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50世界水泥可持续发展技术路线图讲解

2050世界水泥可持续发展技术路线图讲解

2050世界水泥可持续发展技术路线图讲解
2050世界水泥可持续发展技术路线图讲解

2050 世界水泥可持续发展技术路线图

2009年6月中国科学院发布了我国科技战略研究发展路线图系列报告《创新2050:科技革命与中国的未来》,涵盖18个科技领域,科学出版社已出版了15卷。其中与水泥工业直接有关的主要有能源、矿产资源、生态与环境、生物质资源、先进制造、先进材料与纳米等7个领域。

2009年9月在德国召开的第6届VDZ 国际水泥大会上,国际能源机构(IEA、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和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委员会(CSI)向一些专家征询了对草拟中的《2050世界水泥工

兹将有关动态以及国内外最新的信息一并述评如下,供我国水泥界参考研究。

发展方向和步骤,其主要功能包含:预测未来市场所需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瞄准目标,确定需要重点研究的关键科学与技术;指明科技研发的方向和途径,组织行业协作,配置研发资源,作出科学决策;寻求知识共享技术协作的新伙伴,减少科技创新的风险,提高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把握未来的市场机遇与发展空间。

此外,对于传统产业而言,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又是一个系统诊断工具,可以帮助人们找出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而这些薄弱环节往往正是其

2. 1 由生产普通波特兰水泥(OPC)转向生产混合水泥

该领域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是广泛研究采用具有水硬性或胶凝性潜质的各种工业废料,例如矿渣、粉煤灰、冶炼渣、化工渣、矸石等,进行深度加工用以替代部分水泥熟料,生产少熟料水泥(混合水泥),甚至是无熟料水泥。这也可以理解为往水泥中多掺混合材,用混合材替代部分熟料。其二是研发各种水泥和混凝土的外加剂与改性剂,用以弥补提高水泥混凝土的性能,满足多样性的需求。其三是开拓纳米技术在水泥基建材中的研究应用。

自从进入本世纪(2000年)以来,国际水泥界在以上三方面已有一定的进展,水泥中混合材的平均掺入量各国均有所提高。例如2008年美国已达8%、日本13%、德国15%、法国17%,逐渐多掺混合材的趋势正在不断研发之中。各种水泥混凝土外加剂和改性剂的应用也在向着纵深发展。2002年成立的欧洲水泥基础研究合作组织(Nanocem)在熟料和混合材的微米、纳米级性能研究与混凝

业发展技术路线图》(讨论稿)的意见。“利润池”之所在。

2 2050水泥工业发展技术路

线图

国际能源机构(IEA)、世界工商理事会(WBCSD)和水泥促进委(CSI)组织全球著名的水泥公司和水泥装备公司,以及各国专家学者共同研究初步商讨得出的从现今至2050年期间,世界水泥技术发展的路线图,包含下列4~5个同时进行的方向、途径和目标。

1 科技发展路线图的特征与

功能

科技发展路线图最重要的特征,首先是高度的概括性和综合性,其次就是相对科学准确的前瞻性。

科技发展路线图用简洁清晰的图形、表格、文字等描述了技术进步的

30

ChinaBuildingMaterialResourcesCommunication

行业发展

土外加剂研究方面已发现若干重大突破的势头,前景令人期待。

应该强调指出,所谓OPC 向混合水泥转变,多掺混合材替代熟料,必须遵守确保水泥性能不降低或受损害的前提条件。我国水泥中混合材掺入量平均为30%,其中新干水泥中平均约20%,而落后的“小水泥”中则平均高达40%或更多。这是有一部分“小水泥”因逐利而无视水泥性能和国家标准,多掺滥掺所谓的混合材而造成的。显然,这种现象非但与上述的混合材深度加工,多生产混合水泥的理念风马牛不相关,且应于取缔。

2.2 全面推广采用各种可燃工业废料和生活废弃物替代化石燃料来生产水泥熟料,替代率达到90%以上

该领域的主要任务有两方面,首先是确保环境安全和各种有害物(呋喃、二恶英、重金属等)的排放必须符合严格的环保标准;不允许产生二次污染;不能影响熟料品质和水泥窑系统的运转率。其次是与全社会的其他行业一起建立各种废弃物回收利用的物流产业链,尽量减少废物产生,完善回收再利用体制,实现循环经济,充分发挥水泥工业的利废功能。

这样水泥工业就可以节省大量不可再生的天然化石燃料资源,减少吨熟料的CO 2排放,降低熟料生产成本。同时又为社会妥善地消纳了一部分废弃物,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在过去的20多年间,世界水泥工业采用废料替代燃料,从少量的试验起步开始,一直发展到现今在许多发达国家已较广泛地进行工业规模的应用,成效显著。2008年德国水泥工业按全国熟料热耗计的替代燃料对化石燃料的替代率已达58%,荷兰81%,法国34%,比利时50%,瑞典29%,捷克45%,美国24%,日本12%。许多发展中的新兴国家,包括我国,近年也正在启动推广之中。

从环境安全和技术经济层面上看,水泥工业协同燃烧可燃废弃物,现今已经是一项环境安全、经济合理、

工艺成熟的实用技术(BAT)。许多发达国家很可能在2020年左右,对化石燃料的替代率就能达到90%以上。而对全球水泥工业来说,2050年其替代率达到90%虽是一项较艰巨的任务,但是有望完成。

2.3 加紧生物质燃料研发,实现工业规模应用

生物质燃料是可再生能源,是近年来国际上开拓研究的一种新能源。最初(2000年前后)是旨在生产生物柴油用以替代石油,因为在生物柴油的生产过程中除了生物质以外还需要CO 2,从而促发了水泥工业对这项新能源的积极响应。

2005年,生物质燃料与水泥工业开始结缘进行科技合作,研发创新。这方面目前较先进的国家有荷兰、澳大利亚、美国、德国、以色列和印度,我国与荷兰已有科技合作项目,中试基地正在筹建。

根据生长速率、产油率、对阳光的需求、土地占用以及生产成本等因素的考量,现在比较看好的生物质原料是藻类。综合诸多已公布的研究试验的初步成果,理想情况下,未来水泥工业与生物燃料的联合生产粗线条的组成,如图1所示。

藻类在光合作用中具有吸碳固碳功能,与水泥窑废气中的CO 2形成互补,而且水泥窑废气中CO 2的含量为23%左右,比火电厂(约12%)的高。这样生成的生物燃料主要是中低级生物柴油及残渣,其数量足以全部替代水泥窑所需的燃料,实现熟料烧成对天然化石燃料的零消耗。在生产熟料的同时还有少量高级生物柴油和氧气产出。当然有一部分剩余的CO 2还得排放或设法处置,不过吨熟料CO 2排放量比纯粹烧煤的将削减近一半。

