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查士丁尼法典评析

查士丁尼法典评析

查士丁尼法典评析
查士丁尼法典评析

历史教学问题2010 年第4 期

查士丁尼法典评析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陈勇

●世界古代著名法典讲座

传统上,历史学家一般都把查士丁尼统治时期视为拜占庭帝国的“黄金时代”。原因主要在于查士丁尼皇帝前所未有的文治和武功。军事方面,这一时期拜占庭帝国不仅从蛮族入侵的浪潮中得以复苏,而且开始了“再征服运动”,收复了许多过去原属罗马帝国的领土,大有重建罗马帝国的势头;文治来说,圣索菲亚大教堂的修建和查士丁尼法典的编纂可以说是两个具有标志性的事件,而且这两大纪念物至今犹存。

然而,在查士丁尼所有的这些成就里面,可以说只有查士丁尼法典的编纂才真正对后世的历史具有深远的影响。正如著名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在其《罗马帝国衰亡史》中所说,“查士丁尼的胜利所获致的虚衔早已化为尘土,然而他作为立法者的名声却镌刻在一个公正而又持久的纪念物之上。”[1] (p.229)这里所说的“公共而又持久的纪念物”毫无疑问指的就是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其他方面的功绩与之相比,则相形见绌。例如,他的“再征服运动”甚至在其统治的后期,便因为旷日持久,耗费巨大而成为帝国的灾难而不是什么荣耀;至于圣索菲亚大教堂,在拜占庭帝国为阿拉伯人所征服之后,更是由一个原来是基督教的圣地转变为阿拉伯人的清真寺。而查士丁尼法典则在11 世纪中叶,随着罗马法的复苏,逐渐发展成为除英国而外的大部分欧洲国家的法律基础,其影响及于今日。正是因为查士丁尼法典所具有的如此重要的影响力,引起了我们对于该项历史事件的关注。那么,查士丁尼

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决定编纂法典的?法典又具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特点使得其战胜其他类似的法典而成为后世的经典?法典对于后世的历史究竟具有那些影响?这些问题自然成为本论文考察的核心问题。

一、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背景

查士丁尼统治初期,拜占庭帝国所承袭的罗马法体系已经经历了约一千三百年的发展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罗马法不仅在内容和性质方面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且还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点。其中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罗马法的创制渊源逐渐扩大,由之而形成了一整套汗牛充栋的法律条款和数以千计的司法文件,创制了恢宏的罗马法学体系。罗马法的创制渊源之多,对查士丁尼进行法典的编纂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至查士丁尼统治时期,罗马法的创制渊源主要包括:首先,部落的习惯法。在公元前450 年之前,即《十二铜表法》制定之前,罗马尚不存在成文法,国家的法律主要是以部落的习惯法作为基础。但是,随着《十二铜表法》的制定,罗马法开始由习惯法阶段过渡到成文法的阶段,因而,习惯法在罗马法中的影响力逐渐式微。至查士丁尼统治时期,已经不构成法律的渊源了。

其次,由议会制定的法律。议会立法主要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发挥着主导作用,其立法的主体随着罗马共和国行政机构的变化和权力重心的转移而逐渐经历了部落会议、森都里亚大会和平民会议三个阶段。公元3 世纪中叶,平民势力的鼎盛时期,平民会议的决议也逐渐取得了与法律同等的效力,适用于所有罗马公民。但是至公元前后,由于平民势力的衰微和罗马的政体由共和向帝制方向的转变,国家立法的主体也随之发生变化,从平民转移到上层贵族的手中:元老院的决议逐渐取代平民会议的决议而取得了法律的效力。

再者,元老院的决议。它之具有法律的效力,并不是猝然完成的,而是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早在共和国时代,……元老院就在以各种方式介入到创造法的活动之中。一方面它参加民众会议的立法活动,……另一方面它还指导裁判官采用自己的手段去实施法。

但是,元老院的决议本身在当时不被视为法的渊源,因为当时赋予制定法律的活动以正式性的是民众大会或者裁判官的治权。”[2] (p.344)然而,罗马步入帝制时代以后,形势开始朝着有利于元老院的方向发展。皇帝试图在各个领域加强自己的权威,而“六万个平民立法者,人数真是势不可挡,而且确实很难掌握,就用六百个元老院的议员来取代……”[1] (p.235)与此同时,裁判官的治权也逐渐衰退,“元老院开始直接颁布有关规范,而且这些规范逐渐被承认具有与法律相同的效力。”[2] (p.344)

第四,国家高级官员的谕令。对此,吉本曾评论说,“授与国家最高职位的官员,有时会颁布谕令以补充法律的沉默或暧昧不明之处。罗马国王的古老特权依据个别的职务,转移给执政官、独裁官、检察官和法务官,其他像护民官、市政官和以执政官头衔代行总督,同样赋予类似的权力。”[1] (p.236)在罗马进入帝制时代以后,由于皇帝权力日隆,官员的权力受到限制,沦为顺从皇帝意旨,照章办事的“听差”,他们的谕令也没有什么大的发展。哈德良皇帝统治时期,曾命人对历代大法官的谕令进行编纂,制成《永久谕令》,并规定自此之后,法官判案必须依照《永久谕令》处理,从而正式剥夺了大法官颁发谕令的权力。[3] (p.8) 第五,皇帝敕令。根据公元2 世纪,罗马著名法学家盖尤斯(Gaius)的定义,所谓皇帝的敕令指“皇帝通过裁决、告示或书信作出的规定。”[2] (p.34“5) 它们可以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告示(edictum),训示(mandata),批复(rescriptum 或epistula)和裁决(decretum)。”

[2] (p.346)其中,告示和训示都是皇帝在正式场合发布的一般性的决定,因而其适用的范围较为普遍。而批复和裁定所涉及和解决的都是一些比较具体的案件,因而其适用范围具有很强的条件限制。[2] (pp.346- 347)由此,后来因为担心某些为照顾具体情况而作出的批复和裁决可能被用来推导一般原则,所以5 世纪时,逐渐形成一项原则,即批复和裁决的效力只以所涉及的具体案件为限。[2] (p.395)

皇帝的敕令发展成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也经历了一定的演变过程。帝制初期,皇帝的谕令并没有如后世那样取得直接的法律效力。从奥古斯都至图拉真皇帝时期,大部分皇帝都遵循传统,要么是以罗马官员的身份,要么是通过提交元老院表决的方式,获得形式上的通过而转变为具有效力的法令。至哈德良皇帝统治时期(公元117-138 年),情况开始发生转变:皇帝发布的谕令不再需要经过元老院的议决即取得直接的法律效力。因而,从哈德良至查士丁尼统治时期,这四百年的时间里,皇帝的敕令开始与普通法律一样发生同等的效力,构成罗马公法和私法的最主要的源泉。[1] (p.237)

最后,法学家的解答和著作,尤其是那些经君主批准有权力发表权威公告的法学家。“这是一种授予那些有名望和才华的法学家的特权。”[2] (p.342)法学家的学说和见解之所以受到重视,与皇帝权力的上升和君主的敕令逐渐取得法律效力的过程密不可分。一方面,皇帝的立法和司法行为,大部分都是在法学家的协助之下完成的;另一方面,在具体的法律实务方面,执法官或者裁判官也常常面临解决不了的困境。在这样的情况下,法学家以其卓越的理论水平自然成为皇帝和达官显贵求助的对象。这些法学家在不受政府干预的情况下,以独立自主的法理,解释疑难,这些传统也逐渐发展成为罗马法的一大渊源之一。

随着法学家的解答和著作之发展成为罗马法的另一种独特的渊源,法学研究以及律师等职业也逐渐取得日益重要的地位。法律教育也因此发展兴盛起来,并逐渐组织化和规则化。当时,一个人要想成为一名律师,必须在历经初级教育阶段之后,再接受四年系统的法律学习。法律课程教育的体系也建立起来。这样,在长期的教育活动和学术研究的过程中,法学派系开始出现。其中,最著名的两大学派即萨宾学派和普罗库勒学派。两个学派之间因为其创始人的政治立场和法学观点的差异而逐渐形成各自的特点。萨宾学派的创始人阿特尤·卡比多(Ateio Capitone)因为在政治方面比较遵从君主的意愿,导致他的法学观点更倾向于传统,显得有些因循守旧;而普罗库勒学派的创始人安第斯蒂·拉贝奥(M. Antistio Labeone)则对君主专制持反对的态度,其在法学领域因而有许多创新,并且态度相对独立。[2] (p.352)

