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问题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加减法估算。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能力点:

1、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估算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对比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

5、培养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德育点:

1、使学生知道数学问题的提出是有现实意义的,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鼓励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3、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课时:13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我长高了――――――――――1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8~10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能力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对学生进行公德教育。

教学重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计算方法,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出示图。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两辆车,每辆车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成一辆车呢?(小组交流)

汇报不同的乘车方法。

师:有这么多的方法,我们如何验证呢?(把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看看是否超过70人)

二、自主探究:

1、验证二(1)和二(2)班的同学能否乘一辆车。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

学生汇报:(1)用口算30+30=60 ,60+6=66没有超过70,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2)想40+30=70,36+30肯定比70少,所以两个班可以和乘一辆车。(3)用小棒,先摆3捆6根,再摆3捆,合起来是6捆零6根,也就是66,比70少。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4)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6+0=6,在个位写6,十位3+3=6,在十位下面写6,所以等于66。

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

2、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二(3)班和二(4)班能否和乘一辆车。选出比较快的人,说一说是用的什么方法。

3、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三、拓展运用:

1、计算下面各题。

59+40= 20+67= 24+63= 46+53=

62+17= 35+24= 3+84= 43+40=

2、数学医院:

17+20=19 50+26= 42+3=72

1 7 5 0 4 2

+ 2 + 2 6 + 3

1 9 7 6 7 2

3、老师有一位邻居小明非常喜欢运动,妈妈给他买了一双跑鞋、一个足球共用多少钱呢?一身运动服又用多少钱?

4、 3 7 4 5

+ 2 ? + ? 4

5 9 7 9

开放题: 3 6

+6 3 你能写出几个象这样的算式。

9 9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1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2、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

能力点: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德育点: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计算:

36+21= 23+75 56+30 4+52

2、二(1)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需要什么信息?如何计算?

二、自主探究:

1、出示36+35=,学生试算。交流算法。

2、摆小棒:小组说摆法。问:怎么多了一捆?捆好的一捆放在哪?单根还剩几根?整捆的有几捆?合起来是多少?

3、怎样列竖式?要注意什么?从哪一位加起?6+5超过了10怎么办?师:我们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写上一个小小的“1”字表示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在加十位时不要忘记加上这个1,也可以从这个1加起。

4、比较36+21与36+35有什么不同?

5、计算46+24,试算,可以借助于小棒。个位的0可不可以不写,为什么?

6、小组合作讨论: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你认为还应该提醒同学们什么问题?

三、拓展运用:

1、“做一做”,图中有什么信息?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2、猜一猜十位上是几。

3 8 6 7 1 7 9

+ 3 9 + 4 +5 3 +3 6

3、数学医院:

4 9 2 1 6 5

+ 4 4 +3 9 + 3 5

8 3 6 1 0 0

说明理由。第三题个位和十位上的“0”是怎么得来的?

4、看谁加上一个相同的加数算得快。

31+()=( ) 54+( )=()13+()=()

开放题:谁先正确算出五星表示的数,就奖励给谁。

2 4 7

3 2

+ 6 9 + 9 + 2 8 + 6 +

9 4 8 6 6 0 5 5 9 9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3~15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通过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笔算加法的算理。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点:提高学生的计算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对学生进行细心计算反复检查好习惯的培养。

教学重点:

能正确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星期天,小花和妈妈要去游乐场,在游乐场的门口贴着一张海报:如果哪一位小朋友过了下面的难关,可以免费进入游乐场。小朋友你们愿意和小花一起闯关吗?

二、自主探究:

1、看谁算的正确?

57+12= 40+38= 16+52= 23+72=

36+47= 28+59= 8+75= 43+37=

24+68= 19+49= 85+9= 18+47=

2、算一算姐姐和妹妹两人共有各种照片的张数。

单人照双人照冬装照夏装照表演照

姐姐(张)1924222617

妹妹(张)2118233720

合计(张)

3、第15页的第8题,分组完成。

4、那两个数相加得和是100?请写出算式,写得越多越好。

38 40 27 60 85 62 73 50 15

开放题、第15页第10题。

第(2)小题有多种答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第(3)小题需要选最便宜的两种玩具并计算其价钱,实际上也是让两个数相加得和最小。使学生从小学会计划开支。

教学后记:

2、两位数减两位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6~17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能正确的笔算。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能力点: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德育点:

1、结合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培养学生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能正确的笔算。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图片、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谁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在哪举办?师:我国北京在全世界申办2008奥运会的4个有名的城市中以绝对优势取得了成功,这不仅仅是申办成功,而且向全世界证明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所以全国亿万人民都为此欢呼。你收集了哪些有关北京申奥的信息?

二、自主探究:

1、出示票数统计图,观察图,问:北京赢了?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情预测:北京和多伦多一共得多少票?北京和巴黎一共得多少票?北京和伊斯坦布尔一共得多少票?多伦多和巴黎一共得多少票?多伦多、巴黎和伊斯坦布尔一共得多少票?…

北京比多伦多多得多少票?巴黎比北京少得多少票?….

学生列式,可以用笔算加法解决。

学生计算。问: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2、师:56-22该怎样解决呢?

A、可以口算,50-20=30,6-2=4,30+4=34。

B、可以像加法一样笔算。

该怎样列竖式呢?小组合作完成。互相交流算法。

3、你认为笔算减法应该注意什么?

三、拓展运用:

1、解决刚才没有解决完的问题。

2、完成19页“做一做”第1题。小组内交流算法。

3、48-18= 35-31=

强调笔算35-31时,十位怎样算?“0”用不用写?为什么?

4、树上有35个桃子,被小猴摘了以后还剩12个,小猴摘了几个?

