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届高三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015届高三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015届高三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本专题讲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在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演变过程中,夏商周继承较多部族统治方式,形成以封邦建国的分封制以及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为代表的西周古代宗族国家政治制度。秦汉大一统,建立起以皇权专制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历经秦汉制度的建立、隋唐制度的完善、宋元制度的加强、明清制度的进一步强化。伴随明清封建制度的衰落,君主专制被强化到空前高度。

[考点解析]

一、考点内容

二、考纲解读

2、命题预测:

本专题命题的重点集中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创新和演进,不回避重点问题。2013年命题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备考:(1)命题仍将从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影响角度,尤其是对现实的影响角度考查,如“认祖归宗”等。(2)注重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各个时期的表现,特别要注意考查角度的变化。如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演变过程中出现的重要政治制度郡县制、三省六部制等;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特点及影响等。

(3)明清时期专制制度不断强化带来的弊端对今天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启示。(4)古代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选官用人制度、监察制度等)不断创新对今天改革开放的借鉴作用。(5)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将古代君主专制、近代民主政治以及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联系起来,分析人类政治文明发展演变的过程及不同模式的政治文明之间的关系。

[线索梳理]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包括两大内容:中国早期(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建立后(封建社会)的中央集权制度。

一、中国早期(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需要掌握的内容是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其特点。

1、分封制:

(1)定义:又称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贵族、功臣分派各地,广建子国,同姓异姓的封国制度。

(2)特点:①周王高高在上,邦国臣属于周王,并进而分封属下,构成金字塔形等级秩序;

②邦国有同姓、异姓之分;③周王与封国通过一系列权利义务关系为纽带联系在一起。(3)作用:①通过分封制,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②各封国与周王室的关系也更加密切,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周王形成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③西周贵族集团还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2、宗法制:

(1)目的: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2)主要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嫡长子为大宗,拥有继承权。

②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表现为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的结合。

(3)作用:①大宗与小宗之间既是家族等级之分,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②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的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③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从而实现国和家一体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齐家治国”、“家国一体”,即起源于此。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神权和王权相结合,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②以血缘为纽带、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形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秦朝建立后(封建社会)的中央集权制度。

1、含义:专制主义:指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是一种决策方式)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

2、产生原因:

经济上:封建的经济基础即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决定,自然经济的分散性,要求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护社会的稳定,保证生产的发展。

政治上:地主阶级需要一个强大的政权维护统治。

思想上:法家的集权理论是产生的思想基础。

地理角度: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农业为主,属于辽阔领域精耕细作型经济。

3、发展历程:

A、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措施:

中央:①实行皇帝制;②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务。其地位、职责、权力各方面相互配合、相互牵制,最终使军国大权操纵于皇帝一人之手。

地方:实行郡县制。①地方政权机构:郡县两级政权;②基层机构:乡、里等;③政令下达:三公九卿——郡、县---乡、里-----百姓。秦帝国还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2)影响: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B、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1)措施:

①设“中朝”,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原来的三公九卿成为执行机构“外朝”。

②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各置刺史一人,它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③颁布“推恩令”强干弱枝、削弱封国。

(2)影响:

①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过于集权导致东汉时期宦官外戚专权,政局长期动荡。

C、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1)特点:三省指尚书省(负责执行)、中书(负责起草诏令)、门下(负责封驳审议),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互牵制,都对皇帝负责。尚书省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作用:①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②削弱了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D、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1)措施:削实权(“权”)①削弱藩镇,所有州郡直属中央;②州郡设通判;③文臣出任州郡长官;④设二府,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分掌行政、军政,削弱宰相权力。

制钱谷(“钱”)设转运使,各州郡财赋均由中央直接掌握。设三司,度支、盐铁、户部,总管国家财政,相权进一步被分割。

收精兵(“兵”)①设三衙,统领禁军,彼此互不统属;②发兵之权归枢密院,直接对皇帝负责;实现了统兵权和调兵权的分离。

(2)影响:

①积极: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自汉代以来,通过打击诸侯王势力、削弱武将军权、分割地方官权力,中央集权日益加强。到宋代以后,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政治制度上体现出新的特点。

