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关系研究复习材料

公共关系研究复习材料

公共关系研究复习材料
公共关系研究复习材料

公共关系研究複習材料

1.公共关系学属于什么学科?对于这一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论。这种争论出现在

公共关系发展较早的西方国家,也发生在公共关系起步较晚的中国,而且,至今这种争论还没有任何停止迹象。

2.根据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的观点,"范式"是指被特定领域的成员认可

的信仰、价值观和技巧等相关体系的科学模型。

3.詹姆斯·格鲁尼格(James E. Grunig)和乔恩·怀特(Jon White)所指出的那

样"科学也只是一种人类的特殊行为,人们会把自身的主观意识渗透到思考和观察的过程当中。"

4.没有一种模式是全能的,……我们选择那些最适合解决我们手边问题的模

式。如果没有任何模式能符合这种要求,那么研究者最好去修正现有的模式,甚至发明一种新的模式。"

5.公共关系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作为一门艺术,具有很强的文化特征。

6.传播学派在公共关系所有学派中是历史最为悠久的。

7.传播学派最为重要的特点是"以媒介为公关舞台中心"。

8."巴纳姆效应"是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Bertram R. Forer)于1948年通

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

9."巴纳姆效应"的主要表现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

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

10."巴纳姆效应"也称为"星相效应"。

11.弗兰克·杰弗金斯(Frank Jefkins)认为:公共关系是指一个机构及其公众

为了达到相互理解的特定目标而进行的各种形式的传播沟通活动。

12.管理学派以组织管理为中心,把管理的重点放在组织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身

上,传播只是在管理过程中应用的手段,偏重的是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的方法。

13.传播学派是以媒介为中心,以宣传策略为关注重点,以扩大有效社会影响为

实现目的的主要手段,偏重大众传播的方法。

14.一般观点认为,传播学是公共关系的学术源头。

15.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科技哲学家唐·伊德(Don Ihde)则提出"三个身体"理论,

这一理论最早出现在他的《技术中的身体》(Bodies in Technology)一书。

16."三个身体"理论認為,人类的身体以肉体建构、文化建构和技术建构的三种

形式呈现。

17.陈钢將"三个身体"理论重新定義为生理身体、文化身体和技术身体。

18.麦克卢汉認為媒介是人的延伸。

19.公共关系的良好處理需要从人的动物性、社会性和符号性三个层面去解决问

题。

20.公共关系的最终目的是要在组织与公众之间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

21.公共关系就是:一方面把组织的想法与信息传播给公众;另一方面把公众的

想法与信息回馈给组织。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双向沟通,从而产生对称平衡的良好环境。

22.四种模式理论则是格鲁尼格和亨特(Hunt)在1984年首先提出来的"新闻代理

模式"、"公共信息模式"和"双向非对称模式"、"双向对称模式"

23.新闻发言人肩负两种职能:信息控制和信息开放。

24.李普曼指出,大众不能期待领袖人物向选民以理性对谈的方式来说明他们的

理念,那样既花时间也不能保证达到预期的效果。相反,这些领袖人物应该要求于感性,用简单的文字和图像激发公众的想象力,引导他们的情绪。25.新闻代理模式:也称"新闻炒作",是指雇佣新闻代理人,利用大众传播媒介

进行新闻宣传和制造轰动效应,传播特点为单向,目的是吸引公众的注意力、扩大影响、改善自身形象、推进个人或组织利益。

26.公共信息模式的最早倡导者是阿莫斯.肯德尔,其特性是公布组织的真实信

息,传播特点为单向,目的是让公众了解组织。

27.双向非对称模式的特性是手段强调科学方法,传播特点是信息不对称,目的

在于诱导和劝服公众接受组织的某种观点,并进而支持组织的行为方式。28.双向对称模式的特性是手段上主张平等对话,传播特点是双向交流,目的是

促进相互理解,并实现共赢。这种模式在公关协调中经常采用。

29.爱林(Ehling)认为,公共关系就是″冲突管理″,在本质上,只有双向对等

的公共关系才称得上是公共关系。

30.在政府强势的国家,媒介常常成为政府公共关系的御用工具,而在市场强势

的国家,资本成为控制媒介的重要力量。

31.董天策指出,从理论上说,新闻、公关、广告属于不同性质的传播形态,具

有各自的规定性,但实践上却具有密切的联系。它们协调前进,相互促进。

32.1998年罗杰斯和迪林把议程设置分为″媒体议程设置″、″公众议程设置″

和″政策议程设置″。

33.″媒介行动主义″有许多种解释,其基本意義为"积极主张充分利用传播媒

介手段来推进事态发展的行动理念和行为方式"。

34.″语艺学派″,也称为″语艺修辞学派″、″修辞学派″,以擅长语言修辞

的公关艺术著称。

35.柏拉图(Plato,427-347B.C)认为,虽然言辞非常有力量,但是,它的力量

呈现只有在尊重公众舆论和社会核心价值的情况下才有效。

36.托斯等人把公共关系理论分为语艺、批判及系统三类。

37.黄光国曾经指出,不同时空中的中国人之所以会表现出大同小异的社会行为

的"原型",主要原因可以归之于儒家思想的影响。

38.″符号人格理论″是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1944年在《人论》一

书中首先提出来的。

39.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学教授喻国明认为话语权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起

点。

40.公共关系场域中存在着各种立场不同的公众,面对互相矛盾的混合群体,语

言表达往往处在两难的境地,讨好一方必将得罪另-方。针对这种常见的公关情景,贝弗拉斯(Bavelas)和帕特·布尔(Peter Bull)等人建立和发展了一种"含糊理论"(Equivocation Theory)。

41.公共关系的管理学派中,最具影响力的是马里兰大学的公共关系教授詹姆

斯·格鲁尼格。

42.马海娟指出:公关公益性不是指为公众提供免费的福利,而是指它能够增加

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能为组织之外的其他社会成员带来经济和非经济收益。

43."羞涩悖论"是指一方面人们要用羞涩来显示自己的诚实,另一方面为了维护

自己的信誉又要掩饰羞涩。

44."博弈论"(Game Theory)亦名"对策论"、"赛局理论",被认为是一种处理竞

争与合作问题的数学决策方法。

45.基本上,"博弈论"是二人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分析与利用对方的策略,不断

