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写作教程02

现代写作教程02

上编写作原理论

第二章写作主体与客体

〔教学提示〕

1. 了解写作主体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

2.认识写作客体的作用及构成。

3.弄清写作主、客体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

第一节写作主体的素质

所谓写作主体,就是进入写作思维和写作行为中的人。在写作活动中,主体始终起着主导作用。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加强写作主体的素质。素质通常指一个人通过综合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所表现出的素养。写作素质就是作者在围绕文章的集材、运思、表达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素养,它是写作主体思想意识、文化水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积累的综合反映。写作主体的素质主要包括生活素养、学识修养、人格品位和审美理想四个方面。

一、写作主体的生活素养

(一)生活素养的源泉

生活素养是人们从事一切文化创造活动的“根须”。它来自丰富的经历,广阔的视野,也来自主体对生活的钟情与投入。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具有一定接纳条件刺激物的总和规律,这一规律来自条件刺激物的有效信息,随着刺激信息的不断传入,信息总量在积累,表现为算术和式的递增。扩大视野,丰富阅历,多见世面,广开视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会得到不断的递增,信息贮存和材料积累就会越来越丰厚,写起文章来,自然就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了。这里的道理并不复杂。古人说:“见得真,方道得出。”有丰富的积累,就有选择的余地。

(二)生活素养的升华

生活素养,还来自作者对生活投入的热情,对生活的感受、体验,对生活的独特发现。生活素养,固然包括了见多识广,但更为本质的是认识深刻,感受真切。茅盾在论创造时,特别强调广度、深度和密度的三位一体化。他说:

广博与深入,并不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很难想象,一个埋头在生活的一角,而对一角以外的生活全无所知的作者,怎能够写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使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具有普遍性。我们所要表现的,必须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生活,能使广大读者感到身入其境,发生强烈的共鸣;但我们所虚构的故事和人物不可能不是具体环境中的故事和人物。而所以能达到这样的程度,就在于作者既有广博的生活知识,又有深入的

生活经验。1

在强调广度和深度相辅相成的基础上,茅盾在论所谓“生活的三度”时,进一步说明密度问题:“一个生活有密度的人,也许他见世面亦不怎么多,也许经历的世故亦不怎么深,然而无碍于他的生活之密度;如果说‘世界上更不会存在没有广度和深度的密度生活’,那么,二十岁左右的青年学生难道就不会有能‘贴近人民’的么?自然,见世面大(广度),阅历深(深度),能增加一个人对别人的体察,——愈近人情(密度),但是密度之初不有待于广度深度而得,也是无可怀疑的事。”我们要形成良好的生活素养,就要关注生活,热爱生活,潜心探究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写作主体的学识修养

(一)学识修养的内涵

所谓学识,就是写作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学问、见识等。它既包括客观世界逻辑结构和运行规律方面的知识,也包括主体思维所使用的语言概念及其思维程序、规则方面的知识。学识是通过后天学习得到的。一个人,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集中地学习着各种知识。在生活与工作中,同样有机会学习各种知识。文章写作同作者的学识修养密不可分。写作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识的组合和应用的过程。

(二)学识修养的构成

写作以文字符号和语言体系为媒体和工具。学习写作必然开始于文字知识和语言知识的学习。从认字到组词,从造句到谋篇,都是在掌握语言文字知识。语音知识,语法知识,修修辞知识,逻辑知识等,都属于语言文字知识的范畴。人们可以把语言文字看作是一种工具性的知识。在文学作品中,除了广泛地使用各种修辞手段外,还经常使用各种表现技法,以增强其艺术感染力。我们看下面李其祥的微型小说《乡间小路》:

有一小轿车与一独轮车相遇。

司机令老汉让路,老汉道:为何?

司机道:我开的是小车。

老汉道:我的也是小车。

司机道:小车是首长的车。

老汉道:我的也是手掌车。

司机道:首长的车是小轿车。

老汉道:我的也是小叫车,不信你听。

说毕,驾起车,果然吱吱作响,像蝈蝈唱,蹒跚而去……

这篇作品文字十分简练,使用了谐音的修辞手法,使用了反常的构思,也使用了铺垫和1《茅盾近作》,第71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对比的技巧,表现了一个劳动者的机智,造成了诙谐幽默的艺术效果。没有相应的学识,难以写出这样的作品。

同时,知识也是文章内容组成部分。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文章内容的贫乏。在写作实践中,一方面,随着写作对象和文体的差异,需要相应的、特殊的、专业的知识;另一方面,一般性的、综合性的知识,对于任何写作对象和专业来说,都是必要的,有益无害的。

在写作中作出成就的人,一般都是海纳百川,博览群书,细大不捐地涉猎方方面面的知识。马克思写《资本论》,阅读了数以千计的各类科目的书籍。美国记者威·劳伦斯为了报道日本长崎原子弹爆炸事件,对原子弹理论知识的了解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他的报道因此而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我国现代作家徐迟,为了写数学家陈景润的事迹,刻苦钻研了有关高等数学理论,《哥德巴赫猜想》这篇报告文学一问世,就在社会上获得强烈的反响。

鲁迅在谈创造时说过:“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糊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2当今,文理合流已成趋势,这对我们涉猎综合的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写作主体的人格品位

(一)人品与文品

优秀的人格品位是人们从事一切文化活动的动力源泉。写作是一种富有个性化的精神劳动,作者的精神气质和人格品位必然对写作成品产生巨大影响。我国古代的文论,十分重视探讨作者人格和文章之间的关系。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命题,并使用“以人论文”的方法探讨人与文的关系。他列举了当时文坛上一些著名作家,说明他们个人的气质决定了各自的文风。法国散文大师蒙田在他的随笔集卷首就告诉读者:我本人就是这部书的全部材料,书中描绘的都是我的生平事迹。而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中就说:“只消把现代作家的散文集一翻,这个作家的身世、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无不活泼地显现在我们眼前”。其实不仅仅是散文这种文体明显地通过文章显示作者自身,作家的作品几乎都是作家自我思想的一种体现,所以文品与人品很大程度上是相对应的。

