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南渡北归》后感

读《南渡北归》后感

大师远去必有大师

——读《南渡北归》之《南渡》卷有感

推荐理由:南渡北归虽不在推荐书目之列,但其意义于大学生而言实为重要,尤其对于理工科类学生培养人文情怀从而做到文理贯通有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之功效。当今社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民族之文化作为国家之软实力越来越被看重。然而当此之时,随着老一辈文化巨擘逐渐逝去,中华民族之文化星空日趋暗淡,炎黄子孙们需要一群大师们的指引。而《南渡北归》作为20世纪最后一批大师的宏伟群雕,或许能让吾侪窥探到那被匆忙遗忘的沧桑辉煌,或许能让我们在依稀中辨认出中华文运,从而找到归家的路!

与《南渡北归》的相遇是自我跨入北京理工大学这所有着优良学风的大学伊始的,当时的我如刚刚试啼的雏儿不知命运之几何,亦不知自己究竟为何而来,就何而去,但是紧接着,李和章校长在开学典礼上提出的“高远的理想,精深的学术,强健的体魄,恬美的心境”四个目标一下子使我拨开迷雾见风清。后来,在徐特立学院新生见面会上,张青山院长隆重的向我们推荐这本书并且希望我们在不久的将来也能够成为大师一样的人物,为国为民任栋梁。张院长的只言片语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从未感觉到自己距离杰出如此之近,与此同时《南渡北归》这四个字也深深地驻扎在我的脑海里。终于能够在这个寒假拜读这样的皇皇巨著,实为吾生之一大幸事。

一.何谓大师?

我一直不能理解大师究竟因何而成其大,又因何让我们称其为师?毕竟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浮躁的时代,网络媒体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故意制造一些唬人的名头过度包装一些名不副实的“学者”,甚至是连学者都称不上的“知道分子”,就连大师所赖以生长的土壤——中国传承千年的传统文化,经五四运动的伤筋动骨后,被“可畏”的后生“破而后立”得面目全非了。或许这正应了“半桶水理论”,在这个看起来学术因为媒体而大兴从而涌现了许多“大师”的时代,或许正如嵇康所吟诵的那样吧“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耳!”面对这样乱象纷呈的局面,吾侪何能承前启后,既往开来,担负起国家兴亡的重任?怎样才能还学术以自由,令其不再沦为政治的附庸呢?兴许我能从这本书中寻找到一些答案吧!

大师具有求是之精神,宽广之心胸,内省之习惯。

但是在看过这本书后,我反而对自己所问出的两个问题更为迷惑了,因为在岳南这位疑似桐城派传人以考据为乐的老师所罗列出的浩如烟海的史料中,那些作者所认为的大师如陈寅恪、傅斯年、金岳霖、王国维之流,或多或少,都有着与我脑海中所想象的大师的形象相去甚远的表现。例如,傅斯年,质量乘体积产生压倒一切的动量之霸道;例如,金岳霖和林徽因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思以及裹挟着“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优柔的梁思成和“风流出少年”却天妒英才的徐志摩;例如,吴宓的始乱终弃却赔了夫人又折兵,甚至为了搞师生恋而讦人之私甘做小人;例如,鲁迅,顾颉刚之文人相轻,毫无风度有辱斯文的破口大骂;又例如,胡福林之神秘出走不辞而别的窃书行径,蔡元培制造炸弹火药的刺客之志,胡适之耸人听闻的“打仗三日便亡国”论,季羡林日记所云“早上起来便性欲大发”,姚土鳌之“愚而诈”等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我在觉得好笑之余更显迷惑,我不禁想问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大师吗?后来,我在仔细思考后发现,或许这种种缺陷恰恰就是大师的超乎寻常之处。首先,大师也是人,是人就会犯错误,有时便也会走极端,思想便会因为个人而有所局限,但是正是这一份局限、偏激乃至缺陷才让大师血肉丰满,显得真实,才能让人升起“见贤思齐”之感。反观现在,所谓的大师被媒体包装的似乎不食人间烟火,这样做不仅不能让人心

生亲近,反而让人产生心理距离,最终就像朝鲜为自己的“伟大”领袖封一个“众神之神”的谥号一样,令人捧腹大笑。其次,这些大师的缺陷并不是从别人口中得知的,反而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从大师自己的日记中撷取的,或许这并不能说明什么,因为谁都不会愿意在自己的日记,这唯一的心灵空间中自欺欺人。但是,这只是对于普通人而言的,大师们身为文化名人有的甚至身居要职,按当时的传统他们的日记是肯定要公之于众的。或许有人会说那是身后之事,于大师影响不大,但是,要知道接受过传统教育的他们守身如玉绝对不会让自己的名声受一丁点的侮辱,如是,大师们还忠实的记录着日后可能会对他们产生不利的一言一行,这种胸襟绝,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绝非常人之所能及。最后,要申明的一点是,大师们既然能够记录下来自己的过错,那么便说明贤德如他们都在不断地反省自身,比起当今证据确凿还在胡搅蛮缠的贪官污吏伤,风败俗诱奸少女的大学教授们要好不知多少倍啊。大师之大,或许便是源自其胸襟之宽广,求是之精神;大师之所以为师,或许便是因为他们反躬自身吧!

②大师皆为饱读诗书之辈,有广阔之格局,临危而不惧,能挽大厦于将倾。

《南渡》何为南渡?按冯友兰的说法: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稽之往史,仅仅四个字就道尽了史学家的悲哀,因为有史以来汉族一共有三次南渡却都没有北归,晋人南渡,最终演变为五胡乱华;宋人南渡,以宋末帝被大臣陆秀夫背着跳海而亡为终;明人南渡,也终未北归。三次南渡,皆是灭亡之局,回顾历史,我们不难猜想到那些因为日寇大举入侵,不得不与政府一起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们,心中的悲愤以及抑郁之情了。被誉为“三百年来仅此一人”的陈寅恪甚至在悲痛之余,写下“南渡自应思往事,北归端恐待来生”这样的诗句。即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这些大师们仍然弦歌不辍,在敌人的轰炸中,狼狈得躲到防空洞中后,还写下“闻机而作,入土为安”这样幽默机智的对联,足以见得这批大师们心中的坚韧不拔与自强不息了。他们并没有因为战争来临,自己却手无缚鸡之力而自怨自艾,相反的,他们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例如,董作宾,在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的同仁的协助下,完成了被誉为抗战八年第一书的《殷历谱》,这部在考古学领域划时代的巨著,我想这便是中国学者不屈的意志的最好明证了吧。大师们或者是教书育人,为中华之崛起预备人才种子;或者是皓首穷经,以如椽巨笔再现被匆忙遗忘的沧桑辉煌,但不管怎么样,大师们的身上都体现着一种临危不惧的广阔格局,因为熟读历史的他们清醒的认识到中国不会灭亡,抗日战争必定会取得胜利,而胜利之后的国家建设不能缺少人才与书籍。心存着这样的信念,虽然在绝境中,他们有的白发人送黑发人,有的在中年丧偶,但是这些磨难都没有压垮他们,反而令他们将悲愤化为力量,更加奋然而前行。或许,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比他们拥有更好的天资的人犹如过江之卿,数不胜数,但是,唯有像他们一样,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紧密联系起来的人,才能名垂史册,成为真正的国家栋梁,于人民有益。若不是他们的文字鼓舞着惨淡的军心,若不是他们的文字温暖着每一位悲愤的同胞,支撑起他们的勇气,中国何以能有今日之雄起,民族又何能在久经磨难后,再次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大师之所以为大,或许便成自腹内之诗书所赐予他们的广阔的格局,令他们临危不乱,挽大厦于将倾;大师之所以为师,便是因为他们蹈死不顾的肩负起民族崛起的重任,慨尔康之的愤然前行!

③大师具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对学术必定虔诚。

男儿当生于乱世,金戈铁马,建功立业从而封侯拜相,造福一方,当然巾帼不让须眉,女中豪杰亦能在国难当头,舍生取义,成就千古美名。是英雄争霸激起了乱世,还是战火席卷铸就了英雄?这是一个争论不休的主题,但是毫无疑问的是,每一位在乱世行走的性情男儿都有心中的理想与抱负,同样的,每一位身处乱世的大师亦有自己的主张。如胡适,金岳霖等,当时相当一部分的大师是主和的,他们认为中国实力不如日本,作战是必定要输的,先求和总比输了再去求和要好得多。而闻一多等人则是持完全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求和便

如同以肉饲虎,如抱薪救火,只是在自取灭亡而已。两方相互争论,甚至彼此断交,但他们都是在为了救国救民而出谋划策,并没有将个人利益参杂于其间,这只是学术之争。求和并不意味着是汉奸、走狗、卖国贼,而是一种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思想。而主战也并不意味着爱国,热血青年和激进分子不顾双方实力之对比,一味着想正面对决,这样只会误国误民。当然,不是说所有的行为都能打着政见不同的幌子,如汪精卫、宋子文。孔祥熙等人,趁机敛财,出卖国家人民的利益,甚至连尊严都丢得一干二净的人,对汉奸国贼等帽子是不会是却之不恭的。大师,从来不会是多数人能够成为的,大师之大便是在于他们独立之思想自由之学术,虽千万人吾往矣,他们更看重的是自己的思想主张,不会人云亦云也不会畏强权,更不会因为对方人多势众而心生怯意。自己的道立不住脚,自己的学术不精深才是他们所羞愧的。且大师为师,从不强调什么师道尊严腐儒主义那一套,胡适就在给毕业博士的论文答辩中点评时被学生斥作是外行,胡适也不恼怒而是承认自己没有事先做足功课,在学术的世界里达者为先。不管年龄几何都一视同仁,民国时期,大师们写信便以“兄”“弟”相称。甚至是由于学术问题弟子“叛师”也是常有之事,黄侃就与其师章太炎就甲骨文存在与否的事情上分道扬镳,傅斯年就不受其师黄侃从章太炎那里传来的道统等等。只有摒弃了门户之见年龄之别甚至是性别之歧视还学术以自由与独立,做学问的人才能算作是纯粹,写的论文才不会是老生常谈更不会是人云亦云。大师之所以为师或许便正是因为这一份对学术的尊重以及这一份纯粹吧,这大抵是现在为学之人所或缺的吧!

