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岩溶水

岩溶水

一 岩溶地貌的特征

一岩溶地貌的特征 岩溶地貌发育完美、典型、具代表性,并有许多特色。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碳酸盐岩的制约作用 碳酸盐岩是岩溶地貌赖以发育的物质基础。碳酸盐岩的岩石性质及结构构造(组合特征) 是影响岩溶地貌发育的最重要因素。 从岩石类型看,广西的岩溶地貌基本上都属于碳酸盐岩地貌。主要是由上古生代中泥盆纪至下二叠纪及中生代三叠纪各种沉积类型的碳酸盐岩地层发育而成。仅在局部(如桂东北资江流域、桂西百色盆地、桂东南桂平麻洞白石山、博白沙河的花石山、藤县、容县都峤山和北部湾海域) 分别可见到少量的由中生代白垩纪—新生代早第三纪钙质及含碳酸盐岩成分 的红色碎屑地层形成的红层岩溶地貌—丹霞地形和新生代第四纪期间由珊瑚礁形成的生物礁 岩溶地貌。 碳酸盐岩岩性的差异,导致岩溶发育强弱不一,岩溶地貌类型各异。纯碳酸盐岩(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及灰质白云岩) 一般发育为全岩溶地貌(峰丛洼地及峰林平原);不纯的碳酸盐岩或间互夹层型碳酸盐岩发育为半岩溶地貌(丘岭谷地、丛丘谷地、缓丘台地及缓丘平原等)。纯度高的碳酸盐岩岩溶化程度高,岩溶发育强烈,岩溶地貌特征显著。 碳酸盐岩的结构构造(组合特征) 不同,岩溶地貌类型不一样。全广西4个碳酸盐岩岩溶 层组组合类型分别发育形成为全岩溶地貌及半岩溶地貌两个不同的地貌类型。即:全碳酸盐岩组合(纯碳酸盐岩组)形成的是全岩溶地貌;间层组合(碳酸盐岩夹非碳酸盐岩组)、互层组合(碳酸盐岩与非碳酸盐岩互层岩组)及夹层组合(非碳酸盐岩夹碳酸盐岩组)形成的是半岩溶地貌。 与气候的密切关系 气候是塑造岩溶地貌的主要外营力。气候对岩溶地貌发育、形成的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降水量,特别是有效降水量,是造就岩溶气候形态的最主要因素。典型岩溶峰林地貌区(如广西)现代年平均降水量最少也在1200毫米左右。二是温度,直接的与间接的对岩溶 地貌发育起控制作用,温度的增加使溶蚀的化学反应速度大大提高。在潮湿热带亚热带气候作用下,地貌多以负向形态(封闭洼地和岩溶谷地平原)为主,广西及其邻近也区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三是在潮湿热带亚热带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含量较之大气往往要高出数十倍的) 二氧化碳,使之具有强烈的溶蚀能力,而这种溶蚀速度的最大值往往又是出现在土壤和石灰岩的接触带附近,因此,覆盖及半覆盖型岩溶地貌,尤其是岩溶峰林平原区普遍都存在着双层剥蚀—表层地表水的溶蚀侵蚀及土层与岩石界面的土下溶蚀,从而大大地加速了岩溶地貌发育与演化的过程。四是土壤本身的一些属性,如酸碱度、碳酸钙含量等皆和气候有关,它们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溶蚀作用的强度。 广西地处低纬度地区,气候炎热多雨,湿润系数大于1。自晚白垩纪以来,广西总体上 一直属于湿润热带亚热带,有利于岩溶地貌发育。在晚白垩纪一早第三纪时,内陆湖盆发育,基本上处于亚热带南部,植被以针、阔叶混交林及常绿落叶阔叶混合林为主,林下喜湿热、喜水蕨类繁盛,湖盆及岩溶空间普遍沉积或堆积湿热环境成因的并富含淡水轮藻、介形虫等化石的红层和红色岩溶岩系(如溶积钙质泥岩、溶积钙屑灰岩及溶积钙砾岩等)。此时期为广西岩溶峰林地貌形成的初始时期。晚第三纪(喜山期构造运动)以后,气候变化比较复杂,干与湿、冷与热交替变化频繁,在晚第三纪及第四纪中更新世出现了2个湿热化气候的高峰期,