(二)人格品位与选材立意

人格品位影响文章的选材、立意。我们知道,文章的产生,要经历由物到意,由意到文的“双重转换”,这中间有选择,有组合,有创造。选取什么样的题材,形成什么样的立意,背后的决定因素,就在于作者是什么样的人。法捷耶夫在《和初学写作者谈谈我的创作经验》一文中说过:“毋庸争辩,个人品质——作家的才力、修养、智力的发展的趋向、气质、意

2《鲁迅全集》(书信)第13卷,第35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年1981版。

志以及其他的个人特征,在选择材料的时候都起着重大作用。”实践证明,即使同一材料,不同的人也会从不同的角度选择。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线,自然会形成不同的主题。进一步说,文章立意的深刻与否,正确与否,新颖与否,也取决于作者的思想品位。

(三)人格品位与文章格调

人格品位决定文章的格调、价值。文章的格调有高有低,文章的价值有大有小。就一般情况而言,文章的格调取决于作者的人格境界,文章的价值来源于作者的思想水平。格调不指风格,而指品位。风格没有优劣之分,格调却有高低之别。风格源于作者的精神气质,格调源于作者的思想观念。《西游记》和《三国演义》的风格不同,但二者都是优秀作品。而《红楼梦》和《金瓶梅》之间,《水浒传》和《荡寇志》之间,就不止是风格的差异了,它们之间的差异还在于前者的格调比后者高。有高尚的人格品位才能有高尚的文章格调。叶燮说:“诗之基,是人之胸襟是也。有胸境,然后能载性情、智慧、聪明、才辨以出,随境发生,随生即盛。”3屈原有“哀民生之多艰”的高尚情怀,才写出了不朽的诗篇。李白以傲岸不屈的风骨,铸造成凌厉奔放的诗调。杜甫若无关心民间疾苦的思想意识,何来一代“史诗”?文天祥若是贪生怕死之徒,哪能写出气壮山河的《正气歌》?因此,提高文章的格调,就是提高文章思想价值与审美价值。

四、写作主体的审美理想

(一)审美理想的作用

审美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功能,一种美的欣赏和情感体验的活动,是人掌握世界、创造文化的一种特殊方式。尤·鲍列夫在他的《美学》中甚至认为:“审美活动——这是在全人类意义上的人的所有活动。”4在他看来,只要是真正的“人的”活动,那就或多或少含有审美因素。由此可见,人们的审美理想既可以体现为对美的追求和选择,又可以转化为净化情感的力量和文化创造的动力。

(二)审美理想的创造

1.按美的规律创造美

文章是作者“按美的规律”创造的结果。从写作内容看,文章总是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作者美的意图。论说文对真理的弘扬,对正义的呼唤,实质上是对美的传播。说明文虽然是客观地反映有关事物,但其间往往包含着美的属性和美的价值。新闻中的人物和事件,同样能够体现美的成份和内涵。科普小品中凝聚着美的情趣与风味。随笔、杂感等文体,融情理于一体,能给人美的感染和美的享受。至于文学文体中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则直接是形象美、情感美、意境美的反映,以审美为其本位价值。从写作的形式看,文章是人类

3叶燮:《原诗·内篇》(下)。

4(苏)尤·鲍列夫:《美学》俄文1981年第3版,第18页。

艺术地把握对象世界的结果。符号化的文本形式,是“美的规律”的体现。可见,文章的审美属性是通过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体现出来的。

2.美的创造需要激情

美的创造需要一种激情。在作者的主体意识中,只有充满生命的激情、愿望、追求,才会有旺盛的创造热情和创造动力,才会敢于探知未来的发展,才会孜孜不倦地潜心于自己爱好的精神财富,从而也就生活在冲动、鼓舞和力量之中。别林斯基把激情看作是永远在人的灵魂里被观念燃烧,并总是向观念突进的一种情欲。黑格尔认为,艺术家一方面要求助于常醒的理解力,另一方面也要求助于浓厚的灌注生气的情感。

3.审美创造与知识

除了激情诱发和情感体验,学写作的人还应当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美学常识和美学理论。有了丰富的美学常识和美学理论,无论是创造作品还是分析作品,都容易进入艺术的境界,也容易透过现象抓住美的本质所在。例如,理解下面这首诗,就需要有关的常识:你,悬崖上的红杜鹃,

对着我莞尔一笑,

却使我心惊胆颤,

我唯恐你掉下来,

在峡谷里粉身碎骨——

美,从来都面临着灾难。

这是徐刚《红杜鹃》中的句子。如果缺乏中国传统的美学常识,这几句新诗似乎不好理解。古代诗论讲究空灵、含蓄,“含之不尽之意于言外”。这首诗就显得意旨深远。“红”是美的象征。但在封建专制摧残下,“红”又是那么不幸。《红楼梦》就描绘了一幅“千红俱哭”、“万艳同悲”的画卷。唐人羊士谔有写秋日荷花的诗:“红衣落尽暗香残,叶上秋光白露寒。越女含情已无限,莫教红袖倚阑干”。明人谢榛有咏牡丹的诗:“花神寞寞展春残,京洛名家识面难。国色从来有人妒,莫教红袖倚阑干”。这几首诗可以互相印证。为什么那么美的“红颜”,往往出现“命薄”的结局呢?显然,是有恶势力的存在。而上述作品给人们的启示就是维护美,对抗恶。

第二节写作主体的能力

国内外的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人脑有四个功能区,即直觉功能区、记忆功能区、判断功能区和想象功能区,并由此构成了智力的四个组成部分:观察力、感受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写作主要就是调动四种能力,用语言进行创造的活动。

一、写作主体的观察能力

(一)观察的含义与作用

观察是写作主体凭借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其他身体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有计划的、目的性很强的自觉认知过程,它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因而又被称为“思维的知觉”。观察是写作主体必须掌握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它对写作具有特殊的作用:它是搜集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它能提高写作主体的写作素养;它能激发写作动机和灵感。所以鲁迅在《给董永舒》的信中说:“此后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

