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管理学复习资料

公共管理学复习资料

公共管理学复习资料
公共管理学复习资料

A公共管理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运用公共权力,为实现公共利益,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2、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是在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威尔逊在其《行政之研究》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的思想。

4、公共管理学是在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融会了现代经济学、政治学、政策科学、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5、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和案例分析方法。

6、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指行使公共权力,进行公共事务管理的组织和个人。

7、公共物品或服务是指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受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

8、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发表的著作中,对官僚制度的系统分析和论证促成了公共行政学理论体系的建立。

9、凯恩斯主义是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和理由。

10、政府失效是指由于政府主体存在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臵达到最佳效率的情景。

11、非政府组织一般可分为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

12、政府职能的演变大致经历了限制政府干预、主张政府干预和对政府职能的重新思考三个阶段。

13、公共管理者主要是指政府官员、政府公职人员和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管理人员。

14、公共管理者的职业特点主要表现为执行公共权力、服务公共社会。

15、当代公共管理者必备的职业能力有管理认知能力、管理论断能力、管理决策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

16、公共政策是指一定的政治实体在特定的情景中,为达到预期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17、依据公共政策的从属关系,一般可分为元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18、一般来讲,政策评估应坚持事实标准和价值标准。

19、政策评估会受到目标的不确定性、政策效果的多样性、资源的阻滞性、政策问题的复杂性等因素的影响。

20、进行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有执政党、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其他机构等。

21、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有:资源配臵职能、调节收入分配职能和稳定经济职能。

22、公共组织是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为基本职能的社会组织。

23、公共组织可分为政府组织和非政府公共组织两种类型。

24、公共组织设计是指根据一定的理论和原则对公共组织的结构及功能进行设计的过程。

25、公共组织变革的阻力主要来自于认知、利益、成本、组织惰性、变革的不确定性、习惯性等方面的问题。

26、公共组织的变革是指根据其外部环境变化,主动地对自己原有状态加以改进的一系列的组织行为和措施。

27、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精神包括功绩主义、法治主义、人本主义、市场主义和分权主义等精神。

28、?人力资源?概念的引入是?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具体体现。

29、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除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再生性等一般人力资源的特性以外,还具有政治性和道德性两方面的特殊性质。

30、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与价值,是建立在西方经济学家对?人力资本?理论论证的基础之上的。

31、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内在运行机制一般包括:分类机制、竞争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更新机制和监控机制等。

32、公共财政的主要内涵,一是指公共财政是市场的财政,二是指公共财政是公共的财政。

33、公共财政是建立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分配活动

和经济活动。

34、政府审计的程序一般包括:检查阶段、报告阶段和执行阶段。

35、国家预算是一国政府根据其施政方针和社会公共需要编制的,经立法机关批准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36、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

37、西方公务员按其产生方式、任期和与执政党的关系不同而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两大类。

38、1993年8月14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它标志着我国政府机关人事行政管理进入新的阶段。

39、在西方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存在着四种基本的制度,即政治任命、公务员、集体谈判制度和弱势群体保护行动制度。

40、世界各国公务员制度中都对公务员进行了人事分类,这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职位分类,另一种是品位分类。

41、公共财政管理是政府对国家财政收支分配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等管理活动的总称,主要包括财政预算与决算、预算会计、政府审计等内容。

42、就整个国家预算程序来说,它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预算的编制与审批、预算的执行与监督和国家决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预算周期。

43、公共财政的资源配臵职能就是为全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并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矫正外部效应和维护市场的有效竞争。

44、信息是一种经加工处理后以特定形式存在的数据,它对信息接收者有意义。

45、公民知情权也可称了解权和知悉权,其基本含义是公民有权知道他应该知道的事情。

46、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者为实现管理决策功能,将相关的各种内、外部信息进行收集、选择、分析、加工、存储、整理和传播的系统过程。

47、管理信息系统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即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管理者、信息使用者。

48、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的模型以及数据库的用户——机器系统。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

49、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标准主要包括经济、效率、效果、公平和责任等五个方面。

50、绩效评估的指标包括费用指标、时效指标、数量指标、结构指标、质量指标等。

51、绩效评估是绩效管理的核心,它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标准和程序对行为主体的业绩、成就和实际作为作出尽可能准确的评价的过程。

52、绩效管理是对公共服务或计划目标进行设定与实现,并对其结果进行系统评估的过程。

53、公共部门绩效管理过程一般包括的三个基本功能活动是:绩效评估、绩效衡量和绩效追踪。

54、公共部门绩效,尤其是政府绩效主要包括经济绩效、社会绩效、政治绩效三个方面。

55、公共管理责任是指公共管理主体根据法律、政策、道德等社会行为规范的要求,对公共管理客体所承担的义务。

56、公共管理责任表现于对公共管理客体要求的回应性、对政策制定的弹性,以及对行为结果的负责性等特征。

57、公共管理责任的行政控制机制表现于行政监督权、行政监察、审计、行政复议等职能的发挥。

58、在公共管理责任的司法控制机制中,对于政府来说,诉讼责任和侵权责任是最重要的控制机制。

59、公共管理伦理是指公共管理过程中被人们共同认可的价值准则,这些准则不受不同文化因素的影响。

60.威尔逊在其《行政之研究》一文中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第一次明确提出应该把行政管理当作一门学科来研究。

61.公民有权知道他们应该知道的事情,被称作公民的知情权。

62.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组织主要有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两种类型。

二、名词解释

1.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特别是科学管理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从而达到提升政府绩效和服务品质的目的。

2.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学是研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依法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规律的科学。

3.公共管理环境:公共管理环境是指对公共部门及其管理过程、管理方式以及管理效果产生直接作用或影响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4.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与市场功能相对应的概念,它是指因市场机制的缺陷而引起的资源配臵的无效率。

5.政府失灵:政府失灵是指由于政府机制自身的缺失而导致的资源配臵的低效率或无效率的情形。

6. 非政府公共部门:非政府公共部门是指政府以外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并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部门。

7. 志愿失灵:志愿失灵是指非政府公共部门自身的局限性对慈善和公益事业发展阻碍作用。

8. 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以政府为主的公共机构通过广泛参与以及在众多备选的计划和方案中做出选择,来解决社会公共问题调整社会利益关系的政治和技术过程。

9. 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为那些面向未来的、具有前瞻力的管理者,通过有意识的政策选择制定计划评估方向和解释环境,以集中组织的努力,达成组织目标的行为或艺术。

10. SWOT分析:SWOT分析是战略管理与规划管理领域的一种分析工具,它主要是通过了解组织的优势与弱势,掌握外部机会,规避威胁,从而制定良好战略的方法。

1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是指公共部门为实现其组织目标而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对其成员进行规划、选拔作用培训、考核、工资保障等一系列管理行为的总和。

12.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是指为了科学地、有效地发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在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而进行的资源配臵、素质提高、能力利用、开发规划等一系列活动的有机整体。

13. 国家预算:国家预算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的收支计划,它是由政府提出并经国家权力机关法定通过的具有法律权威性质的财政收支计划,是国家筹集资金和分配使用资金的计划或概算。

14. 财政管理:财政管理是指政府在对国家和社会的公共管理活动中,对财政资金的筹集、分配、调整和监督。

15. 电子化政府:电子化政府是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通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在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下,为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自动化的信息及其他服务,从而构建一个高效率、能提供优质服务的政府。

16.公共管理中的绩效:绩效是指完成、执行和行为,完成某项任务或达到某个目标,通常是有功能性或者有效性的。

17.公共管理绩效评估:公共管理绩效评估是依据绩效指标,对公共部门管理过程中投入产出、中期成果和最终成果所反映的绩效进行评定和划分等级。

18.公共管理伦理:公共管理伦理就是用以规范公共管理主体的行为,以保证公共管理事业的公正性,合理有效地实现公共管理事业目标的价值准则体系。

19.权力:权力就是权力主体凭借利用一定的资源对整体进行价值控制而使客体服从主体,以实现主体意志、目标或利益的能力及影响力。

20.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

三、判断分析题

1.认知和能力缺陷是政策执行产生偏差的根本原因。(×)

理由:政策执行产生偏差的根本原因是政策执行主体的利益驱动,而非认知和能力缺陷。

2.影响共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部因素包括人口因素、政治制度和行政体制。(×)

理由:人口因素属于影响共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外部因素。

四、不定项选择题

1.我国开始开始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时间是( C )

A.1978年 B.1988年 C.1993年 D.1992年

2.决策支持系统主要支持哪种类型的管理决策活动。( C ) 。

A.结构化问题B.半结构化问题C.非结构化一复杂问题D.非结构化一简单问题

3.民主政治中,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新取向是(D )

A.经济 B.效率 C.效果 D.用户满意

4.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公共服务伦理管理原则》建议书的时间是( B ),

A.1996年 B.1998年 C 2000年 D.2002年

5.1887年在美国《政治学季刊》上发表《行政之研究》的学者是( D )

A.古德诺 B.斯坦因 C.泰勒 D.威尔逊

6.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社会和经济实施全面干预,是一个( B )。

A.小政府 B.全能的政府 C.间接的政府 D.恰当的政府

7.非政府公共组织在社会个体和政府之间形成了桥梁和纽带,这特点被称为公共组织的( C )。

A.广泛性 D.针对性 C.中介性 D.公益性

8.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理论模式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

A.保罗〃萨巴蒂尔和丹尼尔〃马兹曼尼安B.本尼〃杰恩C.J.佛瑞斯特D.本尼〃杰恩和J.佛瑞斯特9.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亦称( A )。

A.行政组织的部门化 B.行政组织的层级化 C.管理层次 D.管理幅度

10.现代意义上的公务员制度形成于19世纪的( A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11 国家预算程序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预算的编制与审批、预算的执行与监督和( A )。

A.国家决算 B.国家审计 C.国家核算 D.国家监督

9.在公共绩效评估中将衡量公共服务实现目标的程度,称为( C )。

A.经济标准 B.效率标准 C.效果标准 D.责任标准

10.在公共管理中,政府管理职能的最终发展方向是( B )

A.政治管理职能 B.伦理管理职能 C.经济管理职能 D.社会管理职能

11、1926年在美国出版两本权威的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研究导论》《公共行政学原理》的两位学者分别是(B)。

A.泰勒和法约尔

B.怀特和威洛比

C.威尔逊和古德诺

D.马克斯〃韦伯和赫伯特〃西蒙

12、对官僚制度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论证,并促成公共行政学体系建立的是(C)。

A. 法约尔

B.赫伯特〃西蒙

C.马克斯〃韦伯

D.泰勒

13、在1776年撰写《国富论》的学者是(A)。

A.亚当〃斯密

B.凯恩斯

C.胡德

D.史蒂文〃科恩

14、政府失效理论对人的本质和行为的基本假设是(B)。

A. 社会人

B.经济人

C.自动人

D.复杂人

15、对非政府公共组织也可称作(C)。

A.第一部门

B.第二部门

C.第三部门

D.公共组织

16、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来源于它的(B)。

A. 合理性

B.合法性

C.操作性

D.强制性

17、将职能部门和项目小组进行组合,以完成某项工作为核心的新型组织结构被称为(B)。

A. 直线式结构

B.职能式结构

C. 矩阵式结构

D.扁平式结构

18、18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C)在他著名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中对政府财政的管理范围和职能进行了限定。

A. 威廉?配第

B. 马歇尔

C. 亚当?斯密

D. 洛克

19、预算会计由财政总预算会计和(D)两级组成。

A. 主管会计

B. 三级会计

C. 二级会计

D.单位预算会计

20、将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汇编在一个预算内,形成一个收支项目安排对照表,而不区分各项财政收支的经济性质的预算形式是(C)。

A. 基数预算

B. 单位预算

C. 单式预算

D. 复式预算

21、政府预算必须将全部公共收支经由立法机关审议,而且要采取一定形式向社会公布,我们将这称为(D)。A.可靠性原则 B.统一性原则 C.完整性原则 D.公开性原则

22、政府的预算必须包括政府的全部公共收支项目,以反映以政府为主体的全部财政活动,不允许在政府预算规定范围之外的任何以政府为主体的资金收支活动,我们将这称为(C)。

A.可靠性原则 B.统一性原则 C.完整性原则 D.公开性原则

23、把预算年度内的全部财政收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的不同,分别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从而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的预算形式,称为(D)。

A. 基数预算

B. 单位预算

C. 单式预算

D. 复式预算

24、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对政府来讲,最重要的就是(B)。

A.政府上网 B.政府信息的公开C.政府信息化 D.建立公共管理信息系统

25、自下而上的政策执行理论模式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J〃佛瑞斯特和丹尼尔〃马兹曼尼安

