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文指导】【高考作文写作能力提升】

【作文指导】【高考作文写作能力提升】

【作文指导】【高考作文写作能力提升】
【作文指导】【高考作文写作能力提升】

【高考作文写作能力提升】

学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对每个考生来说无疑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它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可能是几分、十几分、甚至更多。

如何使学生在高考中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阅卷老师认为,更主要的还是要从卷面上了解的学生暴露出来的、易犯错误的一些问题,并在平时备考中重视这些问题。

一、解读高考评分细则,从评分框架看高考

有专家说过:学习考纲看要求,推敲细则看方向。这说明研究高考评分细则与研究考纲是同等重要的。

1、制定评分细则的基本原则

(1)尺度原则:每道题根据试题的主要考查内容比照评分标准制订相应的评分细则。每一种解法的得分点必须一致。

(2)将错就错原则:对计算题当考生的解答在某一步出现错误时,如果后续部分的解答未改变该题的内容和难度,可视影响的程度决定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部分正确解答应得分数的一半;如果后续部分的解答有较严重的错误,就不再给分。注意:目前有的省市已经开始执行计算错误则整题不得分,所以更需要考生加强计算技能的训练。

在向我们咨询的学生中,有相当部分的学生会出现计算错误,而有些类型的计算错误,其根源常常可以追溯到初中,甚至于是小学。从这里,也能深深地让人感到习惯的力量是多么的巨大和可怕。所以如果学生有系列博文《错题本制作与错误类型分析》和来自高考阅卷场的报告中提到的错误,必须马上着手进行调整。我们知道,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后悔药卖。

(3)整分原则:只给整数分数,选择题和填空题不给中间分数。

2、阅卷评分的基本要求

(1)多评制:网上评卷将传统的手工方式变为科学的“多评制”,一卷二评,甚至一卷三评、一卷四评,提高了阅卷质量,减少阅卷误差。

(2)误差控制:误差不能超过某个值,如4分,超过4分,则由电脑自动发给另一人再评,如还不符合要求,便进入小组长仲裁程序。

(3)回评制:每改一定数量试卷后,如2000份,电脑随机进行一次自我返回测评。

二、从高考试卷中看复习应对策略

1、重视过程完整,把握推理的严谨性

在学生答卷上,可以发现许多学生知道试题的解答方法,可就是在解题的过程中丢三落四。

对于解答题,即使过程比较简单,也要简要地写出基本步骤,否则会被扣分。从卷面上反映,不少学生(尤其是优生)解题跨度大,影响得分。

在评卷过程中,评卷组老师有如下共识:①当合理与公平矛盾时,选择公平,即用评分细则处理试卷,即使不太合理,为了公平,也得遵守。如,某考生的解答题只给出了答案且正确,也要给一分(不管他是如何得到的)。②保持学科特点,注重解题过程的严谨性。

应对策略: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就要严格养成表达完整、推理严谨的良好习惯,注意答题的规范性,必不可少的步骤必须写出来,以减少扣分。要让学生眼里有“过程”,并亲历“过程”。

2、抓好“三基”,侧重通性通法的落实

“三基”(“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思想方法)是一切学科能力的基础,离开基础去谈能力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对“三基”的考查是历年高考的重头戏。多数试题考查的是学科基础知识和通性通法。

在改卷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这方面的失分份量比较重。

例如,数学概率统计题满分为12分,有3个小题,每小题4分,评分要求几乎一样,一共四个要求:①分析事件;②事件间关系与所用公式;③计算;④结果。评分标准是每正确一项得1分。

又如,很多考生把线面角公式、点到面公式写错(从卷面上看应该不排除有相当一部分是优生)。这样的失分让人感到惋惜。

再如,简单题可用直观解法,只要我们平时对这样的通法予以重视,分数就可以垂手可得。

应对策略:由上面的例子,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抓好基本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仍是主线)。打好基础就能得高分。

3、抓好思维过程的展示,侧重能力培养

在评卷过程中,阅卷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思维比结果更重要,方法对了就可以得分。

例如如果一开始计算出错了,而接下来解题的思维方法没有错的话,每小问仍可得分。在阅卷中发现有考生知道应该怎样解,就因为计算出错,做不出结果就把些题给划掉(自动放弃),失去得分的机会。

应对策略:正确的做法是,停止计算,并把后面的步骤或公式等等接着写出来,只有写出了得分点,老师才能给分。

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有一个渗透和熏陶的过程。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不但使解决数学问题有特殊的思维方法和技巧,而且具有向其他学科领域进行迁移的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是在知识传授和学习过程中逐渐得到培养和发展的,需要正确地开发和引导。从高考改革的趋势来看,未来的高考试题会给思维能力强的学生留下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

4、书写讲究整洁,表达要有条理

从评卷的强度可看出这一点的重要性。以文科立体几何题为例,评卷老师每天要评1600份左右的试卷,阅卷平均速度是18秒/份(大多数题目阅卷速度比阅立体几何题的速度要快)。网上阅卷的形式容易使阅卷老师产生视觉上的疲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给出一个正确判断,阅卷的办法主要是找得分点。若书写整洁,表达清楚,一定会得到合理或偏高一点的分数,若不规范就可能会吃点亏。因为某道题的得分是两个阅卷老师的平均分。

有这样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在试评阶段,有一个考生的卷面糊涂,答案正确,评卷老师在忙乱之中误判为1分,另一老师恰好在旁边查看,发现此题解答竟然全对,只是写得不整洁,让人辨认起来确实吃力,应得12分。试评阶段的评分虽然不会影响学生的得分。但这一例错判,可以看出这是学生表达不规范所致。谁也不能肯定,在正式阅卷时,两个老师都不会同时发生类似情况,这你可不能怪罪老师。由此可见,书写要整洁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了。应该告诉我们的学生:字不一定写得好,但一定要写清楚,工整清洁很重要。

应对策略:高考评分的要求一般来说比较宽松。每问都是分步给分,可给可不给的分,一定要给。这就创造了给学生得分的机会。学生在作答时一定要有条理。在评卷过程中可以发现,当一题有几小题解答时,有的学生不标明小题号码,这样就会白白地丧失每问分步得分的机会。从前面的博文中可以看到,一道十几分的大题,结果最多占2分,一般得一分。详见高考答卷中的失分误区来自高考阅卷场的报告(5)。

5、统筹兼顾全局,合理支配时间

在制定评分细则时,为了更好地区分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时也提高全省的平均分,往往每题在开始几步判分非常宽松,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得分。在高考卷面上不难看出有部分学生陷在某一个题目中,而其他的简单题却一笔未动,说明合理分配时间上出了问题。

例如,只要判断正确,就可以给分;又如,列出等价不等式组也可得分等等。而得出这些结论对于中等生并不是难事,需要的时间也很短,得到的分数又不少。

因此在平时考试时要指导学生会统筹兼顾全局,做好会做的题、得到应得分的分数。

应对策略:在考试中要学会主动放弃,及时验证。使用游击战术等策略也能够得到不少分。在高考阅卷中曾对数学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平均分作过粗略的统计,发现选择和填空题的平均得分约占70%,所以对选择和填空题的强化训练是很有必要的。还要告诉学生在考试时得合理地分配做选择题和填空题的时间。

三、消除误区,从细节上赢得高考

走出误区,我们就可以在高考中赢得时间、赢得分数。

误区之一:苛求格式,浪费精力,关注无关紧要的步骤

规范格式答题,无疑是一直在教学上倡导的。在平时考试训练中,过于苛求注意格式,有时也会影响学生答题速度和效率。

对策:比如,高考评分细则对概率统计题的要求是不需要进行文字说明的,只要计算过程与结果正确,就可以得满分。平时在解概率统计题时,强调文字表达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会审题。有的学生在已经学会思维方式后,就可以适当放宽要求,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也符合高考评分细则的要求,使学生从“做题型”向“得分型”转化。

误区之二:浪费时间,重复本不该重复的过程

在高考阅卷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忙中出错,将答案写错位置。如将18题答案写在19题答案处,而19题答案写在18题答案处。学生发现写错了后,会将写好的解答过程涂掉,再重写,如此一来,耽误的时间可想而知。

对策:其实高考评分时并不是这样。阅卷老师如果看到这类情况会记载下来,作为问题试卷交阅卷题目组组长处理,该得多少分还是会得多少分。

万一高考出现这样的问题,且时间不够时,应注明该题是那一题的答案,本题答案答在何处。切勿盲目否定,浪费时间,重复本不该重复的过程。

误区之三:环节脱链,高考意识不浓

优秀源于习惯。但是,习惯的养成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需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高考意识的过程,在我们的高考意识中,还没有把习惯性行为导致的出错认为是一件大事,例如,有人会说我就是马虎了,不然的话,……,这样一来,似乎马虎还成了一种值得骄傲的本钱(其潜台词不外乎就是:我还是很不错的,我还是……)。所以,在高考试卷中随处可见学生习惯性致错的例子。

高考,细节决定成败!

作文阅卷组组长考前教你写出好作文

本组撰文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

康青春原

“康青,春原”乃何永康、骆冬青、潘大春、张中原是也。还有3天就要高考了,作为阅卷老师,咱们四人在这里推心置腹地叮嘱考生几句,想协助大家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

江苏高考作文的分值,已高达70分,占高考各科总分(480分)的14.6%。它是重中之重,关乎全局之成败。加之,临场作文不同于平时作文,有许多变数和特殊性,故不能掉以轻心。

不要再指望拿“保险分”

有一种极其“危险”的说法:高考作文无须准备,只要写出800多字,就可以拿出一个“保险分”——48分左右。

这种话,在“纸质阅卷”年月还有一点点“道理”,因为几十万份考卷堆积如山,一旦判分即沉入“纸山”之中,根本无法再查。如今是“电脑”阅卷,一切皆在“网”上,抽查、调阅皆在几秒钟之间。“纸质阅卷”是两位老师面对面批阅,往往“后者”追随“前者”;“电脑阅卷”则确保2.5个老师背靠背独立赋分,谁也不能影响谁。不少作文可能是3人、4人、5人阅卷,更增大了阅卷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江苏还有一绝招:每位老师阅出100份作文之后,过一个多小时,电脑又从这100份试卷中随机挑出两份,再回到那位老师的电脑上,让他重新评分。若出现前后两次判分浮动太大,则“总监控”电脑就发出警示:这位阅卷老师有“问题”了,必须加以告诫和规范。

江苏作文阅卷点,为了根治打“保险分”的顽症,还自加压力,自找麻烦,成立了由30人组成的极为精干的“最终搜索队”,把已由多人评阅、定论的“中档分数段”作文(48分至55分),全部从电脑中调出来重阅,把误入“中档分”的优秀作文重新打上去,把混入“中档分”的低分作文毫不留情地打下去!这是全国独一无二的举措,它基本上结束了“保险分”时代,粉碎了“保险分”的好梦!阅卷点上的其他老师,都夸他们是“功德无量的别动队”。我们在不泄密的前提下介绍了上述情况,就是为了强调一点:高中语文老师和考生们,切莫指望拿“保险分”了,切莫将高考作文训练视为可有可无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甭想再吃“一锅煮”的“大锅饭”了!

