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贵州苗族服饰文化历史景观探析

贵州苗族服饰文化历史景观探析

贵州苗族服饰文化历史景观探析
贵州苗族服饰文化历史景观探析

2009年第1期(总第113期)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f or Ethnic M inorities (Phil os ophy and s ocial science )No .1Feb .2009

贵州苗族服饰文化历史景观探析

●许桂香

(贵州民族学院民族科学研究院,贵州贵阳 550025)

摘 要:根据服饰与环境感应相协调的原理,即是在以地理区位偏远和社会经济欠发达的主要背景下,贵州苗

族服饰保留了独特的历史文化风格。本文通过对其服饰文化景观形成的历史地理背景和对其服饰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历史景观探析,指出贵州苗族居住的山区地理环境是其服饰文化地理错落分布、服饰文化历史景观丰富多彩局面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贵州苗族服饰文化空间格局,在中国服饰地理上占有重要一席之地。

关键词:服饰文化景观;苗族;贵州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44(2009)01-0036-05

苗族是我国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其服饰有“服

饰大族”之誉,也有人将其服饰评价为“中国服饰史的活化石”。我国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区)。其中,贵州省分布最

多,遍布全省各地,“占全国苗族人口一半以上”[1]

。苗族服饰式样尤为繁多,据《中国苗族服饰图志》记述:苗族服饰有一百七十三种之多。女装式样多达一百三十多种,而贵州苗族服装式样就有一百零几种。所谓贵州苗族服饰文化景观,是指“居住于该地的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

品”[2]

。贵州自然地理环境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山区面积广大。山区地理环境较封闭,交通不便,相互交流困难,每一个村寨就像是一个“文化孤岛”,故贵州苗族服饰文化景观丰富多彩,形成了具有浓郁乡土特色的贵州苗族服饰文化空间格局,在中国服饰地理上占有重要一席之地。

一、贵州苗族服饰文化景观形成的历史地理背景历史上,历代统治者对苗族实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尤其在清代,统治者常把贵州苗疆称为“生界”,人为地加深苗族社会的封闭,阻挠贵州苗族文化与中原文化进行交流,迫使苗族不断向西南腹地深入,并最终选择高山作为生息之地,以天然地势来划定同周围其他民族的居住地域,“跬步皆山,高原苍莽”,这种居住上的特点,阻碍了苗族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他们以村为单位聚居,很少与其他民族合村共寨,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生存环

境,使苗族村寨长期处于自然经济状态。深山可耕土地少,再加上地形及气候原因,山地贫瘠,肥力较低,故苗族有游耕的生产生活方式。直到解放后,游耕状况才逐渐消失。“山苗人,水仲家”,亦充分说明了这种居住模式由来已久。相对中原腹地,贵州地处边疆,边缘地理位置决定了贵州苗族服饰文化在历史上相对于中原主流文化的边缘性,同时也是贵州苗族服饰能保存到今天的一个主要原因。

贵州苗族支系繁复,分布广阔,居住的地理环境多为交通闭塞的山区,苗族服饰反映了苗族历史悠久、居住分散风俗多样的特点。苗族服饰景观有共同之处,内部也有明显差异。苗族妇女的服装样式多,贵州各地的苗族服饰样式亦多,各支系服饰风格各异。所谓“白苗”、“黑苗”、“花苗”、“青苗”等就是依据所着服色而来的自称或他称,也有根据妇女的裙样,称为“长裙苗”和“短裙苗”的。从宏观上看,与苗语方言区分布有一定对应关系,严格说来与社会发展及民族交往关系更为密切,“目前,除威宁及大方部分男子仍着民族服装外,各地苗族男子均改穿汉装。苗

族传统服饰基本上保存于妇女中”[3]

。妇女服饰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衣裙的长短,色彩的多寡,花饰风格和部位的不同,银饰和发髻的多样等方面。总之,由于互相交流困难,加上农耕文化的自给自足方式,形成了贵州苗族服饰文化地理上的错落分布、服饰丰富多彩的局面。

二、贵州苗族服饰文化历史景观(一)物质服饰文化历史景观

6

3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9?1 

3收稿日期:

2008-10-29

作者简介:许桂香(1975-),女,福建莆田人,博士,贵州民族学院民族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服饰作为一种社会存在,语言学家把其定义为“衣服和装饰”,服饰文化学家华梅把服饰这一定义引申为四方面的内容:第一是衣服,有主服(遮盖躯干)、首服、足服等;第二是佩饰,指全身起装饰作用不具遮盖功能的饰品;第三是化装,既指带有原始性文身、割痕等,也指当今的美容;第四是随件,如伞、包、佩刀等。本文的贵州苗族服饰文化景观将从三个方面:(1)体服饰,指人体除头、脚外的躯体部分的服饰;(2)首服饰;(3)足服饰进行表述,借以窥见贵州苗族服饰文化历史景观特点。

11体服饰历史景观

(1)服饰原料多就地取材

贵州苗族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的历史时期,多就地取材,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作为服饰的重要来源。因其居住的地区宜于植麻种棉,服饰用料也以居住地出产的原料为主,多以棉、麻、毛等经过家庭手工作坊精编细织而成,清嘉庆《黔西州志》卷八载,“青苗,衣麻衣,皆其自织”[4],所以自织麻布和土布是衣裙的主要用料。民国时期的《榕江乡土教材》亦载,苗族“,自染自制”[5]。不论哪种衣饰,从备料到成衣,都是由妇女自纺、自织、自染、自缝、自绣而成,费工较大。近年来,由于发展商品经济,部分地区苗族服装也成了商品而进行生产,不少青年妇女多从市场购买成衣。

(2)服饰纹样精美

由于植物原料柔韧性好,易于编织剪裁,所以贵州苗族服式式样多,绣有精美纹样。苗族服饰图案的装饰部位多绣在衣服最引人注目或最容易磨损的部位,在增强服饰耐磨性的同时也增强了其装饰性,如女子服装的袖口、衣领、胸襟、裙沿、面巾、头帕等处,以绣花最为普遍,服饰的花纹图案集中体现了该民族服饰之美。它们大多它们反映了人的智能与技巧,表达了他们的理想和愿望,体现了人们的追求和向往。图案类型也很多,有几何图案、人物图案、动物图案、自然图案(包括山水、花卉等植物图案)等。这些花纹图案常是对日常生活的反映,涉及到自然界的花卉草木、飞禽走兽、山川河流以及想象的龙凤麒麟等,如“骏马飞渡”、“江河波涛”、“蝴蝶妈妈”、花卉鸟虫、蕨叶花、石榴花、“天地”、“山川”、“田园”等。此外,某些图案还是对古代传说的一种体现。聪慧的苗家人把古老的传说转化为种种抽象花纹,绣织在服饰上,时刻告诫自己不要忘记历史,此类纹样有“江河波涛”、“方绣”、黄河、家园等。

(3)服饰色彩斑斓

贵州苗族女性百褶裙,图案花纹色彩斑斓。衣裙颜色以红、蓝、黄、白、黑为主,保持了苗族先民“三苗”“好五色衣服”(《后汉书?南蛮传》)的传统。《后汉书?南蛮传》中有五溪(五溪:今湘西及贵州、四川、湖北交界处,因此地有五条溪流而得名)苗族“好五色衣裳”的记载;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有“五溪衣裳共云天”的著名诗句。苗族的《花之歌》是这样吟唱的:“花花衣裤花头巾,花帕花带花围裙。花花鞋子花花伞,花花场赶花花人”。色彩是一个民族最鲜亮的符号。按照《黔苗图说》中记载,有五种苗族图绘方式,分别是:红苗———“衣服悉用斑丝”、黑苗———“衣尚黑,男女跣足”、花苗———“衣服以布辑条,织成青白相间,无领袖,洞其中”、青苗———“衣尚青,妇以青布笼髻”和白苗———“男科头跣足,妇盘髻长簪”。

一般说来,男式的服色比女式的单调;老人的服色比青年人的沉稳;春夏的服色比秋冬的轻快;盛装的服色比便装的艳丽。盛装往往以红、黄等暖色为主,体现着生命、青春与热情,象征着富贵、吉祥与崇高;便装则多用青、蓝、绿等冷色调,朴素大方的同时也不乏美的享受,适于平时劳作。再者,服饰上的花纹图案也很重视色彩效果。如黔东方言区部分披肩上的花纹图案以黄色为主,再配以红、黑等色,以白布为底,鲜艳夺目;川黔滇方言区中威宁一带“大花苗”披肩上的花纹则以红色为主,黑色为辅,衬以白色底布,色彩对比强烈,有很强的视觉效果[6]。

(4)制作工艺精湛

贵州苗族服饰是由蜡染、刺绣、银饰等多种精湛制作工艺打造而成的。其中,仅刺绣就有结绣、羊绣、打糅、牵红绣、织花、绉绣、辫绣、抽纱、散绣、平绣、锁绣、打子绣、贴绣、锡绣、堆绣、破丝绣等多种类型。其中,绉绣、散绣和堆绣是苗族特有的绣法。这些刺绣工艺精细,绣出来的图案有丰富的艺术感。如贵州施洞地区的破丝绣能把一根彩色丝线破成8-16根,能绣出渐变色和复色效果,是技术性很强的工艺。

