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功能测试用例编写指南

功能测试用例编写指南

功能测试用例编写指南
功能测试用例编写指南

测试用例规范指南

1

变更记录

一.前言

本规范主要目的作为我们日常工作的指导方法,快速提高工作效率。

1.问题

我们在编写用例中实际遇到哪些问题?

1.新增“应用“用例,用例中描述操作几次算是一个完整的用例?

2.多个用例的前提都一致时,这个前提写哪里?都要写。什么情况下要写前提?

3.功能套功能—颗粒度划分--一个独立功能建立一个文件夹。里面还有S R D

父级功能与子功能有关联时,可在父级下面描述

4.用例粒度:写到什么程度就可达到标准?

5.一个用例要执行几次才算pass?取决于最后一次执行状况。不同轮次的选择执行。

6.复杂度较高的业务,用例如何划分?独立功能拆分。在业务流程里覆盖

7.用例多为数据或场景的描述,提交bug时重现情景需要写明。

8.合法校验的用例哪个轮次执行?第3轮策略里体现

9.公共用例:如何引用?

10.用例框架设计(左侧是箱子,右侧是内容)(1)如何划分箱子?(2)内容决定结果,要设计哪些内容?(3)用例编

写的粒度如何把握(粗?细?)

11.如何达到用例的内容清晰、主次程度分明?

12.问题:当该功能点暂时没想出子功能点,但后期想出来了,是否再转为文件夹?

13.一个测试目标有多个测试场景,有的分了多个R,有的是一个R中。

14.页面导航要不要单独拿出一个R?

15.特殊业务的划分,如精确执行--计划编制

2.目的

测试的重点不在于找出更多的bug ,而是为了用“设计用例覆盖业务功能/场景”的手段来保证产品的准确性,能满足和解决客户实际工作的快捷高效且不发生错误。

※统一测试用例编写的规范

※以最有效的测试用例达到最大的覆盖率,更快速的辅助测试执行,不仅提高软件质量,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形成用例库集,不断的补充和完善,积累项目测试经验

3.编写用例的好处

※具有计划性、组织性、步骤性,从而避免盲目测试并提高测试效率,减少测试的不完全性;

※制定公共用例,不同的项目进行复用,节省了不同项目用例设计时间

※用例的层次性、条理性,使得bug也有层次性,使开发人员不同阶段关注不同的缺陷

※可以根据测试用例的优先等级,不同策略实施不同级别的测试

※软件测试的实施重点突出、目的明确;

※根据测试用例的多少和执行难度,估算测试工作量,便于测试项目的时间和资源管理与跟踪;

※减少回归测试的复杂程度,在软件版本更新后只需修正少量的测试用例便可展开测试工作,降低工作强度、缩短项目周期;

※若顾客有要求,测试用例会是交付产品中的一部分。提高软件的可信度。

4.适用范围

测试部内部成员。

二.测试用例设计阶段

1.测试用例设计原则

1.用例设计与维护的工作原则

用例的设计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要保持时时更新(用例评审后、需求变更后、有疑问的需求得以确认后、任何时候发现遗漏的用例后)

1)遵从测试用例组织框架划分标准

2)根据每个“独立功能点”细致地设计测试用例

3)执行完一轮测试之后,都要对测试用例进行补充和整理

4)测试结束之后,根据测试用例整理出测试思路进行总结

2.优先级原则

按照不同轮次所要求的测试策略来选取优先级用例。优先级如何划分?什么样的轮次应选取什么优先级别的用例?3.公共用例引用原则

通过共性用例提高测试效率

4. 一切以客户为中心

多从用户的角度考虑软件的“有用”和“好用”。

(1)有用:是指产品是能满足客户的业务需求,能给客户带来价值。

(2)好用:是指客户能够非常快捷方便的使用产品来满足实际工作需求。客户使用产品是一个过程,包括从如何能容易的获得产品,容易安装,容易使用,容易升级和维护,文档清晰等。

5. 测试用例编写要求

测试用例是基于需求的,写好用例必须非常理解需求,能从全局上把握。可以用等价类划分、边界值、路径法、矩阵

表、正交法、判定表、因果图等方法设计用例。想做到对需求的100%覆盖,必须对需求进行必要的分析,不能一上来就盲目的写用例。用例编写完成后必须明确哪些是核心功能的用例。编写用例过程中,要考虑以下几点:

(1)有效性:本用例有明确的“测试目标”

(2)可理解性:每个step必须描述清晰,不能出现模棱两可或重复的话语,用例写完最好看一遍,让单条用例流畅。(3)清晰性:用例的验证点要明确清晰、重点突出,一个用例进行一个功能点的验证。一个step对应一个业务场景,测试用例包含前置条件的必须将前置条件描述清楚,以及入口等。

(4)可维护性:可以应对需求的变更。当需求变更时,及时维护用例,做到用例的实时性与有效性。

2.测试需求的确定过程

根据开发过程和实际工作需要将测试阶段划分为:确定测试需求、设计测试用例、执行测试、编写bug、回归测试、结束测试、测试总结阶段。需求阶段中的主要工作和规范如下:

(1)需求熟悉阶段:充分理解用户需求和产品需求文档,对于歧义的要及时记录下来,添加到《需求跟踪表》,根据事先约定好的工作流程对需求问题进行确认;

(2)需求评审结束前后:测试人员在任何阶段发现的需求问题(有疑问的或不明确的)都要记录下来,添加到《需求跟踪表》,根据事先约定好的工作流程对需求问题进行确认。(若问题不多,也可以私下找项目经理或开发人员进行确认,但均需添加到《需求跟踪表》中)。

3.编写测试用例的路径

(1)熟悉和分析需求后,首先在TD的Requirements中将需求转化为需求测试点,需求粒度要细化到最小的功能点(比如添加、修改等);

(2)然后切换需求到TEST PLAN中,在TEST PLAN中编写测试用例。

4.测试用例的设计原理

编写用例的目的就是更好的辅助测试来保证软件质量。那么何为质量?基本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即“正确的软件”及“软件运行正确”。

(1)正确的软件:是指一个软件要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为用户创造价值。此价值可以体现两方面,即为用户创造利润或者减少成本。

(2)软件运行正确:是指在软件符合用户需求的基础上,软件没有或不影响正常功能的小缺陷,扩展性很强,性能良好,易用性高等。

为了用例达到最大覆盖率,我们设计用例是从“用户实际业务应用”、“需求开发实现”(即纵向和横向)2个维度设计用例,目前我们较好的方式就是用这种冗余的办法来保证软件质量。我们在编写用例时,要对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颗粒度划分,我们先来看下以下几种负面例子。

●[用例框架] 每个UserCase都要有对应的一个用例集合对其进行测试

?负面例子:在界面或者需求里经常会出现很多功能写在一起的需求,所以会导致编写的测试用例也放在了一起,

这样就会发现很大的功能却只有一个用例对应,所以导致测试用例无法展开。所以我们在实际测试用例框架搭建中,要考虑对立的用户操作(比如日记录入、日记补给、日记修改、日记审阅等等)设计独立功能测试目录

集,在这个目录集下存放所有用于验证它的测试用例。

●[用例框架] 协助功能要建立在主功能下,根据复杂度建立子目录或者R用例

?每个协助功能(比如日记录入时的导入计划),由于其不作为一个独立日记功能存在所以在建立框架时要把它

建立在录入日记下

●[测试点要求]每个用例都是针对于某个测试点在进行测试

?针对于某个UserCase,需要通过设计多个测试点来全面对其进行测试,而每个测试用例必须是针对于某个测试

点展开验证

●[测试点要求]测试点要重业务数据测试设计

?负面例子:以前写的很多测试过多的是在描述测试什么,描述步骤,缺少怎么测试的内容;所以现在必须强调

轻步骤、重业务数据设计。步骤用于测试导航

●[公共用例] 通过共性用例提高测试效率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对用例框架设计从以下3方面着手:功能测试用例FVT、业务数据流用例FIVT、用户验收用例UAT 4.1 功能测试用例FVT

4.1.1功能用例设计思路

是从开发实现角度测试,描述功能的逻辑规则及页面元素,分层描述逻辑规则,对逻辑规则细化可直接作为用例的操作步骤描述。以正向和逆向思维考虑设计用例。

(1)正向思维:验证被测对象是不是做了它该做的事情。

(2)逆向思维:验证被测对象有没有做它不该做的事情。

?01 冒烟 S //基础的操作(包括所有属性的输入)

