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大国际法与比较法评论》注释体例(修订版)

《北大国际法与比较法评论》注释体例(修订版)

《北大国际法与比较法评论》注释体例(修订版)
《北大国际法与比较法评论》注释体例(修订版)

《北大国际法与比较法评论》引用及注释体例

一、引用及注释之一般原则

1、引用是指在文章的正文中为了论证的需要而对别人的文章进行的援引。

2、注释是指在文章的正文中为了说明引用的来源及必要的解释而进行的注明。

3、引用和注释应当遵守必要性原则。

4、引用的对象必须是已经发表的文章;没有出版的,应当取得相关权利人的同意。

5、引用应当保持被引用的话语和段落的原貌。

6、引用应当重视原作的真实意思,不得曲解原作之观点。

7、直接引用应当有明显标志,标志以双引号为准。

8、注释中注明文章的出处应当简洁、规范。

9、注释中的解释应当避免无关、累赘的解释。

二、具体的注释规则

1. 请务必使用脚注!

2. 在正文中进行注释的,应当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在相关句子的右上角,通常应当在相关的标点符号之外。例如:

“国际法尚未发展出一整套规则来较为详细地规定国家……可以行使的各种形式的管辖权。相反,国际法的主要注意力集中于国家在刑事问题中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管辖权……”1

3. 正文引文超过100字的,应缩格并变换字体排版。例如:

当这两项国际法规则发生冲突时,何者应当居于优先地位呢?有学者分析认为:

“国际法近几十年来最为有趣的发展之一就是其不同构成部分之间等级的确立。……传统上……所有规则都位于同一水平上,但是到了……现在……保护国际

社会根本利益的原则和规则具有推翻一切威胁这些利益的尝试的法律效力……”2

4. 每篇文章的全部注释编号连排。

5. 引用图表,在图表下直接注明来源,不必另加注释。例如:

资料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60813613.html,/resources/garment/labour-label3.htm <2002年7月14日访问>

6. 注文提及文献的信息顺序:作者,文献名称,卷次(如有),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如有。通常情况下“第一版”可省略),页码。

例如:陈兴良著:《刑法哲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修订三版,第23页。

7. 定期出版物的注释顺序:作者,文章篇名,出版物名称,卷次,出版社,出版时间,页码。

例如:李鸣:“安全事务的合作与法律”,载于《北大国际法与比较法评论》,第二卷第一期(总第二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2页。

8. 报纸则为:作者,文章篇名,报纸名称,日期,版别。

例如:李秦:“从国际法透视中美撞机事件”,载于《人民日报》,2001年5月12日第三版。

9. 请注明清楚是作者的著、编、主编还是整理。

10. 同一文献两次或两次以上引用,第二次引用时,若紧接第一次引用注文,则径注“同上揭,第×页”;若第二次与第一次引用之间有其他注释,则在作者名之后,注明“前引

注N,第×页”。

11. 著者或编者为两人的文献,在第一次引用时应显示全部作者,第二次引用时可只注

明第一作者,但其名后应加“等”字。著者或编者为三人或三人以上的文献,从第一次引用开始可以只标明第一作者,但其名后应加“等”字。

12. 引用多作者文章合成之文集时,应首先注明特定文章作者,然后依次为文章名,收入该文之文集名,文集编者名,出版者,地点及版次,页码。

例如,于凡:“皮诺切特案及相关法律问题”,载于北京大学法学院编:《法学魅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753页。

13. 翻译作品应分别注明著者(及国籍)和译者。

例如:[苏]童金主编,邵天任、刘文竹、程远行译:《国际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88年1月,第392页。

14. 古籍类作品应注明著者(及朝代)、作品名称、卷次及页码。

例如:[清]沈家本:《沈寄先生遗书》甲编,第43页。

15. 法律规范性文件,应注明发布机关、文件名称、文件编号及发布日期。

例如:财政部《关于国债代保管凭证(单)应严格执行国债兑付政策的通知》,财国债字[1995]第25号,1995年7月17日。

16. 直接引文之注释可不加引领字“参见”,间接引文之注释应加引领词“参见”;如显示其他支持性文献,用“另参见”为引领词。对立性文献,则加说明性字句,诸如“不同的见解,请参见”之类。

17. 引用资料非来自原始出处时,应注明“转引自”。转引文献时,应先注明原始作品之相关信息,再注明转引所据之文献。

18. 引用非正式出版资料,应注明得到相关权利人同意,并尽可能显示资料形成之时间地点。

19. 翻译并引用外文著作,注释应直接使用该外文。

例如:See Matthew Craven, The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 A Perspective on Its Development,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5, pp. 12-15.

