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银行校园招聘考试金融部分基础知识讲义和总结

银行校园招聘考试金融部分基础知识讲义和总结

银行校园招聘考试金融部分

基础知识讲义和总结

第一部分:国际货币与国际金融

一、不同货币制度下汇率是如何决定的?

在金本位制下,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是由两国本位币的含金量之比,即铸币平价决定的。在纸币流通条件下,两国货币间的比价,是由两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供求状况来决定的。

二、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影响各国汇率变动的深层因素有哪些?

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外汇供求状况对汇率变动的影响只是表面的,汇率变动还有更深层次的影响因素:

1.国际收支。国际收支逆差,对外债务增加,对外汇需求增

加,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降。国际收支顺差,对外债权增加,对本币需求增加,本币汇率上升,外汇汇率下降。

2.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纸币贬值,引起国际收支亏损,贬

值货币也会在市场上遭到抛售,造成本币汇率下降。

3.利率。利率的高低调整会使外资的流入或流出增加,改变

外汇的供求状况,引起汇率的变动。

4.经济增长状况。经济增长在短期内会带来更多的进口,造

成经常项目逆差,本币汇率下降。长期看,一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会增强对其货币的信心,使其币值稳定坚挺。

5.中央银行的干预。中央银行出于某种经济政策的考虑,可

能会对外汇市场进行直接干预,在短期内会影响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和汇率的变动。

6.市场预期。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庞大的游资流动迅速,受

预期因素的影响很大,预期因素成为短期内影响汇率变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三、造成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是什么?

造成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主要有:

1.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各国的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经济

制度、经济政策等原因会印发周期性经济波动,导致国际收支恶化。这属于周期性失衡。

2.经济结构性原因。一国的产业结构与国际分工结构失调,

无法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会引起该国的国际收支的失衡。

这属于结构性失衡。

3.货币价值的变动。当一国出现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短期

内出口商品的价格没有竞争力,导致国际收支恶化,当一国出现通货紧缩,物价下降,短期内出口商品具有价格优势,国际收支顺差。这属于货币性失衡。

4国民收入的变动。当一国的国内和国外的政治和经济发生重大变化,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动,也成为影响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重要因素。

四、如何对国际收支失衡进行调节?

当国际收支失衡时,可以采用以下的一些方法进行调节:

1.商品调节。采取对出口商品给予补贴用优惠利率刺激出口

等奖出限入的措施来改善国际收支逆差。

2实施金融政策。以调节利率或汇率的办法来平衡国际收支。

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就利用提高再贴现率或使货币贬值来刺激出口,当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则降低再贴现率或使货币升值以增加进口。

3.实施财政政策。即以扩大和缩小财政开支或调节税率的办

法来进行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措施。一般是采取增税减支来扭转国际收支逆差,采取减税增支来调节国际收支顺差。

4.利用国际贷款。利用国际贷款来及时灵活地融通资金是最普遍使用的措施。

5.直接管制。国家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直接干预国际收支,包括外汇管制和外贸管制。

第二部分:货币供求及其均衡

一、如何理解货币需求的概念?

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在理解货币需求概念时我们还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货币需求是一个存量的概念。它考察的是在特定时点和空

间范围内社会各部门在其拥有的全部资产中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或份额;

2.货币需求是一种能力与愿望的统一。只有同时满足两个基

本条件才能形成货币需求:一是有能力获得或持有货币,二是必须愿意以货币形式保有其资产;

3.现实中的货币需求包括对现金和存款货币的需求;

4.货币需求的职能范畴包括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

二、如何掌握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集中反映在他的货币必要量公式中。其理论的假设条件是完全的金币流通。在此条件下,马克思进行如下论证:

1)商品价格取决于商品价值和黄金的价值,商品价值取决于生产过程,所以商品是带着价格进入流通的;

2)商品数量和商品价格的多少决定了需要多少金币来实现它;

3)商品与货币交换后,商品退出流通,货币仍留在流通中多次媒介商品交换,从而一定数量的货币流通几次,就可相应媒介几倍于它的商品进行交换。这一论证用公式表示就是: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要量=商品价格总额 / 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

M = PQ / V

这一公式表明:在一定时期内,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要量主要取决于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两类因素,它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反映了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这一基本原理。

我们在掌握这一理论时也要注意:

A.本论断适用于金属货币流通,而在纸币或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商品价格水平会随货币数量的增减而涨跌。

B.直接运用本公式测算实际生活中的货币需求还存在很多困难。

C.仅反映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需要量。

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偏好理论)

凯恩斯研究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时假定对货币的需求出于三个动机,即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

交易动机是人们为了日常交易的方便而在手头保留一部分货币。因交易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与收入同方向变动。

谨慎动机也叫预防动机,是人们需要保留一部分货币以备未曾预料的支付。因谨慎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也与收入同方向变动。

投机动机是指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人们为避免资本损失或增加资本收益,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投机性货币需求同利率的高低呈反方向变化,是利率的递减函数。

由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一般用于商品或劳务交易,称为交易性货币需求,用L1表示,是收入Y的递增函数,即 L1=L1(Y);

投机性货币需求L2则与利率有关,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即L2=L2(i);

货币总需求L由交易性货币需求和投机性货币需求构成,即L=L1(Y)+L2(i)

表明对货币的总需求是由收入和利率两个因素决定的。

四、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收入:收入与货币需求总量呈同方向变动。

在经济货币化的过程中,货币需求有增加的趋势。

2)价格:价格和货币需求尤其是交易性货币需求之间是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3)利率:利率变动与货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是 反方向的。 4)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总需求是反向变动的关系,并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二者之间的变化存在固定的比率。

5)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更多的影响货币需求的结构 6)企业与个人对利率与价格的预期

对利润的预期同货币呈同方向变化,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同货币 需求呈反方向变化。 7)财政收支状况

收大于支有结余,对货币需求减少 支大于收有赤字,对货币需求增加。

8)其他因素:信用的发展状况,金融机构技术手段的先进和服务质量的优劣,国家的政治形势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等。

五、货币供给的层次划分

现实经济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货币,许多新的金融根据也都不同程度的具有一定的货币性。这就给货币供给和货币供给量的计量带来新的问题,即货币供给的层次划分问题。

蒙受损失的能力作为划分的依据。

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 M 0 (现钞)的现钞和企业单位的备用金,不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

M 1 (狭义货币):M 0加上商业银行活期存款构成。 M 2 (广义货币):由M 1加上准货币构成。 准货币由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库券等构成。

我国参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的划分口径,把货币供给层次划分如下:

M 0 =现金

M 1 =M 0 +活期存款

M 2 = M 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其他存款

六、影响货币供给的基本因素是什么?

影响货币供给的两大基本因素是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 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和高能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及商业银行存于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的总和。

货币乘数又叫货币供给的扩张倍数,它反映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之间的数量关系。即m = M / B

基础货币是货币供给扩张的决定因素,也是货币供给中的外生变量;而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则包含在货币乘数的影响因素之中。

七、基础货币的变化受那些因素的影响?

