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论文范文

会计论文范文

会计论文范文
会计论文范文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审计重要性在审计实践中的应用探析专业会计

学生姓名 XXX

学号 1342101452568

指导教师 XXX

二○一四年六月

目录

内容提要 (3)

关键词 (3)

(一)审计重要性的定义 (4)

(二)审计重要性的意义 (4)

二、审计重要性的判断因素 (5)

(一)审计工作者的工作经验 (5)

(二)财务会计法律法规规定 (5)

(三)被审计对象的内控情况 (6)

(四)被审计对象的经营规模及业务内容 (6)

(五)会计报表数字异常波动 (6)

三、运用审计重要性的若干原则 (6)

(一) 兼顾错漏金额与错漏性质 (6)

(二) 兼顾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7)

四、审计重要性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 (8)

(一) 审计计划阶段的重要性应用 (8)

(二) 审计实施阶段的重要性运用 (8)

(三) 审计报告阶段的重要性运用 (9)

五、审计重要性在审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9)

(一)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的确定方法是否只能采用固定比率法和变动比率法 (9)

(二)针对不同会计报表是否可以去而定不同的重要性水平 (10)

(三)审计重要性在合并财务报表运用中的不足 (10)

六、结论 (11)

参考文献 (11)

内容提要

审计重要性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至今已有80多年的发展历程。近十几年来,随着审计方法逐渐由详细审计向抽样审计转变,审计重要性在审计实践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多。一般而言,审计分为计划阶段、实施阶段、报告阶段等三个阶段,而审计重要性的运用对整个审计过程的质量具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影响,审计重要性运用的好,审计质量就会好,而相反,审计重要性运用的不好,审计质量就会相应变差。本文解释了审计重要性的定义,并阐述审计重要性对于审计实践的重要意义。同时,论述了在审计实践中运用审计重要性的两个原则,一是兼顾错漏金额和错漏性质,二是兼顾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最后,论文从审计的计划、实施、报告等三个阶段着手,对加强审计重要性在审计实践中的应用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重要性审计实践应用

Summary: The importance of the audit concept first appeared in the 1930s, has been 80 years of development. Over the last decade, with the audit approach to audit sampling gradually changing from a detailed audit, the audit importance in the audit practice in the use of more and more. In general, the audit into the planning phase, the implementation phase of the three stages, the report stage, etc.,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use of audit quality throughout the audit process has a crucial decisive influence, the importance of using a good audit, audit quality will be good, but on the contrary, the importance of the use of poor auditing, audit quality will deteriorate accordingly. This article explains the importance of the definition of the audit and the audit explain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audit practice is important. At the same time,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use of audit in the audit practice of the two principles, on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amount of mistakes and omissions in nature, the second is the importance of both the audit and audit risk. Finally, the paper audit from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reporting to proceed in three stages, the importance of strengthening the audit in the audit practice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the importance of the audit practice auditing applications

一、审计重要性的定义及意义

(一)审计重要性的定义

审计重要性的概念虽早已提出,但对于其准确定义,一直都没有形成国际共识,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看法。2006年,我国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中,对审计重要性的定义为: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因此,审计重要性概念应包以下信息:

1、审计重要性依赖于会计报表

我们确定一项业务内容是否重要,应该将这项业务放在会计报表中进行考虑,如果这业务在会计报表中的错报会对会计报表的使用人员的决策制定造成影响甚至改变使用者的决策,那么这项业务就是重要的,反之,该项业务就是不重要的。

2、审计重要性依赖于会计报表使用者

我们之所以编制会计报表,就是为了让会计报表的使用人员(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大众)能够通过报表上所表现出来的信息,制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决策,判断自己是否要进行投资、撤资、催债、监管等行为。

3、审计重要性依赖于具体情况

每个企业的情况不同,业务也不同,核心业务更加有差别。因此,我们在评估重要性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不能脱离了企业单独来谈重要性。在某个时候某个数据对这个企业来说,非常重要,但是过了这个时间、换一个企业,数据重要性就要发生变化。

4、要区分审计重要性与可容忍误差

审计人员应在编制审计计划时评估重要性,并以此为依据将其与实质性测试的可容忍误差区别开来。而从审计实践的角度来说,账户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就是实质性测试的可容忍误差。

(二)审计重要性的意义

审计重要性概念的提出是现代审计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创新,也是现代审计实践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可以在审计的全过程中运用,对于审计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计划阶段,审计工作人员在编制计划时,确定重要性水平,同时做好重要性的分配工作;在实施阶段,审计工作人员根据重要性水平,初步判断审计中所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在报告阶段,审计工作人员根据重要性水平,进一步评估,并出具审计报告。总的来说,审计重要性对审计工作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

1、降低审计风险。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是相反的关系,而风险的大小与重要性价值的评估有着十分重要的关联。一般来说,重要性价值高,审计风险就大,重要性价值低,审计风险就高。因为在抽样审计中,审计工作人员还要对没有进入审计工作的部分承担风险。

2、提升审计效率。

现代市场经济时代,被审计的企事业单位往往规模日益扩大,组织结构日益复杂,业务种类、规模、往来次数日益繁杂,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而随着抽样审计的普遍使用,可容忍错报、漏报在抽样样本规模和评估抽样审计结果中显得十分重要。在抽样审计中引入重要性概念可以极大地帮助审计工作者解决抽样决策难题,并极大提升审计效率。

3、减少审计成本。

随着审计内容越来越多,审计费用和审计时间也大为增加,因此就涉及到审计成本与审计效益的问题。但是引入重要性概念后,审计工作者可根据重要性水平相应减少审计流程,消减实质性测试范围,重点审计那些可能影响会计报告使用人员制定决策的内容。

二、审计重要性的判断因素

正因为审计重要性对于审计工作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在对审计事项进行重要性判断时就必须要做到严谨,必须要运用各种方法,考虑到各种因素,将重要性标准进行最准确、最科学、最符合实际的判断。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审计重要性》认为审计重要性判断的基础“通常包括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但如何运用这个判断基础和判断标准并未明确,我们认为,审计重要性的判断因素应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审计工作者的工作经验

审计重要性是注册会计师基于其专业知识上的一种科学判断,注册会计师可以根据过去所运用的重要性价值,并以此为基准,结合新的审计对象的具体情况和经验环境,进行修正调整,从而确定本次审计事项的重要性水平。当然这种审计经验并不具备实质上的严谨意义,但却对审计工作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财务会计法律法规规定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所颁布的财务会计法律法规对企业财务会计方面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按照法规规定,企业必须采取更加稳健的会计政策,如此也就逐渐杜绝了企业财务造假的可能。而审计工作者在开展审计工作的时候,就必须要将国家对财务会计的法律法规考虑进来,判断审计事项的重要性水平。如果法律法规对被审计对象或审计事项有表述比较严重的规定时,审计工作者就必须加大审计事项的重要性

水平。

(二)被审计对象的内控情况

一般来说,被审计对象的内控可以对审计重要性造成影响,因为内控可以为会计报表的公允性做出合理的保障,但它也有不少的局限性。因此,需要审计工作者处理好审计重要性与内控情况之间的关系。有的被审计对象内控较为完善健全,可信赖程度高,可以相应将重要性价值提高,缩减审计范围,降低审计成本,控制审计风险。而有的被审计对象内控建设不行,财务报表可信度不高,那么就需要将重要性降低,减少实验性测试范围。

