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纪录片《海豚湾》

浅析纪录片《海豚湾》

浅析纪录片《海豚湾》
浅析纪录片《海豚湾》

浅析纪录片《海豚湾》与《灰熊人》的比较

《海豚湾》这部纪录片以真实冷静的镜头语言和高超的叙事技巧揭露了大量海豚在日本太地海湾被屠杀的事实,带给观众巨大的心灵震撼。纪录片中一幕幕真实而残忍的画面深深震撼了我,影片中原本蔚蓝被海豚们的鲜血染得赤红的海面让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而当我内心深处的道德底线被唤醒的同时,也不得不为导演对纪录片的把握和素材运用之精湛,以及拍摄团队的付出感到深深的敬佩。

一、选题新颖,主题深刻

其实纵观最近几年的纪录片,关注弱势群体,保护动物,珍惜生命等方面的选题并不少见,但是《海豚湾》并不只只局限于这些,它通过艰难的拍摄,真实客观的再现,再一次升华了保护海豚的主题,同时又再一次的将全世界的目光集中在日本太地町这个惨绝人寰的海豚地狱。

以日本太地町渔民大量捕杀海豚为主要内容的《海豚湾》,它所表达的思想和内容是益于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主题的选取亦是源于生活中活生生的场景,纪录片中的素材不论是选取还是安排都是紧紧围绕主题的。

日本太地町捕杀海豚已经有着很久的历史了,但是一直没有人来真正的关注过。《海豚湾》在别人没有涉及的领域和视觉角度,用别人没有用过的技术手段,拍摄出别人没有拍摄的画面。整个纪录片立意高,形式独特,在创作技巧上也有高过别人的手段,在此基础上收获了很好的效果。

保护动物、珍爱生命、反对肆意捕杀的主题是永恒的,《海豚湾》存在的目的是让人们对肆意捕杀海豚寻求一次自身的反省和心灵的启迪,让人们更好的从中发现生命本身的意义所在。这部纪录片在表现大量海豚被捕杀的同时不忘表现一些个体的行为,如某只海豚被渔民们用长钩刀砍杀,用削尖了的长枪将其刺伤,然后拉上小船,割断它的喉咙,砍开它的脊髓,当记录者把镜头从场面进入到某个具体的海豚,一个血淋淋的事实就被赤裸裸的展现在世人的眼前。而纪录片所要表达的主题及其深刻的涵义也就在这一刹那被完全的释放出来,震撼着每一个受众的心。

导演路易·塞霍尤斯给了受众一副特殊的眼力,使受众从这个特殊的方面去洞察纪录片中的角色以及角色所处的情景。《海豚湾》的主题明显深刻,它让我们产生共鸣。它不是简单地给观众呈现一种现象,一种事物的生存状态,它里面寄托了作者的许多的情感,直逼人心灵最柔软的地方,深入人心。这部纪录片运用良好的拍摄技巧和堪称完美的剪辑记录了海

豚被屠杀的全过程,把人带到了现场,唤起了公众的同情心与对人类自身行为的自责,使人们意识到要保护海豚,想去保护海豚,它的主题深入人心,这已经超出了一般纪录片的功能。它不仅是一部自然电影,也是一次心灵洗礼。

二、客观的再现真实场景

和所有纪录片一样,真实是《海豚湾》的最大的特色。

理查德和他的同伴们的冒险拍摄行动,当地渔民的干涉和阻挠,不明人士的监视和跟踪,日本农业部副部长的强词夺理……每一个场景,每一段对话,每一个动作都是真实的。纪录片里的每一个凄惨的镜头都向观众真实地展现了海豚的卑微命运,表现出了理查德和他的同伴对海豚的关爱,对生命的呼唤以及对捕杀海豚的反对。纪录片用镜头把观众带到了海豚湾的现场,让观众感同身受地看到了海豚被集体屠杀的血腥场景,看到了日本政府无赖和推脱的嘴脸,看到了日本民众对海豚屠杀的无知和反感……纪录片用现场直播的方式向世界的观众展示了这一切,观众觉得自己看到了真实,看到了海豚的命运,而导演的适度的情感渗透更是引起了善良观众同情心的共鸣。这种适度的情感渗透非但没有影响纪录片真实性的表达,反而的渲染、强化、延伸、凸显客观的记录主体,有利于主题的表达和升华,提升了纪录片存在的价值。

《海豚湾》以一种现场目击的形式,更好的让事件本身说话,真实具体的展现拍摄对象在此过程中具体的情状,描述真实的氛围,让观众自己做分析、判断,得出自己的结论。

三、叙事技巧

《海豚湾》的导演在该片中采用鲜明的主观化叙述视角,将三条叙事线索相互交叉,不断设置悬念,既为全面剖析日本屠杀海豚的真相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又使片子高潮迭起,惊心动魄。

该片的第一条叙事线索是讲述主创人员是如何进行实地拍摄的。“我们本来确实想用合法手段来拍摄这个故事。”这是影片的第一句台词。然而导演皮斯霍斯的摄像机无法正常对准日本太地町的那汪美丽却义血腥的海湾,那里各种“禁止拍照……禁止入内,此处危险”“落石注意”的警示牌林立。附近的渔民巡逻时都有短刀在手,看到有人拍摄就蛮横甚至极为凶恶地上前阻止并抢夺摄像机。因而,主创人员的拍摄历程成为此片的第一个悬念和叙事线索。接下来,在现今社会,保护海洋生态的理念早已成为国际共识。在这种背景下,日本人为什么还要滥杀海豚?解答这个的疑问,片子的第二条叙事线索由此展开。最后,是谁发现和揭露出日本渔民屠杀海豚的事实?为什么是美国人——以里克·奥巴瑞为核心的环保主义者要拯救海豚?这是该片的第三条叙事线索,也是最能打动观众的叙事线索。里克的人生传奇是

《海豚湾》的精魂,对里克19年生命历程的回顾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内心,让大家明白正是里克的醒悟和不懈努力促成了皮斯霍斯跟随他前往太地町神秘海湾进行冒险拍摄。

同时,《海豚湾》采用纪实性的叙事手法,尊重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客观的叙事元素,在叙事方面也遵循了一般纪录片的原则和特征,它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详略得当、虚实相生,在题材的选择上强调情节的不完整性和主题的集中性以及张弛缓急的叙事性节奏。

四、长镜头的运用

《海豚湾》中综合运用的长镜头也是让我印象深刻的一部分,它记录的捕杀流程相对完整,特别是对事件的来龙去脉交代得较为清晰。通过长镜头展示的客观时空,彰显了日本太地町渔民大量捕杀海豚这个事件的本来面目,以及营造了环境氛围和节奏,在一部分画面中制造了悬念,很好的调动了观众的情绪。

在《海豚湾》中有一个长镜头表现的是原本蔚蓝纯净的海水被一点点渗透成血红的颜色,这个镜头在很大程度上包容了许多作者要表达的内容,同时又给观众很大的思考空间。通过长长的镜头反映了捕杀者的残忍,给观众以强烈的震撼的同时也给观众以生命的思考。

