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关报关实务 第一章 作业 简答题

海关报关实务 第一章 作业 简答题

海关报关实务 第一章 作业 简答题
海关报关实务 第一章 作业 简答题

海关报关实务

一、报关与海关管理

1、报关的含义

报关是指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进出境运输工具负责人、进出境物品所有人或者他们的代理人向海关办理货物、运输工具或物品进出境手续及相关海关事务的过程。

2、通关、报关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都是针对货物、物品、运输工具的进出境而言的。

区别:报关是从海关管理相对人的角度出发,仅指向海关办理进出境手续及相关手续;通关不仅包括海关管理相对人向海关办理有关手续,还包括海关对进出境货物、物品、运输工具依法进行监督管理,核准其进出境的管理过程。

3、报关的范围及基本内容

进出境运输工具:主要指用以载运人员、货物、物品进出境,在国际间运营的各种境内或境外的船舶、航空器、车辆和驮畜等。

进出境货物:包括一般进出口货物、特定减免税货物、暂准进出境货物、保税货物、过境、转运和通运货物和其他进出境货物,通过管道、电缆输送的进出境的水、石油、电以及无形的货物,如附着在货物载体上的软件等。

进出境物品:主要包括进出境的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和其它物品(如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的外国机构或者人员的公务用品或自用物品等)

4、报关单位的基本特征

⑴依法在海关注册登记(成为报关单位前提)

⑵必须在中国境内(境内:法人或组织必须在中国关境内依法成立)

⑶包含两类主体(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和报关企业两类主体共同构成)

5、报关员的概念

报关职业角度:报关员是具有专业知识、向社会提供专门智力服务的专业人才。

现行海关法律体系:《海关法》:经报关单位向海关备案、专门负责办理所在单位报关业务的人员。

6、报关员职业建设要求

⑴道德要求

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爱岗敬业、诚信服务、团结协作。

⑵知识要求

对外贸易知识、进出口贸易管理基础知识、进出口税费知识、海关注册知识、通关制度知识、国际物流基础知识、商品归类知识、相关法规知识、报关常用文写作知识、报关常用英语。

⑶技能要求

助理报关师技能要求、报关师技能要求、高级报关师技能要求

7、防范职业风险的策略和方法

⑴培养足够谨慎的态度

⑵学会识别风险因素:有形风险:如伪报货物品名等

无形风险:道德风险(报关员不诚实等)

行为风险(报关员不认真等)

⑶把握应对风险的策略

①不冒不能承受的风险;②考虑损失发生的可能性;③不因小失大

8、世界海关组织的战略目标

①促进安全和国际贸易便利化,包括简化和统一海关手续;

②促进公平,有效率和有效益的税收收入;

③保护社会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④加强各过海关能力建设

⑤促进包括成员方海关机构、其他政府机构、国际组织、私营部门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交流

⑥提高海关的表现和形象

⑦进行研究和分析

9、海关的性质和任务

性质:①是国家的行政机关

②是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

③是国家行政执法部门

任务:①监管:,包括对进出关境的货物、物品和运输工具进出境活动

②征税:关税的征收对象为进出境的货物和物品

③查缉走私:走私也即逃避海关监管,偷逃关税并以谋取暴利为目的的行为

④编制海关统计:包括对外货物贸易统计和对外服务贸易统计。

10、关境、国境区别

关境同国境一样,包括其领域内的领水、领陆和领空,是一个立体的概念。一般情况下关境等于国境,我国关境小于国境。(我国单独关境: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澎、金、马单独关税区)。也有关境大于国境。

11、海关统计包含哪三方面

①海关统计资料:即通过海关实际进出口的货物的数字依据

②海关统计工作:即收集、整理和分析海关统计资料的过程,或者说是对海关实际进出口的数量方面的调查、整理和分析研究;

③海关统计原则和方法:为部门统计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即统计学原理在海关监管领域内的运用,是统计学原理与海关管理理论及业务的结合

12、海关权力的特点

共性:强制性

另据有:特定性:海关依法具有形式进出境监督管理职权的资格

复合型:海关依据法律授权行使行政职权的同时,还可以依据法律授权行使一定的立法权和司法权

自由裁量性:海关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自行判断和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行为,从而更加准确地贯彻法律意图和体现公正

广泛性:海关职能具有广泛性,国家赋予海关比较广泛的权利,细分有九大类之多。

13、海关权力行使的原则

①合法原则:行政权力行使的合法性至少包括⑴行使行政权力的主体资格合法

⑵行使权力必须有法律规范为依据

⑶行使权力的方法、手段、步骤、时限等程序应合法

⑷一切行政违法主体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②合理性原则:海关在执法时必须公平、正当、合理地行使权力

③程序法定原则:在法定的授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行使

④独立行使原则:海关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利。海关实行的是集中统一管理的垂直领导体制,地方海关只对海关总署负责。

14、海关管理的含义和特点

含义:①实施管理的主体是海关

②海关管理职权所指向的对象或目标包括:

可为人们控制利用的一切物质财富(进出境货物、物品、运输工具);

与人身相联系的非物质财富,称智力成果,附在进出境货物、物品、运输工具的知识产权);

人的行为,即产生法律后果的合法行为或违法行为(当事人)

③海关管理的本质特征是依法行政

④海关管理是一种有组织系统的行为

特点:①辐射面广、政策性强

②知识面广、专业性强

③规制体系健全、法制性强

④管理手段先进、科技应用性强

15、海关管理制度的含义和特点

含义:海关管理制度是指调整海关管理活动的全部法律规范的总称

海关管理制度主要是指与进出境业务相关的管理制度,原则上以海关行政法规为主要内容

特点:①综合性②涉外性③统一性

16、海关对报关员的管理内容

海关对报关员的管理主要体现在报关单位向海关的报备、报关单位与报关员法律关系的确认和法律责任承担3个方面。

①报关单位对其所属报关员的报关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②报关单位与所属报关员的劳动关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由报关单位负责