平原区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综述

---《水资源研究》第25卷第2期(总第91期)2004年6月------------------- 平原区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综述 刘予伟金栋梁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湖北武汉 430010) 摘要:全面阐述了平原区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包括水文地质参数的获得和选取以及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来评价其合理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平原区;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综述 平原区包括一般沿江、沿湖、沿海平原和山间盆地平原两类。就长江流域而言,前者有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长江中下游沿江平原和江苏、浙江沿海平原。后者有成都盆地、汉中盆地和南阳盆地。地下水评价对象是与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有直接联系的浅层地下水,一般仅评价矿化度小于2 g/L的多年平均淡水资源,以现状条件为评价基础,以水均衡法为主评价出各项补给量和排泄量。 1 含水层参数的确定 含水层参数是定量描述含水层物理特性的指标或系数,是评价含水层的主要依据。在计算各项补给量和排泄量时都要根据准确的参数来计算。主要参数有:潜水变幅带给水度 (μ) ,降水入渗补给系数 (α) ,潜水蒸发系数 (c) ,渠系渗漏补给系数 (m) ,灌溉入渗补给系数 (β) 和水稻田渗漏率 (φ) 等。 现将上述几种含水层参数的确定分述如下。 1.1 潜水变幅带给水度 (μ) 给水度 (μ) 是指饱和岩土在重力作用下,自由排出重力水的体积与该饱和岩土相应体积的比值,它是一个无因次大于零而小于1的数值。可通过简易测筒或地中渗透仪试验、利用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分析、剖面含水率测量和抽水试验等方法求得。 1.1.1 简易测筒和地中渗透仪法 用一个金属圆筒,将被测给水度的原状土(即保持天然结构的土层)装入筒内,使土层充水达到饱和状态,然后在上部加盖,但不密封,防止水分蒸发,筒的下部留有排水孔,在重力作用下,筒中的水会自由地从排水孔中流出,测量排出水的体积。排水体积和筒内土体积之比即为给水度。此种测筒,制作和操作都甚简便,曾在第一次全国水资源评价中广为使用。 另一种类似于测筒的是地中渗透仪,图1(略)是地中渗透仪的示意图。利用潜水位控制,可将左边测筒内土体积饱和到任意位置,然后将连通管控制进水,测量由连通管自由流出水的体积,使之与其土体体积相比,即得给水度。 地中渗透仪虽造价较高,但由于它可进行多项参数的观测试验,故我国的黄淮海平原区有多处此种实验装置。

深基坑岩溶裂隙水降水方法研究

深基坑岩溶裂隙水降水方法研究 摘要:随着城镇化的加剧,以及人口增多、土地资源减少的影响,高层建筑在城镇建设中占据着主体。随之而来的深基坑处理问题也凸显出来,含量水大的土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物的基础防水基础。本文在分析深基坑和岩溶裂隙水特性的基础上介绍了几种岩溶裂隙水降水的方法,以求促进高层建筑施工中基坑降水技术的完善和工程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深基坑岩溶裂隙水降水 1 深基坑的特性分析及进行降水处理的必要性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其基础工程施工部分一般是比较复杂的,受到周围环境的限制比较大,而且大多数位于市政管线、通讯电缆的密集之地,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基坑工程的顺利进行。尤其有些城市的建筑基础是软土地基,这种地理条件导致了建筑基础的不稳定性,更容易发生塌陷的现象。 在高层建筑中,有时会发生因流砂、坑底失稳、管涌、坑壁坍塌等引起的工程事故,从而造成周围地下管线和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因此,在建筑施工基坑施工阶段要降低地下水的水位,以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建筑物的安全。 基坑工程的设计及施工环节都具备一定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在开挖环节中主要表现在较高的造价和较长的施工周期,这两个因素不仅会导致基坑工程的施工成本提高,甚至会延误整个建筑工程的工期顺利完成。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不利因素的影响,我们在设计和施工环节都会慎之又慎。为了保证建筑地基的牢固性,确保基坑底板的稳定,防止周边土体的松动,避免出现开挖面的土体隆起、基坑底部涌水的现象,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提升基坑土层地耐力。此外,基坑开挖必须先降水,在施工中要针对开建建筑当地的地质特征优选基坑降水方案,并且严密观测地表沉降,对地下水进行控制。地下水下降会造成水下土层的压缩固结,并伴随附加的地面沉降。实践证明沉降量随距降水点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并在距离降水点一定距离内为明显影响地带。 2 岩溶裂隙水的特征分析 岩溶裂隙水是存在于裂隙占主导的岩石中的地下水。岩石裂隙空间是裂隙水储存和运动的场所,所以裂隙的类型、性质和发育程度等直接影响裂隙水的埋藏、

水资源与水利现状

水资源与水利现状 摘要: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较低,加上区域水土资源分布的严重不均衡,水问题更严重。为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减少洪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兴修高水平水利设施及加强人们对水资源及水利的认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兴修水利不仅可以除去水害,还可用于发电,水能发电绿色环保在中国以至世界未来的发展中将占据重要地位,造福人类。 关键词:水资源,水资源困局,水利建设,水力发电。 正文: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跨越了从寒温带到热带等9个气候带,从东南到东北,呈现出由湿润、半湿润到干旱、半干旱乃至极端干旱的变化趋势,各地水文循环情势有明显差异,表现出有很强的地域性。因此,中国降水具有年内、年际变化大,区域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区域年降水量因水汽条件,气团运行等多种因素影响,呈随机性变化,使得丰、枯水期年水资源量相差悬殊,丰、枯年交替出现,或连涝、连旱持续出现都是有可能的。汛水期水量集中,不便利用;枯水期水量锐减,又满足不了需水要求。 我国的“水”存在两大主要问题:一是水资源短缺,二是水污染严重。有资料显示,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人均

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10位,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为900立方米,并且分布极不均衡。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3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据分析估计,全国按目前的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年缺水量为300亿~400亿m3。同时,水质污染又大大加重了缺水问题。且由于缺少统筹规划,缺水问题导致了水资源的过度开采,而水资源开采过度又会带来河川断流,湖泊干涸等环境问题。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第五个“第十个五年计划”中把水资源、粮食和油气资源的安全列为我国三大安全问题,从分体现了水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的重要地位。所以,缺水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建设水利工程设施,提高人民节水环保的意识迫在眉睫。 水利工程建设 水利工程是指对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控制和调配,以达到除害兴利的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为达到防洪发电、灌溉、供水等目的,需要修建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物,来控制和支配水流,这样的建筑物统称为水工建筑物。而水利枢纽就是集中建造的几种水工建筑物配合使用形成的一个有机的综合体。 多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经验证明,解决水资源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配不均匀,以及来水和用水不相适应的矛盾,兴建水利