5、猜一猜。

9 4 6 5 8 9 0

- 4 -2 5 - 1 -7 0

0 7 2 0

开放题:五一节,建强量贩店庆促销,每件玩具优惠6元,几种玩具的价钱如下:25元 30元 18元

根据上述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8~19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在实际情况中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2、使学生理解笔算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笔算。

能力点:

1、培养学生操作、实践、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的能力。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通过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德育点: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学习习惯和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个位不够减怎么办。会正确计算。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计算:43-23= 89-62= 59-5= 92-71=

2、昨天我们交流了有关北京申奥的信息,我们知道了北京以绝对的优势胜出了。在昨天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北京以34票的优势胜出多伦多。那么从票数上,你还想了解什么?

学生发言,选出“北京比巴黎多多少票?”让学解决。

二、自主探究:

1、学生列式。该怎样计算呢?从哪一位减起?个位上6减8不够减,怎么办?拿出小棒摆一摆。

学情预测:

(1)先拿出1捆拆开,从中拿出8根,再拿出1捆。

(2)先拿出1捆,再拿出1捆拆开,去掉8根。

(3)先拿出2捆,再从2捆中拿出2根。

(4)先拿1捆拆开与2根合在一起,再从中拿出8根,再拿出1捆。

你发现了什么?(要拆开1捆)从几里拿走了8?

2、你能试着列竖式吗?

你认为个位不够减时怎么办?十位还剩几?

教师教写竖式的方法,说明退位点的用途,不要忘了减去退位的1。

3、比较56-22与56-28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

4、你认为笔算两位数减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问:从十位减起方便吗?

5、试练:67-39= 35-8= 81-56= 50-24=

问:50-24十位退1后个位上要算几减几?十位再算几减几?

三、拓展运用:

1、你自己出两道今天学的这样的题。自己解决,小组内互相交换检查。

2、做练习三第7题。

3、数学门诊:

4 7 8 0 6 4 9 0

-2 8 -5 1 -2 3 -1 7

2 9

3 9 3 1 8 7

4、蚂蚁传递信息。

38-18 =()()-8 =()()+35=( ) ()-25=()()+40=()()-26=()

实践调查:回家调查一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年龄,看看它们相差几岁?5年后,他们之间相差几岁?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21~22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的、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

2、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力点: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实践的能力。

德育点:

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的、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教学难点: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小鸡一起在吃米,他们找不到妈妈了,你能帮他们找到妈妈吗?

母鸡85 19 43

小鸡16+27 62-19 44+41 98-13 90-5

64-45 36+49 91-72 30-11 90-47 19+24

二、自主探究:

1、小鸡和鸡妈妈要回家了,请你帮他们把路铺好。

45 -9 ()-9 ()-9 ()

2、在圆圈里填上“<”、“>”和“=”。

30+63 93 7+32 37 58 90-40

75-36 39 57-30 27 17+28 44

100-40 36+10 63+8 72-19

3、青蛙妈妈:我吃了58只害虫。小青蛙:我才吃了24只害虫。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害虫?

4、小红拿50元买了一把雨伞,阿姨找了38元给他,一把伞多少钱?

5、火柴盒里有60根火柴,妈妈用去了15根,盒里还剩多少根?

三、拓展运用,开放练习:

小明小华小方小兰

跳的个数34 41 45 39

看上表,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选择两个问题列式算一算。

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能力点: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

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结合教材培养学生讲卫生的习惯和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教学难点:

使学生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主体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自从“非典”过去之后,我油区掀起了“改陋习,讲卫生”的热潮。我校也进行了校园卫生大评比,看,全校卫生评比表已经贴出来了。

评比表的下半部分被遮住了,你能根据表中的信息求出二(2)班得多少面红旗?

二、自主探究:

1、找一找表中有哪些信息?求二(2)班的多少面,需要什么信息?该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减法?借助小棒摆一摆。

2、你能说出别的班得多少面红旗吗?

小组合作,利用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进行解决。

(1)三(1)班比二(1)班少2面,二(1)班得16面。

(2)三(1)班比二(2)班多1面,二(2)班得13面。

(3)四(1)班比三(1)班多2面,三(1)班得14面。

(4)四(1)班比二(2)班多3面,二(2)班得13面。

(5)三(2)班比二(1)班少1面,二(1)班得16面。…

学生交流,说一说为什么。

3、从评比表中你知道了什么?(哪个班得的多,哪个班得的少,……)

三、拓展运用:

1、做“做一做”。

你从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

优惠是什么意思?换句话怎样说?(每个球比原来的钱少8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1)现在足球多少元?(2)优惠后篮球多少元?(3)优惠后排球多少元?

学生自己解决。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1)买一个足球和一个篮球现在要多少钱?

(2)足球比排球贵多少元?……

请同学们列式计算。

2、课本24页第2题,独立完成。

3、小明今年9岁,爸爸比他大28岁,爸爸今年几岁?

4、生活中你还遇到那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数学知识解答?

开放题:北京什刹海的湖面上有很多的野鸭子,由于人们对环境的破坏,野鸭子越来越少,最后一只也没有了。后来人们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提出了“绿色奥运”的口号,改变了环境,野鸭子又飞回来了,为了保护野鸭子,人们做了木筏放入水中让野鸭子住,野鸭子一年比一年多,去年有35只,今年比去年又多了28只,你知道今年有多少只?

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24~25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会比较分析同类应用题。

2、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能力点: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

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实物图、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天我收集了我们班课外活动的资料,这里有许多数学问题,看谁能解决。

二、基本练习:

1、跳绳的有27人,踢毽的人数比跳绳的多9人,踢毽的有多少人?

2、小华和小阳在做手工,小阳做了38个,小华比小阳少做9个。小华做了几个?

3、第一小组在玩投球游戏,小军比小明多投中4个,小丽比小明少投中7个,小方比小明多投中3个,小明投中16个,小军投中多少个?小丽投中多少个?小方投中多少个?

4、小南和小娇踢毽子,小南踢了34个,小娇比她多踢12个。

5、,看书的比画画的少5人,看书的有多少人?

三、拓展运用:

1、在玩“猫捉老鼠”的学生中男同学比女同学多9名,女同学有19名,(1)男同学有几名?(2)一共有几名同学?