以短篇小说闻名的莫泊桑在初学写作时,拜福楼拜为师,福楼拜在看完他的习作之后,让他把这些习作都烧掉,然后走上街去,从最基本的观察社会的方法入手,去认真刻画一百个不同人物的面貌,写出他们各自的特点。福楼拜就是以这样的方式训练莫泊桑的观察能力,可见观察能力对写作的意义格外重要。最终莫泊桑经过十年苦练,成为了世界闻名的“短篇小说之王”。巴尔扎克所创作的一系列有关“风俗研究”的现实主义作品,其题材总括了“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队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等。若是他没有精心观察社会与生活,其巨著《人间喜剧》何以被誉为“社会百科全书”。由此可见观察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观察能力的构成要素

写作主体的观察能力具体表现在观察主体对观察对象,即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注意力、鉴别力和联想力三个方面。

1.注意力

注意力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的能力。要学写作就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时时处处调动自己的注意力,用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以及内心审视,去观察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如果在观察事物时,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对有用的材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会失去摄取具有写作价值的材料的机会。注意力将为写作主体观察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鉴别力

观察主体在集中注意力的同时,还要善于从比较中鉴别“同中之异”或“异中之同”,发挥对客体的鉴别能力,以求观察准确。黑格尔在《小逻辑》中说:“假如一个人能见出显而易见之异,譬如说能区别一支笔与一匹骆驼,我们不会说这个人有了不起的聪明;……我们所要求的,是要能看出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印象派画家莫奈曾经面对同一垛稻草,根据早晨、阳光下、月色中等不同时间的观察,画出了同一题材的15幅不同色彩的画,这表明他的观察鉴别能力不同凡响。鉴别能力强,才能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出不同的美来。

3.联想力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它建立在事物之间的沟通点,即相近、相似、相关、相应、相反或者在某一点上有相通之处上。在观察过程中,要极力展开联想,让众多表象进入大脑,形成完整印象,为写作提供丰富的材料。王蒙的《夜的眼》,就是由于他外出办事,在迷宫一样的宅区里,一盏昏黄的路灯引起他的联想,进而创作出来的。

(三)观察的方法

1.定位观察

定位观察指写作主体确立某一观察点,从这一特定的位置、角度对事物作观察。如余秋雨的《这里真安静》就是采用这种定位观察法。常用的观察点有三种:其一,鸟瞰式。居高临下地观察对象的总体概貌。其二,脔尝式。将观察对象分解为各个局部,逐个观察。其三,聚焦法。即仔细观察事物某一突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并从中透视事物的全部,也称以点代面观察法。

2.移位观察

移位观察指写作主体变换观察的距离与角度进行观察,也称移步换形法。这种观察法能使观察者得到较为全面、生动的观察结果。如刘白羽的《长征三日》就是采用这种移位观察法进行创作的。

3.比较观察

比较观察指将某一观察对象与其他观察对象进行比较,在比较中鉴别相互的特征与异同,从而获得更准确的观察结果。比较观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横比,即比较不同观察对象在同一时期或同一环境之下的异同,如《红楼梦》第四十回,写刘姥姥在酒宴上以一句“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母猪,不抬头!”引得“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作者通过写不同人物笑时的不同情态,不仅透露出人物不同的个性特征,而且委婉地传达了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另一种是纵比,即比较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异同。鲁迅《故乡》中对闰土儿时与成人的描写就是用纵比的比较观察法。又如在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中,老舍对不同时期祥子的形象刻画与精神审视,就是采用了纵比的比较观察法。

二、写作主体的感受能力

(一)感受的含义

感受是指写作主体对客观事物的刺激产生相应的感觉、知觉所呈现的富有情感和个性的心理活动,即通过感觉知道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再进一步了解、综合,形成事物的整体形象。它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感觉、知觉、表象。

感受不同于观察。观察侧重于客观方面,着眼于捕捉客体的具体形貌;感受侧重于主观方面,着眼于主体的情感活动。感受总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的。感受在写作中起的作用是:激发写作的热情,捕捉写作的“契机”,积累写作的材料。所以巴金在《文学生活五十年》

一书中说:“我在生活中的感受使我成为作家。”

(二)感受能力的培养

感受能力不仅是写作主体由外向内的摄取能力,而且也是内在心理的加工能力。除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外,写作主体还应在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1.培养敏锐的感知能力

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合称,是构成人类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要提高感知能力,必须训练五官的灵敏度。作者要有“蜗牛般的眼观四方的目力,狗一般的嗅觉,田鼠般的耳朵”5。要开放五官,集中精力,敏锐地感知事物,不失时机地追踪与摄取具有写作价值的信息,训练洞悉事物的敏感力。

2.扩展丰富的情感趣味

丰富的情感体验是文章丰富生动的土壤。司马迁说:“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6贝多芬创作《热情奏鸣曲》时,他正与特丽丝热恋。对描写对象无态度,对笔下人物无情感的写作是不存在的。为此,作者要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多元化的情感体验,要深入到各式各样的人物的内心世界去,观察、体验他们的心理、情感及其独特的表现和细微的变化,以此丰富自己的情感生活经验。

3.追求独特的体悟能力

感受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这是因为任何感受都是一种心理活动。每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兴趣爱好、心境情绪各有差异,因而也就产生不同的感受。如自然景色黄昏,有人赞美它色彩斑斓,有人描述它残阳如血。而在诗人闻一多的笔下,黄昏却变成了有生命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小伙子:“太阳辛苦了一天∕赚得一个平安的黄昏∕喜得满脸通红∕一气直往山洼里狂奔。”可见,作者善于运用求异思维,就能从别人认定的外物意蕴中体悟出新的意蕴。