我国水资源现状分析

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水资源问题是当今全世界最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我国幅员辽阔、水资源十分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并且属多水患国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速增长和水资源开发活动的大力开展,水资源保护压力越来越大,同时,不断出现新的生态环境等各种不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最缺乏的国家之一,年水资源总量为2.8万多亿吨, 居世界第六位,人均水量不足2400m3,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世界排名第110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同时,我国水域普遍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降低了水资源利用的功能。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每年缺水60多亿m3。同时,浪费又很严重,我国工业产品用水量一般比发达国家高出5-10倍,发达国家水的重复利用率一般都在70%以上,而我国只为20%-30%;此外,还面临着严重的污染,近50%的重点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的标准。水资源短缺,迫使一些城市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和城市地面沉降。城市缺水问题,特别是北方城市缺水问题的严重性,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长期以来受“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价值观念影响,水资源被长期无偿利用,导致人们的节水意识低下,造成了巨大的水资源浪费和水资源非持续开发利用。水资源日益短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共同的使命。 由于人们节水意识淡薄、浪费现象严重、农业灌溉与工业用水效率低、环境污染、地下水超采等原因,我国水资源短缺形势极为严峻。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应提高水的使用效率,加强人们的节水意识,建设节水型社会,以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这是我国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我国节水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足。我国人民群众对节水的认识普遍不高,节水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 2、投入不足。节水工作面广、量大,情况复杂多样,需要大量投入和一定的先进技术,这就需要大量的投入。随着节水量的加大、用水重复利用率的提高,

岩溶水

浅析岩溶水的发育及南北差异 摘要:岩溶区的奇峰异洞与大泉是宝贵的旅游资源,其形成与差异性溶蚀存在很大关系。地下水水量丰富的含水系統是理想的供水水源,其对可溶性介质的改造是地下岩溶及岩溶水发育的主要原因。由于我国地理、气候及介质性质差异的影响,我国岩溶及岩溶水存在较大的南北差异。最近里面我国岩溶及的不节制的开发和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导致岩溶水出现了污染现象。 关键字:差异行溶蚀地下水含水系統南北差异污染 引言:水对可溶岩石进行化学溶解,并伴随这冲蚀作用及重力崩塌,在地下形成大小不等的空洞,在地表形成各种独特的地貌以及特殊的水文现象。不同演化阶段的岩溶水具有不同的特征,初期的岩溶水系统往往与裂隙水系统相差不大。后期的岩溶水系统,管道系统发育,大范围内的水汇成一个完整的地下河系,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地表水的特征:空间分布不均匀,时间上变化强烈,流动迅速,排泄集中。水量丰富的岩溶含水系統,水量大且分布极不均匀的岩溶水是采矿的巨大威胁。易于发生渗漏的岩溶化岩层,则给修建水利工程带来复杂的问题。我国可溶岩分布约为占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一,岩溶及岩溶水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岩溶水的污染近年来越来越严重,对岩溶水的防污措施的实施,刻不容缓。 一、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和影响因素 水对可溶岩石进行化学溶解,并伴随以冲蚀作用及重力崩塌,在地下形成大小不等的空洞,在地表形成各种独特的地貌和特殊的水文现象,称为岩溶。赋存并运移与岩溶化岩层的水称为岩溶水,也称喀斯特水。岩溶化过程实际上是水对可溶岩层的改造过程,其发育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岩层具有可溶性、地下水具有侵蚀能力及水是流动的。 可溶性岩石的主要组成成份是钙、镁碳酸盐,其溶解能力很弱。但是当CO2溶于水中形成碳酸或者水中很有其他酸时,对碳酸盐才有明显的溶解能力。可溶岩的成分与结构式控制岩溶发育的内因,水的流动是保证岩溶发育的充要条件。 二、岩溶水系统的演变 具有化学侵蚀性的书进入可溶岩层中,对原有的狭小通道进行扩展。原始的地下水通道包括各种规模的构造裂隙和原生孔隙,地下水主要流动循环与各种规模的裂隙之中,流动与裂隙中的地下水不断对裂隙壁面进行溶蚀,所溶蚀下来的岩石成分通过水流循环不断被带走,水流通道被加宽。 由于裂隙通道规模上的差异引起水流的分配的不均匀性,导致裂隙溶蚀扩展上的差别为差异性溶蚀。岩溶发育分为三个阶段:起动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及停滞衰亡阶段。 起动阶段:地下水对介质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水流通道比较狭窄,地下水几乎没有机械搬运能力,岩溶发育比较慢。随着水流越来越集中的正反馈机制的加强,岩溶的演化加快。当主体通道的宽度达到5——50mm时,紊流开始出现,地下水开始具有机械搬运能力,岩溶演化便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快速发展阶段:地下水流对介质的改造由化学溶蚀变为机械侵蚀与化学溶蚀共存,机械侵蚀变得愈益重要。地下开始出现各种规模的洞穴,地表形成溶斗及落水洞,并以他们为中心形成各种规模的洼地,差异集降水。随着介质倒水能力迅速的提高,地下水位总体下降,新的地下水面以上洞穴干涸,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动力。通道争夺水流的竞争变得更加剧烈,不同地下河系发生袭夺,地下河系不断归并,流域不断扩大。 停滞衰亡阶段:随着地下水位的总体下降和水力坡度的逐渐降低,地下水的溶蚀能力逐渐降低甚至消失,岩溶发育呈停滞状态。 三、岩溶水的特征 岩溶水系统是一个能够通过水与介质相互作用不断自我演化的动力系统。岩溶水的特征:1. 水量丰富但分布不均一;

