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2章 公共管理改革

第12章 公共管理改革

朱立言公共管理学重点

公共管理概论 第一章 管理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公共管理工商管理授权科学管理例外原则管理过程官僚制科层制霍桑试验社会人非正式组织人际关系学派需求层次理论 双因素理论人性假设动态平衡理论管理丛林决策理论学派经验学派行政公共行政 文官制度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公共选择理论公共物品公共权力 P途径 B途径新制度主义 1.管理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2.管理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3.行政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 4.公共管理的含义是什么?它与公共行政有什么区别? 5.什么是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有哪些类别? 6.公共管理理论形成的两条途径是什么? 7.公共管理学科有哪些特征? 8.现代行政管理有哪些特点? 9.公共管理有哪些基本研究方法? 第二章 组织公共组织强制型公共组织半强制型公共组织非强制型公共组织古典模型官僚模型 第三部门行政模型管理层次管理幅度 直线结构职能结构直线—职能结构矩阵结构旁系组织纵向结构层次结构横向结构 首长制委员制层级制职能制集权制分权制完整制分离制古典行政组织理论

行为科学组织理论组织冲突组织协调 文化行为模型成人发展模型政治行为模型 从众行为公共组织的生态环境 1.公共组织有哪些构成要素? 2.公共组织的类型有哪些? 3.什么是官僚模型?它有什么特点? 4.第三部门行政模型有什么特点? 5.公共组织的结构形式有哪些? 6.行政体制的划分有哪些依据?都有哪些类型? 7.简述现代组织理论。 8.非正式群体对组织有哪些影响? 9.公共组织环境的基本构成要素有哪些? 第三章 决策程序性决策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 不确定型决策个人决策群体决策价值前提事实前提行政决策行政决策系统信息子系统参谋子系统决断子系统监控子系统类别分析法类比分析法假设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方案设计头脑风暴法对演法综摄法专家会议法 德尔菲法时间序列法趋势外推法回归分析法领导群体决策群体参与决策择案规则 1.决策的特征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2.决策有哪些类型? 3.决策的价值前提和事实前提之间是什么关系? 4.决策系统由哪些子系统构成? 5.各国的行政决策体制都有哪些类型? 6.行政决策有哪些步骤? 7.结果预测有哪些方法? 8.试对群体决策的利弊进行阐述。 9.有哪些比较常见的择案规则? 第四章

公共管理面临的突出困境与突围

公共管理面临的突出困境与突围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社会公共管理制度的不断调整,人们对于公共管理问题越来越关注。加强现代公共管理手段创新,提升公共管理主体治理能力已成为新常态下公共管理不能够回避的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公共管理领域所面临的各种困境,并针对公共管理困境,探讨了新常态下公共管理的出路和突围。 关键词:公共管理;困境;突围 自建国以来,随着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公共管理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一场新公共管理运动蓬勃兴起,这场运动中诸多理论和观念,对我国的学术界以及政策界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新常态下,我国的公共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果能够走出困境,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目标是本文着重探讨的一个问题。 一、公共管理新思维必要性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一场新公共管理运动蓬勃兴起,这场运动中诸多理论和观念,对我国的学术界以及政策界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非西方学术界的“政府再造”、“摒弃官僚制”等改革政府机构的激动情绪,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世界各国公共管理理论和管理观念。目前,公共管理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已经成为人们发泄不满情绪的众矢之地,加强现代公共管理手段创新,提升公共管理主体治理能力已成为新常态下公共管理不能够回避的问题。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发达国家经济陷于滞胀,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开始进行不同程度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也都开始反思其公共管理模式,一场声势浩大的新公共管理运动蓬勃兴起。在这场运动中,“摒弃官僚制”成为一个最响亮的口号。无论是英国撒切尔时期所提出的以市场为取向的公共管理新思维,还是美国里根时期具有强烈的“新泰勒主义”倾向的公共管理新思维,公共管理改革的重点都着眼于官僚制本身,而其后历届政府在公共管理改革思维模式上,基本上都延续了同样的观点。这些改革都在不同程度上更新了公共管理的传统观念,对于我国的公共管理,注入了新的理解和阐释。 二、我国公共管理领域现实困境 1.治理主体结构需要不断完善,治理手段需要不断创新 目前,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和谐、政治稳定,行政生态环境符合我国经

公共管理学重点整理

公共管理学重点整理 第一讲导论 1.公共管理的基本要素 Who?——谁来管理? 公共管理者——人(公务员、公共事业举办者、公共事业工作人员等) 政务性管理人员:上级考核选派,民主选举的决策型高级管理人员 业务性管理人员:通过考试招聘等途径任用的执行型专业管理人员 公共管理者——机构 政府机构 非政府公共机构(事业单位) 非营利组织(公共事业组织、企业化的公益性组织) What?——管什么? 从管理领域来看,要管经济、管社会、管政治 从具体公共事务内容来看,要管理10个方面的公共事务:国家发展战略、公共政策与决策、法律和行政程序、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公职人员、公共财政(公共预算、政府采购等)、国土和其他公共资源、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公共项目、公共信息、各项公共事业、政府绩效 从与私人部门的比较来看,要根据公共管理的要求和特点管理公共部门自身: (1)不同的结构——权利责任的清楚与模糊:公共机构组织效率的管理 (2)不同的激励——客户和资金:公共激励机制的管理 (3)不同的背景——长期连续性与届内任期短期性:决策体制管理

