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丽水市2012学年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

丽水市2012学年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

丽水市2012学年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

高一历史试题卷分析报告

试卷质量总体评价

本试卷是在浙江省关于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出台后,为高一文科班学生而命制的一份检测试卷。测试的范围是人民版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Ⅱ》的内容。针对高一文科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历史学科能力和学科意识有了初步提高,学习内容比往年有所减少的实际情况,为此,确定命题的基本指导思想是面向全体文科学生,在检测学生掌握基础历史知识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注意重学科基本能力的考查。试卷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科学确定命题要求和规范。试题命制依据《浙江省教学指导意见(历史)》的基本要求为主,适当考察发展要求。试卷结构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组成,分值各占50%,知识覆盖面达90%以上。中国史试题为54分,世界史试题为46分。试卷难易程度按6∶3∶1的比例进行设计,整体难度值控制在0.65左右。

2.明确新史观考查的重点。试题设计以文明史观、整体史观和现代化史观为考察为重点,以历史学科能力素养考察为主,淡化阶级斗争史观和纯记忆知识考察,突出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关注中外物质文明交流,适当考察古今中外物质文明的发展和交流。

3.试题设计力求创设情境。突出新材料、新情境和新问题的设置,重视新情境和新材料创设和应用,突出考察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试题以诗词、图表、历史文献等大量材料入题,考察学生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如选择题25题中21题为材料情境式命题,3道非选择题多为材料命题。

4.突出主干和核心知识考察。所谓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的内容,它能够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所谓历史学科核心知识是指能形成一个系统并能说明一个问题的知识体系。

5.努力拓展历史学科概念考察。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历史概念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本次试题中对资本主义萌芽、海禁、实业救国、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全球化、经济区域化等多个历史概念的考察。

6.关注教材资源的考察力度。学生学习的课程资源仍以教材为主,从本省近几年的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仍以教材知识为依托。重视教材文本的解读和运用就成了本次考察的

一个主要目标。本次试题命制特别关注教材导言、知识链接、课后习题和材料阅读和思考等。如第27题、第28题。希望通过这些命题信息引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视。

7.精心设计考查知识的主题。如第26题以中国农业文明发展为主题,整合考察中国农业文明的发展历程,体会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发展的艰难曲折历程;第27题以服饰的发展变化为主题,折射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以社会史观为切入点进行考察;第28题以整体史观来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二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概况。

检测质量总体分析

参加本次教学质量监控的学校共有20校,学生人数为4006人,统计人数为3965人。考查结果,学生的卷面平均分为61.84分,难度系数为0.62,标准差为14.05,均差比为4.4,最高分为98分,最低分为0分,区分度较为明显。高一历史学科主要指标特征见表1。

表1 高一历史学科主要指标特征表

单位学生人

数统计人

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标准差均差

丽水市4006396598061.8414.05 4.4丽中255254982974.0311.56 6.4附中180176893362.229.97 6.24丽二399397851458.99.37 6.29市外175168771346.6113.3 3.5黎中7574781450.388.55 5.89青中210209923772.58.918.14中山248246701747.618.88 5.36石门137********.0510.65 4.04温高203201822460.5310.51 5.76船高294292802855.410.69 5.18云中183********.1411.53 5.65龙一303303981773.6410.81 6.81龙求是14414480855.3210.71 5.17

庆中290288943869.0310.98 6.29濛中8989793154.758.45 6.48遂中260259932270.5212.25 5.76遂中职5756732754.967.227.61松一21420890971.0311.65 6.1松二908972852.118.68 6.0景中200198881560.3910.07 6.0

续表1 高一历史学科主要指标特征表

单位优秀

人数优良

人数

及格

人数

低分

人数

优秀率优良率及格率低分率

市44612182236172911.24830.71956.39343.607丽中931852302436.61472.83590.5519.449附中84410967 4.54525.061.93238.068丽二2561842130.50414.10646.34853.652市外02231450.0 1.1913.6986.31黎中015690.0 1.351 6.75793.243青中481361951422.96765.07293.301 6.699中山02182280.00.8137.31792.683石门0051270.00.0 3.78896.212温高138119820.49818.90559.20440.796船高1241151770.3428.21939.38460.616云中19641325010.4435.16572.52727.473龙一982082624132.34368.64786.46913.531龙是11051930.694 6.94435.41764.583庆中571342345419.79246.52881.2518.75濛中0327620.0 3.37130.33769.663遂中591472164322.7856.75783.39816.602遂职0313430.0 5.35723.21476.786

松一541221743425.96258.65483.65416.346松二0216730.0 2.24717.97882.022景中53710890 2.52518.68754.54545.455注:历史优秀分数线为80.0分,优良分数线为70.0分,及格分数线为60.0分,低分分数线为60.0分。

学生答题质量分析

本次历史学科满分值为100分,参与考试的学校共20所,统计人数为3965人,卷面平均得分为61.84分,其中选择题平均得分为34.87分,非选择题平均得分为26.97分。各校平均得分情况见表2。

表2 高一历史学科各校平均得分情况统计表

单位实考人数全卷

平均得分选择题

平均得分

主观题

平均得分

满分值100.0 50.0 50.0 丽水市3965 61.84 34.87 26.97 丽中254 74.03 38.93 35.1 附中176 62.22 34.26 27.96 丽二397 58.9 34.8 24.1 市外168 46.61 29.42 17.2 黎中74 50.38 31.86 18.51 青中209 72.5 39.22 33.29 中山246 47.61 29.23 18.38 石门132 43.05 29.05 14.01 温高201 60.53 34.17 26.36 船高292 55.4 32.22 23.18 云中182 65.14 34.54 30.6 龙一303 73.64 39.72 33.91 龙求是144 55.32 31.97 23.35 庆中288 69.03 37.12 31.92

濛中89 54.75 30.74 24.01

遂中259 70.52 39.09 31.43

遂中职56 54.96 33.46 21.5

松一208 71.03 37.54 33.49

松二89 52.11 30.63 21.48

景中198 60.39 34.52 25.88

一、选择题

客观性试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总体良好。平均得分为34.87分,难度系数为0.70。具体情况见表3。

表3 高一历史选择题答题情况统计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正选项B C D C D D B C A C

满分值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均得分0.46 1.8 1.34 1.190.34 1.730.89 1.55 1.76 1.65

难度值0.230.90.670.590.170.860.450.780.880.83

正选率0.230.9020.6710.5950.170.8630.4460.7770.880.826零分率0.770.0980.3290.4050.830.1370.5540.2230.120.174空选率0000000000

选A率0.0460.060.2040.0360.3150.0480.0270.0320.880.044选B率0.230.0130.0080.2640.4880.0180.4460.020.1050.116选C率0.6250.9020.1170.5950.0260.0720.070.7770.0050.826选D率0.0980.0230.6710.1060.170.8630.4560.170.0080.014

续表3 高一历史选择题答题情况统计表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正选项B C A C A D C A B D

满分值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均得分 1.49 1.83 1.37 1.910.81 1.110.84 1.56 1.88 1.41