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以达到取胜目的的理论工具。

46.公共关系管理学派的理论非常重视实效,因此致力于公共关系的策略性管

理,而策略的有效性,进一步促进了公关往这一方向发展。

47.管理学派关注管理结果,也关注管理过程。信誉是无形资产,是公关管理的

对象,而严格的过程管理与控制,是实现公共关系有效管理的必要手段。48.管理学派强调世界观对公关行为的影响,公关博弈理论、公关权变管理,都

涉及公共关系的伦理观。

49.公共关系的营销学派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层次上又被称为"整合营销传播

学派"、"社会营销学派"、"营销公共关系学派"。

50.公共关系学界一般都认定,这个学派的形成是以1993年舒尔茨等出版的《整

合营销传播》为标志。

51.《强势公关》作者伦纳德(Leonard Saffir)指出,在21世纪的企业里,公关

比广告更重要,一些重要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都来自公共关系领域。

52.美国西北大学是营销公关的重要发祥地,也是营销公关学派的一个学术重

镇。

53.德拉克(Peter Ferdinand Drucker)的观点認為商业企业存在只有两个基本

的功能,一个是营销,一个是创新。

54."社会营销" (Social Marketing)作为学术概念,是科特勒在1971年提出的。

55."事件营销" (Event Marketing)是公关营销的一个重要领域。通过设计或开

发一个"鲜活"的主题活动(如体育赛事、音乐节、庙会),以促进产品销售、推进公益事业、提升组织形象。

56."事件营销"包括"借事"和"造事"。

57."事件营销"与制造新闻有关联性,但前者以推销为直接目的,后者以获得宣

传报导为目的,两者侧重点有所不同。

58."事件营销"主要是利用话题市场进行的营销活动。

59.阿尔·里斯和劳拉·里斯所謂的"墙纸效应"是指广告的过度竞争已经在消

费者心里产生了强大的免疫力,形成了对广告视而不见、昕而不闻的反应机制。

60."公益营销"是指与非营利机构进行合作以相互受益的营销模式。

61."故事营销"就是企业利用演义后的企业相关事件、人物传奇经历、历史文化

故事或者杜撰的传说故事,激起消费者的兴趣与共鸣并提高消费者对品牌关键属性的认可度的一种营销方式。

62."防御性营销"采取的策略是增加顾客满意度,给竞争对手设置"关系壁垒"。

63."内部营销理论"是指组织内部存在着一个隐形的市场:任何一个人、一个团

队或部门,都同时拥有两种身份"供应者"和"消费者"。

64.丹尼尔·查密考尔分析"漏桶"原理後,認為在环境宽松时,如果企业不注意

维系顾客,顾客就会像漏桶里的水一样流走,这样,当买方市场形成时,企业就会受到惩罚。

65."一对一营销"的创始人是唐·佩甫(Don Peppers)和玛沙·罗杰斯(Martha

Rogers)。

66."一对一营销"针对"市场份额"提出了"顾客份额"的概念,认为顾客作为企业

营销活动的中心,应该受到更多的重视。

67.提高顾客关系保持力一般涉及以下四个步骤: "消费者价值评估"、"消费者

保持力测量"、"消费者流失理由确定",最后"制定改进计划"并履行相关行动。

68.形象学派的微观理论建立在"个人形象"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之上,利用了生物

学、心理学和文化学的方法。

69.美国社会学家欧文·高夫曼(Erving Goffman)1956年在他的《日常生活中的

自我展示》中借助了大量的戏剧场景和术语作为理论分析工具,探讨了普通人在日常生活的互动过程中如何塑造自己形象的若干规律。

70.哈伍德·蔡尔斯(Harwood Childs)就指出,公共关系仅是具有社会意义的各

类活动的名称而已。

71.社会学派研究发现,人有一种"趋社会性",这种特性是公共关系的理论基础。

72.从学理上说,人情是社会交往中产生的喜、怒、哀、惧、爱、恶、欲等情绪

反应。

73.高夫曼的"拟剧理论"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行为分为"前台"和"后台"行

为两种。

74."潜规则"是人们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生命力,并构成代代相

传的文化的-部分。

75.1997年,張雷从公共关系研究的需要出发,提出了"企业人格"的概念,认为

企业公共关系的形成与发展也是企业社会化和企业社会人格形成的过程。76.1979年,公关学者布鲁姆(Broom)和斯密斯(Smith)开了公关领域角色研究的

先河。

77.杜瑟(Dozier)的研究把公关人员角色简化为"公关管理者"和"公关技师"两

个主要角色,和"媒介专员"和"沟通联络员"两种次要角色。

78."社会责任投资"是一种特别的投资理念,即在选择投资的企业时不仅关注其

财务、业绩方面的表现,同时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在传统的选股模式上增加了企业环境保护、社会道德以及公共利益等方面的考虑,是一种更全面的考察企业的投资方式。这种投资方式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改变了社会。

79.关系学派,如奥拉斯基(Olasky)強調"私人关系"的重要性,並杏定公共关系

发展的四种模式理论。

80.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哈伍德·蔡尔斯(Harwood Childs)认为"公共关系是我们

所从事的各种活动,所发生的各种关系的通称,这些活动和关系都具有公众性,并且都有其补会意义。公共关系是为了公众利益,协调和修正我们个人和企业那些具有社会意义的行为。"

81.1967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想要描绘一个连结

人与小区的人际联系网時,做过一次连锁性实验,结果发现了"六度分隔"

现象。

82.根据邓巴理论,人们发现,"好友"上千的社交网站用户与"好友"较少的用户

实际交流的"好友"数量并无明显差别。人们可以拥有1500名社交问站"好友"

但只维持与现实生活中类似的大约150人的"内部圈子"。

83.互动的次数多、感情较深、关系亲密、互惠交换多则为强关系,反之则为弱

关系。

84.明茨伯格(Mintzberg)认为在一个政治文明的社会,组织的政治化对整个社

会有利,因为那些不能很好适应环境的组织会被政治扼杀。

85.科尔特纳把冲突和对抗进行系列化处理,叫做"斗争序列"。

86."大公关"的思想源头来自英国的桑德拉·奥利弗提出的"公关战略理论"。

87.生态学的女性主义主张,两性关系首先应该遵循人与自然的关系,女性的解

放也是人类的解放。基于这种思想,两性关系和谐就成为整个社会关系和谐的重要基础,这是一个必须承认的现实。

88.派非佛(Pfeffer)和萨兰西卡(Salancik)认为组织需要资源,然而为获得这

些资源,组织就必须与环境中控制这些资源的组织和群体进行互动。资源依颇性越强,关系的受控程度越高。在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受到环境的限制时。

它还可以通过兼并、合资经营、合作、发展和政治参与等手段改变原有不利的生态环境,形成自己有利的社会发展空间。

89.组织的环境变化可以分为两种诱因,一种是由于"外部引起的环境变化",还

有一种是"组织内部和组织行为"引起的环境变化。

90.儒家思想阐述的是一整套人文关系哲学。郝美田认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它

"以人伦、人道为中心,重视人的群体价值,这种‘重整体'的人学思想,习惯于从关系中体察一切,把人看成群体的分子,强调整体利益"。

91.公共关系的批判学派从两个方面入手,即自我批判和他者批判。

92.批判学派对公共关系的审视是多角度的,从政治经济到文化伦理,几乎无所

不包。

93.批判学派怀疑公共关系理论的科学性,他们认为,公共关系理论本身就是不

严谨的。所谓公共关系学只有观点没有理论,只有观念没有真理,因为公共关系的许多观念和理论并不是通过严格的实证得出的。

94.美国历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于1962年出版的《形象--美国假事件指南》

一书。该书是对形象学派的一个有力批判。他警告说:在民主社会,假事件很可能泛滥,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包括了制造假新闻的自由。该书的许多论点被批判学派的学者广为引用。

95.形象学派是遭遇误解和批判最多的一个学派。因为形象一词首先给人是一种

表面的东西,而形象学派主张,公共关系是塑造形象,那就更把形象看做一个可以随心所欲的东西。

96.皮罗塔认为公共关系为经济权贵的特权提供辩护和合理化解释。

97.广告性新闻也称有偿新闻,一般具有新闻要素,在新闻报导形式中塞进广告

性的某些内容。

98.关系价值理论的三种主要理论為:(1)关系价值金字塔、(2)关键联系人投资

矩阵分析、(3)关系光谱理论。

99.伯奈斯提出的公共关系的三项重要原则為:(1)公共关系是双向传播、(2)公

共关系工作不仅要聪明,还有直觉,更为重要的还是耍了解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相关知识、(3)公共关系应该使这个社会变得更好。