中国的水资源与水利发展

中国水资源与水利发展 信息工程学院 10级通信工程陈志文 18 众所周知我国现水利资源的基本情况:总量约28100亿立米,其中河川径流量占96%,而河川径流中洪水占绝大多数且天然水资源条件很差,开发利用难度大,主要可以概括为:①洪水集中程度高、年内年际变化大,可用水量少,水旱灾害频繁,江河防洪困难,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空间狭小。②我国为世界贫水国,水资源人均(2200立米)、亩均(1900立米)占有水平仅相当世界平均占有水平的1/4和3/4;③水资源的区域分布与土地资源及经济发展的格局很不匹配,开发利用难度大,经济社会的发展严重受制于水。黄淮海辽河四流域人口占全国45%,耕地占全国43%,而水资源仅占全国9.8%。④广大中西部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小,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严重,导致水土流失区土壤退化和江河防洪困难,人类生存与发展环境恶劣。⑤全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接近世界平均的三倍。其中北方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到极限程度并进入严重枯竭阶段。 水利发展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由于我国特定的自然和经济社会条件,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空间受水的制约强烈,水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依存程度高,人水关系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加剧变化剧烈。凡此种种,导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建设的压力大,要求高,而治水难度大,而水利自身发展程度低,国家进行水利建设的能力也较低。长期以来,水利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水利基础设施薄弱,表现为防洪能力低、洪涝灾害严重,干旱缺水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和水环境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治理缓慢的三大水问题,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水利已成为制约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瓶颈”。 21世纪初期,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重要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进一步完善,第三部战略部署将全面实施。“十五”计划是我国跨入21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面向新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态势将面临着一系列转折,这些转变无疑地将极大程度地影响到水利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从而导致水利发展驱动力和水利发展能力的变化,并对传统的水利发展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我国人口增长对水资源的压力。这不仅表现在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降低,而且表现在总需水量仍将持续增长,即使按现状人均用水450立方米的水平计,人口高峰时需水也将达到7200亿立方米左右,供水增加的要求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人口增长将进一步提高对资源的消耗量和对自然及生态环境的压力。导致我国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更加狭窄。 2,经济快速发展与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国内外经验表明,高速的经济发展将伴随着对水需求的急剧增长,且废污水的排放量也将急剧增长,将对业已十分严峻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和水污染状况产生更大的压力。预计未来我国工业用水量将占全国总用水量的25%左右,达到1700立方米左右,比现在增加600亿左右,同时产生大量的废污水。因此,我国将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废污水处理与利用、水资源保护的三大压力。 国家对水利建设的支持能力增强,也为水利大发展带来机遇,同时对水利的要求也更高了,不仅要求水利发展保障经济建设的要求,而且对水利现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从传统水利逐步向现代水利转变。 治水原则和要处理好的关系:

水资源评价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河北工程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肥乡县水资源评价 年月日

选题的目的意义: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它不仅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而且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增加供水能力以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1世纪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水危机,如何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保护,是水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中最紧迫的任务。 1、水资源评价是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 肥乡县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仅用水量大幅度提高,水的供需矛盾在未来将呈现出来。因此要合理利用水资源,首先必须对魏县水资源的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包括水源、水资源量、开采利用量等。 2、水资源评价是科学规划水资源的基础 通过对肥乡县的水资源评价为魏县的水资源规划和水源地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制定具体的水资源开采方案。 3、水资源评价是保护和管理水资源的依据 水是人类不可缺少而又有限的自然资源,因此必须保护好、管理好,才能兴利去害,实现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保护、管理、供需平衡、合理配置、可持续利用,水环境保护和管理等的根本依据,这些则是水资源评价的成果。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水资源评价方法较多,常见的有:水均衡法、地表径流法、地F水平均布井法、地下径流模数法等以及目前发展起来的基于GIS的水资源评价和管理方法。 水均衡法主要用于平原区有多年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的潜水资源评价;地表径流法主要用于平原区地表水的评价;地下水平均布井法主要用于平原区的潜水和承爪水资源评价;地下径流模数法主要用于丘陵山区基岩裂隙水和山区岩溶水资源评价。地理信息系统〔GIS )技术的发展为水资源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T具fs,sl,对水资源评价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EL-Kadi (1994 )基于GI5模型,在Oahu 和Hawaii岛建立了二维数值模拟模型,Tang-Changyuan (1996)建立了基于Arcview GIS的地下水流模型,使计算过程实现了可视化编辑。杨卫华〔20D5)以邯郸市为例,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开发出城市水资源管理系统,该系统利用集成技术将多个应用软件的功能模块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进行了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量化模拟、优化计算和科学管理。邓清海(204)结合GIS的功能和水资源管理的实际,通过河南淮阳市的应用实例,并把泰森多边形法、水均衡法和水质综合评价模型融入到GIS中进行水资源管理yob,刘明柱(202)通过对地下水资源系统特点的分析,应用GIS建立了地下水资源评价系统。申广荣(2005)通过赵巷镇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实例,,阐明了基于GIS的区域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过程,分析了两者结合应用的可行性