通过《海豚湾》的长镜头我们再一次的感受到了震撼生命的真实感,它能够表现真实的对象、真实的空间、真实的时间,保持日本太地町渔民大量捕杀海豚这个事件连续性、完整性和客观性,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当时的情景,具有较强的真实感和深刻的现场气氛。同时通过镜头的运动,造成了一定的氛围和节奏,从而影响观众的情绪和心理。

五、拍摄过程和技术手段

想要进入一个被严密保护起来、地形险要的秘密海湾进行实地拍摄,所面对的困难和危险确实不是常人所能想象得到的,拍摄《海豚湾》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这其中排除拍摄环境恶劣的自然因素,人为的因素则是构成这部纪录片拍摄顺利进行的最大阻碍。在影片中,小镇的镇长甚至直言不讳地告诉摄制组,如果他太接近那些抓海豚的渔民,不仅有可能受伤,甚至连命都不保。无奈之下,导演皮斯霍斯只能用非正常的方式来记录这一切,他请好莱坞一流的道具制作高手,制作出了可以将高清摄像机藏在里面的假岩石,组织了一支由潜水冠军、前美国空军技师等构成的十一人秘密拍摄团队,带着军事专用的夜视镜、热感摄像机等高端设备在夜晚进行秘密行动。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把摄影机安放在屠杀海豚现场的岩石上,在水下偷偷装上水下摄像机和听音器,制作了无人驾驶的遥控飞机模型,其下方装着一架同样能够远程控制的高清摄像机,等等。最终,摄制组记录下了那些最真实的海豚屠杀画面。

而另一令《海豚湾》在技术手段上不同于其他纪录片的特点是,在《海豚湾》里,摄影

机不再是旁观者,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介入者,它已经成为故事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摄影机的重要性,还不同于以往对介入式纪录片的认识。在整部影片中,除了那些采访和过场戏,观众的紧张神经几乎都是被这样一个核心事件牵引着——被千方百计放进进去的摄影机究竟拍到了些什么?以往我们认为,摄影机的介入可以使原本不会发生的场景、故事成真,这已经是摄影机介入的近乎极限了,但是《海豚湾》里摄影机的介入已经毫不忌讳地超越了我们在纪录片领域里探讨的极限,它已经完全成为这部片子的一个“隐性的主角”,这在拍摄的技术手段上是一个重大突破。

从故事内容看,《灰熊人》是一部以保护大灰熊为中心,记录文明与荒野的冲突矛盾在主人公崔德威身上如何纠集的生态传记片。从影片形式看,导演赫尔佐格主要通过对主人公自己拍摄制作的100多个小时的纪录片进行剪辑整理,加插一部分访谈影像和旁白完成了电影的制作,该电影文本堪称自传与他传的合体。著名意大利电影摄影师维·斯特拉鲁说:“电影摄影就是在胶片上用光写作。它可以在银幕上创作出我心里想的形象情绪和感觉”影视文本在传情达意上与纸质文本相同,甚至因其独特的声画效应,更有超越之处。戴锦华在她的《电影批评》里指出:“我们可以毫不迟疑地说,电影是二十世纪人类创造的最大奇迹之一。电影作为奇迹,不仅是指作为伟大科技发明的电影摄放机器和技术,而且是指电影叙事艺术‘偶然’—20世纪最奇妙的偶然—的撞击和结合。”可见,电影叙事被称为一种奇妙的呈现方式,一种奇迹,而《灰熊人》正是电影叙事奇妙呈现的典范。《灰熊人》是“影中影”,即“传中传”。它是崔德威的自我形象构建文本,更是导演赫尔佐格为一个心里己有的传主形象创作的作品。很多人认为:“传记作家和自传作家不能相互替代,一个管窥别人,一个锥探自己。工具不同,方向不同,对象不同,所捕捉的事实当然迥异。与传记事实以个性为焦点不同,自传事实两方而的轴心是自我。”下面我们从自传事实和传记事实两方而来分别探讨《灰熊人》作为自传和他传的不同特征。崔德威“锥探自己”,发现自己不适合生存在人类社会,当他以“一朵温和的花”、一个“和善的勇士”形象出现在灰熊而前时,自己的精神得到了拯救。崔德威用摄影机探寻荒野的壮美与神秘,同时也探寻自我。在自己架设的“锥探”之笔前,崔德威自白说:“如果有上帝,他一定会非常非常高兴看到现在的我。如果他能看到我是多么爱大灰熊,多么崇拜他们,多么敬畏他们,与他们多么融洽,他们给我多么好的研究经验,我把照片、录像免费提供给全世界的人们。这是有意义的事情。我为自己感到高兴,我很高兴能做这样的事情。我希望我能一直做下去,真的希望自己能够。”研究大灰熊,传播关于大灰熊的知识,给了崔德威生命的意义。他为自己从酒鬼到受孩子们欢迎的

“勇敢王子”、“大灰熊的保护神”,从“没有什么可给这个社会”到成为“全国名人”的转变而高兴。

但总的来说,赫尔佐格不愧为纪录片大师,他尽量用写实的手法来拍一部现代传记影片,使作品具有近代传记的特点:“就事叙事,实事求是,无论英雄或常人都还他一个本来而目。”大量运用崔德威自拍的影像纪录来还原一个真实的传主是导演的聪明之处。崔德威在100

多个小时的资料里记录下的与入侵者最近距离的遭遇是在2001年8月1日4:35分18秒,他看到一群渔猎摄像者在大灰熊昆西旁边,有人向毫无挑衅行为的昆西扔石头。崔德威伤心愤怒,但他选择了如实拍下情景,并不暴露自己去保护昆西。尽管崔德威说自己曾因挺身而出遭捕猎者用枪支瞄准的威胁,但这次“大灰熊保护神”的表现明显很不够。当然,崔德威或许有自己的理由:也许他的行踪不宜暴露?因为他己是名人;或是因为公园管理处正在找寻违反种种条规的他?我们只能作种种猜测。

浅谈纪录片的起源与发展

浅谈纪录片的起源与发展 【摘要】纪录片是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诞生的,它的发展对当今世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简单阐释了纪录片的起源和基本概念,以及纪录片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纪录片;起源;定义;真实性;纪录片的发展 纪录片被誉为人类的“生存之镜”。它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变现对象,以不能虚构情节,不能用演员扮演,不能任意改换地点环境,不能变更生活进程为基本特性。纪录片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文字、绘画和照相技术等传统手段难以比拟的。记录片用“声情并茂”的方式为人类记录事件的本质。把人类自身的发展和与自然的抗争以影像的形式再现于世。 1.纪录片的起源 纪录片诞生以后,弗拉哈迪、维尔托夫、格里尔逊、伊文思等电影大师对纪录片的起源和发展都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1.1弗拉哈迪与纪录片的雏形 罗伯特·弗拉哈迪(1884-1951),在1922年制作出了他的一部电影《北方的纳努克》,他被称为美国的“记录电影之父”。同时也被作为纪录电影的创始人和鼻祖。这部电影是电影史上的一个奇迹。弗拉哈迪将纪实的手法用于拍摄中,体现了一种独特的美学观照,也形成了一种独立的电影类型。 以《北方的纳努克》为例,纪录片具有独特的审美和价值观念。同时影片是非虚构的搬演。而非虚构行为的产生需要三个前提条件:①真实的时间②真实的空间③真实的需求。只有在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的情况下,行为的本身才不是虚构的。这是纪录片形成的首要条件。其次,弗拉哈迪在拍摄影片过程中做到了深入了解对象。这种力求表现鲜活对象的方法至今仍为许多人所效仿。他的拍摄强调画面效果,而不是依靠蒙太奇。蒙太奇手段在纪录片中的使用经常被指责为“宣传”。弗拉哈迪凭着直觉,开创了一种相对“纯粹”的叙事方法。 1.2维尔托夫与先锋理论指导下的实验电影 吉加·维尔托夫(1896-1954)是一个曾被大家长期忽略的早期记录电影探索者。他的纪录片创作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1919年,是电影史上最早探索纪录片样式并产生影响的人物之一。维尔托夫的与众不同在于他的探索是在先锋派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具有浓厚的理论和实验色彩。 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理论是与一般虚构故事电影完全不同的东西。它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摄影机主体理论②非表演体系③蒙太奇的构成体系。

