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整体,是指联系性、统一性、和完整性。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小整体);事物与事物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大整体)。

1,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组织结构上;联系(经络)、中心(五脏)、主载(心)

(2)生理上

(3)病理上

(4)诊断上

(5)治疗上

2,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1)人与自然的统一

(2)人与社会的统一

(二)辨证论治

辩证---辨别确立症候。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分析判断,然后概括为某种证候的过程。包括:辩病因、病位、病性、病势。

论治---又叫施治,是在辩证的得出证候诊断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治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与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包括:因证立法、随发选方、遣方用药。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根本----------辨证施治。

脉要精微论原文

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补泻勿失,与天地如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

是故持脉有道,虚静为保。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故曰:知内者按而纪之,知外者终而始之,此六者持脉之大法。

“症”、“证”、“病”的区别

“症”,是指疾病的某一临床症状,是疾病引起患者主观感觉不舒适、不正常的现象,如头痛、发热、腹胀、泄泻等等。症状虽然往往可以反映疾病的本质,但单凭某一症状是不能提供一个完整的病和证的概念的。例如发热,它只是一个症状,并非是一个诊断,因此要想弄清它的原因。还须进一步检查分析是外感发热,还是内伤发热?如为内伤发热是阴虚发热,还是气虚、血虚发热?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弄清病因病理才能制定正确的治

疗原则开方用药。

“证”,是指疾病的证候,是中医对疾病的诊断。它是各种致病因素即病邪与人体防御功能即正邪相互斗争过程中出现的一组病理体征和主观症状的综合。判断准确的“证”,常可反映出疾病的属性,病变的部位,疾病的病因病理和正气的虚实。如一患者面色萎黄、消瘦,胃脘隐痛、遇寒加重、喜温喜按、纳差、便溏、舌淡、苔白润、脉沉迟,通过四诊及辨证得知:本病的起病是饮食失节,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脘腹受凉;病变部位在脾胃,病机是寒湿伤脾,脾失健运;疾病属性为寒,正邪双方对比正虚明显。综合诊断是:“脾胃虚寒”证,从而

制定出温补脾胃的治则。

从以上可以看出,“证”可以基本反映出疾病的本质,所以可以作为立法、处方、用药的依据。

解释1、我是这样理解,症指的是症状,主观感觉,例如气短。证指一系列症状的组合,除了主观感觉还有客观表现,例如气短自汗为肺气虚证。病指疾病,包括证和症状及固有的表现,例如喘病肺气虚型包含了气短、自汗,还要有喘病定义的固有内容。症是点,证是线,病是面。

解释2、病是结论或名称,证是病机病理,症是症状。

比如,感冒是病名,辩证可分为风寒、风热、暑湿证,症状表现有发热、咳嗽、头痛、舌苔黄或白、脉浮等症状。

解释3、在中医理论中:

病,即疾病,是对机体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邪正相争全过程病变特点的概括,如感冒病、咳嗽病、黄疸病等。

症,即单个症状、体征。如发热、口渴、尿黄、舌苔黄、脉数等。

证,即证候,是对疾病一定阶段病变本质的概括,证候反映了个体在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邪正盛衰等本质,是辨证的结果和论治,包括处方用药的依据。

第二单元精气学说

精气学说的内容:

1,精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

2,精气的运动变化

3,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考题:人是由什么所化生?答:精气

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构建中医学精气的生命理论

1、(古代哲学)精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本源----(中医学)精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2、(古代哲学)气是推动宇宙万物发展变化的动力----(中医学)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

3、(古代哲学)气是宇宙万物之联系中介-----(中医学)气是感应和联系信息的载体

4、(古代哲学)气一元论-----(中医学)元气

5、(古代哲学)天气下降,地气上升,阴升阳降,交感合和------(中医学)在下之气上升,在上之气下降。(二)构建中医学整体概念

(古代哲学)精气是宇宙万物的构成本源,人为自然万物之一,有共同的生化之源----(中医学)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统一。

第三单元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和特征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的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和阳既可以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二)事物的阴阳属性

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属阳

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属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三)阴阳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转化性、无限可分性、比较对象不同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的对立制约:1、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2、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3、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4、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5、阴虚阳亢,阳虚阴胜;6、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二)阴阳的互根互用:1、阴根于阳,阳根于阴;2、孤阴不生,独阳不长;3、阴阳互损;4、阴中求阳,阳中求阴;5、阴阳离决,精气乃绝;6、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7、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三)阴阳的交感互藏

(四)阴阳的消长平衡:四季寒暑的变化。

(五)阴阳的相互转化:转化的条件:寒极生热,重阴必阳。

(六)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从组织结构:背为阳,腹为阴;心肺为阳,肝肾为阴。

《皇帝内经金匮真言论》:”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膈肌以上两个脏器:心、肺属阳阳中之阳,心也、阳中之阴肺也)

(膈肌以下三个脏器:肝、脾、肾属阴阴中之阴,肾也、阴中之阳,肝也、阴中之至阴,脾也)

(二)生理功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三)病理变化:

1、发生:阴阳失调

2、病因:风署热燥为阳,寒湿为阴。

3、病机:阴阳的偏胜偏衰,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阳损及阴,阴损及阳。

(四)疾病诊断

在四诊八钢中的应用,重点是脉象:寸部脉来脉起为阳,尺部脉落脉去为阴;浮大洪滑为阳,沉下细涩为阴。

(五)疾病防治:调整阴阳,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热者寒之-------实热证------阳胜则热

寒者热之-------实寒证------阴胜则寒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病治阴)----阴虚证----阴虚则热

益火之原以消阴翳(阴病治阳)----阳虚证----阳虚则寒

阳中求阴-----阴虚证(记忆窍门:求什么、治什么就是什么虚)

阴中求阳----阳虚证

阳病治阴-----阴虚

阴病治阳----阳虚

例题:阴中求阳的适应症是什么?答案是:D阳虚证

A 阳胜之证

B 阴胜之证

C 阴虚之证

D 阳虚之证

E 阴阳两虚

归纳四气五味

四气:寒热温凉。寒凉属阴;热温属阳。

五味:酸苦咸属阴;辛甘淡属阳。

第四单元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概念特性及归类

(一)五行的概念:五行即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二)五行的特性

1.木的特性“木曰曲直”---(能屈能伸)生长、生发、条达、舒畅。

2.火的特性“火曰炎上”---(炎热上升)炎热、上升、光明的特性。

3.土的特性“土爰稼穑”----(播种与收获)生化、承载、受纳。

4.金的特性“金曰从革”----(顺从变革)沉降、肃杀、收敛、洁净。

5.水的特性“水曰润下”-----(滋润向下)寒凉、向下、滋润、闭藏。

(三)事物的五行归类

五行:木火土金水木火土金水

五季:春夏长夏秋冬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方:东南中西北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五气:风署湿燥寒五官:目舌口鼻耳二阴

五化:生长化收藏五体:筋脉肉皮骨

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志:怒喜思悲恐

五味:酸苦甘辛咸五液:泪汗涎涕唾

五音:角微宫商羽五脉:弦洪缓浮沉

五神:魂神意魄志五轮:风血肉气水

五华:爪面唇毛发五动:握忧哕咳栗

五声:呼笑歌哭呻五嗅:臊焦香腥腐

中医五行学说是以气的五种运动方式的特殊规律,来阐释事物运动的内在规律的。以下是五行的对应关系。

五行:五季:五方:五化:五气:五色:五味:五嗅:五华:五音:五脉:木——春——东——生——风——青——酸——臊——爪——角——弦——火——夏——南——长——暑——赤——苦——焦——面——徵——洪——土——暑——中——化——湿——黄——甘——香——唇——宫——缓——金——秋——西——收——燥——白——辛——腥——毛——商——浮——水——冬——北——藏——寒——黑——咸——腐——发——羽——沉——

五脏:五腑:五窍:五体:五志:五声:五动:五液:五轮:肝——胆——目——筋——怒——呼——握——泪——风轮

心——小肠—舌——脉——喜——笑——忧——汗——血轮脾——胃——口——肉——思——歌——哕——涎——肉轮

肺——大肠—鼻——皮——悲——哭——咳——涕——气轮

肾——膀胱—耳——骨——恐——呻——栗——唾——水轮

二、五行的相生相克

母子关系我生、生我,我克、克我,所胜、所不胜。

(一)五行的制化与胜复

胜气、复气、子复母仇

(二)五行的相乘与相侮

(三)五行的母子相及(子病及母、母病及子)

