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3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导学案

1.3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导学案

1.3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导学案
1.3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导学案

高一课堂教学导学案

1.关于地球自转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绕两极点自西向东逆时针旋转

B.地球自转360°,需时间23时56分4秒

C.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均为15°/秒

D.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为30千米/秒

2.当地球自转时,地表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等于零的地点是()

A.极圈

B.极点

C.回归线

D.赤道

3.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是指围绕地心的运动

B.地球自转围绕的中心是地轴

C.地球自转时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

D.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4.下列城市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慢的是()

A.哈尔滨

B.广州

C.重庆

D.北京

5.北京和香港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正确的是()

A.两地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B.两地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香港

D.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大于香港

6.与诗句“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A.90°W 89°S

B.80°E 40°N

C.10°E 1°S

D.180°W 71°N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节的内容是有两大部分组成,其一是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其二是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地球运动的特点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理论,是引导学生理解昼夜长短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的关键,对于认识和学习地理后续知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都有着重要意义。 学生分析:但这节内容又涉及了很多学科的知识,综合性很强,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要求较高,内容涉及的空间概念又较多,很难直接感知,会使学生感到抽象,对于刚从小学毕业的初中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相当低,在学习时会感到很困难,不容易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积极运用一些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观念、方向和周期;了解公转运动的特征、公转中二分二至的时间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 2、通过演示地球运动和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动手、读图分析能力;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解释昼夜更替、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 重点和难点: 重点: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方向和周期

2、五带的名称和界限 3、公转的特征、二分二至的时间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4、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难点:1、自转产生的地方时差。 2、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3、四季的形成 4、五带的特征 教学准备:地球仪、手电筒、地球运行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寒来暑往的四季变化,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自然现象。那么大家知道这些现象的形成原因吗?学习本节内容后,同学们就能找到答案了。看课件,从图上可以看到地球在运动,他的运动方式是自转和公转。 板书: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一)、自传运动规律 1、概念 2、方向 3、周期 演示: 教师用手轻轻转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自转。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1)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第一课时) 霍邱县马店镇张井学校王宗林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基本特征,并进一步学会列表比较的地理学习方法。 2、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 学习重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基本特征和地理意义。 学习方法: 观察观察演示法、读图法、列表比较法、想象法 导学过程 导学活动一:地球的自转 对照地图册,自学课本P11—P12(包括“阅读材料”和“活动”),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绕着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北极上空往下看是针南极上空看 是针),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也就是。 3.由于地球是一个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是,未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是。 4.地球不停地自转,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 导学活动二:地球的公转(阅读P13第一段第二段和图1.18) 5.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不停地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6.地球公转的重要特征是。 7.地球不停的公转,会产生什么现象呢? 导学活动三 8.列表比较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和意义 自转公转 定义 绕转中心 方向 周期 地理意义 达标练习(约10分钟) 1.地球自转是() A.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 B. 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C.绕着太空不停地旋转 D. 绕着北极星不停地旋转 2.太阳总是东升西落,是因为() A.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 B. 地球不停地自东向西旋转

C. 地球不停地自北向南旋转 D. 地球不停地自南向北旋转 3.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A.一天 B.一年 C.24小时 D.365天 4.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 A.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B.地球的自转和不透明性 C.地球的自转和透明性 D.地球的公转和不透明性 5.地球自转和公转特征相同的是() A.方向 B.周期 C.速度 D.产生的地理现象 6.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 (1)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3)地球自转的周期是,方向是;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⑷地球自转在地球上产生了和现象。 7.(1)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时,其轨道像什么形状? (2)地球公转时,是直着身子,还是斜着身子? (3)地球公转时,地轴指示的方向有没有发生变化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地球的运动》复习课教学设计

《地球的运动》复习课教学设计 《地球的运动》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地球的运动”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意义。自转和公转分别 从方向、周期和速度等方面来说明地球运动的规律,它 们是地球运动的本质属性。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是地 球科学重要的理论基础,并为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奠定了基础。而黄赤交角的存在,是地球运动(公转)的地理意义产生的基础,也是学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承 前启后的“桥梁”。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和正午太阳高 度的季节变化是地球运动的结果,也是四季和五带形成 的原因,还对后面第二章大气环境中有关气候知识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地球运动具有承上启下 的作用,它既是高中地理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考点所在,因而也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基础。 对于地球运动内容的理解,要涉及到数学及物理上的相 关知识,而学生这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理解起来有一 定难度,而这部分小知识点又比较多,如晨昏线、方向 判断、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的变化等等。无论是对于 学生还是老师来说,地球的运动部分无疑都是高一乃至 整个高中教学中的难点。很多学生只要一提到地球运动

