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借他人之杯酒,浇胸中之块垒——谈古典诗词的用典(完美整理版)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借他人之杯酒,浇胸中之块垒——谈古典诗词的用典(完美整理版)

借他人之杯酒,浇胸中之块垒——谈古典诗词的用典诗歌鉴赏指导

0215 0722

朱昌元

一、“陶菊苏月”与典故

台湾作家余光中在《沙田山居》中写道:“日月闲闲,有的是时间与空间。一览不尽的青山绿水,马远夏圭的长幅横披,任风吹,任鹰飞,任渺渺之目舒展来回,而我在其中俯仰天地,呼吸晨昏,竟已有十八个月了,十八个月,也就是说,重九的陶菊已经两开,中秋的苏月已经圆过两次了。”这里的“陶菊苏月”就是两个著名的典故。陶渊明很喜欢菊花,“菊花”这一意象在他的诗作中多次出现,最著名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于是后人就将陶渊明与菊花自然联系起来,用“陶菊”象征隐逸高洁的情怀。“苏月”也是这样,它是苏轼词作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最为人传诵的就是《水调歌头》,通篇咏月怀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诗句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咏月名句,因此,人们就自然地将苏东坡与月亮联系在一起,用“苏月”来寄托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

典故就是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人物、故事和词句,是一种包孕丰富的文化意象。阅读古典诗词,经常会像碰到老朋友一样碰到“典故”。比如陆游的《书愤》后面两联是:“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里连用两个典故,一个是檀道济的“塞上长城”,一个是诸葛亮的《出师表》。据《南史?檀道济传》记载,宋文帝要杀名将檀道济,檀在临死前投帻怒叱:“乃坏汝万里长城!”意思是你杀的是守卫边疆的大将,是自毁“长城”。借此自喻的陆游,虽然没有像檀道济那样被冤杀,但因主张抗金,多年被贬,“长城”只能是空自期许,饱含了年岁老大、壮志难酬的无限惆怅和愤懑。在惆怅和愤懑中,自然想起了诸葛亮,他的《出师表》真是披肝沥胆,名传后世。陆游创作这首诗时虽然已是六十二岁的高龄,但仍渴望效法诸葛亮“鞠躬尽瘁”,战死沙场,干一番抗金报国的大业。“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夜读兵书》)是他念念不忘的心愿。通过运用典故,扩大了作品的情感容量,同时又显得含蓄蕴藉,很好地表现了的爱国热情。

二、“举人事以征义”和“引成辞以明理”

六朝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为“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也就是说,借助既往的事情熔铸自己的思想,既有“类义”的比喻作用,又能够“以古证今”,增强艺术表现力。古典诗词青睐“用典”,是由诗词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诗词贵在含蓄,立意要精深而不浅露,用语要简洁而又意味深长,经得起反复吟咏。显然,适当用典是一种很好的艺术表现手段,诗人常常借助用典来塑造形象、烘托气氛、创设意境,在最为经济的有限天地里,最大限度地融汇深邃曲折的内涵。

从典故的性质上看,有“举人事以征义”和“引成辞以明理”(刘勰语)之别,前者为“用事”,后者为“用辞”。“用事”就是引用既往的故事,借此或类比现实,或引发联想,使语意更丰盈、更深厚。“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在这里就采用了“用事”的手法。时任镇江知府的辛弃疾登临京口北固亭,想起了许多与京口有关的人和事,其中就有刘裕(小名寄奴)为了恢复中原而大举北伐的壮举。将此事摄入词中,很好地起到了寄托自己情怀的作用。什么情怀?就是奋力抗击金兵、收复中原失土的热望。“用辞”即引用现成的语辞,借此或明证事理,或概括形象,使用语更清幽、更委婉。曹操在《短歌行》中写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这里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就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现成的句子。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子,对对方的尊称。悠悠,长久的样子。原句写姑娘思念那个读书明理的意中人,而具有雄才大略的曹操则用来比喻对贤才的渴望,贴切,生动,含蓄,富有艺术表现力。

三、正向运用和反弹琵琶

对于典故,可以正向运用,也可以“反弹琵琶”。正向运用,就是沿承原来的意旨加以引用、拓展、发挥,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丰富、更生动、更耐人咀嚼,如上面举到的“塞上长城”、“寄奴北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等就是如此。又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结句是:“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里引用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有关记载。廉颇被免职后,就跑到了魏国。赵王想再起用他,就派人去察看他的身体状况,“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通“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老矣,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屎)矣。’赵王以为老,遂不招。”这里的引用强化了赵王想再次重用廉颇,派人察看的环节,而略去了小人从中作梗使坏的细节。辛弃疾以廉颇自比,借此表达内心深切的期望,期望宋宁宗赵扩能重用自己,尽管已年过花甲,但老骥伏枥,宝刀不老,仍希望率领军队北上抗金,收复中原大好河山。

与正向运用相反,根据表达的需要,对于特定的典故也可以“反弹琵琶”,逆向运用。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最后两句就是对有关典故的反用。《楚辞?招隐士》写道“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呼唤王孙早日归来。这里诗人以“王孙”自况,反其意而用之,说春草就让它自然衰败吧,这里的秋景实在非常清幽,值得留在山中继续欣赏,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又如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最后两句也是反弹琵琶,翻出新意。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中云:“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缁,黑色。风尘,语意双关。这两句诗不仅指羁旅风霜之苦,更寓有京中政治恶浊,久居为其所染的意思。陆游这里反用其意,自我解嘲,“莫起风尘叹”,因为不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然而回家本非诗人所愿,实在是因为京中长才难展,闲处无聊,所以不如回家躬耕南亩,这实在是一句愤激的话。

不管是用事还是用辞,也不管是正用还是反用,最高的境界都是“活用”,灵活而贴切地运用,用《文心雕龙》中的话来说,就是“用人若己”,意思是运用别人的事例如同出于己口。

四、常用典故和高考设题

在古典诗词中,有一些典故出现的频率是比较高的,对于这些典故,我们在阅读欣赏有关诗歌的基础上,可以借助工具书重点掌握它们的本义和情境义,如投笔、长城、楼兰、折腰、化碧、鸿雁、鱼雁、尺素、青鸾、双鲤、五柳、东篱、三径、长亭、南浦、阳关、折柳、风骚、雕虫、鸿鹄、杜鹃、鹧鸪、黍离、桑榆、商女、杜康、青眼、红豆、鸡黍、司马青衫等等。像“投笔”,据《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勉强过活。为此,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就用“投笔”来形容弃文从武,立功沙场。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语文高考题关注古代诗词中常见的、典型的典故。如2002 年诗词鉴赏题的材料选自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要求考生分析为什么说“折柳”是全诗的关键。要回答这个问题,考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古典文化知识,充分认识“柳”这一特殊意象的内涵。该诗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词?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柳”与离情的关系源远流长,“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从《诗经》时代开始,“柳”与离情似乎就有了某种联系。“柳”与“留”谐音,到了唐朝,“折柳赠别”则成了最盛行的习俗,如李白《忆秦娥》描绘道:“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或因为经商,或出于戍边,或缘于求职,唐时有多少人从长安出发向西域跋涉,渭河上的灞桥自然成了亲朋好友之间一个洒泪送别的所在。自灞桥折柳的习俗传播以后,柳和离情更有了某种必然的联系,“柳”简直成了伤别念远的象征。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周邦彦《兰陵王?柳》:“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柳条过千尺。”柳这一特殊意象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