作为银行体系内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基础货币数量大小对货币供应总量有决定性的影响。

基础货币可以由中央银行对其进行有效控制,通过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就能考察影响基础货币变动的因素:

基础货币有现金和存款准备金两部分构成,二者都是中央银行的负债。

基础货币的增减变化,通常取决于四个因素:

1.国外净资产。由外汇、黄金占款和中央银行在国际金融机构的净资产构成。

如果追求稳定汇率目标,通过外汇买卖投放基础货币受外汇市场供求状况的影响,具有相当的被动性。

2.对政府债权净额。中央银行通过认购政府债券或贷款给财

政部门弥补赤字把基础货币注入流通领域。

3.对商业银行债权。即对商业银行再贷款、再贴现。中央银行对此项具有较强的控制力。

其他项目净值。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以及中央银行在资金清算过程中应收应付的增减变化。会对基础货币量产生影响。

八、决定货币乘数的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对于决定货币乘数的具体因素,中央银行不能直接控制,但可以通过对其施加影响来控制货币供应量。

决定货币乘数的因素一般有以下5项:

1.现金比率。即流通中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现

金比率对乘数的确定有重大影响,现金比率越高,货币乘数也高,反之,亦然。

2.超额准备率。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率越高,货币乘数就越小,反之,越大。

3.定期和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法定准备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反之,越大。

4.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的比率上升,货币乘数变小,反之,变大。

十、货币均衡的实现机制

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的实现是通过利率机制

完成的。

S

S1

E

利率与货币供给量之间存在同方向变化的关系;同货币需求之间是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当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等时,即达到了货币均衡,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为均衡点,此点决定了均衡利率和均衡货币量。

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是经常变化的,如果S——S1,供大于求,利率下降,利率与货币需求反方向变动,货币需求上升,D——D1,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重新实现均衡。

第三部分:通货膨胀及其治理

一、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

造成通货膨胀的最直接原因就是货币供应量过多。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是货币流通规律的要求。一旦违背了这一经济规律,过多发行货币,就会导致货币贬值,物价水平持续上涨,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深层原因则主要有需求拉上、成本推动、结构因素以及供给不足、预期不当、体制制约等。

需求拉上。这是指经济运行中社会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激增,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即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从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上涨,形成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这是指由于生产成本上升引起的物价持续上涨的现象。成本提高的原因主要是工会力量要求提高工资和垄断行业和垄断大公司为追求垄断利润而制定的垄断价格。所以有把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分为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和利润推进性通货膨胀。

结构因素。除了总量因素之外,即便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平衡状态时,由于经济结构方面的问题,也会使物价水平持续上涨,导致通货膨胀。对于这类通货膨胀的分析主要有两种模型。一种是以北欧一些开放经济的小国为对象的北欧模型。由于小国是世界市场上的价格接受者,世界通货膨胀从小国的开放经济部门传递到不开放经济部门,从而导致全面通货膨胀。另一种模型是以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并存的发展中国家为对象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在二元经济中资本短缺、市场化程度低、货币化程度低等结构因素的制约下,要发展经济,往往要

靠赤字预算、多发货币来积累资金,从而带动物价全面上涨,引发通货膨胀。

如果以消费物价总水平变动作为通货膨胀的代表性指标,那么我国近年来的通货膨胀主要是需求拉上性的,但是成本推进、结构失调、制度变革以及微观经济主体的不合理提价行为等因素也形成了促使物价全面上升的强大合力,所以,应该说我国近年来的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种因素混合的。

二、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1.通货膨胀对生产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通货膨胀破坏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在通货膨胀期间,由于物价上涨的不平衡造成各生产部门和企业利润分配的不平衡使经济中的一些稀有资源转移到非生产领域,造成资源浪费,妨碍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同时,通货膨胀妨碍货币职能的正常发挥,由于币值不稳和易变货币不能知识表现价值,市场价格信号紊乱,不利于再生产的进行。其次,通货膨胀使生产性投资减少,不利于生产的长期稳定发展。预期的物价上涨回促使社会消费增加、社会储蓄减少,从而缩减了社会投资、制约生产的发展。

2.通货膨胀对流通的影响

通货膨胀打破了流通领域原有的平衡,使正常的流通受阻。通货膨胀会鼓励企业大量囤积商品,人为加剧市场的供求矛盾。而且由于币值的降低,潜在的货币购买力就会转化为实际的货币购买力,加快货币流通速度,也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

3.通货膨胀对分配的影响。

通货膨胀改变了原有的收入分配的比例和原有的财富占有比例。依靠固定收入的人群在整体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例变小了。以货币形式持有财富的人也受到损害。通货膨胀哈影响到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环节。通货膨胀通过“强制储蓄效应”把居民、企业持有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发行货币的政府部门。货币供应总量增加使社会总名义收入增加,社会实际总收入不会增加。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消费支出倾向,必然回引起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变化。

4.通货膨胀对消费的影响

通货膨胀使居民的实际收入减少,这意味这居民消费水平的下降,物价上涨的不平衡性和市场上囤积居奇和投机活动的盛行使一般消费着受到的损失更大。

三、如何治理通货膨胀?

由于通货膨胀对于经济的正常发展有相当的不利影响,所以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平抑通货膨胀。主要的治理措施有:

1.控制货币供应量。

由于通货膨胀作为纸币流通条件下的一种货币现象,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所以各国在治理通货膨胀时所采取的一个重要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减轻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的压力。

2.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

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个关键。这主要通过实施正确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在财政政策方面,就是通过紧缩财政支出,增加税收,谋求预算平衡、减少财政赤字来实现。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是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应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想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其重要途径就是通过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

3.增加商品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

治理通货膨胀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增加有效商品供给,主要的手段有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投入产出的比例,同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

4.其他政策。

治理通货膨胀的其他政策还包括限价、减税、指数化等。第四部分: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

一、金融市场的分类

金融市场是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资金交易活动的场所。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金融市场进行不同的分类。

按交易工具期限不同,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按交易你的物的不同,分为票据市场、证券市场、衍生工具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

按交割期限不同,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

按地域划分为地方性、全国性、区域性以及国际性金融市场。

二、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与商品市场或要素市场一样,一个完整的金融市场需要有一些必备的市场要素,否则,市场活动就难以顺畅地运行。金融市场的主要构成要素有:

1、市场参与者。主要有五个主体,即政府机构、中央银行、商业性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

2、金融工具。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就是货币资金,但由于货币资金之间不能直接进行交易,需要借助金融工具来进行交易。金融工具最初又称信用工具,它是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金融工具是法律契约,交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受法律保护。金融工具一般具有广泛的社会可接受性,随时可以流通转让。依金融工具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可分为原生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

3、金融工具的价格。

4、金融交易的组织方式。主要有三种方式:—是有固定场所的有组织、有制度、集中进行交易的方式,如交易所方式;二是在各金融机构柜台上买卖双方进行面议的、分散交易的方式,如柜台交易方式;三是电讯交易方式,即没有固定场所,交易双方也不直接接触,主要借助电讯手段来完成交易的方式。

三、金融市场的地位与功能

金融市场的地位。在整个市场体系中,一般可分为产品市场(如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旅游服务市场等)和为这些产品提供生产条件的要素市场(如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资金市场等)。在整个市场体系中,金融市场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联系其他市场的纽带。金融市场的发展对整个市场体系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制约作用;市场体系中其他各市场的发展则为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金融市场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有效动员和筹集资金。