就头疼,总是觉得难,有些内容总是搞不清楚,就像永 远过不去的坎,甚至一直要持续到高考结束。作为复习课,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这些知识融汇贯通,使学生 在老师的帮助下充分掌握并能达到熟练运用,则是我们 教学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课标对该内容的教学要求: 1、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运用教具、学具,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二、学生分析 高一8班是我们学校的重点班,大部分学生具有良好的 学习习惯和扎实的基础知识,也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有了一定的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知识 基础,再加上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对于基础知识的掌 握应该问题不大。但因学生之间个体差异,对于地方时 计算、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等方面内容,虽有一定 感性认识,但理性的认识很少。而且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语言具有专业性的特点,还涉及数学立体几何、物 理圆周运动等知识,而学生这部分知识尚未学过,再加 上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不强,所以仍有较大的学习难度。这部分知识偏重理科,逻辑性较强,而8班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大,善于动脑思考,积极性较高。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范围及光照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地球运动演示,说明地球自转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3.情感与价值: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的,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与地球运动有关,从而树立唯物论和无神论观点。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 由于地球的运动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那么同学们一定会想了,地球是怎么样运动才造成这两种情况的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板书),学习目标是——(出示学习目标) 二、学习新课 (一)自学指导 认真自读课本P9——P10,思考下列问题,在课文中或图上找到相关答案并圈点勾画,约6分钟后各小组围绕疑难问题讨论交流,比谁自学能力强,自学效率高。 1.地球的自转——读图1.15思考: ①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 ②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小时,也就是一天。 ③由于地球是一个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因此,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 ④地球的自转,产生了现象。

⑤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所以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是不同的,我国东面的日本要比我们(早、晚)见到太阳,所以时间比我们要(早、晚)。按地球24小时转动360度来计算,经度每隔度,时间相差1小时。 (二)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督察。 (三)学习小组围绕疑难问题讨论交流。 (四)检测、点拨 (五)学生质疑,教师释疑 ⑴地球在转吗?地球走得这么快,为什么我们竟一点也感觉不出地球正载着我们向前飞驰呢? 【教师释疑】对于这个问题,我国东汉时代有一本叫做《考灵曜》的书写道“地恒动不止,而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闭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也。”如此比喻很贴切,同样的道理,天上的星星离我们实在太远了,在短时间内,例如几分钟、几秒钟,它们显现不出太大的变化来,由于缺少对比的景物,人们就很难觉察地球在运动了。 ⑵如果地球自转速度变慢或变快,地球会有变化吗? 【教师释疑】如果地球自转速度变慢,即周期变长,则对着太阳的半个地球因接受太阳光照射时间长而持续升温,背着太阳的半个地球因接受不到太阳光照射时间长而持续降温,从而使地球昼夜温差变大。反之,昼夜温差变小。这两种情况均不利于生物的生存,甚至会导致生物灭绝。 (六)学生合上课本,教师引导系统小结。 三、规律总结: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而且总是从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地球上的不同地方,也就出现了时间的差异。东边的时刻总是比西方的时刻早。按地球24小时转动360度来计算,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四、课堂巩固 第二课时

地球的运动 导学案

1.3地球的运动导学案设计者: 姓名:班级:组长:学科长: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以及公转的轨道和黄赤交角。 2·了解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理解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 3·昼夜交替和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4·了解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演示实验和模拟似实验,增强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2·通过模拟实验和绘制地球运动图示,增强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3·通过自学导读,学会收集地理信息的方法,培养整理、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逐渐形成地理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活动,形成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读图、绘图活动,培养学生地理审美情趣。 3·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认识宇宙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而言的,认识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难点: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区别;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掌握判读和绘制日照图的技能。 【学习任务】 导入:宇宙中的任何物体都是处于不断运动之中的,我们的地球也不例外。地球的运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主要的运动方式就是自转和公转。关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同学们知道哪些呢? 自主学习: (一)通过填表巩固地球自转的定义、旋转中心、运动方向、周期、速度。

