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设计3]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设计3]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设计3]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设计3]

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荷兰的殖民扩张情况,了解新航路的开辟对荷兰资本主义发展的积极影响。

(2)掌握英国世界殖民霸权的建立过程,理解英国的殖民扩张与其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之间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3)了解殖民掠夺的史实,理解殖民掠夺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有效手段;同时殖民掠夺导致了亚、非、拉美殖民地的极端贫困与落后。

(4)分析认识荷兰、英国先后崛起的原因,分析认识早期殖民扩张的方式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引用的恩格斯的话,既认识黄金是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动力,又认识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比较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非、美洲的两种不同结果,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问题探究法、表格归纳法、图表分析法、从影视中获取有效信息、中外联系比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欧洲早期殖民侵略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欧洲殖民者对殖民地的血腥掠夺,一方面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另一方面造成了殖民地的落后和贫困,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通过历史事实本身所蕴含的教育资源,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是非观念;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进一步形成正确的开放的国际意识,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机遇和挑战。

(3)以史为鉴,从葡、西、荷、英等国的兴衰历程获取对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益的经验教训。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过程

难点:殖民扩张的影响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方法一:引导学生回顾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即使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由此提问:什么是世界市场体系?导入新课。

方法二:师生互动: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新航路的开辟,有谁知道,新航路开辟前,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怎样?

生1:世界处于相互隔绝的状态。

生2:美洲新大陆还没有发现。

师:对。通过新航路的开辟,人们不仅发现了新大陆,而且随着对非洲大陆的探险,人类的视野开阔起来,打破了相互隔绝的状态,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由此导入新课。

一、海上马车夫”:

荷兰是位于欧洲北海沿岸的一个小国,“荷兰”在日耳曼语中叫尼德兰,意为“低地之国”,因其国土有一半以上低于或几乎水平于海平面而得名。地处欧洲商道十字路口的位置,发达的水

上交通网,海上贸易的历史传统,都使尼德兰具有发展国际贸易得天独厚的条件,由此成为欧洲

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地区之一。

“荷兰”从16世纪初期开始,处于西班牙王室的统治之下,独立前这一地区统称为尼德兰,相当于今天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东北的一部分。1568年爆发延续80年的反抗西

班牙统治的战争。1581年北部七省成立荷兰共和国(正式名称为尼德兰联合共和国)。164

8年西班牙正式承认荷兰独立。17世纪曾为海上殖民强国。18世纪后,荷兰殖民体系逐渐瓦

解。1795年法军入侵。1806年拿破仑之弟任国王,荷被封为王国。1810年并入法国。

1814年脱离法国,翌年成立荷兰王国(1830年比利时脱离荷兰独立)。1848年成为君

主立宪国。一战期间保持中立。二战初期宣布中立。1940年5月被德国军队侵占,王室和政

府迁至英国,成立流亡政府。战后放弃中立政策,加入北约和欧共体及后来的欧盟。

1、兴起的条件

(1)地理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

从地图上看,荷兰濒临大西洋,背靠欧洲大陆,既有天然良港可以驾船出海,又有广阔的欧洲腹地作为依托。

(2)经济条件:资主主义萌芽最早的地区之一

悠久的经商传统,经济基础较好;新航路开辟后,荷兰是商业革命的受益者,赚取了丰厚利润;作为开辟新航路实践者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尽管他们从殖民地抢夺了大量金银,但国王和贵族为了满足个人享受,从法国、荷兰、英国的市场上疯狂采购商品,所以这笔财富没有在葡、西本国转化为资本,而却使荷兰从中受益,得到大量的实惠。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4)政治条件: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赢得独立(1581年);独立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荷兰兴起的表现(荷兰之最)

(1)欧洲最富庶的地区(16C):海上贸易发达,为荷兰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2)第一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17C);

(3)“海上马车夫”(17C):(欧洲商船数量最多的国家,商船数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

【备课资料】16世纪到17世纪中叶,荷兰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以商业和海上运输业为主,尤其是它的造船业使之成为了当时最大的海洋运输国家:1637年,荷兰拥有了制造排水量高达1500吨、装有100门大炮的三层甲板的战舰“海上君主”号的能力。到1644年,荷兰拥有1000多艘各类船只作为战舰保护商业顺畅,1000多艘大型商船进行海上贸易,6000多艘小型商船用于捕鱼业和内陆运输业,并拥有8万多名堪称世界上最为优秀的水手。17世纪上半叶,它已经发展到拥有商船1.6万艘,据当时的英国经济学家贝提的统计,1670年船舶的总吨位是:荷兰90万吨,英国50万吨,西班牙、葡萄牙共25万吨,法国15万吨。商业上的霸权以炮舰为后盾,荷兰人垄断了世界的贸易,充当各地贸易的中介人、承担商品的转运业务。当时欧洲南方和北方国家之间的贸易,欧洲与东方之间的贸易几乎全部掌握在荷兰人的手里。五大洲的各个角落遍及了他们的足迹,这就是荷兰被称为“海上的马车夫”的由来。

对海上马车夫的确切理解是

A.荷兰的造船业最发达

B.荷兰经济非常落后,只能靠替别国运输商品赚钱

C.荷兰商品经济繁荣,对外贸易发达

D.荷兰交通运输业发达

(4)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和最繁华的商业中心——阿姆斯特丹。

3、殖民扩张:

(1)机构: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2)表现:

地区

殖民扩张情况 备注 亚洲 ① 在印度沿海建立殖民据点;

② 从葡萄牙手中夺取马六甲和锡兰;

③ 侵入雅加达等地,建立东方殖民总部;

④ 占领中国台湾(1624~1662)。

非洲东岸、印度洋北岸和马来半岛沿线的亚洲地区是荷兰殖民扩张的重点

非洲

从葡萄牙手中夺取好望角殖民地 美洲 建立新阿姆斯特丹(又称新尼德兰,后改名纽约)

殖民地

(3)结果:荷兰成为17世纪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

过渡:就在荷兰人执17世纪世界殖民贸易牛耳之时,英法两国起来向其挑战。17世纪后半期,英荷进行了三次战争。结果,英国取代荷兰成为“日不落帝国”。

二、“日不落帝国”

1、兴起的条件

(1)地理优势:位于大西洋沿岸,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2)制度保障: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争霸战争中法国的失败是必然的)。

(3)物质基础:以手工业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日益繁荣,为殖民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综合国力最强大。由于各国资本原始积累的程度和速度有不同,原有的工商业基础及世界航路转移所造成的影响不一致,导致各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各具特点,这决定了在争霸战争中的胜负。

西班牙虽然最早走上殖民扩张道路,但其殖民掠夺的财富并未转化为资本,因而其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荷兰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17世纪成为最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其资本主义发民的物占是其对外贸易远较工业占优势,稍后就成为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弱点: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程度最高,工业实力最为雄厚,加这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其实力明显优于荷兰;

法国资本主义在18世纪发展较快,成为欧洲大陆最发达的国家,但其经济发展爱到落后的生产关系的严重阻碍。

(4)武力保障:英国政府一贯重视海外事业,资产阶级革命后更是把争夺海上霸权放在首要地位。为此大力发展海军力量,为殖民争夺提供武力保障。

2、殖民扩张:

(1)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权:1588年的英西海战中,英国海军击溃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无敌舰队”之战标志着西班牙海上实力的丧失和英国的海上霸权的开始确立。

【备课资料】荷兰东印度公司(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成立于1602年3月20日,1799

年解散。荷文原文为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 ,简称VOC ,中文全文应译为联合东

印度公司。其公司的标帜以V 串连O 和C ,上方的A 为阿姆斯特丹的缩写。在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将近两百年间,总共向海外派出1772艘船,约有100万人次的欧洲人搭乘4789航次的船班前往亚洲地区。平均每个海外据点有二万五千名员工,一万两千名船员。 荷兰当时的国家议会授权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起好望角,西至南美洲南端麦哲伦海峡具有贸易

垄断权。荷兰东印度公司在爪哇的巴达维亚(今印尼的雅加达)建立了总部,其他的据点设立在东印度群岛、香料群岛上。到了1669年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已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私人公司,拥有超过150艘商船、40艘战舰、五万名员工、与一万名佣兵的军队,股息高达40%。认购股份的热潮时,

荷兰东印度公司共释出650万荷兰盾供人认购,当时的10盾约等于1英镑,而1660年代荷兰一

位教师的年薪约280盾,光阿姆斯特丹一地就认购了一半的股份。

荷兰东印度公司解散的主要原因在十八世纪时,荷兰与英国之间的战争不断,两国在1780-1784

年间的战争,由于国内对于亚洲货品的需求量大减,导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经济出现危机,终于在

1799年12月31日宣布解散。公司遗址为现今阿姆斯特丹大学。

【备课资料】无敌舰队之战

16世纪,封建的军事殖民帝国西班牙在西半球不可一世,垄断了许多地区的贸易,其殖民势力范围遍及欧、美、非,亚四大洲。据统计,公元1545—1560年间,西班牙海军从海外运回的黄金即达5500公斤,白银达24.6万公斤。到16世纪末,世界贵重金属开采中的83%为西班牙所得。为了保障其海上交通线和其在海外的利益,西班牙建立了一支拥有100多艘战舰,3000余门大炮,数以万计士兵的强大海上舰队。最盛时舰队有千余艘舰船。这支舰队横行于地中海和大西洋,骄傲地自称为“无敌舰队”。

当时,英国的海上实力并不强大,难以与西班牙海上舰队相匹敌,只能靠海盗头子德雷克、豪金斯和雷利等人组织的海盗集团在海上袭击、拦劫西班牙运载金银的船只,进行海盗活动。而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准备报复英国。

1588年5月末,西班牙“无敌舰队”从里斯本扬帆出航,远征英国。这时“无敌舰队”共有舰船134艘,船员和水手8000多人,摇桨奴隶2000多人,船上满载2.1万名步兵。英国方面做了迎击准备,由霍华德勋爵任统帅,德雷克任副帅。英军共有100多艘战舰,载有作战人员9000多人,全是船员和水手,没有步兵。英国的战舰性能虽不如西班牙,但由豪金斯做了改进,船体小、速度快、机动性强,而且火炮数量多、射程远。这种战舰既可以躲开西班牙射程不远的重型炮弹的轰击,又可以在远距离对敌舰开炮,以火炮优势制胜。