2、合理配置和引导资金。

3、灵活调度和转化资金。

4、分散风险,降低交易成本。

5、实施宏观调控。

四、金融工具的基本特征及价格确定

金融工具是在信用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法律凭证。既然是法律的凭证,一证在手,权利和义务便具有法律约束力。

金融工具—般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即:

1、期限性,指金融工具都规定有固定的偿还期限。

2、流动性,指金融工具在必要时有迅速转化为现金而不至使持有者遭受损失的能力。

3、风险性,指购买金融工具可能遭受一定程度的损失。

4、收益性,即购买金融工具可以带来一定的收益。

金融工具的价格问题非常重要,它与上述四项特征有着直接的联系。金融工具的发行价格指新发行的金融工具在发售时的实际价格。按不同的发行方式,金融工具的发行价格可分为两类:

1、直接发行方式下的发行价格。按与面额是否相等,可分为平价发行、折价发行和溢价发行三种主要方式。

2、间接发行方式下的发行价格。采用这种发行方式的金融机构价格又分两种:一种是中介机构的承销价格或中标价格;二是投资者的认购价格。不同的价格各有其不同的决定与影响因素。

五、证券行市的形成及其波动

证券行市是指在二级巾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实际交易价格。证券行市是证券收益的资本化,是投资者追逐的最主要目标,它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有价证券的收益;二是当时的市场利率。证券行市与前者成正比,与后者成反比。用公式表示即:

股票行市=股票预期收益/市场利息率

债券行市=债券到期收入的本利和/(1+市场利率*到期期限)

上述两个公式只是有价证券的理论公式,并不具有实战价值。因为影响证券行巾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证券的供求关系,通货膨胀率,国内外政治、经济、军事形势的变化等等,都会对证券行市发生影响。虽然上述公式只是基本公式,但如果完全偏离这一公式,错误就不可避免。

证券行市尤其是股票行市,与经济周期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一是证券行市的波动对经济周期异常敏感。经济危机的来临往往以证券行市的下跌为征兆。

二是对经济周期的波动,证券行市总要以极端的姿态作出反映。危机到来,证券行市就一落千丈;经济复苏,证券行市又大幅攀升。

由此可见,证券行市对加剧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六、股票价格指数的编制及其重要意义

股票价格指数是反映股票行市变动的价格平均数。由于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原因,股价处于经常变动之中。为了能够综合反映这些变化,世界各大金融市场都要编制股票价格指数,将一定时点上众多的股票价格用综合指标表现出来。

股价指数的编制与商品物价指数的编制方法墓本相同,即先选定若干有代表性的股票作样本,再选某一合适的年份作基期,并以基期的样本股价为100,然后用报告期样本股票的价格与基期价格作比较,就形成报告期股价指数。

股价指数作为一个综合性指标,可以反映整个股市价格总水平的变化及其程度。它不仅是显示政治、经济、社会及其各种因素变化状况的“晴雨表”,也是政府、企业、个人观察、分析、研究市场动态,进行金融决策和从事金融活动的重要参考数据。

第五部分:货币市场

一、货币市场的特点、功能与作用

在金融市场的分类中,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分类法非常重要,货币市场或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国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的重要参数。

货币市场通常是指期限在一年以内的短期金融市场。它有三个显著特点:

1、交易期限短。多在3—6个月之间,最多不超过一年。

2、交易的目的是解决短期资金周转的需要。

3、交易工具具有较强的货币性。

货币市场的功能与作用主要体现在:

1、调剂资金余缺。补充短期融资需要。

2、为各种信用形式的发展创造条件。

3、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提供条件和场所。

二、同业拆借市场

同业拆借市场即各类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资金拆借活动所形成的市场。同业拆借市场主要是为了满足金融机构之间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经常发生的头寸余缺调剂的需要。该市场特性是最活跃、交易量最大。能敏感地反应资金供求关系和货币政策意图。由于它可以影响货币市场利率,因而倍受金融机构及货币当局的重视。

从类型看,同业拆借市场有两种主要类型:

—是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即银行业同业之问短期资金的拆借市场。

二是短期拆借市场,又称通知放款市场,主要是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如证券商)之间的短期资金拆借形式,特点是利率波动很大。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大多采用这种方式向银行借款。

同业拆借市场的构成要素是:市场参与者即金融机构、市场交易对象即货币头寸、拆借期限与拆借利率。

我国的同业拆借市场历史短却发展迅速,近年来出现了规模不断扩大、参与者持续增加的趋势。

三、票据市场及其重要性

票据市场是指各类票据发行、流通及转让的场所,主要包括商业票据的承兑市场和贴现巾场,也包括其他融资性票据市场。

在货币市场中,票据市场十分重要,这是因为:

1、票据市场是货币市场中参与者最多的市场。就票据的购买者或投资者而论,就有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非金融企业、众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他基金组织以及个人。

2、企业是货币市场最重要的资金需求者。

3、工商企业大部分的流动资金需求除由商业银行发放短期贷款加以满足外,主要依靠商业票据市场。

4、西方发达国家的许多大公司甚至发行无商品交易相对应的融资票据来筹集短期资金。

5、商业银行的贴现业务也离不开商业票据市场。中央银行也要在票据市场上进行再贴现政策的操作。

四、国库券市场的含义与特征

国库券市场又称短期政府债券市场,它是货币市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国库券市场的发行量和交易量都非常巨大,在满足政府短期资金周转的需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市场风险小。由于它是由政府发行,因而被称为零风险的金边债券,这同私人部门发行的货币市场工具不可同日而语。

2、流动性强。它的高组织性、高效率和充分竞争性非其他短期金融工具所能比拟,迅速变现能力强化了这—特征。

3、税收优惠。即它的免税特征,这一特征有利于增强国库券的吸引力。

五、回购协议市场及其交易特点

回购协议市场是指通过回购协议进行短期资金融通交易的场所,市场活动由回购与逆回购组成。这里的回购协议是指资金融入方在出售证券的同时和证券购买者签订的、在—定期限内按原定价格或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的协议。从本质上看,回购协议是一种质押贷款协议。在此大家应该把握两个要点:一是虽然回购交易是以签订协议的形式进行交易的,但协议的标的物却是有价证券;

二是我国回购协议市场上回购协议的标的物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可用于在回购协议市场进行交易的政府债券、中央银行债券及金融债券。

回购协议市场的交易特点:

1、流动性强。协议多以短期为主。

2、安全性高。交易场所为规范性的场内交易,交易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业务都有法律保障。

3、收益稳定并较银行存款收益为高。回购利率是市场公开竞价的结果,一般可获得平均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的收益。

4、融入资金免交存款准备金。这一特点使之成为银行扩大筹资规模的重要方式。

六、我国国债回购市场及其意义

我国国债回购市场是随着国债发行规模的扩大而逐步建立起来的。目前的市场类型主要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形成的国债回购市场;天津、武汉、大连等各地证券交易中心形成的市场;银行间国债回购市场以及市场参与人直接联系形成的场外市场。

对我国来说,国债回购市场的建立有其特殊意义。由于我国国库券市场尚未建立,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工具匮乏,从而

