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河三角洲河口海岸演化机理模型研究(II)模型构建与实证

大河三角洲河口海岸演化机理模型研究(II)模型构建与实证

大河三角洲河口海岸演化机理模型研究(II)模型构建与实证
大河三角洲河口海岸演化机理模型研究(II)模型构建与实证

地震模拟振动台及模型试验研究进展_沈德建

第22卷第6期2006年12月 结 构 工 程 师S t r u c t u r a l E n g i n e e r s V o l .22,N o .6 D e c .2006 地震模拟振动台及模型试验研究进展 沈德建 1,2 吕西林 1 (1.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上海200092;2.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南京210098) 提 要 在介绍振动台本身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振动台试验研究内容的扩展、振动台模型试验动态相似关系研究进展、振动台试验方法的发展和振动台试验新的测量方法,提出了振动台模型试验中值得关 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振动台,模型试验,动态相似关系,试验方法 R e s e a r c hA d v a n c e s o nS i m u l a t i n g E a r t h q u a k e S h a k i n g T a b l e s a n dMo d e l T e s t S H E ND e j i a n 1,2 L UX i l i n 1 (1.R e s e a r c hI n s t i t u t e o f S t r u c t u r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a n d D i s a s t e r R e d u c t i o n ,T o n g j i U n i v e r s i t y ,S h a n g h a i 200092,C h i n a ; 2.I n s t i t u t e o f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H o h a i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n j i n g 210098,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s h a k i n gt a b l e i s i n d u c e df i r s t i nt h i s p a p e r .T h e e x p a n s i o n o f t h e r e s e a r c h s c o p e o f s h a k i n g t a b l e s i s a n a l y z e d .T h e d y n a m i c s i m i l i t u d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f r o md i f f e r e n t a u t h o r s i s c o m p a r e d a n d r e m a r k e d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t e s t i n g m e t h o d o n s h a k i n g t a b l e s a n d n e w m e t h o d o n a n a l y z i n g t h e r e s u l t i s a l s o p r e s e n t e d .S o m e v a l u a b l e q u e s t i o n s o n s h a k i n g t a b l e t e s t a r e i n d u c e d a n d m a y b e p a i d g r e a t a t t e n t i o nb y r e -s e a r c h e r s .K e y w o r d s s h a k i n g t a b l e ,m o d e l t e s t ,d y n a m i c s i m i l i t u d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t e s t i n g m e t h o d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338040) 1 概 述 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是研究结构地震破坏机理和破坏模式、评价结构整体抗震能力和衡量减震、隔震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然而,由于振动台本身承载能力、试验时间和经费等的限制,许多时候必须做缩尺模型试验,在坝工模型和高层、超高层建筑中更是如此。 一些新型结构形式,由于其超出了设计规范的要求,往往需要通过实验对其抗震性能做合理的评估。超高层建筑和超大跨度建筑,在理论分析还不完善的情况下,试验,特别是振动台模型试验,是分析其抗震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线弹性的缩尺模型相似关系已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是许多复杂结构的相似关系、非线性动态 相似关系虽然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是还未能得到 较好的解决。一些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和其他一些新型结构的动态相似关系的 研究还不够深入,有些甚至才刚刚起步。 振动台试验较好地体现了模型的抗震性能,可我们更关心的是由模型的试验结果推算的原型结构的抗震性能,但在这方面尚未形成非常一致的结论,还存在一定的误差,因而精度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本文介绍国内外振动台模型试验的研究进展。 2 研究的最新进展 2.1 振动台本身的发展 作为美国N E E S 计划的一部分,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 C S D )于2004年安装M T S 公司制

某水利水电工程水工模型试验报告

某水利水电工程水工模型试验报告115349763.doc 目录 .................................................................... ...................................................... 1 1. 概述 1.1 工程简 况 ..................................................................... .. (1) 1.2 试验资 料 ..................................................................... .. (1) 1.3 试验目的及研究内 容 ..................................................................... (2) 2 模型试验设计和制 作 ..................................................................... .. (5) 2.1 模型试验主要依 据 ..................................................................... . (5) 2.2 模型要 求 ..................................................................... .. (5)

2.3 模型量测仪器及设 备 ..................................................................... (6) 3. 设计方案试验成 果 ..................................................................... .. (7) 3.1 泄流能 力 ..................................................................... .. (9) 3.1.1 泄洪放空洞泄流能力...................................................................... .. (9) 3.1.2 溢洪道泄流能力...................................................................... .. (11) 3.2 泄洪放空洞水力特性简 述 ..................................................................... .. (13) 3.3 溢洪道水力特性简 述 ..................................................................... . (13) 4. 优化方案 I ...................................................................... . (14)