岩溶地区地下水资源勘察现状分析

岩溶地区地下水资源勘察现状分析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造成了水资源的缺口越来越大。本文根据目前的情况阐述了岩溶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状况,介绍了岩溶地下水勘测开发历史,分析了当前岩溶水勘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近期各地区岩溶水的勘察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 关键词:岩溶地下水;资源勘察;现状;配置;地下水开发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increase of population, caused the water gap is more and more big.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karst groundwater resources described the distribution situa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karst groundwater survey, analyzes the survey for the karst water is the main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recent regions of the karst water survey for the key ideas and working. keywords: karst groundwater; resource survey; the present situation; configuration; groundwater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v211.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岩溶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开发勘察现状 地下水资源勘察是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而进行的地质勘察,其成果可作为水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

《水资源分析与评价》课程设计(DOC)

《水资源分析与评价》课程设计 焦作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与岩溶水资源评价 设计人 班级:10-01 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学号: 指导教师:赵彦琦 河南理工大学资环环境学院 二O一三年六月

目录 第一章前言 (2) 第一节焦作市概况 (2) 第二节课程设计目的 (4) 第二章自然地理及地质概况 (5) 第一节气象水文 (5) 第二节地形地貌 (5) 第三节地质构造 (6) 第三章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8) 第一节含水性类型及特征 (8) 第二节含水层分布规律及特征 (8) 第三节岩溶水的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 (9) 第四节岩溶水的动态特征 (10) 第五节岩溶水水化学特征 (10) 第四章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问题 (12) 第一节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12) 第二节地下水开发利用中的问题 (12) 第五章岩溶水资源评价 (14) 第一节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概述 (14) 第二节岩溶水资源评价 (15) 第三节岩溶水资源保护规划与保护措施 (17) 第六章结论及建议 (19)

第一章前言 第一节焦作市概况 一、基本情况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现辖2市4县4区和1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面积4071.1平方公里,总人口355.13万,其中非农业人口104.57万,农业人口250.56万。 二、焦作市交通位置 焦作市交通位置图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总面积4071.1平方千米,北依太行山与山西省接壤, 南临黄河与郑州、洛阳相望。焦作有着优越的区位优势,地处我国南北交汇点,东西结 合部,具有承东启西、沟南通北的枢纽地位。 焦作有着便利的交通优势,地处黄河南北之通道,扼晋豫两省之要冲,自古就是豫 西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境内有焦枝、焦太、焦新、月侯四条铁路线,境内已建成 焦郑、焦晋两条高速,正在建设焦温、新焦济、济洛三条高速。

水利计算及水资源规划的要求

一、绪论 1.熟练掌握基本概念:水资源、径流调节、水利计算、水资源系统规划 2.理解河川水资源的基本特点 3.熟练掌握径流调节的分类及意义 4.了解水资源利用的近代发展 5.熟练掌握水利计算及水资源系统规划的任务、内容、作用、原理及计算方法。 二、径流调节基本资料及水库特征 1.熟练掌握基本概念:灌溉制度、日负荷图、年负荷图、出力、设计保证率、水库特性曲线、水库的特征水位及特征库容。 2.掌握如何确定水库的用水量? 3.掌握如何确定水库的设计标准及设计保证率? 4.掌握如何确定水库的坝顶高程? 5.掌握水库的水量损失有哪些?如何计算水库的水量损失? 6.掌握如何如计算水库的淤积量? 7.了解水库的环境影响。 三、径流的调节计算 1. 熟练掌握基本概念:无调节、日调节、周调节、年调节、多年调节、补偿调节、反调节、库群调节、调节流量、有效库容(调节库容)、完全年调节、不完全年调节、径流调节系数、库容系数。 2. 掌握径流调节的分类: 3.径流调节计算的原理、计算方法、计算任务及计算步骤。 4.熟练掌握差积曲线的绘制、特点及应用。 5.熟练掌握年调节水库兴利调节计算的基本方法。 6. 掌握多年调节水库兴利调节计算的基本方法。 7. 熟练掌握水库逐月末水库蓄泄量的计算方法、步骤及意义。 四、水电站水能计算 1.熟练掌握基本概念:保证出力、装机容量、多年平均发电量、等出力调节、等流量调节、装机年利用小时数、抽水蓄能电站。 2. 熟练掌握水能计算的基本原理、基本计算方法及计算步骤 3.理解水电站的分类。 4.了解水、火电站的工作特性 5.熟练掌握各种电站的工作方式。 6.熟练绘制出力电量累积曲线及应用。 7. 熟练计算年调节水电站的保证出力、装机容量及多年平均发电量。 8.能够计算日调节水电站、周调节水电站、年调节水电站及多年调节水电站的保证出力、装机容量及多年平均发电量。 9.掌握水库调度图的绘制及图中各部分的含义。 五、水库洪水调节计算 1.了解水库洪水发生的原因及治理的措施。 2.理解水库防洪计算的任务及作用 3.熟练掌握洪水调节计算的原理、方法、计算步骤及计算方法的优缺点。 4. 熟练掌握有闸门及无闸门溢洪道水库遭遇各种来水情况的下泄流量过程线的绘制。 5. 熟练掌握基本概念:防洪补偿调节 六、水库综合利用水利计算及其调度图