在上述所有罗马法的创制渊源之中,至查士丁尼时代,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趋势,即皇帝的谕令在法的渊源之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甚至可以说是主导的地位。但这并不是说罗马法的其他渊源在此时期已经不再创制法律,其已经创制的法律不再具有法律效力了。与此相反的是,一方面,它们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罗马公法和私法的一大源泉,只不过在权威和地位方面逐渐减损而退居次要位置。另一方面,那些已经创制出来的法律也并没有因为其权威和地位的降低而失去法律效力,它们依然对后世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历代皇帝的谕令也是一样。它们一经颁布即成为法律,成为后世历代遵循的规则。经过年深日久的发展,这些谕令的数量不断增加。在谕令的基础上,另外还出现了许多对这些谕令进行解释和说明的法学家的著作,它们也一样具有法律效力。如此发展的结果就是需要遵守的条款越来越多,甚至发展成为公众的负担。据说仅元老院和人民的法案就多达三千块铜板,全部存放于卡庇特神庙之中。[1] (p.234)

法律条款的众多以及历史的悠久难免会导致一些滥用和腐败的现象。首要的困难在于法律条款太多了,各种各样的法律论著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以致于一般人既没有能力也没有财力去消化它们。正如吉本所评论的那样,“法官就像目不识丁的人只有任意处置,如同空有万贯家财的富翁,需要花钱时仍然一穷二白。”[1] (p.246)这也为善于钻营的律师提供了可乘之机:在法庭一筹莫展之机,聪明的律师时常把自己埋入故纸堆之中,把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数个世纪之前颁发的、几乎被人遗忘然而却对自己有利的谕令拿出来重见天日,从而帮助他们打赢官司。因为即便是400 年前形成的法案在当时仍然具有法律效力。[4] (pp.22- 23)其次,在构成罗马法的所有法案和律令之中,其中有不少都已经历经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在这期间,罗马的政治制度、生活习惯、社会组织以及经济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法律也是时代背景的产物,因应社会的需要。所以罗马法的内容也经历了复杂、多样的变化。而所有这些条令,一经制定而成为法律,便超脱了其所制定时期的社会背景而具有了对后世的普遍约束力。这难免会导致罗马法体系之中不乏相互矛盾和冲突之处,为法庭的判案和官员执行法令带来许多困惑和不便。因为一旦法令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究竟应该遵循哪项法令方为正当呢?再者,由于法学家的解释和论著也具有法的效力,但是如前所述,法学家之间的意见也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他们也分为不同的派别。这样导致的结果便是:“相互抵触的证词不仅繁多而且各有分量,法官要凭良心做事也会受到困扰,每件判决可能不是出于情感作用就是利害关系,都有德高望重的人物认可。”[1] (p.246)于是,当法学家之间就同一问题出现意见分歧的时候,法令的实际执行者应该何去何从呢?

当然,这些问题并不是只在查士丁尼统治时期方才出现的。其实,早在查士丁尼之前,这些矛盾和问题便早已经暴露出来,而且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也曾作过一些努力,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则和解决之道。这些方法和原则后来也为查士丁尼所吸纳。首次尝试的方向是对那些数量庞大的法律,依照一定的原则进行整理和简化。在查士丁尼法典之前,罗马帝国其实已经有过三次编纂法典的努力,出现了三部法典,即《格雷哥里安法典》,《赫尔莫杰尼安法典》和《狄奥多西法典》。前面两部法典都是私人的作品,内容主要包括自哈德良皇帝到君士坦丁大帝统治时期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条文。与前面两部法典不同,第三部法典是由皇帝狄奥多西二世下令编纂的,属于第一部官方的法律汇编,内容包括从君士坦丁统治以降至他本人统治期间的御法。在这三部法律汇编完成以后,为了杜绝前述腐败和滥用,曾颁布法令规定:“这三部法典具有同等的权威,任何引用的法条和判例,要是没有包括在这几部神圣作品之中,法官就会将它当成伪造或作废,根本不予理会。”[1] (p.239) 另外,对于法律解释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问题,在查士丁尼之前,一些皇帝也曾制定法令,严格规定了那些其著作和解释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学家的人数,力图通过减少法律解释者的数量来对解释加以限制。这种努力最明显地体现在“关于援引的法律”的规定之中。公元426 年,狄奥多西二世和瓦伦丁尼安三世联合发布了一篇名为《致罗马元老院》的谕令,此

即所谓“关于援引的法律”:“这项谕令承认帕比尼安、保罗、盖尤斯、乌尔比安和莫德斯汀的论著具有法律渊源的效力,由以上五人援引的其他法学家也受到同样的承认,但必须与原著进行核对。在发生歧义的情况下,多数人的观点有效;如果持不同意见的双方人数相等,帕比尼安的观点处于优势地位;如果找不到后者的观点,审判员可以根据自己的裁量做出决定。该谕令还重申了君士坦丁关于禁止使用保罗和乌尔比安对帕比尼安论著所作的注释的规定。”[2] (pp.399- 400)

二、查士丁尼法典的编纂及其特点

尽管在查士丁尼之前,有过三次编纂法典的尝试,但是这些法典的内容依然过于庞杂,且部头太大,使用起来仍然很不方便,实际上并未完全解决问题。此外,三部法典的内容也不完全:只囊括了从哈德良皇帝(在位时间:公元117 年—138 年)至狄奥多西二世(在位时间:公元408 年—450 年)时期的法令,而在此之后直至查士丁尼统治时期(公元527—565 年)的法令则付之阙如。再者,对于查士丁尼来说,统一法典的编纂与帝国其他的措施,如再征服运动与宗教方面的政策一样,都是其重新恢复和统一罗马帝国政策的一部分,因为统一的帝国需要统一的法律。因而,查士丁尼上台伊始,便立即着手法典的编纂工作。

公元528 年2 月,查士丁尼颁发谕令,任命了一个由前司法大臣领衔的十人委员会,其成员包括著名法学家特里波尼安(Triboniano)以及君士坦丁堡的法学教授狄奥菲尔(Teofilo)等人,命令他们负责根据以前的三部法典以及后来一些皇帝的谕令,编辑一部新法典,要求他们删繁就简,剔除已经过时或矛盾的地方,并使之系统化。529 年4 月,法典编纂完成,并以皇帝的名字命名为《查士丁尼法典》,它主要包括从哈德良皇帝至查士丁尼统治时期历代皇帝的谕令集。法典一经公布实施,以前的三部法典和狄奥多西之后历代皇帝颁发的谕令便被禁止使用。在完成对历代皇帝谕令的编纂工作之后,在特里波尼安的倡导之下,查士丁尼很快便开始了对罗马法的另一项重要的渊源,即法学家的解释和著作的编纂。此项工作异常艰巨,查士丁尼原计划需要花费十年的时间方才可以完成这项工作,不过工作的进展却超出了查士丁尼的预期,委员会只花了三年的时间便完成了编纂工作。在编纂的过程中,“编纂者必须从那些拥有‘解答权’的法学家的著作中摘取必要的材料,不吸收已废弃不用的规则,清除重复和不协调之处,避免遗漏,承认所有这些法学家都出于平等的地位……。[2] (p.442)”公元533年12 月,《学说汇纂》(Digest)编辑完成。为了避免法律文献再次出现相互混淆的情况,在《学说汇纂》颁布之后,查士丁尼颁发谕令,规定不但禁止使用以前的文献,而且还禁止任何人对《学说汇纂》进行解释或摘编,只允许进行希腊文的字面翻译或通过只援引书名和索引的方式使其效力得以体现。[2] (p.455)

在《学说汇纂》的编辑工作尚未完成之前,鉴于当时学校所使用的盖尤斯编纂的法学教材,其内容已经严重滞后,不再适合新形势下学校法学教育的需要,查士丁尼遂命令特里波尼安等人另外编辑一部教材,以取代盖尤斯的老教材。533 年11 月,教材编写完成,命名为《法学阶梯》,其内容以阐明法学原理为主。与以往教材不同的是,《法学阶梯》不仅仅只是一部学校使用的教科书,它同时也具有法律效力。[5] (p.204)

《学说汇纂》和《法学阶梯》的编纂完成,大大丰富了法学家们的视野。编纂《查士丁尼法典》时期所拟定的篇章结构和内容排列,在后来的两部法典编纂完成之后已经开始显得陈旧过时了,因而有了重新修订的必要。为此,查士丁尼命令特里波尼安等人,在《查士丁尼法典》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修改。534年11 月,重新修订完成的法典即《新查士丁尼法典》发布实施。它开始逐渐取代529 年的旧法典,并一直流传至今。随着534 年新法典的颁布,查士丁尼时代大规模的编纂活动基本上完成了,但是并没有因此而终止。从534 年新编查士丁尼法典的出版至565 年查士丁尼逝世期间,他又颁布了许多谕令。这些谕令的编辑工作一直持续到皇帝逝世时为止,后世称之为《新律》。它与前面三部法典有着明显的区别:后三者都是用拉丁文写成的,而前者使用的则是希腊文。这样的作法实则是对东罗马帝国日益希