B.保罗〃萨巴蒂文

C.本尼〃杰恩

D.本尼〃杰恩和丹尼尔〃马兹曼尼安

26、电子政府与传统政府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所具有的(C)。

A. 科学性

B.便捷性

C. 虚拟性

D.有效性

27、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核心是(A)。

A.绩效评估 B. 绩效追踪 C. 绩效衡量 D. 绩效反馈

28、大规模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始于(A)。

A. 20世纪70年代初期

B.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C.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D. 20世纪50年代初期

29、目前,对于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应用最持久,最广泛,技术上比较成熟的国家当属(C)。

A.美国 B.奥大利亚 C.英国 D.荷兰

30、公共管理伦理受到世界许多国家和国际社会组织的普遍重视的时间是(C)。

A.19世纪末期

B. 20世纪初期

C. 20世纪末期

D. 21世纪初期

31、职业道德立法是公共管理伦理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明显标志,而(A)则是职业道德立法领先的国家。A.美国 B.加拿大 C.德国 D.法国

32、( A )是公共管理的根本依据和出发点,是公共管理施加影响的对象。

A.公共管理环境 B.政府职能 C.公共政策 D.公共财政

33.( C )理论以?经济人?的假定为分析武器,探讨在政治领域中经济人行为怎样决定和支配集体行为,特别是对政府行为的具体选择所起到的制约作用。

A.交易成本

B.委托代理

C.公共选择

D.市场失灵

34.下列关于非政府公共部门的表述正确有( A )。

A它与政府之间是一种伙伴关系 B它可以是政党组织 C它可以以营利为目的D它可以是宗教组织

35.当代公共财政理论认为,公共财政存在的必要性就在于( A)。

A市场失灵 B政府失灵 C社会失灵 D规制失灵

36.( B )是信息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

A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 B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C信息技术及其产品的开发生产 D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

37.( C )是指管理人员和受益者(公众)共同组成评估小组,通过对管理活动的系统评估来调整并重新制定管理的目标或方案,重新进行组织机构安排或调配资源的一种方式。

A目标评估法 B因素分析法 C参与式评估法 D比较法

38.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在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公共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则始建于( A )。

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 18世纪末19世纪初

C. 20世纪20年代

D. 20世纪30年代

39.从( D )开始,首先在英、美等国,然后是在全球掀起了一场深刻而广泛的公共行政改革浪潮。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40.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A )为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A.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理论 B.新自由主义取消政府干预理论

C.亚当〃斯密的?小政府?理论 D.古典经济学派的限制政府干预理论

41.政府失效论是用( C )来分析和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的局限和失败问题。

A.政治学的观点 B.管理学的观点 C.经济学的观点 D.社会学的观点

42.( B )认为公共政策执行的本质是政策实施行动的结果。

A.组织理论学派 B.行动学派 C.管理主义学派 D.公共选择学派

43.矩阵式组织结构是在( D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组织结构形式。

A. 职能式结构

B. 直线式结构

C. 扁平式结构

D. 直线——职能式结构

44.侧重于公共管理职能的调整,组织权力结构的调整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公共管理体制的变革,这样公共组织变革属于( A )。

A.内涵型的组织变革B.以组织结构为中心的变革 C.外延型的组织变革D.以人为中心的变革45.侧重于组织实体的外部规模和技术特征,如政府行政机构的增减、合并,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的扩展与缩小,行政人员的补充与精简等,这样的公共组织变革属于( C )。

A.内涵型的组织变革 B.以组织结构为中心的变革C.外延型的组织变革 D.以人为中心的变革46.美国经济学家( A )在其著作《由教育形成的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中所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奠定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A.西奥多〃舒尔茨 B.彼得?圣吉 C.弗雷德里克〃泰勒 D.赫伯特〃西蒙

47.19世纪80年代以前,美国在文官制度上也盛行着( A )。

A. 政党分肥制

B. 恩赐官职制

C. 公务员制度

D.事务官制

48.1991年( B )开展的?公民宪章?和?质量竞争?运动等,推动了绩效评估的广泛应用和评估技术的成熟。

A.撒切尔政府 B.梅杰政府 C.克林顿政府 D.里根政府

49.在政府的绩效体系中,( A )是政府绩效的主要内涵和外在表现,在整个体系中发挥着基础作用。A.经济绩效 B.政治绩效 C.社会绩效 D.文化绩效

1、关于公共管理这一概念理解正确的有( B C D )。

A.公共管理的主体就是政府部门 B.公共管理的对象是各种公共事务

C.公共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公共福祉和公共利益 D.公共管理的依据是宪法和法律

2、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特征有(A、B、C、D )。

A.综合性和独立性的统一 B.理论性与应用性的统一 C.实证性与规范性的统一 D.公共性与管理性的统一

3、导致公共管理学在西方兴起的社会因素主要包括(A、B、C、D )。

A.公共财政的压力 B.国际竞争的压力C.公共物品品质的压力 D.社会管理的压力

4、公共管理环境的理论依据主要有(A、B、C、D )。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开放式系统理论;D.偶然性理论

5、关于公共管理环境与公共管理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有(C、D )。

A.公共部门职能对公共管理环境起决定和制约作用 B.公共管理环境对公共部门的职能的反作用

C.公共管理环境对公共部门的职能起决定和制约作用 D.公共部门职能对公共管理环境的反作用

6.市场失灵的特性有( A、C、D )。

A.内因性B.外因性C.相对性D.变异性

7.政府角色转换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A、B、C )。

A.重新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B.构建政府与公民社会的新型关系

C.保障政府组织内部运行机制的有效性 D.转变成?最小化政府?

8.第三部门包括( B、C )。

A.企业 B.志愿性社团 C.行业协会 D.政府部门

9.政府角色转换的目标是使政府活动具有(A、C、D )。

A.效益性 B.市场性 C.效率性 D.公平性

10.公共政策设计和制定的过程包括( A、B、C )。

A政策问题的产生和认定 B 确定政策目标C 设计政策方案和选择政策方案D 政策评估

11.公共政策制定的主要的价值标准和取向是追求(A、B)

A社会公正 B效率 C民主 D人权

12.政策执行偏差的主要表现有( A、B、C、D )。

A政策敷衍 B政策附加 C政策歪曲或替代 D政策照搬

13.政策执行偏差的主要原因有( A、B、C、D )。

A政策执行主体的利益驱动B认知和能力缺陷 C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 D政策监控体制缺失

14. 战略管理的特征包括(A、B、C、D )。

A全局性 B未来导向性 C层次性 D适应性

15. 战略规划的基本属性有( A、B、C、D )。

A稀少性 B重大性 C指导性 D长远性

16.战略评价主要涉及的活动有(A、B、C )。

A审视战略基础 B度量绩效 C纠正措施 D战略实施

17战略实施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原则有( A、B、C、D )。

A战略规划必须切实可行,其每一个阶段的任务都要全力落实 B依据战略规划制定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和预算

C眼睛盯着目标,不苛求具体方案 D要改革就要付出成本,但要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调试环境

18.影响共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部因素包括(B、C、D )。

A.人口因素

B.政治制度 C行政体制 D政府工作的目标

19.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点包括( A、B、C、D )。

A公开考试 B择优录用 C职务常任 D政治中立

20.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包括( A、B、C、D )。

A预测与规划 B教育与培训 C选拔与使用 D配臵与管理

21.税收的性质包括(A、C、D )。

A强制性 B有偿性 C无偿性 D固定性

22.( A、B、C、D )是税收的最原始、最基本的职能。

A保障和监督经营管理 B组织财政收入 C调节经济 D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

23.审计监督的原则包括( A、B、C )。

A依法审计原则 B独立审计原则 C公正求实原则 D公共服务原则

24.公共信息的特征(A、B、C)

A公共性 B服务性 C多样性 D共享性

25.公共部门加强信息资源管理的原则包括( A、B、C、D )。

A高效原则 B优质原则 C面向公众原则 D安全原则

26.公共管理评估的?量?的指标包括( A、B、C )。

A费用指标 B时效指标 C工作量指标 D质量反馈指标

27.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包括( A、B、C、D )。

A经济 B效率 C效益 D公正

28.公共管理伦理与一般的管理伦理相比,其特殊的伦理性质包括( A、C )。

A以公共利益为核心 B以政府部门利益为核心C管理主体的服务精神 D管理主体的管制职能

29.公共权力的?悖论?是指( A、C )。

A公共权力?公属?和?私掌?的分离 B公共权力?公属?和?私掌?的融合

C公共权力?善?的目的和?恶?的可能的矛盾 D公共权力?善?的目的和?恶?的可能的统一

30.权力与权利的区别体现在( A、B、C、D )。

A主体不同 B结果不同 C利益不同 D来源不同

31.对权力实现控制的途径有( A、B、C、D )。

A自律 B他律 C内部控制 D外部控制

32.新世纪公共管理所面临的挑战包括( A、B、C、D )。

A信息技术打破了国家队信息和传媒的垄断 B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政治参与方式

C全球化冲击着传统的公共治理理念 D全球化要求革新传统的政府职能

33.西方新公共管理的原因包括( A、B、C )。

A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B财政状况的恶化C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D新左派意识形态的影响

34.美国政府改革的基本原则包括( A、B、C、D )。

A删减规制、注重结果B顾客至上、服务优C授予权能,追求实绩D降低成本,提升效能

35.公共信息的特征包括( ABCD )。

A.公共性

B.服务性

C.多样性

D.共享性

五、简答题

1、?新公共管理?运动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⑴重新调整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减少政府职能,以求使政府?管得少一些,但要管得好一些?。⑵尽可能地实现社会自治,鼓励社会自身的公共管理,也就是利用市场和社会力量来提供公共服务,以弥补政府自身的财力不足。⑶改革政府部门内部的管理体制,尽可能地在一些部门中引入竞争机制,以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和为社会服务的质量,从而使政府彻底走出财政危机、管理危机和信任危机的困境。

2、简述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

答:⑴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重在公共利益上。⑵政府组织与其他公共组织相统一,重在政府组织上。⑶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相统一,重在问题解决上。⑷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统一,重在结果管理上。⑸管理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重在公平上。⑹公共组织的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统一,重在外部管理上。⑺服务管理与管制管理相统一,重在服务上。⑻管理制度与技术相统一,重在制度创新上。3、简述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

答:⑴目的不同。⑵限制因素不同。⑶物理基础不同。⑷管理人员选拔不同。⑸绩效评估不同。

4、简述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主要职能。

答:⑴建立并维护社会和市场秩序。⑵提供公共物品及基础服务。⑶调控宏观经济并保持稳定。⑷进行收入和财产的再分配。⑸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

5、简述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及政府失效的几点表现。

答:政府失效也称政府失灵,是指由于政府主体和机制等方面存在本质上的缺陷,而无法使资源配臵的效率达到最佳的情景。这一理论对人的假设,包括政府公务员,都是经济人假设。由此,这一理论认为在政治决策过程中,人的一切行为都可以看成是经济行为。政府行政过程中的目的肯定是增进公共利益的判断得到质疑。

政府失效主要表现在⑴公共政策的失效;⑵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⑶政府的内部性和政府的扩张性;⑷寻租与腐败。

6、非政府组织的基本特征和作用是什么?

答:特征:⑴非政府性。⑵公益性。⑶正规性。⑷专门性。作用:⑴广泛性。⑵针对性。⑶中介性。

7、简述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类型和特征。

答: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类,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包括:协会、学会、联合会、研究会、联谊会、促进会、商会等社会组织。第二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如民办学校。特征有:⑴非政府性。⑵公益性。⑶正规性。

⑷专门性。

8、简述非政府公共组织与政府组织形成互动应注意的问题。

答:⑴精简政府机构,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合理局面。⑵改变非政府组织建立的方式,由下而上的建立公共组织。⑶营造人民群众广泛参与解决社会问题的氛围,并逐渐形成社会机制。

9、简述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和基本原则。

答: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主要包括执政党、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其他机构。政策规划的原则是:⑴公正原则。⑵受益原则。⑶系统原则。⑷权变权责。⑸优化原则。

10、公共政策的评估障碍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⑴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⑵政策效果的多样性。⑶政策资源的阻滞性。⑷政策问题的复杂性。

11、分析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相关因素。

答:⑴政治因素分析。①表现在政策的特性上;②政治体制影响政策的执行;③社会利益格局影响政策的执行。⑵行政因素分析。①政策执行机构。②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③政策执行的资源。⑶沟通因素分析。理解政策内容会影响到执行的效果。因此首先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使人们了解某项政策的意图,其次做好政策解释工作。

12、构成公共组织的基本要素。

答:⑴组织人员。⑵物质因素。⑶组织目标。⑷职能范围。⑸机构设臵。⑹职位设臵。⑺权责分配。⑻规章制度。

13、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研究表明,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在某一特定规模的行政组织内呈反比关系。管理层次多,则每一层行政机构的管理幅度就窄;反之,管理层次少,则每一行政机构的管理幅度就宽。

14、决定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的主要因素有。

答:⑴行政组织工作任务的性质制约着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⑵要视工作种类的接近程度而定。⑶要看行政组织成员的知识水平和思想水平。⑷领导者的水平和能力直接制约着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

15、简述公共组织设计的基本含义和原则。

答:公共组织的设计是指根据一定的理论和原则对公共组织结构及其功能进行设计的过程。通过组织设计使公共组织的各个要素合理配臵、有机结合、协调运行、从而达到提高组织效率的目的。原则:⑴职能的目标原则;⑵完整统一原则;⑶精干效能原则;⑷法制原则;⑸职、权、责一致原则;⑹人本原则。

16、简述公共组织变革的一般过程。

答:⑴变革需求的认知。⑵组织现状的诊断。⑶变革目标和方案的确立。⑷变革方案的实施。

17、简述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

答:⑴人力资源的获取。⑵人力资源的发展。⑶人力资源的激励。⑷人力资源的维持。⑸人力资源的研究。

18、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答:⑴功绩主义的精神。⑵法治主义的精神。⑶人本主义的精神。⑷市场主义的精神。⑸分权主义的精神。

19、简述公共财政的职能。

答:⑴资源配臵职能。⑵调节收入分配职能。⑶稳定经济职能。

20、简述国家预算的原则。

答:⑴完整性原则。⑵统一性原则。⑶可靠性原则。⑷公开性原则。⑸年度性原则。

21、简释公民知情权的基本含义和政府信息公开的意义。

答:公民知情权也可称了解权和知悉权,其基本含义是公民有权知道他应该知道的事情。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对政府工作、政府有关活动进行了解和获得相关资料的权利。信息公开意义:⑴保证政府决策公正,遏制行政腐败。⑵促进公民参与行政,保障公民知情权。⑶简化行政动作环节,提高服务质量。

22、简述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答:⑴政府决策信息。⑵服务信息。⑶反馈信息。⑷政府间交流信息。还包括: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有关的决策、计划、预算、组织、指导、培训等活动。

23、简述绩效管理的特点?