?02 规则 R //详细的业务规则,如唯一性,权限,数据(计算正确性、完整性,排序),逻辑等

?03 接口 D //定义与使用。如定义处对使用处的影响。

?04 边界 B //数据临界、事务操作临界,即一般人很少用到的情况

?05 并发 C //实时、异步并发

?06 合法检测 E //数据项的完整性约束,包括异常的情况,事务中断等

以上6类用例统一记为“F”规则。

4.1.2功能用例框架划分规则

目的是保持用例层次结构分明、清晰和设计风格一致性。

1.框架划分原则

(1)原则一:基础的增删改查

用例框架的文件夹,按功能特性逐级进行划分,直到细化为具体的独立“功能点”(如增加、修改等)。用例应该按照增删改的顺序进行安排,这样执行的时候效率比较高,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测试。

?当某功能点为独立时(不可再拆分),则写为F规则。

?当某功能点又能拆分出多个子功能点,则形成文件夹。里面再分自己的F规则。

(2)原则二:[父功能]下存在[子功能]

(a)当[子功能]为独立功能点,则在[父功能]文件夹下建立[子功能]的文件夹。该文件夹下包含用例:

?[子功能]自身的F规则//注:这里的F规则,请参考:4.1.1

?父子功能的逻辑关联规则。当[子功能]有N种不同类的输出作为父功能的输入时,则需要有N个此类用例。

//即子功能的多种输出都会对父功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命名方式请见下面第4条。

(b)[子功能]又有[子功能]时,用例划分方法同(a)

2.文件夹层级要求

子业务模块(如计划录入)按根节点算起,其下属子文件夹最好不要超过3层级。比如超出3层级时,若[子功能]对[父功能]相对独立时,则可把[子功能]放到[父功能]的同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文件夹及用例的命名方式

要求:所有文件夹用01打头的数字标识其顺序。如:同级的文件夹以01、02、03等打头标识。

如上图所示,子业务模块[计划录入]文件夹记为父功能(或根节点)

举例:[计划录入]这个父功能体现在“保存”这个动作上,所以把[计划录入]作为父功能文件夹。

提醒1:本表中黄色标注,只有关于“父子功能的用例”命名才加RP标记。

提醒2:上述用例中的xx,是指该用例是验证什么的一个描述。举例:01 FVT_岗位新增_S01_验证给单位添加岗位,02 FVT_岗位新增_R03_验证必填

用例框架举例:

上图解释:父功能记为L,子功能记为M,子功能的子功能记为N

?父功能文件夹命名:编号+L //编号从01、02。。。开始

?子功能文件夹命名: L_M_RP01 //注意:是下划线

?子功能的子功能文件夹命名:M_N_RP01

4.1.3功能用例粒度划分

4.1.3.1用例颗粒度划分的规范

何谓“测试目标”,假设你要测试一个新增界面某些字段的必填项,那么对新增【必填项】的验证就可以分出一个用例,即称为唯一的“测试目标”。具体划分请参考《VER系统测试-公共用例.xlsx》(1)一个用例对应唯一的“测试目标”。

(2)一个用例内部包含验证该“测试目标”的多种场景。

a)有多种场景,则分别用不同step描述。

b)每个step,在step name列要简要描述本步骤的目的。

(3)一个用例应该有多少步骤?分步测试的一个比较好的长度最大到10-15步骤,达到更高的用例可测性。

a)每个step,被执行测试的时间很短

b)测试人员不太可能迷失方向,犯错误或需要援助

c)测试组长可以估算需要多少时间来进行测试

d)结果更容易追踪

(4)当多个功能点之间存在制约关系时,可以采用矩阵表、路径或正交法进行用例编写。

4.1.3.2用例颗粒度划分的例子

下图为“寻呼发布”的界面,我们如何把握用例粒度呢?

接下来我们看如何分解用例:

4.1.3.3用例的前置条件

前置条件:主要是对特殊情况的描述说明。大家公认的默认规则可不写。

1. 一个用例中需要描述公共的前置条件时,则第1个step为公共的前置条件(第2个step为导航)

2. 一个用例中不同的step有各自的前置条件时,则在本step的Description中进行前置条件的描述。什么时候必须加前置条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举一个删除“已使用的组织”的例子:

4.1.3.4用例的公共导航

所有用例都涉及进入当前路径的描述,我们统一称为“导航”,即路径。

格式举例:

4.1.3.5用例的step要求及格式

1、一个step有自己独立的明确的测试目的,即不同的step是对本测试目标进行怎么测的业务场景。要重业务数据,轻步骤。

格式:step的书写规范

注意:“描述”和“期望结果”二者一定要明确,不要互相混淆;不能存在模棱两可的字样;比如几乎、大概、一般等。

2、各步骤顺序依次为前提、导航、各场景。

举例:组织管理--新增页面2有个“必填项”(组织名称、组织编号),验证必填项的用例如下。

Step中的标题简述必须要有,数字可以根据自己习惯而定。

4.2业务数据流用例FIVT

4.2.1业务流用例设计思路

注重数据传递,侧重业务逻辑的场景。可以先画出业务数据流,针对主流程与备选流程进行用例设计。

?FIVT_cycle _C01 //周期性,如与时间相关,跨周、月、年,先分析业务数据的时间特性,考虑最适中的周期。

?FIVT_data_S01 //基本数据流(主业务数据流)

?FIVT_flow_A01 //路径(包含所有路径、所有分支的用例覆盖),以业务数据为节点,每个分支路径为一个用例。

?FIVT_status_B01 //业务数据的状态变化性(如流程状态、会议室闲忙状态),以状态为节点,不同的状态流转路径为一个用例

?FIVT_colateral_D01 //业务数据的并发处理(实时、异步)

注:上述中的A、B、C、D分别代表用例的重要程度。以高到低排序。

4.2.2业务流用例粒度划分

一个流程路径:分一个用例。

建议按照流程顺序进行用例安排,从第一个验证点到最后一个验证点,组成流程的开始到结束,方便测试执行。

4.3用户验收用例UAT

4.3.1用户验收用例设计思路

UAT :User Acceptance Test

* 脱离系统提供功能,站在用户角度来设计用例,从用户实际可能的操作场景考虑。

* 基本是按业务特性制定的用例,模拟用户实际操作,描述用户的主要业务目标,包含完整的系统级场景和模拟用户实际操作的不同场景,几个功能点的组合也算是用户场景。

4.3.2用户验收用例粒度划分

业务应用是面向不同的使用对象:普通员工、经理级、总裁级、管理员等。主要体现:员工级、管理者所关注的信息。用户验收测试的每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都应该有目标(本步骤的目的)、启动标准(着手本步骤必须满足的条件)、活动(构成本步骤的具体活动)、完成标准(完成本步骤要满足的条件)和度量(应该收集的产品与过程数据)。

5.测试用例优先级

接收软件测试前,我们已获取明确的质量目标。在制定测试计划时,会根据质量目标制定不同的测试策略。包含:测试重点要求、测试技术类型的选取、测试活动的先后序列、资源调度与安排等。

各优先级所占全部测试用例比例通常如下:P1 30%-45%,P2 40%-60%,P3 10%-15%。

1. 划分优先级前,我们先对功能用例进行细分:

2. 优先级原则

需求优先级高,涉及的各类用例优先级也高

使用频度高、业务失败对客户产生严重影响、失败风险3. 优先级别

可以分为以下4类级别:P1、P2、P3、P4,高到低。

6.测试用例维护与共享

6.1测试用例维护

6.1.1当前版本的用例维护

注:【无效用例】文件夹只建立一个即可。主要目的是储存垃圾用例,以便预防需求来回变更的情况。

6.1.2不同版本的用例维护

一个产品,随着时间会不断发布多个版本,使测试用例不断完善,同时也与产品功能、特性的变化保持一致,所以测试用例是和产品版本相关联的。当产品有多个版本共存,为不同客户群提供服务,这时测试用例势必也会存在版本之分。根据测试用例与产品需求保持一致性的原则,分以下几种情况:

2.用例是否要有状态标识?要制定几个状态?有效、无效、维护中

6.2测试用例共享

在编写用例过程中,常常遇到不同模块下有相同功能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我们在设计用例时,就可以考虑公共用例的复用。

1.公共用例的框架

公共用例单独制定一个文件夹,里面包含各类可以共享的功能。举例:

2.公共用例的引用

当其他模块需要引用公共用例时,我们要求复制粘贴的方式,然后调整为适合本功能的用例。好处有以下几点:(1)共享过来的全部用例不一定吻合本功能点,需要适当修改调整;

(2)为了用例集的完整性;