④大师不脱离尘世却又不落凡俗

说到了独立之思想自由之学术,就不得不说说当时的社会条件所给予大师们的条件吧!当时,教授的月薪在440到640之间不等,或许大家对这些钱没有什么感念但是同当时的物价比起来就可以看出些眉目了。胡适500元便可以买一辆汽车,每月只需要支付司机20元薪水。一角七分可买上一斤上等黄酒;一元钱可以买8斤猪肉;一元钱可在正阳楼吃上两只上等的“高粱红”肥大螃蟹,且伺候十分周到;一元钱可吃一汤三菜的西餐(小吃,黄油面包加果酱,咖啡);二元钱可以买上一袋上等面粉,月租8元可得一个约有20间大房的四合院。当时北平一家四口,每月12元伙食费即可达到小康水平。同时,也可以和他人比较,正薪400到600元的教授工资只比国府委员的薪金差贰佰元,比各省厅长的薪金高出一二百元不等,比中学教员的薪金高出五倍至十倍,比小学教员的薪金高出二十倍至三十倍。发放这样的工资,即使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教授们也可以每日有菜每周有米每月有煤一二十天就可以买几本书每逢春天还可以买些花等等。况且,这些教授们大多著作等身而且有兼职,可以这么说教授们的优雅来自于经济的优越使得他们能够醉心于学术在斗室之内自得其乐。可惜的是,自南渡之后,教授们东躲西藏财产大多遗失甚至没钱看病为了养家不得不求个一官半职多写稿子以赚稿费,再加上基础设施差以及敌机不时的轰炸,学术的研究被搁置了很多。或许对于学者来说,谈钱是一件很不雅的事,但是大师们不是这样,鲁迅的日记中有很多涉及到礼尚往来的事,一只鸡一只鸭一些新鲜的瓜果蔬菜占据了很大的篇幅,但是这就是生活。海子式的浪漫与不食烟火或许会如同陨落的流星令人在不知不觉中潸然泪下,但是一名连自己的温饱都不能解决的诗人甚至连坦然活下去的勇气都缺失着,那么如何让这样弱不禁风的赤子在国破之际担负起重整这大好河山再现这千秋盛世的重任呢?或许,那样的人只能为这战火纷飞的大地平添几许哀愁吧!大师,亦是人,亦会感到欢乐与忧愁,亦会感知温饱。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师不会是真正的大师,因为他没有和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站在一起,他所感悟到的只会是无病呻吟;同样的一生挣扎于平穷与饥饿的泥淖中的大师不是人民的大师,因为作为一个民族的子孙必定会敬爱他们的大师,作为一个优秀民族必定会供养着他们的大师。

⑤大师的学术可以影响政治

大师为儒林所重,但其本质就是一名儒生,在三教九流中也只能算是中流,到了元代,

统治者把被征服的臣民被分为了十种,即“十流”,儒生排第九名,社会地位甚至比妓女还低,所以读书人也被称作是“臭老九”。然而在民国时期,读书人的地位却大大的提高了,一届寒儒,有时甚至可以和“方面之权要”分庭抗礼。即使是军阀,也对大师们的口诛笔伐明面上也是无可奈何,只能靠武力相威胁或者是暗杀。甚至是大师的安危能让国民党的高层伤筋动骨。日本偷袭“珍珠岛”后,全面挑起太平洋战争,闪袭香港,英军不敌,香港易主,而这时陈寅恪恰好在香港,被困。国民党为拯救被困香港的权要和教育界人士,派一架飞机护送他们离港。本来陈寅恪是有机会登机的,结果飞机上孔祥熙的女儿飞扬跋扈,为了让自己家的仆人和宠物也坐上飞机,竟然赶下去了很多国家重要的人士,陈寅恪便在此列,因此,陈寅恪便没有顺利离港。虽然后来,陈寅恪一家坐小船也安然归国,但由于消息闭塞,国人不知,反而以为陈寅恪死于日寇的轰炸中。于是,得知“真相”的教授和义愤填膺的学生,迅速组织起了规模巨大的游行,引起了社会上很大的反响。虽然由于孔祥熙是国民党的老二,且孔氏家族树大根深,蒋介石把这件事压了下去,但是孔祥熙还是被搞得灰头土脸,地位也是一落千丈。因为一名大师,一位权要差点身首异处,这在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尤其是学生游行或者是请愿之类的事情,往往在历史上适得其反,例如司马昭要杀嵇康,三千太学生请愿,更坚定其杀嵇康之心。而在民国时期,这个压迫人民千年的封建大山轰然倒塌,而新的制度尚处于摸索中的转折之际,文人因其学术,在政治的角逐中占有一席之地。从五四运动迫使政府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再到因为陈寅恪的安危差点让政府权要“墙倒众人推”。可以说在那段特殊的时期,大师是千千万万青年人所向往的,立志成为的,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社会热潮以及民心所向,才会有那么多大师齐聚一堂,迎来中华文化的一段繁荣鼎盛的时期。当学术可以超脱于政治,甚至是反作用于政治时,当人们对学术的渴求超过名利时,我想这样的社会才是大师的摇篮,这样的学术才是大师的学术。

二.大师远去

①现今学者自以为是,心胸狭窄,没有知耻心,死不悔改。

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是徐特立先生留下的名言警句,可以说的确是振聋发聩,令人警醒。然而现今很多学者确是好相反,做研究不实事求是,反而自以为是,公然的运用自己的手中的权利与地位,剽窃其他学者的论文,进行学术造假。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李连生,以没有结果的“学术成果”获得国家进步二等奖,六位西安交大的老教授得知这个情况后义愤填膺,觉得这是对不起国家及人民的事情,于是便向上级举报。但是,不成想,正义不仅没有得到伸张,反而他们的人身安全受到了威胁。幸好《焦点访谈》的记者得知这件事情后,做了专题采访,并且将之公之于众,造假学者才被绳之以法。若是在民国时期,这种事情的发生是不可想象的。鲁迅之所以对顾颉刚破口大骂,就是因为顾颉刚诬陷鲁迅的小说《中国小说史略》是剽窃日本学者盐谷温的,因为对于一个学者来说,被别人判为抄袭就意味着他的学术生命的完结。哪里还会像李连生这样,因为他给学校带来了荣誉,学校就因此而庇护他。诚如鲁迅所说“我向来是不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中国人的,然而……”那样,现今的学者有人甚至心胸狭窄到要杀人买凶!2010年“打假名人”方舟子和《财经》杂志主编方玄昌都在回家的路上遭到袭击,后来经警方调查,袭击者均受同济医学院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肖传国指派,原因是因为他在参选院士期间被方舟子指出多篇文章造假而未能当选,所以怀恨在心,找人抱负。自己做错了事情,被别人指出,不仅不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反而还气量狭窄到要买凶杀人,这哪里还有半点读书人的气度呢?他真是一点知耻心都没有,死不悔改啊。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当今学界,造假绝非个案,而是一种普遍现象,虽然很多人都被绳之以法,各大高校也在出台相关政策,三令五申,但是形势仍然很严峻,博士生要为老师做“贡献”否则就要被延期之类的潜规则仍然在大行其道,有关部门是否应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呢?譬如,不以论文的数量作为职称评比的依据,而是以质量或者是创新性作为评价的标准等等。否则,就这样你抄我,我抄你,原创作者的基本权利都无法得到保证的前提

下,谁还会去费尽心思的搞科研呢?国家学术的发展恐怕就会止步不前了吧!在这样的情况下又怎么可能出大师呢?