长三角地区的发展优势与限制因素

长三角地区的发展优势与限制因素 地理062 06980130 王一龙 长三角指中国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包括江苏省东南部和上海 市,浙江省东北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三角洲顶点在镇江市、扬州市一线,北至小洋口。南临杭州湾。 长江三角洲位于北纬30°附近,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而且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传统意义的长江三角洲北起通杨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南京,东到海滨,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邻近海域。面积约为九万九千六百平方公里,人口约7500万,是一片坦荡的大平原。这里岸线平直,海水黄浑,有一条宽约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潮间带浅滩。这个都市群汇集了产业、金融、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雄厚的实力,对于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连接国内外市场,吸引海外投资,推动产业与技术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区域重组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上意义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泛指镇江、扬州以东长江泥沙积成的冲积平原,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及浙江省杭嘉湖地区。长江三角洲顶点在仪征市真州镇附近,以扬州、江都、泰州、海安一线为其北界,镇江、宁镇山脉、 茅山东麓、天目山北麓至杭州湾北岸一线为西界和南界,东止黄海和东海。 按照国务院2008年关于进一步发展长三角的指导意见,正式确定将长三角扩大 到两省一市,即江苏浙江全省,上海市。这个战略性规划兼顾了区域平衡和互补,将 苏北和浙西南纳入长三角范围,在土地、资源、人才等层次上明显提升了长三角的实 力和发展潜力,长三角占中国经济总量也由不足1/5提升到接近1/4,尤其是苏北和 浙西南将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地区,对拉动整个地区经济增长、促进长三角核心地区产业配置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以上海为龙头的江苏、浙江经济带。这里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 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2008年的GDP为53952.91亿人民币。 合7877.1249亿美元。2004年度统计数据表明,长三角地区占全国土地的1%,人 口占全国5.8%,创造了18.7%的国内生产总值、全国22%的财政收入和18.4%的外贸出口。 长三角的比较优势有: 产业园区与产业集群产业园区适应了当代工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的需求,适应了人口向城市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的大趋势,特别是园区又有规模效益、集聚效益、品牌效益,也利于对产品和行业进行整合,已经成为发展工业与高科技产业的主要支撑。作为中国工业发展的前沿和制造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地区必须把园区作为今后制造业发展的中心支撑。产业园区的推进有两点应引起注意,一是由于乡镇工业早期发展的分散性,使得原有乡镇企业延续不下来的多数企业缺少集聚效应,应当用工业园区加以整合。二是农业产业化是今后的方向,而在农业产业化中,必须以工业化思路和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龙头企业,因此,农业产业化也应注重规划和培植农业园区。与产业园区紧密相关的是产业集群战略。产业集群具有区域的集中性、产业的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和特点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和特点 刘文婷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05级 摘要: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目前经济发展的热点话题,本文总结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和 效应,回顾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最后分析了长三角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关键字: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 1.区域经济一体化 1.1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 在国际上,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从关税同盟问题提出的,在比较纯粹的国际贸易领域中, 讨论得较多的是贸易壁垒与贸易利益, 再進而转向生产领域某些方面的联合, 乃至消除各国 经济活动中种种障碍的措施。 1969年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在1954年第一个提出经济一体化的定义”经济一体化就是将有关障碍经济最有效运行的人为因素加以清除,通过相互协调和统一,创造最适宜的国际经济结构。” 美国学者贝拉.巴拉萨1973年则将经济一体化定义为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状态,认为作为一个过程,一体化意味着取消国家间的经济歧视,强调了动态性质;作为一个状态的一体化意味着国家间不存在各种经济歧视,强调了静态性质. 经济学家利兹·马克鲁普则认为该定义过于狭隘,“事实上经济一体化可以有一国之内的各个地区的,也可以有各国之间的”。 一般而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参与成员范围内减少与取消歧视性的贸易壁垒以及采用一定程度上的共同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政策,以期消除成员间的差异,促进资源的最佳利用,求得整体最优的经济结构和经济效果。其出发点是使每一个成员能获取比单独一个时更大的利益。 1.2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 1.2.1关税同盟理论 西方学者将关税同盟当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形式。因此,对关税同盟的研究与探讨 也就比较广泛而深入。 贸易创造效果(Trade Creating Effect)是指由于取消了同盟内的关税壁垒,使生产转向同盟内最有效率的供应者所产生的利益。关税同盟成立后,能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更专业化的生产,某成员国的一些国内生产品从其他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进口,结果使本国该项产品消费开支降低,从而扩大了需求,增加了贸易量。同时,使本该用于该种产品的

黄河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图文)此博文包含图片 (2008-10-06 14:38:10)转载▼ 标签:旅游摄影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拓荒牛真情年代分类:出游实录 P1 【资料】黄河三角洲(图文)

国家地质公园标志 黄河,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干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

东,山东垦利县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 滔滔黄河,奔腾东流,挟带着黄土高原的大量泥沙,在入海的地方,由于海水顶托,流速缓慢,大量泥沙便在此落淤,填海造陆,形成黄河三角洲。 P2 【资料】黄河三角洲(图文) 连绵百里芦苇荡 黄河三角洲是中国最年轻的陆地。现代黄河三角洲,是1855年以来,黄河改道后冲积形成的。黄河自远古以来即为多泥沙河流。公元前4世纪黄河下游因河水混浊即有“浊河”之称。公元1世纪初,有人指出“河水重浊,号为一石而六斗泥”。唐宋以后泥沙有增无减。这些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积在下游河床上,日

