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版串讲资料(考点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版串讲资料(考点总结)

绪 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绪论部分主要回答三个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内涵、特征、品质、产生和发展
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1、客观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
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世界历史的舞台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标志19世纪初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
纺织工人起义
二、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来源
1、德国古典哲学 代表人物 《黑格尔辩证法 、费尔巴哈唯物论》
2、英国古典经济学 代表人物 《威廉·配第、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3、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代表人物 《圣西门、傅里叶、欧文》
除上述理论外19世纪三大自然科学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进化
论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也有较大影响。
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1、诞生标志1847年7月《哲学的贫困》和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马、恩创立并由后继者发展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
体系。它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
学社会主义三部分。
1、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
①狭义上仅指马、恩共同创立的理论学说体系
②广义上包括后继者的发展如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特理论体系
③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在立场、观点、方法上等本质上相一致
④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哲学——指导原则政治经济学——理
论基础、中介科学社会主义——核心、结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实践性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①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政治立场批判性+阶级性
②科学性科学性的三大表现实事求是、深刻性、与时俱进
③实践性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
1、与时俱进的含义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2、坚持与时俱进的意义关系到党和国

家的命运前途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的需要与时俱进是社会发展变革的先导。
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实现共产主义
1、理想分类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①
注①社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社会制度、社会风貌的期望和追求是全部理想的核心。
2、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的分类
共同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高理想——实现共产主义 3、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关系
①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
②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第三节 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
1、学习目的◆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3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4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2、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本章主要由唯物论和辩证法两部分内容构成唯物论的核心问题也就是哲学的基
本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辩证法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成12345
一个核心对立统一规律
两大特征联系、发展
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①
四条原理斗争性/同一性、普遍性/特殊性、内因/外因、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
五个范畴原因/结果、必然性/偶然性、现实性/可能性、形式/内容、现象/本质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1、世界的本质问题是哲学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
1哲学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世界观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②
注② 由于革命导师表达习惯的不同出现了同一哲学概念多个名称的现象这里不去细究
这些概念的差别可以简单地认为物质=存在意识=思维=认识。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第一性问题本体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同一性问题认识论----可知论、不可知论即怀疑论
注①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
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一、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谁

决定谁。凡是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物质决定意识就叫唯物主义反之则是唯心主义。
二、思维能否认识存在世界可否认识。凡是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世界可
以认识就是可知论反之叫不可知论。
2、一元论与二元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1一元论认为世界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源二元论则认为有物质和意识两个本源。 2一元论又可分为唯心主义一元论和唯物主义一元论两种基本形式。唯心主义一元论认
为认为世界统一于意识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

有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流派、特点、观点及代表人物详见下表◆
唯心主义类型 主要特点 代表人物及观点
主观唯心主义 内在、大脑、主观
王守仁心外无物
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 外在、神秘、客观
黑格尔绝对精神 朱熹理在事先
宗教神学一般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范畴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世界观把某种具体物质当
作世界的本原
方法论朴素辩证法
中国阴阳家五行说、元气说
德谟柯利特原子论①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②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世界观唯物主义
历史观唯心主义
方法论形而上学
费尔巴哈否认意识能动性
赵翼英雄史观
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
世界观唯物主义
方法论辩证法
马恩列斯毛邓江胡语录
注① 这里的原子是虚构的是设想中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所说的原
子是建立在科学发现基础之上的。
②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有四大局限机械性用力学解释一切、形而上学性孤立静止
看问题、直观性脱离实践、不彻底性历史观上唯心。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
2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
3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将世界本源归结为物
质具体形态的局限性
二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1、物质定义不依赖于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物质内涵的意义“三个划清”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可知论—不可知论新
—旧唯物主义◆
第一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第二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第三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