(三)被审计对象的经营规模及业务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被审计对象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业务模式越来越复杂,组织模式越来越精细。而对于规模越大的被审计对象,审计工作人员在判断审计重要性时,就应该将重要性定高点;业务事项越多的被审计对象,同样如此。同时,不同会计规范对应着不同的行业,这些也会对审计工作者判断重要性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若被审计对象的核心业务模式出现重大转变,也需要调整重要性价值,以适应新的情况和环境。

(五)会计报表数字异常波动

被审计对象的会计报表是其他使用者做出决策的基础,因此,对于会计报表项目上的金额出现波动,且波动幅度可能影响到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做出决策时,审计工作者必须要对此进行重点关注,调整审计重要性水平,及时记录并深入研究会计报表出现异常波动的项目以及数字。

三、运用审计重要性的若干原则

审计重要性是审计实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中。我们在审计实践中运用它的时候,也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不能太过于随意或者草率。

(一)兼顾错漏金额与错漏性质

在审计实践中,一般认为,错漏金额大的要比错漏金额小的要重要的多。而当错漏金额没有达到最低限额时,或者没有大到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时,也就是在可接受误差范围时,是够不到重要性的。审计重要性概念的引入能使的我们在异常繁琐的审计工作中,实现我们编制审计计划时想要的效果,保证审计工作者能够查找到较大的错漏金额,从而使得会计报表的使用者能够做出最正确的决策,同时也维护投资者、债权人的合法利益,保障正常的经济秩序。但是,从具体实践来看,错漏金额的大小并不是最关键的,能够造成巨大影响的是错漏的性质。以下就是这些性质非常严重的错漏事项。

1、存在财务造假行为的错漏

这类错漏往往涉嫌违法,甚至已经存在犯罪事实。它们的存在反映了被审计对象的内部控制极为不健全

完善,被审计对象的管理层、财务部门的管理水平和诚信度极低。即便错漏的金额有点小,并未达到比较高的重要性水平,但其性质已经发生了转变,不再是一些无关紧要的错漏,而是从另一面反映出,被审计对象的会计报表可能存在着其他更大的错漏,或者存在发生重大错漏的隐患。

2、可能引起履行法律义务的错漏(如偷税漏税等)

在审计实践时,经常会有一些错漏从金额的大小来看,并不是太大,也不会显得十分重要,但是在财务收支业务执行的错漏,就产生了必须要旅行的法律义务,比如发生了一笔财务收入,这笔收入必须要纳税,但是在会计报表中并未体现出来,因此可能是偷税漏税的情况,而且还有的错漏可能会最终导致被审计对象利益流失,这些错漏相对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

3、影响单位收益趋势的错漏

一般认为,金额不大的错漏如果影响财务收益的趋势,这样的错漏也是重要的。如在一个被审计对象的审计活动中,发现有一笔10万元的收入错报了,10万元的错漏看起来,不那么重要,但是这笔收入的错报,可以使原来的盈利5万元,变成了亏损5万元,使得增长趋势变为下降趋势,给潜在的投资者及其他财政信息的使用人提供了扭曲财务状况的信息,足以引起财政信息使用人改变决策,这样的错报金额虽小,却不能说不重要。

以上这些情况表明,我们在运用审计重要性的时候,不能只看错漏金额的大小,必须要兼顾平衡,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处理好错漏金额大小与错漏性质之间的关系。

(二)兼顾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2007年最新公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第十七条中对“审计风险”的定义: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根据审计风险模型可知,在重大错报风险一定的条件下,检查风险和期望的或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成正向关系。即如果期望的或可接受的审计风险较低,那么就必须接受较低的检查风险水平,必须扩大实质性测试的样本规模或追加审计程序,收集更多的审计证据,也就是说,应该确定较低的重要性水平,才能满足较低的期望或可接受的审计风险的要求;反之亦然。即这里所指的是计划重要性水平或估计重要性水平与期望或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成正向关系。也就是说如果计划重要性水平或估计重要性水平高于实际重要性水平,即高估重要性水平,则意味着注册会计师所执行的审计程序比本来应当执行的要少,审计的范围要小,从而会导致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增加审计风险。但如果计划重要性水平或估计重要性水平低于实际重要性水平,即低估重要性水平,则意味着注册会计师要采取谨慎的审计策略,执行详细的审计程序,以查出所有高于计划重要性水平的错报,以降低审计风险。从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关系来看,前文已进行了相关的描述,审计风险的高低取决于对被审项目重要性的判断,即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如审计人员确定了较低的重要性水平,则必须对被审的财政计资料执行更为详细的实质性测试程序,以降低审计风险。总之在审计的理论与实务中我们要从两方面考虑重要性水

平与审计风险的关系,一是从重要性的确定角度考虑审计风险,二是从审计风险的角度考虑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只有考虑这两方面才会更加深入的理解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的反向关系。从而指导我们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工作与学习。。

四、审计重要性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

(一)审计计划阶段的重要性应用

在审计计划阶段,审计重要性原则的应用主要是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根据被审计对象的实际情况,对会计报表和账户余额层次的重要性水平进行评估。也就是说,设定一个错漏额度,超过了这个额度即为重要,低于这个额度即为不重要。

⑵对照评估出来的审计重要性水平,进行初步判断,确定所需审计证据的合理数量,并根据以上这些,初步确定审计工作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等信息,。

⑶确定审计工作应重点关注的事项、范围和领域。根据被审计对象的实际情况,如业务内容、组织架构、资产总额、营收总额、净利润等,确定需要相应采取的审计方法,确定是否需要列入重点审计范围内。如果是集团公司,对于占据集团业务比重较大的子公司要重点关注,对于业务量较小的子公司可以采取不合并审计等方法。

(二)审计实施阶段的重要性运用

在审计实践阶段,审计重要性原则的运用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实施重要的审计程序。

重要的审计程序就是确认确定一个审计项目中最为重要、起决定性作用、关键性的程序。如果在具体的操作中,重要的审计程序有问题或者遇到困难不能按照预定计划来进行时,必须要立即启动相应的备用方案,以替代原来的重要审计程序。如果在审计工作中,寻找到任何存在错漏的现象或线索,并因为这些错漏产生重要的影响时,审计工作者应当立即记录下来,同时加大审计力度,扩大范围、领域和事项,将错漏问题排除掉,或验证确实存在这样的事实。

2、找到重要的审计证据。

重要审计证据就是能够充分证明、良好支撑重要审计意见的证据。这里所说的审计证据不只是在数量上,而在于其对于审计意见来说,是非常重要。同时,重要审计证据的说服力和证据性质是非常重要。在一个审计项目中,越是重要的审计事项,审计工作着就越应该寻找到足够多数量的、足够具有说服力的审计证据,证明审计意见的正确性、严谨性、科学性。相反,那些对于审计意见不太重要的证据,可以相应的减少。

3、处理重要会计信息误差。

会计信息误差是指未正确地记录与报告经济事项或业务发生时存在的事实。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会计信息误差是随处可见的。这是因为会计对资产的数据评估是人为估算的结果,而不是忠实地记录事实存在的,

