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小麦深松分层施肥精播机械化技术推广项目总体实施方

2014年小麦深松分层施肥精播机械化技术推广项目总体实施方

2014年小麦深松分层施肥精播机械化技术推广项目总体实施方
2014年小麦深松分层施肥精播机械化技术推广项目总体实施方

2014年小麦深松分层施肥精播机械化技术推广

项目总体实施方案

为全面完成小麦深松分层施肥精播机械化技术推广项目规定的各项任务指标,根据山东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14年财政支持农业技术推广资金预算指标的通知》(鲁财农指…2014?122号)和《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暂行办法》(鲁财农…2013?23号)要求,特制定本总体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小麦深松分层施肥精播技术是一项节本、增产、节能、降耗、省心、环保的先进耕作技术。用深松分层施肥精播复式作业机具,在玉米秸秆还田后,一次进地能完成土壤间隔深松、分层施肥、种植带旋耕、起垄筑畦、小麦一沟双行宽幅精播、镇压等多项作业,减少了机械进地和压地次数,显著降低生产成本。该技术集多项增产技术于一体:一是秸秆还田覆盖技术,培肥地力,蓄水保墒;二是深松技术,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结构,涵养雨雪,抗旱防涝,作物扎根深,抗倒春寒、抗干热风等灾害能力强,并且深松和播种联合作业失墒少,消耗动力小;三是分层深施肥技术,提高肥效20%以上,种肥、底肥分施,避免了烧种和烧苗;四是宽幅精播技术,一沟双行,每行小麦采用双排种管宽幅精量播种,缺苗断垄少,播深一致,浅播匀播,苗全苗壮;五是提高土地

利用率技术,采用旋抛刀筑畦,畦埂规整,占地面积小,土地利用率高;六是局部精细耕整地技术,通过增加种植带旋耕刀密度,提高了种床碎土效果,并把种植带部分秸秆抛到非种植带,从而创造了良好的种床;七是大小行种植技术,通风透光好,能充分发挥边行优势,秸秆粗壮抗倒伏,成穗率和千粒重高;八是通过两级镇压增强了镇压效果,避免了悬空吊死苗现象;九是耕种一体化缩短了耕种时间,玉米可用生长期较长的品种,结合晚收,玉米增产显著。

二、项目技术内容

主要技术内容包括: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覆盖技术和小麦深松分层施肥免耕播种复式作业技术。

(一)项目技术路线

玉米联合收获秸秆还田→小麦深松分层施肥精播复式作业→小麦田间管理→小麦联合收获。

(二)技术要点

1.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覆盖技术。在用玉米联合收获机进行联合收获时,将秸秆直接粉碎覆盖地表;或在人工摘穗后采用秸秆还田机将秸秆粉碎覆盖地表。要求:秸秆粉碎长度≤5厘米,秸秆覆盖率不小于30%,抛洒不均匀率≤20%。若地表不平或秸秆量过大时,可用旋耕机浅旋进行地表处理,以保证播种质量。

2.尽可能选择分蘖能力强成穗率高的优良品种。

3.根据地块大小、现有动力和常年产量,选择合适作业幅宽及行距的的小麦深松分层施肥精播机。一般井灌区选用播幅小于2米、黄灌区选用播幅2.3米、大地块规模经营选用播幅大于3米的播种机。高产地块非种植带宽22cm左右,中低产田非种植带宽18-20cm。

4.适期播种。根据土壤墒情,播期在10月1日~15日。随着气温的变化,各地要适当推迟播期,鲁东地区集中在10月1日~10日播种;鲁中地区集中在10月3日~13日播种;鲁南、鲁西南地区集中在10月5日~15日播种;鲁北、鲁西北地区集中在10月2日~12日播种。

5.足墒播种。墒情不足的地块,要先播种,再浇梦头水为宜。

6.控制播量和播种深度。高产麦田或分蘖成穗率高的品种,播量一般控制在6~8kg/亩,基本苗控制在12~15万株/亩;中产麦田或分蘖成穗率低的品种播量一般控制在8~11kg/亩,基本苗控制在15万~20万株/亩;无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播量12~15kg/亩,基本苗控制在20~25万株/亩,晚播麦田适当增加播量。严格控制播深,播深2~4厘米,墒情好时播深2厘米。播深一致,镇压连续压实,播后地表平整,无明显壅土。

7.合理调整深松深度。深松深度25~30cm,第一年控制在25cm左右,可逐年加深。动力不足的可部分铲深松25cm,部分铲适当加深。

8.总施肥量一般在50-80千克,底肥施肥量占总施肥量的60%。

9.第一年使用小麦深松分层施肥精播机,若原来畦埂较高,地表不平,可先用全旋刀轴,第二年后再用少耕刀轴,并尽量采用固定畦作业。

10.适宜土壤含水率15%~25%。地较湿第一级镇压辊粘土时,应上提或拆下第一级镇压辊。

11.根据需要及时完成浇水、追肥和病虫草害防治等田间管理作业。

12.麦收前,进行对比田测产。

(三)注意事项

1.机具准备。按照使用说明书对播种机进行全面检查,调整机器左右和前后水平、排肥量和排种量、播种深度、镇压强度和传动机构;检查配套拖拉机的技术状态,液压系统应操作灵活可靠,调整自如。工作前进行试运转。检查各部件是否灵活可靠,各工作间隙是否符合要求,紧固件是否有松动,工作部件是否有碰撞声,并进行及时检查,调整。

2.播前秸秆还田。用机械将玉米秸秆粉碎均匀覆盖地表,玉米秸秆切碎长度≤5cm,抛撒不均匀率≤20%。

3.配套动力要适当。对土质较硬的粘土地按动力上限配备拖拉机,低配的要用四驱拖拉机。

4.粘土地起垄效果不好时,可在机器前方两侧加装起垄辅助圆盘。

5.试播。正常作业前,先进行试播。试播长度要大于15米,检查播种量、播种深度、播深一致性、施肥量、有无漏种漏肥现象,并检查镇压情况,必要时进行调整。

6.作业时应将播种机降低到接近地面位臵,接通旋耕动力,边走边放,在地头线处进入作业状态。

7.作业中保持平稳恒速前进,速度不可过快;作业中应尽量避免停车,以防起步时造成漏播。如果必须停车,再次起步时要升起播种机,后退0.5米,重新播种。作业时,严禁未提升机具倒退,防止施肥器堵塞或损坏;地头转弯时,应将整机升起,离开地面,以防损坏机器;

8.作业中发现掉链、缠草、壅土、堵塞等现象,应立刻停车检查,排除故障。及时清除镇压辊上的粘土和杂草,以提高作业质量,减小牵引阻力。调整和清除时,要停车并切断动力输出。

9.排种管和排肥管要顺畅,不能过度弯曲引起堵塞。

10、过湿的粘土地不适宜该机作业。

三、实施地点、规模及任务

(一)实施地点

在日照市、无棣县、庆云县、微山县、鱼台县、兰陵县、成武县、单县、惠民县、鄄城等10个县(市、区)实施。

(二)实施规模

根据省财政扶持资金和当地综合条件,合理确定实施规模。每个项目县(市、区)要建立1~2个核心示范区,实施面积4000亩,辐射带动面积4000亩。核心示范区要靠近交通要道,利于农民观摩学习、宣传示范。

(三)任务目标

制定机具操作规程。各项目县新增小麦深松分层施肥精播机10台以上,推广小麦深松分层施肥精播面积8000亩,实现小麦玉米增产30千克/亩以上,节本40元/亩左右。

四、任务分工

(一)省农机技术推广站

1.负责制定项目总体实施方案。确定项目的目标任务、技术内容、技术要求、实施规模、进度安排等。

2.组织和参加技术培训。邀请有关专家编写培训教材,对项目市、县及乡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3.组织召开现场作业演示会和长势观摩会。选择合适的示范区,根据农时季节,组织项目区技术人员及部分农机合作社或种植大户等,进行现场演示和观摩。

4.做好指导检查工作。组织农机、农艺等各方面专家组成省级项目技术指导组,在关键生产环节、关键农时对项目

区任务执行情况进行巡回指导,帮助解决技术操作上出现的问题,督促全面完成项目任务。省级项目领导小组不定期对各项目区的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导。

5.开展绩效评价。根据《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暂行办法》要求,按时间节点,省与市农机技术推广站联合开展绩效评价。根据项目开展情况、预期目标完成、现场考察、新购机具抽查、资金使用、信息宣传、档案资料审查、用户问卷电话调查等情况,对各承担单位完成项目中期考核和总体绩效评价进行排序。

6.进行总结验收。小麦收获前,在县级初测的基础上,邀请有关专家,进行复测。项目结束后,组织有关专家对项目实施单位进行总结验收,并向省财政厅提交项目总结验收和绩效考评报告。

(二)基层实施单位

1.负责制定本项目区实施方案。根据省级总体方案的要求,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制定本项目区切实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方案中技术内容、实施地点、推广规模、资金用途、工作措施、预期效益等要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