这个美好的前景,欲付诸于工业规模的实施,实际上还要克服不少障碍,尚待时日。首先是阳光(或替代光源);第二是藻类的培育和供应;第三是光合过程的占地,等等。在现有科技与装备水平的条件下,按照荷兰Bioking 公司、Algaelink 公司和美国GreenShift 公司等的报价资料,与一台2500t/d水泥窑相配套的藻类生物燃料联合生产装置,其投资估计为4.8亿元,占地近20公顷。显然,如此高昂的代价,说明它还有许多必须大幅改进之处,否则就难以推广应用。

原定2009年5月澳大利亚将有一台600t/d水泥窑与一套藻类生物燃料生产装置实现联产试验,后因世界经济危机而暂停了。最近据悉,该项试验有望2010年重启。此外各种各样的创新和改进也在不断地涌现,例如立式光合反应塔、新型LED 替代光源等。总之,这项技术尚属初期阶级,发展空间和变数也较大,有待不断完善和创新。

但是,把实现水泥和生物燃料工业规模联产的目标设定在2050年以前完成比较可行,是有一定把握的。

2.4 水泥窑废气余热发电对于水泥窑废气余热发电这一措施在世界工商理事会和水泥促委会最初的2050水泥路线图草稿中只是提了几句,并未与前三条路线并列。这里是笔者结合我国水泥工业的实际情况建议增补的,仅供参考。

如今水泥窑余热发电在我国如火如荼,现已作为我国水泥工业节能减排最成功的主力举措,但何以在欧美却始终未受青睐?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火电厂的发电效率平均约35%,远低于美国的55%、西欧和北欧的

图1 水泥与生物燃料联合生产示意图

ChinaBuildingMaterialResourcesCommunication

31

56%。发达国家现今普遍应用超临界发电技术,而我国还有25%左右的落后电厂,电价很贵。以美国为例,其电价每度约4美分,水泥售价每吨约90美元;而我国电价超过0.6元一度,水泥不到300元一吨。电价与水泥价之比值,我国是美国的5倍,欧盟的4.5倍。因而在欧美,水泥窑余热发电如果不能达到吨熟料55~60kWh 以上的话,水泥厂就不会采用,否则还不如买电更经济。

相反地,我国水泥厂只要利用窑余热发电达到吨熟料25kWh 以上就有利可图了。这是在我国火电厂发电效率很低条件下的特殊情况,并非我国水泥工业余热发

电水平高的证明。这是在特定的市场条件下,水泥窑余热发电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火电厂发电效率越低,电价越贵,水泥窑余热发电的市场越大,反之亦然。

无论如何,在我国火电厂整体大幅提高发电效率以前,水泥窑余热发电依然是我国水泥工业发展路线图的重要组成,而且余热发电的效率仍有继续提升的需求和可能。尽管目前我国最先进的水平已经达到吨熟料40kWh,但要实现50kWh 或更高,尚需继续努力。按照我国现有各方面的资源和水平,经过努力是有望达到这一目标的。对Kalina 循环进行探索试验或许是在不增加熟料热耗(≤750×4.18kJ/kg)的前提下将吨熟料发电量提升到50kWh(或60kWh)的途径之一。笔者赞同这项试验并希望成功。

2.5 最后一项,实际上也是最经常最重要的一项发展目标就是节能减排

在生产水泥的整体过程中,从原料矿山采掘开始,经过生料粉磨,熟料烧成、冷却,水泥粉磨等等一系列的工序,一直到水泥装运出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不断地科技进步,研发创新,即便是现今最先进的预分解窑水泥技术将来总会被更先进的装备技术所取代,例如,或许是熟料流态化煅烧,管道式熟料浓相烧成,物料自

磨粉碎等等。所有这些科技创新都会给水泥工业甚至水泥本身带来革命性的演变和进步。然而,对于这种“颠覆性”的创新是否可能在2050年之前发生,目前多数专家学者的看法都倾向于“尚未见曙光”。

这里暂且在现有预分解窑水泥技术的基础上,对2050水泥路线图的节能减排目标,笔者提出全球平均先进指标主要如下:熟料热耗2299~2508kJ/kg ;熟料电耗35~40kWh/t;水泥粉磨电耗15~20kWh/t;水泥综合电耗50~60kWh/t(当熟料水泥比为65∶100时)。2030年吨水泥产出的,其中有相CO 2小于500kg (CSI初拟)

当一部分将被储存起来而不排放于大气中。

据悉,关于这些指标的意见目前尚比较分散,然而节能减排却是推行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关键在于如何商讨研究确定科学可行的目标。原拟

定于2009年底出台的2050世界水泥发展路线图(讨论稿),由于诸多原因,将延至约2010年6月发布。

电能零消耗。目前我国电厂效率虽然总平均值很低,但是在电力行业大力改革调整下,其必将会快速发展大幅提高的,所以水泥工业电能零消耗应该是我国在中长期规划阶段的奋斗目标,而不一定是一个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路线。修正后的概念应该是,无论如何,水泥窑余热必须充分地多渠道地综合利用,例如发电、取暖、供热、制冷……总之,不能空排而浪费掉。

2050技术路线图所指明的四大发展方向——节能减排、混合水泥、协同焚烧可燃废物、生物质燃料联产——与绿色低碳经济的大趋势是一致的。

然而这些领域中各个课题技术发展的成熟度、深度、广度以及研发应用的难度是有差别的,有的可能还在初级阶段,有的则可能已经比较成熟,具有相当把握。但是鉴于距离2050年还有40年时间跨度,世界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诸多因素的不确定性或某些偶然事件的影响,该路线图的进程和内容或将有所变化,但是总的来说,这是在人们现有智慧和世界局势较平稳发展条件下较现实的预期目标。

我们应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考虑到国际市场的变化,参考该2050技术路线图的思路,对我国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制定相应的路线图;分重点、分课题、分阶段地筹措财政保障,综合组织各有关行业的科技研发资源,协作攻关,把我国又好又快地建成为一个绿色水泥强国。

——摘自《水泥技术》2010年第1期

3 结语

1997年笔者论述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提出了“四零一负”的理念——环境零污染、电能零消耗、三废零排放、天然化石燃料零消耗以及废料废渣负增长。不难看出,“四零一负”与2050技术路线图的基本观念是相符的。现今,发达国家和我国许多新型干法窑水泥企业集团均已实现了环境零污染和三废零排放。水泥工业的利废功能(废料废渣负增长)也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可与好评。天然化石燃料零消耗在发达国家已平均实现了1/3,我国正在起步阶段。电能零消耗我国平均大致达到了1/5。关于电耗这一点,发达国家的技术路线是更倾向于继续提高火电厂整体的发电效率,而对改进水泥窑余热发电效率研发的投入较少。从全社会的节能减排来看,这样总体效益更好,所以它们并没有着力去追求水泥工业的