腊化,希腊语逐渐成为拜占庭帝国绝大部分臣民所使用的语言这种趋势的反应。查士丁尼的《新律》正式对该趋势妥协的产物。

综上所述,查士丁尼统治时期法律编纂的主要成果包括《查士丁尼法典》(主要是324 年重新修订过的新法典)、《法学汇纂》、《法学阶梯》和《新律》,后世将这些法典统称为“查士丁尼民法典”。该法典具备以下一些突出的特征:

首先,查士丁尼法典只是在前代法典基础上的整理和简化,而不是在新的基础上创制新的法律。这其实是对古典后期罗马法的创造性活动逐渐减弱,而解释性理论的特点变得越来越明显这一趋势的反映。该趋势表现在几个方面:其一,就编辑方法而言,在编辑的过程中,法律编纂委员会遵循的原则是删繁就简,避免过时和矛盾的地方,因而该过程实则体现了罗马法律传统的连续性,他们通过对先前法学家的援引来强调传统。其二,罗马法在法律渊源方面的多元性也逐渐消失,统一于君主的谕令之中。这使得,一方面,权力不断集中于君主的手中;另一方面,民众、元老院、官员以及法学家的立法活动逐渐寿终正寝。

其次,虽然查士丁尼法典的编纂体现了传统的连续性,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该法典在许多方面仍有所革新,可以说它是在传统掩盖之下的革新。“查士丁尼的目的是创建一种理想化的历史传统,为此他会毫无犹豫地改变这种传统以适应自己的目的。”[5] (p.211)因而,在查士丁尼法典之中,仍然可以发现许多不同于以往法典的地方。其一,受基督教的影响,查士丁尼法典表现出一种反对奴隶制度的倾向。有关奴隶制的法令被简化了,过时的条令亦被废除。查士丁尼规定,给予奴隶的自由应该是无条件的,释放奴应该可以像自由出生的市民那样生活。当然,前主人作为赞助人的身份依然受到保护,如果赞助人向地方官抱怨他的释放奴,该官员应该予以注意;如果释放奴虐待赞助人家里的任何人,他应该受到惩罚;如果是身体伤害的话,那么该释放奴应当被罚到矿场做苦工。与此同时,赞助人对释放奴的要求也应该合理,他必须给予后者充足的时间去谋生。另外,主人如果抛弃了自己生病的奴隶,在该奴隶后来痊愈之后不得对其再有任何要求。总体而言,在罗马帝国的历史上,早就已经有不少皇帝立法来保护奴隶。查士丁尼的立法也没有什么革新之处。上述有关遭主人抛弃的病奴应被视为自由人的规定,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 世纪克劳狄皇帝统治时期,查士丁尼的独特之处在于他需要将这些条令制定出来。[5] (p.208)其二,查士丁尼也十分关心保护妇女以及她们的权利。在关于嫁妆和妇女的婚前财产方面,查士丁尼规定丈夫返还给妻子的婚前财产应该与嫁妆的价值一样。一旦丈夫打算使用妻子的婚前财产来还债时,妻子有权在此问题上拥有两次表示同意的权力。之所以需要给两次机会,主要是因为查士丁尼认为妇女可能会被丈夫的阿谀奉承而蒙骗,结果在仔细思量之后,往往又会后悔答应了他。所以,查士丁尼给予妇女法律保护,让她们决定是否改变主意。[5] (pp.209- 210)

三、查士丁尼法典的影响

查士丁尼法典之所以取得如此之大的声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于后世历史而非对于拜占庭帝国历史的影响。事实上,查士丁尼法典对东罗马帝国的影响甚微。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部分原因在于拜占庭帝国的日益希腊化:帝国内部的绝大部分居民都说希腊语,能够阅读和理解拉丁语的人越来越少,拉丁语也因此而逐渐蜕变为一门外来的语言。这使得查士丁尼法典的适用范围和影响力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为他的大部分法典都是用拉丁文编纂完成的。因而,一方面,即便是在查士丁尼统治时期,其法典也仅在首都被广泛使用,而在帝国的一些边远省份,地方的法律和制度,在法典公布之后仍然被广泛使用。[5] (p.206)另一方面,查士丁尼法典也从未成为拜占庭帝国唯一的法源。至皇帝利奥六世统治时期(公元866-911 年)编纂完成了希腊语版的《皇帝立法》,其内容更加系统也更加实用方便,因而很快便“几乎完全取代了《罗马民法大全》,将后者挤出实用领域,成为中世纪拜占庭帝国司法学的基础。”[6] (p.203)

查士丁尼法典虽然对拜占庭帝国的影响不大,但是,它却对后世尤其是中世纪欧洲的立

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通过中世纪将这种影响传播到近现代的社会。事实上,也正是因为查士丁尼法典对于欧洲立法的影响,而非对于拜占庭帝国本身立法的影响,方才奠定了其世界性的声誉。查士丁尼法典在欧洲产生影响也经历了一定的历史过程。查士丁尼的再征服运动,曾使拜占庭帝国的势力短暂地统治过罗马,其法典也随之传入意大利。但是,由于之后发生的常年不断的战争以及8、9 世纪新一轮蛮族入侵的狂潮,使得法典逐渐变得湮没无闻。直至11 世纪后期,一次偶然的机会,人们在意大利城市阿马尔菲发现了查士丁尼《学说汇纂》的遗稿,后来这部遗稿被运送到比萨城。1406 年,佛罗伦萨占领比萨,这部手稿也因此被作为战利品于1411 年带回了佛罗伦萨,并一直存放到今天。[1] (p.252)

法典一经发现,立即引起人们的关注,许多人开始积极投身于对法典的研究之中。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特别以其在罗马法研究方面的突出成就而名闻欧洲。该大学的文法教师伊尔纳留斯(Irnerius)开始刻苦钻研查士丁尼法典,并于1088年左右在博洛尼亚大学开设有关罗马法律的课程讲座。后来,博洛尼亚大学便以这一年作为其建校的开始。[4] (p.2“5) 由于研究得体,教学得法,该大学逐渐取得欧洲法律学教育的领导地位。其全盛时期有来自欧洲各国的学生约一万多人,名声远播,而奠定欧洲研究法学之启蒙。”[7] (p.77)在伊尔纳留斯的影响之下,欧洲自十二世纪开始,出现了一个后世称之为“罗马法的复兴时期”,博洛尼亚大学自然成为该运动的核心阵地。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不同的法学流派也开始出现,其中最著名的法学学派包括注释法学派①和疏证法学派②。两个学派尽管在研究方法方面有所侧重,但着眼点都一样:都非常关注罗马法的适用性问题,都希望通过对罗马法的解释与说明,将中世纪的时代精神渗入到罗马法之中,从而使得古代的法律更加适合当时的需要。这样,以查士丁尼法典为核心内容的罗马法,在意大利,一方面通过博洛尼亚大学的教学工作,吸引着各地的学者前来研究学习,他们学成归国后便将对罗马法的研究传播到世界各地;另一方面,通过注释法学派与疏证法学派的努力,中世纪的时代精神得以与古典时代的罗马法的相融合,使得罗马法更加适合中世纪的历史实际,从而为欧洲各地继受以及在法庭审判中实际使用罗马法准备了条件。

总体而言,罗马法对中世纪欧洲各国的影响,大致都经历了一段相同的过程。最先,欧洲各国学者慕名前往意大利学习罗马法。在学成归国之后,他们开始在本国的学校里开设罗马法的课程,培养年青的法律专家。这些专家因其法律方面的知识,逐渐为权势人物所倚重,开始参与政府的各种行政活动,包括进行一些政治改革或接受咨询,解答有关审判方面的问题。进而,罗马法专家开始进入法院,负责法院实际的案件审理过程。换句话说,罗马法对欧洲的影响经历了一个从学校教育到发生实际的法律效用这样一个历史过程。罗马法对英国的影响遵循的便是这样一套路径。12 世纪初期,维卡利尤斯(vacarius)前往博洛尼亚大学攻读罗马法。1139 年,应泰奥伯德(Theobald)主教的邀请,前往牛津大学讲授罗马法,从而将罗马法的教育带到了英国。受维卡利尤斯的影响,英国上流贵族逐渐形成一种风气,以学会罗马法为荣。罗马法逐渐得到各阶层的尊重。结果,罗马法专家得有机会将罗马法的内容提供给法院,以做断案时的参考。[7] (pp.156- 157)罗马法在德国传布的过程与英国如出一辙。十五世纪以前,德国留学生在意大利为数甚多,其中又以学习法律的学生居多。据统计,意大利佩鲁贾(Perugia)大学的德国法律学生,占当时该大学德国全体留学生之87%。[7] (p.217)这些学员在学成归国之后,有些在本国大学里担任教职,教授罗马法;另一些则受聘到政府部门任职。例如,1258 年,德国吕贝克市开始大量聘用法律专家。1299 年,该市又设立法律顾问一职,使得法律专家能够直接参与到政府的市政改革之中来。吕贝克的成功做法也为德国的其他城市所仿效。1377 年,法兰克福也仿照吕贝克的做法,设置了相同的职位。[7] (p.246) 中世纪欧洲各国之所以如此容易受到罗马法的影响,与当时总体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体看来,此种社会环境是有利于罗马法之传播的。11—13 世纪被称为中世纪盛期,其典型的特征便是因人口的增长和商业的复苏而带来城市生活的繁华。在此基础之上,国家政权也