全球十大必看纪录片

全球十大必看纪录片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是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电影的诞生始于纪录片的创作。1895年法国路易·卢米埃尔拍摄的《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婴儿的午餐》等实验性的电影,都属于纪录片的性质。中国纪录电影的拍摄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最早的一些镜头,包括清朝末年的社会风貌,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片断和历史人物李鸿章等,是由外国摄影师拍摄的。纪录片又可以分为电影纪录片和电视纪录片。 NO.1帝企鹅日记 全球十大必看纪录片推荐

这是一部真实反映企鹅生活的电影。南极大陆的北部气候温和,食物充足;而南部则终年覆雪、气候寒冷,食物短缺。但南部也有其好处,那就是这里生态稳定,没有天敌的追击。为了让企鹅宝宝健康成长,企鹅爸爸妈妈每年都会从北部来到南部孵化小企鹅蛋。 企鹅爸爸贺企鹅妈妈轮流进行孵蛋工作,另一方则不远万里去找寻食物。途中的艰辛任何人都难以承受,而柔弱的企鹅们则每年都这样往复进行着这项艰辛的任务。 影片所展现的顽强的生命力发人深省 NO.2迁徙的鸟 全球十大必看纪录片推荐 除了简单的说明,整部影片不再有言语。本片的主角是憨态可掬,形态各异的鸟。他们带我们飞过大海,飞过雪原,飞过高山;他们用振动的羽翼向我们诠释飞翔,诠释执着,诠释温情,诠释生命。 向大自然的献礼之作,温暖我们每个人的心。

NO.3南京 全球十大必看纪录片推荐 1937年12月,日本军队侵占南京,肆意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二十万人成为冷血日军刀下亡魂,数以万计的妇女被强暴凌辱。影片采访了南京大屠杀期间,在南京的外国传教士、医生、记者,幸存的中国人,以及参加大屠杀的日本士兵,收集了珍贵的信件、日记、照片、影像资料,真实再现了1937年日本军队侵占南京期间犯下的种种暴行,客观地告诉世界:历史不容隐瞒和更改,南京大屠杀真实存在。 NO.4高三

摄影与影视艺术欣赏学术论文

摄影与影像艺术欣赏论文 这学期我们开了一门摄影与影视艺术欣赏的选修课。课程设在每周二晚上,开始我对这门课程的安排并不是很满意,因为它设在周二的晚上,而周二晚上学校的活动很多,这便与我们参加活动形成了冲突。可是,自从上了这门课,我觉得还是蛮值的,它让我对摄影产生了热爱。 记得第一次课,老师开始给我们介绍了一下这门课程,后来又放了几部电影的片段,其中有一部非常经典并且很感人的一部影片,我想这部片子应该人人皆知吧。那就是《泰坦尼克号》,那个画面呈现在我们面前,依然那么感人,它那里面的声音拍摄出来也给人一种很真实的感觉,但老师说那是人工合成的声音,虚拟的声音,这足以显示当今社会的技术之发达。同时老师也放了好多片段,主要是给我们介绍拟声的,他说有很多影视作品里的有些声音听起来虽然真实,但是那些摄影师们在真实的环境中,想要捕捉这样真实的声音真的是很困难的,所以,人们通常借助现代科技,通过人们对那些事物的熟悉度,来人工模拟出来的,虽说是通过人工模拟合成的,但是还是很真实。所以,真的要感叹一下,摄影艺术是多么的神奇啊。它将现实社会拍摄的惟妙惟肖,真的让人为之叹服。 大家还记得吗?让我们最熟悉不过的无声电影?卓别林。卓别林自小与母亲相依为命,虽然母亲在小舞台上做歌舞演出,但收入很少。卓别林也进入了演艺界,并且受到欢迎。不过他不以此为满足,又到美国发展,从此与电影结下不解之缘。他丰富的肢体语言使他在整个默片时代成为备受瞩目的风云人物。卓别林最出色的角色是一个外貌流浪汉,内心则一幅绅士气度、穿着一件窄小的礼服、特大的裤子和鞋、戴着一顶圆顶硬礼帽、手持一根竹拐杖、留着一撇小胡子的形象。在无声电影时期卓别林是最有才能和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自己编写、导演、表演和发行他自己的电影。从在英国的大剧院作为孩童演员登台演出到他88岁高龄逝世他在娱乐业从事了70多年的生涯。从狄更斯式的伦敦童年一直达到了电影工业的世界顶端,卓别林的一生是20世纪最引人瞩目的一生之一,他本人成为了一个文化偶像。他一生中私生活和公众生活的高高低低受到了有些人的高度赞扬,也受到了其他一些人的严格批判。而那天课上老师给我们放的是1936年的摩登时代这部影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期工业革命的发展成果。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喜剧性的表演令人捧腹大笑,但是又使人笑后感到泪水的苦味,充满了对受压迫受欺凌的人们的同情。他的影片大部分由他自己编导、自己主演、自己配乐。他既擅长表演粗放的滑稽,又善于表演微妙的讽刺。 有一天,老师放了一部关于小熊的电影,这让我记忆犹新。那部小熊的电影,让人看了十分感动。这部片子讲的是,一个刚出生的小熊,依偎在妈妈的身边,等待着妈妈觅食给自己,开始的那一幕真的让人有点寒心,母熊在蜜蜂窝里一个劲的啄食,然后给小熊吃,小熊也时不时的去帮妈妈的忙,突然,危机出现了,蜜蜂窝上面的石块开始松动了,开始母熊已经有感觉了,可是她并没有把那当回事,继续努力的啄食着。可是不幸真的发生了,摄影师将那悲惨的一幕呈现在我们面前,血腥的情节让我们部忍心再看下去,有的同学纷纷闭上了眼睛,只听那块巨石从高空坠落,恶狠狠的砸到了母熊的头上,母熊顿时失去了生息。小熊呆坐在旁边,还没有来得及感觉情况,悲剧就发生了。它看着母亲就那样被大石压着,不动声色,这时它才感觉到了事情不妙。它极力的去帮石头挪开,可是面临着石头,它太渺小了。这时摄影师捕捉到了最真实的一幕,小熊流泪了。它不停得在母亲身边转动,它依然期待着母亲能够醒来,它就这样,不知不觉,天黑了,它就依偎母亲身旁,伴着哭泣声睡着了,当然我知道这哭泣声是摄影师们合成,但它却真实的反映出了小熊当时无助,可怜,痛苦,孤独的内心世界,这让我们对小熊顿生了同情之心。。。。。。 一部带血的纪录片《海豚湾》,引发人类关于生态问题的终极思考。电影讲述一群反捕杀海豚志愿者赴日本实地拍摄揭露当地渔民捕杀海豚行为的故事;主题是揭露包括国际捕鲸