“审题”难度降低也不能大意

多少年来,作文阅卷点有一句“口头语”:年年有高考,年年话走题。走题,就是把作文考题“审”错了,跑到其它地方去了。这是很严重的失误,其得分只能是“不及格”!

自从江苏省自主命题以来,我们在这方面产生了某种共识:降低高考作文的审题难度,让考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投入正文写作;因为,说到底,高考作文“考”的是“作文”!是故,便有了“条条大路通罗马”的2006年的考题《人与路》,以及人人都能去念想的2007的考题《怀想天空》,——审题都比较容易。

现在,我们之所以在此“重提”审题之事,乃因为2008年出了审题问题。

应当说,08年高考作文命题者是不主张增大审题难度的,所拟文题《好奇心》也似乎是浅易的、容易把握的。故6月7日语文考试一结束,舆论界一片欢呼:这道作文题,好做!扬子晚报还做了测试,结果是小学生写的《好奇心》好于初中生,初中生好于高中生,高中生好于研究生。于是欢呼声更加惊天动地:连小学生都能写出好的《好奇心》,这道题太容易啦……

然而!生活中常常出现“然而”。一旦直面试卷,大伙儿的“乐观”顿时烟消云散,因为许多考生都不能准确地、辩证地认识“好奇心”,驾驭“好奇心”——他们“跑题”了!

有人写道:毛泽东为什么能坚持万里长征?因为他有“好奇心”,好奇于“万水千山只等闲”。

有人写道:苏东坡被贬黄州,为什么能保持旷达的心态?因为他“好奇”于黄州的美妙山水,山水使他的心平静了。

有人写道:在汶川大地震中,武警战士为什么能从瓦砾中营救伤员?因为他们“好奇”,这下面究竟有没有埋着幸存者。

痛苦啊,阅卷之心被折磨得既酸且痛。

一个悬疑铁铸般地摆在每一位阅卷老师面前:为什么小学生写《好奇心》不跑题,而堂堂的高三学子却离题万里呢?

经过样卷分析、反复讨论,我们终于明白了:这“好奇心”三字,是不能往“高”处、往“深”处、往“玄妙”处拔高的。“好奇心”只是认识的“初始阶段”,只是触发科学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一个“由头”。它的特征有二:一是“肤浅”;二是不断转移,即这里看看,那里看看。小学生的脑袋不复杂,他们“低幼”地写“低幼”的“好奇心”,所以切题;高三同学的思考就相当复杂了,他们有意无意地将“好奇心”“拔高”“深化”,把认识的“由头”和“初始”直接挂向伟大的科学成果和革命实践,结果就令人啼笑皆非了:大帽子套在小脑袋上,一直套到脚后跟!

正因如此,去年高考作文中“苹果”大丰收,许多考生都写牛顿躺在苹果树下,苹果砸下来,砸出了“万有引力”。殊不知,这苹果砸到其他人的脑袋上是永远砸不出“万有引力”来的,因为,牛顿关于“苹果落地”的“提问”已经不是浅薄的“好奇心”,而是一种包含了“解答思路”的科学家的思维,一种面对自然现象的“科学顿悟”!假如别的科学家发问,问题可能就是:为什么苹果越落越快?大、小苹果落地时间一样吗?把“好奇心”与“万有引力”直接挂钩,固然很是浪漫的,却省略、忽视了太多的艰辛科学研究,是对牛顿精神劳动的可悲可笑的无知!

这是去年“审题”的一种“失误”。还有另一种“失误”,就是简单地把“好奇心”视为“好东西”,只要有了“好奇心”,万事好成功。殊不知,“好奇心”还是一把“双刃剑”,它有可能带来“万有引力”、“人类发展”,也可能造就一批又一批被鲁迅批评过的无聊的、可悲的“看客”!“好奇心”是一个“中性词”,切不可误读为“褒义词”!

在去年的优秀作文中,一些考生的思维就相当周密了。他们既没有“神化”好奇心,也没有“弱化”好奇心,而是辩证地、周到地审视好奇心,提出了切合题意的精彩论断:“好奇心,无疑是一颗希望知道自己所不知事物的心,古今中外男女老少大多有这样一颗‘心’。”“好奇心是初始的,缺乏深度的,奶声奶气的。人们必须将‘好奇’的所得‘深化’,必须‘用心观察’、‘灵魂在场’、‘思想定位’,否则,无论多少个苹果砸下来,也砸不出‘万有引力’的发现,好奇心只会闭上心房的窗,落满灰尘!”“驱使牛顿探究出‘苹果为什么往下掉,而不是往上飞’这一问题的动力,是他作为一名可以名留青史的伟大物理学家而必备的能力……于是,万有引力被抛出,画出了漂亮的孤线,飞上太空!”以上,皆是认真“审题”、冷静“审题”的结果。他们成功了。

解析08年江苏高考作文“审题”的得失,是为了发出一种警示:即使在我们有意识地降低“审题”难度的今天,每一位考生依然不能“大意”,不能“想当然”,必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切切实实地“审”好“题”,写出符合命题要求的作文。否则,一切皆为“泡影”。

如何写好临场议论文

尽管我们多年来一直“恳请”高中语文老师认真教好“记叙文”、高中学生用心练好“记叙文”,但是应者无几,令人感叹!

为什么要这般“恳请”呢?因为,根据我们数十年的阅卷体会,高考作文采用“记叙文”容易得高分,而“议论文”则往往难秀于林,只得一个平平常常的分数!原因已经说烂了,在此不再重复。寡不敌众。我们几个阅卷负责人掏心窝的话语敌不过千千万万人的习惯势力——高中阶段仍然用90%的时间去练那种只讲“公理”、“常理”、“大道理”的令人困倦的“议论文”!

我们“认输”。我们也来讲“议论文”。力图让今年的江苏考生写出一些像样的“议论文”……

刚刚说了,高中生写议论文往往是千人一面、众口一腔,围绕命题重复一些尽人皆知的大道理,缺少新颖性的冲击力。怎么办呢?要让比较稚嫩的高中学生立论独到、语出惊人,是很难做到的,那么,学习一些“杂文”手法,找一个比较巧妙、醒目的“由头”,说不定会产生较好的效果。

2005年江苏考《凤头·猪肚·豹尾》。我们问在北大读书的江苏籍学生:“此题如何?”他们说:“很变态!”如此评说有些过头,但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很难出新的庸常的命题。然而,有些考生很会动脑筋,他们在寻常大道理之前引了一个令人眼睛一亮的“由头”,顿时全文皆有生气了。请看这一年的顶尖之作《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

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

我只是一个书生,所以难免卖点书呆子气。每每看《西游记》,总觉得既然孙大圣可以日行千里,为何不背着唐僧一步西天,也省得一路上千辛万苦,还有这妖那精的惦记着唐僧肉。

如果一步西天,倒也爽快,只是师徒几人的关系恐怕也只能停留在“酒肉朋友”的层次上了。所谓“患难见真情”:八戒虽色,却处处念叨着师父,偷了个西瓜还不忘分给师父半个;沙僧虽傻,却任劳任怨,甘心做大伙儿的下手;悟空虽狂,可师父有难,不也是不顾生死,降妖除魔吗?战场上结下的友情才是钢铁铸成的啊!倘若一切都太容易,那悟空充其量只是个开路的,沙僧充其量只是个脚夫,八戒逗逗大家开心而已,便是一个太无趣的故事了。

如果一步西天,唐僧倒是可以省去一路担惊受怕的搅扰,安心地吃斋念佛,朝发夕至,取回佛经。可所谓“出门长见识”,唐僧若只随徒儿们在云里雾里日行千里,又怎知这天底下人间的百态?敝人不才,未曾念过佛经,可也听说佛从人间来,人间酸甜苦辣尝尽,才换来“佛”超脱尘世的感悟,写入佛经,贻养后人。不经历千难万险,唐僧又怎能真正领悟这佛经的精深蕴意?阳光总在风雨后啊!

真的可以一步西天,佛经取回,又怎么样呢?抑或,难道西天之行仅仅为了取回几本经书吗?

没有遇上白骨精,没有进过盘丝洞,又怎知世间的险恶?没有住过高老庄,没有下过龙王庙,又怎知世间的冷暖?人性中的怯懦如何除去,人性中的恶性如何摆脱?至性如何养成?高僧如何修炼?倘没有这一路历尽艰难的感悟,又怎可获得?

我们活在世上,总希望找这样的捷径,那样的捷径,叹为“一步登天”才是最大的财富。我们厌恶过程而只求所谓的结果,我们不管它是“猪肚”还是“蛇肚”,除了“豹尾”,我们什么也不要。

所以今天我们还要防什么作弊,防什么替考,防什么徇私舞弊,防什么假冒伪劣。

倘若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条取经之路,以开放的心态迎接磨难,迎接考验;倘若每个人看到的不仅是鲜花掌声围绕的“豹尾”,更祈求一个丰富多彩的“猪肚”,那我们得到的又岂止是那几句赞美之词呢?

没有妖魔的取经之路,一条南辕北辙的路。

初读此文,我们就十分感叹:咱们小时候也曾痴想过,既然孙大圣一个筋头十万八千里,为啥不背上唐僧直奔主题呢?——问题就出在这里:我们虽然“想”了,都没有深究,没有看到这是一个可以引发许多议论的绝好的“话头”(杂文中称为“由头”)!这位考生以此为引发,立即生动、形象、不言自明地将好几个“大道理”“新颖化”了,如:患难见真情,疾风知劲草;尝尽人间苦,方能得真知;人性需磨炼,炉火出精钢;世上无捷径,征途即过程,等等。以上列出的这些“大道理”,人人心知肚明,倘若是在考卷上再解说一通,阅读者肯定觉的是“真理的重复”,颇感疲劳(当然,有些大手笔还是可以说出点名堂来的,但高中学生办不到)。

看来,平时多读书、多关注现实、多换位思考,认真积累一些好的议论“由头”,对于中学生来说是至关紧要的。

前年江苏考“怀想天空”,我们在阅卷时想到一个颇好的议论“由头”,并以“康青”名义在报纸上公布了:开元年间,年轻的李白进京见宰相,冀求入仕报国。宰相拒见这个无名小辈。李白叫看门的送上一“版”(名片),上书七个大字:海上钓鳌客李白。宰相好奇,于是接见。宰相问:“先生欲海上钓鳌,以何为钩,以何为线?”李白曰:“余以弯月为钩,长虹为线!”宰相又问:“这么巨大的钓竿,以何为饵呢?”李白逼视宰相曰:“以天下不义之人为饵,定能钓出天下大治的巨鳌来!”宰相倒抽一口冷气,下令逐客。——这段逸事,是李白研究专家郁贤皓教授发现的,知者甚少,很有新颖性;以此来引发“怀想天空”,“月亮”有了,“长虹”有了,一心报国的理想的“天空”有了,更重要的是“惩治不义、赢得大治”的信念也有了,几乎不要再作什么发挥,由此去摆开寻常“大道理”,读者的阅读心理也会畅快活泼的。