积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约束,时久形成悬河。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轻则漫口决溢,重则河道改徙。据粗略统计,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见于20世纪50年代前历史记载的约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1855年6月,黄河在河南省兰阳铜瓦厢决口,经不盐河流入大清河,由利津牡蛎口入海,这是黄河第六次大改道。这次决口,使黄河下游结束了700多年由淮入海的历史,又回到由渤海湾入海。 现代黄河三角洲,以垦利县宁海为轴点,北起套尔河口,南至淄脉河口,向东撒开的扇状地形,前缘突出于渤海湾与莱州湾之间,面积达5450平方公里。 在黄河入海口两侧新淤地带的15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992年建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原生性湿地生态系统和鸟类,其中核心区面积7.9万公顷,缓冲面积区面积7.9万公顷,缓冲面积1.1万公顷,实验区面积6.3公顷。2006年9月,这里成为国家地质公园,是迄今为止我国惟一一处河流及地貌景观地质公园,主要展示三角洲及部分地质地貌景观,包括黄河三角洲平原的河流地貌景观、海岸带附近的黄河河口地貌景观。 P3 【资料】黄河三角洲(图文)

何为冲积扇、冲积平原与河口三角洲

何为冲积扇、冲积平原与河口三角洲? 秦为胜 河流注入海洋或湖泊时,水流流来向外扩散,动能显著减弱,并将所带的泥沙堆积下来,形成一片向海或向湖伸出的平地,外形常呈△状,所以称为三角洲,三角洲又称河口平原,从平面上看,像三角形,顶部指向上游,底边为其外缘,所以叫三角洲,三角洲的面积较大,上层深厚,水网密布,表面平坦,土质肥沃。如我国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三角洲的主要类型有扇形三角洲、鸟足形三角洲和尖形三角洲。①尖头状三角洲,如我国的长江三角洲;②扇状三角洲,如非洲的尼罗河三角洲;③鸟足状三角洲,如美国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世界上比较著名的三角洲很多,主要有尼罗河三角洲、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多瑙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恒河三角洲以及我国的长江三角洲等。三角洲地区不但是良好的农耕区,而且往往是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 三角洲地区一般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因而多为良好的农耕地区。如我国的珠江、长江等河口的三角洲,皆是农业高产区。黄河三角洲虽然土地肥活,但由于受到盐碱的影响,农耕条件稍差一些。 当然,也有一些河流的入海口没有形成三角洲。如刚果河与我国的钱塘江口就没有三角洲。这是因为钱塘江水里的泥沙含量稀少,而且河口是非常宽阔的喇叭口形的江口,涌潮的巨大冲刷力,使泥沙不能沉积下来,即使有些泥沙侥幸留下来。堆积在钱塘江口,也难以加高,只能般在水面下形成一道水下沙坎,形不成露出水面的三角洲。刚果河没有形成河口三角洲是由于 、刚果河河口西部为刚果盆地,东部为平原,两者落差大, 刚果河的流速很快,泥沙不易沉积。 、刚果河位于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植被覆盖率高, 植被破坏小、水土流失少,使得河水含沙量小,泥沙不易沉积●、中部为刚果盆地,泥沙沉积其中,到河口处的极少. 此外,与三角洲形成过程相反,河流来沙量较小,河口受潮流的强烈冲刷作用,无三角洲形成,常成喇叭形,这种河口称为三角港或三角湾,如杭州湾(钱塘江口)就是一个典型的三角港。钱塘江挟沙少,河口海岸下降,潮差大,不仅使河流携带的泥沙不能在河口堆积,而且引起强烈的冲刷,使河口加深与展宽,逐渐形成三角港。三角港更加大了潮差,因而形成著名的钱塘江涌潮。涌潮使泥沙在河口区上段堆积成凸起的拦门沙。 长江三角洲:中国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包括江苏省和上海市东南部、浙江省东北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三角洲顶点在镇江市、扬州市一线,北至小洋口。南临杭州湾。海拔多在10米以下,间有低丘(如惠山、天平山、虞山、狼山等)散布,海拔200~300米。长江年均输沙量4~9亿吨,一般年份有28%的泥沙在长江中沉积,个别年份高达78%,三角洲不断向海延伸。长江以南常州市、常熟市、太仓市、金山县一带的古沙嘴海拔多为4~6米;长江以北扬州市、泰州市、泰兴市、如皋市一带的古沙嘴海拔7~8米。江南和江北的古沙嘴是冰后期最高海面稳定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到距今约2000年时北岸沙嘴伸到廖角嘴,南岸沙嘴随长江主流向东南延伸与钱塘江口沙嘴相连,泥沙继续堆积,1958~1973年平均每年前移148米。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水道纵横,湖荡棋布,向有水乡泽国之称。土地肥沃,农业产水稻、棉花、小麦、油菜、花生、蚕丝、鱼虾等,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在长江下游和沪宁线两旁有许多重要城镇,如上海市、苏州市、常州市、无锡市、镇江市、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等。其中,上海是中国