请同学们在图中恰当的位置用箭头表示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阅读“地球自转的周期”图,填出恒星日和太阳日,并分别 写出恒星日和太阳日时地球自转了多少度?花了多少时间? (二)通过填空巩固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P17) 1、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辨析一下,“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什么不同原因导致的? 思考:地球不自转给有昼夜交替现象出现吗?如果有,它的周期是多长?如果地球是透明的,会有昼夜交替现象吗? 昼夜交替的周期是1个太阳日,就是小时。 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注意观察晨昏线的移动方 向及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 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1)晨线:自西向东,由半球进入到半球的界线; (2)昏线:自西向东,由半球进入到半球的界线。 右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线上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1

1.3地球的运动导学提纲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以及公转的轨道和黄赤交角。 2·了解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理解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 3·昼夜交替和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4·了解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 3·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认识宇宙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而言的,认识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难点: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区别;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掌握判读和绘制日照图的技能。 自主学习: (一)通过填表巩固地球自转的定义、旋转中心、运动方向、周期、速度。 自转运动 定义 旋转中心 特点 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稳定的,地轴北端始终指向附近。 运动方向平视:; 从北极上空看,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方向。 周期1恒星日—小时分秒(真正周期,自转3600);1太阳日—小时(昼夜交替周期) 速度角速度:线速度 请同学们在图中恰当的位置用箭头表示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二)通过填空巩固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P17) 1、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辨析一下,“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什么不同原因导致的? 思考:地球不自转给有昼夜交替现象出现吗?如果有,它的周期是多长?如果地球是透明的,会有昼夜交替现象吗? 昼夜交替的周期是1个太阳日,就是小时。 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注意观察晨昏线的移动方 向及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 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1)晨线:自西向东,由半球进入到半球的界线; (2)昏线:自西向东,由半球进入到半球的界线。 右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线上 2、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 活动:如图,AB两地,适宜建港口的是, B 可能淘到砂金的是 2赤道地区为什么少台风?

人教2011课标版初中地理七上第一单元第2课《地球的运动》复习教学设计

《地球的运动》复习课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教学重点: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定义、方向、周期和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 1.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自转过程,理解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等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2.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公转过程,白昼和黑夜时间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等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寒来暑往的四季变化,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自然现象。这些自然现象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 一、地球运动的特点 探究一:“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蕴含着哪些的地理知识? 学生活动:(1)讨论 (2)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运动 (3)分别绘制地球“自转”和“公转”示意图 (4)结合下表总结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区别、联系。 教师小结: 地球在自转的同 时,还围绕太阳 不停地公转,每 一种运动有自己 的特点并产生了 一些特殊的地理现象。 二、地球自转的产生的地理现象 比较的项目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 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 围绕的中心地轴太阳 周期1天1年

探究二:为何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学生活动:讨论 教师小结: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并且在不停的自转, 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探究三:在巴西奥运会期间,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在半夜观看比赛, 难道比赛是在当地半夜举行的吗? 学生活动:(1)讨论 教师小结:昼夜更替现象和时差是地球自转产生的两个重要现象。 三、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探究四:(1)马鞍山一年中每天白昼的时间一样长吗? (2)我们现在正处在春季,再过十几天我们就将进入到夏季,每个季节给大家的感受是不 同的,这是如何形成的? 学生活动:讨论 教师小结: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从而使得同一地点在不同的时间获得的太阳光热有了差异,从而有了季节的变化。 过渡: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在一年内,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不同,冷热就有差别。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分成了五个带。 学生活动:完成部分相关练习。 课堂小结:略 板书设计: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特点 二、地球自转的产生的地理现象 三、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地球的运动(1)

2017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运动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2.掌握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等现象 3.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 4.能够运用地球公转示意图说明二分二至的时间、昼夜长短等特征。5.掌握地球自转产生的四季变化和五带等现象。 二、预习要点 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 三、预习内容 考点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地球的自转、公转概况 2.地球公转及四季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考点2: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及特点

探究案 探究点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1.自转的方向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如下图在北极用箭头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即逆时针方向)。 【规律总结】 地球自转的方向在北极上空看,地球是逆时针旋转;在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旋转。如图所示: 北极上空俯视图南极上空俯视图 2.公转的方向 地球的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一致,也是自西向东旋转。一般的表示公转方向是在地球的公转运行轨迹上用箭头表示。如图所示: 例1:图示意地球仪表面南北极点及经纬线的分布。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箭头中,能正确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a B.b

