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978_2003年中国经济重心与产业重心的动态轨迹及其对比研究_冯宗宪

1978_2003年中国经济重心与产业重心的动态轨迹及其对比研究_冯宗宪

1978_2003年中国经济重心与产业重心的动态轨迹及其对比研究_冯宗宪
1978_2003年中国经济重心与产业重心的动态轨迹及其对比研究_冯宗宪

文章编号:1000-8462(2006)02-0249-06

1978—2003年中国经济重心与产业重心的

动态轨迹及其对比研究

冯宗宪,黄建山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中国陕西西安 710061)

摘 要:文章首先阐述重心问题及分析方法,然后,分别从移动方向、距离、速度、原因等方面详细分析了经济重心、产业重心的动态变化特点,最后从整体上对比研究了产业重心与经济重心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产业重心;动态变化;区域差距;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

1 重心及分析方法

重心本来是力学中的观念,应用到经济活动中,简而言之,是指在区域空间上存在某一点,在该点前后左右各个方向上的力量对比保持相对均衡。经济重心是指在区域经济空间里的某一点,在该点各个方向上的经济力量能够维持均衡。因此,它类似国民生产总值、物价指数,可作为宏观分析的经济指标之一,研究国家或区域发展的方向、平衡等问题,以及用来评估空间发展政策的效果。

美国从1970年代就开始了对空间上的多种社会、经济和自然资源的重心问题的研究。樊杰和W·陶普曼用重心方法率先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工业重心的变动。我国起步较晚,台湾学者黄金树(1988)也曾经研究了中国大陆经济重心与空间发展状况。包玉海等(1998)对内蒙古耕地重心的驱动因子做了分析,认为包括社会历史、自然、政策以及经济利益驱动。此外,周民良(2000)分析了我国经济重心、区域差距之间的关系。徐建华和岳文泽(2001)对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演变进行了对比分析。陈希华(2001)对山东省产业重心转移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乔家君等(2005)分析了近50年来中国经济重心移动路径。

从研究情况来看,首先,在分析重心移动路径方面主要是根据重心坐标变化定性地说明移动方向,结合移动的角度与距离来刻画重心移动路径的实证研究不多,其次,重心在结合经济发展、产业布局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甚少。因此,本文力求弥补以上不足,从移动方向和距离两个方面来确定重心位置和分析重心演变特征,并对产业重心与经济重心进行对比分析,力求找到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

1.1 重心计算公式推导

在力学中,我们知道重心是力矩最小的点。总力矩为S =∑n

i=1

M i*R i,要使总力矩最小,即S min则应满足:s/ x i= 0, x/ y i=0,由于此式无解析解,需用以下叠代公式求解:

X(k+1)=

∑n

1

m i·x i

(x i-x k)2+(y i-y k)2

∑n

i=1

m i

(x i-x k)2+(y i-y k)2

,

Y(k+1)=

∑n

1

m i·y i

(x i-x k)2+(y i-y k)2

∑n

i=1

m i

(x i-x k)2+(y i-y k)2

若令R'i=(x i-x k)2+(y i-y k)2,则该式亦可写为X(k+1)=

∑n

1

m i·x i

R'i

∑n

i=1

m i

R'i

,Y(k+1)=

∑n

1

m i·y i

R i

∑n

i=1

m i

R i

当R i ∞,说明第i个地区与全国经济重心(或产业重心)的空间距离越远,越处在与经济重心(或产业重心)偏离的地区,甚至为边缘地区。

当某种属性的重心随着时间变化出现移动时,移动方向就指示了空间现象的“高密度”部位,偏离的距离则指示了非均衡程度。对此可采用欧氏距离公式来计算。

设各次区域中心城市P(x i,y i)到重心Q(x,y)的距离为R i,根据欧氏距离公式可得:

R i=(x-x i)2+(y-y i)2(0≤R i≤∞)

当R i0,说明第i个地区与全国经济重心(或产业重心)的空间距离越近,越处在与经济重心(或产业重心)接近的地区。

当R i=0,说明第i个地区为全国重心。

在经济研究中,对一个拥有若干个次一级行政区域的国家来说,计算某种属性的“重心”通常是借助各次级行政区的某种属性和地理坐标来表达。假设一个区域由n个次级区域(或称为质点)P构成,第i个次区域的中心城市的坐标为(x i,y i),m i为i次区域的某种属性的量值(或称为质量),求

第26卷第2期2006年3月 经 济 地 理

ECONOMIC GEOGRAPHY

Vol.26,No.2

Mar.,2006

收稿日期:2005-10-23;修回日期:2006-01-13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3年度重大研究项目(编号:03JA ZJ D790007)和陕西省200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联合资助。

其重心,设重心在Q 处。则该区域某种属性重心Q 的地理坐标为: x =

∑m i x i ∑m i , y =∑m i y i

∑m i

。1.2 重心移动的分析方法由地理学可知,地球表面的点位置由坐标表示,不同点之间位置关系可通过以其中的一个点为参照物,然后通过方向和距离两个方面来确定另一个点位置。因此,可从重心移动的方向和距离两个方面决定重心位置

图1 重心移动方向与相对变化距离坐标系分析

Fig .1 Coordinates analysis on variatio n direction

and relative distance of gravity centre 1.2.1 重心移动方向

在分析重心移动的方向时,以1978年为起点,第k 年重心坐标为(long k ,lat k ),第k +1年重心坐标为(long k +1,lat k +1),第k +1年重心移动方向为θ角度(相对于第k 年),则θ(k +1)-k =

n π

2

+arctg [(lat k +1-lat k )/(long k +1-long k )],n =0,1,2,并将弧度转化为角度,且规定正东方向为0°,逆时

针为正向,即第一象限(0°,90°)(东北方向)、第二象限(90°,180°)(西北方向)为正,反之,顺时针为负,即第三象限(-180°,-90°)(西南方向)、第四象限(-90°,0°)(东南方向)为负,重心移动方向范围为(-180°,180°)(图1)。1.2.2 重心移动的距离

假设d 表示第k +1年重心移动的距离(相对于第k 年),

则d (k +1)-k =c ·(long k +1-long k )2+(lat k +1-lat k )2

,其中,常数c =111.111,表示由地球表面坐标单位(度)转化为

平面距离(km )的系数[1]。

因此,long k +1-long k 、lat k +1-lat k 分别表示从第k 年到第k +1年重心坐标的变化大小,c ·(long k +1-long k )

、c ·(lat k +1-lat k )分别表示重心经纬方向上移动的实际距离,c ·(lat k +1-lat k )c ·(long k +1-long k )=lat k +1-lat k long k +1-long k =纬度上变化速度

经度变化速度,所

以,当

lat k +1-lat k

long k +1-long k

<1时,重心移动方向在(-45

°,45°)、(135°,180°)、(-135°,-180°)范围内,说明此时重心在经度上变化速度比在纬度上变化速度快;当时,重心移动方向在(

45°,135°)或(-45°,-135°)范围内,说明此时重心在纬度上

变化速度大于在经度上变化速度;当

lat k +1-lat k

long k +1-long k

>1

时,重心移动方向在45°或135°对角线上,说明重心在经纬度方向上变化速度相当;当重心移动方向在0°或90°坐标轴上时,重心只在经度上或纬度上变化,或者说重心在纬度或经度方向上速度为0。

1.3 重心移动的原因

从计算公式分析,决定重心的因素只有两个方面:各地的地理位置和属性变化。既然各地的地理位置保持不变(在研究中假设各次行政区中心城市地理位置不变),那么重心的变化就反映了所代表的属性的变化。由于我国各个区域经济、各产业发展的速度与水平不一,且在年际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任何一个区域经济、产业的发展变化都会影响到经济重心、产业重心的变化,因而我国的经济重心、产业重心永远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所以由经济重心、产业重心的动态变动便能够清楚地反映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发展变化的轨迹及均衡程度,从而揭示产业与经济发展的规律与联系。

2 我国产业重心与经济重心动态变化轨迹分析

首先说明,在具体计算我国的经济重心和产业重心时,我们采用各省省会城市所在的地理坐标作为各省经济重心的所在(在研究期间省会城市地理坐标保持不变),实际上不少省

份都有两个以上的主要城市,如广东的广州与深圳,黑龙江的

哈尔滨与大庆,山东的济南、青岛与烟台,通常经济重心应处于这些主要城市之间,但由于省以下的经济数据不易取得,且就大多数情况而言,省级经济重心都靠近省会城市,因而这种代用是可行的(樊杰和W ·陶普曼、周民良也采用了这样的方法)。基于以上理由,对于四川省,1996年以前我们以成都作为其经济重心,之后分为成都、重庆。在指标的选取上,我们采用了国内生产总值、一、二、三产业总产值作为总量指标。另外,我们的计算范围只包括了祖国大陆和海南省,未包括港澳台地区。2.1 我国经济重心动态变化轨迹分析