②现今学者学术不精深,目光短浅,却又担当不起责任。

2009年,有一个热词就是“悬赏门”,事情的起因是阎崇年校注的《康熙顺天府志》一书由中华书局于6月出版,同年9月就此书发表“挑出一个错,奖金一千元”的声明。令阎崇年没有想到的是,白平在得知这件事情后,真的在书中找到了420多处错误,并向阎崇年索要40多万元的奖金,阎崇年又不给了,说之前是戏言,因此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不管这420多处错误是否都是学术界中悬而未决的争端,也不管阎崇年“挑出一个错,奖金一千元”这句话是否真的是戏言,首先从他身为一名学者而言,说这句话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倾向。人不可以自满,尤其是做学问的,更应该虚怀若谷,潜心钻研,哪有说这样的大话的道理?而且,经他校注的书竟然有420多处的错误,而且很多都是常识性的错误,可见其治学之不严谨,学术之不精深。然而,阎崇年学艺不精,却喜欢招惹是非,耐不住斗室之寂寞,就开始到处签名售书,去做电视节目,趁自己还能走动捞点钱财,看起来是一种精明,实则是一种目光短浅。就像现在有些大学生勤工俭学一样,除却是迫不得已,真的没必要浪费大好的时光去挣一些微不足道的小钱,书中自有黄金屋,此言不虚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虽然这中间有些功利的成分,但是对于一名知识分子而言,只有越有学识,才越有话语权,自己的学说才越能趋向于颠扑不破的境界。而且,大师之所以为大师,是因为他们能在关键时刻,义无反顾的担负起民族兴衰的责任,而阎崇年呢?刷得了大牌,说得了大话,却担不起责任,这样的学者,言而无信,又如何为自己的学术负责,又如何在这社会上立足呢?其结果只能是灰溜溜的钻进洞里。一叶知秋,被《百家讲坛》捧红的学者绝不止阎崇年一位,看着他因为参加了节目而大红大紫,很多学者也就躁动不安了,可惜,没有相应的品德,名不副实的人,最终会原形毕露啊。现今的学者,对待学术一定要虔诚,不要被花花世界迷惑了自己的眼睛而变得鼠目寸光啊,要知道,酒香不怕巷子深,名誉与地位都只是精深的学术的附赠品而已啊!

③现今学者缺失独立之思想,自由之学术以及对学术的虔诚,而是迎合大众的心理。

随着人们生活的物质条件的日益提高,精神上的娱乐需求也就随之水涨船高,于是一些作家就为了迎合公众的心理,将《三国》《西游记》水煮,将《水浒》麻辣,看似给公众带来了一场饕餮盛宴,实则是空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撼动了一些主流的价值观。这看上去是一种古典文化的新生,但是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对于学术虔诚的丧失?或许,我们是应该带着快乐的心情去研究学术,但是,决不能对学术不恭,对学术调侃,因为,调侃娱乐,就有一部分主观的情绪在里面,而学术,注重的是客观公正的,要尊重事实。而且,他们为什么要将自己的学术局限于传统呢?他们为什么不自己写一部更宏伟的更贴近人们现实生活的小说呢,看上去是一种新解,但实际上是一种创新思维的匮乏。他们作为学者,却丧失了写出深刻揭示现实反映时代主题的作品,失去了原创的能力,甚至丧失了原创的勇气,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因为他们所真正丧失的是大师的内核——自由与精神上的独立,只是在“啃老本”,只是在做文字的搬运工,卖弄自己的小聪明,自己无药可救,却依然在沾沾自喜。

袁腾飞,被誉为史上最牛的历史老师,以不敬的言论评价历史,哗众取宠,令人侧目,在爆得大名后,成为各大院校的“香饽饽”到处演讲,甚至还要给他专门出个节目。而今,因其不当言论被处分,自身也陷入版权纠纷中。学术,不是娱乐,不是用来搏得晋身之阶的手段,而是一种传承,是中华的文脉,不把学术当回事的人,靠歪曲事实,架空历史来搏人眼球,最终只是玩火自焚,白白葬送自己的大好前途。

这些例子,可能我们都已经见怪不怪了,感觉学术界什么奇葩都会有,跟我们的普通人的生活无异,甚至是更加“惊世骇俗”。这不能不说是学术的悲哀,这亦是学者的悲哀,当公众的心理主导了学术的发展,学术的发展只是迎合公众的娱乐,那么,学术的群体,作为

这个社会的精英阶层又怎能指引社会的发展,这样的学术又何谈什么先进性与预见性呢?这样的民族又如何能自省,在这样的氛围中有何能培养出大师呢?

④如今的学者太世俗化了,学校也不在是精英教育而成了技术院校

比起民国时期的大师们的厚禄,现在北京一所大学所给予他们的教授的工资只有月薪四五千,这样的工资在北京根本不算什么于是乎,很多教授就花费很少的精力去搞科研甚至连教书都是应付了事,转而去社会上蝇营狗苟拿自己的知识信誉甚至是尊严去赚钱,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去研发瘦肉精这样的事就是最好的明证了。教授或者是其他的学术机构的人员不能脱离世俗,但是世俗气亦不能太重,这几年什么北大教授嫖娼,厦大教授诱奸之类的,就是因为他们身为教授,却耐不住斗室之内的寂寞,而且混迹于官场,没有学人家的造福一方,却学会了为官一任,混的不伦不类,身败名裂。或许于他们而言,这还不算坏事,至少算是为他们敲响了警钟,因为他们头脑中的知识或者身份所赋予他们的威望,使他们能够造成许多更为严重的后果。

同样的,一些教授因为薪金不高,脱离了学术而混迹在滚滚红尘中,学生亦是如此,早期的大学生,接受的是名副其实的精英教育。而且接受大学教育之人皆为凤毛麟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之同学少年,而今却成了普罗大众之必然走向。曾经,读书是为了中华之崛起,而今,大部分人是为了找工作,养家糊口。于是乎,迎合公众所需的大学,也在不知不觉中变了味道,成为了技术院校,因此大学之中不再是弦歌不辍,而是商贾之市,熙熙攘攘者皆待价而沽。这就是没有把握好学术与尘世之间的距离的缘故了。纵览历史长河,文明之进步皆是自精英教育之提前与普及而始的,现在却全然相反,而其后果便是看似经济大发展大繁荣的背后却是精神的空虚迷乱之大危机,当此之时,或许便是另一个乱世,因此我们更需要大师的指引,可惜的是,随着岁月的侵蚀,大师已渐行渐远,而我们的教育却刚刚开始探索,徐特立英才班等精英式培养模式应运而生,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感自己身上之责任重大,以及前路之茫茫。或许,这便是岳南老师为本书起名“大师远去再无大师”之缘由了吧!

⑤如今的文人很少再拍案而起了,如今的学术已成了官僚华表与遮羞布。

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不平静的一年,因为中央反腐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许多“大老虎”——那些平时万众敬仰的省长、部长都被关进了笼子,甚至连中央政治局常委都被立案调查,还有那些“小苍蝇”就像“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样,纷纷栽跟头,被双规。在人民拍手成快的同时,各种各样的腐败案例也被人们津津乐道着。在不同的腐败案例中,有一些共同之处,其中之一就是学术腐败,一些可以说是不学无术的人却成了什么“高层学科带头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省部级大员;实权人物一句话,无数所谓的“专家”又是搞课题,又是展开“百家争鸣”折腾了大半天,就是为证明“大人”的话是“金科玉律”,就是为讨“大人”欢心;还有“三人成虎啸天下,成功就靠说假话,组织背后撑着腰,造假就要胆子大”的“五蒙三盗术”;以及,动不动就“世界领先”“填补空白的”的官僚等等。学术根本就没有什么独立和底线可言,只是成为了官僚的附庸与马前卒。而且,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所谓的养“浩然正气”的知识分子,竟然没有人站出来,质问那些谄媚之人,学术尊严何在?是举世皆浊呢,还是“吞声踯躅不敢言”呢?我倒情愿是后者。

与此同时,作为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大学,也没有传授学生知识分子应有的独立人格,反而都是在自己的宣传网站上堂而皇之的展示自己的学校出过多少多少位高官,开个会也不是按照学术上“达者为先”的顺序,而是按照官职的大小排资论辈。官员来访问了,都要在最醒目的地方广而告之,不知者,还以为是有人得了诺贝尔奖。大学,应该有自己的那份淡定与从容,不应该像一个汲汲于功名的人一样,迫不及待的谄媚达官贵人。奥巴马,贵为美国总统,想让哈佛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哈佛大学都予以婉拒,那么我们的大学面对数以千计的部长,省长,能不能保持一份“矜持”呢?一所真正的大学,应该凭借其精深的学术,让每一个有幸与其接触的人都感到无比的光荣,而不是因为某一个人而让大学身价

倍增。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学术,只有自我尊重,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如果自己都不自重,却向外渴求尊重,这不是白日做梦么!如果有朝一日,人们不再崇拜官僚,而是崇拜学术,如果有朝一日,研究学术成为天下最尊贵的职业,我想,这样的社会才不是畸形的社会,而是一个在不断进步的社会吧!可惜啊,这样的美好时代已经一去不复反了啊,稷下学社已如同空中花园一般一去不复返了啊!大师的足迹啊,终究是在渐行渐远啊!

三.必出大师

或许是前文所罗列的现实太过残酷了吧,但是我不并是在危言耸听,实际的情况可能比我想象的更为残酷,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岳南老师在寻觅中华,摩挲大师的足迹后喟然长叹“大师远去再无大师”,这一观点也的确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同。可是,我们的社会真的不会再出大师了吗,这真的是佛陀所说的末法时代,人们的智慧渐渐衰微了吗?我看未必!毕竟大师也是人,不是什么天生祥瑞,不是什么“天赐圣人,本为世道济”之云云。大师的人生既然昭示着我们:人,可以活得高尚,可以谱写荡气回肠的史诗,可以有所作为顶天立地而有所担当。那么,我们,享有更多社会资源,拥有更好的物质条件的我们,在这个教育更被重视的今天,为什么不能立德、立功、立言,为什么不能成家立说,成为一代宗师了呢?是因为没有乱世,没有危机了吗?可是你别忘了,我们的国家正在面临美国在东海岸的封锁,周边的小国在美国的策动下,一次次侵占我们的领土。是因为我们的政府不重视教育了吗?但是你要知道,我们的国家每年在教育的投资为历史上之所罕见。是因为我们缺乏书籍吗?或许,在网络媒体的帮助下,即使刚上幼儿园的孩童的搜索能力也比“皓首穷经不可得”的大师们要高得多啊!一切一切的物质条件我们都比前辈们优越太多,那么为什么我们出不了大师呢?为什么我们对自己都没有信心呢?