(4)不同的目的:利润与大众福祉:公共部门的公共性管理 Why?——为什么管? 市场失灵:看不见的手看不见了路 政府失灵:看得见的手只看自己的手指 外生性失灵——不完全信息决策 内生性失灵——非公共利益行为 体制性失灵——投票悖论、组织间关系、时滞 传媒和舆论失灵:非正式组织行为、无政府主义行为、奴隶思想 How?——怎样管? 角色与知识的运用,三个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两类知识,新问题 2.案例教学法在公共管理学的作用 作为管理学科,案例教学法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案例教学法中,知识是双向流动的,通过双方的沟通交流,不仅学生能够获得知识、真理和智慧,教师也能获得教学经验,开拓教学视野,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教学知识,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综合思考的能力,以及联系案例运用理论的能力 3.公共部门管理和私人部门管理的区别 政治权威——经济权威 多元制衡——自主性 公共利益——私人利益 法的支配——意志支配 政府——市场

新公共管理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借鉴意义

新公共管理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借鉴意义参考 一、新公共管理(公共管理论文)的基本内容 与传统的以威尔逊、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和以韦伯的科层制理论为基础的官僚制的行政管理理论不同,新公共管理思想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不强调利用集权、监督以及加强责任制的方法来改善行政绩效,而是主张在政府管理中采纳企业化的管理方法来提高管理效率,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来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强调公共管理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来改善行政绩效。由于严格说来,新公共管理尚未形成一种单一的理论,而只是一种理论思潮,所以我们在此将其称为一种“思想”而不是一种“理论”。根据西方行政学者P·格里尔、D·奥斯本和T·盖布勒等人的论述,新公共管理主要有如下思想: 1.政府的管理职能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与在传统公共行政管理中政府只是收税和提供服务不同,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在公共行政管理中应该只是制定政策而不是执行政策,即政府应该把管理和具体操作分开,政府只起掌舵的作用而不是划桨的作用。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缩小政府的规模,减少开支,提高效率。“掌舵的人应该看到一切问题和可能性的全貌,并且能对资源的竞争性需求加以平衡。划桨的人聚精会神于一项使命并且把这件事做好。掌舵型组织机构需要发现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划桨型组织机构倾向于不顾任何代价来保住‘他们的’行事之道。”[1](P12)因此,有效的政府并不是一个“实干”的政府,不是一个“执行”的政府,而是一个能够“治理”并且善于实行“治理”的政府。 2.政府服务应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新公共管理从公共选择理论中获得依据,认为政府应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从而改变了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重新进行了定位。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的社会职责是根据顾客的需求向顾客提供服务。“市场不仅在私营部门存在,也在公共部门内部存在。当市场在公共部门出现时,我们通常称之为系统,如教育系统、职业训练系统、心理卫生系统。但它们都是市场,就同金融(金融论文)系统、银行和保健系统一样都是市场。如果我们把市场导向的思想应用到我们的公用系统上去,我们就能取得伟大的成就。”[1](P288)于是在新公共管理中,政府不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封闭的官僚机构,而是负有责任的“企业家”,公民则是其“顾客”或“客户”。“企业家”在新公共管理思想中有其特殊的含义:并不是会做生意的人就是企业家。企业家把经济资源从生产率和产出较低的地方转移到较高的地方,企业家运用新的形式创造最大限度的生产率和效率。因此,企业家式的政府应该是能够提供较高服务效率的政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服务应该以顾客需求或市场为导向。只有顾客驱动的政府,才能提供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并促进政府的服务质量的提高。因为这将使竞争进一步发展,不是政府管理人员选择服务提供者,而是政府管理人员让公民选择服务提供者。企业虽

公共管理改革与发展

课程名称:公共管理改革与发展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掌握公共管理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综合运用公共管理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评价西方国家行政改革具体实践,分析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 考试的学科范围主要包括:西方行政改革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西方主要国际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西方国家行政改革主要模式,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理论对中国的启示,中国行政改革的历史过程、主要特征,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措施和经验。 二、考试的内容 1.基本概念:行政改革、机构改革、公共选择、新公共管理、治理、市场配置、非市场配置、新公共服务、官僚制、公共服务的民营化、市场化政府、解制政府、企业家式政府、重理政府、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弹性化政府、参与式政府、政府再造、服务型政府、内源式行政改革。 2.行政改革的基本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的作用和缺欠,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治理理论,公共服务理论,后现代行政理论,公共行政的民主化,公共行政的民营化,公共服务的企业化,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公共服务的信息化,西方政府改革与政府创新,西方政府改革的主要模式,政府再造的主要内容,服务型政府的主要内容,当代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和趋势,行政改革发生的国际原因和国内原因,行政改革的主要类型,能政府的主要特征和内在矛盾,