(5)服饰形制主要为衣裙

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两大类:衣和裙。衣又可分为很多种,如:贯首服、敞胸衣、大袖衣等;裙也可分为筒裙、围腰裙、百鸟裙等。衣为上饰,裙为下饰,这同我国古代服饰“上衣下裳”的理论一致的。苗族的服饰从功能上主要分为盛装和便装。苗族妇女盛装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领、对襟短衣,下身穿百褶裙。裙子的长短与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居河谷、平坝的大多穿长裙或超长裙,因为这里环境比较平坦、宽敞,但蚊虫较多,着长裙既防蚊虫叮咬,行动也比较方便。穿半长裙的一般居住在半坡或倾斜的坝子里,既便于涉水,也便于爬山,且干活也比较方便。着短裙和超短裙,一般都居住在高山峻岭,荆棘遍野,林木葱茏,且坡度倾斜面大的地区,穿短裙,有利于行走、干活和穿山过岭。《兴仁县志》亦载“苗女不履不袜,徒跣而行,围峒锦于腰,重叠百褶,旁无积,谓之‘桶裙’,居山颠者仅及膝,居水涯者拖至地”[7]。在贵州、云南、川南、广

73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9?1

西、海南岛等地,妇女穿的百褶裙长短不一,以黔东南差别最大,有的到脚面,有的超过小腿肚,有的过膝,有的仅30厘米左右,但以裙到小腿肚最为普遍。便装时则多在头上包头帕,上身大襟短衣,下身长裤,镶绣花边,系一幅绣花围腰,再加少许精致银饰衬托。苗族男子的装束则比较简单,上装多为对襟短衣或右衽长衫,肩披织有几何图案的羊毛毡,头缠青色包头,小腿上缠裹绑腿。裹绑腿是为防荆棘、虫蛇等外物伤害。民国《贵州通志》载,部分“黑苗”人用“数十丈布”打绑腿。在靖州、天柱一带,老年妇女仍有打绑腿习俗。

21首服饰历史景观

贵州苗族注重头饰,与山区地形复杂,山地丘陵遍布,树木丛生,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常会穿越丛棘,出于对头部保护的需要,因此很自然以头饰为重,从而表现出多种多样的头饰历史景观。头饰包括发型和装饰两部分。

妇女发型以长发挽髻为主。汉代《淮南子》记载,三苗发型十分独特,春秋以前为苗族先民所独有,后来传给汉人和越人,一度盛行。《后汉书》中所描述的孟光的打扮,仍然可以看出独特的三苗发型的遗痕。不过后来却渐渐失传了,而黔西北的苗族妇女,现在仍保留了三苗发型的古俗:大量的长线或麻线作假发,掺在真发中梳理均匀,然后盘在头上。还可加用牛角式或扁担式的木饰,缠来绕去,有如横字,两头宽过双肩,甚为壮观引人。其中发髻挽与头部何处也有地域也有差异:如安顺、镇宁有的挽偏髻于头右上方,黔东南挽髻于头顶中央,黔西南有的挽螺旋于额顶,贵阳地区有的扎蓬髻类似盘边帽,有的扎成狭长的船形髻,有的则在头髻中扎上两头向上的大牛角梳,还有的在头上包头帕。史继忠《贵州文化解读》亦载,贵州苗族“妇女头饰最为丰富,有挽髻于顶的,有将发辫盘成一个大圈的,有发型偏在一边的,有将头发缠成角状的,还有将发髻垂于脑后的”[8]。

至于头上的装饰,更是多种多样,有银饰、头帕、花帽、羽毛、鲜花等。最初,苗族先民多半是取自然物作装饰品,表现出一种古朴的美感。例如:有的“髻上插白鸡毛”,有的“男髻则插白鸡尾或锦鸡、野鸡尾以为美”,有的“头用豪猪箭绾发”,有的“首饰用海、青白小珠”或“以五色药珠为饰”,甚至以薏苡代之”,有的则以“竹筒三寸斜穿其耳”。后来虽有木簪、木梳作装饰,仍保持着原始古朴的风格。毕节、大方的“水梳苗”头上戴牛角形木梳。大约在明、清两代,苗族普遍采用银饰,并获得巨大发展,种类之多,有银花、银角、银冠、银衣、银簪、银梳、银项链、银铃、银项圈、银耳环、银手圈等;用料之大,一般用银8~10公斤左右;制作之精,在国内实属罕见。清《皇清职贡图》卷四载,“苗妇椎髻,长簪著银”[9],清代《黔南识略》亦载,“苗族男子,项戴银圈一二围……女头必裹布,耳戴大环,项戴银圈一二以至十余围不等……女子银花饰耳,耳垂大环,项戴银圈,以多者为富”。现在,男子已不佩戴银饰了,但银饰仍是妇女钟爱的装饰品。各地苗族佩戴的银饰不同,显得多姿多彩。雷山大塘妇女头上插三枝银花,龙里苗族妇女在青帕后面插一串大小不等的银泡,紫云苗族姑娘的头上排列着五个锥形银饰,雷山桥港苗族妇女戴的是一种用银花、银链、银铃组成的帽子,台江施洞口苗族妇女则戴着富丽堂皇的银冠,丹寨苗族姑娘盛装时戴银角等。苗族普遍用银饰,有其历史地理根源,据说,古时居住在深山野岭里的苗族,经常遭到毒蛇猛兽的袭击,起初出门必带木棒,后来有了铁,就有了“出门三分铁,虎狼不挨边”,后来有了银,银不生锈,洁白美观,就演变成佩戴银器,又因为妇女比男人软弱,所以妇女的银饰种类最多[10]。不同的发型、服饰、首饰结合在一起,贵州苗族服饰显得绚丽多姿。

31足服饰历史景观

历史上少数民族普遍不重视鞋履,跣足(即赤足)为普遍风尚。贵州苗族亦不例外。历史上关于苗族跣足的记载颇多,据清《皇清职贡图》第八卷载,黎平等处“黑苗”,“其人衣短尚黑,女绾长簪,垂大环,衣裙缘以色锦,皆跣足”;贵定、龙里、黔西等处“白苗”,“男科头赤足,妇女盘髻长簪,衣尚白,短仅及膝”。《兴仁县治》载,“苗女不履不袜,徒跣而行”[11]。《镇远府志》载,“黑苗,男女皆跣足,陟冈峦,荆榛,捷如猿猱”[12]。可见历史上苗人长时间赤脚,脚上的茧子很厚,因此赤脚登山,穿越丛棘,能像猴子一样敏捷,这对现在习惯着履的人来说不能不为之咋舌。

综上所述,苗族有共同的族源、共同的地理环境,所以物质服饰文化景观上有很多共性:服饰原料多就地取材;自织、自染的衣裙挑花刺绣式样繁多,工艺水平高;普遍着衣裙;讲究头饰;不太注重脚饰,多跣足。又由于苗族种类多,分布广阔,居住的地理环境多为交通闭塞的山区,互相交流困难,加上农耕文化的自给自足方式,形成了服饰文化地理上的错落分布、物质服饰文化历史景观丰富多彩“各支系间,服饰纷呈”的局面。

(二)非物质服饰文化历史景观

文化哲学的观点指出,人的物质世界是与其精神世界密切相关的,因此,所谓苗族非物质服饰文化景观,即是指在物质服饰文化景观基础上产生的深层理念,包括在图腾崇拜和反映民族迁徙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等。服饰在此作为一种“非语言符号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它为具有形象的实物;另一个是它有代表作用,即它本身代表或表示另一事物。当然这种代表作用的规则是由使用者人为规定的”[13]。本文通过对贵州苗族非物质服饰文化景观现象进行描述、分析与比较,从中可透视出它们的文化底蕴。

83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9?1 

11人生礼仪服饰历史景观

服饰可反映人生礼仪的发展历程,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贵州苗族妇女有以发式、头饰的变化作为婚姻的标志,还有以佩饰的多少、服饰的色彩鲜艳与否和服饰纹样的繁简来显示人们的年龄阶段。

以发式、头饰的变化作为婚姻的标志。贵州威宁、赫章、水城一带苗族未婚姑娘额发剪成圆弧形,编独辫或独尖髻缠绕彩色花线及插梳,已婚者留长发并于额上扎独尖髻,无彩色花线缠绕。都匀坝固苗族妇女以发髻上银饰多少和包头巾为标志来表示婚否。还有以戴帕与否作为婚姻的标志。贵州福泉、贵定一带的苗族未婚姑娘,清末民初戴马桶式花帽、穿花纹素净衣服,本世纪50年代以后,则戴猫式花牌帽,现在则以剃去一围头发,着青布长衫、系花围腰为未婚标志。结婚后则改穿戴花帕、花衣、花裙。黄平县一带的苗族未婚姑娘头戴平顶褶花帽,一脸粉黛为标志。婚后必须变戴帽为包头帕,脸妆淡化。丹寨苗族妇女在发髻上搭上一张青色或蓝色的方帕便表示已经结婚。

有以佩饰的多少显示人们的年龄阶段。台江县台拱一带苗族女性青壮年时期,逢年过节披银挂铃身着盛装出入于闹市场合,到四十岁以后,节日佩戴银饰数量大为减少。平日也不再戴银耳柱,而代之以细木耳环[14]。

有以服饰的色彩鲜艳与否显示人们的年龄阶段。贵州台江县台拱一带苗族女性青壮年时期,穿色彩艳丽、刺绣精工的服装,四十岁以后,服饰色彩素净起来,刺绣色彩也用暗淡的色调,并且底色与花色几乎同一色调,用在服装上的织花,也由丝线为主转到了以棉线为主,手工比较粗糙。