2、静静、欣欣、帆凡在跳绳,静静跳了36下,欣欣比静静多跳7下,帆凡比静静少跳9下。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再列式计算。

3、完成教材25页第5、6、7题。

第5题,可提出的问题很多,让学生广泛的提出问题,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学生自由选择问题列式计算。

第7题,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明确题目要求并独立解答。让学生用平时实际算钱的经验得出答案。

开放题:小军、小明、小兰三人在玩猜一猜的游戏,小军说:我拿的是橡皮,小明说:我拿的砂是铅笔,聪明的小朋友,你知道小明、小半兰各拿的是什么吗?

教学后记: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26~27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2、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

能力点:

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和迁移的能力。

德育点: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

教学难点:

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主体图,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年农场的西瓜丰收了,202班的同学去帮助收西瓜,他们分小组进行比赛,下面是他们比赛的统计,你们看到这些数据能提出什么问题?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28个 34个 23个

二、自主探究:

1、小组合作交流,提问题列算式。

学情预测:

第一组和第二组一共摘了多少个?28+34

第二组和第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34+23

第一组和第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28+23

第一组比第二组少摘了多少个?34-28

第二组比第三组多摘了多少个?34-23

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28+34+23

学生会做得让学生练习,说算法。

摘出:28+34+23

2、小组讨论:怎样计算?

汇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如何计算?

学情预测: 2 8 6 2

+ 3 4 + 2 3

6 2 8 5

2 8

+ 3 4

6 2

+ 2 3

8 5

这两种写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第二个简便?

3、我们一共摘了85个西瓜,叔叔用拖拉机运走了40个,小明用推车运作了26个,还剩多少个?

学生列式,并试算。

学情预测:85-40-26 40+26=66 85-66=19

在计算时,能够口算得可以口算,不能口算的进行笔算。

三、拓展运用:

1、46+25+17 75-28-19

注意书写格式。

2、54+20+16 90-58-24

能口算的不必列竖式。

3、把每行的三个数加起来。

24 45 30

48 36 5

17 18 34

4、26+()-20=30 73+5+()=98

开放题:路边有一行树,共8棵,每两棵之间相隔3米,从第1棵到第8棵树间共有多少米?(教给学生画图的方法)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28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

2、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竖式的写法。

能力点: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类推能力。

德育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25+28+36= 78-59-11=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笔算?

2、小华有4支铅笔,他又买了3支,后来用去了5支,他还有多少只?

小青有6支铅笔,用了4之后,他又买了2支,他现在有多少支铅笔?

学生列式后,说明这是加减混合运算。问:怎样计算?

二、自主探究:

出示主体图,学生说图意。提醒学生看清题中的信息。

小组讨论,列出算式。学情预测:67-25+28= 67+28-25

如何计算。先算什么?

学情预测:(1)分着列竖式。

(2)简便写法。

在用简便写法时要注意:不够减时,要退位;相加满10,要进位。

做一做:56+24-30=80 78-24+39=93

指名板演:5 6 7 8

+ 2 4 -2 4

8 0 5 4

+ 3 9

9 3

第一题为什么只写一个竖式?

三、拓展运用:

1、笔算下面各题。

45+35-48 24+15-29 65-43+19 54-28+19

2、比一比看谁先得到小红旗。

26 +43 -54 +48 -39

3、在圆圈里填上正确的数。

38 + 46 40 - 29

○- 58 53 + ○

4、学校合唱队原有64人,有7人年毕业了,又新加入了15人。学校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

教学后记:

加、减法估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31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减法的估算,并通过对两位数加、减法估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能力点:

1、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德育点:

让学生用所学到的估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估算能力。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主题图,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家今年分了大庆区的房子,我们要搬新家了。妈妈要去商店去买一些日常用品。出示暖壶、烧水壶、茶杯。你能猜一猜的它们的价钱吗?学生猜完后,再出示价格。

热水瓶28元烧水壶43元茶杯24元

二、自主探究:

妈妈带了100元钱去买这三样东西,够吗?

小组合作交流,估算一下100元钱够不够。你用的什么方法?

学情预测:(1)热水瓶的价格大约是30元,烧水壶的价格大约是40元,茶杯的价格大约是20元,这三样加起来大约是90元,因此,100元够了。30+40+20=90(元) 90<100 (2)买热水瓶后大约剩70元,买烧水壶后大约还剩30元,买茶杯够了。100-30-40=30(元) 30>24

(3)买热水瓶和烧水壶大约花去70元,还剩30元,买茶杯够了。30+40=70(元)100-70=30(元) 30>24

三、拓展运用:

1、二年级参加学校的运动会,一班39人,二班42人。二年级大约有多少人参加学校运动会?学校准备了62个座位够吗?

2、做练习六第1题。这些算式的估算结果大都和80比较接近,要判断其精确的结果是否比80大,并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只要大致估计就可以了。如:31+52中两个加数十位上的数相加得8,不管个位上是几,其和都超过80,38+39中两个加数十位上的数相加得6,不管个位上是几,其和都比80小。

开放题:我们班有45人,大家要去公园划船,大船每条租金51元,限乘40人。中船每条租金38元,限乘25人。小船每条租金17元,限乘8人。应该怎样租船?请你设计一个乘船方案,再预算一下大约要花多少钱?哪一种方案较为经济合理?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教学后记:

小学一年级数学 加减法的教案

加减法的教案 一年级数学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古人计数 教学目的: 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填写算式。 3、在教学中渗透数的顺序,并进行社会秩序教育。 4、学会与人合作,体会计算的多样化,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 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数的概念 教学准备:每组一个数位计数器及40-50根小棒等。 教学方法:抓问题,用多种游戏,把抽象的数位具体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寻找关键问题 数学课研究数学问题,一些小棒会有什么数学问题。 (每张桌子发40-50根小棒,玩小棒时间为3-5分钟) 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目的:练习20以内数的顺序,也可以在玩小棒中发现十根捆一捆) 游戏,看谁的手小巧。 老师报数,学生用棒子表示,讨论:快的同学的诀窍。 出示:十根可以捆一捆。 再进行游戏,让学生习惯中把1捆当作10根用。 完成: ( )个一 ( )个十 试一试,在计数器拔出10 个位只有几颗珠子,怎么办?(10个一是1个10) 在个位拔上一颗珠子,表示1个十,也表示10个一。 二、自主合作,解决数位顺序。 在解决了10是1个十也是10个一后,还能过度试一试在计数器上表示。接下来就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数位,组成和算式结合,理解11-20各数。 1、11-20各数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呢? 问题提出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并加以解决,并结合P68的图示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实现生生互动。 (这儿注意11-20的表达多样,只要求至少一样,方法选择,方法应用应由学生通过自主交流来确定。) 2、1个十, 1个一是11 10+1=11 10和11,十位上是1,没有变,个位由0变成1,就是11。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加减乘除混合练习

A 1)6×3= 2) 5+58= 3) 24÷3= 4)3700-370= 5) 8500-5500= 6) 58-36= 7) 4×8= 8)8×9+21= 9)8×9+21= 10)420+80= 11) 4×3÷2= 12)4600+4700= 13)27÷3+6= 14)9×9= 15)280+450= 16)27÷9= 17)43-30= 18)8÷1= 19)420+80= 20)64-8= b 21)96-42= 22)730-190= 23)78+15= 24) 27-3= 25)81÷9= 26)8÷2= 27)3200+5100= 28)12÷4+18= 29)32÷8= 30)25÷5+36= 31)64-8= 32)64÷8= 33)7000+3000= 34)8÷4+48= 35)4×8—4= 36)430+1000= 37)280+450= 38)64÷8= 39)4×8-5= 40)1800-900= c 41) 96-42= 42)49÷7+7= 43)5+58= 44)4900-1800= 45)12÷4+18= 46)58-36= 47)64-8= 48)21÷3= 49)42÷7= 50)35÷7= 51)1200-400= 52)280+450= 53)1200-400= 54)9×9= 55)43-30= 56) 83-20= 57)24÷3= 58)42÷7= 59)54÷9= 60)36÷6=

d 61) 8÷1= 62)280+450= 63)14÷7= 64)6×5+37= 65)72÷9= 66)42+13= 67)53+8= 68)5×7= 69)24+8= 70)8÷4×3= 71)80-44= 72)800+900= 73)42÷7= 74)58-36= 75)6×3= 76)35÷7= 77)34+9= 78)64-8= 79)4×8= 80)7÷7= e 81)21÷3= 82)3700-370= 83)800+900= 84)53+8= 85)800+900= 86)54÷9= 87)24÷3= 88)25÷5+36= 89)6×5+37= 90)280+450= 91)42÷7= 92)64÷8= 93)84+7= 94)4×9= 95)64÷8= 96)72÷9= 97)56÷7-3= 98)6×3= 99)8÷2= 100)34+9=

小学二年级数学课程大纲

高思

新东方: 七桥问题、自然数列、有余数的除法 知识点:一笔画-七桥问题自然数列有余数的除法图形的变化倍数应用题火柴棍游戏(二)趣题巧解(二)整理与复习 《二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小学数学必修一 ◆课程类型:小学数学必修

◆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二年级上册数学》 ◆授课时间:60课时左右 ◆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课程总目标】 1. 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程内容】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人民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4课时)