导致国库券市场传导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体现货币当局政策意图的作用难以发挥,国债回购市场有效地弥补了这—不足,可以有效调节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第六部分:资本市场

一、资本市场及其特点

资本市场是指以期限1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长期性资金交易的市场,又称长期资金市场。广义的资本市场包括两大部分:一是银行中长期存贷款市场,另一个是有价证券市场,包括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狭义的资本市场专指发行和流通股票、债券、基金等证券的市场,统称证券市场。

同货币市场相比,资本市场具有以下特点:

1、交易期限较长。少则—年,长则数十年。

2、交易目的主要为解决长期资本需求。

3、资金借贷量大。

4、市场交易工具特殊。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和投机性。

二、资本市场的功能

1、资本市场是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

2、资本市场是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场所。

3、资本市场有利于企业重组。

4、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

三、证券发行人和证券投资人的证券选择

对于证券发行人来说,首先要确定发行股票还是发行债券,其次是选择发行何种股票或者何种债券。发行人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

1、适用范围。凡有预期收益的经济单位都能发行债券,但股票只有股份制企业才能发行。

2、资金使用性质。发行债券所筹措的资金是借入性资金,到期必须偿还;发行股票所筹资金则可以长期使用,无须归还。

3、资金成本。一般说来,股票的筹资成本要高于债券,原因是股票不用归还,但要向认购人提供相对较高的收益。

4、提供的权利。发行股票要向认购人提供直接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发行债券只提供了按期索取本息的权利。

5、发售的难易程度。由于股票没有偿还期,只有转让才能收回投资;而债券无论期限长短都要还本。

6、在流通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股票发行比债券困难得多,不同种类的股票或债券发行的难易程度也各不相同。

对于证券投资者来说,在选择购买何种证券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安全性。即要根据发行人的资信程度,考察债券的偿还能力或股票收益的保障程度。

2、流动性。债券因有偿还期限,自身拥有一定程度的流动性;而股票的流动性首先依赖于二级市场的发达程度,其次才是股票自身的质量。

3、盈利性。与债券相比,股票是一种高收益、高风险的有价证券。在股票中,普通股又比优先股有较高的收益和风险。在债券中,信用债券的收益高于抵押债券;长期债券的收益高于中短期债券。

4、对未来经济态势的预测。在经济已发生或将要发生动荡时,债券因收益固定、到期偿还,比股票更为可取。

四、证券交易的一般程序

1、开设股东账户和资金账户。

2、委托买卖。

3、竞价成交。

4、清算、交割与过户。

五、证券投资的基本面分析

证券投资的基本面分析是对经济运行周期、宏观经济政策、产业生命周期以及上市公司自身状况同市场之间关系的研究。

1、宏观经济周期性运行与证券市场。证券价格的变动大体上与经济周期相一致。一般是:经济繁荣,证券价格上涨;经济衰退,证券价格下跌。

2、宏观经济政策与证券市场。货币政策的调整会直接、迅速地影响证券市场。财政政策的调整对证券市场具有持久但较为缓慢的影响。汇率政策的调整从结构上影响证券市场价格。汇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汇率上升,本币贬值,本国产品的竞争力增强,出口型企业将受益,此类公司的证券价格就会上扬。

3、企业生命周期与证券行市。—个产业经历的由产生到成长再到衰落的发展演变过程称为产业的生命周期。初创期的产业,如信息网络业、生物制药业等的风险较大,因而其证券价格的大幅波动不可避免;处于成长期的产业由于利润快速成长,因而其证券价格也呈现快速上扬之势;处于成熟期的产业是蓝筹股的集中地,其证券价格一般呈现稳步攀升之势,大涨和大跌的可能性都不大,颇具长线持筹的价值。

4、企业自身状况与证券行市。主要是对公司进行背景分析、会计数据分析和财务状况分析。公司基本背景分析主要包括公司获利能力分析和公司竞争地位分析。会计数据分析的目的是评估一个企业的会计记录是否真实地反映了其所代表的经济活动。财务分析的目的是从财务数据的角度评估上市公司在何种程度上执行了既定战略,是否达到了既定目标。公司财务分析的基本工具有两种:比率分析和现金流量分析。

六、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是指对市场未来的价格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研究活动。它是建立在三大假设理沦基础之上的:

1、市场行为包括一切信息。

2、证券价格沿趋势波动并在一定时期保持趋势。

3、历史会有重复,或有惊人的相似。

目前市场流行的技术分析方法有:

1、技术指标法。

2、切线法。

3、形态法。

4、K线法。

5、波浪理论。

6、循环周期理论。

第七部分:国际收支及其均衡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与内涵

国际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地区)和其他国家(地区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这里既包括国际贸易,也包括国际投资,还包括其他国际经济交往。

国际收支是—个流量的概念。

国际收支反映国际经济交易的全部内容。

国际收支反映的是—定时期内居民与居民之间的交易。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结构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以某—特定货币为计量单位,全面系统地记录一国国际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IMF统一规定,必须定期向基金组织报送本国表式统一的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要遵循四条记账原理:

1、复式簿记原理。

2、权责发生制。即交易的记录时间以所有权转移为标准。

3、按照市场价格记录。

4、选择同一种货币为核算标准。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大致如下:

1、经常项目

具体包括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项目四个子项。其中服务包括运输、旅游、通讯、建筑、保险、金融、计算机信息服务,伴随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际经济交易的发展,服务项目在经常项目中所占比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收入包括职工的报酬和投资收益两类交易。经常转移项目是按照复式簿记原理建立的平衡项目。值得注意的是,经常转移既包括官方的援助、捐赠和战争赔款等,也包括私人的侨汇、赠予等以及对国际组织的认缴款等。除资本转移以外的所有转移都属于经常转移。

2、资本与金融项目

该项目反映的是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的流动,它包括资本项目和金融项目两大类,前者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交易。其中,资本转移主要涉及固定资产所有权的变更以及债权债务的减免,后者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

3、储备资产

近年来,我国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出现的双顺差,使我国积累了大量的储备资产。储备资产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拥有的可随时用来干预外汇市场,支付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

4、误差与遗漏

由于各个项目的统汁数据来源不一,例如进出口的数据主要来自海关,而相应的进出口收入与支出的数据则主要来自银行;有的数据甚至需要进行估算,所以,国际收支平衡表各个项目的借方余额与贷方余额经常是不相等的,其差额就作为净误差与遗漏。

三、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1、经济增长状况。包括周期性不平衡和收人性不平衡。

2、经济结构性原因,包括产业结构性失衡和要素结构性失衡。

3、货币性要素。即由于一国的物价水平、利率、汇率的变化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

4、偶然性因素的变动。如货币对内价值的降低、反倾销调查的影响等。

5、外汇投机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四、国际收支失衡的经济影响

国际收支失衡的经济影响可分为国际收支逆差对经济的影响和国际收支顺差对经济的影响两个方面。

国际收支逆差对经济的影响:

1、持续的国际收支逆差对本币造成强大的贬值压力。

2、如果一国动用国际储备调节国际收支,这又将导致对内货币供给的减少。迫使国内经济紧缩。

3、国内经济的紧缩会导致资本的大量流出,进一步加剧本国资金的稀缺性。

4、促使利率上升、投资下降,导致对商品市场的需求进一步下降。

国际收支顺差对经济的影响:

1、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将会促使本币产生升值的压力,引致短期资本流入的大量增加。

2、短期资本流入的大量增加,造成汇率波动,进一步加剧外汇市场的动荡。

3、国际收支的顺差将扩大货币供给量,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4、最后,从贸易伙伴国的角度考虑,这容易引起国际经济交往中的贸易摩擦和冲突,从而导致国际交易成本的上升。

五、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政策

1、财政政策调节。如果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则政府应采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和提高税率;政府支出的减少通过乘数效应使国民收入数倍的减少;税率的提高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收益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收入的减少必然导致本国居民商品和劳务支出的下降,从中包括对进口商品和劳务的需求下降。

2、货币政策调节。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运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从而可以降低国内生产的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的价格,增强本国产品的竞争力,从扩大出口和减少进口两个角度纠正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逆差。再者,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将促进—国国内利率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吸引资本流入,改善国际收支的资本和金融账户。

3、信用政策调节。如果经常项目逆差,可以有针对性地直接向出口商提供优惠贷款,鼓励其扩大出口;中央银行也可以通过提高进口保证金比例,抑制进口。另外,还可以通过向外商提供配套贷款吸引投资,通过资本和金融项目的顺差来平衡经常项目的逆差。信用政策的运用还可以通过影响利率水平的变化,进而对投资、价格等变量产生影响,并作用于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

4、外贸政策调节。比较典型的做法是通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实施贸易的管制。前者主要是通过提高关税来抑制进口,刺激对本国进口替代品的需求。后者则一方面运用配额、进口

许可证等措施限制进口,另一方面运用出口补贴等措施鼓励本国商品的出口,从进出口两方面双向调节国际收支失衡。

六、国际储备及其作用

国际储备是一同货币当局可用于干预外汇市场,平衡国际收支逆差的资产,,主要包括黄金储备、外汇储备、普通提款权和特别提款权。

国际储备的作用主要是:

1、—国发生国际收支困难时起缓冲作用。如果是短期暂时性的国际收支困难,—国政府可以通过国际储备融资予以解决,而不必采取影响整个宏观经济的财政货币政策来调节,因为后者付出的调整代价较大。

2、用于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当本币汇率在外汇市场上由于非正常投机炒作而大幅波动时,一国政府可动用外汇储备加以干预;—方面,出售外汇储备购入本国货币可以阻止本币汇率大幅贬值;另—方面,购入外汇储备而抛出本国货币可防止本币过度升值。

3、可作为外债还本付息的最后信用保证,并有助于提高国际资信。国际上各大专业评估机构在评估各国借款资信和国家信用风险时,国际储备的数额是其参考的重要指标。一国持有的国际储备数量,是其国家信用的充分体现,可以作为该国政府对外借款的保证。

七、外债及其管理

外债是一个国家对外债务的简称,是一定时点上一国居民所欠非居民的、以外国货币或本国货币为核算单位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

在现代经济社会,世界各国都或多或少地举借外债,以增强其经济发展能力。这就要进行外债管理,即规范外债举借行为,提供外债资金的使用效率,防范外债风险。外债管理一般包括如下内容:

1、对外债规模的管理。是指要合理确定一国外债的负债水平,它是保证外债资金的使用效率,防范外债风险的首要环节;既要考虑对外债资金的需求量,同时也要考虑一国对外债的承受能力。

2、对外债结构的管理。外债结构管理的重点:一是融资结构的管理,在国际借债包括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贷款、债务债券发行、国际融资租赁、出口借贷和补偿贸易等多种形式中选择;二是期限结构的管理,重点放在合理安排短期债务和中长期债务的比率,按照国际惯例,短期债务占总债务的比例不应超过25%。三是国际融资利率的管理,债务国要根据债务的期限长短、利率的市场走向等因素选择不同的融资利率。四是对币种和国别结构的管理,主要是为了防范汇率风险和政治风险。

3、对外债资金投向的管理。能不能按期偿还外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债资金在使用上能不能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使用不当往往会产生金融危机。

八、国际结算的主要工具与方式

国际结算的工具主要有:

1、票据。包括汇票、本票和支票。

2、单据。包括商业单据、官方单据、运输单据、保险单据等。

国际结算的主要方式:

1、汇兑。可划分为电汇、信汇和票汇三种方式。

2、托收。可分为光票托收与跟单托收。

3、信用证。

4、旅行支票。

5、银行保函与备用信用证。

第八部分:金融机构

一、金融机构的功能

1、提供支付结算服务。

2、融通资金。

3、降低交易成本并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

4、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

5、风险转移与管理。

二、金融机构经营的特殊性

金融机构是特殊的企业,同一般企业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经营对象与经营内容不同。金融机构的经营对象是货币与资本;经营内容是货币收付、信贷往来等各种金融业务。

2、经营关系与经营原则不同。一般经济单位的经营对象是普通商品和劳务,主要从事商品生产和流通活动;金融机构则经营货币资金这种特殊商品,主要从事货币的收付与借贷。一般经济单位与客户之间是商品或劳务的买卖关系;而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主要是货币资金的借贷或投资的关系。一般经济单位要遵循等价交换原则;金融机构在经营中则必须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原则。

3、经营风险及影响程度不同。一般经济单位的经营风险主要来自于商品生产、流通过程,集中表现为商品是否产销对路。这种风险所带来的至多是因商品滞销、资不抵债而宣布破产。单个企业破产造成的损失对整体经济的影响较小,冲击力不大,一般属小范围、个体性质。金融机构则因其业务大多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货币信用业务,故风险主要表现为信用风险、挤兑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这一系列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超过对金融机构自身的影响。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而导致的危机,有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构成威胁。甚至会诱发严重的社会或政治危机。

三、国家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

国家金融机构体系是指在一个主权国家里存在的各种金融机构及其彼此间形成的关系。

各国的金融机构体系虽各有特点,但在种类和构成上基本相同。

国家金融机构主要由管理性机构、商业经营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三大类构成。

管理性机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金融管理、监督职能的机构。主要有四类:

一是负责管理存款货币并监管银行业的中央银行或金融管理局;

二是按分业原则设立的监管机构如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

三是金融同业自律组织如行业协会;

四是社会性公律组织如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等。

商业经营性金融机构是指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证券交易与发行、资金管理等一种或多种业务,以利润为其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企业。这类金融机构主要有:商业银行或存款机构、商业性保险公司、投资银行、信托公司、投资基金、租赁公司等。商业经营性金融机构发展初期主要是以特定类业务为主。近二十年又出现了全能化与多样化发展的趋势。有实力的商业性金融机构正在开展范围非常广泛的金融业务。商业银行在各国经济与金融发展中仍是位居重要地位的金融机构之一。

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指那些车门配合宏观经济调控,根据政策要求从事各种政策性金融活动的金融机构。世界各国都根据各自发展需要建立了相应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我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主要是政策性专业银行,如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

四、国际金融机构

国际金融机构是指由广义的国际金融机构体系包括政府间国际金融机构、跨国银行、多问银行集团等。狭义的国际金融机构体系主要指各国政府或联合国建立的网际金融机构组织,主要由全球性和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组成。多国共同建立的金融机构的总称。