还有以服饰纹样的繁简显示人们的年龄阶段。一般来说,老年人喜欢幅(度)小花粗和数线平挑的几何图案,年轻人喜欢大花密集且多属卷花之类的图案。台江革一地区,老年人服饰纹样稀疏,色素;青壮年妇女纹样左右拉长,织得密密麻麻,找不出它的纹路头绪。

总之,贵州苗族年轻人服饰普遍存在色彩鲜艳、服饰纹样的繁复、佩饰多,老年人服饰色彩淡、服饰纹样的简单、佩饰少的特点。长期以来,苗族服装以其色彩、纹样等框定人们的社会角色,维持社会有序运转,从这个意义上讲,苗族服饰是苗族社会角色的外显符号,是苗族传统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1图腾崇拜服饰历史景观

历史早期,生产力低下,人类对自然界的许多事物及现象不能理解,认为自身与某种动植物有亲密的血缘关系,其会影响自己的生存和繁衍,因此对其加以崇拜,并以其形象作为本氏族或部落的标记,即所谓“图腾”。图腾,系印第安语t ote m的音译,有亲属和标记的含义。图腾的形式,总是离不开动植物的形象,认为每个民族都起源于一种动植物,这些动植物就是他们的图腾,也就是他们的祖先。因此,图腾崇拜与其说是对动、植物的崇拜,不如说是对祖先的崇拜,这样更准确些。原始时代的人们则把图腾当做亲属,祖先或保护神。

自古以来,人们在原始的宗教观念习惯及服饰习俗中,生命、生殖的崇拜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因此人们特别崇拜和青睐繁殖生命力强的生物。如鱼、蝴蝶等有强盛的生殖能力动物即属其列。

苗族对鱼纹的理解更多地保留了生殖崇拜的原始意识。如“子孙象征鱼崽一样多”的比喻在苗族民歌中屡有出现。在自然界,鱼是一种典型的水生动物,鱼产卵多,腹内多子,鱼纹的原始寓意象征生殖。苗族的刺绣、蜡染中出现的鱼纹大都躯体肥硕,有的大鱼腹内有小鱼,有的鱼腹内有鱼子,有的索性将鱼鳞画作鱼子似的繁密斑点,这些都传达出原始生殖崇拜的含义。

苗族蜡染中比较常见的是蝴蝶纹。蝴蝶产卵多,生殖繁衍能力强,所以在《苗族古歌》中讲述了涉及苗族起源的故事:传说枫树化为蝴蝶妈妈,蝴蝶妈妈同水泡谈情说爱,生下12个鸡蛋,由鸡宇鸟孵化,生出万物,其中一个蛋孵化出了人类,苗族的祖先姜央就在其内。这个传说反映出原始母系氏族的生殖崇拜观念。因此,苗族人民至今还把蝴蝶当作吉祥物放在服装上,如黔东南苗族的蝴蝶巴裙,整体造型像一只大蝴蝶,中间套小蝴蝶,大大小小很多只,名曰:蝴蝶欢飞春满园。各地苗族的背儿巴裙也多呈蝴蝶形,称变体蝴蝶巴裙或蝴蝶背裙,还有各种蝴蝶结、蝴蝶花帽、蝴蝶花带、蝴蝶云肩等等,都与蝴蝶相关。显示这个图案有深刻的人文历史渊源。

在苗族刺绣图案中,鸟也是重要的符号。关于苗族祖先有这样的描述:“人面鸟啄,有翼,食海中鱼,枚翼而行。”在“鸟嘴衔鱼”的图案中,很显然是生殖的象征。贵州省雷山苗胞的“鸡毛裙”让我们看到了“鸟图腾崇拜”的影子。“鸟”一般是象征男性,而“鱼”通“余”、“女”,又有“多子”的特征,故一般代表女性。

相传,盘瓠是苗族的始祖。《后汉书?南蛮传》记载:三苗中以犬为图腾的一支,其祖先是一头“其毛五彩”的犬,此犬名叫“盘瓠”。这神犬因在战征中立了大功,高辛帝将自己的女儿许给它为妻,盘瓠死后,他的后代就形成了“好五色衣服,制裁者有尾形”,“衣裳斑斓”的传统风俗。

图腾崇拜反映出人们要求保护的原始宗教心理。这与人们最初抵御自然界伤害的能力微弱,由对自然界的恐惧感而产生的原始宗教意识不无关系。从而形成贵州苗族非物质服饰历史景观。

31反映民族迁徙历史

93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9?1

苗族分布地域的历史变迁很大,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苗族口碑资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于黄河中下游地区,“三苗”时代又迁移至江汉平原,后又因战争等原因,逐渐向南、向西大迁徙,进入西南山区和云贵高原。自明清以后,有一部分苗族移居东南亚各国,近代又从这些地方远徙欧美。

从苗族服饰图案中往往可以寻出苗族的历史和象征意蕴。苗族服饰记录了苗族迁徙和发展的轨迹。花带上的“马”字纹和水波纹,是苗族祖先迁徙时万马奔腾过江河的壮观气势。黔东苗族妇女喜欢“大马鞍型”和“小马鞍型”花边,这是对祖先迁徙征战途中,越过千沟万壑,历经千难万险历史的永恒纪念。黔东南的银匠们,喜欢在银帽上做十二武士骑着十二匹战马腾飞的造型,歌颂了迁徙征战中的先辈们英勇善战,也有希望后代子孙们飞黄腾达的寓意。

褶裙上的彩色线条,是一条条河流,一条条山路,背牌上的回环式方形纹,是曾经拥有的城市,并有街道、有城墙、有角楼,那披肩上的云纹、水纹、棱形纹,是北方故土的天地和一丘丘肥沃的田土。如,贵州威宁“大花苗”披风上的图案,上为天、下为地,左右是山川,中间有平原,菱形的几何图案,表示工整的水田道路,白色为平静的水面,红黑为垒起的埂坎,妇女褶裙上的横行彩杠代表黄河、长江。苗族的主要经济形态是农业自然经济,《说文解字》亦有“苗,草生于田者,从草从田”,苗族自古为农耕民族,这种状况直到现在还没有多大改变,农业自然经济首先要仰仗土地,易养成依恋故土的情感,“叶落归根”式的归属感即是这种情感的体现。他们中原战争失利后,迫于无奈迁徙南方山地乃至东南亚诸国,于是利用服饰实现“精神还乡”的方式,流露出苗族人民对祖先的追怀,对故土的眷念。可见苗族服饰上的图案,是穿在身上的一部民族史书。通过本身的系统将象征符号与意义结合起来并使之意义符号化。

三、小结

贵州苗族服饰文化历史景观,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服饰文化历史景观。贵州苗族物质服饰文化历史景观是人与自然环境相互适应的必然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地关系的规律。贵州苗族服饰在历史演变和在与地理环境相适应的基础上,形成物质服饰文化历史景观上“重头饰、轻脚饰”的主要特色。同时,山区地理环境是其服饰文化地理错落分布、服饰文化历史景观丰富多彩局面的根本原因。贵州苗族服饰文化在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物质文化景观的同时,也造就了非物质文化景观,也即是人与地理环境相互调适作用的结果。总之,贵州苗族服饰文化景观是与所处自然和历史人文环境相适应和相协调的,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苗族简史》编写组1苗族简史[M]1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11

[2]王恩涌等1人文地理学[M]1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1431

[3]翁家烈1论苗文化特征、成因及其作用[A].李廷贵主编.苗学研究[C]1贵州: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1121

[4]黔西州志1卷81清嘉庆八年刻本1

[5]榕江乡土教材1七章1民国间抄本1一九六五年贵州省图书馆油印本1

[6]成皓1三大方言区苗族服饰特点及其成因分析[J]1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6)∶941

[7]兴仁县志.卷22.一九六五年贵州省图书馆油印本1

[8]史继忠.贵州文化解读[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2000∶901

[9](清)傅恒1皇清职贡图1卷四1

[10]翁家烈1中国苗族风情录[M]1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2002∶451

[11]兴仁县志1卷221一九六五年贵州省图书馆油印本1

[12]镇远府志1卷281一九六五年贵州省图书馆油印本1

[13]李幼蒸1理论符号学导论[M]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14951

[14]杨正文1苗族服饰文化[M]1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8∶258-2601

责任编辑∶兰元富

A Histori cal and Cultural Study on the M i a o People’s Costu mes of Gui zhou Provi n ce

Xu Guixiang

Abstract:The M iao peop le of Guizhou Pr ovince have p reserved the peculiar hist orical and cultural styles of their costu mes under the circum stances of fara way geography and underdevel oped s ocial and econom ic con2

diti ons.Thr ough an analysis of the hist orical and geographical backgr ounds,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M iao peop le’s col orful and distinctive costu mes have been inherited due t o their mountainous geog2

raphy.

