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单元学案学生版

第一单元学案学生版

第一单元学案学生版
第一单元学案学生版

高明区纪念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年级小组合作学习语文学科导学案廖荣香执笔编号:GMJZYUWEN20141013

【学习目标】

1.了解调查问卷的设计及报告的写法。

2.培养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的能力。

3.关注经济发展,关注经济发展带来的价值观,消费观,道德观的变化。

【单元解说】

单元分析:本单元是一个活动型的单元,让学生运用所学过的语文知识和掌握的语文技能,选定一个与自己、家庭或社区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课题,展开调查分析,撰写调查报告,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了解市场经济活动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复杂关系,学习调查问卷的设计,学写调查报告,从而带动速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收集整合材料能力、实用文写作能力的提高。

单元内容:

1.《钱》——王其柯;

2.《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林其屏;

3.《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期待——关于青少年消费观念的调查报告》——沈杰

单元重点:学写调查报告

第一课时

阅读《钱》和《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讨论相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问题,谈谈自己最感兴趣的经济问题。

【文本链接】

《钱》

1.走近作者

王则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教授,长期致力于我国经济学教育现代化的工作,并对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提供意见,是我国最早研究介绍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经济学家,而且在我国经济学界中,王则柯教授是少数能用流畅的语言,将经济学的高深和精妙通俗化,并传达给大众的经济学家之一,几十年来为读者奉献了众多畅销作品。曾发表《“西方经济学”不是一个科学的学科概念》、《下决心重写政治经济学》等论文数十篇,共出版著作《经济学直面现实》、《游学北美》、《博弈论平话》、《拓扑学方法和经济学应用》、《童心与发现》、《我们都是纳税人》、《爱心护天才》、《岭南笔记》和《经济学家成长的故事》等20多种。

经济学家王则柯的随笔,历来文字平易晓畅,质朴中流露出他的智慧和人文关怀。以在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经济学功底为底色,小事随手写来,总别有一番意味。

2.背景资料

20世纪末,中国经过近水楼台0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语,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发展。作者在中华民族励精图治以昂扬的姿态即

将跨入场21世纪之际写作本文,从“钱”的角度探讨中国和世界经济学脉络,提醒我们在各种说法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各种“钱灾”,以使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

1.走近作者

林其屏男,1944年5月生,福建省福清市人。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现任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兼任福建论坛杂志社社长、总编辑;福州大学、福建农业大学兼职教授;福建省第七届政协委员。长期从事经济问题研究,出版专著:《经济对策论》、《改革中的经济问题探索》等5部;在全国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150多篇。专著和论文多次获国家及省部级奖。主持办的刊物《福建论坛》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两次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近几年,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又开始研究台湾经济问题,发表了《试析台湾的对外投资》、《台商投资大陆的发展趋势》等文章。其传略已被收入《中国当代知名学者辞典》、《中国当代经济学学者辞典》、《中国当代著名编辑记者传集》等大型辞书。

2.背景资料

2002年1月,福建一位学者林其屏撰写《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两大基石的缺损和重构》一文,引起很大反响,《新华文摘》于2002年第4期转载了这篇文章,文章认为,市场经济实质上是法治和德治统一的经济。在这里,规则是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石,现在出现破损,因而,强化市场规则并逐步建立信用制度成为当务之急。

【基础知识积累】

第一课《钱》:1、字音、字形

耶酥

..()商贾.()励.()精图治纸钞.()

脉.()络兑.()付毋.()庸置疑迄.()今

2、词义

商贾云集:像云一样聚集了许多商人。积弱:长期衰弱。

励精图治:振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兑付:兑现、兑换。

贬值:这里指单位货币中的含金量降低。本位:这里指货币价值的计算标准。

应运而生:顺应时机而产生。双赢:双方都得到利益。

毋庸置疑:无须怀疑。谈虎色变: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情,脸色就变了。

独领风骚:独自领先。豆腐渣工程:因腐败而造成质量低劣的工程。

经济学脉络:“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各方面问题的学科的总称。脉络,比喻条理和头绪。探讨钱的“经济学脉络”是指从经济学的层面探讨钱的发展情况。

第二课《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

1、字音、字形

契.约()履.行()猖獗.()牟利()紊.乱()吞噬.()亟.待解决()

2、词义

基石:比喻基础。契约:所有权的凭证。自律:约束自己。吞噬:吞咬。

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

猖獗:闹得很凶。紊乱:杂乱,纷乱。亟:急迫地。牟利:谋取利益。

【课堂活动】

一、认真阅读《钱》和《规》两篇课文,讨论探究;

1、课文为什么说“‘钱’变为‘纸’,表面上轻了,实际上重了”?

2、钱是如何推动历史的发展的?

3、对钱和财富的追求带来了哪些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异?

二、阅读《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哪些活动应讲规则,哪些行为应讲信用?规则和信用构成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2、谈谈你自己最感兴趣的经济问题。(如:汽车经济、旅游经济、房产经济、月饼经济、人民币升值、大学报考热门专业、彩票、股市、保险、大学生就业、社区再就业等)

【课堂检测】

1.下列各组加点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扒.(pá)手伪劣.(lia)模.(mú)样商贾.(gǔ)

B.脉络.(luò)记载.(zǎi)哺.(pǔ)育称.(chan)心

C.炽.(chì)热逞.(chěng)能弘.(hóng)扬兑.(duì)换

D.淡薄.(bó)补贴.(tiē)攒.(zǎn)钱暂.(zàn)时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发达国家的投机资本大肆购买某国的货币,然后急剧抛出,足以使经济规模较小的国家金融危机。

②实行市场经济,承认个人追求利益的,这就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最基本的变化。

③追求个人利益是一种推动力,但是超越了,它就变成了一种破坏力。

④我们从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变化。

A.暴发权利界线逐步 B.暴发权力界限逐渐

C.爆发权力界线逐渐 D.爆发权利界限逐步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李局长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多次修改自己的方案,真是励精图治

....。

B.靠这种“国家增长能力”的依托,钱,才真正成为有源活水

....。

C.在中国日益成为传媒焦点的今天,公众对于政府工作、突发事件、灾难事件的了解欲望越

来越强烈,因此,中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应运而生

....。

D.作为一名资深的经济学家.每当股市上涨他都站出来唱反调

...,受到广大股民的指

...、泼冷水

责。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和平与发展之所以成为当代的主题的原因,除了战后世界的多元化格局起作用外,贸易“双赢”的观念是有贡献的。

B.一个社会能否增加财富,就要有好的效率,人与人之间需要有合作,需要讲道德文明。C.进一步分析发现,非独生子女主张“以经济实惠为主”比独生子女高14个百分点,而独生子女主张“尽量追求高标准”比非独生子女高3个百分点。