政改革的基本原则,行政改革的目标和方式,计划经济时期政府职能配置的主要特征,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公共服务及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内涵和特征,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现实意义,发展中国家行政不善的主要表现和原因,内源式发展的主要内容和内源式的行政改革,现代公共行政的基本价值定位,现代公共行政价值观的载体,政府职能的合理定位与职能结构的调整,我国政府职能的重新设计,政府职能市场化与社会化的涵义,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的影响和作用,中央与地方关系基本模式。 3.结合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分析中国的改革实践。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机制。联邦分权制中央与地方关系模式的共同特点,转型期我国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存在的主要问题,处理转型期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新公共管理理论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启示,新公共服务对中国政府改革的启示,西方改革实践对我国公共服务生产模式再造的启示,西方公共服务市场化对我国公共服务的启示,我国现代公共行政的基本价值定位,现阶段我国政府职能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快政府职能转换的基本思路与框架。 三、考试题型考试的题型 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目前中国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 篇一:现代中国社会面临的5个主要的公共管理问题 1、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而来的养老保险问题,目前“以房养老”即 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这一养老模式的推行出现困局。如何健全养老 服务政策成为公共管理的一项难题。数据显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中人口 老龄化最严峻的国家。截止到20XX年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 亿,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这一数字将突破3亿。我国面临的养老压力 空前沉重。然而与之相对的是,我国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市场发育不完善。 此外,养老服务的扶持政策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也成为养老服务业快 速发展的瓶颈。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65岁及以上老年 人口从1990年的6299万增加到20XX年的8811万,占总人口的比例由5.57%上 升为6.96%,目前中国人口已经进入老年型。性别间的死亡差异使女性老年人成

为老年人口中的绝大多数。预计到204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 例将超过20%。同时,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正以 每年5%的速度增加,到2040年将增加到7400多万人。 有选择性的以房养老 交了养老保险金,为什么还要以房养老? 其他配套设施跟不上 (4)农村没有房子的如何应对 首先,“以房养老”尚需相关制度支撑。“以房养老”能够在欧美国家发展 起来,主要因为这些国家以完备的法律法规,规范“以房养老”交易行为,保障 金融机构与养老主体的合法利益,激发了市场的信心和活力。 而中国尚缺乏相关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撑,因此这种市场交易还存在许多不 确定性。无论金融机构还是老人都不敢轻易参与进来。 其次,“以房养老”还需完善资源配置。“以房养老”的一个前提是,养老 主体将住房抵押给银行后,可以凭借交易资金享受到较好的养老服务。但是,目

公共管理学复习资料

1、为什么说政府是公共管理主体的核心? 2、简述公共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3、从“公共性”的本质涵出发,简述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4、相对于传统行政管理而言,现代公共管理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5、简要比较P-途径和B-途径两种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 6、简述公共物品理论主要观点及其对公共管理学研究的影响。 7、简述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公共管理学研究的影响。 8、简述新制度经济学及其对公共管理学研究的影响。 9、试述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1、简述公共管理主体的主要特征。 2、为什么说政府是公共管理主体的核心? 3、如何理解公共管理主体多元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4、公共管理主体多元化具有何种重要的现实意义? 5、简述政府在发挥执行职能时如何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6、简述政府监控职能及其主要容。 7、简述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 8、简述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社会功能。 9、试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基本容。 10、从政府失灵的原因分析中国转型时期政府职能调整思路。 11、从政府失灵的原因分析中国转型时期政府失灵防和治理的思路。

1、简述权力和权利的区别和联系。 2、简述公共权力的本质特征。 3、简述社会权力与国家权力的关系。 4、简述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权力来源。 5、试比较集权制和分权制的优缺点。 6、简述公共责任的性质及其主要容。 7、分析公共权力异化的原因,并阐述公共权力制约机制建设。 8、试述公共权力制约手段的具体容。 第四章 1、简述公共物品公共供给低效率的原因。 2、自然垄断行业具有什么特点? 3、西方国家对自然垄断行业放松管制的原因是什么? 4、简述公共物品供给方式的选择。 5、简述宏观经济调控中需求管理政策的主要容。 6、简述政府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容。 7、简述政府规制及其特征。 8、简述政府规制与宏观调控的区别和联系。 9、试述政府规制的主要容和方法。 10、试述传统政府规制方法的局限性及激励性规制方法的创新。 第五章 1、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涵义。 2、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公共管理的理论源流与变革