③报关单位为所属报关员办理海关有关手续

17、报关员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①报关权②监督权③查询权

义务:①依法报关②合理审查③配合执法④协助工作

1、对外贸易政策的措施

①关税措施②非关税措施③鼓励出口措施④消耗臭氧层物质

2、国家限制出口商品范围

①部分农产品出口②部分活禽、畜出口配额管理③部分资源性产品④消耗臭氧层物质⑤部分出口商品⑥濒危物种出口⑦两用物项和技术出口

3、进出口许可证管理

许可证是国家批准外贸经营者进口或出口某种货物或技术的证明文件,是我国外贸管制方面最基本、最重要的官方文件之一,对于任何外贸经营者都具有很强的法律约束力。它也是海关管理和验放进出口货物的重要依据。

4、进出口许可证报关规范

(1)进出口许可证的有效期为1年

(2)出口许可证的有效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

(3)进出口许可证一经签发,不得擅自更改证面内容

(4)许可证签证机构与海关总署及口岸海关实施计算机联网检查。

(5)进出口许可证实行“一证一关”管理,一般实行“一批一证”(一次报关使用)

(6)对实行“一批一证”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的大宗货物(出口原有溢转3%,免证)

(7)实行“非一批一证”管理:外商投资出口货物、加工贸易出口货物、补偿贸易出口货物、部分农产品、畜、原油、车等

(8)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货样广告品

(9)出口汽车

(10)部分指定发证机构或口岸报关出口的货物

(11)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进出口许可证实行“一批一证”制

5、入境货物通关单

入境货物通关单是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管理制度。对进口列入《法检目录》或其他法律规定需要检验检疫的货物在办理进口报关手续前,口岸检验检疫机构依照有关规定接受报检签发的单据,同时也是进口报关的专用单据,是海关验放该类货物的重要依据之一入境货物通关单实行“一批一证”制度,正面内容不得更改

6、入境货物通关单主要适用于哪些商品?

(1)《法检目录》的入境商品

(2)外商投资财产价值鉴定

(3)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废物

(4)进口旧机电产品

(5)外商赔付的进境货物

(6)进口捐赠的医疗器械

(7)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货物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第4次作业简答题答案〔行政本科〕文件

三、简答题(共 3 道试题,共30 分。) 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应遵循哪些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2)学用一致的原则;(3)按需施教的原则;(4)讲求实效的原则。 2. 职位分类具有哪些优点? (1)因事设人而避免了因人设事滥竽充数现象;(2)可以使考试和考核标准客观,有利于事得其人,人尽其才; (3)便于实行公平合理的工资待遇和制定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4)可以做到职责分明,减少不必要的推诿纠纷, 有利于获得职位的最佳人选,解决机构重叠、层次过多、授权不清、人浮于事等问题,提高组织机构的科学化、系 统化水平,使组织机构经常处于合理高效的状态。 3. 福利制度改革的具体政策建议 1)简化各项补贴项目,实现福利的货币化、显现化;(2)建立驻地财务中心制度,加大预算外资金监管力度;(3)福利费的增减应与国民收入相协调,按一个合适的比例范围上下浮动;(4)通过全国统一平衡和调节,逐步缩小发 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 4. 新世纪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1)要注意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流动性;(2)要注意现代化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竞争性;(3)要注意区分普通人力资源和高素质人才资源;(4)应该确立大的人才战略。 5.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障碍有哪些? (1)人力资源的市场主体地位未完全确立;(2)市场法规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3)户籍制度改革滞后;(4)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6. 如何理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 答: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是公共部门根据一定时期组织发展战略需要,在对外部环境和本部门人力资源需求状况 进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为确保组织对人力资源数量、质量和结构上的需求,制定本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行动方针 的过程。这个定义主要强调以下四点:(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是以组织战略目标为基础的,是为实现公共组织 战略目标服务的;(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要对未来的情况进行预测分析,以增强人力资源管理的适应性和科学 性;(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是制定行动方针的过程;(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是管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7. 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具有哪些独特性? 答:(1)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具有社会延展性;(2)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具有成本差异性;(3)、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具 有绩效测定的困难性;(4)、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具有收入与贡献难以对等性;(5)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具有市场交易 的不充分性。 8.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约束体系存在的问题。 (1)监控约束的法制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法律法规缺乏可操作性且法制监督的弹性空间很大;(2)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不平衡,缺乏独立性;(3)侧重事后监控;(4)缺乏双向监控;(5)监督约束机制与激励保障机制不匹 配;(6)缺乏透明度。 9.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在招募与选录过程中,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1)能岗匹配原则;(2)因事择人原则;(3)德才兼备原则;(4)公平竞争原则;(5)信息公开原则。

电大《国际经济法形成性考核册》版作业答案含简答题

2012年电大《国际经济法形成性考核册》新版作业答案 《国际经济法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一 一、错、错、错、错、错、错、对 二、1、C, 2、A,3、C,4、B,5、B,6、D,7、C,8、B,9、A,10、B,11、C,12、C三、ABD、ABCD、AB、BCD、ABCD、ABCD、QBCD、ABCD、AB、AC、AC 四、1、试述在国际货物买卖中,价格条款的主要内容。 答:价格条款的主要内容有:每一计量单位的价格金额、计价货币,指定交货地点,贸易术语与商品的作价方法等。 2、试述在国际货物买卖中,货物的主要作价方法。 答:货物的作价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固定价格、滑动价格、后定价格、部分固定价格,部分滑动价格。 五、案例一:合同未成立。理由:芬兰的公司对包装条件做了实质修改,构成反要约。 案例二:合同成立。理由:该要约系不可撤销要约,在接到要约的当天,A&AT即以电话将告知绿色 公司表示完全接受要约。合同日期就为10月11日,理由是在要约未规定承诺的方式下,以电话告知比邮寄 的方式快,符合《公约》第二十三条规定。 《国际经济法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二 第一至三题参考答案 一、对、对、错、对、错、错、错、错、错、错、错、错 二、CCACA ACABB DDDBB BABAB B 三、ACD、BC、BCD、ABD、ACD、BCD、ABCD、BCD、ABD、ABC、ABD、BCD、ABD、AB、ACD、AC、ABD、AC 四、1、试述承运人的责任与承运人的责任豁免。 答:(一)承运人的责任。《海商法》第47、48、49条规定了承运人必须履行的最低限度责任:(1)承运人须在开航前和开航时恪尽职责使船舶适航,其具体含义有三点:a、在开航前与开航时船舶适用于航行;b、船员的配备、船舶装备和供应适当;c、船舶要适合货物的安全运送和保管;(2)适当和谨慎地装载、搬运、配载、运送、保管、照料和卸载所运货物;(3)按照约定的或习惯航线或地理上的航线将货物运往卸货港。 承运人的责任豁免。《海商法》第51、52、53条列举了14种情况下免除承运人依法承担的责任。它们是:(1)承运人对船长、船员、引水员或承运人的雇佣人员,在航行或管理船舶中的行为、疏忽或不履行义务。(2)火灾,但由于承运人的过失所引起的除外。(3)天灾、海上或其它可航水域的危险和意外事故。(4)战争或武装冲突。(5)政府或主管部门的行为、检疫限制或司法扣押(6)罢工、停工或劳动受到限制。(7)海上救助或者企图救助人命或财产。(8)托运人或货主、其代理人或代表的行为。(9)货物的自然特性或固有缺陷。(10)货物包装不良或标志欠缺、不清楚。(11)经谨慎处理仍未发现的船舶潜在缺陷。(12)非承运人或其受雇人、代理人过失造成的其它原因。(13)运输活动物固有的特殊风险造成的活动物灭失或损害;(14)依照协议或法律或惯例将货物装载载舱面上,因这种装载的特殊风险造成的货物灭失或损坏。 2、试述什么是共同海损、单独海损和单独费用。 答:共同海损指海上运输中,船舶、货物遭到共同危险,船长为了共同安全,有意和合理地作出特别牺牲或支出的特别费用。