D.在本次调查中,大多数青少年并没有对过分强调享乐或“及时行乐”的观点给予认同,但还是可以看到他们中重视享受的倾向正在增强。

【达标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最早的“钱”是兽皮,是贝壳,甚至是笨重的铁块,到了现在,世界各国无一例外都使用一种特殊印刷的薄纸——纸币。“钱”,说到底,仅仅是一种信用符号,随时可以兑换为等值实物。因为它便于保存、分割、携带,故而全世界地不分南北,人不分古今,逐渐接受了它。

就在上一个千年之交的北宋,中国社会的经济交易中已经大量使用纸张印刷的货币“交子”。交子作为经济生活中重要的流通和支付手段,最初是由四川商人联合发行的,基本上只在四川境内流通,因为可以随时兑付,所以迅速得到了社会承认。官府随后设立了专门机构,发行“官交子”,流通范围扩及各地,虽然名义上仍可兑付,实际上却基本不能兑付,其信用仅由官府强制保证。南宋年间,虽然铜钱和白银同样流通,但是纸币已是主要货币。元代在全国范围实行纸钞流通制度,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忽必烈在位时发行的“中统元宝钞”,虽然开始的时候一度可以兑换,但是很快就停止使用,并且进而禁止铜和金银货币的流通。明代发行“大明宝钞”,则从不兑现,并且还禁止铜和金银货币的流通;后来只是因为纸币信用太差,禁止铜和金银货币流通实际上行不能,朝廷才被解除禁令。不可兑换的纸币,其信用受发行量的影响很大。正是由于宝钞滥发,急剧贬值,自宋朝开始的这种前现代形式的纸币流通,在明代才逐渐退出了经济活动。

“钱”变为“纸”,表面上轻了,实际上重了。最近一千年人类的经济活动,就是围绕着那张又轻又薄的“纸”展开的。

人们对“钱”的追求,促进了全球交往。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西班牙人和抵达

印度的葡萄牙人,后来的“海上马车夫——荷兰”,以及把“米”字旗插到世界各地的号称“日不落”的大英帝国,他们都是追逐着“钱”而走遍世界的。

如果一种符号能够作为信用被广泛接受,哪怕它最终把纸张都免了,它也能起货币的作用。现在,钱的符号化电子化,让银行结算的速度大幅度提高,社会前进的步伐加快,极大地提高了经济的效率。金融电子化、货币符号化,是顺着“钱”尽可能方便的逻辑往前走的。“钱”方便到可以看不见的地步,越来越多看不见的“钱”在我们身边如洪水般高速流动,终于出现了一种比自然界灾害更为可怕的灾害——“钱灾”,如1997年以来人们谈虎色变的金融危机。

对钱和财富的追求固然曾经推动并且继续推动历史的发展,但是,这种追求需要必要的制度来规范。历史和现实都让我们看到,对钱和财富的追求也带来从小扒手到大海盗、从以权谋私到豆腐渣工程等许多丑恶的东西。对钱和财富的追求带来的社会价值观念变异,值得我们特别注意。

1.请按时间顺序理清“钱”的外在形态的演变。顺着“钱”往前走的逻辑推断,货币变迁的趋势将是怎样的?

答:

2. “金融电子化”、“货币符号化”有哪些利弊?

答:

3. 如何理解“‘钱’变为‘纸’,表面上轻了,实际上重了”这句话的含义?

答:

4.人们对“钱”和财富的追求,带来了许多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异。如人们发现能够从贸易中得到“钱”,不再你死我活地去征服、去掠夺,贸易“双赢”的观念深入人心;也出现了许多人以“钱”炒“钱”,投机钻营;也带来了上文所说的许多丑恶的东西。请你谈谈你对“钱”的看法。(6分)

答: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阅读《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期待》以及本单元点击链接的内容,学习调查问卷的设计和调查报告撰写的方法。组成5-6人的课题调查组,确定本组的活动计划。

【文本链接】

1.走近作者

沈杰,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2.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2003年4月20日《中国青年报》。题目经编者改动。调查背景:本次调查由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问卷调查时间为2002年6月lO 日至7月24日。在北京、上海、天津、广东、云南、陕西等地选取了12所大学、21所中学发放问卷300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2710份。

【基础知识积累】

1、字音、字形攒.钱()弘.扬()

2、词义

实惠:实际的好处。认同度:对某一问题认识相同的比率。

攒钱:积聚钱。弘扬:发扬光大。

请同学们课前学习P20-P24页“点击链接”部分的两篇短文,了解调查问卷的设计方法与调查的开展和报告的写作。

【课堂活动】

一.阅读《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期待》以及本单元点击链接《调查问卷的设计》和《调查的开展和报告的写作》,推断此调查报告的调查问卷是如何设计问题的。

二.熟悉调查报告的格式:

1.开展调查(着力点要明确)

(1)确定调查的选题(2)确定调查的对象

(3)确定调查计划:①深入调查,占有材料(第一手材料)②认真分析,找出规律(注意筛选对比)③立场正确,观点鲜明(判断、评价)④概括事实,有叙有议(分析.议论)

2.报告格式要规范

调查报告是针对某一现象、某一事件或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对获得材料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发现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之后写成的书面报告。

从外部形式上看,调查报告由标题、前言、主体、结语四个部分组成。

(1)标题

①单标题。例:《关于中学生中的“韩潮”现象的调查报告》以清楚交代调查的内容。

②双标题:例:《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期待——关于青少年消费观念的调查报告》(一个是正题,一个是副题,正题点明主题,副题揭示内容)

③标题不用:“调查报告”字样也可用一般文章的题目形式,例《中学生应理性面对“韩潮”》等。

(2)前言:

调查报告首先要在正文之前简洁明了地介绍有关调查的情况,旨在对调查的选题、对象、时间、地点、方式、经过等作简要介绍,总领全文。如:“以中学生群体中‘韩潮’为主题”这个例子,可以将某某中学整所学校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也可以将高二整个年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还可以随机抽查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主要是中学生在这股韩潮下的态度和表现。也有写调查报告为了突出调查报告结论,而把结论放在第一段的,如《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期待》就是这样处理的。

(3)主体:

主体具体叙述调查内容,列举事例和数据并做恰当的议论和分析,概括出经验或规律,是表现调查报告主旨的关键部分(情况——调查结果——问题——建议)

在材料的安排上,要把调查得来的大量材料归纳整理出若干条目,采用小标题式写法,要注意层次清楚,条理分明。有的可按问题的几个方面或几个问题并列地安排材料,即采用“横式结构”;有的可按事物发展过程的顺序来写,即采用“纵式结构”

(4)结尾:

结尾是调查报告的结束语,一般要写明调查者对所调查的问题的看法,向有关部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建议。

三、研读课文,巩固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

1.整体感知

本篇调查报告题为《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期待》,报告最后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

2.思考探究

这份调查报告表明,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追求生活质量和享受,你是否同意这个结论?为什么?你认为在本校或者在本地区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形式中,有那些现象值得关注?