100."斗争序列"的六个发展阶段:轻微分歧、不同意见、纠纷、行动、诉讼、斗争和战争。

101."含糊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其核心思想为:当人们在被采访的过程中,如果处于两难境地---即每一种回答都有消极影响但又非回答不可时—往往就要使用含糊行为。

102.公司政治化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重大利益政治化;(2)竞争手段政

治化。

103.企业的"发展战略"主要经历了"生产战略"、"推销战略"和"顾客战略"

三个阶段。

104.孔德把妇女视为承担社会三大动力(智力力量、情感力量和物质力量) 105.公共关系理论可以分为″宏观理论″、″中观理论″与″微观理论″三个层次。关系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生活关系"、"工作关系"和"战略关系"。106."关系壁垒"包括"技术壁垒"、"情感壁垒"、"价格壁垒"、"消费者成本壁垒"。

107.模式是一个科学的概念,是指用简单的模型来描述真实的事物,以帮助人们把握认识的对象。

108."玻璃天花板" (Glass Ceiling)是指女性在工作中升级时遇到的一种无形的障碍,使人不能到达较高阶层的社会现象。

109.微观层次主要基于组织传播学的研究;

110.中观层次主要基于组织行为学的研究;

111.宏观层次则是基于组织社会学的研究。

112.卓越公关理论最有价值的成果是总结出了卓越公共关系的十大原则:

(1)公共关系人员参与组织战略管理。

(2)公关人员在组织的"统治集团"中有权或有向高层管理者直接报告的权

力。

(3)整合的公共关系功能。

(4)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管理功能独立于组织的其他管理功能。

(5)公共关系部门由一位管理人员而不是技术人员来担任领导。

(6)公关工作采用双向平衡的模式。

(7)内部传播沟通有一种平衡体制。

(8)担任管理角色和开展双向平衡公关工作的人员需要足够的知识背景。

(9)公共关系工作角色有多样性。

(10)有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113.1963年,约翰·马斯顿(John Marston)提出了影响深远的RACE(Research, Action, Communication, Evaluation)理论,即把公共关系管理的过程划分为调研、行动、传播、评估四个环节。

114.格鲁尼格对公共关系的定义中,有五个关键词"传播"、"管理"、"组织"、"公众"和"关系"。

115."趋社会性"是社会学家涂尔干早年创造的一个概念,它包括我们人类普遍具有的同情心、感激心、责任心、愧疚感、羞耻感、公正感等道德情感。

后来关于人的趋社会性,一直有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学科加以研究。116."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其科技优势,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目的,通过立法、制定繁杂的环保公约、法律、法规、标准和标志等形式对国外商品进行的准入限制。

117.關係的五种回报形式為"影响回报"、"整合回报"、"参与回报"、"形象回报"和"效果同报"。

118.兰诺维特认为"关系"有强关系和弱关系之分。並从"互动的频率"、"情感强度"、"亲密程度"和"互惠交换"四个维度定义了关系强弱。

119.英国牛津大学进化人类学教授罗宾·邓巴发现,人类智力只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约是150人。这就是"邓巴数"。

120.菲利普·科特勒和曼达克曾经论述了营销与公共关系的五种可能存在的关系模式:

(1)独立平等模式。

(2)营销为主导的独立不平等模式。

(3)公关为主导的独立不平等模式。

(4)对等且重合模式。

(5)整合模式。

公共关系学复习题

公共关系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上相当数量的公众所持有的共同意见、态度,指的是()。 A.时尚 B.价值观 C.舆论 D.性格 2.提出“5W传播模式”的美国传播学者是()。 A.拉斯韦尔 B.香农 C.布雷多克 D.麦库姆斯 3.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可将公众划分为()。 A.顺意公众,逆意公众,边缘公众 B.临时公众,周期公众,稳定公众 C.潜在公众,知晓公众,行为公众 D.受欢迎的公众,不受欢迎的公众,被追求的公众 4.在组织形象地位的测定中,属于最佳公共关系状态的是() A.高知名度、高美誉度 B.低知名度、低美誉度 C.高美誉度、低知名度 D.低美誉度、高知名度 5.在VIS中,应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多的要素是() A.标准字 B.标志 C.标准色 D.企业选型 6.在充分搜集、研究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列出演讲提纲,并且演讲时按照提纲进行演讲的是()。 A.宣读演讲 B.提纲式演讲 C.即兴演讲 D.背诵演讲 7.在公关传播中运用“名流公关”的作法,主要是想发挥舆论的()。 A、制约作用

B、监督作用 C、鼓动作用 D、指导作用 8.“我选择,我喜欢”属于()。 A.观念广告 B.实例广告 C.信誉广告 D.响应广告 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的,将它们全部选出并把它们的标号写在后面的答题纸上,错选或未选全匀不给分。) 1.现代公共关系产生发展的基本条件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B.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 C.传播手段和通讯技术D.尊重人的需要和情感经营 2.组织凝聚力主要表现为( )。 A.员工的满意度 B.员工的归属感 C.组织内部的价值观 D.组织内部的世界观 3.新闻稿的写作基本要求是( )。 A.主题突出 B.内容丰富 C.简明扼要 D.生动活泼 4.“公共关系就是百分之九十靠自己做得好”这句话意味着( )。 A.要以实际行动获取公众的了解和好评 B.在扎实的服务基础上搞好宣传建立形象 C.行动比空谈更有力 D.公关不必使用任何宣传手段 5.有些学者将手势分为( )。 A.固定手势 B.指示手势

公共关系的复习资料全

公共关系的复习题 有关公共关系的几种学说。 1公共关系的要素 答:任何公共关系都由社会组织、传播和公众三要素构成 “组织”和“公众”是公共关系的承担着,分别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和“客体”。这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是“传播” 而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即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组织与公众沟通交流的“双向性“是现代公关传播的本质特征 第四要素:公关环境 2 公共关系的三个层次。 答:○1公共关系状态 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由“社会关系状态”和“社会舆论状态”构成;是客观存在的。;既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也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结果。 ○2公共关系活动(实务) 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工作。 广义上:人们采取的任何去改善自己的公共关系状态的任何活动。如日常人际交往中的有礼貌、有涵养的沟通行为,如谦虚有礼、热情待人等。 狭义上:现代组织的一系列专业性、规范性较强的传播沟通业务,属于经营/行政管理的操作实务。公共关系学所研究的“公共关系活动”狭义上的。 ○3公共关系观念 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 不仅指导着公共关系实务工作的健康发展,而且渗透到管理者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 当人们自觉地意识到公共关系状态的客观性和公共关系活动的必要性时,便会形成特定的公共关系意识或公共关系观念 3,辨析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 答: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系。 从内容上看,组织的公关活动包括了组织中的个人与公众的关系,公众对象中也存在着许多个体的对象。 从方法上看,公共关系实务也包括了人际沟通技巧,即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和说服技巧。公关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交际素质与涵养。良好的个人关系必有助于

公共关系学综合复习资料

《公共关系学》综合复习资料 第一章现代社会的变迁与公共关系的形成、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关系之父”是() A.爱德华·伯尼斯 B.雷克斯,哈罗 C.艾维·李 D.卡特利普和森特 2、艾维·李的《原则宣言》提出的观点是() A.联络公众感情 B.公众必须被告知 C.一切为了公众 D.需求层次论 3、()是公共关系得以发展的物质条件,没有这一条件,公共关系不可能得以扩大 并向更高层次迈进。 A.商品经济的繁荣 B.政治民主的发展 C.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 D.民众意识的觉醒 4、世界上第一位把公共关系学带入大学校园的人是() A.艾维·李 B.伯内斯 C.卡特利普 D.哈洛 5、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业和一门学科,最早产生于() A.法国 B.奥地利 C.英国 D.美国 6、现代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的第一本公共关系专著是()。 A. 《公共关系学》 B.《舆论明鉴》 C.《有效公共关系》 D. 《公众舆论的形成》 二、多项选择 1、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条件包括() A.文化心理条件 B.军事条件 C.社会政治条件 D.经济发展条件 E.物质技术条件 三、判断题 1、现代公共关系传入我国大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 2、伯纳斯是第一位公共关系理论家。