8月6日,“无敌舰队”到达法国加莱,停泊在海上,想与驻佛兰德尔的西军联系。由于后者未能及时到达,会师计划落空,后面又有英舰尾随,无法等待,只得继续前进。第二天夜间,昏暗无光,云雾重重,海面刮起强劲的东风,西班牙船员都已进入梦乡。英国人巧施妙计,把6艘旧船点燃,船内装满易燃物品,船身涂满柏油。6条火龙顺风而下,向西班牙舰队急驰而去。顿时,火海一片,烈焰熊熊,“无敌舰队”一片混乱,在断缆开航时各船乱成一团,有的相撞沉没,许多船只烧毁。

8月8日,两军在加莱东北海上进行了会战。西班牙的战舰高耸在水面上,外形壮观,但运转不灵,虽然人数和吨位占优势,却成为英国战舰集中炮火轰击的明显目标。英国战舰行动轻快,在远距离开炮,炮火又猛又狠,打得“无敌舰队”许多舰只纷纷中弹起火。激烈的炮战持续了一整天,直到双方弹药用尽,轰击才告终止。“无敌舰队”被打得七零八落,两只分舰队的旗舰中弹、撞伤,一个分舰队司令被俘。

剩下的西班牙舰只乘着风势向北逃窜,准备绕过苏格兰、爱尔兰回国。狼狈逃窜的西班牙舰队弹尽粮绝,更倒霉的是在海上接连遇到两次大风暴,有的船只翻沉了。不少士兵、船员被风浪冲到爱尔兰西海岸,被英军杀死。到1588年10月,“无敌舰队”仅剩43艘残破船只返回西班牙,以近乎全军覆没的结局惨败。而英舰没有损失,阵亡海员水手只有百人左右。

这次海战实质上是后起的殖民主义英国与老牌的殖民主义西班牙之间的一场决战。英国在海上大获全胜,击败了最强大的对手,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海上霸权,从此取得霸主地位。西班牙则因“无敌舰队”的覆没而一蹶不振,从此衰落下去。由于英国取得了海上霸主地位,使其本来一个仅有数百万人口的孤岛小国一跃成为世界上头号殖民帝国,并在以后好几个世纪中保持着世界“第一强国”和“海上霸主”的地位。截至1938年,英国海军舰船总吨位达214万吨,数量近700艘。所以,美国人马汉认为:谁拥有优势的海军,谁就能控制海洋,夺取制海权,因而也就可以取得全球霸主地位。

(2)英国在北美和印度的殖民活动

①成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和伦敦公司,发展海外贸易;

【备课资料1】英属东印度公司

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或作“英国东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简称BEIC),是一个股份公司。成立于1600年,1858年被解除行政权力。

东印度公司的总部在伦敦利德贺街。它主要建立了英属印度。1717年莫卧尔帝国皇帝下令免除东印度公司在孟加拉的关税,这给该公司对印度贸易一巨大优势。1757年罗伯特〃克莱芙爵士在普拉西战役中的决定性胜利使东印度公司成为了一股有力的经济和军事力量。1760年除少数海岸贸易点外(如本地治里等),法国已被逐出印度。

东印度公司对从英国到印度的路途也有兴趣。早在1620年该公司就声称对南非桌山一带有拥有权。后来它占领和统治了圣赫勒拿岛;又参与占领和建设香港和新加坡;以及雇佣威廉〃基德对付海盗;另外,公司在印度引入和种植茶。公司历史上其它值得注意的事件包括:将拿破仑关押在圣赫勒拿岛上、伊利胡〃耶鲁靠东印度公司发财,而其贸易在英国美洲殖民地则导致了波士顿倾茶事件。

英国人建立的东印度公司成为侵略印度、中国等亚洲国家的主要殖民工具。它垄断了英国在印度乃至亚洲的贸易,把印度的香料、棉织品和纺织品等运往欧洲获取暴利,例如在印度购买1磅胡椒仅花2便士,运回欧洲后可卖到20便士,为此他们大发横财。

【备课资料2】伦敦公司

伦敦公司是英国另一家由英王特许的垄断性大贸易公司。1606年由英王詹姆士一世特许成立,目的在于开发北美东海岸北纬34度至41度之间的殖民地,其股东都是伦敦人。公司成立不久,1606年12月就派出了120名殖民者,在船长J〃史密斯和B〃戈斯诺德的率领下,分乘3只船前往北美。1607年5月,他们到达弗吉尼亚,并在詹姆斯河口建立了詹姆斯镇,这里就成为英国在北美的第一块殖民地。但是,后来一方面公司内部的股东争吵不休,有人上书要求国王对伦敦公司的进行调查,另一方面,它的名声也越来越糟,同时,弗吉尼亚又有建立民主政府和种植烟草(当时国王认为这是有害的)的倾向;于是,英国国王派人进行调查,并在1624年解散了伦敦公司,公司建立的弗吉尼亚殖民地也改为皇家殖民地,由皇室派人管理。

②在印度和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殖民据点:

从17世纪30年代起到90年代为止,英国在印度已经建立了3个重要据点。即马得拉斯(1639年)、孟买(1668年)和加尔各答(1696年)。在这三个地点成立管区,由英国省督管辖,作为进一步侵略印度的基地。

自1607年伦敦公司在北美建立了第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到1733年,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共建立了13个殖民地。由来:1607年,伦敦公司依据英王的“特许状”来到北美詹姆士河口,建立了仅有一个炮台、一所教堂、几间薄板房的詹姆士城,奠定了英国在北美的第一个殖民地枣弗吉尼亚的基础。1620年,英国的一群政治避难者,乘一艘名叫“五月花”号的船,在北美的马萨诸塞登陆,建立普利茅斯城、奠定了新英格兰殖民地的基础。后来它包括马萨诸塞、罗德艾兰、康涅狄格和新罕布什尔。17世纪中期英国建立马里兰殖民地,从荷兰手中夺取特拉华,又夺取新尼德兰,并将其分割为二,建立纽约和新泽西两个殖民地。1682年,英王查理二世将宾西法尼亚赐给业主威廉〃宾,以抵偿王室欠他的债务,同年建立费城,建立宾西法尼亚殖民地。英王查理二世把卡罗来纳赐给其宠臣们,后又将卡罗来纳分为两部,即北卡罗来纳和南卡罗来纳两个殖民地。 1733年,建立佐治亚殖民地。至此,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

(3)“日不落帝国”的确立

①英荷殖民战争:

▲起因: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备课资料】《航海条例》(17C)

1651年,英吉利共和国政府针对当时英国海上贸易的主要竞争对手荷兰颁布的航海条例规定,凡从欧洲运往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凡从亚洲、非洲、美洲运往英国或爱尔兰以及英国各殖民地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英属殖民地的船只运送。英国各港口的渔业进出口货物以及英国国境沿海贸易的货物,完全由英国船只运送。这些规定排挤了荷兰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危及荷兰的海上利益,导致1652年的第一次英荷战争。

▲经过:三次英荷殖民战争(1652—1674)

【备课资料】三次英荷战争

17世纪下半期,为了争夺殖民地市场和海上霸权,英国和荷兰之间进行了三次战争。第一次发生在1652~1654年,当时因为1651年英国颁布了一个旨在针对荷兰的航海条例,遭到荷兰的强烈反对,双方于1652年7月8日开战,双方海军在北海、地中海和印度洋进行了多次激战,最后,荷兰海军终因军事装备落后和指挥不力而战败。1654年,双方缔结了《威斯敏斯特和约》,荷兰被迫承认了英国的《航海条例》。第二次英荷战争发生在1665~1667年,由英荷争夺北美的新阿姆斯特丹而引起的。1665年1月24日,荷兰对英国宣战。在敦刻尔克海域和泰晤士河口,荷兰海军击败英国海军舰队。1667年,双方缔结《布雷达条约》,规定:英国将南美洲的苏里南归还给荷兰,并在海上贸易权利方面作出某些让步,荷兰退出北美洲,英国得到它已经占领的新阿姆斯特丹,后来,英国以英王查理二世之弟约克公爵的名字命名为新约克,即纽约。第三次英荷战争是在1672~1674年间发生的。1672年4月,法国对荷兰宣战,英国根据查理二世与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签订的《多维尔密约》,站在法国一边对荷兰作战。早在宣战之前英国舰队就开始袭击荷兰的商船队,给荷兰的商船造成了很大损失。但是,在1673年8月的海战中,英法联合舰队被荷兰海军击败。本图就是反映第三次英荷战争的图画。这次海上失败在英国引起了很大震动,英国议会猛烈攻击政府的亲法政策,反对英国与法国结盟,主张同荷兰议和。1674年,英王查理二世被迫与荷兰单独媾和,英荷签订第二个《威斯敏斯特和约》,重申《布雷达条约》继续有效。尽管如此,荷兰的海上力量遭到大大削弱,它开始逐渐走下坡路,难与英国在海上争雄,英国从此取得了更大的殖民地市场和海上霸权。

▲结果:荷兰战败,英国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

②英法殖民战争:

▲争夺焦点:集中在有着潜在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的印度和北美。

▲经过:通过几次战争,特别是七年战争(1756—1763年)

【备课资料】七年战争

1756年,奥地利为了夺取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被普鲁士夺占的西里西亚,准备发动对普鲁士的战争,为此,奥地利首先与法国结盟,此后,俄国、德意志境内的萨克森、瑞典和西班牙等国先后加入。当时,英国因为同法国在世界各地争夺殖民地,需要普鲁士在欧洲大陆牵制法国,于是英国以及当时英王在德意志的领地汉诺威一起,与普鲁士结盟。双方在欧洲及世界许多地方展开了战争。在欧洲,在英国的援助下,1756年8月,普鲁士派7万大军进攻萨克森,打败了奥地利军队,萨克森投降。第二年5月,俄国军队攻入东普鲁士,普鲁士军队被打败。1757年和1758年,英国海军封锁法国海岸,炮击法国港口,破坏其船坞。普军乘势在罗斯巴赫打败奥法联军,继之又在洛伊滕打败奥军。1759年,俄奥联军重创普军,普军损失惨重,参战的4.8万人,仅剩3 000人。同时,英军在另一处战场又大败法军。1760年,俄奥联军占领柏林,普军更加困难。1762年俄国新皇彼得三世即位,退出战争,战局出现改观。1763年,普鲁士、奥地利和萨克森签订条约,欧洲战事结束。同时英法在美洲、印度等地为争夺殖民地展开了战争。在美洲,1759年,英军占领魁北克,并继续扩大战果;在印度,经过几次战争之后,到1761年,英国已经完全取代法国,处于绝对优势,法国只保留了几个殖民据点。在非洲,法国人也屡屡战败。1763年,法国被迫媾和。在这场战争中,法国的海军几乎被消灭殆尽,法国的海外殖民地也大量丧失。英国夺取了大量海外殖民地,进一步巩固了它的海上霸主地位。