Key words:The cultural facets of costu mes;;the M iao peop le;Guizhou

04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9?1 

苗族文化调研报告

苗族文化调研报告 调研地方:湖南省凤凰县麻冲乡老洞村、扭仁村、高通村 调研对象:当地居民、学生、游客等 调研时刻:2010年7月7日至2010年7月16日 1、苗歌 听扭仁小学龙校长、麻老师及麻志官老人说起:苗歌对上一辈的人来说就像我们如今的必修课,它要紧包括感恩歌,祝酒歌,贺喜歌,庆典歌,其中用到了许多隐喻和暗喻等修辞手法,且这些喻体大都来自自然的花草树木和虫鱼鸟兽;所以唱出的歌也基本上取自日子反映日子,需要演唱者有较高的观看、鉴别、领悟和创作能力;可称得上是心灵的造化,自然的灵现。苗歌普通没有音乐伴奏。 2、苗鼓 居村民介绍,凤凰苗族鼓励,大体上可分为猴儿鼓和花鼓两大类。猴儿鼓是娱乐者模拟猴子的动作翩翩起舞,其动作诙谐,难度大,舞得好的人别多;花鼓异常柔美,异常抒情,具有很强的欣赏性,在凤凰腊尔山、山江、麻冲、降潮井一带苗区十分流行。 打花鼓(即花鼓励)普通是两个人,但也有四人、八人的,另外还有一具站在鼓旁敲击鼓梆,操纵舞蹈节奏的,谓之敲边鼓。花鼓的基本功有三:一是手功,二是腰技,三是步法。步法有快三步慢三步两种,步法是否踩到点子上,直接关系到花鼓的“套路”,所以至关重要。 3、苗舞 盛传在湘西凤凰的苗舞要紧包括:竹竿舞和三人鞋,这两种舞蹈简单易学。例如竹竿舞据说是苗族群众在生产日子中自创的一种自娱性舞蹈,平行摆开两条方木作垫架,垫架上横放若干条手腕粗的长竹竿,持竿者相向地双手各执一条竹竿尾端,把竹竿与垫架、竹竿与竹竿碰击出有节奏的声音,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眨眼,别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最好能跳出潇洒自然的动作(我们的两位队员尝试了一下,跳了几下下就被吓得跳了出来)。 三人鞋也是很有味的,三个人同穿一双“鞋”(两根长板),苗家小姐们很厉害,还能跳出优美的舞姿,节奏感很强,游客观众们惊叹别已。 4、苗族服饰 苗族服饰要紧表如今:服装、头饰、银饰、银梳、银镯、银项几个方面,穿圆领大襟短衣,盘肩、袖口等处有少许绣花;宽足裤,裤筒边缘多饰花边;包扎又高又大的青布或花布头帕,戴银饰。男装多为青色土布衣裤,包青头帕。如今他们惟独在传统节日、喜庆的生活才穿上本族传统服饰。 5、苗族传统节日 湘西苗族的传统节日要紧有:开年节、四月八、龙船节、六月六。节日那天,村民都身穿节日盛装,聚拢在一起。 6、苗族待客礼仪 当游客们进入苗寨时,苗家人们会进行苗家拦门“三道卡”风俗,即“卡歌”、“卡鼓”和“卡酒”。所谓“卡歌”,即当远方的客人到苗寨来做客,苗寨里的少年男女要肩拱肩、手拉手,用对歌的方式来表达对客人的热情欢迎;“卡鼓”,即在进苗寨的路上,苗家阿姐阿嫂们会用击鼓拦门的方式,同客人比试鼓艺,并展示苗家人多姿多彩的鼓励智慧;“卡酒”,即好客的苗家人在寨门口端着自家酿造的包谷烧或米酒拦门,苗家人将农事或家事编成苗歌后向客人提咨询,客人答对并喝下拦门酒,则表示客人看得起苗家人,客人方可入寨并被试为最尊贵的客人。这是特别典型苗族村野文化。 6、湘西苗族文化现状 苗族人们的能歌善舞以及对歌舞的热爱在这个地方表露无遗。记得我们到达的那天差不多晚上十一多了,可村里面那回荡的苗歌丝毫没有疲乏的感受,向来连续到晚上十二多才停

苗族文化调研报告(完整版)_2

报告编号:YT-FS-7087-53 苗族文化调研报告(完整 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苗族文化调研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调研地点:湖南省凤凰县麻冲乡老洞村、扭仁村、高通村 调研对象:当地居民、学生、游客等 调研时间:20xx年7月7日至20xx年7月16日 1、苗歌 听扭仁小学龙校长、麻老师及麻志官老人说起:苗歌对上一辈的人来说就像我们现在的必修课,它主要包括感恩歌,祝酒歌,贺喜歌,庆典歌,其中用到了许多隐喻和暗喻等修辞手法,且这些喻体大都来自自然的花草树木和虫鱼鸟兽;因此唱出的歌也都是取自生活反映生活,需要演唱者有较高的观察、鉴别、领悟和创作能力;可称得上是心灵的造化,自然的灵现。苗歌一般没有音乐伴奏。

2、苗鼓 居村民介绍,凤凰苗族鼓舞,大体上可分为猴儿鼓和花鼓两大类。猴儿鼓是娱乐者模拟猴子的动作翩翩起舞,其动作诙谐,难度大,舞得好的人不多;花鼓异常柔美,异常抒情,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在凤凰腊尔山、山江、麻冲、落潮井一带苗区十分流行。 打花鼓(即花鼓舞)一般是两个人,但也有四人、八人的,另外还有一个站在鼓旁敲击鼓梆,控制舞蹈节奏的,谓之敲边鼓。花鼓的基本功有三:一是手功,二是腰技,三是步法。步法有快三步慢三步两种,步法是否踩到点子上,直接关系到花鼓的“套路”,因此至关重要。 3、苗舞 盛传在湘西凤凰的苗舞主要包括:竹竿舞和三人鞋,这两种舞蹈简单易学。例如竹竿舞据说是苗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中自创的一种自娱性舞蹈,平行摆开两条方木作垫架,垫架上横放若干条手腕粗的长竹竿,持竿者相向地双手各执一条竹竿尾端,把竹竿与垫架、

关于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调研报告

关于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调研报告 旅游业发展至今其文化属性表现愈发突出,欣赏民族文化、品味民族文化、感悟民族文化、追求民族文化是现代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的终极要求。因此,展现民族文化内涵、张扬民族文化个性、突出民族文化差异性是我县旅游业不变的灵魂和永久的主题。为深度挖掘民族文化精髓,加强民族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提高文化旅游品位,进一步打造“神秘湘西”旅游品 牌,根据县委、政府部署和安排,永顺县民族事务局日组织了专门的调研组,对我县的芙蓉镇旅游进行调研:中国*** 一、芙蓉镇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现状 我县是一个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县。主要居住着汉族、土家族、苗族等民族。全县万人,土家族有万人占总人口的75%。历史悠久,民族性突出;民族文化遗产得到不断的传承、不断光大、不断变革。这里沉淀着民族千年的智慧结晶,内容博大精深,她包含民族历史文化、民族饮食、民风民俗、民间工艺、土家特色建筑等,而芙蓉镇更是土家族重要聚居区和发祥地,之所以备受广大游客的青睐,之所以被县委政府不遗余力将其打造为我县旅游黄金带,其核心就在于除了分布自然旅游景观之外,更为迷人的地方在于她是一座千年古镇,陈列着溪州铜柱等土家民族创造的、极为丰富的、以文化遗产为主体的众多人文旅游景观,这里遗留着大量的古建筑和土家民族特色建筑,而这正是大批游客心仪芙蓉古镇的重要理由。 1、历史文化 芙蓉镇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的古镇,它是土司统治溪州800年重要交通要道,商贾云集,号称“酉阳雄镇”,原名王村,因中国电影泰斗导演谢晋、著名明星刘晓庆主演的电影《芙蓉镇》在此拍摄而得名。土家族起源于斯、统一于斯、建都于斯、发展鼎盛于斯。被专家誉为“土家源、千年古镇”。因得舟辑之利,可上通川、黔,下达沪、杭。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39年),溪州刺史彭仕愁与楚王马希范发起土家历史上最著名的“溪州之战”,公元940年双方言和立铜柱(现存该镇,是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于该镇会溪坪。明嘉靖年间,“东南战功第一”的抗倭英雄彭翼南就是由该镇起程,率部三千前往东南抗倭。而这里发现和挖掘的汉代古墓与天主教堂、红军医院等见证着该镇的历史。 2、自然生态文化 古镇三面环水,自古以来就是水上交通要道,窜镇而过的营盘溪瀑布连着瀑布,尤其是王村大瀑布,高101米,宽60米,飞流而下,声响如雷,故芙蓉镇又被称“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沈从文先生曾对古镇王村赞道:“白河中山水木石最美丽清奇的码头,应数王村,夹河高山,壁立拔峰,竹木清脆,岩石黛黑,水深而清,鱼大如人”。镇内还有著称“天下第一漂”的漂流和猛洞河沿岸秀丽宜人的美景。这些鬼斧神工朔造的奇特美丽的芙蓉山水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天然资源和生态条件。 3、土家饮食文化