2.落实具体实施区域和地块。严格按项目实施方案确定的技术内容、实施地点、推广规模、工作措施等组织实施。将核心示范区及辐射带动区具体落实到村、到户、到田,并附有实施区域示意图。

3.进行宣传和指导。充分利用地方报纸、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印发技术资料和明白纸,大力宣传项目实施的意义、技术内容和成效等。在国家级、省级、市县级媒体发表宣传稿件7篇以上,印发技术资料和明白纸3000份以上。深入合作社、农户和田间及时进行技术指导。

4.开展技术培训。邀请有关专家对县和乡农机技术人员、项目区重点农机手和合作社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组织县级技术人员针对当地生产实际分片对农机手及示范户等进行技术培训2期,每期100人以上。

5.落实机具数量。各项目县要根据省局指定的总体实施方案,根据当地实际,遴选机械装备,落实项目所需机具,确保主推技术规范实施,发挥技术效能。

6.制定扶持政策。充分利用国家购机补贴政策,对示范区内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优先进行机具购臵补贴和技术作业补贴。

7.建立健全项目档案。根据生产进程,搞好相关的生产和技术应用记载,搞好有关文件、合同、数据、宣传报道、论文、专利、影像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技术推广协议、培训教材、试验示范、生产管理、技术培训与指导、阶段总结、检查督导等影像及文字资料及时分类归档。

8.严格项目进度。根据季节和工作需要,严格按计划和

进度执行,确保按时完成推广任务。

9.规范资金使用。按照省级总体实施方案要求,制定好资金使用计划。资金使用要符合相关规定,严格按要求使用项目资金,账务规范明晰,专款专用。

10.搞好测产。小麦、玉米收获前,组织技术人员对示范区小麦、玉米产量进行自测。

11.开展项目自评和总结。项目实施结束后1个月内,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做好项目自评工作,完成自评报告,下发并回收不少于10份《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农户调查问卷》。项目总结验收报告、项目自评工作报告,与所有能够证明工作业绩的相关资料一起及时上报省农机技术推广站,并做好项目汇报PPT验收准备工作。

五、资金用途

项目经费严格按照《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鲁财农…2007?41号)进行管理,合理使用资金,做到专款专用。

(一)省级项目资金

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省级总体方案的制定、论证,部署项目实施等。

2.组织专家编写培训教材,印发技术资料,举办技术培训班、租赁演示场地及机具、组织机具作业现场观摩、购臵项目所需设备及仪器、邀请有关专家培训指导等。省站技术

人员参加全国有关技术培训会议等。

3.组织省站技术人员对各项目区进行技术指导,组织有关专家对各项目区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督导。

4.项目结束后,对各项目区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开展省级自评和县级复评,对整个项目工作进行总结和验收。

(二)基层实施单位项目资金

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论证,部署项目实施等。

2.邀请有关专家指导、试验地租赁、试验示范基地补助、购臵项目所需仪器设备。

3. 项目实施所需关键机械的购臵补贴。

4.组织专家编写培训教材,印发技术资料和明白纸,举办技术培训班和现场观摩会。项目承担单位参加省有关项目培训会议。

5.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成员下乡、到田,进行技术指导、检查、督导等。

6.自测和组织专家对项目区进行测产验收,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和绩效考评等。

六、进度安排

(一)2015年1~4月: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召开项目部署会议。做好项目区规划,落实核心示范区地块,与核心示范区合作社及种粮大户签订合同。对已实施小麦深松分层施

肥精播的地块搞好田间管理和跟踪考察。遴选关键机具。

(二)2015年5~6月:对已实施的小麦深松分层施肥精播地块搞好现场观摩和产量自测。组织好项目实施地块的玉米精播作业。

(三)2015年7~8月:组织技术培训,广泛宣传发动。组织召开机具现场演示会,引进项目所需机具。

(四)2015年9~10月:组织玉米联合收获,指导进行小麦深松分层施肥精播作业,跟踪作业质量,组织生产企业进行三包服务,及时解决有关问题。检测记录对比田有关数据。

(五)2015年11~12月:进行播种质量跟踪考察。搞好项目绩效评价、验收等工作,撰写有关报告等。

(六) 2016年1~6月:项目验收后,继续做好对比试验田的田间管理和测产等工作,为下一步更好地实施有关项目做好准备。

七、项目管理措施

采取省农机技术推广站牵头组织、教学科研机构与生产企业参与、各项目实施单位具体实施的管理运行机制,确保各项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一)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领导小组由分管局长任组长,局财务处、科技处、省农机技术推广站负责同志为成员,负责项目的总体组织、安排部署、协调调度、监

督检查、绩效评价等工作。技术小组由省农机技术推广站分管站长任组长,省站有关技术人员和省内科研、教学单位的小麦栽培专家、土肥专家等人员组成,负责制定和落实技术方案,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组织进行检查督导和总结验收、绩效评价等工作。各项目实施单位也都要成立相应的项目领导小组,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二)搞好技术指导。省农机技术推广站成立由推广、教学、科研等单位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实施方案评审论证、技术指导,参与项目的检查督导、绩效评价、总结验收等工作。各实施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技术指导服务组织,具体做好项目组织实施中相关技术措施的落实。

(三)加强监督管理。项目承担单位要建立健全项目资金、档案管理、技术培训等方面的管理制度,规范项目实施。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管理和使用项目资金,确保资金及时拨付到位,杜绝截留、挪用项目资金等违纪行为。根据省财政厅下发的绩效评价暂行办法,加强项目督导检查和考评,把考评结果作为评价项目实施成效和今后安排项目的重要依据。

(四)加强宣传交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项目实施的重要意义和取得成效,扩大影响,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信息交流,及时总结推广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推动项目顺利实施。公开项目实施内容、资金利用等方

面的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五)项目结束后,召开专题总结交流会议。各项目县(市、区)要于2015年11月30日前,将项目工作总结、技术总结、经济效益分析报告、自评报告,及所有能够证明工作业绩的相关资料一起及时上报省农机技术推广站。

附件2:

小麦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

项目总体实施方案

为全面完成小麦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项目规定的各项任务指标,根据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14年财政支持农业技术推广资金预算指标的通知》(鲁财农指…2014?122号)和《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暂行办法》(鲁财农…2013?23号)要求,特制定本项目总体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小麦玉米是山东省主要粮食作物,总产占我省粮食总产量90%多。近年来,我省在小麦玉米生产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重点推广了农作物秸秆还田、机械深耕等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由于作业成本增长过高,农民大量采用成本略低的旋耕机械,使得土地深耕面积逐年降低,土壤耕层变浅、土壤板结,导致一些地区小麦玉米出苗率降低,抗旱耐寒能力降低,弱苗死苗现象不断发生,尤其是2011年春、2012年冬和2013年春,我省小麦经历了严重冬春连旱,许多麦田出现了大面积死苗现象。还有的地区,为了避免以上问题,将大量秸秆焚烧殆尽,造成土壤肥力降低,土壤板结,农业生产环境恶化,持续生产能力降低。稳定、持续的提高小麦

玉米粮食产量,对于满足人民生活需求和确保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省从2002年引进示范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多年实践证明,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在培肥地力、蓄水保墒、节约成本、提高产量、增加农业生产收益方面效果显著,是一项环境友好、可循环持续的先进的农业耕作措施。

二、主要技术内容

小麦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主推技术:小麦深松分层施肥免耕播种复式作业技术、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技术、玉米免耕精播技术、小麦秸秆粉碎还田覆盖技术、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覆盖技术、土壤机械深松技术、田间机械化植保技术。

(一)项目技术路线

小麦联合收获→秸秆还田覆盖→玉米免耕精播→田间植保→玉米联合收获→秸秆还田覆盖→深松→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或深松分层施肥免耕播种复式作业)→田间植保→小麦联合收获。

(二)主推技术要点

1.小麦深松分层施肥免耕播种复式作业技术。在玉米秸秆覆盖的情况下,用深松分层施肥免耕精密播种机,一次进地完成土壤间隔疏松、分层施肥、精密播种等多项作业。深松深度25~35cm,种肥施肥深度5~7cm,底肥施肥深度15~18cm,底肥占总施肥量的70%,播种深度2~4厘米,播种量

按当地常规播量。

2.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技术。在玉米秸秆覆盖的情况下,用免耕播种机一次完成破茬、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和镇压作业。要求播种均匀,播量6~12千克/亩,播种深2~4厘米;施肥35~40kg/亩,施肥深度8~10厘米;种肥分施;镇压连续;墒情不好时,先造墒后播种。小麦品种选用抗旱、分蘖能力强的优良品种,播前进行精选、包衣处理。

3.玉米免耕精播技术。在小麦联合收获后秸秆覆盖的田间,直接用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进行播种作业。要求玉米播种量1.5~2.5千克/亩,播种深度3~4cm;施肥量10~20千克/亩,深度8~10厘米;小麦随收玉米随播,墒情不好时,先播种后造墒。玉米选择耐密品种;每穴单粒率达到90%以上,省掉人工间苗环节;亩株数在4000~5000株,确保玉米增产。