C.c D.d (2)读图可知,纬线的特点是( ) A.形状为圆形 B.形状为直线 C.各条纬线长度均相等 D.指示南北方向 (3)M点的经纬度是( ) A.(60°W,30°N) B.(30°E,40°N) C.(60°E,23.5°N) D.(30°W,45°N) 例2: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时,你观察到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探究点二、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自转的时候,会形成昼夜交替现象,而且总是自东方迎来日出,所以形成了时间的差异。 【易错分析】 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而致,和地球的自转无关;昼夜更替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而致。 例3:下列事实中,主要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 A.宜昌的小刚同学清晨起床,观看欧洲足球赛的现场直播节目 B.一年中,学校操场上旗杆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有季节变化 C.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 D.山顶气温比山麓地带低 探究点三、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1.四季的变化 由于地轴相对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的倾斜角为66.5°,所以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最北界线是23.5°N,最南界线是23.5°S。如此往复,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也

七年级地理上册 1_2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新人教版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季节的变化。 2、利用地球上的五带分布图说出五带划分的界限,并能够举例说明各带的特点。 学习重点: 1、季节的变化。 2、五带的划分。 学习难点: 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能够结合当地季节变化的实例,说明其与地球公转的关系。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次备课 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 2、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二、自主学习 1、学习任务一:地球的公转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________不停地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_ ___,公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__。 2、学习任务二:季节的变化 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形成; 冬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夏季少,形成;春分日和 秋分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夏季少,比冬季多,分别形成和。 南半球和北半球。 3、学习任务三:五带的划分 (1)、五带划分的依据:人们根据,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2)、五带的名称:①、②、③、④、⑤

(3)、看P14图1.19识记五带的分界线及范围: 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 (4)、各带的气候特征: 热带: 寒带: 温带: 三、合作探究 地球公转对人类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四、巩固练习 1、以下时间,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是()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2、我国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寒带 3、极昼极夜现象发生在()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寒带 五、小结 六、作业布置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初中地理导学案:地球的运动

§1.2.1地球的运动 【自学内容】“地球的自转”和“地球的公转”(11—13页) 【自学目标】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基本特征,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 【自学重点】 1、地球自转和公转基本特征。 2、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自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地球的自转 读图1.14和课本P11—P12文字(包括阅读材料和活动),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绕着________地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________,也就是________。 3、由于地球是一个________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________,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是________,未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是________。 4、读地图册,地球的自转方向,从北极上空、南极上空看各是什么时针方向旋转? 5、地球不停地自转,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 6、地球上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7、地球上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 学习任务二:地球的公转 读P13地球公转的第一段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________不停地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公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__。 【合作探究】 1、为了便于不同国家的旅客了解和掌握时间,宁城宾馆服务总台的墙壁上挂 了一排电子挂钟。读图思考下列问题:

某英国旅客在宁城县从事活动应以_____________的时钟为准,他关心自己祖国的社会生活应该参照_____________的时钟时间。从各钟可以看出,北京时间和伦敦时间相差______小时,北京时间和东京时间相差______小时。为什么上述各城市的时刻不同? 建构知网 学效检测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运动2

蓬安二中初一地理导学案编制:邓道成2010.08.04 编号:04 班级:姓名:小组:评价: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认识地球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规律。 2、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 3、初步了解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知识。 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能用简单的工具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地球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探索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必须具备科学的精神、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重难点】: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认真阅读课本及插图,使用双色笔把课本上的重难点勾画出来并进行记忆。

2.独立认真完成学案,用红笔做好疑难问题记录,以备讨论时做到有的放矢和高效。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复习巩固:提问回答经纬线和经纬度的特点。 (二)、导学部分: 1、地球运动的形式有和。 2、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区别和联系: 二、合作、探究、展示: 1、用手轻轻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 观察分析: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时针方向转动。 2、仿照书P16图1.18,用手电筒作为光源,照射在地球仪上,观察并思考: ①此时地球仪上被照亮的部分占地球仪的;未照亮的部分占地球仪的, 此时,中国是,美国是。 ②在地球上,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称昼半球,未被照亮的部分称夜半球。