贵州苗族文化

贵州苗族文化 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历史悠久、分布面广。苗族又是一个世界性的民族,在五大洲都有足迹,主要分布在泰国、老挝、越南、法国、德国、英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一在国内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内。其中贵州最多,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共有3686900人,遍布全省的各专州县市。古全国苗族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又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最多,也最集中,而台江又是全国苗族人口比例最高的一个县,苗族占全县人口97%,被称为“天下苗族第一县”;其余分布在毕节、铜六、遵义、黔南、黔西南、安顺、六盘水、贵阳市等,人们常说:“贵州是苗族的大本营”。苗族喜欢聚族而居,仅黔东南地区的苗族就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为全省苗族的39。5%,且多数分布在远离城市的偏僻山区,以村办单位聚族而居,与其官民族合村共寨的极少。 贵州苗族集中了全国苗族主要的文化特征,如较大的方言,次方言和多数土语(苗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文,有湘西、黔东。川黔慎三大方言区),台江苗族属黔东方言,主要的服饰类型,重要的工艺美术,基本的风俗习惯,基本类型的耕作文化等等,无不具备,可说是全国苗族文化的代表。中外许多民族学者,都把贵州作为研究苗族的理想园地,而台江又是这块理想园地中一颗最亮丽的明珠。下面主要对台江苗族历史和习俗作简要介绍。 苗族的源流及迁移 (一)源流 苗族源于黄帝时期的“九黎”,尧舜时期的“三苗”。“九黎”是五千多年前居住有黄河中下游的一个部落,后与黄帝部落发生战争,即历史所称的“琢鹿大战”。在战争中,黄帝与炎帝联合,九黎首领蚩尤被黄帝擒杀,余部退入长江中下

云南玉溪彝族的民族文化特征

大 众 文 艺 大212 摘要:彝族是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彝族人民古朴淳厚,热诚豪爽,极重情谊。在彝族人民长期的积累和创造下,彝族的居住环境、服饰图案、图腾、工艺品等别具风格、极富民族特色。在云南玉溪的红土高原上,生活着朴实的彝族人民,创造了具有特色的彝族文化。 关键词:建筑;服饰;图腾;工艺品;艺术特征 云南玉溪市是多民族聚居的市级行政区域,在这些众多民族中最多的就是彝族。在玉溪地区中,峨山县、易门县、新平县的少数民族人口最多,主要有彝族、苗族、回族等,其中彝族占了很大一部分。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浓厚的、有特色的彝族文化。 一、玉溪彝族的建筑形式 彝族建筑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无论在选址和布局,结构和形式,彝家的民居都十分精妙。以易门县十街乡马头山村的为例:第一,彝家工匠,修房前没有图纸全凭经验及主人家的要求造屋;第二,屋梁及各种穿枋、斗拱等装饰都是地面完成后,择吉日再整体上柱;第三,整个房屋构成全是穿枋、斗拱,不用铁钉,不用粘胶;第四,装饰精美,屋檐大多数是吊牛角和墙壁隔板花纹,看上去十分美观。在屋檐下的垂柱和隔板上还雕刻有多种图案,垂柱下端的牛蹄上刻有山和月牙形,蹄头上刻有河流纹样,让蹄尖朝内,以示招财进宝;垂柱的底端装饰成线团型、灯笼型,牛头和牛嘴型,以示驱邪。更精妙的是,工匠修建十家房、百家房,却找不到两间完全相同的房子,即便同一间房子,在各部位的装饰上也找不到完全相同的花纹图案,这是彝家特有的建筑风格,图案和纹样都是根据木匠的想法以及木材本身的图案雕刻出来的。它是彝族传统文化艺术作用的一种反映,体现了艺术的唯一性,从其精心的装饰可以看出,彝家对美的独特见解和应用能力。 1.建筑选址与总体布局 玉溪的彝族聚居地多数在高寒地区,是传统的农牧兼营经济,生产力还很低下。因此在建筑选址时,多选择“前面有坝可种粮,后面有山可放羊”。“并且地势较险峻,水源要充足,又能看到四周,即有险可守,有路可走的河谷山城,朝向向阳的地带,同时还把万事万物都有灵魂的思想融入其中,‘观青龙向虎,查朱雀玄武’,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1] 彝族居民主要是沿山地的等高线依山设置,整个布局小而紧凑,建筑高低错落,给人一种自然和谐的感受,这种不规则的房屋以村寨首领的住房为中心,一般较为高大,其他村民的房屋则建在其周围,有的村寨则不分主次,都为简朴的平房。彝族的村寨,它蕴含了深厚的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改变,玉溪现在的彝族村寨逐渐打破了传统的模式,选择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能看清四周的有利位置,依山而傍。从美学上说,彝家人民已经从封建的观念中走出,而用发展的眼光用更好更结实的材料使自己的房屋装饰的更漂亮。 2.单体建筑与结构形式 玉溪传统的彝族民居按平面一般分为圆形、方形、矩形三种。圆形平面的房屋出现在早期的彝家村寨,是自然向人工的一种过渡形式。在彝家祖先看来天与地都是圆形的,他们周围的世界如太阳、月亮、果实以及先辈居住的山洞也是圆形的,所以这些客观事物被先辈们凝聚成抽象的圆形表现在最初的建筑上。方形平面是圆形的变异,是原始观念简单的模仿向理性思维的迈进。矩形平面是因建筑功能的增加而出现的,它使房屋更易营造和更易满足人的使用要求,并且它与方形平面一起成为后来建筑发展的基本组成要素。 边远山区彝族民居多为一个单一的空间,室内功能分布没有明确界限,空间具有模糊性。由于气候寒冷,进入房间的右方是火塘,兼有厨房的作用,称为“锅庄”,由三个刻有图案的石块构成,它是内部空间的主体及全家聚集的中心。左边是牲畜间,圈内牛羊的多少是家庭富裕的象征,因此在空间上占有一席之地。火塘右侧是家人睡觉及堆放杂物的地方。这类民居在易门铜厂乡的部分村落还能看到,它是以人为中心,农具等环绕的一个大的整体,一般空间较大,与环境协调一致,表现为简单朴实,特点是人与牲畜共存在于一个内部空间里。 玉溪部分彝族与汉族接触较多,在汉族中散乱分布,生活条件较好。主要在地势平坦或靠近城市的地方,由于受地理、经济条件以及受汉族建筑和文化的影响,建筑不论在空间划分及空间组合等方面与边远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这类民居主要由三间正房和两间耳房组成一个封闭的院落。正房的中间为屋堂,是云南玉溪彝族的民族文化特征 吴向军 (曲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云南曲靖 655000) 据各地,个人的需要,可大可小,可简可繁,只需有求必应,完全根据各人需要而定,是符合散漫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生活特点。如逢到陈靖姑大仙的生日或者集体祭祀活动,既是很热闹的民俗活动又是经济交流的时机,灵经大传的传唱迎合了当下大批的商人心理。温州商人大年初一都要去拜神,以求生意兴隆。人们对神灵的信仰更多的是关注神灵是否灵验,能否解决现实中的苦难,能否满足与村民的祈求。相对来说,神灵的出身具有道德教化作用并不十分重要。 陈靖姑在温州的传奇故事流传了千百年,早已成为这一地区人们文化的一部分,并沉淀在人们的无意识内,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指导人们行为的某些规范,以及对这些民俗行为的解释。对陈十四信仰范围中的俗民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许多方面,尤其在妇女,儿童的生活中时时都可以看到。例如陈靖姑有救产保婴的功能,所以在温州有一系列的有关生育民俗行为都用陈靖姑的相关功能来解释。小孩在未成年期间,都需要受其保护,因此在此期间常要祭祀临水夫人,在洗三旦的仪式上需要祭祀临水夫人。畲族女子都不愿意在18岁或者24岁出嫁,就与陈靖姑的“十八难”和“二十四坐化”有关。 总之,从上述的情况看,陈夫人的传说历经千百年的加工与流传,经过移民的移花接木,结合迁移后的生境造就了属于自己的女神,并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也成为了温州地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它已同当地民众的生活交融在一起,成为当地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整合当地的文化作用,对当地人们的民俗行为进行解释,并影响着当地人们的一些行为。温州地区的女神信仰是由移民所带来的,当移民定居下来以后,就将原有的女神结合其生境创造出新的女神,对女神进行了移花接木,从而为自己地域建构其女神信仰,为当地的民众提供信仰依据和民俗生活的约束,并对其民俗行为提供合乎民众心意的民俗解释。这也许是民间信仰历经千百年来仍存在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蔡克骄.刘通彪著.明代温州民俗文化[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P124. 2.林亦修著,温州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P208. 3.陈燊官, 林炳钊. 陈靖姑信仰与传说[J]. 中国道教 , 2000,(01). 民族民间文化研究

关于赴西安等地学习考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情况报告

关于赴西安等地学习考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情况报告雅砻文化大观源赴内地学习考察组 (2011年4月) 地委、行署: 为了全力打造山南雅砻文化大观源,全面落实张庆黎书记等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的批示精神,深入学习借鉴内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根据2010年12月29日自治区关于雅砻文化大观源专题会议精神,经地委、行署批准,由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和山南地区行署办公室、雅砻文化大观源办公室、文化局、旅游局、乃东县和雅砻文化产业开发责任有限公司组成的雅砻文化大观源赴内地学习考察组一行8人,于3月19日至4月1日赴陕西、云南、海南、江苏四省,对西安大唐芙蓉园、丽江市玉龙雪山和丽江古城、迪庆普达措国家公园和独克宗古城、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和槟榔谷、江苏灵山梵宫等文化旅游景区进行了学习考察。 此次学习考察,地委、行署高度重视,所到地(市)大力支持,特别是自治区政府办公厅给予了有力协助,确保了学习考察活动顺利、圆满完成。学习考察前,其美仁增书记、赵宪忠专员十分重视,对此次学习考察提出了明确要求;行署副专员云丹召集考察组人员对此次学习考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目的和任务、具体事项和考察要求进行了部署、强调。学习

