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语热的冷思考

汉语热的冷思考

汉语热的冷思考
汉语热的冷思考

特写天下:“中文热”的冷思考

新民周刊11-10 19:41

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近年来全球掀起一股中国热、学中文热。

然而,也有人认为,中文在海外的影响力并没那么乐观,主要是海外中文教学正面临新困境。

中文吃香,但教学方法和后援设施跟不上,学生往往半途而废。

以澳大利亚这个最热心推动学中文和亚洲语言的西方国家为例,学习亚洲语言的低年级学生人数呈增加之势,

但高年级学生正以惊人的速度放弃学习亚洲语言,尤其是中文。

近几年在海内外媒体尤其是中文媒体上经常会看到中文(汉语)在海外多么热的报道。

无可否认,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近年来全球掀起一股中国热,而在这股热潮下,庞大的中文教学培训市场正在形成。

全世界究竟有多少外国人在学中文,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数据。大多数从网络上找来或在媒体新闻中引用的数据,是在4000万到1亿人之间。

一些西方国家甚至把中文课程列入国民教育体系,学习人数和教导中文的学校数量于是大增。

根据网上资料,中新社2010年12月的报道提供了一些数字:

“目前开设汉语课的中小学数量,美国有4000多所,英国5200所,澳大利亚1500所,泰国1000多所……中国国家汉办兼孔子学院总部已在9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00多所孔子学院。此外,还有50多个国家的260多个机构提出申请。”

一切看起来欣欣向荣,教老外中文似乎灸手可热,中文一统江湖看来指日可待。然而事情并非那么单纯。

在中文热升温的同时,也有人认为,中文在海外的影响力并没那么乐观。主要是海外中文教学正面临新困境。

澳大利亚是最热心推动学中文和亚洲语言的西方国家,但成效说出来让人尴尬,简直是泼政府一头冷水。

一个多星期前,英国广播公司(BBC)有篇特稿:《见识说流利中文的澳大利亚

学童》,乍看标题,还以为这是一篇吹捧金发碧眼神童学中文的宣传文章,但文章一开头就点出澳洲中文热假象背后的真相:

“澳大利亚政治家经常谈论与亚洲国家建立联系的重要性。多届澳洲政府承诺增加教授亚洲语言的学校数量,但实际上,在高中阶段选修亚洲语言的学生人数正在下降。”

BBC记者唐尼森走访澳洲几所双语学校,一探虚实。他在墨尔本西里士满小学的英中双语浸濡式教学班,见证一名5岁女童充满自信地用中文书写。据了解,参加这类课程的学生每周花两天时间学习中文,在这期间所有课程都用中文传授,达到浸濡式教学的效果。

唐尼森说,可以想象,如果所有学校都是这样的话,澳洲就能稳步迈上多语教学之路。

然而,西里士满却是个孤立的个案。校长米切尔说:“不要以为这是普遍现象,事实并非如此。”他说,在校内采纳浸濡双语教学方式教授亚洲语言的学校,全澳洲不超过10所。

高中生中文退学率高

墨尔本大学中文教师培训主任奥顿受访时说,澳洲很多小学设有亚洲语言课,但每周仅有半小时授课,这对学习外语来说是绝对不够的。这意味着,当学生上高中时,放弃选修亚洲语言课的比例非常高,因为学生觉得自己没有取得进步,或者觉得所学语言太难了。

在高中阶段,放弃选修中文的学生比例高达94%。

换言之,尽管学习亚洲语言的低年级学生人数呈增加之势,但高年级学生正以惊人的速度放弃学习亚洲语言,尤其是中文。

澳洲光线网4月的一篇文章则说,“学生宁学拉丁语不学中文,亚洲知识目标恐落空。”文章说,澳洲学校的亚洲语言教授状况正在恶化,学习拉丁文的12年级学生比学中文的还要多。

文章引述奥顿说:“经过六年的点点滴滴,每周只有半小时的课程,学生根本没法记住一门语言,更别说掌握它。因此,绝大多数学生从小学毕业后便决定不再继续学中文。”

这篇报道也引述西里士满小学校长米切尔说,来自各家庭背景的学生都对学习亚洲语言很有兴趣,但六年级学生所面临的荒唐情况是,没有任何中学可以继续支撑和满足他们这方面的兴趣,虽然政府在《亚洲世纪白皮书》中对此进行了讨论,但其实什么都没做。

澳洲网9月报道,尽管联邦政府在白皮书中提到要在全国范围内提高亚洲语言的战略地位,然而,作为肩负亚洲语言与文化普及任务的高等学府,近日却屡遭曝光要放弃亚洲语言类专业。因中文等语言类专业入读率低,科廷大学近日被曝已计划撤销中文及日文语言专业。