(3)统计时要考虑用例的个数,更好的评估工作量

3.公共用例的变更

(1)当公共用例的变更会对“引用处”产生影响时,则“引用处”要及时做适当调整。

(2)被引用公共用例文件夹的“描述”处记录由谁谁引用,方便公共用例变更后的可追踪更改。

三.测试用例评审

测试用例的评审能够使用例的结构更清晰,覆盖的用户场景更全面;对于测试工程师来说也是一个快速提高测试用例设计能力的过程。

1. 需要评审原因和目的

测试用例是软件测试的准则,但它并不是一经编制完成就成为准则。由于用例编写人员的设计经验和对需求理解的深度各不相同,所以用例的质量难免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用例评审的主要目的就是集众人的经验及认识于一体,对测试用例进入查漏补缺,使得测试用例的有效性进一步提升。

2、进行评审的时机

一般会有两个时间点。第一,是在用例的初步设计完成之后进行评审;第二是在整个详细用例全部完成之后进行二次评审。如果项目时间比较紧张,尽可能保证对用例设计进行评审,提前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

3、参与评审人员

这里会分为多个级别进行评审。

1) 内部评审,测试部门全体成员参与的评审。

2) 组织评审,这里包括了项目经理、产品经理、需求人员、架构师、开发人员、UE和测试人员。

3) 客户评审,包括了客户方的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这种情况在外包公司比较常见。

4、评审的内容

见《测试用例检查单》

5、评审的方式

1)非正式评审:通过通讯工具或少数相关人口头交流

2)正式评审:召开评审会议。与会者在设计人员讲解之后给出意见和建议,同时进行详细的评审记录。

方式只是手段,得到其它人员对于用例的反馈信息才是目的。

无论采用那种方式,都应该在沟通之前把用例设计的相关文档发送给对方进行前期的熟悉和了解,以节省沟通成本。

6、评审结束标准

在评审活动中会收集到用例的反馈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用例更新,直到通过评审。

四.测试用例执行阶段

1.建立测试套件

首先在TEST LAB中建立测试集,在此建立的目录结构与TEST PLAN中一致。

2.选择用例

将TEST PLAN中编写的用例转到TEST LAB中(鼠标拖拽)。

3.执行用例

严格按照测试用例来执行测试。

(1)首次执行测试集时选择‘手动运行’;若需要执行上次未执行完的测试,下次再执行测试集时选择‘继续手工运行’即可;若下次想放弃上次的执行,重新执行的话,则选择‘手动运行’,系统会新建一个运行历史;

(2)执行用例时若不通过,则将此用例的Status修改为Failed,并填写bug;若通过的话将此用例的状态修改为Passed。

附录

1.冒烟测试定义

(1)冒烟测试的含义

顾名思义,最基本的测试,能保证系统能简单跑起来。包含基础功能和主业务流的测试。

冒烟的原始说法:汽车生产出来以后,首先发动汽车,看汽车能否冒烟,如果能,证明汽车最起码可以开动了。说明完成了最基本的功能。

(2)冒烟用例的定义

所有属性都有输入。

(3)什么情况下需要写冒烟用例

子功能为独立的增、删、改、查。

(4)冒烟用例的级别定义

S1:最基础的增删改查、不可缺少的核心功能、主业务流

S2:关键功能、备选流

S3:辅助功能如查询---新增----快速查询(这个“快速查询”就是辅助功能)

2.什么是核心业务

举个手机例子

高频率使用:如打电话、接听电话、收/发短信是核心功能。

中频率使用:拍照,听音乐、玩游戏

低频率使用:购物消费

3.用例设计方法

4.如何避免漏测

(1)需求评审

进行严格的需求评审,在编码前找出需求的bug,虽然不可能找出所有不合理的地方,这是减少风险的一种手段。

Q1:需求总是不能固定?不固定就会引出问题,然后引出一系列的bug,

Q2:需求已经定义,是否吻合客户实际应用?(如何有效的需求评审)

Q3:需求与代码实现差异?要变更统一

Q4:待实现的需求都能归入文档吗?脑子里的需求如何多角色一致化?

Q5:规格说明书没有的需求?但却是客户实际需要的。

(2)梳理需求,尽早与开发人员、需求人员进行需求确认,统一不同角色对需求的认识开发测试人员都可能存在对需求的认识不一致。越早进行,越能够避免出现因为对需求的认识不同而导致出现的问题(最可怕的是因此产生的隐性bug),这样也能减少后期很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3)用例设计与评审

* 前期的模块支持数据量的调研和要求

* 用例编写考虑面要广,包括:使用不同的测试方法,不同的测试数据类型(要齐全),正常流与异常流等来覆盖所有的需求。

* 如果缺少评审,自己抽时间找研发同事沟通用例的覆盖度,查漏补缺(这一条非常重要)(4)测试执行

在固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全面地执行测试用例。(a)在测试过程中不断的添加遗漏的用例(一定要在发现时及时补充,有些用例是在实践中得来的灵感)。(b)详细标识每一个被执行过的用例。

(5)bug回归

除了回归前面发现的bug(思考:我们一般只回归被fixed的bug,那么4,5级closed的bug要不要回归?),还要重视回归那些bug相关的模块。

测试过程中,遇到过一个小小的参数变动可能引起一个比较远的功能点的大bug,开发不知道,测试不清晰,势必引发遗漏。所以TD的bug备注就非常重要了。开发人员熟知代码,知道改动的地方会被哪些模块调用或者会引起哪些变化,因此开发人员需要通知测试人员测试关注点以及加强自测(我们遇到过太多类似的问题,不自测就更新,或者自测了这一个点,关联地方没有测试,引发了一些未知的bug,当时没有发现,而在后面发现了bug,一轮一轮,没完没了,这是个非常致命的因素。

思考:如何约束开发人员与测试人员的相互沟通协作,避免这种bug的遗漏减少?

(6)发布前的功能回归

首先保证所有fixed的bug验证通过

回归基础用例(思考:如何规范回归用例?)

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自动化脚本,方便回归。

细心细心再细心。只要一步步走下来,那么就可以把遗漏的bug数量减到最低。

一句话,减少漏测的方法就是相关的文档全面化,标准化,统一化。

小结:

1.在意识上重视测试用例的重要性,注重积累可重复利用的用例,吸取测试用例不全又不及时补充用例而后续测试凭着感觉走的教训

2.多从自身找问题,认真严谨执行测试,养成分析bug的习惯,多与研发沟通问题和解决bug的情况

3.在执行回归测试bug时,多考虑测试过程中的覆盖面(有时本bug没有表现出异常,但修复bug带出了其他本该不存在的问题)

游戏测试用例编写方法浅谈87

游戏软件功能测试——测试用例的编写方法浅谈 一、游戏软件与通用软件的区别 a)通用软件的需求明确,游戏软件需求理想化 i.通用软件中用户每步操作的预期结果都是明确且有规范可参考的,而网游中并 不是所有的需求都有一个明确的预期结果,拿技能平衡性来说,我们所谓的平 衡也只是相对的平衡,而非绝对的平衡。没有什么明确的参考参数。只能根据 以往游戏的经验获得一个感知的结果。 ii.网络游戏中的某些功能是有预期结果可参考的。例如组队、交易,而另外一些带有策划创意的功能,却是根据策划个人的理解,来确定其预期结果的。人的 思考力都是有限的,所以不能保证在他的创意中会考虑到各种各样复杂的细 节。也不能够保证这个创意就可以完全被用户所接受。 当你作为游戏测试人员时,很多时候你需要做的不仅仅是验证功能。也需要帮助开发者和用户找到一个互相容忍的平衡点。游戏软件的测试员带有对策划需求的怀疑,力求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玩家和开发者之间将可能产生的矛盾减小。 b)通用软件开发过程中需求变更少,游戏软件开发过程中需求便更快 i.通用软件的使用人群和软件的功能针对性,决定软件从开始制作就很少再有新 的需求变更。而游戏软件,为了满足玩家对游戏的认可度,策划需要不断的揣 摩玩家的喜好,进行游戏功能的改进。加之网游制作本身就是一个庞大复杂的 工程,开发者不可能做到在开发的前期,就对游戏架构及扩展性做出最好的评 估。所以导致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不断的进行一些基础架构的修改,基础架 构的修改必然导致某些功能的颠覆。所以就出现了,游戏开发过程中的一个恶 性循环,当基础架构修改到满意了,玩家的需求又有了新的变化,随之而来的 又要进行新的调整,再进行新的修改。最终导致了游戏软件的开发周期不断加 长。任何一个有经验的团队,对于每一个影响基础的改动都应该做出正确的评 估。 二、网游有哪些测试内容 a)性能 i.客户端性能 ii.服务器端性能 1.服务器 2.数据库 iii.网络 b)功能 i.从运行完game.exe打开游戏界面后可进行的各种操作、玩法 ii.界面 iii.音乐 c)自动化 i.测试工作组织实施中需要的工具、软件、平台的开发 ii.自动化的回归测试作用:游戏中基础的、变动不大的、出错率高的、可进行checklist重复测试的功能、性能等自动化是一个好方法 iii.任何时候自动化都取代不了人脑,它只是将一些重复性的劳动从我们测试人员身上去掉,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如果你觉得你做一件事情 是重复的,且有规律可行的,不防考虑自动化 三、游戏中针对功能性测试测试用例编写浅谈