(三)感受的种类

1.从感受器官来看有“五觉”感受

有视觉感受、听觉感受、嗅觉感受、味觉感觉、触觉感觉等。这些感受网络在认识和把握对象世界中彼此交叉、融合,甚至替代,形成综合感受,以多角度、多层次,全面而形象地感知和表现世界。例如同样写春天,调动不同的感觉器官来写会有不同的效果,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主要动用的是视觉感受;“红杏枝头春意闹”,主要动用的是听觉感受;“踏花归来马蹄香”,主要动用的是嗅觉感受;“吹面不寒杨柳风”,主要动用的是触觉感受。这些根据不同感受器官得到的独特感受,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不同景象。

2.从感受的方式来分有直接感受和间接感受

5鲁枢元:《创作心理研究》,第17页,黄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6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直接感受,就是作者亲自到社会生活中去,动用听、嗅、味、触等感受,体察、验证生活。例如法国作家小仲马,他写作《茶花女》,就是根据自己的爱情故事写成的。他青年时候与一个莆丽赛丝的姑娘相爱,最终在父亲大仲马的干扰下有情人未成眷属,姑娘死去,后来他据此切身的痛心感受写下了成名作《茶花女》。间接感受,指非自己亲身体验而是借助于阅读与耳闻,从而了解众多信息的一种感受。例如法国作家大仲马,他写作《基督山伯爵》,就是根据他在一次警察局的档案里阅读到的材料写成,他看到一个名叫《金刚石和复仇》的故事,里面有关于告密、寻宝、复仇等情节,他根据这些素材改编、想象而写出了《基督山伯爵》。

三、写作主体的思维能力

(一)思维的含义与类型

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能动的反映。它以感觉、知觉、表象为基础,以语言为工具,通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综合、概括等形式,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思维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从选材炼意到谋篇布局,从表现方法到语言选择以及行文修改等。

人的思维形式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抽象思维(也称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与灵感思维。

1.抽象思维。这是舍弃了具体的感性形象,运用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为基本方法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评论性、实用性文章写作主要使用的思维形式。

2.形象思维。这是自始自终不舍弃感性形象的一种思维形式。它以表象为工具,通过联想、再现、想象来组成形象、画面的思维活动。它是文艺创作主要使用的思维形式。

3.灵感思维。这是指人们在科学或文艺创作中,突然出现的、瞬间即逝的顿悟、理解、豁然开朗的一种思维形式。写作中的灵感思维可以使作者迅速获得精巧的构思、动人的情节、美妙的语句等。

由于以上三类思维形式在写作实践中相互联系、相互交叉,所以应当综合起来加以运用。如歌德创作《少年维特之烦恼》就是把往事回忆与目前情景、模糊印象与灵感顿悟、形象活动与抽象推理熔于一炉,加以创作的。

(二)思维的方法

1.归纳与演绎

(1)归纳——归纳就是从个别到一般,即从许多同类的个别事物中,经过分析,抓住它们共同的东西,概括出一般原则的思维方法。文章主题的产生与深化就是对材料归纳的结果;总结、汇报等文章也要用归纳把具体做法上升为经验,概括出规律性的东西。

(2)演绎——演绎就是从一般到个别,即从一般的原则出发推出对个别事物的认识的

思维方法。写作中,由材料提炼主题,主要用归纳,而在主题基本确立,以主题的需要来选择典型的、新鲜的、生动的材料,就要用演绎的思维方法。

2.分析与综合

(1)分析——分析就是在思维过程中,把客观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逐个加以研究的方法。在写作中,作者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敏锐地发现材料的新鲜因素和独特价值,提炼推敲主题,安排结构方式,选择最佳表现手法。分析常用分类分析法与因果分析法。

(2)综合——综合就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种因素联系起来加以整体考察的方法。综合法是认识事物、形成概念的重要思维方法之一。在实际思维过程中,分析与综合总是互相联系、互相转化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目的。综合的类型有知觉综合、抽象综合、辩证综合。

(三)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是指突破已有的思维定势与方法,能在揭示事物本质的基础上向人们提供异于他人、优于他人的新的思路、方法、认识、成果的思维。它是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三种基本思维形式的有机的综合,具有敏捷性、概括性、新颖性、深刻性等特性。由于写作实际上是一种思维活动,因此,作者应当精于思、善于思、敏于思。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辐射扩散

辐射扩散就是作者以一个信息为圆心向四周进行发散性思考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的流程不是单向性、单线性的,而是多向、多线性的,又称多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思维轨迹呈空间辐射状。它无一定的方向和范围,不囿于传统和陈规,强调思维主体主动寻找多种答案,强调思维的灵活和知识的迁移,以求得与众不同的思维结果。英国女作家伍尔芙的小说《墙上的斑点》就是运用辐射扩散的思维方式进行写作的。

2.辐辏聚合

辐辏聚合就是作者从若干个不同的信息源上开始,由外向内地向一个中心集中的思考活动。即思维主体把从不同渠道得到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重新加以组织,像车辐集中于车毂一样,故又称辐合思维、集中思维,也称求同思维。其思维轨迹呈辐辏状。2007年山东高考作文题要求围绕“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这一句话展开写作,就是要求考生聚合“时间”、“记忆”、“风化”这三者的内在联系。

四、写作主体的想象能力

(一)想象的含义

想象是人对自己头脑中的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

是人类创造活动的最重要的心理机制之一,任何创造(包括物质生产活动中的创造和精神生产活动中的创造),都离不开想象。黑格尔曾明确地指出,“想象是创造的”。它的基本特征是生动新颖的形象性。想象在写作中的具体作用主要是:推动构思的进行,突破时空的限制,塑造典型形象等。