瀑布模型_渐增模型演化迭代_原型模型_螺旋模型具体区别

选择一个良好的开发范型对于一个软件产品(项目)的开发至关重要,但是软件管理没有银弹,如何针对项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范型是项目成功的第一步。 分为5大类: 瀑布: 迭代:演化;增量;喷泉。 螺旋:瀑布+演化+风险;其实严格的讲也是一种迭代; 转换:基于形式化规格说明语言及程序变换的软件开发模型,它采用形式化的软件开发方法对形式化的软件规格说明进行一系列自动或半自动的程序变换,最后映射为计算机系统能够接受的程序系统。变换模型的优点是解决了代码结构经多次修改而变坏的问题,减少了许多中间步骤(如设计、编码和测试等)。但是变换模型仍有较大局限,以形式化开发方法为基础的变换模型需要严格的数学理论和一整套开发环境的支持,目前形式化开发方法在理论、实践和人员培训方面距工程应用尚有一段距离。 第四代:自动生成代码; 目前软件组织常采用的几种范型:瀑布;演化;增量;喷泉;螺旋;5种

适用场景 特点 缺点 瀑布Waterfall 需求能够被很好的定义和理解; 阶段性明确; 基线(或里程碑)管理; 是其他范型的基础; 项目结束前可能出现大量的集成和测试工作;项目结束前用户都不能看到系统; 演化evolution 需求不明; 用户愿意更多的参与; 瀑布模型的增量演化; 与瀑布相比,需要更有力的管理; 需要用户更多的参与 增量increment

需求明确且可分段; 适用于开发公司产品; 与瀑布相比可以很快的交付一个小的版本; 可以增量投资; 早期对于整个产品的规划要求很高,如何后期发生变更就很麻烦。管理成本高; 需求是唯一的风险源; 喷泉 适用于面向对象; 以对象驱动; 迭代和无缝; 各阶段是相互重叠和多次反复 控制不好容易无序; 螺旋spiral 不能确定需求; 项目风险很大; 每一个周期都是一个瀑布; =瀑布+演化+风险; 支持动态的需求变化; 项目组人员要求有较高的风险评估经验; 成本高;

水工结构静力模型实验指导书

水工结构静力模型实验指导书 河海大学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1)水工结构模型试验 所谓水工结构模型试验就是将原型以某一比例关系缩小成模型,然后向该模型施加与原型相关的荷载,根据从模型上获得的信息如应变位移等,通过一定的相似关系推出原型建筑物在应力、变形强度等成果。 (2)进行水工结构模型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水工建筑物因其受力特征、几何形状、边界条件等均较复杂,特别是修建在复杂地基上建筑物更为如此,尽管计算机技术和空间有限元等正迅速发展,但目前还不能用理论分析方法完美地解决建筑物的稳定和应力问题,因此模型试验作为一种研究手段则具有重要的意义,可归纳成如几个方面: 1.通过对水工建筑物的模型试验研究可以验证理论设计,国内外大型和重要的水工建筑物的设计,都同时要求进行计算分析和试验分析,以期达到互相验证的目的。 2.通过对原型结构的模拟试验,预测水工建筑物完建后的运行情况以及抵御事故的能力。 3.由于物理模型是对实际结构性态的模拟,在模型上还有可能出现原先未知而又实际存在的某些现象,因此模型试验研究不仅仅是对数理分析方法的验证,而且是获得更丰富切合实际的资料的积极探索,所以进行水工结构模型试验目的也是更好地探索新理论、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一种手段。 (3)结构模型试验研究的主要内容: a.大型水工建筑物的整体应力及变形问题。 b.结构物之间的联合作用问题。 c.地下结构的应力与稳定问题。 d.大坝安全度及破坏机理问题。 e.水工结构的动力特性问题。 f.验证新理论、新方法、新材料、新工艺等。 (4)模型试验的分类方法 ①按建筑物的模拟范围和受力状态分类 a.整体结构模型试验:研究整体建筑物在空间力系作用下的强度或稳定问题。 b.平面结构模型试验:研究结构单位长度断面在平面力系作用下的强度和稳定问题,如重力坝坝段平面结构模型试验就是研究重力坝在水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和变形。 c.半整体结构模型试验: ②按作用荷载特性分类 a.静力结构模型试验:研究水工建筑物在静荷载(静水压力、自重、温度等)作用下