四、选题:

联系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实际,与同学交流、讨论自己最感兴趣的经济问题,确定活动的课题,按课题组成“走近经济”语文学习活动探究小组。制定活动方案。学习活动探究小组共同讨论、制定活动计划,明确探究题目,确定活动的目标、内容、方式、分工与合作的要求、成果体现形式。(详见课本第2页“活动指引”)

附:参考选题:1.中学生的消费现状2.家庭文化消费状况3.家庭超前消费状况4.绿色消费

5.市场经济中的道德与法制

6.加入WTO与市场规则

7.人民币升值

8.经济与环境

9.中美贸易摩擦

【课后作业】写一份调查报告

以“家庭经济生活状况”为话题,写一份调查报告。

【反思】

第三课时

总结交流本次活动,评价各组学习成果。

一、设计问卷调查

(一).问卷形式:开放式、封闭式、半开放式

(二)调查问卷设计具体步骤:

1.定问卷名称,形式。一般由“调查课题+问卷调查”组成。

2.定调查对象。

3.精心提出问题。

(三)具体设计选项要讲究技巧,设计选项要注意:

1.问题的表述要具体明确

2.问题的表述要通俗易懂

3.问题提出要单一

二、以第三课为例子,请每个小组讨论写出此调查问卷的设计轮廓,并展示出来。

附:问卷举例

关于青少年消费观念的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是由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共同组织的,是为了了解我国青少年的消费观念,为进一步认识与研究青少年的消费现象提供依据。请您支持我们的问卷调查。

调查日期:20 年月日

调查地点:市

您的身份是:A.初中生 B.高中生 C.大学生

您是否是独生子女:A.是 B.不是

以下均为单项选择题,请您根据自己的情况回答下面问题。

1.您认为就目前我国的发展水平而言,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应该把握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A. 以经济实惠为主

B. 兼顾实惠和高标准

C. 尽量追求高标准

2.您个人的消费标准是怎样的?

A. 以经济实惠为主

B. 兼顾实惠和高标准

C. 尽量追求高标准

3.您如何看待勤俭节约这种精神?

A.完全是一种美德,永远不会过时,可以在全社会提倡

B.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提

C.现在已经过时

4.您赞同人应该及时享受吗?

A.赞同

B.一般

C.不赞同

5.您赞同要体现人生的价值,就应该努力追求眼前最大程度的享受吗?

A.赞同

B.一般

C.不赞同

6.果有机会,您是否愿意通过打工挣点钱,补贴家用甚至养活自己?

A.非常愿意

B.比较愿意

C.不愿意

7.您攒钱的情况是怎样的?

A.正在攒

B.准备攒钱

C.以前攒过,现在不攒了

D.从来没攒过钱

E.没有钱可攒

非常感谢您参与我们的调查!

共青团中央宣传部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2002年6月

温馨提示:

1.问卷调查一般都有前言,说明问卷意义、提示回答问卷应注意的事项。

问卷调查前言部分:用来说明调查的意义和目的、调查项目和内容、受益情况、主办单位对被调查者的希望和要求等,如有涉及个人资料,应该有隐私保护说明。一般放在调查问卷标题下面的开头部分。

问卷调查的指导语:指导被调查者如何回答问题或解释问卷中某些信息的含义。

2.问卷中的语言要体现出对调查者的尊重,如用“您”来称谓调查者,开头和结束时的感谢的话等。

3.问题的排列应注意内在的关联,或先易后难,或同类组合,或按时间顺序等。

4.选项的排列次序应有一定的条理性、阶梯性。

第一单元学案参考答案

1、耶酥

..(yēsū)商贾.(gǔ)励.(lì)精图治纸钞.(chāo)

脉.(mài)络兑.(duì)付毋.(wú)庸置疑迄.(qì)今

契.约(qì)履.行(lǚ)猖獗.(ju?)牟利(móu)紊.乱(wěn)吞噬.(shì)亟.待解决(qì)【课堂活动】

一、《钱》

参考答案:(1).钱表面上轻了,是它外在形式变了,由兽皮、贝壳甚至铁块,变成特殊印刷的纸币,保存携带方便了、轻了。但实际上货币的功能更强大了,钱在历史的沿革中变得比以前更重了,已成为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特殊工具。

(2).钱由最初的“硬通货”而发展为纸币,再到电子货币,期间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促进了全球的交往,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曰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3).略,可从钱带来的负面影响去谈。

二、阅读《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

1.略,二者关系:市场经济既要讲法制,也要讲道德;既要讲规则,也要讲信用。规则是外在的约束,信用是内在的自律,二者都是市场经济的基石,缺一不可。

2.略。

【课堂检测】

答案:1.B(哺:bǔ) 2.D 3.A(A:“励精图治”意为振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

C:“应运而生”,现指顺应客观需要而生;D:“唱反调”是指与主流看法不一致,“泼冷水”是指挫伤人的积极性或让人清醒) 4.D(A:语意重复,“之所以”即为“……的原因”,删去其中一个;B:两面对一面,将“能否”改为“要”;C:缺主语“比例”)

【达标练习】

答案:1.“兽皮/贝壳/铁块”到“金、银、铜钱”到“纸币(交子/中统元宝钞/大明宝钞)”到“电子货币”。趋势是“钱”(货币)会消失。

2.利:越来越方便人们的生活,让银行结算的速度大幅度提高,社会前进的步伐加快,极大地提高了经济的效率;弊:爆发金融危机

3. ①最近一千年人类的经济活动,就是围绕着那张又轻又薄的“纸”展开的

②人们对“钱”的追求,促进了全球交往

③对钱和财富的追求曾经推动并且继续推动历史的发展

4.不设统一答案。示例:①不必谈钱色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注重物质利益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必然追求。②应该警惕一切向钱看的心态,对金钱的过分强调往往是人性阴暗面的表现。③“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④对钱和财富的追求需要必要的制度来规范。

攒钱(zǎn)弘扬(hóng)

【课堂活动】

1.整体感知“就当前青少年的消费心理与行为而言,讲求实际、追求实惠是主要趋势。”或“当前大多数青少年在消费观念上,主张‘兼顾实惠和高标准’”。

2.第一问:对这个结论,持赞同态度。在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所处的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相对于非独生子女来说优越一点,他们的父母在消费观念上比较开放,相对超前,这对他们的孩子有直接的影响。独生子女家庭负担较轻,消费相对高,后顾之忧少,消费水平也相对高涨。