只要是人为的事情,就会由于计算错误、使用错误的会计方法或忽视事实,产生或大或小的误差。因此,会计误差是会计报表本身就存在的,它不等于会计信息失真。在执行审计程序时,审计工作着不能一刀切,将所有的会计误差出具调整意见,而应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具体情况,作出专业的、准确的判断,确定报表各项目可接受的最大差错额,对重要的会计误差才出具调整建议,对次要的、不足以影响会计报表公允性的会计误差事项,可以适当忽略。

(三)审计报告阶段的重要性运用

在审计报告阶段,审计重要性概念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新检查、审核整个审计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重大遗漏或疏忽

综合考虑被审计对象的实际情况、审计目标、审计结果、专业知识、从业经验等因素,科学判断会计报表中是否还存在可能的重大遗漏或弄虚作假信息,从而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

2、汇总统计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错漏记录

审计工作者在审计报告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将审计工作中寻找到的任何错漏记录,全部汇总统计出来,这些错漏应当且不止包括已经找到的、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推测出来的、尚未进行调整的错漏情况。

3、出具审计意见报告书

审计工作者在完成所有的前期审计工作后,将所有的错漏情况进行汇总,进而得到审计结果,以此为基础,进行专业分析评估,最终形成审计意见,出具书面的报告文件。在出具审计意见报告书时,审计工作者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以下可能出现的情况。若尚未进行调整的错漏金额总额超过重要性水平,审计工作者要么扩大实质性测试的范围,进一步确定错漏金额是否超出了重要性水平,要么要求被审计对象调整一部分错漏,降低错漏总额,使其低于重要性水平;若已找到的错漏金额低于重要性水平,但加上未找到的、可能存在的错漏金额,仍高于重要性水平的,审计工作者要么立即启动追加审计,进一步确定错漏金额是否确实高于重要性水平,要么要求被审计对象调整错漏,减少错漏总额,降低审计风险;若被审计单位坚决不同意调整错漏或扩大实质性测试范围,错漏金额仍高出重要性水平的,审计工作者在出具审计意见报告时,应保留意见或明确否定意见。发表保留意见是应对错漏金额高于重要性水平,但只影响到个别、一小部分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发表否定意见是应对错漏金额高于重要性水平,但会影响到绝大部分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

五、审计重要性在审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一)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的确定方法是否只能采用固定比率法和变动比率法

我们通常使用确定的重要性水平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固定比率法和变动比率法。但并不是说,确定重要性水平的方法只有这样两种。在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应当运用专业判断,充分考虑被审计单位的内外环境、报表使用者的需求以及影响重要性水平的因素,选择确定重要性的方法。只要审计人员能够有充分的理

由证明使用该种方法确定的重要性水平是恰当的,这种确定重要性水平方法就是可以运用的。

(二)针对不同会计报表是否可以去而定不同的重要性水平

在同一年度,被审计单位可能有许多会计报表,应该注意的是,对于同一年度的会计报表,只能有一个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可以应用不同的方法和计算基础,对同一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确定出不同的重要性水平,但审计人员必须作出选择,以便该重要性水平能够涵盖利用其他方法和其他条件下确认的重要事项。

(三)审计重要性在合并财务报表运用中的不足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企业集团时,对重要性的确定存在国语随意、缺乏统一性甚至认为调整重要性水平以降低其审计风险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整体与个体财务报表重要性水平的确定缺乏统筹性;对同一控制环境下各子公司重要性水平的确定随意性过大。

针对审计重要性原则在合并财务报表审计中的不足,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①提高对审计重要性的认识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客观上为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创立了良好的条件。内部审计介入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通过效益审计、事前审计能总结出大量的信息,为管理者进行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内部审计是企业领导的参谋和助手,立足于企业内部管理,代表企业对内实行经济监督,强化服务职能,确保企业战略、方针、目标的贯彻实施。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企业所有权主体或委托者报告审计结果。因此,企业领导要转变观念,提高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这也是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保证。

②制定有关内部审计的法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内部审计专门法规,并制定相应的内部审计准则,以规范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明确内部审计人员的权限和职责以及对违规违纪现象的处理等内容。良好的法律保障,不仅可以制约内部审计人员判断事项的随意性,防止他们主观臆断,还可以更好地保护内部审计人员,激发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③及时调整、补充准则解释。财务部应在保持准则相对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重要性审计准则,研究出台类似于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的规范性文件,明确事务所在审计企业集团时,应统筹考虑、分别确定合并口径下及单个报表的重要性水平的原则意见。

④加强审计风险的有效控制。注册会计师用树立风险导向意识,在对企业集团合并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时,应对纳入其合并口径的各子公司的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是否对合并报表产生重大影响进行评价,以进一步降低事务所的整体审计风险。

⑤重视企业错报对整体报表的影响程度。注册会计师确定重要性水平同时,还应该对企业报错的事项、金额进行汇总和对比分析,重点关注企业错报的汇总结果对合并报表的影响程度,以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

六、结论

不同的审计项目,就会面对不同的审计环境,拥有不同的审计资源,可能产生不同的审计风险,审计成本也各不相同。但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时代,任何审计项目的实施,都不可能绕开审计重要性概念,它必须要贯穿整个审计过程,并对审计工作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审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审计资源的节约,更关系到审计质量的提升。本文通过确定审计重要概念,论述了其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判断审计重要性的相关因素和运用原则,最后探析了在审计实施工作中如何去运用审计重要性概念。

参考文献

①郑尧文,论审计重要性水平的判断,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1(6)

②李兆华,重要性水平在会计报表审计中的运用,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4(1)

③周时贞,审计重要性及其应用探析,审计与理财,2006(3)

④郑波,审计重要性水平确定与运用中的相关问题,辽东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2(3)

⑤财政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 号——重要性,2006

⑥陈波,杨欣,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界定与运用探析——基于新审计准则,财务与会计,2011(11)

⑦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人民出版社,2006,第1页

⑧王岚,闪辉,审计重要性应用探析,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22)