经济法学简答题及答案

五、简答题: 1、简述我国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答:1、国家经济管理关系;2、经营协调关系;3、组织内部经济关系;4、涉外经济关系; 5、其他应由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 2、简述经济法与民法的区别 答:1、两者调整范围不同;2、主体构成不同;3、主旨思想不同;4、调整手段不完全相同。3、简述经济法律关系的基本构成要素 答:任何法律关系都必须具有主体、内容和客体三个要素,经济法律关系也须由此三个要素构成。一个经济法律关系必须首先有参加者(主体);参加者根据经济法律、法规,确定彼此享受哪些权利,承担哪些义务,此即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参加者通过设定权利义务所要获得的财物,所要实现的行为,即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4、简述经济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 答:从经济法的本质属性看,经济法律关系应具有的最基本的特征是1、经济法律关系是组织管理要素与财产要素相统一的法律关系;2、经济法律关系是国家意志与企业等组织的意志直接协调结合的法律关系。广义上的经济法律关系还有一些特点,如:1、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多为“组织”,个人只有在法定情况下,在参加生产经营性质的经济关系时,才能进入经济法律关系,成为经济法的主体;2、经济法律关系一般应采用较为严格的法律形式和法定程序。 5、简述企业合并与兼并的区别 合并是两个或两以上企业法人自愿申请并经政府批准合并为一个企业法,或直接由政府决定合并为一个企业法人。它实际上是法人消失和产生的统一过程,无变更。实行合并,应由企业或政府主管部门提出合并方案,在政府主管部门主持下,合并各方经充分协商后,订立合并协议。兼并可称归并,是指一个或几个企业法人归并到另一个企业法人中去。它是法人消失和变更的统一过程,属变更。它是一种有偿合并形式。企业可以自主决定兼并其他企业,企业被兼并须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被兼并企业的债权债务由兼并企业承接,也可与债权人协商分期偿还或减免;政府有关部门可酌情定期核减兼并企业的上缴利润指标;银行驿被兼并企业原欠债务,可酌情停、减利息;被兼并企业转入第三产业的,经银行批准,可自开业之日起,实行两年停息,三年减半收息。现行有关立法将合并和兼并分别称为亲设合并和吸收合并。 6、简述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基本特征 答:1、集体财产属于集体所有;2、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经济组织,它不同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3、企业实行的是共同劳动;4、企业的分配方式主要采用按劳分配的方式。 7、简述私营企业的基本特征 答1、私营企业的资产属于私人所有;2、私营企业中存在雇佣劳动关系;3、私营企业是营利性的经济组织。 8、简述合伙企业的特征是什么 答:1、必须具有两个以上的合伙人,共同订立合伙协议;2、合伙企业是一种共同经营体;3、合伙企业是人合企业;4、合伙企业是营利性的经济组织。 9、简述合伙企业的设立条件 答:1、有两个以上合伙人,都是依法承担无限责任者;2、有书面合伙协议;3、有各合伙人实际缴付的出资;4、有合伙企业的名称;5、有经营场所和从事合伙经营的必要条件。 10、简述个人独资企业的基本特征 答:1、个人独资企业必须由一个自然人投资,有合法的企业名称,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以及必要的从业人员,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取得经营主体资格;2、个人独资企业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它是由个人独立投资、独立经营、独立享受收益、承担风险、