▲结果:英国最终打败法国,从法国手里获得在北美的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还在印度迅速扩大了殖民势力,侵占了更多的印度土地。

③结果:18世纪中期,英国逐渐形成自诩的“日不落”殖民帝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备课资料】“日不落帝国”

日不落帝国(西班牙语:el imperio en el que nunca se pone el sol,葡萄牙语:o império no qual o sol nunca se

põe,英语:the empire on which the sun never sets)是指照耀在部分领土上的太阳落下而另一部分领土上的太阳仍然高挂的帝国,通常用来形容繁荣强盛、在全世界均有殖民地并掌握当时霸权的帝国。

“日不落帝国”一词最早是用来形容16世纪时的西班牙帝国的,它来源于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亦即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卡尔五世)的一段论述:“在朕的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

在19世纪这一词则被普遍作为大英帝国的别称,特别是在维多利亚时代,那时候英国出版的世界地图把大英帝国用粉红色标出,生动地表现出英国在全球范围内的霸权。

自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英国逐渐取代西班牙,成为海上新兴的霸权国家,开始不断扩张海外殖民地。之后,英国相继在英荷战争和七年战争中打败最强劲的对手荷兰和法国,夺取了两国的大片殖民地,确立了海上霸权。1815年英国在拿破仑战争中的胜利又进一步巩固了它的国际政治军事强权地位,工业革命更让英国成为无可争辩的经济强权。维多利亚时代的大英帝国步入了鼎盛时期,当时,全世界大约4-5亿人——也就是当时全球人口的约四分之一——都是大英帝国的子民,其领土面积则有约3,0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从英伦三岛蔓延到冈比亚、纽芬兰、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马来亚、香港、新加坡、缅甸、印度、乌干达、肯尼亚、南非、尼日利亚、马耳他以及无数岛屿,地球上的24个时区均有大英帝国的领土。英国霸权领导下的国际秩序被称为“不列颠治下的和平”。

但到了20世纪中叶,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随着全球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和英国国力的日渐式微,其殖民地纷纷独立,与此同时,新兴霸权国家美国的崛起,也促使大英帝国逐渐瓦解。如今,英国和它的大部分前殖民地国家组成了一个国际组织——英联邦以取代大英帝国。但是与大英帝国不同的是,英国再也无法在政治、外交和经济等各个方面直接影响英联邦的其他成员了。昔日的“日不落帝国”终于看到了日落。

【合作探究1】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比较

国家主要殖民地域特点结果

荷兰北美洲以新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新荷兰”;

亚洲的马六甲、锡兰、中国的台湾、印度尼西

亚的爪哇

组织大型商业公司,以亚洲、北美

为重点,夺取葡萄牙殖民地

17世纪成为海上霸主,

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

融中心

英国沿大西洋沿岸建立13块殖民地;在亚洲的印

度西、东海岸建立殖民地

海盗式掠夺(早期);组织商业公

司,从事黑奴贸易,以印度和北美

作为扩张重点

18世纪确立海上霸主地

位,并成为最大殖民帝国

【合作探究2】英荷战争中,荷兰战败,说明了什么?英国最终战胜法国,成为海上霸主,又说明了什么?影响殖民霸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大国崛起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对中国有什么借鉴意义?

提示:荷兰战败说明:商业资本不敌日益发展的工业资本;

英国战胜法国说明: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必然战胜落后的封建制度;

根本原因:取决于各国的综合国力;

启示:抓住机遇,努力发展,尽快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尊重各民族的传统与文化,和平发展,构建和谐世界;和平崛起.

英国能够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主要原因:具备了扩大海外贸易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确立了海上霸权;资本主义手工业发达,为海外殖民提供了物质基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政治保障;欧洲首屈一指的强大海军,为海外殖民提供了军事上的保障;国家政策一贯重视海外事业,资产阶级革命后更把争夺海上霸权放在首要地位。

三、世界市场的拓展

1.早期殖民扩张:

(1)早期的殖民国家:新航路开辟的同时,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开始进行殖民掠夺。此后,荷兰、英、法等西欧国家纷纷加入这一行列。

(2)殖民扩张方式:①抢劫和掠夺财富;(参见P

28

“历史纵横”)

②种族灭绝:屠杀印第安人

③贩卖黑人奴隶:从15~19世纪的近四百年间,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上亿的人口。

(3)影响:

①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备课资料】资本的原始积累

它指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机器大工业)确立以前,新兴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工地贵族以暴力手段使小生产者同生产资料分离和货币积累的过程。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有:殖民掠夺,早期的商业战争,圈地运动,贩卖黑奴,价格革命等。资本原始积累使大量货币和生产资料集中在资本家手里,转化为资本,又造成了庞大的雇佣工人队伍,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②给遭到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灾难;

③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

2.世界市场的拓展:

(1)含义:“世界市场”是指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

引导学生结合《黑奴贸易路线图》来理解世界市场的形成:美洲种植场生产的烟草、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但因为种植场生产的是单一作物,所以需要进口粮食、布匹等一切日常必需品,也需要进口劳动力,因此三角贸易繁荣起来。西欧指挥着几个洲之间的这些贸易,他们从奴隶贸易、甘蔗及烟草种植业以及东方贸易中获取了最大的利润。

(2)途径: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资本主义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3)过程: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雏形形成,欧洲殖民扩张与掠夺也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而开始。欧洲殖民者把大量财富运回欧洲并转化为资本,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随着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对商品市场及原料产地的需求越来越大,他们把殖民扩张的魔爪伸向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方,世界市场得以进一步拓展,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

●活动与探究

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的兴衰历程,从英国的强盛历程,我们从中可获得什么启示?

启示:积极发展本国的工商业;实现制度创新;抓住机遇,及时更新观念;建立能保障自身经济顺利发展的国防力量,尤其是海军力量;积极发展海外贸易,实行对外开放……

★本课小结

16世纪后期荷兰积极向海外殖民扩张,在17世纪建立了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帝国;17世纪开始,英国也积极向海外殖民扩张,并与荷兰、法国进行了激烈的争夺,到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殖民扩张,人类的商业活动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人类的经济活动由于世界市场的出现而第一次被广泛地联系在一起,而西欧国家对殖民地财富、资源、劳动力的暴力掠夺,是欧洲发展和兴旺的重要条件,也是亚、非、拉美灾难的根源。正是在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的掠夺和屠杀基础之上,迎来了工业革命,东西方国家的历史进程从而被明显地区分开来。

★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提示: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过程中,早期的资本积累是不可逾越的关键环节。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最强有力手段是海外掠夺和奴隶贸易。经过西欧殖民者在殖民地的种种野蛮的强盗式掠夺行径,他们获取了巨额利润,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大大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荷兰和英国等国的殖民侵略带来了哪些后果?

答案提示: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侵略,掠夺当地财富,贩卖奴隶,获得巨额利润,殖民国家由此迅速聚敛了大量财富,运往欧洲化为资本,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使欧洲发展和兴旺起来,但这些都是以殖民地人民的巨大牺牲为代价的。在美洲,殖民者对土著印第安人实行残酷的种族灭绝政策,罪恶的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了1亿左右的精壮劳动力。在殖民强盗的掠夺之下,亚、非、拉美国家丧失财富、资源、劳动力,发展迟缓、贫穷落后,东西方历史进程的距离被大幅度地拉大了。

⊙学习延伸

谈谈为什么黑奴贸易会出现在15~19世纪的近四百年间。

答案提示:15~19世纪西欧的资本主义发展正处于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海外殖民方式还比较简单粗暴,西方殖民者在美洲进行殖民侵略的过程中,一方面在美洲发展种植业,另一方面对美洲土著印第安人实行大规模的种族灭绝政策,造成了劳动力的严重不足;另外,当时西欧国家的生产力水平还不高,正常贸易获取的利润无法满足西欧商人的欲望,而黑奴贸易能获取巨额利润,对于西欧商人来说有着难以抗拒的诱惑力;同时,奴隶贩子的行动得到本国政府的鼓励和支持;加上新航路开辟后,越洋航行得以实现等;所以贩卖黑奴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最强有力手段之一,持续了近400年的时间。但当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逐渐向自由资本主义过渡,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殖民政策也就相应地发生变化,资产阶级热衷于把包括非洲在内的海外殖民地变成他们的投资场所、原料产地和工业品销售市场,黑奴贸易也就逐渐衰落了。

同步练习:

一、海上马车夫

1、17世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A、英国

B、荷兰

C、法国

D、西班牙

2.荷兰获得“海上马车夫”称号的原因是:

A.工业发达,商品运销世界各地B.商业发达,转运世界各地的商品

C.军事发达,打败其它海上霸国D.殖民地广阔,控制各地殖民贸易

3.17世纪早期,在非洲南端建立好望角殖民地的国家是:

A.西班牙B.荷兰C.葡萄牙 D.英国

4.下列关于17世纪荷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B.掌握世界商业霸权

C.成为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D.成为“日不落”的世界殖民帝国

5.在早期殖民国家“扩张的时代”,荷兰侵占了我国的:

A.香港岛B.台湾岛C.澳门D.新界

6.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统称为:

A.新阿姆斯特丹B.弗吉尼亚C.新尼德兰D.新法兰西

7.16世纪时,荷兰之所以成为欧洲最富庶的地区,越过西班牙和葡萄牙,不同的原因主要在于: ①优越的地理位置②经商传统③手工业的发达④海外贸易发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1581年,荷兰摆脱哪国的统治,赢得国家独立?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英国

D.法国

9.被称为“17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是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英国

D.荷兰

10.17世纪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和最繁荣的商业中心是

A.阿姆斯特丹

B.巴达维亚

C.伦敦

D.纽约

11、17世纪中期英荷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荷兰是殖民帝国B《航海条例》的颁布

C英国实力强大D英国想成为世界殖民帝国

12.17世纪中叶,国际金融中心是在

A 里斯本B伦敦 C 纽约 D 阿姆斯特丹

二、日不落帝国

13.英属东印度公司开展殖民和贸易活动的主要地区是

A.北美地区

B.非洲地区

C.亚洲地区

D.大洋洲地区

14.英国在北美在建立的第一个殖民地是

A.詹姆士顿

B.弗吉尼亚

C.新阿姆斯特丹

D.新尼德兰

15.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的13个殖民地是哪国的前身

A.加拿大

B.墨西哥

C.巴西

D.美国

16.英国开始树立海上霸权是在

A.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之后B.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之后

C.英法七年战争,打败法国之后D.英国建立东印度公司之后

17.17世纪,英国发布(航海条例》的主要目的是

A树立海上霸主地位 B打击荷兰的海上地位

C打击法国的海上优势 D.保护英国的海外贸易

18、曾在北美建立殖民地的国家有①英国②法国③荷兰④西班牙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