20. 翻译并引用外文期刊,注释应直接使用该外文。

例如:See Myres S. McDougal and W. Michael Reisman, …Rhodesia and the United Nations: The Lawfulness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62, No.1, January, 1968, pp. 3-5.

21. 翻译并引用外文论文集中的论文,注释应直接使用该外文。

例如:Akashi Kinji, “Japanese …Acceptance? of the European Law of Nations”, M. Stolleis & M. Yanagihara ed., East Asian and European perspectives on international law, Baden-Baden: Nomos, 2004, pp. 3-7.

22. 引用案例时,应标明案例名、出处、年代、第几页或第几段

例如:“North Sea Continental Shelf Cases”, I. C. J. Reports (1969), para. 111.

23. 引用国际组织机构报告时,应标明机构名,报告名,编号,第几页或第几段,但联大决议和安理会决议等可略去机构名和报告名。

例如:A/RES/64/259, para.10

24. 引用网站上的文献,顺序为:作者,文献名,网址,访问日期。

例如:季卫东:“国际摩擦与法律的作用——剖析中美撞机事件”,载于《二十一世纪》,2001年10月号,第67期。https://www.doczj.com/doc/60813613.html,.hk/ics/21c/issue/article/016001g.htm,2002年11月29日访问。

David R. Johnson, “Law-making and Law Enforcement in Cyberspace”, available at https://www.doczj.com/doc/60813613.html,/pub/legal./ , visited March 1, 2002.

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

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 附:参考文献分类 为便于学术交流和推进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规范化,现将《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转引如下。 一、注释体例及标注位置 文献引证方式采用注释体例。 注释放置于当页下(脚注)。注释序号用①,②,③……标识,每页单独排序。正文中的注释序号统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有时候也可能是词或词组)或段落标点符号之后。 二、注释的标注格式 (一)非连续出版物 .著作 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责任方式为著时,“著”可省略,其他责任方式不可省略。 引用翻译著作时,将译者作为第二责任者置于文献题名之后。 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等经典著作应使用最新版本。 示例: 赵景深:《文坛忆旧》,上海:北新书局,年,第页。 谢兴尧整理:《荣庆日记》,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年,第页。 蒋大兴:《公司法的展开与评判——方法·判例·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年,第页。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年,第页。 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谭汝谦、林启彦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年,第页。 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年,第页。佚名:《晚清洋务运动事类汇钞五十七种》上册,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年,第页。 狄葆贤:《平等阁笔记》,上海:有正书局,[出版时间不详],第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年,第页。 .析出文献 标注顺序: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集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集题名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文集责任者与析出文献责任者相同时,可省去文集责任者。

注释格式、体例

注释体例 (一)中文注释 首次注释时,中文文献的标注次序为: 1.专著 xx: 《十年论战: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xx、xx娴: 《国际政治学概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页。张字燕: 《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0页。 2.编著 xx、xx小兵主编: 《东亚合作的进程与前景》,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5~17页。 [xx]威廉·xx思: 《单极世界中的美国战略》,载[美国]约翰·伊肯伯尔主编: 《xx无敌: 均势的未来》,中译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9~117页。 3.期刊杂志 xx:

《推动构建和谐亚太地区的意义》,载《当代亚太》2007年第1期,第3页。 xx: 《论二元经济》,载《历史研究》1994年第2期,第98页。李济: 《创办史语所与支持安阳考古工作的贡献》,载台湾《传记文学》1976年第28卷第1期,第50~78页。 4.报纸 《朝韩首脑会晤程序大多达成协议》,载《中国青年报》 2000年5月12日。xx: 《xx发展有利于世界》,载《人民日报》 2008年1月18日。 5.通讯社消息 《和平、繁荣与民主》,美新署xx 1994年2月24日英文电。 6.会议论文 任东来: 《对国际体制和国际制度的理解和翻译》,“全球化与亚太区域化国际研讨会”论文,天津南开大学 2000年6月5日~16日,第2页。 7.学位论文 xx: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方法20年:1979-1999》,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硕士论文, 2000年1月,第39页。 8.互联网文献 《泰国选委会公布大选计票结果》,新华网, 2007年12月24日。 http: 9.转引文献 xx: 《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8889页,转引自杨玉圣: 《xx人的xx观: 一个历史的考察》,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3页。 (二)英文注释 基本规范同于中文注释。此外,作(编)者姓名按通常顺序排列,即名在前,姓在后;作者为两人,之间用and 连接,两人以上的注明第一作者,其后用斜体标注et al.;编者后加ed.,两人以上的加eds.;论文和文章用引号标注,主标题与副标题之间用冒号相隔,期刊名称和书名使用斜体标注;页码的单页标注p.,多页标注pp.。 1.专著 Hans J. Morgenthau, 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Alfred A. Knopf Inc., 1985, pp. 389-392.