4.小麦秸秆粉碎还田覆盖技术。在用小麦联合收获机进行小麦联合收获作业时,对秸秆直接切碎,并抛洒覆盖于地表。小麦秸秆切碎长度≤10厘米,秸秆覆盖率不小于30%,抛洒不均匀率≤20%,并能满足后续环节作业,高留茬覆盖割茬高度不低于25厘米。

5.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覆盖技术。在用玉米联合收获机进行联合收获时,将秸秆直接粉碎覆盖地表;或在人工摘穗后采用秸秆还田机将秸秆粉碎覆盖地表。要求:秸秆粉碎长度

≤5厘米,秸秆覆盖率不小于30%,抛洒不均匀率≤20%,高留茬覆盖割茬高度不低于25厘米。若秸秆量过大或地表不平时,可用圆盘耙进行地表处理,以满足后续作业环节。

6.土壤机械深松技术。玉米秸秆覆盖地表后,在不翻土、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的情况下,利用深松机械对土壤进行疏松作业。要求:对连续免耕播种2年以上的地块进行机械深松作业,深松30 厘米以上,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耕层厚度。一般选择玉米收获后小麦播种前深松,作业时土壤含水量15~22%时为宜;松后及时镇压或免耕播种,以免大量失墒,影响小麦出苗和生长。

7.田间机械化植保技术。利用植保机械及时进行病虫草害防治。化学药物的选用、剂量使用等要符合农艺要求。植保机械以弥雾机为主,小型喷雾器为辅。

三、实施地点、规模与任务

(一)实施地点

在历城区、东阿县、邹平县、庆云县、淄川区、峄城区、兖州区、肥城市、临沭县、武城县、牡丹区、荣成市、郯城县、垦利县,共14个县(市、区)组织实施。

(二)实施规模

每个项目县(市、区)要建立1~2个核心示范区,核心示范区新建面积共计1万亩。各项目县要将实施面积落实到乡镇、村庄。示范区要集中连片,连片面积不小于50亩。

示范区要靠近交通要道,利于农民观摩学习、宣传示范。

(三)经济指标与任务

1.经济指标:项目实施区小麦增产20公斤/亩、玉米30公斤/亩,节约机械作业费用40元;亩增收节支140元以上。

2.项目任务目标:选定符合当地农业生产要求的保护性耕作机械,包括机械型号、技术性能、主要生产企业,并形成配套方案;制定机具操作规程;制定符合当地农业生产特点的保护性耕作机艺融合的技术规范,并通过专家论证。项目区新增小麦免耕播种机25台以上、玉米免耕精播机30台、深松机(不包括深松整地机)10台(购买深松分层施肥免耕播种机抵减相应的单台免耕播种机和深松机)。项目区内小麦玉米秸秆还田覆盖率、小麦玉米免耕播种率均达100%,土壤机械深松率30%以上。

四、任务分工

(一)省农机技术推广站

1.负责制定项目总体实施方案。确定项目的目标任务、技术内容、技术要求、实施规模、进度安排等。

2.组织和参加技术培训。邀请有关专家编写培训教材,对项目市、县(市、区)及乡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3.组织召开现场作业演示会和长势观摩会。选择合适的示范区,根据农时季节,组织项目区技术人员及部分农机合作社或种植大户等,进行现场演示和观摩。

4.做好指导检查工作。组织农机、农艺等各方面专家组成省级项目技术指导组,在关键生产环节、关键农时对项目区任务执行情况进行巡回指导,帮助解决技术操作上出现的问题,督促全面完成项目任务。省级项目领导小组不定期对各项目区的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导。

5.开展绩效评价。根据《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暂行办法》要求,按时间节点,省与市农机技术推广站联合开展绩效评价。根据项目开展情况、预期目标完成、现场考察、新购机具抽查、资金使用、信息宣传、档案资料审查、用户问卷电话调查等情况,对各承担单位完成项目中期考核和总体绩效评价进行排序。

6.进行总结验收。小麦收获前,在县级初测的基础上,邀请有关专家,进行复测。项目结束后,组织有关专家对项目实施单位进行总结验收,并向省财政厅提交项目总结验收和绩效考评报告。

(二)基层实施单位

1.负责制定本项目区实施方案。根据省级总体方案的要求,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制定本项目区切实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方案中技术内容、实施地点、推广规模、资金用途、工作措施、预期效益等要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

2.落实具体实施区域和地块。严格按项目实施方案确定的技术内容、实施地点、推广规模、工作措施等组织实施。

将核心示范区及辐射带动区具体落实到村、到户、到田,并附有实施区域示意图。

3.进行宣传和指导。充分利用地方报纸、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印发技术资料和明白纸,大力宣传项目实施的意义、技术内容和成效等。在国家级、省级、市县级媒体发表宣传稿件7篇以上,印发技术资料和明白纸3000份以上。深入合作社、农户和田间及时进行技术指导。

4.开展技术培训。邀请有关专家对县和乡农机技术人员、项目区重点农机手和合作社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组织县级技术人员针对当地生产实际分片对农机手及示范户等进行技术培训2期,每期100人以上。

5.落实机具数量。各项目县要根据省局指定的总体实施方案,根据当地实际,遴选机械装备,落实项目所需机具,确保主推技术规范实施,发挥技术效能。

6.建立健全项目档案。根据生产进程,搞好相关的生产和技术应用记载,搞好有关文件、合同、数据、宣传报道、论文、专利、影像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技术推广协议、培训教材、试验示范、生产管理、技术培训与指导、阶段总结、检查督导等影像及文字资料及时分类归档。

7.严格项目进度。根据季节和工作需要,严格按计划和进度执行,确保按时完成推广任务。

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工作情况汇报农机深松整地

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工作情况汇报农机深松整地 精心组织强力推进农机深松工作成效显著按照《全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实施规划(2016-2020)》和省、市农机部门关于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要求,我市精心组织、强力推进,采取有效措施,农机深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顺利完成了今年的农机深松整地作业任务,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深松作业完成情况今年我市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工作在**、**、**等*镇全面展开,共上阵深松机237台,已完成农机深松整地作业面积16.1万亩,其中农机深松作业试点补助在**、**、、、**等镇实施,已完成合格作业面积3万亩,全面完成了今年的农机深松作业和试点补助任务。 二、深松监测仪安装及使用情况我市参加农机深松作业试点补助的深松机全部安装了由山东科大微机应用研究所有限公司生产的深松监测仪,共安装深松监测仪32台,对深松作业进行全程监控,实时传输作业深度、地点、速度、面积等,保证了深松作业的质量和面积,实现了对农机深松试点作业补助的智能化、信息化管理。但也存在部分问题,如数据传输延迟,作业作息不能及时上传显示;有时作业作息传输错误,正常合格作业面积不能统计;监测仪使用可靠性较差,故障率较高。 三、工作开展情况1、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为保证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市专门成立了**市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各镇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问题,制定了实施方案,建立了督导考核机制,组成了联合督导检查组,不定期进行督导检查,并将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各镇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形成了分工负责、逐级负责的组织领导体系,为农机深松作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机制保障。 2、大力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浅谈精准施肥技术

浅谈精准施肥技术 摘要:”精准施肥”的概念来源于精准农业。目前,精准农业已涉及到施肥、精量播种、作物病虫害防治、杂草防除和水分管理等农业生产的多个环节。从应用的广泛性上讲,又以精准农业土壤养分信息化管理系统和自动变量施肥技术(以下简称精准施肥技术)最为成熟。因此可以说,精准农业的核心技术是精准施肥技术。 关键词:农业施肥技术 “精准施肥”的概念来源于精准农业。精准农业是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它由现代信息技术支持的十个系统组成,即全球定位系统、农田信息采集系统、农田遥感监测系统、农田地理信息系统、农业专家系统、智能化农机具系统、环境监测系统、土壤养舂信息管理、网络化管理系统和培训系统。目前,精准农业已涉及到施肥、精量播种、作物病虫害防治、杂草防除和水分管理等农业生产的多个环节。而从研究和应用的广泛性上讲,又能精准农业土壤养分信息化管理系统和自动变量施肥技术(以下简称精准施肥技术)最为成熟。在土壤养分管理方面,发达国家已将土壤类型、土壤生产潜力、不同肥料的增产效应、不同作物的施肥模式、历年施肥和产量情况等。 1、精准施肥的主要技术要点 1.1采集和分析土壤养分 在开展精准施肥的种植区内,选点采集土壤农化样,化验分析并汇总有关数据,建立土壤类型及性状数据库。 1.2研究土壤施肥增产效应 根据小区多年施肥种植试验,研究土壤养分与施肥变量之间的产量变化关系,绘制有关土壤养分与施肥增产效益函数图,确认相关函数,获取施肥参数。 1.3拟定作物目标产量和需肥比例 根据生产要求拟定作物产量,再根据产量推算作物营养总需求量、土壤可能供给养分量和施肥量及比例。 1.4配制肥料 根据确定的地点和具体的作物目标产量,参照一季作物总施肥量及比例,选取合适的单质化肥,混配生产专用BB肥。 1.5确定施肥时期、地点和施用量