19、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①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②英国开始在北美拓殖③英荷问的三次殖民战争④英国夺取加拿大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D.②③①④

20.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成为“日不落”帝国是在

A.16世纪末B.17世纪中期C.18世纪中期D.19世纪初

21.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①伦敦公司的建立②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③英法七年战争④荷兰丧失海上殖民强国的地位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④②①③ D.③②①④

22.在18世纪的殖民争霸战争中,英国最终打败了法国,这实质反映了

A 英国海军力量的胜利 B.英国"大陆均势,政策的胜利

C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胜利D.工业国对农业国的胜利

23、英国在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过程中先后战胜了

A、西班牙、荷兰、葡萄牙

B、荷兰、法国、葡萄牙

C、西班牙、荷兰、法国

D、葡萄牙、法国、西班牙

24.七年战争(1756—1763年)最重要的影响在于

A.英国侵占了印度的大片领土B.法国丧失了加拿大和路易斯安那

C.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权D.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25.下列关于17、18世纪荷兰、英国、法国进行的多次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有①本质上都是商业战争②目的是扩大海外市场和争夺殖民地③表现为公开野蛮的掠夺方式④是进行资本积累的重要手段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②③④

26、下列关于英国黑奴贸易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为美洲殖民地的开发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C、是对非洲人的摧残和对非洲社会经济的破坏

D、促进了世界人口流动和经济交流,有利于非洲发展

27、17—18世纪,导致西欧国家进行争夺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利益发生冲突

B、扩张的方向相同

C、扩大市场的需要

D、资本积累的迫切要求

三、市场的拓展

28.欧洲殖民帝国对殖民地血腥掠夺,对欧洲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增强殖民者国家实力B.满足殖民统治者奢侈生活

C.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D.加强了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物质基础

29.黑奴制在美洲发展起来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印第安人惨遭虐杀,美洲需要大批劳动力 B.黑人身体健壮,远离家乡,不易逃跑

C.黑奴贸易能给殖民者带来巨大财富D.欧洲殖民者对黑人比对印第安人熟悉

30.西欧殖民者向美洲贩卖非洲黑奴的根本原因在于

A.美洲经济发展,劳动力缺乏

B.贩奴业能带来巨额利润

C.黑人体格健壮,善于劳动

D.资本主义的血腥性所决定

31.下列对奴隶贸易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因美洲对廉价劳动力需求而发展起来B.奴隶贩子采用“三角航程”进行贩奴活动

C.奴隶贸易开始于新航路开辟后的17世纪D.英、法是17世纪贩卖奴隶的主要国家

32."殖民制度大大地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垄断公司’是资本积累的强有力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夺得的财宝,源源流人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马克思这段话实质上揭示了

A.世界市场的的形成过程B.殖民活动的进步意义

C.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D.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血腥性质

33、16、17世纪对我国进行殖民侵略的国家有:①英国②西班牙③葡萄牙④荷兰⑤法国

A、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

34.殖民扩张的同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这两个同步扩张的过程,其本质就是

A.殖民者的抢掠和欺诈B.世界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

C.资产阶级追逐商业利润D.殖民霸国之间争夺世界霸权

35.16—18世纪,英国与荷兰为代表的殖民国家的扩张活动,带来哪些后果①殖民国家争夺霸权而战争②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③殖民地国家民族经济获得发展④促进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36.“新英格兰的清教徒,1703年在他们的立法会议上决定,每剥一张印第安人的头盖皮和每俘虏一个红种人都给赏金40镑;1720年,每张头盖皮的赏金提高到100磅……英国议会曾宣布:杀戮和剥头盖皮是上帝自然赋予它的手段。”马克思的这段话①揭露了殖民主义在被征服地区野蛮屠杀的罪恶②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其对殖民地的掠夺密切联系③说明了资产阶级标榜的“天赋人权”的虚伪性④对印第安人的杀戮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支持和鼓励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7.早期殖民扩张对西欧资本主义的最大作用是

A.让西欧资产阶级获得了丰厚的利润B.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C.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D.扩大了世界市场

38.16世纪以来,殖民主义的罪恶主要表现为:①屠杀当地居民②掠夺财富、资源和劳动力③贩卖黑人奴隶④开拓商品市场

A.②③④B.①④C.③④D.①②③

39.殖民扩张对世界市场的最重大影响是

A.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B.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之中

C.对金钱的贪欲,使抢掠、欺诈成为商人在海外贸易时的惯用手段

D.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40.下列关于西欧早期殖民活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征服世界的活动

B.主要手段是向殖民地推销商品

C.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

D.给殖民地人民造成很大的灾难

41、下列关于早期殖民活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为西欧国家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其资本主义的发展

B、奴役了殖民地人民,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C、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D、对殖民地和西欧国家的积极作用占主要方面

42.从人类发展的角度看,殖民扩张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

A.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B.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C.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D.促进了世界各地的平衡发展

43、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是:

A、殖民扩张和掠夺

B、黑奴贸易

C、发展手工业生产

D、夺取海上霸权

44. 1750年,沃尔波尔写道“英国上院—这个自由的庙宇,新基督教的堡垒。。。一直在挖空心思寻找办法以便更有效地进行可怕的黑奴贸易。”“黑奴贸易”是以“三角贸易”的形式进行的,其中的“三角”先后次序是〈1〉欧洲〈2〉非洲〈3〉北美洲

A. 〈1〉〈3〉〈2〉

B.〈2〉〈1〉〈3〉C.〈1〉〈2〉〈3〉 D.〈3〉〈2〉〈1〉

四、非选择题

4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消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为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奴隶制)是殖民地财富的惟一自然基础。”

材料2:“非洲到处在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在变成一片废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种田地的人到哪里

去了呢?他们被捉去当奴隶,或者在捕捉者到来时逃走了。那些侥幸逃走的人们,不得不从生机盎然的农业区,迁居人迹罕至、野兽出没的深山老林,重过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

──摘自艾周昌著《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

请回答:

①从材料1中概括殖民者的罪行(2分)

②从材料2中分析说明奴隶贸易对非洲造成的影响。(4分)

③结合材料1和材料2,你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实质有何进一步的认识?(4分)

答案:

1.(1)占领土地、掠夺财富、种族灭绝、贩卖黑奴。(2分)

(2)使非洲精壮劳动力显著减少,黑人家园遭破坏,社会经济倒退,陷入贫困落后。(4分)

(3)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过程是一个血腥的掠夺过程,资本主义的每一步发展都同残酷的殖民掠夺密不可分。(4分)

46.阅读下列材料

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的最重要手段……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或领土……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应一并没收。

──摘自英国《航海条例》

请回答:

①概括材料中的有关规定。据此表明当时英国奉行怎样的外贸政策?(3分)

②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颁布《航海条例》的根本目的和直接目的是什么,结果怎样?(7分)

答案.①规定:英国严禁别国船只将殖民地的产品运进英国或其殖民地。政策:贸易保护政策。(3分)②根本目的:保护本国的海上贸易力量,维护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2分)直接目的:打击荷兰的海上贸易活动。(2分)结果:导致三次英荷战争,英国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殖民力量进一步发展;荷兰丧失了海上殖民强国的地位。(3分)

47、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地球上人类居住的面积正在迅速扩大。新的社群,亦即新的市场,每日都在西方新大陆向来荒芜的地区兴起,也每日都在东方旧大陆始终肥沃的岛屿上出现。”《费勒波洛斯》,1850年材料二:“那些有力掌握和平、资本和机器的人们,利用它们来为公众造福谋利,他们是公众的仆人,因此当他们利用自己的资财使他人富有之际,同时也使自己富有。”威维尔,1852年

材料三:“一个民族并不需要运用害人的计谋,只要温顺善良,努力工作,不断致力于自我改进,便可获得物质上的富足。”克勒蒙—菲隆《反愚昧的社会》,1869年。

问:(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资金、技术、市场是主要的条件。上述三段论述中,涉及到哪些条件?。

(2)用你掌握的史实,为这三个条件各举一例。

(3)上述三段论述中,结合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来看,有什么观点是错误的?请摘出错误的句子,并用史实批驳。

答案:

1、答案:市场、资本、技术

2、(略)

2、答案:错误,“利用自己的资财使他人富有之际,同时也使自己富有”,“一个民族并不需要运用害人的计谋,只要温顺善良,努力工作,不断致力于自我改进,便可获得物质上的富足”,因为资本主义发展过程,建立在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和压迫的历史上。

4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藏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二无论我们转身到什么地方,四处都可以看到我们的鲜血。——名北美印第安人的述说

请回答:

(1)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联系所学的中外历史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殖民扩张产生的主要影响。

答案:①这一时期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通过各种方式搜刮,积累财富。为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做准备。

②这一时期,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处在原始积累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除了能向非洲地区输出一些武器和手工制品外,在绝大多数地区如印度、中国等文明发达地区,基本上没有什么有优势的产品可输出。因而这一时期,殖民扩张表现为直接的赤裸裸的抢劫、杀戮和掠夺。其影响:对殖民国家来说获得了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原始积累,但给殖民地带来了灾难。

49.阅读下列材料:

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的手段……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违反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应一并没收。

----英国《航海条例》(1651年10月) 你知道当时中国和日本等国有关海外贸易的政策是怎样的吗?