子行亢盛-------母行亢盛------子病犯母

子行虚弱-------母行虚弱------子母俱虚

子行亢盛-------子盛母衰-------子盗母气

生理:生克。病理:乘侮。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组织结构也就是五行归类表

(二)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特点

1、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

2、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

3、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生克制化与胜复

(三)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1、相生关系传变子病犯母(病情较重)与母病及子(病情较轻)。

2、相克关系传变包括相乘(病情较重)与相侮(病情较轻)。

《难经。经释》“邪扶生气而来,虽进而易退”相生:“受我之气者,其力方旺,还而相克,其力必甚”子病犯母。“所不胜,克我者也,脏气本已相制,而邪气挟其力而来,残削必甚,故为贼邪。相乘”“所胜,我所克也,脏气既受制于我,则邪气亦不能深入,故为微邪。相侮”

(四)指导疾病的诊断

1、确定五脏病位:(从色味脉来判断)青---酸----弦----肝;赤----苦----洪----心。

2、分析疾病传变:脾病面见青色脉弦-----木乘土;肺病面见赤色脉洪-------火乘金;一脏有病与其他四脏均有病

理关系。

3、主客色判断逆顺:主色:与生俱来的色。客色:应季节应时的色。客色胜主色为顺;主色胜客色为逆。

4、从色脉推断轻重顺逆,(从色脉来判断,相合为顺,不相合者,得生则生,得克则死。

(五)指导疾病的治疗

1、指导脏腑用药,药有五色、五味与五脏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2、指导控制疾病传变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指导确定治则治法母子关系:滋水涵木培土生金金水相生益火补土

相克关系:抑木扶土泻南补北培土制水佐金平木

4、指导情志治疗按五行相克法。例如:大怒用悲治。

5、指导针灸取穴五腧穴(井荥输经合)

藏象

藏:内脏;象:一是指脏腑器官的形态结构;二之内脏活动表现在外的指征象。

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比较表

藏象学说应该掌握的主要内容

1、古代医家的论述:如娇脏、刚脏、五脏六腑之大主。

2、生理功能:有什么,含义是什么,完成功能的条件,生理表现,病理变化。

3、五脏的在志、在液、在体、在窍。

五脏的生理功能和特性

(一)心

1、关联名词术语:阳中之阳、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生之本。

2、心的生理功能

(1)主血

1)主血 a 行血b 参与血液的生成

2)主脉

(2)主神志a主宰人体生命活动(广义之神)

b主司精神意识思维(狭义之神)

3、心的生理特性(1)心为阳脏(2)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依据是:心主神志)(3)心主通明(通:血脉

通畅;明:神志清明)

4、心的生理联系

(1)心合小肠(2)在体合脉、其华在面(3)开窍于舌

(4)在志为喜(5)在汗为液(6)心气与夏气相通

(二)肺

1、关联名词术语阳中之阴相傅之官华盖娇脏

2、肺的生理功能

(1)主气司呼吸1)主呼吸之气2)主一身之气(宗气生成、气机)

(2)主宣发肃降

宣发----a 呼出浊气 b 布散精微和津液 c 宣发卫气

肃降----a 吸入清气 b 输布精微和津液 c 肃清异物

(3)主行水:又叫主通条水道,是由肺的宣发肃降作用实现的。

“肺为水之上源”

(4)朝百脉:肺朝百脉的生理作用是助心行血。

主志节:a 治理调节呼吸运动 b 调节全身气机c 治理调节血液运行d 治理调节津液代谢。

3、肺的生理特性

(1)肺为华盖

(2)肺为娇脏不耐六淫不容纤尘

4、肺的生理联系

(1)合大肠(2)在体合皮其华在毛(3)开窍于鼻上系于喉

(4)在志为忧(5)在液为涕(6)肺气与秋气相通

(三)脾

1、相关名词术语阴中之至阴仓禀之官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2。、脾的生理功能

(1)主运化1)运化水谷精微2)运化水液:与运化水谷一样上输于肺。

(2)主升清1)向上转运水谷精微2)升举内脏

(3)主统血统血作用通过气(脾气)的摄血功能来实现

3、脾的生理特性1)脾以升为健2)脾喜燥恶湿

4、脾的生理联系

(1)脾和胃(2)在体合肉主四肢肌肉(3)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4)在志为思(5)在液为涎(6)脾气通于长夏之气

(四)肝

1、相关名词术语阴中之阳刚脏将军之官罢极之本

2、肝的生理功能

(1)主疏泄1)调畅气机2)调节情志3)促进脾胃消化(调节脾胃气机排泄胆汁)

4)促进血液运行和水液输布5)调节生殖功能(冲任精室)

(2)主藏血1)贮藏血液2)调节血量3)防止出血4)含敛肝胆

3、肝的生理特性

(1)肝为刚脏主升发(2) 肝体阴而用阳

4、肝的生理联系

(1)肝合胆(2)在体合筋其华在爪(3)开窍于目

(4)在志为怒(5)在液为泪(6)肝与春气相对应

(五)肾

1、相关名词术语:阴中之阴先天之本五脏阴阳之本封藏之本水脏

2、肾的生理功能

(1)主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推动和调节脏腑的气化。

(2)主水液a肾阳的气化作用贯穿水液代谢的全过程;b肾阳的气化作用与尿液的生成与排泄关系密切。

(主水靠肾气)。

(3)主纳气是肾封藏作用的具体体现。

3、肾的生理特性(1)肾主封藏(2)肾为水火之脏

4、肾的生理联系(1)肾合膀胱(2)在体合骨生髓通于脑(3)其华在发(4)开窍于耳及二阴

(5)在志为恐(6) 在液为唾(7)肾气与冬气相通应。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气与血的关系,宗气是联系心肺的中间环节(因为宗气助肺呼吸,助心行血)。

2、心与脾:血液生成和血液运行,气血两虚是心脾两虚。

3、心与肝:血液运行和精神情志调节。

4、心与肾: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精神互用。

5、脾与肺: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气);(脾为生气之源,肺为主气之枢)。

6、肝与肺:表现在气机升降方面-----肝升肺降相互调节。

7、肾与肺:肾为主水之脏,肺为水之上源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肺阴肾精,相互滋生

8、肝与脾:消化吸收和血液调控

9、脾与肾:先后天的关系,水液代谢方面。

10、肝和肾:精血同源,藏泄互用,肝肾之阴的密切关系。

第六单元六腑

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生理功能-----受盛和传化水谷。“泻而不藏,实而不满”

(一)胆

1、相关名词术语:奇恒之腑中正之官中精之府洁净之腑

2、生理功能:(1)贮藏和排泄胆汁(2)主决断

3、生理特性:(1)胆气生发(2)胆汁宜降

(二)胃

1、相关名词术语:胃脘(上中下)水谷之海太仓

2、生理功能:受纳腐熟水谷

3、生理特性:

(1)人以胃气为本(2)胃主通降(3)胃喜润恶燥

(三)大肠

1、相关名词术语:传导之官

2、生理功能:(1)主传导糟粕(2)主津

3、生理特性:通降为用

(四)小肠

1、相关名词术语:受盛之官

2、生理功能:(1)主受盛化物(2)主泌别清浊(小肠主液)

(五)膀胱

1、相关名词术语:水腑州都之官

2、生理功能:(1)贮存尿液(2)排泄尿液

3、生理特性:肾主膀胱开阖(肾气的功能)

(六)三焦

1、相关名词术语:决渎之官孤腑

2、生理功能:(1)通行元气(2)运行水液(水液运行的道路)

3、生理特性:(1)上焦如雾(心肺)(2)中焦如沤(脾胃)(3)下焦如渎,水道(肝肾)