那么,昼半球占地球的,夜半球占地球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我们称为晨昏线。 ③沿地球自转方向轻轻拨动地球仪180°,此时中国是,美国是。沿地球自转方向连续拨动地球仪,观察中国和美国昼夜更替情况,思考,地球上为什么会产生昼夜更替?每完成一次昼夜更替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④思考:中国北京和日本东京谁将更早迎来曙光?为什么? ⑤人们以1天为单位的起居和作息时间与地球自转有什么关系? 三、当堂检测: 1、在地球上,太阳之所以东升西落,是由于() A、地球自转运动所致 B、地球公转运动所致 C、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相互垂直 D、地球形状不是一个正球体 2、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 A、周期 B、方向 C、饶转中心 D、产生的地理现象

七年级地理上册 1_2 地球的运动学案3新人教版

地球运动 课题:地球运动课型:复习编号 主备人:审核:小主人:学生 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加深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认识。 2.增强对地球运动变化规律及产生现象的认识。 3.学会对五带划分图的灵活运用。 一、自主学习目标导学 知识点链接:由知识难点经纬网谈到复习的意义。 自学导读:1.自觉把11—14页课文内容认真复习理解,体会其中的知识难点解决不了的提出。 2.检查自己所做《学检》,提出难点问题。 目标一: 1.五带的划分:人们根据地球表面得到太阳光热的多少划分了五带,其划分界线是和极圈。 1)北极圈即北纬度纬线是和的分界线; 2)南回归线即南纬度纬线是和的分界线。 3)热带有现象;寒带有现象;温带四季变化明显。 2. 地球运动定义绕什么转运动周期产生现象 目标二:3.北半球季节与南半球季节,但它们日期相同。 节气日期太阳直射北半球昼夜长短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探究提示:灵活运用相关知识并体会其中道理。 本节课的重难点:知道地球运动的规律及产生现象;能够知道五带划分的范围。 疑难点记录:地球运动的规律及产生现象。 二、合作互助质疑解惑 学习组成员间相互提问基本知识点。 三、自学展示精讲点拨 1. 地球运动的规律及产生现象。 2. 五带划分的范围及产生现象的运用。 四、感悟成功颗粒归仓 1、知识归纳: 2、感悟成功:五带各自产生的现象。 五、达标测试巩固落实 1.下列日照图中,表示6月22日昼夜状况的是 2..下列各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北极圈内 B.赤道上 C.南回归线上 D.北纬50度 3..3月21日至9月23日,正午物体影子始终朝南的地区可能在 A.赤道以北地区 B.赤道以南地区 C.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D.南北回归线之间4.一年中我国各地白昼时间都开始变长的日期大致是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 日 D.12月22日 5.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并在A、 C两处画出夜半球。 (2)当地球公转到A点时,公转的速度较 ,此时正值北半球的季。 (3)当地球由B点向C点运行时,公转速度逐渐 变,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变。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学案)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学案) 【知识点与学习目标】 【学习过程】 ● 地球的自转 1.阅读课文。在图1中甲乙丙三幅图上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并标出乙图中经线的度数。 2.读教材P17图1—3—3,理解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含义 3.读右图2,比较不同纬度处地球自转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差异。 ● 地球的公转 读教材P17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思考回答: 1.在下图中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并标出“近日点”、“远日点”。 2.太阳什么时候经过近日点和远日点? 3.太阳经过近日点和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有何变化? 4.为什么北半球夏半年的时间会比冬半年长? S 甲 乙 丙 0° 30°E 60°E 图2

●列表比较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基本规律 ●黄赤交角 1.在上图中填注:南极、北极、地轴、黄道面、赤道面、黄赤交角及度数、地轴与黄道面夹角的度数。 2.为什么看上去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几乎没有变化? 3.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原因? 4.思考黄赤交角的度数与地球上五带界限有何联系?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在左下图表示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回归运动。在图中的四个标记点附近写出北半球的节气。

2.在右上图中画出地轴(注意倾斜方向),标出各点对应的季节。 【反思与小结】 【每课一练】 1.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北半球自西向东,南半球自东向西;②南北半球都是自西向东;③从北极上空看地球逆时针自西向东自转;④从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自东向西自转(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发射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线速度密切相关,据此分析下列发射场中最有利于卫星发射的地点是( ) A .拜科努尔(46°N) B .肯尼迪(28°N) C .酒泉(40°N) D .库鲁(5°N) 3.为了将卫星送入太空,向什么方向发射火箭最节省燃料( ) A .东 B .南 C .西 D .北 4.下列有关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地球自转线速度北京比深圳小 B.地球自转角速度伦敦与纽约相等 C .南北极点地球自转角速度为零 D.地球自转速度广州比上海大 5.下列时段中,太阳直射南半球,且直射点不断向北移动的是( ) A .3月1日至6月1日 B .10月1日至12月1日 C .12月10日至次年2月1日 D .2月4日至3月15日 6.读图1-3-8,若θ角增大1°,则( ) A .L 1、L 2两纬线的位置均南移 B .太阳直射点运动的范围增大 C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延长 D .地球上温带范围扩大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学案) 【知识点与学习目标】 【学习过程】 图1-3-8 α