国际金融机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逐渐建立的。1944年7月,44个同盟同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召开国际金融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产生的国际货币制度因此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根据会议协议条款成立了网际货币基金组织,此后又建立起一系列新的国际性金融机构。

网际金融机构主要有两大类:全球性金融机构和区域性金融机构。前者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国际开发协会、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和网际清算银行。后者

主要有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和欧洲中央银行。

五、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

1、在业务上不断创新,正在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2、兼并重组成为现代金融机构进行整合的一个有效手段。

3、金融机构的组织形式不断创新。

4、金融机构的创造性更强、风险性更大、技术含量更高。

5、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频繁创新。

六、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构成比较复杂,尤其是港澳台地区由于体制和历史的原因,以及金融业的特殊性,使金融制度、金融机构体系结构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就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而论,应该包括祖国大陆金融机构体系、香港特别行政区金融机构体系、澳门特别行政区金融机构体系和中国台湾金融机构体系。

祖国大陆现行金融机构体系的特点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最高金融管理机构,对各类金融机构实行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商业经营性金融机构以银行业为主体,又分为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两大体系。证券业不断快速发展,保险业门类齐全。

香港是以国际金融资本为主体,以银行、业为中心,外汇、黄金、期货、共同基金和保险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其金融机构体系分为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两种。

澳门的金融机构体系主要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构成,银行在整个金融中所占比重较大。

台湾的金融机构体系则分为正式的金融体系和民间借贷两部分。

第九部分:银行类金融机构

一、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1、银行的产生与发展是经济、贸易发展和繁荣的结果,是同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2、货币经营业是现代银行业的前身。

3、早期的银行业多具有高利贷性质。

4、现代银行通过两条途径形成:一是从高利贷性质的银行演变而来;二是根据资本主义原则组建的新式股份制银行。后者是现代银行的主流类型。

二、银行经营的特殊性

作为金融机构,银行是以某种方式吸收资金,并以某种方式运用资金的企业。它具有一般企业的共同特征,通过生产经营活动追求最大化利润。同时,作为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它和一般企业相比,又有其特殊的利益和特殊的风险。

银行经营具有特殊利益。银行的特殊利益大致可以概括为两点:

一是从行业特点得到好处,即不需要投入很多的自有资本即可进行经营活动,并可获取可观的收益;

二是从国家干预以及与国家政权的密切关系中得到的好处。

银行经营也存在特殊风险。作为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企业,银行与客户之间是一种以借贷为核心的信用关系,相互之间不象一般的商品买卖关系那样表现为等价交换,而是表现为以信用为基础,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即银行以存款方式向公众负债、以贷款方式为企业融通资金,银行经营活动的这种特殊性,在激烈的竞争中会产生特殊风险:

一是信用风险。即借款人不能或不愿意按期偿还贷款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二是经营风险。当银行资产与负债的安排在总量上或期限结构上出现失衡时,会直接造成银行的经营风险。

三是公信力风险。银行能吸收不同期限和不同数量的资金,是基于公众对银行的信任,一旦失去公众的信任,马上就会挤

兑存款,当银行无法应对众多存款人的挤兑时,破产便在所难免。

四是竞争风险。在电子科技已广泛应用于银行业务研发之中的今天,信息传播速度日益加快,银行业在提供的产品中所包含的经营、管理、价格以及其他因素方面都将面临更为广泛的竞争。

三、银行类金融机构的种类

1、中央银行。是在商业银行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它是一国最高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其特点可概括为“发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银行的银行”。

2、商业银行。是指从事各种存款、放款和汇兑结算等业务的银行。商业银行的特点是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款在所吸收的各种存款中占相当高的比重,商业银行存放款业务可以派生出活期存款,增加货币供应量,所以通常被称为“存款货币银行”,各国都非常重视对商业银行行为的调控和管理。

3、政策性或专业银行。是指专门从事指定范围内的金融业务、提供专门金融服务的银行。专业银行一般有其特定的客户群和业务范围。目前各国主要的政策性或专业银行有:投资银行、不动产抵押银行、开发银行、储蓄银行和进出口银行等。

4、信用合作机构。由于信用合作机构也是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负债,发放贷款为主要资产,同时也办理结算等中间业务的金融机构,故许多国家也将其列入银行类或存款类金融机构之中。

四、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形式

1、总分行制。

2、单一银行制。

3、控股公司制。

4、连锁银行制。

五、商业银行的经营体制

商业银行的经营体制主要有职能分工型和全能型两种。

职能分工型又称分业经营模式,是指在金融机构体系中,各个金融机构从事的业务具有明确的分工,各自经营专门的金融业务,有的专营长期金融业务,有的专营证券业务,或信托、保险等业务。在这种模式下,商业银行主要经营银行业务,特别是短期工商信贷业务,与其它金融机构相比,只有商业银行能够吸收使用支票的活期存款。

全能型模式又称混业经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的商业银行可以经营一切银行业务,包括各种期限的存贷款业务,还能经营证券业务、保险、业务、信托业务等,早期的银行都是全能型的。与职能分工模式下的商业银行相比,全能型商业银行业务领域更加广阔,通过为客户提供全面多样化的业务,可以对客户进行深入了解,减少贷款风险,同时银行通过各项业务的盈亏调剂,有利于分散风险,保证经营稳定。

商业银行究竟采用何种模式是由—国金融体制决定的。自20世纪70年代后,特别是近10年来,随着金融业竞争U趋激烈,商业银行在狭窄的业务范围内利润率不断降低,越来越难以抗衡其它金融机构的挑战,为此商业银行不得不突破原有的业务活动范围,增加业务种类,在长期信贷领域和投资领域开展业务,其经营不断趋向全能化和综合化;同时,许多国家金融管理当局也逐步放宽了对商业银行业务分工的限制,在—定的程度上促进了这种全能化和综合化的趋势。

六、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构成来看,主要有负债、资产业务;不进入资产负债表的还有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银行吸收资金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包括存款负债、其他负债、白有资本。存款负债是指商业银行吸收的各种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它是银行资金来源中的最主要部分。其他负债是指商业银行的各种借入款,属于主动型负债。从严格意义上讲,银行资本应属净值,不应算在负债之内,之所以将其列入负债方,只是为了表明它与各种负债共同构成了银行的资金来源,所以不要因此而将银行的债权与所有权相混淆。

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即银行运用资金的业务,主要有现金资产、信贷资产和投资三大类。现金资产包括库存现金、存放在

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放在同业的存款以及托收中现金。信贷资产是指银行发放的各种贷款,属于银行传统的资产业务。商业银行的投资是指商业银行购买有价证券的活动,这既是商业银行为了获取收益的需要,也是分散化经营、降低风险、减少资本损失和增加资产流动性的要求。

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业务以外开展的一些提供服务、旨在收取手续费的业务。这类业务通常与资产负债业务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一方面它产生于资产负债业务,另一方面,具有扩大资产负债山业务规模的目的和作用。传统的中间业务主要是结算业务、承兑业务、保管业务等,后又发展了代理业务、信托业务、信用卡业务、理财业务、信息咨询业务等。