小学二年级数学加减混合500道

69 - 31 + 49 = 16 + 51 - 12 = 57 - 37 - 17 = 15 + 18 + 52 = 67 + 32 - 58 = 85 + 11 + 2 = 86 - 81 - 2 = 19 - 18 - 1 = 73 + 15 - 26 = 25 - 18 - 4 = 87 - 48 - 14 = 29 - 24 + 42 = 74 - 22 + 24 = 27 + 41 + 12 = 74 + 20 - 37 = 16 - 14 - 2 = 17 + 25 - 29 = 32 + 65 + 2 = 14 - 12 - 1 = 58 - 27 - 24 = 54 + 45 - 61 = 84 + 15 - 93 = 86 - 29 + 12 = 35 - 24 + 51 = 43 - 12 - 25 = 78 + 20 - 48 = 40 + 56 + 2 = 33 + 54 - 54 = 71 + 20 - 82 = 39 + 49 - 13 = 30 - 18 - 12 = 32 - 30 + 25 = 55 - 11 + 36 = 56 - 35 + 68 = 76 - 42 + 44 = 31 + 52 - 67 = 45 - 32 + 23 = 43 - 34 + 65 = 74 + 22 + 2 = 48 + 13 - 58 = 53 + 44 - 25 = 64 + 12 + 16 = 42 + 35 + 22 = 80 - 23 - 20 = 73 - 33 - 21 = 39 - 39 + 85 = 58 + 41 + 1 = 37 + 39 - 47 = 35 + 21 - 48 = 41 + 19 - 40 = 54 + 36 - 40 = 32 + 66 + 2 = 35 + 32 + 30 = 79 - 77 + 15 = 43 - 17 + 24 = 88 + 11 + 1 = 33 + 29 + 26 = 26 + 54 - 40 = 42 - 28 - 12 = 22 + 21 + 41 = 55 - 39 - 12 = 31 + 59 - 90 = 67 + 13 - 60 = 86 + 14 - 60 = 82 + 15 - 96 = 81 - 15 + 21 = 38 - 20 + 23 = 44 + 49 - 72 = 73 + 16 - 46 = 85 - 37 - 48 = 88 + 11 + 1 = 15 + 34 + 50 = 65 - 61 + 51 = 53 - 33 + 48 = 70 + 30 - 67 = 76 + 21 + 1 = 58 + 25 - 60 = 52 - 34 + 66 = 65 - 25 + 12 = 86 - 50 + 60 = 23 + 56 + 12 = 72 + 25 - 75 = 29 + 54 + 17 = 85 + 14 + 1 = 49 - 38 + 67 = 42 - 23 - 13 = 19 + 73 - 14 = 20 + 23 + 25 = 71 - 63 + 76 = 21 + 38 + 18 = 58 + 42 - 67 = 21 + 24 + 54 = 55 - 25 - 12 = 71 + 28 + 1 = 72 - 55 + 79 = 84 + 13 - 79 = 37 - 30 + 40 = 60 + 38 - 39 = 33 - 15 - 14 = 74 - 42 - 30 = 30 + 13 - 27 = 21 + 34 + 45 = 14 - 12 + 84 = 67 - 24 + 57 = 53 + 24 - 37 = 19 + 76 - 85 = 15 + 24 - 25 = 43 - 23 - 13 = 57 + 14 + 13 = 72 - 64 + 50 = 66 - 23 + 31 = 36 - 25 - 8 = 56 + 37 + 4 = 23 - 22 + 48 = 61 - 29 - 21 = 58 + 17 + 13 = 79 - 56 - 13 = 62 - 35 - 21 = 19 - 17 + 16 = 67 - 59 + 70 = 58 + 37 + 2 = 16 + 62 - 69 = 43 - 16 - 18 = 88 + 12 - 85 = 60 + 23 + 17 = 28 - 23 + 42 = 28 + 26 + 31 = 84 + 12 + 2 = 29 - 24 - 4 = 20 + 61 + 19 = 14 - 13 - 1 = 53 - 26 + 46 = 70 + 24 + 2 = 23 - 17 + 16 = 81 - 78 - 2 = 61 - 29 + 67 = 84 + 13 - 27 = 41 - 27 + 19 = 79 + 18 + 3 = 84 - 50 - 23 = 53 - 40 - 11 = 54 - 50 - 2 = 32 + 26 - 40 = 55 + 23 + 21 = 59 + 37 - 16 = 28 - 18 - 10 = 24 - 22 + 52 = 55 - 28 - 16 = 84 - 52 - 21 = 40 + 36 + 14 = 22 + 70 - 32 = 77 + 22 - 50 = 73 - 65 - 7 = 50 - 36 + 24 = 61 + 39 - 33 = 32 - 12 + 46 = 37 - 25 - 12 = 86 + 11 + 1 = 32 - 21 - 6 = 83 - 21 + 27 = 71 - 70 + 67 = 38 - 20 - 15 = 81 - 32 - 27 = 21 - 13 - 6 = 83 + 15 - 69 = 79 - 54 - 24 = 28 + 52 + 18 = 78 - 23 - 29 = 23 - 15 - 8 = 36 + 47 + 13 = 37 + 33 + 13 = 45 + 48 - 71 = 29 - 12 + 76 = 17 - 15 - 2 = 45 - 18 - 25 = 59 - 32 + 50 = 60 - 31 - 25 = 36 - 12 - 16 = 29 - 20 + 45 = 32 + 30 + 29 = 16 + 57 + 27 = 55 + 22 - 76 = 18 - 13 - 2 = 43 - 34 + 87 = 29 + 67 + 4 = 15 - 14 + 58 = 88 + 11 + 1 = 39 - 17 + 41 = 19 + 78 + 1 = 75 - 42 - 24 = 65 - 18 + 15 = 47 + 37 - 83 = 36 + 22 + 17 = 82 + 17 + 1 = 16 + 20 + 39 = 54 + 14 + 12 = 45 + 35 + 11 = 44 - 21 + 60 = 70 - 24 + 36 = 15 + 36 - 34 = 62 - 18 - 19 = 24 - 24 + 30 = 52 - 35 + 47 = 38 - 37 - 1 = 46 + 12 + 42 = 40 - 19 - 21 = 29 + 29 - 12 = 14 + 51 + 16 = 56 - 55 + 41 = 58 - 46 - 11 = 25 - 18 - 4 = 66 - 38 - 22 = 51 - 25 + 71 = 16 - 13 + 60 = 86 - 39 - 45 = 45 + 30 - 75 = 23 - 15 + 84 = 79 + 11 - 11 = 88 - 61 - 11 = 63 - 37 - 20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小学数学 课程类型:必修 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出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授课时间:60课时左右 授课年级:小学二年级学生 课程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信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空间与图形: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 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

学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量的计量: 7.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统计与概率: 8.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课程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表内除法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除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除以一位数。因此,表内除法同表内乘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但由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小学数学基础型课程 教学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 总课时数:单元学习 54课时 实践活动 2课时 总复习 4课时 总计 60课时 一、课程目标: 数与代数: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

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空间与图形: 5、初步感知对称、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量的计量: 7、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 千克=1000 克。 统计与概率: 8、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个5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课程内容:

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00以内加减法教学设计

100以内加减法 不进位加 教学内容: 课本P8—P10例1、例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景导入,激发兴趣 投影出示P8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全班汇报发现。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1。学生说想法及理由。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计算方 法。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 2.完成P9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教学例2。学生尝试计算,交流算法。尝试用多种算法计算。

4.完成P10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三、练习,实践应用 1.练习二第1题说说图意,交流算法并汇报。 2.练习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板演笔算过程,同时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 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P14---P15练习二 教学目标: 1、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加深加法意义的理解,为退位减法的学习做准备。 2、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和创造的气氛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引导学生在辨识的练习中体验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挑战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能力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重点: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进行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提高学生的运算技能。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练习,使学生比较熟练而准确的进行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学习了关于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你们有哪些收获呢?指名汇报。