难度值0.750.920.680.950.410.550.420.780.940.71

正选率0.7460.9150.6840.9530.4060.5540.4190.7790.9380.707零分率0.2540.0850.3160.0470.5940.4460.5810.2210.0620.293空选率0000000000

选A率0.0420.0260.6840.0220.4060.0450.1380.7790.0160.041选B率0.7460.0160.110.0170.0650.0270.0880.1270.9380.155选C率0.0190.9150.0770.9530.0670.3730.4190.0220.0150.096选D率0.1910.0430.1280.0070.460.5540.3550.070.030.707续表3 高一历史选择题答题情况统计表

题号21 22 23 24 25

正选项D A B B A

满分值 2.0 2.0 2.0 2.0 2.0

均得分 1.83 1.71 1.53 1.37 1.5

难度值0.910.850.770.680.75正选率0.9140.8550.7660.6840.751零分率0.0860.1450.2340.3160.249空选率00000

选A率0.010.8550.0860.1150.751选B率0.0580.0310.7660.6840.157选C率0.0170.0830.1260.170.024选D率0.9140.0310.020.0280.066表4 高一历史学科各校主客观题难度系数对比统计表

学校实考人数学科客观题主观题满分值100.0 50.0 50.0

丽水市3965 0.62 0.7 0.54

丽中254 0.74 0.78 0.7

附中176 0.62 0.69 0.56

丽二397 0.59 0.7 0.48

市外168 0.47 0.59 0.34

黎中74 0.5 0.64 0.37

青中209 0.73 0.78 0.67

中山246 0.48 0.58 0.37

石门132 0.43 0.58 0.28

温高201 0.61 0.68 0.53

船高292 0.55 0.64 0.46

云中182 0.65 0.69 0.61

龙一303 0.74 0.79 0.68

龙求是144 0.55 0.64 0.47

庆中288 0.69 0.74 0.64

濛中89 0.55 0.61 0.48

遂中259 0.71 0.78 0.63

遂中职56 0.55 0.67 0.43

松一208 0.71 0.75 0.67

松二89 0.52 0.61 0.43

景中198 0.6 0.69 0.52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4小题50分。分别考查的是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经济的特点与现代农业的改革及其作用、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变化三个主题。从学生答题的情况看,总体质量比较理想。平均得分为26.97分,难度系数为0.54。就试题内容设计看,时间跨度大,涉及的知识点多,而学生答题失误多数是属于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的历史事实没有掌握。各校主观题部分各小题平均得分情况见表5。

表5 各校高一历史各校主观题各小题平均得分情况统计表

单位

26(1)(2) 26(3)(4) 27(1)

(2)27(3)

(4)

28(1)

(2)

28(3)

(4)

满分值

7 11 6 8 10 8

丽水市

5.38

6.25 4.12 3.57 3.47 4.18 丽中

5.64 8.07 5.47 4.97 5.56 5.39 附中

5.24

6.23 4.52 3.98 3.42 4.57 丽二

4.93

5.82 3.94 3.07 2.18 4.15 市外

4.5 3.83 2.75 1.86 1.34 2.91 黎中

4.27

5.26 2.74 1.77 1.7 2.77 青中

6.33 8.82 5.06 5.22 3.22 4. 64 中山

4.26

5.21 2.98 1.64 1.02 3.27 石门

3.02 3.5 2.35 1.52 1.24 2.39 温高

5.4 5.69 3.51 3.13 4.45 4.09 船高

4.83

5.42 3.74 3.02 2.34 3.83

6.12 6.45 4.53 4.6 4.26 4.65

云中

6.06

7.86 4.95 4.91 5.47 4.67

龙一

4.78

5.83 3.59 3.03 2.42 3.7

龙求是

6.21

7.33 4.57 4.22 4.85 4.74

庆中

5.72 5.01 4.21 3.63 1.6 3.85

濛洲中学

5.99 7.53 4.39 3.92 5.19 4.41

遂中

4.88

5.25 2.77 3.38 1.36 3.88

遂中职

6.11 6.85 4.94 4.45 6.38 4.77

松一

5.09 4.4 3.71 3.21 1.47 3.6

松二

6.12 4.9 4.28 3.09 3.16 4.34

景中

根据数据统计分析,主观题各种指标系数情况见表6。

表6 历史主观题各小题系数指标情况统计表

题号平均分标准差难度系数区分度变异系数2611.63 3.620.650.490.31

277.69 3.080.550.540.4

287.65 3.760.430.510.49第26题本题选取了四则史料,设计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经济的特点与现代农业的改革及其作用。

第(1)小问:依据材料一来设计问题。

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绪捆布黪,此其分事也。——《墨子》问题:据材料一,说明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3分)

参考答案:家庭手工业与小农生产相结合(男耕女织)。(3分)

本小题考查的是概括能力,考查主干知识,难度不大,得分率高。除了少数同学没有根据材料答外,大部分学生都能答出男耕女织这一特点。

教学建议:在教学中通过不同材料让学生分清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精耕细作等特点。

第(2)小问:依据材料二来设计问题。

材料二:1953年春,中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获得土地的农民有着极大的生产积极性,但分散、脆弱的农业个体经济既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又有两极分化的

危险。中国共产党当时认为只有组织起来互助合作,才能发展生产,共同富裕。1953年,先后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和《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决议》,中国农村开始了互助合作运动。到1956年底,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

问题:据材料二,分析过渡时期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2分)此阶段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什么方式?(2分)

参考答案:原因:农业个体经济不能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2分)方式:农业集体化(或农业生产合作社;互助合作;农业合作化)。(2分)

此题的难度不大。主要问题有:部分学生答成是大跃进所带来的影响,或者答成农民对无地的不满。些类错误都是对土改完成后的生产关系状况掌握不清造成的。对于方式,错误的学生基本是将人民公社化、土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合作化混为一谈,或者写不准确,如成农村信用社等。

教学建议:教学中可将建国后的四次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做一专题讲清讲透。注意纠正学生对历史事件和概念表达的不准确性、科学性等。

第(3)小问:依据材料三来设计问题。

材料三:1958年工业总产值比上年猛增54.8%,而农业由于数千万农村劳动力被占用,总产值后来核实只比上年增长2.4%。……生产和人民生活发生困难。……1958年底,全国七十四万个农业合作社合并为二万六千个人民公社,全国农户的99%以上参加了公社。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问题:据材料三,分析人民公社化运动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5分)

参考答案:(3)危害: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村的生产力。(2分)教训: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3分)

属于较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学生对相似历史事件的认识不能很好地区别出来,如教训,很多学生答的是“大跃进”的教训。

第(4)小问:依据材料四来设计问题。

材料四:下图是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村民的“生死状”。

问题: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产生的积极作用。(6分)

参考答案:(4)内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包干到户)。(2分)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变了农村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4分)本问纯粹是考查书本知识,但考查结果不够理想。主要是部分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欠缺,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教学建议:高一教学,在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落实的同时,要注重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加强对容易混淆知识的区别。

第27题本题使用了二则文字性史料和四幅图,设计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主要考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从中折射出与之相适应的政治、经济概况。