图2 1978—2003年我国经济重心动态变化轨迹

Fig .2 Dynamic variation track of our country 's economic gravity centre from 1978to 2003首先,从经济重心移动方向来看,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重心呈现了明显的“第三象限※第四象限※第一象限”方向的演变轨迹(图2,表1)。经济重心移动顺时针方向(根据前面假定,顺时针为负)占72%,逆时针方向只占28%。说明了我国经济重心整体向东南方向移动。

250

经 济 地 理 26卷

具体来看,1978—1991年期间,我国经济重心顺时针旋转超过90°(即位于第三象限)的占61.5%,即向西南方向移动,东西部差距有所收敛,其原因在于西部“大三线”,特别是西南(重点是四川)巨额的基建投资还在发挥作用,而且在整个1980年代,四川仍然作为国家投资重点地区,工业依然在GDP 中占有较大的份额。但此期间,南北差距却迅速扩大,其原因是我国的经济政策等向华南地区倾斜,开发区、经济特区建设效果明显,加之其经济基础好,区位条件优越,珠江三角洲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引擎,率先启动、高速发展。1992—1998年期间,经济重心移动角度大多位于第四象限,即东南移动,在南北差距继续扩大的同时,东西差距迅速扩大,原因在于长江三角洲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二引擎,得到了迅速发展。1999—2003年我国经济重心在第一、四象限之间波动,呈现正东稍微偏北方向的移动趋势,说明我国经济东部地区的经济地位进一步加强的同时,京津地带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有了起色。而2000年10月以来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并没有使得东西部经济差距有所缓和。可以预见2003年9月以来实施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将使得东西差距扩大,南北差距缩小。

表1 我国经济重心移动方向与距离

Tab.1 Variation direction and distance of our co untry's economic gravity centre

年份

空间位置/°

经度纬度移动方向/°移动距离/km年份

空间位置/°

经度纬度移动方向/°移动距离/km

1978115.2833.781991114.8633.1-105.54.461 1979115.2133.66-122.0714.8161992114.9532.98-54.0116.05 1980115.2533.6930.84795.65561993115.0832.84-46.0221.6 1981115.2133.53-104.3218.1531994115.1332.77-50.939.431 1982115.1433.46-135.7511.4481995115.1332.71-97.836.931 1983115.1433.6190.613616.6011996115.1332.7486.9992.759 1984115.1533.59-50.5872.90511997115.1532.7420.6552.268 1985115.1333.47-100.2513.6061998115.1532.73-74.381.361 1986115.1633.46-17.0082.96291999115.1932.73-4.4964.536 1987115.1733.38-78.0158.88252000115.2232.7638.7034.656 1988115.1233.27-113.7313.5822001115.2332.7759.5942.151 1989115.0533.19-132.7211.4482002115.2532.77-8.4892.258 1990114.8733.14-161.8721.2442003115.2732.861.6144.067

其次,从经济重心移动距离来看,由剧烈变动走向缓和。1994年以后的11年中,经济重心共移动距离为40.4km,只占18.1%。说明了经济重心整体移动趋势走向缓和,恰好说明了我国经济整体形势走向稳定。经济重心移动最小的年份为1998年,仅向东偏南74.38°移动了1.36km,移动最大年份为1993年,向东偏南46.02°移动21.6km。

此外,经济重心移动的方向角度在(45°,135°)或(-45°, -135°)范围内,即

lat k+1-lat k

long k+1-long k

>1的共有17年(占65.4%),说明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经济重心在纬度上的变化速度比经度上快,也就是我国南北经济的动态变化相对东西经济动态变化剧烈。

表2 我国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方向与距离

Ta b.2 Variation direction and distance of gravity centre of our country's primary industry

年份

空间位置/°

经度纬度

移动方向/°移动距离/km年份

空间位置/°

经度纬度

移动方向/°移动距离/km

1978113.7932.611991113.5832.33-160.619.113 1979113.9832.47-37.9926.121992113.6232.25-65.510.611 1980113.8132.54155.0120.021993113.832.276.350919.788 1981113.7932.51-129.44.5551994113.9332.4452.39523.562 1982113.8132.4-78.1512.171995113.9732.42-16.54.6934 1983113.9932.8366.97351.211996113.9932.5279.9610.325 1984113.0232.77-176.4107.61997113.8932.43-136.814.44 1985113.8332.47-19.9794.911998113.9132.5380.49211.435 1986113.9632.512.54714.831999113.8932.42-99.8212.054 1987113.932.42-121.211.382000113.8232.4-166.18.1276 1988113.8732.33-110.910.252001113.8932.551.78512.968 1989113.6932.14-133.528.752002113.8932.5691.3196.7573 1990113.7532.3977.98528.342003113.7232.68143.9623.305

2.2 我国第一产业重心动态变化轨迹分析

首先,从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方向来看,顺时针方向占56%,逆时针方向占44%,且顺时针与逆时针方向没有呈现规律性,因此,我国第一产业重心表现为不规律性变化,但是可以看出一种回归的趋势(图3,表2)。1978—1988年重心在北纬32.4°—32.6°,东经113.75°—114°之间变动(除1983、1984年以外),1994—2002年重心重新回到了北纬32.4°—32.6°,东经113.8°—114°之间。但第一产业重心的年际差异较大,整体趋势不规律。

其次,从第一产业重心移动距离来看,1978年以来重心共移动587.34km,移动距离最大年份为1984年,即向西偏南3.62°,移动107.6km;移动距离最小年份为1981年,即向西偏南50.64°,移动4.56k m。

此外,第一产业重心移动的方向角度在(45°,135°)或(-

251

2期 冯宗宪,黄建山:1978-2003年中国经济重心与产业重心的动态轨迹及其对比研究

45°,-135°)范围内,即

lat k +1-lat k

long k +1-long k

>1的共有14年(占

53.8%),说明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第一产业重心在纬度上的变化速度稍微比经度上快,也就是我国第一产业重心在东西、南北方向上变化速度相当

图3 1978—2003年我国第一产业重心动态变动轨迹Fig .3 Dynam ic v ariation track of gravity centre of our

country 's primary industry from 1978to 2003再次,第一产业重心不规律性是由我国目前第一产业发展水平决定的。目前我国第一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农业现代化(设施化、机械化、自动化等)程度都较低,控制协调水平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此外,由于我国许多地方生态环境脆弱,经常发生大面积的自然灾害,直接影响到第一产业的发展。因此,由于影响农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导致了第一产业重心分布的无规律性,也正是由于无规律性和我国第一产业政策的作用,使得长期来看,第一产业重心呈现了一种回归的趋势。

2.3 我国第二产业重心动态变化

轨迹分析

图4 1978—2003年我国第二产业重心动态变化轨迹

Fig .4 Dynam ic v ariation track of gravity centre of our

country 's secondary industry from 1978to 2003首先,从重心移动的方向来看,可知我国第二产业重心呈现“第三象限※第四象限※第一象限”的移动轨迹(图4,表3)。具体地,1978—1991年期间,我国第二产业重心移动角度均为负(除1984年),且有9年顺时针旋转超过90°,即表现为西南方向的移动。1992—1998年期间,向南偏西方向移动。1999—2003年期间,移动方向60%为正,且在第一象限内,呈

现为东北方向移动的趋势。我国第二产业重心整体向西南方

向移动,但最近几年表现为东北方向回归,说明我国第二产业的东西差距先缩小后增大,南北差距先增大后减小。

其次,从重心移动距离来看,第二产业重心移动距离为314.97km ,移动距离呈现减小趋势,说明第二产业重心移动由剧烈走向缓和。移动距离最大年份为1988年,向西偏南50.37°移动28.45km ,移动距离最小年份为1996年,向东偏北76.39°移动1.79km 。此外,第二产业重心移动的方向角度在(45°,135°)或(-45°,-135°)范围内,即lat k +1-lat k long k +1-long k