答:⑴讲究结果导向。⑵注重组织绩效。⑶重视动态管理。⑷强调战略管理。⑸关注系统管理。

24、简述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标准。

答:⑴经济。其一,经济标准强调投入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其二,经济标准并不关注服务的品质问题,它关心的是投入和成本,以及如何使投入做最经济的利用。⑵效率。关心的是我们如何在可供利用的资源条件下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⑶效果。效果是衡量公共服务的一个重要标准。⑷公平。坚持公平这一标准对公共管理无疑具有重要价值。⑸责任。尤其是政府在获得人民直接或间接授权的同时,也就承担了相应的责任。

25、电子政务的应用领域包括哪些方面?

答:⑴政府为社会提供的应用服务及信息发布。⑵政府部门之间的应用。⑶政府部门内部的各类应用系统。

⑷涉及政府部门内部的各类核心数据的应用系统。

26、以用户满意原则评估公共部门的绩效,需要公共部门如何去做?

答:首先,必须明确公共管理的具体服务对象,即明确用户的含义。其次,要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结构。再次,要建立与用户之间的长期互动关系。

27、如何评估公共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

答:⑴税负水平。⑵受益程度。⑶投诉申诉。⑷工作效率。

28、公共管理责任的行政控制机制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公共管理责任的行政控制机制是指公共组织本身所具有的维持行政责任的方式。具体来说,行政控制机制表现为行政监督权、行政监察、审计、行政复议等职能的发挥。

29、简述公共管理伦理的内容。

答:⑴公共管理理想。⑵公共管理态度。⑶公共管理义务。⑷公共管理技能。⑸公共管理纪律。⑹公共管理良心。

30、如何进行公共管理伦理的建设?

答:公共管理伦理的建设首先要通过公共管理伦理的立法,其次通过建立专门的伦理道德管理机构,进行伦理道德训练,提升伦理道德基础途径进行管理。

31、简述公共管理伦理的含义。

答:公共管理伦理是指公共管理过程中被人们共同认可的价值准则,这些准则不受不同文化因素的影响,表现为尊重、诚信、公正、廉洁、负责、民主、程序正当等价值取向,这些价值取向是公共管理职业特点所要求的。

32、简述公共管理的责任机制。

答:⑴公共管理责任的行政控制机制。指公共本身所具有的维持行政责任的方式。⑵公共管理责任的立法控制机制。指通过制定法律维持管理责任的方式。⑶公共管理责任的司法控制机制。当公共管理者的行为违法时,为保护人民的法律权益,要通过司法途径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

33.简述学习和研究公共管理学的重要意义。

答:学习和研究公共管理学的重要意义主要有:一是有助于把握市场与政府在资源配臵过程中的适当平衡,

二是有助于推动政治体制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进程,三是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四是有助于提高公共管理人员的理论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34.简述现阶段我国的公共管理环境。

答:国际方面,目前我国正处在政界政治的多极化时代,和平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对话是解决各种争端的主要途径,对抗越来越不得人心。世界经济全球化越来越显著,各国经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谁也离不开谁;国内环境方面,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从事公共管理必须立足于这一基本国情,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地解决所面临的一系列公共问题。

35.简述市场失灵的表现。

答:一是公共产品的提供,二是市场经济的垄断,三是市场经济的外部性,四是市场波动与经济的不稳定性,五是市场条件下收入的不平等。

36.简述市场经济中政府的基本职能。

答:一是提供经济运行的基础框架,二是提供各种公共商品和服务,三是协调和解决团体冲突,四是维护竞争,五是保护自然资源,六是为个人提供获得商品和服务的最低条件,七是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37.简述转换政府角色的主要途径。

答:一是要转变政府职能;二是要明确政府权能的边界;三是要鼓励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订;四是要借鉴新公共管理的理念,重朔政府形象,要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将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引入政府管理,健全市场机制和社会组织。

38.简述非政府公共部门的特征。

答:非公共部门的特征:非政府公共部门具有非营利性、民间性和自治性、正式性、志愿性、非政治性以及非宗教性等六大特征。

39.简述非政府公共部门的职能优势。

答:非政府公共部门的职能优势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创新能力强,二是弥补?公正的遗憾?,三是风险承受能力强,四是便于社会沟通,五是适应性和灵活性强。

40.简述公共政策的特点。

答:一是公共性;二是政治性;三是合法性;四是民主性;五是强制性;六是层次性。除此之外,公共政策还有公平性、稳定性、可选择性、功能的多样性等特点。

41.简述政策评估应注意的问题。

答:一是要注意评估的目的和态度;二是要注意选择评估的参与者,应选择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人员来参与评估;三是要注意对政策外在作用的评估;四是要重视发展和应用灰色评估技术。

42.简述战略规划的过程。

答:(1)形成初步共识(2)确立组织的使命(3)进行环境分析(4)确定组织的战略议题(5)提出备选战略(6)作出战略选择

43.简述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形势。

答:(1)挑战:①应对人才竞争的压力明显加大②调整人才结构的任务更加紧迫③人才素质的不适应进一步加剧④现行人事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2)机遇:①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转变人事人才管理的观念②有利于加快我国人才资源配臵的市场化进程③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水平④有利于扩大中外人才智力的国家交流与合作。

44.简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共部门生产力的关系。

答: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是影响公共部门生产力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公共部门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不断开发是公共部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四是公共部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要以人为本。

45.简述公共财政管理的任务。

答:我国公共财政管理的任务主要有:一是筹集财政收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二是合理分配财政资金,三是协调平衡,四是审计监督和检查。

46.简述公共财政理论对我国公共财政改革的启示。

答:一、公共财政要求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二、公共财政是为市场提供公共产品的财政;三、公共财政是弥补市场失效的财政;四、公共财政的分配规模应由市场来决定;五、公共财政具有非营利性;六、公共财政是由公共对之规范决定和制约的财政。

47.简述电子化政府的作用。

答:拓展政府服务空间,优化政府服务手段。扩大公民参政通道,更新参政技术手段。提高政府运作透明度,促进公共管理公开。提高政府的决策水平和政府整体工作水平,促进政府改革。

48.简述绩效评估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答:绩效评估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利于正确地选择公共行政目标;二是有利于明确公共部门的责任提高公共部门的绩效;三是有利于改善公共部门的形象,推动公共部门建立起与社会之间的良性关系;四是有利于强化激励机制,推动资源的有效配臵。

49.简述公共管理绩效评估的基本步骤。

答:公共管理绩效评估的基本步骤是:1、确定要评估的对象;2、确定预期绩效目标;3、收集评估信息资料;4、确定衡量标准或指标;5、实施评估并编制评估报告。

50.简述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的途径。

答: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的途径主要是:首先,要加强公共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其次,要强调公共管理的伦理立法;第三,要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力度;第四,要加强社会各领域的伦理道德建设。

51.简述西方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理念。

答:一、强调政府的职能是掌舵而不是划桨;二、强调政府的权力分散化;三、重视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技术的引进;四、强调公共服务要以顾客为导向;五、重视公共管理的结果与产出;六、重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52.简述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理念。

答: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理念是公民本位、社会本位。(1)在组织目标方面,有政府以社会控制为要务转变为公共服务为要务;2)在目标决策方面,有机关和专家决定,转变为由民众希望和合法期待来决定;3)在评价参数方面,由对特定?功能?、?权威?、?结构?的服从,转变为对?使命?、?顾客?、?成果?的认同。4)在施政过程方面,有一味强调按章办事转变为考虑民众的具体情况。5)在领导方式方面,有独断专横式管理转变为民众参与式。

53.简述什么是公共政策的合法化。

答:公共政策的合法化包括政策的合法性和政策的法律化两个层次的问题。政策的合法性要解决的是政策的制定程序及内容要符合宪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政策的制定必须符合法定程序,没有程序的保证,政策就可能成为极少数人的个体行为,使政策失去民意。除程序合法外,政策的内容也要合法,即要符合现行这个政治法律结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政策的法律化要解决的是政策立法问题。

54.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因素有哪些?

答:(1)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对政策执行的影响首先表现在政策的特性上。其次,政治体制影响政策的执行。政治体制主要表现于权力分配形式、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等方面。第三,社会利益格局影响政策的执行。

(2)行政因素。行政因素主要包括:政策执行机构、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和政策执行所需的各种资源等。

(3)沟通因素。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对政策内容的理解到执行的效果。理解的程度受制于对政策的知晓范围和接受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有效地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55.简要说明什么是电子政务?

答:电子政务是指政府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转移到网络上运做和完成,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的制约,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工作效率,为社会提供优质的管理和服务。主要包括:(1)政府从网上获取信息,推及网络信息化;(2)加强政府的信息服务,在网上设有政府自己的网

站和主页,向公众提供可能的信息服务,实现政务公开;(3)建立网上服务系统,使政务在网上与公众互动处理,即?电子政务?;(4)将电子商业用于政府,即?政府采购电子化?。

56.简述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标准。

答:绩效评估的标准主要有经济标准,主要是指投入与成本之间的关系描述;效率标准,即指投入与产出之比,费用与效用之比等。效果标准,通常是指那些难以量化的公共服务实现目标的程度。公平标准主要指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时所应体现的平等性等。责任标准是指政府的一切公共管理行为,都必须符合公民的意志、利益和需求,都必须对公民程度责任。

57.简述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和作用。

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是非政府性、公益性(也可称非营利性,是指其组织的宗旨是为社会提供公共的专业的服务,而不是经营性的以营利为目的)、正规性和专门性。由于非政府公共组织沟通了政府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架起了政府与社会之间联系的桥梁与纽带,因此非政府公共组织发挥着广泛性、针对性和中介性的作用。

六、论述题

1.试论述私人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区别。

答:私人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两者的管理目标不同。公共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公共福祉和公共利益,不以营利为目的。而私人管理的目标就是为了营利,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二是两者的资源基础不同。公共管理的资源来自全社会所有公民的共同财富――国家税收。而私人管理的资源是个人或组织的私有财产;三是责任机制不同。在私人组织中,权威的责任的划分是比较清楚的。而在公共管理实施的主体――政府和公共部门中的责任机制过于复杂,有时就不够清晰,需要强有力的监督;四是人事管理制度不同。公共部门的人事制度复杂得多,甚至有些僵化,而私人部门就简单许多,因此,也就更具效率;五是受政治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同。公共管理受政治环境的影响更大、更直接,具有明显的政治性。