公共管理的理论源流与变革 郭正林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摘要:通过“新公共管理运动”而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范式中分化出来的“公共管理”,体现了一种新的理论范式整合。传统的公共行政,以韦伯的官僚制来破解庇护主义,以 政治/行政分开来化解政党分肥,以文官制度来建构行政组织的基本规范,以泰勒主义来保 证效率行政的主导地位。这种行政改进逐渐变成公共行政中的教条主义。结果,官僚制成 了官僚主义的代名词,政治/行政两分成了“两张皮”,文官制度变成了文牍主义,效率主导变成了缺乏效果的效率。求解这些疑难导致了传统公共行政范式向“新公共管理”范式的转移。而突出公共性、现代性和综合性的公共管理的理论建构,就是以公共行政为底色而 对新公共管理或管理主义、政策分析以及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公共治理理论的一次理论整合。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共行政;理论范式 在20世纪大部分时期,对政府组织、行政过程以及公共部门的研究,都是在冠之以 “公共行政”(publicadministration)的这个学科中进行的。20世纪70年代,作为公共行政学一部分的“公共管理”(publicmanagement) 成了本学科一个兴奋点。这时,“公共管理”研究的实际内容主要是公营部门(publicsector)的组织结构、管理方法和技术。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国家逐渐形成了被称之为“新公共管理”的学派。这个学派企图取代长期处于主流地位的公共行政学,并把过去的公共行政学视为“传统公共行政”。 MPA(公共管理硕士)教育在全国的开展,使“公共管理”这个外来术语在国内流行起来。然而,国内学界对“公共管理”的界定存在很大的分歧,有的认为公共管理就是“publicadministration”(公共行政),有的认为“公共管理”是“pu blicmanagement”(公共管理)。这种分歧已经影响到国内公共行政或“行政管理”学科的发展方向。要把握公共管理的基本内涵和理论来源,有必要考察从公共行 政到公共管理的理论演变过程。 一、传统范式 19世纪末期,西方行政面临基本的问题:一是行政系统靠个人效忠性的“庇护—依附关系”来维持,由此滋长了裙带关系和官场腐败;二是公务人员的职业生涯缺乏保障,吸引不 了社会精英的加入,导致行政能力和效率的低下;三是政党分肥制度的严重影响,受政党竞 选胜负所左右,行政人员与选举官员共进退,导致行政系统的周期性震荡,政府政策难以连 续地、有效地执行。 早期行政存在的三大弊端,促使西方学者寻求治本之策。他们所找到的治本之策就是公共行政学所确立的四大基本原则,即官僚制(bureaucracy)、政治—行政分离

《公共选择理论对中国公共管理的几点启示》

《公共选择理论对中国公共管理的几点启 示》 公共选择是当代西方新兴的一种理论,它强调用经济的手法来分析政治问题,对公共领域的各种复杂现象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本部分内容试图借助于这一分析工具对当今中国的公共经济、公共政治以及公共文化三大领域作一次系统的分析,以期能为中国未来的走向提供一点参考。 一般认为,私人领域是通过市场交易得以组织的,公共领域则是通过政府规制才得以组织的。公共领域原则上要求通过一体化命令来组织服务,在这一过程中,所有人员都向一个执行长官负责。私人领域的协调通过市场体制实现,该体制通过竞争性购买和销售来治理经济关系。就中国的现状而言,由于长期以来事实上一直存在着"公家的"与"自己的"这种划分,并且"公家"一般总是排在"自己"之前,"公家人"本位主义由此形成并一直存有广泛的影响,因此,我国公共领域中的选择性问题就尤为突出和明显。 一、对我国公共经济领域的启示 公共经济不一定是一个排他性政府垄断经济。它也可以是-个混合经济,在其中私人也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但这一点在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忽视,表现出来的一个较为明显的后果就是公共服务、公共工程等公共经济项目由政府独自包揽,由此形成的公共经济领域的主体单元化格局暴露出了其生命力不强的弊病,这种弊病直到今天依然时不时发作。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就必须认识到,公共经济市场化

之路是我们所面临的选择。依据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自由经济理论的观点,市场具有重要的自我规范、自我治理的功能。斯密认为:在国家内,各个人为改善自身境遇自然而然地、不断地所作的努力,就是一种保卫力量,能在许多方面预防并纠正在-定程度上是不公平和压抑的政治经济的不良后果。这种政治经济,虽无疑会多少阻碍一国趋于富裕繁荣的发展,但不能使其完全停止,更不能使一国后退。如果一国没有享受完全自由及完全正义,即无繁荣的可能,那世界上就没有一国能够繁荣了。幸运的是,在国家内,自然的智慧,对于人类的愚蠢及不公正的许多恶影响,有了充分的准备,来做纠正,正如在人体内,自然的智慧,有充分的准备,来纠正人类的懒惰及无节制的不良后果一样。 公共经济由于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它在考虑经济运行效率的同时,还要考虑大量的诸如社会公平之类的非经济因素,其非市场决策的一面同私人经济相比更为突出,因而不可能将它与私人经济完全等同对待。在公共经济运行过程中,必然有代表“公家人”利益的政府公务人员的参与,而不可能完全或过多地交给私人或依托于市场。在我国,"公仆"原则将我国的政府公务人员看作是无私和超世俗的,他们始终代表公共利益,努力谋求社会福利最大化。在理想的"公仆"原则规治之下,公共经济领域之中是不可能出现违背公众利益的寻租现象的。但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公共工程招标过程中出现的大量的寻租现象便是佐证。 二、对我国公共政治领域的启示