>1的共有15年(占

57.7%),说明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第一产业重心在纬度上的变化速度比在经度上快,特别是从1991年以后,纬度上变化速度都比经度上快(除了1997、1999年外),这反映了我国第二产业重心在纬度上移动剧烈。

再次,我国第二产业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原因在于1980年代我国第二产业的政策倾向和西南部的大规模基础建设投资的拉动,1990年代南偏西方向的移动主要益于南昆铁路、西南大动脉建设等带动效应,而此后重心的东北方向移动表现为投资政策的转移以及我国东北、华北一些老工业基地的重新起色有直接关系。

2.4 我国第三产业重心动态变化轨迹分析

图5 1978—2003年我国第三产业重心动态变化轨迹

Fig .5 Dynamic variation track of gravity centre of our

country 's tertiary industry from 1978to 2003

首先,从重心移动方向来看,我国第三产业重心表现为向第四象限移动,即东南方向移动,说明了东西部和南北方地区在第三产业上的差距在扩大(图5,表4)。具体地,1978—1989年期间,波动缓慢。1990—1992年期间向西大幅移动;1993—1999年期间,重心向东南大幅转移;2000—2003年期间,波动

缓慢,向低纬度移动,特别最近3年重心向正东方向移动。其

次,从重心移动距离来看,我国第三产业重心移动距离为267.56km ,移动距离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说明了第三产业重心波动幅度先增大后减小,即初始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经过大幅转移后又相对稳定。移动距离最大年份为1990年,向西偏南28.98°移动36.6km ,移动距离最小年份为1999年,向东偏南9.09°移动1.68km 。

此外,第三产业重心移动的方向角度在(45°,135°)或(-45°,-135°)范围内,即

lat k +1-lat k

long k +1-long k

>1的共有9年(占

34.6%),说明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第三产业重心在纬度上252

经 济 地 理 26卷

的变化速度比在经度上慢,特别是1991年以后,第三产业重

心在经度上的变化速度比在纬度上大(除了1992、1994、2000三年以外)。

再次,1990年代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水平日益

表3 我国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方向与距离

Tab .3 Variation direction and distance of gravity centre of our country 's secondary industry

年份空间位置/°经度纬度移动方向/°移动距离/km

年份空间位置/°经度纬度移动方向/°移动距离/km

1978

116.1234.51

1991

115.56433.52

-124.85

18.454

1979116.01334.47-157.47

12.907

1992115.60233.37-75.70317.1421980116.15634.45-7.63916.1321993115.58733.12-93.37628.1151981116.17434.28-84.18719.0871994115.6332.96-74.8418.1421982116.07734.25-162.711.3231995115.632.84-104.113.6791983115.95734.21-163.2113.8461996115.60432.8676.39391.79481984116.00334.2316.22655.28841997115.54332.88157.9717.28761985116.00234.13-90.36810.3891998115.49132.8-122.9610.661986115.93534.05-130.4511.5941999115.54632.8432.57817.30491987116.04234.01-22.43112.9582000115.58632.9569.987412.8891988115.87933.81-129.6328.4482001115.59832.93-57.5882.48751989115.82833.78-145.096.95072002115.59632.91-94.622.20721990

115.659

33.66

-144.98

22.943

2003

115.613

32.93

50.3606

2.9434

表4 我国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方向与距离

Ta b .4 Variation direction and distance of gravity centre of our country 's tertiary industry

年份空间位置/°经度纬度移动方向/°

移动距离/km

年份空间位置/°经度纬度移动方向/°移动距离/km

1978

114.9533.364

1991

114.8433.089

20.3281

13.401

1979114.8433.331-163.62

12.844

1992114.7932.877-103.6324.1921980114.8733.34524.04423.95421993115.0632.755-24.75932.4741981114.9233.242-64.60112.6941994115.1232.689-46.4810.0361982114.9333.27680.15553.83421995115.1632.691.128834.5121983114.9133.39898.657613.6561996115.232.684-9.63484.24881984114.8433.354-146.338.7181997115.2932.72724.884811.3541985114.933.316-32.9827.73561998115.3232.73519.16022.7761986114.9933.41447.828614.6471999115.3332.732-9.09031.68791987114.9733.3-100.912.9222000115.3432.659-83.5228.17441988115.0433.261-29.4878.87132001115.332.69143.2865.72451989115.0233.206-109.266.36742002115.3232.677-31.9582.85491990

114.73

33.047

-151.0236.605

2003

115.35

32.681

7.9927

3.2763

提高,经济结构日趋完善,第三产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在国

民经济构成中,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而广大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结构还不够完善,第三产业相应发展较慢,在国民经济构成中所占比重减小。特别是最近几年,第三产业重心东移的趋势更加明显。这与我国东部地区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引擎”有关,同时也与第三产业发展的特点及条件有关。

3 我国经济重心与产业重心动态变化轨迹的对比分析

首先,从我国经济重心与产业重心的整体空间格局(图6)来看,第三产业重心与经济重心距离最近,均处于中间位置,而且第三产业重心与经济重心变化的轨迹很相似。说明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水平有着密切联系。第一产业重心在西南方向,几乎不受到经济重心移动的影响。第二产业重心轨迹在经济重心东侧,且与经济重心逐渐靠近,说明了第二产业的发展与经济有密切联系。联系重心移动距离可知,26年来移动距离大小顺序为:经济重心(223.84k m )<第三产业重心(267.56km )<第二产业重心(314.97km )<第一产业重心(587.34km )。此外,从重心的格局可知,我国西南地区

的财富收入主要来自第一产业,东北地区财富主要来自第二

产业,第三产业在财富收入中的作用有偏向东南的倾向。

图6 我国经济重心与产业重心的空间格局及动态变化轨迹

Fig .6 Spatial s tructure and dynamic v ariatio n track of indus -trial gravity centre and econom ic gravity centre of our country 其次,从经度方向(图7)来看,第二、三产业重心与经济重心向同一方向收敛。经济重心先向低经度(西)然后向高经度(东)方向移动,说明我国东西部经济差距先缩小后扩大。第二产业重心一直向低经度(西)移动,最近几年呈现微弱的高经度(东)移动趋势,说明第二产业在东西方向上差距在扩

253

2期 冯宗宪,黄建山:1978-2003年中国经济重心与产业重心的动态轨迹及其对比研究

大,而最近几年扩大趋势有所收敛。1990年以前,第三产业重心在经度上呈现波动,说明1980年代我国东西部在第三产业上差距没有改善。1990年以后第三产业重心向高经度(东)移动,说明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上东西部差距进一步扩大。第一产业的规律性不明显,呈现在经度(东西)上周期波动的趋势(除1984年出现异常),但值得注意的是1997年以来,波动的周期相对减缓,说明我国对第一产业自然影响等不确定性的控制能力在增强

图7 我国经济重心与产业重心在经度方向上的动态变化轨迹

Fig .7 Dynamic variation track of industrial gravity centre and economic gravity centre of our country on longitude direction

再次,从纬度方向(图8)来看,我国产业重心与经济重心均向同一方向收敛,第二、三产业重心与经济重心向低纬度(南)收敛,第一产业重心向高纬度收敛。从收敛速度来看,1995年以前经济重心与产业重心收敛速度均较快,1995年以后相对减缓,说明我国稳定经济能力在加强。第二产业重心收敛速度最快,第三产业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收敛速度相当,第一产业重心最慢,而且收敛趋势不明显。从重心空间位置来看,第二产业在高纬度(北)处,反映了北方在第二产业中占有较大比重。第一产业位于低纬度(南)处,但2000年以来一直向高纬度移动,说明南方在第一产业中占较大比重,但北方在第一产业上的地位在加强

图8 我国经济重心与产业重心在纬度上的动态变化轨迹

Fig .8 Dynamic variation track of industrial gravity centre and economic gravity centre of our country on latitude direction

4 结论与研究展望

本文首先确定研究的方法,然后结合产业重心与经济重心动态变化轨迹、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阐述了产业重心的演变特征及产业重心与经济重心之间的联系,得出结论:第一,关于重心的动态变化特点方面。我国经济重心表现为第三象限※第四象限※第一象限的移动方向,整体波动趋势走向缓和,且纬度变化速度大于经度变化速度。第一产业重心动态变化无规律性,但呈现了一种回归趋势,且经纬度变化速度相当。第二产业重心与经济重心特点相似,说明我国第二产业的东西差距先缩小后扩大,南北差距先扩大后缩小,且第二产业重心整体波动由剧烈走向缓和,纬度变化速度先小于后大于经度变化速度。第三产业重心整体向东南方向移动,波动幅度先增大后减小,经度变化速度比纬度变化速度大。

