一年审计后,我们的审计 调整事项不多,公司经营正常。请确定重要组成部分的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并简单分析理由; 6.请确定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并简单分析理由。

解答:(因每个注册会计师都有自己的职业判断,以下仅为参考答案,并非标准答案,允许你的答案与下列答案存在小的差异) 1和2 财务报表整体层面的重要性水平和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 3.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

重要组成部分参照指标:(单位:万元)首次承接 5.组成部分分析(收入306816万元,资产总额391048,利润总额36684)第二年保持承接,若第一年审计完成后,调整事项不多,公司经营正常 重要组成部分参照指标:(单位:万元)保持业务承接

[整理版]第8章 审计抽样练习题(结合第10章采购)

第九章审计抽样练习题 第九章抽样结合第十一章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的题目 1.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在了解甲公司内部控制后,A注册会计师决定采用审计抽样的方法对拟信赖的内部控制进行测试,部分做法摘录如下: (1)为测试20×8年度销售信用审核控制是否有效运行,将20×8年1月1日至11月30日期间的所有销售单界定为测试总体。 (2)为测试20×8年度采购付款凭证审批控制是否有效运行,将采购凭证缺乏审批人员签字或虽有签字但未按制度审批的界定为控制偏差。 (3)在使用随机数表选取样本项目时,由于所选中的1张凭证已经丢失,无法测试,直接用随机数表另选1张凭证代替。 (4)在对存货验收控制进行测试时,确定样本规模为60,测试后发现3例偏差。在此情况下,推断20×8年度该项控制偏差率的最佳估计为5%。 (5)在上述第(4)项的基础上,A注册会计师确定的信赖过度风险为5%,可容忍偏差率为7%。由于存货验收控制的偏差率的最佳估计不超过可容忍偏差率,认定该项控制运行有效(注:信赖过度风险为5%时,样本中发现偏差数“3”对应的控制测试风险系数为7.8)。 要求: 针对上述第(1)项至第(5)项,逐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2.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甲公司本年度银行存款账户数一直为60个。甲公司财务制度规定,每月月末由与银行存款核算不相关的财务人员H针对每个银行存款账户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A注册会计师决定运用统计抽样方法测试该项控制在全年的运行有效性。相关事项如下: (1)A注册会计师计算了各银行存款账户在20×8年12月31日余额的标准差,作为确定样本规模的一个因素。 (2)在确定样本规模后,A注册会计师采用随机数表的方式选取样本。选取的一个银行存款账户余额极小,A注册会计师另选了一个余额较大的银行存款账户予以代替。 (3)在对选取的样本项目进行检查时,A注册会计师发现其中一张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由甲公司银行存款出纳I代为编制,A注册会计师复核后发现该表编制正确,不将其视为控制偏差。 (4)在对选取的样本项目进行检查后,A注册会计师将样本中发现的偏差数量除以样本规模得出的数值作为该项控制运行总体偏差率的最佳估计。设A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为10%,样本规模为45。测试样本后,发现1例偏差。因此推断总体偏差率的最佳估计为2.22%。 (5)信赖过度风险为“10%”、样本中发现的偏差率为“1”时,控制测试的风险系数为“3.9”。注册会计师在风险评估中初步确定内部控制为高水平的有效,注册会计师因此可以接受的偏差率为7%。 要求: (1)针对事项(1)至(4),假设上述事项互不关联,逐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2)针对事项(5),注册会计师控制测试的结果是否支持内部控制为高水平有效。

内部审计工作中审计抽样的运用

内部审计工作中审计抽样的运用 前言:本文根据CPA考试《审计》科目中的审计抽样原理,结合我2010-2012年期间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经历,对内部审计工作中怎样合理运用审计抽样的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审计风险,进行了初步思考。 一、审计抽样原理 (一)概念 1、审计抽样 审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为审计人员针对整个总体得出结论提供合理基础。 审计抽样方法分为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统计抽样指审计人员运用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方法确定样本数量与分布,随机抽取样本进行审计,并对所抽取的样本结果进行统计评价,最后以样本的审计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非统计抽样,指审计人员依据专业判断和审计经验有目的地从总体中抽取样本进行审查,并以样本的审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非统计抽样如果设计得当,同样可以得到统计抽样一样效果。 2、抽样风险

抽样风险,是指审计人员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于如果对整个总体实施与样本相同的审计程序得出的结 论的风险。 抽样风险与样本规模反方向变动。样本规模越小,抽样风险越大。样本规模越大,抽样风险越小。无论是在控制测试中,还是在细节测试中,审计人员都可以通过扩大样本规模降低抽样风险。如果对总体中的所有项目都实施检查,就不存在抽样风险,此时审计风险完全由非抽样风险产生。 (二)审计抽样三个阶段 审计抽样适用的审计程序:控制测试,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审计人员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验证与某一认定相关的内部控制运行是否有效;细节测试,审计人员可以使用审计抽样获取审计证据,以验证有关财务报表金额的一项或多项认定(如应收账款的存在性),或对某些金额作出独立估计(如固定资产的价值)。审计人员在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中使用审计抽样方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1、样本设计阶段 (1)确定测试目标。控制测试的目标是获取关于某项控制运行是否有效的证据;细节测试的目标是确定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的金额是否正确,以获取与存在的错报有关的证据。

第8章审计抽样练习题和答案(结合第9章销售循环)