或许,一句话便可以解释“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我们在潜意识里都不觉得自己可以成为大师,那么在每一天中我们都不会像大师那样要求自己,于是乎,久而久之,我们与大师之间就隔了一道天堑啊!大师之大,我想归其原因,便在其坚韧不拔之志以及福祚苍生之宏愿吧!大师为师,便在其精益求精,长年累月之功啊。归根结底,就是心性的差异啊,所以我们要成为大师,要培养大师,势必发宏愿成为大师,要以大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言行,再辅以大毅力与大勇气便可!可惜的是说到容易,但是做到却很难!主要是因为这五欲六尘,浪里浪尖中,有太多的诱惑扰乱我们的心智,现今的社会终究是太浮躁了。但是,我们也不要盲目的悲观,至少现在的我们找到了病根儿,那么治疗以致于痊愈都会是不久之事啦!而且,我们已经具备了一些大师成长的条件:

①我们拥有着前所未有的学术资源,更为优渥的学术土壤。

现在,我们已经意识到了文化的重要性,被五四运动打倒的孔家店现今被重新立了起来,并且以野火燎原之势,孔子学院在一个又一个国家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相信日后不久就会开花结果。那些被弃置不顾的四书五经等传统书籍,如今又得到重视,并且凭借着更为先进的技术,被修缮着,被传播着,而且破而后立让人们变得更为理智,学会了古为今用,学会了兼收并蓄,与此同时,西方,这完全不同的文明体系与我们水乳交融着,同呼吸共命运,求同存异,互补不足。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解放了人类的思考力,让原先很多难以完成的工作轻而易举,可以说我们有着比“稽之往史”更为优渥的文化土壤。

②中国的社会已经由曾经的浮躁蜕变的更为成熟。

我们如今的中国,虽然仍在保持着高速的发展,但是,不会像过去的几十年那样,日新月异,毕竟我们的经济基础已经变得很庞大了,所以一定的增长对于整体的格局的影响远远没有以前那么显著。而且,现在各行各业,都逐渐重视创兴,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文化产业所占的比重也在逐年的上升,同时也就意味着,科研人员以及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也在不断的提高,可以说,我们不再是曾经的那个暴发户,而是一名懂礼仪,知廉耻的“绅士”。我们的确变得更为成熟了,各地也不会再盲目的招商引资了,社会大众更不会狂热的崇拜某

个个体了,随着经济的改革开放,我们的视野和思想也随之得到了解放。我们不再是坐井观天的井底之蛙,整天咕呱咕呱炫耀个不停,而是始终追赶着发达的国家,改变着我们的物质世界的同时,也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当物质生活得到了一定的满足,人就会开始思考自己的命运,当我们已经过上了小康的生活,于是便开始忧心国家的未来,思考着国家的走向。人们的参政议政的意识在逐渐的提高,民主的意识也在不断的觉醒,人民在承担自己的义务后,开始运用手中的权力改造着这个国家,令国家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可以说,我们真正做到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每个人都能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都能勇敢的担当,这样的社会关系,这样的民主,是之前大师们所不能想象的啊,因此,若干年后,随着我们的人民民主进程不断推进,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成为大师成长的乐土的,那样我们有何愁圣人不出呢?

③随着社会的逐步稳定,新的精英意识已在萌醒,精英式的教育正在普及。

改革开放让我们一部分的人先富裕了起来,到了现在,“富三代”们已经到了步入社会的年龄了,他们拥有着更为优质的教育,他们的生活无忧,可以自由钻研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同时他们有没有“富二代”那样的浮躁,不学无术,无所寄托,可以说在他们的身上可以看到古代贵族们所接受的精英式教育,他们的家世决定了他们必定站得高,看得远。使得他们所思考的不再是一针一线,而是天下大势。甚至一些“城市新贵”,那些凭借着高学识白手起家的人,格外重视教育,在他们的孩子刚开始上学时,就送到英国瑞士等发达国家的精英学校,接受精英教育。富人们,已经开始重视教育的重要作用,不再是将金钱传家,而是将书将知识或者是美好的品格作为自己的传家宝。建国70年,真正开始形成新的精英阶层,中国人民,也在逐步拥有着自己的底蕴。当然也有李天一等官二代飞扬跋扈的例子,但显然他只是一个教育的失败品,并不能代表全部。精英阶层的形成,促进着精英意识的觉醒,而精英意识的觉醒会继续壮大精英阶层,两者相辅相成,所以,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先富带动后富不会是一句空谈,而来自精英阶层的接受精英教育的后代一定会给学术界带来惊喜的。

而且,高校也开始做一些精英式教育的探索,各种各样的实验班招收有志于科研的人才,以精英式的教育培养他们,为他们打下深厚的功底。而且,这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既然是有志于科研,一心向学并且立志成为博学之士的,那么,他们在接受学校培养的这段时间里,就可以在较长的时间段里,接受一套较为系统的培训。虽然大师是不能够通过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但是,这种模式无疑会培养出一部分社会的精英。而精英阶层是诞生大师的摇篮,有了这样日渐肥沃的土壤,相信大师的诞生也就不会成为一种民族的奢望与幻想。

④社会大环境正在逐步改善,官僚主义正在撤离学术界。

还有一点,就是上文所谈到的,反腐倡廉。现今的学术被官僚用来附庸风雅是无争的事实,而且随着一件又一件重大贪腐案的公之于众,人们也日渐意识到官僚腐败的严重,因此就会对社会环境担忧,为学术的命运担忧。可是我们不要想得太多,因为从贪官落马这些事件本身来看,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不管,拔出这些“萝卜”后带出了多少“泥”,也不管“水”被这些泥搞得有多么混浊,我们需要了解清楚的一点是,中央已经在行动。过去发生的的事已经成为了既定的事实,现在我们要做什么才是最主要的。无论形式有多么的严峻,无论官僚主义是多么的积重难返,只要我们看到高官在落马,看到官僚主义在收敛,那么就说明我们的社会环境在改善,我们的社会在进步。将权利关进笼子,是我们这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做的,或许这代没能实现,那么下一代可以继续,长此以往,何愁中国不河清海晏?当权力被关进笼子,公职人员“升官”不意味着“发财”,不意味着能颐指气使,而是意味着接受更多的社会监督,意味着一失足会摔得更惨,我想,官员们一定会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过日子的,到那时,人们将不会盲目的报考公务员,不盲目的崇拜权力与金钱,而是更为务实,更为正常的靠自己的本领与能力养家糊口。我想,到那时,人们崇拜的对象恐怕不会再是高

官了,而是真正有智慧有能力的人。而大师,一定会在此列。有人对智力崇拜,对学术崇拜,那么,就会产生无数学术的种子,总会有那么几颗茁壮成长的,从而成为真正的大师,真正的栋梁,所以我们又何愁“大师远去再无大师呢?

⑤公民的素质正在提高,他们在逐步追求更高的思想境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温饱已经不再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更多人转而追求精神上的发展,用自己赚来的金钱提升自己,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就做到了不脱离世俗却又不落凡俗了。如今,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如同雨后春笋冒了出来,各式各样的电视节目也应运而生,有《百家讲坛》,有《汉字听写大会》等等,还有各式各样的讲师普及着传统文化,于是,一时间,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国学热。热潮,或许是短暂的,或许是冲动的,但是它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大众对于国学,对于文化或者是说对于更高的思想境界的心理诉求。那么既然公众有这样的诉求,政府就应该提供便利,于是,我欣喜地看到,我们宁波市政府每个月都会请一些学者教授,在市里面最大几所图书馆开展讲座,而且市民们热情很高,有老年人,也有中年人带着孩子,还有一些学生带着本子,做着笔记。我们宁波市只是一个二线城市,那么一线城市呢?想必会有更多类似的活动吧。况且,别忘了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互联网极大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通过mooc的平台,只要是具备网络条件的公民,便可以畅游中国任何一所实力雄厚的大学的课堂,真正做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全民向学的社会是一个有朝气的社会,全民有学可上的社会,无疑是一个幸福的社会,在这样一个朝气蓬勃的,令人感觉到幸福的社会里学习生活,无疑会是一件快乐的事,而在这样的社会里成长的孩子,无疑会得到更好的全面的发展,那么,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为什么要质疑社会是否能出大师呢?大师,不是一个个体就能成就的,而是一个民族孕育的,那么当一个民族都奋进乐学,这个民族的每一个个体都拥有良好的教养,那么大师又为什么会是难以造就的呢?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我们用变化的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那么现在我们的国家虽然大师凋零,后继无人,但是谁又能说若干年后,我们不会再出现大师,不会再迎来一个群星璀璨的盛世呢?虽然现在,我们的知识分子缺乏独立之思想,自由之学术,缺乏对学术的虔诚与笃信,缺乏实事求是,百折不挠的精神,但是谁又能说这一切大师身上所具备的的良好品性不会回归呢?而且,我们亲眼见证了祖国这些年来的巨大变迁,人民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相信,祖国身上的毒瘤会被剜去呢?学术的沃土正在形成,学术的精神亦找到了传承,那么假以时日,学术何尝不会迎来大发展与大繁荣呢?那么,学术的集大成者,大师,又怎么会一去不复返呢?只要我们将现今的学术传承下去,只要我们尽自己的努力净化周边的环境,我想这样的时代终会到来。

孔子,司马迁,班固,陈寅恪,考究学史便这样传承着,虽不是代代有集大成者,却是大师不绝,我相信若干年后,当大步跃进的中国变得不再那么浮躁,真正静下来时,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定能生智从而群星闪耀,照亮思想的漫漫长空。而吾侪所要做的便是为这片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而努力啊!或许,我们会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艰难,越孤独,或许我们会被世人所不理解,或许我们的成果不会得到认同,但是终有一日,历史会将一切大白于天下,那些真正不朽的人不会是权倾一时的政客亦不会是那富可敌国的商贾不会是那蝇营狗企图上位而没有真才实学的小人,更不会是在攀登的途中因为战胜不了懒惰胆小怯懦的自己而中途放弃曾经怀揣着梦想的青年才俊们,而是最接近思想的天空那些踽踽独行却坚定不移的人啊!这样的人或许现在没有,但是终究会有的,因为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彻悟的种子啊始终根植于我们的内心深处!