第二,关于产业重心与经济重心的关系方面。第三产业重心与经济重心距离最近,且第三产业重心与经济重心变化的轨迹很相似。第一产业重心在西南方向,几乎不受到经济重心移动的影响。第二产业重心轨迹在经济重心东侧,且与经济重心逐渐靠近。26年来重心移动距离大小顺序为:经济重心(223.84km )<第三产业重心(267.56km )<第二产业重心

(314.97km )<第一产业重心(587.34k m )。

第三,产业重心与经济重心反映的经济意义方面。一方面,产业重心的移动反映了产业本身的特点,也反映了我国产业发展的水平。另一方面,通过产业重心与经济重心的分析可知,我国东西部经济差距以及南北发展不均衡的动态变化情况。再则,可为我国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提供宏观指导。

研究展望:①在解释产业重心移动的根本原因或影响因素方面有待深入的定量研究;②在不同属性重心之间影响关系的定量分析方面需深入探讨,如产业重心与经济重心之间影响关系的定量分析等。

参考文献:

[1] 乔家君,李小建.近50年来中国经济重心移动路径分析[J ].地

域研究与开发,2005,24(1):12-16.

[2] 李秀彬.地区均衡性的可视化测度[J ].地理科学,1999,19(3):

255-256.

[3] 樊杰,W ·陶普曼.中国农村工业化的经济分析及省际发展水平

差异[J ].地理学报,1996,51(5):398-407.

[4] 包玉海,乌兰图雅,香宝,等.内蒙古耕地重心移动及其驱动因

子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1998,17(4):47-54.

[5] 周民良.经济重心、区域差距与协调发展[J ].中国社会科学,

2000,(2):42-53.

[6] 徐建华,岳文泽.近20年来中国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演变及

其对比分析[J ].地理科学,2001,21(5):385-389.

[7] 陈希华.山东省产业重心转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 ].地球信息

科学,2001,(4):28-29.

[8] 冯宗宪.经济空间场理论与应用[M ].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12.[9] 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2004[M ].北京:中国统

计出版社,2000-2004.

[10] 中国国家统计局.新中国统计资料五十年汇编[M ].北京:中国

统计出版社,2000.

(下转269页)

254

经 济 地 理 26卷

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中国的FDI 区域分布问题,本文只作了一点尝试。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比如,对不同时期的FDI 选择不同类型的空间权数进行深入研究;针对某个产业的FDI 区域分布进行研究,或者选择一个地区对FDI 的区域分布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也可选择FDI 资源国进行相应研究。

参考文献:

[1] WEI S J .Attracting forei gn direct inves tment :has China reached its po -tential [J ].China R evie w ,1995,6:187-199.[2] SU N H .M acroeconomic impact of direct forei gn invest ment in China :1979-96[J ].The World Economy ,1998,21:675-694.[3] YING QI WEI .The regioanal dis tribution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 ment in China [J ].Regional Studies ,1999,33:857-867.[4] JU N SU N .Facters affecting the l ocation of FDI in China [J ].China Eco -nomic Quarterl y ,2002,4:687-698.[5] QIA N SU N ,WILSO NTONG ,QIAN Y U .Determinants of forei gn direct inves tment across China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 -

nance ,2002,12:79-133.[6] ANSELIN L .Patial econometrics :methods and models [M ].The Nether -l ands :Kluwer Acade mic Publishers ,Dordrecht ,1988.[7] ANSELIN L .“Under the hood iss ues in the s pecification and interpreta -tion of spatial regress ion models ”[J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02,27:

247-267.

[8] FL OR AX R ,H FOLMER ,S J REY .“Specification s earches in s patial e -conometrics :the rel evance of Hendry 'methodology ”[J ].Regional Sci .

Urban Econo mics ,2003,33:557-579.[9] COUG HLIN C C ,E SEGEV .Foreign direct inves tment in China :a s pa -tial econometric st udy [J ].World Economy ,2000,23:1-23.

[10] ANSELIN L ,R MOR ENO .“Properties of tests for spatial error compo -nents ”[J ].Regional Sci .Urban economics ,2003,33:595-618.[11] CHUNLAI CHEN .Provincial c haracteristics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 t -ment in decision within China [M ].Chines e Economy R es earch Unit Working Paper No .97/16.[12] 樊纲,王小鲁,张立文.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J ].

经济研究,2003,(3):23-30.[13] 林光平.计算计量经济学[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THE EMPIRICALLY ANALYSIS OF S PATIAL EC ONOMETRICS TO LOCAL FACTORS OF CHINESE FDI REGIONAL DISTRIBUTION AND TO THE EXTENT TO GEOGRAPHICAL SPILLOVERS

WANG Li -ping 1

,PENG Ji -nian 2

,REN Zhi -an

1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 west Jiaoton 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Sichuan ,China ;

2.The First Securities Limited Company ,Hefei 230001,Anhui ,China )

A bstract :According to enterprise location theory ,the author uses spatial econometric model to anal yze the local factors of FDI regional distri -bution throughout 29provinces in China .On one hand ,the author confirms regional economic aggregation ,labor cost ,market level ,accu mu -lated FDI and the degree of openin g are the main factors deciding FDI regional distribution ,however ,the function of infrastructure and littoral

dumb variable aren 't significant .On the other hand ,the author confirms the existence of spatial dependence on FDI regional distribution ,namely the increase of FDI in one province will produce positive effect on its neighboring province through spatial spillover ;based on these conclusion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policies on absorbin g more FDI for every area ,especially for larger Mid west area in China .Key words :FDI ;regional distribution ;the anal y s is of spatial econometric ;spatial dependence 作者简介:王立平(1968—),男,安徽合肥人,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计量分析。(上接254页)

DYNAMIC VARIATION TRACK AND C ONTRASTIVE RES EARCH OF

EC ONOMIC GRAVITY CENTRE AND INDUSTRIAL GRAVITY

CENTRE OF CHINA FROM 1978TO 2003

FENG Zong -xian ,HUANG Jian -sh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Xi '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 'an 710061,Shaanxi ,China )

A bstract :Firstly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problem of gravity centre and its analysis method .Then ,we analyze the dynamic variation character -istic of economic gravity centre and industrial gravity centre from variation direction ,distance ,speed and cause .At last ,we contrastively ana -lyze the relation bet ween industrial gravit y centre and economic gravity centre in total .

Key words :industrial gravity centre ;d ynamic variation ;regional gap ;contrastive research 作者简介:冯宗宪(1954—),男,浙江宁波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博导,西安交通大学金禾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金融风险管理与投资、区域发展与环境政策及全球治理。

269

2期 王立平,彭继年,任志安:我国FDI 区域分布的区位条件及其地理溢出程度的经验研究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失语症检查说明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失语症检查说明 整体注意事项 1对象:成人失语症患者。 前提条件:标准失语症的打分是由参加过失语症班井熟悉检杏内赛的俭杏者来进行使用前要掌握正确的检查方法,不要自行对患者的反应进行解释,而要依据检查的规则进行。 3.患者的状态:尽量使患者在自然状态下接受检查,不要过于死板,要在过程整个注意此点。 4.检查者的说话方式和态度:检六者与患者接触时,说话的要零乱方式不要零乱和死板.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病前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态度要亲切,以求得患者放松安心检查。 5.对患者进行有关检查方面的说明:事先不对患者说明就进行检查会使患者反感,检查者要向患者说明检查的目的,求得理解,检杏之后,多数患者关心自己的结果,因此,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适当的说明。 6.检查场所:选择能使患者情绪稳定接受检查的场所,避开噪音及人多的地方; 7.陪同人员;失语症患者通常不愿让人知道白己的语言缺陷i,所以即使妻子或丈夫有时,也要尽量不要赔伴,采取一对一的检查方式。 8.甲患者的疲劳情况:失语症检查中,在超过30分钟以上,患者常出现疲劳不能表现出实标的问题,此时宜中断,采取分数次进