李国正MPA硕士研究生课程大纲:公共管理

硕士研究生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 公共管理 英文名称(英文):Public Administration 课程编码:5150111203 开课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 授课对象:MPA学员 任课教师:李国正 学时:48 学分:3 开课学期:2015-2016年度第一学期考核方式: 平时作业累加计算与期末考试计分相加方式 先修课程:无 课程简介: 一、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课程的基础课,涉及公共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等方面。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理论、概念和方法去分析与解决公共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力图培育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一种在处理公共事务过程中“以公共利益为最高原则”的价值观,以及在处理公共事务过程中应该表现出来的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创造能力、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1.课程主要内容 公共管理是一门研究政府和市场关系,以及研究政府如何通过行政、经济、管理、法律等手段和途径履行职能,进而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的一门学科。 公共管理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共管理发展历程、公共管理代表人物及主要理论、政府与治理、组织与协调、领导与战略、政策制定与执行、公共预算与财政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部门信息管理、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公共危机管理、法治与监督、公共责任与伦理、公共管理改革与发展等内容。2.课程具体安排

三、实验、实践环节内容与要求 1.要求学员结合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公共管理领域的问题能够用相关理论进行分析 2.要求学员能够运用公共管理理论分析国外内重大公共管理治理方面的问题。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一)建议教材 李国正主编.公共管理学(第二版).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竺乾威主编.公共行政学(第三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二)参考书目 【澳】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美】戴维·罗森布鲁姆等.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新公共行政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美】戴维·奥斯本等.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撰写人:李国正 学科责任教授签字: 学位分委员会主席签字: 学院主管研究生教学院长签字:

公共管理学基础必备知识

公共管理学基础必备知识 第一章 1.何谓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具有哪些基本特质? 答: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从而达到提升政府绩效和服务品质的目的。 公共管理具有公共性、社会性、管理性。 2.新公共管理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答:新公共管理的内涵包括七个要点:①即时的专业管理。②标准明确与绩效衡量。③强调产出控制。④转向部门分权。⑤转向竞争机制。⑥强调运用私营部门的管理风格、方法和实践。⑦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 新公共管理的特征:①采取理性途径的方式处理问题。②重新设计组织结构。 ③改变组织结构。④依据经济、效率、效能等标准来衡量组织成就。⑤改变现行的政策。⑥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技术。⑦试图建立一种弹性、回应性以及学习的公共组织。⑧以契约关系来取代传统的信托关系。 3.公共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管理技能? 答:①技术性技能。②人际关系技能。③概念化技能。④诊断技能。⑤沟通技能。 4.有效公共管理者应具有哪些基本的特质? 答:①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是一个良好的自我评估者。②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是不令人讨厌的。③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追求美好的意志与周全的政治感觉。④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耐心。⑤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多样化

的工作经验。⑥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以民众为导向。⑦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擅长于分析与思考。 第二章 1.什么是公共组织?公共组织具有哪些基本的特点? 答:所谓公共组织,从广义上而言,凡是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服务社会大众,以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都可以成为公共组织。从狭义上来看,乃是指行使行政权,达成公共目的的组织。 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①公共组织是以追求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②公共组织的活动受法律法规的限制并具有法律的权威。③公共组织权威的割裂。④公共组织受到高度的公共监督。⑤公共组织间的相互依存性。⑥公共组织的政治因素的考虑。⑦公共组织的目标大多模糊不清且不易测量。⑧公共组织的独占性。⑨公共组织行为具有强制性。 2.什么是公共组织的层级化?层级化的优点是什么? 答:公共组织结构的层级化,即纵向结构。它是指公共组织内部,按上下层级关系有序构成形式。公共组织结构层级化的优点:权力直线分布,权力链清楚,利于政令统一和指挥统一;权力集中,层层节制、上下隶属关系清楚,有利于信息传递和监督;在层级化下,组织目标明确,分工明确,工作程序明确,有利于调动下属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层级化是公共管理效率化的有力保证。 第三章 1.什么是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有哪些基本的特征? 答:战略管理可视为管理者有意识的政策选择、发展能力、解释环境,以集中组织的努力,达成目标之行为。也可以被界定为:制定、实施和评价使组织能够达到目标的、跨功能决策的艺术或科学。 战略公理的基本特征:①战略管理是未来导向的。②战略管理着重于较长远的、总体的谋略。③战略管理是一个组织寻求成长和发展机会及识别威胁的过程。

东财《公共管理学》在线作业及答案

东财《公共管理学》在线作业(一)答案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的是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 中国政府间关系的治理模式是一种传统的模式,这种政府间关系模式称为()。 A. 市场模式 B. 平等模式 C. 等级控制模式 D. 分权模式 满分:4分 2.英国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源地之一。1979年()上台以后,英国保守党政府 推行了西欧最激进的政府改革计划,开始了以注重商业管理技术、引入竞争机制和顾客导向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改革。 A. 梅杰 B. 布莱尔 C. 里根 D. 撒切尔夫人 满分:4分 3.在英国,现代国家预算最初萌芽干()世纪,表现为由骑士和贵族组成的“大 议会”对国王财政权的剥夺。 A. 11 B. 12 C. 13 D. 14 满分:4分 4.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为摆脱教会、地主、城镇行会对经济活动的控制,确立 新型的市场秩序,打破地方封锁,扩大国内市场,对外扩张,促进外贸,人们一般强调()的干预作用,这在重商主义经济理论及其政策主张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A. 市场 B. 国家 C. 军队 D. 发达国家 满分:4分 5.政策监控不包括()环节。 A. 评估 B. 监督 C. 控制 D. 调整 满分:4分 6.税收是当今各国最主要的公共收入形式,公共收入中()以上来自税收收入。 A. 60%