3、现代公共关系传入我国大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 4、公共关系与商品经济存在着天然联系。商品经济越发达,市场竞争越激烈,公共关系活 动也就越重要。 5、公共关系概念首次出现是在1905年。 6、纵观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可见公共关系的学科化和职业化是同步的。 7、我国古代就有原始公共关系观念与活动。 四、简答题 1、中国公共关系事业目前存在那些主要问题? 六、论述策划题 1、结合你身边的案例故事,说明在现代社会社会组织和个人为什么要搞公共关系? 2、在公共关系的发展史上,几个划时代的代表人物各自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结合你个人的认识,谈谈中国当前的公共关系发展现状。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有着共同的活动对象是()。 A、媒介公众 B、顾客公众 C、政府公众 D、社团公众 2、评价社会组织好坏的指标是() A、知名度 B、美誉度 C、产品质量 D、服务质量 3、()是社会公众对一个组织机构的全部看法和评价,它通过公众的态度得以表现。 A.组织形象 B.组织信誉 C.公众态度 D.企业美誉 4、公共关系的实质是() A.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 B.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行政关系 C.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经济关系 D.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人际关系 5、大众传播媒介中,公众接受时有参与感的是( )

公共关系 复习题 单元五训练任务参考答案

单元五训练任务参考答案 一、知识训练 5.1单项选择题 1. 公共关系活动计划的基本原则中,计划性与(B)相一致。 A. 全面性 B. 灵活性 C. 连贯性 D. 独创性 1. 公共关系活动计划的基本原则中,全面性和(C)相结合。 A. 独创性 B. 灵活性 C. 重点性 D. 可操作性 3. 公共关系计划的目标不仅包括公共关系活动的总体目标,还应包括该目标细分之后的(A )以及由此构成的公共关系总目标系统。 A. 分项目标 B. 阶段目标 C. 部门目标 D. 目标公众 4. 对公共关系活动优化方案是为了要提高方案的(D )。 A.计划性 B.可行性 C.目的性 D. 合理性 5. 公共关系信息传播效果的最高层次是引起(C )。 A.公众注意 B.销量增长 C. 公众行为 D. 媒体曝光 6. 在界定目标公众时,组织主体也应根据自己的( C)确定组织的目标公众。 A.营销目标 B.传播目标 C. 公关目标 D. 实施目标 7.在公关沟通过程中,遇事不冷静、态度欠佳或者情感失控都可能会导致(D )。 A. 语言障碍 B. 观念障碍 C. 习俗障碍 D. 心理障碍 5.2多项选择题 1. 公共关系活动计划虽然各有侧重,一般应包含以下那几个基本要素(ABCDE) A. 背景资料介绍 B.计划的目标 C. 实施计划过程中的具体行动措施 D. 实施计划的方法 E. 目标公众 2.(ABCDE)是大多数国家的五大传播媒介。 A. 互联网 B. 报纸 C. 杂志 D. 电视 E. 广播 3. 公共关系活动中,需要支出的费用大体上有(ABCD) A. 劳务费与行政费用 B. 咨询与培训费 C. 广告宣传费与赞助费 D.专项资料费与实际活动费 4. 在公共关系实施过程中,常见的沟通障碍有(ABCDE)。 A. 语言障碍 B. 观念障碍 C. 习俗障碍 D. 心理障碍 E. 组织障碍 5. 公共关系活动评估的内容包括(ABCDE)。 A. 公共关系活动程序评估 B. 专项公共关系活动评估 C. 传播沟通评估 D. 公众状态评估 E. 公共关系实务及机构工作绩效评估 6. 公共关系活动实施阶段评估标准有(ABCD)。 A. 检查发送信息的数量 B. 信息被媒体所采用的数量 C. 接收到信息的目标公众数量 D. 注意到信息的公众数量 7.公共关系活动评估报告通常需要包括如下的格式(ABCDE) A. 封面 B. 目录

201609_《公共关系学》复习题库(机考)

公共关系学100%终考复习指导----判断题第一章 1. 公共关系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对) 2. 公共关系是一门专业性的理论科学。(错) 3. 公共关系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关系。(对) 4. 公众与组织之间不一定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错) 5. 美国学者香农提出了双向循环的传播模式。(错) 6. 公共关系的目标是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使其对产品产生好感,“让别人买我”。(错) 7. 广告并不等于公共关系,但是,公共关系工作可以采用广告的方式。(对) 8. 首要公众是指决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公众,他们对组织的生存、发展与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对) 9. 一般来说,低知名度、低美誉度这种状态是组织较为稳定和安全的状态。(错) 10. 1903年,艾维·李创办了一家公共关系咨询事务所,公开对外营业,才使社会上出现了公共关系职业。(错) 第二章 1. 引进西方的经验就可以推动中国的公关事业的发展。(错) 2. 有了发达的商品经济就会产生发达的公共关系。(错) 3. 艾维?李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宣传事务顾问所。(错) 4. 中国公共关系事业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发展起来的。(对) 5. 爱德华?伯尼斯出版了第一本公共关系著作《公众舆论之形成》,该书被视为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个历程碑。(对) 6. 近代公共关系的萌芽出现在19世纪30年代,以美国的“揭丑运动”为标志。(错) 7. 《原则宣言》的提出,标志着公共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是现代公共关系真正的开端。(对) 8. 卡特里普和森特在合作的权威著作《公众舆论之形成》一书中提出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错) 9. 1985年9月,复旦大学率先招生国内第一届公共关系专业的大学生,是公共关系教育走上了正规化的轨道。(错) 10. 2003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宣布,把每年的12月21日定为“中国公关节”。(错) 第三章 1. 公共关系完全是为组织营造生存、发展环境服务的。(错) 2. 产品形象是整个组织形象的基础。(对) 3. 公共关系90%靠自己做得对,10%靠宣传。(对) 4. 在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公众的消费行为主要是由消费者心理支配的。(对) 5. 从定义上来看,公共关系是组织与公共之间的一种双向传播活动。(对) 6. 对一个处于发展中的企业来说,塑造组织形象不是很有必要。(错) 7. 当代公共关系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就是组织形象符号化,便于公众理解和记忆。(对) 8. 企业与政府、事业单位不同,它需要面对两方面的公众。(错) 9. 公共关系管理过程中,组织只能提升组织成员的个人形象意识。(错) 10. 一个组织的形象是由产品、员工、机构、管理、文化等形象综合反映出来的。(对) 第四章 1. 一般认为,公共关系的人才培养,就是培养专才式的公共关系人才。(错) 2. 公共关系部是贯彻组织公共关系思想、实现公共关系目标的专业性机构。(对) 3. 公关人员的素质应该是性格、品德、智慧、教育和经验的组合。(错) 4. 技术型角色是公关部门从事专项技术的业务工作人员,他们是最普通的、最基层的公关人员。(错) 5. 侧重于公共关系传播功能的公共关系部应隶属于接待部门。(错) 6. 美国一份调查显示,拥有25人以上的公共关系公司为中型公司。(错) 7. 公关组织中的经理、部长、主任等担任着专家型公关角色。(错) 8. 按照相关理论研究,通常来说多血质气质的人更适合从从事公共关系工作。(对) 9. 优秀的公关人员需要具有开朗、有耐心、宽容的性格。(对) 10. 公共关系公司除了提供全部的公共关系服务之外,还提供专门技术性的单项服务。(对) 第五章 1. 在公关调查中,随机抽样法是一种准备率高,但又省时、省力、省钱的好方法。(错) 2. 组织的自我期待形象,是一个组织自我希望具有的社会形象。(对) 3. 开放式问卷的特点是答案比较规范,公众回答方便,结果便于定量分析。(错) 4. 公共关系宣传要尽量选用中性的词语,以显得平易近人,慎用最高级的赞语。(对) 5. 服务型公共关系模式以提供各种实惠的服务工作为主,目的是以实际行动获得社会公众的好评,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对) 6. 公关调查主要包括社会环境调查、公众调查和组织形象调查。(对)