什么是三焦?答:脏腑之外,躯体之内,一腔之大腹也。

脏腑之间的关系

存在四方面的联系------经脉络属(表里);结构相连;气化相通;病理相关。

1、心与小肠:心(温煦、濡养)--------小肠

小肠(泌别、清浊以养心)-------心

2、肺与大肠:肺气肃降有利于大肠传导,反之亦然。

3、脾与胃:纳运相合,升降相依,燥湿相济。

4、肝与胆:肝主疏泄调节着胆功能活动。

5、肾与膀胱:膀胱气化取决于肾。

第七单元奇恒之腑

(一)脑髓海元神之府

生理功能---归于心,分属于五脏,与心肝肾更密切。

(二)女子胞

生理功能------a 主司月经 b 主孕育胎儿。

与女子胞生理功能有关的重要因素:1、肾与天葵2、冲任二脉3、心肝脾肾。

第八单元精气血津液

第一节精

一、精的基本概念精是人体内最精专的,液态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

质之一。

二、精的生成

(一)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藏于肾。

(二)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精微,充养五脏,盈(多)者秘藏于肾。

三、精的生理功能

(一)繁衍生命(二)濡润脏腑(三)生髓化血(四)精可化气(五)精可化神

四、精的分类

根据来源分:先天之精后天之精

根据范围分:狭义之精(生殖之精)广义之精

第二节气

一、气的基本概念

气是人体一种活力很强的,不断运动的,肉眼看不见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之一。

二、气的生成

(一)气的来源:1、先天之精2、谷气3、自然界的清气

(二)气的生成过程1、肾为生气之根2、脾胃为生气之源3、肺为生气之主

(三)气生成的基本条件

1、物质来源充足(先天精气水谷精气自然界清气)

2、脏腑生理功能正常肾脾胃肺

三、气的运动与气化

(一)气机的概念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二)气的运动形式升降出入。

(三)气化的概念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四)气化的形式各种各样离不开脏腑功能活动。

(五)气机与气化的关系气机是气化的前提与条件;气化是气机的体现和结果。

四、气的生理功能

(一)推动中作用1、生长发育。

2、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活动。

3、血液的生成和运行。

4、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二)温煦作用(凉润作用)1、保持体温2、温煦脏腑组织3、温煦精血津液。(阳气温煦,阴气凉润)(三)防御作用1、护卫肌表抵御外邪2、正邪斗争驱邪外出3、自我修复恢复健康

(四)固摄作用1、统摄血液2、固摄津液3、固摄精液

(五)中介作用

五、气的分类

(一)元气

1.含义: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原气,真气,真元之气)。

2.生成:来源于先天,滋养于后天。

3.分布:发源于肾,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肌肤腠理,无处不到。

4.主要功能:a 推动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b 激发和推动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

(二)、宗气(大气)

1.基本含义:积于胸中,由水谷精微和自然界清气混合而成。(聚处叫膻中,上气海)。

2.生成:由水谷精微和自然界清气混合而成。

3.上出于肺,循咽喉走息道,下蓄丹田,经气街入胃经下行于足。

4.主要功能:助肺司呼吸;助心行血脉(虚里可测知宗气盛衰)。虚里:心尖跳动的部位。

(三)、营气

1.基本含义:行于脉中且富有营养作用的气。(荣气、营阴)。

2.生成: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中的精专部分所化生,经肺入脉。

3.分布:出于中焦,经肺进入经脉后,沿十四经依次循行,周流全身。

4.主要功能:生化血液,营养全身。

(四)、卫气

1、基本含义:行于脉外且具有保护作用的气。

2、生成:是由脾胃运化的剽疾滑利的部分所化生。

3、分布:在脉外运行于皮肤、分肉之间,熏于盲膜,散于胸腹。

4、主要功能:a)温养脏腑,肌肉,皮毛。b)护卫肌表防御外邪侵入c)控制腠理开合。

第三节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循行于脉中,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态物质。

二、血液生成1、营气化血,2、津液化血3、肾精化血

三、血液的循行:血液正常运行要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1、脉的完整与通畅

2、脏腑功能要正常(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脾主统血,肝藏血主疏泄)

3、气的推动与固摄

4、温度

5、血液要充盈

四、血的生理功能a)营养滋润全身b)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第四节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津----清稀,流动性大---分布在体表皮肤,肌肉,孔窍------滋润作用。(分布是考点)

液----稠厚,流动性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起濡养作用。

二、津液的代谢

1、脾气散精:一是由脾上输于肺;二是脾的直接散精作用。

2、肺主行水:一是宣发至体表;二是肃降于肾与膀胱。

3、肾主水液:一是肾气推动胃,脾,肺,小肠行使津液的代谢功能,是肾气蒸腾气化由肺下输的津液,清者,

由肺布散全身,浊者下输膀胱。

4、三焦决渎。

三、津液的功能(一)滋润濡养(二)充养血脉(三)调节阴阳(四)排泄废物

第五节神

(一)神的含义

广义: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狭义: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二)神的生成精气血津液是生成神滋养神的物质基础。

(三)神的功能

神对人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

(四)神的分类

1、神:这里指狭义之神,即精神意识。藏于心。

2、魄:指与生俱来的、本能性的感觉和定妆粉。如哭泣、允吸、视听等。魄藏于肺。

3、魂:是指在魄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非本能的、较高级的精神活动。如谋虑、梦幻、想象、决断和情感。魂不

是与生俱来的。魂藏于肝。

4、意:指注意、记忆、思考、分析等认知思维活动。意藏于脾。

5、志:指志向、意志、毅力、决心。志藏于肾。

《内经-本神论》:“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精气血津液神的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1、气能生血,2.气能行血 3.气能摄血 4.血能载气

二、气与津的关系:1、气能生津2、气能行津3、气能摄津4、津能载气(生气)

三、血与精的关系:精血同源

四、血与津的关系:津血同源

五、精与津液的关系:精为液本液能灌精

考题:1、气机升降的枢纽是?答脾胃。(脾胃居中焦,似枢纽)。

2、与气的生成关系最密切的是?答肺脾。

3、卫气的分布特点是?答熏于盲膜,散于胸腹。

4、人的生长发育靠气的?答推动作用。

第九单元经络学说

第一节经络的概念与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调节机能平衡的通路系统。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经脉系统

正经系统:

手三阴: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胞经,手少阴心经。

手三阳: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三阴: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足三阳: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别

十二经筋

十二皮部

奇经系统:督任带阴阳维阴阳跷

(二)络脉系统:十五别络浮络孙络

第二节十二经脉

一、命名:手足联系;所属脏腑;阴阳多少(阴最多的叫太阴,少的叫厥阴,不多不少的叫少阴;阳最多

是阳明,少的是少阳,不多不少是太阳)。

二、走向交接规律:举手直立阴升阳降。(手之三阴脏走手,手之三阳手走头,足之三阳头走足,足之三阴

足走腹)。

三、分布规律

头部:手足阳明---额面部;手足少阳----头侧部;手足太阳----面颊部、头顶、头后。

躯干部:手三阴-----均从腋下出体表。

手三阳-----均行于肩胛。

足三阳-----阳明经行于胸腹面;太阳经行于背面;少阳经行于侧面。

足三阴-----腹面,行于腹面的自内(脐)向外顺序------肾、胃、脾、肝。

四肢部:太厥少;阳少太;下肢内踝上八寸以下厥太交叉行于常态。(内踝上八寸以下行于最前面的是足厥阴肝经“厥太少”;内踝上八寸以上走行正常“太厥少”)。

四、表里配合

五、流注次序: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肺乡。

第三节奇经八脉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及生理特点

奇经含义:循行分布不规则;与脏腑无络属;无表里关系。

奇经的功能:密切加强十二经的联系;调节十二经气血;与肝肾脑髓胞宫联系密切。(如果没有奇经,有冲脉就是冲脉调节十二经气血)。

二、奇经八脉各经的功能

(一)、督脉:总督一身之阳,与脑髓肾关系密切。(阳脉之海;阳跷脉无与之交会)。

(二)、任脉:总任一身之阴,与妊娠有关,(任主胞胎);(阴脉之海;阴跷脉无与之交会)。

(三)、冲脉:气血之要冲,能调节十二经之气血;与月经关系密切。(十二经之海;血海《脏器中肝为血海》)。(四)、带脉:约束纵行诸经;与女子经带也有一定关系。

(五)、阴跷脉和阳跷脉: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和下肢运动(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跷:动作利索。(六)、阴维脉和阳维脉:阳维脉-----维系\联络全身阳经。

阴维脉------维系\联络全身阴经。

第四节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经别的循行特点:离入出合,(从肘膝关节以上分出,进入胸腹腔,从颈部浅出体表,合入到相表里的阳经)。经别的生理功能:1、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内的联系。

2、加强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联系。

3、加强了十二经脉与头面部的联系。

4、扩大了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

5、加强了足的六条经与心的联系。

别络:共十五个,多从肘膝关节以下分出,具有加强表里两经在四肢的联系;加强全身前中后的联系;渗灌气血,营养全身。

经筋:分布特点-------起于肢端,结聚散络于关节周围,分散胸背,终于头身。多呈向心性循环。

功能-----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

皮部:十二经脉在皮肤的分部。

第五节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

一、生理功能:1、运输渗灌作用2、沟通联系作用3、感应传导作用4、调节平衡作用。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