大师远去,必出大师!华夏长存,大师辈出!

支部:30011402 撰写人:黄腾学号:1120143640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3篇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3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下面是一位家长就此谈到的几点体会。 我从最初受到父母的启蒙教育,到现在教育自己的女儿,人生的经历告诫我,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对孩子十分重要,甚至决定着他们的发展方向,影响到终生。现就家庭教育问题,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成人是目标。学会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孩子终身受益。教育孩子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决不能让孩子成为知识丰富而性格古怪,对父母没有感情,对他人、社会漠不关心的人。要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人,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无论犯有多大的错误,要和他讲道理。我对孩子一直是坚持这个教育原则,让他们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下,从小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最起码应该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合格公民而适应现代社会。 家长是镜子。“天才”不能创造,但家长只要不失时机地去发现、培养,开发孩子天赋中的特长,以自己的勤奋努力去走自己所追求的人生道路,孩子就很有可能获得成功。家长不仅是孩子的天然教师,也是监护人,同时是伙伴、朋友和榜样。孩子的言行举止无不体现着家长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当父母不容易,当好父母更不容易”。事实确实如此。

如何当好家长,我认为,首先,努力“学会关心”。家长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地关爱社会、国家、他人、朋友、同事等等,使之尊老爱幼,相帮谦让,宽容大度,待人和气。 其次,要加强自身修养。家长应坚持以德育人,奉公守法,依照社会主义道德原则、规范,自觉地将完善自己道德品质的实践活动示范于孩子。再次,要创造和谐环境。教育环境的优劣是孩子成长的寒暑表,要建立和谐的家庭和社会,那么家庭生活气氛的默化熏陶不可忽视,家庭长辈品行道德的心灵潜在不可低估,孩子在适当表扬和鼓励中生活,他将学会自尊和自信;在羞辱中生活,他将学会自卑;在平等中生活,他将学会公道;在争吵、埋怨、偏爱和缺乏温暖中生活,他将学会诡辩、责怪、妒忌和冷漠……,这种现实是“无言之教”。不是危言耸听。 孩子是老师。家长应善于学习孩子们的优点和长处。孩子们有很多“可爱的缺点”值得大人们学习。如蓬勃向上的朝气,好问好学的学习态度;不保守,善于接受新生事物的特点;少世故,对人对事的真诚直率;对新科技和新型玩具等未知知识一学就通、一玩就会的本领等等,他们在这些方面的优点都是值得家长学习的。孩子的这种优势,作为家长应充分的给予肯定、鼓励和赞扬,不可忽视、指责、抑制,以至于扼杀。 尊师是关键。老师是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系统教

《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读后感2000字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 最近一段时间,我拜读了美国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所著的《世界是平的》一书。说实在的,刚开始这本书吸引我眼球的只是书的题目。我急切想弄清楚的是作者为什么认为“世界是平的”这个奇特观点。随着阅读的继续,我不仅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更被作者所描述的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全新格局所震撼,也更加深刻认识到自身现有知识 与当前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差距。所以,阅读《世界是平的》一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 知识匮乏所导致的紧迫感。 《世界是平的》讲述了经济全球化的现状及其给人们所带来的影响。强调今天的全球 经济一体化让人才的竞争和流动更加直接和快速,并且产生了赢者更赢、输者愈输的残酷 现实,直接冲击了人们对价值观的理解。很多人在这种环境下感受到的是前途未卜,忧虑 随时会失去工作,因此会对未来产生恐惧感。同时《世界是平的》又给我们以启迪:应该 从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角度去理解一个人;我们身上的一些不理智和虚荣行为的出现,大部 分原因是由于我们的知识欠缺。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当世界成为平的,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变成一个大舞台,这种环境 可以迫使我们每个人都参与到竞争中来。利用网络的平台,一切都将变得没有距离,这个 事实既让我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同时为竞争的惨烈感到一丝恐惧。开放源代码、外包、 离岸经营、供应链和搜索技术等被描述成为铲平世界的10大动力,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国成为了世界变平的重要力量,并充分享受着平坦化带 来的伟大变革。正如作者所说,我们还在睡觉,工作已经外包出去了;当我们醒来时,邮 箱里已经会有我所需要的东西了,这便是时差带给我们的好处。世界是平的,使得公司没 有了国界,跨国公司可以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优势,将最合适的工作放到最合适的地方, 由最合适的人去完成,实现企业最佳的优势组合,最完美的人力资源配比。电子商务的发 展消除了企业间的沟通障碍,使企业之间的联络变得更为通畅.. 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介绍了印度的服务业,特别是软件业——不能不说印度创造了一个奇迹。被称为“硅谷”的班加罗尔,那里所发生的一切简直不可思议。(心得体会 https://www.doczj.com/doc/5d18103491.html,)是什么原因让印度一下子成为软件王国的巨人呢?在世纪之交的前夕, Y2K(千年虫)的问题让世人感到世界末日的来临,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妥善的解决,那 么无疑带给我们的将是一场灾难。要知道对计算机系统进行调整是一项庞大而琐碎的事情,世界哪个国家拥有能完成这项工程的专家呢?当然是印度!Y2K让印度的脑力劳动者大受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的青睐。Y2K后是网络经济的繁荣时期,印度的软件业也得到了空前蓬勃的发展。与其说印度是幸运的,倒不如说是印度政府的英明决策造就了今天的印度。而我们是否也能在其中得到一些启示呢!我认为. 一、合理的企业和组织机构一定要顺应这个社会的发展趋势,顺应社会的环境。这同 样也就说明了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当今社会的发展状况,是完全有能力去预测在将来社会将 有哪些变化的。

世界是平的 影评 Outsourced

Outsourced《世界是平的》 If Ayesha Dharker and the Kamasutra are waiting for me on the other side, outsource me up, Spock Newcomer writer/director John Jeffcoat is *** a mini-splash with what could be the next big thing in “up the corporation” comedies.Even better, it is a romantic comedy with comely Ayesha Dharker providing the on-screen chemistry. Hamilton’s character Todd has graduated from college, probably like Hamilton’s previous character Grover in “Kicking and Screaming,” and has gravitated into the ki nd of dead end job that made “Office Space” famous.As in the latter flick, outsourcing is rearing its ugly head in the form of shipping customer service jobs to (where else?) India. As the film points out, everything that can be handled via phone or e-mail is being re-birthed on another continent and connected to the American pots of gold by satellite umbilicals. The workers Todd supervises will be the first to go and he will be next, that is, unless, he travels to India to train his replacement. So the plot goes, if he toes the line he will get his retirement and if he doesn’t he will live in a cardboard box. This is only the first of more than a few sophomoric mistakes made by Mr. Jeffcoat and co-writer George Wing, but we are given notice in the first few shots of dreamy Seattle that we are expected to suspend disbelief here (after all, it isn’t raining….). Traveling to India, Todd makes mistakes dumber than any of us ever made going anywhere overseas, even in high school. Of course, his boss is even dumber. But that’s not the point.The point is that even though his girlfriend has dumped him and is sleeping with another guy when he calls and his corporate structure treats him like an indentured servant he stills loves the USA. That is, until he meets Asha, played by seductive Dharker. Between Asha’s homework on the Kamasutra and a neighborhood full of Indians who look and act more like North Carolinians, Josh learns that maybe the best things in life aren’t stock options. Josh is going to train Purohit (Asif Basra) to be the next supervisor of the order fulfilment (sic) department that will soon have its one and only call center in a small town about a hundred miles from Bombay. The very repeating of the department title of “order fulfillment” beco mes funny after a while, at least for those in the audience with the patience to let it grow on them. But the new position, paying mountains of rupees a year, is the promise of a dream come true for Purohit. He needs it to marry the love of his life; a love as dear as the love Todd lost while he was abandoning his stateside life in favor of a customer fulfillment career. So Asha is not only the symbol of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a kinder gentler capitalism, but she is the start of something great. Parents never fear, the film treads lightly when it wonders anywhere near the ***ual. In one of the most amazing shows of modesty on the contemporary screen, Asha actually has clothes on in bed with Todd. The fact that she behaves more like a Hollywood starlet than a promised Indian bride will probably be glossed over by the average American watching the film. She is at least as virtuous as the girl next door. At least the girl next door in New York. Or Seattle. The film misses a couple great angles, like th e 50” flat screen of Todd’s dreams to which Purohit is completely hip, but which never materializes. That would have been a great twist to have come back over the wall as Todd hands out his daily alms. In the end, if everybody doesn’t get what they want, they get what they need. The final twist is good hearted and clean-cut fun; as touching