国际公共关系总复习

1、公共关系起源于19世纪的美国报刊宣传活动。 2、1904年,第一家现代意义的公共关系事务所在美国开业。 3、1923年,爱德华〃伯内斯出版了《舆论明鉴》,首次提出了公共关系是一种管理功能以及双向传播交流和公共关系 顾问的概念。标志着公共关系正式进入学科化阶段。 4、1947年,美国公共关系协会成立。 5、1955年,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在伦敦成立(第一个国际性的公关组织)。出版刊物《国际公共关系评论》(现更名为 《前沿》)。 6、1945年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被看做是信息传播革命的起始年。 7、世界上最大的公关服务网络是美国的世界传播集团公司。 8、国际公共关系通常指这样一类公共关系活动,即一个组织在本国以外地区针对国外公众开展的公共关系活动,或其 所进行的对国外公众有着显著影响的公共关系工作。 9、国际公共关系的本质——跨文化传播管理。 10、政府国际公共关系,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府系统运用传播手段协调其与特定国际公众关系的活动。 11、企业国际公共关系,是指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企业运用传播手段协调其与特定国际公众的关系,在国际上进 行的企业形象策划和产品形象树立的活动。 12、国际公共关系的操作方法: (1)国际公关的调查研究; (2)国际公关项目的策划,包括: 1)明确国际公关活动的具体目标; 2)制定传播战略;3)进行经费预算;4)做好时间安排; (3)国际公关计划的实施; (4)国际公关活动的评估。 13、开展国际公关活动的基本原则: (1)具备全球眼光; 1)要充分了解国际政治、经济形式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2)要关注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 3)要重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尤其是新传播媒介和技术的运用; 4)要掌握公关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和公关实务发展的新动态; (2)重视地方特色; 1)要承认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善于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开展各方面的工作。公共关系从业人员只有坚持多样文明,在承认差异性的基础上努力寻求共同点,才能很好地开展工作,达到预期目标; 2)要本着理解和包容的态度,深入研究和平等对待各种地方特点。要防止和避免戴“有色眼镜”去观察和研究异己文化,防止和避免对其他文化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偏见; 3)要通过实践活动来摸索和积累经验,增长见识。公共关系是一门复合性的学科,通过时实践获取知识是公共关系从业人员必须注意的事项之一。 (3)遵守国际惯例; (4)坚持道德规范。 14、国际传播:广义的国际传播包括跨越国界的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狭义的国际传播仅指跨越国界的大众传播。 15、国际传播的特征 (1)政治性 国际传播与国家或民族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它具有很浓厚的政治色彩。在各种各样的国际机构中,传播主体以政治考虑为出发点,服务于本国利益。 (2)跨文化性 国际传播主要是针对外国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而进行的传播活动,因此国际传播的传播范围是以跨国界、跨语言、跨文化为特征的。 (3)多元性 多元性是目前国际传播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具体表现在国际传播的目的日趋多元化,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多样化等方面。 16、国家官方机构是国际传播的主要行为者。 17、世界上第一大传媒公司是美国迪斯尼。

自考公共关系学复习必看资料章节考点汇总,考试重点标识板

自考《公共关系学》复习必看资料 【自考小册子】 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概念 一、“公共关系”一词源自英文Public Relations,也可称为“公众关系”。 *二、公共关系的定义:P2 A、管理说:突出公共关系的管理属性。(美:雷克斯。哈罗) B、传播说:公共关系的传播属性。(英:费兰克。杰夫金斯) C、传播管理说:强调PR是组织一种特定的传播管理行为和职能。 (美,詹姆斯。格鲁尼格):PR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D、咨询说:PR的决策咨询功能。《墨西哥宣言》:公共关系是一门艺术和社会科学。 E、关系说:公众性或社会性的关系或活动。(美:蔡尔兹) F、协调说:是关系说的深化,指协调组织与公众间的关系。 G、形象说:为组织塑造良好的形象。 3、美国《公共关系季刊》详细罗列了公共关系的14种特征。 *三、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1、确定PR本质的依据和方法:P5-6 A、分析构成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要素。(PR三要素:组织、传播、公众) B、分析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本质联系。 组织传播沟通公众 (主体)(客体) 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 现代公关传播的本质特征是:组织与公众沟通交流的“双向性” “传播沟通”是现代公共关系理论的精髓,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2、理解公共关系本质属性三个角度:P7 A、PR的“关系”性质: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 *B、PR的“职能”性质: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的目标、资源、对象、手段、过程和效果等基本要素的管理,即传播(沟通)管理。(简述) (现代组织经营管理的“四大支柱”:资金、技术、人才和PR) C、PR的“科学”性质: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一门以传播学和管理学为主要依托的传播管理学或组织传播学。 (总之,PR是组织的“传播沟通关系”,组织的“传播沟通职能”,组织的“传播管理学科”,“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是其本质属性。) 四、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观念(*三者之间的联系)P10-13(简述、案例) 1、公共关系状态:一个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基础、结果)

公共关系学2018暨南大学复习资料

暨南大学公共关系学复习资料 1.为什么说组织、公众、传播沟通是构成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 答:因为:(1)组织是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即公共关系的承担者、实施者、行为者; (2)公众是公共关系传播沟通的对象; (3)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活动的过程和方式。 2.如何理解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答:“传播沟通”是贯串整个公共关系的一条基线,是现代公共关系理论的精髓,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可以进一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加以说明: (1)公共关系的“关系”性质;(2)公共关系的“职能”性质;(3)公共关系的“学科”性质。 3.如何理解公关活动、公关观念? 答:公共关系活动(实务)即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工作。 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关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它不仅指导着公共关系实务工作的健康发展,而且渗透到管理者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成为引导、规范着组织行为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4.如何理解公共关系“形象”的概念? 答:“形象”一讯在公共关系学中指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 (1)首先,公共关系所说的“形象”其本质是信誉,重视组织形象实质上重视组织信誉; (2)其次,公共关系将建设和完善组织形象的内涵放在第一位,然后才考虑建构组织形象的外观; (3)再次,公共关系塑造的是组织的整体形象,而不仅仅限定在个别的、具体的产品形象或人员形象要素上; (4)最后,公关形象是通过组织的传播活动去影响公众的观念和态度而形成的。 5.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条件是什么? 答:(1)文化心理——由“理性”转向“人性”; (2)社会政治——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 (3)经济发展——市场经济取代小农经济; (4)物质技术——大众传播超越个体传播。

公共关系学复习资料(新)