B. 70% C. 80% D. 90% 满分:4分 7.最近一次政府机构改革,也是规模宏大、意义深远的变革在()年。 A. 1988 B. 1993 C. 1998 D. 1999 满分:4分 8.当代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潮特别是()首先对政府失败问题进行较系统的 研究。 A. 古典学派 B. 新古典学派 C. 保守主义学派 D. 公共选择学派 满分:4分 9.公共管理学是对公共组织尤其是()如何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等管理活动及其 规律的研究。 A. 个人 B. 企业 C. 政府组织 D. 营利组织 满分:4分 10.英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公共部门生产力进行测定,到80年代在中央各 部门进行持续数年的大规模的(),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较成熟完善的绩效评估机制。 A. 雷纳评审 B. 经验式调查 C. 财务管理新方案 D. 政府绩效与结果法 满分:4分 二、多选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1.下列属于纯公共物品的有()。 A. 国防 B. 公共安全 C. 外交 D. 环境保护 满分:4分 2.西方各国政府改革的背景和原因有()。 A. 经济和政治因素 B. 石油危机之后的经济衰退 C. 经济全球化

(完整word版)《公共管理学》陈振明版第九章

第九章公共经济管理 1 行为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2 相适应的财政类型。 3 ②贯穿包括计划、资源取得、分配、监督等环节在内的全过程 ③是项技术性活动 ④技术多元 ⑤目的是为了保证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得到最大限度履行 4、公共财政管理的地位 (1)是对公共资源进行直接管理,在政府管理中具有核心地位 (2)西方,公共财政的政治背景使公财管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重要舞台之一 (3)变动性大,较其他领域更具活力 (4)近三四十年,公财管的每一次变革都成为公共管理变革的先导 5 ( ①侧重政治概念来看:政府依据法律有计划地对预算资金的筹集、使用进行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等管理活动。 ②侧重行政概念来看:政府依据法律对预算进行编制、执行和决策的管理活动。 (2 ⑤绩效预算模式。 把握三点:①绩效评估的精确化。②放权以使项目管理者成为绩效责任人。③把绩效当作改善业绩的手段。 (3 6 A 固定性三大特征。 (1)税收管理的核心:实现公平征税和税收效率。 ①公平征税:坚持同等税收待遇原则、坚持支付能力原则、坚持受益原则。 ②税收效率来自于与缴纳方:a、税收意味管理成本与遵从成本的最小化; b、税收效率意味着税收超额负担的最小化。 (2)全球性的税制改革:①强化税务管理,简化征管手续,降低税收运行成本; ②治理税务腐败。 B (1)政府收费包括:①使用者费――直接费、公共事业特种费、特许费。②规费――行政规费、司法规费。(2)政府收费管理需注意的问题:①确定课税还是收费;②如何有效收费;③合理确定收费水平;④防止乱收费。 C (1)类型: 按发行地域:内债和外债。

按发行机构地位:中央公债和地方公债。 按偿还期限:短、中、长。 按是否允许上市流通:自由流通公债、非自由流通公债。 (2)公债作用: ①增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能力; ②弥补赤字,维持政府收支平衡,包括长期平衡和短期平衡; ③为一定时期内的特定公共投资项目筹集资金。 (3)发行方式:公募法、包销法、公卖法。 (4)趋势:①保持一定公债发行规模,防止债务依存度过高,债务风险增长; ②在不助长经济波动的前提下,促使公债利息成本最小化; ③调整债务结构,增大长期公债的比例,延长政府债务。 7 A、公共支出管理的目标:财经纪律、根据政策重心配置资源、良好的运作管理。 (1)在实现经济与财政目标方面:宏观经济稳定;有效的预算。 (2)管理目标方面:财经纪律、提高效率、项目与工程管理、财务披露。 (3)符合公共利益要求目标方面:透明度、责任制、重视顾客。 (4)政治相关目标:政治上的可接受度、公众参与。 B (1)购买性支出的范围:投资性支出、教科文卫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 (2)政府采购管理:最为重要的购买性支出手段。 工程或服务的活动。 ②政府采购的主体:主管机关、采购机关、中介机关和供应商。 ③模式:分散采购、集中采购。 ④基本方式:竞争性招标采购、有限竞争性招标采购、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单一来源采购。 C 贫困的社会成员提供保障其基本生活的支出,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且、社会优抚、 社会福利。 (2) 贴息、税式支出和其他补贴。 8 (1)公共财政管理尚未得到全社会足够的重视: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因缺乏有效的操作管理手段而得不到根本落实。(2)预算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矛盾: ①在编制方法上,仍普遍采用“基数法”,由于各基数具有“刚性”,并不能真空反映实际情况; ②在编制程序上,采用公历年制,使预算方案的批准滞后于实施约一个月。 (3)公共收入管理不尽合理: ①税收征管成本偏高; ②税费没有科学区分; ③公债管理权过度集中,地方政府未被赋予举债权,地方财政的潜在风险增大。 (4)公共支出亟须规范:政府采购缺乏统一的操作规范。 (5)公共财政管理法律制度不健全 9