第(1)(2)小问:依据材料一、二来设计问题。

材料一:“……今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然以数千年一统儒缓之中国褒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之万国之竞争之世……诚非所宜矣!”并要求皇帝:“皇上身先断发易服,诏天下同时断发,与民更始。令百官易服而朝,其小民一听其便”。

——康有为《戊戌奏稿》材料二:下列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不同时期中国女性的代表性服饰。

图一:晚清的旗袍图二:20世纪20年代的旗袍

图三:20世纪50年代的列宁装图四:20世纪60、70年代的军装问题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康有为要求“易服”的理由是什么?他所提出的推行“断发易服”的基本方法又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4分)

参考答案1:理由:中国传统服装不适应机器生产和各国竞争的需要。(2分)方法:皇帝和百官带头,影响整个社会。(2分)

小题得分率不高。学生虽然能够去阅读材料寻找到回答问题的关键词,但是由于题目明确要求不能摘抄原文。本题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就是部分学生的答案基本摘抄了原文,没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答案。

问题2:材料二中的图二与图一相比,旗袍款式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

参考答案2:(2)由宽松肥大,向合身适体、短袍窄袖方向发展,尽显女性曲线美。(2分)

本小题要求分析材料中图一到图二的变化。此题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在答案里没有体现出变化,而只是简单回答了图二的特点,如果是这样答的只给一半分数。

第(3)(4)小问:依据材料二、三来设计问题。

材料三:当历史的车轮进入20世纪末时,世界先进国家已进入电子时代,而且世界大多数国家都被卷入高科技浪潮。飞速发展的高新科技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人们觉得越来越远离自然,人们更加渴望文化上的返璞归真。这时,服饰上的复古思潮,集中地体现了人们试图回归自然的情感。于是,中国的传统服饰连同中国的印花棉布与古典丝绸又在时装舞台上活跃起来,甚至掀起了一股股各具特色的“中国风”。

——华梅《服饰与中国文化》问题3:材料二中的图三和图四的女性流行着装分别与当时什么政治因素相关?(4分)

参考答案:中苏友好,中国推行“一边倒”政策。(2分)文革“左倾”思想的影响(或狂热的革命激情的影响)。(2分)

设问首先要求学生要有一个基本的判断,然后以服装为依托,考察服装变化背后的时

代背景。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知识记忆不牢固,特别是时序概念混乱。如列宁装流行的原因,较多学生表述“新中国的成立”,这显然与材料中20世纪50年代不符。在该问作答时,能写出“一边倒”外交政策影响的学生很少。而图四竟然有很多学生判断为“中山装”。这表面看起来是对图片认知的错误,事实上它反映的是学生时间概念的混乱。即使对图片认知准确的学生,也有较多将其表述为“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之类的内容。答案表述不准确。如将列宁装流行的原因表述“中苏建交”;将文化大革命表述为“文化革命”、“大革命”等。

问题4:据材料三,分析20世纪末世界时装舞台出现“中国风”的原因。(4分)参考答案:科技发展使人们更加渴望和自然接近;文化上的返璞归真;世界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强,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答出其中的两点即给4分)设问主要是考察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从答题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答题技巧存在较大问题。题干明确要求学生依据材料来回答问题,结果发现部分学生根本没有去看材料,答起题来天马行空,尽管有些学生讲的挺有道理的,但却完全脱离了材料的意思。这个现象是本题丢分最重要的一个因素。答案组织不合理。这个现象突出表现在答案没有分点,一整段的呈现,内容相当混乱。答案表述不准确。如将经济全球化表述为“经济多极化”等等。

第28题试题选取了四则材料,其中文字史料二则,图表材料5个,设计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主要考查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变化。

第(1)(2)小问:依据材料一、二来设计问题。

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伴随着经济合作的失败、全球经济的瓦解和民族主义的复兴,并由此加剧了萧条。但是那场大萧条也促成了经济思想的革命。“再也没有下一次”,是1944年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与会代表的目标。

——马丁·沃尔夫《金融危机再至我们需要新布雷顿森林体系》问题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再也没有下一次”的目标,布雷顿森林与会代表们达成的协议内容。(4分)

参考答案1: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4分)

材料二:

问题2:材料二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哪两种发展趋势?简述这两种趋势的关系。(6分)

参考答案2: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2 分)关系: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经济全球化则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最终归宿。(4分)

主要情况:第一问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学生得分率较高,说明学生对这一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第二问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得分稍低。反映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对经济发展趋势和政治格局概念混淆,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概念领悟不够到位。对于两种趋势的关系,得分率较低,反映问题是学生对这一知识掌握和理解不好,学生单一回答就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没有回答到实质内容,造成学生得分低。同时这个内容是在教材导语中概述的,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复习中容易忽视。在以后教学中要注意历史概念的讲述,也要注意教学的细节内容。

第(3)(4)小问:依据材料三、四来设计问题。

材料三:20年前,代表GATT(关贸总协定)各缔约方的部长们聚首埃斯特角城,决定启动新一轮贸易谈判,并称之为“乌拉圭回合”……在某种程度上目前的谈判回合---多哈发展议程关注发展问题,是对乌拉圭回合成果的延续、发展和改良。

——WTO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在纪念乌拉圭回合启动20周年大会上的演讲问题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乌拉圭回合”的主要成果是什么?(2分)参考答案3:决定成立世界贸易组织(或达成《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2分)材料四: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

时间

1970年1992年

类别

32个发展中国家108美元279美元

21个发达国家3129美元22185美元

——《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问题4:从材料四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展中国家应采取怎样的对策?(2分)

参考答案4: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财富激增;(2分)贫富分化严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拉大。(2分)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把握机遇,保持清醒头脑,制定

合理对策,积极主动参与, 谋求发展。(2分,言之有理即可)

两小题设问指向性非常明确,试题考察思路清晰,直接指向专题的核心线索,即二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化趋势不断加强。

典型错误归纳:照搬课本结论,没有结合材料背景。如:许多学生直接回答“乌拉圭回合”的主要成果,而错误回答为: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或1995年世贸组织的正式成立。专业术语不到位。如材料四中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有些学生将“南北问题”写成“南南问题”。问题“提问关键词”混淆不清。如部分学生将“发展中国家应采取怎样的对策”等同于“中国的对策”,答案主语直接写成“中国应该抓住机遇……”,中国只是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不能等同于发展中国家。解读材料不到位,不能归纳概括材料意思。如从材料四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4分),大部分学生直接全抄材料表格的标题内容,导致只回答了横向比较,而忽视了纵向比较,得分情况十分不理想,以2分居多。原因分析: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点的结论和专题线索等记忆不完整、不清晰,出现张冠李戴、似是而非的现象。不能灵活处理教材和史料之间的关系,照搬课本理论,没有结合材料分析,没有对课本理论要点进行取舍、补充。审题不到位,解题能力薄弱,出现“越是不会回答的问题,答案就越多”的怪现象。时间分配不合理,不能依据问题设问的“分数”合理安排答案层次和条理性,