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三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割裂运动和静止两者之间的关系容易导致绝对主义和相对
主义两种错误倾向。绝对主义认为静止就是绝对地不动把相对静止绝对化导致形而上学
不变论。相对主义强调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导致诡辩论和不可知论。
四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
二、实践的本质、特点、形式和作用◆
1、本质定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2、实践基本特点客观实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3、实践的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①
注① 实践除了以上三种基本形式还有教育实践、医疗实践、艺术实践等多种非基本形式。 4、实践的作用
1导致自然界的二重化自在自然——人化自然
2创造了人类社会的历史
3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2、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3、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
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与发展◆
一联系◆
1定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3方法论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二发展◆
1、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旧事物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日趋消亡的事物。
2、新事物能够战胜旧事物的原因◆
1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2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既克服了旧事物的消极因素又吸收了旧事物的积极因素
3新事物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受到群众的支持。
三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和方法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方法论 特征 根本区别
辩证法 联系 发展 认为内部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形而上学 孤立 静止 认为外因外部矛盾起决定作用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根源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二、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A规律内容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运动
变化发展。
B对立统一规律的地位——唯

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宇宙根本规律◆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第三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单选
第四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
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单选

对立统一规律狭义上指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广义上还应包括内外因辩证
关系原理、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矛盾不平衡性原理三个方面以上统称矛盾
四大原理。以下是四大原理的具体内容。
1、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1原理内容 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
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不等于斗争性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2方法论要求斗争中把握同一同一中把握斗争
3例证正确处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或中美关系既要看到双方在意识
形态、国家利益等领域根本对立的一面同时也要看到双方在经济文化上相互交流、相
互影响、和平共处的一面。
2、内部矛盾内因和外部矛盾外因——矛盾的两个层次◆
1原理内容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
内因起作用。
2方法论要求既要重视内因的决定作用同时也不能忽视外因的影响。
3例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既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时也要
实行对外开放大胆地引起西方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3、普遍性和特殊性①——矛盾问题的精髓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注① 普遍性又叫共性特殊性又叫个性。
1原理内容◆
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中并且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有不
同的特点 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普遍性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要求矛盾普遍性原理要求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具
体问题具体分析
3例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也要


注意和中国国情相结合。
4、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1矛盾不平衡性原理内容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有多个矛盾存在其中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其
它处于服从地位的叫次要矛盾。
同时在矛盾内部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属
于矛盾次要方面。
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2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均衡论和一点论②。
注② 均衡论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均衡用力一点论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一叶
障目不见泰山。
3例证
A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阶
级斗争虽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但已是次要矛盾。
B就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而言公有制是主体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非公经济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二质量互变规律——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③
注③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在一定质的基础上从量变开始的当量变积累到一
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 1、规律内容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
渗透④。◆
注④这种渗透主要表现在有时总的量变过程中也会包含阶段性或局部性质变。
2、方法论要求既要注意量的积累又要注意质的提高。反对激辩论和庸俗进化论⑤。
注⑤割裂质量变两者关系在哲学上容易导致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两种错误倾向。激变论
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政治上表现为冒险主义而庸俗进化论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政
治上表现为改良主义。
3、例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脚踏实注意量的积累同时也要不失时机地实
现跨越式发展促进质变的发生。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①
注①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其外在表现为螺旋式
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1、 规律内容◆
①事物的发展一般要经过两次否定跨越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才能臻
于成熟完善。
②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主要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进行
的对自身否定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扬弃

即克服又保留
2、方法论要求坚持辩证否定观反对循环论和直线论。
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和特点是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否定
的实质是扬弃批判继承。
3、例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三、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唯物辩证法的五个范畴
1、因果联系
1定义时间上先后相继、一种现象引起另一种现象的联系◆
2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对立统一②
注② 哲学上在表达两个概念的关系时经常用到对立统一这一表述所谓对立就是两个
概念之间的区别一般答定义即可所谓统一就是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表达模式一般是相
互依存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必然性和偶然性
1定义必然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不确定的趋势。
2关系对立统一
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首先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事物发展的 两种不同的趋势必然性由事物内部矛盾或主要矛盾
主要方面决定的偶然性由外部矛盾或次要矛盾次要方面决定。

其次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主要表现在◆
第一 必然性总是通过大量的偶然现象表现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
的纯粹必然性。
第二 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到其制
约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
第三 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内容和形式
1定义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合形式是表现内容的方式。 选择 2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形式对内容有巨大的反作用。
3应用反对过分强调突出形式的形式主义和完全抹煞形式作用的形式虚无主义。
5、本质和现象
1定义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是指事
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
2关系对立统一
本质决定现象现象是本质的外在表现。真相正面表现本质假象反面表现本质。
3方法论要求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规律
1、定义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
3、规律的分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为什么说人类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