长三角城市经济发展的建议

长三角城市经济发展的建议 长江三角洲区域是我国沿海三大经济区之一,也被列入世界六大都市圈之一。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上海浦东开放开发以来,长江三角洲呈现出持续蓬勃发展的态势,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具活力和发展前景的经济区域之一。其经济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长三角也并非高枕无忧,作为全国现代化领先区、国际化前沿区、科学发展先行区,长三角显示出职能分工体系不明确,增长方式总体粗放,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凸显等突出问题,其产业转型、创新能力和协调程度也有待进一步提高。为了更好更快更和谐的发展,长三角地区需采取有效政策措施来保驾护航。 1、加大项目投资力度,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 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机场,港口,桥梁,通讯,水利及城市供排水供气,供电设施和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于科教文卫等部门所需的固定资产,它是一切企业,单位和居民生产经营工作和生活的共同的物质基础,是城市主体设施正常运行的保证,既是物质生产的重要条件也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条件。统一规划长三角城市群的重大基础设施,尤其对铁路、高速公路、通讯设施等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尽快形成以沿江公路、高速公路、长江水道为主体的综合交通运输网,加强各城市之间交通基础设施的通达性,实现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为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创造高效、便捷、安全的综合运输条件,加大区域内的密切联系,增强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支撑能力。在进行统一规划的基础上,考虑在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上进行联合投资,加快基础设施的一体化。 2、加快区域产业转型,实现区域经济国际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一体化早已成为主流,对于长三角而言,加快转型发展、推动产业转移,与国际联动接轨,已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共同主题。应着力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并举,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共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强规划间的联动实施,进一步放大政策效应全面打造与长三角地区发展相适应的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增强区域的合作活力努力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长三角区域合作新格局。

黄河三角洲基本情况

1 黄河三角洲基本情况 1.1地理位置 黄河三角洲泛指黄河在入海口多年来淤积延伸、摆动、改道和沉淀而形成的一个扇形地带,属陆相弱潮强烈堆积性河口。位于山东省北部渤海湾和莱州湾之间,东经118°10′至119°15′与北纬37°15′至38°10′之间,行政区划划分为东营、河口两区和广饶、利津、垦利三县,为研究方便,习惯上又根据年代不同以及具体地理状况分为近代三角洲和现代三角洲。近代三角洲是指以宁海为顶点,北起套尔河口,南至支脉沟口的扇形地带,成135°角,面积约为6000余km2,海岸线长约350km,大致于1855年黄河铜瓦厢决口改道夺大清河入海后而形成的;现代三角洲指以渔洼为顶点,北起挑河口,南至宋春荣沟的扇形地带,面积约2400km2,主要是由建国后为大力发展河口经济、保护河口工农业发展、防洪防凌等目的而人工改道控制而成。 1.2黄河三角洲的形成与演变 黄河自古历经多次改道,曾北抵天津,南至江淮,纵横25万km2,塑造了华北大平原。因此,从黄河出孟津峡谷,上至天津下至江淮统称为古代黄河三角洲。而近代黄河三角洲是指1855年黄河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复流渤海,从1855年至1934年,改道6次,行河79年,最少数年、最多22年改道一次,最终形成的以宁海为顶点、东起支脉沟、西至套尔河口、向海延伸至深约15~16m等深线附近的扇形堆积体。从宁海至入海口大约有100km。其中各行河河道和年限见表1-1。这一时段的改道基本上是由自然原因引起,很少受人类活动影响。 1855~1904年间,三角洲主要向东淤进,共大约推进了20km,平均0.4km/a;1904~1929年间,主要向北淤进,共淤进大约18km,平均0.72km/a;1929~1935年间,黄河改道主要向东南淤进,共淤进约4~5km,平均0.8~1km/a。一般规律为尾闾摆动扫过面积越大,淤进速度越慢;扫过面积越小,淤进速度越快。 随着黄河的继续向海淤进,三角洲顶点下移至渔洼,自1934年开始,尾闾河道以渔洼为顶点进行摆动,进行第二个亚三角洲的淤积。从1934年到1996年,62年间共改道3次,逐渐形成以渔洼为顶点、北至挑河口、南至宋春荣沟的现代黄河三角洲。具体改道情况见表1-1。其中在1934~1976年的42年中,在挑河口和黄河海港之间淤积最快,岸线向北推进20km,平均0.5km/a。在大汶流海堡至永丰河之间,由于在1934~1964年间是强烈淤进区,而在1964~1976年间又处于侵蚀状态,在1934~1976年间,岸线仅推进5km左右,平均淤进速率仅为0.12km/a。其他岸线变化不大。1976年5月,在罗家屋子进行人工截流成功,炸开西河口引河挡水坝,改由清水沟入海。该河道为现行流路,行河时间已达36a,岸线最大淤进40km(见图1-1,表1-1)。 1996年,黄河人工改道,在清8断面改向东流入海。由于本次改道位于清水沟流路上的清8断面,因此可视为顶点下移,由此视为黄河的第11次改道。1996年至1999年,沙嘴的形态随着黄河入海泥沙的多少有淤有蚀,河口口门走向不断向东偏北方向调整,这一阶段共向海中淤进了5.36km,造陆面积约为19.13km2,1999年至2003年入海沙嘴形态随着随着水沙变化发生淤进、蚀退交替变化。2004年开始进行口门疏浚试验工程,再加上汛期的调水调沙,洪水冲刷改变河道,使口门位置向南偏移。2004年汛后至2006年汛前,入海河道都是单一顺直入海,并向前延伸,沙嘴形态由宽沙嘴逐渐变为“楔形”。从2006年汛期开