表外业务顾名思义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上所未曾反映的业务。这些业务虽然不反映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却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因而是其经营活动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表外业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表外业务包括银行中间业务,狭义表外业务主要包括各种担保性业务、承诺性业务(回购协议、信贷承诺、票据发行便利)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期货、期权、互换合约)三个主要类别。

七、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原则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简称“三性”原则。

商业银行经营的三个原则既是相互统一的,又有一定的矛盾。如果没有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也就不能最后实现;流动性越强,风险越小,安全性也越高。但流动性、安全性与盈利性存在一定的矛盾。—般而言,流动性强,安全性高的资产其盈利性则较低,而盈利性较强的资产,则流动性较弱,风险较大,安全性较差。由于三个原则之间的矛盾,使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必须统筹考虑三者关系,综合权衡利弊,不能偏废其一。一般应在保持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盈利的最大化。

八、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面临着许多风险,主要有经营风险、市场风险、国家政策风险和主权风险等,这就要求商业银行要加强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风险识别、风险衡量和风险控制。

目前常用的风险管理方法有:风险价值法、信贷矩阵系统、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法、全面风险管理法、资产组合调整法等。

九、政策性银行及其表现特征

政策性银行是指由政府投资建立,按照国家宏观政策要求在限定的业务领域从事信贷融资业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其业务经营目标是帮助政府发展经济,促进宏观经济正常运行。政策性银行在业务经营活动中通常表现出以下特点:

1、不以盈利为业务经营目标。

2、资金运用有特定的领域和对象。

3、不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

4、不没立分支机构。

一国是否设立政策性银行取决于经济制度和经济与金融发展水平。

我国目前的政策性银行主要有: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

十、信用合作机构及其作用

信用合作机构是由个人集资联合组成的以互助为主要宗旨的合作金融组织,又称信用合作社。作为群众性信用合作组织,信用合作社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合作社成员交纳的股金、公积金和吸收的存款。

信用合作社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增强个体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能力。

2、降低个体经济获取金融服务的交易成本。

信用合作社又可分为城市信用合作社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第十部分:非银行金融机构

一、保险公司在现代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在现代经济中,保险公司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它是以收取保费并承担风险补偿责任,拥有专业化风险管理技术的金融组织机构。

保险公司在承保风险过程中,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和重要的经济功能:

一是提供有形的经济补偿;

二是提供无形的、精神上的安全保障;

三是强化投保人的风险意识。

在整个运作过程中,保险公司向金融市场提供了大量资金,促进了储蓄向投资的转化。

保险公司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

1、集聚风险、分散风险、降低个体损失。这是保险公司在经济运行中的基本作用。保险公司将众多个体投保人的风险集中,然后运用特有的风险管理技术将其分散和转移,并给予在约定范围内出险的投保人进行一定经济补偿,从而就降低了个体投保人在经济运行中所承担的风险和损失。

2、融通长期资金、促进资本形成、重新配置资源。这个作用是在保险公司基本作用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

3、提供经济保障、稳定社会生活。从经济运行来看,保险公司为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提供经济保障,充当了社会经济与个人生活的稳定器。

二、投资基金及其作用

投资基金是一种专门为投资者服务的投资机构,它汇集众多分散资金,通过多元化的投资组合进行投资,使投资基金成为资本市场±重要的资金供给者。其作用表现在:

1、提供高效的投资途径。在个体投资活动中,投资者可能遇到时间和投资专业知识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并直接影响投资效果。而基金管理公司是由专家经营的,基金经理人员学有专长,在投资领域有富经验。

2、能够更有效地分散投资风险。在投资中有—个重要的投资原则就是进行投资组合,即不要把所有的钱全部投资于某个特定的股票,而投资者自身无法实现有效的投资组合和风险分散,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可以集中巨额资金投资于多种品种,能够较充分分散投资风险,同时投资基金对资金的运作还能够获得规模经济效益,降低单位资金交易成本。

3、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经营的过程同时也是基金资金在上市公司之间配置过程。基金的投资—般倾向于那些运作规范、资产质量高、赢利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好的公司。有利于资源配置和市场的优胜劣汰。

4、有利于监督上市公司的运作。基金投资作为机构投资者持股量一般都较大,能够以大股东身份参加股东大会,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如对上市公司的某些作发表评论,向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等提出建议报告等,促使上市公司的运作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规范,适应市场竞争的新变化并努力提高运作效率。

三、证券公司及其主要业务

证券公司是为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买卖证券提供服务的投资机构,其主要业务是:

1、证券承销。

2、经纪业务。

3、自营业务。

4、企业兼并与收购业务。

5、咨询业务。

6、开发业务。

7、其他业务。包括证券的登记、代保管、过户、签证,代理证券还本付息或支付股利等。

四、其他金融机构

1、信托机构,即从事信托业务、充当受托人的法人机构。信托机构的主要职能是财产事务管理,即接受客户委托,代客户管理、经营、处置财产,可概括为“受人之托、为人管业、代人理财”。

2、融资租赁机构,是指专门为承租人提供资金融通的租赁公司,该类金融机构的有序发展对宏观和微观经济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3、财务公司,是指由大型企业集团内部成员单位出资组建并为各成员单位提供金融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以支持国家重点企业、企业集团或重点行业的发展。

4、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指主要清理银行不良资产的金融中介机构。该类机构通常由政府在银行出现危机时设立,不以赢利为目的。主要运作是通过审慎地收购资产,有效地管理资产,妥善地处置不良资产来进行。

5、邮政储蓄机构,即吸收存款的邮政机构。主要业务是吸收储蓄存款、办理国内外汇兑和代付代收类中间业务,邮政储蓄为城乡居民以及家庭、个人提供了便利的进入服务。

6、信用服务机构,是指专门提供信息咨询和征信服务的一类机构,主要包括信息咨询公司、投资咨询公司、征信公司、信用评估机构等。

第十一部分: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市场

一、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征

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跨越国界并从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的运动,包括资本流人和资本流出两个方面。国际资本流动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就目前而言,呈现出以下特征:

1、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急剧增长,并日益脱离实质经济。具体表现在:

其一,国际资本供给不断增加,国际资本需求不断扩大。

其二,突出地体现在衍生工具交易产生的国际资金流动数量已远远超过传统方式交易产生的国际资金流动数量,居于绝对优势地位。

2、国际资本流动结构急速变化,并呈现出证券化、多元化特征。具体表现在:

其一,结构急速变化。在20世纪70年代,国际资本主要流入到发展中国家。80年代以后,流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闲置资本则大为减少。90年代以来,国际资金又大量流入中国、东南业、拉美、东欧、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大量资金又从危机地区撤出。从以上: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变化过程可以看出,国际资本具有更加明显的逐利特性,而且变化无常。

其二,证券化趋势。以证券方式流动的国际资本逐步超过了以债权方式流动的国际资本,其主要原因是证券融资可以从根本上克服银行融资流动性差的缺点。

其三,多元化发展态势。除了传统的资本流动方式如银行贷款、商业信用、股票筹资、债券筹资等等以外,期权、期货、调期、互换等创新性金融工具日益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方式。

3、机构投资者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体。具体表现在:

其一,在许多工业化国家,机构投资者早巳超过个人投资者而成为市场主体。

其二.机构投资者凭借其专家理财、组合投资、规模及信息优势而受到机构及个人的普遍欢迎。它们掌握的金融资产数量也急剧上升。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原因