32

ChinaBuildingMaterialResourcesCommunication

水泥厂工艺管理规程LL

水泥厂工艺管理制度 一、工艺管理规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本公司的工艺管理,取得生产上的最佳经济、技术效果、特制订本规程。 第二条工艺管理的任务是: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加强质量管理;以优质、高产、低消耗为目的,加强窑、磨、烘干机的工艺管理;开展科学研究,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强检测、定额等基础工作;提高全过程的工艺管理水平。 第三条本规程由总经理负责组织实施。实行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的方针,并明确职责。违背本规程致使生产遭受损失者,应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第二章工艺管理体制和职责 第一条在总经理领导下,设立生产部负责企业的工艺技术和质量管理工作。车间设专职工艺技术人员、质量管理小组,班组设兼职质量检查员,形成全厂性的工艺和质量管理体系。 第二条生产检部技术管理组负责全厂工艺技术管理工作。其职责是: 1.组织制订工艺管理制度。 2.审订主机的台时产量、消耗定额和主要的工艺参数。 3.协同车间解决生产工艺中出现的主要技术问题。指导车间工艺技术工作。 4.组织工艺系统的全面技术标定。 5.组织推广新技术、试制新产品、改进工艺、提高产、质量,降低原、燃、材料的消耗,搞好生产试验和科学研究工作。 6.组织编制技术组织措施计划和技术改造规划,提出工艺设计方案。 7.组织审查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 8.负责全面认证中的工艺技术工作。 9.负责技术情报、技术协作,做好工艺技术资料的积累和保管工作。 10.参与制订企业的消烟除尘、节约能源和计量规划,负责提出工艺措施。 11.协同有关部门开展职工业余教育、劳动竞赛和技术考核工作。 第三条化验室负责产品工艺过程的质量管理、生产控制和检验工作。其职责是: 1.制订质量管理制度,主要质量指标,原、燃、材料的技术条件和质量事故管理办法等,并监督执行。 2.严格执行产品国家标准,有权制止任何违章行为,确保出厂水泥全部合格,并留有富余标号。

绿色施工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

论文题目:绿色施工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年级:14级工程造价3班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生姓名:张超 指导老师:张海燕 2017年6月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绿色施工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认识 (1) 1.2研究的目的 (3) 第二章绿色施工的国内外现状及其研究意义 (3) 2.1绿色施工国内现状 (3) 2.2国外绿色施工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其经验 (4) 2.3绿色施工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意义 (4) 第三章推广绿色施工及其可持续性发展的建议 (5) 3.1绿色施工的实施现状 (5) 3.2绿色施工的推广 (6) 第四章国内外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研究 (7) 4.1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建立的意义 (7) 4.2国内绿色施工评价体系 (7) 4.3国外绿色施工评价体系 (10)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11) 5.1结论 (11) 5.2展望 (11)

内容摘要 近年来,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不容忽视。纵观全球性环境问题,能源问题成为世人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它同样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主要的制约因素之一。为了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解决能源问题成为当前需要予以重视的头等大事。对相关数据的研究发现,全球总能耗中约有25%—40%为建筑能耗。因此,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能耗成为了解决当前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实现建筑节能、环保建设的目标,绿色建筑应运而生。与此同时,伴随着绿色建筑的施工管理的相关优化策略也备受关注。 我国“十三五”期间要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发展绿色建筑是转变城乡建设模式和建筑业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我国目前尚处于自愿发展的开始阶段,绿色建筑相关的法规制度、标准、激励政策、技术支撑等还不健全,在推广绿色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我们要在群众中宣传实施绿色施工的重大意义,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积极采用新技术,采用绿色施工技术。还要对项目进行科学的管理,比如通过对项目的集成化管理,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加快进度,节约成本,也有利于绿色施工的实施。我国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绿色施工评价体系,要推广绿色施工,必须建立一个确定的标准来衡量施工企业的绿色施工水平。 本文提出建筑工程施工对环境和资源消耗的影响,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措施参照各种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指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并给出评价实例,证明了其实用性。本文的研究对推动绿色施工的实施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最后,对于论文进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问题进行了讨论,希望能对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绿色施工可持续性发展绿色建筑绿色施工评价

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内容提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审视这种增长,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人口素质、自然资源利用及环境问题三方面分析了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并相应地提出了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因素分析/战略构想 “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应与资源保护相结合,强调人类利用生物圈的管理,目的是使生物圈既能满足当代人的最大利益,又不对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这一理论最早出现于1980年联合国规划署(unep)委托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lucn)起草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战略》的文件中[1]。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越来越深入和具体,“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已从一开始注重生物方面,扩展到注重包括环境、经济、社会等各个相关因素,并使之相互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应是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整体的可持续性发展。衡量可持续发展主要有经济、环境和社会三方面的指标,缺一不可[1]。”在过去的20年间,中国经济经历了空前的城市化和令人瞩目的工业化过程,其经济增长率已经稳定在8%-9%,确立了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形象,但是,按照“生态—经济—社会的指标”进行衡量,我们的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经济发展,更不一定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资料显示,如果从GDP中扣除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中国经济增长率将大大降低,甚至可能是零增长。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从宏观上看有人口及其素质问题、自然资源的利用问题以及环境问题。 一、中国人口及其素质 (一)人口众多,整体素质偏低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人口基数大。尽管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从而使人口的增长率得到明显的下降,以至到1998年降到1%以下,但2001年的最新统计表明全国人口已达到12.95亿,而且今后平均每年新生人口仍高达2100万,自然增长人口达1350万。虽然我国资源丰富,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按人口平均计算仍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而且,应该看到,我国人口有70%在农村,人口增长率下降的贡献主要来自城市,上海已经趋近零增长,而农村,尤其是内地较贫困地区生育率仍然很高。有资料表明:1990年,全国文盲和半文盲人数达 1.8亿以上,农村就业人员中,文盲和半文盲近36%,据全国1%抽样调查资料,截止到1995年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率达16.48%,农村(县以下)则为19.66%。城乡人口结构失衡,导致整体国民素质的低下,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项调查表明,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能力,小学生为43%,中学生为108%,大学生为300%。中国目前的人口结构必然会影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增长方式的改变,影响个人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湖北省农村抽样调查队早在1986年对湖北省农村调查发现,文化水平不同的家庭人均收入呈明显的梯度差异,对人口本身的数量发展也有重要作用,生育率与文化的高低成反比是普遍规律。我们应从高生育率—低人口文化素质—低劳动生产率—高生育率的初级循环模式向低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基本知识