河口地貌类型及成因

河口地貌类型及成因 河流注入海洋或湖泊时,水流流来向外扩散,动能显著减弱,并将所带的泥沙堆积下来,形成一片向海或向湖伸出的平地,外形常呈?状,所以称为三角洲。从河口区的动力特点来看,因河水受潮流的顶托,流速较小,最易形成心滩和江心洲,使河流发生分叉。在河口口门处,因水流扩散,流速减缓,泥沙常堆积成浅滩,横阻河口,故名拦门沙,为河口区航运的主要障碍。 河口三角洲的形成 是在河流堆积作用超过侵蚀作用的条件下,泥沙在河口大量堆积的结果。冲积物在河口堆积,开始先出现一系列水下浅滩、心滩或沙嘴,水流发生分叉,同时形成向海倾斜的水下三角洲。随着各叉道的消长与心滩的归并扩大,使水下三角洲的前缘不断向海推进,而其后缘因滩地淤高,并盖上洪水泛滥堆积物,便变为水上三角洲的组成部分。由于叉道的不断变迁,在三角洲上往往形成许多交错的滨河床沙堤及湖沼洼地。 三角洲的主要类型有扇形三角洲、鸟足形三角洲、尖形三角洲、岛屿型三角洲等。 1、扇形三角洲 在海水浅波浪作用较强能将伸出河口的沙嘴冲刷夷平的地区,常形成弧形扇状三角洲。我国黄河三角洲就是在弱潮、多沙条件下形成的扇形三角洲。它的特点是:河流入海泥沙多,三角洲上河道变迁频繁,有时分几股入海。泥沙在河口迅速淤积,形成大的河口沙嘴,沙嘴延伸至一定程度,因比降减小,水流不畅而改道,在新的河口又迅速形成新的沙嘴。而老河口断流后,又受波浪与海流作用,沙嘴逐渐被蚀后退,形成扇状轮廓。直至其上再有新河道流经时,这段岸线才又迅速向前推

进。因此,随着河口的不断变迁,三角洲海岸是交替向前推进的,并在海滨分布许多沙嘴,使三角洲岸线路略锯齿状。 2、鸟足形三角洲 在波浪作用较弱的河口区,河流分叉为几股同时入海,各叉流的泥沙堆积量均超过波浪的侵蚀量,泥沙沿各叉道堆积延伸,形成长条形大沙嘴伸入海中,使三角洲外形呈鸟足状。由于这种叉道比较稳定,两侧常发育天然堤,天然堤又起着约束水流的作用,使叉流能够继续向海伸长。天然堤一旦被洪水冲积,就会产生新的叉流。美国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就是一个典型的鸟足形三角洲。在注入湖泊的河口,也常见有鸟足形三角洲。如我国的鄱阳湖、滇池等湖泊沿岸发育有许多大小不一的鸟足形三角洲。 3、尖形三角洲 在波浪作用较强的河口地区,河流以单股入海,或只有小规模的交叉,在此情况下,只有主流出口处沉积量超过波浪的侵蚀量,使三角洲以主流为中心,呈尖形向外伸长,称为尖形三角洲。意大利的台伯河三角洲即属这一类型。 4、岛屿型三角洲 河流含沙量不多而有潮汐作用作用的河口区,泥沙堆积成许多向海洋延伸的垄状沙滩和沙坝,沙坝之间为冲蚀的潮汐水道。星罗棋布的沙洲和沙岛以及纵横交错的汊河构成三角洲的主体,故称岛屿型三角洲。恒河三角洲既是典型的岛屿型三角洲。 此外还有介于两种类型之间的过度型三角洲。如我国长江三角洲就属于这种类型,从大的轮廓看。似一尖头三角洲,但在河口区有许多沙岛和浅滩,河道分汊,又象岛屿型三角洲 喇叭形河口—---三角湾

水工模型试验测量技术综述

水工模型试验测量技术综述 摘要:水工模型试验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理论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依据的重要手段。基础数据的准确度与精确度直接关系到试验成果的质量,因此试验中的测量技术非常关键。流速、流量、水位、压力、地形、泥沙含量等是模型试验中测量的主要数据,本文主要介绍了模型试验中这些数据的测量技术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字:水工模型试验测量方法发展现状问题分析 引言 水工模型试验是根据相似原理,按照一定的相似比将需要研究的对象,如河流、水工建筑物等按一定比例缩小后,在缩小的模型中复演与原型相似的水流,进行水工建筑物各种水力学问题研究的实验技术,旨在定性或定量的揭示其运动规律或水力学特性,为理论研究和工程设计等提供依据。 自1870年弗劳德(Froude)首先按水流相似准则进行了船舶模型试验以来,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水工模型试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有了提高,在理论设计、模型制作、试验测量、数据处理等方面都有了创新突破和发展。 模型试验中的数据测量对试验结果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据的精确度和准确度直接关系到科研成果的质量。在水工模型试验中主要需要控制和测量的参数有流速、流量、水位、压力、地形、泥沙等,测量仪器的精度、范围、性能等决定着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因而优良的测量技术是模型试验的前提和保障。近年来随着激光技术、超声波技术、计算机技术及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发展,模型试验测量技术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尚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主要论述模型试验测量技术的发展及现在存在的一些问题。1.发展现状 1.1流速测量技术 流体的流速是流场最基本的物理量之一,对流体流动特性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流场的获得,而大多数描述流场的物理量都直接或间接与流速有关,如环量、涡量、流函数、流速势函数等等。在模型试验中流速的测量非常重要,随着技术的创新突破,流速的测量技术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从单点流速测量发展到多点测量,从单向到多向、从稳态向瞬态发展,从毕托管、旋浆流速仪、热线/热膜流速仪、电磁流速仪、超声波多普勒流速仪(ADV)、激