1、阐释病理变化:由表入里;内脏病变表现于外;脏腑相互传变。

2、指导诊断:循经判断病位;分经诊断。

3、指导疾病的治疗:循经取穴;分经用药。

例题:循行多次与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交会的经脉是?答:督脉。

下肢内踝上八寸以下内侧前缘分布的经脉是?答:足厥阴肝经。

十二经脉气血冲盛有余是则渗注于?答:奇经。

第十单元病因

第一节外感病因

一、六淫

(一)六淫的概念

(二)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1、外感性

2、与环境密切相关(季节地域居处)

3、相兼性

4、转化性

例题:下列哪项不是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答案:5不是。

1、外感性

2、与环境密切相关(季节地域居处)

3、相兼性

4、转化性

5、多从口鼻而入

(三)、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风邪: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2)风性善行而数变。3)风性主动(内风)。4)风为百病之长。

2、寒邪: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2)寒性凝滞主痛。3)寒性收引。

3、署邪:1)署为阳邪,其性炎热。2)署性升散(易伤津耗气扰神)3)署多夹湿。

4、湿邪:1)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2)湿性重浊。3)湿性粘滞。4)湿性趋下(二阴和下肢的病症)。

5、燥邪: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2)燥易伤肺。

6、火邪:1)火为阳邪,其性炎上。2)易伤津耗气。3)易生风动血。4)易致肿疡。

第二节疠气

(一)、疠气的概念:是一种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

多从口鼻而入,也可因饮食,蚊虫叮咬,接触传播。

(二)、疠气致病的特点:1、传染性强,易于流行。2、发病急骤,病情危笃。3、一气一病,症状相似。(三)、疠气的形成和流行因素:1、气候反常。2、环境卫生。3、预防隔离。4、社会因素。

第三节七情内伤

(一)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

“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二)七情的致病特点

1、直接伤及脏: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

七情致病以心肝脾多见,首伤心。

2、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3、多发为情志病症。

4、影响病情变化。

第四节饮食失宜

1.饥饱

2.不洁

3.偏嗜

《素问。五脏生成》:“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

《素问。至真要大论》::“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素问。生气通天论》: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相生,母病及子);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第五节劳逸适度

劳力伤气;劳神伤心脾;房劳伤肾精。

《素问。宣明五气》:“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第六节痰饮

(一)痰饮的基本概念: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而言,稠浊为痰,清稀为饮。

(二)痰饮的致病特点:1、阻滞气血运行。2、易影响水液代谢。3、易于蒙蔽心阳。4、病症复杂,变换多端。(三)常见病症:1、痰(略)。

2、饮:(1)溢饮在肌肤;(2)悬饮在胸胁;(3)支饮在胸膈;(4)痰饮在肠间。

第七节瘀血

一、瘀血的概念:指经内、经外的瘀积之血。

二、瘀血的形成原因:气滞、气虚、血寒、血热、外伤均可致瘀。

三、瘀血的致病特点:阻滞气机,阻碍血行,影响新血生成,病位固定,病症繁多。

四、瘀血的病症特点:疼痛(刺痛、定处、拒按、夜甚)、肿块、出血(紫暗或血块)、望诊(青紫暗或黧

黑瘀点甲错)、脉象(细涩沉弦或结代)

第十一单元发病

正气-------人体的机能活动及其抗病\康复能力。

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1、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

2、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3、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否。

二、影响发病的因素

1、环境(气候、地域、社会);

2、体质因素;

3、精神因素。

三、发病类型:猝发、徐发、伏发、继发、合病与并病、复发。

合病:是指二经或三经同时受邪,起病即俱见其各经主证者称合病。其多在三阳病发生时见到。为感邪势重,或素体虚弱,起病即涉及二经或三经所致。由于合病所及之经不同,有太阳阳明、太阳少阳、阳明少阳、三阳等合病证型。太阳阳明合病:其因风寒外束太阳,邪热不得宣泄,病及阳明所引起。证见头痛项强,

并病:指伤寒一经证候未解,而另一经证候已见。出《伤寒论》。...《伤寒论大全·伤寒合病并病》:“并病者,一经先病未尽,又过一经之传者,为并病。”《景岳全书·伤寒典》:“并病与合病不同,合病者,彼此

齐病也;并病者,一经先病,然后渐及他经而皆病也。 ...

第十二单元病机

第一节邪正盛衰

(一)虚实病机

实-----邪气盛;邪气盛,正气不虚。

实性病机多见于外感六淫或疠气致病的初中期。附件:阴阳盛衰决定寒、热;邪正盛衰决定虚、实。虚-----正气虚;正气不足,邪气已尽。

虚性病机多见于外感六淫或疠气致病的后期。

(二)虚实错杂

(三)虚实真假

至虚有盛候-----真虚假实证------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减退,运化无力(如脾虚食停)。

大实有赢状-----真实假虚证------邪气亢胜,结聚于内,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如四逆散证:气血瘀滞于内,阳气不能外达,表现为四肢逆冷)。

第二节阴阳失调

(一)阴阳偏胜: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二)阴阳偏衰: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阳虚多见于脾肾病变;阴虚多见于肺肝肾病变。

(三)阴阳互损:概念

(四)阴阳格拒:真寒假热与真热假寒

(五)阴阳亡失:概念(主要是一个大汗的问题)。

第三节精气血失常

(一)精的失常

精虚-----肾精的问题,影响生长发育与生殖。

精瘀------主要是排精的不畅或不能,伴有睾丸小腹坠胀,精道的疼痛。

(二)气的失常

1、气虚:元气虚,卫气虚,脏腑之气虚。

2、气机失调

(1)气滞:胀痛,以肝肺脾胃病变多见。

(2)气逆:以肺胃肝病变多见。多见实证。

(3)气陷:中气下陷------脾气不足。

(4)气闭:强调影响心神。

(5)气脱:气不内守,气大量丢失,生命垂危。

考点:气的失调不包括气虚。

(三)血的失常

1、血虚:以心肝血虚为主。

2、血瘀:气滞、气虚、血寒、血热、外伤(跟瘀血原因一样)。

3、血热:热的症状、阴伤的症状、动血。

4、出血:原因包括--------血热、气虚、外伤、瘀血。(瘀血为考点难点)

(四)气血关系的失常

1、气滞血瘀------与肝失疏泄关系密切。

2、气虚血瘀。

3、气不摄血------与脾气虚关系密切。

4、气随血脱-------理论依据是血能载气。

5、气血两虚。

第四节津液失常

一、津液不足

伤津:口渴、口鼻皮肤的干燥,目陷,大便干燥,小便短少,转筋等。

脱液:形瘦肉脱,毛发枯槁,手足震颤,蠕动,舌光无苔等。

二、水湿停聚:多因肺脾肾三焦功能失调所致。

三、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1、水停气阻。

2、气随津脱。

3、津枯血燥。

4、津亏血瘀。

5、血瘀水停。

第五节内生五邪

一、风气内动实证:肝阳化风、热极生风。

虚证:阴虚风动,血虚生风,血燥生风。

二、寒从中生:阳虚多寒,多见脾肾。

三、湿浊内生:强调了与脾的关系。

四、津伤化燥:以肺胃大肠病变多见。

五、火热内生----------产生原因:阳盛有余,五志化火,邪郁化火,阴虚火旺。

考点:有六淫为什么是五邪?答:署无内生。

第六节疾病的传变

一、疾病的传变

(一)病位传变:表里传变,脏腑传变。

(二)病性转化:虚实寒热的变化。

二、影响疾病演变的因素:

1、体质因素

2、病邪因素

3、气候地域因素

4、生活因素

第十三单元防治原则

一、预防原则

1、未病先防:(1)提高正气(精神、锻炼、生活、免疫)

(2)避其邪气(躲避邪气,药物预防)

2、既病防变:(早期诊断,先安未受邪之地)

二、治疗原则(正治、反治依据的是什么?答:依据的是表象,表面的征象)。

(一)、正治(逆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泄之。

反治(从治):寒因寒用(真热假寒证)

热因热用(真寒假热证)