经济法作业-答案

《经济法》作业 第一章经济法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经济法的主体是指在国家协调经济运和地过程中依法( C )的当事人。 A.享有经济权利B.承担经济义务C.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 D.享有经济权利或承担经济义务 2、公民个人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此行为使公民成为( C )主体。 A.民法B。民法和经济法C.经济法D。民法或经济法 3、经济管理主体主要为( B )。 A.国家权力机关B。政府C.特殊企业D。经授权的其他组织 4、下列事项中,一般不作为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社会组织是( D )。 A.企业内部组织B。私营企业C.个体工商户D。党团组织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可以成为经济法主体的是(ABCD )。 A.企业B。供销合作社C.国家机关D。个体工商户 2、以下属于经济法的主体制度内容的是(ABCD )。 A.经济性行业组织法B。中央银行法C.特殊经济组织法D。合作制及集体所有制组织法 三、名词解释 1、经济法体系:是指反映国家协调、干预市场经济的各方面法律规范所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体,其划分往往与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具体范围相呼应。由于经济法调整的是国家在协调、干预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因此,决定了经济法的体系应该采取如下结构:市场主体管理法、市场运行调控法、宏观调控法、社会保障法。经济法体系不同于经济法学体系。 2、经济法渊源:是指经济法律规范的形式。我国作为成文法国家,由不同层次的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构成了不同的渊源,组成了经济法的形式体系。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国务院各部委的命令、指令、办法、规定、规章等规范性文件、地方人民政府的规章和其他一些规范性文件、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我国参加签订的或者承认的有关经济方面的国际条约、双边或者多边协定等。 四、简答题 1、有人认为经济法就是经济行政法,试从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区别方面,论述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答:经济行政法认为经济法无非是调整经济管理关系的行政法,只是行政法的一个分支,不构成任何法的部门。此说的最大问题在于它认为经济行政法所调整的经济管理关系实质上以行政手段调整为主的关系。此种观点已为主流观点所摒弃。经济法与行政法的主要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调整对象不同。第二,调整手段不同。第三,价值取向不同,第四,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所以行政法是关于政府的组织人事和行政救济法,充分关注的应当是行政组织及其权力设置、行使、制约和监督,这与行政法起源于授权与控权法的历史和逻辑一致。行政法不关注行政行为的具体社会经济内容,经济法部门的形成与行政法的产生和发展之间并无内在逻辑联系。此外,经济法的内容和范围不限于经济行政,它还包括反垄断、制订和执行产业政策,货币和金融调控、政府参与市场活动等历来不属于行政法范畴的私法人公法化的内容。 2、简述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答:经济法基本原则是指规定于或者寓义于经济法律之中的对经济立法、经济守法、经济司法具有指导和适用价值的根本指导思想或规则。它具有如下特征:其一,经济法基本原则反映了经济法的本质,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和经济总政策在法律上的集中反映;其二,经济法基本原则是经济管理对经济法最根本要求的反映;其三,经济法基本原则表现为一种抽象的法律意识。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内容:(1)平衡协调原则。是指经济法的立法和执法要从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整体利益出发,来调整具体经济关系,协调经济利益关系,以促进、引导或强制实现社会整体目标与个体利益目标的统一。(2)维护公平竞争原则。这一原则应当作为经济立法和执法的重要依据之一,它是经济法的永恒追求,既是经济法的源头,又是经济法的终点。(3)责权利效相统一原则。它是指在经济法律关系中各管理主体和公有制经营主体所享有承受的权力和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他们的利益与效益必须相一

生产与运作管理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基本概念 一、社会组织: 1,概念:具有特定目标与功能的、社会化的生产要素的集合体。 2,三项基本职能:生产运作、理财、营销。 二、生产运作:一切社会组织将对它的输入转化、增值为输出的过程。 三、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 1,概念:是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作和维护过程的管理,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与控制。 2,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包括产品或服务的选择与设计、生产运作设施的定点选择、生产运作布置、服务交付系统设计和工作设计。 3,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是指在现行的生产运作系统当中,如何适应市场需求,按用户需求,生产合格的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主要涉及生产运作计划、组织与控制。 四、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提高效率两种途径:减少投入的同时保持产出不变;增加产出的同时保持投入不变。生产率=产出的量/ 投入的量) 五、备货型生产(MTC) 1,概念:指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经过市场预测案已有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生产,生产的直接目的是补充成品库存,通过维持一定量的成品库存来及时满足用户需要。 2,优点:能够及时满足客户共性化需求,有利于企业编制计划并按计划组织生产活动。 3,缺点:顾客只能在制造商提供的有限的产品品种中做出选择,在不确定性影响因素下日益增加的情况下,往往造成库存积压和产品短缺并存。产品标准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用户订货提前期短,但库存水平高,且难以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 六、订货型生产(MTO) 1,概念:以顾客的订单为依据,按用户特定的要求进行生产。2,优缺点: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生产效率第,用户订货提前期长短,但库存水平低,对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满足程度高。 七、生产类型的划分: 一、大量生产运作: 品种单一,产量大,生产运作重复程度高。 二、单件生产运作:品种繁多,每种仅生产一台,生产重复程 度低。 三、成批生产运作品种不单一,每种都有一定批量生产 一、大量生产运作好处: 1从设计到出产生产周期段,资金周转速度快,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生产速度。 2用人少,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高,产出率高,劳动生产率高。3人力物力消耗少,成本低4产品质量高而稳定 二、单件小批生产缺点: 1产品制造周期长,资金周转慢,用户订货提前期长。 2用人多,生产效率低,劳动生产率低。 3成本高4产品质量不易保证 三、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运作效率途径 1减少零部件变化 (1),推行产品系列化及零部件标准化、通用化 (2),推行成组技术(利用零件相似性来生产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运作) (3),推行变化减少方法VRP 2提高生产系统柔性 (1),提高机床柔性(2),推行成组技术 第二章企业战略与运作策略 一、基于时间竞争 决定制造企业竞争力的五大要素:价格、质量、品种、服务和时间 二、企业战略 1,公司及战略选择企业经营范围与领域,各事业部之间进行资源分配 2,事业部战略选定的事业范围,如何去竞争 3,职能级战略生产运作策略、财务营销策略等战术 第四章产品开发与技术支持 一、新产品服务开发的重要性 1,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2,扩大市场份额 3,适应个性化定制生产需要4,产品更新换代的需要 二、新产品分类1,改进型产品2,换代产品3,创新产品三,新产品开发压力:费用高,成功率低,风险大,回报下降三,新产品开发动力:技术推动,市场牵引,同行竞争 四,产品设计与开发 1,产品构思2,结构设计过程(总体设计,技术设计,工作图设计)3,工艺设计过程4,产品设计的原则和绩效评价五,生产柔性 概念:指生产系统对用户需求变化的响应速度,是对生产系统适应市场变化能力的一种度量,包括品种柔性和产量柔性 1品种柔性指生产系统从生产一种产品快速转换为生产另一种产品的能力 2产量柔性指生产系统快速增加或减少所生产产品产量的能力。 第五章生产和服务设施选址 一、选址的重要性投资、成本、职工、改变困难,作用甚远 二、选址难度因素相互矛盾;部门利益不同,目标不同;判 别标准变化;不同因素相对重要性很难确定和度量 三、选址的评价方法(略) 第六章生产与服务设施布置 一、生产单位专业化原则与形式 1,工艺专业化原则 按照工艺专业化特征建立生产单位,形成工艺专业化车间,该单位内集中了完成相同工艺的设备和工人,可以完成不同产品上相同工艺内容的加工,其优点是,对产品品种变化适应内力强、生产系统可靠性高、工艺管理方便。适用于批量生产 2,对象专业化原则 按照产品建立生产单位,集中了完成统一产品生产所需的设备工艺装备和工人,可以完成相同产品的全部或大部分的加工任务,其优点是,便于采用高效专用设备组织连续流水作业,缩短运输路线、减少运输费用,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简化生产管理,缺点是对产品品种适应能力差,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 二、典型布置形式 1,固定式布置加工对象固定,如飞机轮船 2,按产品布置如流水生产线 3,工艺过程布置将同类机器布置在一起,完成相同工艺加工任务4,按成组制造单位布置 第七章工作设计与工作测量 一、工作设计中的行为理论 (一)工作扩大化:工作的横向扩大,既增加每个人工作任务种类,从而使他们能够完成一项完整的工作的大部分程序。优点:通常需要员工有较多的技能和技术,这对提高员工钻研业务的积极性,使其从中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极大满足。 (二)工作职务轮换允许员工定期轮滑所做工作可提供给员工更丰富、更多样化的工作内容,还增加了工作任务分配的灵活性。 (三)工作丰富化工作的纵向扩大,既给职工更多的责任,更多的参与决策与管理的机会。 二,工时定额又称标准工作时间,是在标准的工作条件下, 操作人员完成单位特定工作所需的时间。工时定额:(1)确定工作所需人员和确定部门人员编制的依据(2)计划管理和生产控制。(3)控制成本和费用的重要依据(4)工时定额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手段 (5)制定计件工资和奖金的标准 第八章综合生产计划 一、计划层次 1,战略层计划产品发展和生产规划如研发计划、投资计划 2,战术层计划确定在现有资源条件下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应该达到的目标,如综合生产计划、销售计划、人员招聘计划 3,作业层计划确定日常经营活动的安排如生产作业计划、采购计划、工作分配 二、生产计划指标体系品种、产量、质量、产值和出产期 总产值:其业务在计划期内完成的以货币计算的生产活动总成果的数量。包括:商品产值;期末期初在制品价值的差额;订货者来料加工的材料价值。 净产值:企业在计划期内通过生产活动新创造的价值。指标:生产法和分配法。 三、生产能力 概念:企业的生产设施,在一定时期内,在先进合理的技术组织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一定种类品种的最大数 量,分为:设计能力(建厂或扩厂后应达到的最大年生 产)、查定能力(设计能力已不能反映现实能力,重新调 查核实生产能力)和现实能力(计划年度达到的生产能 力), (一)代表产品与假定产品 代表产品:结构与工艺有代表性,且产量与劳动量乘积最大的产品 假定产品:按各种具体产品工作量比重构成的一种实际上不存在的产品 (二)生产能力与生产任务的平衡 包括三个方面:将生产能力与生产任务进行比较(产 品数比较和用台时数比较);按比较的结果采取措施; 计算生产能力利用指标。 设备生产能力=设备年有效工作小时数/单位产品台时定额 设备年有效工作小时数=全年工作日数×日工作数×(1-设备停修律) 第九章独立需求库存控制 一、库存 概念:为了满足未来需要二暂时闲置的资源 作用:1,缩短订货提前期加快社会生产速度,使供应商及时争取到顾客 2,稳定作用保证满座需方的要求,又使供方的生产均衡 3,分摊订货费用4,防止短缺5,防治中断 二、库存问题的分类 (一)单周期库存和多周期库存 (二)独立需求库存和相关需求库存 独立需求明显特点:需求的对象和数量的不确定,只