CCTV六集文献纪录片《辛亥革命》下载

CCTV 文献纪录片《辛亥革命》6集全][mkv]db&115 由中宣部会同全国政协办公厅、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6集大型文献纪录片《辛亥革命》,将于10月4日至9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该片分《国难深重》、《革命同盟》、《烽火四起》、《武昌首义》、《艰难顿挫》、《复兴新途》6个主题,表现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一批仁人志士为推翻清王朝,争取中国独立富强而进行的前赴后继的斗争与探索。该片中有大量历史影像为首次公开。 CCTV 辛亥~~(1)-3e帝国录制.zip https://www.doczj.com/doc/5017761845.html,/file/dn8pdhlf# CCTV_辛亥~~(1)-3e帝国录制.zip https://www.doczj.com/doc/5017761845.html,tv 大型文献纪录片辛亥~~(2)-3e帝国录制.mkv https://www.doczj.com/doc/5017761845.html,/file/dn0enmjm# https://www.doczj.com/doc/5017761845.html,tv_大型文献纪录片_辛亥~~(2)-3e帝国录制.mkv https://www.doczj.com/doc/5017761845.html,tv 大型文献纪录片辛亥~~(3)-3e帝国录制.mkv https://www.doczj.com/doc/5017761845.html,/file/aqy1nrt3# https://www.doczj.com/doc/5017761845.html,tv_大型文献纪录片_辛亥~~(3)-3e帝国录制.mkv https://www.doczj.com/doc/5017761845.html,tv 大型文献纪录片辛亥~~(4)-3e帝国录制.mkv https://www.doczj.com/doc/5017761845.html,/file/e6vm7xm8# https://www.doczj.com/doc/5017761845.html,tv_大型文献纪录片_辛亥~~(4)-3e帝国录制.mkv https://www.doczj.com/doc/5017761845.html,tv 大型文献纪录片辛亥~~(5)-3e帝国录制.mkv https://www.doczj.com/doc/5017761845.html,/file/cls6m483# https://www.doczj.com/doc/5017761845.html,tv_大型文献纪录片_辛亥~~(5)-3e帝国录制.mkv https://www.doczj.com/doc/5017761845.html,tv 大型文献纪录片--辛亥~~(6)-3e帝国录制.mkv

环保纪录片观后感

一个学期的课程快要结束了,我受益匪浅,在我印象中最深的两部纪录片是《穹顶之下》和《水问》。 或许是因为这两部是国人所拍摄的纪录片,离我的生活比较近。所以更能引起我的共鸣。这两部纪录片一部是讲空气,一部讲的是水文。 不知小时候的我们有没有想过在未来的某一天,蓝天、白云、清澈的河水会变成我们的回忆。不知有多久我没有见过星星了。记得小时候我还因为星星太多分不清而和姥爷争论。十几年过去,曾经的人不在了,曾经的星星也消失了。 人是因为时间的流逝老去了,那么环境呢? 《穹顶之下》中提到一个现象叫雾霾,雾霾的出现是工业革命以来人们使用不可再生化石能源造成的,它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物”。 我学生时期基本是在天津度过的,从小学到高中,我见证了天津的城市发展,也见证了天津的污染史,小的时候海河还是清澈的,因为靠海,冬天有雾但是霾却几乎没有,长大后呢?河水变成了绿色,冬天我们竟然还因为严重的雾霾而停课。 小时候学的课本常说,天津的母亲河是海河,养育了无数的天津人们,可是在我记忆中我似乎喝的是滦河水。谁还敢喝海河水,随着城市建设,马路越修越宽,海河周围也很美。但是为什么环境却越来越差? 天津只是中国环境恶化的一个小小缩影。究竟是谁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文明带来了新技术,同时也需要人类肩负更重的责任。这已经不是人类拯救地球的问题,而是人类如何拯救自己的问题。如果人类不珍惜唯一的地球家园,毁灭的不只是生物学意义是上的物种,而是毁灭人类自己。 国人有一种对于公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于私事“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传统,《穹顶之下》让人们明白了环境保护不再只是政府部门的事情,不再只是相关部门起好带头作用的事情,而是每个市民能做到从我做起的事情。环境人人有责!减少生活垃圾、减少自驾、节约用水电、监督举报——做个有责任感有益于社会的人。 环保要从自己做起。对于治理雾霾,不是要“治理”我们普通民众的生活,而是要治理我们的“理念”。每一个人在空气面前都是平等的,在雾霾面前普通民众除了戴口罩,除了“空谈”,至少还可以记住12369这个号码。 美国《寂静的春天》的前奏在中国一再上演:农村皮革厂、化工厂、造纸厂的工业污水直接排放到农村田边的河沟里,污染了河水与土地;养鸡场、养猪场中含有大量抗生素的粪便污水也直接排放进河沟里,条条河沟如墨染,臭气熏天;城市生活垃圾集中城乡交错带堆放,长年累积,无人看管,时间久了,垃圾发酵使温度升高至燃烧,燃烧产生了浓烟、毒气对人有极大危害;垃圾中转站管理疏松,污水处理设备成为摆设!

浅析文献纪录片黑白影像资料中人物情感色彩的运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017761845.html, 浅析文献纪录片黑白影像资料中人物情感色彩的运用 作者:陈小骝 来源:《新闻世界》2010年第05期 近两年,笔者有幸参加了安徽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大题材 的宣传报道,担任《潮起江淮》和《巨变——安徽辉煌60年》这两部大型纪录片第一集的编导。在这两集节目中,笔者运用了大量珍贵生动的历史影像资料,多角度、多侧面为观众讲述了安徽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通过艰苦卓越的奋斗所走过的光辉历程,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辉煌成就。片中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不仅体现了较高的文献价值,还巧妙地利用影像资料中的情感元素,提高了文献纪录片的观赏性。现以这两部片子的第一集《万世根本》和《换了人间》为例,谈一谈文献纪录片历史影像资料中情感色彩的发掘和运用。 (一) 人是历史的主体,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情感存在。历史文献资料承载着岁月的辉煌与沧桑,其中隐含的情感元素成为人们跨越时空沟通历史的纽带。通过历史影像资料中人物情感的 表现,观众从中能够真切、直观地了解历史,理性地对待过去。 文献纪录片利用历史遗存的文字、图表、照片、实物、音响和影像资料,通过当事人或与 当事人相关的口述,记录历史上具有时代意义的事件或某个历史人物。其中,影像资料是构成文献纪录片的重要元素和看点。人们从原汁原味的影像资料所表露出的情感色彩中,不仅能够加 深对纪录片内涵、外延的领悟和理解,还能沿着这条情感的脉络,寻找到现实和历史中的共性和差异,感悟历史的真谛。 由于历史的原因,绝大多数的影像资料都是黑白的,这些黑白影像虽然色彩单调,视觉上沉闷、压抑,但是从一些看似单调乏味的黑白影像中,却流露出浓郁的情感色彩。正是这些情感元素在不经意的流露中,让黑白世界里的“人”和“事”变得鲜活起来,让人们在历史沧海中感受到人 间真情的存在。 怎样才能从大量的黑白影像资料中寻找出带有情感色彩的元素,用以激活沉寂已久的历史 影像,使之成为新的“看点”,达到好看、耐看、让观众爱看的意境,这是《万世根本》和《换了人间》这两部片子创作的前提与定位,也是最终要达到的目的。 情感的表现主要是在于挖掘情感的内容,选择最动感情的“人”和“事”作为表述的对象。动人的情节,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提高观众的观赏情趣,达到沟通观众的目的。然而,要发掘历史影像中的情感元素,除了创作主体本身情感的投入外,还应该站在当代精神的高度,从观众的视角出发,立足现实,用平民化的思维方式寻找历史上观众感兴趣的内容,从厚重的史料中“淘”出闪烁情