本科毕业论文会计本科毕业论文优秀范文

会计本科毕业论文优秀范文 会计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一)物流 物流成本学说权威、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在20世 纪70年代提出了物流成本理论的核心――“物流冰山说”。他指出:企业外包物流成本是浮在水面上的,即为可知;内部物流成本 则是水面下的冰山,相互交错,不宜归集。当作为“第一利润源”的生产和“第二利润源”的销售达到一定极限时,人们开始关注“第三利润源”――物流[1].物流是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构筑企 业供应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其实质和作用体现在:保证商品的质量和数量,使其在到达客户前使用价值不变;节 省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能源;克服时间、空间和人的间隔[2].我 国《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规定,物流是物品在从供应地向接 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存储、搬运、 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的有机结合[3]. 企业物流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组成部分。《物流术语(国家 标准)》中将企业物流定义为企业内部的物品实体流动。单个生产 企业的物流活动是一个采购――制造――产成品(――中间 商)――客户的全过程。 随着竞争战略的变化和物流管理运作方式的发展,越来 越多的企业为了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市场竞争优势,将不属于核 心竞争力范畴的物流业务外包,使得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3pl)服 务市场逐步形成。企业物流运作模式包括自营物流和外包物流。 (二)物流管理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 二者是不同层次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生产和 销售的组织方式,而物流管理是为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提供支持服 务的。企业可以没有供应链管理,但只要采取供应链管理方式来 组织生产和销售,就需要物流管理的支持。《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定义,物流管理是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 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3]. 物流管理在本质上是对企业内外部一系列运输和仓储状 态转换过程的管理,所有其它的物流管理活动都是为了提高运输 和仓储的转换效率而展开的。这些活动经过抽象和提炼,共同构 成物流管理理念的外延,即围绕高效率、低成本的运输和仓储综 合管理活动。因此,物流管理涉及到物流成本水平和服务质量水 平两个方面[2].正是由于物流管理运作具有双重性特点,即由企 业内部协同运作要求所决定的跨边界性和由客户服务要求所决定 的开放性,使得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物流活动产生的物流总成本 既分布在企业内部的不同职能部门,又分布在企业外部的不同合 作伙伴那里。从企业产品的价值实现过程来看,物流成本既与企 业的生产和销售管理有关――实现产品价值的场所,又与客户的 物流服务要求直接相关――作为与客户互动的界面要求客户满意。 二、物流管理会计 (一)现状 纵观我国物流成本的现状,主要症结在于对物流成本的 构成认识不清,以及对物流成本的计算和控制分散,缺乏相对权 威的行业数据。在现有的会计制度下,成本按照人工和产品来分摊,不设单独的物流成本会计科目,相关成本都列在费用栏中, 所以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并无物流成本的直接记录,较难对企业 发生的各项物流费用作出明确、全面的计算和分析。在财务预、

2019年会计学年论文范文

会计学年论文范文 本科生学年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 姓名 学号 班级 年级 专业 学院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我国电子商务征税研究财政学财税学院张青教授20XX年6 月15 日 我国电子商务征税研究 摘要:电子商务迅猛的发展,使得其税收问题日益突出。围绕电子商务税收问题有不同观点。本文分析了电子商务条件下,传统税收 原则在纳税义务人身份、所得性质划分确定等方面面临的挑战,以及世界各国现有电子商务征税相关政策。最后针对我国电子商务征税给 出建议措施。 关键词:电子商务、税收、税收征管、纳税义务人 一、电子商务及其特点

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 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一)电子商务主要模式和特点 1. 电子商务主要模式 按照电子商务的交易主体和对象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模式:(1)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这是指供求双方企业利用网络交换信息,传递各种票据,支付货款,使商务活动全过程实现电子化。这种类型的电子商务出现的最早而且最为典型。(2)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电子商务的典型应用就是在网上购也就是电子化的销售。(3)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电子商务。这种商务活动可以覆盖企业与政府组织间的各种事务。 按照电子商务的交易内容又可以分为:(1)电子购物与贸易。即以实物商品为内容的电子商务活动。这种电子商务活动,交易前信息的查询、订货以及货款的支付过程都可以通过网络完成。(2)网上信息商品服务。也就是无形的信息商品或者服务通过网络提供给消费者。比如各种计算机软件、数据的下载和销售,电子银行与金融服务。 2. 电子商务特点电子商务具有下述特点:(1)无国界性。因特网

会计实务毕业论文范文2篇

会计实务毕业论文范文2篇 会计实务毕业论文范文一:企业会计准则下成本会计实务变化 一、新企业会计准则下成本会计实务变化 1.1企业人工成本核算方面的变化 由于企业生产运营性质的不同,再加上我国在会计方面并未能提出完整、全面的人工成本概念,使得企业人工成本的核算也是比较混乱的。而新企业会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篇,便针对以前企业人工成本核算不合理的现象,提出了新型全面的人工成本核算观念,相信在新会计准则的推广应用与不断完善下,有望扭转长期以来关于人工成本核算中劳动耗费与补偿方面存在的模糊现象。 1.2企业直接材料成本核算方面的变化 原企业生产成本会计管理中,直接材料成本核算主要是指产品生产中,所耗费的直接材料的成本(包括从原材料存货的采购成本或其他途径所获得的成本)。而在新会计准则中,直接材料成本核算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其一,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后进先出法,而根据应用指南的指示,主要可通过加权平均法来核算当前企业的直接材料成本。其二,当用于生产的原材料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当前的成本时,可通过贷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以下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等科目,保证能够在企业成本会计处一手法基本统一的情况下,对所有资产减值准备进行转销,从而尽最大可能地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1.3企业生产成本核算方面的变化 传统的企业成本核算大多是采用吸收成本法进行,该核算方法主要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与制造费用三部分所构成,而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企业生产成本核算方面主要发生了两点变化:⑴其规定企业生产成本是指除过工资总额与职工福利以外的其他职工薪酬,均由生产单位员工承担的部分。且需要长时间构建或生产才能完成的产品存货,所发生的借款费用的资本化部分需纳入到企业成本核算中。⑵原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支出,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均要求将其计入到当期损益中。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例文

X X 大学毕业设计 学校名称 年级名称 2008级 专业名称会计 课题名称试论会计的监督职能 学生姓名 2010年3 月1 日

目录 一会计监督的必要性 ●会计监督职能的定义 ●会计监督的必要性 二会计监督的内容 ●会计监督的主体 ●会计监督的分类 ●会计监督的基本内容 三会计两大基本职能的关系 四会计监督职能健康发展的条件 五结束语 六参考文献

试论会计的监督职能 【摘要】本文从会计监督的内容、在企事业单位建立建全会计监督的必要性、以及其基本内容与本质特征、监督分类等几方面对会计监督职能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对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的关系以及会计监督发展的条件进行一些有意义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字】监督职能核算职能必要性内容关系 一、会计监督的必要性。 会计监督的定义: 在会计工作中,通过记录、计算、分析和检查,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等生产经营活动或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察和督促的一项管理活动。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在日常生产经营服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又是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监督可以分为单位内部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有效发挥会计监督职能,不仅可以维护财经纪律和社会经济秩序,对健全会计基础工作、建立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也起到重要作用。《规范》第四章在明确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履行《会计法》赋予的监督职权的基础上,提出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应当对单位内部的其他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以更好地为单位内部管理服务;同时,对国家监督、社会监督问题也提出了相应要求。 实行会计监督的必要性有: (1)维护国家财经法规要求强化会计监督。财经法规是一切经济单位从事经济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准绳和依据。会计监督正是依据国家财经法规,对各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可行性等进行检查,从而促进各单位严格遵守国家财经法规。会计工作是财政经济工作的基础。因此,有效地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对于防范和制止违犯财经法规的行为,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的安全完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有利于强化单位内部的经营管理。会计监督是经济管理的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各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对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等方面的监督,保证各单位的经济活动在遵守国家财经法纪的同时,符合本单位的计划、定期、预算和经营管理要求,以便提高经济效益,或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市场经济要求强化会计监督。市场经济是法制化的经济,要求各单位的经济活动必须在法律、法规、制度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搞违法活动,是任何一个成熟而健全的市场经济国家所不允许的。会计监督作为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障财政经济法律、法规、规章贯彻执行中发挥重要作用。有人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单位是独立的利益主体,应当“遵循利益至上原则”,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各单位的“经济活动中心”,单位内部的会计