2.试论述政府失灵的类型以及政府失灵对于转轨时期政府角色的转换的启示。

答:政府失灵的类型主要有:一是政府运行成本过高。活动由于在政府活动过程中缺乏价格的指引,使得政府活动的成本同其收益之间的联系中断,造成政府活动的成本不断升高,最终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导致政府失灵;二是公共政策的失效。公共政策是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基本手段,但由于公共政策制订的复杂性及受到利益集团的人为干扰,常会使公共政策偏离既定目标导致政策执行的无效率;三是政府的内部性问题。政府内部性是指政策组织为了内部管理需要而制定的指导、规制或评估机构运行和机构成员行为的标准。但常会由于不计成本而导致政策机构无限扩张,经费预算大量增长,伤害到普通公民的基本利益,致使政府失灵;四是政策组织的低效率。作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自然性垄断者,政策常常会导致其产品的过量需求和供给,导致政策办事效率低下;五是寻租。寻租是政府失灵的又一个基本类型,它是政府干预的副产品,其结果是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使政府政策失灵。政府失灵对于转轨时期政府角色的转换的启示:一是必须调试重视政府角色在市场经济中的有限性问题;二是必须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及时进行政府体制改革;三是必须在政府机构中引入竞争机制,用市场的力量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四是必须加强政府管理的法制化建设;五是必须从根本上消除寻租和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3. 试论述我国非政府公共部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答:问题:一是独立性不够。我国的非政府公共部门大多是从政府职能部门转变过来的,它们在观念、组织、职能、活动方式、管理体制等各个方面都严重依赖政府,因此,独立性很不够,几乎是政府的附庸;二是资源不足。在我国,非政府公共部门的资源大多来源于政府提供的经费,有相当多的非政府公共部门资金严重不足,甚至难以为继,只好以营利来补充经费,改变了性质;三是人才不足。由于资金不足,造成非公共部门吸引不了高层次人才,造成人才严重缺乏,从而影响了非政府公共部门的创新能力和扩张能力等;四是法制不健全。目前,我国对非政府公共部门的管理还没有形成十分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致使非政府公共部门的建立及其活动缺乏必要的法律约束和保护,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非政府公共部门的发展。对策:一是要理顺非政府公共部门和政府之间的关系。这是充分发挥非政府公共部门自主性和自治性的关键,要真正使非政府公共部门从政府中脱离出来,并独立发展,必须理顺二者之间的关系,由官办转为民

办,使非政府公共部门真正自主地开展活动,并监督政府的某些行为;二是要营造良好的筹资环境。要从政府支持和争取各方资助这两个方面扩大资金来源,保障非政府公共部门所需运作资金;三是要加快现有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四是要加快有关非政府公共部门的法律、法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非政府公共部门得大力发展。

4.试论述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及解决对策。

答:问题和困难:一是公共管理者任期的短期性不利于战略目标的实现,二是战略目标设定过程中的广泛参与模糊了组织目标,三是战略制定者与实施者的分离容易使得战略实施偏离战略目标,四是公私部门之间的差异性使得战略管理的绩效受到影响,五是定量分析的准确性与政治性的不确定性相矛盾,六是公共部门的管理过程过于呆板弱化了自己的环境适应性,七是预算约束以及短期观念使得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者的工作难以得到认可。解决:一是要树立长远观念,确立战略思维,二是重视组织长期目标的设计,三是强调整合的管理途径,四是要重视战略规划与战略实施的有效结合,五是要重视战略实施的结果。

5.试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

答:一是管理理念不同:传统的人事管理注重以事为中心,将组织中的工作人员看成是被动的工具。他们的存在无非是满足组织工作的需要,与组织工作相比较,人的地位是附属性的,并且视人为成本,把人看作是一种固定性的生产?耗材?,忽视了人的可开发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人力资源管理则以人为中心,将组织中的人作为组织发展的主体,重视采用各种激励手段调动人的积极,把人看作是可开发的人力资本,是一种最宝贵的资源,一种具有可持续性的、能够创造价值的战略资源。这是二者之间最基本的差异;二是管理内容不同:传统的人事管理的内容比较简单,主要从事录用、奖惩、核发工资等管理活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内容不仅包括传统人事管理的基本内容,而且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要求,增加了许多新内容,如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预测、规划、开发、人力资本和公共生产力的研究、绩效评估等;三是管理模式不同:传统人事管理将所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统称为?国家干部?,实行大一统的管理模式;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实行的是分类管理,根据各类人才的性质和人事的职责,分为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等,并实行不同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使管理的科学性程序进一步增强,效率进一步提高;四是管理方法不同:传统人事管理是强制性、被动性的管理,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以硬性控制为主,主要靠纪律和监督来管理;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则在经验管理的基础上引入了许多科学的管理方法,实行的是主动性、开发性、有预见性的管理方式,既注重管理的科学性又注重管理的艺术性;五是管理部门的地位不同:传统人事管理把人事部门看作是非生产、非效益部门,地位较低;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则发展成为在整个组织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的部门,它除了处理具体的人事事务之外,还具有协调管理系统、为组织提供决策等功能。许多人力资源的管理者们不仅能进入高层领导,而且还成为核心人员,倍受重视。

6.试述我国推行电子化政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答:(一)从人的方面来看:1.对电子化政府建设认识不足,缺少心理和理论上的准备2.国家对电子化政府建设缺乏统一、明确的指导3.人员素质问题

(二)从客观环境、制度及技术等方面来看:1.数字鸿沟问题:数字鸿沟问题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人们对网络的认识和利用存在很大差异。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存在数字鸿沟问题如在美国,有60%以上的网络用户是年收入超过7.5万美元的家庭;在英国,高收入家庭接入互联网的比例是50%,而那些低收入家庭接入互联网的比例只有3%;另外一部分人则因对因特网不甚了解而对此不屑一顾,避而远之,也有一些人甚至由于各种原因而始终对因特网怀着敌意。在中国,数字鸿沟问题较为明显据有关方面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城镇家庭拥有电脑的数量约为20%,接入互联网的只有10%左右,农村绝大多数人口不知互联网为何物,更谈不上拥有电脑或上网。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力推进电子化政府,其效果可想而知

2.安全与保密问题:政府在提供电子化服务时,网络的安全与保密问题是大多数专家公认的问题。安全和保密问题主要包括:如何运用密码技术进行身份认证,而不被他人窃取;开发计算机防病毒技术和计算机安全技术,防止不法分子随意篡改数据造成公众误解和恐慌。如何确保政府网站和各业务系统安全运行,

包括安全检测运行安全、信息安全、计算机安全、人员管理、计算机网络管理以及网络公共秩序安全以及电子化政府相适应的电子安全技术,包括用户身份的验证网络的安全、主机的安全、内容的安全、系统的安全、通讯线路的安全等

3.网站建设合理投入与提高信息技术水平问题:一些政府部门为了赶时髦、树形象,在资金不足、技术缺乏、人员素质欠缺的情况下,不惜一切地建立网站、注册域名、配备硬件设备,但网站建立起来之后,后续工作便无人问津,造成网站名存实亡,或者是缺乏适合于本部门的软件,造成设备常年闲臵。政府网站的建设是我国推行电子化政府的起点,要在因特网上真正建设一个内容丰富、服务快捷、实用性强的电子化政府,而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方面,网站的维护需要合理的投入,建好之后不再投入资金、人力和进行设备的更新改造,必然影响到网站的服务和利用质量。另一方面,提高信息技术水平仍是当务之急。其中一是要提高整个网络的技术服务质量和效率,二是要开发出适合于本部门的软件产品

4.信息资源的开发质量问题:我国政府掌握着80%的信息资源,但目前大多数政府网站上只有少量的信息内容,有价值的信息就更难找到这些网站大都只提供概况、单位简介、招商引资信息等资料,互动程度低,对电子邮件不能及时回复或较少回复。而且大部分网站没有内容检索,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成体系。目前,在各级政府网站上普遍存在数据不统一、更新慢、可信度低等问题。

5.数据的可信度和信息的时效性问题:如果数据不准确,必然给公众的利用带来不便,甚至会带来不良后果。尤其是信息的更新速度过于缓慢,根本无法保证让广大公众及时、准确地了解政府各部门的最新动向,如果政府网站发布的都是一些陈旧过时、索然无味的信息,社会公众必然对政府的网上服务失去信心,难以发挥电子化政府的作用

6.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保障:电子化政府健康、有序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完整、统一的法律和制度框架。在国外,为保障电子化政府发展,许多国家均制定并颁布了专门的法律、法规和行政命令这些法律对电子化政府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和规范的作用。我国在信息化法制建设方面比较缓慢,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虽出台了几个法规,但还远远不够。电子化政府建设需要法律和法规来保障,这一点在电子化政府建设过程中尤为重要。

7. 试述推进公共管理绩效评估的对策建议。

答:推进公共管理绩效评估的对策建议主要有:一、转变观念,建立民本主义的绩效观念:完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重要的是转变观念,树立公民取向的绩效观,即评估公共部门绩效的参照系是公民而不是公共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二、争取高层的支持和承诺,确保评估的合法有效:公共部门管理理念的变化和绩效评估的最初推行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高层领导人的支持;三、加强绩效评估立法工作,促使绩效评估的制度化、法制化:绩效评估,尤其是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不同于一般的研究活动,没有制度保障是很难进行下去的;四、建立多重绩效评估体制、制定灵活多样的绩效目标和绩效规划,确保绩效评估的准确性:为了保证绩效评估的准确,应该建立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多重评估体制;五、采用先进评估技术、培养评估人才,确保评估的科学化:采用先进的评估技术,特别是利用电子政府的新载体可以有效地改善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水平。

8.试述21世纪中国政府改革的战略选择。

答:21世纪中国政府改革的战略选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民为本,确立民主行政典范:民主行政并不反对追求有效率的行政,但同这种效率行政典范的理念和做法相比,它更是一种新的典范;

二、合理定位,塑造公共服务精神:在传统的体制下,政府更多的是扮演了生产者、监督者、控制者的角色,而为社会和民众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和角色却被淡化,有些政府部门和人员甚至于或多或少地忽略了为民服务的根本任务;

三、知彼知己,善用市场机制优势:众所周知,对于政府和市场优缺点的认识不足以及政府对社会经济的过度干预是导致中国社会经济的死乱循环、社会资源和财富浪费、?搭便车?和效率低下、官僚主义、寻租、政治腐败以及政府机构和人员膨胀的根本原因。

四、内外结合,实现社会共同治理: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政府所面临的挑战愈来愈大。

五、放松管制,激发企业经营活力:政企不分是中国传统体制下的政企关系的最大特点,它主要是指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对企业管的过多、过死,从而不利于科学投资体制的形成,容易造成责任不清和决策失误,使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作用难以发挥。

六、适度分权,优化公共资源配臵:现代社会发展的非均衡性、多元价值与利益的共存、民主政治的发展、社会变革的加速、信息的非对称等,使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较差的感知能力无法适应日益多变的公共管理环境;获取全部信息的能力无法满足现代决策对信息的渴求;地方政府动力机制的缺乏无法支持中央决策执行过程中对地方政府的严重依赖等。

七、弹性设计,提高组织适应能力:传统的政府机构设计缺乏弹性,适应性差;层级多,行政效率低下;机关规模缺乏标准,随意性大;部门关系不协调,内耗性高;权力过分集中,民主参与缺乏;官员对上级负责有余,对人民负责不足;监督机制不力,组织中权力扩张现象严重。

八、完善法治,更新政府治理模式:回顾中国20世纪的发展史即可知道,人治给中国的社会发展带来的教训尤其是?文革?给中国带来的政治动乱和政治悲剧是令人记忆深刻的。

9.论述政府失效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答:政府失效也称政府失灵,是指由于政府主体和机制等方面存在本质上的缺陷,而无法使资源配臵的效率达到最佳的情景。这一理论对人的假设,包括政府公务员,都是经济人假设。由此,这一理论认为在政治决策过程中,人的一切行为都可以看成是经济行为。政府行政过程中的目的肯定是增进公共利益的判断得到质疑。政府失效主要表现在公共政策的失效;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政府的内部性和政府的扩张性;政府腐败。

政府失效理论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1)单纯依靠市场和过多依靠政府干预都是行不通的,必须两者互相制约、协调,才能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2)必须明确界定政府管理的范围、权限,同时积极培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自身而不是靠政府去发挥作用。(3)在进行经济改革的同时也必须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经济体制的改革的顺利进行。(4)加强各项法律、法规的建设,使政府的决策过程和管理过程都能纳入正常的监督系统或机制之中。

10.结合实际谈谈转型时期我国政府的职能应如何转变。

转型期我国政府职能的转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改变管理理念,为全社会提供服务;(2)改革企业制度,实现政企分开;(3)加强法制建设,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体系;(4)实行宏观调控,稳定经济发展;(5)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工资效率。总体上讲,在转型时期我国政府工作应由全面转向适度;由微观转向宏观;由直接转型间接;由人治转向法治。

11.你是如何认识和理解公共组织变革的阻力及消除阻力的对策?

答:公共组织变革的阻力主要来自:(1)人们的认知,即人们对组织变革目的、机制和前景的理解和态度;(2)利益分配(3)变革所需付出的成本(4)组织的惰性(5)变革的不确定性。

消除公共组织变革阻力的基本对策是:(1)客观分析变革的动力与阻力(2)尽心设计变革方案,加强宣传力度(3)进行人事调整,做好组织保证;(4)提高普通工作人员对组织变革的参与程度(5)正确运用组织动力,消除对变革的抵制心理(6)强化革新行为(7)必要的折中妥协(8)提高领导者的自身素质,完善领导行为方式(9)妥善安臵因改革受到冲击的人员。

12.谈谈你对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精神的理解?