1.水泥生产基本知识 硅酸盐水泥(P·Ⅰ、P·Ⅱ)、普通硅酸盐水泥(P·O) GB1344-1999 矿渣硅酸盐水泥(Ρ·S)、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P·P)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F) GB12958-1999复合硅酸盐水泥(P·C) 废品和不合格品: 凡氧化镁、三氧化硫、初凝时间、安定性中任何一项不符合本标准时,均为废品。 凡细度、终凝时间、不溶物和烧失量中的任何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规定或混合材料掺加量超过最大限量和强度低于商品强度等级的指标时为不合格品。水泥包装标志中水泥品种、强度等级、生产者名称和出厂编号不全的也属于不合格品。 水泥生产方法与分类水泥窑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窑筒体卧置,并能作回转运动的称为回转窑;另一类窑筒体立置不转动称为立窑。 什么是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 以悬浮预热和预分解技术为核心,把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最新成果广泛地应用于水泥生产的全过程,形成一套具有现代高科技特征和符合优质、高产、节能、环保以及大型化、自动化的现代水泥生产方法。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流程: 矿山开采→破碎→预均化→配料→生料粉磨→生料均化→悬浮预热、预分解、回转窑煅烧→配料→水泥粉磨→水泥均化→水泥包装、散装出厂简称:《两磨一烧》 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 C3S ——硅酸三钙(含量:50~60%) C2S ——硅酸二钙(含量:15~32%) C3A ——铝酸三钙(含量:3~11%) C4AF——铁铝酸四钙(含量:8~18%) 主要化学成分: CaO 62~67%、 SiO2 20~24%、 Al2O3 4~7%、 Fe2O3 ~6%。 水泥的原料、燃料与配料 水泥生产原料分为:石灰质原料、粘土质原料和校正原料三大类。 硅酸盐熟料率值控制范围:饱和比KH:~、硅酸率n:~、铝氧率p:~ 2.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理论知识 中心控制室在水泥生产中的作用: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保证水泥生产的正常进行,用高科技手段,在水泥生产过程中实施在线控制。科学地、经常地、系统地对各生产环节进行严格地检查和纠正,用各生产环节的工作质量来确保出厂水泥的产品质量。(简称:生产督察和质量控制) 水泥生产质量控制的主要环节: ①原燃料和辅助材料的质量控制;(含石灰石、粘土矿山质量)②生料的质量控制; ③熟料的质量控制;④水泥的质量控制(包括出磨水泥和出厂水泥)。原燃料的预均化技术及其质量控制: ①预均化堆场通常有三种型式:石灰石、煤预均化堆场、预配料堆场、配料堆场。 ②使单一品种物料的组成质量混合均匀的过程称之为预均化。物料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的多次测量值与质量控制值(或算术平均值)存在偏差的数理统计结果,称之为标准偏差。其数值越小表示物料化学成分越均匀。 粉磨系统生产技术及其控制: ①细度表示方法常见四种:平均粒径法、筛析法、比表面积法、颗粒组成法。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施工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施工 1、可持续的建筑业与工程施工 建筑活动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生态环境最重要的生产活动之一,也是消耗自然资源最大的生产活动之一。建筑物所占用的土地和空间,建筑材料的生产、加工、运输与建成后维持功能必须的资源,以及建筑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的处理和排放等都对生态环境产生极大影响。另一方面,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所完成的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创造的价值也是国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带动建材、冶金、轻工、化工、机械、运输等许多相关部门的发展;它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国未来建筑业,既要大力发展,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注重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建筑业中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我们通常重视建设项目投资决策、规划设计阶段的可持续技术的应用,如,如何选择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场址;如何进行场地规划设计、建筑节能设计;如何利用可再生能源等。这些因素都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且可带来显著的实施效果。 在建筑业中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施工阶段也是我们应重视的一个阶段。项目施工过程会对环境、资源造成严重的影响。在许多情况下,建造清除和扰乱了场地上现存的自然资源(野生植物和动物、天然排水系统以及其他自然特征),代之以非自然的人造系统。建造和拆除所产生的废弃物占填埋废物总量的较大比重。在建造过程中散发出的灰尘、微粒和空气污染物等会造成健康问题。另外,尽管一些再生的、重复利用的、重新整修的材料足以满足使用要求,但现在的施工项目大多数仍需要使用新的原始材料。[1] 而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施工方法则能够显著减少对场地环境的干扰、填埋废弃物的数量以及在建造过程中使用的自然资源,同时,还可将建筑物建成后对室内空气品质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而且这种施工方法对于在投资决策、规划设计阶段一些可持续技术应用效果的实现也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建筑物维护结构的施工方法直接影响其施工质量,从而会影响到维护结构的节能效果。又如:据北京市卫生监督所统计显示,北京的职业病发生出现急性中毒增加、慢性中毒减缓的趋势,而且从1994年到2000年10月份的统计中,北京66%至70%的急性职业中毒发生在建筑行业。 而引起急性中毒的原因并不主要是由于施工中使用的建筑材料,而主要是由于施工中操作使用不当造成的,如为了降低成本,加快施工进度,而违反操作规程,简化操作工艺,向防水涂

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及意义

论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意义 摘要:可持续发展是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永续性地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关系到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本身内涵了伦理道德因素,也体现了有限资源分配的公正性和平等性,强调环境保护的道德责任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引导社会朝着文明、健康、稳定、和谐的方向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关键字:可持续发展观、和谐、意义 一、可持续发展观的简介 可持续发展观首先以经济增长为核心转变为以社会的全面发展即人类的共同进步为宗旨。其哲学特征是强调发展的整体性、长远性、主体性和综合性, 要求将人、社会、自然、经济、文化当作一个复杂的有机体看待, 同时指出发展的最终目标不是物质生活的提高, 而是人的全面发展, 整个人类向着真善美统一境界的趋近。其次, 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的发展观不同, 这种新发展观所理解的发展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因为这种新发展观的出发点是人。再次, 这种新的发展观必然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最初含义是指人与资源、人与环境的关系, 强调当代人对后代人应当赋有自觉的类意识, 即如江泽民同志所说: 必须切实保护环境和资源, 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决不能吃祖宗饭, 断子孙路, 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国际社会公认的可持续发展定义,是世界环境在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的,即“可持续发展是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包含有三个原则,第一,持续性原则,是指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受能力,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与环境,以保证发展的后续力和持续性,第二,公平性原则,它的和性是发展要满足整个人类的需要,不仅要求当代人的发展不应损害下一代人中的利益(代际间的公平)而且,要求同一代人中的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当损坏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代内公平)。要维护资源的分配与利用的公平,第三,共同性原则,人类战胜生态危机具有共同性,人类的未来也具有共同性,因为生态危机是全球性的,它表明地球上的整个人类的根本利益是共同的。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核心是全球生态观,它把当代人生存的地球看成是自然、社会和经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真正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到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这就是可持续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观作为人类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的高度概括,不仅要考虑自然层面的问题,甚至要在更大程度上考虑人文层面的问题。因此,许多文献研究可持续发展,都把视野拓展到了自然和人文两个领域,不仅要研究可持续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与自然生态问题,还要研究可持续的人文资源、人文环境与人文生态问题。从单纯地关注自然—社会—经济系统局部的自然属性,到同时或更加关注社会经济属性,以把握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寻找全球持续发展的途径,这是现代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环境社会学与社会生态学兴起的根源。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为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提出了一个可持续的健康发展的道路,使我们在发展的时候不会毁坏子孙后代的发展。让我们从长远的方向来考虑,这样为人们、国家以至地球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持续发展观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指标! 三、可持续发展观的作用