英语注释部分句型

7A 1、我们喜爱放风筝。We love ___________________. 她喜欢听音乐。She lik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们喜欢游泳。The students enjoy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她/它出生在南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你/你们/他们出生在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擅长电脑游戏。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很多女孩子都擅长跳舞。Many girls 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歌听起来很优美。The song _____________________. 5、露西每周有两天用来练习排球。Lucy ________ two days a week _______________. 6、谢谢你为此事所尽的努力。Thank you fo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t. 7、午餐时,我想和朋友们一起聊聊天。I would like t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t lunchtime 8、我盼望能再见到你。I a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是一个有三个指针的闹钟。This is a clock 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现在想吃一个苹果。你呢?I’d like ____________ now. __________ you? 埃迪从来都不锻炼,霍波呢?Eddie __________. _________ Hobo? 11、我喜欢诸如足球、羽毛球和游泳之类的体育活动。 I love _____________________ like football, badminton and swimming. 像西红柿、胡萝卜、土豆和卷心菜这样的蔬菜对健康有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 tomatoes, carrots, potatoes and cabbages ______________. 12、他多久和朋友在网上聊一次天? ______________ does 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多久去一次图书馆? _______________ do yo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这条河有多长?___________________ is this river? 你每天练习多长时间英语?_____________ do you _________________ every day? 14、她每天进行多少锻炼?______________________ does she do every day? 你放学后要做几个小时家庭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 do yo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after school? 15、我不再上学迟到了。I a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再也不捉弄我的朋友们了。I do no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你的新自行车多少钱?_________________ is your new bike? 17、我想买些鲜花给你。I want t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want t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们还有几天来做这项工作。We hav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那个穿着红色T恤衫的男子是我的英语老师。 The ma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s my English teacher. 7B 1、你愿意和我一起去买东西吗?Would you like _________________ with me? 好的,那听起来不错。Sure, that ________________. 谢谢,但是恐怕我没有时间。Thank you , but I’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认为这条领带不太配我的西服,你能另外拿一条给我看看吗? I ____________ this tie ______ my suit ______. Would you please __________________? 3、这报纸很有趣,我每天都读。 The ____________ is very _____________. I read it ________________. 4、那位老人总是朝窗外看街上的孩子们。 The old man often ________________ the window ______ the children _____ the street. 5、当心!有公交车正朝我们开过来!Look out! A bus is _______________ us! 6、汤姆和他的朋友们分吃了他的生日蛋糕。Tom _______ his birthday cake ______ his friends. 7、在我们校门口有一棵大树。There is a big tree ______________ our school gate. 8、我们老师正站在教室的前面。Our teacher is standing ___________________ the classroom. 9、她迫不及待地想去度假。She __________________ go on holiday. 10、史密斯先生买了一个带花园的房子。Mr Smith bought a house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我们用眼睛看。We see __________________. 12、明天他会来吗?_________________ tomorrow? 或许会,但我不确定。Maybe, but I’m ____________. 13、我想点条鱼。I’d like ___________________, please. 14、香港人口比南京多,但土地比南京少。 There are ____________ in Hongkong than in Nanjing, but there is ___________ in Hongkong than in Nanjing. 15、每天我们不得不做许多的作业。We ___________________ every day. 16、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那里。你没必要走这么快。 We have _______________ to get there. You ___________________ so fast. 17、他每天一直睡到七点钟。He _________________ seven o’clock every day. 他每天直到七点钟才醒。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even o’clock every day. 18、你喜欢哪本书就拿哪本。Tak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为什么不和我一道去购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go shopping with me? = _____________ go shopping with me? 20、他通常要用一小时来做家庭作业。It usuall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你还想要其他东西吗?Do you want ______________? = Do you want ______________? 22、他们带访问者参观了校园。The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 school. 23、我们学校在公园的东南面。Our school is _________________ the park. 24、他没能成为著名的流行歌手。He ____________ become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你的计划行不通。我们得另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Your plan will not _______. We have to fin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然后我左转到公园路,再右转到第四大街去警察局。

国际政治研究-注释体例

《国际政治研究》注释体例 一、 总则 1、本刊采用页下注(脚注),每页依序重新编号。 2、一般情况下,引用外文文献的注释仍从原文,无须另行译出。 3、文章正文后不另开列“参考文献”。 4、所引资料及其注释务求真实、准确、规范。 5、本体例经刊行生效,也在本刊相关网页发布,敬请查阅参照。 二、中文文献 (一)一般著作 1、专著。其注释各个类项的标注次序为:著者,文献名,卷册序号,出版地,出版机构及版次,页码。 编著、译著基本一致。例如: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01页。 司马迁:《史记》第八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595页。 2、编著。应在编者姓名后加“编”或“主编”、“编著”。例如: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48-49页。 3、译著。在著者姓名前可以“[]”标明著者国别;在文献名之后,可标明译者。例如: 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印书馆1985年版,第132页。 [英]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张小明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导言,第15页。 4、如著者、编者为二人,两者姓名之间以顿号间隔;如为三人以上,可省略为“***(第一责任者姓名) 等(编)”。例如: 王正毅、张贵岩:《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03、207页。 刘继南等:《国际战争中的大众传播》,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120页。 王振华等主编:《重塑英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9页。 (二)单篇文章