答: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精神表现为:(1)功绩主义的精神(2)法治主义的精神(3)人本主义的精神(4)?市场主义?的精(5)分权主义的精神(每项要有自己的解释)

13.谈谈你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认识和改进的建议。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对政府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缺少心理和理论上的准备。(2)国家对政府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明确的指导。(3)政府信息化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保障。(4)政府信息化建设与政府实际工作有分离。(5)网络安全问题。(6)信息资源的开发质量不高。(7)人员素质问题等。

改进建议:确立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体制,逐步推行信息主管制度;加强法制建设,制定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条例;调整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运行机制,引入市场机制,引入竞争招标、外包等模式;扩大非密信息开放,鼓励信息服务企业对政府信息资源进行商业开发和利用;强化技术培训,政府工作人员不定期接受系统的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实施政府信息工作,建设政府信息交换系统。

14.试分析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中效率至上所引发的种种问题并论述解决的对策。

答: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中效率至上所引发的种种问题:作为公共部门来讲,仅有效率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不考虑公共部门自身的特点和运行规律,极端地奉行效率至上的评估标准,必然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第一,效率至上使人们忽视了公共部门的核心价值。由公共部门的特点所决定的,公平与民主才是核心价值。第二,效率至上使人们专注于公共部门活动本身,而忽视了其活动的价值前提。在效率至上原则下,我们经常会发现公共部门花费了大量的资源所干的却是些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第三,效率至上使测评偏向投入活动而忽视其效果。第四,效率至上容易使人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

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的确要关注效率,但效率不宜作为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全局性、综合性和终极性的评价标准而处于至上地位。公共部门的公共特性对传统的效率至上提出了挑战,要求给予效率合理的定位。以上问题的解决对策:公共管理就其本质而言,不是管制而是服务。作为其服务对象的社会和公众自然成为公共部门环绕运行的中心,社会和公众的意愿与要求是公共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如果我们把那些公共服务的对象,即受公共政策或公共管理行为影响的人比拟为顾客或用户,那么只有当公共服务能满足其用户的需要并为用户所接受时,才是有绩效的。因而,评价公共部门绩效优劣,主要不是看它投入了多少资源,做了多少工作,而是考察它所做的工作在多大程度满足了社会和公众的需要,社会和公众对这种服务是否感到满意,这就揭示了政府绩效评估上的一种全新价值取向,即用户满意原则。以用户满意原则作为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最终尺度,不仅是民主政治本质宗旨使然,同时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公共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公共管理中倡导用户满意的理念,其目的在于改变传统上公共部门的权威心态和公共部门为尊的状况,从而为公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坚持以服务对象满意度测评公共管理活动的绩效,首先就必须明确公共管理的具体服务对象;其次,要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结构。第三,要建立与用户(公众)之间的长期互动关系。

15.如何形成非政府公共组织与政府组织的良性互动?

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精简政府机构,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合理局面;(2)改变非政府组织建立的方式,政府不应干预,而应强化服务意识和质量观念,由下而上的建立公共组织,并应形成社会动作、政府支持的环境,给予非政府公共组织良好的发展空间;(3)营造人民群众广泛参与解决社会问题的氛围,并逐渐形成社会机制。

16. 试分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公共政策执行理论模式的优缺点,并谈谈你认为更为恰当的政策执行模式。

答: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模式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保罗。萨巴蒂尔和丹尼尔。马兹曼尼安。这一模式的理论认为行政组织是集权的、层级的和金字塔形的,上下级之间是行政与命令的关系,上级负责政策制定,下级负责政策执行,这有利于政策的贯彻落实。但这一模式又表现出一些较大的缺失,表现在:(1)强调中央政府、决策官员在政策执行中的核心作用,容易忽视其他行为者的作用;(2)仅从决策者的目标出发,难以判定政策行为与其后果之间的因果关联;(3)忽视了基层政策执行人员与目标群体采取的各项策略;(4)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之间的区分有误导或毫无意义,因为化也不可能区分出一个独立的政策制定过程。自下而上的政策执行模式的代表人物是本尼。杰恩。此观点认为:应当给予基层官员或地方执行机构自主裁量权,使之能够适应复杂的政策情境;政策决策者应当为执行者提供一个自主空间,使其能够重新建构一个更能适应政策执行环境的政策执行过程。这一模式重视执行过程中机关组织间的互惠性与裁量权,重视彼此意见的沟通与交流,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它与自上而下的模式相比,则过多地重视了边陲而忽略了中心。

17.我国公共财政的框架应怎样构建?

答:自下而上的政策执行理论模式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杰恩,这一理论认为应当给予基层官员或地方执行机

构自主裁量权,使之能够适应复杂的政策环境;中央政策决定者的核心任务是基层官员或地方执行机关提供一个自主空间,使其能够重新建构一个更能适应政策执行环境的政策执行过程。其重视执行过程中机关组织间的互惠性和裁量权,重视彼此意见的沟通与交流,但与自上而下的模式相比则过多的重视边陲而忽略了中心。

18. 结合实际阐述如何完善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

答:完善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策略有:(1)强化公共部门的绩效意识,并促使组织成员参与绩效改进(改变政府垄断地位,将组织绩效和员工个人绩效相结合);(2)转变观念,建立民本主义的绩效观念(从公众的立场和角度来评估部门和个人的绩效);(3)绩效管理的制度化、法制化(完善政策和加强快立法);(4)制定灵活多样的绩效目标和绩效规则;(5)建立多重绩效评估体制(自我评估、上级评估、党组织和权力机关评估、专家评估、社会公众评估相结合);(6)建立全新的激励机制(重视精神激励,个人激励和团体激励,正面激励和负面激励,结果导向激励);(7)重视管理者的作用。

19. 你怎样理解公共管理伦理化的必然性?

答:在公共管理伦理中要坚持制度伦理的必要性是:1)公共管理过分追求科学化、技术化而忽视公共管理的伦理化,会导致公共管理的畸形化;2)公共管理的政治学解释和经济学解释在实践中也表现了明显的缺失;3)政府无法在政治和经济职能之间取得平衡,必须走公共管理伦理化的道路。

七、案例分析

一、《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5月29日)中规定:?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等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由中央有关部门规定杂费、书本费的‘一费制’收费制度。?

请依据公共政策的有关理论分析这一政策。

本题答题要点:1.本政策是国务院根据我国贫困地区教育的实际情况所制定的正确决策。2.以政策规划原则中受益原则为主要理论依据分析此案例。受益原则指政策规划要切合公民的实际,有具体的政策目标,使公民能够从中得到益处。3.本政策有明显的针对性,关注的是接受义务教育中的弱势群体,对推进我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具有重要意义。4.改变我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状况就是促进了我国整体普及义务教育工作的发展,因此本政策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二、省直机关招考公务员面试关引入公民旁听制度,这是贵州省人事系统推出的一项新举措,旨在增加公务员招考的透明度,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也使此项工作受到全面有效的监督。引入公民旁听制度的消息一经传出,即有上百人报名愿意旁听,本次参与旁听的代表经抽签产生后,还在网络上进行了公示,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59岁,最小的22岁,分别来自企业、机关、学校等单位。25 日的招考面试考场设在贵州师范大学,参考者达400多人。面试结束后,旁听代表还填写了意见表,他们表示对面试程序、纪律均比较满意。目前在我国公开招聘公务员已成为一项常规工作,许多政府在招聘工作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主要体现在面试的考核上,结合以上报道,谈谈你对这种改革措施的看法,以及对完善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议。

本题答题要点:1.阐明公开招考公务员的积极意义。如:打破了传统的行政命令式的用人机制,引入了竞争机制;体现了公平、公开、公正、自主、择优的原则;体现了个人和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体现了民主的精神,等等。2.引入公民旁听制度在招聘工作中的意义。3.阐述自己对完善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议。三.某县计划生育政策执行的失误

我国南方某县的计划生育工作多年来一直徘徊在全省倒数1—3名的位臵。 1998年,新一届领导班子走马上任,为了建立政绩,完成好上级政府下达的计划生育任务,甩掉计划生育的落后帽子,采取了一项新的政策措施,即对计划生育实行高额罚款。具体的罚款标准是:超生第二胎罚款2000元,超生第三胎罚款5000元,超生第四胎或更多罚款10000元。县政府希望通过这项措施的实施有效控制县里的生育数量。考虑到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艰巨性,为了解决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经费不足的问题,有效调动基层计划生育人员的工作热情,该政策还做出了罚款提成的相关规定,即罚款所得,村、镇两级各提成30%。这项政策实施两年多后,县政府调查后发现,根本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目标,超生问题仍然很严重。许多人宁愿交纳高额罚款也要生育第二胎和第三胎,有些没钱的家庭甚至举债生育也在所不惜。似乎有很多人都觉得,

交了罚款就等于购买到了计划外生育的指标,就具有了合理合法的权利,不少人甚至在未生育之前就预先把罚金交了上去。当然,这一方面是因为重男轻女、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等传统观念在当地群众思想中根深蒂固;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一些基层干部把超计划生育罚款作为了一种创收的途径,为了多来钱,对超生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甚至对超生予以暗中鼓励。根据上述案例结合所学公共政策的理论,分析公共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的原因,以及有效执行政策的对策。

本题答题要点:导致该项政策未能有效执行的因素主要有:(1)政策目标与执行措施相矛盾、相冲突,执行越有效,结果离目标越远。(2)执行政策的措施不合理,反映出政策问题构建的错误。如允许乡镇从罚款中提成,无疑会对基层干部起到一定的诱导作用,计划外生育给他们带来了实惠,他们怎么会积极制止这种行为。(3)政策执行者素质不高,受经济利益驱使,其所作所为与原政策目标背道而驰。(4)沟通不畅,政策对象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对政策目标缺乏认识和理解,而政策执行者宣传不够,解释工作不到位。等等。有效执行政策的对策:可针对上述问题阐述对策。

公共管理学复习资料

一、1.公共管理的含义: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的活动。

2.导致公共管理兴起的时代因素:

(1)政府规模的扩大和政府角色的膨胀以及社会对政府的不满

(2)经济因素与财政压力

(3)社会问题与政府不可治理性的增加

(4)新右派学说与保守主义政治意识形态的巨大影响

公共管理产生与发展的学科背景:从1887年美国行政学家威尔逊的《行政之研究》发表后,公共行政学便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亨利的观点:

第一阶段:政治与行政二分法(1900——1926)古德诺和怀特为代表;关注的是研究如何有效运用资源以执行政策。

第二阶段:行政原则(1927——1937)魏劳毕于1929年出版了《公共行政的原则》;

第三阶段:公共行政即政治学(1938 年开始)

第四阶段:公共行政即管理学(始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总之,公共行政即管理学的发展,形成了有管理无公共的窘境,完全忽略了公共管理所处的政治环境和公私管理之差异,由于大环境的差异,私人部门的知识、机能、概念和工具,在引入政府部门运用后便产生了格格不入甚至失灵的情形。

3.波兹曼(Bozeman)的观点,尽管研究公共管理的途径及理念有差异,但就概念的演进而言,大致可分为两种研究途径,即公共政策途径(The Public Policy Approach,简称P途径)以及企业管理途径( The Business Approach,简称B途径)。

4.新公共管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为了应对财政危机和政府的信任危机、效率危机,均开始了大规模的政府改革。这股改革浪潮,虽然被赋予了不同的称谓,但可以统称为?新公共管理?。这些国家所展现的具体行动,主要包括:

(1)企业管理技术的应用;(2)服务及顾客导向的强化;(3)公共行政体系内市场机制及竞争功能的引入.