2021年名著《平凡的世界》读后感范文5篇

名著《平凡的世界》读后感范文5篇 《平凡的世界》之所以是一本好书,因为他的人物以及情节都刻画的很真实。直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体验着那个时代的风风雨雨。看后让人很受启发,回味无穷。下面是为你了“名著《平凡的世界》范文”,希望能帮助到您。 会从书里看尽别人一生的故事,也在精神上走了好几生的路。这是我高中时代读完的一部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我个人对这部书的评价非常高,因为它是我读完后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了文字带给人的力量,震撼着我的心灵,让我懂得何为珍贵的东西。正是因为这本书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至于读完后时隔这么多年仍然想要借此机会分享它。 《平凡的世界》描写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化过程,刻画了主人公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的精神,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意志深深感染了我,对于生活在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梦想和挫折同在的21世纪的我来说,是一次灵魂的洗礼,让我少了许多迷茫,多了几分面对人生苦难的勇气。 自幼懂事的孙少安,他13岁时因为无钱读书而退学,但是他回到双水村后没有消沉堕落,而是用勤劳的双手支撑起久经风雨的家。他18岁的时候,凭借着“精明强悍和不怕吃苦的精神”被推选为生

产队长,成为双水村的“能人”。也正是在他的庇护下,弟弟妹妹才能得以完成学业,姐姐一家才能勉强度日。他为了这个烂包的家,放弃了心爱的润叶,他成为了孙家的顶梁柱,正是因为有了这个顶梁柱,孙家才有了后来的好光景。 每次看到别人的人生时,就会反思自己的人生。自己亦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娃,从小家境并不富裕。可是我却未能像少安那样体谅家人的艰辛,也未能像少安那样成为父母的骄傲,更未能像少安那样能为父母抗起一片天。我反思自己以前的种种任性,不仅不曾好好体谅家庭为父母着想,反而稍有不如意不顺心就跟父母顶嘴,跟姐姐们吵闹。唯一让自己欣慰的是珍惜了读书的机会,没有因为贪玩厌学而早早步入社会。在这个竞争激烈、百舸争流的纷繁复杂的时代,我们也有属于我们自己的苦难要面对,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路要走,都有所要面临的压力。好好读书,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是这个时代要立足所必不可少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更加体谅和爱护自己的父母,正是因为父辈的勤劳才有了如今的好生活,我们要怀感恩之心,为从小长大的家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温暖父母,让操劳了一辈子的父母能有个幸福的晚年。 自立自强的孙少平,他的吃苦耐劳给我留下了很大的感触。从求学时吃最差的黑面馍馍与丙菜到为去外面闯荡忍受身体上的劳累艰辛。他身上涌现出的不惧坎坷的毅力和韧劲给了我很大的启迪。我

我的家庭教育心得--家长会家长代表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们: 大家好! 先做个自我介绍,我是咱们班刘一帆的妈妈。今天很荣幸能和大家一起探讨孩子的成长教育。感谢学校老师给我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在此,让我代表在座的家长们对王老师、韩老师、戴老师以及各位任课老师的辛勤劳动和对孩子们的教育表示衷心的感谢! 说到孩子的成长教育,培养孩子的经验,其实也谈不上是经验,孩子一天天的长大,我也是一天天的摸索,现在上学也才一个多月,很多事情都是刚开头,只能说是把我的观点和方法拿出来跟咱们家长一起交流交流。以后随着孩子学习任务的加重,这些办法肯定得随时调整。首先我想谈的一个问题是:“以人为本”学做人。咱们家长送孩子来上学,希望的是孩子能轻松快乐的学到知识,同时学会做人。这两方面,我个人认为学会做人要比学好知识更重要。怎么样让孩子成为一个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学业优秀的学生,是咱们家长从今以后的重要课题,并且这个重要任务会一直延续下去,十几年如一日。(家长们是不是都感到压力很大?其实我也一样,但是有句话不是说:没有压力哪有动力?没的说,为了孩子,家长们只能加油!)在学做人这方面,咱们北海学校还有老师们每天都在教育孩子们,学校做的很到位,老师也付出了辛苦、努力,这些家长们都能从孩子的言谈举止中感受到。那学校之外我们家长该如何潜移默化,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呢?我认为起码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家长们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不文明的语言、翻闲话、或者经常发牢骚;二是要把快乐、轻松的情绪传递给孩子,让孩子学会宽容、大度、随和;三是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个性推着他、引导他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既不要让孩子失去个性限制他们的发展,也不要听之任之随随便便不去约束。当然了,咱们孩子生活的空间也不是真空,咱们家长也不是神,谁都有急躁想发脾气的时候。而且孩子们在一起总会感染些不良习惯。压力大的时候家长和孩子有时候都需要一个释放的空间。如果有这种情况,千万不要刻意的压制。我有时候给刘一帆讲故事书,讲到那些“屁滚尿流、抱头鼠窜、死去活来”的词语的时候,她总是很兴奋,还让我再读一次。我们家长生气的时候也可以用一连串的成语、俗语教训教训自己的孩子,让他们知道知道当爹妈的有多生气。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让孩子真的做到听话、认错,而是舒缓情绪。孩子很可能在你的妙语连珠教育中忘掉淘气犯下的错,心情不再紧张,不在抵触。同时家长也发泄一下。之后气氛就会变得融洽许多,这时候再耐心的教导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孩子还会认为你和她有共同语言,你们是“一国”的,大家有的聊。教育孩子讲方法,用那些孩子能接受的幼稚的办法,以尊重孩子为前提,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找到出问题的关键所在,用最短的时间解决最根本的问题这是最重要的。 还有一点,多鼓励少批评。没有不想得到表扬的孩子,当孩子们因为做好事、有礼貌、有进步得到表扬,孩子的心情是最快乐的也最放松的,这时候督促他们去学习或者讲道理给他们听,就要顺利得多。有句话叫做“堵不如疏”,硬生生的遏制孩子的兴趣,压制他们淘气的天性,远远不如疏导能起到好的效果。 当我们的孩子从情绪上真心愿意接受学习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很容易养成。我问过一些高年级的家长,无一例外都强调说,孩子一定要从一年级开始养成学习的好习惯,哪怕是每天回家只学习半小时20分钟,一定要把这个习惯保持下去。刚开始的时候,家长们最好是陪着孩子。帮孩子复习、预习。从中找到孩子的薄弱环节,重点突破。前一段时间孩子们一直在学拼音,我发现刘一帆经常三拼音节加错声调,比如:hua huo 还有类似liu hui,这些音节应该把声调加在谁的头上?孩子开始的时候就很模糊。但是她记得老师讲过一首儿歌:“有a在给a戴,a不在找o e,要是i u一起到,谁在后面给谁戴。”后来只要遇到这种情况,我就让她背一背,对照儿歌加声调,孩子练习了几次就能准确的做对这一类习题了。我听说有些小朋友考试的时候看不懂题目,针对这个问题我想我们家长也能帮到孩子,回家做作业的时候,有意识地让孩子读题目,不认识的字重点重复记忆,题目里经常出现的字,只要每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 篇一:电影《世界是平的》观后感 《世界是平的》——爱之我见 很早以前就知道有一本以描写全球化而著名的书——《世界是平的》,在跨文化交流的课程上,我很有幸看到了与它同名的电影。导演John Jeffcoat 巧借这一名称拍摄出一部表现在全球化过程中由外包引起的美国与印度之间文化冲撞与交融的浪漫故事。 故事的情结是这样的,电话收单业务主管陶德被迫成为公司在印度外包项目的培训人,他从现代化美国大都市飞到原生态民族印度,开始了一段神奇的经历。坐蹦蹦,跳火车,吃引起腹泻的刨冰,入住私人旅馆,跳印度舞,被乞讨的孩子骗取手机,过恣肆的荷丽节,陷入与印度姑娘的爱恋,与印度员工度过艰难地融合期最终有效提升了公司业绩…… 整个故事洋溢着浓浓的喜剧色彩,但是导演却巧妙地在欢声笑语中引起了观影者的进一步思考。 电影抓住了当前的热点——全球化与外包。自从21世纪以来,全球化越来越成为强劲的趋势,随着交通工具的发明与改进,通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世界各地的距离在不断地缩短,贸易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人们的交流沟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方便与快捷。该影片中,电话业务公司敏锐的跟进时代的潮流,为使公司利润最大化,将美国本土的

电话业务外包给人均工资低廉得多的印度,并在影片结尾再次做出决定将该项业务转包向成本更小的中国。我们会惊叹于美国商人的精明,利用一切手段提升自身利益,同时也会有感于不同文明在全球化交往过程中出现的不可避免的摩擦与冲突,这就像是奇妙的化学反应。 就整部影片来讲,对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影片中的爱情元素。我将其中的爱情简单的分为三类。 (1)典型的印度式婚姻 这类婚姻在电影中也就是陶德的下属罗杰夫与其女神维米的婚姻。陶德刚见到罗杰夫时,罗杰夫说自己很有幸得到这份工作,它所带来的年薪五十万卢布的高额收入是促成自己婚姻的关键因素,凭借这个,罗杰夫才可以征得维米父母的欣赏并被允许赢取星座运势正好的新娘。实际上,现代印度仍然实行包办婚姻,非常讲究阶层种姓、门当户对与生辰八字的匹配。这在一个成长于自由恋爱国度的陶德来说简直是无法想象得。同时,现代印度的迷信色彩可见一斑。 (2)让爱乘着电话的翅膀 这部电影中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插曲,那就是员工曼尼成功的同一位顾客通过电话相知相恋并最终私定终身,这个神来之笔又为电影增色不少,全球化使得世界变得扁平,使得各种形式的恋爱皆成为可能。这让我想起了当今的网上交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交网络的兴盛,人们得以借着科技