会计学论文范本

会计学论文范本 社会在不断发展与进步。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因为社会变革、技术进步而不断催生新的职业阶层,同时也不断淘汰那些部位社会所需的旧的职业阶层。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为主导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爆发,随后,欧洲、日本等国家纷纷加入新一轮科技革命,于是,科技革命浪潮席卷全球。会计这一新的职业也正是在这种浪潮下得以产生。以下是会计学论文范本,欢迎阅读。 会计学论文范本1摘要:高校财务报账工作是指学校的财务部门为实现财务会计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财务相关活动,其中包括对财务数据的采集、加工、存储和输出,是学校进行业务连接和进行管理的重要渠道。基于新会计制度下对高效财务报账进行优化需要构建新型财务报账模式,优化高校财务信息平台,继而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本文将高校财务报账的现状及问题为切入点,对基于新会计制度分析高校财务报账的优化途径进行浅显探析。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高校财务;优化策略 一、新会计制度简述 新会计制度是我国财政部近年来颁布的一项关于财务管理的制度条例,在2007年1月1日起已经开始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在其他性质的企业中鼓励执行。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新会计制度基本体现了我国与国际间相接轨的趋势,在这期间财政部门先后发布了22项关于会计准则的意见征求稿。除此之外,将1997年到2001年期间财政部颁法的具体会计准则共16项,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和修订,并最终

在确立了适合现阶段社会发展需求的企业会计准则,被称为新会计制度。其中在《企业会计制度》中的第二章第五节,对企业进行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进行最终核算,以及各项资产的全面检查,最终将根据谨慎性的原则要求,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资金损失的情况。 二、高校财务报账的现状及问题 (一)财务报账模式过于陈旧 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使得高校在财务管理中进行了现代化的改革,极大的提高了高校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和科学化水平。但受到技术设备以及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影响,高校的财务报账模式仍未有太多的变化和进步。高校在报账仍沿用传统的模式,因此会消耗过多的人力和无力,并且工作效率仍有道提高。财务报账是一项繁琐的工作,其有较为复杂的业务流程,因此不对保障模式进行创新发展将会严重影响财务工作的效率及财务安全。因此现行的财务管理模式难以满足高校多样性发展的要求,并且高校的财务管理涉及内容较多,实现完全性质的资源优化配置较为困难,而报账模式的落后会给其他的财务工作流程带来影响和阻碍。 (二)财务报账制度不够完善 在传统的高校报账制度中,涉及的经济业务种类有限,但随着高效办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办校经费以及账务往来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因此传统的报账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业务发展的需求。新会计制度的颁布对高校的报账制度有了新的要求,高校要依据新会计制度的要求,并结合自身院校的办学特点和发展现状进行创新发展,对院

最新会计学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

2016最新会计学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 2016最新会计学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 衷心感谢我的导师,感谢老师在百忙中对我的学习和生活所给予的无私关怀、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在会计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无论是选题,构架的设计,还是论文观点的表述,都得到了老师的悉心指导,给予我很大的启发。老师的认真负责和严格要求的治学态度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老师以自己宽广的视野和独到的见解为我指出了论文写作中的许多问题,使我受益匪浅。老师教育我为人处世的道理,在我困惑时给予我指导,生活上对我倍加关心,老师平易近人的态度使我倍感亲人般的温暖。 在长春工大学习的过程中,我很庆幸自己遇到这么多关心我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从他们身上我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恩师对我的教导是我最大的收获。 最后感谢与我朝夕相处的同学们,感谢给予我无私帮助的朋友们,感谢在论文写作阶段对我关怀无微不至的父母。你们的关怀和支持,是我前进的不竭动力。 2016最新会计学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 [篇2] 四年的艰苦跋涉,五个月的精心准备,毕业论文终于到了划句号的时候,心头照例该如释重负,但写作过程中常常出现的辗转反侧和力不从心之感却挥之不去。论文写作的过程并不轻松,工作的压力时时袭扰,知识的积累尚欠火候,于是,我只能一次次埋头于图书馆中,一次次在深夜奋笔疾书。第一次花费如此长的时间和如此多的精力,完成一篇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其中的艰辛与困难难以诉说,但曲终幕落后留下的滋味,值得我一生慢慢品尝。 敲完最后一个字符,重新从头细细阅读早已不陌生的文字,我感触颇多。虽然其中没有什么值得特别炫耀的成果,但对我而言,是宝贵的。它是无数教诲、关爱和帮助的结果。我要感谢我的指导教师fanny老师。范老师虽身负教学、科研重任,仍抽出时间,不时召集我和同门以督责课业,耳提面命,殷殷之情尽在谆谆教诲中。这篇论文更倾注了她的大量心血。从初稿到定稿,范老师不厌其烦,一审再审,大到篇章布局的偏颇,小到语句格式的瑕疵,都一一予以指出。同时,我要感谢传播与艺术学院所有给我上过课老师,是他们传授给我方方面面的知识,拓宽了我的知识面,培养了我的功底,对论文的完成不无裨益。我还要感谢学院的各位工作人员,他们细致的工作使我和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井然有序。 衷心感谢实习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中心的所有老师。他们时时关注我的论文写作,并从多方面给予了有力支持,让我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论文写作中。 谨向我的父母和家人表示诚挚的谢意。他们是我生命中永远的依靠和支持,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是我前进的动力;他们的殷殷希望,激发我不断前行。没有他们就没有我,我的点滴成就都来自他们。 让我依依不舍的还有各位学友、同门和室友。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___________等学友伸出温暖的双手,鼎立襄助。能和相遇、相交、相知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本论文的完成远非终点,文中的不足和浅显之处则是我新的征程上一个个新的起点。 我将继续前行! 2016最新会计学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 [篇3] 会计论文致谢词范文一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已经在山西财经大学经历了多年的学习生活,在三年研究生生涯中,我遇到了许许多多值得感恩的老师和朋友。在我完成论文的过程中,我的导师李蕊爱老师给予了极大的关切与指导,感谢李老师用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指引

会计学术论文范文大全

会计学术论文范文大全 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现代会计是商品经济的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会计改革必须与经济改革同步进行,实行会计模式的重大转变,以促进工作的全面发展和水平的不断 提高,更好地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一、现代会计的内涵及特点 会计是以凭证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量度,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控制在生产过程的资金运动,旨在提高经济效益,以提 供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和价值管理活动。会计既是以提供 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又是一种进行价值管理的经济管理活动。它必须遵循真实性、一致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原则: 1.真实性。在经济业务发生时,会计要进行核算,取得和填制凭证,经审核后,以合法的凭证为依据,按经济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在帐薄 上进行登记和反映,以保证提供真实的正确的会计信息。 2.统一性。作为经济管理工作的会计,主要是进行价值管理,管理其中能够用货币表现的方面。以实物量度作为货币量度的基础,有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尺度,把各种性质相同或不同的经济业务加以综合, 对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观念总结”。 3.连续性。连续性是指会计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要按照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不间断地进行记录。 4.系统性。它是指会计对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首先要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汇总,然后进行系统地加工处理,以便提供各种有关资产、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方面的信息。 5.全面性。它是指会计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全面反映其来龙去脉,加以记录,同时,所属会计应当反映的经济业务,都必须 全部加以记录,不允许遗漏。