农机深松整地增产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4935874.html, 农机深松整地增产技术 作者:徐新生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27期 自动化技术与机械化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尤其是农机深松耕地技术,此技术在当前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应用较为普遍,能够有效节约农耕人力,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与产量,同时还能够帮助农民解决旱涝土地问题,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本文将从农机深松整地增长技术的作用分析、农机深松整地增长技术应用要点分析以及农机深松整地增长技术推广策略三个方面进行相关论述,以供参考。 一、农机深松整地增长技术的作用分析 1、蓄水抗旱功能 农机深松整地增长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耕地的土壤状况,由于在深松整地的过程中,其土壤的犁底层会被打破,这样就能够促进土壤对雨水以及其他水资源的吸收,进而提升土壤对水资源的涵养能力,能够对水资源进行储备,解决土壤季节性干旱的问题,进而改善土壤的条件,提升土壤的肥沃程度,有效保障土壤的自我修复能力,满足耕种的条件。通过对相关案例的调查与研究能够知道,对于耕地来说,降水量与耕地开展深松整地的程度有很大的关联,通过对其中关系的探知利用两者影响与发展的规律,调整土壤的温度,就能够实现对土壤质量的提升与优化,这也是农机深松整地技术能够蓄水抗旱的主要依据。 2、提高作业效率 总的来说,农机深松整地技术可以被分为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农机,另一部分是技术,两者结合之后就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两者相比的话,对于技术的开发重视程度还不够,因此在实际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技术人员还应该注意选择合适的深松机械配合使用技术。同时,功率越大的农机在工作的过程中就需要更多的机械进行辅助生产,但是与水利控制相比,农机深松整地技术的成本还是有优势的。即使是使用较大功率的拖拉机开展农机深松耕地,每600h的耕地成本大约为20万元,如果同样的耕地面积采用水利控制的方法,其花费的成本是前者的20倍。因此,农机深松整地技术具有突出的优势,能够降低耕地活动的成本,提升作业的效率。 3、提升现代化水平 农机深松整地技术是现代化农业技术的一种,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农机以及其他机械的使用能够提升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与标准化。而土壤耕作本身就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环

冬小麦春季管理技术要点

冬小麦春季管理技术要点 摘要:春季冬小麦要因苗管理,运筹肥水,促弱控旺,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关键词:春季;冬小麦;管理技术 春季是冬小麦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管理要以多成穗,成大穗、防倒伏为主要管理目标。 一、因苗管理,运筹肥水 春季在小麦的返青、起身、拔节和挑旗各期,要根据土壤肥力水平和麦苗生育状况确定肥水的施用。 1、返青期。是冬小麦进入以根、蘖、叶为生长中心的营养生长时期,对氮素营养的需要虽然不多,但却是决定小麦产量的氮素反应敏感期,即氮营养临界期。如果氮营养不足,就会造成根少、苗小、分蘖少,不能形成高产群体;而氮素过多,则叶大,分蘖多,群体过大,营养消耗多,对生殖生长造成影响。因此,返青肥水应根据苗情而定。在底肥充足,冬季已施肥、浇水或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田块,可以不施用返青期肥水。在旱地麦田或晚播麦田,麦苗长势弱,返青期肥水具有促分蘖,提高成穗率的重要作用,可在返青后追施尿素15~25kg或碳铵50~70kg。地力较差的麦田氮肥不应过多,如果基肥磷钾肥不足还要追施磷、钾肥。

2、起身期。起身期施用肥水,可以巩固冬前分蘖,促进春季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特别是对群体较小的壮苗效果最好,可以亩施尿素10~15kg。对冬季未施肥且群体大小适中的田块,此期肥水也有较好的效果。对返青期经过深中耕控制且群体过大的田块,此期应少施或不施肥。 3、拔节期。对苗情好、分蘖多、群体和个体生长适宜的麦田,应促控结合,以提高分蘖成穗率,促穗大粒多为目标,每亩施尿素15kg左右。返青期追肥量不足的麦田,在拔节中期再追施尿素10kg。如果小麦出现微量元素缺素症状,还要在这个时期有针对性地喷施锌、锰、钼等微肥,可以有效地提高结实率,促进籽粒饱满,增加产量。 4、对于强筋小麦,要在扬花期追施一次氮肥,亩施尿素4~5kg。 二、划锄镇压,增温保墒,促弱控旺 中耕划锄具有防止土壤板结、除草、保墒防旱、提高地温、促进生长以及控制旺长等多种功效,降雨、灌溉后以及早春季节,应对小麦进行中耕、划锄。对于肥力充足,群体生长旺盛的麦田,为了促进保墒,应加强中耕,通过深中耕伤根控制植株长势,促进麦苗早发稳长。但是,对于没有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要将镇压提墒作为春季管理的重要措施,经过浅划锄减少蒸发,保持水分。对晚播小麦则应该及时进行浅中耕划锄,划锄时要防止锄断根系和掩埋麦苗。对

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情况汇报:农机深松整地

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情况汇报:农机深松整地 开展农机深松作业,提高耕地质量-**市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 情况汇报长期以来,受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的影响,农民习惯用旋耕 进行耕作,从而造成耕层变浅,板结严重,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明显 不足,切实迫切需要改变耕作方式,为此,**市从2011年以来,大 力推广了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截止目前深松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70%,取得了农户、农机专业合作社、政府主管部门等多方满意的良 好效果,推动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一、经验作法(一)、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为保证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市专门成立**市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各镇(办)主要负责同 志为第一责任人,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问题,研究制定了《**市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实施方案》,建立了 督导考核机制,抽调财政、农机等部门,组成联合督导检查组,不 定期进行督导检查,并将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各镇(办)工作目标责 任制考核内容,形成了分工负责、逐级负责、镇(办)主要领导负 总责的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为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工作的开展提 供了强有力的组织机制保障。 (二)、宣传发动,积极引导,营造良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舆论氛围。 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是一项改善土层结构、增强土壤抗旱排涝能力、提高土地产出水平和产出效益的农机作业新技术。为了使这项技术 迅速推广开来,**市首先在加强宣传引导上狠下了功夫。一是基层 发动。根据市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各镇(办)、村庄分别通过召开 会议、大喇叭广播等形式,传达了《**市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实 施方案》及春、秋季《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工作实施意见》,基 本做到了家喻户晓。二是部门推动。**市农机局多次召开镇(办) 农机站长、农机大户和部分农民代表座谈会,对推行农机深松整地

农作物施肥方法

农作物施肥方法 王代伟 一、蔬菜类施肥方法(按照45%硫酸钾15-15-15复合肥计算用量,面积以667㎡) 1、大葱的营养与施肥方法。 大葱的特性:喜肥性强,生长需肥量大,对氮素的反应很敏感,施用氮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而进入叶鞘充实期,对钾的吸收量要比氮高。每生产1000kg大葱,需吸收氮3.4kg、基肥:磷1.8kg、钾6kg。8月中旬至9月下旬,是大葱需肥量最多的时期。 基肥:定植时间在6月上旬开始,最晚7月上旬结束。定植时结合耕翻整地施腐熟的厩肥5000-8000kg加45%硫酸钾120kg。 追肥:初署后,第一次8月下旬,追施复合肥40-50kg,加入土杂肥4000kg于垄背上,或施用饼肥150kg或炕洞土3000kg,施后随即浅锄1次,并浇水1次。第二次9月下旬(过15天左右),追复合肥60-75kg。每一次追肥加入人粪尿750kg或撒施草木灰100kg、腐殖酸铵30kg、过磷酸钙30kg,施肥后结合深锄,进行培土,随即浇水。第三次再过25-30天进行追肥,追施氮素化肥15-25kg,追肥后浇水、培土,此时葱白迅速增重而充实。 2、大姜的营养与施肥方法。 大姜的特性:喜肥性强,生长需肥量大。每生产1000kg鲜姜约吸收氮6.3kg,磷1.3kg,钾11.2kg。氮磷钾比例为5:1:8。

基肥:在5月上中旬播种时,结合耕翻整地施有机肥,每亩施优质腐熟鸡粪3-4方、或优质圈肥4000-5000kg和复合肥50-60kg,硫酸锌1~2kg,硼砂1kg。做种肥时,一定要开沟施肥覆土后再播种,种肥隔离开。 追肥:一是初署前后轻施壮苗肥:于6月中上旬幼苗长出1-2个分枝时,结合浇水冲施二次肥,间隔10-15天,每次每亩冲施高氮硫酸钾复合肥40-60kg。二是重施拔节肥:又称转折肥8月上旬立秋前后,三股杈阶段,生姜进入旺盛生长期,是追肥的关键时期,每亩追施高氮复合肥80-100kg。三是在块茎膨大期冲施补充肥料,在9月中旬植株出现6-8个分杈时,每亩冲施高氮钾复合肥50kg左右,间隔15天左右分两次施用。 3、大蒜的营养与施肥方法。 大蒜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量,以氮最多,钾、钙、磷、镁次之。此外,硫是大蒜品质构成元素,适当应用硫肥能使蒜头和蒜苔增大增重,还能减少畸形蒜苔和裂球现象。 基肥:9月份播种时,结合耕翻整地施腐熟的厩肥、有机肥5000-6000kg或饼肥80-100kg,以提高土壤肥力,保证养分供应。在基肥中加入复合肥70-80kg。一定要开沟施肥覆土后再播种,种肥隔离开。 追肥:追肥两次。一是返青肥:一般于出苗后15天左右进行。在春季气温回升,大蒜的心叶和根系开始生长时施用,用量以标准氮肥10-15kg。二是催苔肥,在鳞芽和花芽分化完成、蒜苔缨时进行。由于此时进入生长旺盛期,生长量和需肥量先后达到高峰期,所以催苔肥是一次关键性的追肥,一般应重施。约占追肥总量的40-50%。蒜苔抽出时施复合肥25-30kg。三是催头肥:这次追肥是满足蒜苔采收和蒜头膨大时对养分的需要。此次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施少量磷钾肥。用量以总追肥量的20-30%为宜。一般于催苔肥施后25-30天进行,施复合肥20-35kg。 4、番茄的营养与施肥方法。