毕业论文注释体例[1]

注释体例 一、一般中文著作注释要求 (一)首次引用 引用的资料第一次出现在注释中时,一般中文著作的标注次序是: 著者姓名(多名著者间用顿号隔开,编者姓名应附“编”字)、文献名、卷册序号、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时间、页码。 1.专著 xx: 《十年论战: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xx、xx娴: 《国际政治学概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页。 xx等: 《中国崛起: 国际环境评估》,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8页。(作者三人以上,可略写为XX(第一作者)等;出版社名称已包含地名,不必重复注出。) 2.编著 xx世雄主编: 《冲突与合作: 现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评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71页。 威廉·xx思:

《单极世界中的美国战略》,载于约翰·伊肯伯尔主编: 《xx无敌: 均势的未来》(韩召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9-117页。 《什特科夫关于金日成提出向南方发动进攻问题致维辛斯基电》( 1950年1月19日),xx主编: 《朝鲜战争: 俄国档案馆的解密文件》第1卷,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丛刊 (48),第305页。 3.译著 xx: 《叫魂》(陈兼、刘昶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07页。(译者姓名在著作名后,并用括号括起。) 4.期刊杂志(期刊指月刊、双月刊、季刊、年刊等,杂志指周刊或半月刊) xx: 《论二元经济》,《历史研究》1994年第2期,第98页。 xx: 《创办史语所与支持安阳考古工作的贡献》,《传记文学》(台北)第28卷第1期, 1976年1月。 xx:

注释体例及要求

附件:《国际政治研究》注释体例 注释体例及要求 一、总则 1、采用页下注(脚注),每页依序重新编号。 2、一般情况下,引用外文文献的注释仍从原文,无须另行译出。 3、文章正文后不另开列“参考文献”。 4、所引资料及其注释务求真实、准确、规范。 二、中文文献 (一)一般著作 1、专著。其注释各个类项的标注次序为:著者,文献名,卷册序号,出版地,出版机构及版次,页码。编著、译著基本一致。例如: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01页。 司马迁:《史记》第八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595页。 2、编著。应在编者姓名后加“编”或“主编”、“编著”。例如: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48-49页。 3、译著。在著者姓名前可以“[]”标明著者国别;在文献名之后,可标明译者。例如: 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印书馆1985年版,第132页。 [英]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张小明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导言,第15页。 4、如著者、编者为二人,两者姓名之间以顿号间隔;如为三人以上,可省略为“***(第一责任者姓名)等(编)”。例如: 王正毅、张贵岩:《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03、207页。 刘继南等:《国际战争中的大众传播》,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120页。 王振华等主编:《重塑英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9页。 (二)单篇文章

1、文集中的文章 其引文注释的标注次序为:著者,文章题目(加书名号),文集编者名称,文集名,出版地、出版机构及版次,页码。例如: 张世鹏:《历史比较中的欧洲“第三条道路”》,陈林、林德山主编:《第三条道路:世界之交的西方政治变革》,北京:当代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278页。 2、报刊文章 刘汉俊:《一个民族的征帆——写在郑和下西洋600年之际》,《人民日报》2005年7月11日第10版。 张小明:《革命、修正和补充》,《欧洲》2001年第3期,第16页。 3、会议论文 余谋昌:《公正与补偿:环境伦理与环境政治的结合点》,“环境政治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济南;山东大学,2005年6月17-19日,第9页。 4、学位论文 苏长和:《全球公共问题与国际合作:一种制度的分析》,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博士论文,1999年4月,第55页。 (三)其他 如引用资料来自政府出版物、通讯消息、未刊手稿、缩微胶卷等,其注释也应尽量标明编著者、文献名、出版地、出版机构及版次、页码,或者文献性质、收藏地点、收藏编号等。如无需或不便标明著作者/编辑者,则标明其他类项也可。例如: 《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53页。 《中国与八国财长就全球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对话》,新华社莫斯科2006年2月12日电。 辽宁省档案馆编:《日俄战争档案史料》,档案第86、91号,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41,144页。 三、外文文献(以英文文献为例,其他外文文献可参照执行) (一)著作 其引文之注释类项标注为:著者,文献名(斜体),出版地、出版机构及版次,页码。著作者姓名以名前姓后的顺序书写。例如:

英文论文注释和论文格式

论文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1 2.1注释Citations 2.1.1夹注In-text Citations 转述、阐释、总结他人主要观点、引用某些引文或所依据的文献无须详细注释者,以夹注的形式随文在括号内注明。夹注与“参考文献”结合,形成一种方便、快捷说明引用出处的注释形式。夹注的构成形式有以下几种情况: 1)来自英语文章、专著的直接引语,作者姓名在文中已经出现: 格式:出版年份:页码 例:Rees said, “As key aspects of …in the process” (1986: 241), … 2 ) 来自英语文章、专著的直接引语,作者姓名在文中没有出现: 格式:作者姓名,出版年份:页码 例:The underlying assumption is that language is “bound up with culture in multiple and complex ways”(Elli, 1968: 3). 3 ) 来自英语文章、专著的间接引语,作者姓名在文中已经出现: 格式:出版年份:引文页码 例:According to Alun Rees (1986: 234)〔夹注直接放在被引者后面〕, the writers focus on the unique contribution that each individual learner brings to the learning situation. According to Alun Rees,the writers focus on the unique contribution that each individual learner brings to the learning situation (1986: 234). 〔夹注也可以位于 引语的最后〕 4 ) 来自英语文章、专著的间接引语,作者姓名在文中没有提到: 格式:作者姓名出版年份:引文页码 例:It may be true that in the appreciation of medieval art the attitude of the observer is of primary importance (Robertson, 1987: 136). 5)来自汉语文章、专著,间接引用,作者姓名在文中已经出现2: 格式:作者姓名拼音+夹注(出版年份:引文页码) 例:Wang Datong(2002: 111, 2005: 191) believed that…; 6)来自汉语的文章、专著,间接引用,作者姓名在文中没有出现: 1本格式主要参阅了APA,《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以及部分大学外语学院毕业论文格式要求;日语毕业论文格式另列。第二章的内容适用于用英文写作的毕业论文,要求采用随文夹注和文末“参考文献”相结合的注释方法;如采用此方法注释后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说明的,可酌情使用脚注。凡是用汉语撰写的论文,统一采用尾注加参考书目的格式,具体的严格按照《手册》第14-17页的规定执行;日语毕业论文的有关规定见第五章。 2第(5)、(6)项仅适用于用英语撰写但引用到汉语文献的论文,相应的参考书目著录方法见2.3.3。

核心期刊论文引用及注释的一般体例

核心期刊论文引用及注释的一般体例 一、引用及注释之一般原则 1、引用是指在文章的正文中为了论证的需要而对别人的文章进行的援引。 2、注释是指在文章的正文中为了说明引用的来源及必要的解释而进行的注明。 3、引用和注释应当遵守必要性原则。 4、引用的对象必须是已经发表的文章;没有出版的,应当取得相关权利人的同意。 5、引用应当保持被引用的话语和段落的原貌。 6、引用应当重视原作的真实意思,不得曲解原作之观点。 7、直接引用应当有明显标志,标志以双引号为准。 8、注释中注明文章的出处应当简洁、规范。 9、注释中的解释应当避免无关、累赘的解释。 二、具体的注释规则 1. 请务必使用脚注! 2. 在正文中进行注释的,应当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在相关句子的右上角,通常应当在相关的标点符号之外。例如: “国际法尚未发展出一整套规则来较为详细地规定国家……可以行使的各种形式的管辖权。相反,国际法的主要注意力集中于国家在刑事问题中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管辖权……” 3. 正文引文超过100字的,应缩格并变换字体排版。例如: 当这两项国际法规则发生冲突时,何者应当居于优先地位呢?有学者分析认为: “国际法近几十年来最为有趣的发展之一就是其不同构成部分之间等级的确立。……传统上……所有规则都位于同一水平上,但是到了……现在……保护国际社会根本利益的原则和规则具有推翻一切威胁这些利益的尝试的法律效力……” 4. 每篇文章的全部注释编号连排。 5. 引用图表,在图表下直接注明来源,不必另加注释。例如: 表格一:服装工业中每小时的基本工资(1998年,美元) 国家每小时基本工资设孟加拉国为1 美国8.42 49.53 加拿大6.70 39.41 菲律宾0.62 3.65 圣萨尔瓦多0.60 3.53 墨西哥0.54 3.18 洪都拉斯0.43 2.53 中国0.30 1.76 尼加拉瓜0.25 1.47 印度尼西亚0.22 1.29 印度0.20 1.18 孟加拉国0.17 1.00 资料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60813613.html,/resources/garment/labour-label3.htm <2002年7月14日访问> 6. 注文提及文献的信息顺序:作者,文献名称,卷次(如有),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如有。通常情况下“第一版”可省略),页码。 例如:陈兴良著:《刑法哲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修订三版,第23