公共关系学复习资料: 1、公关三要素:社会组织,公众,传播活动。公关三特征:以事实为依据、以传播为手段、以互惠为原则。 形象:公众对社会组织的总体评价,也是社会组织的表现与特征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 2、公共关系的含义:社会组织为了塑造组织形象,通过传播、沟通手段来影响公众的科学与艺术。它有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学科这三种指代。 3、组织形象识别:组织形象识别是由社会组织制作识别体系,进行公关传播活动,进入公众视野,从而形成组织形象。 组织形象识别系统包括:物系统——VI(设计整合化)——组织的脸 人系统——MI(理念共识化)——组织的心事系统——BI(活动环境化)——组织的手评介组织形象的三个基本指标:认知度(一个社会组织被社会公众所认识、知晓的程度,包括深度和广度)、美誉度(一个社会组织获得公众赞美、称誉的程度)、和谐度(一个社会组织在发展运行过程中,获得目标公众态度认可、情感亲和、言语宣传、行为合作的程度) 4、公关的兴起和发展: 1\艾维.李,核心理论:公众必须被告知—向公众讲真话; 2\伯纳斯,核心理论:投公众所好; 3\卡特里普与森特,《有效公共关系》,公关圣经; 4\格鲁尼格,公关实践的四种模式:新闻代理模式,公共信息模式,双向非对称模式,双向对称模式。 5中国公关兴起的背景: 闭关锁国走向对外开放;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政府本位走向社会组织本位;社会媒介资源匮乏走向媒介化社会。 中国公关目前存在的问题:社会公众对公共关系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误区;整个公关市场仍处于无序状态,缺乏统一的收费标准和服务规范;高素质公关人才的严重缺乏制约了中国公关业的迅速发展;理论研究比较滞后:公关理论水平滞后于公关实践水平、公关基础理论研究滞后于应用性研究、公关研究者的理论视角存在偏差、公关理论研究资源严重缺乏。 中国公关发展趋势:公关运作的国际化和本土化融合趋势大大增强;公关公司定位从代理性发展为咨询顾问性;公关专业服务进一步细化和深化;中资客户将成为中国公关咨询业市场新一轮竞争的焦点;公关人才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公关理论研究更加深入。 4、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广告本质属性——“付费性”;新闻本质属性——“真实性”;营销本质属性——“交易性”;人际关系本质属性——“个体性”)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是“公共性”,即“第三方市场”。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公众——环境”关系:从组织的角度来看,公共关系通过倡导组织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来说通、监督和制造民意,公关人员扮演着“组织的良心”和“道德卫士”的角色;从公众、环境的角度来看,它又代表着公众和环境的意见,向组织传达、沟通。 4、公共关系“4P”: 公众性:Public,是一种对象性;公开性:Publicity,是一种手段性; 公共舆论性:Public Opinion,是一种内容性;公益性:Public Interest,是一种伦理属性。 5、公共关系基本特征: 说真话:是有效公共关系的一个必要条件——信息真实、态度真诚、好事要出门、坏事要讲清 做善事:是积极公共关系的活动方式——利己利人,有社会责任感。 塑美形:是成功公共关系的追求目标——对组织美誉度、和谐度的提升(理念美、行为美、视觉美) 公共关系通俗定义:公共关系是一门说真话、做善事、塑美形的科学和艺术。 6、公共关系的主要功能: 说服:改变组织或公众的态度和行为;制造舆论;影响民意。 倡导:倡导一种组织定位和品牌个性;倡导一种文化认同;倡导优惠的产业政策、优良的以营环境、健康的消费理念。 咨询:为决策提供信息咨询;协助拟定和选择决策方案;从公共关系角度评价决策效果;为确立决策目标提供咨询建议。 管理:战略管理;信息管理;传播管理;关系管理;声誉管理;危机管理;议题管理;活动管理。 7、公关与新闻的比较: 相同点:1都是一种信源的提供者,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新闻依赖于公关人员提供的信息。2他们都有相似的价值观,即以事实为基础,以说真话为原则,代表了第三方立场,具有一定的公信力。3他们在舆论上互相控制,在信源上互相依赖,为了交换资源和达成

《 公共关系学 》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公共关系学》综合复习资料 《公共关系学》课程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公共关系的历史沿革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关系之父”是( C ) A.爱德华·伯尼斯 B.雷克斯,哈罗 C.艾维·李 D.卡特利普和森特 2、巴纳姆时期公共关系的特点是(B) A.提出了“说真话”的宣传思想B.公众受愚弄的时期 C.真正为公共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D.全新的现代发展时期 3、( C )是公共关系得以发展的物质条件,没有这一条件,公共关系不可能得以扩大并向 更高层次迈进。 A.商品经济的繁荣 B.政治民主的发展 C.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 D.民众意识的觉醒 4、世界上第一位把公共关系学带入大学校园的人是( B ) A.艾维·李 B.伯内斯 C.卡特利普 D.哈洛 5、艾维·李的《原则宣言》提出的观点是( B ) A.联络公众感情 B.公众必须被告知 C.一切为了公众 D.需求层次论 6、现代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的第一本公共关系专著是( B)。 A. 《公共关系学》 B.《舆论明鉴》 C.《有效公共关系》 D. 《公众舆论的形成》 二、多项选择 1、公共关系经历了(ABCD )历史阶段,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A.巴纳姆时期 B.艾维·李时期C.伯内斯时期D.现代时期 三、判断题 1、现代公共关系传入我国大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 2、伯纳斯是第一位公共关系理论家。1

3、现代公共关系传入我国大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 4、公共关系与商品经济存在着天然联系。商品经济越发达,市场竞争越激烈,公共关系活动 也就越重要。1 5、公共关系概念首次出现是在1905年。× 6、纵观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可见公共关系的学科化和职业化是同步的。× 7、我国古代就有原始公共关系观念与活动。1 四、论述策划题 1、结合你身边的案例故事,说明在现代社会社会组织和个人为什么要搞公共关系? 2、在公共关系的发展史上,几个划时代的代表人物各自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结合你个人的认识,谈谈中国当前的公共关系发展现状。 第二章公共关系基本理论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 C )是公共关系学的理论核心 A. 组织信誉 B. 组织服务 C. 组织形象 D. 企业美誉 2、公共关系的主体是( A ) A. 组织 B. 企业 C. 公众 D. 政府 3、( A )是公共关系活动的手段 A. 传播 B. 协调 C. 组织 D. 实施 4、公共关系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塑造( A ) A.组织形象 B.组织信誉 C.公众态度 D.企业美誉 5、公共关系的客体是( B ) A. 社会组织 B. 公众 C. 政府 D. 企业 6、( D )是公共关系活动的绝对前提。 A. 协调利益 B.组织的自我完善 C. 创造和谐的组织 D. 真实

公共关系学和复习资料

公共关系学综合作业(2010年10月8日) 年级专业学号姓名评分 请每位学生用A4纸自行下载,于2010年11月2日前做完,交给科任老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公共关系调查 公共关系调查是指社会组织通过运用科学方法,搜集公众对组织主体的评价资料,进而对主体公共关系状态进行客观分析的一种公共关系实务活动。 2、公关礼仪 公关礼仪:公关礼仪是礼仪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指社会组织极其成员在与公众交往的过程中,所应具有的合乎社交规范和道德规范的礼节、礼貌、仪式等的总称。 3、交际型公关 交际型公关,以人际交往为主,目的是通过人与人的直接接触,为组织广结良缘,建立起社会关系网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4、危机公关 危机公关:是指组织危机的公共关系处理。具体讲,就是任何社会组织,为了解决给公众带来损失、给企业形象造成危害的危机事件,以及预防、扭转或改变组织发展的不良状态所采取的公关策略与措施。 5、4C’S理论 4C"S理论:4C"S理论它主张研究消费者欲望与需求;研究消费者为此而付出的成本;考虑给予消费者方便;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与交流。