功能测试用例说明书

功能测试用例说明书 功能测试用例说明书 作者 发布范围HPTCA-MS 整个生命周期 版本V1.0 发布日期2008-6-12 修订历史记录

发布日期版本说明作者2008-6-12 1.O考勤系统测试用例 目录 1.引言 4 1.1 编写的目的4 1.2 编写范围4 1.3 参考文献4 1.4 术语与缩略语4 2.接口测试用例 4 2.1被测试对象的介绍4 2.2测试范围与目的 4 2.3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4 2.4测试驱动程序的设计4 2.5接口测试用例 5 3.功能测试用例 5 3.1被测试对象的介绍5 3.2测试范围与目的 5 3.3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5 3.4测试驱动程序的设计5 3.5功能测试用例 5 4.评审意见 6 5.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6 需求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的目的 本手册是基于项目已经基本完成,作为项目测试人员对项目功能进行测试。测试各项功能是否达标! 1.2编写范围 功能测试用例编号名称责任人备注AT001登录(包括身份验证,页面跳转)王挺 AT002考勤基本操作(包括上班,下班,请假申请,出差申请)刘红杰 AT003员工考勤信息管理(包括修改密码,段时间考勤信息查询)毛凌波 AT004消息服务(包括收发短信息,网站留言)夏天梁 AT005员工个人信息管理(包括员工信息查询,添加员工,生成富强 AT006Excel 表格) 手动考勤(包括手动上下班,手动请假,手动出差)张耿耿 AT007节假日管理(包括添加节假日,修改节假日)王杰 AT008申请管理(包括请假申请,出差申请)薛纪表 AT009人性化和网站安全周碧文 1.3参考文献 编号资料名称简介作者日期出版单位 01《数据库设计说明书》数据库设计资料薛纪表2008.05.10软件( 4)班 2 组02《需求规格说明书》需求规格资料周碧文2008.05.02软件( 4)班 2 组03《概要设计说明书》概要设计资料王杰2008.05.23软件( 4)班 2 组04《详细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资料周碧文软件( 4)班 2 组https://www.doczj.com/doc/5216756431.html,技术支持,解答/// 1.4术语与缩略语 术语、缩略语 ST ? 解释系统测试, System Test ?

测试用例编写规范

测试用例编写规范 变更历史

引言 1.背景 为保证测试用例对需求的覆盖率,即对一个系统从整体功能到单个功能,都尽可能的高的覆盖。而单个功能点主要强调的是不同的输入及其组合所带来的各种输入动作,系统是否都做了处理; 测试用例设计首先要明确该系统存在多少功能点,要通过各种常用的测试方法来保证用例的完整性,然后再对各功能点的边界范围进行考虑。所以要保证测试用例的设计按照一种合理的结构组织进行,这样才能够更有效的保证系统所有功能点的覆盖率。 2.目的 为测试用例的质量负责,使测试工作能有序、合理化的进行,从而提高实施测试时对所测产品、系统或者模块的测试质量,也是作为各测试人员在设计用例时的一种规范,使之设 计的用例能有效的被管理。 3.概念 是指为了实施测试而编写的一组有规范性、有据可依的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的组合,也 指为了实施测试而向被测对象提供的一组输入、输出数据以及由各种执行条件和期望结果相 组合的一个特定集合,以便测试某个程序路径或者来核实是否满足某个特定的需求。 4.适用范围 本文档适用于测试人员 本文档适用于系统进行测试时的测试案例设计 本文档适用于案例补充时的测试案例 用例规范 用途 特导江试工绘有壬亠实富対试为数畀勾抿可依确喂环实現曲項能与客户烈範的需丈观舛合 完善软件不同版本之间的重复性测试跟踪测试进度,确定测试重点评估测试结果的度量标 准增强软件的可信任度分析缺陷的标准。 设计依据 需疽说阴书忑E淀试爵求功能恵所属行业的业务知识掌握程度测试工程师本人的理解程度 (个人经验) 用例内容

编写用例原则 系统性:对系统业务流程要完整说明整个系统的业务需求、系统由几个子系统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对模块业务流程要说明子系统内部功能、重点功能以及它们之 间的关系 连贯性:对系统业务流程要说明各个子系统之间是如何连接在一起,若需要接口,各子系统之间是否有正确的接口,若是依靠页面链接,则页面的链接是否正确; 对模块业务流程要说明同级模块以及上下级模块是如何构成一个子系统,其内部功 能接口是否连贯 全面性:应尽可能覆盖各种路径、尽可能覆盖各个业务点,并要考虑跨年、跨月的数据以及大数据量并发测试的准备 正确性:输入界面后的数据应与测试文档所记录的数据一致,而预期结果也应与测试数据发生的业务吻合 符合正常业务规则:测试数据要符合用户实际工作中的业务流程,同时也要兼顾各种业 务的变化以及当前该业务行业的法律、法规、人名、地名、电话号码等应 具有模拟功能,符合一般的命名惯例;不允许出现与知名人士、小说中人物名等雷同情 况。 可操作性:测试用例中要写清楚测试的操作步骤,以及不同的操作步骤相对应的测试结果 编写用例标准 测试案例编写应该制订统一的模板进行,并约定模板的使用方法; 测试案例编写应当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编写测试案例编写手册,包括案例编号规则、案例编写 方法、案例编写内容、案例维护等内容; 案例编写应根据手册中约定的编写方法、内容等进行编写;

测试用例规范说明

测试用例规范约定 一、用例设计书写的标准规范 1.用例标题 描述清楚该用例所要达到的测试目的,不是单纯的描述所在模块或; 正确示例: 未登录状态下发布动态能否成功 或 登录状态下只发布文字动态内容能否成功 2.前置条件 用例必须清晰地描述此用例所需的前提条件; 正确示例: 1、用户已登录云转诊APP; 2、用户已进入动态页面; 3.用例步骤 测试用例编写要步骤明确,输入输出要素(输入数据值)清晰,并且无疑义; 输入数据值:指当前用例输入值的具体范围及明确值; 正确示例: 1、点击动态下的(发动态)按钮 2、输入文字:我很享受音乐 3、点击(发送)按钮 4.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必须具有可判定性,即测试步骤执行后,结果是可判定的,每一个测试用例的步骤都应有相应的唯一的预期结果,预期结果中不能包含步骤; 正确示例: 发布动态成功,页面跳转至动态页面 错误示例: 1.云转诊APP成功打开 2.显示我的页面 3.打开编辑页面 4.弹出性别选择窗口 5.测试用例集 一条用例内多个用例步骤对应多个预期结果时,禁止使用编号内附加子级编号形式编写测试用例,需要单独表述。测试用例可以使用单条用例或测试用例集的方式编写,单条用例需要把同一情况下的测试用例整合在一条内编写,预期结果与操作步骤相互对应。测试用例集需要操作步骤与预期结果编号相对应,完整的表达操作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真实示例如下图所示: 二、用例设计书写的颗粒度描述 要求:验证一个功能点一条用例,没有重复、冗余的测试用例。 功能测试用例需要从用户层面来设计用户使用场景和使用流程。 1.冒烟测试 验证系统正向功能流程通畅及验证系统正向必填项(系统要求验证项)输入值、单选项、下拉框、按钮等符合系统要求; 2.功能测试 用例中需要合理的使用测试用例编写方法设计反向用例、容错性用例、三方交互用例等场景,以确保覆盖业务操作的基本路径和异常路径,以及对其他模块/功能的影响和必填项(系统要求验证项),保证达到系统规定; 3.UI测试 对系统UI页面进行检查,确保UI布局合理、文字统一、易用性(易操作、易理解和易学习)、友好性等达到系统要求(同一页面没有操作整体时,页面检查算一个功能点); 三、用例执行规范 1.出现非Pass的用例必须标记对应的状态,Fail的用例必须提交缺陷; 2.由于某个Bug缺少测试条件导致用例不能执行,标为Block添加备注信息; 3.功能模块没有设计好,或者不适用于本轮测试的用例,标为N/A加备注信息; 四、用例测试执行突发状况处理