考察中,考察组人员带着目的、带着任务、带着重托,本着对打造雅砻文化大观源高度负责的态度,每到一处,都仔细看、虚心听、详细问、认真记,并召开考察小结会和总结会,找差距、讲感受、谈体会、想思路。一路行来,考察组大开眼界、大长见识、感受颇深、触动很大,为打造雅砻文化大观源学习了一些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习考察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此次学习考察,考察组对所到之地谋划文化旅游产业的理念和举措深受启迪,对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气魄、手笔和力度无不赞叹,深感内地文化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十分明显。2010年,大唐芙蓉园所在的曲江新区游客量达2500多万人次、综合收入20多亿元,其中大唐芙蓉园进园游客达200多万人次、创收2亿元左右;丽江市接待游客910万人次、综合收入112.5亿元,其中玉龙雪山游客量达235万人次、创收2.1亿元;迪庆藏族自治州接待游客603万人次、综合收入61.57亿元,其中普达措国家公园游客量达68万人次、创收1.25亿元;三亚市接待游客883万人次、综合收入139.64亿元,其中南山文化旅游区游客量达313万人次、创收4.2亿元;无锡市滨湖区接待游客1010万人次、综合收入100.6亿元,其中灵山梵宫接待游客300多万人次、创收5亿余元。“十一五”期间,这些地方无论是接待人数,还是旅游收入,都保持了年均10%以上的增速,文化旅游业对加快当地城镇化建设步伐、

贵州苗族文化发展史

贵州苗族文化发展史 (贵州省桐梓县麚角山苗寨民族文化旅游服务中心转载) 作者:谢先林 更多苗族资讯来自神州苗族网:https://www.doczj.com/doc/5a18169793.html, 1.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监察御史裴承祖上奏朝廷:平越、龙里、新添、都匀等卫,平浪等长官司诸种苗蛮,不知王化,宜设儒学,使知诗书之教。 2.明正德三年到五年(公元1508~1510年),王阳明贬谪贵州,在龙场书院讲学,苗、彝人民环观听讲者甚众。 3.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题准贵州各属大学取进苗生5名,中学3名,小学2名。均属各学肄业,廪额大学2名,中小学1名。次年,题准贵州各属苗生分大中小学,定入学补禀额数。 4.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清廷饬令贵州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普遍设立义学,有的还直接命名训苗义学,至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全省兴设义学301所。 5.清康熙四十五(公元1706年),题准贵州仲家,苗民子弟一体入学肄业。 6.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改苗学童为新童。 7.州等处苗疆义学,化导苗民子弟。并对设立苗疆义学的目的、计划、经费、教育内容、管理办法等提出具体措施。 8.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清廷规定贵州各属苗民岁科两考试者,仍与汉童合考,不必分立新童取进,取消了科举考试与入学

名额对少数民族的特殊照顾。 9.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清廷议准裁撤社学之师,取消对少数民族加额取进科举的照顾。 10.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松桃苗族贺增龄考取庚子辛丑科举人,成为松桃苗族中的第一位举人。贺增龄后任松桃书院山长,对教育本地汉苗子弟有所贡献。 11.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6年),美国基督循道公会在威宁石门坎创办光华小学。美国基督教内地会在威宁葛布(今属赫章)创办光华小学。 12.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7年),中华基督教内地会美籍传教士党居仁到安顺少数民族地区传教,并设学校于柴家苑,招收少数民族学生。 13.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循道公会西南教区苗疆部设立专门管理苗族地区教育事业的机构--教育委员会。该会以石门坎光华小学为中心本部,逐步地向石门坎周围地区推广、扩大办学,其他地区发展的学校为光华小学第××分校。 民国年间 1.1912年,麻江县苗族青年吴厚安考入贵州陆军讲武堂,毕业后,任黔军旅长、师长等职,并捐资兴办都匀五中。吴厚安解放后任贵州农林厅厅长。 2.1913年4月30日,《贵州公报》有苗民兴学的报道:平越县(今福泉市)西乡王卡、江边等寨苗民各捐树木、砖瓦等,在大麻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介绍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介绍 【摘要】:云南少数民族服饰风格迥异,色彩斑斓,独具特色。本文从地理环境,色彩搭配以及少数民族特色的刺绣工艺等方面,对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进行简单介绍,并对云南传统民族工艺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关键词】:地理环境;色彩搭配;刺绣;传统工艺 华夏山河,锦绣瑰丽。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文化,历来就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我国广阔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多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服装文化,作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文化,由于在各个地域受环境,人文,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逐渐的形成了我国民族文化中的特殊文化 服饰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也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在我国,根据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主要可以视作,东北,西北,华南,西南四大部分。在这四个区域之中,少数民族由于环境等因素,虽然民族不同,但是由于所受环境因素,人文因素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呈现出区域化的多姿多彩。 一、红土高原上的民族之花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000万人的3个省区之一。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云南有51个,其中人口超过5000人,并有一定聚居区域的少数民族有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德昂族、基诺族、水族、蒙古族、布依族、

独龙族和满族等25个。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云南省共有4236万人口,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41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虽然低于汉族,但地域分布广泛,全省各地、州、市、县都有。各少数民族因风俗习惯、聚居特点和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呈现出类型和格调不同的服饰景观。 云南的少数民族服饰具有极强的民俗地域特征,加之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地势崎岖,交通不便,使得民族间的交流十分困难,因而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更加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自然风貌的多样性造就了云南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服饰文化。 云南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平均海拔1900米,属于高原地形。但是海拔相差较大,南部海拔一般在1500—2200米,北部在3000—4000米之间,全省最高点——梅里雪山的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东部为云贵高原,地形渐趋平缓,最低点——红河出境处河口海拔76.4米。由于地形的多样性,各地的气候差异较大,生活在其间的少数民族多从事农耕。不同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造就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也造就了不同的服饰风格和服饰特点。 二、地理环境对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 2.1 地理环境使民族服饰景观呈现出多样性特点 由于所处的生态环境差异较大,使云南省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民族呈现出不而的服饰景观。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服饰,不同的服饰具有不同的外观特征。总的来说,高寒山区的民族服饰以厚实、粗糙为特征;坝区与河谷的民族服饰则以轻盈、秀美为基调。

苗族民间文化教育校本课程建设研究结题报告

苗族民间文化教育校本课程建设研究结题报告 姜熙 一、选题的背景 1、历史背景 苗族历史悠久,它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的九黎部落。九黎是五千多年前居住在黄河中下游的以蚩尤为首一个部落,后与黄帝部落发生战争,失败后退入长江中下游,形成三苗部落。在四千年前,以尧、舜、禹为首的北方华夏部落先后与三苗部落发生战争。三苗部落战败后,大多数往西南部迁徙,而少数留在长江中下游和中原的三苗后裔,逐渐与华夏族融合。《苗族古歌》记载了苗族先民几次在逃避战争的民族大迁徙中,为了不暴露秘密,他们甚至不得不将文字抹烧,苗族文化只得口传身授,世代相传,所以现在留下的只有那绣在衣服上的“文字”。 苗族历来以能歌善舞、心灵手巧闻名遐迩。苗歌有质朴庄重的古歌,豪迈奔放的飞歌,缠绵动听的情歌,还有酒歌,丧歌等。苗舞有粗犷豪放的木鼓舞,娴雅潇洒的芦笙舞,优雅和谐的铜鼓舞,还有踩鼓舞,板凳舞等。手工艺品有栩栩如生的剪纸、精美绝伦的刺绣、朴实素雅的蜡染、瑰丽夺目的银饰等,无不各具特色、韵味无穷。 苗族历来居住在西南山区,地理比较偏僻,世代口传身授的苗族文化才有幸得以传承下来。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许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习苗族民间文化,许多苗族民间文化已逐渐消亡,已经到了非拯救不可的地步。 2、学校背景 台江县有14.5万人口,其中苗族同胞占全县总人口的97%,有“天下苗族第一县”之称。县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工作,苗族古歌、反排木鼓舞和姊妹节已列入《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安江、吴通英、唐汪报、万正文、张洪珍、张定祥和姜故代已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但仅仅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还远远不够,现最为迫切的是让苗族的子孙们从小接受本民族文化的熏陶,担当起传承本民族文化的责任。而完成这一重任的载体就是学校,主体就是教师和学生。

浅谈苗族芦笙的基本演奏

浅谈苗族芦笙的基本演奏 作者:吴辉林(芦笙专业)指导老师:杨昌树 内容摘要:苗族芦笙是流传广泛、历史悠久、别具特色的民族吹管传统和声乐器。在我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的苗族聚集区中,由于语言、生产、生活、文化、经济状况的差异,各地区的芦笙音乐调式和乐曲风格等方面稍有各异,但是其吹奏方法确大体是相同的。 关键词:芦笙演奏姿势演奏方法演奏技巧和声的运用乐曲的展现 芦笙是少数民族最喜闻乐见的传统和声乐器,其音响效果独特、演奏形式多样、曲调优美动听,它与苗族人民的伦理观念、道德文化、生活习俗息息相关,苗族人民授之为“母亲”,人们通过芦笙这一艺术形式传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抒发自己的感情、审美理想,从中获得及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因而,苗族芦笙的演奏方法和演奏技巧等方面也是较为丰富的。 一、芦笙的演奏姿势 姿势是给人一种美感的肢体语言。苗族芦笙的演奏姿势大都伴随着舞蹈的动作而形成。但总的来说有三种,即走(跳)式,以及伴随着改良多管(音)芦笙的出现而应运而生的立(站)式或坐式。 走(跳)式:民间芦笙演奏中最常见的姿势,即芦笙演奏者边吹边舞蹈,舞蹈动作的大小、快慢与芦笙旋律的快慢、强弱息息相关。演奏时,身体要正、腰要直、面向正前方、两脚自然