第二问:现象一:享乐型消费过高,投资型消费较少;现象二:子女消费高,父母消费低;现象三:物质消费高,精神消费低。

《黄河颂》公开课课件教学案设计优秀

黄河颂 光未然 第一部分:基本情况分析 1.教材分析 《黄河颂》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表现爱国主题的文学作品,一样的感情,不一样的表达,都富有动人心弦的力量。课标建议:学习这个单元,要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学习《黄河颂》这首诗,还要为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作基础,由课内向课外深化拓展,让学生更多地了解黄河。 诗歌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它潜藏着一定的民族文化内涵,读来情绪慷慨激昂,是七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更是他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爱国热情的好题材。 2.学生分析 《黄河颂》是一首诗歌,一方面“情感是诗歌飞翔的翅膀”,另一方面按文学史的观点,它还是一首“思想大于艺术,情感多于形象”的“广场诗歌”,所以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这篇课文浅显易懂,更容易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激发学生胸中的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强化爱国热情,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学习这篇课文时,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碰撞将使他们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3.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 本文是诗歌,易于朗诵,所以要加强朗读教学,不宜过多讲解,根据单元要求、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目标为: 知识能力目标: ①识记、理解本课的生字词。 ②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过程和方法目标: ①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了解时代背景,激发爱国热情,打动学生心灵。 ②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读诗歌。 ③分析诗歌的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诗歌。

人教版数学高二B版选修2-2教学案 合情推理(归纳推理)

2.1.1合情推理(归纳推理) 【教学目标】理解合情推理的概念,掌握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的方法;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归纳法和类比法的步骤,体会逻辑推理的严谨性;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归纳推理的概念 【教学难点】利用归纳推理进行简单的推理 一、课前预习:(阅读教材53—54页,完成知识点填空) 1.根据______或______已知事实( )得出_____________,这种思维方式称为 。 推理都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组成,推理可分为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推理叫做合情推理。 3.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数学中常见的合情推理. 4.根据一类事物的 具有某种性质,推出这类事物的____________都具有这种性质的推理,叫做归纳推理(简称_______). 5.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1. ; 2. . 二、课上学习: 例1.蛇是用肺呼吸的,鳄鱼是用肺呼吸的,海龟是用肺呼吸的,蜥蜴是用肺呼吸的。 蛇,鳄鱼,海龟,蜥蜴都是爬行动物,结论______________. 例2.参照教材54—55页两个例题,完成下列问题 (1)=+321 ;=++33321 ;=+++3334321 ;=++++333354321 猜想:=++++333...321n (2)=+==+n n n n n a a a a a a 猜测它的通项公式:并且中,数列,1111 (3)已知:2223sin 30sin 90sin 1502++=,2223sin 5sin 65sin 1252 ++=。

《论睁了眼看》公开课导学案

《论睁了眼看》导学案 任务一:初读者视角,梳理文脉。 1.大家预习了《论睁了眼看》,你对鲁迅这篇杂文有什么阅读感受? 2.那如果是你来写《论睁了眼看》,你打算怎么写? 3.鲁迅先生针对谁提倡“睁眼看”? 4.概括行文思路。 任务二:我即鲁迅,作家视角,深入文本。 假设你就是1925年的鲁迅,此刻正值“五四”退潮时,中国又兴起了尊孔复古思潮,胡适先生为青年学生开了一堆国学书目,去年你便写文章主张青年少读,或者简直不读中国书,这不是玩笑、愤激之辞。此时,有个偏爱你文章的迷惘的年轻人来访,咨询为什么不能读“中国书”的问题。你打算如何回答他的疑惑? 思考角度: 1.举什么例子?分析每个例子中的“闭眼”指什么内容。尽量从原文中找信息。 (1)明末才子佳人小说作家对闭眼。鲁迅把才子佳人小说称作。 (2)《红楼梦》续作者对闭眼。鲁迅对高鹗的评价是。(3)《醒世恒言》的改编者对闭眼。(4)文人们让关羽成神、岳飞前世有罪,是对闭眼。这种行为用鲁迅的话来概括就是和。 综上所述,“闭眼”的内涵就是。 2.对中国文人没有正视的勇气,鲁迅认为原因是。

任务三:研读者视角,历史寻根,群文关联。 鲁迅评价自己:“我看事情太仔细,我对中国人的内情看得太清楚。”鲁迅能一眼看出中国文人的创作不过是一次次的“瞒和骗”,他肯定也看穿了文人们为什么要自欺且欺人。请四人小组对文本中的这些例子进行讨论、归纳,概括鲁迅看到的“内情”是什么。大家也可以关联你阅读过的鲁迅文章综合分析。 文人为什么会自欺?尽量找文中的句子再分析。 文人为什么会欺人?尽量找文中的句子再分析整合。 《推》一文是怎么样走向深刻的? 《论国骂》一文是怎么走向深刻的?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是怎么走向深刻的?

《数学归纳法》导学案

第5课时数学归纳法 1.使学生了解归纳法,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与实质. 2.掌握数学归纳法证题的两个步骤;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简单的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 多米诺骨牌游戏,首先要用力推第一块骨牌,在任何两块骨牌之间有恰当的距离时,第一块倒下,就会使第二块倒下,第二块倒下就会导致第三块倒下,……以致很多都会倒下!如果我们在骨牌间抽出几块,使有两块之间存在一个较大的缺口,推倒了第一块骨牌,后面的骨牌就不会都倒下了.如果第一块骨牌我们不使它倒下,后面的骨牌也就不会倒下的. 问题1:要使得所有骨牌全都倒下须满足的条件 (1); (2). 问题2: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个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归纳奠基)证明当n取时命题成立; (2)(归纳递推)假 设. 问题3:数学归纳法是一种只适用于与有关的命题的证明方法,第一步是递推的“”,第二步是递推的“”,两个步骤缺一不可. 问题4:在证明过程中要防范以下两点 (1)第一步验证n=n0时,n0不一定为1,要根据题目要求. (2)第二步中,归纳假设起着“已知条件”的作用,在证明1时,命题也成立的过程中一定要用,否则就不是数学归纳法. (n∈N+),验证n=1时,左边应取的项是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1+2+3+…+(n+3)=(n+3)(n+4) 2 (). A.1 B.1+2 C.1+2+3 D.1+2+3+4 2.某个命题与自然数n有关,若n=k(k∈N+)时命题成立,那么可推得当n=k+1时该命题也成立,现已知n=5时,该命题不成立,那么可以推得(). A.n=6时该命题不成立 B.n=6时该命题成立 C.n=4时该命题不成立 D.n=4时该命题成立