【思路点拨】联系17-18世纪的中国和日本历史,即可得知。17世纪的中国和日本等国都属于封建专制国家。17世纪中国处于明清交替时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时期。

【参考答案】英国实行的贸易保护政策。中国自明太祖时起,就厉行海禁政策,“片板不许下海”;清朝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几次下令禁止海外贸易,只开放广州海关。日本德川幕府实行锁国政策,17世纪30年代陆续发布锁国令,禁止日本船只出海贸易,禁止日本人与海外交往,对驶抵日本的外国船只进行严密监视,对他们的贸易活动进行严格管制,只同中国、朝鲜、荷兰保持一定的贸易关系。

50.下面是一幅反映黑奴贸易的路线图。请你查阅有关资料,结

合这幅路线图简要介绍黑奴贸易的概况,谈谈为什么黑奴贸易会出现

在15~19世纪的近四百年间

【思路点拨】黑奴贸易兴盛的原因,15~19世纪西欧资本主义

发展处于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黑奴贸易的暴利刺激。

【参考答案】(1)黑奴贸易情况,参见本课迷津网吧。

(2)原因:15~19世纪西欧的资本主义发展还处于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海外殖民方式还比较简单、粗暴。西方殖民者在美洲进行殖民侵略的过程中,一方面在美洲发展种植业,另一方面对美洲土著印第安人实行大规模的种族灭绝政策,造成了劳动力的严重不足。同时,当时西欧国家的生产力水平还不高,正常贸易获取的利润无法满足西欧商人的欲望。因此他们对于获取巨额利润的贸易,无论是正常的还是非正常的,都有着无与伦比的兴趣。黑奴贸易能获取巨额利润,对于西欧商人来说是难以抗拒的诱惑。当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逐渐向自由资本主义过渡,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殖民政策也就相应地发生变化,资产阶级热衷于把包括非洲在内的海外殖民地变成他们的投资场所、原料产地和工业品销售市场,黑奴贸易也就逐渐衰落。

小学数学拓展型课程教学设计初探

小学数学拓展型课程教学设计初探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拓展型课程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数学拓展型课程及其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掌握,关注其数学能力的发展,而且要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的社会价值,领略数学的文化内涵。因此,本文从小学数学拓展型课程的特点人手,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轮为依据,尝试探索一套合理的教学设计模式。 【关键词】:拓展型课程实施 数学类拓展型课程是指从教育目标出发,以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需要为主要依据,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实践能力的课程。如果说基础型课程中的数学科目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具有以完成系统的知识教学为主要任务的课程,那么数学类拓展型课程的教学则是以建构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方式。我认为,小学数学活动课程,主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数学知识基础和天生就具有的思维能力出发,教师根据教学的进程和学生一起设计活动内容,通过活动,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体会数学的魅力,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样的数学拓展课上,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带着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世界,有运用数学方法去分析周围的事物和现象的数学学习习惯。通过实践、课题研究等等,学生从中获得综合运用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并且学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还能通过实践了解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现实世界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是一门值得学习的课程。 一、拓展型课程的类型 为了有效的开展小学数学拓展课程,我整理了有关拓展课的类型,小学数学活动课程内容极其丰富,根据来源可分为五个方面:1、生活中的数学。2、生产中的数学。3、科学技术中的数学。 4、与各学科相关的数学。5、智力活动中的数学。在此基础上,我把拓展型的课程的内容进行了分类,主要有: 1.实践操作课――配合教材,制作教、学具或进行实际操作测量活动。 2.小课题研究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课题进行研究,例如: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一张白纸有多厚?等 3.阅读交流课――重在指导学生“读什么”、“怎么读”,结合“小学生数学报”等阅读材料,组织学生交流、讨论阅读后的思考、发现、感想和独特的见解。 4.社会调查成果汇报课――通过调查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和中生产的应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5.综合拓宽课――结合教材中的某些内容,和相关内容进行整合,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作品及相关证据材料可以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旅游、租车预算方案的设计。应用数学知识开展社会调查,发现社会问题。如:生活垃圾、水资源的浪费等社会问题调查。精致、新颖的有关数学方面的小制作。如:做的长方体、七巧板拼图。阅读数学读物的体会,数学日记等。收集的数学家的故事,与数学有关的诗词,数学谜语等。收集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撰写数学活动报告、小论文,自编的数学小报。可以反映你的数学活动水平的其他特色材料。 二、拓展型课程的实施 1.多方面取材,备课充分

余秋雨《废墟》教案设计

余秋雨《废墟》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把握文章的主旨,能理解废墟丰富的文化内涵 2.明确废墟的含义,领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3.欣赏和评价散文优美而充满哲理的语言 4.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 能力目标:1.掌握赏读散文的基本方法:整体感知-理清文脉-品味语言-把握主旨 2.能查阅、筛选所需材料 情感目标:正视废墟,正视历史,明确肩上的责任,增强建设美好未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1.理解废墟文化的丰富内涵:历史文化价值、悲剧文化价值、现代文化价值 2.通过对文章素材的理解,深刻领会散文的“神”与“形”的关系 【教学难点】 1.把握文章的主旨 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学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 1.了解作者余秋雨及文章写作的背景 2.速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本,体会文章的抒情基调 3.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 4.教师总结:全文抒情中蕴涵的深邃哲理 【思路设计】

由于余秋雨的散文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韵味,在文化表象之下有着深刻的内涵,所以,在课堂上对文章的背景和余秋雨的散文成就有必要做简单的交待,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对余秋雨的初步印象再来欣赏文章文章较长,可采用速读的方法,学生能初步说明文章的抒情基调即可在“理清文章主要内容”的环节里,可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得出结论最后教师对全文抒情中蕴涵的深邃哲理综述 【学法设计】 1.课前指导学生查阅余秋雨的相关信息,为课堂学习提供一定的基础 2.从“废墟”说起,介绍余秋雨其人及其在当代散文创作中的地位 3.学生速读全文,了解文章的抒情的基调 4.通过讨论,学生归纳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5.教师总结:全文抒情中蕴涵的深邃哲理,让学生得到一个整体印象 【教法设计】教师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展示 【过程设计】 一、作者简介及本文写作背景 要点设计:了解作者余秋雨及文章的写作背景 方法设计:多媒体展示,教师讲授法 思路设计:老师将一些废墟图片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以此导入新课的学习,并由此介绍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由教师讲授,和学生以前的了解,为正文的学习提供帮助 导入: 提到废墟,人们都能从记忆中找到它模糊而又清晰的印象或一条古巷,或一截城墙,或一处石窟,新疆楼兰古城遗址,北京的圆明园等等它们或显赫于繁华都市之里,或散落在荒草乱冢之间,或孤立于戈壁荒漠之中但对许多人来说,浏览,也只是观光而已,并没对它有什么更深的见解读了余秋雨的《废墟》,相信我们会对废墟有更深的思索,会以另一种眼光去看待过去留下的种种痕迹 要读懂一位作家的作品,首先必须对这位作家有一个宏观的了解走近秋雨,就如走进一本深厚的文化的大书,他的散文更是开创了现代散文创作新领域

一年级小学拓展型课程教学设计

活动时间10.9 活动 内容 认识雪花片和聪明棒 活动 地点 一三班 活动 目标 让学生初步认识并尝试雪花片和聪明棒。 活动重点、 难点培养学生对雪花片和聪明棒的兴趣以及提高学生动手创作能力。 活动过程 一、学生分组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指定组长,明确任务。 二、认识雪花片和聪明棒 三、初步感知,自由创作 活动反思 通过介绍,学生初步认识了雪花片和聪明棒,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活动时间10.16 活动 内容 花儿朵朵 活动 地点 一三班 活动 目标 以小组为单位,继续学习雪花片。 活动重点、 难点 培养学生对雪花片的兴趣以及提高学生动手创作能力。 活 动 过 程 一、成品欣赏 二、步骤分析 1.师示范 2.学生跟着做 三、小组合作 四、作品展示互评 活动反思 拼花朵比较简单,大部分在幼儿园接触过雪花片,在一点拨下都顺利完成了。

活动时间10.23 活动 内容 我有椅子 活动 地点 一三班 活动 目标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聪明棒的搭建。 活动重点、 难点 培养学生对聪明棒的兴趣以及提高学生动手创作能力。 活动过程 一、成品欣赏 二、步骤分析 1.师示范 2.学生跟着做 三、小组合作 四、作品展示互评 活动反思 很多学生第一次接触聪明棒,聪明棒的拼搭比较难扣,但是在小组合作下,基本都能完成。

活动时间10.30 活动 内容 一帆风顺 活动 地点 一三班 活动 目标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雪花片的创作。活动重点、 难点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活 动 过 程 一、成品欣赏 二、步骤分析 1.师示范 2.学生跟着做 三、小组合作 四、作品展示互评 活动反思 船虽然看着大,其实并不难。通过小组合作,基本都能完成。

美术拓展型兴趣课教案

巧用旧报纸 学生状况分析: 现在城市生活的初中学生物质生活条件大多比较的富裕,随手浪费的现象也很常见,各种课外的阅读报纸,家庭的报刊量较大,经过观察初一学生对于废旧的报纸的处理,有的随手丢弃,有的能注意收集最后回收到废品收购站,也有个别同学用报纸包书,卷成纸筒进行游戏。但能观察报纸材料的特点,有效利用报纸,进行小创造的同学较少。同时初一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不少的艺术表现经验,对纸制材料的制作方法也做过不少尝试。绘画、拼贴、剪、折等都是美术课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这也为引导学生“变废为宝”利用旧报纸进行小创作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报纸材质的特点、感悟材料的美感。能利用材料的特点,和不同的制作方法进行小创作。 过程与方法:设计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导入活动,欣赏(神奇的报纸服装)作品,分析报纸材质特点,结合材质特点,引发创作思考,进行巧 用旧报纸的创作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创作中激发学生发现美,感悟美的能力,从而达到环保的 目的,体验一种环保、再利用的生活方式,并感受自己动手 创作的无限乐趣。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重点:感悟材料的美感。利用旧报纸特点进行小创作,潜移默化中体现环保意识。难点:如何利用旧报纸的特点进行小创作。 教学准备: 教具:相关图片。 学具:学生收集的各种废旧报纸,绘画工具,制作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今天下午我们就要进行每周一次的大扫除了,有经验的同学都知道,大扫除中往往会有灰尘弄脏我们的头发。那该怎么办?有什么实用的解决办法吗?

学生各抒己见 那么我们现在就用废旧报纸为自己在大扫除中准备一顶帽子 学生开始活动 教师提出活动要求:用各种方法为自己做一顶防尘帽,大小要合适。 帽子做好了,各式各样,请同学们戴上感受一下。 教师再次提出要求:试着想想办法让你的帽子更漂亮 学生再次开始活动: 有的往上涂颜色,有的在帽子上添加其他装饰物,有的改变帽子的原有的造型,美丽的帽子做好了(再一次的进行展示) 出示课题:《巧用旧报纸》 说明:导入活动的设计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导学生注意平时不起眼的废旧报纸,从试着做一顶实用的防尘帽子,到思考帽子造型色彩的美观性,逐步引导到美术活动中去。 二、感悟报纸材料的独特美感 教师:报纸制作的帽子有什么特点吗? 帽子的颜色有什么特点吗? 你们用什么方法来制作的? 引导学生总结报纸材质的特点 色彩特点:报纸的色彩既有黑白单色的,也有大篇幅的彩版。 制作特点:材质薄,柔软便于制作,剪、折、撕、贴、卷等方法都可以。 总结:利用这些特点,巧妙设计利用报纸,这样平凡普通的材料也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出示作品欣赏(神奇的报纸服装) 请同学欣赏并请学生挑选一组自己最喜欢的服装,分析设计师是如何巧妙利用报纸材质的特点。 例如: 图一中的服装,设计师收集有蓝色色彩的彩版报纸,巧妙利用报纸的色彩,用折的方法体现了裙子的特点,创作出非常时尚靓丽的服装。

拓展性课程:小孔成像教学设计

《小孔成像》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了解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2.经历制作小孔成像设备的和调试的过程,锻炼动手动脑能力。 3.用小孔成像设备观察身边的风景,感受小孔成像实验的欢乐。 器材说明: 配套:蜡烛,纸杯,卡纸,半透明纸,工字钉,双面胶。 自备:打火机。注意:在使用打火机和蜡烛时,要注意消防,最佳预备湿毛巾。 活动要点: 在制作小孔成像之前,教师要充分演绎好小孔成像的故事,导入的故事讲述的精彩生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孔成像观察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物、孔、像三者间的几何关系。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讲述奇特的画的故事: 有人请了一个画匠为他画一张画。三年以后,画匠告诉他:“画成了!”他一看,八尺长的木板上只涂了一层漆,什么画也没有。 画匠说:“请你修一座房子,房子要有一堵伟岸的墙,再在这堵墙对面的墙上开一扇大窗户。把木板放在窗上,太阳一出来,你在对面的墙上就可以看到一幅图画。” 房子盖好后,在屋子的墙壁上出现了亭台楼阁,好像一幅风景画。尤其奇怪的是,画上的风景是倒着的!