冬小麦施肥技术

冬小麦施肥技术 开春后冬小麦进入返青阶段,接着是分蘖期至拔节期,这两个生育期对于高产冬小麦来说都是非常关键的,也是春季追肥的重要时期。春季冬小麦的追肥主要是氮肥,年后冬小麦所需的磷钾肥是靠基肥、种肥和土壤库供应的。 冬小麦返青后,立即进入以根、叶、蘖为生长中心的时期,在氮营养吸收规律上,虽然数量要求不是太多,但是当年冬小麦的产量水平对此时期氮营养供应丰富或缺乏的反应却非常敏感,这也叫氮营养临界期,氮营养不足,出现根少,苗小尤其分蘖少,群体不够,难获高产;此时如追氮肥过多,造成叶大、蘖多,群体过大,消耗太多,将来必定穗粒少、粒重轻,还贪青晚熟也难获高产。因此,在正常苗情的情况下,追施氮肥的总量应控制在纯氮为6-8公斤/亩的范围内为宜。 至于何时追肥,追1次还是追2次,这既要看当前苗情,又要瞻前顾后。苗情的主要指标是看群体状态,按群体状态确定追氮肥的次数和数量。所谓瞻前顾后先要考虑年前的基肥施用和苗情长势,如果基肥中已经氮肥过多,造成冬前麦苗过旺,春季就少追氮肥,晚追氮肥,或者因旺苗消耗太多,也要及早施肥,否则小麦后期的穗粒和成熟期都会出问题。反之,晚播小麦、弱苗状态,就要早追肥,促进分蘖,正常苗情下起身期追一次肥,如尿素的施用量15-20公斤/亩就可以,而对于强筋小麦,则要在扬花期加1次追肥,施尿素4-5公斤/亩,增加小麦中蛋白质含量。

1.重施基肥. 2.少施种肥. 3.巧施追肥. 1.重施基肥。一般每667m2施优质有机肥2000kg。根据小麦吸肥规律,高肥水地块每667m2应施尿素4~7 kg或碳酸氢铵23~38 kg、磷酸二铵15~17 kg、氯化钾12~17 kg,也可选用45%复合肥50 kg 或40%小麦专用肥50 kg。中低产肥地块每667 m2应施尿素2~5 kg或碳酸氢铵5~12 kg、磷酸二铵18~22 kg、氯化钾9~12 kg;也可选用45%复合肥或40%小麦专用肥40~50 kg或36%磷酸二氢钾复合肥50 kg。缺锌地块可配施硫酸锌2 kg。 2.少施种肥。施种肥是最经济有效的施肥方法。一般每667 m2施尿素2~3 kg,或过磷酸钙8~10 kg,也可用复合肥10 kg左右。微肥可作基肥,也可拌种。作基肥时,由于用量少,很难撒施均匀,可将其与细土掺和后撒施地表,随耕入土。用锌、锰肥拌种时,每千克种子用硫酸锌2~6g、硫酸锰0.5~1g,拌种后随即播种。 3.巧施追肥。追肥包括两种:⑴土壤追肥。追肥的时间一般在拔节期,追肥量看苗情而定,小麦分蘖多,苗情好、长势旺盛,应适当晚施,并减少施用量,可在拔节后每667 m2尿素15~20 kg或氢铵40~50 kg。小麦分蘖少,苗情不好,长势弱,应适当早施,并加大用量,可在返青后每667 m2施尿素20~25kg或氢铵 50~70kg。但对于地力差的土壤,氮肥用量不宜过大,以每667 m2施尿素15~17kg为宜,施用不宜太晚。但当基肥未施磷肥和钾肥,且土壤供应磷、钾又处于不足的状况时,应适当追施磷肥和钾肥。对于供钾不足的高产田,也可在冬前撒施150kg左右的草木灰。对供肥充足的麦田,切忌过量追施氮肥,且追肥时间不宜偏晚,否则,易引起贪青晚熟,招致减产。⑵根外喷肥。由于麦田后期不便追肥,且根系的吸收能力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日趋降低。因此,若小麦生育后期必须追施肥料时,可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这也是小麦增产的一项应急措施。每年5月下旬是干热风多发季节,用0.2%磷酸二氢钾叶面喷肥1~2次,间隔5~7天,可有效防治干热风危害。 营养特性 小麦生长发育需氮、磷、钾、铜、锌、锰、硼等多种元素,每形成100公斤小麦籽粒需纯氮2.8公斤,五氧化二磷1公斤,氧化钾2.4公斤。需肥量随产量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由于不同化肥当季利用率的不同,一般每亩麦田全生育期需施纯氮12~15公斤,五氧化二磷4~8公斤,除中低产田外,还需施钾肥(氧化钾)3~6公斤。养分吸收率随小麦生育期而不同。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分蘖到越冬吸氮量占总吸收量的13.5%,拔节到孕穗期吸氮量占总吸收量的 37.3%;小麦对磷、钾的吸收,随生长的推移而增多,拔节后吸收率激增,占总吸收量40%以上 的磷、钾是在孕穗以后吸收的。锌、硼、锰等元素根据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因缺补缺,针对性使用。在分期施肥上,按小麦需肥特性,遵循“重施基肥、巧施追肥、补施微肥”的原则,合理调剂。

最新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及施肥技术

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及 施肥技术

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及施肥技术 一、冬小麦的生长发育 1、种子的萌发与出苗 ⑴种子的构造 小麦种子由皮层、胚乳、胚三个部分组成。籽实的腹部有一纵沟称为腹沟,他的深浅是不同品种的特征之一,也是籽粒饱满程度的指标之一,浅—饱,深—不饱。皮层包括果皮和种皮,二者紧密联结在一起不易分开,种皮内层细胞含有色素,他决定粒色,保护内部;胚乳贮藏养分,由糊粉层和粉质层组成;胚由胚根、胚芽、胚轴和盾片组成。 ⑵种子萌发与出苗的三个过程 ①生物物理过程:干种子的含水量为12~13%,呈凝胶状态,胚乳是亲水胶体,在适宜温度下吸水膨胀变为溶胶状态,体积增大;②生物化学过程:随着种子吸水增加,呼吸加强,种子内各种酶开始活动,使复杂的有机物转化为胚可利用的简单物质和能量,为萌动提供物质和能量来源;③生物学过程:当种子吸水达种子干重的45~50%时,开始萌发,胚根首先突破种皮,接着胚芽鞘突破种皮。当胚根达到种子长度,胚芽鞘相当于种子长一半时称为发芽。胚芽鞘向上生长顶出地表称为出土。胚芽鞘顶出地面见光后裂开,露出真叶。当第一片真叶露出地面2cm时称为出苗,全田50%幼苗达到此标准时称为出苗期。 ⑶影响萌发和出苗的条件和在实践上的意义:

①种子质量起决定作用。粒大、无病、成熟好的萌发好,果皮和种皮厚的不如薄的出苗快。因此要进行选种,以达到出苗齐、快的目的。②萌发出苗需要一定的温度。最适15~20℃,最高30~35℃,最低1~2℃。在10℃以下萌发时,发芽慢,且种子易受病菌危害,发芽整齐度和出苗率都降低。日平均温度16~18℃为播种适期。③播深以3~5cm为宜。天津4~5cm。播种过浅,虽然出苗快,但易发生冻害;播种过深,胚芽鞘在地下开裂,不易出土,消耗养分多,苗弱。④适宜的土壤水分。田间持水量保持在70~80%为宜。⑤良好的通气条件。酶等生化活动需要氧气,缺氧时种子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中毒死亡,故在播种前应整好地。 2、分蘖及其成穗 ⑴分蘖和分蘖节的作用 分蘖是指着生在分蘖节上的地下分枝。其作用是:①分蘖是构成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小麦的穗数由主茎穗和分蘖穗组成,分蘖成穗率可反映栽培水平和地力的高低。②分蘖是壮苗的标志。在亩穗数相同时,基本苗少者单株成穗数多产量高,因其个体发育好。分蘖多必然次生根多、近根叶多,是壮苗的标志。③分蘖是环境与群体的调解者。分蘖对环境的反应比主茎敏感,故小麦对环境的适应以及群体大小的调节主要靠分蘖。 分蘖节是指主茎或分蘖埋藏于地面以下密集于植株基部的节群。其作用是:①再生作用。在分蘖期,分蘖节可产生分蘖和次生根。当主茎和分蘖遇不良环境而死亡时(如冻害),只要条件适合仍可再生新蘖并能形成一定产量。 ②健壮的分蘖节有利于冬小麦安全越冬。 ⑵小麦分蘖规律