我们不厌其烦地介绍了上述二例,是为了强调一点:在你无法把“常理”说出“新意”的情势下,巧妙地、恰当地运用“由头”,是中学生写作议论文的一种“诀窍”,不妨一试。

中学生写议论文还有一个毛病:拼命举例,“理”不够,“例”来凑。有一年高考阅卷,我们竟发现一位考生在800多字中一口气举了6个例!如此用例,起不到“事实论证”的作用,只能是“猴子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再掰一个,再丢一个。议论就是“分析”,分解、剖析各种人情事理。用例一多,你就会“偷懒”,抱一个“西瓜”说一声“好”,根本没有切割就丢了。如果只抱一个“西瓜”,那你就无法“偷懒”了,只好下决心去“切割”,去“分解”,去“剖视”。所以,我主张中学生写议论文通篇只用一例(当然是精选之例),认真地加以分解,看看它的“内部构造”和“外部联系”,这种“切割”本身就意味着“议论”已经启动了。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当成千上万的考生扑向一个“明摆着”的论点时,你千万不能随大流,最好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说得白一点、俗一点:秃子头上有一个虱子,明摆着。众多考生不假思索一窝蜂扑上,人人都拿这个“虱子”向阅卷老师报告:“你老人家觉得如何?”我们说,这是明摆着的,没意思,你说二三十万个同样的“虱子”一齐抓来,咱们承受不了!所以我们劝你,用一种最简单的办法换一换“视角”,即到秃子的“背面”看看,如果你能发现秃子脑后的一两根可贵的“青丝”,你就有“独家发现”了,你就高人一等了!这不是说“笑话”,咱们严肃着呢……

高考满分作文写作能力提升系列之二

十二点具体建议

第一:选材切忌“撞车”。高考作文与平时作文的重要区别,乃是在6月7日上午有数十万人(今年江苏近55万人)写同一道作文题,稍不留心,就会“英雄所见略同”、你写我写大家写,选材撞到一个地方去了。想想吧,当几十万考生反复向阅卷老师宣讲同一种“材料”时,那接受效果便可想而知了,只能是灾难性的!2007年考《怀想天空》时,本阅卷点向全国推荐了一篇“父子割麦”的优秀作文,它的第一个“拿人”之处,便是选材全国独一无二:在高考前两天的6月5日,这位考生竟然同父亲一起在烈日下割麦!苏南、苏北有吗?全中国有吗?没有!这时的高三学生均是全家的“重点保护对象”,爸爸要轻轻咳嗽,妈妈要轻轻走路,“小乖乖,别动别动,当心感冒……”哪里谈得上到骄阳下割上五六个小时的麦子?所以,当我们第一眼看到这则题材时,心弦霎时间被震动了!这位考生的成功经验,值得今年的考生记取。

第二:依然“恳请”多写生动鲜活的“记叙文”,而且要尽量写自己,不要回到古代、复述经典。只要把高中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原汁原味地写出来,就有可能打动阅卷老师,争取高分。

第三:不要受作文命题“提示语”的心理暗示,集体无意识地扑向同一个写作目标。由于上上下下的原因,目前这种“提示语”依然少不了。我们力主取消这种“提示语”,但是三五年内恐难做到。这种“提示语”有“强烈的心理暗示”作用,把艰辛地考完“语文知识”之后心理疲劳已十分明显的考生,不由分说地引向同一个去处,造成前面所说的“撞车”事故。譬如,2006年江苏考《人与路》,文题前有一段文字,第一句是“有人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是鲁迅的话,考生们一看便知,于是一二十万人一齐被这句话所吸引,下笔便是“鲁迅如何如何……走啊走,踩啊踩,踏啊踏,路就出来了”。

这样的作文,能赢得多少好感呢?怎么办?我们曾劝某些考生不看“提示语”、只关心文题,但考生均声称“不敢”。于是我们说,那就在看了鲁迅的话之后,立马想到今年会有许许多多高考战友跟着鲁迅去“走路”。咱可不受这种引诱,一定要另辟蹊径,就是不写“鲁迅”,就是不写“踩路”,哪怕写巴金、

茅盾、托尔斯泰,也一定要回避“提示语”中的内容!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提示语”的存在代表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命题“习惯”,你扭不过它!

第四:不要玩深沉,玩哲理,太含蓄,“犹抱琵琶半遮面”,跟阅卷老师捉迷藏。高考作文少用“碧螺春”,多用“二锅头”。

第五:不要写莫名其妙的“科幻作品”。

第六:少写“故事新编”。因为“故事新编”特别难写,成功者凤毛麟角。

第七:不要写跳荡不已、不停分段、空对空抒情的所谓“散文”。

第八:不要在文题下写“题记”。

第九:命题作文不得再自我拟题,话题作文应当设计一个新颖的有意思的标题。

第十:千方百计写好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让人“一见钟情”。

第十一:书写必须清晰、美观、规范,一汪清水。

第十二:70分的作文应当确保用50分钟至60分钟的时间来写作,切切不可失控:只留下20分钟写作文!!!

宣讲完毕。祝2009年江苏考生心情好、文思好、文章好、成绩好!

2009年6月3日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高考阅卷老师为考生传授答题技巧

从2005年起,我省高考所有科目(除小语种外)实行全科目网上阅卷,主观题、客观题的答案经扫描后,由老师在电脑上评阅。

那么,在往年高考中,考生易出现哪些非智力失分因素?如何科学答题,才能拿到理想分数?昨日,记者采访武汉部分参加过高考阅卷的老师,请他们为今年的高考考生支招。

语文:字迹工整清晰作文要写题目

支招人:薛宏祖(十七中高级教师,2007年参加高考语文阅卷)

从阅卷情况来看,有4个不必要的失分点,考生要留心:

1.错位答题。少数考生答案“错位”,再用箭头标注,这反而造成两道题全部失分。“因为高考是网上阅卷,老师只能看到扫描后对应的答题内容,若出现

错位,两道题都会失分。”考生一定要把卷面的大、中、小题号对应好,防止答案错位。

2.书写不规范、字迹不清。高考试卷的第15题是默写填空题,按照要求,只要写了一个错别字,该空就没有分。考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别字多,特别是同音(近音)错误字多。另外,有的考生笔墨太浓,扫描后字迹变成小黑点;有些笔墨太淡,扫描后很不清楚;还有的学生字挤得太紧,这些都给阅卷带来难度。

3.忘写作文题。有些考生的作文忘了写题目(高考作文题目没写,直接扣分),或字数明显不够,这些无谓的失分太不应该。

4.写作与材料“分离”。有的考生没有处理好材料和题目的关系,把材料和题目割裂开来,文章中找不到材料的“身影”,这些都有偏题之嫌。

答题技巧

1.考生一定要注意选笔,字迹清晰,不要写得太挤,答题不要出现错位。

2.阅读题注意在相应答题区间,筛选重要词句,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归纳概括,用自己的话作答,注意语言的连贯。

3.高考阅卷是分点给分,基于这样的评分标准,考生在答题时最好是分层作答,分条表述,把自己能够想到的意思尽量多的答出来,不要抓住一点就洋洋洒洒、尽情发挥,却不及其余。

看题慢做题快难题分步解决

临场作文常发生意外的情况,对此有一个心理准备,掌握一些应急措施很有现实意义。

问题一:看到作文题目心里就发慌

措施:

1、保持心理平衡

2、闭目养神做个深呼吸,让全身放松,冲淡紧张情绪

3、反复默念考试题目,及时记下头脑中迸出的思维火花。

问题二:担心跑题,心里没底

措施:

1、将话题背景材料,内容要点一一进行分解

2、把题目中暗示的内容补充出来

3、确定哪些要点是主要的

4、将话题关键词语扩展成一个判断句,以此为作文中心

5、在作文中反复出现话题中心词

问题三:一时不知如何拟题

措施:

1、从话题材料中找一个关键词或关键句作为标题,最好是能反映材料的主旨的

2、用文章的观点作标题,语言要简洁

3、暂定一个题目,等文章写好后再做修改

4、用切合文章主题的诗文名句做标题

问题四:不知选择哪一种文体

措施:

1、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

2、选择自己有材料储备的文体

3、平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记叙文

问题五:难以开头

措施:

1、记叙文从悬念起笔

2、议论文从观点起笔

3、从简明材料引述中起笔

4、用设问引出话题起笔

问题六:找不到所需要的材料

措施:

1、从课本中找材料,特别是语文、历史、政治等人文学科

2、从最近看到的电视、听到的新闻中找材料

3、从家庭生活中找材料

4、从身边生活中找材料

5、从语文教材中找材料

6、从眼前的语文试卷中找材料

问题七:想所创新,怕出差错

措施:

1、选择新鲜材料,给评卷老师以创新感

2、选择与众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日记、书信、小小说等

3、换一个角度思考。一般人总是从正面表现话题主旨,你可以试着从侧面出击

4、从一个新的角度引述分析材料

5、表述同一个意思,如果换一种廉洁,可以增添新意

问题八:不知语言如何出彩

措施:

1、采用短句子,句子过长容易拖沓,并且容易产生语病,短句显得精炼

2、多用修辞句,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反问、综合使用最好

3、多用对称句。注意骈散结合,显示抑扬顿挫

4、多用流行语。流行语活在广大群众的口语中,有亲切感,新鲜活泼

5、多引格言警句。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经过反复锤练,具有哲理性

6、多引古诗词

7、多用典故

8、多用描写。在记叙文中描写句多,语言就富有形象感,就会显得生动,有文学味道

9、多用抒情句

问题九:担心说理绝对,不深刻

措施:

1、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既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看到事物的那一面。在肯定某一观点时,兼及一下其他角度上的看法,附带一笔,注意不要自相矛盾

2、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上复杂的事物,用因果分析的方法来讲述道理

3、用发展的眼光去推测事物发展的未来。这件事发展下去会产生什么结果,以这种结果来显示看问题的预见性和深刻性

4、用哲理性语言揭示主旨,显示主题的深刻性

问题十:写到一半时想换一种写法

措施:

1、保留原有内容巧妙过渡

2、写议论文,想改写成记叙文,把议论文字转换为人物和心理活动或演讲、报告的内容,在关键之处加入适当的语言

3、写记叙文想改为议论文,以记叙材料为论据,把记叙内容转换为社会现象

问题十一:害怕写到中途卡壳

措施:

1、在草稿纸上列一个简单的提纲

2、确定好几个领起全文的关键词语或关键句

3、对提纲和关键句进行修改

问题十二:作文题和以前读过的范文内容相似或相同,想借用又不敢用

措施:

1、弄清楚考题与范文题目的裨是否相同,不能机械地套用

2、注意范文的时代背景和考题要求的差异

3、不拘泥范文,可借鉴形式、构思方式、语言表达技巧、关键句等,如果想借鉴故事情节,一定注意对原故事进行加工、改造,以免被判为抄袭。

问题十三:文章要结束了,字数还不够

措施:

1、从另一个角度写一段,这一角度的内容不能画蛇添足,要围绕中心(主旨)进行

2、对前文内容再进行挖掘或归纳。挖掘和归纳具有揭示文章主旨和总结全文意义

3、适当引用名言、歌词、诗赋等,为文章添彩

问题十四:做完基础题,时间不多,作文想写快一点

措施:

1、审题时注意勾画命题要点,提示自己在作文时突出这些要点

2、迅速列一个简要的提纲,避免在写作过程中思维中断,保证文意畅达

3、立即记下思维中迸现的火花,不怕不连贯。有了这引起闪光点,再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

4、选择好突破口,起承转合中各用一句话标出来

5、回忆以前读过的范文、写过的俄文想一想它们与高考试题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相通之处

6、从最受感动、最有话说的那一点上开始动笔

7、提高思维和收发室速度,但要最大限度的保持卷面的整洁。

问题十五:写到中间,发现偏题

措施:

1、审视话题,审视自己已写出的内容,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

2、用概括句、转折句将所写部分与话题焊接在一起

3、在接下来的行文中,强化话题意思,在文段开头、文段结尾,文章结尾等处用多种手段和方式适时点明主旨。

2009高考考前必读议论文范文6篇

读书——生命飞翔的羽翼

著名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一个知识的殿堂,是人类最好的精神食粮,也是人鸿鹄高翔的羽翼。(由名言引出论点,扣题。)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本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读书是为了更好地获取更多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帮助自己创造,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战国时期,苏秦去秦国以连横说进行游说,多次给秦惠王上书也未被采纳。回到家中,父母妻嫂都不理睬他,于是他就找出许多书籍发奋研读。终于以合纵之策而身佩六国相印。(为什么要读书。)

读书最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一本好书能使一个人思想精密,见解精辟。道德高尚,从而塑造自己的性格。那些内容粗糙的“劣制品”完全可以省略不读。在这一方面,伟大的导师恩格斯就是一个典范。恩格斯虽然只上过中学,但是他发奋研读许多有价值的好书,因此十九岁就会有十二种语言说话和写文章。在参加工作后依然多年如一日地勤奋学习更多的知识,终于成为一个知识广博的人,在后来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准确传播科学,共产党主义理论中有很大贡献。(怎样读书?读高质量的书。)

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一个人之所以能够不断提高,与他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密不可分的。学习可以有很多方法,但是这种始终如一的学习态度是没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庄子说: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一个人活得再长也总有死去的一天,但是知识的海洋却永不停歇得奔流着。坚持学习让人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但若不能不断补充知识和积累知识,便会被失单的步伐所抛弃。著名作家歌德认为:谁落后于时代,必将承受那个时代所有的痛苦。在21世纪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里,若不能不断供给自己新的知识,将会被时代所淘汰。(怎样读书?始终如一地读书。)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可见,不同的阅读能开发人类不同的信纸,增长不同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更应该发奋勤读,让书成为我们生命飞翔的羽翼。(由名言作结,回扣题目。)

学会舍弃

鸣蝉奋力地甩掉了外壳,因而获得了高空中自由的歌唱,壁虎勇敢地挣断了尾巴,因而在危难中保全了它弱小的生命;算盘若填满自己的空位,变得“座无虚席”,将丧失自己的运算功能。(用自然现象起兴,引起读者联想。)

对那些不该拥有的东西,我们应该舍弃。(亮出话题及观点。)

现实生活是复杂的,而我们的承受力有限。如果大脑是一个仓库,不管仓库多大,一种东西充斥其中时,另一种东西定然无法进入。比如读书,当我们痴醉于金庸古龙梁羽生的刀光剑影中,我们又怎能专注于复杂的几何方阵,怎能用心

于浩繁的英语单词呢?想读的和该读的,你必须在两者间作出选择。(结合现实生活,做一般性的话题阐释,人要学会取舍。)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情需要作出类似的选择。舍弃应该舍去的,你便是智者;舍弃不该舍去的,你就是愚夫。世界文豪高尔基在他的房间失火时,没有顾及家具、财产、衣物,甚至没有顾及生命,却从熊熊大火中救出了几箱书。舍弃了凡夫俗子眼中的财富,守住了那些启迪心智、净化心灵的真正的财富。而有些人,终生抱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信条,追逐着金光闪闪的财宝。为了庸俗的追求,他们舍弃了人格和道德,舍弃了人性中的真善美。错误的舍弃,使他们的一生龌龊卑鄙。(以高尔基为例引出两种相反的舍弃,强调人生中需要学会正确舍弃,文意进了一步。)

正确的舍弃,往往需要青松秋菊般的高尚风格。据说安徽桐城有一条“六尺巷”,原本是张、叶两家争执之地。张家主人乃当朝宰相,张老夫人致信给他。他回信却说“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家让出三尺。叶家深感惭愧,也让出三尺,便成了“六尺巷”。那位宰相舍弃了自己面子上的威严,以宽仁礼让的胸襟,大度能容的气慨,化干戈为玉帛,止争斗于未起。如果不是有超出常人的气量和胸怀,怎会作出如此的舍弃?(怎样取舍?联想“六尺巷”的故事,论述了正确的舍弃需要高尚风格,层次更进一步。)

正确的舍弃,不会像随手扔掉废纸团那样轻而易举,它还需要勇气、决心和果敢。赵武灵王废除旧制,提倡胡服骑射时,许多人反对阻挠,但他有勇气有决心,坚决果敢,最终创下名垂青史的千秋伟业。舍弃的过程是艰难的,尤其在忍痛割爱的时候。西蜀道上马嵬坡前,唐明皇赐死杨玉环,以政治家的眼光看,用一个贵妃的死换得半壁江山的暂时安宁,也算是值得的。可是,“宛转娥眉马前死”,“回看血泪相和流”,偏偏“君王掩面救不得”。此景此情,怎么不让人肝肠寸断,痛不欲生呢?(怎样取舍?联想赵武灵王与唐明皇的事例,论述了正确的舍弃还需要勇气、决心和果敢。)

不是每一株幼苗都能长成参天大树,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生活要求我们必须学会舍弃。算盘要想具有运算功能,必须舍弃多余的算珠。你向往山居的清静,就必须舍弃都市的繁华;你仰慕奋斗者的成功,就必须舍弃安逸闲散的生活;你希望走遍千山万水,就必须舍弃乡土乡音的柔美与温馨。(排比句段,由自然而人事进行联想陈述,既是总结,又是强调。)

我们应该学会舍弃。(回归话题)

魂兮归来

没有核的果实无法在自然界生存,没有米粒的稻穗总是扬着无知的头颅。那么失却了魂魄的人呢?

在这个传媒众声喧哗的年代,在这个文化、伪文化鱼目混珠的年代,我们是否已被繁花迷了眼,丢了心?(由自然现象引出话题“传统文化的迷失”。)

康德有云:常有二理,在手心焉;敬而畏之,与日更新;上则为星辰,下则为德性。但是在今天,当我们只会坐在草地上,四十五度仰望空中生长的朵朵浮云时(郭敬明),谁还能理解昔日哲人心中的敬畏之情?当“简单”的《老鼠爱大米》唱红大江南北时,谁还会重拾“青青子矜(衿),悠悠我心”那般泛黄的感动?(摆出现象。)

当下的文化生活常流于简单、幼稚。无可否认,青春文学确实能带来梦幻般的感动,通俗歌曲也不失为茶余饭后的消遣,但倘若这一切成为文化的主流,当一个人沉浸于其中难以自拔时,很难想象他能直面现实,让心智与身体共同成长。(分析原因。)

当下文化生活的另一股暗流便是平庸、浮躁的喧嚣。每天,大量的娱乐新闻让人们津津有味地咀嚼名星的绯闻琐事,各类“速读名著”“小故事里的大智慧”常驻畅销书列。以至于有人不无忧心地说,当绿蒂主动投怀送抱时,维特还有什么烦恼?(分析原因。)

一个人可以忍受物质生活的贫困,却不能不追求精神生活的高贵。类似的文化快餐除了提供暂时的声色之娱,还有什么能留驻心田,在心湖里回荡几许波纹的呢?

个体的精神文化缺失令人遗憾,但当其成为整体性的精神信仰缺席便是可悲甚至是可怕的情形了。

中国旧有的三纲五常已被破除,新生的文化秩序尚未完全建立,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我们,是否也成为了迷惘的一代?(论危害)

魂兮,归来。

所幸的是,人文精神并未完全流失。当年轻志愿者马骅在梅里雪山间失去生命时,便将诗人的理想主义带到了那里,成为了插在精神雪峰上的标杆。当昆曲在大学校园引起轰动时,不由让人相信,传统的文化经典对于麦当劳下长大的年轻人们仍有着磁石般的吸引力。

一个人仅仅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拥有更为广阔的精神世界。对于青少年而言,精神之魂也许并不在远处,而在被重重伪文化掩盖的内心深处。(提办法,表期望)

生活,需要经常地清点

我们都知道定期要对自己的物品清理查点,哪些是生活必要的,哪些又是对生活并不太重要的,以此来决定对它们的取舍。其实生活也是如此,需要经常地清点,我们在清点生活的过程中,清点着生命。(以清点物品起兴,自然地引出清点生活。)

人的生命是非常短暂而有限的,而我们渴望得到的东西,希望去做的事却是很多的,这个好,那个也不错,但是我们必须要清醒地意识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总该对自己要做的事有所取舍选择,将自己的精力放在自己最该去做,最想去做的事情上,专注而有目标,这样做事情才会有希望。如果一个人在一生中不能够经常地果断地舍弃一些不该投入精力的事情,什么都渴望得到,时时、处处都劳心劳力,其结果只能是让自己失望,所以,生活真的需要经常清点。(讲道理,重在阐释为什么要清点。)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小草舍弃了活在大树的浓荫里,才生长得更加坚韧;小鲤鱼舍弃了平淡地游弋在水中,逆水前行克服困难,才迎来了最终跃过龙门的成功;居里夫人舍弃对享乐的追求,潜心研究,最终为人类对放射性物质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陈景润舍弃了安闲自在地作一件平凡的事,而胸怀大志,在简陋的生活环境中埋头苦干,实现了他多年的目标——证明出了哥德巴赫猜想。他们之所以取得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都将自己的精力放在一件事上,一个目标中,全身心地投入对理想的追求。(摆事实,为什么要清点。)

每个人都是多梦的,对未来有着各种各样的设想,对要干的事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但要明白的是精力有限,总会有取有舍,有失有得,将自己的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他的追求才会有价值,有希望,即使到头来没有鲜花和掌声,他也是成功的,因为,毕竟,他没有遗憾。(讲道理,为什么要清点。)

放弃了追求享乐,才能活得更好,更有价值;放弃了纷繁世事,才能集中精力去做大事;放弃了思绪乱飞,才能平和心境,追求自然;放弃了世俗的偏见,才能寻觅到久已失去的自我。所以,生活,真的需要经常地清点。(清点什么,怎样清点。)