行 9.止检查:有时出现失败或拒绝局面,此时暂时终止,待安静下来再继续检查,出现保持状态时,通常是由于患者疲劳过度引起的,这时可改时间进行。 10.检查顺序:由开始到结束两周时间 11.检查顺序:此检查是通过不用语言模式来观察患者的反应,在一些项目中使用相同的词语,为尽量减少由此造成的对内容的熟悉,在图位置的安排上有一些变化,并设了终止标准。 12.用具 (1)使用说明 (2)记录用表(包括计算用纸) (3)图片,词卡 (4)实物(手帕,牙刷,硬币,钢笔,梳子,钥匙,剪子,镜子,牙膏 ) (5)铅笔〔在文字检杏时提示用) 13.记录:如实记录患者的反映,身体姿势.表情的反应,这些对以后的判断和训练有帮助,另外要考虑到以后别人可能会看,尽量能让别人看明白。 为便于记录最好给提示和自己修正制定一个符号,而且要明确符号的意思,要记录提示前患者的反应,在什么地方给提示以及提

1978_2008年中国经济重心迁移的特征与影响因素_叶明确

收稿时间:2011-12-24;修回时间:2012-03-15 作者简介:叶明确(1974—),女,安徽滁州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空间经济政策。E-mail :ymq@https://www.doczj.com/doc/5217879811.html, 。 第32卷第4期经济地理Vol.32,No.42012年4月ECONOMIC GEOGRAPHY Apr.,2012 在经济研究中,经济重心指的是在区域经济空间中,各个方向上的经济力量能够保持均衡的一点。观察经济重心的迁移可帮助了解经济变量在一个国家或经济区域中的发展方向和平衡问题,也可评价空间发展政策的效果[1]。经济重心法被广泛应用于宏观经济和区域经济研究中,例如对于中国经济重心和产业重心的演变路径的研究[1-3],对长三角地区人口和经济的空间分布研究[4-5],对某地区经济 和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性研究[6-7],其他研究还包括对 耕地变化[8]以及能源消费[9]、污染[10]、人才分布[11]、旅游[12]等各类研究中。 经济重心类似国民生产总值、物价指数,可作为宏观分析的经济指标来使用[1]。然而,在发现经济重心沿着某一方向转移后,由于它类似一个综合指数,是各个子部分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很难判断其变化的背后原因和推动力。现有研究的一般做法 1978—2008年中国经济重心迁移的特征与影响因素 叶明确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上海 200444) 摘要:1978—2008年,中国的经济重心以1991年和2003年为界,先后经历了向西南、东南和东北方向移动的三个 阶段。为分析重心迁移的主导因素,首先指出了一般的贡献度分解方法在重心法研究中的不适用性及其原因,提出了一种基于夏普里值的、适用于重心法的分解方法。基于此方法,给出了在中国经济重心移动过程中的“引擎”和“逆引擎”省市和地区,并发现:第一阶段重心西移的原因既非西部投资的延迟效应,也非广州发展的副产品,而是由于东北经济发展过缓引起的。第二阶段重心东移的主要原因并未长三角和珠三角的较量的结果,而是西部经济发展速度过缓为主导,辅之以东部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快速发展所致。第三阶段重心北移的主要原因也并非“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效果,而是完全是由西部发展过缓引起的。最后对区域发展政策做出评价,并指出优先发展西部经济是保证中国经济高速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关键词:经济重心;重心法;贡献度;夏普里值;空间均衡发展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462(2012)04-0012-07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Factors Analysis of Gravity Movement for China’s Economy from 1978to 2008 YE Ming -que (School of Economics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44,China ) Abstract:During the period from 1978to 2008,with 1991and 2003as cut off points,China ’s economic gravity centre moved south-west,south-east and north-east,respectively in sequence.Since general contribution decomposition approaches are not suitable in gravity centre method analysis,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decomposition approach based on Shapley Value.The “Engine ”and “Inverse Engine ”provinces are defined based on this method.We find that during the first period,the reason for westward movement is neither lag effect of investment nor a side-effect of Guangdong ’s development;it is actually driven mainly by the Northeast region ’s slow development.During the second period,the main driver for eastward movement is not a result of competition between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Pearl River Delta ,instead it ’s the consequence of the western region ’s slow development,augmented by the eastern region ’s,especially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s rapid development.The only reason for northward movement in third period is the slow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region rather than the strategy effect of “revitalizing the northeast old industrial base ”.Finally,evaluatio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ies best suggest that the western region is a key priority to ensure China ’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can be balanced.Key words:economic gravity centre ;gravity centre method ;contribution rate ;Shapley value ;spatial balanced development

西部特色经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西部特色经济发展状况调 研报告正式版

西部特色经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正式 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西部如何贯彻西部大开发战略,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加快发展,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去描绘西部最美的图画,这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亟待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西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东西部差距继续扩大。从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的30年,以现价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东西部之比为 7.08∶7.52。在近几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比率中,占国土面积13.5%的东部地区占65%以上,而国土面积占全国56%的西部仅占13%左右。2.经济的二元化特征明显,结构

性矛盾突出。西部地区,以能源、原材料、机械、电子、航天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产业部门有了一定的发展,农村却以手工劳动、半手工劳动为主,农业的现代化和机械化水平远低于东部,经济的二元化特征十分明显;从产业结构看,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偏大,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从所有制结构看,西部地区非国有经济尚未很好地发挥经济增长点的作用。3.文化教育科技事业落后,人口整体文化素质偏低。据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每千人中青壮年中文盲、半文盲数,东部北京为125人,江苏273人,广东168人,西部四川为237人,贵州为323人,云南为339人,宁夏西海固地区高达435人。正由于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双学位谈(精)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双学位谈 记得大一刚入学的时候,师兄师姐们是这么对我们说的:“你要想以后继续做化学,要不然就不修双要不然就修数双。你以后要想转行,就去修经双。”现在想起来,这样的说法虽然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正确的,是有道理的,但我从现在看来,总有种深深的不安感。最近在审查校外双学位报名同学的资料,很多同学在个人陈述这一栏里都是这么写的,诸如“经济学是当今社会的第一学科”、“我从小就特别热爱经济学”、“我在我们学校修读了 XX 经济学课程, 从此对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云云。我并不是要对这些想法有什么否定,但我只是想要说,大家想要修读经济学双学位,到底只是随大流呢,还是真是如上所述,“对经济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更有很多学校的主修专业就是经济的、金融的,想要来报考双学位,当然这些人是不具备报名资格条件的,但是,我想表达的东西应该不需要明说吧? 我肯定不是要劝退,只是希望大家在做出选择之前多想清楚。就我个人而言,我承认,我大一时就属于浑浑噩噩地随大流报了经双,一直那么水水地学着,直到大三快结束时决定放弃化学了,才开始对经济学有了点真正的了解。即使是现在,要问我对经济学有兴趣吗,我真心说不清。但是至少,我觉得学习经济学能让我感到自身的知识储备增长率远高于学化学时的感觉。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经济学毕竟是一门社会科学,这个社会所发现的任何现象其实都可能纳入经济学的范畴,因此你需要里了解掌握有关你身边的任何事情,这样你就不能将自己局限于某个狭小的领域。而理科的学习,最终的归宿大多是在某个小领域努力钻研以求突破(当然对于真正的牛人来说学什么都是相通的。我喜欢这种每天都在学习,都能有新收获的感觉。 经双能给你提供的,就是这么样一种视角。虽然考虑到这样一个项目在全校的覆盖范围如此之广,因此不可能全部设置那种阳春白雪式的课程,但即使是那些并不需要太深的知识储备就能够理解的课程,也会在一个学期的学习中给你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考方式,诸如我上过的法律经济学、“人文与社会”跨学科讲座,以及旁听过的大国国家发展战略,都是这么样的一些课程。当然还有一些理论性非常强,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课程,如每学期考试下来都会哀鸿遍野的计量经济学,以及我旁听过半个学期最后因为只是上课干听课下没有花时间研究而跟不上的金融计量,都是这样的课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中文名称: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外文名称: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语言: 中文 类别:出版.医学期刊 主管单位: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编辑单位: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编辑委员会 创刊时间: 1995年 出版周期:月刊 国内刊号11-3759/R 国际刊号1006-9771 邮发代号82-35 办刊宗旨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1] 办刊宗旨为全面康复,主要针对各种伤残的康复,涉及诊断、评定、治疗、工程、教育、社区、职业、社会、管理、信息和设备器械等方面。投稿联系天天论文职编辑扣2014148452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 办刊特色 杂志以专题为特色,具有较好的可读性,以不断提高学术水平为己任。高水平稿件可以快速发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省部级基金项目稿件可以从优。 报道内容 主要报道康复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面向从事康复科研、临床、教学的工作者,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临床各科医师和大专院校师生等。 办刊方针 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积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宣传全面康复为宗旨,反映康复医学等方面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同时,不断增加社区康复内容。既面向三级医院康复科、神内科、理疗科、老年病科、心内科、呼吸内科等,也面向社区医院、二级医院及患者。 收录情况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期刊,是“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处方药广告专业媒体。 目录 肝癌膈下动脉化疗栓塞术致脊髓损伤康复治疗1例报道刘宏炜;李军;杜良杰; 脊髓损伤后恒河猴双下肢体重支撑的改变赵文;魏瑞晗;饶家声;赵璨;田鹏宇;周侠;季润;李立峰; 美国物理治疗教育对临床推理能力培养的启示王芗斌;何坚;陶静;江征;罗佳; 上海市辅助器具服务机构2010年和2014年人力配置比较分析刘晓岚;宋毓;裴曌;金荣;盖彤; 第六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运动员足部健康调查分析杨平;蔡丽飞;曹学军;倪娜; 不同体位下颈椎旋转手法对颈椎间盘位移和内在应力的影响黄学成;叶林强;江晓兵; 基于熵权法的老年人肌力模糊综合评价孙丽红;杨鹏;董瑶;蔡青青;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 江苏周学平 经济重心南移就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黄河流域就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就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的经济中心。而南方经济后来居上,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我经济重心南移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东晋南朝:趋向平衡。西晋灭亡以后,南方地区经历了东晋南朝的政权更替。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2、隋唐五代:开始南移。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但就是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至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整个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发达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 3、两宋时期:最终完成。两宋时期,北方同样战乱频繁。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大力兴办漕运,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性。可见,南宋就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与发展。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具有三个明显特征:1、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2、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最突出;3、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 1、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与平稳定。 2、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为江南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3、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 4、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 5、南方生产条件与自然环境比较优越。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硕士考研 CCER毕业去向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硕士考研CCER毕业去向姓名去向 梁民俊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张彤汉唐证券 张鹏飞硕博连读 蔡辉明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张晓华光大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陈政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 陈秋霖读博 黄异花旗银行上海分行 陈仪出国 焦云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郭国栋上海湘财证券 雷蕾UniversityofWashington,经济系 黄志刚宝洁 李雪明中国黄金集团公司 蒋承经济中心读博 刘嵘摩根斯坦利