二、判断正误并更正(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公共关系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2. 艾维.李创办世界上第一家宣传事务顾问所。 更正:艾维·李创办美国第二家宣传事务顾问所。 (×)3. 公共关系完全是为组织营造生存、发展环境服务的。 更正:公共关系不完全是组织营造生存、发展环境服务的。 (×)4、在公关调查中,随机抽样法是一种准确率高,且又省时、省力、省钱的好方法。 更正:在公关调查中,全额抽样法是一种准确率高,但又省时、省力、省钱的好方法。 (√)5、公关广告和商品广告都属于付费的宣传活动。 (×)6、界点是谈判者制定价格政策的出发点,也是全部谈判的价值基础。 (×)7、出资赞助社会公益事业,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创造了社会大环境,所以赞助活动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重要目的的。 更正:出资赞助公益事业,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创造了社会大环境,所以赞助活动是以 提高社会效益为重要目的的。 (√)8、CI是一种信息传达的象征和符号,而非企业形象和个性本身。 (×)9、在社会交往中,不必考虑参加人员的身份、人数、接待规格等方面的对等原则。 (√)10、与企业相比,事业团体的突出特点就是非赢利性,所以完全不具有经济功能。

公共关系复习题整合版(附答案)Word版

公共关系复习题 一、客观题: 单选题: 1.(公众关系)不仅指市场上生活资料的购买者即消费者,还包括生产资料的购买者即用户。 A.社会关系B.C.竞争关系 D.顾客关系 2.公共关系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 B.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 C.商品经济的繁荣D.民主政治的发展 3.公共关系活动是受一定的客观规律制约的。()规律要求社会组织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以公众的需求作为出发点。 A.管理职能 B.需求导向 C.行为约束D.公众导向 4.()是组织参加某些社会公益活动,并以此来扩大自身的影响。如各种庆典、纪念活动等。 A.交际型公共关系 B.社会型公共关系 C.宣传型公共关系 D.维系型公共关系。 5.使公共关系由一种活动,一种社会现象变为一门科学的杰出人物是()。 A.艾维?李 B.乔治?帕克C.爱德华?伯奈斯 D.约翰?贝克勒 6.()公共关系是一种以提供优质服务为主要手段的公共关系活动方式。 A.宣传型 B.交际型C.服务型D.社会型 7.公共关系调查研究是公共关系的基础工作,发挥着()。 A.情报功能 B.管理功能 C.传导功能 D.效益功能 8.以()为公共关系目标,是初创组织大量公共关系工作的核心内容。 A.信息传播 B.引起行为 C.联络感情 D.改变态度 9.公共关系活动具有()的特点。 A.单纯性、自然性和客观性B.目标性、主观性和技巧性 C.主观性、复杂性和多样性 D.目标性、主观性和复杂性 10.曾经被美国乃至世界公共关系爱好者奉为"公关圣经"的著作是()。 A.《共同原则宣言》 B.《公众舆论的形成》 C.《有效公共关系》 D.《公共关系咨询》 11.()是企业所有工作者行为表现的综合,企业制度对所有员工的要求及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再现等。 A.企业理念识别系统B.企业行为识别系统C.企业视觉识别系统 D.企业整体识别系统 12.在公共关系信息传播中,群体传播应属于()的类型。 A.人际传播 B.组织传播 C.媒介传播 D.大众传播 13.艾维?李是第一位将公共关系引上()轨道的人物。 A.科学化 B.系统化 C.程序化D.职业化 14.公共关系学是研究()。 A.人际关系的学科 B.社会关系的学科 C.组织关系的学科 D.组织与其公众之间关系的学科 15.公共关系长期战略规划,指()的公共关系计划。 A.一年以上 B.三年以上C.五年以上 D.六年以上 16.()是公共关系人员与新闻界联络的重要形式,是一种极具影响的公共关系活动。 A.公众座谈会 B.商务谈判会C.记者招待会 D.商品展销会 17.公关广告既属于公共关系活动的一部分,又属于广告的范畴,它集公关的特点与广告的特点于一身,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广告。公关广告在选择目标上注重()。 A.目的性和效益性 B.公益性和福利性 C.长期性和系统性 D.季节性和时尚性 18.组织要想建立良好的内部公共关系,首要的问题是()。 A.满足员工物质和精神的需求B.重视意见领袖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资料

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公共关系的含义 “公共关系”,英文为Public Relations,缩写符号为PR,简称是公关。其定义可以表述为: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自身适应公众的需要,并使公众也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思想、政策和管理职能。 2.“公共关系”一词多义 对公共关系含义的理解和定义的表述是多层次的。它既可以是一种状态,又可以是一种活动,还可以是一种学说,更可以是一种观念和职业。 (1)公共关系状态。是指一个组织所处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舆论的状态,即这个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现实形象。任何组织,都处在一定的公共关系状态之中,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形态。 (2)公共关系活动。是指一个组织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争取公众舆论支持而采取的政策、行动和活动,主要包括协调、传播、沟通等手段,即以创造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为目的的一种信息沟通活动。这种活动表现为日常公共关系活动和专项公共关系活动两大类。 (3)公共关系观念。是人们在公共关系实践中形成的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倾向的深层的思想意识,是人们对公共关系活动的一种自觉的认识和理解。公共关系观念主要有:形象观念、公众观念、传播观念、协调观念、互惠观念。此外,公共关系观念还包括团队观念、创新观念、服务观念、社会观念等等。 (4)公共关系学。是指以公共关系的客观状态和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传播与沟通的行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公共关系史、公共关系原理和公共关系实务,它们共同构成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体系。 (5)公共关系职业。是指专门提供公共关系方面的服务而获取报酬的职业。其任务是协调社会组织同公众的关系,塑造组织良好的社会形象,以促进组织不断发展和完善。 公共关系职业产生于1903年,人们通常把美国的新闻记者艾维·李尊为“现代公共关系之父”。 3.公共关系的特征 公共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现形态,科学形态的公共关系与其他任何关系都不同,有其独特的性质。 (1)情感性。公共关系是一种创造美好形象的艺术,它强调的是成功的人和环境、和谐的人事气氛、最佳的社会舆论,以赢得社会各界的了解、信任、好感与合作。 (2)双向性。公共关系是以真实为基础的双向沟通,而不是单向的公众传达或对公众舆论进行调查、监控,它是主体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信息系统。 (3)广泛性。 (4)整体性。它侧重于一个组织机构或个人在社会中的竞争地位和整体形象,以使人们对自己产生整体性的认识。 (5)长期性。公共关系是一种长期性的工作。 4.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 公共关系的结构是由组织、公众、传播三要素构成的。这三个要素构成了公共关系的基本范畴,公共关系的理论研究、实际操作都是围绕这三者的关系层层展开的。 (1)公共关系主体——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简称组织,是指由一定的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规范、围绕一定的目标聚合而成的社会团体。社会组织一般具有以下的特点:群体性、导向性、系统性、协作性、变动性、稳定性。 人们组合成为组织必定是为了完成某种共同目标,但目标的存在方式又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社会组织必然具有多种类型。其一,盈利性组织;其二,非盈利性组织;其三,互利性组织;其四,公益性组织。 (2)公共关系客体——公众 公共关系也称作公众关系,因为公共关系的工作对象就是公众。要做好公共关系工作,就必须了解和研究公众。 公众:是对某一组织具有现实或潜在的利益关系,并且对组织的目标与政策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个人和团体。简言之,公众与组织之间必须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公众有四个特点,即群体性、同质性、变化性、相关性。 几种常见的公众分类方法。 ①根据公众与组织的所属关系分类,可以将公众分为内部公众与外部公众。 ②根据公众与组织发生关系的时序特征分类,可以把公众分为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和行动公众。非公众是公共关系学中的特殊概念,指的是在组织的影响范围中,但不受组织各项方针政策和行为的左右;同时,他们的行为和要求也不影响组织的方针政策和行为。潜在公众是指已经同组织发生了某种直接关系,由此引起了某种问题,但他们尚未意识到这一问题存在的公众。知晓公众是由潜在公众发展而来的。知晓公众不仅面临共同问题,而且本身也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但还未采取行动。行动公众是由知晓公众发展而来的。行动公众不仅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而且准备或者已经采取解决问题的某种行动。 ③根据公众对组织的重要性程度分类,可以把公众划分为首要公众、次要公众和边缘公众。首要公众指决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公众,他们对组织的生存、发展与成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次要公众指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有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的公众,其重要性小于首要公众。边缘公众指与组织虽有关系,但联系较少、影响较小的一类公众,其重要性最小。 ④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分类,可将其分为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独立公众。顺意公众又称为支持公众,是指对组织持赞赏、支持、合作和信任态度的公众。逆意公众又称为敌对公众,是指对组织持反对意见、不合作态度,甚至采取敌对立场的公众。他们是公共关系工作的重要对象。独立公众又称为中立公众或不确定公众,是指那些持中立态度或态度不明朗,或未表态的公众。对于公共关系工作人员来说,顺意公众是组织的基本依靠对象,逆意公众是组织急需转化对象,独立公众是组织值得争取对象。 (3)公共关系中介——传播 ①传播的含义。传播是指个人间、群体间或群体与个人之间交换、传递新闻、事实、意见、感情的信息过程。这种传播是双向性的信息交流与分享。