脱硝工艺介绍

图6-1 典型火电厂SCR法烟气脱硝工艺流程图 脱硝工艺介绍 1脱硝工艺 图1 LNB、SNCR和SCR在锅炉系统中的位置 目前成熟的燃煤电厂氮氧化物控制技术主要包括燃烧中脱硝技术和烟气脱硝技术,其中燃烧中脱硝技术是指低氮燃烧技术(LNB),烟气脱硝技术包括SCR、SNCR和SNCR/SCR 1.1 联 80~90% 气在SCR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烟气中的NOx还原成N 2和H 2 O。SNCR/SCR联用工艺系统复杂,而 且脱硝效率一般只有50~70%。 三种烟气脱硝技术的综合比较见表1。 表1 烟气脱硝技术比较

烟气中,与烟气中的NOx混合后,扩散到催化剂表面,在催化剂作用下,氨气(NH 3 )将烟气 中的NO和NO 2还原成无公害的氮气(N 2 )和水(H 2 O)(图3-6)。这里“选择性”是指氨有选 择的与烟气中的NOx进行还原反应,而不与烟气中大量的O 2 作用。整个反应的控制环节是烟气在催化剂表面层流区和催化剂微孔内的扩散。 图2 SCR反应示意图 SCR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 4NO + 4NH 3 + O 2 → 4N 2 + 6H 2 O (3-1)

2NO 2 + 4NH 3 + O 2 → 3N 2 + 6H 2 O (3-2) 在燃煤烟气的NOx中,NO约占95%,NO 2 约占5%,所以化学反应式(3-1)为主要反应,实际氨氮比接近1:1。 SCR技术通常采用V 2O 5 /TiO 2 基催化剂来促进脱硝还原反应。脱硝催化剂使用高比表面积 专用锐钛型TiO 2作为载体,(钒)V 2 O 5 作为主要活性成分,为了提高脱硝催化剂的热稳定性、 机械强度和抗中毒性能,往往还在其中添加适量的WO 3、(钼)MoO 3 、玻璃纤维等作为助添 加剂。 催化剂活性成分V 2O 5 在催化还原NOx 的同时,还会催化氧化烟气中SO 2 转化成SO 3 (反 应 NH 4 。 后处理 2 )以 ?会增加锅炉烟道系统阻力900~1200Pa; ?系统运行会增加空预器入口烟气中SO3浓度,并残留部分未反应的逃逸氨气,两者 在空预器低温换热面上易发生反应形成NH 4HSO 4 ,进而恶化空预器冷端的堵塞和腐蚀,因此 需要对空预器采取抗NH 4HSO 4 堵塞的措施。 2.2S CR技术分类 烟气脱硝SCR工艺根据反应器在烟气系统中的位置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图3):高灰型、低灰型和尾部型等。

水泥回转窑工艺管理规程

水泥回转窑工艺管理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窑外分解窑的熟料质量和原燃材料要求、定额、耐火材料及收尘器的使用以及入窑煤粉、冷却机的控制。 2熟料质量要求 2.1熟料升重在k±75g/l(k为目标值,视具体情况而定)之间为合格品,合格率大于85%。熟料立升重小于900g/l时为废品。 2.2熟料游离石灰不大于1.5%为合格品,合格率大于85%。熟料游离石灰大于1.5%小于2.5%为不合格品,熟料游离石灰大于2.5%(含2.5%)为废品。 2.3熟料率值控制应符合下达指标要求:熟料饱和比控制范围为目标值±0.02,合格率不得低于80%,硅率、铝率控制范围为目标值±0.1,合格率不得低于85%。 2.4熟料28天强度平均大于56兆帕。 3原燃料要求 3.1入窑生料控制 3.1.1生料水分不大于1.0%,合格率不小于95%。 3.1.2生料细度0.08m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20%,合格率不小于85%,0.20m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2.0%。 3.2燃料控制 3.2.1煤值波动范围:挥发份控制在20%~30%之间,灰份小于40%,波动范围为±2%,低热值大于20093KJ/kg煤。燃煤的储存量不小于4000吨。 3.2.2原煤水分小于9%,煤粉水分小于1.0%。进厂煤全硫含量小于3%。 3.2.3煤粉细度0.080mm筛筛余小于10%。 3.2.4燃油:0号柴油,发热量大于41800kJ/kg油。 3.3生料中有害成分控制在:K 2O+Na 2 O<1.0%,Cl-〈0.015%,硫碱比〈0.6~1.0。 3.4均化库的料位不低于50%。 4回转窑定额 4.1 能力定额:平均台时产量大于250t/h,运转率大于85%。窑衬安全运转周期大于240天。 4.2 消耗定额(见表1) 5耐火材料