李宏霞香港大学 莫倩未定 李俊PennsylvaniaStateUniversity 阮峥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 李可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 宋红海花旗银行(香港) 李凌峰国家烟草专卖局 万定山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李韶瑾UniversityofTexasatAustin,EconomicsDepartment 王格玮UniversityofCalifornia(Berkeley) 李岩工商东亚 王惟OhioStateUniversity(未定) 彭云峰国家信息中心 吴华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徐锡龙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 许飞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赵冬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有限公司 余海丰红塔集团(北京)

郭美新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岳庆媛UniversityofTexasatAustin(BusinessSchool) 何英华ColumbiaUniversity 张乐深圳招商证券 李雪MarylandUniversity 邓玥未定 刘晖中国工商银行 吴栋MarylandUniversity 邱天麦肯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赵鹏飞宝洁 杨连成北京埃森哲 段晨菊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西部大开发成效及未来展望

《区域经济学》期末论文 论西部大开发成效及未来展望 摘要: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五年来,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 经济总量得到了增加, 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 工业化进程显著加快, 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总结西部大开发的经验,在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中要采取以下措施: 立足西部大开发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进一步解决西部大开发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促进西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坚持利益诱导原则, 建立健全资源共享机制;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出台重大特殊政策;。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成就;展望; 一、西部大开发五年来的历史回顾 1. 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从西部大开发五年来经济总量指标的变化来看, 西部大开发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西部地区五年来经济总量的增长如表1 所示。 从表1 来看, 1999 ) 2003 年西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取得了明显的增长。首先, 各省市区的国内生产总值都出现了明显的增长, 增长额最大的是四川,为1744.69亿元,增长额最小的是西藏, 为78.98 亿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是西藏,与1999年相比增长了74.8%;增长速度最慢的是云南,与1999年相比增长了32.50%。其次,各省市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都有明显增长。增长最快的是内蒙,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额为3384元,增长最低的是贵州,增长

额为999 元。从西北地区来看,以比较落后的青海为例,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青海的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长期滞后于全国发展水平的状况开始扭转,人均GDP的位次由1999 年的第23位上升到2003年的第20 位,目前全省经济和社会已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从西南地区来看, 以比较落后的贵州为例,国内生产总值由1999年的911.86亿元增加2003 年的1344.31亿元,增加了432.4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则由1999年的2475元增加到了2003 年的3474元,增长了999元。 2. 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 基础设施建设是西部大开发起步阶段的重点内容之一。从西部大开发五年来的情况看, 国家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行了全面规划,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陆续安排了一批重大开发项目, 加大了固定资产的投资力度,使基本建设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西部各省市区基本建设投资的变化如表2 所示。由表2可以看出,从1999-2003年西部地区各省市区的基本建设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 与1999 年相比, 基本建设增幅增加迅猛。西部各省市区的基本建设投资都有大的提高, 其中重庆基本建设投资增长率最高,与1999年相比增幅为527.71%。 3. 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 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12 个省市区以重点项目建设和技术改造为重点,加速推进工业 化程, 工业生产和经济效益保持同步增长。一批具有地区资源优势、区域优势的产业群已经形成, 特别是以煤炭、电力、化工、冶金、电子及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支柱产业的形成, 为西部地区工业生产增速注入了新的活力。1999-2003 年西部各省市的工业增加变化如表3 所示。按照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 H. Chenery) 提出的标准, 从西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看, 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还处于由初级向中级过渡的阶段, 但是西部大开发以来, 西部的工业化发展速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由表3 可以看出,从1999-2003年, 西部地区各省市区的工业增加值发生了巨大变化,与1999年相比工业增加值增幅最低的西藏为55.23%,增幅最高的重庆为220. 86%。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一、原因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发生南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在: 1.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例如隋唐时期社会经济比较繁荣,但后来由于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的影响,北方的社会安定受到了破坏;五代十国期间,北方几乎平均每十年就要爆发一次大规模战争;两宋期间。与少数民族政权对峙,战争更是接连不断。 2.北方大量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而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并且带去先进的工具和技术。例如从西晋末年到南朝开始,北方南迁的农民达九十万之多,占北方总人数的八分之一。这就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南迁的北方人民还给南方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地区从火耕水耨的原始耕作方法,发展到用粪来作肥料。牛耕得到推广。 3.政治中心的南移 (如南朝、南宋)或者东移(如明朝和清朝),加快了南方的开发。南方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统治者在楚州“筑白水塘以溉田”;吴越兴修了许多水利设施,例如著名的捍海石塘等。 4.南方自然条件好,适合农业发展,而且对外贸易条件比北方优越。 二、过程 1.东晋南朝:趋向平衡。西晋灭亡以后,南方地区经历了从东晋南朝的政权更替。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2.隋唐五代:开始南移。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但是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至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整个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

最新西部地区金融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建议资料

西部地区作为当前我国经济整体规划中的重点支持地区,其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指引下,经济已取得了长足快速的发展,但也应看到,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西部省份在发展数量和质量的综合考评下,仍滞后于东部省份,这其中原因尽管很多,其中不乏西部省份间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资源差异较大,整体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等原因,但缺乏结构完善、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并存的金融体系支撑,使得实体经济、整体产业发展因缺乏金融的有效支持而难以良性高效发展,则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当前在西部地区,大型金融机构贷款投向偏向于各项条件相对较优的东部地区,而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相对有限,区域性金融机构又发展相对滞后,都造成了当今西部省份的金融发展现状。为此,本文将针对西部地区金融服务业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深入探析西部地区金融服务业的发展状况、趋势,指出当前西部地区金融服务业发展中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当前西部地区金融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本文所界定的“西部地区”概念,是按照在西部大开发中,我国对西部地区的界定,即其范围共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12个省份,其中含5个自治区、1个直辖市,