世界是平的 英文影评

Review of “Outsourced” “Outsourced”is a typical fish-out-of-water tale about a young American telemarketer who learns that his job is being shipped overseas. Todd Anderson (Josh Hamilton) spends his days managing a customer call center in Seattle until his job, along with those of the entire office, are outsourced to India. Todd rejects but when his boss informs him that quitting would mean losing his stock options, he has to go to train his Indian replacement Puro (Asif Basra). Out of constant cultural misunderstandings, Todd (Josh Hamilton) is frustrated with everything in India. He eats food by using left hand which is taboo in India. Left hand is considered as dirty hand, which is used for clean something. That’s why Todd (Josh Hamilton) can’t find toilet paper in washroom. It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America. Also Todd (Josh Hamilton) sees the personal questions, which asked by the hostess, as an embarrassing invasion of his privacy. She questions Todd during his classes, tells him he needs to know more about India. Because of cultural diversity, Todd (Josh Hamilton) has difficulty making the call center employees understand what their American customers expect. In order to get the length of a call down to six minutes, Todd (Josh Hamilton) teaches the Indian employees to speak in American way. While an employee Asha (Ayesha Dharker) questions Todd (Josh Hamilton) during his classes, tells him he needs to know more about India. She becomes his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800范文3篇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800范文3篇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平凡的人物,在这平凡的世界,走着平凡的道路,过着平凡的生活;平凡的人物,在这平凡的人世,有着平凡的梦想,有着平凡的追求;可是奇妙的是,平凡的人物,在这艰苦的岁月,却有着不平凡的精神,有着不寻常的毅力;平凡的人物,在这艰难的时代,却有着过人的执著,有着异人的魄力。 孙少平的目标虽小,孙少安的梦想虽简,但是他们的精神可嘉,他们的志气可扬。他们都一样,一样的坚强,一样的勇敢,一样的善良,一样的朴实,一样的真挚,一样的真情。他们把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演绎法炉火纯青;他们将艰苦奋斗,不忘初心的传统美德表现得淋漓尽致。兄弟两个用不怕艰难险阻,一直勇往直前的毅力在战斗着,抗争着,奋进着,前进着;兄弟两个一直在努力的追求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始终在遵循着自己内心的渴望,一直在坚守着自己的本性,始终在追寻着自己最初的梦想。 《平凡的世界》获得了茅盾文学奖,这不是运气,不是意外,不是侥幸,不是虚名,相反,他是一种最公平,最真实,最有价值,最有说服力,最有肯定力的奖项。在专家心中,在能人心中,在作者心中,在读者心中,这本书是一本经典,是一本佳作。这本书的情节设置也好,人物写照也罢,都是劳动人民的真实写照,都是现实生活的直观反映,都是历史事件的重新演绎,都是人类进程的宝贵财富。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人性的高度,人性的视角,人性的解剖,人性的反思,从这一点来看,这本书的价值根本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平凡的世界》这本书一直在传达着一种精神,一种把苦难转化为前行动力的坚韧精神;一种平凡人物克服种种艰难困苦的奋斗精神;一种即使在绝境生存却依旧保持美好心灵的可贵精神;一种自强不息,顶天立地,永不言弃的顽强精神;一种坚持不懈,敢于同命运作战的抗争精神;一种追求自我,完善自我,升华自我的道德精神。 正如书中所说,“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已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生活就是这样充满了不如意与不顺心,我们只有自己振作起来,自己勇敢起来,才会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去接受暴风雨的袭击,而不论结局是好是坏,我们都可以心安理得的对自己说,我不曾后悔过,不曾遗憾过,不曾退缩过,不曾懈怠过。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题记 《平凡的世界》是著名作家路遥所写的百万字长篇巨作。这本书带着我一同回到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生活中,让我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明白了只有努力奋斗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小学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2、积极配合学校,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贪玩是孩子的本性,需要督促,需要引导,让孩子养成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上课专心听讲,课后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独立思考,勤学好问等良好的学习习惯,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3、坚持课余学习,不断扩大知识面[小精灵儿童网站] 除学校的作业外,我们为孩子制订了学习、锻炼的计划,如背诗词、描红、阅读、奥数、英语、举亚铃、游泳、跑步等内容,按学期、周末交替进行。孩子的记忆力强,背诗词很有优势,在背的过程中给他讲解意思,背了会忘,需要不断复习,现在我的孩子能背二百多首古诗词了,平时他偶尔也会引用一下,并且很得当,我们也感到很欣慰。奥数不仅仅是锻炼孩子的运算能力,更多的是思维逻辑能力,有些题型他花好长时间才搞明白,觉得难度有些大。在背诗词和做奥数方面是他父亲给他施加了压力的,有时难免会吃鞭子,当然我并不主张打孩子。 孩子喜欢听故事,我们要求他自己去看书,我在图书馆给他借了一些读物,有的他一天就看完,说很有趣,还给我们讲故事情节,我们表现得很感兴趣,告诉他看了其它的再讲给我们听,有的书他一页也没看完,我也不强迫他,从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入手可以提高他对阅读的兴趣。假期有时带他去图书馆,我发现他很喜欢,拿这本书看看那本书翻翻,多带孩子去图书馆是很有益处的,能增长不少知识。 知识是需要不断积累的,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家庭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我们工作过程也需要不断学习,我们在家都喜欢学习并能长期坚持,不管书本知识还是网络知识,我们有意识地在家中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这样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也爱上了学习。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家长自我提高的过程,大人也有很多的不足,为了教育好后代,我们努力校正自己的行为,不断完善自己。大人的一言一行,无意中会引导孩子对其注意,进而模仿、尝试。所以家长要率先垂范,从自身做起,平时做人做事都要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使孩子的品德与智力良性发展。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3000字

《世界是平的》这本书是当前畅销全球的关于经济全球化的书,让人在阅读的乐趣中了解经济全球化。世界被十辆推土机推平了,各肤色各人种的竞争机会平等了。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向读者阐述了可能大家都在经历但却没有认真思考或意识到的一个问题:世界正发生着显着的变化,科技、政治和经济革命正在消除各种壁垒,让世界变得更加平坦。平坦后的世界,竞争环境变得公平了,大家的机会也都渐渐变得越来越均等了。这些观点都在启发人们思考该如何面对这场正在发生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全球化变革,如何调整自己来迎接这场变革。这本书与其说是介绍经济全球化的书,不如说是一本以经济全球化为主题的长篇新闻通讯加狂想。这本书前一部分讲推动世界变平的十种力量,从客观的角度分析了现在社会的变化与发展,作者举了很多身边的例子也结合历史的发展详细地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平坦。书的后半部分讲了面对这种变平的趋势和挑战,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既有宏观角度又有微观视角。正如一个世界观对应一个方法论一样,只有在了解外在世界的变化,才能进行相应的挑战以适应未来的生活。 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众人皆知的事例,以及所有人都必须正视的热点问题,讲述了全球化的状况,以及它对人们所带来的影响。作者弗里德曼以他独特的视角给我们描述了世界正在变平的过程及其原因,他将全球化分割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级即其所定义的全球化1.0版本,始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从1492年持续到1800年,国家和政府在宗教与帝国主义的影响下,利用暴力击碎国界的藩篱,将世界连为一体;第二个阶级即是他所指的全球化2.0版本,这一时代从1800年左右一直持续到2000年,这时,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力量是跨国公司,这些公司到国外去寻找市场和劳动力,运输成本与通讯成本的下降推动了一体化的进程;第三个阶段即全球化3.0版本,世界从2000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整个世界进一步缩微,人们可以作为一个个体走向全球,轻而易举地参与全球化,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是电脑、网络和各种软件等,全球化3.0版本的推动力则来自个人,世界被进一步拉平了。他还指出,由于市场的全球化,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全球化,使这个世界的经济敏感得比流感来的还快,比禽流感的传播还要迅猛。有点像“蝴蝶效应”。或者你仰天长叹一口气,就引起了“卡特尼娜”飓风。你跺一跺脚,就引发了“东南亚海啸”。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千丝万缕,越来越荣辱与共。由于资本市场的一体化,可能我们已经不能辨别世界500强企业到底是哪个国家的。 对于世界变平坦,作者从一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中自比于哥伦布的发现美洲,但实际上,我觉得作者的本意并不是要表达世界从圆的变成了平坦的,而应该是从一个崎岖不平的世界变成了一个平坦的世界。在全球化1.0版本的时代,主要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沟通,那时,国家与国家间就像屹立在世界上的很多座大山一样,沟通及其不易;后来,全球化2.0版本时代,更多的是企业间的沟通,这时,大山没有了,代之的是一些丘陵和小山坡,世界向平坦的方向变化了,沟通变得容易多了也频繁多了;到了现在所谓全球化3.0时代,沟通更多的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直接的沟通了,世界变成了更多的小的个体的频繁的联系与交流,这里呈现的是一派平原上人们和货物来来往往的繁荣景象。 科技和通信领域如闪电般迅速的进步,使全世界的人们可以空前地彼此接近,竞争更加激烈,是否能让全球的资源为你所用,是你能否在这个平坦的世界上立足的标准。 书中的观点认为,世界变平了,在全球化3.0时代,个人取代国家和公司成为全球化的主体,只要你有足够的能力和想象力,世界上的所有资源都可以为你所用;世界变小了,从小型变成微型,“光缆把全世界都连结起来,在没有刻意计划下,班加洛成了波士顿的近郊”;竞争在加剧,几乎所有的生产乃至服务都可以外包,借助外包,企业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范文12篇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范文12篇 《平凡的世界》,一部恢弘的历史史诗,看到的,是上世纪70到80年代的时代巨变,看到的是平凡世界里的或温情或无情或美好或丑陋;看到的是站在历史潮头的青年,为生存为理想而努力。下面给大家分享《平凡的世界》读后感,欢迎借鉴!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范文篇1 是多少真实?从你的文章里流出,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那一幕幕一直还留在我的记忆里。挥之不去的一个生活。当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从未怀疑过这本书里面的假,当我不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也从未把它当做真。我希望一段人生,在书里走过。我像是经历过一般,但那不是我的经历和想要。 人们都在努力,在一个社会的变化里,每一个人都在寻求自己的生活的道路。孙少安成为了富甲一方的老板,在这种稳定生活中,却从来没有得到过他的弟弟的认可,孙少平是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没有人知道。他自己也不知道吧!在哪个城市下,在他自己的努力下,在哪个煤矿下,他埋下了自己的汗水,和一个恋人。时间对他来说很久远了,可是他得到了什么?或许他余下的生活就是在这个煤矿下的工作了。我们这么做到底是向着什么样的方向前进,当初读的书中,能给一个人多少支撑,在拒绝了所有的安逸之后,他为自己的生命做了怎样的决断?他让我知道了,人是在追求自己的想法时,慢慢安定下