1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
2决定人类思想动机的物质生活条件是有规律的
3人们的自觉活动受客观物质条件制约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二、意识及其能动作用
1、意识的起源
1意识发展的阶段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
觉和心理——人类意识
2劳动在意识产生中的作用
A劳动使猿脑变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器官
B劳动产生了语言为意识的内容提供了物质外壳。
2、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2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3是社会的产物选择
3、意识能动作用的体现
1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3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
4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4、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2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本章属于认识论范畴重点掌握认识的本质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认识运动的规律、特点
真理的属性等知识点。
第一节 认识的产生及本质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①◆简答、选择
①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体现在A.实践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B.实践不断为认识发
展提供新的经验和认识工具 C.实践能够推动认识能力的发展。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认识主体——具备认知能力的人
1认识主体的性质自然性、社会历史性、能动性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
2认识主体的结构个体、群体和人类整体
2、认识客体——人的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②
注②认识的客体不是整个外部世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即人的认识活动能够达到的世界。
1认识客体的性质客观实在性和对象性
2认识客体的结构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3、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实践关系、认识关系◆
1实践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实践关系是主客体之间首要
的基本关系。
2认识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3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一方面主体把客体转化为思想观念使客体主体化另一
方面主体又把实践中

得来的关于客体的思想观念通过实践转化为新的客体使主体客体化。
4、认识的本质——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③
注③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承认先有客体外部物质世界后才有主体对它的反映意识/
认识即从物到感觉因而同唯心论意识先于物质划清了界限同时又认为客体可以
为主体反映即外部世界可知因而同不可知论划清界限它主张能动反映创造性的反
映而非被动的照镜子似的机械的反映所见即所是。
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本质的论断意义在于可以划清以下三大界限
1唯物论的反映论从物到感觉——唯心论的认识论从感觉到物两条根本对立的
认识路线
2可知论——不可知论
3辨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反映+创造如ps——旧唯物论的机械反映论反
映如照镜子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1、感性认识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对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
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特点直接性和丰富性
2、理性认识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内部联系和本质特征的认识。
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特点间接性和抽象性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对立统一◆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基础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
3两者之间相互包含、相互渗透 4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
二是有正确的思维方式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将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
及彼、由表及里的制作加工。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第二次飞跃的必要性
a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b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得到检验和发展
三、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有限性和无限性◆简答
1、反复性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主客体的局限决定
1从认识客体方面看事物本身是复杂的事物本质的暴露需要一个过程社会历史条
件和科技水平的限制。
2从认识主体方面看认识受主体立场、观点、方法和生活经验、认知能力的影响。
2、有限性每个时代的人每一次具体的认识是有限的——个体和群体认识有限
3、无限性整个人类无止境的

世代更替的认识是无限的有限和无限是辩证统一的。认识的
无限性存在于每个时代的人的认识的有限中并通过无数有限性的认识而得以实现。认识的
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才能得到解决。
4、认识运动发展的总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第三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及其属性
1、真理和谬误
1真理的含义正确的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真理歪曲地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谬误。
2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对立真理和谬误在可以相互排斥、相互否定。
统一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2、真理的属性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
1真理客观性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2真理的绝对性=绝对真理真理内容客观人类认识能力无限这两点都是绝对的
3真理的相对性=相对真理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某一层次的认识真理
的广度和深度都有限
4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真理的发展过程就是由相对真理走向
绝对真理的过程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真理标准问题上的两种错误观点
1用伟人、圣人之言作为衡量真理的标准2实用主义提出有用即真理
2、实践标准的唯一性
1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可以将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对照
2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选择
3、实践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确定性真理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实践可以对一切认识做出检验
2不确定性实践是具体的有局限的可能一时无法检验真理实践检验真理具有反
复性 三、真理与价值的辨证统一
1、对立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相一致价值指外物对人需要的满足
2、统一正确的价值观是在真理指导下形成的真理具有价值属性真理的价值属性表现
在真理的功能上真理有四大功能指导实践、再认识 、教育和激励