UnitDoyoulikebananas公开课学案

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 主备人:孟俊审核人:黄燕使用时间:2012年11月 第1课时 Section A 1a—2c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熟练掌握本课9个名词两个动词2. 区分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 3. 谈论对方喜欢或不喜欢的食物 【过程与方法目标】小组合作探究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本课时的学习,认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并形成良好健康的饮食习惯。 学习重点:谈论对方喜欢或不喜欢的食物 学习难点:可数名词变复数的规则。 学习过程: 一、课前展示 任务一:1.必答题。 2.抢答题。复习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变化规律。 I. 一般情况下加-s . 如: book→ books hamburger _____________pear__________ banana_______________ orange_________ II. 以 o 结尾的加-s 或-es 如: photo → photos tomato _______________ III. 以s . sh ch . x 结尾的加-es 如: watch → watches bus _________ box IV . 以辅音字母加 y 结尾的变y 为 i 加es . 如: dictionary → dictionaries strawberry __________ family 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听词辨音 二教案过程: 1、教师导入新课,并对新的单词通过竞赛的方式巩固练习,掌握可数名词的单复数。 2、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小组展示课前布置的任务 1)利用工具书查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定义 可数名词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数名词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例词总结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有哪些不同之处? Countable nouns(可数名词):an apple, two oranges, bananas, apples, pears,tomatoes, strawberries Uncountable nouns(不可数名词):milk, bread 可数名词不可数名词 (1)可数名词前可以用______限定,表示一个……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数名词前可以用__________限定。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数名词有_________形式。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讲解Do you like bananas? 解读:

高中数学_归纳推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 问题引入,激发兴趣 从下面的图片中,你能猜出他们是什么职业吗?为什么?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这里的思维方式就是推理. 从实际生活出发,展示推理的例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密不可分。问题教学,启发学生思考, 切入主题. 二. 实例递进,形成概念 1. 推理的概念形成 定义: 根据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来确定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过程称为推理。 从结构上说,推理一般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已知的判断,叫做前提; 一部分是由已知推出的判断,叫做结论。 提问:学生举例,教师点评.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体会推理的含义,逐步总结其定义.

二. 经典探究,深化新知 幻灯片: 练习1: 对于任意正整数,猜想 与 的大小关系。 幻灯片:汉诺塔问题 例2:如图,有三根针和套在一根针上的若干金属片,按下列规则,把金属片从一根针上全部移到另一根针上. (1) 每次只能移动1个金属片; (2) 较大的金属片不能放在较小的金属片上面. 试推测:把个金属片从1号针移到3号针,最少需要移 例1为了巩固归纳推理的步 骤,体会如何发现共性,为了便于观察有时候需要做适当的变形以更加突出共性.注重方法技巧的渗透与概括,体现了“思想性”,通过不同观点 的交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大局观,在实战中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归纳能力。 一点感悟:我的学生基础较差,所以,我会适当侧重于“以教师引导为主,师生共同归纳 技巧”。 汉诺塔问题的探索,完整体现了归纳推理的过程,很具有代 表性.使学生充分体验从个别 {}(). ,...3,2,11,11:1例11项公式试归纳出这个数列的通且项的第已知数列 =+==+n a a a a a n n n n

定语从句公开课导学案学生单

The Attributive Clause 自主预习目标:通过预习,发现问题,并尝试自主解决 Part I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先行词,关系词以及(定语从句) 1. who的用法 The boys who are playing football are from Class One. The man who you want to see is here. 总结:who指____________, 在定语从句中作________________. 2. whom的用法 Li Ming is just the boy whom I want to see. The professor whom you are waiting for has come. 总结:whom指____________, 在定语从句中作________________. 3. which的用法 Football is a game which is liked by most boys. This is the pen which he bought yesterday. 总结:which指____________, 在定语从句中作________________. 4. that的用法 The boys that are playing football are from Class One. This is the pen that he bought yesterday. 总结:that指____________, 在定语从句中作________________. 5. whose的用法 I visited a scientist whose name is known all over the country.

日历中的数学公开课学案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日历中的数学知识 学习目标 1、分清题目中的未知量、已知量;会分析数量关系,找出体中等量关系,设立恰当未知量,列方程;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数学源于实践的认识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社会意义,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沟通,让学生体验和交流成功的喜悦,融洽师生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会审题,寻找数量之间的关系,合理设置未知数,列出方程。 难点:明确学习数学的社会意义,看到数学实际价值,如何建构数学模型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这是2011年某月的日历,日历中相邻三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之间有何关系? (2)观察月历中一个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数 之间有何关系? (3)左上右下对角线上三个相邻数大小关 系? (4)左下右上对角线上三个相邻数大小关系?

二、典例解析 例1.某月日历一个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日期的和为60,这三个日期分别是多少? 解:设中间一个数为x,则其余两个分别为x-7 和x+7 依题意得: 解方程得: x= 所以 x-7= , x+7= 答:这三天分别是。 例2、如果小明说出日历坚列上相邻的3个数的和是75,你认为可能吗?为什么? 例 3举一反三 有一些分别标有6,12,18,24,30 …的卡片 ,小明拿到了相邻的3张卡片,且这些卡片上的数的和为342. 问: (1)小明拿到了哪三张片? (2)你能拿到相邻的3张卡片,使得这3张卡片上的数的和为86吗? 提示:先思考后一张卡片的数字比前一张卡片的数字大几,找出共同的规律。再设未知数

2.1.1合情推理(第1课时)归纳推理 学案(含答案)

2.1.1合情推理(第1课时)归纳推理学案 (含答案) 2.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2.1.1合情推理 第1课时归纳推理学习目标 1.了解归纳推理的含义,能利用归纳进行简单的推理. 2.了解归纳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知识点一推理1推理的定义从一个 或几个已知命题得出另一个新命题的思维过程称为推理2推理的 组成任何推理都包含前提和结论两个部分,前提是推理所依据的 命题,它告诉我们已知的知识是什么;结论是根据前提推得的命题,它告诉我们推出的知识是什么知识点二归纳推理思考1铜.铁.铝.金.银等金属都能导电,猜想一切金属都能导电2统计学中, 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然后用样本估计总体以上属于什么推理答案 属于归纳推理符合归纳推理的定义特征,即由部分对象具有某些 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梳理1归 纳推理的定义从个别事实中推演出一般性的结论,像这样的推理 通常称为归纳推理2归纳推理的思维过程大致如图3归纳推理的 特点归纳推理的前提是几个已知的特殊现象,归纳所得的结论是 尚属未知的一般现象,该结论超越了前提所包容的范围由归纳推 理得到的结论具有猜测的性质,结论是否真实,还需经过逻辑推