2019人教版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导学案共3课时语文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1学时)---地球自转、公转的基本规律 【】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般特点。 2.掌握太阳直射点移动的一般规律。 3.运用地球运动的特点分析相关的自然现象。 【重点、难点】 重点: 1、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一般特点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难点:理解黄赤交角及其地理意义 【学习流程】( 1 课时) ●自主学习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1、地球的自转运动 (1)概念:地球绕其的旋转运动。 (2)方向:。从北极上空看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 呈方向旋转。 (3)周期: 4)速度(参考点名称长度距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恒星除南北极①角速度: 星日之外,任何地点都相等,太阳。均为太阳日 因纬度不②线速度: 0 最小为最大,同而有差异, 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5)、地球的2

关系因素影响公转运动负相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概1(纬度关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念:地球绕正相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海拔的运动。关)公2(转轨道:是的椭圆形轨道。)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3 。)周期:(41 年,即 5)速度:(太阳直射点的 二. 公转速度时间公转位置动移、黄赤交角:过1最月初近日点 的地心并与地轴垂直月初最远日点称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称为为 目前黄赤交角是。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叫做。 2、黄赤交角的变化带来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3 年1___________1()周期:页 1 第 (2)移动规律 【合作探究1】 读图并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说明图中A、B、N三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 (2)当图中A点自转一周又回到出发点时,所用时间是,叫做一个日。(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表示在地球哪一位置?其线速度约为多少? 【合作探究2】

地球的运动学案.doc

地球的运动学案 ?一、地球的自转运动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着①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 5 2.地球的自转加律 中心:② .占仆,赤道上空看:呈⑤______ 针方向旋转 方向----------- 北极上空看:呈⑥_______ 针方向旋转 [ 照 ------ 1南极上空看:差⑦针方向旋转 周期:⑧______ 〔速度:每小时转⑨度 ,3.产生的地理现象 (1)昼夜更替:朝向太阳的半球是⑩,背向太阳的半球是?,昼夜 交界处是?缓’ (2)时间的差异:同纬度地区,位置偏东的地方要比位置偏西的 地方先看到⑥ ,即东边的地方时要比西边?—O P二、地球的公转运 动 1.地球的公转:地球绕?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公转。 2.地球公转规律 E [中心:?_______ K 方向:自? _______ 向_________(50 __ 针方向旋转) I J周期:?(即?天) ,公转轨道形状:近似正圆的? E 特征:地轴?_________ ,且空间指向?_______ 〔倾斜角度: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为?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极夜现象变化规律:一年中北半球冬至日,昼最短,夜最 氐。秋分到冬至,北半球极夜现象变化规律是从北极点扩大 到北极圈。 2.极昼现象变化规律:一年中北半球夏至日,昼最长,夜最 短,春分到夏至,北半球极昼现象变化规律是从北极点扩大 到北极圈。 3.昼夜K短变化规律: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北半球昼长夜 短,南半球昼短夜长。从秋分日到第二年春分日,北半球昼 短夜南半球昼长夜短。 4.昼夜K短的变化规律图解(以北半球为例): 3月21日 9N23 日 5.二分二至日、昼夜K短变化表解 H期太砒 射点 耗夜长短情况 北半球南半球救地内则 北丰球MSB 在北回 度H贱夜■长 北槌HI以北极 转南■■以 北V球在南阳 flit ItttM MXttft 。分,收分在M AM等长“位等K ?分景收分H (北申球Jt 半 年)在北 夜tt? 郎度 建商北Wttft 3.地理意义:(D?变化,(2)?变化. (3)3 变化,(4)?的季节移动。 r三、二分二至日(北半球)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i .二分二至日(北半球) (1)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______ ,其节,为③ ______ 0 3,4,5月为?季. (2)6月22 H前后.太阳直射勘,其节,为渺一, 日,6、7、8月为①季。, (3)9月23 H前后,太阳直射⑦.其节气为? H.9J0J1月为您季。 (4)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务,其节气为 ?日,12、1、2月为勘季。 2.挡夜长短的变化 (1)3月21日一9月23日,北半球昼船夜。, 南半球昼曲夜?O (2)9月23日一3月21日,北半球牡?夜?, 南半球钢夜前O ■四、地球上的五带 1.五带的划分依据:人们根据胡在地表的分布状况。 2.五带的划分界线分别是敖和翎o 3.五带的名称:(】)?带;(2)?带; (3)国带;(4)@带;(5)?带“ 二、昼夜现象、昼夜更替现象、昼夜长短变化现象的形成原 因 1 .昼夜现象的产生:昼夜的形 成与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有 关,由于地球是个不透明,不发 光的球体,在地球静止不动时, 被太阳照射的半球为白天,未被 太阳照射的半球为黑夜,昼和夜 便形成了O 2?昼夜更替现象的产生:地球 静止不动时,昼和夜便形成了,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 自转,昼和夜就不停地交替,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其交 替周期约为24小时。 3?昼夜氐短变化现象的产生:地球公转使昼夜女短作周期 牲变化,其变化周期约为365天。 三、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规律 1.春分日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 移至23.5oN时,为夏至日;南移到赤道时,为秋分日;继续 南移至南回归线时,为冬至日。之后向北移至赤道时,为次 年的春分日。 2.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是北回归线,最南界线是南回归线。 每年太阳直射点总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南北回归线上, 太阳符年直射一次,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符年直 射两次。 3.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整个过程是由“南回归线一赤道 一北回归线气 4.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时:整个过程是由“北回归线一赤 道一南回归线” 大M JL 庄电球4L面的停靖统徒 北幸球JC麦日光JR示竟图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1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1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一、学习目标导引 节课 标 要 求教材主要 内容 学习要点自我评 价 地球的运动分 析 地 球 运 动 的 地 理 意 义 地球运动 的一般特 点 1、理解和比较地 球自转和公转的 规律和特征 地球自转 与时差 2、分析地球自转 的地理意义,重点 是掌握地方时与 区时的计算方法, 理解国际日界线 两侧时间和日期 的关