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数学100以内加减法速算方法

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数学100以内加减法速算方法 方法 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口诀:加9要减1,加8要减2,加7要减3,加6要减4,加5要减5,加4要减6,加3要减7,加2要减8,加1要减9。(注:口决中的加几都是说个位上的数) 例:26+38=64 解:加8要减2,谁减2?26上的6减2。38里十位上的3要进4。 (注:后一个两位数上的十位怎么进位,是1我进2,是2我进3,是3我进4,依次类推。那朝什么地方进位呢, 进在第二个两位数上十位上。如本次是3我进4,就是这两个两位数里的2+4=6。)这里的26+38=64就是6-2=4写在个位上,是3进4加2就等于6写在十位上。 再如42+29=71。就用加9要减1这句口决,2-1=1,把1写在个位上,是2我进3,4+3=7,把7写在十位上即得71。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加法,就直接写得数就行,如 25+34=59,个位加个位写在等号后的个位上5+4=9,十位加十位写在十位上即可2+3=5,即59。不必列竖式计算。 方法2.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口决: 减9要加1,减8要加2,减7要加3,减6要加4,减5要加5,减4要加6,减3要加7,减2要加8,减

1要加9。(注:口决中的减几都是说减个位上的数)。 例:73-46=27,解:减6要加4,谁加4?3加4等于7写在个位上,减数的十位是4我退5,谁退5?7退5,即27。 (注:如何退位?减数的十位是1你退2,是2你退3,是3你退4,依次类推,但必须是个位减个位不够减的情况 才能这样退,够减就直接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直接定出 得数即可。) 以上两种方法是利用了一年级教材中的凑十法演变而 来的。它们的口决大体一致,只需记住了其中的一种,另一 种方法即可融会贯通。 小学二年级100以内加减法口算 43-25= 73+14= 36-27= 22+18= 40-17= 52+16= 62-59= 52-34= 82-33= 61-39= 78-29= 37+18= 47+19= 46-19= 76-18= 36+27= 46-38= 65-26= 25+8= 55+17= 45-16= 42-19= 74-18= 44-17= 38-16= 34+58= 53-29= 63+28= 36+17= 53+16= 32-17= 91-17= 36+16= 91-25= 40+13= 67-28= 84+9= 29+35= 45+9= 72-17= 58-29= 47+18= 47+29= 76-19= 76-38= 46+27= 56-38= 75-26= 45+8= 75+17=

大班数学教案加减法题

大班数学教案加减法题 【篇一:大班数学游戏教案:练习7的减法)】 大班数学游戏教案:练习7的减法【活动目标】 1、结合实物,感知总数、部分数之间的关系,学习列出减法算式。 2、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根据游戏情节分析数学问题。 【活动准备】 1、磁性黑板一块;磁性教具小猫7只。 2、7以内的算式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捉迷藏”,学习7的减法。 1、出示7只小猫,提问:7只小猫用数字几来表示?请小朋友和小 猫一起玩捉迷藏游戏:小朋友闭上眼睛,老师悄悄藏起一部分小猫。然后请小朋友说说有几只小猫藏起来了?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列出 减法算式,并请小朋友讨论每个数字以及减号所代表的意思。 老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种小动物,你们看看是什么?”老师:“对了!是小猫。请问我带来了几只小猫呢?”老师:“恩!你们真聪明!那7是怎么写的?来,我们一起用手比划一下。” 老师:“现在,小猫们要跟小朋友们一起玩变魔术!”老师:先请小 朋友把眼睛闭起来,老师要开始变魔术咯” 老师:“我们黑板上的小猫是不是少了?有几只小猫藏起来了呢?谁 能告诉我?” 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呀?” 老师:“哦,总共有7只小猫,减去黑板上的小猫就是藏起来的小猫。其他小朋友觉得对不对呀?” 2、游戏重复进行,练习7的减法。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随时调整游戏的玩法。比如:请小朋友来藏小猫,或把小猫藏到小朋友 的背后等。 老师:“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来帮小猫藏起来,谁愿意?”老师:“你 打算藏几只小猫呀?偷偷告诉我,不让他们听到。” 老师:“游戏结束了。小朋友都非常厉害!” 老师:“一共7只小猫,黑板上剩下6只,我藏起了?(1只)?”在 黑板上写出“7-6=1” ??以此类推,至在黑板上写出“7-1=6” 老师:“现在我们黑板上这么多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学二年级数学口算加减乘除

二年级口算题 姓名:时间: 1×1+1= 2×2+2= 3×4+10= 4×4+5= 3×4+8= 5×1+9= 4×2+6= 5×3+9= 5×4+7= 3×6+6= 2×9+9= 5×4+7= 1×1+2= 1×1+3= 2×3+2= 2×4+2= 2×7+2= 3×5+3= 3×6+4= 6×3+3= 6×4+3= 6×5+3= 6×2+8= 4×5+5= 4×6+5= 4×2+9= 4×5+8= 5×3+6= 5×5+6= 5×4+7= 5×9+6= 1×9+2= 1×8+3= 1×7+6= 3×9+3= 3×4+10= 3×6+4= 2×8+4= 2×7+8= 2×6+9= 24÷4= 7+63= 9×4+6= 5+36÷6= 9×7+3= 56÷8= 28+6= 25+23= 12+35= 27+71= 46+33= 40÷8= 21+15= 36+22= 59+18= 72+24= 7×5= 36+4= 30÷5= 63÷9= 64÷8= 38+16= 45÷5= 7÷1=

①二年级()班 姓名:______________成绩: _________________ 45+5= 1÷1= 5×5= 72÷8= 9÷9= 24÷8= 14÷7= 6÷1= 15÷3= 3×6÷2= 4÷2= 6×2= 6÷2= 10÷5= 70–52= 49÷7= 10÷2= 54÷6= 20÷4= 4×9÷6= 21÷3= 3×6= 9÷3= 90-45= 24÷4= 15÷5= 27÷9= 9×9= 72÷9= 3×4÷2= 36÷4= 5÷5= 56+41= 56÷7= 16÷2= 42÷6= 18÷2= 5×1= 45-39= 3×6÷3= 24÷6= 56÷7= 36÷6= 24÷3= 4×5= 27÷3= 8÷4= 56÷8= 36÷9= 3×6÷6= ----------------------------------------------------------------------------------------------------------------------