会计学毕业论文8000字

毕业论文这一教学环节的目的是检验学生所学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家创业网为大家带来的会计学毕业论文8000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会计学毕业论文8000字 摘要会计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会计人才的培养更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文章从目前高等本科院校会计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出发,提出了四位一体的分层实训培养模式,分析了四位一体分层实训的概念、基本思路、会计人才的定位和培养模式的具体设置,以及面临的困难,为会计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方案。 关键词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四位一体;分层实训 一、目前高校本科会计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 (一)重理论轻实践 一直以来,各本科院校在会计人才培养中,更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较不重要的附属地位。由此,各大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

设置的理论课程的比重占到绝大部分,如大多高校都采取设置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法、审计等理论课程这样的设置模式,且理论课时占到85%甚至更多,实践课时仅仅占10%-15%。相应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更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师自己的学习和研究也多偏向于理论方面,长期以来忽视了实践知识的学习和探讨。 (二)实践类课程模式单一,实践流于形式 在实践课的设置上,大部分本科院校采取“课程实验+毕业实习”的形式,模式比较单一。课程实验是由教师在讲完本门课程的理论后完成的,大多是给学生一本实验教材或一套实验案例,由学生根据理论课的学习自己完成实验,用手工的完成居多,也有用软件完成的。这样的课程实验中,学生很难了解会计工作的真正实务。 毕业实习则是由学校联系或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进行。由于实习单位的限制,导致实习过程很短或没有老师的专业带领和引导,甚至有些学生因为偷懒没有真正的参加毕业实习,而是找个单位在实习报告中盖章了事,这样没有真正进行会计实习过程的锻炼,使得毕业实习大多流于形式。 (三)实践课程与社会需要脱节,实践效果差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改变和提高。很

2020会计专业论文范文3篇_会计学毕业论文范文

2020会计专业论文范文3篇_会计学 毕业论文范文 会计论文所要研究和表达的内容是: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经济活动,资金运动;会计管理和会计核算理论和方法体系;会计 学历史及其发展等。*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xx会计专业的论文范文,仅供参考。 20xx会计专业论文范文篇一: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及分析 [摘要]*主要从新准则下利润表的理念变化、计量变化、列报变化以及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内涵变化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在分析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利润表时,要在经常性收益与非经常性收益、已确认已实现收益与已确认未实现收益、计入损益的利得和损失与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三个方 面加以关注。 [关键词]新准则;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我国财政部20xx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和惯例,严格界定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的定义,明确规定了有关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计量原则,引入了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凸显了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地位,改变了收入费用观下利润表在企业财务报告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情况。因此,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企业的利润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 (一)理念的变化:收入费用观——资产负债表观 多年来。我国的会计准则遵循的是收入费用观。在收入费用观下,收益是一定时期的收入减去各类相关成本费用后的差额。即收益=收入-费用。1993年7月1 日开始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五十四条明确“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也就是说,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数据都是考虑到收入确认和费用 配比之后的结果。在收入费用观下资产负债表是利润表的副产品。20xx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引入了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即会计准则的制定者在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准则时。应首先定义并规范由此类交易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计量;然后,再根据所定义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三十七条规定“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

会计学专业论文范文

会计学专业论文范文 西周财计官制与现代企业财会制度的比较 西周财计官制对现代企业财会管理的启示 收支对口,加强核算西周财计体制中,以九赋之法将收入来源分为九个方面核算,《周礼?天官?冢宰》载:“以九赋敛财贿”,指出王室九种收入分别来九种地税,形成政府的经常性收入。同样在支出上“以九式均节财用”,用九种规定来节制财政支出。现代企业在财会核算与管理的上,应当适量定立一定核算和稽查原则,保证收入、把关支出、开源节流,注重资本投资长短期匹配,在考虑企业自身体量和发展能力的前提下,适时地作出财务决策。同时,也要防止企业资金控制和授权制度流于形式。明确企业财会体制设计的目标和职能一方面,企业财会体制的设计应该从财务目标和会计目标两方面制定,在财务目标上主要有利润最大化、股东权益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会计目标主要认为有“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在设计财会部门时,企业就应该在考虑众多因素(如企业组织形式、规模大小、从事行业)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合的目标,根据目标设定财会活动的各项流程和指标。另一方面,企业在设计财会体制时应当明确财会部门与其他职能的界限,建立明晰的授权审批、业务办理、财产保管等业务流程,对人员的安排权责明确。较大企业应该严格分离会计部门和财务部门,而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体量和财务目标设置一个财会部门。保证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内部审计是建立于组织内部、服务于管理部门的一种独立的检查、监督和评价活动。西周财计体制中,担任内审工作的宰夫隶属于仓管组织,独立性有限。而在企业中保持内部审计机构独立于被审计部门和人员是保持审计客观、公正、有效的前提。但是在实际中,许多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附属于高级或平级财务部门,形成审计与被审计者分隔不明确的矛盾。因此,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有效,在财会体制的设计上须保证内审组织应独立于其他职能部门,或者是具有高于被审计部门的权限。同时内审人员应当