测试用例书写标准

测试用例书写标准 在编写测试用例过程中,需要参考和规范一些基本的测试用例编写标准,在ANSI/IEEE829-1983标准中列出了和测试设计相关的测试用例编写规范和模板。标准模板中主要元素如下。 ●标识符(identification):每个测试用例应该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它将成为所有和测试 用例相关的文档/表格引用和参考的基本元素,这些文档/表格包括设计规格说明书、测试日志表、测试报告等。 ●测试项(test item):测试用例应该准确地描述所需要测试地项及其特征,测试项应该比 测试设计说明书中所列出地特性描述更加具体,例如做windows计算器应用程序地窗口设计,测试对象是整个地应用程序用户界面,这样测试项就应该是应用程序地界面地特性要求,例如缩放测试、界面布局、菜单等。 ●测试环境要求(test environment):用来表征执行该测试用例需要地测试环境,一般来 说,在整个的测试模块里面应该包含整个的测试环境的特殊要求,而单个测试用例的测试环境需要表征该测试用例所单独需要的特殊环境需求。 ●输入标准(input criteria):用来执行测试用例的输入需求。这些输入可能包括数据、文 件,或者操作(例如鼠标的左键单击,鼠标的按键处理等),必要的时候,相关的数据库、文件也必须被罗列。 ●输出标准(output criteria):标识按照指定的环境和输入标准得到的期望输出结果。如 果可能的话,尽量提供适当的系统规格说明书来证明期望的结果。 ●测试用例之间的关联:用来标识该测试用例与其它的测试(或其它测试用例)之间的依 赖关系,例如,用例A需要基于B的测试结果正确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此时需要在A 的测试用例中表明对B的依赖性,从而保证测试用例的严谨性。 综上所述,如果使用一个数据库的表来表征测试用例的话,它应该有以下的格式: 例一:对Windows记事本程序进行测试,选取其中的一个测试项――文件菜单栏的测试 测试对象:记事本程序文件菜单栏(测试用例标识1000,下同),所包含的子测试用例描述如下: |---------文件/新建(1001) |---------文件/打开(1002) |---------文件/保存(1003) |---------文件/另存(1004) |---------文件/页面设置(1005) |---------文件/打印(1006) |---------文件/退出(1007) |---------菜单布局(1008) |---------快捷键(1009)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一、等价类划分 等价类划分主要适用于单个输入条件,输入为数值型的情况,如果输入规定了输入区间,可划分出一个有效等价类,两个无效等价类;如果输入只规定了输入范围,可划分出一个有效等价类,一个无效等价类。 二、边界值 边界值方法也是适用于单个输入条件的情况,输入类型可以数值、字符等,要测试的边界包括上点、下点、离点。 三、错误推测法 错误推测法主要是测试设计人员的测试经验相关,测试经验不同,设计出来的测试用例也区别很大。 四、因果图法 因果图方法考虑输入的组合,特别适用于多个输入条件相关有关联又相互约束的情况。 设计步骤: 1)罗列出输入与输出; 2)根据输入与输出画出因果图; 3)标出约束跟限制; 4)把因果图转化成判定表; 5)根据判定表的每一列设计测试用例。 五、判定表驱动法 判定表适合于解决多个逻辑条件的组合。将各种逻辑的组合罗列出来,避免遗漏。不能表达重复的操作。 判定表包括条件桩、条件项、动作桩、动作项。 条件桩:列出所有条件,次序无关; 条件项:列出所对应条件的所有可能情况下的取值,如Y或N; 动作桩:列出可能采取的操作,次序无关; 动作项:列出条件项各种取值情况下采取的操作,如X表示。 设计步骤: 1)确定规则个数,条件及各条件取值的组合; 2)列出条件桩、动作桩; 3)列出条件项;

4)列出动作项; 5)初始化判定表; 6)规则简化、合并。 实践方法: Step1:确定规则的个数(假如有n个条件,每个条件有两个取值(0,1),固有2的n 次方种规则); Step2:列出所有的条件桩和动作桩; Step3:填入条件项(如Y或N); Step4:填入动作项(X); Step5:简化合并相似规则(整列) 合并原则一般为:1、以相同动作项出发;2、相同的条件项直接合并;3、相反的条件忽略(注:此处为一般情况,需结合业务再次明确其必要性,否则不予合并) 判定表的优点和缺点: 1)优点:它能把复杂的问题按各种情况一一列举出来,简明而易于理解,也可避免遗漏; 2)缺点:不能表达重复执行的动作,例如循环结构。 选择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的综合策略 小贝书屋 | 2016-03-16 22:00 具体的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包括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错误推测法、因果图法、判定表驱动法、正交试验设计法、功能图法、场景法等。这些方法都是比较实用的,但在具体工作中要采用什么方法,需要针对项目的特点加以适当的选择。在实际高水平的测试中,往往需要综合使用各种方法以有效的提高测试效率和测试覆盖度。 以下介绍的是各种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选择的综合策略,供大家参考。 (1)首先进行等价类划分,包括输入条件和输出条件的等价划分,将无限测试变成有限测试,这是减少工作量和提高测试效率最有效的方法。 (2)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使用边界值分析法。经验表明,用这种方法设计出的测试用例发现程序错误的的能力最强。 (3)可以使用错误推测法追加一些测试用例,这需要依靠测试工程师的智慧和经验。 (4)对照程序逻辑,检查已设计出的测试用例的逻辑覆盖程度。如果没有达到要求的覆盖标准,应当再补充足够的测试用例。 (5)如果程序的功能说明中含有输入条件的组合情况,则一开始就可以选用因果图法和判定表驱动法。(6)对于参数配置类的软件,要用正交试验法选择较少的组合方式达到最佳效果。 (7)利用功能图法,我们可以通过不同时期条件的有效性设计不同的测试数据。 (8)对于业务流清晰的系统,可以利用场景法贯穿整个测试案例设计过程,在案例中综合使用各种测试方法。

软件测试标准和测试用例汇总

软件测试标准 前言 前一版的《软件测试标准》,在测试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次修改在原标准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测试理念、工作方法、组织方式,使之更贴近实际工作,真正起到纲领的作用。 一、软件测试 1、软件测试的目的 软件测试是指为了度量和提高被测试对象的质量、对测试对象进行工程设计、使用和维护的与软件开发过程并发的生命周期过程。软件测试的目的为:验证软件产品的实现状态以及实现质量。 2、软件测试相关概念 2.1白盒测试 指基于程序结构的测试,测试目标是检查程序部逻辑结构和逻辑路径,是代码级的测试。 2.2黑盒测试 基于程序功能的测试,根据输入输出的关系推断程序功能的正确性。 2.3测试用例 测试方案,包括数据输入和相应的期望输出。依据测试用例来执行具体操作。 2.4预防性测试 其原理为:只要测试在生命周期中进行得足够早,就能够提高待测软件的质量。 2.5测试风险分析 其目的为:确定测试对象、测试的优先级、测试的深度。 2.6软件测试模型 公司目前采用V模型,实现测试与软件开发的同步进行。

2.7等价类划分 将测试对象按某种约定划分为有限个组成部分,提高测试的有效性。 2.8边界值分析 分析测试对象的所有边界值及边界附近的临界值。 二、测试工作流程 需求分析 审核需求分析,编写验收测试部分用例 实地调研重点收集客户实际业务资料、操作习惯,并与需求分析作出对比 概要设计审核概要设计,从用户角度提出问题 编写集成测试用例 详细设计 审核详细设计报告,与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进行比对 编写单元测试用例 编写用户手册总体框架 单元测试阶段提出测试计划审核测试用例执行测试 测试总结 集成测试阶段 验收测试阶段 补充测试用例 资料归档 修改测试 审核修改计划程序员提供修改清单编写测试用例执行测试测试总结 复测 测试报告复测 测试用例复测 三、开发—测试流程

软件测试规范一(控件测试用例编写规范)

软件测试规范一(控件测试用例编写规范) 【编写说明】 以集成性功能测试为主,针对测试用例的编写规范进行说明。重点突出了各种控件、网站/软件的常用业务功能和界面及外部接口的测试。 第一章功能测试——控件测试用例编写规范 一、文本框控件 1.输入的字符类型: 根据需求/设计说明,或者当前设计程序的使用功能默认,确定输入字符要求: ①全中文; ②全英文; ③全数字; ④全其他字符`~!@#$%^&*()-=_+[]\{}|;’:”,./<>?等; ⑤中英文混合; ⑥中文和数字/其他字符混合; ⑦英文和数字/其他字符混合; ⑧包含空格。 2.输入长度测试: 根据需求/设计说明,或者当前设计程序的使用功能默认,确定输入长度要求: ①正常的长度输入; ②临界值长度输入; ③临界值范围内、紧临临界值长度输入; ④临界值范围外,紧临临界值长度输入。 3.输入格式测试: 根据需求/设计说明,或者当前设计程序的使用功能默认,确定输入内容的格式: ①正常格式、正常值范围输入; ②非正常输入格式; ③允许输入值的临界值输入(最小值,最大值); ④允许输入值的临界值范围内紧邻临界值的输入(最小值内,最大值内); ⑤允许输入值的临界值范围外紧邻临界值的输入(大于最大值、小于最小值); ⑥是否允许输入空格。 上述测试要覆盖字符类型、长度和格式的各种组合。 4.复制、粘贴: ①进行一次复制、一次粘贴操作; ②进行一次复制、多次粘贴操作。 5.普通文本框的测试用例(如:企业名称、姓名、设备名称等)