长三角区域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f16997706.html, 长三角区域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作者:盛捷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16期 摘要: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增长最有活力、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也是拉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一极。多年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造成了长三角区域内生态环境被破坏,土地资源紧张,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问题凸显。相信充分发挥政府作用,积极推进制度建设,加强区域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确立共建共治的体制机制,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将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长三角;区域经济;趋势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6-0131-02 加强地区内部整合,形成紧密合作、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对于长三角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长三角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一些缺陷,正视这类问题,找到解决它们的切入点,有利于扬长避短,达到更好发展的目标。 一、长三角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地方本位主义和不合理的政绩考核制度。经济体制转轨以来,对地方干部的政绩考核,经历了由“政治挂帅”转为“经济增长”的过程,经济指标的高下成了政府、官员优劣评价的直接依据,由此导致不少地方政府只顾辖区利益,对经济运行加以不适当的行政干预。其主要表现大致如下:一是设置区域贸易壁垒,阻滞其他区域的同类产品进入本地市场或提高其进入成本,并限制本地企业的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外移,造成区域市场的行政分割。二是地方政府在发生跨区域经济纠纷时往往偏袒本地的企业。三是为招商引资而恶性竞争,突出表现为对土地进行甩卖式“杀价竞争”,“以土地换GDP、以优惠换外资”,不少地区在用足国家允许的政策之外,还不断创新各种优惠政策,大打“政策倾销”战。 2.基础设施重复低效建设。机场、港口、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但是,在长三角都市圈内,不少城市往往只着眼于本行政区域,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相当严重。区域内高等级基础设施尚未形成网络,港口结构性矛盾突出,港口之间竞争激烈;航空运输市场空间布置不平衡,缺乏高质量的国际空港和机场群;各级物流中心城市功能定位不明确,大多自成体系,部门分割、行业垄断、地方封锁。例如,嘉湖高速公路全长102公里,宽阔的6车道横贯湖州、嘉兴两市,是浙北地区连接上海的主要高速通道,然而,由于交通发展布局等方面的客观原因,申嘉湖高速在沪浙交界的上海市枫泾镇停止延伸,“断头”处距离上海高速公路网仅有10公里左右的路程。 3.城市产业结构趋同。许多地方政府在规划产业发展时不顾自身客观条件,争相发展高科技产业。产业同构是长三角一直走不出的误区,无论是过去的16城市中12个城市上电信、11

黄河三角洲的发展优劣势及对策

黄河三角洲优劣势及战略发展对策 姓名:马冯学号201101460107 [摘要] 在中国的三个近海三角洲中,黄河三角洲的开发程度、发达程度都无法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相提并论,究其原因,产业结构、生态环境、交通等多种瓶颈制约是很重要的因素,所以要加快实施黄河三角洲开发战略就必须从多角度入手,创新发展思路,突破瓶颈制约。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劣势; 优势; 对策 在我国三大三角洲中,黄河三角洲被誉为我国“最具有开发潜力的三角洲”。从全国的高度来看,黄三角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沿海开发已经实现全覆盖。我国沿海目前有滨海新区、辽宁沿海“五点一线”经济区、长三角、江苏沿海经济区、珠三角、海峡西岸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加上黄三角经济区,沿海开发从南至北已经连成一线。我国东北部沿海将成为高速发展的经济区,中国经济将有新的跨越式发展。 但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质量差,交通系统混乱,城市辐射带动力不够的原因,黄河三角洲的开发程度、发达程度都无法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相提并论。而且由于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辽宁加快实施“五点一线”沿海开发,胶州半岛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使“黄三角”面临着重大竞争力,“黄三角”必须依托自身的优

