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看待与评价西蒙的行政决策理论

如何看待与评价西蒙的行政决策理论

如何看待与评价西蒙的行政决策理论
如何看待与评价西蒙的行政决策理论

如何看待与评价西蒙的行政决策理论

四川省委党校2012级研究生班——杨海燕

西蒙是一位杰出的行政学家,他开辟了行政学研究的一个新时代,他的研究方法和对行政决策的研究对西方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他甚至被视为?决策?的同义词。西蒙对西方行政学的主要理论贡献在于他基于对行政学所谓?正统?研究方法的批判而提出了行为主义行政学理论,特别是他提出的组织决策理论,奠定了决策在行政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受其影响,在管理学领域形成了一个新的管理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发展到今天,能够成为理解人类行为的钥匙与实施管理行为的利器,西蒙功不可没。

一、使决策概念成为行政学研究中重要的新概念工具

西蒙从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上进一步论述价值与事实的关系,认为价值与事实的区别就是目的与手段的区别只是一种粗浅的、单纯的状态,在实际情况中,手段与目的的说不能完全辨别价值因素和事实因素,某一特定的手段用以达到某一特定的目标实际上会产生许多特定目标之外的后果,这种后果可以视为这种行为的价值指标,而人们在决策选择哪一种行动便取决于这种价值指标的高低,它(价值指标)没有数字可言,却有程度之别。价值与事实的区分本是关于整个学术研究的,但在西蒙的行政学方法理论中却又特殊的意义,西蒙也认同20世纪30年代后期行政学家们的严格区分政治与政府的主张,认为从决策和执行的观点来区分政治和行政并不妥当,西蒙从价值与事实的区分等同到政策问题和行政问题的区分,提出了区分价值问题与事实问题的原则,认为政治与行政问题区分学说的目的不在于立法机关

与行政机关职权的区分,而在与区分政策问题与行政问题的性质,从而确定行政学和行政行为的研究对象,寻求新的概念和概念工具,以?决策?为基本概念提出一组在行政行为研究上的概念工具,使以?决定?为基本单位,以?决定前提?为最小单位的?决策?成为目前行政行为研究中最流行的概念工具。

二、决策活动是行政行为的主体,决策是管理的核心

西蒙认为,传统行政学的讨论都只注意执行,而不注意决策,而实际上决策程序不仅仅限于行政组织目标的决定,决策是遍及整个行政组织的。在行政活动中,决策重于执行,是因为当组织决定一项政策,执行这项政策的人员又要作出许多决定,所以执行政策只是更细密的政策决定。所谓好的或正确的行为在本质上就是指有效率的行政行为,而决定效率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行政组织中每一个人决策的理性程度。例如,近来一直被大众关注的城管执法问题,城管执法实际上就是落实城市管理的一些规章制度,但因为城管本身决策能力的偏差,而出现错误的甚至暴力的管理行为,实际上也是执行决策中的理性与价值因素偏差,所以形成奇葩绽放的中国城管影像。

西蒙指出组织中经理人员的重要职能就是作决策。他认为,任何作业开始之前都要先做决策,制定计划就是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也都离不开决策。行政活动就是集合多数人的力量完成某种工作的活动,要用多数人的力量去完成工作,就必须有一种运用组织力量的方法,及行政程序,这种行政程序实际上就是决策程序,就是细化组织中每一个人应该做哪一部分决策的理论概念。

三、明确有限理性与满意决策准则

西蒙的行政学是基于?理性?概念的讨论而发展其行政决策理论的,他通过对理性、客观理性和有限理性的对比来予以阐述人的决策行为的理想模式、人的实际决策的理性程度、行政组织与理性决策行为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何谓理性?在不同学科它则被赋予了不同含义:哲学家认为理性是人类的认识能力;伦理学中的理性则指的是一种冷静、审慎的德性;心理学家认为理性是指认知、推理或问题的解决过程(以区别于非理性);经济学家用理性一词表示靠抉择过程挑选出来的行动方案的属性。而西蒙行政决策理论中的理性概念是专就其决策理论所指的意义而言,?理性?是指一种决策行为方式,它与心理学的理性概念相一致,在这里?理性?是指非感情的一种计算、思考心智方法,它与非理性一样是中性的,不涉及价值意义。所谓?理性的决策?即是指理性方式的决策。他说:?理性就是要用评价行为后果的某个价值体系,去选择令人满意的备选方案。?

何谓客观理性?西蒙认为,所谓?客观理性?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完善理性?、?绝对意义上的理性?或者叫?传统经济人的理性?,它是在古典经济学理论和统计决策论所发展起来的理性概念,而?经济人?假设正是在这种理性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西蒙说:?一项决策如果真能在指定情况下使一定的价值最大化,则可以称为‘客观理性’。按照古典经济学理论,人类是理性动物,人类经济行为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追求最大的利益,这就是所谓的?经济人?假设。因此,

?经济人?假设的最重要特征就是认为人类理性是经济活动的主导因素,亦即?经济人?具有?客观理性?。

西蒙认为,有限理性—行政人是客观理性——经济人的?堂兄弟?,甚至是?亲兄弟?。行政人宁愿?满意?而不愿作最大限度的追求,满意于从眼前可供选择的办法中选择最佳的办法。行政(管理)人对行政形势的分析易于简化,不可能把握决策环境的各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因此,他只具有?有限理性?。西蒙还指出,理性是个程度问题,客观理性是最高程度的理性,有限理性是某种程度的理性,这程度不是固定的。客观理性虽然不可能,但是这个概念却十分重要,即有限理性的程度提高以客观理性为准则、目的。假如我们能够达到客观理性,则不应该以有限理性为满足;同理,假如我们能够达到最高目的,则不应该以?满意?、?比较好?为满足。正是基于上述对客观理性和有限理性的认识和分析,西蒙提出了他关于决策行为的准则,即应该用?满意决策?准则取代?最优决策?准则。西蒙认为,既然客观理性不存在,那么决策标准就不能建立在绝对理性之上,不能把最优化准则作为决策的标准,相反,我们决策时由于没有求得最优化的才智和条件,因而只能用?令人满意?这一准则所谓?满意决策?准则,就是在决策时决定一套标准,用来说明什么是令人满意的最低限度的备选方案,如果拟采用的备选方案满足了或者超过了所有这些标准,那么该备选方案就是令人满意的。

四、深入全面探讨行政决策的过程

对此行政过程的研究是西蒙行政决策理论的主体部分,西蒙在

《行政行为》一书中认为,理性决策的任务,就是要选出一个能产生令人满意结果的策略。在《管理决策新科学》一书中,西蒙又对行政决策的过程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分析。他认为决策不只限于从几个备选方案中选出一个选定一个的行为,决策是包括几个阶段和涉及许多方面的整个过程。在他看来,决策过程包括四个阶段