电大操作系统简答题

操作系统简答题 简述操作系统的定义。 答: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内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运行的系统软件(或程序集合),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在计算机系统中操作系统处于什么地位? 答:操作系统是裸机之上的第一层软件,与硬件关系尤为密切。它不仅对硬件资源直接实施控制、管理,而且其很多功能的完成是与硬件动作配合实现的,如中断系 统。操作系统的运行需要有良好的硬件环境。这种硬件配置环境往往称作硬件平 台。? ?? 操作系统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控制管理中心,其他所有软件都建立在操作系统之上。操作系统对它们既具有支配权力,又为其运行建造必备环境。因此,在裸机 之上每加一层软件后,用户看到的就是一台功能更强的机器,通常把经过软件扩充 功能后的机器称为“虚拟机”。在裸机上安装了操作系统后,就为其他软件的运行 和用户使用提供了工作环境。往往把这种工作环境称作软件平台。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存储管理,进程和处理机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以及?用户接口管理。 操作系统一般为用户提供了哪三种界面?各有什么特点? 答:操作系统一般为用户提供的三种界面是:图形用户接口、命令行接口和程序接口。? 图形用户接口:用户利用鼠标、窗口、菜单、图标等图形界面工具,可以直观、方便、有效地使用系统服务和各种应用程序及实用工具。? 命令行接口:在提示符之后用户从键盘上输入命令,命令解释程序接收并解释这些命令,然后把它们传递给操作系统内部的程序,执行相应的功能。? 程序接口:也称系统调用接口。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内核与用户程序、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在UNIX/Linux系统中,系统调用以C函数的形式出现。 操作系统主要有哪三种基本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经济法作业答案简答题

经济法作业答案简答题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经济法》作业参考答案 四、简答题 1、有人认为经济法就是经济行政法,试从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区别方面,论述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答:一,调整对象不同。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关系具有一定的行政关系,但是它不同于行政法所调整的行政管理关系。二,主体不同。三,调整方法不同。四,法律适用的程序不同。 2、简述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答:一,平衡协调原则:所谓平衡协调原则,是指经济法的立法和执法要从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整体利益发出,来调整具体经济关系,协调经济利益关系,以促进,引导或强制实现社会整体目标与个体利益目标的统一。 二,维护公平竞争原则:维护公平竞争是经济法的基本任务和重要原则。 三,责权利效相统一原则:指在经济法律关系中各管理主体和公有制经营主体所享有承受的权利和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他们的利益与效益必须相一致,不应当有脱节,错位,不平衡等现象存在。 1、有人认为经济法就是经济行政法,试从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区别方面,论述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1、答:经济行政法认为经济法无非是调整经济管理关系的行政法,只是行政法的一个分支,不构成任何法的部门。此说的最大问题在于它认为经济行政法所调整的经济管理关系实质上以行政手段调整为主的关系。此种观点已为主流观点所摒弃。经济法与行政法的主要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调整对象不同。第二,调整手段不同。第三,价值取向不同,第四,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所以行政法是关于政府的组织人事和行政救济法,充分关注的应当是行政组织及其权力设置、行使、制约和监督,这与行政法起源于授权与控权法的历史和逻辑一致。行政法不关注行政行为的具体社会经济内容,经济法部门的形成与行政法的产生和发展之间并无内在逻辑联系。此外,经济法的内容和范围不限于经济行政,它还包括反垄断、制订和执行产业政策,货币和金融调控、政府参与市场活动等历来不属于行政法范畴的私法人公法化的内容。 2、简述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2、答:经济法基本原则是指规定于或者寓义于经济法律之中的对经济立法、经济守法、经济司法具有指导和适用价值的根本指导思想或规则。它具有如下特征:其一,经济法基本原则反映了经济法的本质,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和经济总政策在法律上的集中反映;其二,经济法基本原则是经济管理对经济法最根本要求的反映;其三,经济法基本原则表现为一种抽象的法律意识。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内容:(1)平衡协调原则。是指经济法的立法和执法要从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整体利益出发,来调整具体经济关系,协调经济利益关系,以促进、引导或强制实现社会整体目标与个体利益目标的统一。(2)维护公平竞争原则。这一原则应当作为经济立法和执法的重要依据之一,它是经济法的永恒追求,既是经济法的源头,又是经济法的终点。(3)责权利效相统一原则。它是指在经济法律关系中各管理主体和公有制经营主体所享有承受的权力和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他们的利益与效益必须相一致,不应当有脱节、错位、不平衡等现象存在。其核心是主体的责权利相一致,同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切经济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终极点,因此,效既是责权利的起点,又是责权利的终点,也是检验责权利的设置和制衡是否正确得当的实践标准。