理和实践检验,因此,它不能作为数学证明的工具归纳推理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推理,通过归纳推理得到的猜想,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起点,帮助人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1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为归纳推理2归纳的前提是特殊现象,归纳是立足于观察或实验的基础上的,结论一定正确类型一数列中的归纳推理例1已知fx,设f1xfx,fnxfn1fn1xn1,且nN*,则f3x的表达式为 ________,猜想fnxnN*的表达式为________答案f3xfnx解析 fx,f1x.又fnxfn1fn1x,f2xf1f1x,f3xf2f2x,f4xf3f3x, f5xf4f4x,根据前几项可以猜想fnx.引申探究在本例中,若把“fnxfn1fn1x”改为“fnxffn1x”,其他条件不变,试猜想fnxnN*的表达式解fx,f1x.又fnxffn1x,f2xff1x,f3xff2x, f4xff3x.因此,可以猜想fnx.反思与感悟在数列问题中,常常用到归纳推理猜测数列的通项公式或前n项和1通过已知条件求出数列的前几项或前n项和2根据数列中的前几项或前n项和与对应序号之间的关系求解3运用归纳推理写出数列的通项公式或前n 项和公式跟踪训练1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a1,且 Sn2ann2,计算S1,S2,S3,S4,并猜想Sn的表达式解当n1时,S1a1;当n2时,2S1,所以S2;当n3时,2S2,所以S3;当n4时,2S3,所以S 4.猜想Sn,nN*.类型二等式与不等式中的归纳推理例21观察下列等式1,1,1,,据此规律,第n个等式可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解析等式左边的特征

《定风波》公开课导学案学生版

《定风波》公开课导学案学生版(含答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宋词豪放派的风格特点。 2、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和壮志未酬的情怀。 3、感受苏轼旷达洒脱、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感受苏轼旷达洒脱、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知人论世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1082),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在这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后的几年里,苏轼内心当然有忿懑和痛苦的一面,但他却始终能以超人的旷达心态泰然处之。这首《定风波》就表现了苏轼当时“泰然处之”的心境。 他,一生坎坷,被一贬再贬,他携家带眷,风尘仆仆,跋涉在荒野古道上,无休无止地向着新的谪居地进发。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贬到儋(dān)州,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这样写道:“他从监狱里走来,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实际上以一个流放犯的身份走来,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一路上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一路走来了黄州……” 他在黄州城东开垦了十亩荒地,田旁筑一茅屋,辛勤躬耕,自得其乐。 “在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这种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伸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四、自主预习 1、概括小序内容,注意重点词 沙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吟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芒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萧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读诗歌,读出节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五、合作探究 1、词作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种形象特点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穿林打叶的大雨,抒情主人公是怎样的态度?这体现了他怎样的个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说“竹杖芒鞋”比马“轻”?你认为这里的“竹杖芒鞋”和“马”有什么深刻含义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陕西省吴堡县吴堡中学高中数学第三章推理与证明归纳推理学案北师大版选修1-2

3.1.1 归纳推理 学习目标 1. 结合已学过的数学实例,了解归纳推理的含义; 2. 能利用归纳进行简单的推理,体会并认识归纳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现象: (1)看到天空乌云密布,燕子低飞,蚂蚁搬家,推断天要下雨; (2 )八月十五云遮月,来年正月十五雪打灯. 以上例子可以得出推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思维过程. 二、新课导学 探学习探究 探究任务:归纳推理 问题1:哥德巴赫猜想:观察6=3+3, 8=5+3, 10=5+5, 12=5+7, 12=7+7, 16=13+3, 18=11+7, 20=13+7,……,50=13+37,……,100=3+97,猜想: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 问题2:由铜、铁、铝、金等金属能导电,归纳出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新知:归纳推理就是由某些事物的________ ,推出该类事物的_______________ 的推理,或者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推理.简言之,归纳推理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推理. 探典型例题 例1观察下列等式:1+3=4=22, 2 1+3+5=9=32, 1+3+5+7=16=42, 1+3+5+7+9=25=52,你能猜想到一个怎样的结论? 变式:观察下列等式:1=1 1+8=9, 1+8+27=36 1+8+27+64=100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材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公开课学案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材六年级数学上册 《比的应用》公开课学案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材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公开课学案 设计理念: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此,本课从学生地生活经验出发,把陌生枯燥地应用题与学生地熟悉地生活背景联系起来。通过“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这三个阶段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建构地过程,体验策略地多样化,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意识,从而提高解决问题地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1、理解按一定比来分配一个数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方法。 能力训练点: 1、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 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团结协作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按一定比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 2、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与分数的联系,已掌握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掌握了按比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生活、工作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以后学习“比例”“比例尺”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对于按比分配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曾经遇到过,甚至解决过,每个学生都有一定体悟和经验,但是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没有总结和比较过,没有一个系统的思维方式。通过今天的学习,将学生的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系统化,总结并内化成学生的一个巩固的规范的分配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组织复习旧知 同学们,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

简笔与繁笔公开课学案

《简笔与繁笔》教案 教学目标:1、明确文章繁简“各得其宜,各尽其妙”的观点。 2、学习文章作为论述文运用典型事例进行层层递进地论证的方法 3、感受语言繁简的妙处。 教学重点:2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导入: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人类存在的精神家园。有了语言,在生活中我们才能交流。比如这个场景—— 湘玉:你无情!你无耻!你无理取闹! 老白:你就不无情?你不无耻?你不无理取闹? 湘玉:我哪里无情?哪里无耻?哪里无理取闹? 老白:你哪里不无情?哪里不无耻?哪里不无理取闹? 湘玉:我再怎么无情,再怎么无耻,再怎么无理取闹,也不会比你更无情!更无耻!更无理取闹! 学生分角色朗读。提问:这组对话有什么特点? 绕来绕去,繁冗拖沓 这是语言的一种弊病,那什么样的语言才是好的语言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简笔与繁笔》。 一、粗读文章,梳理思路 带着问题浏览文章。 1、什么是简笔?什么是繁笔?简笔好还是繁笔好? 简笔:言简意赅,凝练厚重。惜墨如金。 繁笔: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用墨如泼 各得其宜,各尽其妙(中心论点)

2、文章是如何论证中心论点的?(试着找出每段的中心句) 是什么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有时用笔极为简省。 为什么有时不避其繁。 近乎“啰嗦”的繁笔 怎么做如何做到繁简适当 当今创作趋长及其原因 提倡简练为文 二、细读文章,品析段落 论据必须充分而强有力地支撑中心论点,就像高楼大厦必须有纵横交错的钢筋支撑,否则,就会像孩子堆起的积木一样,不堪一击。 作者在展开论证时,为了使我们信服,使用了一系列的事例来证明观点。下面,我们就以2-4段为例,来学习一下作者论据的使用方法。 3、提问:论证简笔的妙用时作者用的是近百万言的长篇小说《水浒传》;谈繁笔时,用的却是以精炼著称的鲁迅的《社戏》,为什么这样安排? 用简笔还是繁笔,不在于作品本身的长短上,要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补充:从逻辑学的角度讲,事例论证是不完全归纳,只是简单枚举,如果事例不典型,没有代表性,它的结论就不可靠。(板书:典型) 4、齐读第二段,论证简笔作者用了几个例子?顺序能不能换? 不可以“数字传神”到“一字传神”,简省的程度加深,并且照应了第一段的两个分论点。(板书:层层递进) 5、以此类推,论证繁笔时的两个例子是不是也不能调换?为什么? 愈发繁(借种“啰嗦”);照应第一段的两个分论点“描摹状物,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