(1)情报活动,即探查环境,寻找要求决策的条件。西蒙认为,情报活动是要了解问题的真相及环境的各种可变因素,为了达到认识问题的目的,类同于从心理学中的认知活动,可以说是对决策发生动机的过程。必须借用各种记录文件、实验、观察以及调查等方法,广泛地搜集各种事实,并将所得的资料,加以认真的分析研究。

(2)设计活动,即创造、制定和分析可能采取的行动方案,即是在做出决策之前尽可能地寻求各种解决问题的途径。西蒙认为,将现行的方案与新的可行性方案相区别,可行性方案的探求过程就是放弃现行解决方案,改用新的代替方案或终止现行计划,而改用新的可行性计划的探求过程。组织则从探求发现的数个可行性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最理想的当然是探求所有的可行性方案,但按满意性原则,则不必发现所有的可行性方案,而且实际上要发现所有的可行性方案是不可能的。

(3)抉择活动,即从可供选择的各种备选方案中选出一个实用的行动方案。

(4)审查活动,即对过去的抉择进行评价。这可以称作是执行决策任务的阶段。西蒙认为,保证决策的执行仍然是决策制定活动,

西蒙强调决策的诸阶段的相互交织。他指出,一般而言,情报活动先于设计活动,而设计活动又先于抉择活动;然而诸阶段循环较之所提示的顺序要复杂得多。在制定某一特定决策的每个阶段,其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制定过程。例如,设计阶段可能需要新的情报活动,而任何阶段中的问题又会产生若干次要的问题,这些次要的问题又有各自的情报、设计、抉择和审查活动。

五、根据活动的类型和采用的技术对行政决策进行分类

西蒙在《管理行为》一书中,依据决策对未来的影响方式,将决策分为两类:一是决策所决定的现实行为可以限制未来可能出现的事物;二是现实决策可以对未来决策起或多或少的指导作用。在《组织》一书中,他和马奇将决策一般地分为:常规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决策两种。后来在《管理决策新科学》一书中,他则从决策所采用的技术的区别的角度,将决策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两种。

西蒙认为,一个组织的全部活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重复出现的例行活动,如企业订货、材料的出入、产品的生产等;另一类是不重复出现的且不能用对待例行公事的办法来加以处理的非例行活动,如制订一个新的战略,对竞争对手的举动作出反应等。前一类活动的决策是经常反复的并且具有一定的结构,所以,这类决策可以建立一定的程序,当这类活动重复出现时予以应用,这类决策因而被称之为程序化决策;而关于后一类活动的决策是新出现的并且不能程序化,所以这类决策被称之为非程序化决策。

程序化决策的传统技术。西蒙指出,习惯是制定程序化决策的全

部技术中虽普通但最为盛行的技术。它是由集体记忆所构成,组织成员的集体记忆是实际知识、习惯性技能和操作规范等;与习惯紧密相关的是标准操作规程以及建立在操作规程之上的组织结构。习惯是内化在中枢神经系统里的,而操作规程则是通过书面语言记录下来的程序。

(2)非程序化决策的传统技术。西蒙认为,人们在进行非程序化决策时通常所采用的传统技术是?判断?,而判断是通过某种不确定的方式由经验、直觉和洞察力来决定的,当围绕着一个重大难题进行非程序化决策时,或者说,当进行一项将会产生极为深远影响的决定性决策时,通常需要决策者发挥创造性。但是,在西蒙看来,非程序化决策所依靠的这些技术的心理过程至今尚很少为人们所了解,所以有关非程序化决策的理论也就显得比较空洞。不过,他认为,这类决策可以通过某种有条理的思考以及对管理人员的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来加以改进。

(3)程序化决策的新技术。西蒙指出,现代程序化决策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主要包括作业研究和电子计算机的使用。作业研究主要依靠数学家的研究成果而得以完成。它也称为?运筹学?或?管理科学?,其特征是,引入系统分析和数学方法来解决管理决策问题。同时,电子计算机也日益成为合理决策的重要手段,它扩大了数学计算上实际的可能范围,也使模拟技术与电子资料处理迅速发展。

(4)现代非程序决策技术。关于非程序化决策的现代技术,西蒙指出,如同程序化决策的技术一样,非程序化决策的技术也正在经历

着一场革命,这场技术革命主要表现在探索式解题技术的应用,其中包括决策者的培训和探索式计算机程序的编制。在他看来,非程序化次策的这种技术创新,不仅会为非程序化决策方而的自动化开拓出新的前景,而且还会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人类思维过程的理解进而提高非程序比决策的能力。

在行政学研究中,西蒙为后来研究行政现象的学者们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途径,及决策研究方法。行政决策理论成为西方行政学的主流,为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做出较大的贡献:

(1)西蒙对复杂的管理活动进行了高度的理论概括,并充分考虑经营管理的整个领域及其环境,使管理理论围绕着决策这个中心来发展。

(2)西蒙决策理论的系统结构可以向管理者提供一种分析、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法。它鼓励管理者去发现和探寻各种潜在性的对策和可能发生的自然状态,并能充分运用各种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形成比较全面系统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使管理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3)西蒙关于行政人的有限理性准则对于组织的管理决策具有相当的客观性、可行性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但是也应该看到,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的思想是过于片面和绝对的。他只注意到个人理性在决策中的作用,没有注意到更广泛的决策因素。西蒙只提出了决策的程序和方法问题,并没有完全的可行性方案进行解决。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西蒙不仅是决策研究的开拓者,更是引领时代、高瞻远瞩的预言家。

西蒙决策理论

西蒙的决策理论 一、西蒙决策理论的基本要点是: 1.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 (1)决策理论是管理理论发展的新阶段 (2)组织就是作为决策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 (3)组织的全部管理活动就是决策 2.决策是一个过程 (1)情报活动 (2)设计活动 (3)抉择活动 (4)审查活动 3.决策应采用“有限度的理性”准则或标准 (1)经济人的“绝对的理性”准则 (2)组织中人的行为是为实现一定目的,具有有限度理性的以任务为中心的合理地选择手段的“管理人”的行为 (3)有限度的理性导致管理人寻求“符合要求的”或措施 (4) 人的知识具有不完备性,要受主观认知、理解能力和客观条件的限制 (5)预见的困难 (6)选择范围的有限性 (7)时效的局限。 (4)、(5)、(6)、(7)在P153 4.决策可分为定型化和非定型化决策,且决策技术不同 (1)决策的类型 (2)决策的技术 5.决策和组织机构、集权与分权以及信息联系的关系 (1)组织的划分必须以所要作出的决策类型为依据 (2)集权和分权不能脱离决策过程而孤立存在 (3)直线领导和参谋人员都有决策问题 (4)决策前提赖以从一个组织成员传递给另一个成员的任何过程 二、对“西蒙决策理论”的评析 1.决策理论的贡献 2.决策理论的局限性 三、西蒙决策理论的贡献 (1)对复杂的管理活动进行了高度的理论概括,并充分考虑经营管理的整个领域及其环境,使管理理论围绕着决策这个中心来发展。 (2)决策理论的系统结构可以向管理者提供一种分析、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法。它鼓励管理者去发现和探寻各种潜在性的对策和可能发生的自然状态,并能充分运用各种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形成比较全面系统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使管理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如何看待与评价西蒙的行政决策理论