纪录片中的真实性

纪录片中的真实性 内容摘要:全文以纪录片中的本性——真实性为线索,探讨在纪录片中存在真 实性的价值所在,以及在纪录片中失实的纪实存在的弊端,谈论真实性在纪录片中的重要性,对于电视纪录片来说,它固然是以真的人和事为基础,但也必须含有真的理和情,只有这样,电视纪录片才能说是参与了对文艺美的创造。 关键词:纪录片真实性价值 纪录片中的真实性 纪录片在我的印象里给予我最多感触就是它非常得真实,拍摄者并不是演员,并不需要台词。纪录片只是在记录生活中的点滴,人的真实反应,事物的真实形态。纪录片就是以真实为核心来进行创造的。纪录片有很多的题材,也有很多的阐述的故事。纪录片呈现的真实性则是纪录片的价值所在。 如果一部纪录片不够真实,还会有人去看吗?那么它的价值又在哪里?可以毫不避讳的说真实是纪录片的艺术生命。某些生活原貌与真实性不能画等号。由此可知,真人真事,是基础,但远不是真实性。纪录片首先必须受新闻学和历史学真实性原则制约——内容的真实无误,这是底线,否则便无纪实可言。①纪录片和故事片的差别在于故事片不具有真实性,众所皆知,真实性是纪录片创作的原则。纪录片也称为非虚构影片,与故事片相比,它最大的魅力就在于真实。纪录片是一个最基本的电影形态,就像绘画和素描的关系。实际上素描解决什么问题呢?一个是材料,一个是作者的本体,还有一个是客观世界。他怎么通过一个有限的材料手段,把他作为一个主体对客观外部世界的惊艳表达出来。那么素描是一个开始,一个起点。我觉得纪录片在电影文化中解决的就是这么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它是一个基本的电影形式,就是你怎么样通过很有限的电影手段,把对外部世界的直接经验,通过电影的方式纪录下来或者表现出来,传递出来,传递给观众,纪录片从文化角度来说就是完成这样一种功能。 纪录片存在真实性是十分重要的,真实性往往就是衡量一部纪录片价值的所在。真实是纪录片艺术的各种功能、价值赖以存在最重要的基石。失实的纪实不仅无益,而且有害。②比如说我们看一部纪录片,它没有真实性的体现,这样就会误导观众对它的正确认知性。拍摄一部纪录片,如果他不存在真实性,也就是说它根本就是毫无价值的。越来越多的纪录片中缺少了真实性,有的纪录片为迎合受众,甚至把再现的趣味功能强化了,却忽略了再现的还原功能。上海台的《文物博览》中有一集介绍紫砂壶,为了吸引观众,增强节目的趣味性,特设了一场制壶名家时大彬为解救民女,怒摔茶壶的戏。之所以说成“戏”是因为观众的审美心理已经从审视历史,被牵引到了“调侃戏说”之中。此刻“真实”成了假面,纪录片的“真实性”荡然无存。说到这里很多人都会觉得,无法追求到既然绝对的真实是追求不到的,何不在不违背事件本身真实性的基础上,采用更多的表现手法,将事件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呢?持此种论调的人恰恰忽略了对纪录片“真

纪录片跟拍中的真实意义—我的《gong wai》片中的跟拍运用

纪录片跟拍中的真实意义—我的 《gong wai》片中的跟拍运用 摘要 纪录片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作为创作素材,对其进行取景,拍摄和客观的艺术加工,以展现生活的本质,并引发人们思考的一种非虚构的、叙事的影片样式,真实是纪录片的灵魂。本论文将通过《gong wai》片中的跟拍运用,来探讨纪录片的真实意义和跟拍的真实意义以及跟拍在纪录片和摄影中的运用,通过《gong wai》这部影片的简单真实的分析来反映云南地区农民生活的疾苦,引发人们对偏远农村人民生活的关注。本文将分为六个章节进行分析探讨,首相介绍纪录片的真实性和真实的相对性,然后介绍了跟拍的真实性的意义,最后通过对真实性的判断以及在现实中的运用,让人们了解到跟拍的重要性。 关键词:纪录片 跟拍 《gong wai》 真实性 Abstract: Documentary is a true story based on real life, on the view, the processing shooting of the documentary is to show the nature of life, and guide people to think about a kind of fiction, narrative film style, and truth is the core of the documentary. This paper will take the 《gong wai》as basis, to discusses the real meaning of the documentary and the application following shout , with the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by simple "gong wai" the film's real analysis to reflect the farmers' life sufferings in rural region, attract people’s attention to the remote rural people's life. This Paper will divide into six parts to discus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following shot. The first chapter will introduce The realism of documentary and the relativity of the truth, and then we will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ollowing shot in the

从媒介素养的角度看纪录片中蒙太奇手法的运用

从媒介素养的角度看纪录片中蒙太奇手法的运用 ——以《海豚湾》和《与鲸共生》为例 李思琦 新闻学1041班1021012130 6510658555@https://www.doczj.com/doc/5017761845.html, 摘要:简单介绍了蒙太奇并从媒介素养的角度以《海豚湾》和《与鲸共生》为例分析蒙太奇手法在纪录片中的运用。着重分析重复蒙太奇、对比蒙太奇以及隐喻蒙太奇的运用。 关键词:蒙太奇媒介素养重复对比隐喻 蒙太奇(法语:Montage)是音译的外来语,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后来延伸到电影艺术中被广泛运用。蒙太奇的产生,首先是符合了人的视觉感受规律的。林格伦在《论电影艺术》一书中说:“蒙太奇作为一种表现周围客观世界的方法,它的基本心理学基础是:蒙太奇重现了我们在环境中随着注意力的转移而依次接触现象的过程。”为了传递自身想要传递的情绪,影片编导就必须充分了解观众的心理,让镜头的组接合乎理性和感情的逻辑,合乎生活和视觉的逻辑,使观众在观看影片时,感到顺当、合理、流畅、舒服并易于接受。其次,电影是简洁的艺术,一部影片长度,一般都在九十分钟左右,因此,它对生活的反映不是刻板的摹写,而必须有选择。在电影中,强调和省略都能达到高度概括的目的,而这下是蒙太奇的艺术功能。蒙太奇的种类包括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和理性蒙太奇三大类,其中叙事蒙太奇包括: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颠倒蒙太奇和连续蒙太奇。表现蒙太奇包括:抒情蒙太奇、心理蒙太奇、隐喻蒙太奇和对比蒙太奇。理性蒙太奇包括:杂耍蒙太奇、反射蒙太奇和思想蒙太奇。 一部纪录片,从选题、前期采访、拍摄、后期剪辑、特技合成、配音,直至审查通过,都要经历相当的时间,付出大量的辛勤劳动。从制作工艺流程来说,剪辑只是后期过程中的一部分创作,但从整个纪录片的艺术思维过程来说,剪辑意识或者更准确地说蒙太奇意识却是创作中必须始终重视的。蒙太奇的运用直接影响了影片信息及价值观的传达。《海豚湾》就是一部充分运用了蒙太奇的纪录片。它讲述了日本和歌山县太地每年数以万计的海豚经过这片海域,他们的旅程却在太地戛然而止。渔民们将海豚驱赶到靠近岸边的一个地方,来自世界各地的