教学启示:教学和复习中应该注重“双基”的落实。可以“板书”的形式直观的呈现本课的教学知识体系,在结合本课的知识目录和课前提示,完全可以在课堂范围内巩固好基础知识点。重视灵活处理教材和史料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史料和所学知识,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教师必须在日常常规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多收集一些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新史料和新史观,开拓学生的视野,训练学生的“史论”综合能力。在平时作业的训练中注重答题规范的培养。如审题角度、时间分配合理、答案的层次性和序号化、自己的整洁性等方面,都有挖掘的空间,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得分点。

教学建议

从这次阅卷中反映和暴露出的问题,我们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进。

1.要把基础知识的教学始终放在第一位。抓好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师必须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每一堂课都要认真讲清历史的基本概念、重

要史实,并且要求学生对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史实不但能记住,而且还能正确书写。在此基础上逐步让学生牢固掌握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

2.加强平时的审题训练。考试中很多失分现象是由于学生审题不准确造成的。学会科学审题,是提高答题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特别关注这方面的训练,只要加以科学指导,不断反复训练,才能得到巩固和提高。

3.抓好答题规范。教师在平时的训练中,要特别强调学生在答题中做到段落化、序号化,重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让学生学会用历史的专业术语、关键词来表述自己的观点。

4.努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方法。如历史材料阅读的方法,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分析、归纳、概括和组织材料的步骤和方法,图表、数据的解读与分析方法等等。科学的学习方法的培养,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引起每一个教师的重视和关注。

执笔:丁可民

提供材料26(1)(2)云和中学王诒

26(3)(4)青田中学刘慧英

27(1)(2)丽水二中金筱丽

27(3)(4)丽水中学吕志超

28(1)(2)龙泉一中汤旭敏

28(3)(4)景宁一中黄韬

2013年7月3日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校、系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为对教学质量实施有效的监督、检查、评估、指导,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院非常重视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的建设,构建了以教学督导为主体的全方位、全过程和多层次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多年的督导实践已取得明显成效,独立建制的教学督导系统在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系统中发挥了把握状态,控制过程,反馈结果,咨询决策四个方面的作用,教学督导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发挥了主体的作用。 一、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为了有效地监控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形成动态监控及定期评价并举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我院逐步从过去项目化单一教学过程监控,转变为全方位跟踪教学与管理活动,不断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使教学、管理活动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 参与学院全面教学质量监控的部门有: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督导评估办、教务处、各系(部)、学生班干部等,形成了较完整的监控组织机构。 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体系:由院、系(部)构成二级监控组织,根据管理的职能,在不同层面上实施质量监控。学院权威性的常设监督机构是教学工作委员会、督导评估办公室、教务处,督导评估办公室是监控执行的中心,起组织协调、分析反馈作用;系(部)是实施教学及管理的实体,也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最重要的组织;教研室是最基层的教学单位,是实施教学及管理的最小单位,也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最直接与最关键的组织。 (二)建立多元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建立多元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是保证学院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有力保障,学院先后制订了《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评学评教实施办法》、《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督导工作实施办法》、《教学常规检查制度》等教学质量管理文件,教学质量监控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开展。 二、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一)培养目标、规格、教学计划的监控 1.人才培养目标的监控。通过《社会人才需求调查表》、《毕业生追踪调查表》等方法,监控学院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否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高技能型人才。 2.教学基本文件的监控。通过制定《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关于修订高职各专业教学计划的意见》、《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制定课程教学大纲的规定》、《教

教学质量监控办法

教学质量监控办法 教学质量监控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各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及课程建设状况进行检查评价,促进和拉动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监控的主要任务包括:1、对教学文件建设进行的监控,(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课程标准;(3)学期授课计划。2、对教学过程进行的监控,研究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3、反馈监控结果,对教师、课堂建设等提供各种帮助信息。 一、教学文件的监控 (一)人才培养方案: 1、人才培养方案要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突出针对性能应用性;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贯彻产学研结合思想,从实际出发,办出特色原则。 2、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应该包括:(1)职业岗位分析与专业培养目标;(2)人才培养规格和能力素质;(3)招生对象与修业年限;(4)课程设置及时间分配;(5)教学进程总体安排;(6)实验实训安排等必要的说明。 3、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应:(1)学习理解上级有关文件精神;(2)广泛开展社会人才市场需求调查;(3)组织院内和社会用人单位专家论证培养目标、基本规格、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结构;(4)由教务处提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和要求,由系(部)主持制订人

才培养方案方案。经学院专业指导(学术)委员审议,主管院长审核签发执行,一经实施各专业必须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教学工作。 4、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1)教务处编制学期教学进程计划,对教学环节提出总体协调意见,安排学期课程及其他教学环节的教学任务,确定考核方式。(2)系(部)落实任课教师、编制各教学环节的学期授课计划;(3)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课程、教学环节、学时、授课时间、考核方式、任课教师等项均不得随意改动,执行中需要调整的严格按审批程序执行。 (二)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落实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最基本的教学文件。在监控实施过程中,(1)要准确贯彻人才培养方案所体现的教育思想和培养目标,课程的课程标准都要服从课程的结构与人才培养方案整体要求,相同课程在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按各自课程结构的要求有所区别;(2)随专业设置的不断调整及专业特色的不断强化,课程的课程标准要有它的特点,新开发的课程,原则上要先制订大纲,后编写或确定教材,否则不能开课。(3)课程标准要体现改革精神,不能服从于某本教材或某一时期的特定体例。(4)课程标准的内容必须包括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学习要求以及必要的说明部分。(5)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课程标准的要求。并且每门课程都得有课程标准。 (三)学期授课计划

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办法

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案 (2017---2018年) 为进一步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及时准确地把握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情况,引导教育教学改革健康协调发展,确保我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的影响力及竞争力,现根据我校教育教学现状,特制定《高庙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案(试行稿)》。 一、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通过监控与评价的实施,系统、科学、有效地评价各个学段的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为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标准,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而服务;为教育行政部门作出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决策提供依据,实现我校整体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教学质量评价的意义:通过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增强学校自我发展的动力,促进教学研究工作的开拓创新。二、教学质量评价的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以学生各学段综合素质发展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为主要评价目标,组织实施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 (二)导向性原则 着眼于人才的培养,着眼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着眼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为指导,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通过评价指导实践,实践完善评价,促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三)实效性原则 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实际效果,作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

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评价体系 一、指导思想 教学质量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是中职学校教育的生命线。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十分重要。《关于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中等职业学校要深刻认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中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提高中等教育质量的要求,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以不断反馈的有效信息为基础,同时,建立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相适应的制度,从而有效地保证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持久提高。 为了加强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把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活动与职能合理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任务、职责、权限明确,能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形成教学质量监控的长效运行机制,根据教育部《中等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院、成人高等院校教学管理要点》和《关于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制订本实施办法。 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成 (一)教学质量目标系统 教学质量目标系统包括学校定位与办学思路、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团队建设目标、办学特色目标、规模层次目标、发展目标等。(二)教学质量监控组织系统 由学校、处室、专业部、教研组、学生教学信息员四个层次构成。 1、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机构 主要包括教学副校长、学校教学质量监控领导小组、学校教学督导组、学校教学质评小组、教务处、专业部和教研组等相关机构。校级教学质量监控在整个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起主导作用,教务处起主要作用,它在分管副校长领导下对全校教学工作进行组织和调度,是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监控体系运行的职能部门。