如何看待与评价西蒙的行政决策理论 四川省委党校研究生——杨海燕 西蒙是一位杰出的行政学家,他开辟了行政学研究的一个新时代,他的研究方法和对行政决策的研究对西方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他甚至被视为?决策?的同义词。西蒙对西方行政学的主要理论贡献在于他基于对行政学所谓?正统?研究方法的批判而提出了行为主义行政学理论,特别是他提出的组织决策理论,奠定了决策在行政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受其影响,在管理学领域形成了一个新的管理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发展到今天,能够成为理解人类行为的钥匙与实施管理行为的利器,西蒙功不可没。 一、使决策概念成为行政学研究中重要的新概念工具 西蒙从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上进一步论述价值与事实的关系,认为价值与事实的区别就是目的与手段的区别只是一种粗浅的、单纯的状态,在实际情况中,手段与目的的说不能完全辨别价值因素和事实因素,某一特定的手段用以达到某一特定的目标实际上会产生许多特定目标之外的后果,这种后果可以视为这种行为的价值指标,而人们在决策选择哪一种行动便取决于这种价值指标的高低,它(价值指标)没有数字可言,却有程度之别。价值与事实的区分本是关于整个学术研究的,但在西蒙的行政学方法理论中却又特殊的意义,西蒙也认同20世纪30年代后期行政学家们的严格区分政治与政府的主张,认为从决策和执行的观点来区分政治和行政并不妥当,西蒙从价值与事实的区分等同到政策问题和行政问题的区分,提出了区分价值问题与事实问题的原则,认为政治与行政问题区分学说的目的不在于立法机关

与行政机关职权的区分,而在与区分政策问题与行政问题的性质,从而确定行政学和行政行为的研究对象,寻求新的概念和概念工具,以?决策?为基本概念提出一组在行政行为研究上的概念工具,使以?决定?为基本单位,以?决定前提?为最小单位的?决策?成为目前行政行为研究中最流行的概念工具。 二、决策活动是行政行为的主体,决策是管理的核心 西蒙认为,传统行政学的讨论都只注意执行,而不注意决策,而实际上决策程序不仅仅限于行政组织目标的决定,决策是遍及整个行政组织的。在行政活动中,决策重于执行,是因为当组织决定一项政策,执行这项政策的人员又要作出许多决定,所以执行政策只是更细密的政策决定。所谓好的或正确的行为在本质上就是指有效率的行政行为,而决定效率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行政组织中每一个人决策的理性程度。例如,近来一直被大众关注的城管执法问题,城管执法实际上就是落实城市管理的一些规章制度,但因为城管本身决策能力的偏差,而出现错误的甚至暴力的管理行为,实际上也是执行决策中的理性与价值因素偏差,所以形成奇葩绽放的中国城管影像。 西蒙指出组织中经理人员的重要职能就是作决策。他认为,任何作业开始之前都要先做决策,制定计划就是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也都离不开决策。行政活动就是集合多数人的力量完成某种工作的活动,要用多数人的力量去完成工作,就必须有一种运用组织力量的方法,及行政程序,这种行政程序实际上就是决策程序,就是细化组织中每一个人应该做哪一部分决策的理论概念。

西蒙及其决策理论

西蒙及其决策理论 1978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当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以表彰他“对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所进行的开创性研究”。正如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西蒙的颁奖辞中所指出的那样:“赫伯特-西蒙的科学成就远超过他所教的任何一门学科——政治学、管理学、心理学和信息科学。他的研究成果涉及科学理论、应用数学、统计学、运筹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等方面,在所有的这些领域中西蒙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人们完全可以以他的思想为框架来对这些领域的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但西蒙首先是一名经济学家,因其终生从事经济组织的管理行为和决策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要介绍西蒙的学术贡献就不能不提到他的有限理性理论和决策理论。西蒙认为现实环境中的管理者是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的“管理人”。“管理人”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往往是多元的,不仅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制约,而且处于变动,甚至彼此矛盾的状态。“管理人”自身的知识、能力、经验和掌握的信息是有限的,所以他所做出的每一个决策的目标函数都不可能,也不期望能取得最优解,取而代之的是获得一个令人“满意”的解。在实际操作中,有限理性表现为管理者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全部备选方案,也无法预测全部

备选方案的后果,同时也不具备一个明确的、稳定的、完全一致的偏好体系,以使它能在复杂的决策过程中准确的找到这样一个最优解。西蒙的理论承认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全知全能的理性是不存在的。西蒙的理论标识出了人类理性和非理性的界限,指出一种由于无法得到最优决策方案而转向寻找满意的人类行为。 在对有限理性理论的进一步研究中西蒙发现,有关决策的合理性理论必须考虑人的基本生理限制和由此而引起的认知限制、动机限制和相互影响的限制。从而所探讨的是有限理性而非完全理性;是过程的合理性而不是本质的合理性;决策制定的过程应当是有限理性的适应机制,而不是完全理性的最优机制。决策者在决策之前必须多方收集信息,制定备择方案。决策者不存在一个能度量的效用函数,从而也不存在对这个效用函数求最大值。但是每一个决策者都有一个取变量的欲望水平。这个欲望水平受决策者自身的经验、知识、收集信息的难易程度、决策者性格等多方面条件的影响,在这些约束条件的制约下,决策者做出一个相对满意的决策。 有限理性理论对于指导当今信息化条件下管理者如何做出决策具有及其重大的意义,即不要迷失在海量的信息中,不要希望依托充沛的信息做出一个无可挑剔的最优决策。一个能够快速收集关键、有效的信息,做出满意的决策的管理者,才是一个合格称职的管理者。 作为一个管理学家,西蒙同时也是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作为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决策理论学派主要研究从各种备选方案中