②消极: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积贫积弱的后患。

E、元朝的中央机构

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统辖六部。其长官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是元代的宰相。相权呈现出反弹、扩张之趋势。

F、明朝加强的君主专制

措施:(1)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权分六部。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务。设立殿阁大学士,并不参与决策。

(2)①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不参与决策;②明成祖设立内阁,阁臣权力逐步扩大,有“票拟”之权;③皇帝“批红”,掌握最终决策权。

影响: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加强。

G、清初加强皇权

(1)措施:①清初,设立内阁,负责日常事务。重要的军国大事,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内阁与议政王大臣会议并存;

②雍正设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一人。

(2)影响:军机处能迅速处理各地呈送的各种文书,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机大事皆有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速发展的重要标志。

F、消亡: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深化拓展】

纵观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过程,可以看出始终伴随着两大基本矛盾:一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汉朝的中朝制度、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形成与完善,元朝的中书省制度就是皇权对相权的分离、削弱;二是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自汉到元都不断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从而保证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皇权不断加强的中央集权发展。

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即不断削弱相权(从独相制互群相制),强化皇权;二是削弱地方权力,把地方权力收归中央。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即从中央与地方政制的变化,即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二府并重、地方由郡国并行到州县两级制再到行省制度的创立,来反映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趋势。

4、作用:(主要掌握其消极作用)

在我国封建社会前期积极作用为主,封建社会后期消极作用为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自始至终相伴而存在;以明清时期为界,明清以前以积极作用为主,明清时期消极作用占了上风。

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②能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

消极作用:①容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②经济方面,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③在思想方面,钳制了人民的思想,束缚了人才。

三、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1)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之一,是中央集权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有商周王位世袭制、两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

(2)选官制度的演变原因:中国古代的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皇权至上的传统思想影响;中国的封建制度不断的发展,时代发展的需求。

(3)中国古代地方官的选用:

从秦汉至隋唐以前,地方官选任以察举和荐举为主,以“贤能”为标准,地方权力较大。从隋唐至明清,选任方式以科举为主,以“考试”为标准,用人权完全收归中央,中央集权加强。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体现了人才选拔制度化,体现了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四、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制度

(1)内容:

监察:监察百官。秦:御史大夫;汉:刺史;宋通判;明清:科道(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按察使司

谏议:对皇帝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唐代:门下省。宋代:谏院。

(2)评价:

在中国古代社会,监察官在打击贪官污吏,澄清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权力,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低效。

[重点、热点问题突破]

三、1、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解和认识

(1)含义: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指全国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2)形成的条件

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

社会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

地理因素——大河文明,中原文明地域辽阔的需要

个人作用——韩非思想、商鞅变法,秦始皇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3)核心:君主专制

(4)特点:皇权的至高无上和独断专行;中央与地方、君权与臣权的矛盾和统一始终贯穿这一制度的始终;专制集权制度走向衰落是必然趋势;

(5)两大矛盾:皇权与相劝的矛盾,地方与中央的矛盾

(6)发展总趋势:皇权加强,相权削弱;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

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

(7)总体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起进步作用,在封建社会晚期起消极乃至反作用。积极作用:对于维护国家的统一,防止分裂割据、抵御外来侵略、组织公共工程建设、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社会经济方面都起了积极作用。消极作用: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政治上专制统治使人民毫无政治地位和言论自由,早期资产阶级受到压制和打击;思想上专严重阻碍科学发展;文化专制更使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被绝对禁止。

2、宗法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的比较

宗法分封制存在的基础是井田制,以血缘为基础,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基础是小农经济,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皇权至高无上,官僚政治取代贵族统治。

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中国政治制度源流分明,沿革清晰。②以君权为中心,高度集中权力。君权至上,③人治高于法制。④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从中央到地方统治法网严密周全。⑤宗法关系的残余严重影响到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的观念渗入到国家政治制度中。⑥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历代各项制度与政策的依据。⑦官僚政治、等级制度等。

四、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联系(时代特征):