教学评估之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措施和实施情况

7.1 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措施和实施情况 高校代码及名称: 专业代码及名称: 为了保障正常教学秩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XXXXXX大学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实施办法(试行)》【支撑材料1】,体系由教学质量目标系统、教学质量保障系统、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三个子系统组成。该体系的建成,使我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同时,XXX学院根据学院实际情况,结合学校工作任务,制定了完善的制度,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有效的监控运行和持续改进,保障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为实现XXX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突出XXX学院的优势和特色,我院致力于提升教学质量,建立并完善了常态化、过程监控和事后监督相结合的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机制。该监控机制涵盖课程目标定位、课堂教学实施、毕业论文(实施)指导、测试和实践教学各环节,充分发挥监控的双主体——督导和学生的作用,为保障我院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校级教学质量监控 校级教学质量监控是在校长的领导下,由教务处联合相关处室进行的总体教学目标、过程和结果的监督和审查工作。其职责主要包括制定学校各专业的发展规划,确定人才培养宏观方向和总目标,订立学校教学工作规章制度和教学质量标准,以及对教学活动整体状况和各个环节进行常态化的监督和管

控。我校教学质量监控通过建立教学管理、教学监督以及教学咨询和评估三大子系统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全员、全程、全面的监控。同时,教学质量监控突出奖惩相结合的原则。 2.院级教学质量监控在教务处的指导下,学院对教学目标、过程和结果实施具体化的监控,具体包括XX专业教学质量标准的订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调整、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各教研室教学工作的组织和协调、教学过程和效果的常态追踪。其中教学过程和效果的追踪采取院领导、院督导和教研室主任听课与班干部和学生对教师教学反馈相结合的方式。每学期,院领导、教研室主任、教学干事、班主任不定期抽查教学情况。【支撑材料2:《XXX大学关于修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2016》】,【支撑材料3:《XX X专业培养方案2015》】 二、教学质量监控具体措施 1. 制定并严格执行质量监控规章制度 在整体教学质量监控方面,学校订立《XXX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XX实施方案(试行)》【支撑材料4】、《XXXXX本科生学分制实施方案》【支撑材料5】、《XXXXX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试行)【支撑材料6】、《XXXXX大学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支撑材料7】、《XXXXX 调、停课申请表》【支撑材料8】、 ? XXXXX教学督导工作管理办法》【支撑材料9】、《XXXXX 听课制度》【支撑材料10】、《XXXXX教学信息核实反馈表》【支撑材料11】等。学院在学校教学质量监控规章基础上,结合XXXX X学院实际,对课程 安排、教学准备、课堂教学、教材使用、考试考查等也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学校和学院通过这些规定来规范教学行为,使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工作。 为保障本科教学的顺利进行,提升教学质量,学校在培养目标制定、课

小学教学质量监控方案设计

小学教学质量监控方案设计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的监控是学校工作重要的内容抓好教学质量的监控直接关系到办学的成效关系到学校人才培 养的质量为使学校教学质量监控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确保课程改革的全面落实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特制订学校教学质 量监控方案 一、教学质量监控的基本内涵 所谓教学质量监控不仅是指通过对教学质量高低的及时测定和准确判断使教学管理者和教师获得反馈信息调节和改进教学管理与 教学实施活动更是指教学管理者和教师对教学质量的形成过程教学 活动本身的监控 教学质量监控是一个多层面、多视角的检测与调控系统包括目标监控、过程监控、效果监控、环节监控等从“监控”本身功能来看“监”是对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监测过程“控”是通过对监测信息的分析对教学过程实施有效控制的过程其中“监”是基础是手段;“控”是反馈是目的明确了“监”与“控”两个层面的职能和关系才可以有的放矢地提高监控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教学质量监控的基本原则 1.方向性原则: 教学质量监控要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方向监控的内容和方式要具有导向性作用使教学质量监控成为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措施

2.主体性原则 在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要重视监控对象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监控对象的主观能动作用使他们自觉积极地参与将监控作为开展和推动教学工作的动力 3.科学性原则 教学监控的内容和方法必须符合教育规律严格遵照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有关规定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监测 4.全面性原则 监测的内容要全面既包括对教学效果的监测也包括对教学过程的监测要对全体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身体心理、审美、劳技等方面素质的提高进行全面监测 5.全程性原则 加强教学工作过程的环节性管理明确教学工作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使教师在备课质量、上课、作业、辅导质量等方面得到有效控制;使学生在听课、作业、复习、学习质量等方面得到监控 三、教学质量监控的主要内容 ㈠教学过程的监控 1.备课:从某种意义上讲备课质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学校要引导教师对备课质量进行自我监控对教师备课提出以下要求:①以课程新理念为指导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②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方法做到目标明确方

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抓好教学质量不仅是基础教育的关键所在,而且直接关系到高一级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提高教学质量,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监控体系和评价机制,是难以将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落到实处的。为了使我校教学质量监控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确保新课标的全面落实和教学质量及教育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我们必须与时俱进,要站在抓质量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高度,根据教育发展现状,以创新和改革的精神,在质量监控中融入现代教育思想观念,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科学、规范,能够促进我校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一、全面理解“监控”的基本内涵 教学质量监控是指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教育管理者对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 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测,并实施有效控制的过程。 从系统论角度讲,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学效果的好与坏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如学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条件、师资水平等。这些因素如果不加以有效地检测和控制,就有可能导致教学中的无序和失控。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健全的教学监控系统,就不会有较高的教学质量,更谈不上高效的教学管理工作。 从监控的内涵来看,教学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教学“监控”。如,各种教学检查、各种教学评估、各项教学环节、各种调研工作等等,这些工作实际上就是一种收集教学信息、评价教学效果、调控教学策略的过程。教学管理者每天与教学质量的监控打交道,因此,教学质量监控具有较强的过程性。 教学质量监控是一个多层面、多视角的检测与调控系统,包括目标监控、过程监控、效果监控、环节监控等。然而,从“监控”本身功能来看,教学监控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监”与“控”,“监”是对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监测过程,“控”是通过对监测信息的分析,对教学过程实施有效控制的过程。其中,“监”是基础,是手段;“控”是反馈,是目的。如果把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分为“监”与“控”两个层面,并明确其职能,那么,当“监”出了问题时,如无监测系统或监测不科学、不准确;当“控”出了问题时,如无调控系统,调控不及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育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一、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总体构架 以上五大体系的构建,在目标设计、组织保障、监控措施、反馈调控之间形成一个闭环,通过内部的协调和外部的沟通,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在现有的办学条件下达到最佳的状态。 二、教学质量监控的目标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的目标体系通过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设计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科学制订并严格执行培养方案。培养方案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指导性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必须保证培养方案的前瞻性和稳定性;要加强对培养方案制订过程的监控,深入调研、周密论证,从源头上保证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培养方案一经确定,必须认真组织实施,严格执行;确需对培养方案进行调整的,应按规范程序递交申请进行审批。 (二)大力推进学科专业建设与调整,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学科专业是高校发展的“本”、“源”、“纲”,学科专业的规划与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的重中之重,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学校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自身实际,科学制订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完善整体教学改革方案,优化专业设置,形成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布局,促进学校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要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大力扶持学术水平高、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优、教学条件好、社会适应面广的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努力提高新专业的办学水平,培养知识、能力与素质有机结合的各类专门人才。 (三)制订规范的教学大纲。要根据学科专业特点,注重教学内容更新和知识的全面系统,科学制订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要按照大纲开展教学,严格规范教学行为。 (四)强化教材建设与管理。教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要做好教材管理工作,规范教材选用程序,提高教材的使用质量与效益;通过特色教材建设立项、联合编写教材等方式,积极推进教材建设工作。 (五)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与选聘。严格按照本科教学工作的相关要求,加大任课教师资格审核、监督力度,规范教师聘任,鼓励高职称、高学历教师为本科生授课,切实保证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实施办法