关于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关于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范文一:高职院校会计教育工作思考 摘要:本文对新会计准则的含义与其变化趋势加以研究,并分析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变 化及其对税收的影响,并对新会计准则下高职院校会计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企业会计;税收筹划;会计教学 本文将对新会计准则的含义与其变化趋势加以研究,分析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在 新会计准则背景下,对高职院校会计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相关建议。 一、新会计准则的含义与其变化趋势 会计准则是我国经济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国家企业经济活动中关于财务核 算的标准。新会计准则的施行使实务会计与会计理论产生新的变化,也为企业带来新的发 展契机。新会计准则在许多规定上进行了创新,并推进了会计信息化进程,强化了会计信 息的实用性。 一新会计准则的含义 通过将新会计准则与原会计准则相比较,可以看出新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和报告目标 更加明确,相关规定更为详细和具体,整体来说更具科学性。新会计准则在原会计准则的 基础上又添加了一些新规定,有效地减少了税款的流失。例如新会计准则对《所得税》的 调整,规定企业在核查资产的周期时,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定,遵守相关的法 律规定,不能进行估计,加强了企业信息的真实性。并且新会计准则也在原有基础上对部 分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在信息记录的过程中更具有实用性,并强化了税收调整的内容, 有利于保障企业依法纳税。 二新会计准则的变化趋势 新会计准则的施行,使得企业会计运行系统更加完善,会计信息更为真实可靠,并有 利于加快我国企业走向世界的进程,促进了全球金融投资和企业财产的透明化。并且新会 计准则在实行过程中,有效地提升了我国企业会计的标准信息质量,增强了资本市场的活力,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通过对新会计准则进行分析研究,可以看出新会计 准则会加强企业对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测,有利于企业选择高回报的投资领域,并且企业决 策也能在新会计准则的指导下,制定出更为长远的经济发展策略。企业能通过对新会计准 则的有效利用,合理分配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保障了上市公司的经济质量。随着市场经 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也更为复杂。新会计准则的施行,对于国内经济 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国家会计管理对企业进行资本控制,稳定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环境,从而使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随着企业对于新会计 准则变化内容的适应,企业能够有效地提升会计管理能力,从而促进企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本科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本科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正文是一篇论文的本论,属于论文的主体,它占据论文的最大篇幅。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下面是搜集整理的本科会计学专业范文,欢迎阅读,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摘要] 随着金融市场竞争加剧和经济全球化发展,已从过去单纯的规模竞争转向以专业化、精细化管理为核心的全面竞争。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在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完善会计内控体系,推行和提升精细化管理是农行内部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主动应对外部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及同业竞争的必然要求。 本文中围绕以提高执行力为抓手,坚持不懈地以“严、细、实、恒”为标准,按照“科 学管理、突出重点、讲究方法”的原则,加强以会计工作为重点的基础管理,着力从制度 建设、系统建设、队伍建设和监督机制上构建会计内部控制体系,扎实有效地抓好制度、措施、机制和各项工作的落实,在会计内控精细化管理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财务管理,企业,会计内部控制 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内部控制逐步成为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会计内控制度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企业资产安全、完整,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保证会计法律法规贯彻执行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现代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经营管理状况和会计工作需要,建立健全会计内控制度,充分发挥会计内控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从而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一)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概念 精细化财务管理是以“细”作为基础,做到细致入微,对每一个岗位、每一项业务,都 建立起一套与之对应的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实践中的重点在落实,并且将财务管理的范围延伸到公司的每一个生产经营领域,充分行使财务监督职能,以便拓展财务管理和服务职能,实现财务管理无死角,发掘财务活动的潜在价值。“天下难事始于易,天下大事始 于细”,精细化财务管理并不是很复杂,只是要细中求精。“精细”不仅是一种理念,同时它 也是一种行为:一种认真积极的态度,一种精益求精的追求。财务管理精细化是围绕已经确定的财务目标,组织、整合每一个控制环节中的单个行为单元,然后形成步调一致的合,以确保目标实现的过程。工作中,要求必须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为主线,并 谋求“滴水见太阳”的管理效果,即从点滴中梳理出一整套旨在强化企业对财务的控制管理,以提高企业理财水平的管理手段。

会计论文范文三篇

会计论文范文三篇 试算平衡是基础会计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承接复式记账法——会计分录内容,并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学好该部分内容可以为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会计理论与相关实务打下 牢固的基础。因此,对试算平衡授课的规划就显得十分重要。 试算平衡;基础会计;授课规划 教材的选择应根据基础会计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着职业院校会 计专业的教学特色,并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选择职业教育会计专业课程专用教材。尽可能选择以案例型教材为载体,理论与实务一体化的基础会计教材,有利于培养职业院校学生 根据基础会计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结合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学生 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对试算平衡的授课部分了以下的教学目标:一是认知目标。要求学生记试算平衡的定义、分类等相关理论认知,理解试算平衡的基本原理。二是能力目标。需要每位学生都能掌握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流程,并可以独立编制试算平衡表。三是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目标。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以及严谨踏实的学习、工作态度。

根据职业院校基础会计课程标准,可将试算平衡教学重点和难点均确定为试算平衡的编制流程。只有通过试算平衡的编制流程,才能理解和掌握编制试算平衡的要求和意义。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流程环环相扣,需要学生静下心跟着老师的脚步去学习,如果存在不会的步骤,则会影响整个试算平衡表的编制,因此,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流程则是试算平衡的重难点所在。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应从教法入手。众所周知,会计是一门注重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师生既为主体,通过课堂教学,充分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考虑到职业院校学生的自身情况,主要采取教师教学与学生示范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真正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充分引导学生全面地看待问题,从而发展其思辨能力。当然教师自身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建议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4.1直观演示法

会计学专业毕业的论文范文

实践目的: 暑期社会实践是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认识社会的实践环节。利用假期对社会进行调查,接近社会、了解社会、利用所学的会计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要求学生深入到企业和事业单位进行认真仔细地调查,对调查的资料和结果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对于以后毕业将要工作的本专业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更能适应社会要求。 实践内容: 作为学习了这么长时间会计的我们,可以说对会计基本上能耳目能熟了。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们都基本掌握。通过实践了解到,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们也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下面就是我通过这次会计实习中领悟到的很多书本上所不能学到的会计的特点和积累,以及题外的很多道理。 会计实践中最实际的就是做账,做账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实践起来,很繁琐。会计做账的每一个步骤会计制度都是有严格的要求的,例如写错数字就要用红笔划横线,再盖上责任人的章,才能作废。对于数字书写也有严格要求,字迹一定要清晰,按格填写。并且记账时要清楚每一明细分录及总账名称,不能乱写,要做到谨慎处理。 每一笔业务的发生,都要根据其原始凭证,一一登记入账凭证,记明细账、日记账、总账等。漏账、错账的更正都不允许随意添改,不容弄虚作假。该厂每天每月都有结账,每一账页要结一次,每个月也要结一次,还有许多税务方面的账要记,计算时总是会出现许多大大小小的问题,还好会计总是能耐心的教我,从他那学到了不少知识。 登账的方法:首先要根据业务的发生,取得原始凭证,将其登记记账凭证。然后,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其明细账。期末,填写科目汇总表以及试算平衡表,最后才把它登记入总账。

本科会计毕业论文范文【本科毕业论文的范文】

本科会计毕业论文范文【本科毕业论文的范文】 本科即大学本科,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一般由大学或学院开展,极少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已经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培养的最后一个环节,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 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一: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对策分析 信贷风险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面临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也是制约国有商业银行建立现代金融制度的主要障碍。 国家也采取了施工办法来化解信贷风险,但本文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实行经营转制后应以防范信贷风险为主,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信贷风险防范对策。 关键词:信贷风险不良资产信贷资产 经济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但由于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银行信贷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信贷风险仍是国有商业银行最大、最突出的风险。 尽管商业银行采取了许多强化风险管理、优化资产结构的措施,并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对不良资产进行剥离,加强了对信贷风险的控制和防范,但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银行的不良资产仍居高不下,这使商业银行的经营面临较大的困难。 解决了这个风险,不仅能够缓解商业银行超负荷经营的矛盾,而且还可以降低不良资产的比例,改变负债经营的状况,提高低御“金融风暴”冲击的能力,使各大商业银行有效、

有序地营运。 为此,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和分析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做好防范工作。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表现及成因 当前,我国有不良资产量多面广、积累加速。 就其原因,主要是产权制度的残缺、市场机制扭曲、管理体制不顺、信用基础薄弱所造成的。 具体表现为:历史沉积性、政府干预性、市场盲目性、道德困境性、管理失误性、法律缺陷性。 (一)、历史沉积性风险。 传统的产品经济模式和高度集中统一的金融体制下,银行成为国家的出纳,企业没钱找银行要,企业亏损有国家承担,加上企业既不能破产又没有弥补来源,只好继续向银行贷款,实际上风险集中在银行。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阶段,企业自有资金过少,支撑企业营运的资金大部分由银行铺垫,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市场体系不健全,金融体制不完善,社会信用混乱,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都造成了银行不良贷款。 且没有更多的转化渠道和分散途径,只有通过企业贷款向银行集中,使银行信贷风险具有普遍性和难控性,商业银行承担了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成本。 (二)、政府干预性风险。 各级政府部门为了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为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要求企业“大干快上”,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加新上项目,或者为了各种“安定团结”之类的政治需要,过多地插手企业经营权、投资权、改制权,迫使银行发放“政策性”贷款,造成银行贷款被