塞因塞用(真虚假实证)(如:脾虚失运的腹胀;血虚的闭经;肾阳虚的尿少癃闭;老年人津亏血少的便秘)。

通因通用(真实假虚证)(如:食积腹泻;瘀血崩漏;湿热痢疾;膀胱湿热尿的频急数痛)(二)、治标与治本

常见对应的标本:本质和现象、正气和邪气、病因和症状、先病和后病、旧病和新病、脏腑和肌表。

1、急则治其标:(膨胀、急性出血、二便不通)。

2、缓则治其本:(肺痨的咳嗽低热)。

3、标本兼治;(虚人感冒)

(三)、扶正与祛邪

1、扶正-------虚证。

2、祛邪-------实证。

3、扶正与祛邪相兼------虚实夹杂证。

(四)调整阴阳

1、损其有余------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2、补其不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原以消阴翳。

3、阴中求阳,阳中求阴:张景岳《新方八略引》:“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胜而泉源不竭。

4、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5、阴阳双补。

(五)调理精气血津液

1、调气,补气,调理气机。

2、理血,补血,调理血行。

3、气血双调:气血双补,行气活血,益气摄血。

(六)三因制宜

1、因时制宜:“用凉远凉,用热远热”(后面的凉和热是指季节)。

2、因地制宜:“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

3、因人制宜:“根据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

考题:1、下列哪项是火邪,燥邪,署邪共同的致病特点:答:C伤津。

A、耗气

B、上炎

C、伤津

D、动血

E、生风

2、下列关于火热内生机理的叙述,错误的是:答:E外感暑热阳邪。

A、气有余便是火。

B、邪郁化火。

C、五志过极化火。

D、精亏血少,阴虚阳亢。

E、外感署热阳邪。

3、七情致病最易损伤的几个脏是?答:E心肝脾。

A、心肝肾。

B、肺脾肾。

C、肝脾肾。

D、心肺肾。

E、心肝脾。

4、可致首如裹的邪气是?答:D湿。

A、风。

B、寒。

C、署。

D、湿。

E、火。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1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1

按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要求建立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制。在强化公益性服务和公益性职能 基础上,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共同做好农业技术推 广工作,特别是注重利用涉农科研、教学、企业、 专业协会、专合组织等各方面作用,共同开展农业 技术服务。 在抓好农技推广单位的基地建设情况下,配置基本试验基地,配备电脑、照相机、投影仪等现代化推广服务设备,提升农技推广的质量和效益。 创新方式方法,激发农技推广工作活力。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现代传媒开展技术服务,发挥"农业信息网站"、手机短信等现代服务手段作用,推进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 中医基础理论 (答题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计20分)(答题说明:请从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 A.隋唐时期 B.金元时期 C.明清时期 D.战国至秦汉时期 E.春秋战国时期 2.金元四大家中,“养阴派”的代表人物是() A.刘完素 B.李杲 C.张从正 D.朱震亨 E.张元素 3.以下属于阴中之阳的是() A.心 B.脾 C.肝 D.肾 E.肺 4.“佐金平木”法确立的理论依据是() A.五行相生 B.五行相克 C.五行相乘 D.五行相侮 E.五行制化 5.脏腑之中,被称为“孤府”的是() A.胆 B.胃 C.三焦 D.脾 E.脑 6.五脏与五窍的关系密切,其中肾开窍于() A.鼻 B.耳 C.口 D.舌 E.目 7.“罢极之本”是指() A.肝 B.肾 C.脾 D.胆 E.心 8.五脏中,与全身气机调节关系密切的是()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就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与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就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就是阐释与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③中医学就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与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 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 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 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4)近代与现代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1)定义:人体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有关世界本原和发展变化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这部分内容深奥而且没有条理性,学好这部分知识需要的是有中医学独特的思维方式,然而世界观是思维方式的基础,它为人们认识和把握外部世界提供了思维背景和认识框架,从而决定了人们的四维空间和思维内容。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看更多的相关书籍从而去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人的世界观以及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自己对内容的足够了解和熟悉再加上老师生动的讲解,这看似深奥的中医哲学相信也不在话下了。 想必学中医的我们知道精、气、血、津液、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而藏象学说中所说的五脏六腑以及奇恒之腑又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内脏器官,所以针对这一部分我们需要做的是深入个体,将每一个个体的基本概念、生理机能、生理特性以及个体之间的关系都整理出来,这样就能够有清晰地条理,以便我们掌握。 我们学习医学无非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双手救死扶伤,为人类出去病痛,让世人都拥有健康的身体,幸福的生活。而疾病源于生活,是生活中一些因素引起的,病因的种类很多,如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等,均可导致发病而成为病因,而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或者有的不那么常见,但是这都不妨碍我们通过结合生活实际来学习这部分内容,所以当我们将病因与生活一一对应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病因其实很好掌握。而病机部分需要我们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同时,再结合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以及精、气、血、津液、神,相信如果我们能将哲学、藏象部分学好,那么病机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1、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相融洽的科学知识体系。 2、中医基础体系形成标志,四大经典:《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3、金元四大家:①刘完素(河间)—火热论—寒凉派,《河间六书》 ②李东垣(李杲)—内伤脾胃学说—补土派,《脾胃论》 ③张从正(子和)—病由邪生—攻邪派,《儒门事亲》 ④朱丹溪(震亨)—相火论—滋阴派,《格致余论》 4、温病四大家:①清·叶天士——《温热论》 ②清·吴鞠通——《温病条辨》 ③清·薛生白——《湿热条辨》 ④清·王士雄——《温热经纬》 5、整体——是指联系性、统一性和完整体。 整体观念: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和事物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医整体观即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与外界环境(自然界、社会)的统一性。 (1)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①结构上: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事不可分割的(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联系) ②生理上:五脏一体观、形神合一 ③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 ④病理上:相互影响,局部病变与整体病变 ⑤诊断上:察外知内 ⑥治疗上:局部病变与脏腑病变,治未病,五行传变 (2)整体观念·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①生理方面②病理方面 (季节气候变化的影响、昼夜晨昏变化的影响、地方区域变化的影响、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3)整体观念·人与社会环境关系密切 6、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区别 症:症状: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观异常感觉和某些病态变化):发热、咳喘。 体征:能被觉察到的客观表现:面黄、目赤、脉数。 证: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含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盛衰变化),是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 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如感冒、痢疾。 7、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8、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9、辨证和论治的关系——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具体实施。通过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是否准确。故辨证和论治是疾病诊疗中相互联系而不分割的两个方面。 10、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一、A型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哪一脏与血液生成关系最密切: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2.气机的含义为: A.气的运动 B.气的运动形式 C.气的运动变化 D.气的升降运动 E.气的出入运动 3.主腐熟水谷的脏腑是: A.小肠 B.胃 C.大肠 D.脾 E.胆 4.月经的来潮与以下哪一组脏腑、经脉关系密切: A.心、肝、脾、冲脉、督脉 B.心、肺、肾、阳明脉、带脉 C.心、肾、冲脉、任脉、督脉 D.冲脉、任脉、带脉、心、脾 E.心、肝、脾、肾、冲脉、任脉 5.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脑 B.髓 C.脉 D.胆 E.命门 6.误治是指下列中哪一项: A.体实者用攻法 B.实证用攻 C.虚证用补 D.虚证用攻 E:体弱者用补法 7.下列中哪一项不属于饮食不洁: A.不清洁食物 B.不卫生食物 C.陈腐变质食物 D.有毒食物E.偏嗜某种食物 8.气在中医学中的基本概念是:

A.泛指机体的生理功能 B.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 C.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D.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E.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9.“为胃行其津液”的脏是: A.肺 B.脾 C.肾 O.三焦 E.肝 10.《内经》所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的病机,是指: A.气不摄血 B.气机逆乱 C.血随气脱 D.血随气逆 E.血随气结 二、D型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五脏发生病变时,按相生关系传变可出现哪两种传变: A.母病及子 B.侮其所不胜 C.克其所胜 D.子病及母 E.乘其所胜 2.以下哪两个脏腑有表里关系: A.脾 B.大肠 C.小肠 D.胃 E.肝 3.下列哪两项既属“五体”,又属奇恒之腑: A.脉 B.胆 C.脑 D.骨 E.髓 4.分别循行于躯干前后正中线的是下列中哪两项: A.冲脉 B.任脉 C.带脉 D.督脉 E.肾经 5.十二经脉分布于上肢内、外侧中线的两条经脉是下列中哪两项:A.手太阳 B.手少阴 C.手少阳 D.手太阴 E.手厥阴 6.下列病因和病邪性质、致病特点中,哪两项是相对应的:

全国统编七版教材《中医基础理论》(2001年版)-EOL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基础理论”考试大纲 绪论 【要求】 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2.了解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等。 【主要内容】 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中医学属融入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自然科学;受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是多学科融合的产物。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和特色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三)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二)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基本概念;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要求】 1.掌握精、气的基本概念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2.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3.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4.了解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5.了解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主要内容】 第一节精气学说 一、古代哲学精、气的基本概念 (一)精的基本概念:包括精概念的源流。 (二)气的基本概念:包括气概念的源流。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精气构成宇宙万物的机理;精气的存在形式。 (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气的运动;气化。 (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 (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精气学说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二)精气学说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 第二节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包括阴阳概念的源流。 (二)事物的阴阳属性:事物阴阳属性的划分;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和绝对性;阴阳的两分法(太少阴阳)与三分法(三阴三阳)。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对立制约:包括阴阳相互对立、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 (二)阴阳互根互用:包括阴阳相互依存、互生互用。 (三)阴阳交感与互藏:升降交感的概念、机理和意义;互藏的概念与意义。 (四)阴阳消长:阴阳消长的概念与形式。 (五)阴阳转化:阴阳转化的概念、机理与形式。 (六)阴阳自和与平衡:阴阳自和的概念及意义;阴阳平衡的概念及维系机制。 概括叙述阴阳运动规律和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以阴阳学说的运动规律和形式简要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机能、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和防治,以及中药的性能。 第三节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概念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包括五行概念的源流。 (二)五行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三)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归类的依据、方法和结果(构成五行系统)。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生克五行:五行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对等关系。 五行相生与相克:各自的概念、次序;母子关系及所胜与所不胜关系。 五行制化:概念、规律和意义。 五行相乘与相侮:各自的概念、次序、形成原因和相互关系。 五行的母子相及:母病及子;子病及母。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有关世界本原和发展变化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 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这部分内容 深奥而且没有条理性,学好这部分知识需要的是有中医学独特的思 维方式,然而世界观是思维方式的基础,它为人们认识和把握外部 世界提供了思维背景和认识框架,从而决定了人们的四维空间和思 维内容。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看更多的相关书籍从而去深入地了解中 国古人的世界观以及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自己对内容的足够了解 和熟悉再加上老师生动的讲解,这看似深奥的中医哲学相信也不在 话下了。 想必学中医的我们知道精、气、血、津液、神在人体生命活动 中占有重要位置,而藏象学说中所说的五脏六腑以及奇恒之腑又是 人体不可或缺的内脏器官,所以针对这一部分我们需要做的是深入 个体,将每一个个体的基本概念、生理机能、生理特性以及个体之 间的关系都整理出来,这样就能够有清晰地条理,以便我们掌握。 我们学习医学无非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双手救死扶伤,为人类出 去病痛,让世人都拥有健康的身体,幸福的生活。而疾病源于生活,是生活中一些因素引起的,病因的种类很多,如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等,均可导致发病而成为病因,而这些都是我们在生 活中常见的,或者有的不那么常见,但是这都不妨碍我们通过结合 生活实际来学习这部分内容,所以当我们将病因与生活一一对应的 时候我们会发现病因其实很好掌握。而病机部分需要我们在联系生 活实际的同时,再结合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以及精、气、血、津液、神,相信如果我们能将哲学、藏象部分学好,那么病机也不会有什 么问题了。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三节五行学说 ―、五行与五行学说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的运动。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物质,故五行最初称作“五材”。 五行学说,是在“五材”说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哲学概念。 (一)五行的特性 1.木的特性古人称“木曰曲直”。“曲直”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为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2.火的特性古人称“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3.土的特性古人称“土爰稼穑”。“稼穑”是指土有播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故有“土为万物之母”之说。 4.金的特性古人称“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特性。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5.水的特性古人称“水曰润下”。“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二)五行的分类 古人根据五行的特性对各种事物进行归类。五行归类的方法有二:其一,取象比类法,即将事物的性质和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推演得出事物的五行属性。如以五脏配属五行,则由于肝主条达而归属于木,心阳主温煦而归属于火,脾主运化而归属于土,肺主肃降而归属于金,肾主水而归属于水。 其二,推演络绎法,即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至其他相关的事物,以得知这些事物的五行属性。如肝属于木,则肝主筋和肝开窍于目的“筋”和“目”亦属于木;心属于火,则“脉”和“舌”亦属于火;脾属于土,则“肉”和“口”亦属于土;肺属于金,则“皮毛”和“鼻”亦属于金;肾属于水,则“骨”和“耳”、“二阴”亦属于水。 根据五行特性对事物和现象进行归类,主要应用于解析五行的关系及其运动变化。属于同一五行属性的事物,存在着密切联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1、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 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 2、肺主治节: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 3、元气:是人体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气,由肾精(或先天之精)化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 原动力。 4、别络:为脉络中较大者,又称“大络”。,加之任脉、督脉的别络和脾之大络,合称“十 五别络”.若加之胃之别络,又可称为“十六别络”。 5、伤寒:寒客肌表,郁遏卫阳者,称为“伤寒”。 6、痰饮: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 饮。 7、内燥:是指机体津液不足,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而出现干燥苦涩的病理变化。 8、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在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 盛衰变化。 9、正治:是指采用与疾病的症候性质相反的药物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原则。由于采用的 方药与疾病症候性质相逆,故又称“逆治”。 10、赛因赛用:是指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适用于因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出现闭塞症状的真虚假热证。 11、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12、上焦如雾:雾,即雾露。喻指上焦心、肺输布气血的作用如天降雾露。 13、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 14、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系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5、中寒:寒邪之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称为“中寒”。 16、风为百风之长:一是指风邪常兼他邪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二是指风邪袭人,致病最多。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习题

一、填空题 1.宇宙的构成原本是()。 2.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是()。 3.气的根本属性是()。 4.气的运动称为()。 5.精气概念的产生,源于()说。 6.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是天地阴阳二气的()。 7.根据阴阳的属性与可分性,一天之中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是()。 8.脏腑分阴阳,则五脏属(),六腑属()。 9.《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阴在内,();阳在外,()。 10.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是()或()。 11.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是()或()。 12.“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适用于()证,《内经》称之为()。 13.“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法适用于()证,《内经》称之为()。 14.事物和现象五行归类的方法,主要有()和()两种。 1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胜则(),阳胜则(),阴胜则()。” 16.五行相生关系又称(),相克关系又称()。 17.五行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和()。 18.五行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和()。 19.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则是()和()。 20.根据五行相克关系确定的治则是()和()。 21.中和思维中的“中和”包括着()和()两层意思。

22.类比法在中医学中叫做()或()法。 选择题 (一)A1型题 23.精气学说滥觞于() A.先秦时期 B.两汉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E.西周时期 24.气的运动产生宇宙万物各种变化的过程称为() A.变化 B.气化 C.转化 D.消化 E.代谢 25.古代哲学精气概念的产生是源于() A.水地说 B.五材说 C.元气说 D.五方说 E.人体之精说 26.古代哲学认为人类的化生本原是() A.人气 B.精气 C.元气 D.烦气 E.水地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 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 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 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4)近代和现代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心得

中医基础理论 我们都知道,《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中医很重要的一门学科,而且这也是中医学的基础,所以打好基础比什么都重要。也许对大多数同学来说,这门课很枯燥,又或许对于一部分同学来说老师幽默的讲课方式为枯燥的课堂增添了不少的乐趣,不管怎么样这门学科的重要性都是不可忽略的。三个月过去了,在这我讲讲我的一些学习心得。 一、了解中医发展 绪论部分讲解了中医学的科学属性,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需要掌握的内容并不是那么多,所以只需要对四大经典有一定的了解,当然这也是作为一名中医学生应该知道的,也许学习中医这些都是需要背下来的,但在这门学科中我们需要掌握的就只是了解而已,同时金元时期的“金元四大家”对中医理论和实践有突破性创新为中医学的发展起到里程碑的作用,所以这也是我们应该掌握的重点,当然还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对于这部分知识没有更好的其他方法,只有靠多花时间读一读,背一背,当然时不时的复习也是很重要的。 二、从中医到哲学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有关世界本原和发展变化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这部分内容深奥而且没有条理性,学好这部分知识需要的是有中医学独特的思维方式,然而世界观是思维方式的基础,它为人们认识和把握外部世界提供了思维背景和认识框架,从而决定了人们的四维空间和思维内容。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看更多的相关书籍从而去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人的世界观以及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自己对内容的足够了解,这看似深奥的中医哲学相信也不在话下了。 三、联系生活实际 我们学习医学无非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双手救死扶伤,为人类出去病痛,让世人都拥有健康的身体,幸福的生活。而疾病源于生活,是生活中一些因素引起的,病因的种类很多,如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等,均可导致发病而成为病因,而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或者有的不那么常见,