其共同特征则是引进公共管理的理念、技术及模型。

新公共管理是以自利人(Self-interest)为假设,基于公共选择代理人理论及其交易成本理论,以传统的管理主义和新泰罗(泰勒)主义为基点而发展起来的,其核心点在于:强调经济价值的优先性、强调市场机能、强调大规模使用企业管理的哲学与技术、强调顾客导向的行政风格。

二、1.管理者的十大角色.(论述)

a.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

b.信息方面的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c.决策方面的角色:企业家,故障排除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公共管理者:受国家和公民委托,行使公权力,负责运用资源,达成政府施政目标的公职人员。

2.技能:指后天发展起来的、处理特定的人、事、物的能力。(填空)

技术性技能;人际关系技能;概念化技能;诊断技能;沟通技能;

3什么样的人才是有效的公共管理者?(问答)

(1) 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是一个良好的自我评估者;

(2)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不令人讨厌;

(3)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备理性的周全的政治观;

(4)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耐心;

(5)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多样化的工作经验;

(6)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以民众为导向;

(7)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善于分析与思考;

三、1.公共部门是指提供公共物品(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部门。其物品和服务的规模和多样性不是由消费者的直接意愿决定的,而是取决于政府的决策。(填空)

包括政府机构部门和公用事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等第三部门。

2.市场失灵(填空):因市场缺陷而引起的资源配臵的无效率。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市场机制无法将社会资源予以有效配臵;二是市场经济无法解决效率以外的非经济目标。

表现:1)、公共产品提供的缺失;2)、市场经济中的垄断;3)、市场经济的外部性;4)、市场波动与经济的不稳定性;5)、市场经济下的收入不平等

3.政府治理工具(名词):治理工具,又可称之为政策工具或政府工具,它是指政府将其实质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路径和机制,政策工具是政府治理的核心,没有政策工具,就无法实现政府的目标。

四、1.政策议程有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的议程,即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

2.社会问题进入政府议程的主要途径有如下几种:(陈振明p186-188)

政治领袖;政治组织;代议制;选举制;行政人员;利益集团;专家学者;公众;大众媒体;危机和突发事件

五、政策议程的建立与政策调整的原因:(案例)

1、外在提出模型

政策诉求由政府以外的个人或团体提出,

2、政治动员模型具有权威作用的政治领袖主动提出其政策意向,并使其进入政府议程。

3、内在提出模型

政策诉求源于政府机构内部的人员或部门,其扩散的对象仅限于体制内的相关团体和个人,扩散的目的是为了形成足够的压力以使决策者将问题列入政府议程。体制内运作是内在提出模型的主要特征。

政策调整的原因:

六、政策规划的原则(案例)

1. 信息完备原则

2. 系统协调原则

3. 科学预测原则

4. 客观原则(现实可行原则

5. 民主参与原则:政策规划中的民主原则首先就体现在政策是否能真正反映人民的要求和愿望,是否能最终使群众获得利益。其次要求政策能保障人民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中,享有同等的权利和利益分配。

再次是要重视发挥专家智囊团的作用。 6. 优化原则7、效益原则8、兼听原则

七、1.传统科层组织的特征:(论述)

(一)专门化;(二)专业化和职业化;(三)等级制;(四)规则化(五)纪律性(六)理性精神

2012年南大社保考研 陈振明 公共管理学笔记 导论 公共管理学的视野

《公共管理学》读书笔记 书名:公共管理学 作者:陈振明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这次读书笔记的内容是关于公共管理学的,说起来不是为了考试或者做研究的,一般人是不会看的,这也是 实话实说。管理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作为管理学在公共部门中的应用,其性质也应该是一样。但这个 “艺术”究竟是不是如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丰富多采,那就真 要打上一个问号了。 这本书拿在手上是相当厚的,随意一翻,就会发现这本 书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古 今中外可以说都有,尤其是不厌其烦的对公共管理学理论渊 源和一些工具、方法的论文 综述,实在让一些不好学之人彻底放弃。 某曾经看过公共管理学大师欧文·E·休斯的《公共管理导论》,外国人写书在很大程 度上文风较为随意,意在让所有普通大众(而不是仅限于研究者)都乐意去看,事例生 动多样,阐述观点通俗易懂。相反国内研究人员的著作较多晦涩难懂,文风“严谨”, 让人难以下咽。这点在很多领域的学科著作中都得到了“广泛”的体现。同样一本研究 著作,难道是国外学者书中内容少,学术价值低,而国内学者的书更有学术价值?答案 自不必明言。

在豆瓣上看到对本书的评论确实让某也有相同的共鸣。以上谈到了文风问题,同时,更为现实一点,从这本书作为考研的专业课本来看,无疑是本书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从深度、广度来看也是其他同类书少有的。但某还是认为阅读这本书,与阅读其他科研著作有很大不同。 本书涉及内容太多,每节甚至每个问题涉及的小点一般都有6、7条之多,想要全部一一死记硬背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应该的。其中一些概念定义多多,让人难以取舍,一些内容模模糊糊,似是而非,甚至编者自己也没有给出答案,让人无法把握。 虽然某之读书亦是乏善可陈,也不知真题考察之所在。但是无疑要分清主次,同时对于一些问题,要在理解本书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然后形成自己的一套回答方式。风清扬教导令狐冲无招胜有招,读这书便也是如此,在意不在形。只有自己事先有过思考和总结,知晓这些问题的关键才行,不然走上考场,书中知识无法转化为答题要点,岂不哀哉!即使勉强过关,复试面试教授一问,东扯西扯,往往数词可答,却回答啰嗦异常,如何能给导师好印象。 同样,类似于《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一书,以下是这本书的读书笔记。其中某认为次要的内容标注了了解,并提出了一些问题。当然只做参考,切莫迷信。楷体内容为解释说明之语。 导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 一、公共管理及其相关概念 (一)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与公共管理(public management)1、“行政”与“管理”的区别 (1)从词源上看,“行政”是“为……服务”,“管理”是“控制或获得结构”。(Owen) (2)“行政”指遵从指示和服务;“管理”指获得结果以及为获得结果所负的个人责任。 2、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概念

公共管理学作业homework答案

《公共管理学》homework(1) 一、名词解释 1.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是指公公组织为解决公共问题,追求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有效地实行与监督等,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公共秩序,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2.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是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政治决策机制如何运作的理论。 3. 公共管理协调指协商、调整公共组织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之间和系统内部的各种关系,使之权责清晰,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有效地实现公共管理目标和提高整体效能的行为。 4. 公共管理监督是指依法对政府和公共事业组织等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监察和督导活动。 二、单项选择 1.1926年在美国出版两本权威的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研究导论》《公共行政学原理》的两位学者分别是( B ) 25 A.泰勒和法约尔 B.怀特和威洛比 C.威尔逊和古德诺 D.马克斯?韦伯和赫伯特?西蒙 2.公共选择理论理论对政府的本质和行为的基本假设是( B)

A.社会人 B.经济人 C.自动人 D.复杂人 3.大萧条以后,为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的经济理论是( A ) A.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理论 B.新自由主义取消政府干预理论 C.亚当?斯密的“小政府”理论 D.古典经济学派的限制政府干预理论 4. 最早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文官制度的国家是( A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5. 18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________,在他著名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中对政府财政的管理范围和职能进行了限定。( C ) A.威廉?配第 B.马歇尔

公共管理学2011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2011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公共管理的特征 P4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和其他会组织及公民为推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通过观念和手段的不断创新,对日益复杂的公共事务及组织自身进行管理和优化的活动。其特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性 ①利益取向的公共性。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公共组织以其所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去推进、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将公共利益放在突出位置。强化公共利益的重要性是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的本质区别所在。 ②公共参与性。随着政治民主的发展,公民社会开始逐渐成长起来,社会组织及公民的权利意识、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不断增强,为了更好的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他们越来越多地要求参与到公共管理之中。使得政府在公共管理过程中不再是唯一的主体,而是还包括政府之外的其他公共组织、私人组织以及公民。 2、效能性 与传统公共行政关注管理过程和管理程序相比,公共管更多地将视线放在了结果的取得上,强调投

入要素和实际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因而,公共管理提倡效能建设,在管理目标上追求包括经济、效率和效果在内的多元价值的有机统一。 3、回应性 公共管理过程可以说也是一个与社会互动的过程,这是公共部门以人为本、重视公众利益的具体体现。对政府组织而言,它不再是传统公共行政中的封闭体系,而是具有高度开放特征的开放体系。政府既要提供有效的制度平台和渠道,让公众能及时地向政府反映问题,同时政府也要对公众的需要作出反馈。 4、管理手段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公共管理非常注重管理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和创新,这是由管理对象的复杂性决定的。一方面,由于公共管理过程中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的出现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另一方面,公共组织要实现自身的优化管理,也要不断开发新的技术和手段。 5、法治性 法治在公共管理中体现为严格遵守规则的精神。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之间要实行对社会事务的合作共识,只能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之上。如果缺少

公共管理学期末复习春

公共管理学期末复习 2018年春季 5. 在 70 年代末的美国大学中,几乎同时出现了两种明显不通的公共管理途径,其中的 种 是 来 自 于 公 共 政 策 学 院 的 “ 政 策 途 径 ” , 被 成 为 __________ 。 ) A. B 途径 B. P 途径 C. S 途径 D.T 途径 6.对官僚制度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论证,并 促成公共行政学体系建立的是 ________ 。 () A. 法约尔 B. 赫伯特 ?西蒙 C. 泰勒 D. 马克斯 ?韦伯 7.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自由放任时期认为国家充当的是一个 __________ 角色。 ( ) A. 全知全能政府 B. “守夜人”和“警察” C. 服务型政府 D. 懒汉 8. 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 _______ ,在他著名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中对政府财政 的管理范围和职能进行了限定。 ( ) A. 威廉 ?配第 B. 马歇尔 C. 亚当 ?斯密 D. 洛克 9. 代 理 理 论 的认为 ) A. 政府是以利益集团实现公共利益 B. 政府主要是为消费者提供公共物品 C. 选民与政治家的关系也是委托代理关系 D. 政府是理性选择人,通过理性选择实现公共利益 10. 美国管理大师麦克尔 ?哈默博士在工程再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 _______ 。 ( ) A. 政府失灵 B. 市场转变 C. 政府改革 D. 政府再造 、单项选择题 1 . 认 为 政 ) A.新公共服务理 论 C. 治理理论 2 应该起 舵而不是划 桨作用 的是 B. D. 属于 新公共管理理论 公共产品理论 营利组 ) A . 3. 立法机关 美国公共行政学创始人伍德罗 传统公共 .行业协会 ?威尔逊 在 行 C .行政机关 1887 年发表的 政时期 .法院 _____ ,通常被认为是进 ) A C. 4. A . 《行政之研究》 B. 公共行政学研究导论》 ________ 认为公共政策执行的本质是政策组织作用的结果。 组织理论学派 B .行动学派 管理主义学派 D .公共选择学派 D. 《公共行政原 理》

公共管理系列教材: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系列教材:公共管理学篇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4本):公共管理学 党秀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 丁煌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陈振明 出版社:人民大学公共管理伦理学 张康之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公共危机管理 王宏伟编著 出版社:人民大学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卓越主编 出版社:人民大学 公共项目管理与评估 朱彬齐中英朱彬齐中英 出版社:武汉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公共政策与经济分析 张昕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行政法学概论 胡锦光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及案例教程陈天祥编著 出版社:人民大学 公共政策分析 陈振明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公共冲突管理常健等公共行政导论(第五版)[美]杰伊·M·沙夫里茨公共部门经济学(修订版)高培勇崔军编著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公共管理伦理学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及案例教程 行政法学概论 篇二:公共管理学课程教材及阅读书目 公共管理学课程教材及阅读书目 篇三:经典教案系列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

读书笔记 书名:《公共行政的精神》 乔治·弗雷德里克森(美) 第一部分:关于本书 本书从公共行政的本源——“公共性”谈起,对涉及公共行政领域的公正、公平、公民精神、自由裁量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指出当代公共行政在动荡的变革环境下,必须在政治、价值与伦理方面进行恰当的定位,从而构建公共行政官员所应遵循的价值规范与伦理准则,保证建立现代民主政府和政府治理的有效性。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作者在本书最后提出的公共行政八原则,值得每一位研究公共行政的专家、学者以及对公共行政感兴趣的读者加以研读与思考。第二部分:关于作者乔治·弗雷德里克森1987年起出任堪萨斯大学埃德温·斯滕尼特聘教授之职,此前,就任切尼和斯波卡尼的东华盛顿大学校长十年,同时任密苏里在学公共与社区服务学院院长,印第安纳大学公共与环境事务学院副院长。他曾经在马里兰在学、南加州大学、锡拉兵兹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任教。 弗雷德里克森是《公共行政理论与研究》杂志的主编,曾任美国行政学会会长。1990年获美国公共行政学会和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学院全美联合会共同颁发的特别研究奖。

公共管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试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的最终目标为(A ) 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的最大化 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的最大化 C.追求社会公平 D.追求公众的满意度 2、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的本质特征为( D ) A.计划性 B.单一性 C.效率性 D.公共性 3、公共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基础为( C ) A.公共性和私人利益 B.效率性和私人利益 C.公共性和公共利益 D.效率性和公共利益 4、有效的政府组织应该认识到,公共性的起点是( A ) A.公民 B.政府 C.企业 D.政党 5、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 C ) A.17世纪末18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末21世

纪初 6、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 D ) 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7、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的标志为( A ) A.《行政学之研究》的发表 B.《经济与社会》的发表 C.《行政学导论》的发表 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 8、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的直接动因为(C ) A.经济的发展 B.政治的推动 C.公共部门的改革 D.私人部门的改革 9、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为(A ) A.公共行政范式 B.新公共管理范式 C.公共服务范式 D.公共责任范式 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的是(A ) A.威尔逊 B.韦伯 C.杰弗逊 D.怀特 11、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学科基础之一官房学后来逐步演变