半张纸公开课导学案—学生版

《半张纸》公开课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小说的内容和情感。 2.探究小说的结构特点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走近作者—斯特林堡 斯特林堡(1849-1912),瑞典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小说家和戏剧家;被誉为“瑞典第 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他的作品在瑞典国内被视为宝贵的民族遗产,在其它国家也受到不少人的推崇,是瑞典自然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欧洲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先驱。代表 作品有戏剧《朱丽小姐》《到大马士革去》《一出梦的戏剧》《鬼魂奏鸣曲》,小说《红 房间》还有这篇世界著名的微型小说《半张纸》等。 斯特林堡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他既是个悲观主义者,又是个理想主义者。不幸的遭遇使他的心灵蒙上了阴影,再加上他还深受叔本华、尼采等人悲观主义思想的影响,以致他对人生持极度悲观的看法。他曾说“人活着必遭蹂躏”。但他又是个理想主义者,因此在始终认为人生是痛苦的,是要经受磨难的同时,他又保持着奋发向上的力量,努力寻求生活真正的价值。这就更能体现他精神的崇高与难能可贵。 二、1、初读课文,请学生找到形象描写纸的外部特征词语并分析 2、这样一张纸上面写有什么内容,请学生根据预习填写: “这是写有的半张纸”。 3、学生探讨思考纸上内容暗含的情感,并填写: “这还是承载了他的半张纸”。 4、但是他走出去时并不是垂头丧气的,相反地,他高高地抬起了头。(为什么) 三、结构分析: 1、为什么作者要用“半张纸”,一张纸不行吗?(讨论)

2、“半张纸”在文中还有其他什么作用? 3、《半张纸》的结构特点 四、教师总结 【拓展阅读】 书法家 书法比赛会上,人们围住前来观看的高局长,请他留字。 “写什么呢?”高局长笑眯眯地提起笔,歪着头问。 “写什么都行。写局长最得心应手的好字吧。” “那我就献丑了。”高局长沉吟片刻,轻抖手腕下笔去。立刻,两个劲秀的大字从笔端跳到宣纸上:“同意。” 人群里发出啧啧的惊叹声。有人大声嚷道:“请再写个!” 高局长循声望去,面露难色地说: “不写了吧——能写好的就数这两个字……” 思考:你从这篇小小说中读出了什么?

《211合情推理》导学案2.doc

一、预习课本回答 1.推理是 指,由 2.合情推理包括和 归纳推理:市某类事物的有这些特 征的推理,或者由纳.简言之,归 3.由数列1」0,100」猜想该数列的第n项可能是()? A. 10" B. 〃 C. 10,,H Dll” 《2. 1. 1合情推理》导学案 2. 1?1(1)归纳推理 学习目标 1、结合已学过的数学实例和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归纳推理的含义; 2、能利用归纳推理的思想,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3、体会并认识归纳推理在数学发展中的作用. 新课导学 和组成. 9 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都具 概括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 到、由至的推理. 4.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x(3-2),四边形的内角和是180 x(4-2),五边形的 内角和是180°x(5-2)……所以〃边形的内角和是 二、典型例题 题型一:与代数式有关的归纳推理 例]观察1=1, 1-4=-(1+2), 1-4+9= (1+2+3), 1-4+9-16= -(1+2+3+4)…猜想第〃个等式是: a2 -b2 =(a_/?)(a + b), 练习1、观察a3-b3 =(a-b)(a2-^-ab + b2)进而猜想a n -b n o' -b A =(a-b)(cF + +b‘) 题型二.数列中的归归纳推理 例2.数列%}屮,“1,3十-占,则呗二() 13 A. 2 B.—— C. -- D. 1 3 2 例3、设f(n) = n2 +71 + 41,71 e N+计算/(l),/(2),/(3,).../(10)的值,同时作出归纳推理,

并用"40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亠 a “ 练习1:在数列{?}中,已知勺=2,匕+|=亍冷⑺丘"),试归纳推理出色= 练习2、(2008江苏)将全体正整数排成一个三角形数阵:* 23 4 5 6 7 8 9 1() 11 12 13 14 15 按照以上排列的规律,第〃行5 n 3)从左向右的第3个数为 题型三.三角函数中的归纳推理 例1、观察下列等式,猜想一个一般性的结论 3 sin230°+sin290° + sin2150° =-, 2 sin260° +sin2120° 4-sin2180° =- 2 3 sin245° + sin2105° + sin2165°=-, 2 sin215° +sin275° + sin2135° =- 2 三、课堂小测 1.下列关于归纳推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A.归纳推理是由一般到一般的一种推理过程 B.归纳推理是一种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 C.归纳推理得岀的结论具有或然性,不一定止确D归纳推理具有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功能 2.数列2, 5, 9, 14, 20, X, 35,…中的兀等于() 4. 25 B. 26 C. 27 D. 28 3.下列等式:13 + 23 =32,13 + 23+33 =62,13+23+33+43 =102,…,根据上述规律,第五个等式为 4.察下列等式: 1=1 2+3+4二9

向量概念公开课导学案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学习目标 1.通过再现物理学中学过的力,位移等概念与向量之间的联系,在类比抽象过程中引入向量 概念,建立学生学习向量的认知基础。 2.理解向量的有关概念:向量的表示法,向量的模,单位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 预习导学 一向量的概念 1向量的实际背景 有下列物理量:位移,路程,速度,力,质量,密度,其中位移,速度,力都是既有又有的量。路程,速度,质量,密度都是的量。 2数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数量能比较大小。 平面向量是既有又有的量,向量比较大小。 练习:时间,温度,位移,质量,体积,力,哪些是向量? 答案: 二向量的表示 1 几何表示 有向线段是的线段,通常在有向线段的终点处画上箭头表示它的方向,以A为起点,B为终点的有向线段记作,起点要写在终点的前面。 有向线段包含三个要素:,,。 向量的有向线段表示方法 向量常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它的长短表示向量的,箭头的指向表示向量的。 2 字母表示 向量也可以用黑体的字母表示,如 a , b , c . 三向量的大小(模) |AB|表示向量AB的大小,即长度,长度为0 的称零向量,记作0,长度等于1个单位的的向量称为单位向量。 思考应用 1.单位向量是否唯一?有多少个单位向量? 2.若将所有的单位向量的起点放在同一个点,则终点构成的图形是。 四共线向量与相等向量 1平行向量:叫做平行向量,向量a 与b 平行,记作。 规定: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即对于任意向量a 都有。 2 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a与b相等,记作。任意两个非零向量相