附件12 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是对课堂教学活动全过程的检查与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规范,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通过量化、测评与考核,评定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过程。 第二条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的功能 1.导向功能。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指标体系的建立,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教育价值观念的导向。其功能的实质在于使课堂教学活动以教学目标为起点,以教学目标的实施过程为关键,以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为归宿。 2.调控功能。课堂教学也是师生通过信息的传递,从而引起、调整和控制学生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的发展,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过程。通过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对逐项指标的检测,掌握教师教学的情况,揭示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掌握学生学习的动态、要求和效果,从而为改进教学工作和开展教学改革作出相应的决策。 3.鉴定功能。课堂教学质量监控还能全面地掌握教师教学的实际水平,并为相关的确认、评选等鉴定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应用于鉴定合格、评选先进等方面。 4.激励功能。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在指出教师教学中存在的差距、不足及问题的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教师的竞争意识,激励教师规范教学行为并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第二章监控与评估体系的建立 第三条建立教学督导组制度。为加强教学管理,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

学质量,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成立教学督导组。其主要职责是参与常规教学督导与检查。通过听课、座谈、调查研究,监督和指导教学工作。 第四条建立学生信息员制度。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为更好地发挥学生对教学过程的监督作用,建立学生信息员制度。其主要职责是反馈教学秩序、教学质量、教学环境等方面的信息。经教学科整理、汇总,形成学生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价。 第五条建立同行教师评课制度。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教研室是保障教学水平和质量的基本教学单位。建立以教研室为主的教师评课制度,使同行教师在评课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以达到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第六条实行领导干部听课制度。为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的检查与督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掌握第一手材料,客观、真实、及时地评价课堂教学情况,实行各级领导干部听课制度,以不断促进教学单位和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第七条坚持期中教学检查制度。期中教学检查是教学质量检查的一项常规措施。通过调查、座谈、观摩教学等形式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教学进度、教学状态、教学效果,以有效地改进教学,促进良好教风和学风建设并及时对教学工作做出相应调整。 第三章评价的标准 第八条评价标准包含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等方面,其中包括定性成绩两项、定量成绩三项。定量成绩按照权重计算之后和定性成绩相加得出课堂教学质量最后评定等级,即优秀(≥90)、良好(80—89)、中等(70—79)、合格(60—69)、不合格(<60)。 其中:教学督导组评价成绩(A)的权重系数为0.4。 同行教师评价成绩(B)的权重系数为0.3。 学生信息员评价成绩(C)的权重系数为0.3。

小学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方案

小学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省、市、区政府《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及《江西省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若干意见(试行)》,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动各学科均衡发展,学生素质全面提升,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对小学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制定如下方案: 一、教学质量监控的项目 教学质量监控项目分别为学科教学质量检测、学生学科竞赛两项内容。 二、教学质量监控的方式与内容 (一)学科教学质量检测。 检测的学科为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科学、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各学科检测的形式与内容分别是: 语文:形式为笔试加口试,分值比为10︰2。口试内容为朗读、背诵、口语交际、课外阅读;笔试部分要体现对写字的要求。笔试、口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以课标、教材为依据。 数学:形式为笔试,在笔试试卷中要根据课标的要求体现实践操作。检测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以课标、教材为依据。 英语:形式为笔试加口试,三年级的分值比为5︰5;四年级为6︰4,五、六年级为8︰2。口试内容主要为听、说、读,主要考查学生使用语言的水平。笔试内容依据课标、教材的要求,三、四年级达到一级水平,五、六年级达到二级水平。 体育:形式为面试,内容为运动实践和教学常规,分值比为9︰1。运动实践的内容包括技能、体能,具体为课标要求的跑、跳、投与基本体操等项目。教学常规内容包括学生体育课堂常规、广播操、眼保健操、问卷调查等。 音乐:形式为口试,以突出音乐表现为主、音乐知识为辅的评价方法。内容以课标、教材要求为依据,分为演唱、欣赏、表演、伴奏、乐理知识,分值比为4︰3︰1︰1︰1。演唱:独唱(背唱)、合唱;欣赏:听辨乐曲感知作品的音乐情绪、能说出作品名称、演唱或演奏形式、风格;表演:根据听音乐编创律动表演;伴奏:理解各种打击乐器,说出名称并能为歌曲配简单的伴奏;乐理知识:课标中要求各学段应掌握的知识。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实施办法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实施办法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利于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随着我院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工作重点向规模、质量、效益并重的可持续发展转变,为更好地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精神,以“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为契机,促进教育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学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根据高等职业教育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结合学校实际,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含三个监控要素,即监控目标、监控组织、监控方式,主要规范监控什么、由谁监控、怎样监控,并构成一个有效的运行系统。 一、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目标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目标是保证和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借鉴国内其他高职院校经验,结合我校办学实际,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围绕质量控制过程,合理选择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并协调各种保障要素,确保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终极目标的实现。 随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入,学院积极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探索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实行顶岗实习与工作过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对顶岗实习组织实施的过程管理就成为制约教学质量的突出环节,既有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面对许多新的课题,具体表现为:一是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主体需要增加合作企业及现场兼职指导教师等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二是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范围需要扩展到校外教学活动的评价和全部教学过程的评价;三是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标准需要吸收企业技术标准及操作规范等岗位技术技能描述;四是教学质量监控与适时调控的现代化教学管理平台需要建设。 因此,作为教育教学管理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必须适应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需要。