浅谈土木工程中的绿色施工和可持续发展 梁新富

浅谈土木工程中的绿色施工和可持续发展梁新富 发表时间:2019-02-28T14:42:05.87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作者:梁新富 [导读] 摘要: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于自然生态的重视程度也在与日俱增,在土木工程中应用绿色施工技术可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根本上深化绿色环保理念的形成,加大对绿色施工的宣传力度,尽快制定行业中的规章制度,并严格落实,为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做出积极贡献。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工程院宁夏 756001 摘要: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于自然生态的重视程度也在与日俱增,在土木工程中应用绿色施工技术可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根本上深化绿色环保理念的形成,加大对绿色施工的宣传力度,尽快制定行业中的规章制度,并严格落实,为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土木工程;绿色施工;可持续发展 1土木工程中绿色施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土木工程作为建筑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过程当中会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负担。2018年中国土木工程网数据表明,如今建筑施工所消耗能源已经达到社会总能源的32%,在实际施工过程时,自然资源消耗量可占据总资源消耗量的41%,产生的建筑垃圾可达到社会垃圾总量的40%,从上述数据可发现,建筑行业耗能惊人,已经对社会环境造成威胁。因此在土木工程中贯彻绿色施工可持续发展理念刻不容缓。 随着人们加强对自然环境的重视程度,绿色施工理念营运而出,目前已经成为新时期下推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根本理念为实际操作过程中,在保证施工质量、人员安全的基础上,使用先进、科学的技术或管理手段来减少施工操作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目前,我国部分土木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仍存在一些资源分配不合理、人员绿色节能意识较差的现象,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采取解决措施。 2土木工程施工中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措施 2.1重视土木工程的整体设计能耗 土木工程施工中节能环保技术的首要应用举措便是重视土木工程的整体设计能耗,包括隔声隔温、防水抗渗、防辐射等新要求,相关建筑工程设计师应积极调查施工工程的地理位置和周边植被情况,明确国家节能绿色环保的相关要求,设计出合情合理的建筑施工图纸,以此同时,重视土木工程的整体设计能耗还应体现在科学合理的运用新兴环保节能技术上,例如运用外墙外保温工艺来降低设计的能耗标准,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2.2做好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 土木工程施工中节能环保技术的第二个重要应用举措便是做好施工现场的保护,对建筑物外墙外保温系统进行复合整体的研究,将其分离为结构层、保温层、抗裂层以及饰面层,尤其是针对那些土木工程中的施工挖掘环节,防止出现水土流失、土地塌陷、植被破坏等问题,相关建筑工程的设计师应严密勘探和测量地质环境,特别是在那些城市居民较多的地段施工时,还应格外注意空气污染问题,充分考虑工程中的扬灰扬尘的现象,适当进行一些土方覆盖的工程,尽自己最大努力减轻土木工程施工环节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等问题,并且在后续施工完毕后,应派专人进行植被栽培等环境修复工作。 2.3积极采用可再生能源 土木工程施工中节能环保技术的第三重要应用举措便是积极采用可再生能源,运用新兴资源代替原有的电力资源、化石资源等不可再生资源,提高资源的重复使用率,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但是有些新技术只适用于沿海地区,例如“盈速粒技术”,相关建筑施工管理部门应充分将可再生能源应用到施工进程中,尤其是在机械设备趋近于完备的今天,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必会达到一个顶峰。可再生能源不仅仅能大大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而且对于环境的污染也非常轻微,可谓真正达到了的低污染与高节能。 2.4太阳能技术的充分利用 土木工程施工中节能环保技术的最后一个重要应用举措便是充分利用太阳能技术,太阳能技术作为最大的清洁能源之一,在当今的土木工程建设中开始被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不俗的成效。不仅仅节约了我国大量的化石性燃料,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在最大程度上减轻了环境污染。因此,相关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应积极运用太阳能新技术,在开阔的地方建址,充分发挥太阳能技术的简洁、节能、清洁等优势,这种资源的应用也应扩散到其他的领域范围,真正实现建筑施工的零排放。 3实现土木工程中可持续发展绿色施工措施 3.1深化绿色施工可持续发展理念 我国自然生态环境日渐恶劣,因此可持续发展战略也已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各行各业也将其设定为主题活动开展的根本目标。在土木工程建筑领域中,为了满足国家政府部门倡导的保护环境、绿色施工、减少噪音方面需求,大部分施工单位已经引进了多种科学技术,想要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但是这仅仅是为了完成政府要求,很多施工单位并不能深入了解到绿色施工重要性,在落实相关工作时态度较为敷衍,用应付的心态看待问题,只有极少数的施工单位能够做到主动创新绿色施工技术。 因此,需要深化绿色施工可持续发展理念,例如:在前期土木工程设计时,将地区自然环境、人文背景都融入到施工理念当中,并在后续实际操作时深入贯彻理念。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应用到各个环节,做到节能、省地、低耗,为人们健康舒适的生活提供保障。除此之外,由于施工团队流动性较大,其中人员文化水平与知识结构参差不齐,所以做好前期培训工作至关重要。例如:定期在工地中进行绿色技术培训与演示,考核技术人员掌握程度,确保工程完成质量的基础上实现绿色环保[1]。 3.2科学分配施工资源实现循环利用 土木工程施工规模正在逐步扩增,其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也大量增加,2017年我国混凝土废弃物已经达到1400万吨,这也导致垃圾处理人员的工作量增加,不仅浪费人力资源同时也加大了环境污染。在当前背景下开发并使用新能源已经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我国目前已经是世界范围内的水泥生产第一大国,而水泥材料的生产本身就会造成大量污染,消耗自然能源。而混凝土与钢材则是其最佳代替材料,可大力发展。另外还可以推进多种节能手段,例如:利用建筑材料降低建筑物温度,降低人们对空调的依赖。 3.3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施工管理条例 想要实现土木工程中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施工,就需要从多角度分析现存问题并着手改善。如今建筑行业缺少完善的管理体制也是制约

《CO、(NH4)2SO3还原及NO催化氧化脱硝技术研发》项目总

《CO、(NH4)2SO3还原及NO催化氧化脱硝技术研发》项目 总结报告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CO、(NH4)2SO3还原及NO催化氧化脱硝技术研发 立项时间:2016年7月 项目编号:BY2016004-09 项目负责人:王娟 合作企业:江苏新世纪江南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经费预算:110万元,其中省拨经费55万,自筹经费55万 主要研究内容: (1)CO-SCR催化剂配方及催化剂制备工艺优化 (2)工业锅炉烟气CO-SCR脱硝反应器设计、研制与催化剂评价 (3)液相催化氧化NO技术与(NH4)2SO3还原NO脱硝研发 (4)氨法同时脱硫脱硝多功能吸收塔优化设计 (5)成套装置设计、制造及成套脱硝工艺集成与运行 二、项目实施情况 2.1 校企联合研发团队的组织 本项目依托项目主持单位所在的江苏省电厂废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全国排名第八的化工学科,以中青年具有脱硫脱硝研发工作经验的教师为骨干,并结合合作企业江苏新世纪江南环保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研发团队,围绕CO、(NH4)2SO3还原及NO催 - 1 -

化氧化脱硝技术研发,成立了校企联合研发团队,该团队包括南京理工大学教师10人,江苏新世纪江南环保股份有限公司2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项目研发人员8人,具有高级职称的项目研发人员12人,团队水平高,攻坚能力强。团队围绕项目任务分工明确,采用定期集中汇报与研讨的方式推进项目按时进行。同时,围绕工程上存在的问题,采用了工程问题转化为科学问题,再将工程科学原理用于工程实施,挖掘了更多更有意义的数据、工艺和技术,保证了项目的高水平完成。 2.2实施计划的制定与落实 本项目以合同和申报书计划为基础,按照合同规定的研发内容和任务,实施项目。同时,以项目主持人和国家万人计划钟秦教授为负责人,成立了由6人组成的项目专家组,负责协调团队各方向的研发方向。并且,在分项任务团队中,设立负责人,团队整体定期汇报与研讨,不断推进项目,和相关计划的落实。 2.3 研发人员的培养培训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培养了博士毕业生2名,硕士毕业生2名,项目执行期,团队中2名研究人员晋升教授。具体人才培养如表1所列。同时项目主持单位与合作企业江苏新世纪江南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秉承从基本原理出发,进而解决工程问题的思路,开展产学研合作,在项目的研究与成果应用的过程,逐步打造了一支校企结合的CO、(NH4)2SO3还原及NO催化氧化脱硝技术研发团队。 - 2 -

水泥企业工艺管理规程(全过程)