[公共管理,中国]探究西方新公共管理改革对中国借鉴

探究西方新公共管理改革对中国借鉴 前高:在针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之前,有必要将新公共管理进行一定的分析。从传统的西方公共管理的角度来说,传统的公共管理具有官僚的气息,而且,在传统的公共管理学中,威尔逊和}古德诺的政治和行政在其中起重要的作用,而且韦伯的科层制理论也在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止是因为这些理论基础的存在,才使得传统的公共管理与新的管理思想有所不同。新的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是一种管理理论和方法,其中包括现代经济学、私营企业等,而且,在这种新的公共理论的思想中不存在以权进行监督、强权负责等强势的方法对政绩进行改善。新的公共管理的思想是一种以公平公止的方法来提高政绩的,具体来说就是以企业化的管理方法,使企业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以提升效率,这种竞争式的管理,不仅仅在质量上可以达到要求,而且在水平上也满足了顾客的需求。 一、新公共管理 与传统的强权公共管理相比,新的公共管理的思想是在比较民主的基础上进行的竞争机制,这种思想使得政府的政绩在顾客的需求下不断的提升。但是从某一方而来说,这种思想并没有形成固定的规模,只是一种思潮,所以也只能将这种思想哲时定位一种思想。下而,木文将针对新公共管理思想进行具体的分析: 首先,从政府的管理职能上来看,政府要对自己进行定位,只能起到引导的作用。从传统的公共行政的管理中来说,政府不仅仅发挥了了领导的功能,还实行了执行的功能,即收税以及提供服务。而新的公共行政管理思想体现更多的是领导功能,即制定相关的政策,也就是说,在新的公共行政管理思想下,政府将管理以及执行的事务予以分离,这样不仅仅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了政府的开支,而且还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效率。而且,只有政府将自己定准了位,才能精会够聚神的将一件事情做好,才能够做到人心所向,才能够达到最终的目标。 其次,政府要时刻以市场作为向导。只有将市场作为向导,才能够在第一时间将市场的资料得到手,才能够获得准确的数据,进而为市场和顾客进行更好的服务,进而提高政绩。从小的层而上来说,就是要将企业的发展需求和人民的需要作为向导,因为只有在第一时间满足t企业的发展和人民的需求才能够使得国家的发展更快,发展的更好。第三,竞争机制的思想在公共管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观念里,私营企业和垄断阶级是政府的贵宾,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得广大的公民无法得到满足,也就造成了政府政绩的低下。而新的公共管理的思想则认为,将竞争机制运用到公共管理之中,使得竞争机制取代垄断,使得竞争机制扩大公民参与的宽度,所以,这种思想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得更多的企业和公民参与进来,从而加大了竞争。止是由于竞争的激烈,才使得政府的效率得以提高。 二、西方新公共管理改革对中国的借鉴影响 具体来说,西方的这种新的公共管理的思想是在一定的社会发展环境下的产物,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西方的发展。对于处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中国的经济体制随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止在向市场经济不断的转型。从中国的国情来看,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时间虽短,却有很大的成就,这不仅体现在世界各国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认可和认同上,还表现在中国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上。但是,在此基础上,政府怎样进一步的发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