分开、挺胸而不挺腹。 坐式或立(站)式:一般在改良芦笙的合奏、伴奏或个人练习时最常用。演奏时,具体要求与走(跳)式大体相同,另外坐式不要叠腿。 二、演奏方法 1、运指法 古今中外,绝大部分的吹管乐器,其音位都是按照音阶的高低顺序排列的,而苗族芦笙是一种边吹边舞、乐舞结合的特殊民族乐器。其指法则是根据手指的运用和民族民间吹奏的习惯来排列的。尽管如此,如何使用正确的运指法对演奏好芦笙还是十分重要的。 有的演奏者手持芦笙过紧,有的则不用指头按孔,而用指头下端的关节按孔,这样不但有损美观,还影响到手指固有的灵敏度。因此,不管吹奏民间六管芦笙还是改良多管(音)芦笙,两手必须自然放松,并将需要按的音孔按严密,如稍有偏离,便发不出音来。所以,演奏时最好的方法是用指头按音孔。这样能更好的利用手指固有的灵敏度,两手放松了,应用也自如。否则影响乐曲的演奏表现效果。 2、用气法 芦笙的演奏主要是依靠运用气息的力量来冲击簧片振动而产生音响,呼和吸气均能使其发出声音。一位芦笙演奏者的演奏是否自如、流畅,与用气的正确与否是分不开的。因此,正确地掌握呼、吸的用气方法,对学习和提高芦笙的演奏方法和技巧是格外的重要。 呼气:嘴唇要含住吹口、胸部要挺直、上身肌肉放松,保持正常的呼吸方法,小腹部用力收缩,形成往上顶的力量,有节制地使气息似一条线似的向外输出,随着气息的减弱小腹部随之

贵州苗族和苗寨里的酒文化与风俗介绍

贵州苗族和苗寨里的酒文化与风俗介绍 客人来了以美酒招待,是苗族人一种神圣而不可改变的待客礼节。在苗族人民的生活中,有酒必有歌;从家常一日三餐到办喜事、丧事乃至大型的民族节日活动,酒都是必不可少的。 拦路酒 迎接远道而来的贵宾,苗族同胞们常常会在寨门前摆上十二道拦路酒,由身着盛装的苗家少女给客人敬酒。这般场景,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这是最隆重的礼仪,也是苗家最高规格的接待方式。在苗家醉酒,会被好客的主人视为真诚的表现,主人会叫几个女孩子服侍你,即使她们辛苦三天三夜,也绝没有一丝不高兴的样子。 牛角酒 在大型接客仪式中,客人进寨、入席之前要喝用牛角盛的酒—牛角酒,这个过程也叫做“过牛角酒关”。一般在路口、大门口,设二至三道酒关。在每个关口备有一对牛角,由两个人拿着,客人来到,即把牛角递到客人嘴边,客人只能用嘴来接,不可用手,一旦用手接了,吃不完就麻烦了,那牛角可放不稳,退给主人吧,主人又不肯接。有人一见牛角酒就怕了,想方设法蒙混过关,乘主人不注意,从一侧

钻进去。但这一招往往不成功,逃酒者很快就会被主人捉住,引发席间一串笑声。 “梅开二度”的夜宴 苗族人家接待客人,按传统习惯,晚餐一般分为两次进行。第一次让客人吃饭,主人一般不陪,即使陪,也不唱歌不劝酒。有些客人不懂其中奥妙,在这一餐就吃饱喝足了,哪里知道,隆重的待客礼仪还在后面。 主客双方都吃过饭后,客人被安排到寨外去散步,主人便又忙着杀鸡宰鸭了。鸡、鸭煮熟后,就整个放到桌上了。有些客人便会想:这怎么吃?难道这是摆来看的吗?煮好的鸡、鸭捞出后,便在汤里放入大米,开始煮稀饭。 鸡鸭肉摆好后,主人通知客人就座,这时寨邻就一家一瓶酒、一碟肉的来作陪了。主客坐下来后,什么时候才吃那鸡鸭肉?那要等主要客人唱完歌。 有酒必有歌 苗族同胞能歌善舞,无酒歌三日,有酒必有歌。歌是苗族历

凤凰古城考察报告

凤凰古城 考 察 报 告 姓名:肖梦文 班级:政教10101班 学号:201002020130 考察时间:2013.04.09--2013.04.11 指导老师:杨建华、刘爱芳、朱放良 考察地点:凤凰九景、山江苗寨、 南方长城

凤凰古城考察报告 一、前言及考察目的: 依照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考察<三>的要求,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有一次外出的教学考察任务,为了更好地将中西文化比较课程的理论与实际情况紧密联系起来,我班同学,在几位老师的带领下奔赴湖南省凤凰县进行了教学考察。了解到中国民族文化的特色,特别是对湘西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即苗家文化的较深入理解。过去凤凰古城是中国文化的净地而现在凤凰古城已经不是单纯的古文化的汇集地了,而是聚集着古今文化与中西文化。所以通过考察凤凰古城,我们深入地熟悉了中国文化,并通过对比进一步了解了西方文化,从而加深对中西方文化体系的认识和比较,更加发现中西文化的差异。使我们较好地继承并发扬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学习接纳西方文化,以增进中西方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提高个人与社会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观察与比较思考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较好地把握与运用中西文化的比较方法去分析中西文化的差异。 二、考察过程及方法: 总体上本次考察采取实地考察,经过班委与带队老师慎重考虑与前期准备,考察计划如愿以偿。在班委的认真组织下,班委通过比较分析以集体名义联系到了常德中国旅行社,采用包团的形式进行教学考察。本次考察开始之前我提前大家查阅相关资料,积极了解凤凰古城的概况及有名景点,对其进行了观赏,提前做好了相应的考察准备。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全程跟随当地导游,认真听取导游人员的讲解和

图案与苗族历史

图案文化内涵浅析 一、蝴蝶: 1、纵观“苗族”图案,无不处处体现吉祥。如其:“喜雀闹梅”、“燕子双飞”、“小鸟含花”、“蝴蝶展翅”、“花团锦簇”等图案皆以小型动植物“花卉、小鸟、蝴蝶”入图,构图自然和谐,形象生动流畅,色彩夸张,洋溢出一种独特的祥和艺术风格,充分且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苗族的内心渴望和生活追求,是研究本地苗族文化发展的重要依据,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苗族图案中本来还有许多小型经典图案,在小花、小鸟、蝴蝶的背后,每个图案都有一个小故事,只是因为年代久远而失传,现已无法考证了。 2、苗族图案中的蝴蝶与小花一样,蝴蝶是必有的图案。因为蝴蝶轻盈娇小,能在山水花草自由飞翔,而颜色娇丽,易与人和自然亲和、易亲近,这充分体现了苗族文化中渴望自由,信奉自然,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3、不管在银饰上还是在服饰上,出现最多的就是蝴蝶。传说我们的祖先就是蝴蝶,(我们称为)‘蝴蝶妈妈’”。苗族服饰中出现了很多枫叶和蝴蝶。因为他们认为他们的祖先是一只从枫树心变来的蝴蝶。后来这只蝴蝶生了12个蛋,它们孵化出了世间万物,包括人类和动物。他们就为蝴蝶是他们的母亲,枫木是他们的先祖”。

4、太阳普照大地,大地生了植物;有了枫树,枫树孕育蝴蝶;蝴蝶养育了人类始祖姜央和苗族的文明始祖蚩尤。苗族太阳崇拜、蝴蝶崇拜、生殖崇拜和祖先崇拜,寓示生命生生不息、健康成长、兴旺发达。 5、黔东南地区苗族服饰图案对龙合蝴蝶题材的偏爱来自苗族人民对自身起源的朦胧认识和对祖先的图腾崇拜。在苗族聚居的地区,关于自身起源问题的解释是通过神话传说流传下来的。符号论美学认为,神话与宗教同源,二者没有绝对的界限,并且提出“神话从一开始起就是潜在的宗教”。神话故事的情节无一例外地传达出人类意识的发展和自我信赖的展现,尤其是对自身起源的幻想,以及将自身起源依托 于某种神力的神化。在苗族的神话传说中,是由枫树生出了蝴蝶妈妈,蝴蝶妈妈生了十二个蛋,请一种名叫“脊宇”的鸟来孵化,生出苗族的祖公姜央、雷公、龙、象、水牛、虎、蛇、蜈蚣等十二个兄弟。后来在姜央与雷公的争斗中,龙、虎、蜈蚣都帮助姜央作战,降服雷公,龙还帮助人类架云梯取金银,成就了人类最终的胜利。在这些传说中,苗族起源的根本和图腾的代表物有枫树、蝴蝶、鸟、龙等,因此我们也不难看到苗族历史上的动物图腾崇拜是与万物有灵的观念共存的。在这里,蝴蝶和龙的形象作为一种表达原始先人情感需求的具有创造性的艺 术符号频频出现在苗族的服装服饰中,成为苗族祖先和吉祥涵义的代名词。 6、“蝴蝶妈妈”刺绣图案主要在女服的两袖和围腰上。传说蝴蝶妈妈是由枫树心变的,所以蝴蝶妈妈居于枫树之上,这图案被苗家