小学二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课程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轴对称 图形教案课程人教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人教实验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教案 教材依据: 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章节:第三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例2 设计思想: 1.努力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本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图案,涉及建筑、动物、植物、标志(汽车、建筑)、数学图形等方面,让学生能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同时,学生在这些图案的认识过程中学习新知,应用新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致力于学习方法的改变.由于本节课的知识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识基础,因此,本节课可以考虑也应该考虑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合作、讨论、动手操作、收集材料、图案设计等方式在本设计中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处理好概念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关系.本设计先让学生观察图案,然后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有关的概念,再让学生把概念运用到实际问题情景中,这样的设计过程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真正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并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2、能准确地判断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4、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 2、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对称图形的位置和条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各一,剪刀、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音乐情境导入。课件演示对称图片,让学生感受对称美,并引导他们去发现这些图形的特点。 (通过让学生欣赏大自然中和人类文化遗产中的对称图形导入新课,既陶冶了情操,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为新知作好铺垫。)二、新授课 (一)结合课件,讲解例题1。 课件展示四个轴对称图形。(蜻挺、树叶、蝴蝶、脸谱) 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你猜猜对折后会发生什么情况

大班数学教案5的加减法

数学教案《5的加减》(大班) 设计意图:本学期,大班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数的分合和10以内数的加减了,针对孩子们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逻辑思维几乎没有的情况,我将数学的学习融入故事、图片、游戏等活动中,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孩子们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得轻松自如,教学目标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我的设计思路如下,希望得到各位同行的批评指正。 教学目标: 复习5的分合,在掌握5的分合的基础上,学习5的加减. 进一步理解加减的实际意义,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加减问题. 能根据分合式说出加减法算式. 教学重\难点: 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解决生活中的加减法问题. 教学准备: 背景图一幅,活动动物卡片(小兔子5只),5的加减算式2 3=5 3 2=5 5-2=3 5-3=2,5的分合式. 幼儿书写用具. 教学反馈: 纠正措施: 教学后记: 教学过程: 个人分析意见 一、复习5的分合。 1.出示5的分合式,请幼儿认读。 2.游戏:碰球(复习5的分合) 师:嘿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生:嘿嘿嘿,你的1球碰4球,1和4合1起来是5。(依次说完5的分合) 二、新授5的加减。

a1.出示背景图,老师边操作边讲解:草地上先跳来了2只小兔子,又跳来了3只小兔子,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兔子? 2.指定幼儿回答。 3.启发幼儿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4.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5.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2 3=5) 6.提问:如果草地上先跳来3只兔子,后跳来2只兔子,应该怎样说出算式? 7.请一名幼儿说出相关的算式(3 2=5) 8.比较两道加法算式的异同。 9.拓展练习:8 9=17&;
9 8=? b1.老师再次出示背景图,操作并讲解:草地上的5只小兔子,有2只玩累了,先回家了,现在草地上有几只兔子? 2.指定幼儿回答并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3.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4.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5-2=3) 5.提问:如果先跳走了3只兔子,还剩下几只兔子? 6.请幼儿交流、讨论并回答。(5-3=2) 7.比较两道减法算式的异同。 c游戏:你问我答 师:小朋友,我问你,2 3=?生:╳老师,告诉你2 3=5 依次说完所有的算式。游戏熟悉后,可以让孩子们互相提问回答,巩固加减法计算. d抢答:看谁最快? 老师准备一些口头的加减法应用题,师读生抢答,比一比,谁最快?例如:河里游来了3只鸭子,又游来了2只鸭子,一共有几只鸭子?(答得多又对的为胜,可以得到老师的奖励

小学二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题

31-29= 41-39= 81-79= 51-48= 31-28= 41-38= 81-78= 33-26= 53-47 85-77= 45-38= 32-25= 72-67= 21-14= 31-24= 41-34= 81-74= 31-25 71-65= 41-35= 82-74= 42-38= 63-58= 33-25= 54-46= 94-86= 72-64 41-29= 61-39= 81-49= 42-24= 42-28= 63-34= 63-39= 84-46= 84-48 65-37= 48-23= 47-22= 68-35= 67-35= 89-44= 89-45= 67-34= 62-35 42-27= 66-38= 67-39= 87-48= 83-45= 83-47= 51-19= 71-59= 91-39 41-28= 71-58= 91-38= 51-14= 71-51= 91-39= 51-15= 71-55= 91-35 52-16= 71-26= 91-36= 51-24= 71-14= 91-44= 51-23= 71-13= 91-23 52-15= 73-58= 94-36= 95-17= 76-58= 97-38= 58-19= 72-54= 92-38 43-17= 73-56= 94-46= 54-18= 75-28= 95-37= 53-25= 73-28= 94-46 94-46= 54-28= 75-17= 92-26= 90-40= 80-30= 20-10= 70-30= 90-60 70-40= 90-70= 80-45= 70-35= 40-15= 50-45= 30-15= 50-25= 80-40 15+15= 26+37= 17+48= 25+47= 38+45= 13+48= 26+48= 26+47= 52-17 17+66= 44+47= 37+54= 28+47= 27+88= 55+36= 16+85= 65+27= 98-25 37+35= 48+25= 75+28= 24+68= 38+54= 46+18= 58+36= 78+18= 65-38 29+59= 67+27= 36+26= 56+34= 67+23= 48+32= 69+31= 34+57= 83-18 67+24= 49+42= 22+59= 45+47= 65+27= 28+65= 55+38= 40+30= 74-47 93-27= 73-46= 65-18= 63-25= 82-56= 94-66= 83-77= 44-28= 52-14 62-14= 62-28= 74-26= 93-47= 83-16= 77-69= 75-28= 65-47= 83-25 72-15= 63-28= 82-47= 54-16= 95-48= 85-27= 63-36= 73-47= 52-15 52-17= 83-48= 73-55= 92-86= 62-58= 72-24= 54-36= 74-28= 43-27 71-59= 59-29= 63-19= 78-59= 45-29= 86-49= 37-19= 64-39= 72-39 83-28= 74-28= 52-18= 73-48= 41-38= 75-68= 98-98= 87-58= 66-28 55-17= 41-27= 77-7= 63-47= 56-17= 75-47= 94-67= 62-27= 10-10 54-36= 61-46= 55-26= 83-66= 64-16= 92-37= 94-36= 64-58= 54-26