评点:本文篇首开门见山,旗帜鲜明地提出观点:生活需要经常清点。第二、三、四段谈为什么要经常地清点。第二段指出因生命和精力有限我们必须学会取舍,因而必须对生活进行经常的清点。第三段从自然界的小草、游鱼过度到人生的取舍,有力地证明了只有学会取舍才能成就事业和梦想。接下去具体写我们应该如何清点生活,哪些需要放弃,哪些需要保留,论证层层深入,结构清晰合理,最末三个排比段的运用,使结尾很有力度,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善良,成就你的蕙质良心

“风送花香红满地,雨滋春树碧连天。”是的,世界很美,不仅是因为有春的烟波画船,有夏的朝云暮卷!,有秋的云霞绚烂,有冬的冰肌玉骨,更是因为有善良的滋润,有关爱的呵护,有理解的支撑,有祝福的陪伴。(由诗句引出话题。)

善良,不是容颜的闭月羞花,不是举止的温文尔雅,不是财富的腰缠万贯;更不是权势的叱咤风云。善良,是黑暗凄冷中的如豆星火,是干涸枯竭时的点滴甘露,是迷惘徘徊时的一句点化,是沉迷无助时的一把搀扶。真正的善良是来自心灵深处的真诚的同情与怜惜,无私的关爱与祝福。真正的善良,无须剪红刻翠,

2015高考作文指导(二):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及训练

*2015高考作文指导(二)*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及训练 一、故事引入: 宋朝时宫廷举行公务员招考选拔皇家画师。山水画家宋子房做画院博士,以“深山藏古寺”的诗句为题让考生作画。如何作画才能很好地表现这句诗呢? 山林、古寺,寺内金碧辉煌,香烟缭绕。——[基本符合题意] 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露出寺庙一角。——[符合题意] 苍郁的群山,中间露出庙里的半截旗杆,一条羊肠小道蜿蜒曲折,直通到山下水涧边,有个小和尚正在担水。——[有新意] 这样绘画,抓住了“题眼”就把“深山藏古寺”中“藏”字表现得淋漓尽致了。可见审题立意要准要深要新。 审题审得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审题立意需要训练、需要技巧。 二、审题和立意的概念: 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材料,以求理解其含义,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确立写作中心,确定写作范围和重点,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的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程。 文章审题,力求做到不漏、不改、不误。所谓“不漏”,即全面审题,不遗漏任何要求;所谓“不改”,即准确审题,不随意改变试题的要求;所谓“不误”,即正确审题,不误解题目的要求。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思想,也就是考生通过所写的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意念和情趣等。明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道:“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古人以“帅”为喻,形象地说明了立意的重要性。 审材常见问题:⑴脱离材料随意而为;⑵朦胧感知似是而非;⑶抓一鳞而弃全鱼;⑷抓现象而弃本质。 一般所给的材料主要有: ⑴叙述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 ⑵引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⑶引用一段新闻报道或消息; ⑷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 ⑸一段主题鲜明、道理深刻的论述; ⑹一段或几段突出一个中心的抒情性文字; ⑺揭露社会生活中某一丑陋现象的一副或几副组合而成的漫画…… 三、审题和立意: 审题立意的基本要求:①符合题意;②符合文体要求;③思想健康;④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⑤见解新颖。 材料作文在审题上有一定难度。它首先要求考生审清材料的中心内涵,选准角度提取观点,材料在作文中必须引用,而由材料引发其他联想,通过分析、议论,表达自己对人对事对物比较深入的思考。虽然标明文体不限,实际上受材料本身所限制,还是以议论为主,不像话题作文,所给材料可引可不引,只要在话

高考语文作文指导

作文指导课 课题:作文怎样做到“有创意”?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历年来优秀作文的分析,引导学生把握构思的技巧,开阔思路,勇于创新。 二、教学步骤 1、导入课题 同学们,大家初中读过赵翼的《论诗》:“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首诗说明了诗歌贵在创新。哪怕是诗仙诗圣,也不能永远垄断诗坛。诗歌如此,文章亦然。古人云:“文章切忌随人后。”又道是:“文若华贵出新。”作文的本质就是创新。只有创新,才有生气,才有活力,才能动人,才能洗人耳目。所以《语文高考说明》写作要求“发展等级”中列出了一条“有创新”。 2、考点讲解 《高考说明》对“有创新”的具体要求是: ①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 ②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③有个性特征。 以下进一步阐释: ①见解新颖。要有新颖独到的见解,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 正面思维——立意更高更新更全面; 逆向思维——反其意而用之; 联想悟思创新——变换角度,出奇制胜。 ②材料新鲜。现实中的鲜活材料;精心比较后选出的典型材料;虽旧而有新意、赋予了新的时代精神的材料。 ③构思新巧。这是作文创新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点,也是考生最能发挥创新精神的地方,应该充分展开想象,以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创新思维,选择新的角度,新的形式,新的体裁,构思出独具慧眼,极富个性,令人耳目一新的好文章来。如下面选的几篇例文都是在构思方面各具特色、值得称道的。

④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能突破思维定势,推导出与一般人不同的原因或结果:想象奇特、独到,或恢奇瑰怪,或新颖别致,或含意深长,耐人寻味。 ⑤有个性特征。文章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能表现自己独特的人性感悟,能抒发自己真实的喜怒哀乐,不是千部一腔,千人一面,人云亦云的东西。 3、实例分析 分析 2001、2002、2003几篇满分作文,看看他们是怎样做到有创新的 《赤兔之死》江苏考生蒋昕捷 《唐伯虎之死》江苏考生 《独眼龙的求职信》江苏考生 《有色眼镜引发的联想》 《莫把情云遮慧眼》湖北考生 4、归纳总结:怎样做到有创新 ①改变观念,勇于创新。 不要“怕失求稳”,只敢写保险文,不敢写“放胆文”,因而在构思时不敢大胆创新,不敢施展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缩手缩脚,怎能写出有创新的文章呢?其实话题作文的放开性,就是让你施展才华的。只要你围绕话题,不违背题意,无论怎么写,都不算跑题,所以我们要改变观念,走出“怕失求稳”的误区,大胆创新。越是“怕失求稳”,失分可能越多,只要大胆创新,才能获得高分。 ②突破思维定式,开展创造性思维。 会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以获得正确的深刻的认识;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追求新的发现;学会将侧向与反向、纵向与横向、发散与聚合等各种对立统一的思维形式有机地融为一体,使思路开阔,思维活跃,文思泉涌。 ③大胆想象,独辟蹊径,形式新颖。 这几年的话题作文,体裁非常丰富,各种文体应有尽有,除一般记叙文、议论文外,有研究型的小论文、诗歌( 2001年重庆有诗歌获一类分的)、小说、寓言、童话、剧本、相声、书信,以及病历、广告、证明题一类的杂文等,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这些可以给我们以启迪。 ④依托名著,嫁接移植,花样翻新。 这几年的创新作文有很多是依托名著,选取某一细节,加以嫁接移植,写出新意来的。《唐·吉诃德新传》《赤兔之死》《阿 Q新传》《朱贵开店》《新西游后记》都是如此。这也可以给我们以启迪。应该下功夫阅读名著。消化熟悉一两部名著,根据话题加以嫁接移植,可能会产生奇特的效果。

【高考作文指导】高考写作指导

高考写作指导_速度话题作文导写 【作文材料】 每周六上午,海尔中高级经理人都要进行互动式培训。在一次培训中,面对70多位中高层经理,海尔集团的CEO(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提出互动培训的主题是“推进流程再造”,并首先出了一个很像“急转弯”的问题:“你们说,如何让石头在水上飘起来?” 首先提出了一个很像“急转弯”的问题:“你们说,如何让石头在水上飘起来?” “把石头掏空!”有人喊,张瑞敏摇摇头。 “把石头放在木板上!”又有人答道。张瑞敏又摇摇头说:“没有木板!” “做一块假石头!”大家哄堂大笑。张瑞敏还是摇摇头说:“石头是真的。” 此时,海尔集团见习副总裁喻子达顿悟道:“是速度!” “正确!”张瑞敏面带笑容斩钉截铁地说,“《孙子兵法》上有这样一句话:‘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大家可能都记得,儿时在河边用石头打水漂,石头之所以能在水面上连续跳跃而不沉下去,就是因为我们给了它足够的速度。同样,在信息化时代,速度决定着企业的成败,海尔流程再造就要以更快的响应市场速度来满足全球用户的需求。” 读罢这则材料,请以“速度”为话题,深入思考,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自拟题目,文体不限。 第1页共4页

【写作导引】 材料本身向我们传达了一种生存与发展理念,即“速度制胜”,在写作时无论如何叙说或阐发,一般都应建立在这一基点之上。言之有点,立意为先,具体立意取向主要有两种选择—— 一是“一是一,二是二,说一不二说二不一”,即感点集中,主要从一个方面展开即可,专攻一点不及其余。 这里选择的感点一般应围绕速度的正面意义来谈相应经历、故事及其认识,其他尽可避而不谈,以求笔力集约。 另一选择是“一分为二,合二为一”,即辩证、系统地分析问题,既肯定追求速度的必要性、重要性,又指出 片面追求速度的危害,由此提醒人们科学、理性地认识和践行“速度制胜”的理念。 无论如何立意、作何文体,都应同时做到—— 言之有物。从选材角度来讲,要联系实际,以典型素材为支撑,或典型情境、经典事例、名言警句,或个人所见所闻之实例,而不是絮絮叨叨、粗泛笼统地谈对“速度”的理解,让人感觉言而无味。 言之有理。不论引介何种类型素材,都不能简单转引或复述、“只叙不议”或“引而不析”,必须有自己的分析,说理不可空而不实、泛而不深,而要切中要害点到为止。 言之有序。从结构角度看,要根据自身立意取向把握文章的具体架构。详略安排上,如取前一立意,“集中 优势兵力”之下,相应事例、印证可稍加详细铺展。而在后一立意取向中,因为要从两点结合分析,一般宜“先分 后合”,“兵分两路”后再“合兵一处”,相应事例、印证的处理最好简洁一些。因为应考作文,字数相对限定,一篇文章呈现两个感点,“分兵”之下,如果笔力不够精当、匀称,难免会因“兵力分散”而导致整体不够深刻、浮光掠 第2页共4页

高考语文作文审题指导.