等都可以用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并且与有向线段的起点无关。 注:1)向量不能比较大小,但可以说相等不相等, 2)向量可以自由平移。 3 共线向量:任一组平行向量都可以移到现一直线上,因此也叫做共线向量,也就是共线向量的方向相同或相反。 精讲精练 例1 第二次龟兔赛跑:兔子因为贪玩而忘记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走了弯路。但聪明的乌龟由起点A向东南方向前进100米直达终点B。乌龟获胜。 请用有向线段表示下列向量 (1)乌龟的位移(用1cm表示50m) (2)1千克乌龟所受的重力。(用1cm长度表示5N) O ABCDEF 例2.如图,设是正六边形的中心,分别写出图中 与向量OA 、OB 、OC 相等的向量. 练习∶上题中 (1)向量OA与FE相等吗? (2)与向量OA 长度相等的向量有多少个? (3)与向量OA 共线的向量有哪几个?

高中数学归纳推理公开课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归纳推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A版数学选修2-2第二章推理与证明§ 2.1.1节合情推理的第一课时.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过程,也是人们日常学习和生活 中常用的思维方式.推理思想贯穿于高中数学的整个知识体系,但作为一章内容出现在 高中数学教材中尚属首次.《推理与证明》是新课标教材的亮点之一,本章内容将归纳 与推理的一般方法进行了必要的总结和归纳,同时也对后继知识的学习起到引领的作用.教材的设计还原了数学的本质,是对“观察发现、归纳类比、抽象概括、演绎证明” 等数学思维方法的总结与归纳,使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系统化、明晰化,操作化.紧密地结合了已学过的数学实例和生活实例,避免空泛地讲数学思想方法,以变分 散为集中,变隐性为显性的方式学习了推理和证明,是知识、方法、思维和情感的融合 与促进,能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综上几个方面,本节课对学生整个高 中数学的学习具有深远的影响. 学情分析 1.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都安市重点高中都安高中的学生,学生的认知水平较高,数 学基础良好,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自主探究能力. 2.学生在初中已接触过归纳推理,并在高一必修五“数列”的学习中,学生进一步 掌握一些归纳的方法技巧.学生对归纳推理本质的把握需要进一步提升,对归纳推理的 思维过程需要进一步明确.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归纳推理的概念和作用,掌握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能利用归纳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 2.过程与方法: 欣赏一些伟大猜想产生的过程,体会并认识如何利用归纳推理得出新结论,探索如何利用归纳推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要有学习数学知识、了解数学文化的积极态度.体会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过程,培养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优良作风.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开拓数学思维,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

公开课英语导学案

Paper A: Learning guide plan(导学案) 广元市 The writing task: 据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的中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有些甚至不到6个小时,请你就此现象从以下方面写一篇英语短文。 1. 分析中学生睡眠不足的原因。 2.提出你的看法。 注意:词数120词左右。 【Learning aims】 1.学习写作的基本步骤。 2.掌握一篇好的英语作文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掌握社会现象解释类议论文的写作模板。 3.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能使自己的写作水平有所提升。能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从而喜欢写作。 【Learning difficulties and importance】 如何在小组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如何通过预习获取教师上课时的重点信息。Ⅰ.Self-preview(自主预习) Steps for writing 1.审题:审体裁;审人称;审时态;审写作要求(包括字数和参考词汇) 2.列提纲:按照写作要求,列出要点,确定文章的层或段。 3.连词成句:在各要点之间加上适当的连接词,连句成段,连段成篇。 4.复查纠错:把已写成的文章阅读一遍,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1. Task1: 审题:1) 体裁:这是一篇____________文。2) 人称:______________ 3) 时态:___________ 2.Task2: List the outline of your composition(列出你的作文提纲,用中文) Para1.现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ra2.原因: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数学选修2-2学案-1.1.1-归纳推理-含解析

| §1归纳与类比 1.1归纳推理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页 [自主梳理] 一、推理 推理一般包括______推理和________推理. 二、归纳推理的定义 根据一类事物中部分事物具有某种属性,推断该类事物中________都有这种属性.我们将这种推理方式称为归纳推理. 三、归纳推理的特征 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________,由个别到________的推理. [双基自测] 1.数列1,5,10,16,23,31,x,50,…中的x等于() A.38B.39 C.40 D.41 2.由集合{a1},{a1,a2},{a1,a2,a3},…的子集个数归纳出集合{a1,a2,a3,…,a n}的子集个数为() A.n B.n+1 C.2n D.2n-1 3.在数列{a n}中,已知a1=3,a2=6,且a n+2=a n+1-a n,则a33为() A.3 B.-3 C.6 D.-6 4.观察下列式子:1+1 22<3 2,1+ 1 22+ 1 32< 5 3,1+ 1 22+ 1 32+ 1 42< 7 4,…,则可归纳出________. 5.如图(1),将一个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的每条边三等分,以中间一段为边向三角形外作

正三角形,并擦去中间一段,得图(2),如此继续下去,得图(3)…试用n 表示出第(n )个图形的边数a n =________. [自主梳理] 一、合情 演绎 二、每一个事物 三、整体 一般 [双基自测] 1.C 前6项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分别为4,5,6,7,8,由此可得x =31+9=40. 2.C 由前三个集合子集的个数分别为21,22,23,可归纳得出{a 1,a 2,…,a n }的子集个数为2n . 3.A 由题意可得,a 1=3,a 2=6,a 3=3,a 4=-3,a 5=-6,a 6=-3,a 7=3,a 8=6,归纳出每6项一个循环,则a 33=a 3=3. 4.1+122+…+1 (n +1)2<2n +1n +1(n ∈N +) 利用归纳推理,不等号的右边的分母与左边的最后一 项的分母的算术平方根相同,而右边的分子的变化遵循规律2n +1,n 为正整数. 5.3×4n - 1 观察图形可知,a 1=3,a 2=12,a 3=48,…,故{a n }是首项为3,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故a n =3×4n - 1.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页 探究一 数、式中的归纳推理 [例1] 已知:1>12;1+12+13>1;1+12+13+14+15+16+17>32;1+12+13+…+1 15>2;…. 请你归纳出一个最贴切的一般性结论. [解析] 1=21-1,3=22-1,7=23-1,15=24-1,…,猜想不等式左边最后一项的分母为2n -1,而不等式右端依次分别为:12,22,32,42,…,n 2 . 归纳得一般结论:1+12+13+…+12n -1>n 2(n ∈N +). 根据给出的数与式,归纳一般结论的思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