(完整版)浅谈纪录片的真实性及纪实手法

对于纪录片的概括我更喜欢肖平在他的书中所说的,"纪录片是既是一种世相,又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境界和品格"。我们用镜头去面对生活,提炼生活,真实的反映生活,而这种真实性本身就是一种境界和品格,我觉得纪录片区别于其它类型片的最大魅力就在于以生命去试问自然、真理和人类的禁区与盲点,选择纪录片本身就意味着选择一种对生活的忠诚。这也是我们热爱纪录片的原因。 真实就是纪录片的生命,是其最根本的美学特征。 一、纪录片的真实理念 1. 从客观真实角度看,纪录片的文本内容永远无法接近客观生活本身,与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也不尽一致、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即想像与虚构的成分。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一经过摘取,就未免带上主观性。而在大千世界中我们只对一人、物、事感兴趣而成为叙述主体要表现的对象,这似乎也有一种神秘力量在起作用。而叙述主题与对象的共鸣程度、采访拍摄过程的策划、镜头的参与到编辑阶段都不可避免地使纪录片的文本内容与客观存在物存在着不一致。 2. 纪录片文本内容具有主观性与虚构性的一面,也就是说纪录片叙述具有修辞性,但从另一方面,纪录片的文本内容也存在着客观性和真实性。纪录片是真实事件的见证者,纪录片的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用纯粹的文字方式对真实事件进行描述的"追忆性"行为这确保了纪录片文本内容反映客观真实的可靠性。 3. 纪录片文本内容的真实,是文体技巧与观众接受心理共谋的结果。 有人说纪录片的"现实主义效果"是由观众对片中内容的认同和接受程度决定的。在这个意义上看,纪录片文本与客观存在物之间是否符合就在于观众的"真实判定"。其实观众在判定纪录片文本是否逼真反映生活的依据, 一方面来自观众习惯了的或理解力之内的意义模型。另一方面来自节目类型、文体观念与技巧对观众的暗示。 二、纪录片是注重过程的纪录,纪录片的魅力也在于过程纪录中,较之"解说加画面",我们应尽量用纪实手 法来表现过程纪录的真实。 1. 由于"解说加画面"中的画面只是种象征符号,观众在欣赏它时很大程度上得依靠分析和想象来理解接受,这势必减弱观众对其接受的效果;另外,它的纪录过程手法一味突出语言阐释系统,使纪录的内容充满着说教味。 用纪实手法完整记录过程能够使观众进入具体时空感知体验纪录的内容。观众在观看中情感不断积累,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凝聚,受到感染。纪录片《回家》中有这样的镜头:遗失在东北的弟弟在十多年后与姐姐和妈妈再次相逢时抱头痛哭,妈妈在得知儿子被找到时几近疯狂。片中没有任何的解说词,只是用姐姐的口吻诉说着自己的内心,如果不是用镜头纪录了全家的遭遇和姐姐寻找弟弟的艰难,观众也不会理解这一镜头所带来的含义,更不会跟着心潮起伏。我们体验别人的感情也需要一点点体味,一步步深入,没有立上直下,突生突灭的感情,也没有骤然获取的体验,我们要尊重情感原生态和观众体验情感的心理过程,就要重视纪录感情的铺垫、积累与释放的动态过程,我们才有时间揣摩、了解、体味那引起心灵颤动的情感的真谛"。 2. 纪录历史是纪录片的一大使命,"解说加画面"所纪录的过程缺乏现场感,而用纪实手法纪录的内容真实可信,也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并且它较好保持了事物的原生态,更容易体现事物的多义性,使作品具有更大的阐释空间。 三、用纪实手法纪录过程更要我们用心、细心、动心的去拍摄

海豚湾赏析

《海豚湾》浅析 “湛蓝的海豚湾泛起猩红,日本太地町渔民对海豚的大规模血腥屠杀在悄然进行……”这是美国纪录片《海豚湾》中震撼人心的一幕。当我们被纪录片中一幕幕真实而残忍的画面深深震撼的同时,我们灵魂深处的道德底线又一次的被挑战了,悲愤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但当我回过头来再次观看这部几乎是让我从头哭到尾的纪录片时,导演对纪录片的把握和素材运用之精湛,更是让我深深的为之折服。 一、真实 这也是这部纪录片最震撼我的地方,首先是它对表现对象的非虚构性。纪录片的主角都是真实的客观存在,它以日本太地町当地的渔民肆意的捕杀海豚这一真实的事件和当时捕杀过程中真实的情景为表现对象,在此基础上加以选择和组接,来表达作者理查德·欧巴和导演路易·塞霍尤斯的思想。 整个纪录片的拍摄是在真实的环境和时间内,拍摄着真实的渔民和海豚,它有效地记录了客观自然的真实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认为的主观色彩,并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受众“了解真相”的求知心理。整部纪录片中的每一个凄美而惨烈的镜头都渗透着作者对保护海豚、关爱生命的深沉的呐喊,这种适度的情感渗透非但没有影响纪录片真实性的表达,反而的渲染、强化、延伸、凸显客观的记录主体,有利于主题的表达和升华,提升了纪录片存在的价值。《海豚湾》以一种现场目击的形式,更好的让事件本身说话,真实具体的展现拍摄对象在此过程中具体的情状,描述真实的氛围,让观众自己做分析、判断,得出自己的结论。 二、客观再现 这部纪录片通过对材料精心的选择、镜头的运用、编辑的取舍等整体的把握,客观的再现了当时海豚惨遭屠杀的悲惨情景。作者能够很正确的抓住所要表现的重点的细节,这些细节的展示则更具表现性和震撼力,如:每年9月,海豚捕杀季到来时,太地町的渔民们驾着十几艘小船开往海豚聚集的海口,人们分乘几条小船,在海上驱逐成群的海豚。为了扰乱海豚的声呐系统,渔民们从船上将一根长杆置入海中,不断的用力敲打并制造出一排声浪,目的是让海豚这种主要依靠敏锐听觉生存的动物受到惊吓。我不得不说当我看到这些最具智慧的动物在这种折磨下疯狂的逃窜,拼命地挣扎,发出让人心碎的哀鸣,我承认,我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海豚湾》以真实客观的拍摄,微妙精致的剪辑,客观再现与主观表达的有机结合,虚与实的巧妙融合,真实而又客观的再现,这些都让观众激活了视觉运动,透视了另一种思想感受。纪录片以客观质朴的具象阐述深邃,以和谐的存在解构冲突,以感性的质感诠释理性,给人心灵的震撼。 三、选题新颖 其实纵观最近几年的纪录片,关注弱势群体,保护动物,珍惜生命等方面的选题并不少见,但是《海豚湾》并不只只局限于这些,它通过艰难的拍摄,真实客观的再现,再一次升华了保护海豚的主题,同时又再一次的将全世界的目光集中在日本太地町这个惨绝人寰的海豚地狱。 《海豚湾》拥有庞大而巩固的信息源,这就保证了它在选题过程中会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更新颖的选题角度。这部纪录片做到了尽量排除导演等主创人员的主观观念干扰,基本还原了渔民捕杀海豚时最自然、最松弛、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和本来面貌。故事的线索来源是10年前,美国环保人士理查德·奥巴里偶然发现了太地町的“秘密”,漫长的反太地町海豚捕杀的行动也就由此开始。2006年,导演路易·塞霍尤斯开始用他的镜头追踪纪录奥巴里对太地町屠杀海豚的揭秘行动。由此,一个凄美绝伦的画卷在世人震惊的眼光注视下慢慢展开了。