高考语文作文审题指导 2018-01-11 【单个材料】 一、提炼中心法:通过(事),表达(看法、想法、道理、情感、态度等)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指导】指导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二、抓关键句法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材料1】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指导】通过指导这则材料,学生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材料2】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

1.2020届高考作文指导

新材料作文“当今教育状况”升格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针对现在的教育状况,学者王汎森说:“一个正常的社会,应该容许有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现在的教育,想把全部学生都训练成全国第一名,他们忘了社会是多样性的,我们应该在多样性社会里面生存,这样才会有很多籍籍无名而又各具特长的人冒出来。”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道作文题源于一个社会热點问题:一方面,学业优异者必然是少数,多数是学业一般的中等生;另一方面,社会发展需要更多的杰出人才。两者之间的矛盾导致学校、社会出现多元思维,形成激烈的交锋,这就为作文提供了丰富的社会生活背景,给考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有利于优秀作文的诞生。 写作时,考生既可以从赞成学者王汎森观点的角度立意作文,又可以从否定他观点的角度来立意。以下立意可供参考: 1.因材施教。适宜的教育使人的长处得以发挥,弱项得以弥补,而不合适的教育则可能使人偏离了方向,做一些无用功。

2.扬长避短。万物都在发扬自己的特长来适应自然,适应优胜劣汰的社会。若一味追求全面发展,追求第一,那无异于邯郸学步,最终遗失自己的本性。因此,要选择一条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路,发挥我们的特长,这样才会取得成功。 3.展现个性。人,生而与众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与价值,人生最大的意义就在于体现自身的价值。然而,却有太多人随波逐流,渐渐埋没了自我,以致能真正发掘自己优势的人少之又少。 4.做自己人生的主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每个人的人生都独一无二,别人的成功永远属于别人。要做自己人生的主角,让别人为你鼓掌。 5.做最好的自己。当所有人都以同样的标准竞争的时候,只会有一个胜利者。难道其余的人都是失败者吗?非也。就纵向而言,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奋斗,每个人都会成为自己事业的成功者,从而成为最好的自己。 6.踮起脚尖。人要想获得成功,品味人生的甘甜,就要勇于“踮起脚尖”。其实在很多场合,我们缺乏的只是勇气与自信,有些看起来遥不可及的目标,只要你愿意“踮起脚尖”去争取,去尝试,你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就会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与甘甜!

高考作文指导

高考作文神预测,只有三道题,一小时练就高分秘诀 2020/6/6 每年每到高考的日子,我回想起当年奋斗的时光,总是会异常兴奋。 丰哥是一个新媒体财经专栏作者,现在每天靠写文章一年收入几百万,已经进入了财务自由的最后几个阶段,除了北京上海深圳上千万的房子还不能自由出手买,其他地方花钱,例如买车厘子等水果,旅游,买衣服,已经是完全不用看价格了。 在所有莘莘学子进入考场之前,丰哥必须要把当年超常发挥的秘诀告诉大家。 回想起当年,真的是惊心动魄,当年我参加高考,特别特别紧张,前一天晚上不仅睡不了觉,还发高烧了,我爸妈着急得,又是打吊针又是吃药,第二天迷迷糊糊走进考场。 我们班主任看到我精神不好,给我打气加油,问我怎么了,我说我发烧了,我都还记得她当时的表情,口鼻大撑,目瞪口呆。 我都能听到她内心有无数草泥马奔流而过,早不生病,晚不生病,偏偏高考的时候生病! 临考前几分钟,我频繁上厕所上了好多次,实在是尿不出来了,回来一坐到座位上,又想尿了。 第一天上午考语文,一般拿到语文卷子会马上去看作文题,一边写的时候,一边构思,最后写作文。 直到我看到语文作文题,丰哥的高烧立马就退了! 为什么?因为这个作文题,我已经写了十多次了,而且每一次都是接近满分。 这个作文题完全就在我的射程范围之内,我立马特别有信心。 最后语文考了130分,当年我们省的理科高考状元语文分数只有131分,只比我多1分。

高考第一场是语文,语文最核心就是考作文,如果你能提前预测作文题,语文考试马上就能树立起信心。 所以,在考试的最后时刻,丰 哥给即将奔赴考场的学子透露个题。 我是2005年参加的高考,到现在过了14年了,不会有变化么? 从那之后,我每年都看高考作文题,我看到现在,其实本质上,一点变化都没有。 作文题不管怎么出,都逃不过这三道! 有些省份例如北京,江苏,有时考题比较变态,但也都在这三套作文题范围之内。 《道德经》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每年各省的作文题就是万物,各色各样,五花八门,看起来毫无规律可言,但其实,只要能把握住其中的一,二,三,也就是作文题的命题规律,不管命题老师怎么跳,都跳不出你的五指山。 正是因为当年考场上,有了这种战略上藐视命题老师的信心,让一个精神状态萎靡,发着高烧的我,瞬间激情万丈,信心满满,语文考试出来,班主任看着神采奕奕的我,都不敢相信。 班主任:你不是考试前还发高烧么? 是哪三道作文题可以囊括几乎所有高考作文呢? 第一题:你的人生目标和有着五千年文化的祖国,有什么关系? 第二题:面对别人的嘲笑,冷漠时,你能否坚持,能否专注去努力付出? 第三题:一个人成就还需要哪些优秀品质? 简单来说,就是十二个字:有目标,沉住气踏实干,好品质 我们就拿去年的高考题来举例子把,告诉你就算过了14年,我当年参加高考备考套路依旧非常有用! 先看全国卷一,以新时代追梦,圆梦来写作文。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技巧指导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技巧指导【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很多于800字的作文 已知的事物是有限的,未知的事物是无穷的,我站在茫茫无边神秘莫测的汪洋中的一个小岛上,继续开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赫胥黎 【开头例析】 例1、“已知的事物是有限的,未知的事物是无穷的。”赫胥黎的话语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的渺小与未知世界的广袤。人类正处于世界中心的海岛,唯有持续开拓,方能安然行走在文明的大道上。所以,开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开拓与职责》) “人类正处于世界中心的海岛”,显然对材料中的“小岛”的含义没有理解好。但对材料的核心思想理解是准确的。 引用材料+议论+引用材料(作为观点)。 例2、正如赫胥黎所说:“已知的事物是有限的,未知的事物是无穷的……继续开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而这句话所体现的便是让我们去开拓那未知事物,去追求那属于我们自己的未来。(《追求?未来》) 下文把“追求属于自己的未来“作为写作重点了,跑题了。 引用材料+解释其含义+观点。 例3、“已知的事物是有限的,未知的事物是无限的,我站在茫茫无边神秘莫测的汪洋中的一个小岛上,继续开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则。”这是赫胥黎对人生作出的感悟,未知永远大于已知,但这不能阻止我们开拓进取,探索未知的步伐,但是,自然不会凭白无顾的呈

上我们还不了解的未知领域的答案,一切都需要我们去开拓。(《争脱 束缚,勇于开拓》) 题目中的“争脱”应为“挣脱”。文中的“凭白无顾”应为“平 白无故”,“职则”亦应为“职责”。在开篇的百多字中就有三处错误,有的甚至是抄错的,实属不该。 全引材料,直接抄录,这样的引材料是不好的,是边引边议。从 作者引用材料后的解说看,材料句子间的关系没有搞清楚。好在抓住 了关键词。 引用材料+解释说明+观点。 例4、已知总是有限的,而未知往往是无穷的。想要在未知中找到星星点点,必要探索。探索在无边的未知中便需创新。创新才可在汪 洋之中开辟小岛。我认为:生活中必有创新,创新推动着社会发展。(《创新无止境》) 又是一个开头就跑了题的作文。本来他注意到了关键词“开拓”,转意为“探索”,是符合题意的。不过,他又在“探索”上提出一个“创新”问题。“创新”离关键词“开拓”的距离就远了。当然,探 索需要创新,但是,在这里,开拓、探索是总问题,而创新是子问题。用“局部问题”代替等于“整体问题”是不能够的。 引用材料+解释含义+提出观点。 例5、自从人类使用工具的那一天起,人类便开始了对大自然的探索,并且从未停止。探索,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正如赫胥黎所说的:"我站在茫茫无边神秘莫测的汪洋中的一个小岛上,继续开拓是我们每 一个人的职责。"不过探索不易,只有学会探索,才能在探索的道路上 顺利的行进。(《学会探索》) 题目是“学会探索”,开头的落脚也是“学会探索”,表现出良 好的思维一致性。

高考作文指导

高考作文辅导 搭好“骨架”,独见创新 高考作文的主旨确立,应该是力求达到“深刻集中、独见创新”的时代精神标准。 所谓“深刻集中、独见创新”,就是在中心主题的确定上,是优中选优、好中选好。元代的陈绎在他的《文选》中曾引用他人所说过的这样一句话:“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来者,精语也,方可用之。”此句中的“陈言”,即过时无用的陈词滥调;而“正语”,是大家公认的一般化观点,也不可取;只有“精语”,那才是独到创新的意旨,可用来作为自己文章的最佳主题。 有一些文章,当我们读了它以后,只觉得朦朦胧胧如坠于五里雾中,不知其所云;还有些作品,它的要点此起彼伏,看不出作者的致力点何在。他究竟想说些什么,使人觉得混淆不清。这只能证明作者对上述两点没有搞清楚。”于是,你应该做到“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陆机《文赋》)只有这样,你的思想水平,才能在同龄人中收到“棋高一着”、令人称赞的层面。 但是,我们也要切实严防在一些同学的头脑中存在的、那种误以为把“奇异怪僻、荒诞出格、差池忤逆”的立意,也当作是标新立异、独到高见,这恰恰是十分荒谬可笑的错误行径。如果你一定要这样做的话,那是肯定要遭到阅卷老师们的批判和否定的。东汉的王充,在他的《论衡·别通》篇中,早已提到确立主旨的最高原则应该是:“入道弥深,

所见弥大。”我们若把这句话译成现代文的话,它的真义就是:“切入道理的理解越深,那么你所发现道理的含义也就越大。” 因此,考生们对任何作文题,都要作深刻研究、细致思考,挖掘出其中最深最新的观点,并与当今社会时代紧密结合,然后提出个人独到的见地、崭新的理念。主题是一文之“灵魂”,让文章的“灵魂”,真正体现出是自己思想上的“制高点”,居高临下、高瞻远瞩,给人以特新的感受,让人们对你的作文,为之吸引、逼人一览。 高考作文的段层安排,应该是力求达到“进递有序、精致关联”的环环相扣准则。 所谓“进递有序、精致关联”,就是要使自己的文章,在段落与段落以及段落中的句子与句子的组合上,都要切实做到“有机相连、逻辑推进”。“作为布局的结构(或简称结构)是任何作品都不可缺少的,没有布局的结构就不可能有作品。布局是整个作品的组织、内部构造和部署调配。指的是作品中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总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作家根据对生活的认识,适应一定体裁的要求,按照题材和主题的需要,分别轻重缓急和主次先后,作合理、匀称而又有层次的安排,使之在艺术上达到形象的完整和风格的和谐。”(刘衍文、刘永翔《文学的艺术·泛论结构与情节》) 因此,你在写作前,首先要对自己要写的文章进行整体段落的构思:全文总共要写几段、每段的意蕴是什么、段与段的上下关系怎样;文章中的“起始段、引入段、过渡段、铺叙段、议论段、说明段、抒情段、