农机深松整地项目实施方案(最新)

农机深松整地项目实施方案 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实施规划(X -X)的通知》(农办机〔X〕2号)和X省农业机械管理局、X省财政厅《关于印发X省X年农机深松整地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X农机发〔X〕X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三年来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实施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基本原则 农机深松整地项目实施的基本原则是:区域布局,整村推进;部门协作,行政推动;农民自主,市场运作;定额补助,先干后补;公开公正,严格监督。 按照省、市要求,由县农机局公开参加深松作业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标准条件,严格把关,确定符合条件的参加作业;各镇街选好项目实施推进村,做好年度计划申报工作,做到整村推进、集中连片。在适宜深松区域,同一地块原则上三年深松一次,各镇街严格审核上报深松作业农户和面积。 (二)目标任务 X年完成省、市农机局下达我县深松整地作业面积12万亩。 二、实施区域 坚持整村推进的原则。在全县11个镇街(不包含X镇)实施农

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项目。 三、补助对象和标准 (一)补助对象 项目区内自愿实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农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及从事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组织(以下简称农户)或者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农机专业合作社。 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只能单方(农户或农机专业合作社)享受作业补助。 (二)补助标准 农机深松整地项目完成后,经验收作业质量达到标准要求的每亩补助20元。 四、作业时段、作业模式和作业质量 (一)作业时段 全县深松整地作业一般集中在春播前、夏休闲、秋播前和冬休闲四个时段。 (二)作业模式 根据土壤类型、耕作制度和机具配备情况,提倡选择适合本区域的农机深松整地模式,如:深松+旋耕整地作业模式或单一深松整地作业模式。有条件的镇街也可根据大马力拖拉机配置,选择灭茬+旋耕+深松作业多项复式联合整地作业等。 (三)作业质量

小麦施肥的技术要点

小麦施肥的技术要点 在干旱冬小麦区,由于小麦生育期间降水量少,浅施追肥效果差,一般不施追肥。而采用在小麦播种前将有机肥和化肥一次性深施。 追肥 在灌溉冬小麦区,在早春小麦返青拔节期,结合春灌,追施返青肥。追肥为氮肥,施用量为全生育期需氮量的40%。 1、施肥原则 (1)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土壤能力,增强土壤保肥保水能力。 (2)重施拔节肥(追肥)看苗情施拔节肥,小麦分蘖多,苗情好、 长势旺盛,应适当晚施,小麦分蘖少,苗情不好,长势弱,应适当 早施。 (3)、轻施孕穗肥,对水肥充足、有倒伏倾向的麦田不宜施穗肥。苗情长势好,可少施或不施穗肥,水肥不足,有早衰倾向的小麦应 施穗肥,可施孕穗肥以快速补充养分,增加粒重,壮秆防倒状。 (4)、叶面追肥每年5月下旬是干热风多发季节,用0.2%磷酸二 氢钾叶面喷肥1-2次,间隔5-7天,可有效防治干热风危害。 2、小麦的施肥量 每生产100kg小麦籽粒所吸收的养分数量,是由土壤、气候(雨量、温度、光照)品种、产量等因素决定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土肥研 究所的统计结果为:N3.0kg/100kg籽粒;P0.40-0.65kg/100kg籽 粒;K1.7-3.3kg/100kg籽粒。 小麦施肥量的确定

在小麦越冬期间增施腊肥,既能补充基肥、苗肥的不足,又能保持和稳定小麦根部土壤温度,通过冬季肥料缓慢分解被根系吸收, 为小麦春发健长奠定基础。 腊肥以富含有机质、带有温热性的肥料为主,如土杂肥、堆肥、厩肥、河泥、陈墙土、人畜粪尿等肥效稳而长的有机肥,适量配施 化肥。一般在12月中下旬至次年1月中旬施用腊肥,在施肥适期内 越早施用越好。 弱苗播种较晚、地力较差和底肥不足的麦地,腊肥要施足,以速效性肥料为主,每亩施腐熟的猪、牛栏粪40担左右;或碳铵20~25 公斤,或将尿素10公斤左右趁下雨雪时追施,以促进茎秆生长与分 蘖增加。一般缺磷缺钾的麦田,表现叶片下部发黄,叶尖发红和老 叶叶尖褪绿,继而坏死,茎秆细弱。对此应施磷肥和钾肥,应每亩 增施过磷酸钙25公斤,钾肥5~6公斤,或草木灰100~150公斤。草 木灰能起吸热保温防冻作用。 旺苗基肥足、地力肥、播种早、长势旺的麦地,要控制腊肥用量,应少追或不追化肥,要以追塘泥等土杂肥为主,结合镇压采取控旺 促壮、控上促下的措施,改善小麦越冬环境。对分蘖少叶片细长的 假旺苗,应及时疏苗,防止群体过大,同时,可进行深中耕。 壮苗叶片青绿、心叶绿里透黄,远看麦苗有光泽、播种早、底肥足、墒情足的壮苗,可适当施些肥,以施土杂肥为主,并结合镇压,每亩追施人畜粪尿25担左右,补充麦苗生长所需的养分。 看了“小麦施肥的技术要点”的人还看了:

常见作物需肥特点及施肥技术

常见作物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 (一)大田作物 1、小麦 需肥规律: 一般每生产100kg小麦籽粒,需吸收纯氮 3.00kg,磷(P205)1.00-1.50kg,钾(K20)2.00-4.00kg,氮、磷、钾比例约为3:1:3。根据小麦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营养特点,应重施底肥,一般应占总施肥量的60%-80%,追肥占40%-20%为宜。 施肥技术: 1)底肥:小麦的底肥应以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一般每亩施农家肥2000-3000kg 的基础上,再施22-18-8或24-14-7的复混肥40-50kg 2)追肥:对于底肥不足,播种比较晚分蘖少的三类麦田,要及早追肥,一般都要采取春肥冬施的措施,结合浇冻水追肥,可在小雪前后施肥,每亩追施28-6-6配方肥20-25kg;对于底肥施的比较足、分蘖多的一、二类麦田,要根据长势及群体情况可在小麦起身、拔节期酌情追肥。每亩可用28-6-6的配方肥10-15kg,并配合浇水。 3)根外追肥:后期小麦仍需要一定的养分,这时小麦根系己老化,可采取叶面喷肥的方法来给小麦补充养分。对抽穗到乳熟期如叶色发黄,有脱肥早衰现象的麦田,每亩可以喷施1%的尿素液50升左右,7-10天喷一次,连喷两次。对于叶色浓绿,有贪青晚熟趋势的麦田,每亩可喷施0.2%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溶液50升,防止干热风,增加粒重。 小麦施肥指标 2、玉米 需肥规律: 每生产100kg玉米约需从土壤中吸收2.22-4.24kg氮,平均量为2.57kg;磷(P2O5)1-1.5kg;钾(K2O)1.52-4.00kg,平均量为2.14千克,产量愈高氮磷钾吸收就愈多。

玉米对氮肥很敏感,在配施农家肥和磷肥的基础上,在每亩施3-10kg尿素的范围内,1kg尿素可增产6-11kg玉米籽粒。玉米需磷较少,但不能缺,三叶期缺了磷,将导致以后的空秆秃顶。玉米又是喜锌作物,施用锌肥,增产在15%左右。 施肥技术: 玉米施肥原则是以有机肥为基础,重施氮肥、适施磷肥、增施钾肥、配施微肥。采用农家肥与磷、钾、微肥混合作底肥,氮肥以追肥为主。春玉米追肥应前轻后重,夏玉米则应前重后轻。 玉米施肥量:在中等肥力地块上,每增产100kg玉米需要施氮5kg,磷2kg,钾3kg,具体运用还应因地、因品种不同而作适当调整。亩产千斤玉米的参考施肥量为:农家肥1500kg,氮素9-11kg,磷4-5kg,钾5-6kg,锌肥1kg。 1)基肥:直播露地春玉米,应把所需的磷、钾、锌肥和2-3kg尿素一并与农家肥拌匀,施入种穴,适墒播种。余下的氮素肥料留作追肥;山区地膜覆盖直播玉米,要把玉米全生育期所需磷、钾、锌肥和70%氮肥作底肥。其方法是:在播种两行玉米之间开一条深3-4寸、宽8寸左右的沟。先将氮肥施于底层,再将所有的磷钾锌肥与农家肥混匀,施在氮肥上面。然后起垄覆土,垄高2-3寸,待时播种覆膜。 2)种肥:对未包衣的种子,播前晒种2-3天,用锌肥10kg加水50g,拌种1.5-2kg,堆闷1小时,摊开阴干即可播种。 3)追肥: ①直播露地春玉米追肥要前轻后重。氮素肥料追拔节肥(6-7叶期)占施氮总量的1/3,喇叭肥(10-11叶期)占1/3。 ②直播夏玉米追肥应前重后轻。夏播回茬玉米因农活忙、农时紧,多数是白籽下种,追肥显得十分重要。拔节肥(5-6叶期)应占总施氮量的三分之二,喇叭肥(10-11叶期)占三分之一。 ③地膜玉米:因底肥用量足,肥效长,每亩将未施的30%的氮肥在喇叭口期一次追施。方法是每隔两株玉米打一施肥孔,施入肥料。 玉米施肥指标