(二)想象的种类

根据想象的方式和形成的过程来看,想象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三类。

1.再造想象

依据语言、文字、图形、符号或别人对某一事物的描述,在头脑中唤起相应的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称为再造性想象。不管是新闻文体、应用文体的写作,还是文学创作,都离不开再造想象。再造想象常用的方式主要有接近想象、相似想象、原型想象、推测想象等。再造想象对于写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根据历史资料去创作诗歌、小说、戏剧等,姚雪垠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就是根据历史资料创作的;把小说、传记改编成电影剧本,如电影剧本《野山》就是根据贾平凹的小说《鸡窝洼里的人家》改编的;新闻文体、应用文体等的写作,主要也是凭借再造想象。当然,以上这些并不限于再造想象,而总是或多或少地融合了一些创造想象。

2.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不以现成资料的描述和图片的显示为依据,而是依据自己头脑中原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分解、综合,从而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常用的方式主要有具象想象、情化想象、层进想象、变态想象、合成想象等。创造想象对于写作的意义特别重大。一切典型的艺术形象,一切神奇美妙的艺术境界,都是从创造想象中孕育、形成和完善的。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等皆是作者创造想象的结晶。

3.幻想

幻想是指向未来的特殊现象。较之创造想象,它离现实较远,幻想出来的东西不论怎样清晰鲜明,也不能马上付诸实现,而创造想象出的东西可以很快付诸实现。幻想在写作中有何作用呢?幻想可以产生绚丽多姿的神话,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等;幻想还能产生令人神往的科幻作品,如《太空学校》、《超人》等。

(三)想象能力的培养

1.以丰富的生活为基础

一个人想象能力的强弱,与他脑中所贮存的记忆表象的数量和质量有密切关系。他头脑中贮存的表象丰富、深刻,他的想象力就开阔透彻。可以说,想象是扩大了的或重新加以组合了的记忆,是人的感官所能得到的材料和记忆所保存的材料的创造性的重新组合。因此,作者要提高想象能力,应以深厚的生活积累为基础,力求在自己记忆的仓库里储存更多的信息,以供想象选择、组合、排列,以期获得新的形象。

2.以高度的理性为指导

从根本上讲,想象作为人的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它本身就包括理性的成分,而这理性的成分在想象中又起着支配和指导的作用。因为想象首先要对原有表象进行分解,然后进行选择、取舍,这就离不开迅速、灵活、正确地辨析、比较、判断。至于表象的重新组合就更需要高度的理性——即综合与创造的能力。如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就是作者对生活中许多原型加以综合、提炼而形成的一个活生生的典型。又如罗曼·罗兰的巨著《约翰·克里斯多夫》中的主人公克里斯多夫,就是作者以大音乐家贝多芬为原型加以综合、提炼、再创造而形成的一个活生生的典型,用鲁迅的话说,即“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

3.以强烈的激情为动力

作者在深厚的生活积累中储存起来的表象只有在激情的触发下才能鲜活起来。可见强烈的激情是作者想象的动力,它犹如热能,可以让想象中的事物按照情感的需要变成各种形态,能使想象中的事物成为情化物。在激情的驱使下,作家常常会忘却自己的存在,或将虚幻的想象境界视为真实的存在,或将自己幻化成想象境界中的某一人,某一物。福楼拜创作《包法利夫人》时曾大声疾呼:“包法利夫人就是我,照我写的!”郭沫若也公开宣称:“蔡文姬就是我——照我写的。”总之,要想获得想象力,作者要有饱满的激情,要重视情感的积累,加强自己的“情绪记忆”。

第三节写作客体的构成

客体同主体相对应。凡是主体认识视野中的一切认识对象,都是客体。需要说明的是,主体和客体这对概念,不同于物质和精神这对概念。精神出现以前,物质世界已经存在了。而客体与主体相对应,相联结,没有或离开主体观照的物质世界绝不能称作客体。而且,人与人之间互为主、客体。作为主体认识对象的精神或精神产品,都是客体。就写作活动而言,凡作者面对的一切写作对象,都可以看作是写作客体。这里,我们把写作的客体分为下面四个方面。

一、对象化的自然景观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物质世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地。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是有机物质长期演化的结果。从本源意义看,有了自然界,才有了人;有了人,才有了人化的自然,才有了人类文明。“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7人和人的意识,无疑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因此,当我们研究写作行为的时候,就不能无视于自然界的存在。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6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一)自然现象与写作对象

人的思维概念,开始于认识活动。小孩子在咿呀学语的时候,不可能从抽象的概念开始,只能从具体事物与简单概念的连接开始。比如说,要知道什么是“水”,唯一的办法是看到、摸到那个存在液体物质。其实,学说话,学写作,都得从认识外物开始。“物”在写作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综观写作的对象,一是物,二是事,三是情,四是理。“物”在这里排到前面,表明了它的基础性地位。在绘画中有“写生”,就是寻找所画的外在对象。在写作中也有“写生”,即寻找外在的写作对象。

(二)自然景物与写作触发

写作源于感知,感知源于外物刺激。人的认识过程,实际上是客体“刺激”主体而发生“反映”的过程。感觉器官作为一种媒介工具,接受外界信息的刺激,并及时把这种刺激输入大脑。大脑及时把这种刺激转化为神经反映,以信息编码的形式输入记忆细胞之中。人的情绪不是凭空产生的,往往是外物诱发的结果。古人在追溯情怀与感兴发生的根源时,总是强调“物”的诱导作用。《礼记·乐记》中说:“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说明情绪不是密闭的主观心灵的幻影,而是外物激发的结果。陆机《文赋》中讲的“遵四时而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文心雕龙》中所讲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都说明了情由景生的道理。曹操观沧海,大海的广阔情景契合了自己心中的远大政治抱负,顿时触景生情,因此才有了名篇《短歌行》。可见,水草山花,风雨朝夕,生态物化,岁月变迁,从来就是召唤情思的“女神”。

(三)自然物象与表达媒介

在艺术创作中,物象的媒介作用不可缺少。就是说,作为审美对象的“物”,以引导情思和运载情思的双重作用统一于艺术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只有外感于物象,才能捕捉到艺术的形象,只有捕捉到艺术的形象,才能传达内在的情思。这是因为用抽象的概念难以表达活生生的情感,需要以物象组成可感知的形象系列,借景传情,借形传神,借象寓义。明人谢榛《四溟诗话》中有“景乃诗之媒”的说法,就指这种借形象传输情感的艺术手段。离开“物”的媒体作用,“情”就失去了传输的载体。比如说,和谐悦耳的鸟鸣,会在人心中激起美的波澜,美的感受。