注释要求

一、注释体例及标注位置 文献引证方式采用注释体例。 注释放置于当页下(脚注)。注释序号用①,②,③……标识,每页单独排序。正文中的注释序号统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有时候也可能是词或词组)或段落标点符号之后。 二、注释的标注格式 (一)非连续出版物 1.著作 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责任方式为著时,“著”可省略,其他责任方式不可省略。 引用翻译著作时,将译者作为第二责任者置于文献题名之后。 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等经典著作应使用最新版本。 示例: 赵景深:《文坛忆旧》,北新书局,1948,第43页。 谢兴尧整理《荣庆日记》,西北大学出版社,1986,第175页。 蒋大兴:《公司法的展开与评判——方法·判例·制度》,法律出版社,2001,第3页。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人民出版社,1983,第25页。 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谭汝谦、林启彦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第11-12页。 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第9页。 佚名:《晚清洋务运动事类汇钞五十七种》上册,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8,第56页。 狄葆贤:《平等阁笔记》,有正书局,出版时间不详,第8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第46页。 2.析出文献

标注顺序: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集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集题名/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文集责任者与析出文献责任者相同时,可省去文集责任者。 示例: 杜威·佛克马:《走向新世界主义》,王宁、薛晓源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第247-266页。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鲁迅全集》第9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第325页。 唐振常:《师承与变法》,《识史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第65页。 3.著作、文集的序言、引论、前言、后记 (1)序言、前言作者与著作、文集责任者相同。 示例: 李鹏程:《当代文化哲学沉思》,人民出版社,1994,“序言”,第1页。 (2)序言有单独的标题,可作为析出文献来标注。 示例: 楼适夷:《读家书,想傅雷(代序)》,傅敏编《傅雷家书(增补本)》,三联书店,1988,第2页。 黄仁宇:《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中文版自序》,《中国大历史》,三联书店,1997,第2页。 (3)责任者层次关系复杂时,可以通过叙述表明对序言的引证。为了表述紧凑和语气连贯,责任者与文献题名之间的冒号可省去,出版信息可括注起来。 示例: 见戴逸为北京市宣武区档案馆编、王灿炽纂《北京安徽会馆志稿》(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所作的序,第2页。 4.古籍 (1)刻本 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卷次、篇名、部类)(选项)/版本、页码。 部类名及篇名用书名号表示,其中不同层次可用中圆点隔开,原序号仍用汉字数字,下同。页码应注明a、b面。

学术论文注释规范

注释的格式 (一)中文注释: 1、当文章引用或借用的资料所在的著作第一次出现于注释中时,须将该书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代及引用资料所在的页码一并注出。 (1)引用专著例: 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2-74页。说明:(a)作者姓名后面用冒号;著作名用书名号标出,书名号后加逗号;出版地后用间隔号(中圆点);出版社名称后加逗号;出版年代后加“版”字,再加逗号;页码后用句号。(b)著作者如系二人,作者姓名之间用顿号分隔,如:xxx、xxx;如系二人以上,可写出第一作者姓名,后面加“等”字省略其他作者,如:xxx等。(c)著作名如有副标题,则在书名号内以破折号将标题与副标题隔开。 如: 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从罗斯福到里根》,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第124页。(d)著作如系多卷本,须在书名号后面直接写出引用资料所在的卷数,再加句号。如:徐民:《抗美援朝的历史回顾》上卷,北京.中国广播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e)出版地应包括省、自治区及其下属的市名,直辖市只注市名,如: 吉林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如出版社名称本身已含其中某一级地名,则可不必在出版地中重复注出,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不必注为江苏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北京出版社,不必注为北京.北京出版社。 (2)引用译著例: J.布卢姆等:《美国的历程》下册第二分册(杨国标、张儒林译,黄席群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97页。 说明:(a)作者姓名中除姓(family name)外,名与中间名(first name 和middle name)均可用缩写形式表示,如缩写,须用英文缩写符号(下圆点);如将姓名全部译出,则须在姓名之间加中文间隔符号(中圆点)。(b)书名号后或多卷本著作卷次、册次后直接加圆括号,括号内注明中文译、校者姓名。 (3)引用编著例: 杨生茂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3页。韩铁等:《战后美国史,1945—1986》(刘绪贻、杨生茂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6页。 说明:(a)第一例适用于仅有编者的著作。在编者姓名后,根据该书提供的信息加入“编”或“主编”,再加冒号;其余部分与著作类注释格式同。(b)第二例适用于既有编者,又有著者的著作。这类注释与著作类注释基本相同,但须在书名号后加圆括号,括号内注明编者姓名,再在括号后加句号。 (4)引用文集或期刊、杂志内文章例: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页。 弗.杰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载《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张京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51页。 吴展:《试论核裁军的几个问题》,载《美国研究》1994年第3期,第43页。 说明:(a)先注作者名和篇名,篇名用书名号标出,书名号后加逗号;再注出文集或期刊名,文集或期刊名亦用书名号标出,书名号前加“载”字,紧接文集或期刊书名号后注明卷次、册次,然后加逗号;其余与著作类格式同。(b)第一例适用于编者未署名的文集;第二例适用于编者署名的文集。(c)期刊、杂志不必注明编者和出版者。