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及施肥技术

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及施肥技术 一、冬小麦的生长发育 1、种子的萌发与出苗 ⑴种子的构造 小麦种子由皮层、胚乳、胚三个部分组成。籽实的腹部有一纵沟称为腹沟,他的深浅是不同品种的特征之一,也是籽粒饱满程度的指标之一,浅—饱,深—不饱。皮层包括果皮和种皮,二者紧密联结在一起不易分开,种皮内层细胞含有色素,他决定粒色,保护内部;胚乳贮藏养分,由糊粉层和粉质层组成;胚由胚根、胚芽、胚轴和盾片组成。 ⑵种子萌发与出苗的三个过程 ①生物物理过程:干种子的含水量为12~13%,呈凝胶状态,胚乳是亲水胶体,在适宜温度下吸水膨胀变为溶胶状态,体积增大;②生物化学过程:随着种子吸水增加,呼吸加强,种子内各种酶开始活动,使复杂的有机物转化为胚可利用的简单物质和能量,为萌动提供物质和能量来源;③生物学过程:当种子吸水达种子干重的45~50%时,开始萌发,胚根首先突破种皮,接着胚芽鞘突破种皮。当胚根达到种子长度,胚芽鞘相当于种子长一半时称为发芽。胚芽鞘向上生长顶出地表称为出土。胚芽鞘顶出地面见光后裂开,露出真叶。当第一片真叶露出地面2cm时称为出苗,全田50%幼苗达到此标准时称为出

苗期。 ⑶影响萌发和出苗的条件和在实践上的意义: ①种子质量起决定作用。粒大、无病、成熟好的萌发好,果皮和种皮厚的不如薄的出苗快。因此要进行选种,以达到出苗齐、快的目的。②萌发出苗需要一定的温度。最适15~20℃,最高30~35℃,最低1~2℃。在10℃以下萌发时,发芽慢,且种子易受病菌危害,发芽整齐度和出苗率都降低。日平均温度16~18℃为播种适期。③播深以3~5cm为宜。天津4~5cm。播种过浅,虽然出苗快,但易发生冻害;播种过深,胚芽鞘在地下开裂,不易出土,消耗养分多,苗弱。④适宜的土壤水分。田间持水量保持在70~80%为宜。⑤良好的通气条件。酶等生化活动需要氧气,缺氧时种子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中毒死亡,故在播种前应整好地。 2、分蘖及其成穗 ⑴分蘖和分蘖节的作用 分蘖是指着生在分蘖节上的地下分枝。其作用是:①分蘖是构成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小麦的穗数由主茎穗和分蘖穗组成,分蘖成穗率可反映栽培水平和地力的高低。②分蘖是壮苗的标志。在亩穗数相同时,基本苗少者单株成穗数多产量高,因其个体发育好。分蘖多必然次生根多、近根叶多,是壮苗的标志。③分蘖是环境与群体的调解者。分蘖对环境的反应比主茎敏感,故小麦对环境的适应以及群体大小的调节主要靠分蘖。 分蘖节是指主茎或分蘖埋藏于地面以下密集于植株基部的节群。

农机深松整地项目工作总结

农机深松整地项目工作总结 《农机深松整地项目工作总结》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农机深松整地项目工作总结 **年省农机局下达我县农机深松整地面积20万亩,补贴资金800万元。我县的农机深松整地项目在省市农机部门的关心指导,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体农机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在各镇、村的大力配合下较好的完成了今年的目标任务,现就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农机深松整地任务指标完成情况 截至**年12月底,全县在农机深松整地工作中共组织130马力以上深松机组93台套,完成深松作业面积11.79万亩(其中含农林局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项目、土地平整项目等3.19万亩),完成任务数的59%。 二、具体措施 1、各级政府重视程度进一步得到加强。9月5日召开了全县农机深松整地工作动员会,县政府副县长谢保卫,县财政局副局长张胜利,各镇主管镇长,财政所长,农机(农业)干事,各农机(粮食)合作社理事长等1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对今年的深松整地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明确了农机、财政等部门与各镇、街办的工作职责,要求了各镇、各部门要明确任

务,夯实责任,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要求,为切实做好农机深松整地项目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2、机具推广措施到位,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共召开工作动员会、机具展示和作业演示会共4场次,组织合作社参观西部农业装备博览会,通过这些活动的积极开展,充分了解和掌握当前新型深松作业机具的发展现状。截止作业任务完成前,共推广130马力以上四驱拖拉机60台,配套深松作业机具55台件,个人简历全县100马力以上四驱拖拉机达到108台,极大的提升了深松作业机具的装备水平,为完成深松作业任务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3、技术宣传和培训覆盖全面,不留死角。印制深松整地机械化技术规范和深松整地项目明白书共3000余份,利用培训会、演示会和技术下乡等活动广为散发;制作新闻专题片在县电视台连续播出,使深松整地技术和补贴政策基本上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4、监管措施智能化,更加科学、高效和规范。在巩固村级汇总公示、镇级全面核实、县级抽样核查工作机制的基础上,明确要求承担深松作业任务的合作社所有机组必须安装深松监测设备,并安排专人即时监测深松作业质量和面积,对作业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及时予以整改,保护群众利益和机手作业效益。今年全县从事深松作业的10家农机(粮食)合作社的93台机组全部加装、调试了GPS深松监测设备,并与设备供应商联合,在键潍合

小麦科学施肥方案

小麦科学施肥方案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是由于这么多年来农户一味追求产量,大量使用化 肥,导致了土壤问题突出,土壤板结酸化、土传病害严重,大大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因此为了实现科学施肥,降低种植成本,增产增收,现根据小麦需肥特点和各地小麦高产经验,提出小麦科学施肥技术要点如下: 1)小麦需肥特征: 小麦每形成100kg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 2.5~3kg,磷素(P2O5)1~1.7kg,钾素(K2O)1.5~3.3kg,氮、磷、钾比例为1:0.44:0.93。由于各地气候、土壤、栽培措施、品种特性等条件不同,小麦产量也不同,因而对氮、磷、钾的吸收总量和每形成100kg籽粒所需养分的数量、比例也不相同。 小麦在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规律基本相似。一般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一是从出苗到拔节阶段,吸收氮量占总吸收量的40%左右;二是拔节到孕穗开花阶段,吸收氮量占总量的30%~40%。 在小麦苗期,初生根细小,吸收养分能力较弱,应有适量的氮素营养和一定的磷、钾肥,促使麦苗早分蘖、早发根,形成壮苗。小麦拔节至孕穗、抽穗期,植株从营养生长过渡到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阶段,是小麦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也是决定麦穗大小和穗粒数多少的关键时期。因此,适期施拔节肥,对增加穗粒数和提高产量有明显的作用。小麦在抽穗至乳熟期,仍应保持良好的氮、磷、钾营养,以延长上部叶片的功能期,提高光合效率,促进光合产物的转化运转,有利于小麦籽粒灌浆、饱满和增重。小麦后期缺肥,可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叶面肥或植物生长调节剂。 据调查,安徽土壤肥力不高,有效磷相对偏低,锌、硼等中微量元素缺乏现象时有发生,土壤耕层浅、保水保肥能力差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依据测土配方施肥结果,适当降低氮肥用量、增加磷肥用量; (2)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配合,加大秸秆还田力度,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3)重视锌、硼、锰等微量元素的施用; (4)肥料施用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相结合。 2)推荐肥料配方与施肥建议 (1)基肥: 中化东方小麦专用肥30-50KG 45%(22-15-8)(N-P2O5-K2O)+1包40KG的中化东方45-6有机肥或1包25KG的中化东方70-10有机肥,或者使用中化东方1包40KG 有机无机15-40(18-10-12) (2)追肥:在小麦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5~20公斤/亩 在缺锌或缺锰地区可以基施硫酸锌或硫酸锰1~2公斤/亩,缺硼地区可酌情基施硼砂 0.5~1公斤/亩。 提倡结合“一喷三防”,在小麦灌浆期喷施微量元素叶面肥或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加0.5~1公斤的尿素兑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洒。可有效地提高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延缓叶片衰老,提高千粒重,达到增产的目的