西蒙的管理决策学派

西蒙的管理决策学派(1977) --------------------------------------------------------- 赫伯特·西蒙(Harbert A.Simen)是美国管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在管理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都有较深厚的造诣。他早年就读于芝加哥大学,于1943年获得博士学位。自1949年担任美国卡内基一梅隆大学计算机与心理学教授,他由于“对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所进行的开创性研究”而获得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主要著作有:《管理行为》(1945)、《公共管理》(1950,与史密斯伯格等合写)、《人的模型》(1957)、《组织》(1958,与马奇合写)、《经济学和行为科学中的决策理论》(1959)、《管理决策的新科学》(1960)、《自动化的形成》(1960)、《人工的科学》(1969)、《人们的解决问题》(1972,与纳斯维尔合写)、《发现的模型》(1977)、《思维的模型》(1979)等。他在《管理行为》(1976年第三版副标题《管理性组织决策过程研究》)、《组织》和《管理决策的新科学》等书中对决策过程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形成了系统的决策过程理论。 西蒙在管理学方面所研究的主要是生产者的行为,特别是当代公司中的组织基础和心理依据。50年代西蒙的公司行为理论对微观经济学中简单追求利润最大化假设的经济人模型提出挑战,强调了大公司中复杂的内部结构,其目标和子目标的多重性,提出了理性人一具有“有限理性”的人一即基于“令人满意”而不是“最优”方案决策模型。他借助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决策过程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概括出了他的决策过程理论。随后,西蒙转而研究大型组织中的信息处理问题。他认为信息本身以及人们处理信息的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他进一步研究了利用计算机模型来模拟人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以及其他认识过程,并为公司决策人员提供“决策辅助系统”,成为西方决策理论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西蒙认为,组织是指一个人类群体当中的信息沟通与相互关系的复杂模式。它向每个成员提供决策所需要的大量信息和决策前提、目标及态度,它还向每个成员提供一些稳定的可以理解的预见,使他们能预料到其他成员将会做哪些事,其他人对自己的言行将会作出什么反应。 西蒙认为,绝大多数的人类决策,不管是个人的还是组织机构的决策,都是属于寻找和选择合乎要求的措施的过程,这是因为寻找最大化措施的过程比寻找前一个过程要复杂得多。后者首要的条件是存在完全的理性,而现实中的人或组织都只是具有有限度的理性。西蒙的管理理论所关注的焦点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理性与非理性方面的界线。他的管理理论是关于意向理性和有限理性的一种独特理论,是关于那些因缺乏寻求最优的才智而转向寻求满意的人类行为

决策理论

决策理论 决策理论(Theory Of Decision Making/Decision Theory) 是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系统理论、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综合运用于管理决策问题,形成的一门有关决策过程、准则、类型及方法的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决策理论已形成了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为代表人物的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是有关决策概念、原理、学说等的总称。“决策”一词通常指从多种可能中作出选择和决定。行政决策理论是用以指导和阐释行政决策的理论依据。 基本要点 行政决策理论形成于20世纪30~40年代。首先提出行政决策观点的是美国学者L·古立克。他在《组织理论》一文中认为决策是行政的主要功能之一。其后,美国学者C.I.巴纳德在《行政领导的功能》一书中,认为行政决策是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战略因素。这些观点对后来行政决策理论颇有影响。但行政决策理论体系的形成,并使其在行政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则是由美国行政学家H.A.西蒙实现的。1944年他先在《决策与行政组织》一文中提出了决策理论的轮廓。3年后,他出版了《行政行为──在行政组织中决策程序的研究》,成为决策理论方面最早的专著。此后,他继续研究决策理论和实际决策技术(包括运筹学、计算机学),为决策学成为新的管理学科奠定了基础。 代表性理论 有关决策概念、原理、学说等的总称。“决策”一词通常指从多种可能中作出选择和决定。行政决策理论是用以指导和阐释行政决策的理论依据。行政决策理论的种类较多,不同学者阐述问题的角度也各不相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包括以下几种。 完全理性决策论 又称客观理性决策论(objective reason)。J.边沁、 美国科学管理学家F.W.泰勒等。经济人具有最大限度的理性,其在决策上的表现是:决策前能全盘考虑一切行动,以及这些行动所产生的影响;决策者根据自身的价值标准,选择最大价值的行动为对策。这种理论只是假设人在完全理性下决策,而不是在实际决策中的状态。 连续有限比较决策论 代表人物是西蒙。他认为人的实际行动不可能合于完全理性,决策者是具有有限理性的行政人,不可能预见一切结果,只能在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出一个“满意的”方案。“行政人”对行政环境的看法简化,往往不能抓住决策环境中的各种复杂因素,而只能看到有限几个方案及其部分结果。事实上,理性程度对决策者有很大影响,但不应忽视组织因素对决策的作用。 理性、组织决策论 代表人物有美国组织学者J.G.马奇。他承认个人理性的存在,并认为由于人的理性受个人智慧与能力所限,必须借助组织的作用。通过组织分工,每个决策者可以明确自己的工作,了解较多的行动方案和行动结果。组织提供个人以一定

西方行政学说史

西方行政学说史 考试性质 《西方行政学说史》是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公共管理系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考试目标 (一)考试基本要求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对西方行政学说史的整体把握能力和行政管理专业基础素质,具体考察考生对西方行政管理学说史的发展规律、演变进程、不同时期代表性人物的主要著作、主要理论及其特点的掌握,能够从行政理论的变革和历史作用中得到启示,并具备运用前人的行政学理论分析我国的行政管理实践的能力。 (二)本大纲的考核要求 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 识记:能解释有关的概念、理论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代表人物、主要思想。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综合运用西方行政学说史的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考试形式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考试内容 (一)西方行政学的产生的与发展历程 (二)提出与创立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 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古德诺的政治-行政二分法、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三)正统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史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怀特的理论行政学思想、古利克的一体化行政思想、厄

威克的系统化行政管理原则、福莱特的动态行政管理理论。 (三)批评与转变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 巴纳德的系统行政组织学说、西蒙的行为主义行政学说、沃尔多的综合折中行政观、帕金森的“帕金森定律”、麦格雷戈的公共人事管理、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理论。 (四)应用与发展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 德罗尔的政策科学思想、彼得的《彼得原理》、里格斯的行政生态学说。 (五)挑战与创新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 以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 (六)总结与探索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 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罗茨的政策网络理论、奎德的政策分析理论、奥斯本的企业家政府理论、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罗森布鲁姆的多元公共行政观、希克斯的整体性治理理论。 (七)西方行政学的发展趋势

西蒙及其管理决策理论.doc

西蒙及其管理决策理论 决策是管理的核心。管理就是决策,管理的各层次,无论是高层,还是中层和下层,都是在进行决策。 赫伯特·西蒙(Harbert A.Simen)(1916~2001),西方管理决策学派的创始人之一,美国管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在管理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都有较深厚的造诣,堪称社会学科的通才,曾经来中国访问和讲学。1916年,赫伯特·西蒙出生于美国的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西蒙的父亲是位电子工程师,母亲是位很有成就的钢琴家。优越的家庭环境,使西蒙很小就培养起对书籍、各类知识、音乐和外界的浓厚兴趣。他早年就读于具有浓厚学术氛围的芝加哥大学,大学毕业后西蒙以研究主力的身份在国际城市管理协会从事决策科学 方面的调查研究。西蒙于1943年获得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芝加哥大学、伯克里大学、伊利诺伊工艺学院。自1949年担任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与心理学教授,1961~1965年间任美国科学院研究委员会主席。西蒙于50年代开始对经营管理科学产生兴趣,其对公司行为理论的研究起了重要的作用。后来他又研究大型组织的信息管理问题,为大公司决策人员提供了一套决策的辅助系统。由于“对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所进行的开创性研究”而获得1978年诺贝