常见论文注释规范要求与解释

常见论文注释规范要求与解释 一、参考文献格式: 1 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在本规范中采用GB7714推荐的顺序编码制格式著录。 2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 a.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b.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c.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d.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e.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f.文献起止页码。 g.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3 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 根据GB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 论文集 报纸文章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报告

专利 文献类型标识 M C N J D R S P (2) 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3)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 数据库 计算机程序 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类型标识 DB

EB (4)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4 文后参考文献表编排格式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左顶格)或“[参考文献]”(居中)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参照ISO690及ISO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1]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论文选题,英文注释和中文注释的写法,肖永平

第十四讲法学研究的学术规范与注释规则 肖永平 一、中国法学研究不规范的历史成因 学术规范是学术人进行学术活动必须遵守的共同规则。严格说来,没有规范的知识积累和演绎不能称为学术,至少不能称为学术系统。但在中国的法学研究领域,学术失范问题严重存在,“不良文风横行,学术行为失范,‘天下文章一大抄’,‘猫腻作品’太多,‘一稿多投’问题严重,‘办刊收费’情况突出······法学学术行为失范的典型体现,就是有些文章缺少引注——洋洋洒洒几千字甚或上万言竟连一个注释都没有。”i尽管法学是关于规则的学问,但我国关于这种学问的研究活动本身并没有严格的规则可循。可以说,学术规范性不强是中国法学20多年来取得巨大成就的一种主要负产品。 上述情况与我国法学的历史发展密切相关。在我国,“法”和“学”字出现得都很早,至今有3000年的历史了。但把“法”和“学”连在一起,作为一个专门用语“法学”来使用,最早是在南北朝时代。《南齐书·孔稚珪传》中云:“寻古之名流,多有法学。······”不过,“法学”一词虽然出现,使用得却极为罕见。在表示对法律之学问时,人们一般使用“律学”一词。因为自公元前4世纪商鞅将李悝《法经》携入秦国,改法为律以后,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直至明清,历朝各大法典都是以“律”冠名,使用“律学”而不使用“法学”一词是很自然的事情。另外,在古代中国,“法”、“刑”、“律”可以相互诠释,在实质意义上可以通用,“法学”、“律学”和“刑名之学”因此也是可以通用的。更为重要的是,秦朝灭亡以后,秦代禁止私人学习、讲授和解释法律的局面被打破,律学研究开始勃兴,出现了许多以此为业,并世代相袭的家族。魏晋以后,我国在中央开始设立律学博士。以此为开端,律学博士成为国家的重要官职之一,从而使“律学”不仅成为一门约定俗成的学问、选官考试的科目、一个公认的研究领域,而且也是一种国家认可的职业、社会地位和谋生手段,并有了具体担当者“律学博士”。在这种情况下,就没有必要再使用“法学”这一用语了。ii 我国古代“以刑为主”的法律体系使我国古代律学显示出重刑轻民的倾向。从某种意义上说,律学就是刑法学,主要内容是刑法学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刑事诉讼法学。尽管它很早便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但其发展始终受到国家的宏观控制,律学基本上是官学,私家注律只是国家注律的补充。因此,中国古代律学立足于实用,阐述国家的立法意图,概括国家的法律原则,注释法律的概念术语,评介条文的源流得失与演变,揭示律与例及其他法律形式之间的关系,使法律得以统一适用。其实质就是解释现行法律之学,它重视统治者的权力意识,强调臣