山西岩溶泉域水资源开发与保护

1006-8139(2001)01-69-2 山西岩溶泉域水资源开发与保护 宋晋华 (山西省水资源办公室 030001) 文摘: 本文介绍了山西省岩溶泉域水资源的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泉域水资源的保护措施和可持续利用的意见。 关键词:岩溶泉; 开发; 保护 山西是我国北方岩溶泉水最多的省份之一,据统计,天然状态下全省流量大于0101 的岩溶泉共257处,多年平均总流量118133 /s (37131亿 )。其中岩溶大泉18处,多年平均流量为99165 /s (3114亿 ),占泉水总量的8412%,占全省1956~1979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42亿 的2211%。1 泉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随着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岩溶泉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迅速提高,全省的岩溶水已利用近10亿 ,占到岩溶泉水资源总量的32%,如考虑已办理取水申请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岩溶水资源利用量将达到18亿 ,占到岩溶泉域水资源总量的58%。泉域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具有如下特点:①中部地区诸泉泉水出露集中,开发条件优越具有悠久的开发利用历史,年利用量710亿 。占同期岩溶水总取水量的7011%。东、西两翼诸泉因低水高用使得我省开发利用受到限制,年开发利用量2198亿 ,占2919%。②中部诸泉岩溶地下水利用率高,其取水量占相应可开采量8162亿 /a 的8112%,其中晋祠泉、兰村泉由于过量开采,泉水已断流。东西两翼泉水利用率分别仅为2713%和414%,具有很大开采潜力,是具有开发前景的重要水源。③岩溶地下水是山西城市生活和工业的重要水源,其利用量达616亿 /a ,占岩溶水总取水量的66%,占同期全省城市生活及工业取水量的3611%。④由于山西岩溶大泉泉水集中排泄的特点,故在泉口采用提引方式或建立大型、特大型水源地集中开发利用岩溶地下水,仍然是主要开采方式。但是,随着凿井技术及提水设备的发展,在泉域内利用管井取水量迅速增加,1997年全省开采岩溶地下水井数达1932眼,利用1667眼,管井开采量达到5192亿 /a ,占岩溶水总取水量的5513%。从全省用水情况来看,城市生活用水88%来自于岩溶泉水,能源城市工业用水55%来自于岩溶泉水。 2 岩溶泉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进入80年代以来,由于降水量的减少特别是人类活动影响因素的增加,我省的岩溶泉水及其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突出反映在:一是泉水出流量的逐渐减少。据统计,50年代大于015 /s 的泉水出流量在30亿 /a 左右,到80年代已下降为20亿 /a 左右。晋祠泉50年代出流量为210 /s 左右,70年代减为1121 /s ,80年代0152 /s ,至90年代减为0118 /s ,1994年4月30日断流。中国北方最大的岩溶泉———娘子关泉1964年出流量为1518 /s ,1994年减为6147 /s 。神头泉的出流量目前 也仅为原出流量的一半。二是采煤开矿等活动对泉域水资源赋存和循环条件产生严重影响。我省煤炭资源丰富,从地质条件上形成了水煤共存的基本环境特征。90年代全省现有各类煤矿曾达到6000余座,年矿坑排水量将近3亿 ,平均吨煤排水0188 。煤矿开采后形成裂隙导水带、地面沉降带均能波及地表,造成裂缝、崩塌、沉降等各种地面变形,从而改变了煤系含水层及其上覆含水层中地下水原有的循环运移条件,以及矿区地表径流的产汇流条件,造成泉域水资源赋存循环途径改变,岩溶地下水水位下降,泉水出流减少或断流。三是泉水水质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近年来,城市生活和工业排入河道的污废水已达到10亿 。污废水沿岩溶河谷排放渗漏,采煤、矿坑废水通过竖井排放等人为活动影响使泉域水源已不同程度受到污染,个别泉域污染严重。阳泉市含氰污染范围曾高达50k 。目前以晋祠泉汇水、排泄区,娘子关泉沿桃河阳泉市以下汇水区,郭庄泉、龙子祠泉局部排泄段,辛安泉、三姑泉径流区工矿城镇大型污染源分布区最严重。3 泉域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泉域水资源,确保稳定供水,是促进我省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我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 96?第1期(总第137期) 山西水利科技 No.1(Total No.137) 2001年2月 SHANXI H YDRO TECHN ICS Feb.2001