西江千户苗寨调查报告

学院:贵州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旅游管理 姓名:穆焱红学号:1020020487 班级:旅游师101 实习地点:西江千户苗寨指导教师:宋晓虹 了成绩: 西江千户苗寨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穆焱红 (贵州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旅管101) 1.前言 调查时间:2012年10月12日——2012年10月13日 调查地点:贵州西江千户苗寨 目的:通过本次教学实践,了解西江千户苗寨的资源特征,资源组合情况,旅游现状。 2.调查点状况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距离县城36km,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km,距离省会贵阳市约260km。由十 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西江有远近闻明的银匠村,苗族银饰全为手工制作,其工艺具有极高水平。西江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的首选之地。西江牯藏节、苗年,闻名四海,西江千户苗寨,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的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 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形为典型河流谷地,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苗寨的主体位于河流东北侧的河谷坡地上。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西江苗 族同胞在这里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在苗寨上游地区开辟出了大片的梯田,

形成了浓郁的农耕文化与优美的田园风光。由于受耕地资源的限制,生活在这里的苗族居民充分利用这里的地形特点,在半山建造独具特色的吊脚楼,上千户吊脚楼随着地形的起伏变化,层峦叠嶂,鳞次栉比,蔚为壮观。这里的苗族居民根据自己的信仰和习俗,在每个村寨的坡头都种植了成片的枫树林作为护寨树,成为当地重要的自然景观之一。 除了自然旅游资源,西江也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 西江苗族是黔东南苗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主要居住的是苗族的“西”氏族。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拥有深厚的苗族文化底蕴,这里的苗族建筑、服饰、银饰、语言、饮食、传统习俗不但典型,而且保存较好。西江苗族过去穿长袍,包头巾头帕,颜色都是黑色的,故称“黑苗”,也称“长裙苗”。西江苗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中部方言的北部次方言,这里现使用的文字是通用的汉语言文字,尽管汉语言是西江苗族与外界交流的必备语言工具,但苗族之间的语言交流仍然使用传统的苗语。也是重要的苗族之一,这也是黔东南的重要的代表之一。 西江人民居住的建筑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以木质的吊脚楼为主,鳞次栉比,错落有方,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分平地吊脚楼和斜坡吊脚楼两大类,一般为三层的四榀三间或五榀四间结构。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关养家禽与牲畜、储存肥料或用作厕所。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堂屋外侧建有独特的“美人靠”,苗语称“阶息”,主要用于乘凉、刺绣和休息,是苗族建筑的一大特色。第三层主要用于存放谷物、饲料等生产、生活物资。 除了吊脚楼外,风雨桥也是西江千户苗寨的重要建筑之一。出于改善村寨风水条件和方便居民生活考虑,多数苗寨都在自己村寨附近建有风雨桥,以关风蓄气和挡风遮雨。西江以前有风雨木桥,主要有平寨通往欧嘎的平寨风雨桥和南贵村关锁整个西江大寨风水的南寿风雨桥。由于是木质结构,几经修复又被洪水冲毁。现在西江修建的风雨桥有五座,是连接大寨和西江中学的弓形水泥风雨桥、主道一号弓形水泥风雨桥、连接大寨对面的也薅寨二号及四号弓形水泥风雨

苗族芦笙曲谱《苗家请酒歌》

苗家请酒歌 1= B 4 4 魏宏词曲 (3 6 6 3 5 |6 5 3 5 6 6 |3 6 6 3 5 |6 5 3 5 2 2|6.6 .3 3 5|3 2 1 2 2 | 6 6 ..3 3 5 |1 2 1 6 .·3 |1 2 1 6 .- )| 3 6 5 3 6.|1 2 2 ·3 |1 2 2 - |远方的客人你到来哎你到来。 远方的客人你慢行哎你慢行。 6.1 2 2 3 |1 2 1 6.3 | 1 2 1 6 .- |来到我们的苗家寨哎苗家寨。 行到你们的汉家乡哎汉家乡。 6 6 ..3 3 5 |3 2 1 2 2 | 6 6 ..3 3 5 |苗家孩子欢迎你咿,苗家孩子 苗家孩子把你想咿,苗家孩子 3 2 1 6 .6.|3 6. 1 2 | 3 3 2 3 - |欢迎你咿。进门请喝三碗酒, 把你想咿。出门再喝三碗酒,

3 6.1 2 3 |1 2 1 6.·3 | 1 2 1 6 .- | 苗家孩子喜相迎哎喜相迎。 苗家孩子喜相送哎喜相送。 6 6 ..3 3 5 |3 2 1 2 2 |3 6.1 2 3 | 一碗美酒心发慌哎,二碗美酒 一碗美酒祝顺风哎,二碗美酒 1 2 1 6 .- |6 6 ..3 3 5 |3 2 1 2 2 | 闹肚肠,三碗美酒心陶醉哎, 祝健康,三碗美酒心陶醉哎, 3 6.1 2 3 | 1 2 1 6 .·3|1 2 1 6.- |醉在苗寨似梦乡哎似梦乡。 醉在路上想孩子哎想孩子。 3 6 6 3 5 |6 5 3 5 6 6 |3 6 6 3 5 |请陪孩子们跳一跳哎,请陪孩子们 再陪孩子们跳一跳哎,再陪孩子们 6 5 3 5 2 2 |6.6 .3 3 5 |3 2 1 2 2 |唱一唱哎。跳支改革开放舞哎,唱一唱哎。跳支时代进步舞哎,1. 6 6 ..3 3 5 |1 2 1 6 .·3 |1 2 1 6.- :||唱响苗寨大变样哎大变样。

贵州苗族概况

贵州苗族概况 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历史悠久、分布面广。苗族又是一个世界性的民族,在五大洲都有足迹,主要分布在泰国、老挝、越南、法国、德国、英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一在国内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内。其中贵州最多,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共有3686900人,遍布全省的各专州县市。古全国苗族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又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最多,也最集中,而台江又是全国苗族人口比例最高的一个县,苗族占全县人口97%,被称为“天下苗族第一县”;其余分布在毕节、铜六、遵义、黔南、黔西南、安顺、六盘水、贵阳市等,人们常说:“贵州是苗族的大本营”。苗族喜欢聚族而居,仅黔东南地区的苗族就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为全省苗族的39。5%,且多数分布在远离城市的偏僻山区,以村办单位聚族而居,与其官民族合村共寨的极少。 贵州苗族集中了全国苗族主要的文化特征,如较大的方言,次方言和多数土语(苗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文,有湘西、黔东。川黔慎三大方言区),台江苗族属黔东方言,主要的服饰类型,重要的工艺美术,基本的风俗习惯,基本类型的耕作文化等等,无不具备,可说是全国苗族文化的代表。中外许多民族学者,都把贵州作为研究苗族的理想园地,而台江又是这块理想园地中一颗最亮丽的明珠。下面主要对台江苗族历史和习俗作简要介绍。 苗族的源流及迁移 (一)源流 苗族源于黄帝时期的“九黎”,尧舜时期的“三苗”。“九黎”是五千多年前居住有黄河中下游的一个部落,后与黄帝部落发生战争,即历史所称的“琢鹿大战”。在战争中,黄帝与炎帝联合,九黎首领蚩尤被黄帝擒杀,余部退入长江中下游,形成“三苗”部落,建立了三苗国。在四千年前,以尧、舜,禹为首的北方华夏高部落与“王苗”争战近千年;最后、三苗国被夏禹所灭。“三苗”失败后,一部分被驱逐到“三危”,即今陕甘交界地带,后又被迫向东南。迁徙,经过很长时间逐步进入川南、滇东北、黔西北等,形成后来西部方言的苗族,留驻长江中下游和中原地区的“王苗”后裔,有部分与华夏融合,另一部分形成商周时期所称的“南蛮”;而居住汉水中游的,被称为“荆楚蛮夷”。后来,荆楚蛮夷中先进部分逐渐发展为楚族,建立楚,后进的部分继续迁入黔、湘、桂、川、鄂、豫等省毗连山区,成为今天东部,中部、方言的先民。台江境内的苗族先民主要有“黎”和“方”两大部落,“黎”部落有“九江黎”(九个氏族),源于古代“九黎”集团,最初居住在黄河下游、山东、江苏滨海一带;“方”部落源于古代的“虎方”,居住在今西起黄淮平原,东至山东、江苏滨海一带。这两个部落联盟相近,紧密相处。 (二)迁徙 l、迁徙原因:台江苗族先民最初由祖国的东海之滨和黄淮平原开始迁徒而来。《苗族古歌》描述迁徙前的情景是这样的;我们的祖先苦难当/住地的地方平得象木板/到处一片水茫茫/由于战争和艰苦的生活所迫,才不断迁徙。《迁徙歌》唱道:我们来唱五支祖/六祖爹妈上高山/迁到西方来过好生活......看出当时有六个部落迁徒。 2、迁徒的路线:境内苗族先民迁徒的路线大体是:离开。黄河下游、山东、江苏滨海老家后,向安徽、江西移动,再沿南岭山脉西行,到达广西、又沿都柳江北上,到达榕江一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