数学10以内加减法教案

数学10以内加减法教案 【篇一:优质课:蒙氏数学《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教案】 优质课:蒙氏数学:复习10以内加法、减法 麻一幼儿园李顺英 2013.11 《蒙氏数学》加法减法复习 设计意图 幼儿所接触到的社会生活与物质的数量是有一定关系的,而数学的 运算又是单调、枯燥的。所以为了提高幼儿对数的敏感性和计算能力,我特意设计了此次活动,将枯燥的数学运算融入到各种有趣的 游戏中,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从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一、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 2.在游戏中学习,体验数学的魅力和有趣。 3.初步建立合作与竞争的意识。 二、活动重点 在游戏中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 三、活动准备 1.教具:碉堡两个(上面贴有10以内加减法算式题若干),小红旗 两面,课件。 2.学具:算式卡若干,各种颜色花算式卡片若干,小鱼若干(有算式题),小猫头饰若干,纸盒,乒乓球10个,小玩具若干(上面贴有 算式题),自制钱币(背后有数字),笔若干,《操作册》第5册 第41-42页。 3.亲子作业卡。人手一份。 四、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碰球游戏。教师提问10以内的分解组成,幼儿回答。(教师说的球的数字和幼儿说的球的数字合起来必须是10)如,教师说:“我拿1个球碰你几个球?”幼儿答:“你拿1个球碰我9个球。”依次将10以内的分解组成全部回答完。 2.集体活动

(1)课件练习:请幼儿用小手计算器计算课件中的“算一算”指名回 答并请幼儿到白板上点击答案是否一致。 (2)游戏“摸箱”。纸盒里装有10个乒乓球,请幼儿伸手抓乒乓球,数一数抓起来了几个乒乓球,纸盒里还剩几个乒乓球。请幼儿在桌 子上将减法算式题找出来,并说出答案。 (3)游戏“小猫捉鱼”。请每个幼儿戴上小猫头饰和手拿一个塑料篮 子当鱼篓,然后算出地上“小鱼”背后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题,答案 算对了才能将“小鱼”放进“鱼篓”里。在相同时间内谁算得又对又多,谁就获胜。 (4)游戏“炸碉堡”。幼儿分成两队,教师发出口令后,两队排头幼 儿跑向“碉堡”处,算出“碉堡”上的一道算式题,答案算得正确的才 能将算式题取下来,再换每队第二名幼儿去“炸碉堡”。依次进行, 哪队幼儿先将“碉堡”上的算式题全部算对算完,插上小红旗,哪队 就获得胜利。 3.分组活动 第一组:完成《操作册》p41的操作。 第二组:玩“采花”游戏。幼儿各自到听课老师处采花(听课老师手 上拿着各种颜色花算式卡片举起了,让有过来才。幼儿算对了就把 花送个幼儿。 第三组:玩“小超市”游戏。幼儿2-4人为一组,一人扮演售货员, 其他组员将小玩具上的算式题答案算出来,如果手上“钱币”的数字 与小玩具上算式题的答案一样,就可以从“售货员”手上将小玩具“买”走。 4.师作一个小结。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收拾物品,并肯定在游戏和分组活动中表现较好的幼儿。 1.园内延伸 (1)完成《操作册》第5册第42页的活动。 (2)在数学区投放扑克牌,让幼儿玩“凑10点”的游戏。 数学.家庭延伸 (1)完成《作业纸》第5册第81-84页的活动。 (2)家长和孩子共同玩“打保龄球”的游戏。如爸爸说:“爸爸打倒 了几个球,宝宝打倒了几个球,一共打倒了几个球?”

最新小学二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题.doc

小学二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题 85-77= 45-38= 32-25= 72-67= 21-14= 31-24= 41-34= 81-74= 31-25 71-65= 41-35= 82-74= 42-38= 63-58= 33-25= 54-46= 94-86= 72-64 41-29= 61-39= 81-49= 42-24= 42-28= 63-34= 63-39= 84-46= 84-48 65-37= 48-23= 47-22= 68-35= 67-35= 89-44= 89-45= 67-34= 62-35 42-27= 66-38= 67-39= 87-48= 83-45= 83-47= 51-19= 71-59= 91-39 41-28= 71-58= 91-38= 51-14= 71-51= 91-39= 51-15= 71-55= 91-35 52-16= 71-26= 91-36= 51-24= 71-14= 91-44= 51-23= 71-13= 91-23 52-15= 73-58= 94-36= 95-17= 76-58= 97-38= 58-19= 72-54= 92-38 43-17= 73-56= 94-36= 54-18= 75-28= 95-37= 53-25= 73-28= 94-46 94-46= 54-28= 75-17= 92-26= 90-40= 80-30= 20-10= 70-30= 90-60 70-40= 90-70= 80-45= 70-35= 40-15= 50-45= 30-15= 50-25= 80-40 15+15= 26+37= 17+48= 25+47= 38+45= 13+48= 26+48= 26+47= 52-17 17+66= 44+47= 37+54= 28+47= 27+88= 55+36= 16+85= 65+27= 98-25 37+35= 48+25= 75+28= 24+68= 38+54= 46+18= 58+36= 78+18= 65-38 29+59= 67+27= 36+26= 56+34= 67+23= 48+32= 69+31= 34+57= 83-18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标准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标 准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标准 一、课程目标: 数据收集整理 1、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数与代数: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信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图形的运动 1、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2、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量的计量: 1、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 千克=1000 克。 数学广角——推理 1、简单的推理 2、列的变化规律 二、课程内容: 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