生产运作管理的简答题

简答题 1.服务系统有何特点? 答:服务业的特点: (1)服务是无形的产出; (2)服务的提供与消费的同时性,无法储藏; (3)服务一般是劳动密集型——需求的差异性,以手工的柔性来满足。 (4)提供服务时顾客的参与; (5)服务的生产要求高度的用户化; (6)市场覆盖面小——尽可能多店作业与规模经济 (7)与最终用户保持直接接触。 2.生产过程的组织有哪几种基本形式? 答:产品(对象)原则,工艺运则,综合(混合)原则。 3.生产运作战略的主要包括3方面内容: (1)生产运作的总体战略;(2)产品或服务的选择、设计与开发;(3)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 4、库存控制的作用是什么? 答:库存控制的作用有:(1)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需求的前提下,使库存量经常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2)掌握库存量动态,适时、适量提出订货,避免超储或缺货;(3)减少库存空间,降低库存总费用;(4)控制库存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 5、产品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产品的工艺设计的重要内容包括:产品的工艺性分析和审查;工艺方案的拟定和选择;编制工艺技术文件;工艺装备和制造。 6、什么是生产系统的柔性?提高柔性的方法有哪几种? 答:生产系统的柔性是指一组设备和工人,在生产组织形式不变的条件下,具有适应加工不同产品的生产能力,并且能够保持高生产率和良好的经济效益,提高生产系统的柔性有两种方法:一是采用成组技术,二是提高机床的柔性。 7、什么是工作丰富化? 答:工作丰富化即在规定的作业中增加难度更大、更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内容,向员工提供更多的参与管理和决策的机会,使员工在计划和控制等方面有更多的自主权,使员工有更强的责任感、成就感和创造力。 8.随库存量增加而增加和减少的费用有哪些? 答:(1)随库存量增加而增加的费用 资金成本:库存资源本身有价值,占用了资金,闲置造成机会成本,

电大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作业4教学教材

高级财务会计形成性考核册 作业4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破产债务的内容:( C )。 C、非担保债务 2、破产企业的下列资产不属于破产资产的是(B )。 B、已抵押的固定资产 3、破产企业对于应支付给社会保障部门的破产安置费用应确认为(A )。 A、其他债务 4、某项融资租赁合同,租赁期为8年,每年年末支付租金100万元,承租人担保的资产余值为50万元,与承租人有关的A公司担保余值为20万元,租赁期间,履约成本共50万元,或有租金20万元。就承租人而言,最低租赁付款额为( A )。 A、870

5、租赁分为动产租赁与不动产租赁,其分类的标准是(C )。 C、按照租赁对象 6、租赁会计所遵循的最重要的核算原则之一是(D )。 D、实质重于形式 7、我国租赁准则及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出租人采用(D )计算当期应确认的融资收入。 D、实际利率法 8、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应付的租赁费,应作为长期负债,记入(C)。 C、“长期应付款”账户 9、甲公司将一暂时闲置不用的机器设备租给乙公司使用,则甲公司在获得租金收入时,应借记“银行存款”,贷记(D)。 D、“其他业务收入”

10、A公司向B租赁公司融资租入一项固定资产,在以下利率均可获知的情况下,A公司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应采用(A)。 A、B公司的租赁内含利率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破产债务的是(BCDE )。 A、逾期未申报债务 2、下列属于清算费用的是(ABCDE )。 3列应作为清算损益核算内容的是(ABCDE )。 4、属于优先清偿债务的是(BCE)。 A、担保债务 D、受托债务 5、下列属于破产资产计量方法的是(ABDE )。 C、历史成本法 6、租赁具有哪些特点(BC )。 B、融资与融物相统一 C、灵活方便

经济法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法条分析重点总结

经济法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法条分析题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 1、经济法:经济法是调整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经济实现国家意志所预期的目标的法律规范总称。 p32) 2、垄断协议:是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 该协议可以以口头、书面或者以其他协同行为作出。(P89)3、市场支配地位:是指经营者在相关市场内具有能够控制商品价格、数量或者其他交易条件,或者能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能力的市场地位。(P 95)4、经营者集中: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经营者相互合并,或者个或多个经营者通过收购以及其他方式对其他经营者进行控制,从而导致相互关系上的持久变迁的行为(p101) 行政垄断:是指政府或者政府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P104) 注意:根据我国反垄断法的规定,行政垄断是指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限制或者变相限制竞争的行为,所以说我国反垄断法上规定的行政垄断的主体,不仅包括行政机关,也包括法律、法规规定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5、不正当竞争:是指市场主体之间为了争夺商品生产、销售的有利地位,采取不符合法律、商业道德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手段,违背自愿、平等、公开、诚实信用的原则,谋取不法利益的市场竞争行为。(p115) 6、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行贿的主体是经营者,受贿的主体是交易对方,贿赂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交易机会,手段是通过回扣、软回扣的形式。(P125) 7、诋毁商誉:或称商业诋毁、商业诽谤,是指在交易过程中,捏造、散步虚假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和商业声誉,削弱竞争对手的竞争能力的行为(P129) 8、产品质量:是指产品性能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满足人们合理需要所必须具备的各种物质、技术、心理和社会特性的总和。主要有适用 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可维修性。(P152)9、产品质量责任:是指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其他对产品质量负有义务者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义务应受到的法律制裁,包括产品质量的 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刑事制裁。(P158)10、产品责任:又称为产品缺陷损害赔偿责任,是指因缺陷产品损害 了他人的人身、财产权,依法应当追究的民事责任。(P159)11、企业国有资产: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出资所形成的权益,出资形式分为两种:

经济法作业与答案

经济法作业与答案

《经济法》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不 定项每题1分,共15题) 1.经济法的权利是指( A ) A、经济主体权利 B、经济权利 C、财产权利 D、经济管理权力 2.“经济法”这一概念被首次使用是出现以下哪一本书中?( A )A、《自然法典》B、《公有法典》C、《经济学字典》D、《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3.某啤酒厂在其产品的瓶颈上挂一名优标志标签。该标签上印有“获1900年柏林国际啤酒节金奖”。经查该名优标志纯属子虚乌有,该厂亦成

立于1993年。下列哪一选项正确?( A )A、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属于使用质量虚假标志 B、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属于虚假宣传行为 C、违反《广告法》的规定,构成虚假广告宣传 D、属于违反商业道德的行为,但不违反法律规定 4.我国《产品质量法》所调整的产品不包括( B ) A、电子产品 B、建筑工程 C、纺织产品 D、陶瓷制品 5.经济法调整的对象是 ( D ) A、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 B、各种经济关系 C、经济法律关系 D、国家干预社会经济关系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关系6.以下哪一类人员不能成为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 D )A、正读大学的学生B、个体从业人员

C、无业游民 D、法官、检察官、警察以及公务员 7.根据我国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应当依法承担( B )A、有限连带责任B、无限连带责任C、有限责任D、无限责任 8.某商场面对因雨伞质量而要求的顾客以“我们没说过你卖的雨伞可以够遮风挡雨”为由拒绝退货,其行为违反了 ( B ) A、明示担保原则 B、默示担保原则 C、国家标准 D、行业标准 9.以募集方式设立股份公司的,发起认购的股份不能少于公司股份总数的( B )。 A、25% B、35% C、45% D、50% 10.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 C )元。 A、500万 B、800万 C、1000万 D、1500万 11. 下列哪些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操作系统简答题

简答题---练习题 1.文件的物理结构有哪几种为什么说串联文件结构不适合于随机存取 2.在单处理机的请求分页系统中,在CPU上执行的进程A发生缺页中断时进入什么状态系统处理完缺页中断后到就绪队列中再次调度用户进程时,结果调度到的仍然是A 进程,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吗为什么 3.目录文件可以分为哪些种类说明它们各自的特点(包括优缺点)。 4.解释PV操作的含义及其信号量的物理意义。 5.在单处理机的分时系统中,在CPU上执行的进程A用完时间片后,系统进行切换,结果调度到的仍然是A进程。有可能出现上述情况吗为什么 6.常用的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方法有哪几种试述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7.分析死锁与阻塞的根本区别 8.进程的生存周期包括哪三个基本状态作业调度与进程调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9.分析在生产者和消费者问题中,是否可以交换两个P和V操作的顺序,并说明原因。10.判断下列同步问题是否有错若有错则指出错误的原因,并改正(14分): (1)设p1和P2两进程共用一缓冲区Buf,P1向Buf写信息,P2从Buf中读出信息, 算法描述如图1所示。 (2)设A1和A2为两并发进程,它们共享一临界资源,执行算法见图2. P1进程 P2进程 A1进程 A2进程 向Buf写信息 V(S) V(S1) V(S2) S的初值为0 S1,S2的初值为1

图 1 图 2 11.什么是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12.批处理、分时和实时系统的特征 13.多道程序(multipropramming)和多重处理(multirocessing)有何区别 14.讨论操作系统可以从哪些角度出发,如何把它们统一起来 15.设计计算机操作系统与哪些硬件器件有关 16.终端处理程序应具有那些功能 17.系统调用与一般的过程调用有什么差别 18.命令解释程序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19.系统调用的执行过程分可分为哪几步 系统有什么特点 21.什么是进程间的互斥什么是进程间同步 22. 并发进进程所受的制约关系有哪两种引起制约的原因是什么 23.在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我们设置三个信号灯,一个用于互斥的信号灯mutex,起初值为1;另外两个信号灯是:full(初值为0,用以指示缓冲区内是否有物品)和empty (初值为n,表示可利用的缓冲区数目)。试写出此时的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描述。24.作业调度的性能评价标准有哪些这些性能评价标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反映调度策略的优劣吗 25.请说明在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描述中,P操作颠倒会产生死锁吗为什么 个进程共享m个同类资源,每一个资源在任意时刻只能供一个进程使用,每一进程对任意资源都只能使用一有限时间,使用完便立即释放。并且,每个进程对该类资源的最大需求量小于该类资源的数目。设所有进程对资源的最大需要数目之和小于p+m。试证:在该系统中不会发生死锁。 系统采用什么样的进程调度算法它的进程切换调度算法swtch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8.存储管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29.段式管理可以实现虚存吗如果可以,简述实现方法。

电大形考作业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2014080000222 姓名杨杰 课程代码110059 课程名称政治学基础评阅教师 第三次任务 共四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平时作业三( 第六至第七章)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每 小题2分,共20分) 1、政治合法性的核心观念是人们对( C )的理解。 A 政治妥协 B 政治治理 C 政治合作 D 竞争 2、( C )观念意味着政府在治理过程中不是一个权威的身份参与治理,而是与 其他团体、公民平等的身份去参与,与它们协商合作,共同治理。 A 善治 B 服务 C 契约 D 平等 3、善治提倡有效率的治理,具体而言包括(ABCD )。 A 责任性 B 制度效率 C 回应性 D 管理效率 4、从总体上而言,善治在精神上仍有相统一之处,这种精神就是(AC )。 A 效率精神 B 民主精神 C 契约观念 D 法治观念 5、善治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对(CD )认同之上的合作。 A 法律 B 平等 C 公共利益 D 市场原则 6、在现代社会中,( B )制度已成为调整国家权力活动的基本途径。 A 弹劾 B 选举 C 监督 D 罢免 7、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ABD )关系。 A 义务 B 责任C权力 D 权利 8、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但在民主政治制度中,( B )则是最根 本的民主途径。 A 监督 B 选举 C 弹劾 D 罢免 9、在现代法治社会,( D )监督已经成为公众参与监督的最重要的形式,也 是遏制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力武器。 A 政党 B 社会 C 公民 D 新闻舆论 10、舆论监督以其(ABCD )而对政治权力主体具有强大的威慑力,曾经被 马克思形象地称为“另一个法庭――社会舆论的法庭”。 A 评价性 B 广泛性 C 及时性 D 公开性