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思想文化

先秦西周

宗法分封制井田制诗经

春秋

战国

①社会大变革

②宗法分封制

破坏;诸侯争

霸兼并战争

①铁农具和牛耕推

动生产力发展,②各

国税制改革和变法

推动井田制瓦解和

土地私有确立,如齐

鲁改革、商鞅变法;

③自耕农经济产生;

④私营工商业兴起

①百家争鸣;

②以孔子、孟子、

荀子为代表的儒家

思想形成

诗经、楚辞

秦汉①国家统一,

②中央集权确

立和加强

①秦统一货币、度量

衡;②汉经济恢复发

展,外贸发展获得

“丝”国称号

加强思想文化专

制:秦焚书坑儒,

汉独尊儒术

汉赋

隋唐①国家统一,

政治清明稳定

②确立三省六

部制

①封建经济繁荣,②

商业、城市和对外贸

易兴盛,丝绸和陶瓷

之路发达

儒学发展受到佛道

冲击,三教合一潮

书法绘画诗歌创

作繁荣,体现盛唐

气象

宋元明中央集权强

化:宋太祖从

权、钱、兵三

方面加强,元

实行一省制,

明废丞相设内

商品经济发展,城市

繁荣,海上贸易发

儒学发展到新阶段

----理学,存天理,

灭人欲,维护封建

统治秩序,明初确

立了统治地位;

①宋词元曲是主

要的文学形式;

②反映市民阶层

需要的话本流行,

元杂剧出现,

③反映市井风情

的风俗画

明清封建君主专制

空前强化:内

阁和军机处设

①自然经济占统治

地位,农耕经济高度

繁荣;②商品经济发

展城市繁荣,产生资

本主义萌芽;③政府

固守重农抑商和闭

①政府厉行文化专

制;②社会上出现

了经世致用、工商

皆本,批判君主专

制等思想

①反映现实的小

说大量创作

②民间风情的版

画年画

[热点链接]

制度创新,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追求公平公正始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不懈追求。借鉴古代政治制度演变与创新的经验教训,更有利于现代民主与法制建设,将是高考命题的重要考查热点。复习中应注意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与主干知识的链接考查。(1)从全球华人祭拜黄帝陵和认祖归宗现象中理解宗法制对社会伦理道德的深远影响(2)分析中国古代加强完善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中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的举措,分析中央集权对巩固国家统一的深远影响。(3)从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民主化进程、反腐倡廉等热点问题的分析理解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优点和弊端。

1.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解析】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相权一分为三;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行宰相权,宰相的权力进一步被分割,这些措施都达到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的目的。【答案】B

2.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根据“同姓不婚”,鲁国是姬姓封国,晋两国不可通婚,可知①正确;燕国是姬姓

封国,因此晋燕两国不可以

通婚,可知②不正确;宋国

不是姬姓封国,晋宋两国可

以通婚,可知③正确;秦国

不是姬姓封国,秦燕两国可

以通婚,可知④正确。【答

案】C

3.(2012高考文综天津卷历

史2)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

【解析】:从材料“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可得出军机处易于保密,而且便于皇帝宣召,A B两项正确;“行走”即临时任命之意,可见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D 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遴选军机处官员的才德标准,即选C项。【答案】:C

4、(2013年泰安市年终考试试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宋朝的发展轨迹上,承栽着晚唐五代以来太过沉重的历史教训。“祖宗之法”立意于

防范“意外仓促之变”,以制度的平缓调适保证政治的稳定。这一方针,有效地杜绝了内部的重大变局,使得宋代以后,中国历史上再没有出现通过兵变或所谓“禅让”等方式篡取中央政权而成功者,也没有发生严重的地方分裂割据局面。

——《创新与守旧,从“祖宗之法”看宋代的政治基调》

材料三行省是元代开始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它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

材料四邓小平曾经指出:“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我们有很多优越的东西,这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不能放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从图一、图二到图三表明我国古代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管理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代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是如何贯彻“防范‘意外仓促之变’”方针的?(2分)并简要评价实施这一方针的历史作用。(2分)