第8章审计抽样练习题 一、第九章抽样结合第十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的题目 1、赊销过程的授权控制的测试 注册会计师正在对公司下属AAA子公司的销售与收款循环进行审计: 为了防范信用风险,AAA子公司对客户赊销条件进行了明确规定。对于销售部门传输过来的销售单,如果是新客户,由信用部门员工A根据赊销条件进行信用审批,符合条件的给与一定的信用额度,在信用审批单上签字,并录入电脑系统中的客户信用情况主文件中。如果是老客户,信用部门的系统将自动审查该客户名称是否在主文件中,如果在主文件中,则进一步审查本次赊销金额连同以前欠款金额一起是否超过其信用额度,如果没有超过信用额度,则生成授权文件,授权仓库发货,否则不予发货或仅发出信用额度内的货物。 为了检查赊销交易的发生性和计价认定,以及应收账款的存在性认定,审计助理人员吴正清在初步了解该授权控制后,准备信赖该内控,因而计划进行控制测试,在测试过程中:(1)在确定样本规模时,为了提高效率,审计助理人员决定采用分层测试,将全部赊销按金额大小分成三组,5万以内、5-80万、80万以上,对前两组采用系统选样的方式选取样本,并根据样本的偏差率推断总体的偏差率。 (2)审计助理人员在风险评估中初步确定该项内部控制为高水平有效,为此可以容忍的偏差率确定为7%。审计助理人员确定的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为10%。上年审计时,注册会计师也进行了控制测试,全部3000笔赊销交易中发现了60笔控制偏差。审计助理人员计划用上年的偏差率预计本年的总体偏差率。表1是信赖过度风险10%时控制测试样本规模确定表,表2是信赖过度风险10%时控制测试结果评价表。 表1:控制测试中统计抽样样本规模——信赖过度风险10%

审计抽样练习

(一)判断题 1.审计抽样是根据被选取项目所获取的审计证据,形成或帮助形成关于总体的结论。( ) 2审计抽样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进行。( ) 3.统计抽样不存在非抽样风险。( ) 4.根据样本的差错率或偏差率推断总体的差错率是变量抽样。( ) 5.统计抽样的成本一般比非统计抽样的成本高。( ) 6.非统计抽样需要职业判断,而统计抽样不需要职业判断。( ) 7.无论使用统计抽样还是非统计抽样,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抽样目险和非抽样风险。( ) 8.在进行细节测试时通常使用变量抽样。( ) 9.属性抽样是用来测定总体特征的发生频率,而变量抽样是用来估计总体差错金额。( ) 10.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时一般不使用审计抽样。( ) 11.如果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留下了书面证据,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进行控制测试。( ) 12.选取特定项目进行测试是审计抽样的一种。( ) (二)单项选择题 1.在实施下列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使用审计抽样的是( )。 A.风险评估程序B.实质性分析程序 c.实质性程序D.细节测试 2.注册会计师考虑对总体进行分层的前提是( )。 A.总体项目存在重大的变异性 B.总体由具有不同特征的项目组成 c.总体所包含的项目数量巨大 D.总体的重大错报风险高 3.在控制测试中,信赖过度风险与样本规模之间是( )。 A.反向变动关系B.同向变动关系 c.同比例变动关系D.反比例变动关系 4.下列各项风险中,对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有影响的是( )。 A.信赖过度风险B.信赖不足风险 c.误受风险D.非抽样风险 5.在关于销售业务的审计中,不适宜采用审计抽样的是( )。 A.确认赊销是否均经过批准 B.确认销货发票是否均附有发运单副本 c.审查大额或异常的销售业务 D.确认销货发票副本上是否标明账户号码 6.应收账款总金额为400万元,重要性水平为6万元,根据抽样结果推断的差错额为5万元'而实际的差错额为8万元。此时'注册会计师已经承受了()。 A.信赖不足风险B.信赖过度风险 c.误受风险D.误拒风险 7.主要用于查找重大非法事项、有极高的可信赖程度的抽样方法是( )。 A.固定样本量抽样B.变动样本量抽样 c.停一走抽样D.发现抽样

第十章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CPA经常在了解控制设计和确定控制是否得到执行的同时计划和实施控制测试,在这种双重目的的测试中CPA如果使用审计抽样,此时的审计抽样是针对()进行的。 A、细节测试 B、实质性测试 C、双重目的测试 D、控制测试 答案:D 2. 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审计费用的方法是()。 A、固定样本量抽样 B、停―走抽样 C、发现抽样 D、比率估计抽样 答案:B 3. CPA从总体规模为 1 000、账面金额为 1 000 000 元的存货项目中选择了200 个项目作为样本。在确定了正确的采购价格并重新计算了价格与数量的乘积之后,CPA将200 个样本项目的审定金额加总后除以200,确定样本项目的平均审定金额为980 元。那么,推断的总体错报就是()元。 A、980 B、980000 C、20 000 D、10000 答案:C 题目解析:计算估计的存货余额为980 000 元(980 元×1 000)。推断的总体错报就是20 000 元(1 000 000 元-980 000 元)。 4. 被审计单位将某客户应收账款错记在另一客户应收账款明细账户中,因此,CPA在评价抽样结果时()。 A、不能认定这是一项误差 B、认定这是一项误差 C、认定这是一项重分类误差 D、认定这是一项核算误差 答案:A 解析:不影响财务报表金额,所以,不能认定这是一项误差。 5. 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存货盘点过程实施控制测试时,CPA主要通过对存货移动控制、盘点程序及被审计单位用以控制存货盘点的其他活动的观察来进行。CPA用来观察盘点的这些程序() A、需要使用审计抽样 B、不需使用审计抽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