公共管理学复习题

公共管理学复习题 第一章导论 1、什么是公共治理? 公共治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治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 2、简述公共治理的性质。 1.公共治理承认政府部门的正当性; 2.公共治理强调政府对社会治理的要紧责任; 3.公共治理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以及在处理社会及经济咨询题中的责任共负; 4.公共治理强调多元价值 5.公共治理强调政府绩效的重要性; 6.公共治理重视法律、制度,更关注治理战略、治理方法; 7.公共治理以公共的福祉和公共利益为目标; 8.公共治理将公共行政视为一种职业,而公共治理者视为职业的实践者。 3、简述公共治理的构成要素、原则与目标。 公共治理的构成要素:公共治理的主体:各级政府;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公共治理的客体:政治事务;经济事务;社会事务;公共治理的环境:经济体制形状;政治体制形状;社会体制形状 公共治理的原则:人本性原则;服务性原则;均衡性原则;效能性原则 公共治理的目标:治理目标具有两重内容,一是预期结果;二是达到这一预期结果所应采取的治理措施。 4、简述公共治理进展的时代背景。(★参见课件) (1)政府规模的扩大和政府角色的膨胀以及社会对政府的不满(2)经济因素与财政压力(3)社会咨询题与政府不可治理性的增加(4)新右派学讲与保守主义政治意识形状的庞大阻碍 5、简述公共治理的研究途径。波兹曼:公共政策途径;企业治理途径 6、公共治理的特质以及与私人部门治理的区别有哪些?政治权威与经济权威;多元制衡与自主性;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法的支配与意思自治;政府与市场;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 7、简述胡德对新公共治理的归纳。

公共管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答案--多选

多选 1.1993年,我国政府启动“三金”工程,即(BDE)B.金桥工程D.金关工程E.金卡工程 2.1997年9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向联合国大会提交的报告中提出,影响全球未来发展的五大因素是冷战结束后全球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重组、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BCE)。B.信息技术革命 C.生态环境的保护 E.非政府组织的兴起 A 1.按照国家职能划分,公共财政包括(ABCDE)。 C 1.传统公共行政范式的理论基础是(B.威尔逊的政治与行政相分离的二分法理论C.韦伯的理性官僚体制理论) 2.传统的公共行政时期主要的特点是(ABCDE)。 D 1.电子政务的管理模块应包含(ACD)A.政府部门办公业务综合管理模块 C.各级政府办公业务管理模块 D.面向社会和公众的综合服务模块F 1.非营利组织的特征包括 (ABCDE)。 2.非营利组织区别于政府组 织的主要特征是(AB)。A.民 间性B.志愿性 3.非营利组织在国外又称为 (ABCE)A.第三部门B.公民社 会C.非政府公共组织E.非营 利组织 4.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动因包 括(ABCDE)。 5.福利国家兴起的原因 (ABCDE)。 G 1.工作分析的步骤包括确定 工作分析的用途、收集与工作 有关的背景信息,以及(BCE)。 B.同承担工作的人共同审查 所收集到的工作信息 C.收集 工作分析的信息 E.选择有代 表性的工作进行分析 2.公共财政管理的目的 (ABD)。A.总体性目标B.一般 性目标D.地方目标 3.公共财政管理的总体性目 标包括(ABE)。A. 效率目标 B. 公平目标E. 稳定目标 4.公共管理监督的手段和方 式包括(ABCDE)等。 5.公共管理具有的基本特征 是(ABCDE)。A.公共性B.管理 性C.公众性D.公开性E.非营 利性 6.公共管理伦理可以分为 (ABDE)层次。A.公共管理者 职业伦理B.政治管理伦理D. 政府公共事务管理伦理 E.社 会公共服务伦理 7.公共管理伦理与责任控制 机制包括(ABCD)A.行政控制 B.立法控制 C.司法控制 D.社 会控制 8.公共管理外部监督体系包 括(ACE)等。A.权力机关监 督C.政党监督E.司法监督 9.公共管理协调的类型包括 (BCD)。B.对人的协调和对事 的协调 C.内部协调与外部协 调 D.认识性协调和利益性协 调 10.公共管理协调的原则 (ACDE)。A.整体原则C.自 觉原则D.动态原则E.周密 原则 11.公共管理协调的作用可以 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BCD)。 B.协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 增强公共组织系统的适应力 和创新力。C.协调内部纵横向 的关系以增强公共管理系统 的协作力和整合力。D.协调内 外部、纵横向的人际关系以增 强公共估值的凝聚力和驱动 力。 12.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的本 质区别体现在(ABCDE)。 13.公共管理责任表现为 (BD)。B.与特定公共组织或 公共管理者的角色相关的、由 其职位所带的任务 D.他们未 履行的义务所承担的后果 14.公共管理执行的手段 (BCDE )。B.行政手段C.法 律手段D.经济手段E.思想教 育手段 15.公共管理执行的特点包括 (ABCE)。A.从属性B.经常性 C.层次性E.灵活性 16.公共管理执行的原则包括 (ABCDE)等。 17.公共管理执行的作用是 (BDE)。B.公共管理执行是公 共管理的中心 D.公共管理执 行是公共管理过程中的重要

推荐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必读的行管著作

推荐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必读的行管著作(一)基础理论经典 1 、泰罗:《科学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年版 2 、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年版 3 、西蒙:《管理行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 4 年版 4、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5、F·J·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6、詹姆斯·Q·威尔逊:《美国官僚政治——政府机构的行为及其动因》,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版 7、戴维·H·罗森布鲁姆:《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R·J·斯蒂尔曼编著、李方等译:《公共行政学》(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 9、R·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沙夫里茨和海德:《公共行政学经典》(英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二)基础理论前沿 1 、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2 、巴泽尔:《突破官僚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 3 年1 月出版 3 、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4 年版

4 、V ·登哈特和R·登哈特:《新公共服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 、简·莱恩:《新公共管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出版社 6、弗里德利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 、奥斯本和盖布勒:《改革政丶府》。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 8 、亨廷顿:《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年 9 、罗西瑙:《没有政丶府的治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版本 10、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年。 11、拉塞尔·M·林登:《无缝隙政丶府:公共部门再造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12、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三)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 1、简·莱恩:《新公共管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2、帕特里克·敦利威:《民丶主、官僚制与公共选择-政治科学中的经济学阐释》,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3、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诺曼·弗林《公共部门管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5、B.G. 彼得斯:《政丶府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新思维—西方国家行政改革述评》,国家行政学院出版1998 6、B.G. 彼得斯:《政丶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第一版 7、欧文·休斯著《公共管理导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 8、查尔斯·J·福克斯, 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1

公共管理学作业答案

公共管理学作业1 一、简答题 1、简述公共管理模式得基本特征 (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重在公共利益上。 (2)政府组织与其她公共组织相统一,重在政府组织上。 (3)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相统一,重在问题解决上。 (4)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统一,重在结果管理上。 (5)管理所追求得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重在公平上。 (6)公共组织得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统一,重在外部管理上。 (7)服务管理与管制管理相统一,重在服务上。 (8)管理制度与技术相统一,重在制度创新上。 2、简要说明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得主要职能。 第一,建立并维护社会与市场秩序。 第二,提供公共物品及基础服务。 第三,调控宏观经济并保持稳定。 第四,进行收入与财产得再分配。 第五,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 3、非政府公共组织得基本特征与作用就是什么? 非政府公共组织得基本特征就是(1)非政府性(2)公益性(3)正规性(4)专门性(5)志愿性。作用:由于非政府公共组织沟通了政府与社会各方面得联系,架起了政府与社会之间联系得桥梁与纽带,因此非政府公共组织发挥着双重性、广泛性、针对性、中介性、公益性得作用。 二、论述题 1、论述政府失效理论得主要内容及其给我们得启示。 答:政府失效理论得主要内容:政府失效也称政府失灵,就是指政府主体机制等方面有在本质上得缺陷,而无法使资源配置得效率达到最佳得情景。这一理论对人得假设,包括政府公务员,都就是经济人假设。由此,这一理论认为在政治决策过程中,人得一切行为都可以瞧成就是经济行为。政府行政过程中得目得肯定就是

增进公共利益得判断得到质疑。政府失效主要就是现在公共政策得失效;公共物品供给得低效率;内部性与政府扩张性; “寻租”及腐败。 政府失效理论给我们得启示主要有以下三点: 1)单纯依靠市场与过多依靠市场政府干预都就是行不通得,必须两者互相制约、协调才能促进市场得健康发展。 2)必须明确界定政府管理得范围、权限,同时积极培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自身而不就是靠政府去发挥作用。 3) 在进行经济改革得同时也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济体制改革得顺利进行。 4) 加强各项法律、法规得建设,使政府得决策过程与管理过程都能纳入正常得监督系统或机制之中。 2、结合实际谈谈转型时期我国政府得职能应如何转变。 答:所谓政府职能转换并不就是简单得加强或削减政府得干预范围或力度,而就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得工作内容、工作重点、工作方式要有重要得改变。转型期我国政府职能得转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改变管理念,为全社会提供服务。2、改革企业制度,实现政企分开。3、加强法制建设,形成公平竞争得市场经济体系。4、实行宏观调控,稳定经济发展。5、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综合以上政府工作内容、重心得转移,我们可以用简单得四句话概括政府职能转化得特点,即:政府工作由全面转向适度;由微观转向宏观;由直接转向间接;由人治转向法治。例如:多年来,在计划经济得影响下,无论就是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还就是平民百姓都以文件为依据,即所谓得红头文件。在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条件下,就显现出不稳定、随意性等一系列得问题与局限性。我们过去曾经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严重对立起来,否定了市场经济对促进生产力所起得重要作用,阻碍了社会经济得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尤其在竞争充分得领域更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得调节作用,积极利用这支“瞧不见得手”,与此同时也要大力加强法制建设,以保证市场经济得健康发展。 公共管理学作业2 一、简答题:

《公共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公共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行政管理专业) 一、填空题 1.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社会运用公共权力,为实现公共利益,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2.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和理由。 3.依据公共政策的从属关系,一般可分为元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4.在西方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存在着四种基本的制度,即治任命制度、公务员制度、集体谈判制度和弱势群体保护行动制度。 5.公共财政资源配置职能就是为全社会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并运用经济手段矫正外部效应和维护市场的有效竞争。 6.国家预算是一国政府根据其施政方针和社会公共需要编制的,经立法机关批准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7.公共组织的变革是指根据其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情况的变动,主动对自己原有状态加以改进的一系列的组织行为和措施。 8.公共财政管理主要包括财政的预算预决算、预算会计和政府审计等内容。 9.管理信息系统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即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管理者、信息使用者。10.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新取向是用户满意原则。 11.公共管理责任的司法控制机制政府来说,要有表现为诉讼责任和侵权赔责任。 12.绩效评估的指标包括费用指标、时效指标、数量指标、结构指标、质量指标等。13.公共管理责任表现于对公共管理客体要求的、对政策制定的弹性,以及对行为结果的回应性、负责性等特征。 14.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标准主要包括经济,效率、效果、公平和责任等五个方面。15.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有:资源配置职能、调节收入分配职能和稳定经济职能。 16.公共管理学提供了一种当代公共管理的新模式,它为公共管理实践尤其是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和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一整套不同于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新思路。17.公共政策是指一定的政治实体在特定的情境中,为达到预期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18.自新中国建立至1993年的44年间,我国在政府人员的管理上—直沿用的是干部人事管理制度。 19.公共物品(或服务)是指具有效用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20.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者为实现管理决策功能,将相关的各种内,外部信息进行收集、选择、分析、加工、存储、整理和传播的系统过程.