开始逐渐从封建化的过程之中摆脱出来,朝着有利于中央集权的方向发展。面对这样一种新形势,欧洲各地此前一直都在使用的地方习惯法,逐渐不敷使用。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这些习惯法都是建立在传统习俗的基础之上,具有很强的保守性,不容易发生改变,因而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另一方面,之前的欧洲社会主要是一个农业社会,城市和商业生活不发达,各地的习惯法也是为了适应农业社会的需要而设立的,不宜再作为新兴城市的指导性法律。与习惯法不同,罗马法原本就是一部城市的法典,是适应城市生活而指定的,里面包含了大量的有关商业的立法,因而可以直接为欧洲各地新兴的城市所借鉴和使用。而且,对于新发展起来的王权来说,罗马法中所具备的皇帝的谕令即法律的观念也有助于推动中央集权的发展,因而罗马法的推广也得到了他们的积极鼓励。

然而,欧洲各国对罗马法的继受并不是没有阻碍和整齐划一的。在各种阻碍因素之中,最主要的阻力来自欧洲各地传统的习惯法。这种阻力在罗马法开始突破纯粹大学教育的藩篱,应用于校园之外的欧洲社会,因而开始蚕食习惯法的传统阵地的时候,便表现得分外明显了。如此,在罗马法与各地的习惯法之间,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张力。罗马法对各地影响程度的高低便因为两者之间张力的大小而出现不同的结果。罗马法在英国的传布,便因为遇到来自传统的阻力太大而影响甚微。早在罗马法传入英国之前,英国便已经有了自己的法学职业团体专门从事传统习惯法,即普通法的维护工作。这些人不仅人数众多,而且还形成有力的法学学派,大量从事实际的法庭审判工作,影响力甚大。受此法学派的影响,1292 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颁布法令规定:“‘法院法官须受英国普通法的教育,此教育由从事实务的法官,尤其伦敦王室法院的法官负责传授。’在此期间,有志于实务的青年,在该法院学习普通法。……迨至十四世纪中叶,英国法院实务确立了一原则,只有在王室法院所在地的律师公会受普通法训练的人,始有资格在王室法院担任法官,或在此执行律师或公正业务。此原则之实施,使罗马法在英国发生夭折现象,无法继续发展。……自此以后,罗马法在英国法院,不能再适用,只有少数教会法院仍保留部分之适用。至于一度曾是热门的大学罗马法课程,也因实务上的不重视而纷纷停开。”[7] (pp.158- 159)但这并不表明罗马法对英国的法律没有发生任何影响。罗马法对英国法的影响主要通过英国法律的另一种体系,即衡平法体系表现出来。衡平法体系的产生是对普通法体系的补充和发展。英国的普通法实则是判例法,法官判决案件的时候,主要受到过往判例的约束,结果导致普通法墨守成规,缺乏创新的能力之特点。随着社会的变化,普通法的许多判例逐渐变得无法适应社会变迁的需要,许多民众开始对王室法庭的判决发生不满,常向国王提起上诉。国王对于此类上诉,常常交给大法官法庭审理。长此以往,人民如不服王室法院的判决时,可以直接向大法官上诉,至14 世纪中叶,大法官法院由此设立。大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并不依赖过往的判例,而是依据更加灵活的公平正义的原则,与罗马法的精神相一致,因而更多地是受到罗马法的影响。大法官法院因为其具有更正王室法院之不当判决的功能,实际上有损于王室法院的权威,引起国王乃至贵族的不满,由此引发了王室法院与大法官法院的权力之争,一直持续了两百多年。直至1616 年,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颁发法令,制定了在两大法院发生矛盾时,大法官法院的判例优先适用的原则为止。自此,衡平法的优越地位开始确立,并逐渐发展成一个独立的体系。罗马法也通过衡平法体系,对英国的立法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与英国相比,罗马法在德国遇到的阻力则相对来说要小得多。首先,德国的习惯法,在罗马法传入之时,并没有如英国那样形成专门的体系和法律专业人员,从事维护传统习惯法的工作。因而,德国的日耳曼法显得更加零散、简陋,无法与自成一体的罗马法相抗衡。其次,德意志地区乃是神圣罗马帝国统治的核心区域。受神圣罗马帝国那种“帝国永续”观念的影响,历代皇帝都把自己视为罗马帝国当然的继承人,德国的皇帝即为罗马的皇帝。与之相适应,罗马的法律也应是神圣罗马帝国的法律。再者,在教权与皇权的著名斗争之中,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时常借用罗马法之中“皇帝至高无上”的理念来与教会的“教皇至上”的

理念相抗衡。罗马法的推广也因此得到来自国家最高统治阶层的鼓励。正因为此,自公元15 世纪开始,在德国法院的审理过程中,罗马法逐渐取得了实际的法律效力。至16世纪,罗马法更是取代日耳曼法,取得了完全支配德国法院之裁判的地位。不过,德国对罗马法的全盘继受,因其脱离具体的社会现实,审判过程的冗长以及花费巨大而引起德国一般民众的不满,产生了对罗马法的反感情绪,导致罗马法的窒碍难行。因而,自17 世纪开始,德国出现了所谓“现代法院实用”运动,其基本精神在于反对不加区别地继受罗马法,而是根据德国的具体历史环境,有选择地继受。实际上即主张罗马法与日耳曼习惯法二者的融合。根据此种运动而产生的新法律体系也因之被称为德国法,成为近代德国统一立法编纂的基础。[7] (p.338) 罗马法对法国的影响可以说既不如英国那样微乎其微,也没有达到德国全盘继受罗马法那样的程度,可以说介乎二者之间。而且,在法国内部,南部与北部之间在对待罗马法的态度方面不一样,继受的程度也表现在显著的差异。法国南部因为靠近意大利的缘故,更容易受到意大利法学的影响,故而对罗马法的继受程度要比北方大得多。例如,在南部,罗马法被列为大学法律的课程对象,而习惯法则被排除在外。[7] (p.142)至于法国北部,由于法王权势的强大,王室法院使用的习惯法自然具有很强大的影响力。而且,传入法国的罗马法,并非查士丁尼的民法大全,而是经过意大利注释法学派注释过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谕令。因而,自然遭到了法王的抵制。所以,在法国北部地区,法院传统上一直使用固有的习惯法作为审理的依据,罗马法只是用作补充,用以说明习惯法规定的内容而已。[7] (p.147)随着中世纪中后期法王权势的扩大,北部的这种局面也逐渐扩及整个法国境内,并一直持续到拿破仑颁布他那部著名的法典时为止,那时,罗马法又在一个新的基础上发挥着自己的功效了。注释:

①注释法学派活跃的时间大约在12- 13 世纪中叶,其研究方法深受当时经院哲学的研究方法的影响,因为注重对罗马法

的注释工作,故而得名。

②疏证法学派活跃的时间大约在13 世纪中叶—16 世纪初期,其论著实质上仍然是对罗马法的解释,所以也有人称他们为

“后期注释法学派”。不过相对于注释法学派而言,该学派更注重鉴定各种法律问题和法院之实际的裁判工作。

参考文献:

[ 1 ][英]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第4 卷)[M].席岱岳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 [ 2 ][意]朱塞佩·格罗索.罗马法史[M].黄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 3 ]周.罗马法提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 4 ] James Allan Evans, The Emperor Justinian and the Byzantine Empire , Greenwood Press, 2005. [ 5 ] J. A. S. Evans, The Age of Justinian: the circumstances of imperial power , London and New York, 2000.