尔经济学奖,他是管理方面惟一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他在管理方面的最大贡献在于提出了理性人——具有“有限理性”的人——即基于“令人满意”而不是“最优”方案决策模型和完善了社会系统论。1988年西蒙从卡内基

梅隆大学退休,2001年2月9日逝世。他的主要著作有:《管理行为》(1945)、《公共管理》(1950,与史密斯伯格等合写)、《人的模型》(1957)、《组织》(1958,与马奇合写)、《经济学和行为科学中的决策理论》(1959)、《管理决策的新科学》(1960)、《自动化的形成》(1960)、《人工的科学》(1969)、《人们的解决问题》(1972,与纳斯维尔合写)、《发现的模型》(1977)、《思维的模型》(1979)等。他在《管理行为》、《组织》和《管理决策的新科学》等书中对决策过程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形成了系统的决策过程理论。这几本书也是西蒙的代表作。 西蒙一生得的奖也很多,1958年,西蒙获得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心理学领域的最高奖——心理学的杰出贡献奖;1975年获得计算机领域的最高奖——图灵奖;197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1986年获得美国总理科学奖——科学管理的特别奖。 管理就是决策

行为主义行政学

作为行政科学的公共行政学行为主义与逻辑实证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能说行为主义政治科学全盘接受了逻辑实证主义的教条,但后者深刻地影响着前者的思维模式。1930 年代中期,政治学和行政学的研究状况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他们认为政治学和行政学的研究质量有问题,因为它受到了被他们认为是伪科学方法的泰勒主义、人际关系运动和“行政原则”的束缚。当时的芝加哥大学开始有学者转而求助于逻辑实证主义,以期将政治学和行政学解救出来,这样就兴起了行为主义政治科学。虽然行为主义政治科学后来有很多的变种,但大体说来,其共同的思维取向却是显而易见的:一是政治科学可以按照自然科学的模式(比如生物学或者物理学的模式)对现象进行解释和预测,在经过检验的理论指导下提供系统的分析,以代替描述性的研究;二是政治科学应当把自己限制在能够被观察到的现象上;制度的作用仅仅是由于制度中的行为而被视为可以分析的;三是资料应该尽可能地数量化;四是政治科学不应该进行“纯粹的研究”,而应该为解决既定的政治问题和实现革新的计划而开展应用研究;五是政治科学对于民主、平等、自由等等价值的正确与否无法予以科学的证明,因此,它应该对价值持保留态度;六是政治科学必须是跨学科的。一般认为,行为主义并不是一种系统的政治学说或政治哲学,而只是政治学研究中所强调的一种方法和手段。行为主义的发端,可以追溯到20 世纪初美国政治学界在科学主义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关于政治学科学化的争论。现代政治学是为维护自由民主的政治制度应运而生的,但是这样的制度在20 世纪上半叶却卷入了两次世界大战,加上1920-1930 年代美国国内陷入经济大萧条中,这些都形成了对政治学的重大打击,同时也对政治学提出了重大挑战:面对现实的政治经济危机,政治学能有何作为?该有何作为?以梅里亚姆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认为,当问题出现以后,如果现有的政治学不能像经济学和社会学那样,设计出一套解决政治经济危机的有效方案,那么政治学就必须加以重大革新。描述转向政治过程研究,力图建立一种精准而普适的政治理论,最终形成了行为主义政治科学。“二战”后,以西蒙为代表的行为主义行政学者主张将逻辑实证主义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他们试图建立一个价值中立的一般行政学。在行为主义

第章西蒙的行为主义公共行政管理理论

第11章西蒙的行为主义公共行政管理理论 一、“行政谚语”——对传统公共行政学理论的批判 1.要点 西蒙认为传统公共行政学家所提出的每一条行政原则都可以找到另一条看来同样合理的原则,虽然这两条原则导致相反的意见,但是在理论上却不能指出哪一条原则是正确的,因此,这些原则如同一般的谚语,虽然它们相互矛盾,但是它们彼此却可以并行不悖,所以这些“行政原则”并非真正的科学原则,它们只能被称为“行政谚语”。 2.西蒙以四项原则为例作了具体阐释 (1)分工只是群体工作的本质,组织不论效率如何均需分工; (2)专业分工原则与统一指挥原则也是相冲突的; (3)控制幅度原则与组织层次应该力求减少的原则相冲突; (4)按照目标、程序,服务对象、地点划分组织的原则本身就是相互冲突的,而且也没有明确的分辨标准,根据目标划分组织就必须牺牲按照过程、服务对象、地点划分组织的好处。 3.行政谚语的含义 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研究方法既然只能得到谚语,而不能得出行政原则,那么在研究方法上就必需寻求新的途径,即只有提出新的研究方法才能建立真正的行政原则,这便是西蒙将传统的行政原则称为行政谚语的真实含义所在。 二、行政学研究方法论 1.事实与价值 社会科学家在传统研究上不重视事实与价值的区别,而西蒙则强调了这二者的区别并且在这二者区别的基础上建立起进一步的方法理论。 (1)价值与事实的理论区别 ①事实命题是关于客观世界中可观察的事物及其运作方式的陈述,价值命题是关于偏好的表达,这两种命题的区别相当于一般“描述性陈述”与“规范性陈述”或“是然问题”与“应然问题”的区别。 ②事实命题可以证明是真是假,即证明在这个世界上是否实际上存在或发生所陈述的情形;价值命题即宣告某种特定的情形是“应该如此”、是“更好的”或者是“所期望的”。 ③一个事实命题是否正确取决于它是否与事实相符,而一个价值命题是否正确则是基于人的专断。 ④事实命题不能以任何推理从价值命题中引出,价值命题不能直接从经验(事实)中产生。 ⑤科学命题都是事实命题,即科学研究以事实问题为对象;而价值问题则是不能用科学方法进行处理的。 (2)西蒙认为价值与事实的区别即目的与手段的区别 ①手段—目的链(或系列)或目的层级体系:在层级体系中,每一层级对下一层级来说即为目的,而对上一层级来说则为手段,换言之,每一层级都可以作为手段或目的,亦即所有目的皆可以作为手段,所有手段亦皆可以作为目的。 ②要点:手段与目的并无绝对意义,只有相对意义。在这种手段—目的链上,价值是指最终目的,即所以求达此目的者在此目的本身,此目的不再为达到另一目的的手段。对这个最终目的的抉择便是一个“价值判断”,而关于达到这一目的之手段的抉择均为“事实判断”,但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并非完全像链条一样一环一环地相互紧扣,二者的关系往往并不十分清楚,一种手段可以达到多种目的,同时层级越高,二者的关系越不清楚。