岩溶水的特征

岩溶是指流动的侵蚀性水流与可溶的岩石之间相互作用过程和 由此产生的结果。其作用包括化学溶解、沉淀、水流冲饰,重力崩塌及生物溶蚀等;作用结果指所形成的各种地貌形态,如溶沟、石芽、溶槽、落水洞、漏斗、洼地、峰林等地表形态和溶孔、溶隙、溶洞、管道等地下空间。 赋存于各种岩溶空隙中的地下水便是岩溶水。与其它类型的地下水相比,它的独特性在于不断改造其赋存环境,通过溶蚀的分异作用,使含水空间及本身的赋存趋于不均一性,常造成岩溶区地表严重缺水,而深部地下水富集并趋于“地下河系化”的现象。 岩溶水的基本特点是:水量丰富而不均一,在不均一之中又有相对均一的地段;含水系统中多重含水介质并存,既具有统一水位面的含水网络,又有相对孤立的管道流;既有向排泄区的运动,又有导水通道与蓄水网络之间的互相补排运动;水质水量动态受岩溶发育程度的控制,在强烈发育区,动态变化大,对大气降水或地表水的补给响应快;岩溶水既是赋存于溶孔、溶隙、溶洞中的水,又是改造其赋存环境的动力,不断促进含水空间的演化。 一、岩溶水分布的不均一性 岩溶水的不均一性是指岩溶含水系统中不同地段富水的差异性 和水力联系的各向异性。它是由于岩溶发育过程中的分异作用造成的,而且其不均一程度取决于岩溶发育程度。岩溶水的不均一性不但给岩溶水资源的勘探和评价带来困难,而且也控制了岩溶地区一些环境问题的分布和发展,如过量抽取地下水引起的地面塌陷常沿抽水降

落漏斗的长轴方向延伸;污染质在岩溶含水层中的扩散晕,也常常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甚至线状分布。 二、岩溶含水层的含水介质特征 碳酸盐岩地区并不一定都是岩溶含水层,在那些岩溶不发育,岩块致密,仍以原生孔隙为主的地区或地段,实际上是碳酸盐岩地区的“相对隔水层”。 岩溶水含水体中存在着溶蚀孔隙、微裂隙,层面等扩散流介质,溶蚀大裂隙含水介质和管道流介质,可以根据它们各自在岩体中所占的比例大小来划分岩溶含水层类型。 三、岩溶水的运动特征 岩溶含水体中多重含水介质并存,所以导致岩溶水的运动非常复杂多变,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四个并存:层流和紊流并存;在压流和无压流并存;统一水流与孤立水流并存;明流与伏流并存。 岩溶水的运动速度变化很大,因此其流态变化也很复杂。在溶孔、溶隙中,地下水缓慢地渗流,水流流态属于层流状态;而在溶洞、暗河等岩溶管道中,地下水流速大,最快可达 2400m /h,显然处于紊流状态;在介于两者之间的大裂隙中则多显示过渡的混合流状态。 四、岩溶水的补给、排泄、和动态特征 1、溶孔裂隙水 ( 1)补给仍以缓慢地入渗补给为主,岩溶水量、水位等动态滞后于降雨可达数月之久。

黑龙洞泉域岩溶水水资源评价

黑龙洞泉域岩溶水水资源评价 摘要:黑龙洞泉域为一独立封闭程度较高的全排型岩溶水系统。通过泉域水文地质条件、水化学、水位动态以及水资源量的综合评价,认为多年以来,水化学类型趋于多样化、复杂化。岩溶地下水的开采量逐渐增大,致使水位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超采状态下动用了部分静储量。超采若持续,极可能造成滏阳河水回灌,地表污水对岩溶地下水的入侵,直接威胁城区居民饮水和生存安全。 关键词:黑龙洞泉域;岩溶水系统;水资源;静储量;回灌 黑龙洞泉域位于太行山东麓南段,为中奥陶统峰峰组灰岩岩溶地下水,是邯郸市约二百万人民吃水的主要水源地之一。但近年来,随着人工开采量的逐渐增加,矿山企业的大量疏排以及众多高耗水企业的采排,致使泉域内地下水位不断下降。 1泉域基本概况 黑龙洞泉域位于邯郸市西部及河南省安阳地区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3°40′-114°20′,北纬36°13′-36°54′。泉域总面积2404.45km2,灰岩裸露面积为1262km2,占泉域面积的52.49%。 黒龙洞泉域西连太行山,东接华北平原,地貌由中西部的山丘过渡为东部及南部的丘陵、平原,总体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地处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多年(1962~2005年)平均降雨量为541.44mm,降水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雨量的65.5%左右。黑龙洞泉域内水系发育,滏阳河即发源于黑龙洞泉域。 2泉域水文地质条件 2.1 泉域系统边界 北界:西段以北洺河区域地下水分水岭为界,向东交峰东断层; 西界:南段为涉县—长亭阻水断层,北段为震旦系区域隔水地层; 东界:在岳城、新坡、中史村一线的邯邢深大断裂,为隔水边界; 南界:西段以老爷山背斜为界,东段在河南省的李珍、东傍佐、李辛庄一带,为地下水分水