十集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简介

十集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 首播时间:2011年6月20日20:03 首播频道:CCTV-1综合 所属栏目:《旗帜》 所属分类:时政 第一集《开天辟地》 本期节目为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的第一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成立过程及重大意义。近代中国历经屈辱,一部分先进中国人士进行着不懈地探索和抗争,但始终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救国道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历史性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CCTV-1特别节目2011-06-19) 第二集《浴血奋战》 关键字:旗帜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土地革命 本期节目为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的第二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它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找到了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推翻了三座大山,终于在1949年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开启了历史新纪元。(CCTV-1特别节目2011-06-20) 第三集《建国创业》 关键字: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三大改造 本期节目为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的第三集,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历史性胜利。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CCTV-1特别节目2011-06-21)

海豚湾观后感8篇完整版

《海豚湾观后感》 海豚湾观后感(一): 《海豚湾》观后感 看完《海豚湾》这部纪录片,情绪久久不能平静,为那些被捕鲸者残忍杀害的海豚感到痛心,对那些为利益不择手段的人感到愤怒。 结尾处说太地町海豚湾大屠杀计划于每年九月继续进行,除非我们能有所行动。看到这句话,情绪无比的沉重。不禁要问,难道片中的人们做得还不够多吗?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得到的那些宝贵的视频,为什么还是不能阻止人们对海豚的屠杀行动?何况海豚肉内含汞,不宜多食,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但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行动,使得日本捕鲸协会副会长被辞退,国际鲸鱼保护协会日本代表引咎辞职,海豚肉也从小学生午餐中被剔除。但是对海豚的屠杀依旧没有停止。 片中有两条主线,一条是世界顶级海豚驯养专家理查德.奥巴瑞为保护海豚搜集太地町海豚湾屠杀海豚的证据。另一条是国际捕鲸协会委员会的召开,日本捕鲸协会副会长想要掩盖他们在太地町屠杀海豚的事实。在搜集海豚湾杀害海豚的证据时,片中选用的紧张的音乐以及夜间拍摄的方法,仿佛把人们带到了现场,有一种很强的参与感。最终他们最后拍到了宝贵的证据,也将该片推向了高潮,捕鲸人残忍杀害海豚,没有一句解说词,客观真实的再现了当时的场景,海水被血染成了红色,几千只海豚被杀害,让人触目惊心。 为了阻止这些事情再次发生,除非我们能有所行动。影片的后面打出了三个网址,能进去的只有,期望我们真的能为它们做些什么。 海豚湾观后感(二): 这天早上,老师给我们大家看了一部让我感触很深的纪录片海豚湾! 海豚湾讲的是日本人大地町当地的渔民于每年都驱猎捕杀海豚的过程。十分残忍!我看到了一个部分,渔民们拿着长叉,向海中刺去,一个海豚被刺穿,二个、三个越来越多。原本蓝蓝的大海一瞬间变成了让我们忧心忡忡的血海。我的眼睛湿润了,他们怎样能这样呢?海豚那么可爱、善良。海民们真的太坏了,真是不可理喻。 我心里有很多话想要说出来:如果你们这些渔民们捕杀的海豚正是你们亲爱的家人,最好的朋友,久违的同学。你会忍心继续捕杀他们吗?你会忍心吗?你们到底有没有想过海豚的感受?你们捕杀幼豚,母豚悲哀;捕杀了母豚,幼豚悲哀。你们说捕杀海豚是你们的民族习俗和传统文化,说日本允许每年杀1.2万头海豚,我们才杀了2000~3000只,算少了。哼,可笑!2000只不也是活生生的生命吗?不也是和我们人类一样懂得报恩的聪明的生物吗?

以纪录片《望长城》为例浅析纪录片故事化的不同手段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一、选题意义 纪录片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逐渐摆脱了单纯记录的窠臼,注重故事性和吸引力越来越成为鲜明的时代特征,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故事性的纪录片当作媒体播放的主要形式,强调记录的故事化和叙事的情节性,将矛盾的展示和悬念的设置作为纪录片展示事件的创新性手法,增强了记录片的叙事性和感染力。我国对纪实手法的重视和运用已成为故事片发展的前沿趋势,中国文献纪录片20年的题材流变中,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许多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纪录片展示着主流意识形态。其中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纪录片《望长城》以创新的主持方式、精彩的故事讲述和生动的同期声制作创造了中国纪录片的新典范,被誉为“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望长城》改变了过去国内纪录片多以宣传、说教为主的拍摄方式,将“画面+解说+音乐”的叙事方式改为主持人带领观众去感受真实场景,采用同期声的制作方式,注重对长城两岸受人情冷暖、人间真谛故事的讲述和渲染,以长城成为载体,展示了长城两边的真实生活,将《望长城》的故事性凸显了出来,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效果,对我国的纪录片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以《望长城》为例探究电视纪录片的故事化手段,对于进一步认识纪录片故事化的不同手段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关于纪录片故事化现象的研究和探讨是近年来学术界的热点之一,专家学者们首先论述了纪录片故事化的优势和原因。王惟红在《对纪录片栏目故事化现象的透视和反思》(《中国电视》2008 第6期)中探究了近年来我国纪录片出现故事化现象的深层原因,认为读者的多元化接受期待和市场的竞争是造成纪录片故事化的主要原因。关于纪录片故事化的表现手法和制做策略,也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之一。孙剑英在《谈纪录片如何成功运用“故事化”创作手法》(《西部广播电视》2007 第1期)中认为随着信息时代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多元化”需求,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者将创新的思维追求题材和表现手法的艺术“多样化”,用情节的吸引力来事先纪录片的故事化。李春凯在《营造纪录片故事化氛围的多种手段》(《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 第8期)中认为纪录片制作中悬念的设置、情