来的,哪我又该如何? 从一开始的生产合作社开始,孙少平作为一个整个时代的旁观者出现的。他有了知识分子的梦想,爱情和固执。却始终不能摆脱作为一个农村人的身份。他的家庭生活在他身上有太多的烙印,他是在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同时又看着他的哥哥孙少安作为中国改革下新一代农民的变化。他不想在走进原有的身份归属里,他向往城市,即使作为这个城市的最底层打工者。他的爱情看起来更多的是一种浪漫吧,就像路遥在人生里的主人公里一样,在人生里路遥否定了当时的这种身份不对等的爱情观。而在平凡的世界里,他没有反对,却是用一场洪水冲走了孙少平的恋人,或许我们可以说路遥本身也不清楚,这种所谓的浪漫的合理性。他只能在一场洪水中,将他前面所有的关于孙少平和田晓霞的认识以及相恋的文字全部冲散。 孙少平在自己的视野和身份之间出一种完全没有分清的态度。或许过去,现在还存在有很多和他一样的年轻人,我们又该给他们什么样的态度?过了此书,也就是一种经历。终究是别人的人生,我们自己或许还是不清楚。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范文篇2 第一次接触这本书,好像是在高三,当时一个同学极力向我推荐,可惜的是当时我只翻了几页,可能是不太喜欢故事发生的背景,而自己看书又太注重作者,所以...,很可惜。而幸运的是,这次五一为了消磨时间,终于通读了全篇。真的很疯狂,从一号晚上一直读到凌晨四点,把第一部读完,然后从二号早上9点多吧一直到晚上六点,

关于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

关于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 在孩子出生以前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位好妈妈,是一位在孩子的教育问题方面的专家。可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我才越来越发觉自己根本没法适应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一切。直到有一天我忍不住动手打了孩子以后,心里的那种痛真的无法用语言表达。我相信应该有很多类似于我这样的妈妈吧,曾经无比的焦虑、无奈、愤怒、痛骂过自己不听话的孩子。可是当你这些情绪过后再看看孩子那张还是很懵懂很委屈的小脸,我想除了心疼就是无奈了吧。日子一天天这样翻版的过着,这是每一位好妈妈都不想再继续的。所以从那以后我开始寻找原因,寻求答案。经常和一些优秀的妈妈在一起谈孩子,学习他们的育儿经,交流育儿心得和有效方法。有时候把学来的经验用在现实的事情当中,还真的有效。在通过这些不断的交流和学习过程中我清醒的意识到想做一个好妈妈必须从我们自己的家庭教育开始。每个孩子从一生下来最早接触的就是家庭教育,受到影响最大的也是家庭教育,这种教育有言传有身教,我个人觉得身教重于言传,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其实就在平日的一言一行中。我经常和儿子常说的一个词就是“言行一致”,因为父母的一言一行,你的待人接物,以什么方式对待工作和生活,这一切都会对孩子产生非常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有些父母在平日的生活里可能忽视了很多必要的细节,他认为这些没那么严重吧,只要给孩子吃饱穿暖,用最好的住最好的就可以了,孩子提出的要求都尽最大能力去满足,孩子开心了就好啊。但问题是对待孩子仅仅是这些就够了吗,你所给的都是物质上的满足,可是我们的人生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富足!这些财富你怎么给! 曾经有段时间是我孩子之间的崩溃期,常常因为孩子犯的一点儿小错误就大发雷霆,有时候要吃饭了,你叫了很多次,他却不听还继续趴在地上画他的小人,你告诉他那个东西是爸爸的不能动,他却偷偷的拿到自己的房间去摆弄。我生气发火可是孩子感觉比你还委屈。之后有一次我无意中读到一篇文章名字叫“如果你忍不住对孩子发火就读一读《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原来教育孩子就像是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需要父母耐心陪伴和细腻的呵护。陪着孩子一起去走过他的孩提时代,千万别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只流泪的蜗牛! 常常听到有些父母会说孩子没有一个好的习惯,把这些不好的都归给学校老师的错,怪罪到孩子自己身上,唯独没有怪罪到自己的身上。其实孩子身上多数不好的习惯都是和做父母的在无意中培养出来的,就好比说广东人说广东话吃广东菜,上海人说上海话吃上海菜一样,好像生来就不需要培养,但事实不是这样,

2020名著《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篇

读完了《平凡的世界》我有很多感触。 《平凡的世界》是作家路遥的作品,这部书激励了无数青年,让无数人重燃对生活的希望。它主要讲了孙少平一家艰苦奋斗的经历,其中的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例如永不服输的少平少安两兄弟、善解人意的润叶、爱议论别人的侯玉英等等等等。 这部书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情节的跌宕起伏,书中的一字一句都牵动着我们的心,读到最后更是令人感动,从书中不难看出作者路遥为此书做下了许多的生活积累,此书最令人振奋的便是两兄弟的奋斗历程,两人家境并不富裕,甚至是出奇的贫困,可他们没有放弃自己,而是与生命做起了斗争,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自己的生活。 另外,还有他们的爱情,少安因为家境贫寒又要供弟弟妹妹上学,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同时也放弃了和润叶的爱情,当润叶再次向少安说明自己的心意是,少安明明喜欢着润叶,可是为了润叶的生活,他放弃了这份爱,这是多么伟大的品质,多么让人感动。 从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道理:比如坚持、努力、适当的放弃、忍耐。 我推荐大家都去读一读这本书,它会让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面对压力,面对困难。 与双水村的庄稼人比起来,金俊海一家人无疑算是条件好的了。俊海在县运输公司当司机跑长途,妻子(估量路遥先生特意没有给她个名字,而以金波妈替代)留在双水村,儿子金波与少平,女儿金秀与兰香都是死党。这一家人除了金波后来有段不长但令人唏嘘的故事之外,根本没有什么过多的描写。但是,这一家人的每次出场,都让人觉得漂亮!十分之漂亮!! 平常的小事自然不胜枚举:少平“失恋”了,金波为了替好朋友不平,竟然找茬把养民打了一顿,行为固然缺乏取,态度却很明朗;村里有了集体性活动,根本不出面的金波妈总是默默却又适宜地积极参与;玉厚去学校找少平,到饭点儿了,金波默默地提着馒头和猪头肉回来了;每次回家,?惶的少平的交通工具和住处都是金波支持;日常里,金波妈对少平和兰香总是拿吃拿喝…… 这一次,少安要结婚了,要借二百元钱,玉厚思来想去,还是只能找俊海。当玉厚默默地坐在俊海家的椅子上,不知如何启齿的时分,俊海主动说了几句话,“玉厚哥,听说少安找了个媳妇?”“什么时分结婚?”“我刚跟金波妈磋商呢,估摸你们如今手上有些紧,用钱么?我们有哩。”“三百元够不够?” 漂亮!的确是漂亮! 真实说,俊海一家人就是普普统统的人家,义薄云天,古道热肠,侠肝义胆之类的描绘用在他们身上并不适宜。但是,他们一家人总是可以入微地谅解朋友,真诚地竭尽所能,用一点一滴的、不为发觉的、恰如其分的行动给朋友以支持,给朋友以暖和。父母是子女最好的教师,金波和金秀的表现,一定与俊海两口子的言行分不开。 当然,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俊海一家之所以与孙家如此交往,也是由于孙家人的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