高考作文书写指导

在全国卷的高考中,历年的书面表达大部分是书信,一小部分是通知或者是话题作文。书信是高考书面表达考查的重中之重。所有的书信都属于应用文。 我看来,应用文就是生活中时时发生的真实情景和双方真情实感的交流在试卷上的文本反映。也就是说,我们在写书信等应用文的时候,不能脱离应用文的本质,而独立枯燥地去写一篇作文,不能把高考书面表达看成是考试题。 我们需要根据试题上的文本,把这个“试题”还原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去,再推己及人,设身处地的去分析。 如果自己是在这样的真实情景下,我会怎么说?我应该怎么说?我需要说什么才能够达到交流的目的?我应该怎么安排我要说的内容才能够使交流有逻辑,达到行文的流畅?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书信第一段写作思维 在写书信第一段的时候,需要认真审读题干,需要一字一句地慢慢审读,因为题干的每一句话都会影响我们是否能够把题还原到真实情景中去,或者说,题干就是真实语境中交流的产物。我们在审读题干时,需要把自己融入到那个真实交流语境中去。现从以下几个思维进行详细的分析。

1 Who am I? who am I writing to? Is it necessary to introduce myself? 在写书信开头的时候,很多学生生搬硬套,不管题干所给的写信对象是谁,不仔细审读题干所反映的真实交流语境,提笔就写:I am Li Hua.在写书信第一段的时候,我们是否要自我介绍取决于写信的对象,题干呈现的真实语境。 例1 [2019年全国卷3]假定你是李华,你校将举办音乐节。请写封邮件邀请你的英国朋友Allen参加,内容包括:…… 审读题干后,我们知道写信的对象是“你的英国朋友”,所以我们不需要自我介绍。我们可以写一句客套话,比如:How are you doing? 例2 [2019年全国卷1]假定你是李华,暑假在伦敦学习,得知当地美术馆要举办中国画展览。请写一封信申请做志愿者,内容包括:…… 分析题干后得知,此封信是申请信,写信的对象并不是已经熟悉的朋友等,所以我们需要进行自我介绍:I am Li Hua, currently studying in London. 但是,有些学生写成这样:I am a student called Li Hua, who is now studying in London.这个句子也是在介绍自己,但并不符合英语这门语言

安徽省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指导与示例

2020年安徽高考作文 一切事物都是以矛盾体出现的。这正与硬币一样,没有背面的菊花,哪有正面的面值。一种状态往往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叠加而成的。如蝴蝶那五彩缤纷的翅膀,不是由其本身而呈现的,而是由其奇妙的微观结构,外加阳光而产生的。若缺其一,蝴蝶之美就失去了色彩。那么庄周梦蝶就没有那么玄妙,杜甫吟蝶就没有那么情深。 安徽2020年高考作文就是从蝴蝶这个精灵的故事入手的。 【真题呈现】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了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同学们领略科技的魅力,过一把尖端科技的瘾,中科院某研究所推出了公众开放日系列科普活动。活动期间,科研人员特地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同学们亲手操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蝴蝶的翅膀。 通过这台可以看清纳米尺度物体三维结构的显微镜,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原本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竟失去了色彩,显现出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结构。 原来,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解析导写】 1、材料辩证分析:既然世间是一个矛盾体,那么我们就应该抓住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材料中有主要信息,有次要信息,也有干扰信息。材料前面的背景介绍,属次要信息和干扰信息。考生不应在此盘桓,而应抓住最后一句:“原来,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那么我们就应追踪思考: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为什么现实中看到的是“五彩缤纷”的呢? 这就涉及到问题的两个方面:其一蝴蝶本身有特殊的微观结构:其二光线的照射。也就是说,蝴蝶的特殊微观结构,在光线的照射下,才呈现缤纷的色彩。没有特殊结构不行,没有光线照射也不行,二者缺一不可。 那么“微观结构”与“光线”,孰重孰轻呢?蝴蝶是主体,没有其自身的特殊结构,“光线”怎么照射也不行,就如“光线”照在其它物体上,就没有蝴蝶这样的色彩效应。这让人想起哲学上的话题: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通过外因而起作用。鸡蛋在适宜的温度下可孵化小鸡,但石头在任何温度下也孵不出。所以说蝴蝶的“微观结构”是内因,“光

最新高考作文考前指导

最新高考作文考前指导 高考作文考前指导—:卷面文章要做好,注意最基本的限制 (1)书写、文面的限制。从2003年开始网上阅卷以来,高考写作就对此提出了诸多要求: ①作文前不能在作文纸上及其周围作任何标记。 ②书写时不能超过所规定的边框区域,超出部分一律视作无效。 ③用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笔尖适宜使用0.5mm,不得使用铅笔、红笔或圆珠笔等其他笔书写。钢笔(尤其是黑色墨水的)或签字笔书写的答卷被扫描后生成的图像清晰度高且准确,容易识别。 ④电脑阅卷展现在老师们面前的是竖立的字迹,俗话说:字怕上墙。这就要求考生书写时力求做到字迹端正,书写清楚,字距要适当,尽可能写楷书。另外,字一定要写大些。因为每位老师每天要评阅的试卷量很大(有时晚上也要改),眼睛得一刻不停地盯住屏幕,太小太秀气的字很难看清楚。

⑤答题时应先组织好语言再落笔,尽可能减少涂改;如果确实需要修改,则应在错(别)字上斜画两笔即可,不要使用涂改液改错或用透明胶带纸粘扯欲修改的内容。 ⑥答题纸应保持平整和洁净,不要折叠、弄皱。 ⑦考生违反有关规定,造成试卷无法评阅的,后果自负。 高考作文对书写、文面方面的要求,主要看字体优劣、有无错别字、卷面是不是整洁等几个方面。有些年高考作文评卷标准专门设置"书写"项目,赋分高达5分。后来虽说不再单列这个专项,但在"等级评分标准"中有"字体"条款。值得注意的是近年在写作的"基础等级"中加了一个注解,即每错一个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这一点应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视。 (2)标点、字数的限制。标点符号的使用要规范、正确,防止一"逗"到底;要正确区别句号、问号、叹号,不用英文的点代替句号。每一个标点使用都要结合语境,根据表意的需要,准确表达句子的语气,不可随便使用。

高考作文应考指导

高考作文应考指导(一) 一、熟知评分标准,知己知彼。 【关于发展等级的补充说明】 浙江省的作文发展等级分在通常的情况下这样给分: 基础等级30分以下的作文,不给发展等级分;基础等级30分以上的作文,按如下规定给发展等级分: 基础等级30—34分的作文,给发展等级四等分,即1—3分; 基础等级35—39分的作文,给发展等级三等分,即4—6分; 基础等级40—44分的作文,给发展等级二等分,即7—8分; 基础等级45—50分的作文,给发展等级一等分,即9—10分。 当然,这个补充规定并不是不能违反。如果遇到某篇作文在某一方面的确非常突出,即使它的基础等级分数相对低一点,发展等级分也可以给满分。反之也一样,如果总体上觉得这篇作文的发展等级分应该少打一点,也可以适当减去1—2分。 二、选择适合自己的突破口,争取多得发展等级分。 三、增强文体意识,避免四不像。 四、从考题看标准,

08年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都巿和乡村,是我们栖居的空间;都巿生活和乡村生活,是我们平凡的生活。当我们从平凡中回望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和期待。 请以“触摸都巿”或“感受乡村”为题 ..,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09年 26.阅读下面的歌词,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 无论我停在哪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 如果我在风中歌唱,那歌声也是为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 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 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根据歌词所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10年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传说有的雏鸟长大后,会街食喂养衰老的母鸟,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作“反哺”。 人类社会也存在这类似的现象,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的文化影响被称之为“文化反哺”。千百年来,在以父辈对子辈施教为主流的正统传承方式下,文化帆布犹如潜流,隐而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指导(含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指导 (名师精选押题预测+解析答案,值得下载) 精选大题 例:(黑龙江哈尔滨三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一位登山队员参加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在海拔8000米的高度,他体力不支,停了下来。大家都替他惋惜,问他为何不再坚持一下呢?他说:“不,我最清楚,海拔8000米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点,我一点儿都没有遗憾。” ②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起初他选择的是文学之路,但是毫无建树;于是改学油画,但因不善构图、不会润色,又失败了。他的老师建议他改学化学,后来取得巨大成就。 ③格林兄弟从小喜欢德国民间故事,认为民间传说与人文历史有关,但是他们坚持收集了很多传说后还是找不到两者确切的关系。后来一个朋友发现了这本文稿,以童话的形式出版,成为经典名著《格林童话》。 人生之路,应该如何选择“行”与“止”呢?针对以上材料,你有哪些想法或感受?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本题考查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本次作文为材料作文,写作前,先通读材料,整体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白材料蕴含的道理。然后选取合适的角度进行立意构思。本次作文材料是三个人的故事。第一个是一个登山队员的故事,登山队员自知8000米是自己的极限,在别人认为他该坚持的时候,他却毫无遗憾地停下。能理解出,人要有自知之明,当 止则止。第二个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瓦拉赫的故事,瓦拉赫学过文学和油画,但都不成功。最 后改学化学,取得了具大的成功。能理解出,行不通时,当止。第三个是格林兄弟的故事。他们 坚持收集民间传说,想证明民间传说与人文历史有关,最后虽然没能证明,但却成就了经典名著

最新2020年高考作文方法指导

高考作文考场应急的六大绝招 对考生而言,十年寒窗,一“文”不慎,就会折戟沉沙,饮恨考场。这是所有考生不能承受之重 那么,面对考场作文中出现的一些突发状况,究竟该如何应对?相信这不仅是学生考场作文的万一之需,更是提高他们应对高考的信心之所在。作者拿出了压箱底的五大绝招,下水示范,助广大学子一臂之力。 第一招——借力打力 ——当考生作文写着写着,突然发现自己例子举反了,正好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高考作文中,这种情况并不鲜见。 那么,一旦发现自己观点和材料相反,究竟该如何变废为宝,化险为夷呢? 譬如有一年高考作文是写《近墨者未必黑》。 有一个考生举了“孟母三迁”这个材料。但孟母之所以三迁,就是因为“近墨者黑”的缘故。写完后,考生才猛然清醒例子举反了。这个时候的紧张自不待言。那么该怎么补救? 其实,不就一个例证嘛,想明白了,就什么也不要怕。反例正说,说不定由于强大的思辨能力,反而成为作文的一大亮色。我们常常说,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来证明论点。 但例子能够证明论点吗?本质上,无论什么例子也证明不了论点,例子只能表明论点、说明论点,不能够证明观点。因为当我们选择