二、预习提示 1、地球上看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 2、欧洲足球锦标赛直播我们为什么要深夜或凌晨才能看到? 3、为什么夏天北京白天长过广州,而冬天北京白天又比广州短? 三、知识结构线索 产生时差,地转偏向力等 地球自转赤道平面昼夜长短变化时间变化形成四季 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移动 地球公转黄道平面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纬度变化划分五带

四、重难点突破 1、通过活动,类比来理解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区别 到户外一个开阔的地方,把自己比作地球,在离自己5米的地方插一根杆当作太阳,在远处找一个标志点作为恒星,自己站立,一只手平举指向杆和远处的标志点成一直线,先假设地球不公转,只有自转,自己原地转一圈代表地球自转一周,请同伴观察——自己的手转了一圈后仍然“同时”指向杆(太阳)和远处标志点(恒星),然后再模拟地球的真实运动即自转的同时公转,自己旋转身体的同时向前走,请同伴观察自己旋转一周后手指向了远处的标志点(恒星),但还没有指向杆(太阳),要继续转多一个角度才能指向杆(太阳),然后请每个同伴自己做一遍,以理解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差别。 2、以北极为中心的地球日照图设问,画图计算来理解、掌握地方时、区时计算,国际日界线两侧时间与日期的关系。

2021秋人教版七上第二节《地球的运动》word导学案

2021秋人教版七上第二节《地球的运动》word导学 案 一、学习目标与本节重难点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一刻不停地在运动。 2.把握地球自转的规律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3.了解公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4.初步明白得地球公转产生四季变化现象的缘故。 5.会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能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 (二)本节重难点 重点: 1.自转的规律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2.明白得地球公转产生四季现象的缘故。 3.会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能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 难点: 1.自转的产生的地理现象及缘故。 2.明白得地球公转产生四季现象的缘故。 3.会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能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 二、预习导读(认真阅读课本图文资料,勾画重点内容) (一)地球的自转 1.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的旋转运动。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转一周的时刻为小时,也确实是。 2.地球是一个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也就不断的更替,而且总是方迎来清晨的曙光,方送走黄昏的日落。 3.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点,也随着地球的自转显现了的差异。 (二)地球的公转 4.地球在绕地轴自转的同时,还绕太阳不停地运转,称为地球的_______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周期为_____年。 5.地球公转时,由于地轴倾斜的空间指向保持_______,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_______照耀的情形也不完全相同,因此便产生了的变化,即、、、。 6.23.5°N称为,南回来线的度数是;北极圈的度数是,66.5°S称为。 7.在同一时刻里,纬度不同的地点,受到太阳光照耀的情形也_______,冷热就有_______。人们依照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将地球表面划分为______个热量带: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 8.热带与北温带之间的界线是,热带与南温带之间的界线是;北温带与北寒带之间的界线是,南温带与南寒带之间的界线是。 9.热带地区气候,温带地区四季,寒带地区气候。 三、课堂导学 1.从南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各有什么特点?

人教版地理必修1《地球的运动》word学案