二、群体化的社会生活

人是社会化的动物,难以离群索居。群体化的社会生活,构成了每个个体人所面对、所依存的客体对象。

(一)社会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作家吴伯萧说过:“惟其是生活才有光,有热,有运动,有发展,有未来。‘生活’这个

词里包含了真实,完美,新陈代谢,四季常青。论时间、空间,宏观都是无限的。所以说人们生活、社会实践是取之不尽的源泉。但丁的《神曲》写了地狱、净界、天堂,也是从人的生活里推演、提炼出来的。耶稣、释迦牟尼、穆罕默德,都是人而神化的。神化了还要生活,是谓永生。”8

(二)文学的社会功能

孔子讲诗时,把诗的功能归纳为“兴”、“观”、“群”、“怨”四个方面。“兴”是情感发泄,“观”是了解民情世事,“群”是谐调群体关系,“怨”是批评不正之风。墨子主张立言时要“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王充说:“为世所用,百篇无害;不为世用,一篇无补。”曹丕把文章提到“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高度。顾炎武要求文章“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认为“文章者,天下之公器”。这些说法,都强调了文章为群体、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应用文直接作用于社会事务。论说文的本质功能在于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新闻文体通过大众媒介传播,为的是让社会群体了解新近出现的情况。文学作品以审美为价值本位,然而,审美的社会性决定了文学的社会目的。别林斯基说:“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根植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他从而成为社会、时代以及人类的代表和喉舌。”9任何写作成品的价值,都必须在社会中得到发挥,得到检验。

三、个体化的人生状态

(一)个体的人生状态

作为高级生命存在形态的人,一方面具有社会化的属性,另一方面又具有个体化的属性。世界上的人,不可能千人一面。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的存在,都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个体化的人生状态,是构成群体化的社会结构的元素。因此,独立的个人,对认识主体来说,同样是客体存在。写作主体在把社会群体作为写作客体探索研究外,也要把单独的个体作为客体来探索研究。

(二)个体的生理基础

人的个体特征有着生理基础,即不同的气质是由先天遗传因素决定的。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特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人与人的气质不同,源于体内不同的体液。后来的古医学家在希波克拉特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哪种体液在体内占优势把气质分为多血质型、胆汁质型、粘液质型、抑郁质型四种类型。这种分法延用至今。多血质人情绪活跃多变,思维敏捷,语言表达能力强,善于交际而不含蓄。胆汁质人情绪强烈而抑制能力弱,胆大而急躁,情感外倾而缺乏灵活性。粘液质人情绪内倾、迟缓而有稳定性,坚忍庄重但缺少灵活性,语言缓慢而

8吴伯萧:《经验》,《文学:回忆与思考》,第26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9[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论文学》,第26页,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版。

感知细密。抑郁质人情绪慢而强,深沉而刻板,体验细腻,善于想象,不太合群。可见气质源于生理机制。人的特长总是与生理遗传有直接的关系。

(三)个体的后天因素

当然,个体特征也与后天的环境、学习相关。人的精神气质、性格特征,不能单独地看成是先天因素的积聚,其中不可避免地渗透着后天的因素。一个人出生之后,周围环境的各种因素都会对其性格、观念、思想的形成发生影响。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在特定的时空单元中构成了特定的效应场能。人置身于这种特定的时空单元,主体必然与效应场发生感应关系,从而获得特殊的感受和认知,形成个体化的精神状态。

(四)写作的个性化特征

由此可知,个体特征是先天与后天的合金,是生理与心理的统一,是秉赋与陶冶两方面作用的结果。这一点在文章写作中体现得最为明显。为什么“同读一卷书,各自领其奥;同作一文题,各自擅其妙”10呢?为什么朱自清和俞平伯同游秦淮河,同作《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个题目,而各自文章的立意、内容、情调不同呢?为什么面对同一本《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11呢?就是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气质、爱好,有不同的生活、环境、经历,有不同的观念、志趣、追求。

四、外在化的精神产品

(一)精神文化与精神产品

精神与精神文化不同。精神指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风貌,精神文化指人所创造出来的用于精神消费的产品。凡是精神产品,都是外化的。因为任何精神文化,都必须借助于外在的形式和载体,才能存在,才能传播,才能为人们所接收。绘画以图形为载体,音乐以声音为载体,雕塑以实物为材料(如石膏、玉石、粘泥、金属之类),戏剧以舞台和化妆了的人为载体,电影以银幕投影为载体,文章以文字篇章为载体,等等。它们都是外化了的精神世界。

(二)精神文化的物质基础

精神文化建立在物质文化的基础之上,需要物质文化的支持和滋养。从历史发展看,只有在物质文化得到一定的发展之后,才有精神文化的发展。因为人们只有在生活条件得到保障后,才能从事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精神文化的创造。在没有剩余的生活物质来源之前,自然没有专职的精神文化工作者。物质文化是土壤,精神文化是花朵。因此,精神文化不能脱离物质文化。

10赵翼:《书怀》。

11鲁迅:《集外拾遗补编·<绛洞花主>小引》。

(三)精神文化的生产特性

精神文化的生产和消耗,又有自身的特殊性。精神文化的生产是智力化的生产,它为人们的精神消费和心理需要而生产。精神文化的使命不在于狭隘的功利目标,不在于经济利润的创造,而在于思想的升华和精神的进步,在于人格的提升和人性的完善,在于人文美德的弘扬和社会群体的和谐发展。精神文化的消费,实际上是对精神产品中所含的精神内涵的提取、理解,不改变精神产品自身的形态,不以产品的消亡为代价。换言之,精神消费具有重复性。