同学们想不想看看这样奇特的画?那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这样奇特的画——“小孔成像”吧! 二、制作与优化 (1)出示一个已经组装好的爱牛“小孔成像”套件。请一名学生上来指导操作。 (2)师演示制作。1、拆开模板、展示介绍零件。2、组装,注意强调粘贴处和不要粘贴的地方。3、放入半透明纸做成像屏。4、在小孔上用钉子打孔,完毕后把钉子再插入保护套中(一定要强调此项操作)。 三、原理探究 点燃蜡烛。 探究:1、看到的图像是正立还是倒立的2、怎么样调节蜡烛的像大小。 思考:光是如何从通过小孔传到半透明纸上成像的? 画一画:蜡烛的火焰,小孔,蜡烛的像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展示小孔成像光路图,请同学们尝试解释之前记录的实验现象。 教师总结学生的解释,阐述小孔成像现象和原理。 四、原理运用 现在,你能解释晴天树下的圆斑么? 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应用到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五、拓展延伸 如果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制作照相机,怎么样让成像更清撤?

室外拓展教案

室外拓展 授课年级:初二年级 活动介绍 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培训,就是通过个人在培训活动中的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体验,然后在培训师指导下,提升认识的培训方式。拓展训练,是一种对生活的感悟,一种对艰辛的体验。参加拓展训练时,从学员们做项目之前的组队到做项目时的同生死、共患难的拼搏精神,能真正体会到个人与个人,团队与团队,个人与团队这之间的关系。拓展训练更多的是对团队合作精神的体现,对个人心理的挑战,让人直面真实的自我,体会团队的力量。现代社会的竞争中,并非你死我活,而应该是“你活我也活”,大家应共同发展,一种合作共赢的局面。拓展是在告知你我,在现实社会中,“天马行空,独来独往”是不可能的,成功需要合作。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要想卓越,只有合作。其实,团队合作中最主要的是个人心理素质的表现,自己的能力能否正常发挥,并不是大胆的行为,而是一种认知行为。未来有不可预知的情境,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是最重要的,拓展只是带给你一个认识自己、挖掘自己的机会;让自己清晰的认识到如何更好的融入到团队中。 教学目标 1、通过参与和讨论,培养学员主动参与意识和行动能力; 2、通过参与和体验,使学员的思维方式得到转变,心智模式

得到改善; 3、通过参与和交流,培养学员的团队精神,学会合作和分享,增强人际信任,提升勇气和胆量。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各项活动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完成策略。 解决措施 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 题并最终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难点 1、提升心理素质较差的学员的参与度。 2、身体肥胖学员的参与问题 解决措施 鼓励学员积极参与,树立信心,勇敢挑战,尽力而为。 课时安排 本活动共2课时,计150分钟。 活动设计 一、同心同行 1、活动说明 同心同行是一项培养团队协 作精神的拓展活动。在一个团队

第14课殖民废墟上的重建导学案

第14课殖民废墟上的重建导学案 课型:新授执笔:审核:历史组时间:2012 .3. 23 【学习目标】 1.知道二战后印度等亚洲国家实现国家独立和走上民族振兴道路的概况;掌握“非洲独立年”、纳米比亚独立及意义(重点) 2.知道古巴独立和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史实,了解拉美各国为捍卫国家主权、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所进行的斗争。 重点:印度独立运动和巴拿马收回印度主权的斗争史实。 难点:非洲的独立运动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学习流程】 一、自学与交流 (一)翱翔的蓝孔雀 1、印度独立:年。 2、印巴分治:英国决定把印度分为与 两个国家,实行分治。出任印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 (二)“黑暗大陆”现曙光 1、“非洲独立年”:仅在年,就有个国家独立,因此被称为“” 2、年,获得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世界也最终瓦解。 (三)艰难发展中的拉丁美洲: 1、年,古巴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2、为从美国手中收回的主权,巴拿马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二、展示与质疑 三、点拨与归纳 认识亚非拉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全面崩溃,是20世纪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事件;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运动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教学反思:四、巩固与检测: 1.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其独立,后来建立共和国的国家是() A 印度B古巴C埃及D纳米比亚 2.1947年8月,印度领导人尼赫鲁在庆祝印度独立时说:“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这里“厄运的时代”指的是() A英国的殖民统治 B法国的殖民统治C德国的法西斯侵略 D苏联的控制 3.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席卷非洲,其中有一年就出现了17个独立国家,被称为“非洲独立年”,这一年是() A 1952年 B 1956年 C 1960年 D 1990年 4.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的历史结束的事件是() A埃及爆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B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C纳米比亚的独立D南非废除种族隔离制度 5.在拉丁美洲唯一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是() A 古巴 B 巴拿马 C 巴西 D 海地 6.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在北京召开,2007年年初胡锦涛总书记成功访非揭开中非关系新的一页。下列关于非洲历史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古埃及文明是非洲最古老的文明 B 战后埃及摆脱法国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真正独立 C 1960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D 1990年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7.二战后初期,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也蓬勃发展起来,开展最早的地区是() A.北非 B.缅甸 C.斯里兰卡 D.巴基斯坦 教学后记:

拓展型课程合唱队教案设计.docx

实用标准文案 合唱队兴趣组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新学期准备工作 2、合唱队员测试:音准、音色、音域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重新排座位 2、《两只老虎》轮唱 3、《欢乐之歌》 教学过程: 一、练声 1、用“ lu ”唱 A 音,要求口型到位,气息平稳。 3 遍 2、用“ lu ”唱一个渐强的音 3、用“ lu ”唱一个渐强至渐弱的音。 要求:渐进过程要平稳,音头、音腹、音尾都要小心处理。 二、《两只老虎》轮唱 1、齐唱《两只老虎》 2、跟着钢琴作节奏变化唱。 3、教师和两个同学示范二声部轮唱。 4、两个同学带着一声部唱,教师带着二声部唱。

5、两个声部唱《两只老虎》 三、《之歌》 1、听教琴旋律 . 2、用“ lu ”跟着琴哼唱旋律。 3、唱歌。注意:只有把音唱完了口型才可以,要韵。 第三 教学内容: 《可的家》 教学程: 一、声 1、唱一个音 A 2、慢的音 C,D,E,F,G,A,B 3、唱快的音 1, 12345 , 54321 ,1234 ,54321 ,2 ?? 二、《可的家》 1、听琴一遍旋律。 2、听老唱一遍歌。 3、学生唱第一、二句歌。 4、学生唱一、二句歌。 5、听琴三、四句旋律。

6、唱三、四句歌谱。 7、唱三、四句歌词。注意:4/4 拍得强弱,不要颠倒了。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萤火虫》、《小白船》 教学过程 一、练声 1、5———, 5 4 3 2,1———。 2、5———, 5 5 5 5,5 4 3 2,1———。要求:唱到 5 5 5 5的时候音 要跳, 5 ———唱完长音后,一口气唱接下的音。 二、《萤火虫》 1 、师:这首歌小朋友们应该已经很熟悉了,我们先用lu 唱一遍。 2、师:四小节吸一口气,唱得轻点,夜晚是很宁静的。 3、师:注意强弱规律。要唱得有起伏,有感情。(师做师范)。 4、师:请小朋友们看着我的手势,看谁最聪明,能按照我的手势唱轻响。、三、〈小白船〉 1 、师:接下来我们要学一首新的歌曲,〈小白船〉,大家先听老师弹一遍旋律。 2 、师:现在我们用lu 来唱一遍 3、师:请小朋友们用唱名来唱一遍。 4、师:现在我们把词曲结合唱一唱。 四、复习〈两只老虎〉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教案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

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 第1课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课程标准 了解联合国的产生 了解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三维目标 目标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感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 联合国的成 立 联合国的地 位;联合国的 成立过程;联 合国的主要 机构及职责 联合国的成 立是世界人 民向往和平、 维护和平的 产物联合国日益 成为实践其 宗旨与原则, 维护世界和 平与安全的 国际机构 材料解析 联合国作为 世界上最具 普遍性、影响 力、重要性的 国际组织,已 经成为当今 世界维护世 界和平与安 全、共谋人类 和谐发展与 福祉的机构。 20世纪联合国的“维和行 动” 第一次维和 行动;第一支 维和部队;第 一次强制性 决议;海湾危 机中联合国 的积极努力; 联合国才俊 行动。 联合国日益 发展成为维 护世界和的 重要力量 分析讲解 人权宣言和推动非殖民 化 《世界人权 宣言》的主要 内容;支持民 族独立反对 种族歧视斗 争;人道主义 援助工作;保 护妇女儿童 权益的努力 联合国在维 护人类的基 本生存权利、 平等权利方 面做出了巨 大贡献。 史料研习 发展中的联 合国突出成就 总结归纳 问题探究 重点难点 重点:联合国的建立及其维护世界和平的行动。 难点:认识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巨大贡献以及当今世界局部地区动荡、战争的现实。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设计问题导入,战后美苏两国已经从反法西斯的盟友转变为意识形态对立的敌人,但这首联合国国歌的词曲作者却恰恰来自这两个对立国家,说明了什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对世界和平与安宁的渴望是不分种族、国界和意识形态的,是人类的共同愿望。 【讲授新课】 一、联合国的创立 (一)背景 1、国际联盟破产 一战后成立的世界上第一个普遍性国际性组织——国际联盟以失败而告终。 (国际联盟由美国倡导建立,在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计划”中提出,体现美国战后力图凭借强大经济实力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由于综合实力尚未能与老牌资本主义强国英法抗衡,受排挤,实际国际联盟为英法所操纵,并成为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工具,美国没有参加。) 2、二战洗礼呼唤新的国际组织建立,世界人民向往和平的共同心声。 (二)酝酿 1、1941年,罗斯福与丘吉尔签署《大西洋宪章》(第一次提出建立新的国际组织的设想。) 2、1942年1月,反法西斯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名称由来) 3、1943年,美、英、中、苏四国签署《普遍安全宣言》(第一次向世界宣告要建立一个新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三)创立 1、建立:1945.10.24正式成立(联合国日) 总部:永久性设在纽约:当时美国富豪小约翰-洛克菲勒在纽约曼哈顿东区购置了一块土地,并把它送给联合国,建起了联合国总部大厦。 截止到2004年,有会员国191个。其中亚洲39个,非洲53个,东欧及独联体国家27个,西欧23个,拉丁美洲33个,北美、大洋洲16个。另外,有2个常驻联合国观察员国:梵蒂冈、巴勒斯坦(地位高于梵蒂冈)。 2、意义 联合国是反法西斯同盟国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反法西斯联盟合作的结晶。它的诞生,是人类的一大进步,是世界和平的胜利。 【学习探究】通过了解联合国会徽(标志)含义理解联合国性质及其宗旨。 联合国会徽含义:从地球的北极方向勾勒世界地图的形象,经纬线由8条直线和五个同心圆组成,标志着联合国是个世界性的国际组织,两根橄榄枝衬托着地球,象征着联合国的根本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小学语文拓展性课程教案