第四节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
一、认识的目的全在于运用
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想认识的过程也就是认识世界的过程
理想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就是改造世界的过程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
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是统一的
1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
真理。
2马克思主义认识

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为什么
第一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
根本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线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
第二 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
际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第三“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认识论的精髓它充
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
第四党的思想路线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一样都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张在
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的统一
群众观点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学习群众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
从群众中来就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到群众中去就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历史唯物论历史唯物主义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主要内容讲的是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主要是社会形态更替规律和动力系统四大动力。
经济动力基本动力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政治动力直接动力阶级斗争阶级斗争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革命和改革
文化动力包括科学技术在内的文化
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1、社会存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合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方式。◆(选择)
1地理环境人类目前唯一生存场所对社会发展具有加速或延缓作用。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
2人口因素物质生产的前提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反对人口决定论。
3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简答、选择)
生产方式是人类和动物区别的根本标志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是形成社会关系的
基础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更替。
2、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1社会意识的类型
社会意识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
态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2社会意识的特点——相对独立性◆(简答、选择)
这种相对独立

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非完全同步社会意识与社
会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延续性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或称能动性。 选择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历史观的基本问题◆(选择)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
注① 这种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
而发展。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②
注② 这种反作用主要表现为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则
会阻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特点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为什么
首先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包括了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其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根本标准
再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实践中的重大问题。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生产力
1、生产力的含义人类利用、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
现代生产力系统包括的四类要素独立的实体性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运
筹性的综合因素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渗透性要素自然科学、准备性要
素教育后三者为虚体性要素
1劳动者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是指具有一定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人包括体力劳动者和
脑力劳动者。
2劳动资料劳动手段生产工具是其主要内容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3劳动对象人们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加工的东西。
可以分为两大类天然存在的劳动对象经过人们加工的劳动对象即原料。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生产资料。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三层含义
1、科学技术可以渗透到生产力系统各要素之中与之结合
2、现代生产过程表现为科学—技术——生产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主导和超前作用
3、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
二生产关系 1、定义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
2、构成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产品的分配方式生产中的地位及关系◆
其中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原因1它是生产进行的前提2决定生产关系的性

质3决定人们的地位4决定分配方式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A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b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它包括政治
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
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之间既相互区别又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作用、互
相转化a观念上层建筑决定政治上层建筑b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反过来又影响观念上
层建筑。◆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①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两者之间矛盾运动。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具体表现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变化。
四、社会形态的划分和更替、发展
一社会形态的划分
1、经济社会形态划分按生产关系选择
1五分法(根据生产关系的性质划分)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2三分法
A、根据人的发展状况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
B、根据宏观经济运行形式划分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3五分法和三分法的关系
人的依赖性社会=自然经济社会=原始+奴隶+封建
物的依赖性社会=商品经济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产品经济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2、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按生产力水平
1石器时代=渔猎社会 2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农业社会
3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工业社会 4电子时代=信息社会
二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1任何人都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社会形态的发展是各种历史合力的结果这种合力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由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是客观的自然历史过程包括社会形
态在内的社会意识的发展也必然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四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统一性是指各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共性特征。纵向上表现为五种社会形态的更替横
向上表现为同一社会形态下不同国

家民族发展历史具有共同性。
多样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同一形态的不同国家各有其特点2、各个国家在 不同形态中典型意义不同3、社会形态过度形式各有特点4、各国发展可能跨越一个
或几个社会形态。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两对基本矛盾的关系前者决定后者后者反作用于前者。
3、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的原因决定和制约着其它各种社会矛盾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阶级的产生和实质
1、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2、物质利益的对立是阶级斗争的根源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3、阶级的本质就是私有制条件下产生的各种社会集团其中一个集团能能够占据另一个集
团的劳动。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最明显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革命
2、还表现为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改革、改良。
三、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1革命的实质——进步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落后的社
会制度。
2革命的根源——社会基本矛盾
3革命的三种类型——地主反对奴隶主/资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先进阶级斗争落后
阶级)奴隶起义/农民起义被压迫阶级反抗压迫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被压迫民族反抗
侵略者
4革命基本形式——暴力◆
5革命的根本问题——国家政权问题
2、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马克思
1革命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手段
2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革命阶级在革命中锻炼成长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
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改革的实质在保持社会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社会制度的某些方面进行的变
革。
2、革命与改革的区别◆
性质——质变与量变或部分质变
路径——统治阶级自上而下与被统治阶级自下而上
手段——暴力与和平
3、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发展并巩固现社会制度
2为新制度的诞生做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
3可以带来思想观念的巨大改变。
4、社会主义改革与阶级社会的改革区别 1动力社会主义改革是主动的、自觉地阶