公共选择理论对中国公共管理的几点启示

【摘要】公共选择是当代西方新兴的一种理论,它强调用经济的手法来分析政治问题,对公共领域的各种复杂现象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本部分内容试图借助于这一分析工具对当今中国的公共经济、公共政治以及公共文化三大领域作一次系统的分析,以期能为中国未来的走向提供一点参考。 一般认为,私人领域是通过市场交易得以组织的,公共领域则是通过政府规制才得以组织的。公共领域原则上要求通过一体化命令来组织服务,在这一过程中,所有人员都向一个执行长官负责。私人领域的协调通过市场体制实现,该体制通过竞争性购买和销售来治理经济关系。就中国的现状而言,由于长期以来事实上一直存在着"公家的"与"自己的"这种划分,并且"公家"一般总是排在"自己"之前,"公家人"本位主义由此形成并一直存有广泛的影响,因此,我国公共领域中的选择性问题就尤为突出和明显。 一、对我国公共经济领域的启示 公共经济不一定是一个排他性政府垄断经济。它也可以是-个混合经济,在其中私人也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但这一点在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忽视,表现出来的一个较为明显的后果就是公共服务、公共工程等公共经济项目由政府独自包揽,由此形成的公共经济领域的主体单元化格局暴露出了其生命力不强的弊病,这种弊病直到今天依然时不时发作。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就必须认识到,公共经济市场化之路是我们所面临的选择。依据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自由经济理论的观点,市场具有重要的自我规范、自我治理的功能。斯密认为:在国家内,各个人为改善自身境遇自然而然地、不断地所作的努力,就是一种保卫力量,能在许多方面预防并纠正在-定程度上是不公平和压抑的政治经济的不良后果。这种政治经济,虽无疑会多少阻碍一国趋于富裕繁荣的发展,但不能使其完全停止,更不能使一国后退。如果一国没有享受完全自由及完全正义,即无繁荣的可能,那世界上就没有一国能够繁荣了。幸运的是,在国家内,自然的智慧,对于人类的愚蠢及不公正的许多恶影响,有了充分的准备,来做纠正,正如在人体内,自然的智慧,有充分的准备,来纠正人类的懒惰及无节制的不良后果一样。 公共经济由于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它在考虑经济运行效率的同时,还要考虑大量的诸如社会公平之类的非经济因素,其非市场决策的一面同私人经济相比更为突出,因而不可能将它与私人经济完全等同对待。在公共经济运行过程中,必然有代表“公家人”利益的政府公务人员的参与,而不可能完全或过多地交给私人或依托于市场。在我国,"公仆"原则将我国的政府公务人员看作是无私和超世俗的,他们始终代表公共利益,努力谋求社会福利最大化。在理想的"公仆"原则规治之下,公共经济领域之中是不可能出现违背公众利益的寻租现象的。但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公共工程招标过程中出现的大量的寻租现象便是佐证。 二、对我国公共政治领域的启示 在中国的政治领域中,由于政治领域中的约束规则本身不够健全以及"公仆"的"好人"定位,所以相应的情形是政治领域中的决策者约束机制不够明确,这事实上造成了一种人为的分化或者说一种人为的不平等一处于强势的政治家与处于弱势的民众。这里必须指出的是,中国的政治机制本身的设计是非常科学的: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政治机器的核心负责国家意志的决定和表达;人民政协为国家意志的合理表达提供参考意见和咨询;人民政府负责实施与执行;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负责秩序的维护与补救;人民军队负责维护国家安全。而由一方面作为中国民众利益的最忠实的代表者,另一方面其本身又是产生于民众之中并和民众血脉相连的中国共产党负责统筹全盘,这为政治机器提供了最好的指挥和协调,可以最大化地将社会偏好转化为国家意志。可以这样说,就政治权力的配置与分工制衡而言,在战略设计上,我们是无可挑剔的,我们的问题是,就各个具体细节上的约束规则而言,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亟须解决。这需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逐步完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设法提高我国国家公职

公共管理学

第四部分(9~10章) 一、名词解释 1、组织形象 2、自我期待形象 3、社会实际形象 4、虚拟政府 5、电子政府 6、公共管理机构再造 7、组织结构扁平化 1、组织形象——一定的组织机构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相对稳定的地位和整体印象,具体表现为社会公众对组织机构的全部看法、评价和整套要求及标准。 2、自我期待形象——公共管理机构期望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具有的对自身的全部看法、评价和标准。 3、社会实际形象——社会公众及社会舆论对公共管理机构的真实看法和评价。 4、虚拟政府——以国际网络技术为基础,联结政府机关内部现有和正在建设的网络,并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电子邮件、数码电视等技术形成的一个广泛联结的新的政府模式。 5、电子政府——政府从网络上获取信息,推进“网络信息化”;政府信息服务,即政府在网上设有自己的同站和主页,向公众提供非保密政府信息的检索服务,以使“政务公开”;电子化的政府服务,建立网上服务系统,使政务在网上与社会公众互动处理,即“电子政务”;使“政府采购电子化”,即电子商业

用于政府。 6、电子政务——是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来提高政府的效率和效能,使公众更加容易得到政府的服务,让更多的公众可获得信息,促使政府对公众更负责任。 二、简答题 1、公共管理机构组织形象有哪些类型? 2、公共管理机构组织形象有什么作用? 3、政务公开的含义是什么? 4、电子政府有哪些主要的应用领域? 1、公共管理机构组织形象有什么作用? 答:公共管理机构组织形象在公共管理活动中有着重大的意义。具体表现在:(1)良好的公共管理机构形象为公共管理创造良好的公共关系软环境。公共关系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主要地表现为公众的舆论及其变化情况,而舆论中稳定的东西就是公共管理机构的形象。这就表明良好的形象实际上是公共关系环境状况的指示器和信号灯。(2)良好的公共管理机构形象有利于充分调动公共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齐心协力地去完成公共管理目标。形象好并能给员工创造良好工作条件的组织,人们都会趋之向往,这就为保留相吸引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3)良好的公共管理机构形象有利于得到各方面公众对相应的公共管理项目的支持。公共管理涉及的是各种公共事务,它需要有关各方面公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才能变成现实。而公众的支持程度同他们对公共管理机构以及相应的项目和管理目标的评价是密切相关的。支持力的大小反映公众对公共管理机构的信任程度,而支持的原因却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公众对公共管理机构和人员及其行为、政策的评价。 2、政务公开的含义是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