面积共68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71.4%。2002年末人口为3.67亿,占全国的25%。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在此,对西部地区的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保持稳健增长 作为评价一个地区金融规模的重要指标——金融机构 存贷款规模,这一指标一直呈增长态势,截至2011年底,各省份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均呈正增长(如图1、图2所示)。但也应看到,尽管12省份均被划在我国西部省份,但各省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金融发展水平有显著差异,在存款方面,存款规模最大的陕西省为19348.66亿元,最小的西藏自治区仅为1662.5亿元,前者为后者的11倍;而贷款方面,规模最大的重庆市为13001.39亿元,最小的西藏自治区为409.05亿元,前者为后者的31倍。可见,西部12省份间的金融资金量规模相差极大。 银行类金融机构发展日趋完善 我国金融改革经过30余年的发展,各类金融机构发展日趋完善,西部地区的金融机构设置也日趋健全。在银行类金融机构方面,截至2011年底,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均以省分行形式在西部地区12省份设置了分行。股份制银行方面,交通银行于2011年作为战略投资者身份筹备发起设立了西

中国经济学界的各派别:清华、北大、社科、南开、武大

中国经济学界的各派别:清华、北大、社科、南开、武大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派别。经济学界当然也有派别,之所以叫派别必然有其特点。 今天先从清华派说起。 清华派的特点是祖宗打下的基业庞大,同其他院系相比大有骆驼与马之比。但是其历史短暂,除了民国老字辈陈岱松名扬江湖之外,目前尚无厉以宁(北京大学)、吴敬琏(国研中心)等老一辈学术上的掌门人。 在经历过一长段时间的沉寂后,时任国家经贸委副主任的朱镕基在1984年正式创立经管学院,并一直担任院长到2001年。此时的经管学院才算新中国成立后,清华真正建立的自己的经济学院,朱镕基作为首任掌门,名满江湖。 朱镕基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后来又位居总理之位,使得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在成立之初就在资源上有无人能比的优势。由于强大的人财物,尤其是和政治资源的关联,使得经管学院在经济学领域进入第一梯队。 清华经管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国际化程度较高,海外教授多,授课英文程度高,国际交流频繁,有较好的国际视野。另外一个特点是学院不仅有经济更有管理,也更加务实,这一点同隔壁学院的国发院截然不同。 在1994年,也就是学院成立10后,朱镕基已经成为国务院

副总理,他提出要将学院建成世界一流经管学院,江湖气势无人能比。朱镕基建立起这个门派后,在2001年卸任,第二任院长是赵纯均(2001年-2005年)、第三人院长是何建坤(2005年-2006年,常务副校长职兼任院长),2006年10月钱颖一出任院长至今。 赵、何二人时代可以算稳定过渡时代,其知名度远远不如第四代掌门钱颖一。钱颖一自接任掌门后,地位稳固延续10年至今,且在其管理下,经管学院的力量与日俱增,同朱镕基时代比,学院和影响力均大大增强。 经管学院有两个金字招牌,一个是朱镕基,一个是朱镕基在2000年推动下成立的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成立。此顾问委员会在国内尚属第一,无人能超越。由于顾问委员会囊括了世界和中国的政治大咖和企业大咖,能受到总理级别接见,也是清华大学的殊荣,其他无任何院校有此能力。钱颖一可以说是在首任掌门开辟的道理上,走的很稳很好,将顾问委员会确实做到了当初设想的水平。 正是由于清华经济和管理的混合,使得清华的经济学更为务实可信,但是同时也有其不精的软肋。 钱颖一由于含着金钥匙当上掌门,一直以来有一股傲气,藐看天下。他1956年生于北京,1981年清华大学数学专业本科(提前)毕业。毕业后留学美国,先后获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学位、耶鲁大学运筹学/管理科学硕士学位、哈佛大

中国康复现状分析

中国康复现状分析 1,中国的老龄化比例,目前在10%左右,到2020年,就会达到15%。中国有13亿人口。目前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残疾人,有8300万。 2,中国的慢性病患者人口总数在2.7亿。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 3,中国的现有的康复治疗师是1.1万,按照2012年出版的基本要求是11.4万,按照国际标准的要求是至少30万。 4,全国现有3288家综合医院设置有康复科,占全国综合性医院总数的24.6%,但是只有一半的康复科有病床。 5,全国各类康复医院338家,编制床位为52047张,仅占全国卫生机构床位数的1.18%。 6,全国看顾专业技术人员总数为39833人,仅占全国卫生技术人员的0.72%,7,服务对象的总数以及专业人员的配置和美国的比较。 8,中国康复医疗的费用投入和美国的比较,同样最上方的是服务对象总数。9,中国百姓的就医习惯和价值观,喜欢到大医院,找大专家,重视找朋友托人介绍,愿意花费4个小时的等待以获得4分钟的和医生的见面,看医生以后就把一切交付到医生手里,自己把自己忘了,把一切责任和希望都寄托在医生身上,常说的一句话是:医生,救救我/他吧。对医生寄予太高的要求,认为治病,完全是医生的事,医生应该为治疗负所有责任。 10,中国的医患关系演变,从白衣天使到白衣杀手,医护人员的公众形象遭到毁灭性打击。病人一方面完全依赖医生,一方面极其不相信医生,医患关系变得复杂。各种医闹的出现给患者贺家属以及媒介,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中国人对于医疗的对医学的期望值过高,远远超过了医学科学所力所能及的范畴。医学是不断发展中的实践科学、经验科学,世界上几乎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疾病,同一疾病在不同患者身上有不同的表现,不同的疾病在同一人身上也可能又相同的表现。相同的疾病,相同的治疗,对于不同的病人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治疗,是医学最美好的愿望,也是医生最努力追求的目标。可一旦生病,就要求医生百分之百的诊断和快速治病,这是有违医学科学规律的。11,医护人员的价值观:国家财政拨款少,医院要靠医院的业务收入来获得生存的利润,医生要靠各类其他收入才能获得生活的质量,医生在很多时候,面对的不是病人,而是一种业务,一种收入,一种营销指标。 12,国家体制:医疗改革,在治疗医学方面,基本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老百姓看病难看不起病始终存在。在康复医学,国家领导层面已经认识到康复医学的作用和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的财政支持上,没有特殊的政策,导致康复医学的从业者和管理者,在最直接的效益面前,无能为力。 13,康复医学的效益:一个综合性医院的康复病床,一天的收费大致在300-500元,如果这张病床给其他科室,比如外科或者骨科,这个床位可以给医院带来3000-5000元的收入。从经济学角度,一家医院是靠每张床位的业务量来获得效益的,院长为了能获得更多的钱,当然不希望康复科有更多的床位。而对于一个康复从人员来说,他只能在每天每床300-500元的收费中获得效益,是绝对比不上3000-5000元的每天每床的收费的效益的,这就会严重打击康复从业人员的信

近30年来中国经济重心东移南迁成因分析

近30年来中国经济重心东移南迁成因分析 摘要: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尤为显著的是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差距的逐渐扩大。对近30年来中国经济重心的移动路径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经济重心东移南迁趋势明显,而且向南移动的距离要明显大于向东移动的距离,说明南北之间的差距要大于东西部间差距。由此文章进而对中国经济重心迁移路径背后所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后认为,由于历史、文化以及经济发展模式等因素,使得中国经济重心发生东移南迁。 关键词:经济重心;东移;南迁;区域差距 一、引言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中国经济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在进入新世纪之初,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其背后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由于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失衡造成的收入差拉大,东西部发展的不协调,如果任其发展将会引起社会的动荡。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区域间发展水平的失衡呢?众多的经济学家和地理学家开始从中国经济重心移动路径的角度进行研究分析,试图从经济重心的移动路径中找出其中的根源。叶明确、乔家君和李晓健等人从不同的时间跨度,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经济重心的移动路径进行分析,所得结论大致相同,认为近年来中国经济重心移动主要表现为东移南迁,并对成因进行了解释[1][2][3]。笔者认为,上述学者对经济重心的移动路径解释都基于各自专业角度,大多从政策和政治层面进行解释,没有进行更为全面而具体的分析。本文将从历史、文化、经济模式选择三个方面对经济重心的移动路径原因进行更为全面分析,试图找到造成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失衡的原因。 二、中国经济重心东移南迁的成因分析 (一)历史因素 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经济重心的转移在古代就已经发生,早在宋代的时候经济重心就完成了南迁的过程。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迁进行研究的历史学家居多,王大建、刘德增认为造成古代经济重心南迁的原因在于南、北方人各自的行为模式的不同,北方人过度重视农耕,在农业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发展速度必然减慢,南方人对各个行业都非常重视,农业、林业、渔业、手工业、商业齐头并进,最终完成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4]。另外有些学者认为从春秋战国时期起北方战乱不断,大量北方人为了躲避战乱进行了南迁,南迁的同时北方人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种方法使南方农业得以迅速发展。优越的气候条件、便利的交通和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也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这些因素导致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迁,并成为古代南方经济相对与北方经济的优势所在。