级社会改革是被动的自发的
2立场社会主义改革为人民阶级社会改革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3结果社会主义改革可以在制度范围内解决自身矛盾 阶级社会改革只能缓和矛盾
无法在制度范围内解决矛盾
五、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文化的含义和特征
1、含义广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狭义——精神文化
2、根本特性创造性、自由性、兼容性
二文化的社会功能信息塑造人促进社会发展认识
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的本质和人与社会的关系
一人性和人的本质
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种属性人的本质由社会属性决定
1、人与动物相区别——人的本质是劳动◆
2、人与人相区别——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合◆
3、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二人与社会的关系
1、人的出现与社会的产生一致 2、人的活动导致社会发展变化
3、人的本质和社会的本质是一致的 4、人的解放和社会的解放是一致的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唯心史观
唯物主义历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出发坚持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①是
历史的创造者而唯心主义历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坚持英雄史观认为
注①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合。它的主体始终是从事物质财富
生产的体力劳动者和从事精神财富生产的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
少数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
者同时还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
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选择
一是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三是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四是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2、群众路线——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和应用一切为了
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①
注①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认识方法和领导方法。
三、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个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面人物杰出人物促进历史发展
反面人物阻碍历史发展。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主要是历史分析法和阶级

分析法。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 一、商品经济市场经济
1、商品经济及其产生
1定义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
2产生的历史条件社会分工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私有制——
商品经济产生的决定性条件◆
3商品经济的类型简单商品经济小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
品经济
2、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1商品定义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2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商品的自然属性
3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社会属性
3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具体劳动形成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4、商品价值的构成与创造
1构成生产资料的价值+新创造的价值
2物化劳动=具体劳动以生产品形式存在的已经凝结在产品中的劳动
3活劳动=抽象劳动在生产商品过程中劳动者新消耗的抽象劳动
5、商品的价值量◆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正比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
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商品价值量与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反比
简单劳动不需要专门训练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
复杂劳动需要专门训练具有一定文化技术的劳动者从事的劳动
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复杂劳动表现为倍加的简单劳动。
3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反比
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或能力。劳动生产率的高低通常由单位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数
量或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衡量。
6、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货币的本质——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①、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①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两大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是指用货币来充当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
职能是因为货币自身也具有价值。商店里出售的各种商品都有价格标签这些价格标签
表明货币是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顾客用十元钱购买了五斤苹果表明货币是在执
行流通

手段的职能。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保存起来。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只能是真 金白银。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延期支付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职能。
世界货币指货币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职能。世界货币一般为贵金 属金银少数信誉好的纸币如美元、英磅等可以在较大范围里流通在一定程度上也执行了世
界货币的职能但从根本上说是以其黄金储备为基础的。
二、社会劳动与私人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社会劳动与私人劳动形成的条件社会分工和私有制
2、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矛盾的表现
1商品不符合社会需求无法销售私人劳动无法转化为社会劳动
2商品部分符合社会需求或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私人劳动部分转化
为社会劳动。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生产者的命运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
矛盾
三、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1、价值规律的内容a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b商品交换必
须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波动的原因受供求关系影响
3、价值规律的作用1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2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引起生产者
的分化◆
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的形成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1产生的前提一是自由劳动者二是作为资本的货币
2产生的途径一是从小商品经济中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资本转化而成
3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资本积累的实质用暴力掠夺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并迫使劳动者沦为雇佣工人。
资本积累的途径一是暴力掠夺土地羊吃人的圈地运动二是海外殖民掠夺黑奴贸易、
契约劳工、鸦片贸易等
2、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资产阶级革命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选择
2工业革命彻底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选择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一、资本主义生产的条件货币转化为资本和劳动力成为商品
1、 货币转化为资本作为资本的货币能够带来剩余价值进而实现价值增值而普通
货币在交换中不会发生价值增值。
2、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第一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能够把自己