会计学毕业论文的范文

会计学毕业论文的范文

会计学毕业论文的范文 我国在知识经济框架的影响下,内部社会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学变的越来越重要。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篇1 试谈现代企业制度内部审计 【文章摘要】随着经济的匕速发展,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我国各个行业巾场的竞争越发激烈,在巾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只有寻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才能从,I}生存、发展。内部审计,其是通过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则务指标、会计资料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经济数据,进行的{}饭督、分析、审计上作,而随着审计环境越发复杂,现代企业内部审计上作的难度随之加大,其‘I,难兔存在一此问题,从而增加了审计风险,甚至损害企业利益。本文就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制度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制度;风险。 企业内部审计,指的是通过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对企业内部控制及

各种运营项目的评价、审查、监督,从而确定企业运营项目的效益性与合法性、企业财务资料的正确性与真实性、企业内部管理的有效性。同时,内部审查也是企业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风险,指的是审计部门在进行企业的内部审计时,由于一些无法确定的因素或是不恰当的意见,而导致审计结果与客观事实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使审计主体遭受被审企业责任人的指控或是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企业内部审计的目的在于,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与控制,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以下本文就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进行阐述,由此论述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必要性。 一、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人员综合素质能力较差: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间的竞争,不仅是产品、理念、价格上的比拼,同时也是人才间的竞争。企业审计人员,其专业素质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优劣。然而,部分企业内部的审计人员,专业知识不足、理论水平较低、业务技能较弱,往往是由财务部门或其他部门改签而来,审计部门缺少专职人员;一些审计人员,无法快速掌握现代技术措施,没有将电算化应用于审计工作中。此外,难免有个别的审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利用其职能、权利而获取非法利益,从而无法保证审计质量与效果。 二企业的内部审计体制尚未完善: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例文.doc

X X大学 毕业设计 学校名称 年级名称2008级 专业名称会计 课题名称试论会计的监督职能学生姓名 2010 年 3 月 1 日

目录 一会计监督的必要性 ● 会计监督职能的定义 ● 会计监督的必要性 二会计监督的内容 ● 会计监督的主体 ● 会计监督的分类 ● 会计监督的基本内容 三会计两大基本职能的关系 四会计监督职能健康发展的条件 五结束语 六参考文献

试论会计的监督职能 【摘要】本文从会计监督的内容、在企事业单位建立建全会计监督的必要性、以及其基本内容与本质特征、监督分类等几方面对会计监督职能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对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的关系以及会计监督发展的条件进行一些有意义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字】监督职能核算职能必要性内容关系 一、会计监督的必要性。 会计监督的定义: 在会计工作中,通过记录、计算、分析和检查,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 织等生产经营活动或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察和督促的一项管理活动。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在日常生产经营服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又是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会计监督可以分为单位内部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有效发挥会计监督职 能,不仅可以维护财经纪律和社会经济秩序,对健全会计基础工作、建立规范的会计 工作秩序,也起到重要作用。《规范》第四章在明确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履行《会计 法》赋予的监督职权的基础上,提出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应当对单位内部的其他经济 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以更好地为单位内部管理服务;同时,对国家监督、社会监督 问题也提出了相应要求。 实行会计监督的必要性有: (1)维护国家财经法规要求强化会计监督。财经法规是一切经济单位从事经济活 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准绳和依据。会计监督正是依据国家财经法规,对各单位经济活动 的真实性、合法性、可行性等进行检查,从而促进各单位严格遵守国家财经法规。会 计工作是财政经济工作的基础。因此,有效地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对于防范和制止违 犯财经法规的行为,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的安全完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有利于强化单位内部的经营管理。会计监督是经济管理的一种手段,其最终 目的是促进各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对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 法性、合理性等方面的监督,保证各单位的经济活动在遵守国家财经法纪的同时,符 合本单位的计划、定期、预算和经营管理要求,以便提高经济效益,或避免不必要的 经济损失。 (3)市场经济要求强化会计监督。市场经济是法制化的经济,要求各单位的经济 活动必须在法律、法规、制度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搞违法活动,是任何一个成熟而健 全的市场经济国家所不允许的。会计监督作为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 须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障财政经济法律、法规、规章贯彻执行中发挥重 要作用。有人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单位是独立的利益主体,应当“遵循利益至上原则”,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各单位的“经济活动中心”,单位内部的会计

会计学毕业论文范文

会计学毕业论文范文 浅析农场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措施 一、当前管控活动中面对的不利现象 1.1 我们国家的工作者在专业性层次之中不具有充足的知识,而且工作者的素养也有 高有低,此时导致了财会管控活动无法有效的开展。经由财会管控活动的顺畅开展,能够 对相关的经济活动和财会状态等汇总,进而得到报表。此类单位的负责人经由报表能够对 单位的运作模式有大体上的分析,进而开展合理的判断,不过在具体的活动中,因为工作 者的态度太差,不细致,有时候会发生假账问题,进而使得信息不真实,对于此类单位的 经济进步来讲很是不合理,对于我们国家的农村经济导致了非常多的不利现象。 1.2 当开展成本管控活动的时候,未受到相关工作者的关注。此时就使得在管控工作 进行的时候,出现了很多不需要的费用,进而导致浪费现象发生。由于不具有成本思想, 此时导致单位的费用变多,在效益层次中就会发生亏损问题。 1.3 因为农业生产活动具有很大的独特性,植被在生长的时候有着非常多的不明确的 要素。由于其在生长的时候,会受到外在要素的影响,因此对植被开展检测活动就会非常 困难,无法进行监督活动,进而导致信息不真实。在开展运作工作的时候,还存在家庭承 包体系,此时的承包者在获取了项目之后,其别的产品就可以自行配置了,对于那些剩下 的产品一般是由农户自行的使用。在对其管控的时候,因为和使用人的利益间不存在冲突,因此在开展处理活动的时候,就容易发生失真现象。 1.4 资产与利润缺乏真实性。有人为随意的虚增资产;资产损失并未进行及时的处理,导致虚增资产等现象发生;资产应摊而未摊的费用引发的虚增资产;少提多提或者不提折旧 以虚增减资产。对于利润的真实性来讲,有着非常多的不利现象。比如个别农场为实现上 级委派的任务或是过分的看重形象,此时使用多结账收入的措施来达到目的。除此之外, 一些负责人为避税,使用隐瞒等措施,此时就可以实现少缴费的意义。 1.5 基础活动不合理。在很多的单位中,该项活动还有要完善的地方。虽说开展了很 多的革新活动,不过并不是很完善,像是对工作者持证上岗现象就不合理,很多的工作者 不具有相应的能力,在设置账本等的时候不精准。此时都会干扰到真实性意义。 1.6 不具有综合化的内部核算体系现在,非常多的农场只是落实了大的层次中的规范,不过还没有做好内部的核算活动。不但干扰到制度的综合性,同时还会使得成本不真实, 进而发生一些问题。 二、完善会计制度革新活动的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