水资源材料

1.中国是一个贫水国家,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位于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排名在第一百一十位之后。 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配很不均匀。从时间分配看,夏季我国降水集中,冬春季则降水少;从空间分配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的有效办法。 2.面对供水短缺的前景,有关各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总的来看,无非从开源与节流两方面来解决.开源的渠道包括已实行多年行之有效的一些措施,如修筑水库,开渠引水和抽取地下水等,也包括一些新发展的方法,如海水脱盐,南极运冰和人工降雨等;节流的方法首先是减少灌溉用水,包括耕种制度和灌溉技术的改革,其次是改革工矿企业的工艺流程以减少用水量,减少生活用水的浪费,废水净化再利用,以及提高水价以强制节约用水等.富水国采用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 3。日趋加剧的水污染,已对人类的生存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成为人类健康、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据世界权威机构调查,在发展中国家,各类疾病有8%是因为饮用了不卫生的水而传播的,每年因饮用不卫生水至少造成全球2000万人死亡,因此,水污染被称作"世界头号杀手"。 水是维系生命与健康的基本需求,地球虽然有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淡水资源却极其有限。在全部水资源中,97.5%是无法饮用的咸水。在余下的2.5%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因此,世界上有超过十亿的儿童、妇女及男人无法获取足量而且安全的水来维持他们的基本需求。在许多层面,水资源和健康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所做的每项决策事实上都和水、以及水对健康所造成的影响有关。 “世界水日”是人类在20世纪末确定的又一个节日。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商业和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联合国长期以来致力于解决因水资源需求上升而引起的全球性水危机。1977年召开的“联合国水事会议”,向全世界发出严正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继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中国水周”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后,水利部即确定每年的7月1日至7日为“中国水周”,考虑到世界水日与中国水周的主旨和内容基本相同,因此从1994年开始,把“中国水周”的时间改为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时间的重合,使

岩溶地区地下水资源勘察现状研究

岩溶地区地下水资源勘察现状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水资严重源缺乏。水资源缺乏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阻碍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岩溶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岩溶地区地下水资源现状进行了深刻分析,并对岩溶地区地下水资源勘察提出了具体要求,以提高进我国岩溶地下水资源的勘察水平。 标签:岩溶地区水资源勘察现状分析 水是生命之源,人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然而近些年来我国生活用水量和工业用水量都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面对日益缺乏的水资源,人们正在寻找多种方法来解决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岩溶地区含有丰富的水资源,加强这些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十分重要。因此做好岩溶地区水资源的勘察工作非常关键。 1水资源概述 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淡水资源。水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是储量有限。人们对于水资源利用过程中造成浪费或污染的现象,使得水资源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能为人类所利用,而且会造成循环污染。面对经济不断发展,人口总量的提高以及水资源污染不断加剧的的现状,导致当前淡水资源存在严重的缺口。此外还有一些突如其来的因素导致水资源的污染更为严重。例如油轮在江面上泄露、化学工厂排放的危险化学物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另外还有地震造成的日本核泄漏,使得福岛周围十三个地区的淡水变成毒水,不能再为人所用的严重污染。面对当前可供人类使用的水资源急剧减少的趋势,如果不加以控制,我们将会面临更大的危机。当前我国水资源状况十分严峻,有100多个城市为缺水城市,40个为极度缺水城市。虽然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地大物博之国,水资源总量世界第五位,但人均水资源量相当与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4,排在世界一百多位,是世界贫水国之一。同时,由于我国有大面积的的季风气候区,水资源时空分布非常不均匀,年内、年际变幅大。并且,我国地理跨度大,且地形复杂,加之山脉阻挡等因素,造成地区间降水差异大。水土资源分布不协调,造成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严峻,水资源配置难度增加。水资源短缺己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1]。 2岩溶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开发勘察现状 水资源缺乏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通过对岩溶地下水资源勘察可以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对水资源进行的地质勘察,勘察的结果可作为水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 当前各行各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明显增加。然而区域内缺乏大中型地表水系和截水储水控制利用工程,因此工农业用水开始转向开采深层岩溶地下水。根据调查统计,人们对深层岩溶地下水的开采每年以1%左右的速度递增,但是地表水的开发利用率却不到其资源量的7%。由于大气降水量减少以及地下

水资源评价复习简要点

1.水资源评价的涵义、内容及原则。 按流域或地区对水资源的数量、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和开发利用条件作出全面的分析估价,是水资源 规划、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的基础工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水决策的依据 内容:水资源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包括多年平均值和地表水、地下水在总量中各占多少、年内和多年变化规律等; 水资源可利用量和允许开采量的估计; 确定出适合不同用途的各类水资源的现状及其前景; 水资源供需状况及预测、解决供需矛盾的途径; 查清水的化学成分和特征,并进行分类和分区,并确定出不同化学类型水体分布范围和数量; 为控制自然界水源所采取的工程措施的正负两方面效益评价; 政策性建议等。 原则:“三水”转化原则,尤其是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评价 “以丰补欠”原则 水量与水质并重,遵循水质标准的同时又尊重客观实际的原则 水资源评价和环境评价、评价和监测相结合的原则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系统保护协调 全面评价与重点区域评价相结合 2.水资源分区的含义、目的及意义。 含义: 目的:把区内错综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根据不同的分析要求,选用相应的特征指标,通过划区进行分区概化,使分区单元的自然地理、气候、水文和社会经济、水利设施等各方面条件基本一致,便于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利用 意义:?水资源时空规律很复杂,在较大范围内,差异性很大,分区可以更好地研究水资源的变化规律;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受自然地理条件、水土资源分布、社会经济发展、工农业布局、水资源特点及其开发利用条件等许多因素的制约。对各流域各地区而言,这些制约因素既有明显的差异性,也有相似的一致性。 ?分区可以根据各分区的水资源特点,既反映各地区的特点,又探索共同的规律,制定具体的切合实际的开发利用方案,便于管理和方案的实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