诗化杭州 ——小学语文拓展性课程教学设计 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何瀛 设计理念: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创新活力之城。2016年,为深化杭州青少年学生人文历史文化教育,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及海外宾朋了解杭州的秀美山水、人文历史和文化轶事,增进广大青少年学生爱家乡、爱西湖、爱杭州的思想感情,激发他们作为峰会东道主的自豪感,杭州市教育局联合杭州市旅游委员会、杭州日报等单位开展了“跟着诗词游杭州”杭州市诗词文化旅游线路设计征集活动。本课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诗词这一传统文化,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学会自编诗句。 2.明白自编诗句的基本规则。 3.激发创编诗句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引出诗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生活的杭州不仅是一座世界文明的旅游城市,她的风光自古以来,就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在此停留,你知道哪些描写杭州的诗句呢? (学生汇报) 2.在这里,何老师也找到了一句,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过,请看:“三苏评南曲,双雷断花柳”。 3.解释:三苏,也就是苏洵苏辙苏轼这一门父子三词客,他们三个人,正在一起讨论一首词,突然天上打了两声响雷,把院子里的花柳都打折了。你们知道这是谁写的吗? 二、激趣展开,拓展练写。 1.其实这句诗就是何老师自己写的,怎么样是不是有模有样?知道何老师为什么编这句诗吗? 2.因为当你有朋友来杭州,问你杭州有哪些好玩的地方的时候,你就可以用这句诗来回答他。出示西湖十景: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曲苑风荷、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双峰插云、三潭印月、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观察下,你发现了什么? 3.其实,何老师这里出现的西湖十景,是老十景,是南宋时期就已经形成的。现在啊,西湖还有新十景。请看 出示西湖新十景: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4.分四人小组讨论,学着何老师的样子,给这十景编一句诗。 5.小组编写好后,上台汇报诗句及解释。 三、互动评议,发现规则。 1.请同学评价一下刚才展示的诗句。 2.引导观察何老师的诗句,谈发现。 3.总结:能够把诗句的意思讲通顺了,这就是一句成功的诗了,而如果你的两句诗中的词语能够一一对应,那就更加工整了。 四、实地考察,激发热情。 1.我们现在能用短短的十个字,就有情有景地把西湖十景介绍给别人了。那接下来如果你走进了我们西湖的某一处景点,又会吟哦怎样的诗句呢? 2.欣赏景点图片及诗句。 3.练习仿写。

第22课 联合国 教案(岳麓版选修3)

第22课联合国 一、联合国的创立 1、背景 (1)国际联盟破产 一战后成立的世界上第一个普遍性国际性组织——国际联盟以失败而告终。 (国际联盟由美国倡导建立,在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计划”中提出,体现美国战后力图凭借强大经济实力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由于综合实力尚未能与老牌资本主义强国英法抗衡,受排挤,实际国际联盟为英法所操纵,并成为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工具,美国没有参加。)(2)二战洗礼呼唤新的国际组织建立 2、酝酿 (1)1941年,罗斯福与丘吉尔签署《大西洋宪章》(最早提出意向) (2)1942年1月,反法西斯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名称由来) (3)1943年,美、英、中、苏四国签署《普遍安全宣言》(宣布。。。此后开始筹建) (4)1945年3月,向有关国家发出召开联合国会议的邀请书 大国的战略意图:英、美国、苏联 3、创立 (1)建立:1945.10.24正式成立(联合国日) 总部:永久性设在纽约:当时美国富豪小约翰-洛克菲勒在纽约曼哈顿东区购置了一块土地,并把它送给联合国,建起了联合国总部大厦。 截止到2002年9月27日,有会员国191个。其中亚洲39个,非洲53个,东欧及独联体国家27个,西欧23个,拉丁美洲33个,北美、大洋洲16个。另外,有2个常驻联合国观察员国:梵蒂冈、巴勒斯坦(地位高于梵蒂冈)。 (2)意义 联合国是反法西斯同盟国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反法西斯联盟合作的结晶。它的诞生,是人类的一大进步,是世界和平的胜利。 通过了解联合国会徽(标志)含义理解联合国性质及其宗旨。 联合国会徽含义:从地球的北极方向勾勒世界地图的形象,经纬线由8条直线和五个同心圆组成,标志着联合国是个世界性的国际组织,两根橄榄枝衬托着地球,象征着联合国的根本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你知道橄榄枝象征和平的典故吗? 远古时代,主宰人类命运的上帝发现人间道德风气败坏,十分震怒,决定发一场大洪水,把人类全都毁掉,众天神中有的提议地球上应当保留一点生命,否则显得太残酷了,上帝认为有理。经过考察,认为挪亚夫妇是惟一的一对好人,就派使者通知他们准备一只方形的大木船(诺亚方舟),并在各种动物中挑选一对雌雄,带到船上,以逃避灾难。后来洪水退去,挪亚夫妇派鸽子去其他地方探察情况。不久,鸽子衔着一根青绿色的橄榄枝叶飞回来报喜,洪水已退,和平日子来临,世界生命开始了新的转机。自此以后,人类便把橄榄枝作为和平的象征,鸽子也被誉为“和平鸽”了。 二、宗旨与主要机构 1、宗旨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国际合作;构建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 比较:联合国的这四项宗旨之间有什么关系?与国际联盟相比,增加了哪些内容? 关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增加的内容: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进行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和人类福利性质的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加并激励对于全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 比较:联合国与国际联盟的不同作用及原因。参考《全解》P263 不同作用: 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工具,孕育新的大战/维护世界和平做出重大贡献,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反共反民族独立,对苏俄等国无产阶级革命及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横加干涉/ 将两种社会制度都纳入国际体系

儿童画拓展课程教学设计

阳光学子素质拓展课程教案本 201 ——201 学年度第学期 课程: 备课人:

西安铁五小学素质拓展课程学生名单任课教师(付萍吴菲)上课地点三、4教室 考勤 姓名 姓名—班级 艾雨旸二1 马锦琦二1 刘涛涛二2 刘嘉栋二2 钟若璇二2 爨宇珺二3 高欣怡二3 孟嘉怡二3 刘博宇二3 王家豪二4 韩梓瑜二4 王艺锦二4 任书辰二4 赵芯萌二5 童钰卓二5 侯楚彦二5 李禹霖二5 王亦然二6 赵杨雯月二6 陈嘉颖二7 刘鸿魁二7 李思路二7 张书维二7 梁馨蓉二8 梁栋钦二8 余依阳二8 宋予熙二9 于子航二9 刘义倬二9 董宇轩二9

课程计划 (201 ——201 学年度第学期)科目:儿童画任课老师:付萍吴菲地点三、4教室学生人数30 课程目标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通过各种形式,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 3、学习通过观察生活、了解生活,并通过绘画、手工等美术活动,提高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4、能大胆运用各种线条和色彩去表现在生活中感受过的物体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能大胆地按自己的意愿画画。 5、能大胆地通过各种艺术手段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 6、学习运用各种工具材料大胆地进行手工活动,对手工活动有兴趣,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手工活动。 实施措施1、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2、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法,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按计划进行活动,并且要用:基本练习、模仿练习、分步练习和创作练习四种来进行操作 1、基本练习:基本练习是使用工具和简单技能的练习,如执笔、运笔、划线、涂色、剪贴、折叠团泥、搓捏泥等的练习。 2、模仿练习:模仿练习是根据范例或模仿教师的示范动作而进行的练习,如画小动物、折飞机、捏小动物泥塑等。 3、分步练习:分步练习是对比较复杂的形象,分阶段、分步骤地练习其重点或难点,有时可同教师的分步示范相结合,同时进行。 4、创造练习:创造练习是根据教师的命题让幼儿自己进行构思、想象和表现的练习,是幼儿独立性较强的练习,如意愿画、命题画、想象画、装饰美化等。 课时安排

最新人教版必修2: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教案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美国经济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美国经济达到辉煌的顶峰。1947年美国生产了世界上1/3的粮食,1/2的棉花,57%的钢材和基础金属,62%的石油和80%的汽车,美国制造业占全世界的53%,1948年美国的出口占全球的1/3,黄金储备占据世界总量的3/4。当时,无论是英法等战胜国,还是德、日等战败国,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对美国都处于依附地位,美国在实力上处于压倒性优势地位。 ——朱文晖《改变世界——解读美国新经济》2.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历史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建立一个 世界统一的货币汇率体系迫在眉睫。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取代了英国在全球长期的首富地位,成为世界的政治、经济霸主。西欧国家曾经是国际政治经济中的主宰力量,现在已沦为二三等国家。在欧洲和日本忙于清理战争的废墟瓦砾的时候,美国的经济影响则在进一步扩大。它一方面担负起援建盟国的任务,另一方面又乘机扩展它的世界霸权。这些任务当然牵涉到巨额资金在国际范围的流动。于是,美国作为西方世界的霸主,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世界统一的货币汇率体系以便于外汇的流通和结算。 另外,第二次世界大战既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又对战后社会生 产力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战争破坏带来了固定资本的大规模