[ 6 ][南斯拉夫]乔治·奥斯特洛格尔斯基.拜占庭帝国[M].陈志强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

[ 7 ]戴东雄.中世纪意大利法学与德国的继受罗马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秦兵马俑》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类说明性散文,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设计理念: 网络学习是一场智能的革命,也是一场学习的革命,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学习者联系世界的方式,对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者的知识与发展的空间,对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课文看似描写简单,实质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教学中如果仅仅通过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来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似乎有点难度。因此本课的教学充分地运用专题学习网站来学习课文,感悟语言。采用网络教学,利用赏读课文、浏览网页、搜集资料、想象交流等符合六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和能力结构的教学形式,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兴趣,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从而产生互助,达到互惠,使整个课堂教学形成共识、共享、共进的氛围。 所以本课的教学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教学时,避免枯燥的讲解,让学生充分地诵读、充分地浏览专题网站中的内容,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课文的语言,领悟文章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堂课中引导学生把自己对课文的感悟表现出来,使学生受到情的感染和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 2、能力目标:运用网络技术,让学生组成若干学习小组,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和网络中的拓展阅读材料,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通过语言文字、网络资料探究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2、认真朗读文本,细细品味,感受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描写细致。 史料: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就逐渐强大,从各方面都表现出新兴封建制旺盛的生命力。昭王统治后期,秦国并吞六国的条件已逐步形成。秦始皇执政以后,尽管在如何统治中国的方法上与吕不韦有分歧,并从而引起一场屠杀,但在向东发展消灭各割据的诸侯国的基本方针上,他始终坚持秦的既定国策,没有丝毫动摇、犹豫,他认清了有利形势,当机立断,一鼓作气的完成了统一事业。只要看看秦始皇执政以后的日程表,就可看出秦国进军的步伐几乎是马不停蹄: 公元前二三八年至前二三○年,秦军不断向韩、赵、魏进攻,为大举消灭各诸侯国做准备。 从公元前二三○年开始,几乎是一年一国地消火它们: 前二三○年灭韩 前二二九年攻赵

秦兵马俑教学实录定稿

19、《秦兵马俑》教学实录 教材分析: 本文从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 由于本课内容历史性比较强,教学中如果想仅仅通过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来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似乎有点难度。因为它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太远。因此,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实际,通过阅读课文,观看图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查阅资料去感悟课文内容,随文识字,积累词语,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自主积累词语。 过程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感悟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理解感悟课文内容。 2、学习、运用本文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3、学习本文虚实结合的方法。 教学难点: 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 教学准备:

有关兵马俑的图片、多媒体课件 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观看过国庆阅兵仪式吗?你感觉怎样? 生自由谈:威武、雄壮、国力强盛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加粗的文字配入视频) 1、师:同学们,在我国的西安临潼,有一支军队。它是一支雄壮之师、它是一支威武之师。它!规模宏大,气势恢宏;它,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它举世无双,享誉世界!(语速快)它在地下沉睡了2000多年,于1974年重见天日。(语速慢)看见它,你仿佛看见,当年秦始皇挥百万雄兵,南征百战,所向披靡,统一六国;靠近它,你好像听见,当年秦始皇领千万将士,逐鹿中原,金戈铁马,气吞山河! 这是一支由泥土烧制而成的陶俑军队。它就是——秦兵马俑。(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二、整体感知 1、会读书的孩子,总是善于发现。文中有一句话概括了全文,概括出了秦兵俑的特点,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找一找,划下来。 2、反馈。出示: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3、师:这句话是个什么句?起什么作用? 生:过渡句,承上启下。 4、这样的句子我们并不陌生,它在阅读时能帮助我们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个过渡句告诉我们上文写的是兵马俑(),下文写兵马俑(),()。(相机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三、品读感悟。“规模宏大” 1、那么,课文怎样表现兵马俑“规模宏大”这一特点的?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作者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介绍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并把你想到的说明方法写在句子旁边。

小学语文_《秦兵马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秦兵马俑》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说明性文章,课文采用“总分总”的行文结构,过渡句承上启下的连接,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首尾连贯。文章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精读课文第3——10小节,理解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了解“承上启下”、“展开联想”的写作特点。 2.过程与方法:利用课件资料,结合课文内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解读,理解“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人民的智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朗读交流中,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来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抓住文中的过渡段理解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感受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难点:在品味语言文字中了解“承上启下”“展开联想”的写作特点。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秦王破阵乐》音频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秦兵马俑》,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兵马俑的世界,去感受这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2.秦兵马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欣赏图片,用一个词语来概述。 填空:的秦兵马俑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词语概括能力。) 3.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兵马俑的呢?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答案。 4.课文是怎样将这两个方面连接在一起的? 出示过渡段:“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5.请问: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生:承上启下 小结:它既概括上文,又引起下文,这既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又是一种巧妙的写作手法,所以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中要重视运用。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特点,这节课我们将通过阅读、探究、体验、交流等学习手段,来研究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秦兵马俑。 (相机板书: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小学语文_《秦兵马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师:上一课,我们一起踏上了古都西安,来到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课件出示一号坑全景图)还记得吗?这是一座拱形的巨大建筑物,里面是一个…… 生:(齐)宽敞明亮的大厅,足足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屋顶是半圆形的,厅内没有一根柱子,极为壮观。 师: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兵马俑博物馆,领略它的独特神韵。 师:(切换到专题网站首页)点击课文,找到第三自然段,请大家看大屏幕,我们的专题网站为大家提供了学习导航,大家可以先读读方法指南上的要求,(师示范)再去看看友情推荐中的图片、文字资料,感受秦始皇兵马俑军阵的特点。最后还可以自我检测一下学习的效果。 生:学生上网学习第三自然段。 (教师巡回指导) 师:可以几个人一组交流交流你的感受。 (学生小组交流) 师:大家学得很认真,合作得也很好,体会到兵马俑军阵的特点了吗? 生:体会到了。 师:那谁来说说看? 生:我从网上,还有课文中体会到秦始皇兵马俑军阵的特点是威武雄壮。 师板书: 威武雄壮 师:第三自然段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威武雄壮的军阵(指大屏幕),谁来读一读。

(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师:军阵威武雄壮在哪儿呢?能结合刚才阅读的资料、欣赏的画面具体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生:我是从“精锐的前锋,排成3列横队,210个武士俑,身穿战袍,手持弓弩,背负箭囊。”这句话体会到的,这儿的武士俑一个个都非常勇猛。 师:(出示武士俑图片)瞧,(指大屏幕)这就是武士俑,感觉怎么样? 生:威风。 生:高大。 师:知道武士俑有多高吗? 生:武士俑高1.8米。 师:看来你把补充资料读得非常仔细。谁来模仿一下威猛的武士? (一生主动上来) 师:同学们,1.8米是武士俑的平均身高,最高的近2米,这样高大的兵俑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 师:(问走上讲台的学生)你多高? 生:一米五几吧。 师:我想踩在凳子上差不多了吧。 (生站在凳子上,师仰起头看他。) (众笑)

小学语文_《秦兵马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领会过渡句的作用,学习课文抓住事物的特点、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方法来介绍事物,并能运用这些方法学习下一课《埃及的金字塔》。 4.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领会过渡句的作用,学习课文抓住事物的特点、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方法来说明事物。 教学难点: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课件,生完成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它就是—— 秦兵马俑。(师指板书,生读课题:秦兵马俑) 2.请同学们拿出导学案,谁想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谈谈对秦兵

马俑的了解。 生交流。(师渗透给方法查阅资料的方法,引导学生能将查阅的资料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二、检查预习 1.出示一类字: (1)指生分别读第一行和第二行。 (2)老师来指,同学们一起来读。出示二类字: 2.出示课文中的二类字,指生读,强调多音字“乘” 3.学写生字:擎 三、深入课文,品读感悟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类的说明文,作者要向我们介绍的就是秦兵马俑。那么这篇课文,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具体介绍秦兵马俑的呢?参照你的导学案,谁能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 生交流:(师相机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的哪个自然段介绍了规模宏大这一特点?哪些自然段又介绍了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呢? 生交流: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介绍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第三至第十自然段介绍了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3.我们先来学习规模宏大这一特点吧。作者是怎样具体介绍秦兵马俑规模宏大这一特点的?(大屏幕出示要求: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具体介绍秦兵马俑规模宏大这一特点的呢?