公共关系复习资料全

《现代公共关系》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则 一、考试要求 本大纲是中国高教学会公共关系教育分会《现代公共关系》一书的考试大纲。根据《现代公共关系》一书的知识体系和操作技巧的要求,编写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考试要求,具体内容分为识记、理解、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 1 识记:指学习后应记住的内容,包括概念、方法、原则和意义等内容。 2 理解:指在识记的基础上,全面理解和把握现代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3 简单应用:指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一些基本的公共关系问题。 4 综合应用:指在现代公共关系理论指导下,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某些公共关系的问题并能掌握灵活运用技巧。二命题依据: 1 、试题类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简答题、论述题、应用题 2 、考试时间120分钟。 3 、命题的原则: 根据教学大纲,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考核所学的知识和应用能力。试题的分数比例为:识记20%;理解30%;简单应用

30%;综合应用20%;试题的层次和难易程度适当兼顾,保持合理的结构。 模拟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是。 A 传递信息 B 推销主产品 C 沟通与协调 D 建树形象 2 、爱德华·伯尼斯的被称为公共关系理论发展史的第一个里程碑的专著是。 A 《有效公共关系》 B 《舆论明鉴》 C 《实用公共关系学》 D 《公共关系学》 3、公共关系的主体是。 A 组织 B 公众 C 个人 D 社区 4 、公众形成的基础是。 A 客观存在 B 与组织的相关性 C 人群的集合 D 共同的利益关系 5 、公关传播的内容是。

公共关系学复习资料

公共关系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概述 一、科学理解公共关系 1.公共关系有动态和静态之分 ①公共关系状态:一个组织所处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舆论的状态,即这个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现实形象。 ②公共关系活动:一个组织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争取公众舆论支持而采取的政策、行动和手段,主要包括协调、传播、沟通等活动,即以创造创造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为目的的一种信息沟通活动。 2.公共关系有自觉和盲目之分 ①公共关系意识(观念):人们在公共关系时间中形成的影响其思想和行为倾向的深层的思想意识,既有已为人所共识的公共关系概念,也有尚未被人意识到的潜在观念,使人们对公共关系活动的一种自觉的认识和理解。 ②公共关系学:以公共关系的客观现实和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传播与沟通的行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3.公共关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二、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历史条件 1.经济基础——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 2.社会基础——民主政治制度的产生 3.技术基础——传播手段和通信技术的进步 4.文化基础——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 我们目前的公共关系是狭义的、自觉的。 三、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原则 (一)说真话 1、发布的信息必须真实,真实是公共关系的生命 2、面对公众,处理各种关系时态度必须真诚; 3、好事要出门; 4、坏事要讲清。 (二)做善事 1、发展自己,自我完善——(做得好,小善) 2、乐善好施,兼济天下——(做好事,大善) (三)塑美形 1、对艺术美的追求,公共关系是真善美的艺术 2、对组织美誉度、和谐度的提升(理念美、行为美和视觉美) 三、公共关系的本质 在于其公共性,站在第三方的角度来解决问题。公共关系是组织的一种“传播沟通关系”,是组织的“传播沟通职能”,一门组织的“传播沟通学科”,组织与公共之间的传播沟通是其本质属性。 四、理解公共关系说服、倡导、咨询、管理等职能 1.说服:(1)改变组织或公众的态度和行为(2)制造舆论(3)影响民意 2.倡导:(1)倡导一种组织定位和品牌个性(2)倡导一种文化认同 (3)倡导优惠的产业政策、优良的经营环境、健康的消费理念 (4)倡导组织的道德良心和社会责任感 (5)倡导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对公共利益的贡献。 3.咨询:(1)为确立决策目标提供咨询建议(2)为决策提供信息咨询

公共关系学复习资料全

公共关系学复习资料 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是()。 A. 公共关系意识 B. 公共关系观念 C. 公共关系状态 D. 公共关系策划 正确选项:C 在国开展公共关系工作,一般不需要提高知名度的是()。 A. 社会团体公共关系 B. 企业公共关系 C. 事业单位公共关系 D. 政府公共关系 正确选项:D 被誉为美国公共关系之父的艾维·最早出版的一本公共关系著作是()。 A. 《共同原则宣言》 B. 《公众舆论这凝结》 C. 《公众关系学》 D. 《有效公共关系》 正确选项:A 下面哪个不属于公共关系观念的容()。 A. 形象观念

B. 传播观念 C. 互惠观念 D. 客户观念 正确选项:D 下列属于公共关系日常工作的有()。 A. 展览会 B. 编印企业报刊 C. 记者招待会 D. 社会赞助 正确选项:B 公共关系部是一种具有服务性质的、较高层次的间接()。 A. 管理者 B. 领导者 C. 生产者 D. 管理部门 正确选项:D 反映组织社会影响大小的客观指标是()。 A. 美誉度 B. 信誉度 C. 知名度 D. 成熟度 正确选项:C

下面哪一项不是公众调查的容()。 A. 社会调查 B. 公众态度 C. 公众需求 D. 意见领袖 正确选项:A ()是公关工作对象中最敏感、最重要的一部分。 A. 媒介公众 B. 社区公众 C. 消费者公众 D. 名流公众 正确选项:A 不受空间限制,传播围最广的大众传播媒介是()。 A. 电视 B. 报纸 C. 广播 D. 杂志 正确选项:C 人际沟通的禁忌有()。 A. 找到沟通经验区 B. 学会保持沉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