人教版地理必修1《地球的运动》word学案 第1课时 【重点】 1、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角速度和线速度; 2、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周期、速度; 3、地球自转与昼夜更替、时差的形成; 4、把握晨昏线的判定、地点时及区时的运算方法。 【难点】 1、晨昏线的判定; 2、区时和地点时的运算; 3、日期换算。 【主干知识】 一、地球运动的一样特点 地轴:地轴的空间位置差不多上是的,其北端始终指向邻近。 从北极上空看,呈方向旋转。 方向:自向 从南极上空看,呈方向旋转。 1.自转恒星日:真正的周期,地球自转,用时。 周期太阳日:昼夜更替的周期,地球自转,用时。 角速度:极点为,其他各处相同,即。 速度 线速度:自向减小(赤道处最大)。 方向:自向,从北极上空看呈;从南极上空看呈。 周期:一个年,日时分秒。 形状:近似正圆的。 2.公转轨道近日点:初。 远日点:初。 角速度:平均:,点较快,点较慢。 速度线速度:平均:,点较快,点较慢。

<练习> 1.试用三种方法表示地球的自转运动。 (1)标在两极邻近的地轴上(2)标在以北极为中心的极视图上(3)标在纬线上2.在地球公转轨道上标注:公转方向、太阳(用?表示)以及近日点、远日点、春分日和秋分日时的地球位置(用 地球公转轨道 二、地球自转与时差 缘故:地球是、的球体。 昼夜 分界线(圈):线(圈)。 缘故:地球不停地。1.产生昼夜更替周期:小时(1太阳日)。 昼夜更替 意义:制约人类的起居作息;地球表面 变化不大,生命有机体得以生存和进展。 时刻的确定:依照同一纬度地区各地看到太阳的迟早而定。 概念:因而异的时刻。 经度相差15°,地点时相差小时。

地球的运动(三)导学案.doc

学案装订线 内不要答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三)NO. 5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提高判读光照图的能力;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运用地球运动的原理问题的方法; 3.激情投入,享受成功,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课前预习案 【学法指导】 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划课本并写上知识点、标注序号;熟记基础知识。 2.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3.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 【重点难点】 重点: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难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教材助读】 问题一: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昼夜长短的变化影响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请阅读课木以及图1.23北半球二分二至口光照图, 总结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冬至

问题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影响楼房的间距、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角度等, 为了便于人们应用,人们通过不断研究总结出了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认真阅读课木及图1. 23总结二分二至LI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问题三:四季更替和五带 1.在下图中标注出五带的范围及名称,标注图中各纬线圈的度数、名称。 2.五带的划分反映了什么规律? 【拓展提升】 %1利用昼孤与夜孤计算昼长夜长:昼长=昼弧所跨经度数/15。,夜长二夜弧所跨经度数/15。 %1利用日出、FI落的地方时计算昼长:昼长二日落时间一H出时间=(H落时间一12) X2 = (12 —日出时间)X2 %1利用对称纬度计算。同一时刻,不同半球纬度数相同的两条纬线,昼夜长短恰好互补。例如: 40° N 的昼长=40° S的夜长。 【预习自测】 1.夏至L1时,下列各地白昼最长的是(),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北京 B.哈尔滨 C.海口 D.广州 2.极昼现象从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的时期是() A.春分至夏至 B.秋分到冬至 C.夏至到秋分 D.冬至到春分 3.在地球上,一年中正午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南的是() A.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 B.南北回归线之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