更新和扩大。战时发展起来的军事工业也大批转入民用工业,为整个工业带来了新技巧、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许多新兴工业部门应运而生。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一个比历史上工业革命更为广泛深刻的科技革命。在这一背景之下,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更为紧密了,国际资本的流动也迅速增加。这也是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货币汇率体系的原因之一。 同时,20世纪30年代经济与社会的动荡以及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给40年代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他们总结经验,决心要建立一个新的货币汇率体系,以避免经济混乱和减少大萧条的影响。 为构建一个新的国际经济秩序,1944年7月,美、英、苏、法等44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办“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又称“布雷顿森林会议”,讨论重建国际货币制度。根据这个会议上通过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产生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并根据会议协议条款产生了维持布雷顿森林制度运行的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赫国胜、杨哲英、张日新主编《新编国际经济学》3.二战后美国金融霸权的确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重建资本主义金融体系,英国最终丧失金融霸权地位,更深刻的原因在于其丧失了经济和军事的优势,为再次大发战争横财的美国所取代。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是美国金融霸权确立的标志,虚弱的英国被迫接受现实。美国的金融霸权对战后

拓展课教案

店口二中音乐拓展课程教案 第1次 试音、分声部、学习发声练习1、分出高声部、低声部。2、学会唱音 阶7个音发声练习的口型和音量的控制。 第2次 1、发声练习的巩固。 2、练习歌曲《欢乐颂》第一声部。 3、基本训练: 气息、发声方法、听音训练等,努力提高合唱队员的表现能力。解决用声上的响而不噪,轻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做到合唱声音上的谐调,平衡统一。 第3次 1、复习巩固上周学习的内容。 2、继续练习歌曲《欢乐颂》第一声部。 3、合唱的音准训练。有效控制地歌唱:起声后应立即进行保持上面的头声高位置和 深呼吸气息的支持状态,丝毫不能松懈,以保持合唱这门集体艺术的“共性” 特点。 第4次 1、复习巩固上周学习的内容。 2、练习歌曲《欢乐颂》第二声部。 3、合唱的协调训练。恰当处理合唱层次关系:合唱艺术是多声部的艺术,作品中必然存在层次问题,不同歌曲中各声部担任不同的角色。具有正确的层次关系才能让听 众听起来协调悦耳。 第5次 1、复习巩固上周学习的内容。 2、继续练习歌曲《欢乐颂》第二声部。 3、合唱的对比训练。合唱的对比训练是合唱技巧综合训练的一个重要织部分。起、伏、强、弱、快、慢六种力度与速度的对比手段训练,以求逐步掌握这些对比性用 声的方法,这是提高合唱训练水平必不可少的手段。 第6次 1、复习巩固上周学习的内容。 2、完整练习歌曲《欢乐颂》二声部合唱。 3、合唱的咬字吐字训练。吐字指单字的韵母,“Z”是声母字头,“u”是韵母宁腹,咬字时(声母)必须按“五音”的着力部位咬正确,而且必须发音短促有力。

字腹(韵母)必须“四呼”的着力点将字吐出来,并保持一定的口型,直到音 符的最后瞬间归韵,就是将复韵中韵母的音素结合为一体,而韵尾必须到音符 的最后才收声。 第7次 1、复习巩固上周学习的内容。 2、继续完整练习歌曲《欢乐颂》二声部合唱。 3、上下管道成一条直线。上下管道成一直线,是一种很抽象的技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理解到,要通过师范和理论结合使学生明白老师的要求,并在练习中 自然放松下巴,从张口发声作到最自然。 第8次 1、复习巩固上周学习的内容 2、新歌练习(第一声部)。 3、声音的亮点练习。 训练发声注意要求有声音的亮点,头腔亮点,注意运用气息,声音共鸣到达 头腔,找到这种感觉并保持这种感觉。 第9次 1、复习巩固上周学习的内容 2、新歌练习(第二声部)。 3、处理歌曲、音准、节奏练习。1、对学生的音准、节奏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安排简单的音准练习,节奏练习,打好基础。2、处理歌曲理解歌曲的内容,歌曲的要求,学生对歌曲有了全面的了解后对歌曲的处理在情绪上加以注意就能使歌曲 情绪表现更淋漓尽致。 第10次 1、复习巩固上周学习的内容 2、新歌练习(二声部合唱)。 3、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采用自评的方式,以描述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为主。由于在合唱训练学习中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因此,学生评价的重点应放在自我发展的纵向比 较上。 第11次:(一)、合唱训练 1、姿势巩固训练:上身保持直立,胸部保持吸气时的状态,提眉,面部略带微笑,队员的姿势要统一。合唱中统一姿势,首先给人的印象就是精神抖擞、整 齐美观,它是合唱中诸方面统一的第一步。实际上统一合唱姿势不仅使合唱队 具有整齐美观的外表,更重要的是这关系到整个合唱队的发声状态,所有合唱

《回顾·拓展一》教学设计一(六下) 拓展型课程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一》教学设计一(六下)拓展型课程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交流对学过的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也可以交流学习了本组课文,在写作表达方面有哪些收获。 2.熟读并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 3.读懂成语故事《邯郸学步》,理解成语的寓意。 教学过程: 交流平台

一、小结引入 本组课文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都能给我们一定的感悟,或都对我们的生活有一定的启示。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联系生活实际领悟到了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体会到了作者的表达方法,并且在我们的习作中也试着运用了。本组课文学完了,你有没有总结过每一篇文章的表达方法有什么不同吗? 二、体会表达方法 1.回想这个单元的课文,都用了哪些表达方法?写出运用这种表达方法的文章的例子。 表达方法 例文

打比方、一连串的问句、一连串的格式工整的话语、把事物人格化的写法借物喻人 写一件事情、物件,从中产生感悟、受到启迪 2.除了课文以外,你在课外书上读到的文章还体会到了怎样的表达方法?表达方法 例文 日积月累

一、读读文中的古文名句,读不准字音的字问问老师和同学。 二、反复读读这些名句,谈谈自己的理解,和同桌进行交流。 三、主动在班级谈谈自己的理解,接受师生提出的意见,把句子理解正确。 四、练习把这些名句背诵一下,再背给同学们听。 五、你还背过哪些古文名句,背给大家欣赏。 成语故事 默读两遍成语故事《邯郸学步》,试着把故事的寓意讲清楚。你还读过哪些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大家一起想想帮事中的道理是什么?课下搜集成语故事,准备开个成语故事会。

感谢您的阅读!

拓展课健美操教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拓展课计划及教案 张敏 教学对象:学校全体学生 指导思想: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按照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围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个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锻炼的意识,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这条主线来贯穿全课,从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发展学生能力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评价、合作探究、实践创新能力,从而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依据:健美操运动是在音乐的伴奏下运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操化动作,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以健、力、美为特征的有氧运动,具有横跨体育、文学、艺术和教育等诸多领域的综合特征,充分体现了健身、健美、健心的整体功能,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深受学生的喜爱。 学习目标: 1. 使学生了解并热爱健美操和定向运动,能够描述其对健康的益处并经常积极参加健美操锻炼和定向运动。 2. 较好的掌握健美操的基本动作与组合,少儿操一级规定动作的前两段,了解其他健身操种,并能够对同学之间的健美操表演做出简单的评价。掌握定向运动基础知识,能辨别一些简单的地图,并能较熟练使用指北针。 3. 提高协调性、节奏感、灵敏性、表现力,身体耐力以及心肺耐力,塑造健美形体。 4. 创设“我健康,我快乐”的教学氛围,培养自尊和自信心,充分展现自我。 5. 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合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教学计划 第一次课健美操运动基本知识、体能恢复练习 第二次课学习健美操基本动作、健美操专项技术练习 第三次课学习健美操高冲击步法、学习大众健美操一级套路(组合一)、健美操专项技术练习 第四次课学习大众健美操一级套路(组合二)、健美操专项素质练习 第五次课学习大众健美操一级套路(组合三)、健美操专项素质练习课 第六次课学习大众健美操一级套路(组合四)、健美操专项素质练习 第七次课复习大众健美操一级套路(组合五)、健美操专项素质练习 第八次课学习大众健美操二级套路(组合一)、健美操专项素质练习 第九次课健美操专项技术练习 第十次课健美操专项素质练习 第十一次课健美操专项素质练习 第十二次课大众健美操三级套路第一组合 第十三次课大众健美操三级套路第二组合 第十四次课大众健美操三级套路第三组合 第十五次课大众健美操三级套路第四组合 第十六次课自编操 第十七次课自编操 第十八次课基本动作练习 第十九次课小组合 第二十次课小组合 第二十一课小组合 第二十二课小组合

小学拓展性课程教案-大象牙膏

《大象牙膏》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知道实验中要做好安全防护,了解有些实验有些危险性。 2.了解双氧水转变为水和氧气是化学反应。 3.感受大象牙膏实验带来的乐趣。 器材说明: 爱牛配套器材:量筒、双氧水粉剂、硫酸铜、盐、洗洁精、色素、小口塑料瓶、一次性手套、护目镜 自备材料:热水、搅拌棒、托盘、电子秤。 活动要点: 在进行大象牙膏实验时,教师不要急于实验,一定要把安全事项和防护工作做到位。配置双氧水是吸热反应,如果水不够热则无法水解出足够的双氧水。双氧水产生氧气和水的氧化还原反应是放热反应,“牙膏”会冒出热气。实验中要保证足够的双氧水,可以准备不同的容器让学生尝试。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提出问题:同学们,对于牙膏,你了解多少? 学生自由发言。 2.追问:那大象用什么牙膏呢? 生讨论,思考,发言。 二、聚焦揭题

1.出示:大象牙膏是著名的化学实验之一,绵密的泡沫像喷泉一样从容器中喷涌而出,体积很大,特别像牙膏,所以称为“大象牙膏”。大象牙膏并不是真的给大象刷牙的。 2.引出课题:大象牙膏。 三、材料与工具 1.提供实验器材。 爱牛配套器材:量筒、双氧水粉剂、硫酸铜、盐、洗洁精、色素、小口塑料瓶、一次性手套、护目镜 2.教师对相关器材进行介绍,学生可随机提问了解。 四、问题与探究 1.提出问题 问题一:洗洁精的作用是什么? 问题二:为什么说这是化学反应? 2.揭示原理 大象牙膏的实验原理:双氧水和硫酸铜在氯化钠的催化作用下剧烈分解,放出氧气,将发泡剂吹成大量泡沫,从容器口涌出。 3.播放大象牙膏的实验视频(3个) 五、实验与制作 1.告知“安全须知” 戴好手套、护目镜。实验用的双氧水浓度高于医用消毒双氧水。请勿用手触碰,如不小心沾到,须用大量清水冲洗。 2.讲解制作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