教材分析的理解

教材分析的理解 教材是个例子,关键在于教师对于教材的理解,理解得深,思考得透,教材才能把握得好。这就是为什么公开课往往比平时上课好的原因。教师就要把每节课都当作公开课来上。 钻研理解教材是基础,一节课40分钟有限,教材中的知识点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要思考的是围绕本节课的重难点,我们要给学生哪些知识点,必须有所取舍。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一课一得”,扎扎实实地教会学生。 下面结合自己语文教学的实际,谈一谈自己是如何分析理解语文教材,不妥之处,肯望大家指正。 一、整体把握,明确教材使用方向。 不管拿到哪册教材,我认为我们都要先做一件事——重温新课程标准,要静下心来对它的阶段目标进行通读,既要注意前后联系,又要重点读懂对应学段的目标,做到胸中有数,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的任务要求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接下来,我们要对教学参考中的“教材说明”部分认真阅读,对要使用的整册教材从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的特点、教学目标和教学中应主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入地了解,对重点部分内容反复领会,掌握其精神实质,以便在教学中做到不折不扣地落实。最后是对单元教学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整体上感知这一组文章的教学目标,了解课文之间的联系和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趋向,使自己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能够从“大局”出发,保证教材内容整体推进的方向。 教师首先要有自己科学的定位。分析教材首先把握好年段要求。其次是把握好教材的阶段要求,最后把握好课时要求,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不会有较大的偏差。 我认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从面到点,再从点到面。每个单元中的课文包括练习其实细细分析都是有联系的。 如我现在正在教的第二单元的三篇文章,我想编者是想通过三篇文章介绍三种方式引导学生学会面对困难,用关心自己、关心他人让自己成为健康有价值的人。《微笑着承受一切》是一个人遇到重大困难的心理准备、生存方式;《雪儿》是通过人与动物的一次行动互换,让人们懂得不要好事盯着自己的伤痛,学会用新的方式面对困难,病痛中养着小动物,病痛中读着书,病痛中尽可能的交流,都能让人健康起来;《花瓣飘香》通过孩子对母亲的照顾,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虽然是小孩子,但在这个世

秦兵马俑说课稿(5篇优)

秦兵马俑说课稿(5篇优) 秦兵马俑说课稿(第一篇: 《秦兵马俑》说课稿(2011-05-0410:16:51) 我这天说课的资料是苏教版语文第十册第14课的《秦兵马俑》。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状物类的散文,课文从两方面详尽而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在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透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教学中如果想仅仅透过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来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似乎有点难度。因为,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十分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采用课件能拉近了光与空

间的距离,让秦兵马俑似乎一下子处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因此本课的教学我就充分运用了课件来组织学生学习课文,感悟语言,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目标。 本篇课文共分两课教学,我所执教的是第二课。根据本篇课文的类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我将本次教学的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精读课文,理解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2、过程与方法。利用课件资料,结合课文资料,组织、引导学生透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解读,理解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的智慧。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透过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第二段,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五、说教学法 为实现上述目标,教学方法选取至关重要。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读中明白文章的结构,在思中感悟兵马俑的特点,在说中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在写中展开想象的翅膀。

初中美术_《秦陵兵马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美术备课(湘教版) 六年级上册 课题秦陵兵马俑授课时间4月8日~4月16日 课型欣赏·评述课时1课时授课班级六年级 1~2班总第11课时 内容设计 学习目标知识与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兵马俑写实的艺术风格。 方法与 过程目标 鼓励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自主学习。 情感与 态度目标 使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及唤起学生对 祖国珍贵文物的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本课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刻手法写实,注重细部刻画的艺术风格。 教具学具准备师:相关课件、兵马俑的图片资料、作业展示板、素描纸。生:搜集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资料、勾线笔、彩色笔。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程序教学过程媒体运用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释题引趣 (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越 来越高,很多家庭会在节假日的时候选择外 出旅游,我给大家推荐一个名胜景点,秦陵 兵马俑。 (2)陵是指什么?帝王坟墓。殉葬:以 某种手段使活人非正常死亡以葬入墓中。是 一种残忍的制度。秦是指谁?秦始皇,他在 历史上是一个暴君,但他却是结束殉葬制度 身体力行的第一个君王。俑是什么?中国古 代坟中墓中陪葬用的偶人。兵马俑即制成兵 马形状的陪 葬品。咱们 一起走进— —秦陵兵马 俑(板书课 题) ppt课件。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置媒体运用 二、发现之旅:解开神秘的面纱 三、体验之旅:气势磅礴的地下兵团 四、探究之旅:拨开历史的迷雾 (1)播放视频,了解兵马俑的发现过程 (2)了解考古,通过视频观察,了解考古 是由调查、发掘、整理、陈列这四个程序组 成,是一项艰辛的工作。正是考古工作人员 的努力,才使得深埋地下两千多年的地下兵 团展示的世人面前。 (1)走进气势磅礴的地下兵团,一、二、 三号坑成品字形排列,古代军阵编列体系。 出土兵马俑数量之多,规模之宏大,无不震 撼着世人。 (2)播放视频,了解兵马俑数量多,但在 两千多年前技术条件落后的条件下,制作的 兵马俑却是千人千面,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3)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国组织把秦陵兵 马俑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引导学生了解世 界遗产和我国世界遗产) (1)观看兵马俑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你觉得兵马俑有何艺术特点?在中国古代艺 术史上有什么历史地位?学生汇报:写实、 细腻、传神、生动,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 艺术手法:兵马俑太宏大了;兵马俑象活的 一样;古代劳动人民太了不起了……秦陵兵 马俑是雕塑艺术史上的奇葩,世界最高大的 圆雕陶俑。 (2)兵马俑有哪些?将军俑、军吏俑、武士 俑、弓弩俑、骑兵俑、车马俑,马俑。 (3)观察将军俑,秦俑都在哪些部位进行了 精雕细刻?生: 头发、五官、衣服 都进行了精雕细 刻。头发:发丝清 晰可见。细致入 微。 五官:眉目清晰, 表情丰富细腻。 衣服:铠甲一块块 的,甲丁历历可 数,皱褶生动。师: 这么多的细节说 明兵马俑还有什 课件演示过程。 课件欣赏:兵马 俑整体欣赏 播放视频。 ppt课件演示。 ppt课件播放背 景音乐。 投影仪展示学生 作品。

小学美术_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教学设计 课时:1课时 课业类型: 欣赏评述 课标解读: 《美术课程标准》第二学段欣赏教学提出如下要求:欣赏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中外美术作品,用语言或文字等多种形式描述作品,表达感受与认识。 联系本课,指导学生通过对兵马俑多角度的观察、分析和描述,认知兵马俑的形式与风格特征、相关的历史背景,以及创作者的情感和创造性的劳动,并用语言、文字、动作等多种方式描述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节欣赏课。学习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了解兵马俑的历史背景。第二部分,学习兵马俑的风格特征。按照“整体感知——个体分析——细节观察”的顺序由浅到深地进行欣赏评述。第三部分,了解兵马俑的制作过程。整节课都在欣赏中感受、在评述中认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学习过一篇课文《秦兵马俑》,对兵马俑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在三年级学过纸浮雕的制作,已掌握浮雕的概念。对四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在美术欣赏、分析、理解、概括等方面刚刚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还需须加以夯实与加强。所以,在进行教学思路设计的时候,尽量充分利用的年龄特点、学习情况等方面开展,大胆尝试采用欣赏与表述、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教学目标: 1.通过相互交流,了解兵马俑的历史背景,体会创始者的思想情感。 2.播放视频,学生欣赏、感受,了解兵马俑的规模与气势。

3.图片欣赏,学生观察、比较,说出圆雕与浮雕的区别。 4. 通过2组图片,学生观察、发现、描述作品,掌握兵马俑“写实”、“精雕细刻”的艺术特征。 5.播放视频,了解兵马俑的制作过程,感受古人雕塑的杰出水平,增强对创作者的尊敬之情。 教学重点: 说出圆雕与浮雕的区别;掌握兵马俑“写实”、“精雕细刻”的艺术特征。教学难点: 用恰当、精美的语言描述、评价兵马俑的艺术特征。 评价设计: 通过教学环节二,检测目标1; 通过教学环节三,检测目标2; 通过教学环节四,检测目标3、4; 通过教学环节五,检测目标5。 教学准备: 师: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相关知识,制作教学课件、视频,收集陶俑模型,收集图片等。 生:搜集有关秦始皇与兵马俑资料。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欢快的小提琴乐曲,屏幕出示一张半出土的陶质武士头的图片,旁白:猜猜我是…… 学生好奇、猜测图片里的形象是什么? 一、激趣导入,直揭主题。 1.组织上课。 刚才同学们都在问我:(指屏幕)屏幕中的形象是什么呀? 它呢,就是:1974年,陕西农民打井时发现的一个陶质武士头,它一出现就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经过考古人员的精心发掘,一个伟大的历史遗迹就此诞生,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你猜猜这个历史遗迹指的是什么? (板书:秦始皇陵兵马俑)

小学语文_秦兵马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想象兵马俑的规模与个性特点,谈谈读后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 (1)在自由拼读中认识新的生字。 (2)在自主阅读中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世界文化遗产的伟大,体味中华文化的魅力,激起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想象秦兵马俑的规模与个性特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给我们留下了秦兵马俑。它闻名于世,令人叹为观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一看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观”的秦兵俑,感受其神奇的壮观。(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生字 2、四字成语 三、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长句读通,难句读熟,喜欢的句子读精彩。 2、读书展示 3、浏览课文思考哪一句最能概括秦兵马俑的特点