(3)据材料三,概括行省制的主要特点。(2分)分析元朝行省制的积极影响。(2分)(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这一制度的实行有何意义?(2分)

(参考答案).(14分)

(1)变化:由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到秦朝的郡县制,再到汉初的郡国并行制。(3分)

(2)贯彻方针:采取收精兵、削相权、制钱谷等措施剥削地方权力。(2分。若答出相对应的具体措施亦可得分)

评价: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分裂割据局面;但导致了“冗官”、“冗兵”、“冗费”的统治危机。(2分)

(3)特点:行省是元朝地方常设行政机构;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权力受中央节制;权力较大;行省聚集境内财富供中央需要。(2分。每点1点,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积极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元朝对边疆的管辖,巩固了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的正式名称对后世影响深远。(2分)

(4)根本原因:是由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这一过去决定。(1分)

意义: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和谐稳定;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各地区的共同发展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2分。答出两点即可)

[训练提高]

1.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戳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B.选官须注重才学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D.选官应注重品行2.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3.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

“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4.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

5.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6.中国古代先后产生了多种选官制度,下列最能体现西汉时期主流选官制度的是

A.“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地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

B.“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C.“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

D.“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

7.有学者在评论中国某一制度时说,它“导致……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并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这一制度是指

A.郡县制B.科举制C.察举制D.行省制

8.《汉书》载:“偃说上日:‘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这一记载反映出汉初统治者

A.推行郡国并行制B.强化君主专制C.加强中央集权D.解决土地兼并

9.(2011年1月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期末4题)下面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地方权力与中央集权的消长图,哪一幅是正确的

10.台湾学者许悼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C.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D.“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11.(13分)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

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7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3分)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3分)

12.(2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钱穆说:“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定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可称为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其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故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

材料二日本学者内藤虎次郎提出唐代是中世纪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他认为隋唐时代开始,“人民从贵族手中得到解放”……“唐代中叶开始,……改为两税制,人民从束缚在土地上的制度中得到自由解放”,“到了宋代经王安石的新法,人民拥有土地所有权的意义更加确实”;“另一方面,君主和人民中间等级的官吏亦改为选举”,“官吏从君主独裁时代的配合庶民方式变为容许机会均等”。经济亦有显著变化,唐宋之交为实物经济之终结,货币经济之开始。

——以上材料转引自李华瑞《20世纪中日“唐宋变革”观研究述评》

材料三……于是,贵族们联合起来,并联络了骑士和市民,于1215年6月迫使无地王约翰签署了“大宪章”。大宪章公开阐明了法律高于王权的思想,指出王权必须受到监督,提出了保护基本人权的条款。……13世纪,英国的城市早已兴起并有所发展,已经出现了市民阶级,……商品货币关系开始渗入农村,劳役地租和实物地租逐渐被货币地租所取代。少数农民通过货币赎得人身自由……雇佣劳动制度在农村中发展起来……。

——转引自郑庆云《简明英美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钱穆所说的政治方面的变化指的是什么?引起钱穆所说的政治方面变化的原因是什么?(8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内藤虎次郎所说的“人民从贵族手中得到解放”的表现。(6分)(3)与两宋所处时间差不多的时期,英国社会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英国发生的变化与两宋时期中国发生变化的主要不同之处。并分析对两国历史产生的不同影响。(11分)

11、(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

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

(2)功能: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借鉴价值: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

12、【答案】(1)汉代,君为臣起立(相迎);晋唐,君臣皆坐;宋,君坐臣立;元明清,大

臣须跪见皇帝。大臣地位越来越低下,以致丧失基本人格;皇权独尊,专制主义政治走向极端。(8分)(2)秦汉:秦始皇集大权于一身,设丞相,协助处理朝政;汉代设中朝等,意在改变相权过重的传统。唐宋:设三省六部、参知政事等,分散相权。明清:废丞相,设内阁、军机处等,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8分)君权逐渐强化,相权逐渐削弱。(2分)(3)反映了政治制度的变革,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4分)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从君主专制到民主共和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4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