教学质量监控的实施办法

第一章关于教学质量监控的实施办法为了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监控,根据学院的两级教学管理模式和以各二级教学单位为主体的管理思想,特制定本教学质量监控实施办法。 一、建立两级监控机构 在学院、各教学单位的两级教学管理体制中,各教学单位是学院的办学实体和主体。与此相适应,在教学质量管理上,也要实现学院、各教学单位的两级管理。 学院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主管院长领导下,对我院教学改革、教学建设及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咨询、审议和监督;教务处作为职能部门,重点实施教学质量的宏观评价、监督和检查工作,对各教学单位的教学质量工作进行目标管理和指导、监控,构建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各教学单位的质量管理是在主管教学的系副主任领导下,成立教学质量监控小组,全面管理本单位的教学工作,负责检查、监督本单位各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风状况,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形成二级教学单位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二、质量监控主要任务和内容 两级质量监控体系的监控任务和工作内容: (一)教学质量监控的主要任务包括: 1、教师上岗资格监控。严把教师的上岗关,监控教学活动的源头环节; 2、教学过程监控。研究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教学建设监控。引导教学建设的方向,保证教学投入取得实效; 4、反馈监控结果。收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及各项教学建设状态方面的信息,促进教学工作水平的提高,为学院决策服务。 (二)教学质量监控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1、上岗资格监控 (1)任课教师的资格认定:严格选聘任课教师,相关教学单位应参与专任教师

小学教学质量评价与检测机制

教学质量评价与反馈机制 使教师树立“知识和能力”与“态度和习惯”两者并重的教学念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抓好小学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高一级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声誉。长期的小学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提高教学质量,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监控体系和评价机制,是难以将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落到实处的。为了使我校教学质量监控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确保新课标的全面落实和教学质量及教育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针对学校的实际中,研究并积极构建我校教学质量的监控方案。 一、监控目的 1、学生“人人达标”的教学思想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2、及时检验我校的教学质量,促进学校主动改进教学及行政管理措施。 二、领导机构 为加强对教学质量监测工作的领导,保障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成立教学质量监测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欧福贵 成员:其他行政人员,一到九年级班主任 三、监控原则 1、导向性原则:体现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教师的全面发展,促进学校的均衡发展。 2、可行性原则:力争措施简单、明确、重点突出,行得通,落得实,改得快。 3、主动性原则:调动各级监测机构的主动性、创造性,变被动监测为主动监测,变指令性监测为自我创造性监测。

4、全面性原则:监测的内容要全面。既包括对学生学业质量的监测,又包括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测;既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进行监测,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监测。 四、监控内容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程度和优劣的状况。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过程的监控,包括备课、课堂教学、课后作业、质量分析几个环节,二是教学效果的监控,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实践操作等方面。因而,我们的教学质量监测工作,主要从这两方面进行。 五、监控方式 采用集中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普遍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检查与指导相结合、自检与互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监测。 ①对学生学业质量的抽测。侧重于形成性检测,充分发挥检测的诊断作用。评价方式既采用以纸笔考试为主的量化评价,也采用非纸笔化的质性评价;既注重水平性评价,更侧重发展性评价。抽测的形式包括对某学科单元教材的试卷检测、提交作品、日常口语交际、朗读课文、作业分析、成长档案等。 ②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抽测。对所有教学活动、各个教学环节、各种教学管理制度等进行经常性的随机抽查、督导和反馈。实施听推门课制度,将听课、评课与视导、督导结合起来,有计划地随机监测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教学计划落实情况、备课和作业批改等情况。采取对学生不定期问卷调查的方法,调研本学科教师的教学情况。 六、监控体系 建立学校、教研组、教师三级监控网络,教师以自我监控和随堂监控为主,随着教学过程的进行而进行;教研组采用单项能力检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一、指导思想 教学质量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是中职学校教育的生命线。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十分重要。《关于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中等职业学校要深刻认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中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提高中等教育质量的要求,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以不断反馈的有效信息为基础,同时,建立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相适应的制度,从而有效地保证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持久提高。 为了加强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把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活动与职能合理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任务、职责、权限明确,能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形成教学质量监控的长效运行机制,根据教育部《中等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院、成人高等院校教学管理要点》和《关于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制订本实施办法。 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成 (一)教学质量目标系统教学质量目标系统包括学校定位与办学思路、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团队建设目标、办学特色目标、规模层次目标、发展目标等。

(二)教学质量监控组织系统由学校、处室、专业部、教研组、学生教学信息员四个层次构成。 1、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机构主要包括教学副校长、学校教学质量监控领导小组、学校教学督导组、学校教学质评小组、教务处、专业部和教研组等相关机构。校级教学质量监控在整个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起主导作用,教务处起主要作用,它在分管副校长领导下对全校教学工作进行组织和调度,是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监控体系运行的职能部门。 (1)教学副校长的职责:1)主持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的日常工作;2)主持制定各种教学质量监控方案、体系及文件;3)主持召开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会议;4)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开展教育理论、教学改革、教学评估的研究;5)在校长办公会议上,对学校的教学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6)完成校长交办的其他工作。 (2)、学校教学质量监控领导小组的职责1)领导和组织全校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2)根据学校的有关文件,统一领导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制订、修改和实施;3)组织、协调学校教学督导组、学校教学质评小组、教务处、政教处、招生就业处及各教学单位等部门在监控体系中的工作关系;4)监督各处(室)及教学单位等部门执行学校教学质量标准的情况;5)对教学质量监控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落实;6)对重大问题向学校提出意见和建议。 (3)、学校教学督导组的职责1)负责学校教学督导的日常管理工作;2)制订教学督导与评价的相关制度;3)聘请社会、行业人员参与教学督导工作;4)制订相关教学督导与评价的计划并督促实施和总结;5)深入课堂听课,

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规划

新章小学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规划 为贯彻落实“全县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会议”精神,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兹制定学校教育教学三年发展规划: 一、工作目标:积极实践和推进新的课程和教材教学改革,完善学校课程框架体系。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探索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加强基础,注重能力,关注差异,分层导学,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措施: (一)、为了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加强学习,深入研究,探索教学工作的规律,提高我校的教研和教学质量,加强教研组建设,特制定我校质量监控体系如下: 1、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体系: 由教务处、教研组及教师构成三级监控组织,根据管理的职能,在不同层面上实施质量监控。 2、教学质量监控的方法体系: A、随时监控——通过日常的教学秩序检查,对所有教学活动、各个教学环节等教学常规进行经常性的随机督导,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学中的动态问题,与教研组长沟通,随时推广或督促改进。 B、定时监控——期初、期中和期末教学检查,及时推广或改进。 3、教学质量监控的制度体系: A、听评课制度——行政领导、教研组长及教师相结合的听评课制。