《》行政学说史》秋季东师离线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行政学说史》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科学管理原理》 答:《科学管理原理》是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代表作,认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在于改进过去企业生产的管理方法和管理体制。 2.融合型行政模式 答:里格斯提出的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行政系统由有着高度分工的不同行政机构所组成,它们各自执行不同的专业化职能,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以科学性与效率为追求目标。 3. 渐进决策 答:美国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教授,在批判传统理性决策模型缺陷的基础上,提出的一套极有特色的政策制定模型。其主要特点:一是渐进主义,二是积小变大,三是稳中求变。林德布洛姆认为,渐进决策步伐虽小,却既可以保证决策过程的稳定性,又能达到求变的目的。剧烈的变革会危及社会的稳定,容易引起人们心理与行为上的抵制。 4.《行政行为——行政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 答:西蒙代表作,提出行为主义行政学,系统的论证和构造了管理决策的概念体系,从而创立了现代管理科学的决策理论学派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政体分类理论。 答:首次对政体做了界定,他认为政体是城邦一切政治组织,尤其是决定政治的“最高治权”的组织依据。并将政体划分为六大类,分别是正宗政体、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变态政体、朁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除此他非常推崇民主制和君主制的结合,并认为这种混合政体是最理想的政体,在立法问题上实行民主,行政上实行君主制。

他希望借此在维护城邦整体利益时保证公民的各种利益,并提出了分权学说。 2. 简述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其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1)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使工作定额与标准化。 (2)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即合理用人。 (3)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4)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相分离,即明确管理者和工人的工作和责任。(5)“例外原则”。 3. 简述巴纳德非正式组织的思想。 答:巴纳德给非正式组织所下的定义是:不属于正式组织的一部分,且不受其管辖的个人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有关的人们集团的总和。巴纳德将非正式组织界定为一种没有固定形式的密度经常变化的集合体,它是不确定的和没有固定结构的,没有确定分支结构。可见,巴纳德所认为的非正式组织,具有无正式的组织结构、无自觉的共同目标,只是具有一定的通过与工作有关的接触而产生的习惯、规范和情感因素等特点。它的积极作有至少有以下三点:一、非正式组织具有信息传递的机能; 二、非正式组织具有通过影响组织成员的协作意愿来维护正式组织内部团结的机能;三是非正式组织具有保护个人人格和自尊心的机能,并且能抵制正式组织在这方面的不利影响。 4. 简述西蒙的决策准则思想。 答:决策的准则是有可供选择的方案、有估算能力、有优先顺序。 三、材料分析题(共20分) “任何机构,无论公营私营,都可以有企业家的精神,正像任何公私机构,都会出现官僚主义。很少美国人会真的要求政府像一个企业那样行事——因为私人利润而关起门来迅速作出决策。如果它真的这么干,民主将首先受到损害。但是大多数美国人要求政府减少官僚主义。在官

西蒙的行政决策理论

西蒙的行政决策理论 ——决策理论在项目建设的运用 赫伯特·西蒙,美国管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经济组织决策管理大师。他的主要理论贡献在于他基于对行政学所谓正统研究方法的批判,提出了行为主义行政学理论,特别是他提出的组织决策理论,奠定了决策在行政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我个人看来,西蒙关于行政决策的理论,是客观的,是比较符合实际的,能够在现实的行政决策中得以运用的,在西蒙之前,法约尔最早对管理的职能作了理论化的划分,但是决策被包含在计划职能之中,而其后的管理学者对此也没有提出疑问,只是到了本世纪四十年代,西蒙提出了决策为管理的首要职能这一论点之后,决策才为管理学家们所重视。今天决策理论枝繁叶茂,与西蒙对这个领域的开创性贡献是分不开的。 从西蒙的观点来看,传统的行政学尤其是所谓的行政原则,仅仅是一种规范性的理论,只涉及行政组织的表面现象,太过于单纯朴素,缺乏现实性,无法理解政府组织的本质问题。因此,学者的研究若要真正成为一门描述性科学,就必

须确立某种统一的概念框架,这就是“决策”概念。西蒙之所以提出以决策行为去研究行政学主要基于以下几点:一是传统行政学的讨论都只注意“执行”,但实际上任何活动都包括了决策与做两个方面,二者互相关联、不可分割。因此,行政理论必须同时包括如何有效地做的原则和如何正确地 做决策的原则。二是实现行政组织目标的实际工作是由组织最基层的操作人员执行的,但是操作人员之上的非操作人员的决策影响甚至比操作人员更大。三是传统行政学者往往不注意组织中除说明组织的职责分配与组织的正式权力结构 之外的其他影响力量与沟通系统。四是有效率的用多数人的力量去完成行政活动,就必须运用组织力量的技术方法,即所谓的行政程序,而这种行政程序也就是决策程序。基于此,西蒙在《行政行为》中明确表述了他在行政学研究中提出了决策理论及其在整个行政学研究中的地位。因为西蒙的理论贡献,在当代西方行为主义学派政治学者的重要方法论主张之一就是决策,也是其中最受重视并最常被引用,成为了行政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新概念工具。 西蒙行政决策理论的最大特点在于“理性”。他通过对理性、客观理性和有限理性的对比来予以阐述人的决策行为的理想模式、人的实际决策的理性程度、行政组织与理性决策行为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何谓理性?在不同学科它则被赋予了不同含义:哲学家认为理性是人类的认识能力;伦理学

西蒙决策思想

作为决策管理学派的创始人,西蒙认为,管理的实质是决策,组织是由作为决策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组织的决策是组织成员及其群体参与的结果。其贡献主要体现在: ①突出了决策在管理中的作用。 ②系统阐述了决策原理。 ③强调了决策者的作用。 西蒙有一句名言:管理即决策,但是西蒙忽略了管理动态过程中的其它几个方面,如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激励等,将决策视为管理的第一,并不十分妥当。 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曾获197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金的赫伯特?西蒙。西蒙虽然是决策学派的代表人物,但他的许多思想是从巴纳德中吸取来的,他发展了巴纳德的社会系统学派,并提出了决策理论,建立了决策理论学派,形成了一门有关决策过程、准则、类型及方法的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著作有《管理行为》、《组织》、《管理决策的新科学》等。其理论要点归纳如下: 一、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决策是管理的核心。西蒙指出组织中经理人员的重要职能就是作决策。他认为,任何作业开始之前都要先做决策,制定计划就是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也都离不开决策。 二、系统阐述了决策原理。西蒙对决策的程序、准则、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的异同及其决策技术等作了分析。西蒙提出决策过程包括4个阶段:搜集情况阶段;拟定计划阶段;选定计划阶段;评价计划阶段。这四个阶段中的每一个阶段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 三、在决策标准上,用“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以往的管理学家往往把人看成是以“绝对的理性”为指导,按最优化准则行动的理性人。西蒙认为事实上这是做不到的,应该用“管理人”假设代替“理性人”假设,“管理人”不考虑一切可能的复杂情况,只考虑与问题有关的情况,采用“令人满意”的决策准则,从而可以做出令人满意的决策。 四、一个组织的决策根据其活动是否反复出现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决策。经常性的活动的决策应程序化以降低决策过程的成本,只有非经常性的活动,才需要进行非程序化的决策。 决策理论给了我们两点启示: 一、从管理职能的角度来说,决策理论提出了一条新的管理职能。针对管理过程理论的管理职能,西蒙提出决策是管理的职能,决策贯穿于组织活动全部过程,进而提出了“管理的核心是决策”的命题,而传统的管理学派是把决策职能纳入到计划职能当中的。由于决策