工艺管理规程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管理体制和职责 第三章质量管理 第四章矿山系统工艺管理 第五章生料系统工艺管理 第六章窑外分解系统工艺管理第七章煤粉制备系统工艺管理第八章水泥系统工艺管理 第九章水泥包装系统工艺管理第十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1.1 为加强我公司水泥生产工艺管理,根据《水泥企业工艺管理规程》、《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及我公司生产工艺技术特点,特定本规程。 1.2 本规程是我公司工艺技术管理的法规性和纲领性文件,是全公司工艺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规定。各部门凡涉及到工艺管理工作的有关文件,均不得与本规程相抵触。 1.3 工艺管理的任务是:坚持“质量第一、工艺先行”的方针,通过强化以窑、磨为中心,以质量、环保为线的全过程工艺管理体系;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分析,优化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提高全过程的工艺管理水平;不断吸收、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质量检测水平,建立工艺定额技术档案,从而达到优质、稳产、低耗、环保的目的。 1.4 本规程由公司总经理负责审批,主管副总经理组织实施,日常管理工作由生产安全处负责。各个管理环节要求职责明确,奖罚分明。对违背本规程导致生产遭受损失者应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第二章管理体制和职责 2.1 在总经理、主管副总经理领导下,生产安全处负责全公司的工艺技术、环保管理工作,矿山分厂负责矿山开采工艺管理工作,质控处负责产品质量管理工作,必要时设置专职采矿工艺管理工程师、窑工艺管理工程师、磨机工艺管理工程师、质量管理工程师及环保工程师,形成全公司性的工艺、质量管理体系。(环保与润滑也可以合并组成单独专职机构) 2.2 生产安全处负责全公司工艺管理工作。其职责是: 2.2.1 组织制定本公司的工艺管理制度,协同质控处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和设计配料方案。 2.2.2 审定主机的台时产量、消耗定额和主要的工艺技术参数。 2.2.3 协同生产分厂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主要工艺技术问题,指导生产分厂的工艺技术管理工作。

浅谈土木工程中的绿色施工和可持续发展 章云云

浅谈土木工程中的绿色施工和可持续发展章云云 发表时间:2019-08-14T14:11:38.86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0期作者:章云云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技术的更新,绿色施工技术、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因此应对土木工程施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时刻跟紧时代发展的潮流,适应土木工程发展的需求。 温州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土木工程是土木建筑与各种设施建设技术的总称,其不仅涉及到地面建筑也涉及到水中建筑、地下建筑。因此现阶段应重点研究土木工程施工的设计工作、建造过程以及后期的养护,确保土木工程施工质量。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技术的更新,绿色施工技术、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因此应对土木工程施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时刻跟紧时代发展的潮流,适应土木工程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土木工程;绿色施工;可持续发展 一、土木工程中的绿色施工与可持续发展 1、绿色施工是一种有着可持续发展思想意识的新型节能施工技术。绿色施工就是以绿色环保为核心,利用规范化手段将施工中的各个阶段管理起来,同时增加建筑物的使用周期。绿色施工在土木工程中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优化的管理和高新的技术降低施工过程中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绿色施工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管理,绿色施工的核心思想有节约能源、环保管理施工及施工过程、节约材料、降低能源消耗等环节。绿色施工的目标是将绿色施工的管理思想发展并实施到每一个管理岗位上,以此来杜绝施工中三高的现象出现,既高耗能、高耗材、高废弃。绿色施工仅从降低耗能、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就对土木工程的发展起到不小的影响。 2、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整个土木工程行业乃至整个人类的需求下,已经逐步成为土木工程发展中的重要指导思想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在施工中降低能源消耗到最小化,提高施工的技术水平,从而推动土木工程向着持续方向发展。当下的一些土木工程施工单位为了完成政府的规定和一些环境保护单位的要求,在施工中对工程噪音、环境污染等方面做出控制方案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由于这些环保措施都是在硬性规定下完成的,因此并没有从真正的意义上推动企业的发展,甚至没有给企业带来太大的经济效益。样被动的、单一的环保做法并不利于土木工程的持续发展。因为,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中绿色施工已经占领重要位置,而一些新的施工技术以及方法、高性能的材料、高超的工艺等方面都与绿色施工相互联系,土木工程若是不能跟随市场经济的需求来施工,既会提高成本的支出,又会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因为高新科技研发出的技术、材料用在施工中的特点就是造价低,节约能源、使用上简单快捷。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土木工程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有利于企业经济的发展。 二、土木工程的绿色施工存在的困难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我国的土木工程的绿化工程随着经济化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土木工程的绿化施工方面,还存在着相应的问题,绿色施工作业的时候,减少噪音的目的还是很难实现,大多数的承包商在绿色施工时没有注重噪音的减少,灰尘的问题也没有有效的解决。如今,虽然绿色施工的理念已经被提出,但是施工方对绿色施工还没有深刻的理解,操作上并没有形成一定的规范。土木工程离不开人们的生活,土木工程可以的提高可以为人们带来更加舒适的环境。今后,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会得到人们广为关注的问题。 2、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土木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其本身就是一项需要消耗大量能源、资源的工程项目类型。与此同时,由于施工单位本身在施工时,无法将相对应的监管措施落实到实处,同时还无法针对资源浪费现象进行妥善处理。由于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力度不够,所以有很多实际性问题无法得到有效处理。 3、成本大,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统称,绿色施工理念和普通施工一样需要土木工程工作中应有的相关材料和设备,还有日常的保养工作,总体来讲会耗费相当的成本。绿色施工在持续发展上有着很好的特点,它为土木工程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目前缺少相关的管理水平,每次消耗的成本都非常大,成本费用的提高,导致了施工人员为了谋取自身利益偷工减料,对土木工程的绿色施工理念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 三、土木工程中的绿色施工和可持续发展策略 1、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施工管理条例 想要实现土木工程中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施工,就需要从多角度分析现存问题并着手改善。如今建筑行业缺少完善的管理体制也是制约绿色施工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制度的缺失,很多施工单位在具体作业时往往忽略了很多关键步骤,导致责任制度不明确,管理工作进行缓慢。因此制定出持续有效的施工管理条例是保证土木工程中绿色施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当建筑团队与管理人员均没有深入落实思想意识并自觉遵守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就需要充分发挥自身调控监督职能,结合行业发展规律与实际生产要求制定出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并深度落实。严格按照条例要求完善每一个操作环节,推动整体建设工程进行。绿色施工并不是一个短暂、片面的任务,而是一个需要长时间坚持的系统性工程,因此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不断实践中找到最佳施工方案。 2、太阳能技术在工程建筑中的广泛应用 分析太阳能在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是因为太阳能技术操作便捷、绿色环保,并且不需要过于繁琐的安装技术。因此,在我国的建筑施工中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现今,很多建筑都运用了太阳能技术,一方面是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实现供热,另一方面是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实现供电,大大节约了建筑成本,进而实现节能环保。与之同时,太阳能技术并不会产生任何污染,建筑施工外围环境并且不会受到不良影响,因此不仅能够确保建筑具有良好的性能,同时还会提升周边环境的清洁度。然而,太阳能技术在建筑发电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照明持续时间不长等问题,因此在实际的建筑施工当中,往往是将电池板安装在建筑顶端,在太阳的照射下收集太阳能,来为设备的基本运营提供动力,或者是为建筑施工提供一段时间的照明时长等。太阳能技术在土木建筑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但是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探究更多创新理念,才能够更加适应当前的建筑节能需求。 3、施工中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1 节约用水。在施工中合理的对施工用水进行监控,利用技术手段调控水资源的使用和排放,例如,利用现有的设备和机械,建立可循环使用的供水系统;在高耗水的施工环节中,充分利用废水循环使用来调节控制用水量,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生产可持续发展产品的作用和意义1