论文引用注释的格式

论文引用注释的格式 3.文中引文(包括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须注明出处,即进行参考文献著录(本刊参考文献著录采用顺序编码制;在文中引文出现的地方用阿拉伯数字按序编码予以标明,并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表)。如果解释某些内容,或者引文来自经典著作、领导讲话、文件法规、内部资料、工具辞书,以及转引自有关文章,均可做为注释(说明作者、题名和出处)。 注释格式如下: 引自期刊:①作者:《题名》,《刊名》,××××年第×期, 第×页 引自专著:②作者:《书名》,出版者及××××年版,第×页 引自报纸:③作者:《题名》,《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如下: 引自期刊:〔1〕作者(所有作者全列—下同). 题名〔J〕. 刊名, 出刊年,卷(期) : 起止页码. 引自专著:〔2〕作者. 书名〔M〕. 版次(初版不写). 译者(指译著, 所有译者全列).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页码. 引自报纸:〔3〕作者. 题名〔N〕. 报纸名, 年-月-日(版次). 引自论文集:〔4〕作者. 题名〔A〕. 见: 论文集编者. 文集名〔C〕.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页码. 引自会议论文:〔5〕作者. 题名〔Z〕. 会议名称, 会址,会议年份. 引自学位论文:〔6〕作者. 题名〔D〕: 〔学位论文〕. 保存地: 保存者, 年份. 引自电子文献:〔7〕作者. 题名〔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或DB/MT(磁带数据库),或M/CD(光盘图书),或CP/DK(磁盘软件),或J/OL(网上期刊),或EB/OL(网上电子公告)〕.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4.文章须有摘要(限4000字以上文章;确切记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的目的、研究的问题和主题、论点、结论等;不用“本文”或“作者”等做主语;不要写成提纲或评论形式;字数一般控制在200字以内),关键词(3 ~ 5个)。 5.若是打印文稿,宜采用小4号楷体(或宋体)文字,墨色清晰,校对准确,并适当加宽行距。 6.文末标明全文总字数,并注明作者姓名拼音、工作单位和详细通讯地址(包括街道、路名和门牌号码)、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等。

中国社会科学注释范例

《中国社会科学》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 为便于学术交流和推进本社期刊编辑工作的规范化,在研究和借鉴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注释规定的基础上,我们对原有引文注释规范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特制定新的规定。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内刊》和《历史研究》。 一、注释体例及标注位置 文献引证方式采用注释体例。 注释放置于当页下(脚注)。注释序号用①,②,③……标识,每页单独排序。正文中的注释序号统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有时候也可能是词或词组)或段落标点符号之后。 二、注释的标注格式 (一)非连续出版物 1.著作 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责任方式为著时,“著”可省略,其他责任方式不可省略。 引用翻译著作时,将译者作为第二责任者置于文献题名之后。 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等经典著作应使用最新版本。 示例: 赵景深:《文坛忆旧》,上海:北新书局,1948年,第43页。 谢兴尧整理:《荣庆日记》,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75页。 蒋大兴:《公司法的展开与评判——方法·判例·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3页。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5页。 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谭汝谦、林启彦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11-12页。 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9页。佚名:《晚清洋务运动事类汇钞五十七种》上册,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8年,第56页。 狄葆贤:《平等阁笔记》,上海:有正书局,[出版时间不详],第8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6页。 2.析出文献

《当代法学》投稿要求及注释体例

《当代法学》投稿要求及注释体例 一、投稿要求 作者应单独一页提供如下信息,以便于匿名外审。 (一)摘要 应为论文主要内容的浓缩,不应使用“本文认为”、“笔者认为”等评价性的语言,用“[摘要]”表示,一般为200~300字。 (二)关键词 应为反映论文最主要内容的专业术语,用“[关键词]”表示,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隔,一般每篇文章可选择3~8个。 (三)基金项目 表明论文产出的资助背景,包括基金项目的类别、名称、批准号。 (四)作者简介 按下列顺序提供作者信息:工作单位、省、城市、邮编、联系电话、电子信箱;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学位,工作单位、职称、学术兼职。 (五)英文信息 包括与中文对应的正文标题、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 二、注释和参考文献体例 本刊实行注释和参考文献分离制度。注释是对正文中的某一特定内容所进行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参考文献是作者在正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书目,包括专著、编著、译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期刊文章、报纸文章、电子文献等。 (一)注释 一律采用脚注,每页注释单独排序,以圈码①、②、③等表示。 (二)参考文献 一律采用尾注,所有的参考文献连续排序,以方括号[1][2][3]等表示,并在正文中具体的引文后注明参考文献的具体页码,如[1](P10)。 1. 专著、编著、译著、论文集、学位论文 [1]霍存福.权力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 [2]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3][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学[M].丁小春,吴越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4]张文显.法学理论前沿论坛[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石少侠.检察权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法学院,2002. [6]张文显,矫波.法制与可持续发展的法哲学分析[A]. 张文显.法理学论丛:二[C].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2. 期刊文章 吕岩峰.论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取向[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5). 3. 报纸文章 郑成良.美国的法治经验及其启示[N].人民法院报,2001-09-09(4). 4. 电子文献 马明亮.正义的妥协——协商性司法在中国的兴起[EB/OL]. http//www. https://www.doczj.com/doc/60813613.html,,2004-01-30. (三)外文参考文献 提供作者姓名、论著名称、出版地、出版机构、出版时间、页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