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强烈推荐】变速箱厂总平面布置设计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毕业论文

【强烈推荐】变速箱厂总平面布置设计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毕业论文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

课程设计报告

成都理工大学

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任务书

原始给定条件:

公司有地16000m2,厂区南北为200m,东西宽80m,该厂预计需要工人300人,计划建成年产100000套变速箱的生产厂。

(一)变速箱的结构及有关参数

变速箱由39个零件构成,装配图见图所示。每个零件、组件的名称、材料、单件重量及年需求量均列于表中。

图1 变速箱装配图

表1 零件明细表

(二)作业单位划分

根据变速箱的结构及工艺特点,设立如表2所示的11个单位,分别承担原材料储存、备料、热处理、加工与装配、产品性能试验、生产管理等各项生产任务。

表2 作业单位建筑汇总表

(三)生产工艺过程

变速箱的零件较多,但是大多数零件为标准件。假定标准件采用外购,总的工艺过程可划分为零件的制作与外购、半成品暂存、组装、性能测试、成品存储等阶段。

(1)零件的制作与外购

制作的零件如表3~表8,表中的利用率为加工后产品与加工前的比率。

表3 变速箱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

生产出的零件加工完经过各车间检查合格后,送入半成品库暂存。外购件与标准件均放在半成品库。

(3)组装

所有零件在组装车间集中组装成变速箱成品。

(4)性能测试

所有成品都在组装车间进行性能测试,不合格的就在组装车间进行修复,合格后送入成品库,即不考虑成品组装不了得情况。

(5)成品库存

所有合格变速箱均存放在成品库存等待出厂。

(四)产品——产量分析

生产的产品品种的多少及每每种产品产量的高低,决定了工厂的生产类型,进而影响着工厂设备的布置形式。根据以上内容可知,待布置设计的变速箱厂的产品单一,产量大,年产量为100000套,属于单件大批量生产,适合于按产品原则布置,宜采用流水线的组织形式。

(五)产品工艺过程分析

(1)计算物流量

通过对产品加工、组装、检验等各种加工阶段以及各工艺过程的分析,计算每个工艺过程各工序加工前工件单件重量及产生的废料重量,并根据全年生产量计算全年物流量如表9所示:

表9 各零件物流量计算

根据各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与物流量,绘制各零件的工艺过程图如图2~图7。图中序号分别是:1-原材料库,2-铸造车间,3-热处理车间,4-机加工车间,5-精密车间,6-标准件、半成品库,8-锻造车间。

(3)绘制产品总工艺过程图

生产出的零件加工完,经过各车间检验合格后,送入半成品库暂存。外购件与标准件均放在半成品库。所有零件在组装车间集中组装成变速箱成品。所有成品都在组装车间进行测试,不合格的就在组装车间进行修复,合格后送入成品库,不考虑成品组装不了的情况。所有合格品均存放在成品库等待出厂。将变速箱所有工艺过程汇总在一张图中,得到变速箱总工艺过程图如图8:

原材料

原材料

原材料原材料原材料原材料

.04167

.01250

图8 减速箱总工艺过程图

(4)绘制产品初始工艺过程表

为了研究各零件、组件生产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将总工艺过程中的产品按物流强度大小顺序,由左至右排列于产品工艺过程表中。最左边的产品物流强度最大,从左到右物流量强度逐渐递减,这样得到变速箱初始工艺过程表如表10:

表10 产品初始工艺过程表

有产品初始工艺过程表可知按照现在的工艺顺序,存在物流倒流的情况,为了使物流顺流强度W 达到最大,可对某些作业顺序进行交换。经计算发现将作业单位7 置于作业单位2、3之间,可是顺流强度达到最大。通过调整得到较佳工艺过程如下表11所示。

表11 较佳产品工艺过程表

(六)物流分析

(1)绘制从至表

根据变速箱较佳工艺过程表11,绘制变速箱工艺过程物流从至表12。

表12 减速箱加工工艺从至表(单位t)