2012年1月中医基础理论(一)试题及答案

四川省20 1 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医基础理论(一) 试卷 (课程代码0297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1.下列哪项不属五液之一? 【】 A.尿B.涎 C.涕D.泪 2.病人突然目光转亮,颧赤如妆,食欲增强,属于【】 A.神乱B.少神 C.假神D.失神 3.六淫中致病病程较长的邪气是【】 A.湿邪B.火邪 C.暑邪D.燥邪 4.对机体的生、长、壮、老、已起决定作用的是【】 A.心血的充盈B.肾精的盛衰 C.谷气的充足D.肺气的调畅 5.脉来缓而时止,止有定数的脉象是【】 A.促脉B.代脉 C.结脉D.缓脉 6.布散于皮肤、孔窍,主要起滋润作用的是【】 A.气B.血 C.精D.津 7.“水不涵木”属于【】 A.母病及子B.子病及母 C.相乘D.相侮 8.具有“主胞胎”功能的奇经是【】 A.督脉B.冲脉 c.任脉D.带脉 9.能主决断的脏腑是【】 A.胃B.肝 C.心D.胆 10.阴阳偏盛形成的是【】 A.寒证B.热证 C.虚证D.实证 11.中医理论体系的最主要特点是【】 A.藏象理论和阴阳五行理论B.整体观和藏象理论 C.辨证论治和整体观D.辨证论治和藏象理论 12.药物五味中属阳的是【】 A.辛味B.苦味 C.酸味D.咸味

13.具有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作用的是【:】 A.卫气B.元气 C.宗气D.营气 14.主藏神的脏是【】 A.脾B.肝 C.肺D.心 15.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是【】 A.木B.金 C.土D.水 16.“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体现了阴阳的哪一关系? 【】 A.互根互用B.对立制约 C.消长平衡D.相互转化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7.下列脏腑之间具有相克关系的是【】 A.肝与脾B.心与脾C.肺与脾 D.脾与。肾E.胃与脾 18.疫疠邪气的致病特点是【】 A.症状相似B.一气一病C.有季节性 D.病情重笃E.传染性强 19.面色青可主【】 A.痛证B.惊风C.寒证 D.血虚E.瘀血 20.下列属正治法的是【】 A.虚者补之B.热者寒之C.寒因寒用 D.通因通用E.既病防变 21.肝具有的生理功能包括【】 A.主藏血B.主藏精C.主疏泄 D.主升清F主统血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2.宗气 23.心肾不交 24.奇经 26.盗汗 四、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判断正误。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简述理由。 27.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 28.神志不清,语言重复,声音低弱者,称为谵语。 29.七情所伤时,“怒则气乱”、“思则气消”。 30.凡见浮脉均属表证。

如何高效学习《中医基础理论》

如何高效学习《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开考的首门课程,根据多年统计,合格率一般仅在三分之一左右。显然已成许多考生望而生畏的拦路虎。一些意志薄弱者,一、二次失败就偃旗息鼓。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本人认为有诸多原因,其中相当一部分考生的思维方式尚未转向。众所周知,目前我们的中学教学重视数理推论,直观形象教学,虽然对于中医学习普遍也是适用的,但中医独特的理论框架,独特的思维方式,如果尚未很好建立,就难于在中医这块圣地内驰骋,乃至投械退却。这是十分可惜而可悲的。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迅速换“数理化脑袋”为“中医脑袋”十分重要。实践证明,闯过这一关者,只要继续努力,前面即是坦途。 一、脏腑功能认识观 《内经》时代,中医医家对脏腑的部位、结构、形态亦有颇多记载,而且有些论述在当时大大超越世界水平。在论述各脏腑时,教材中亦有部位、结构、形态的阐述,如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肾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心“圆而尖长,形似倒垂的未开莲蕊,有心包卫护于外”等等。如果顺着这样描述思路去理解,则就会对诸如“肾藏精”、“肺通调水道”、“心主神态”这一些概念理解上的格框。尤其是对刚从高中毕业的学生而言,更是不可思议。故请读书时务必千万要记住P.29有一个重要的说法:“藏象学龄前说中的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用脏腑功能的认识观才能真正理解P.23“左升太过,右降不及”。也就不会钻进脾“似马蹄”、“似镰刀”这类牛角尖里面怀疑中医的科学性,从而影响学习的

信心。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名为“脾”,同理去释各脏的功能。 二、生理、病理互证观 中医药有几千年医疗实践的经验,是在长期行生产斗争和医疗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医学理论。中医学理论形成以后,又反过来指导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中医的实践性融于理论之中,而临床表现是基础。因此,从临床角度而言顺序应是临床表现→病理、生理→概念。而教材编写的顺序是:概念→生理、病理→临床表现。故在阅读时,应适度地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譬如以“肾主纳气”一节为例,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之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才能保证体内外气体的正常交换。肾主纳气功能正常则呼吸均匀和调。若肾的纳气功能减退摄纳无权,呼吸就表浅,可出现动辄气喘,呼多吸少等病理现象。从临床表现中证实生理抑或病理,从而得出某一概念。这种论述的形式在教材中比比皆是。所以诸如:如何理解肺朝百脉,脾主升清,肝主藏主等等问题时,皆可用一个模式来回答,即:概念、生理、病理以及临床表现。 三、以象测脏的推断观 何谓“藏象”?藏是指藏于内的内脏。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我们要研究内脏是正常的还是异常的,并不是非要打开胸、腹腔观内脏之变化,而是通过临床表现来推断。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望、闻、问、切的诊断手段。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重于生理、病理的机制探讨,也举例性地列出一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1

按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要求建立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制。在强化公益性服务和公益性职能基础上,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共同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特别是注重利用涉农科研、教学、企业、专业协会、专合组织等各方面作用,共同开展农业技术服务。 在抓好农技推广单位的基地建设情况下,配置基本试验基地,配备电脑、照相机、投影仪等现代化推广服务设备,提升农技推广的质量和效益。 创新方式方法,激发农技推广工作活力。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现代传媒开展技术服务,发挥"农业信息网站"、手机短信等现代服务手段作用,推进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 中医基础理论 (答题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计20分)(答题说明:请从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

A.隋唐时期 B.金元时期 C.明清时期 D.战国至秦汉时期 E.春秋战国时期 2.金元四大家中,“养阴派”的代表人物是() A.刘完素 B.李杲 C.张从正 D.朱震亨 E.张元素 3.以下属于阴中之阳的是() A.心 B.脾 C.肝 D.肾 E.肺 4.“佐金平木”法确立的理论依据是() A.五行相生 B.五行相克 C.五行相乘 D.五行相侮 E.五行制化 5.脏腑之中,被称为“孤府”的是() A.胆 B.胃 C.三焦 D.脾 E.脑 6.五脏与五窍的关系密切,其中肾开窍于() A.鼻 B.耳 C.口 D.舌 E.目 7.“罢极之本”是指() A.肝 B.肾 C.脾 D.胆 E.心 8.五脏中,与全身气机调节关系密切的是() A.肝与肺 B.心与肺 C.脾与肺 D.肾与肺 E.心与肾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标准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及任务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由中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按照中医学的逻辑体系组织而构建的理论体系。它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为科学方法论,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理论核心,并融合了历代著名医家真知灼见的一门课程。本课程包括了认识论和方法论两部分内容。认识论方面主要是以阴阳五行、整体观念等哲学思想以及藏象学说等为代表的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病理变化的认识;方法论主要是以辨证论治、养生防病为核心的临床思维方法,遣方用药法则等。本课程体现了古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有机融合,是中医院校各专业学生学习中医药学其他各门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所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这种中医基础知识的奠定作用将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深造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灵魂,课程中所阐述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基

本规律对临床实践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功底对学生以后参加临床医疗实践活动,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提高临床辩证水平以及开拓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部分课程培养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知识,为学习中医其他各科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对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进行初步训练。课程要求学生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古代的哲学理论——阴阳五行学说,掌握人体脏腑、精气血津液、经络的生理功能,以及疾病的病因与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等,初步了解人体脏腑的主要病理表现。 二、技能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用验案来对照理论,结合理论进行辨析讨论,让学生亲身感受临床诊疗经过,培养学生的临床兴趣,使得理论与临床应用有机结合,并直观形象地把握理论,能初步运用中医理论来辨析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 三、职业素质和态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逐渐了解中国传统医学在防病治病方面的魅力,理解并热爱中医,形成对祖国医学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救死扶伤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全心全意为人类健康服务的情感,逐步确立为人类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1) 李本强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2) 李本强 11. 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中医基础理论第五章 体质习题集