在BBC专访中,米切尔批评政府提出许多让澳洲人掌握外语的目标,但好高骛远,根本无法实现。

例如政府承诺在十年内让40%的学生学习外语,但奥顿表示,墨尔本大学现有外语学习率仅为14%,因此40%是个难以实现的目标。

澳洲学校中亚洲语言学习日渐被冷落有好多原因,而且由来已久。一个显著现象是12年级(即高三,准备考大学)还在学习中文的学生绝大多数具有华裔背景。

对非华裔学生学习中文家庭和社会环境很不利

《悉尼世纪报》2008年引述一份调查报告说,到了12年级,94%中文课程学生放弃了学习。继续学中文的12年级学生中,有94%是华裔,换句话说,澳洲中学里的中文教学,到了高中阶段,“根本上就是华人老师教华人子弟学华文(中文)”。

报告把退学率高归类于三大因素:一、在同华裔学生一起考中文时,很多非华裔学生成绩远不如在家讲中文的华裔学生,因而心灰意冷;二、在校园学习和磨炼中文的机会和时间不够充足;三、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对非华裔学生学习中文都很不利。

报告建议把中文为第一语文的学生和非第一语文的学生区分开来。但建议一直没有落实。

去年9月,《悉尼先驱晨报》报道,在州12年级中文考试中考到A+的65名学生清一色是华人,把非华裔学生的名次都挤下去,最后逼得他们放弃学中文。

2007年,新南威尔士州所有公立学校加起来只有538名12年级生还在学中文,而绝大多数来自中文为第一语文的家庭。

阿德莱德论坛报道,三年前由政府委任的亚洲教育基金调查报告显示,如果情况再不改进,在五年内,澳洲12年级学生将无人学习印度尼西亚语,在十年内,没有中国背景还肯学习中文的12年级学生人数可能只剩300人。

长此下去,历任澳洲政府要澳洲人学习亚洲语言和掌握亚洲知识的宗旨非但未能达标,而且受益的反而是当地的亚裔。

在其他西方国家,美国大学理事会与亚洲协会几年前整理的一份报告指出,学中文的热潮虽然使国内中文学生人数倍增,却也使中文教学陷入广而不精的局面,

主要是后援设施不足,结果是新鲜热度过去后,学生浅尝即止,轻易放弃。就像冷战时代学俄文、上世纪80年代学日文、九一一之后学阿拉伯文那样,热潮来得快去得也快。

有评论说,美国外语学成效一向不彰,许多美国学校开了语言课程但从不期望学生可以专精该项语言,而且,外语课程一向不被认为是核心课程,只要是预算不够,外语课程总是第一个被删减的项目。

专家指出,面对经费、师资、场地和学生来源的制约,目前西方教授中文的许多学校将难以为继。

也有人指出,如果学校未具备浸濡营、到国外交流和其他教学支援的条件,来延续学生的学习兴趣,那就休想成功,单靠每周只上一两堂课,是无法搞好中文的。

中文吃香,但教学方法和后援设施跟不上,学生往往半途而废。表面上世界各地有那么多老外学中文,但最终能说能听懂中文的其实没多少。

台湾女子三人组S.H.E有首绕口令歌曲叫《中国话》,歌词这么写道:

“伦敦玛莉莲,买了件旗袍送妈妈。莫斯科的夫司基,爱上牛肉面疙瘩。”

“纽约苏珊娜,开了间禅风Lounge Bar。柏林来的沃夫冈,拿胡琴配着电吉他。”

“各种颜色的皮肤,各种颜色的头发,嘴里念的说的开始流行中国话。”

“多少年我们苦练英文发音和文法,这几年换他们卷着舌头学平上去入的变化。仄仄平平仄仄平。好聪明的中国人、好优美的中国话。”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

唱的人爽,听的人也爽,但其实这更多是一种一厢情愿或者说是美好愿望,这首歌已唱了六年,离现实还

国学热背后真正的原因

“国学热”背后真正的原因 (2013.06.16) 今年六月四号我在微信“管普公众平台”上发表过一篇探究“国学热”背后原因的文章,文中说到“国学热”是企业发展和管理需求的结果,而非其他原因。现在想就这个问题进一步做一个说明。 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中国无论在社会、经济还是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短短的三十几年里,中国社会跨越了三个阶段,从一个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又从工业朝着知识社会迈进。以往的农业社会缺少组织,而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必须是一个组织型社会。组织型社会也是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的特征。任何组织,如企业、学校、医院,都需要管理,而管理只能在组织内完成。 管理的任务包括:变革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或革新管理,冲突管理,生产管理,组织建设等等、等等。做好这些工作,完成管理者的任务,企业管理者需要新的知识和技能,而这些知识和技能与科学知识无关,除了生产管理之外。 管理者是组织人才。对组织人才的要求与技术人才不同。组织人才必须是通才,技术人才则是专才。通才教育,源于西方的Liberal Education,也有人译为“自由教育”,是关于如何做人的学问。俗话说“做事先做人”,企业管理必须从做人和管人开始。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管理的核心是人”。 有必要在这里将管理与经营做一个区分。许多人将管理与经营混淆。经营是如何做事,如何做生意、做买卖,如何将企业做大。管理是如何将企业做强。企业大与否看其资产规模,企业强与否则需要看其是否有人才,人才包括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关于如何培养组织人才,前清华校长梅贻琦先生早在1943年就有明确的论述。他在1943年,抗日战争尚未结束,就已经开始考虑战后重建与工业发展的问题。重温一下梅先生的论述也许对我们理解“国学热”有一定的帮助。