经济法简答题大全

经济法简答题 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经济法调整一定范围的经济关系,即主要调整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以各类组织为基本主体所参加的经济管理关系和一定横向范围中的经营协调关系。具体包括: (1)国家经济管理关系,即纵向经济管理关系,包括国家对企业、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的宏观经济管理关系以及企业等社会组织自身的微观经济管理关系。(2)经营协调关系,即经济法调整的那部分横向经济关系,包括经济联合关系、经济协作关系和经济竞争 关系。(3)组织内部经济关系,即在企业等组织内部各组织之间发生的一些重要的纵向经济关系和横向经济关系。(4)涉外经济关系,即具有涉外因素的经济管理关系和经营协调关系。(5)其他应由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 2.经济法的地位 中国经济法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是在宪法之下,与民法、刑法、行政法等法并列的一个基本法。经济法是商品经济充分发展时期的法,是市场经济向其高级阶段发展时期的法;是在人们对市场经济规律有了比较充分认识条件下,人们力求掌握市场运行规则的需要中产生的法。经济法的本质确定了经济法的地位,市场经济越发展,越需要经济法;社会经济越发展,越需要经济法。 3.经济法的本质 经济法的本质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一般意义上的阶级性。中国经济法作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总体上体现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二是指经济法不同于其他法律部门的法律属性,即不同于其他法律部门的本质和功能。中国经济法是综合、系统调整法,对经济关系就其全过程进行系统调整;中国经济法是平衡协调法,平衡协调国家所代表的社会整体的意志、行为和利益与企业组织所代表的社会个体意志、行为和利益之间的关

经济法作业答案简答题

《经济法》作业参考答案 四、简答题 1、有人认为经济法就是经济行政法,试从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区别方面,论述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答:一,调整对象不同。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关系具有一定的行政关系,但是它不同于行政法所调整的行政管理关系。二,主体不同。三,调整方法不同。四,法律适用的程序不同。 2、简述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答:一,平衡协调原则:所谓平衡协调原则,是指经济法的立法和执法要从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整体利益发出,来调整具体经济关系,协调经济利益关系,以促进,引导或强制实现社会整体目标与个体利益目标的统一。二,维护公平竞争原则:维护公平竞争是经济法的基本任务和重要原则。 三,责权利效相统一原则:指在经济法律关系中各管理主体和公有制经营主体所享有承受的权利和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他们的利益与效益必须相一致,不应当有脱节,错位,不平衡等现象存在。 1、有人认为经济法就是经济行政法,试从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区别方面,论述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1、答:经济行政法认为经济法无非是调整经济管理关系的行政法,只是行政法的一个分支,不构成任何法的部门。此说的最大问题在于它认为经济行政法所调整的经济管理关系实质上以行政手段调整为主的关系。此种观点已为主流观点所摒弃。经济法与行政法的主要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调整对象不同。第二,调整手段不同。第三,价值取向不同,第四,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所以行政法是关于政府的组织人事和行政救济法,充分关注的应当是行政组织及其权力设置、行使、制约和监督,这与行政法起源于授权与控权法的历史和逻辑一致。行政法不关注行政行为的具体社会经济内容,经济法部门的形成与行政法的产生和发展之间并无内在逻辑联系。此外,经济法的内容和范围不限于经济行政,它还包括反垄断、制订和执行产业政策,货币和金融调控、政府参与市场活动等历来不属于行政法范畴的私法人公法化的内容。 2、简述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2、答:经济法基本原则是指规定于或者寓义于经济法律之中的对经济立法、经济守法、经济司法具有指导和适用价值的根本指导思想或规则。它具有如下特征:其一,经济法基本原则反映了经济法的本质,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和经济总政策在法律上的集中反映;其二,经济法基本原则是经济管理对经济法最根本要求的反映;其三,经济法基本原则表现为一种抽象的法律意识。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内容:(1)平衡协调原则。是指经济法的立法和执法要从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整体利益出发,来调整具体经济关系,协调经济利益关系,以促进、引导或强制实现社会整体目标与个体利益目标的统一。(2)维护公平竞争原则。这一原则应当作为经济立法和执法的重要依据之一,它是经济法的永恒追求,既是经济法的源头,又是经济法的终点。(3)责权利效相统一原则。它是指在经济法律关系中各管理主体和公有制经营主体所享有承受的权力和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他们的利益与效益必须相一致,不应当有脱节、错位、不平衡等现象存在。其核心是主体的责权利相一致,同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切经济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终极点,因此,效既是责权利的起点,又是责权利的终点,也是检验责权利的设置和制衡是否正确得当的实践标准。 四、简答题 1、企业按组织形式分,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答:一、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二、企业组织形式不同的税收影响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按照财产的组织形式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划分。国际上通常分类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企业。 (一)独资企业 独资企业,西方也称“单人业主制”。它是由某个人出资创办的,有很大的自由度,只要不违法,爱怎么经营就怎么经营,要雇多少人,贷多少款,全由业主自己决定。赚了钱,交了税,一切听从业主的分配;赔了本,欠了债,全由业主的资产来抵偿。我国的个体户和私营企业很多属于此类企业。 (二)合伙企业 合伙企业是由几个人、几十人,甚至几百人联合起来共同出资创办的企业。它不同于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的公司企业。它通常是依合同或协议凑合组织起来的,结构较不稳定。合伙人对整个合伙企业所欠的债务负有无限的责任。合伙企业不如独资企业自由,决策通常要合伙人集体做出,但它具有一定的企业规模优势。以上两类企业属自然人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