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第二劳动者丧失一切生产资料和基本生活来源除了自身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只
有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2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工资由生产劳动力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主要包括劳动
者自身生存的费用养育后代的费用教育培训的费用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劳动力的
使用即劳动。劳动不仅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同时也是创造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二、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1、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2价值增值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资本主义劳动时间可区分为必
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就叫剩余价值。
2、资本的不同部分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
1资本的本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被物的外壳所掩盖下的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
的剥削关系。
2资本的分类不变资本c(constant capital)和可变资本v(Variablecapital)
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增值
可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价值增值
区分意义一是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二是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
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3、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1绝对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依靠延长工作时间或者增强劳动强度
获取的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在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使剩余劳动时间
相对延长获取的剩余价值。
3超额剩余价值个别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的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
而多得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4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联系超额剩余价值属于相对剩余价值的范畴
因为它也是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
区别1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获得的而相对剩余价值是整个资产阶级都能获得。
2个别资本家所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是暂时的而一旦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整个资
产阶级将长期稳定地获得相对剩余价值。3超额剩余价值的获得不需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
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相对剩余价值则是以降低劳动力价值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为条件的。
4、剩余价值规

律的内容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根本动机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榨取工人
创造的剩余价值
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第一剩余价值规律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
第二剩余价值规律支配着资本主义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整个过程
第三剩余价值规律伴随着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过程。
三、资本积累
1、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及其实质
1资本主义生产的类型——简单再生产①扩大再生产②
①简单再生产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使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
②扩大再生产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作为追加资本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
2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扩大再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而资本积累是资
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3资本积累的定义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4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进行积累扩大再生产规模
从而进一步无偿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5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内在动力——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外在压力——竞争
2、资本积累的后果
1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2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3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 3、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剥夺者被剥夺

第三节 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单个资本的循环三个阶段购买、生产、销售阶段◆
产业资本的循环指产业资本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
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价值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过程。
1、购买阶段资本采取了货币资本的职能形式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
G—WG代表货币资本W代表生产资本
2、生产阶段资本采取了生产资本的职能形式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它在资本循
环中是决定性的阶段。
W—W′W′代表商品资本
3、售卖阶段资本采取了商品资本的职能形式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W′—G ′G ′>G
二、资本周转
1、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两个关键因素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生产资本的构成
2生产资本的构成——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机器、工具、厂房、设备等劳动资料特点多次转移、多次收回
流动资本劳动对象各种原材料、劳动力特点一次投入、一次收回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4、平均利润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资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必然导致各部门利润率
的变化

第四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国体+政体——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
1、国体资产阶级专政
2、政体
1君主立宪制议会君主制英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
二元君主制沙特、约旦
2民主共和制议会共和制/内阁制(印度、德国、意大利
总统共和制美国、俄罗斯、巴西
半总统制法国
委员会制瑞士
3专制独裁制法西斯制
二资本主义的政党制度
1、一党制部分发展中国家
2、两党制美国、英国
3、多党制法国、意大利
四三权分立分权制衡的实质——资产阶级内部的权力分工◆
1、议会行驶立法权。议会有两院制和一院制之分其主要职权一般包括立法权、财政权和
监督权。
2、政府行驶行政权。其职能主要有两个方面——
a对内专政人民+管理社会b对外保卫本国安全+开展对外交往。
3、法院检察院行驶司法权。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利己主义本质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
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1、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 资本主义从自由
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的时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本身又可分为私人垄
断和国家垄断两个阶段二战后私人垄断发展为国家垄断。
帝国主义基本特征
(1)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2)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3)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5)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2、 垄断的形成
1垄断代替竞争并在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其最初表现形式是私人垄断资
本的形成和发展其关键环节是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2自由竟争必然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3当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然产生垄断
3、垄断组织的形成和发展
20世纪上半期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
20世纪后半叶混合联合企业
二战后垄断组织加强的主要表现◆
第一企业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