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利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有利于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 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生态农业。 二、生产可持续发展产品的作用意义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我们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发展思维和模式, 改变原有生产的产品方式及方法,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协调统一, 决不能走为了生产产品就不顾人口增长失控、过度消耗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旧路。我们要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 预防与治理结合, 减轻资源环境压力,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产品转变。要大力发展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工业, 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为主体的生态农业, 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和“绿色服务”为标志的生态服务业。只有这样,才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生产可持续发展产品意义重大。发展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产品, 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为主体的生态农产品, 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和“绿色服务”为标志的生态产品作用重大,才能为人类及后代子孙谋福。 如何推动整个社会的产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推进3个转变: 1、观的转变 2、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人与关系的转变 实例1 香烟产业创新出更多可持续发展的产品的重要作用及成效

(建筑工程管理)可持续发展与绿色施工

(建筑工程管理)可持续发展与绿色施工

可持续发展和绿色施工 1、可持续的建筑业和工程施工 建筑活动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生态环境最重要的生产活动之壹,也是消耗自然资源最大的生产活动之壹。建筑物所占用的土地和空间,建筑材料的生产、加工、运输和建成后维持功能必须的资源,以及建筑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的处理和排放等都对生态环境产生极大影响。另壹方面,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所完成的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创造的价值也是国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带动建材、冶金、轻工、化工、机械、运输等许多相关部门的发展;它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国未来建筑业,既要大力发展,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注重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建筑业中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体当下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我们通常重视建设项目投资决策、规划设计阶段的可持续技术的应用,如,如何选择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场址;如何进行场地规划设计、建筑节能设计;如何利用可再生能源等。这些因素都和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且可带来显著的实施效果。在建筑业中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施工阶段也是我们应重视的壹个阶段。项目施工过程会对环境、资源造成严重的影响。在许多情况下,建造清除和扰乱了场地上现存的自然资源(野生植物和动物、天然排水系统以及其他自然特征),代之以非自然的人造系统。建造和拆除所产生的废弃物占填埋废物总量的较大比重。在建造过程中散发出的灰尘、微粒和空气污染物等会造成健康问题。另外,尽管壹些再生的、重复利用的、重新整修的材料足以满足使用要求,但当下的施工项目大多数仍需要使用新的原始材料。[1] 而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施工方法则能够显著减少对场地环境的干扰、填埋废弃物的数量以及在建造过程中使用的自然资源,同时,仍可将建筑物建成后对室内空气品质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而且这种施工方法对于在投资决策、规划设计阶段壹些可持续技术应用效果的实现也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建筑物维护结构的施工方法直接影响其施工质量,从而会影响到维护结构的节能效果。又如:据北京市卫生监督所统计显示,北京的职业病发生出现急性中毒增加、慢性中毒减缓的趋势,而且从1994年到2000年10月份的统计中,北京66%至70%的急性职业中毒发生在建筑行业。 而引起急性中毒的原因且不主要是由于施工中使用的建筑材料,而主要是由于施工中操作使用不当造成的,如为了降低成本,加快施工进度,而违反操作规程,简化操作工艺,向防水涂料中掺兑劣质稀释溶剂,而掺入的劣质稀释溶剂中含有苯等毒害性物质,如不能迅速挥发,浓度达到壹定程度,就可迅速使人中毒[2]. 因此,在工程施工中落实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可持续的建筑业的重要体现,对

水泥企业工艺管理规程全过程

水泥企业工艺管理规程 全过程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工艺管理规程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管理体制和职责 第三章质量管理 第四章矿山系统工艺管理 第五章生料系统工艺管理 第六章窑外分解系统工艺管理 第七章煤粉制备系统工艺管理 第八章水泥系统工艺管理 第九章水泥包装系统工艺管理 第十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1.1 为加强我公司水泥生产工艺管理,根据《水泥企业工艺管理规程》、《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及我公司生产工艺技术特点,特定本规程。 1.2 本规程是我公司工艺技术管理的法规性和纲领性文件,是全公司工艺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规定。各部门凡涉及到工艺管理工作的有关文件,均不得与本规程相抵触。 1.3 工艺管理的任务是:坚持“质量第一、工艺先行”的方针,通过强化以窑、磨为中心,以质量、环保为线的全过程工艺管理体系;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分析,优化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提高全过程的工艺管理水平;不断吸收、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质量检测水平,建立工艺定额技术档案,从而达到优质、稳产、低耗、环保的目的。

1.4 本规程由公司总经理负责审批,主管副总经理组织实施,日常管理工作由生产安全处负责。各个管理环节要求职责明确,奖罚分明。对违背本规程导致生产遭受损失者应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第二章管理体制和职责 2.1 在总经理、主管副总经理领导下,生产安全处负责全公司的工艺技术、环保管理工作,矿山分厂负责矿山开采工艺管理工作,质控处负责产品质量管理工作,必要时设置专职采矿工艺管理工程师、窑工艺管理工程师、磨机工艺管理工程师、质量管理工程师及环保工程师,形成全公司性的工艺、质量管理体系。(环保与润滑也可以合并组成单独专职机构) 2.2 生产安全处负责全公司工艺管理工作。其职责是: 2.2.1 组织制定本公司的工艺管理制度,协同质控处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和设计配料方案。 2.2.2 审定主机的台时产量、消耗定额和主要的工艺技术参数。 2.2.3 协同生产分厂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主要工艺技术问题,指导生产分厂的工艺技术管理工作。 ISO14001和ISO18000标准,不断健全完善环保管理体系和职工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2.2.7 组织编制和实施技术改造和实施施计划,提出工艺设计方案。 2.3 质控处负责产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控制和检验工作。其职责是: 2.3.3 建立健全严格的检验制度,研究采用先进可靠的测试手段和质量控制方法。2.3.4 负责设计配料方案。 2.3.6 负责提供并及时公布质量控制指标的考核成绩。 2.3.8 针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组织召开质量分析会。 2.4 专职工艺管理工程师在各自部门负责人的领导下,其任务是: 2.4.1 负责各自分管系统的工艺技术管理,提出各自系统的工艺技术参数和技术保证改进措施,做好原始记录和技术台帐的登记、统计、分析总结工作,并将有关技术参数上报生产安全处。 2.4.3 审查员工提出的工艺技术合理化建议,并及时上报生产安全处。 2.4.5 研究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工艺技术问题,参与技术攻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