4、引出过渡段。 5、抓过渡段,理清课文脉络。(出示大屏幕) (1) 分析句意。(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理清脉络:课文哪些段落写出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又表现在哪些段落? (3)点明过渡段的作用。 (4)齐读句子。 四、精读课文,深入品味 1、学习规模宏大,初感写法。 (1)默读第二小节课文:想想哪些语言让你感受到规模宏大? (2)学生展示,教师分析讲解 (3)看图片谈感受: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兵马俑你会有什么感受? 2、学习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感受写法。 (1)理清类型: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俑?它们有什么样鲜明的个性? (2)依次交流。 (3)选择自己喜欢的“俑”读一读。 (4) 出示表格 3、学习神态各异,感受写法。 (1)默读思考这句话有什么特点 (2)学生交流,讲解(排比、先写神态后写想象、省略) (7)快乐仿写。(有的……好像……) (8)展示小练笔。 (9)教师小结,回归总分结构。 3、学习最后一小节课文,感受价值。(出示大屏幕) 出示赞美秦兵马俑的话 齐读课文,读出赞叹的感情。 五、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小学美术_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教案 课业类型:欣赏·评述 课时:1 课标解读: “欣赏·评述”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学习领域,它是一个单独的学习领域,但是又渗透在各个学习领域和每节课中。学习初步的美术欣赏的方法,从多角度欣赏和认识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增强民族自豪感,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在教学中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教材分析: 《珍爱国宝——秦始皇兵马俑》是四年级下册一节欣赏·评述课,集欣赏性、合作性、互动性等特点为一体。本课通过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学习初步的美术欣赏方法,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写实艺术风格和文化价值,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技艺,唤起学生对祖国珍贵文物的保护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秦始皇陵兵马俑虽然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但是它毕竟年代久远,而且我们也没有条件实地欣赏,所以要鼓励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资料,课堂上有备而来,积极参与。 学情分析: 通过将近四年的美术学习,四年级学生会用简短的语句评价美术作品,但是还不具备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鼓励学生搜集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引导学生感受兵马俑写实的艺术风格,初步了解雕塑艺术的一些特征。

过程与方法: 1、搜集兵马俑资料,通过大量阅读这些资料,让学生初步对兵马俑有所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学本课的激情。 2、通过《阅兵式》、《兵马俑解说》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离生活遥远的地下军事王国——秦始皇陵兵马俑。 3、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线,为了使学生对兵马俑写实艺术风格理解,通过学生观察图片和模型,并以小组进行讨论交流,设计多种学习方法,在自主和谐的氛围中突破重、难点教学。 4、通过感受古代劳动人民辛苦及外国友人的评价,唤起学生对我们祖国拥有的珍贵文物重视与爱护之心。 教学重点: 初步学习欣赏雕塑的方法,通过分析、描述、讨论,会用简单的美术语言进行评述,表达个人感受,提高欣赏水平。 教学难点: 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写实艺术风格和文化价值,了解雕塑的艺术特征,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高超技艺。 教具准备: 课件、圆雕浮雕作品 学具准备: 课前整理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同学们,今天,老师介绍几个新朋友大家认识一下。 喜欢他们么? 仔细看看你喜欢他们哪些地方呢? 能用你知道的词语来形容一下他们吗? 其实早在几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制作了精美的陶俑,让我们一起开启那段历史......(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秦兵马俑》精选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秦兵马俑》教案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状物类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 二、教学目标 1、凭借课文的语言资料,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感知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2、在学习中培养探究“世界遗产”---秦兵马俑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感知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兵马)师:“兵马”是指什么?(板书:秦兵马)说说“秦兵马”又是指什么?(板书:俑)师:“俑”什么意思?秦兵马俑与秦兵马有什么关系? 生:秦兵马俑是模拟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雕刻成的。 (齐读课题) 师:秦兵马俑在哪里?(西安临潼)它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二】快速浏览,抓住特点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兵马俑的特点。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齐读第三自然段) 3、这句话不仅概括了秦兵马俑的特点,还是一个过渡句,在文中起着承接上文,引领下文的作用。这就叫“承上启下“。这一段的上文就是写-------兵马俑规模宏大。(板书:规模宏大) 【三】、探究学习,领略奇迹风采 (一)、学习规模宏大的特点。 (1)请同学们自由轻读第2节,想一想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的?圈画出相关词句,在书上作批注。 (2)交流: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3)指导朗读。把你的感受放进去读一读这句话。(重读突出这些词语)①数字②站在高处鸟瞰,……一行行,一列列,…… 你还从哪些地方读出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③是啊,兵马俑坑面积之大,兵马俑数量之多,要想看到他们的全貌,我们就必须站在高处----鸟瞰。 (4)出示视频,感受兵马俑规模宏大。 品析:通过朗读、观看,你有什么感受? 生:这些秦兵马俑真像是秦始皇统率的大军,规模宏大,气势恢宏。是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二)、学习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教师引语:我们从整体上感受到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那么走近一个个兵马俑。你还会发现他们有什么特点? (板书: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0课,属于欣赏.评述课型。主要让学生欣赏、领略中华民族艺术瑰宝——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从秦兵马俑的整体和局部欣赏,感受其艺术特色。从而感受到秦兵马俑在人类文化历史上所做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 欣赏课是小学美术学习中的难点,四年级之前,学生已接触过如何欣赏美术作品,但大多欣赏的是绘画作品,对如何欣赏雕塑作品难度很大。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美术欣赏常识和评述判断能力。为了解决教学中的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课前教师通过给出课前预习提纲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课中教师提供给学生一些学习资料,对学生了解秦兵马俑的历史和艺术特征会起到很大的思维认识作用。通过设计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模仿游戏、连线、小练笔、文字评述等方式环节,使学生初步学会欣赏雕塑作品。 教学目标: 1、了解感受秦兵马俑的艺术特色。 2、通过对比法,整体与细节观察法,初步学习欣赏雕塑的一般方法。

3、认识秦兵马俑在人类文化史中的艺术价值,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从整体和局部初步了解感受秦兵马俑艺术特色。 2、难点:能够用简短的语言和文字评述秦兵马俑艺术特色。 教学准备: 课件、秦兵马俑微型雕塑、教师示范小泥塑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视频课件并提问:今天,猫博士要邀请我们观看电影,你们想去吗?你感受到了什么? 2、影片中表现的就是秦王嬴政的军队,这个影片中隐含着一个人类艺术奇观,你们知道它在我国的哪个省?(出示地图) 3、你看陕西地图外轮廓像什么?(跪射俑) 这就是国宝----秦始皇皇陵及秦兵马俑,本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 设计意图:通过强烈震撼的故事情节视频导入,即创设了课堂情境,又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探究新知

秦始皇兵马俑教学设计分析

篇一:秦始皇陵兵马俑教学设计 秦始皇兵马俑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说明文,它比较详尽的评介了位于我国陕西临潼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学情分析: 应该说,神秘而古老的兵马俑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六年级的学生由于历史知识的有限,特别是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了解的比较粗浅,所以课前要组织学生查找各方面的资料,课堂上教师的讲解更要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多引用事例说明,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另外,由于学生对感性的材料比较感兴趣,所以,课堂上准备一些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图片和纪念品,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感受。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1)俑:在奴隶社会,奴隶主死后,都要用“活人”也就是“奴隶”来陪葬。 (2)秦始皇兵马俑:在我国的陕西临潼县城城东五公里处,有一处显赫的皇陵,这就是秦始皇陵。它是中国第一座皇家陵园,在中国近百座帝王陵墓中,以其规模宏大、埋藏丰富著称于世。1974年以来,共出土兵马俑7000多件、战车千乘以及数万件实物兵器等文物,引起全世界的震惊和关注。 结合理解:盛赞 过渡:从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下面我们就一起开始快乐的学习之旅,看看秦始皇兵马俑究竟为什么会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盛赞? 板书:地下大军

高超艺术 制作工艺 小结:只要我们抓住文章中的几个关键词语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下面的学习中,我们还要运用搜索关键词语的方法进行学习,相信你一定会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 同学们,让我们展开快乐搜索行动,自己阅读“两千年前的地下大军”这一部分,看看自己能搜索到那些关键的词语,你能用这些词语给我们概括出这支地下大军的特点吗? 1、学生交流,教师板书:气势宏伟规模巨大结构严整 军阵分为:前锋、军阵主体、侧卫和后卫 陶俑分为:步兵俑、弩兵俑、车兵俑、骑兵俑 四个方阵:东边为弩兵方阵 南部是车兵方阵 中部为车、步、骑兵组成的混合方阵 北部是骑兵方阵 引导想象:这样的布阵在战斗中有什么好处? (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适当的引导) 3、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说说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为什么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 1、理解:“无与伦比” 你认为什么样的事物才能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 交流并板书:传神栩栩如生神情各异 3、文章中那句话最能体现出兵马俑的传神? 4、同学们,就让我们细细地品读文章的第六自然段,和这些兵马俑们进行一次难忘的心灵对话吧。 (2)你读懂了哪个战士的内心独白,你想和他交谈什么? 5、这无与伦比的高超技艺,古代的劳动人民究竟是怎样做到的呢?