(四)精神文化与精神消费

随着社会的发展,精神消费在整体文化结构中的比例不断提高。在原始的农业文化背景下,人们精神消费的机会很少,精神产品无几。进入工业社会后,由于机械化大生产提高了生产率,精神产品日趋丰富。到了信息时代,精神的消耗已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质得到满足后,人们必然寻求精神的归宿。人文价值的上升和精神文化消费社会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现代企业中,“人比利润更重要”的口号就反映出物质生产部门也注重关怀人。金钱从根本上不能拯救人类。精神因素支配产业,人文因素引导经济,才能使社会健康地发展。

写作活动是精神文化创造的重要形式。作者要创造精神文化,就需要了解精神文化。外在的精神文化,对于接受主体来说,就是客体对象。我们将来从事教学工作,面对的学生的习作、作文、作业等,也属于客体对象。

第四节写作主客体的关系

一、写作主客体的对照关系

任何低级生命形态都不能成为哲学意义上的主体。植物虽然有生命,但它仍然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谈不上同自然在对象上形成观照。动物比植物活动的范围大,能力强,但本质上仍然不能把自己同自然加以区别,不能同自然、同它物形成对照关系。未有意识的婴儿和失去意识的植物人同样不具备主体资格,因其没有独立清醒的自我意识,不能和对象世界发生“认识——反映”意义上的观照。

(一)“认识——反映”活动

写作是“认识——反映”活动在文字信息传播中的体现。任何写作活动,都必须要有写作的主体和写作的客体,两者之间形成对象性观照。对于写作主体来说,不仅要具备独立的意识,而且要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和文字表述能力。换句话说,只有具备写作能力的人,才能成为写作主体。电脑写作已开始应用,但电脑不能成为写作的主体。电脑虽然具有智能性,能快速地运算和组合,但它仍然是一种工具,即一种智能化的工具,它没有独立的意识,不

具备生命形态,不能和对象世界形成“认识——反映”意义上的观照。电脑写作,实质上是执行人的指令,按人的有关要求将内容用文字符号显示出来而已。

(二)作者的双重角色

凡是和写作主体形成对象性观照的事物,凡是为写作主体所感知、所思虑、所表达、所描述的对象,都是写作的客体。当一个人写自传的时候,自己既是写作主体,又是写作客体。在抒情诗歌和抒情散文中,作者同时扮演了写作主体和写作客体的双重角色,即作为“情”的产生者,是写作的受动者,写作的客体,而作为“情”的反映者,又是写作的主动者,写作的主体。正如一个人从镜子中观照自己时,既是观察者,又是被观察者。作为观察者,就是观察的主体,作为观察对象,就是观察的客体。这时作为认识的两极重合一体,而作为认识两极的关系,仍然有明显区别。

(三)文体与视角

由于文体不同,写作主体“反映”写作客体的意图也不同。新闻写作者,从传播价值来寻找写作对象,科技文体的作者从认知、研究、发现意义上看待写作对象,应用文书从实用角度反映有关的问题,文学则从美学意义上描绘事物。我们看下面两段以月亮为对象的文字:(1)月面上凹凸不平,那些较暗的地区是一些宽广低洼的平原,约占月面的三分之一,……月面上其余的区域是高山和山系,其中环形山星罗棋布最为突出,在对着地球的月面上,直径大于一公里的环形山有三十多万个,最大的是格里马第环形山,直径达二百三十五公里,比我国的海南岛还大。(《月球——一个寂静而又丰富多彩的世界》)

(2)月的姿色是值得人爱的,月的品格更加值得人敬。……它是那样落落大方,宵从海上来,晓向云间没,竭尽全力为人们做好事。挚友的想念,它可以代为寄送。

游子的乡思,它可以代为传达。诗人的幻想,它帮助插上翅膀。它对情人们也许是格外热情。(孙荪《月赋》)

上面两段文字都涉及到月亮,然而主、客体之间的视角不同。第一段从科学视觉看待月亮,说明月球上的一些情况。第二段则从美学意义上描写月亮,赋予它人格化的情态和品质。

二、写作主客体的同型关系

(一)“心物同型”与“天人感应”

人作为自然的产物,不仅生理节律与自然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且心理情绪也同自然有着同构、对应关系。我国古代文论认为,物景是人情的对应体。尽管“天人感应”的命题不免笼统含糊,但却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内情与外物之间的一种微妙的对应关系。《易·彖辞》认为,阴阳“二气感应以相与”。其实,心物之间最为神奇的对应,就在于审美层次的联结。当代格式塔学派的研究,证明了我国古人心物感应认识的正确性。格式塔学派提出的“心物

同型”理论,认为事物的意义只有在“心理——物理”的同构关系中才能得到揭示。“心物同型”的理论为“心物感应”的命题作了现代注脚。

(二)“主客交融”与“物我融合”

在审美活动中,主体往往在想象中实现自己,力图泯灭主、客体之间的界限,使主、客体浑然一体,合二为一。庄子为了消除本体精神的内在矛盾,达到主体人格的绝对自由,清洗他物的影响和诱惑,力图泯灭主、客体之间的界限,把意识投入客体对象,把世界融入精神领域,形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一体”的高妙境界。不少作家带着这样一种心态从事创作。从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审美的体验和感受。我们平常说的“进入角色”,就是把主体情感融入写作的对象之中。作为文学创造的对象,往往是经过加工、想象形成的对象世界。法国女作家乔治·桑说她在写作入迷的时候,觉得自己是草、是飞鸟,是树枝,是云,是流水。这种感觉,就是把主体的情志灌注到对象世界之中,使自然物“情化”、“人化”,主体人“对象化”、“自然化”。

其实,主、客融合的审美趣向,只是一种感受,一种体验,一种境界,并不是真正地取消主、客体之间的对象性观照。

三、写作主客体的双向建构

(一)双向建构的内涵

主、客体双向建构的理论是瑞士心理学家、哲学家皮亚杰提出来的。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原理》一书的英文版序言中说:

认知的结构既不是在客体中预先形成了的,因为这些客体总是被同化到那些超越于客体之上的逻辑数字框架中去;也不是在必须不断地进行重新组织的主体中预先形成了的。因此,认识的获得必须用一个将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紧密地连结起来的理论来说明,也就是说,每一结构都是心理发生的结果,而心理发生就是从一个较初级的结构过渡到一个不那么初级的(或较复杂的)结构。12

按照双向建构的理论,写作行为总是在一个主、客结构中进行。不是写作意义上的主体,不能称为写作主体;不是写作意义上的客体,也不能称为写作客体。只有在写作意义上,写作的人和写作对象发生联结,才能称之为写作主体和写作客体,才能形成写作的双向结构。写作主体和写作客体相互作用,处于双向选择、双向建构、双向转化的过程之中。

(二)双向结构的自我调节

写作主体具有吸收写作客体又调节自我的双重功能,即一方面同化,另一方面调节。无论是外来信息刺激了主体,形成写作的欲望,还是主体有预定的意图而寻找有关符合意图的

12(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第15页,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写作材料,都意味着双向的建构。由于主体能够积存原有的认知图式,所以写作的时候可以从记忆库存中寻找材料,甚至从幻觉和梦境中提取材料。女作家谌容说:“当我拿起笔时,我思考过的一切,我熟悉的人和事,我感受到的喜怒和哀乐,统统涌到笔尖。过去的一切,有用的和无用的,都变成了文学创造所需要的养料。”13写作过程是筛选、过滤已有材料,整合、加工外来信息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写作的双向建构不是刻板的对接,决定了原有认知结构、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的渗入。当然,原有的结构总是随着新的信息输入而不断改变,在同化和适应中走向新的平衡,实现认知图式的转化与升级。所谓调节,就是指写作主体受到外界刺激或环境影响,原有图式发生变化的适应性运动。经过调节,主体可以自发地突破自我。

双向建构的理论证明,写作主体和写作客体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二者需要有机的融合。

四、写作主客体联系的中介

(一)中介的涵义

皮亚杰非常重视认识的中介因素。他说:“如果从一开始就既不存在一个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也不存在作为客体而存在的客体,又不存在固定不变的中介物,那么,认识的头一个问题就将是关于这些中介物的建构问题:这些中介物作为身体本身和外界事物之间的接触点,开始循着由外部和内部所给予的两个互相补充的方向发展,对主客体的任何妥当的详细说明正是依赖于中介物的这种双重的逐步建构。”14

(二)中介的三种形式

就写作的主、客体联结而言,中介有感觉、表象和语言文字三种形式。

1.感觉

感觉器官是主、客体联结的初始媒介。通过感觉器官,外界的信息得以输入,形成对主体意识的刺激,进而出现大脑皮质的兴奋。人的感觉能力有强有弱。感觉的生理基础,来自先天素质,但感觉对环境和职业的适应,则来自后天的训练。科学家、哲学家、政治家、艺术家,根据自己的工作环境和追求目标,感知着不同的对象,捕捉着不同的信息。科学研究需要本真的信息,哲学研究需要思辨的材料,政治活动需要了解社会的动向。至于艺术创作,则需要从形象感知入手,汇集五官的感觉。我们看下面一段文字:

天地间只有白茫茫的雾,灰蒙蒙的雾,湿漉漉的雾。掬一把,软绵绵的;吸一口,甜津津的;踩一脚,轻悠悠的。雾从眼前横过,睫毛上挂起一层细的珍珠;雾从耳际掠过,仿佛母亲吟着轻缓的催眠曲;雾在身旁浮沉,身子摇摇晃晃像飘在九重云霄。

13谌容:《痛苦的抉择》,《文艺报》1981年第1期。

14(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第21~22页,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这是王小鹰《雾重重》中对雾的描写,它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以及幻觉感受等多种感觉来反映对象,给人一种立体化的形象感受。

2.表象

表象是人脑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感性形象,是外界刺激在记忆神经中留下的印迹。人脑在反映周围世界时,可以把视觉信息转化为图像贮存。这个图像,就是表象。它既是客体的印记,又是写作构思的媒介,起到了沟通主、客体的作用。表象可以和理性思维结合,也可以和生命情感结合。科学思维中的表象是理性化的,文学思维中的表象是情感化的。在写作活动中,作者就是依靠表象和概念来实现构思。理论文体侧重于概念,文学文体侧重于表象。所谓“意境”、“意象”,都是表象开掘和组接的结果。鲁迅的小说《故乡》谈及闰土时,“我脑海里闪现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这个记忆表象,是作者构思的媒介,是经想象组合、升华而成的艺术意境,在文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3.语言

写作作为一种传输活动,语言文字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感知是主、客体认知意义上沟通的中介,表象是思维活动中形象地处理主、客关系的中介,而语言文字则是逻辑思维和传输思维结果的中介。在一般情况下,人的思维是离不开语言概念的,否则就失去了凭依。写作要将思想化为文本,就得以文字符号为工具。文本是语言的信息编码,将作者和读者联系起来。在长期的文化行为中,人们建立了记载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这个系统具有约定俗成、众所公认的规范效能。任何写作活动,只有借助于语言文字这一中介,才能进行信息的编码和传输。

了解主、客体之间的中介,对我们学习写作有积极意义。我们不仅要强化主体意识,扩大客体信息源,而且还应当训练自己的感觉,丰富表象记忆,加强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思考与练习〕

一、比较并解释下列概念:

(一)主体与客体(二)写作主体与写作客体

(三)格调与风格(四)双向建构与思维中介

二、写作主体的素质包括哪几个方面?怎样提高写作主体的素质?

三、仔细观察你最近接触到的三个人,记下他们从外貌到语言到行动上的不同特点,并写成一篇观察笔记。

四、阅读下面材料,根据你的感受口头述说你的体会:

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海边散步。他发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暴风雨卷上岸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太阳出来后,它们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