公共管理学期末复习题

公共管理学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公共治理的主体是指(行使公共权力,进行公共事务治理)的组织和个人。 2.政府职能的演变大致经历了(限制政府干预、主张政府干预)和对政府职能的重新摸索三个时期。 3. 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差不多特点是非政府性、( 公益性)、(正规性)和专门性。 4.政策评估是指政策评估专业人员依据一定的( 价值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估技术与方法,对政策方案的内容、(执行情形)、执行结果的估量与评判。 5.公共政策的执行能够分为政策宣传、(政策分解 )、物质和组织预备、 (政府实验)和全面实施这五个要紧环节。 6.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除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再生性等一样人力资源特性以外,还具有(政治性)和(道德性)两方面专门性质。 7.公共组织是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以治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为差不多职能的社会组织。 8.公共财政的要紧内涵一是指公共财政是“(市场)”的财政,二是指公共财政是“公共”的财政。

9.信息是一种经加工处理后以特定形式存在的(数据),它对信息接收者有意义。 10公共部门招募的渠道有两个:一是(内部招募),一是(外部招募)。 11. “新公共治理学”,在(20世纪80年代 )的英国和美国应运而生,并迅速扩展到西方各国。 12.一样来讲,政府的职能应分为两部分:(政治职能)和(治理职能)。 13.公共财政的差不多职能有(资源配置职能)、调剂收入分配职能和(稳固经济)职能。 14. 公共政策是指一定的(政治实体 )在特定的情境中,为达到(预期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15.在某一特定规模的行政组织内,行政组织的治理层次与治理幅度呈(反比)关系。 16. 国家预算治理过程包括(预算的编制与审批 )、预算的执行与监督、(国家决算)三个时期。 17.公民有权明白他们应该明白的情况,这种权益被称为公民的(知情权)

公共管理学作业答案

. 公共管理学 作业1 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客体是公共事务,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过程是公共权力的运作过程。 2、公共物品或服务是指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 非排他性等特性的产品。 3、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是在公共行政学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4、一般来讲,政府的职能应分为两部分:政治职能和管理职能。 5、政府职能的演变大致经历了限制政府干预、主张政府干预和对政府职能 的重新思考三个阶段。 6、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是:非政府性、公益性、正规性、专门性和 志愿性。 7、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构成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8、目前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主要活动领域有:环境保护、扶贫救困、社会公益等方面。其具有双重性、广泛性、针对性、中介性的公益性特点。 9、公共管理者主要是指政府官员、政府公职人员和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管理 人员。其职业具有鲜明的特点,主

要表现在执行公共权力、服务公共社会两个方面。 10、当代公共管理者必备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管理认知能力、管理诊断能专业资料. . 力、管理决策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四个方面。 二简答题 1、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有何区别?、1⑴目的不同,公共管理是公益性的,企业管理的目的是盈利; ⑵限制因素不同,公共管理整个过程受到法律的限制,企业管理的根本原动力是追求高额利润,经济气候是企业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法律在其活动中仅是一个外部制约因素; ⑶物质基础不同,公共管理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源主要来自于税收和发行债券,其经费预算属于公共财政支出,必须公开化,接受纳税人的监督,企业所需的各种物质资源主要来自投资的回报即利润,其管理所需的物质资源是自主的,不需要公开化; ⑷管理人员选拔方式不同,公共管理人员是由专门的部门或机构相对独立地考核、评估,主要考虑其政治才干和倾向,公共管理人员有职业化、终身化的趋向,企业管理人员根据其处理特定事务的能力被聘用; ⑸绩效评估的指标不同,评估公共管理成效的主要指标是行为的合法性、公众舆论的好坏、各种冲突的减少程度、公共项目的实施与效果、公共产品的数量及消耗程度,偏重于社会效益,企业管理绩效的主要指标是销售额、净收益率、生产

东财1109考试批次《公共管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综合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2分) 1. 公共管理学是对公共组织尤其是()如何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等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研究。 A .个人 B .企业 C .政府组织 D .营利组织 【答案】C 2. 广义的公共组织是指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它包括()及第三部门。 A .企业 B .政府 C .单位 D .营利组织 【答案】B 3. 依据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将组织结构分为尖型组织结构和()组织结构。 A .直线型 B .扁平型 C .职能型 D .矩阵型 【答案】B 4.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的是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中国政府间关系的治理模式是一种传统的等级控制模式,这种政府间关系模式称为()。 A .市场模式 B .传统模式 C .集权模式 D .分权模式 【答案】B 5. 政府对经济生活干预的基本手段是制定和实施(),以纠正市场失灵。 A .公共政策 B .法律 C .法规 D .计划 【答案】A 6. 公共政策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作为规范或准则,它()。 A .具有强制性 B .不具强制性 C .有时具有强制性 D .有弱强制性 【答案】A 7. 西方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理论和实践在20世纪()年代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A .60 B .70 C .80 D .90 【答案】D 8. 在由传统的人事管理向当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过程中,()以及从行为科学中产生的观点和见识起到重要的作用。 A .人际关系运动 B .新管理思潮

公共管理类图书 读书笔记(1)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读书笔记 蒲兴祖教授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是一部系统阐述中国政治制度的学术著作,通过阅读此学术著作,对于我正确理解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并由此而理解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有非常大的帮助。 全书详细论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历史发展,以及影响这一制度建立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政治体制改革等问题。着重论述、分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举制度、国家元首制度、行政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国家结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人民直接参与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各项重要政治制度。不仅如此,本书还对每项制度作了详细的研究分析,例如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行政制度、国家结构制度、政党制度分三章研究,而且对每项制度的研究都很具体。例如人大何时向代表发出会议通知、如何表决、写票、投票、计票等具体规范、程序和方式都作了细致入微的分析。因为政治制度是分层次的,任何基本制度都必须通过一系列可操作性的具体制度才能得以实现,如果不对政治制度进行细化研究,很多问题就只能停留在表面分析上,就不可能发现具体制度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从而也无法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何谓政治制度?早在23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在其名著《政治学》中表达了自己的理解:“一个政治制度原来是全城邦居民由以分配政治权利的体系。”这一理解对后世影响深远,但绝非盖棺定论。古往今来,众多的思想家、大学者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仅在当今美国就有20多种解释,法、德、日、印等国的大学教科书上也罗列着多家之说。浦兴祖教授认为,政治制度是指社会政治领域中要求政治实体遵行的各类准则(或规范),共包括四层含义:第一,它是整个社会制度的一个构成部分;第二,它的中心内容是国家政权的行为准则;第三,它内含着多层次的结构;第四,它包括“法内制度”与“法外制度”两种形态。根据浦兴祖教授的定义,可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选举制度、国家元首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国家行政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干部人事制度等等。

电大公共管理学作业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习题 一、简答题 1、公共管理的内涵: 所谓公共管理, 就是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 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 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1)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 2) 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 3) 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 4) 公共管理的过程是公共权利的运作过程 2、政府职能演变经过的阶段: ( 1) 限制政府干预( 2) 主张政府干预( 3) 对政府职能的重新思考 3、简述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及政府失效的表现: 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对人的”经济人”的假设。即认为人是自利的、理性的, 而且每个人都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政府公务员也不例外。由此看来, 在政治决策过程中, 人的一切行为都可看成是经济行为, 而使”政府政治过程的目的肯定是增进公共利益的假设”受到质疑而不得不被放弃。( 1) 公共政策失效 ( 2) 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 3) 内部性与政府扩张( 4) ”寻租”及腐败 4、简述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 ( 1) 非政府性( 2) 公益性( 3) 正规性( 4) 专门性( 5) 志愿性 5、公共政策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 1) 公共性( 2) 利益选择性( 3) 目标指向性( 4) 权威约束性 ( 5) 功能多极性( 6) 动态稳定性 6、简述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和基本原则: 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是指参与政策方案设计与研究的所有机构和人员。 ( 1) 执政党( 2) 立法机关( 3) 行政机关( 4) 利益集团( 5) 大众传媒 政策规划的原则是指政策规划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 ( 1) 公正原则( 2) 受益原则

公共管理学复习题(精心整理).doc

复习题 1、 西方为者对公共管理概念的理解主要在(D )方面存在差界。 A. 悖理主体 B.管理客体 C.悖理方法 D.研究途径 2、 现代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有哪两种学术途径。 (A ) B. 政策途径和政治途径 D.法律途径和政治途径 现代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体现在(D ) B. 个人与集体的相对性 D.国家职能的演变 原有行政管理的政治统治职能已经难于包容全部的国 B. 管理权与所冇权 D.行政与政治 5、 新公共管理主义的主要特点是(C ) A. 外部取向 B.内部取向 C. 关注行政过程 D.关注LI 常管理 6、 行政学作为独立的学科是在(A )提出以后才发展起来的。 A. 政治和行政二分法 B.科学悖理 C. 政策科学 D.行为科学 7、 政治和行政二分的观点强调行政悖理的(A ) A.利益性 B.公平性 C.效率性 D.政策性 8、 ( C )将政治和行政重新融合,标志着传统行政管理理论开始向现代公共管理理论 A.政策途径和管理途径 C.管理途径和法律途径 3、 与传统社会的公私概念不同, A.不同群体的集合状态及规模 C.个人与集体的占冇状态 4、 从19批纪末20世纪初开始, 家职能,出现了( D )的分离。 A.主权与治权 C.立法与执法

转变。

9、提供何种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及如何提供这些公共物品和服务等问题,都取决于(D )过程。 A.市场竟争 B.政策决策 C.计划安排 D.公共选择 10、与公共管理研究的B-途径不同,P—途径强调(B )。 A.管理的相似性 B.绩效和项目 C.战略规划 D.组织机构 11、依据公共组织所拥有的公共权力大小分类,可将公共组织分为(C ) A.疏远型组织、功利型组织和服务型纽织 B.疏远型纽织、功利型纽织和道徳型纽织 C.强制型公共组织、半强制型公共组织和非强制型公共组织 D.功利烈组织、道德烈组织和服务型组织 12、功利型组织是以(D )为基础的组织。 A.激励的作用 B.劝导和感召 C.强制性权力 D.实在性奖励和非实在性奖励 13、非营利组织与“公企业”或“公共企业”的根本区别在于(B ) A.是否以志愿提供公共利益为组织宗旨 B.是否以非营利为纽织宗旨 C.是否以志愿投入资金为组织宗旨 D.是否以志愿消费公共产品为组织宗旨 14、公共组织设计的首要原则是法制原则,即要求公共组织的(D )要依法配置,其活动也要受到法律、法规的严格约束。 A.主体、客体、权力 B.职能、机构、人员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学

一、名词解释: 1.行政管理与行政管理学 2.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 3.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 4.行政效率与行政效能 5.行政职权与行政职位 6.最优决策与满意决策 7.国家预算与国家决算 8.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 9.行政道德与行政立法 10.行政职权与行政职责 11.行政干预手段与经济手段 12.行政效益与行政效率 13.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14.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 15.行政信息与行政质询 16.行政组织与行政职能 17.政府再造理论 18.新公共行政学理论 19.企业家政府理论 20.新公共管理运动 二、简答题: 1.简述西方行政组织理论的演变 2.简述行政信息的含义与其意义 3.简述政府行政管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4.简述我国行政管理的职能体系 5.行政领导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6.简述行政执行的基本手段

7.行政组织的编制管理有何意义 8.简述西方公务员制度的特点及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指导原则 9.行政咨询有何特点作用如何 10.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的原则是什么 11.科学认识和确定行政职能有何意义 12.简述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制的含义与辩证关系 13.简述当代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趋势 14.人事行政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15.行政监督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16.什么事公共行政什么事公共管理 17.对一本行政学经典著作进行评价 18.当代西方行政发展的趋势如何 19.政府机构改革坚持以政府职能转变为中心有何意义 20.从“全能政府”走向“有限政府”的含义是什么 21.如何评价“政府失败论” 22.治理理论对行政管理学的影响 23.比较当代企业家政府理论与新公共管理理论 24.研究《帕金森定律》有何现实意义 25.说明“新公共行政学”对当代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意义 26.根据企业家政府理论,谈谈当代政府职能的定位 27.目标管理理论是如何在政府行政管理中加以应用的 28.简述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互动关系 29.简述里格斯行政生态学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

公共管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政策评估的( B )反映的是政策的效率和效能标准。 A.稳定标准 B.事实标准 C.价值标准 D.成本标准 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来源于它的(B )。 A.合理性 B.合法性 C.操作性 D.强制性 以下哪项不是常见的政策手段?( D )。 A.行政手段 B.经济手段 C.思想政治手段 D.文化手段 我国的社会团体具有“半官半民”的特点,说的是其组织的( B )。 A.广泛性 B.双重性 C.针对性 D.中介性 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有( CD )。 A.公益性 B.正规性 C.专门性 D.志愿性 公共管理者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 ABCD )方面的能力。 A.管理认知能力 B.管理诊断能力 C.管理决策能力 D.人际沟通能力 )( A 。,在1776年撰写《国富论》论述了对政府角色理解的学者是 A.亚当·斯密 B.凯恩斯胡德C. D.史蒂文·科恩 )界定政府职能的主要依据是( 3 A.财政赤字商品服务质量下降 B. 市场失灵 C. D.政府干预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 C )的学科 A.公共决策 B.公共组织维护 C.公共管理活动规律

D.公共环境 ( C )是由公共政策制定主体的本质特点决定,也是其阶级性的反映。 A.目标指向性 B.权威约束性 C.功能多极性 D.利益选择性 公共政策具有( ABCD )等特征。 A.公共性 B.利益的选择性 C.权威的约束性 D.功能的多极性 本来应当由政府承担的职能,却因没有尽到职责而出现了“真空”现象,我们称其为政府职能的( A )。 A.缺位 B.越位 C.错位 D.不到位 公共管理者主要是指( ACD )。 A.政府官员 B.企业领导 C.政府公职人员 D.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管理人员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社会和经济实施全面的干预,是一个(B )。 A.小政府 B.全能的政府 C.间接的政府 D.恰当的政府 政府失效的主要表现及原因有(ABCD )。 A.公共政策失效 B.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 C.内部性与政府扩张 寻租及腐败D. 现代公共管理是以( B )为核心的、多元化的开放主体体系。 A.企业 B.政府 C.文化团体 D.研究机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