典型例子的时候,就意味着把不典型的例子、反例子给筛选掉了。这样片面的例子怎么能够证明论点吗? 想想看,如果把被我们筛选掉的反例子拿出来,岂不就证明了我们反面观点了吗? 所以说,例子只能够证伪,不能够证明。 之所以这样说,并非是让我们不重视例子的作用,而是告诉我们,任何例子都有两面性。既然这样,就算不小心举了一个反面例子,我们照样可以左右逢源。 比如在叙述完《孟母三迁》故事后,考生马上就可以这样写: 孟母三迁的故事,表明的自然是“近墨者黑”的道理,但却在无意中泄露了“近墨者黑未必黑”的真相。 孟母三迁了,孟子出息了。但谁能告诉我们,这个出息一定就是孟母三迁的结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但谁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由于历史经验的不可重复性,有人获得了实践的检验权,别的实践就没有了检验的机会;但谁能保证它不是真理?譬如孟母没有三迁,孟子照样会取得成就?甚至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进一步来看,孟母三迁之后,孟子成为亚圣,那么肯定有无数母亲效法孟母,有的三迁、四迁、五迁……为什么真正成名的只有一个孟子? 由此看来,一个人会不会变黑,并不在于他的周围如何,而在于他的内心怎样。矛盾总是通过内因来起决定作用,否则,我们就无法理解战斗在敌人心脏里的余则成们,如何在漆黑中保持自己的铁血

(新)高考作文指导2

高考作文指导(二) 把握住评分标准,实际上也就明晰了高考优秀作文的构成,这样就有了写作追求的目标,下面通过两篇山东省高考满分作文明确高考优秀作文的构成要素。 首先看山东2007年高考试题: 请以“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⑴自拟题目。⑵自定立意。⑶自选文体,且文体特征鲜明。 母亲啊,您可曾知道您坐在门前编制稻草绳,那蓝布褂,那双敏捷而勤快的手将稻草一颠一颠地编成草绳——那幅画面伴随了我十几个春秋啊,母亲啊,那是永不褪色的记忆,伴我一年又一年…… 还记得您那次生病,恰好我放假回家,父亲给了我一把零钱,让我给您买点您爱吃的菜。我低着头行走在人群中,带着上次考试的悲伤,走得很缓慢,在这喧闹的市场上,我无心观察周围形形色色的人,只顾伤心地走着……偶然间,抬头望望菜堆,寻找你爱吃的菜。其实我根本没曾想过你爱吃什么,只是记得您爱吃我爱吃的菜……又是偶尔抬头,老伯在用稻草绳绑着菜,那熟悉的稻草绳……这不是母亲一直编着的稻草绳吗?母亲您那单薄的身体倚在门前,手一颠一颠地将稻草编成绳子…… 还记得那个夜晚吗?天黑黑的,父亲在屋内抽着闷烟,烟雾缭绕,您依旧在门外编着草绳,手一颠一颠的,稻草就编成草绳。我的心沉沉的,再也无力开口要开学后的学费…… 时间好像在那一刻停留,静得可怕,就如我沉沉的心。那句“爸妈,我不上了”在口中转了几圈又咽了回去,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对学习是多么渴望,可家中……母亲,您的手依旧在一颠一颠地将稻草编成绳的一部分。父亲猛地捏灭了烟,起身去了邻家,我依旧心

沉沉的,您依旧手一颠一颠地将稻草编成草绳…… 我回过神来,匆匆地买了您应该爱吃的菜,不忘要了根草绳…… 母亲啊,我就是您手中的草绳,从小编到大……您那在门口编草绳的背影,那双一颠一颠的双手在我的记忆里永不褪色。 后来求学的路上,我总不忘将一根草绳放在枕下,看到它,我就看到了您的身影,您那双永不停息的手,和那一颠一颠的稻草绳,走过了一年又一年……您用那双手告诉了我什么是自强不息…… 分析: 开头(第一自然段)点题定位。 点题:“就在昨晚我还伸手摸了摸枕下的稻草绳”,正好点题《母亲手中的稻草绳》。 定位:“胸中的热血流遍全身……”来定位 为什么“热血流遍全身”?这里边究竟蕴含了母亲怎样的“爱”?开头开宗明义,开门见山,一下子就点明了本文要写的重点内容。 中间(第二至八段)承上详写。 第二段通过母亲“坐在门前编制稻草绳……伴随了我十几个春秋”的事迹,来“承上”突出开头题目,“那是永不褪色的记忆”紧扣话题“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第三段“承上详写”——通过回忆母亲那次生病,“我”去给母亲买点爱吃的菜,看到老伯在用稻草绳绑着菜,定格母亲编绳。 第四段生发联想,联想到母亲为我的学费“一直编着的稻草绳”的细节描写,第五段自己的心理描写、父亲的动作描写以及“一颠一颠”编绳的反复出现的立体画面,这些都形象地表达了我“胸中的热血流遍全身”的原因,表现出母亲深深的无言的“爱”。 第六段承接第二段回到现实,第七段再扣话题,第八段揭示文章的主旨:“您用那双手告诉了我什么是自强不息……” 结尾(第九段)照应深化。

高考作文指导课教案

人教版语文高三上学期授课人程红茹 高考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高考议论文开头“四法”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真对待作文开头的作用并学习几种作文的开头方法。 2、方法与过程:通过揣摩近五年年高考真题开头以及当堂材料训练,进一步掌握四种议论文开头的技巧,提高考场作文速度和水平。 3、情感和价值观:使学生充分认识作文开头层次结构并加强自我积累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并掌握几种议论文好的开头方法。 教学难点:完成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思路:高考满分作文实例分析------当堂训练-----成果展示-----反馈评价----课后批阅-----佳作欣赏 教学方法及建议:1、先学后教,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互动教学情景;2、通过近三年的高考满分作文实例的分析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分析、去体会该类写法中规律及表达效果;3、设计15分钟的课堂练习,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脑动手;4、课堂反馈评价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劳动成果,并有针对性再次指导,进一步巩固写作成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也有人曾这样说:“当你读一本小说的时候,假如它的前三页无法吸引住你,那么这本小说就不值得你去读。”作文就如此,如果它的开头不能吸引住读者,那么就已经失败了一半了。反过来讲如果我们能够在开头就抓住阅卷老师的心,那我们的作文也就成功了一半了。其实好的作文开头也是有大致规律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几种常见的、容易出彩、便于掌握的作文开头方式。 二、合作探究:揣摩一下高考满分作文开头方法,请总结出每种开头方法是什么(提示:注意探究句子之间层次的关系)。 1、法 山羊过独木桥

高考语文一本通(五):作文指导

第五版块:作文(60分) 高分口诀: 审准题有亮点卷面美 一.高考作文的基本类型: (1)命题作文(2)话题作文(3)题意作文(4)材料作文 二.高考作文的写作要领: 第一: 审题与立意---------口诀: 抱着话题打滚 第二: 定体与构篇---------口诀: 选择最擅长的文体 第三: 突破与升格---------口诀: 要有若干亮点 ●第一步审题,确定写作的重点与范围。 (一)话题作文的审题: 话题作文一般由“引入性材料+阐释性话语+话题核心词+写作要求”构成。“材料”主要用来引出话题,同时对话题的走向起导向和提示作用;“提示语”主要是启发审题立意,打开写作思路;“要求”则是写作时注意的事项,写作时不可轻视。话题作文审题包括:审材料,审提示,审话题,审要求。最关键的是审话题,包括审准话题的写作范围与写作重点。 ⑴单个词语型话题:其话题本身是一个字或词语。名词要注意其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如: “脸”本义“人脸部”,引申义“表情,情感”(妈妈的脸指妈妈的关爱),比喻义“面貌”(城市的脸)。形容词与动词话题,写作时根据立意,补出主语或宾语后,按后面的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的方法确定写作范围与重点。 ⑵偏正短语型话题:正部是写作的重点,偏部限定写作范围。如:生存的智慧,“智慧”是写作的重点,“生存”限定写作范围,即“智慧”只能是“生存”方面的“智慧”。 ⑶动宾短语型话题:动词是写作的重点,宾语是论述的对象范围。如:战胜诱惑,“战胜”是写作的重点(为什么要战胜,怎么样战胜),“诱惑”限定战胜的对象只能是“诱惑”而不是别的。 ⑷主谓短语型话题:谓语是写作的重点,主语表示谓语论述的对象。如:答案丰富多彩,“丰富多彩”是写作的重点,“答案”则限制丰富多彩的对象只能是“答案”,而不是别的事物。 ⑸并列短语型话题:主要是关系型话题,写作时以一者为主,两个方面对比贯穿全文。关系型话题的主要关系有:①依存关系,如《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②主次关系《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③取舍关系,如《材与非材》;④条件关系,如《人文素养与自我发展》。 ⑹完整句子型话题:以谓语为写作重点,同时注意主语,宾语和修饰语对对象和范围的限制。如:细节决定成败,谓语“决定”是写作重点(为什么决定,怎么样决定),“细节”“成 败”则表示“决定”的范围对象。 特别强调:审题时,要注意话题中的词语的本义、比喻义、引伸义或其它特殊意义。深入准确地挖掘这些含义,往往会适使文章立意深远深刻。 (二)命题作文审题与话题作文的比较: 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虽然不是同一概念,但二者有交叉的地方。有些命题本身就是话题,如“安”(05北京)、“愿景”(06天津)、“谈意气”(06湖南)等等,这样的命题与话题作文,二者立意完全相同。而有些命题就不能仅仅把它看作话题,因为它已经是作者的观点或

2015高考备考高考作文最新预测三十题及写作指导(整理精校版)

2015高考作文最新预测三十题及写作指导 作文辅导 0310 2153 2015高考作文最新预测三十题及写作指导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阿里巴巴总裁马云说:“我们没法学习比尔〃盖茨,也没法学习李嘉诚,因为他们实在太强大了,你也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学。真正的榜样一定在你附近。如果你刚开始开小饭馆,你的榜样应该在你斜对面的那个饭馆。他的饭馆为什么门口排队的人那么多,而我的店里服务员却比顾客多?他是你学习的榜样,榜样是一点一滴学上去的。如果你愿意从今天开始改变自己,一点一滴去做,那成功就不是浮云。什么是伟大的事?伟大的事就是无数次的平凡、重复、单调、枯燥地做同一件事。我们既要有像兔子一样的速度,又要有像乌龟一样的耐力。”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悟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写作指导] 此则材料作文的核心立意是做人做事要选定身边的榜样,从点滴提高自己做起;反对的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立足文中的核心词语,可以这样表述立意: ●平凡成就伟大 ●点滴积累,终成飞跃 ●脚踏实地,执著前进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一本名叫《虎妈战歌》的书在美国引起轰动,该书介绍了耶鲁大学华裔教授蔡美儿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的故事,她要求女儿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虎妈的教育方法引起美国关于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讨论,虎妈也登上了最新一期《时代》周刊封面。 美国一些媒体认为,在教育子女方面,中国母亲的严格教育似乎更见成效。而在素质教育之路上蹒跚起步地中国母亲们则开始困惑,宽松的家庭氛围,不是更能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吗?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此则材料触及的是当下教育的热门话题。材料中,命题人并没有表明自己的价值取向,但是,在字里行间,可以看得出来,中国许久以来饱受批评的所谓“应试教育”或者说“严格教育”,正在引起世人包括美国人的反思。虎妈之所以成为《时代》的封面人物,即是证明。 显然,中国家庭的严格教育和美国家庭的宽松教育各有其合理性,凡事不可走极端。最佳立意可以表述为: ●家庭教育,宽严相济才是真 ●严格不是死板,宽松不能放羊 ●家庭教育,岂能随随便便成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