根据产品的工艺过程和物流从至表,统计个单位之间的物流强度,并将物流强度汇总到物流强度汇总表13:

表13 物流强度汇总表

将各作业单位队的物流强度按大小排序,自大到小填入物流强度分析表中,根据物流强度分布划分物流等级。作业单位对或称为物流路线的物流强度等级,应按物流路线比例或承担的物流量比例来确定。针对变速箱的工艺过程图,利用物流强度汇总表中统计的物流量,按由小到大的顺序绘制物流强度分析表14:

表14 物流强度分析表

根据以上分析,绘制作业单位物流相关图,如图9所示。

作业单位名称铸造车间热处理车间机加工车间精密车间

标准件、办成品库组装车间锻造车间成品库办公、服务楼设备维修车间

原材料库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A

U U U U U U U U U I

U

U U

A U O U U U I I U U U E U U U I E I

U

U E

图9 作业单位物流相关图

(七)作业单位非物流相互关系分析

针对变速箱生产特点,制定个作业单位之间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理由如下表15:

表15 减速箱各作业单位关系密切程度理由

据此制定变速箱基准相互关系表16:

在此基础上建立非物流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图,如图10 :

作业单位名称铸造车间热处理车间机加工车间精密车间

标准件、办成品库组装车间锻造车间成品库办公、服务楼设备维修车间

原材料库I/8X/6O/7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A/3U U U U I/3U U U E/3U U U I/1U E/3U U U I/3U U

A/3I/8O/8X/6X/6X/6

X/6I/8I/2I/2E/2

I/2

I/2I/2

图10 作业单位非物流相关图

(八)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分析

从上面两图可知,变速箱作业单位物流相关与非物流相互关系不一致。为了确定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综合相互关系密切程度,需要将两表合并再分析判断。其合并过程如下: (1)选取加权值

加权值大小反映工厂布置时考虑的侧重点,对于变速箱来说,物流因素(m )影响并不明显大于其他非物流因素(n )的影响,因此,取加权值m:n=1:1。 (2)综合相互关系的计算

根据该厂各作业单位对之间物流与物流关系等级的高级进行量化,并加权求和,求出综合相互关系如下表所示。

当作业单位数目为11时,总作业单位数目对数为: P=11(11-1)2=55

因此,下表17将有55个作业单位对,即55个相互关系

表17 作业单位之间综合相互关系计算表

在表17中综合关系分数取值范围为-1——8,按分数排列得出各分数段所占比例如表18所示。在此基础上与表18综合相互关系密级程度划分比例进行对比,若各等级相差太大,则需要对表17中关系密切表中的作业单位对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做适当的调整,使各等级比例与表19尽量接近。

表18 综合相互关系密级等级划分

表19 综合相互关系密级与划分比例

(4)建立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

将综合相互关系表总分转化为关系密度等级 ,绘制成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图11:

作业单位名称铸造车间热处理车间机加工车间精密车间标准件、办成品库组装车间锻造车间成品库办公、服务楼设备维修车间

原材料库U U

U

I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I

O U

O

E I

E I O I A O O O O O X X U U O

I

I

I U U

U

图11 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图

(九)工厂总平面布置

(1)综合接近程度

由于变速箱厂作业单位之间相互关系数目较多,为绘图方便, 先计算各作业单位的综合接近程度:

表20 综合接近程度排序表

根据上表得到个作业单位布置顺序依次为:

1.机加工车间,

2.标准件、半成品库,

3. 组装车间,

4. 设备维 修车间 ,

5.精密车间 ,

6.原材料库,

7.铸造车间,

8.成品库,

9.热处理车间 ,10.锻造车间,11.办 公、服务楼。 (2)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在绘制作业单位位置关系图时,作业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用表21所示的连线类型来表示。为了绘图简便,用“○”内标注号码来表示作业单位,而不严格地区分作业单位性质。

表21 关系密级表示法

变速箱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如下图12

1

2

4

56

11

9

7

8

10

3

图12 位置相关图

(3)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选取绘图比例1:1000,绘制单位为 mm ,绘制变速箱厂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如下图1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