冬小麦施肥技术要点

冬小麦施肥技术要点 一、冬小麦的需肥规律 冬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它的一生需经历冬前出苗、分蘖、返青、拔节、孕穗、灌浆,直至成熟。冬麦区是秋季播种,需经过冬季、春季低温干旱的天气,生育期长,是需肥较多的作物之一。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每生产100公斤小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3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1-1.5公斤,氧化钾2-4公斤,氮、磷、钾的比例约为3:1:3。另外,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肥量也不相同,冬前分蘖期吸收养分较多,越冬时吸收养分较少,返青后则需吸收大量养分,拔节到开花期是冬小麦吸收养分的高峰期。 二、施肥技术要点 1、施足底肥,培育壮苗 施足底肥,对促进壮苗早发和根系的生长,冬前有一定数量的健康分蘖,并为春后生长成穗、增粒、增重打下基础。底肥一般在播种前结合耕翻整地施入,干旱地块,可以将肥料深施于犁底,然后翻垡盖土;土壤粘重地块,采用先撒肥,后耕翻,将肥料翻入土中。高产田,一般亩施用春回大地45%复合肥40公斤左右或春回大地生物有机肥40公斤左右加45%复合肥15-20公斤,有条件的可以和农家肥混合施用,效果更好。 2、返青控制,防止倒伏 返青期小麦春季分蘖开始发生,此期的管理原则是,巩固冬前大分蘖,控制春季无效蘖,保持群体稳健发展。对于旺长田块,一般不需要追肥,以控制和推迟春生分蘖发生和茎基部节间伸长,防止倒伏。对于生长较弱的小麦,在返青、起身期结合浇水进行追肥,每亩施用春回大地45%复合肥15公斤左右或春回大地新型尿素10公斤,以增加有效分蘖,争取足够的亩穗数。 3、拔节重施,增加穗粒 拔节期是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并进时期,对养分需求量大,所以要重施拔节肥,以增加每穗粒数。对于生长较壮的高产田,在拔节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春回大地45%复合肥20~25公斤,可以减少无效分蘖,促使茎杆健壮,提高小麦抗倒伏的能力,争取穗大粒饱、粒多粒重。 4、根外追肥,增加粒重 抽穗灌浆期是争取小麦粒数和粒重的关键时期,管理上的主攻目标是防止贪青、早衰,提高籽粒产量。此期一般不再土壤施肥,以免造成贪青晚熟。可结合小麦穗蚜防治,叶面喷施春回大地复合海藻精或植物高营养液,能有效地提高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延缓叶片衰老,提高千粒重,达到增产的目的。

机械化深耕深松技术

关于机械化深耕深松技术的分析 【摘要】:深耕深松技术是提高土壤耕作质量,改造耕层构造的两项技术措施。其作用主要表现为改善土壤结构,为作物播种、发芽、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疏松土壤环境,同时能够有效消灭杂草及病虫害。目前该技术已经发展成为农业生产中农民群众广为推广接受的重要增产增效技术。 【关键词】:机械化深耕深松技术农作物耕作深度深松机深松铲深松起垄旋耕机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目的在于为作物的播种发芽、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机械化耕地,是农田作业的基本措施,不但能够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促进土壤熟化,而且可以加速养分的分解和积累,为作物生长提供深厚的耕层。大力提倡和推广深耕深松机械化地技术,对广大农区特别是以人畜力和小型拖拉机为主要耕作动力的农业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实施机械化深耕深松技术的作用 机械化深耕深松技术是不翻土的耕作作业,是在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的情况下,利用机械松动土壤,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创造虚实并存土壤构造的耕作技术。以小麦为例,高产小麦的耕作深度一般应大于20厘米。用小型拖拉机带双铧犁或旋耕机整地,耕作一般只有12~14厘米,很难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时对土壤的要求,粮食产量受到影响。而机械化深耕深松作业,可实现疏松土壤而又不乱土壤,使固相、液相、气相比例相互协调,适应农作物生长发育的要求,有利于农作物的根系下扎,为农作物的高产稳产创造了条件。应用这一技术可较大幅度提高小麦单产,与土质、播期、品种、施肥和灌溉次数相同的传统整地作业地块相比,小麦单产平均可达到550公斤左右,较传统地块平均增产80公斤左右,增收效果十分显著。 2 深耕深松机械化技术的主要内容 2·1深耕机械化技术 2·1·1技术定义。深耕机械化技术是用机械实现翻土、松土和混土,以利于恢复土壤团粒结构,调整三相(固、液、气)的比例关系,增强土壤的蓄水保墒功能。 2·1·2采用机械:包括铧式犁和圆盘犁两种。 铧式犁是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深耕机械,它具有良好的翻垡覆盖性能,耕后植被不露头,回立垡少,为其它机具所不及。但是铧式犁的最大缺点是牵引阻力较大,田间残茬、秸草多时易发生堵塞。 圆盘犁以圆盘犁体为工作部件,牵引阻力较小,耕作过程中带刃口的圆盘旋转,能切碎干硬土壤,切断草根和小树根,特别适于高产绿肥田的耕翻作业,具有良好的通过性。 2·2深松机械化技术 2·2·1技术定义。深松机械化技术是是用机械松碎土壤而不翻土,松土厚度超过一般耕作层厚度,不乱土层。通过疏松耕层以下5厘米-15厘米的心土,可在保持原土层不乱的情况下,调节土壤的三相比例,使耕作层下面的土壤熟化,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适宜的土壤条件。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知识点

绪论 1.施肥的效应:合理施肥产生的良好效应,不合理施肥引起的不良效应。 2.合理施肥产生的良好效应:①施肥的增产效应;②施肥能改良土壤和提高土壤肥力;③施肥能改善农产品品质; ④施肥能增强植物净化空气的作用;⑤施肥能有效地减轻农业灾害。 3.不合理施肥引起的不良效应:肥料施用量的增加及由此带来的养分巨大挥发损失、流失,有害元素在土壤的积 累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以及地下水污染;同时引起大气污染,还可以导致农产品污染以及减 产,这些都将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4.施肥科学研究容:①作物营养与施肥理论研究;②施肥效应研究;③施肥技术研究。 5.施肥科学的研究方法:①调查研究;②统计研究;③试验研究;④化学分析研究。 6.试验研究包括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盆栽试验包括土培法、砂培法、水培以及灭菌培养法等。 第一章施肥的基本原理 1.养分归还学说(theory of nutrition returns)比希①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带走一定量的养分, 随着收获次数的增加,土壤养分含量会越来越少。②若不及时地归还作物从土壤中失去的养分,不仅土壤肥力逐 渐下降,而且产量也会越来越低。③为了保持元素平衡和提高产量应向土壤施入肥料。 2.最小养分学说(law of the minimun nutrition)比希①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制约着作物产量的高低。②最 小养分会随条件的改变而改变。③只有补施最小养分,才能提高产量。 3.报酬递减率(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s):从一定面积土地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投资数量的 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限度后,随着投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的增加而报酬的增加速度却逐渐递减。 4.因子综合作用律的基本容:作物高产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各种因子,如空气、温度、光照、养分、水分、品 种以及耕作条件等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必然有一个起主导作用的限制因子,产量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受该种限 制因子的制约,产量常随这一因子克服而提高,只有各因子在最适状态产量才会最高。 第二章施肥的基本原则 1.施肥的目的:①为了营养作物,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②为了改良和培肥土壤;③减少生态环境污染。 2.培肥地力的可持续原则:①培肥地力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②施肥是培肥地力的有效途径:Ⅰ、有机肥在 培肥地力中的作用。Ⅱ增强土壤生物活性,促进土壤养分的有效化,提高土壤有效养分的含量。 3.有机肥的作用:①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协调土壤水、肥、气、热矛盾。②增强土壤生物活性,促进土壤养分 的有效化,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含量。③增强土壤保肥、供肥的能力。 4.协调营养平衡原则:①施肥是调控作物作物营养平衡的有效措施;②施肥是修复土壤营养平衡失调的基本手段。 5.元素类型:大量:C、N、O、H、P、K 中量:Ca、Mg、S 微量:Fe、Mn、Zn、Cu、B、Mo、Cl 有益:Co、Ni、Se、Na、Si 6.施肥与作物产量:把每千克肥料养分所增加的作物经济产量千克数称为肥料的生产系数(production index,PI) 7.施肥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①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最佳产品品质出现在达到最高产量之前;②随着施肥量的增 加,最佳产品品质出现在最高产量出现之后;③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最佳产品品质和最高产量同步出现。 8.肥料利用率(utilization rate),也称肥料利用率(utilization coefficient)或肥料回收率(recovery rate)是指当季作物对肥料中某一种养分元素吸收利用的数量占施用该养分元素总量的百分数。 9.不合理施肥导致生态环境的污染:①施肥引起的大气污染;②施肥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③施肥引起的地下水 污染;④施肥引起食品污染。 第三章养分平衡法 1.养分平衡施肥法(nutrition balance and fertilizer recommendation)是根据作物计划产量需肥量与土壤供肥量之 差估算施肥量的方法,以“养分归还学说”为理论依据。 2.地力差减法是根据作物目标产量与基础产量之差,求得实际目标产量所需肥料量的一种方法。 3.几个参数的确定:①基础产量;②目标产量;③形成100Kg经济产量所需养分量;④肥料利用率;⑤肥料中有 效养分含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