允许输入的内容一般分为以下几种:全中文(如姓名)、全英文、全数字(如数量)、全其他字符、中英文混合、中英文数字混合、英文数字混合、英文数字其他字符混合、数字其他字符混合。 全中文测试: 1)考虑一个正常长度的全中文输入; 2)考虑一个最小长度的全中文输入; 3)考虑一个比最小长度多一个的全中文输入; 4)考虑一个比最小长度少一个的全中文输入; 5)考虑一个最大长度的全中文输入; 6)考虑一个比最大长度多一个的全中文输入; 7)考虑一个比最大长度少一个的全中文输入; 全英文测试: 8)考虑一个正常长度的全英文输入; 9)考虑一个最小长度的全英文输入; 10)考虑一个比最小长度多一个的全英文输入; 11)考虑一个比最小长度少一个的全英文输入; 12)考虑一个最大长度的全英文输入; 13)考虑一个比最大长度多一个的全英文输入; 14)考虑一个比最大长度少一个的全英文输入; 全数字测试: 15)考虑一个正常长度的全数字输入; 16)考虑一个最小长度的全数字输入; 17)考虑一个比最小长度多一个的全数字输入; 18)考虑一个比最小长度少一个的全数字输入; 19)考虑一个最大长度的全数字输入; 20)考虑一个比最大长度多一个的全数字输入; 21)考虑一个比最大长度少一个的全数字输入; 全其他字符测试: 22)考虑一个正常长度的全其他字符输入;限制禁止输入其他字符。 23)考虑一个最小长度的全其他字符输入; 24)考虑一个比最小长度多一个的全其他字符输入; 25)考虑一个比最小长度少一个的全其他字符输入; 26)考虑一个最大长度的全其他字符输入; 27)考虑一个比最大长度多一个的全其他字符输入; 28)考虑一个比最大长度少一个的全其他字符输入; 29)考虑一个正常长度的中英文混合输入;限制禁止输入其他字符。 30)考虑一个最小长度的中英文混合输入; 31)考虑一个比最小长度多一个的中英文混合输入; 32)考虑一个比最小长度少一个的中英文混合输入; 33)考虑一个最大长度的中英文混合输入; 34)考虑一个比最大长度多一个的中英文混合输入; 35)考虑一个比最大长度少一个的中英文混合输入; 36)考虑一个正常长度的中文和数字混合输入; 37)考虑一个最小长度的中文和数字混合输入;

常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都有哪些

常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都有哪些 常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都有哪些? 请分别以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些方 法在测试用例设计工作中的应用。 1. 等价类划分常见的软件测试面试题划分等价类: 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在该子集合中,各个输入数据对于揭露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并 合理地假定:测试某等价类的代表值就等于对这一类其它值的测试.因此,可以把全部输入数据合理划分为若干等价类,在每一个等价类中取一个数据作为测试的输入条件,就可以用少量代表性的测试数据.取得较好的测试结果.等价类划分可有两种不同的情况: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2. 边界值分析法边界值分析方法是对等价类划 分方法的补充。测试工作经验告诉我,大量的错误是发生在输入或输出范围的边界上,而不是发生在输入

输出范围的内部.因此针对各种边界情况设计测试用例,可以查出更多的错误. 使用边界值分析方法设计测试用例,首先应确定边界情况.通常输入和输出等价类的边界,就是应着重测试的边界情况.应当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大于或刚刚小于边界的值作为测试数据,而不是选取等价类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作为测试数据. 3. 错误推测法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 从而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错误推测方法的基本思想: 列举出程序中所有可能有的错误和容易发生错误的特殊情况根据他们选择测试用例. 例如, 在单元测试时曾列出的许多在模块中常见的错误. 以前产品测试中曾经发现的错误等, 这些就是经验的总结。还有, 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为0 的情况。输入表格为空格或输入表格只有一行. 这些都是容易发生错误的情况。可选择这些情况下的例子作为测试用例. 4. 因果图方法前面介绍的等价类划分方法和边界值分析方法,都是着重考虑输入条件,但未考虑输入条件之间的联系, 相互组合等. 考虑输入条件之间的相互组合,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情况. 但要检查

测试用例(新手必看)

测试用例 一、定义 测试用例(Test Case )是指对一项特定的软件产品进行测试任务的描述,体现测试方案、方法、技术和策略。内容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环境、输入数据、测试步骤、预期结果、测试脚本等,并形成文档。 二、测试用例的分类 根据测试过程中具体涉及到问题类型及测试需求,可将测试用例分为如下: ●功能性测试用例 ●界面测试用例:适用于所有测试阶段中的界面测试 ●数据处理测试用例:适用于所有测试阶段中的数据处理测试 ●操作流程测试用例:适用于所有流程性的测试 ●安装测试用例:适用于所有安装测试 三、测试用例管理 ●编写用例:测试工程师根据需求规约、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等文档编写测试用例。 ●用例评审:原则上用例象程序一样,要经过多次的修改才可以通过,实际工作中通常进行一次。 ●用例修改:评审结束后,您需要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修改,修改后通常不再进行评审。 ●使用用例:执行测试用例,并记录到测试用例执行报告中。 ●用例升级/ 维护:随着软件产品不断修改、升级,对应的用例也需要升级维护。针对同一个项目,可以根据需求的变更不断进行维护;如果是产品,用例的维护更加重要,要达到用例和产品的版本一一对应。 四、测试用例的编制及使用 1 、设计测试用例 每个具体测试用例都将包括下列详细信息:编制人、审定人、编制日期、版本、用例类型、设计说明书编号、用例编号、用例名称、输入说明、期望结果(含判断标准)、环境要求、备注等。 测试用例 编制人 审定人 编制日期 版本 测试用例类型 设计说明书编号 测试用例编号 测试用例名称 输入说明(列出选用的输入项,覆盖正常、异常情况): 期望结果(逐条与输入项对应,列出预期输出): 环境要求(测试要求的软、硬件、网络要求): 备注: ●“测试用例名称”可以是不涉及到具体模块的功能描述,如“日期格式”,“非空检验”等。 ●“输入说明”是功能模块接受的数据或各种操作描述,如“输入非法的日期格式”等。 ●“期望结果”是模块接受输入后应有的正常输出描述,如“提示用户修改”等,期望结果应与输入说明一一对应。 ●测试用例用于指导执行操作,但某些意外操作也可导致程序错误,这些操作称为非预

测试用例编写规范

测试用例编写规范 1、目的 统一测试用例编写的规范,为测试设计人员提供测试用例编写的指导,提高编写的测试用例的可读性,可执行性、合理性。为测试执行人员更好执行测试,提高测试效率,最终提高公司整个产品的质量。 2、范围 适用于集成测试用例和系统测试用例的编写,现在编写用例的辅助工具为TestDirector 8.0。 3、术语解释 集成测试: 集成测试是在软件系统集成过程中所进行的测试,其主要目的是检查软件单位之间的接口是否正确。 系统测试 : 系统测试是对已经集成好的软件系统进行彻底的测试,以验证软件系统的正确性和性能等满足其规约所指定的要求,检查软件的行为和输出是否正确并非一项简单的任务,它被称为测试的“先知者问题”。 4、测试用例原则 4.1 系统性 1. 对于系统业务流程要能够完整说明整个系统的业务需求、系统由几个子系统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对于模块业务流程要能够说明清楚子系统内部功能、重要功能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4.2 连贯性

1. 对于系统业务流程来说,各个子系统之间是如何连接在一起,如果需要接口,各个子系统之间是否有正确的接口;如果是依靠页面链接,页面链接是否正确; 2. 对于模块业务流程来说,同级模块以及上下级模块是如何构成一个子系 统,其内部功能接口是否连贯; 4.3 全面性 1. 应尽可能覆盖程序的各种路径 2. 应尽可能覆盖系统的各个业务 3. 应考虑存在跨年、跨月的数据 4. 大量数据并发测试的准备 4.4 正确性 1. 输入界面后的数据应与测试文档所记录的数据一致 2. 预期结果应与测试数据发生的业务吻合 4.5 符合正常业务惯例 1. 测试数据应符合用户实际工作业务流程 2. 兼顾各种业务变化的可能 3. 要符合当前业务行业法律,法规。 4.6 仿真性 人名、地名、电话号码等应具有模拟功能,符合一般的命名惯例;不允许出现 与知名人士、小说中人物名等雷同情况。 4.7 可操作性 测试用例中应写清测试的操作步骤,不同的操作步骤相对应的操作结果。 5、测试用例主要元素 标准规范中包含的主要元素如下: 测试名称(Test Name):测试用例编号和测试用例名称。