浅谈纪录片的真实性

NEWSWORLD 《新闻世界》 声屏世界 【摘要】本文从人们对于纪录片林林总总的定义纷争与对其本质“真实性” 的一致认同中得出纪录片的真实性在于其“事实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而并非事实本身,由此提出其纪实与“真实再现”的两种表现手法。 【关键词】纪录片真实性表现手法 一、什么是纪录片 自从罗伯特·弗拉哈迪(Robert Fla -herty)凭借《北方的纳努克》奠定了纪录 片在世界电影史上的地位开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纪录片这种新的影像形式在客观反映生活、记录重大事件、推动社会进步、展现时代风貌等多方面都有着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关于“纪录片是什么”这一问题的争论恐怕也是影视史上最耐人寻味的事情,因为即使到了今天,也没有谁给“纪录片”这三个字下一个令所有人都信服的定义。 英国纪录片之父约翰·格里尔逊是历史上第一个对纪录片下定义的人。他在1926年1月一篇评论罗伯特·弗拉哈迪的影片《摩阿纳》的文章里,首先使用了documentary 一词。他认为纪录片应当是对真实事物做一种有创意的处理。而美国电影学者布鲁斯·F ·卡温则认为纪录片是对所呈现的事实材料强调其所特殊面向或提出特殊观点的电影;它的符号具有事实的指涉,而不是幻想的结构;因此镜头的拍摄作为证据或史实,证明某个时间确实发生过的事件;但真正的纪录片通常不只是呈现事实材料的客观记录;它运用事实材料证实作者的主张,或对现实的深入思考。① 除 此之外,还有很多学者从多种角度对纪 录片下过多种定义。 在中国,有关纪录片的概念更加宽泛。在权威的《电影艺术辞典》中,甚至没有单独的“纪录片”条目,而是将其统统划归到“新闻纪录片”这个更大的概 念当中;而辞典中对新闻纪录片的解释是新闻片和纪录片的统称。其特点是如实记录真人真事,不经过虚构,从现实生活本身的形象中选取典型,提炼主题,直接反映生活和事件。 ② 学者朱景和 在其《纪录片创作》一文中认为“纪录片是对生活的记录、再现,是人的主观意识通过影视纪实手段对客观现实的反映。”③由上可见,有关纪录片的定义尽管林林总总,但正如纪录片大师伊文思所说:“真实是纪录电影的生命。”中外学者对于纪录片“真实性”本质的强调则是基本一致的。 二、纪录片的真实性 真实,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它要求现实生活的存在方式和本质意义通过创作者的创作活动,体现在作品之中。基于这一认识,其创作理念从根本上似可理解为“真实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纪录片的历史就是一部关于真实观念的理解史,真实问题永远与纪录片联系、缠绕在一起,无法分离。”④北京电影学院黄式宪教授认为:纪录片有一个独特的空间,不可能拟虚现实,是不可能造假的。传媒大学教授任远也对纪录片的真实性给予了具体的诠释,他认为:非虚构是纪录片的最后一道防线,不能再退了。纪录守望者段锦川说,做纪录片的人都有共同的初衷,就是找到一种能够表现真实世界的做法,也是想表现真实世界的冲动。这些对纪录片真实性的诠释,反映出人们拍摄纪录片实际上是在做一件想说真话想去寻找真实的事情。 实际上,纪录片纪实手法的运用使纪录片的“真实”更深层的含义变成为“事实所体现的价值”而并非事实本身。吕新雨认为,正是“价值”二字,使纪录片脱离了同样具有纪实特性的新闻片而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中我们可以理解为,纪实虽不等同于真实,但纪实必以真实为基点;纪实是记录真实的手 段,而真正地体现纪录片的“真实”,是其内容的可信度,进而以一种艺术形式展现纪录片的真实,使其内容易于被人们接受,喜闻乐见,则是一部纪录片制作成功的标志。 同样,“如果说纪录片追求一种真实的境界,那么真实并不仅仅是指客观现实的真实,也是创作者和观众主观感受的真实,因为纪录片实际上是对生活的一种转译,是创作者把他对生活的解读告诉观众。”⑤这种真实来自于创作者对生活的理解方式和表现方式,同时也受制于客观现实、摄影镜头和受众。那么,这种基于对“真实性”的理想追求的纪录片在实际拍摄中又是如何逼近真实的呢? 三、纪录片如何做到真实性 纪录片是真实地记录生活,不是对生活的原样照搬,而怎样艺术地构建一部纪录片,创作者们都会经过反复斟酌、准备和构思;同时作为一种以纪实为基础的艺术,纪录片又有着极大的随机性,这就使一部优秀的纪录片若要完美艺术地体现真实,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真实效果。 一般来说,客观真实的事件的存在是粗糙的,如何将这样客观存在的事件转化为艺术品,那就需要叙述主体用眼睛去发现美,用心去触摸对象,用心去思考,通过艺术形式去构建。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客观真实事件的艺术升华过程,实现创作者各自的艺术追求与人生理念,从而使纪录片具有思想的品格,使纪录片风格多样。反之,如果纪录片创作的目的是为了求真而真,是客观素材的堆积,那么其对于受众来说就没有吸引力可言,也没有给人以美的感受、以思想的启迪可言,更何谈存在的必要。 实际上,在纪录片创作中体现主体意识是纪录片的灵魂。我们怎样在“拟客观”的真实中获得“彼岸存在”的真实 浅谈纪录片的真实性 ■常启云肖邓华 61

寒假作业完成计划表doc

寒假作业完成计划表 二年级语文寒假行动计划反馈表★为优秀,●为良好,▲为一般。请家长根据孩子的行动情况, 在相应的符号下划“√”,让孩子写下在家的表现。 班级: 姓名: 亲爱的同学们: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又迎来了一个大家盼望已久的寒假生活,想必你那“鬼灵精”的脑袋里,早就有了满满的计划!可是老师希望你能在这个假期里劳逸结合,认真完成作业。下面就来看看假期的作业吧: 1、阅读2本好书。请家长第一件事就是带孩子去一趟书店,帮助孩子买几本适合孩子的好书!别忘了提醒孩子每天坚持1小时阅读。以下书目供大家参考:《木偶奇遇记》《宝葫芦的秘密》《精灵鼠小弟》《吹小号的天鹅》《一千零一夜》《神话故事》《成语故事》 2、写5篇日记。仔细观察,用心体会生活,选择自己印象 最深刻的事情来写一写。等开学的时, 我们可要进行年级假期优秀日记评选哟!老师期待你的

佳 作,期待分享你快乐的假期生活。 3、写10页好字。常言道“字如其人”,写得一手好字的 人,一定是学习习惯很棒的人。希望同学们至少写10张铅 笔字作业,每次书写要认真,讲究质量是关键。内容就选择我们本学期语文书中“我会写”的生字,另外,有个别小朋友握笔姿势不正确,严重影响了书写的速度和质量,强烈建议纠正错误的姿势。 4、背10首好诗。这个学期,我们在学校里接触了许多琅琅上口 的古诗。小朋友们可以利用这个假期的时间再好好接触《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唐诗》,熟读成诵。 5、完成一份新年手抄报。格式可参考电脑要求图文并茂哦!有照片更棒!纸张:8K纸。 6、语、数《寒假作业》。数学每天20道口算题。 7、每天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哦! 8、给亲朋好友一个祝福、给父母一个惊喜、给师长一 声问候。编写自己的祝福短信,发送给他们。 老师的话:相信小朋友们能够给老师一份完美的答卷。 祝同学们度过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假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