势,改变产业结构,突破限制瓶颈,才能实现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战略目标。 黄河三角洲发展的优势 (1) 区位优越。黄河三角洲济区北邻京津冀, 与天津滨海新区和辽东半岛隔海相望, 东连胶东半岛, 南靠济南都市圈,有利于加强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以及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山东半岛城市群等发达地区的循环经济联系, 如吸引其资金、循环经济技术、循环经济人才和资源发展循环经济; 接近绿色消费市场, 发展循环经济的市场条件优越。 (2) 土地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丰富。目前,黄河三角洲(东营)土地面积为8053平方公里,人均占有土地6.7亩,是全省人均占有土地资源最多的地区,人均占有土地面积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6倍。2006年东营市人均耕地面积1.61亩,明显高于全省人均1.11亩的平均水平黄河三角洲(东营)集中了胜利油田80%的石油地质储量和85%的产量,现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6.2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382.4亿立方米;卤水、盐矿资源丰富,已探明卤水储量74亿方,盐矿储量5900亿吨。东营市海岸线长412.7公里,滩涂面积180多万亩,负15米以上浅海面积4800平方公里,鱼、虾、贝类等资源丰富,发展滩涂海水养殖、浅海养殖的潜力巨大。 (3)经济基础好 近二十多年来,黄河三角洲借助优越的条件、抢抓机遇,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循环经济初具规模。在产业发展的初期

长三角区域经济分析

长三角区域经济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世界所承认的全球第六大都市圈。 长三角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简称,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泰州、扬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等共计16个城市。长三角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和经济地区,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该区域内,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总体以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是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最具活力与竞争力的经济区域之一。根据中科院发布的《2003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综合排名评价显示,位于长三角的上海、浙江、江苏分别名列一、五、六位;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长三角占了一半;世界500强企业有400多家在此落户。 长三角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迅速崛起,以全国1/50的土地、1/10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5的国内生产总值,近1/4的财政收入和进出口额,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优越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文化底蕴是造就长三角辉煌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长三角是长江入海的地方,由于河水所含的泥沙不断淤积而形成的低平的大致成三角形的陆地。万里长江由西向东奔向大海,江水滔滔直下,所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不断淤积,沧海桑田,历经千万年,终于形成坦荡、宽阔的三角形的陆地。长江三角洲由位于我国东部,面积占全国1%、人口占全国5.8%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入海口的周边地区,其家族成员:上海、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杭州、宁波、泰州、绍兴、嘉兴、湖州、舟山。 同时,在过去47年和25年期间,长江三角洲年均气温、年均最高和最低气温都显著增加,增温率都是冬季和春季较高,夏季最低。大城市站增温率明显高于小城镇和中等城市站,城市化效应对大城市气温基本上都是增温作用,其中对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率及贡献率最大,对平均最高气温都最小。长江三角洲气温变化趋势和增温率、城市化效应的增温率及增温贡献率与其他地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我们知道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该区域的历史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是文化的产床。长三角区域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长江三角洲形成初期,人类就在这里从事渔猎和农耕。经公元4~6

沥口水利枢纽工程水工模型试验研究

沥口水利枢纽工程水工模型试验研究 张广传 王丽雯 赖冠文 练伟航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广州 510610) 摘 要:通过对沥口水利枢纽工程水闸模型的试验研究,研究水闸的过流能力、枢纽上下游水流流态及流速分布、水闸消能工的消能效果、电站进出口的流速分布及水头损失以及电站发电对水闸运行的影响,提出合理安全的管理运行方式,为设计及审批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关键词:过流能力 流态及流速分布 消能 水头损失 1 概述 沥口水利枢纽由泄洪水闸、电站、船闸等水工建筑物组成。是一座以水力发电为主要任务,改善航运、灌溉、顾及东江中下游供水水量和水质等要求的三等中型水电枢纽工程。坝址位于广东省河源市境内的东江干流上,是木京及新丰江水库下游的第二个梯级电站,距河源市区约43km , 枢纽控制的集雨面积为17124km 2,正常蓄水位为26.5m ,相应的库容为2740×104m 3,设计洪水流 量为8938m 3/s ,相应的水位为29.72m ,校核流量为11000m 3/s ,相应的水位为30.73m 。 2 试验研究的内容及要求 ①研究水闸的过流能力; ②研究水闸泄洪工况时,枢纽水工建筑物上、下游水流流态及流速分布; ③研究水闸消能工的消能效果; ④研究电站发电工况时,进、出口的流态、流速分布及水头损失; ⑤研究最大通航流量工况,电站发电、水闸弃水工况对船闸运行的影响; ⑥提出合理、安全的管理运行方式。 3 断面模型设计与制作 3.1 模型范围 沥口水利枢纽坝址所处的河段较为顺直,模型模拟的范围根据试验任务的要求,上游截取 1.5km ,下游截取1.5km ,总长约3.0km ,尽量使得水流过闸流态满足水流相似的要求。 3.2 模型的设计 根据试验研究的内容要求,以及模型试验要求满足相似性理论,本模型按重力相似准则设计为正态模型,按弗汝德(Froude )数相似条件,考虑到试验场地及供水流量的限制条件选定模型的几何比尺100==h l λλ,由此得满足流态相似要求的各项比尺为: 101==h V λλ 10000025==h Q λλ 1544.261==l n λλ 1000≥ekp R cm h m 5.1≥ 式中: λh —垂直比尺;λl —平面比尺;λv —流速比尺;λQ —流量比尺;R ekp —紊流;h m —水深。 3.3 模型的制作 模型边墙采用灰砖浆砌,内侧用水泥批荡光面防渗,采用水冲密实河沙塑造地形,水泥抹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