西蒙行政决策理论基石_有限理性

西蒙行政决策理论基石——有限理性 王洋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2) [摘 要]西蒙行政决策理论基于“理性”概念及其发展理论,这里所谓的理性概念,并非说人的行为都合乎理性,而是指从理性概念出发讨论人的决策行为的理想模式、人的实际决策的理性程度、行政组织与理性决策行为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本文从理性决策理论入手,论述西蒙的有限理性决策理论,分析西蒙的“有限理性”对行政学发展的理论贡献,最后谈到“有限理性”的应用。 [关键词]理性;有限理性;决策;组织决策 西蒙行政决策理论基于“理性”概念及其发展理论,这里所谓的理性概念,并非说人的行为都合乎理性,而是指从理性概念出发讨论人的决策行为的理想模式、人的实际决策的理性程度、行政组织与理性决策行为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西蒙曾明确指出:“行政理论所关注的焦点,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理性方面和非理性方面的界线,行政理论,是关于意向理性和有限理性的一种独特理论——是关于那些因缺乏最优的才智而转向满意的人类行为的理论。”([1]西蒙认为,理性是用评价行为后果的某个价值体系,去选择令人满意的备选行为方案。在《现代决策理论基石》中,西蒙对理性做了更为概括的定义,广义而言理性指一种行为方式:适合实现指定目标,而且在给定条件和约束的限度之内。 一、从理性决策理论到有限理性决策理论 西蒙并未对理性决策全盘否定,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创新。有限理性的基本思想是:“人们信息加工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人们无法按照充分理性的模式去行为,即人们没有能力同时考虑所面临的所有选择,无法总是在决策中实现效率最大化。人们试图按照理性去行动,但由于理性本身的有限性,人们只能在有限理性的范围内行为。”[2] (一)从经济人到行政人 理性决策的人性假设是经济人,有限理性决策的人性假设是行政人。“经济人与行政人主要以下两点不同:一是经济人寻求最优——从可为他所用的一切备选方案当中,择其最优者。经济人的堂弟——行政人,则寻求满意——寻求一个令人满意的或足够好的行政程序;二是经济人同真实世界的一切复杂事物打交道,而行政人则认为,他自己头脑所感知的世界,是对纷繁噪乱的真实世界做过重大的简化处理后所得到的一个模型。”[3]可以发现行政人寻求满意而非最优,行政人能用相对简化的经验方法来制定决策。所以,他不用先考虑一切可能的备选行动方案,便可以进行挑选。 (二)从理性到有限理性 决策者并不是绝对的理性人,他掌握的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人无法达到绝对理性,而只能是介于经济人与心理人之间的行政人。“行为主体打算做到理性,但现实中却只能有限度地实现理性”[4]因而实现理性决策是不可能的:1.决策者不能找到全部备选方案;2.决策者并不能完全了解备选方案的所有后果;3.决策者并没有一套明确的、完全一贯的偏好体系;4.决策制定总是要受到时间、空间、精力或其它成本的制约。基于上述的分析,西蒙认为古典决策理论从抽象的“经济人”假设出发而逻辑地推导出的一套规范性决策理论是无法准确解释现实生活中决策者的实际行为,因为它不符合实际决策行为所追求的目标与主客观约束条件,即现实无法满足“经济人”假设的几个基本原因:“1.知识的不完备性;2.困难的预见;3.可能行为的范围。”[5] ~~~~~~~~~~~~~~~~~~~~~~~~~~~~~~~~~~~~~~~~~~~~~~~~~~~~~~~~~~~~~~~~~~~~~~~~~~~~~~~~~~~~~~~~~~~~~~~~~~~~~~~~~~~~~~~~~~~~~~~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21世纪初的兵团,培育和弘扬兵团精神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参与社会竞争需要兵团精神。其次,全社会对兵团的认同需要兵团精神。再次,兵团发展建设需要兵团精神。由此可见,兵团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关系到兵团事业的兴衰成,关系到是否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但是,我们要认识到,兵团精神固然有许多稳定的内容,但总的来说,其内容是历史性的。兵团精神应该是活的精神,是兵团时代精神的体现。不仅要弘扬兵团精神,而且要不断地培育兵团精神,也就是根据时代的进步,世界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兵团精神。”马志成在《兵团精神贵在坚守重在实践》中强调:“大力弘扬兵团精神, 贵在坚守、重在实践, 关键在于做到坚持‘三个结合: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赋予时代特征相结合;坚持宣传教育与设置载体相结合;坚持树立典型与鞭挞丑恶相结合’。”殷雪静《在屯垦戍边新实践中继续弘扬兵团精神》中指出:“长期以来,兵团精神始终是凝聚人、感召人、鼓舞人的精神动力,是兵团几代人精神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兵团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干部职工素质,对于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继续履行好屯垦戍边使命具有不可限量的作用。因此,弘扬兵团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弘扬兵团精神,就是要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说到底是要矢志不渝地维护国家最高利益,全心全意为各族人民服务。弘扬兵团精神,就是要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这一方针。”还有,王崇久在《兵团精神:新中国屯垦戍边的核心价值观》一文中指出:“进一步弘扬兵团精神,应当培养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应当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应当增强其务实进步的时代特征。”武晓凤在《兵团经济的腾飞需要兵团精神》一文中强调:“弘扬兵团精神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传播方式。利用现代传媒,特别是大众传媒:利用文学艺术,特别是电影、电视;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一切形式;也可以利用广告,特别是形象广告等;还可以通过新闻发布会、举办经贸会、以及兴办各种文化节、举办各种文化沙龙、邀请国内外名人访问座谈等等。通过宣传,在传统与现实的比较中,在丑陋与美好的反差中,在潜在与外在的诱导中,在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中,使人们接受兵团精神。” 五、关于兵团精神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综上,目前学术界对兵团精神问题的研究,成果很多,涉及面也相当广,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作深入探讨,主要表现在: (一)需要进一步研究兵团精神的时代内涵。目学者们一致认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是兵团精神的主要内涵,但我们要认识到兵团精神应该是活的精神,是兵团时代精神的体现。弘扬兵团精神,也要不断地培育兵团精神,就是根据时代进步、世界发展和社会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兵团精神。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背景下,应如何丰富和发展兵团精神需要深入研究。 (二)需要进一步对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南泥湾精神、延安精神、兵团精神作比较研究。目前,对这几者作比较研究的论著不多,然而这几者是内在统一的,都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那么,这几者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他们是如何继承和发展的?如何用这几种精神来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有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三)要进一步研究兵团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兵团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在民族精神中有什么样地位和作用?这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四)要进一步兵团精神与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关系。兵团精神蕴含着共产党什么样的价值观?现时代又要如何弘扬这种价值观?这也要作全面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崇久.兵团精神[M].人民出版社,2008. [2]梁金贵.兵团精神的形成和发展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 [3]张振华.试论兵团精神的基本内涵与弘扬[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4]郭江华.兵团精神价值浅论[J].兵团建设,2008(10). [5]王丽.兵团精神价值浅论[J].兵团建设,2004(6). 作者简介:李立志(1979-),男,河南商城人,硕士研究生,和田师专马列部教师,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郑伟(1979-),男,河南正阳人,新疆建设兵团农一师党校讲师,主要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收稿日期:2009-03-14