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动力来自于等量资本要求获得等量利润,并进—步要求在风险最低的前提下获得尽可能多的超额利润这一资本的本质要求。具体表现为:

1、经济原因

其一,国际资本市场上的资本供给与资本需求。发达国家不断积累过剩资本;发展中国家则国际收支失衡;即使发展中国家国际收支状况良好,也往往存在“储蓄一投资”缺口。

其二,市场上客观存在着巨大的投机性国际资本需求。

2、金融原因

其一,是由于国际范围内存在着巨额的金融资产,需要通过国际资本流动实现保值和增殖的目的。

其二,是由于各个金融市场的收益率和风险状况存在巨大差别,国际资本通过在不同的金融市场上流动有利于实现收益和风险的最佳组合。

3、制度原因

其一,70年代以来,各国兴起了放松外汇、资本管制乃至于金融管制的浪潮,这一浪潮迄今方兴未艾。

其二,新兴市场的资本管制在全球范围内放松也非常显著。

其三,金融自由化的制度安排在客观上大大推动了国际资本的流动。

4、技术及其他因素

科学技术尤其是电子技术在银行业和进入市场上:的广泛运用,将世界各大金融中心连为一体,使得国际资本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流动,流动过程也可以在短短的几秒钟内完成,国际资本流动的便利度和速度都大为加快。

三、国际资本流动的效应

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方面增加了资本输入国的资本资源,促进了这些同家经济的发展;另—方面也提高了资本的收益。此外,对国际金融市场乃至于全球经济都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1、一体化效应

首先表现为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包括: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有效配置有利于增加世界总产出和经济福利;促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普及;使网际支付能力在各国之间的有效调剂,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平衡各国的国际收支。

其次,表现为金融市场一体化。主要是指世界各金融市场24小时不问断地进行交易,使世界金融市场连为一体。

再次,还表现为金融市场资产价格与收益的一体化。虽然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通货膨胀率高低各不相同,税率各异,利率的水平因而也不可能完全相同,然而,当某国国内金融市场利率较高时将发生国际资本的流入;反之则流出,从而各国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变动趋势逐渐变得一致。

2、放大效应

主要是指资金在国际间流动时往往可通过特定机制对一国乃至全球经济发挥远远超过其实力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杠杆效应和羊群效应。杠杆效应是指一定数量的国际资本可以控制的名义数额远远超过其自身的金融交易,绝大多数衍生工具的交易都具有杠杆效应,借助衍生工具,可以对衍生市场上的价格进而对一国与全球经济发挥影响。羊群效应是指交易者的心理预期往往决定其交易行为,因而在投机气氛比较浓厚或市场不确定性比较大的短期国际资金流动中,人们并不是根据自己的真实意见做出决策,而是揣摩别人的心理进行交易。即“一人带头,大家跟风”的羊群效应;羊群效应的发现给那些机构投资者利用网际资金流动提供了便利,他们故意将某一有利于自己的信息广为宣传,有意识地诱发市场恐慌情绪与从众心理,来实现有限资金无法达到的效果。

3、冲击效应

(1)对经济主权的冲击。国际资本的流动使许多同家结成了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共同体)以及经济同盟,这些经济一体化组织要求成员国让渡部分主权以成立具有超国家权力的共同管理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当事国的国家主权。

(2)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短期内外资的大量流入或流出将引起该国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失衡,造成利率和金融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进而影响到该国的经济运行。

(3)对汇率的冲击。资本的进出改变了外汇资金的供求均衡,必然引起外汇汇率的波动,资本大量流入,本币升值;资本大量流出,外币升值,该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恶化。使一国微观经济主体(例如企业)的行为乃至于宏观经济变量都受到巨大影响。如东南亚金融危机。

四、国际金融市场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国际金融市场是指国际资金按照市场规则融通的场所或运营网络,国际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和交易活动与国内金融市场并无本质差异,只是交易范围和参与者往往跨越国界,其作用也有所不同。

1、提供国际融资渠道。国际金融市场具备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机制,将来自不同国家的筹资者和投资者紧密联结在一起。通过提供不同期限、不同币种、不同金额、不同利率、不同融资主体的金融工具,通过提供承诺、担保、代理、中介、咨询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既可以为筹资者提供多种多样的筹资渠道,也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丰富多彩的投资手段。

2、调剂各国资金余缺。国际资金需求者在本国缺乏足够且适宜的筹资渠道的情况下,需要到国外去寻找新的筹资渠道;供给者在运用储蓄或闲置资金进行金融资产投资时,又常常遇到本国缺乏足够适宜的投资渠道的情况,需要到国外去开辟新的投资渠道。国际金融市场的存在为不同国家的筹资者和投资者提供了相互满足、彼此匹配的机制,成为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将一国储蓄转化为另一国投资的场所,使资金余缺双方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3、调节国际收支。在自有储备有限的情况下,一国获取借入储备的能力就成为其国际清偿力水平的决定因素。来自国际金融机构和各国政府的贷款数量非常有限而且限制较多,因此,在国际金融市场上通过向国际性商业银行融资就成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高其国

际支付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有助于改善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下所形成的自有储备在国际间配置不均衡的状况。

4、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世界各国都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筹资和投资活动,就使得彼此之间的金融依赖度日益增强,每个国家的宏观和微观金融活动都不能脱离国际金融市场而独立存在。

5、有利于规避风险。市场参与主体常常会面临如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投资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各种各样的金融风险。远期外汇交易、外汇掉期交易、金融期货交易、金融期权交易、金融互换交易、票据发行便利等金融工具和金融交易技术,可以为不同国家的市场参与者提供广阔的选择空间,据以规避、控制金融风险。

五、国际外汇市场的交易活动

1、即期外汇交易。

2、远期外汇交易。

3、调期外汇交易。

4、套汇。

六、国际外汇市场价格的影响因素

1、国际收支状况。

2、经济增长。

3、因内利率及通货膨胀率的高低。

4、一国的货币政策。

5、人们对外汇市场的预期。

七、国际金融市场的分类

大体分为国际货币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

国际货币市场可分为: 1、银行短期信贷市场。 2、短期证券市场。 3、离岸金融市场。

国际资本市场可分为:

1、国际中长期信贷市场。

2、国际证券市场。包括国际债券市场和国际股票市场。

第十二部分:金融全球化

一、金融全球化及其主要表现

金融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放松金融管制、开放金融业务、放开资本项目管制,使资本在全球各地区、各国家的金融市场自由流动,最终形成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统一货币体系的趋势。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高级阶段,是贸易一体化和生产一体化的必然结果。金融全球化主要表现在:

1、金融机构全球化。包括本国金融机构的准出和外国金融机构的准入两个方面。表现突出的是发展中国家逐步放宽了对外资金融机构的限制,鼓励本国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国际业务,设立国外分支机构,从而推动了跨国金融机构的蓬勃发展,形成全球范围的经营网络。

2、金融业务全球化。如放松资本流动的限制和外汇管制;在全球范围内调度资金,经营各种业务;开放国际银团贷款,允许国外银行发行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等。

3、金融市场全球化。各地区的金融市场相互连接,形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市场。各国金融市场的交易主体和交易工具日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