用户名密码测试用例编写方法

用户名密码测试用例编 写方法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别小看了这个用户名密码这么简单的输入框。可测试的内容还是很多的,并且引发的问题也有很多种类。下面就说一说他的测试方法。? 一、用户注册 只从用户名和密码角度写了几个要考虑的测试点,如果需求中明确规定了安全问题,Email,出生日期,地址,性别等等一系列的格式和字符要求,那就都要写用例测了~ 以等价类划分和边界值法来分析 1.填写符合要求的数据注册:用户名字和密码都为最大长度(边界值分析,取上点) 2.填写符合要求的数据注册:用户名字和密码都为最小长度(边界值分析,取上点) 3.填写符合要求的数据注册:用户名字和密码都是非最大和最小长度的数据(边界值分析,取内点)

4.必填项分别为空注册 5.用户名长度大于要求注册1位(边界值分析,取离点) 6.用户名长度小于要求注册1位(边界值分析,取离点) 7.密码长度大于要求注册1位(边界值分析,取离点) 8.密码长度小于要求注册1位(边界值分析,取离点) 9.用户名是不符合要求的字符注册(这个可以划分几个无效的等价类,一般写一两个就行了,如含有空格,#等,看需求是否允许吧~) 10.密码是不符合要求的字符注册(这个可以划分几个无效的等价类,一般写一两个就行了) 11.两次输入密码不一致(如果注册时候要输入两次密码,那么这个是必须的)

12.重新注册存在的用户 13.改变存在的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的大小写,来注册。(有的需求是区分大小写,有的不区分) 14.看是否支持tap和enter键等;密码是否可以复制粘贴;密码是否以* 之类的加秘符号显示 备注:边界值的上点、内点和离点大家应该都知道吧,呵呵,这里我就不细说了~~ 二、修改密码 当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哈~不能一概而论~ 实际测试中可能只用到其中几条而已,比如银行卡密码的修改,就不用考虑英文和非法字符,更不用考虑那些TAP之类的快捷键。而有的需要根据需求具体分析了,比如连续出错多少次出现的提示,和一些软件修改密码要求一定时间内有一定的修改次数限制等等。

软件测试方案模板(by LJ.)

测试方案模板 Edit by LJ. 1 概述 1.1 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本测试方案的目的是为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者、软件工程师、系统维护工程师、测试工程师提供关于**系统整体系统功能和性能的测试指导。] 1.2 读者对象 [本测试方案可能的合法读者对象为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者、软件工程师、测试组、系统维护工程师] 1.3 项目背景 [可以如下那样简单说明,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方案编写者也可以进行详细说明 项目名称:*** 简称:*** 项目代号:*** 委托单位:*** 开发单位:*** 主管部分:***] 1.4 测试目标 [说明进行项目测试的目标或所要达到的目的] 1.5 参考资料 [列出编写本测试方案时参考的资料和文献]

2 测试配置要求 2.1 网络环境 [在此说明应用系统的网络环境,如果应用系统是网络版的,必须具有本节内容。] 2.1.1 网络硬件 [此处给出网络硬件的拓扑图、名称、规格、数量、配置等信息。] 2.1.2 网络软件 [此处给出网络软件的名称、协议、通讯和连接方式等信息。] 2.2 服务器环境 2.2.1 服务器硬件 [此处给出服务器硬件的名称、规格、数量、配置等信息。] 2.2.2 服务器软件 [此处给出服务器软件名称、协议和版本等信息。] 2.3 工作站环境 2.3.1 工作站硬件 [此处给出工作站硬件的拓扑图、名称、规格、数量、配置等信息。] 2.3.2 工作站软件 [此处给出工作站软件的名称、协议和版本等信息。] 2.4 测试手段 [在此参照《测试计划》说明测试方法和工具,注明执行测试时,必须同时填写《测试记录表》]

2.5 测试数据 [在此简要说明测试数据的形成,如以客户单位具体的业务规则和《***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参考《***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和《数据规格说明书》中规定的运行限制,设计测试用例,作为整个**系统的测试数据。] 2.6 测试策略 [在此说明测试策略,可以如下这样说明: 测试过程按三个步骤进行,即单元测试、组装、系统测试,根据不同阶段测试的侧重点不同,分别介绍测试策略: A)单元测试 首先按照系统、子系统和模块进行划分,但最终的单元必须是功能模块,或面向对象过程中的若干个类。单元测试是对功能模块进行正确检验的测试工作,也是后续测试的基础。目的是在于发现各模块内部可能存在的各种差错,因此需要从程序的内部结构出发设计测试用例,着重考虑以下五个方面: 1)模块接口:对所测模块的数据流进行测试。 2)局部数据结构:检查不正确或不一致的数据类型说明、使用尚未附值或尚未初始化的变量、错误的初始值或缺省值。 3)路径:虽然不可能做到穷举测试,但要设计测试用例查找由于不正确的计算(包括算法错、表达式符号表示不正确、运算精度不够等)、不正确的比较或不正常的控制流(包括不同数据类型量的相互比较、不适当地修改了循环变量、错误的或不可能的循环终止条件等)而导致的错误。 4)错误处理:检查模块有没有对预见错误的条件设计比较完善的错误处理功能,保证其逻辑上的正确性。 5)边界:注意设计数据流、控制流中刚好等于、大于或小于确定的比较值的用例。 B)集成测试 集成测试也叫组装测试或联合测试。通常,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需要将所有的模块按照设计要求组装成系统,这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1)在把各个模块连接起来的时候,穿越模块接口的数据是否会丢失。

软件测试用例设计规范

软件测试用例设计规范Software Test Case Design Specification

版本历史 版权信息 本文件内容由XX集团信息技术部负责解释 本文件的版权属于XX集团 任何形式的散发都必须先得到XX集团信息技术部的许可 https://www.doczj.com/doc/5216756431.html,/

【目录】 1目的 (4) 2范围 (4) 3名词定义 (4) 4工件 (4) 4.1 输入 (4) 4.2 输出 (5) 5规范内容 (5) 5.1 设计原则 (5) 5.1.1可执行性 (5) 5.1.2可维护性 (5) 5.1.3可代表性 (5) 5.1.4可判定性 (6) 5.2 必要元素 (6) 5.2.1用例包和用例对象名命 (6) 5.2.2测试目的 (6) 5.2.3测试优先级 (6) 5.2.4测试环境 (7) 5.2.5前提条件 (7) 5.2.6后置关联 (7) 5.2.7用例状态 (7) 5.3 综合策略 (7) 5.3.1必要的边界值分析 (7) 5.3.2必要的等价类划分 (8) 5.3.3必要的因果图方法 (8) 5.3.4必要的性能测试方法 (8) 5.3.5面向对象设计方法 (8) 5.4 设计活动 (8) 5.4.1分析和建立测试用例包 (8) 5.4.2分解并建立测试用例对象 (10) 5.4.3建立测试用例对象间关系 (11) 5.4.4设计测试用例 (12) 5.4.5测试实施 (14) 5.5 检查点 (17)

1目的 本规范的目的是为了明确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原则,活动和方法,提高软件测试用例的可读性、可执行、可维护性、覆盖程度、以及测试的灵活性,使软件测试用例真正能够指导测试的实施和执行,并成为评估测试结果的度量基准。 2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春秋信息技术部所有软件开发项目和产品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用例的设计。 3名词定义 4工件 4.1 输入

软件测试规范二(业务功能测试用例编写规范)