赫伯特 西蒙决策理论之有限理性

赫伯特·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1916- 2001),经济组织决策管理大师。西蒙在管理学上的第一个贡献是提出了管理的决策职能。他倡导的决策理论,是以社会系统理论为基础,吸收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的内容而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由于他在决策理论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他被授于197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西蒙之前,法约尔最早对管理的职能作了理论化的划分。此时,决策被包含在计划职能之中,其后的管理学者对此也没有提出疑问,只是到了本世纪四十年代,西蒙提出了决策为管理的首要职能这一论点之后,决策才为管理学家们所重视。今天决策理论枝繁叶茂,与西蒙对这个领域的开创性贡献是分不开的。 西蒙对管理学的第二个贡献是建立了系统的决策理论。并提出了人有限度理性行为的命题和“令人满意的决策”的准则。在西蒙之前,微观经济学家对个人在市场中的行为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西蒙认为,完全理性的经济人模式有两个缺陷,其一,人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人们很难对每个措施将要产生的结果具有完全的了解和正确的预测,相反,人们常常要在缺乏完全了解的情况下,一定程度地根据主观判断进行决策。其二,决策过程中不可能将每一个方案都列出来,一是人们的能力有限,二是决策过程的成本限制,人们所作的决策不是寻找一切方案中最好的,而是寻找已知方案中可满足要求的。 “管理人” 西蒙认为现实生活中作为管理者或决策者的人是介于完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的“管理人”。“管理人”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往往是多元的,不仅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而且处于变动之中乃至彼此矛盾状态;“管理人”的知识、信息、经验和能力都是有限的,他不可能也不企望达到绝对的最优解,而只以找到满意解为满足。在实际决策中,“有限理性”表现为:决策者无法寻找到全部备选方案,也无法完全预测全部备选方案的后果,还不具有一套明确的、完全一致的偏好体系,以使它能在多种多样的决策环境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西蒙的管理理论关注的焦点,正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理性方面与非理性方面的界限,它是关于意识理性和有限理性的一种独特理论──是关于那些因缺乏寻找最优的才智而转向寻求满意的人类行为的理论。 “有限理性” 西蒙在他的《管理行为》一书中几乎只是针对“完全理性”和非理性提出他的“有限理性”观点,但对“有限理性”的深入论述是在他以后对人类的认知系统的研究中逐渐完善的,这也是对“有限理性”进一步研究必然导致的结果。西蒙在他的《人类的认知——思维的信息加工理论》中讲到,根据米勒等人的发现,短时记忆的容量只有7+2项(西蒙认为可能是4项);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存入一项需要5~10秒钟(西蒙认为可能是8秒钟);记忆的组织是一种表列等级结构(类似于计算机的内存有限,从内存到外

西蒙的管理思想综述

赫伯特·西蒙的管理思想综述 摘要 本文主要根据西蒙的《管理行为》一书对其决策理论进行了一个总结综述,重点介绍了西蒙提出的有限理性和管理决策理论,并对决策理论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有限理性,满意原则,决策理论 1 引言 1991年,赫伯特·西蒙在自传《我的生活模型》一书中如此自描 道:“我诚然是一个科学家,但是许多学科的科学家。”西蒙的研究领域涉及认知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公共行政、经济学、管理学和哲学等多个方向,他学识渊博,被公认为不能以学科来限定头衔的大科学家。 在管理学领域,他是至今为止唯一以管理学家身份赢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他提出的决策理论至今仍引领当代管理学的研究潮流,对管理学的发展有着方向性的影响。他的有限理性学说、组织行为研究、决策程序研究、决策心理机制分析,都具有理论上的开创意义。他的思想越来越受到现代企业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的重视,组织行为研究和决策理论已经被成功地用于解释和预测各方面的活动。 2 有限理性理论 理性通常是指人类在与环境互动过程中生成的一种力量和能力,以及在这种能力作用下能够达到的某种目标。但这种能力不是永恒的和独断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变化着的。

西蒙曾指出:“社会科学在对待‘理性’的问题上深受‘精神分裂症’之苦。一个极端是,经济学家不合理地赋予‘经济人’无所不知的理性,他始终可以在各种备选方案之中进行最优化选择,他可以进行无限复杂的运算。另一个极端是,社会心理学试图将所有认知活动归因于情感趋势,人们几乎不像自以为是的那样理智。”西蒙认为现实生活中作为管理者或决策者的人是介于完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的“管理人”,管理人在实际决策中由于自身对复杂知识认识的局限无法找到最优的行动方式,只能够找到一种令自己感到满意的行动和方案。 2.1 理性的限度 西蒙认为客观理性的含义是,行为主体通过下列途径,将自己的所有行为融合成一个完整的模式:①决策前从全局的角度来看待各备选方案;②考虑每个决策所导致的全部结果;③使用价值系统作为从所有备选中选出一个最佳方案的决策准则。 西蒙对全面理性假设做了系统的批判与修正。在古典经济学理论中,“经济人”被设想为全面理性的,他掌握完善的信息并具备完备的知识,能够做出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最优选择。然而,实践证明这种假设是不现实的,真实的行为,就算是人们眼里的“理性”行为,也包括在理想状态下不会出现的许多不连贯元素。 西蒙认为人的理性受到三种限制:第一,每一备选方案所导致后果的不确定性。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可能完全知道决策结果,即使知道也是零碎和模糊的。这是因为决策产生的结果往往是在未来才会发生,我们的预期和想象是不可能完全取代真正的决策结果的。第二,不完全了解备选方案。实际中,我们不可能考虑和比较所有方案来选出其中的最优,我们可能只能想到有限的几个方案而已。第三,必要计算无法进行的复杂性。我们的思维能力有限,多数时候即使借助计算机也无法穷尽所有的计算要素,难以准确地预测计算出每种备选方案的结果。 人的理性行为受限制的最大原因在于人类知识是不完备的,一个人对于自己行为的了解都是零碎的和片面的,一个人不可能根据他以往的经历就正确地推断出将来所要发生的事情。由于知识和信息的主观性和分散性,那种假定的“无所不能”的“理性经济人”是没有的,它只 是“具有很大的智慧和美学魅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