2011年北京大学CCER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宏观)

育明教育 【温馨提示】 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 2011年北京大学CCER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宏观) 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 宏观部分: (每题25 分,四题选三题) 1.说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Marginal Product of Capital,MPK )与投资需求(Investment Demand )之间的关系。 2.媒体常说食品(或任何个别商品)的价格上涨是通货膨胀的原因。试用货币供给与需求决定物价水平的理论,来评论前述结论。 3. “中央银行决定利率”与“借贷市场决定利率”两种说法,究竟何者正确? 4.党政府支出(G )永久增加,同时定额税(lump sum tax )也增加时, a )若G 是可以替代个人消费(例如公园)时,GDP 会如何变化? b )若G 是有生产性(例如有助于生产的公共服务)时,GDP 会如何变化? 育明解析: 1.答:t期投资It=KD.t-K.t-1(1-d),KD为意愿资本存量,d为折旧。而MPK(K)-d=1+r,r为实际利率,证明略,使该式成立的K即为意愿资本存量KD。MPK上升,意味着资本K上升才能使上式成立,意愿资本存量KD 上升,投资需求上升。MPK下降同样论述。事实上MPK的变动,使得投资需求线I(r)发生平行移动。

2.答:该说法不恰当。 货币需求方程M=P*L(R,Y)R为名义利率,Y为产出。猪肉价格上涨不影响生产Y,因猪肉是可替代品。故也不影响商品市场出清,不影响r, R。而货币供给M给定,故不影响价格水平P,从而肉价上涨不会导致通货膨胀。现实中通胀是因为,**爱民为稳定社会而发行货币进行补贴,使M增加才有通胀。 3. 这个题目,授课老师有两个版本。 1).利率由央行决定,利率由借贷市场决定是否矛盾? 2).利率由商品市场决定,利率由借贷市场决定是否矛盾? 这次考的是1, 据说经双期中考出过2). 答案一句话,央行决定名义利率R,市场决定实际利率r,差个通胀Pi. 4. 答:1)有消费性a: 若**支出多1单位,dG=1 家户税收有财富效用每期-1,消费dC=-1 家户得到a单位效用,长期下每期财富效用多a单位,使消费增加a单位,dC=a 同时公用消费品的替代效应使家户私人消费少了a单位,dC=-a 总的来说dYd=dC+dG=0, 长期消费性支出对生产总值无影响 2)生产性b: 若**支出多1单位,dG=1 家户税收有财富效用每期-1,消费dC=-1 产出dYs=b, 财富效用b单位,消费dC=b 总消费变化dYs=dYd=dC+dG=b, 这时生产总值上升。 若考虑家户的总财富效用使dC<0,从而导致劳动供给增加,dYs与dYd有进一步增加。 举例说明消费性a: 若**支出多1单位dG=1, 提供1单位公共品。个人愿减少a单位私人消费保持福利不变,把这省下的a单位留下交税还不够,要补交1-a单位,这时私人消费又少了1-a单位,总计私人消费减少1单位,dC=-1,所以dYd=0. 这样解释的好处还在于处理**暂时增加支出更好理解。 《育明教育考研专业课答题攻略》 (一)名词解释 1.育明考研名师解析 名词解释一般都比较简单,是送分的题目。在复习的时候要把重点名词夯实。育明考研专业课每个科目都有总结的重要名词,不妨作为复习的参考。 很多高校考研名词解释会重复,这就要考生在复习的同时要具备一套权威的、完整的近5年的真题,有近10年的最好。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分析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分析 姓名:伏启峰班级:会计1201 学号:06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发展差距仍在继续扩大,但随着国家逐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渐变缓。从发展趋势看,在2010年乃至2020年以前,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间人均GDP的绝对差距还不可能出现逐步缩小的趋势。但东部与中部地区人均GDP的相对差距在“十五”期间有可能呈现逐步缩小的态势,而东部与西部地区的相对差距仍将会继续趋于扩大。这表明, 实施西部大开发还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外部环境对其的一些影响进行研究,从而分析出西部地区经济较为落后的原因。 关键词:西部地区基础设施人口素质政策外部环境 引言 "10+2+2"是西部地区的最新定义.中国西部由西南五省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市(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以及湖南的湘西,湖北的恩施两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组成.其土地面积53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56%;目前有人口约2.87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2.99%。西部地区疆域辽阔,人口稀少,是我国经济欠发达、需要加强开发的地区。全国尚未实现温饱的贫困人口大部分分布于该地区,它也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新中国成立50年来,西部地区的工业体系、交通通信、科技教育等都有了较大发展,为进一步开发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西部地区与十多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12747公里,如此之长的陆地边境线,无疑为西部地区发展边境贸易展现了诱人的前景,历史上穿越西部地区的"丝绸之路"曾是中国对外交流的第一条通道。今日的西部地区定然会伴随西部大开发的进程,日益繁荣,再现辉煌。 西部地区由于身居内陆,交通不便,自然条件差,现在有基础薄弱,社会经济发育程度低,加之与东部地区相比,市场化进程缓慢,国有经济比重大,经济包袱重,改革改组改造的步伐相对缓慢,因此,尽管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扩大趋势变缓但经济总量和人均GDP仍在扩大。估计在今后几年内,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还难以全面超过东部沿海地区,东部与西部的发展差距仍将会继续扩大,在这一阶段只能遏制东西部差距扩大的趋势。 1.内部原因 1.1基础设施 西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落后,投资硬环境尚不完善。综合评价表明,除宁夏外,西

北大考研-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秦雪征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秦雪征 秦雪征 秦雪征/XuezhengQin经济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地址(Add):北京大学经济学院320室,100871 电话(Tel):+86(10)62757237 传真(Fax):+86(10)62754237 电邮(Email):qin.econpku@https://www.doczj.com/doc/5217879811.html,接待学生日星期一下午14:00-17:00(请提前发邮件预约) 教育背景/EDUCATION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经济学博士2009 Ph.D.inEconomics,StateUniversityofNewYorkatBuffalo,2009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经济学硕士2005 M.A.inEconomics,StateUniversityofNewYorkatBuffalo,2005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学士2002 B.A.inEconomics,PekingUniversity,2002 工作经历/EMPLOYMENT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讲师(2009-2012)副教授(2012-至今)SchoolofEconomics,PekingUniversity,AssistantProfessor(2009-2012),AssociateProfessor(2012-pr esent)北京大学卫生经济与管理研究院研究员2009-至今HealthEconomicsandManagementInstitute,PekingUniversity,ResearchAssociate,2009-present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兼职讲师2007 StateUniversityofNewYorkatBuffalo,AdjunctLecturer,2007美国纽约州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助理2006-2009 NewYorkStateCenterofExcellenceonHumanCapitalandEconomicDevelopment,ResearchAssistant, 2006-2009 研究领域/RESEARCHINTERESTS卫生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应用计量经济学HealthEconomics,LaborEconomics,AppliedEconometrics 讲授课程/TEACHING本科课程:应用经济计量,专业英语,经济学原理UndergraduateCourses:AppliedEconometrics,EnglishforEconomicsMajors,PrinciplesofEconomics 研究生课程:高级计量经济学,高级卫生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理论前沿GraduateCourses:AdvancedEconometrics,AdvancedHealthEconomics,FrontiersofModernEconom icResearch经理人课程:管理经济学,中国经济转型,医疗政策与改革ExecutiveCourses:ManagerialEconomics,China’sEconomicTransition,HealthCarePolicyandReform 学术论文发表/REFEREEDPUBLICATIONS秦雪征,尹志锋,周建波,孔欣欣:“国家科技计划与中小型企业创新:基于匹配模型的分析”,《管理世界》,2012年第4期。秦雪征,周建波,尹志峰:“中小型制造企业创新特征分析:基于德阳企业调查数据”,《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4期。秦立建,秦雪征,蒋中一:“健康对农民工外出务工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中国农村经济》,2012年第8期。秦雪征,洪波:“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激励与监督机制:基于道德风险的分析”,《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第8期。秦雪征,刘国恩:“医疗保险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研究评述”,《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12期。秦雪征,郑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