B、学生评教制——每学期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由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C、教学常规制度(涉及教学计划、备课、上课、辅导、作业、考试等环节)。 4、教学质量的评价: A、过程性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的办法; 过程性评价依据随时监控的信息由教研组长和教务处进行评价,学期结束依据学校考评由教研组长和教务处给出终结评价。 B、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根据教师的教学任务及教学效果进行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做好学生、任课教师、班主任以及学校的四级分析,建立四级跟踪表或曲线图。 5、发挥三级监控功能,实施分层目标管理: (1)一级监控——教务处 A、教务处是监控执行的中心,是实施教学及管理的实体,也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最重要的组织,起组织协调、分析反馈作用。 B、定期(期初、中、末)检查或随机抽查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教学工作情况,发现有特色的和不足的及时总结。每次检查要突出重点,要检查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C、每学期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学科知识、能力的抽查,并对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将情况及时反馈于任课教师,指导并帮助教师做好质量分析,从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D、开展定量性听课,做到有记录,有评析。(各教研组内成员之间互相听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方案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方案 一、建设背景与依据 (一)基础与现状 经过多年努力,我院教学质量监控评价采取学生评教、督导听课、教学巡视等方法,及时地收集教学过程信息,发现教学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及时反馈;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授课计划、课堂与实训教学要求,设置了20多个监控和评价项目,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评价。初步形成了较系统的校内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建设的必要性 “强化质量意识,注重质量保障,重视过程监控,实施有效评价”是建设示范性院校的必然要求。目前,学院现有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还存在以下不足: 1.信息采集、反馈局限于学院内部,不能体现开放性。 2.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环节等标准建设缺乏实践性、职业性特征,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变化。 3.教学质量监控缺乏开放性,未能形成学校主体、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机制。未能符合工学结合、校企密切合作的职业教育要求。 4.缺少系统性的数据化操作管理平台的支撑,较难实行动态管理。 二、建设目标与内容 (一)建设目标

适应“工作室化”教学模式需要,建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课程体系监控评价的基本规范;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标准化建设为基础,制度化建设为保障,“三率”、“四高”、“五满意”为主要指标,分阶段构建全方位、全过程覆盖,制度严密、评价公正、指标科学、操作性强的示范性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二)建设内容 探索构建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相适应的体育经济与管理、休闲体育和休闲服务与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按照以学校为主体,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用人单位参与,校内成绩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的要求,健全社会、用人单位跟踪调查制度,学生、家长意见反馈制度,学校教学各个环节质量的动态监控制度,形成行业企业参与、学校与社会有机结合的有效评价机制。以“三率”、“四高”、“五满意”为主要指标,由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对教学全过程实行节点监控、过程监控及评价。教学过程结束,进行终结性评价和反馈,最终形成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为学院“工作室化”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质量目标提供保障。 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由相互关联的三个子系统组成:1.教学质量信息系统:主要收集社会、行业企业和学校教学全过程相关信息。具有搜索、归类、统计、动态反馈功能,能满足艺术类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管理、监控、评价等要求,为体系提供分析样本支撑。 2.教学质量标准监控系统:以课程体系建设作为提高

教学质量监控的实施办法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关于教学质量监控的实施办法 为了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监控,根据学院的两级教学管理模式和以各二级教学单位为主体的管理思想,特制定本教学质量监控实施办法。 一、建立两级监控机构 在学院、各教学单位的两级教学管理体制中,各教学单位是学院的办学实体和主体。与此相适应,在教学质量管理上,也要实现学院、各教学单位的两级管理。 学院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主管院长领导下,对我院教学改革、教学建设及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咨询、审议和监督;教务处作为职能部门,重点实施教学质量的宏观评价、监督和检查工作,对各教学单位的教学质量工作进行目标管理和指导、监控,构建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各教学单位的质量管理是在主管教学的系副主任领导下,成立教学质量监控小组,全面管理本单位的教学工作,负责检查、监督本单位各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风状况,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形成二级教学单位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二、质量监控主要任务和内容 两级质量监控体系的监控任务和工作内容: (一)教学质量监控的主要任务包括: 1、教师上岗资格监控。严把教师的上岗关,监控教学活动的源头环节; 2、教学过程监控。研究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教学建设监控。引导教学建设的方向,保证教学投入取得实效; 4、反馈监控结果。收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及各项教学建设状态方面的信息,促进教学工作水平的提高,为学院决策服务。 (二)教学质量监控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1、上岗资格监控

(1)任课教师的资格认定:严格选聘任课教师,相关教学单位应参与专任教师的选聘工作,人事处对其学历、职称进行认定,并安排试讲活动,试讲合格后,经教务处同意方可正式上课。 (2)新开课资格认定 个人申请上新课必须持有新开课的全部教学文件,包括教材、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等,各教学单位考核认定授课资格,报教务处批准后开设新课。 (3)续开课资格认定:必须在上一年教学工作考核合格,并持有所开设课程的全部教学文件,做好各项教学准备工作,由所在教学单位和教务处审核后方可正式上课。 2、课程教学监控 坚持教学质量“六查”制度。由教务处负责,各教学单位根据“六查”内容分项实施,每学期期中和期末各教学单位将“六查”情况报教务处,教务处将各教学单位开展“六查”情况作为各教学单位教学管理工作考评依据。 教学“六查”的主要内容是: (1)查教学文件。主要检查教师上课前是否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备课并形成教案和教学进度表,由各教学单位检查和教务处抽查相结合,于每学期开学1—3周和期中教学检查集中进行; (2)查授课。各教学单位和教务处、教学督导组成员随机进行检查性听课,重点检查青年教师和新开课程,听课后要认真填写《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客观填写评价意见,以便学院综合分析教师的教学情况,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 (3)查教学质量。主要检查课堂教学质量,通过开展学生评教活动,了解、检查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督促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质量意识; (4)查教学纪律。教务处按照教学计划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教学纪律检查,内容为学生出勤、教师到课、调课、教学进度及教学计划执行情况; (5)查作业。主要检查各门课程作业布置情况、学生完成及教师批改情况。由教务处和各教学单位负责,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和抽查作业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检查;

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方案

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方案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加强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督管理,构建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科学评价学校教学质量,促进全县教育均衡、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订《五河县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 1、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2、全面深入了解我县教育教学现状,科学评价学校教学工作,充分调动所有学校争先进位的积极性。 3、促进学校加强教学管理、努力防流堵辍、注重学生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 4、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教学思路,优化课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并作为评价各校教学质量的依据。 5、逐步建立全县学生发展状况数据库、学科质量数据库,为全县教育发展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二、监测范围及内容 监测对象为全县中、小学在籍在校生(以学籍电子档案为依据),监测范围为《课程标准》规定开设的所有科目。 监测内容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监测试题难易得当,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监测方法采取纸笔监测、面试监测和实际操作监测相结合。

三、监测办法 质量监测总分为120分(其中附加分20分)。监测类型为集中监测、随机监测、特长监测三种。集中监测按巩固率、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后30%的平均分等五项赋分。随机监测按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三项赋分。特长监测按比赛获奖、大课间活动、测试三项赋分。 (一)集中监测(60分) 高中、初中、小学的集中监测分别为高考、中考、小学毕业考试(明年以后将在三年级举行一次监测作为小学阶段的起始分数)。 高中按巩固率、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四项计算,具体分值分别为5分、20分、15分、20分。 初中按巩固率、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后30%的平均分五项计算,具体分值分别为5分、15分、10分、20分、10分。 小学的巩固率、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后30%的平均分的分值分别为5分、15分、15分、15分、10分。 计分办法如下: (1)集中监测巩固率,即参加考试人数与参评人数之比。小学巩固率达97%、高初中达95% ,记5分,每低一个百分点扣0.5分。为防止人为的淘汰差生,巩固率可记负分,以充分抵消因淘汰差生而提高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