小学美术_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 教学设计 课题: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 课型: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及唤起学生对祖国珍贵文物的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引导学生感受兵马俑写实的艺术风格。 3、鼓励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自主学习。 教学重点: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刻手法写实,注重细部刻画的艺术风格。 教学准备: 师: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相关知识、搜集图片资料和音像资料、制作教学课件、收集陶俑模型等。生:搜集占有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用分组抢答的形式来比一比、看一看,哪一组的同学上课最认真、观察最仔细、回答最积极,老师将同学们划分成了六个组,并给各队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皮皮虾队、小海螺队、八爪鱼队、大鲨鱼队、大螃蟹队、小海星队)让我们一起鼓鼓掌为自己的队伍加油吧!PPT师: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比赛规则(我们找同学来大声朗读一下):规则 二、引导阶段: 师: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下面让我们根据给出的信息来猜一下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呢?哪个队能够最先抢答。 PPT:师:1、雕塑 2、陕西省西安3、第一位皇帝 4、世界上最大5、第八大奇迹 生:抢答,师:回答正确,恭喜某某队旗开得胜获得一颗星!其他队伍要加油啊! PPT: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兵马俑(板书) 师:秦始皇简介,下面选项中哪一项对秦始皇描述的不正确? PPT:1、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2、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

3、公元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师:开始抢答!回答正确恭喜某某队加上一颗星 PPT师:兵马俑来历简介 三、发展阶段: 1、师:什么是俑?俑是古代陪葬的偶人,秦始皇兵马俑是秦始皇陵随葬的陶兵、陶马。这也是雕塑的一种形式。 PPT师:雕塑分为圆雕和浮雕两种。猜猜它们哪个是圆雕?哪个是浮雕?开始抢答!生:抢答。师:回答正确加上一颗星师:圆雕、浮雕简介。 PPT师:秦始皇兵马俑是如何被发现的?下面我们找一位声音洪亮的小导游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师找生朗读兵马俑发现过程) PPT师: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这个世界第八大奇迹!短片简介1 2、①初谈感受。师:短片看完了,你都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吗?生:大,多,威武,宏大。师:“规模宏大,数量众多”板书:大,多。 ②具体体会大和多的特点。师:那么,兵马俑的规模到底有多大呢?下面我们再通过一个短片进一步了解一下。师PPT视频2 师: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相当于50个篮球场那么大呢!兵马俑平均身高1.80米,共计8000件!多么宏大的工程啊,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么多高大的兵马俑,是怎样制作出来的?生:想!师:兵马俑的制作过程。PPT PPT师:秦俑都在哪些地方进行了精雕细刻呢?他们之间又有哪些不同呢?请同学带着这两个问题,从桌子上兵马俑的模型中找找答案。队长把讨论结果填写在《兵马俑调查表》中。生交流,师巡视。 PPT师: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秦俑都在哪些位置进行了精雕细刻?队长回答其他补充:兵俑:头发、五官、衣服、马俑。 PPT师:这么多的细节说明兵马俑还有什么特点?(生:细致、精美、逼真)师板书:特点—逼真师:同学们观察的都非常仔细,我们给每个队都加上一颗星! PPT师:那么,兵俑之间又有哪些不同呢?哪个队来分享下你们的答案?生:发式、表情、服装与动作:……学生充分汇报。 PPT师总结:总的来说兵俑之间有三个方面的不同 PPT1、发式:发式是区分兵马俑身份的重要标志。连线题:根据兵俑的发式来判断一下他是将军?士兵?军官?(教师发纸,学生连线)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中配有三幅插图,一幅是一号坑的远景图,一幅是铠甲武士,另一幅是秦始皇陵彩绘铜车马图片,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激起学生搜集图片资料的兴趣。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学情分析:感悟“规模宏大”,可以从画面直观感受,也可以联系课文中的数据,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较,如与学校的运动场进行比较;感悟“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可以把朗读课文和想象动作神态结合起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

2、能力目标:研读课文,深入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容、神态和它的出土在考古史上的价值。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和网络中的拓展阅读材料,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通过语言文字、网络资料探究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2、认真朗读文本,细细品味,感受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描写细致。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一)、导入揭题。 1、导入:几年前,比利时的《列日报》,登载了一则消息,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向读者呼吁:“亲爱的读者,快去美术宫看看,当我们还在漫长的黑夜里时,中国人在干什么?”这是指的什么呢?原来指的是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 (设计意图: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体会。) 2、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走一遭,好吗?(板

兵马俑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教学目标 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起到的作用。 2、深入学习全文,了解兵马俑的特点。 3、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深入学习全文,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 难点:了解兵马俑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秦始皇自认为是第一个统一天下,功盖三皇五帝,所以自称始皇帝,他用了30多年的时间,为自己建造了一个规模宏大的陵墓,秦兵马俑就是这个陵墓的一部分。秦兵马俑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你的书,自由地朗读这篇课文,看看课文介绍了那几种类型的兵马俑?(板书:类型)。 2、交流(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车兵俑、马俑、弓弩手) 二、精读课文 1、你们愿意做一名小导游,为其他同学介绍一下兵马俑吗?小组合作完成。 这位大将军真是威风凛凛、气定神闲呐,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模仿这两位将军俑的样子,一起用课文内容介绍将军俑好吗?齐读课文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兵马俑,可见它的类型——板书(众多)兵马俑其实不仅类型众多,个性也十分的——板书(鲜明)老师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即使是同一个类型的兵马俑,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也就是说,每个兵马俑,都有自己的——(个性)作者是怎样把兵马俑鲜明的个性介绍清楚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10自然段,思考:第10自然段,要围绕兵马俑的什么来写的?(神态)谁来给大家读读描写兵马俑神态的句子?(指读) 谁能发现,这段话在语言上的特点?(小组讨论) 许多同学读得很仔细,谁有自己的发现?(排比) 、正是由于看和想的完美结合,使得每个兵马俑都栩栩如生,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老师读上半部,女读看到的,男读想象部分。 、老师搜集到一些兵马俑的图像,你们想看吗? 你能不能也学着课文里的语言样式,先用一两个简练的四字词语描述一下你看到的兵马俑神态,然后想象他好像在干什么? 有的_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 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走进文本。 1、指导读题:《秦兵马俑》,指导读。过渡:今天,我们走进课文,用我们的眼去读,用我们的心去品味,我们一定会有别样的感 受! 二、感悟秦俑,内化文本。 (一)个性解读,感知“规模”: 自由朗读,思考:秦兵马俑规模有多大?生自由读。 环节一: (1)集体交流:指读,出示文字: (2)激发想象:8000个秦兵马俑,读了这句话,仿佛看到什么画面?(生:我感觉这是一支非常庞大的队伍,很雄伟!很威风!)(3)生活体验:你看到过8000个人同时在一起吗?那是什么感觉?(生:全校2000多人做操人就很多,8000人是4倍,太多了!) (4)个性朗读:8000这个数学此时却像有了生命,让我们感到心头一震!当你读到这句,你是什么心情?着把你的心情朗读出来。(学生个人读) (5)指导朗读:怎样读能表达你的惊讶?你为什么这样读?读得怎么样?(生交流,再读、评) (6)词语辨析:你知道为什么用规模“宏大”,而不用“很大”?(生:我感受到一种宏伟的气势,用“宏大”准确。) 环节二: (1)自由表达:读了课文,你能说说出秦兵马俑规模吗?(学生自由读。) (2)为了说明这个特点,作者用了什么方法?(生:自由交流:归纳:列数字的方法,作比较的方法。) (3)指导朗读这样的方法有什么好处?(生议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秦兵马俑规模之“大”。)我们再读课文。 (评析: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知其然,更要引导学生知其所以然,要感知课文言语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语言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方法,这是语文学习的特点。) 环节三: (1)欣赏图片:我们了解了秦兵马俑,你们想欣赏秦兵马俑图片吗? 边赏边解说:一行行,一列列,真像一支古代英雄的军队!(学生跃跃欲试,很有兴趣。) (2)自由表达:看到如此壮观的图片,你会怎样想? 走进大厅,哇!! (3)成语联想:感情朗读“走进大厅”部分,读了句子,你想到什么成语?(生:我想到浩浩荡荡、气势磅礴、万马奔腾、势如破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