功能测试——业务功能测试用例编写规范 一、编辑操作: 编辑操作包括剪切,复制,粘贴操作: 1.测试剪切操作的方法 1)对文本,文本框,图文框进行剪切; 2)剪切图像; 3)文本图像混合剪切。 2.复制、粘贴操作 1)粘贴复制的文本,文本框及图文框; 2)粘贴所复制的图像; 3)复制后,在不同的程序中粘贴; 4)多次粘贴同一内容,如:复制后,在程序中连续粘贴3次; 5)利用粘贴操作强制输入程序所不允许输入的数据。 二、查找替换操作: 通常是针对文本型的编辑框,还有针对表格的全部或某一部分。 例如:word中的"替换"对话框。测试本功能有通过测试和失败测试两种情况: 1.通过测试: 1)输入内容直接查找,或查找全部; 2)在组合框中寻找已经查找过的内容,再次查找并确认文档的内容正确。如:已经查找过"测试用例",再次进入不用重新输入查找内容,直接在文档中搜寻就可以。 2.失败测试: 1)输入过长或过短的查询字符串。如,假设查询的字符串长度为1到255,那么输入0,1,2,256,255和254进行测试; 2)输入特殊字符集。如:在word中,^g代表图片,^代表分栏符,可以输入这类特殊字符测试。 3.编辑操作窗口的功能测试的用例: 1)关闭查找替换窗口。不执行任何操作,直接退出; 2)附件和选项测试。假如:设定“精确搜寻”、“向后”搜索等附件选项等等来测试; 3)控件间的相互作用。如:搜寻内容为空时,按钮“搜寻全部”、“搜寻”,“全部替换”,“替换”都为灰色。 4)热键, Tab键。回车键的使用。 三、插入操作: 1.插入文件测试用例: 1)测试插入; 2)插入图像; 3)在文档中插入文档本身; 4)移除插入的源文件; 5)更换插入的源文件的内容。

测试方案

测试方案模板 1概述 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本测试方案的目的是为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者、软件工程师、系统维护工程师、测试工程师提供关于**系统整体系统功能和性能的测试指导。] 1.2读者对象 [本测试方案可能的合法读者对象为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者、软件工程师、测试组、系统维护工程师] 1.3项目背景 [可以如下那样简单说明,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方案编写者也可以进行详细说明 项目名称:*** 简称:*** 项目代号:*** 委托单位:*** 开发单位:*** 主管部分:***] 1.4测试目标 [说明进行项目测试的目标或所要达到的目的] 1.5参考资料

[列出编写本测试方案时参考的资料和文献] 2测试配置要求 2.1网络环境 [在此说明应用系统的网络环境,如果应用系统是网络版的,必须具有本节内容。] 2.1.1网络硬件 [此处给出网络硬件的拓扑图、名称、规格、数量、配置等信息。] 2.1.2网络软件 [此处给出网络软件的名称、协议、通讯和连接方式等信息。] 2.2服务器环境 2.2.1服务器硬件 [此处给出服务器硬件的名称、规格、数量、配置等信息。] 2.2.2服务器软件 [此处给出服务器软件名称、协议和版本等信息。] 2.3工作站环境 2.3.1工作站硬件 [此处给出工作站硬件的拓扑图、名称、规格、数量、配置等信息。] 2.3.2工作站软件 [此处给出工作站软件的名称、协议和版本等信息。] 2.4测试手段

[在此参照《测试计划》说明测试方法和工具,注明执行测试时,必须同时填写《测试记录表》] 2.5测试数据 [在此简要说明测试数据的形成,如以客户单位具体的业务规则和《***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参考《***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和《数据规格说明书》中规定的运行限制,设计测试用例,作为整个**系统的测试数据。] 2.6测试策略 [在此说明测试策略,可以如下这样说明: 测试过程按三个步骤进行,即单元测试、组装、系统测试,根据不同阶段测试的侧重点不同,分别介绍测试策略: A)单元测试 首先按照系统、子系统和模块进行划分,但最终的单元必须是功能模块,或面向对象过程中的若干个类。单元测试是对功能模块进行正确检验的测试工作,也是后续测试的基础。目的是在于发现各模块内部可能存在的各种差错,因此需要从程序的内部结构出发设计测试用例,着重考虑以下五个方面: 1)模块接口:对所测模块的数据流进行测试。 2)局部数据结构:检查不正确或不一致的数据类型说明、使用尚未附值或尚未初始化的变量、错误的初始值或缺省值。 3)路径:虽然不可能做到穷举测试,但要设计测试用例查找由于不正确的计算(包括算法错、表达式符号表示不正确、

测试用例编写规范

测试用例编写规范 一.测试用例整体要求 一般的测试用例包括如下几个部分:需求标识、用例编号、用例名称、用例级别、预置条件、操作步骤、预期结果、备注、用例编写者、测试执行者、测试日期。 需求标识:唯一标识,与用例编号对应,为一对多关系。 用例编号:能够准确的标识每一条用例,每一个用例编号在所有测试用例中必须唯一。 用例名称:能够清晰表达测试用例的测试目的和关键测试要素。 用例级别:区分测试用例的重要程度,确定用例执行的级别。 预置条件:需要描述测试所需要处于的外部环境和测试前测试对象及辅助对象所需要处于的状态和配置。 需要保证在完成预置条件中所描述的状态和配置以及外部环境后,测试执行的正确性、一致性。用例描述(测试步骤):为了达到测试用例的测试目的,所需要执行的操作;每个操作步骤对应一个预期 结果。 预期结果:针对测试用例的测试目的,测试步骤中操作后对应的预期输出状态。 用例编写者:设计用例的人员。 测试执行者:按照该用例执行测试的人员。 测试日期:执行测试的时间。 二.测试用例实现规则 规则1:用例要素要求 需求标识、用例编号、用例名称、用例级别、预置条件、操作步骤、预期结果、实际结果为必选要素,不能为空,其他字段为可选要素。 规则2:用例名称描述要求 用例名称不允许出现重复、包含关系,或者仅有数字编号差异。 规则3:用例级别分为高、中、低3个级别 高(优先执行):产品基本的功能验证,不设计配置及场景测试。即关键路径的测试用例,包括最常执行的功能、基本流程的输入以及界面数据有效性校验作为高级别的测试用例;若该级别的测试用例完全执行通过,则表示该软件功能渐趋稳定。 中(次级执行):产品功能测试,常见的配置、交互及场景的测试。即可接收级测试的用例,包括不常执行的功能、异常流程的输入、边界值以及异常数据的输入作为中等级别的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编写规范教程文件

测试用例编写规范

测试用例编写规范 变更历史

引言 1.背景 为保证测试用例对需求的覆盖率,即对一个系统从整体功能到单个功能,都尽可能的高的覆盖。而单个功能点主要强调的是不同的输入及其组合所带来的各种输入动作,系统是否都做了处理; 测试用例设计首先要明确该系统存在多少功能点,要通过各种常用的测试方法来保证用例的完整性,然后再对各功能点的边界范围进行考虑。所以要保证测试用例的设计按照一种合理的结构组织进行,这样才能够更有效的保证系统所有功能点的覆盖率。 2.目的 为测试用例的质量负责,使测试工作能有序、合理化的进行,从而提高实施测试时对所测产品、系统或者模块的测试质量,也是作为各测试人员在设计用例时的一种规范,使之设计的用例能有效的被管理。 3.概念 是指为了实施测试而编写的一组有规范性、有据可依的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的组合,也指为了实施测试而向被测对象提供的一组输入、输出数据以及由各种执行条件和

期望结果相组合的一个特定集合,以便测试某个程序路径或者来核实是否满足某个特定的需求。 4.适用范围 本文档适用于测试人员 本文档适用于系统进行测试时的测试案例设计 本文档适用于案例补充时的测试案例 用例规范 用途 指导测试工作有序进行,使实施测试的数据有据可依 确保所实现的功能与客户预期的需求相符合 完善软件不同版本之间的重复性测试 跟踪测试进度,确定测试重点 评估测试结果的度量标准 增强软件的可信任度 分析缺陷的标准。 设计依据 需求说明书 项目测试需求功能点 所属行业的业务知识掌握程度 测试工程师本人的理解程度(个人经验)

用例内容 1 用 例 实 际 内 容用例编号唯一标识。规则“模块名-功能点-编 写人-001,单词或中文首字母。 2模块名称模块名称 3功能点测试的功能点 4用例标题对测试项简短的描述 5用例级别确定用例执行的级别[P0,P1,P2,P3] 6前提条件执行用例时需要的预置条件 7操作步骤执行该动作需要完成的操作,需要明 确输入数据。 8预期结果执行完该动作后程序的表现结果 9 执 行 结 果执行状态用例的执行结果[通过,失败,延后] 10实际结果实际输出的结果 11问题描述执行该用例出现后系统显示的错误 12BUG编号填写bug库中对应此用例的BUG编号13执行人按照该用例执行测试的人员 编写用例原则 系统性:对系统业务流程要完整说明整个系统的业务需求、系统由几个子系统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 系;对模块业务流程要说明子系统内部功能、重点功 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连贯性:对系统业务流程要说明各个子系统之间是如何连接在一起,若需要接口,各子系统之间是否 有正确的接口,若是依靠页面链接,则页面的链接是 否正确;对模块业务流程要说明同级模块以及上下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