第六章体质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观察与测量身体各部分的大小、形状、匀称程度,以及体重、胸围、肩宽、骨 盆宽度与皮肤与皮下软组织情况可判断( ) A.体表形态 B.体格 C.体型 D.体姿 E.性征 2.体型中最有代表性的差异就是( ) A.皮肤之厚薄 B.肤色 C.腠理之坚松 D.形体之肥瘦 E.身高 3.衡量体格的重要指标就是( ) A.体型 B.体重 C.体姿 D.身高 E.性征 4.体质就是指人体的( ) A.身体素质 B.心理素质 C.身心特性 D.遗传特质 E.形态结构 5.奠定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的古代医籍为( ) A.《伤寒杂病论》 B.《妇人良方》 C.《景岳全书》 D.《内经》 E.《千金要方》 6.先天禀赋决定着体质的相对( ) A.可变性 B.连续性 C.复杂性 D.普遍性 E.稳定性 7.后天各种因素使体质具有( ) A.可变性 B.稳定性 C.全面性 D.普遍性 E.复杂性 8.健康之人应为( ) A.偏阳质 B.偏阴质 C.阴阳平与质 D.肥胖质 E.瘦小质 9.嗜食肥甘厚味,易形成( ) A.火旺体质 B.痰湿体质 C.心气虚体质 D.脾气虚体质 E.肝郁体 质 10.具有亢奋、偏热、多动等特点的体质为( ) A.阴阳平与质 B.偏阴质 C.偏阳质 D.肝郁质 E.阳虚质 11.具有抑制、偏寒、多静等特点的体质为( ) A.阴阳平与质 B.偏阴质 C.偏阳质 D.阴虚质 E.气虚质 12.以下除哪项外,都就是小儿的体质特点( ) A.脏腑娇嫩 B.形气未充 C.易虚易实 D.易寒易热 E.代谢缓慢 13.以下除哪项外,都就是老人的体质特点( ) A.精气神渐衰 B.脏腑功能减退 C.代谢旺盛 D.气血郁滞 E.阴阳失调 14.气虚湿盛体质,受邪后多从( ) A.寒化 B.热化 C.燥化 D.湿化 E.火化 15.素体津亏血耗者,易致邪从( ) A.寒化 B.实化 C.虚化 D.湿化 E.燥化 16.某人身体强壮、胖瘦适中,饮食无偏嗜,二便通调,面色红润,性格开朗随与,精力充沛,举动灵活,睡眠良好。属于( ) A.偏阳质 B.偏阴质 C.阴阳平与质 D.阳亢质 E.痰湿质 17.某人形体偏瘦,面色红润,食欲旺盛,喜饮冷水,易出汗,性格外向,喜动好强,自制力较差。属于( ) A.偏阳质 B.偏阴质 C.阴阳平与质 D.气郁质 E.阳虚质 18.某人形体偏胖,面色萎黄,食量较小,喜饮热水,性格内向,动作迟缓,容易疲劳。属于( ) A.偏阳质 B.偏阴质 C.阴阳平与质 D.阴虚质 E.气郁质 (二)B1型题 A.体格 B.体型 C.体重 D.体姿 E.性征 1.反映体质的体表形态标志就是( )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精编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 案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中医基础理论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 2.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人体是一个整体,人和自然界相互统一 3.有机整体的“中心”是:五脏,有机整体的“主宰”是:心。 4.“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理论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5.构成世界的本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是:精气。 6.精气概念源自于:水地说。气的概念源自于:云气说。 7.精气首见于着作:《管子》 8.阴和阳代表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 9.《内经》所说的阴阳属性的征兆是:水与火 10.昼夜分阴阳,属于“阳中之阴”的时间是:下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客观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少阳经应流注至 A.手厥阴经 B.足少阳经 C.足厥阴经 D.手少阴经 2.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A.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 3.按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以下哪一条是错误的? A.木为水之子 B.水为火之所不胜 C.火为土之母 D.金为木之所胜 4.《素问·五脏别论》称为“满而不能实”者是指 A.五脏 B.六腑 C.奇恒之腑 D.脏腑

5.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肺主气,司呼吸 B.肺主升清 C.肺主通调水道 D.肺主治节 6.脾统血的含义是 A.脾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流行的作用 B.脾有调节经脉中血流量的作用 C.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 D.脾有贮藏血液的作用 7.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主要是 A.心阳 B.肺气 C.脾气 D.肾阳 8.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脉 B.筋 C.髓 D.骨 9.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多因感受哪种病邪?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燥邪 10.下列属于“用寒远寒”治法的是 A.阴盛慎用寒药 B.阳虚慎用寒药 C.冬季慎用寒药 D.假寒慎用寒药 11.能产生天癸的物质是 A.水谷精微 B.肾精 C.冲任气血 D.命门之火 12.五行中土的特性是 A.生发、柔和 B.阳热、上炎 C.长养、化育 D.清静、收杀 13.膀胱贮存和排泄小便,主要依赖于 A.肝的疏泄作用 B.肺的宣发肃降作用 C.膀胱的气化作用 D.肾的气化作用 14.气的上升运动太过,称为 A.气滞 B.气逆 C.气不降 D.气脱 15.分布于面颊部的经脉是 A.足阳明胃经 B.足少阳胆经 C.手少阳三焦经 D.手太阳小肠经

中医学基础(全)

《中医学基础》 教材《中医药学概论》主讲路新国 第一章绪论 一、《中医学基础》与《中医营养学》 1、《中医学基础》学习的内容: 主要学习和阐释中国传统医学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观念、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为以后学习《中医营养学》奠定必要的基础,是营养学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 2、《中医学基础》与《中医营养学》 是学习和研究《中医营养学》的基础。《中医营养学》是《中医学基础》的后续课程。 3、课程设置的意义 ①反映了中国营养学的特色;②是营养学专业必修的课程。 4、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第六版)》(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供药学类专业用),王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8年11月。 教材特点: ①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卫生部规划本科教材,符合我们本科专业教学的需要; ②是供非中医专业使用的教材,有关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简要而全面,是浓缩本,适合我们非中医专业学习中医知识的需要; ③教材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基本知识和方剂学基本知识三大部分(上、中、下三篇); ④附有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研究的进展。 5、主要参考教材和参考书 ①《中医基础理论》(供中医、针灸专业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材特点介绍; ②《中医诊断学》(供中医、针灸专业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材特点介绍; ③《中医学基础》,张登本主编,中国中医出版社,2003年1月,24元。教材特点介绍: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供中药类专业学习中医药学的专业基础课。 ④《中医名词术语选释》,人民卫生出版社。参考书特点介绍:简本; ⑤《第2版中医大辞典》,中国中医研究院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1月,330.00元。参考书特点介绍:收载38505条。 6、考试成绩计算方法 二、中医学的概念 1、中医学与中医基础理论: ①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也称为中国传统医学。 ②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和阐释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是学习中医学各门学科的基础。 2、几点说明: ①发源于中国的古代,历史悠久;要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如它的医学术语、生命力、丰富的经验、丰富的医学文献、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等。更新性不快。 ②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世界医学的一大贡献;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中医学就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它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③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 ④在当今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正在世界上产生日益扩大的影响。 三、中医学发展概况 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1、商周时期:萌芽时期 《周礼?天官》医学分科的记载:“食医、疾医、疡医、兽医”。 2、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黄帝内经》 ①《黄帝内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四大经典之一),简称《内经》。 作者:集体之作。 意义: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标志着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它对医学的认识在当时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还奠定了中国传统营养科学的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推动了医学的发展。 ②《难经》 四大经典之一,是对《黄帝内经》的补充和发展。 3、两汉时期:中医学有了显著的进步和发展 ①《伤寒杂病论》 作者:张仲景,东汉著名医学家。 意义: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并且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为临床医学及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主要内容:后世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的纲领。《金匮要略》确立了脏腑辨证论治的纲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对中医营养学的贡献。 ②《神农本草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简称《本草经》、《本经》。 作者:不详 意义:为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主要内容:药性理论;收载药物365种。 4、魏晋隋唐时期:中医学不断发展与完善 ①《脉经》 1 / 2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