大数据很热 但也需要冷处理

大数据很热但也需要冷处理 在大数据热潮的背后,企业需要持冷静的态度,在应用大数据的时候,也要对业务基础以及技术基础进行研究,保证大数据在企业中可以持续的发展下去,大数据的应用必须要持续化,才能产生持续的价值,大数据热的时代背景下,企业也需要对大数据进行冷处理。 企业应用大数据的过程中需要有热情,特别是管理层,只有热情才能做好企业的大数据铺垫,让企业的用户都参与大数据的应用过程,但是同时也是要注意对基础的研究,业务上以及技术上的支持,如果对业务流程不熟悉,技术支持不到位的话,那么及时企业使用了大数据,也是不会产生该有的效果,对于大数据的开发商也是,必须要转变原有的技术认识,在技术研发以及产业的推动上话花费更多的心思。 大数据秉承的就是用数据说话的一种模式,这些数据数量大、结构多样,使用更加科学的方法和方式将经验数据化,预测规律化,将大数据应用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社会上也有很多声音在呼吁将大数据和政府的政策领导、社会的需求、技术的支持等进行整合,形成大数据发展的体系,这样的大数据才能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相关的体系和政策是要形成,但是现阶段的大数据还是处于企业单独进行的程度,如果可以形成统一的发展体系,也不乏是一种更好的方式。企业在实施大数据的过程中,要弄清楚自身是不是已经具备解读大数据的能力,想要使用大数据技术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才能有关键性的突破,大数据需要各个方面的协同合作,企业在使用大数据的过程中,不能是一头热,要先弄清楚自己的业务以及技术能力是不是已经达到一定的标准,使用大数据的过程中,要让大数据融入到企业的日常运营过程中,而不是只是购买了一个软件,放在技术部门,想要用的时候再拿出来使用。大数据理论现阶段在国内的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在国外大数据已经相对发展的比较快的前提下,国内在学习的同时,也要学会对大数据热进行冷处理。

考研的利弊

考研 弊:研究生毕业后,毕业压力仍在,而且有了更为年轻的竞争者,压力越加沉重;虽然从2000年起,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也不断增加,但是扩招如此快速的增长不可能满足更快速度的考研人数数量的增长,因为我国现有的研究生教育毕竟是高级别的精英教育,不可能成为一种大众化的义务教育。这就意味着必定会有一部分一门心思打算考研的大学生最终无法考上,从而也就错过了就业的机会 1.加剧了竞争,打乱了本科教学秩序。 “考研热”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加剧了学生的竞争压力。很多大三的学生提前参战,实施考研计划,摒弃一切与考研无关的活动,整天忙于考研功课的学习。此外考研生还要忙于了解和联系招研的学校和导师,自然使正常的本科教学秩序被打乱,大三、大四的正常教学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完成都被应付了事。很多考研生利用参加毕业实习的时间去参加考研辅导班,这也大大影响了学生将来的实践能力和水平。因此正常的本科教学制度必然受到冲击。不仅如此,一些大学生如同高考一般专事考研,为了能够自由秉烛夜读,避开学校不同意学生外租的规定,学校的住宿费照交,个人却外出租房,这也增加了学校住宿管理的难度。 2.考研动机过于功利,备考过程应试化。 许多人为学位而不是为学问来考研,有些人把考研当作通往成功的捷径,备考过程应试化,只靠突击复习,题海战术,死记硬背,忽视了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即使考上研究生也只能在专业研究的边缘徘徊。由于考研目的不明确、不端正,导致考研虽“热”但学术却“冷”,未能水涨船高地随着考研人数和录取名额的增多而相应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学术层次。 3.扩招致使培养质量的下降。 考研热带来了研究生培养规模的快速增长,一些学校利用时下人们考研的热情,或出于保硕士点、博士点的考虑,或为了提高本校、本学院、本系的研究生比例,不顾社会需求,盲目扩招,而相应的培养条件和管理制度却没有及时跟上,科研经费不足,学习生活条件差。在有限的师资力量下,有的专业一个导师名下的硕士、博士生竟有十几到二十几人不等,甚至出现了三年内见到导师的次数屈指可数,有的导师甚至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学生,谁是他的学生等严重现象。导师负担过重,无暇对研究生加强指导,这也造成了研究生质量的下降。 4.加剧了研究生就业难题的解决。 很多人考研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就业水平,然而研究生扩招后带来的必然社会问题就是学历贬值,就业仍旧是个难题。社会用人单位录用人才的重心逐步上移,这使很多研究生从事原本一个本科生足够胜任的工作,造成了巨大的人才浪费。 5.“考研热”带来的其它社会影响。

汉语热的背景和原因教学提纲

汉语热的背景和原因

从“汉语热”看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二中周桂彩) ------谈谈“汉语热”兴起的背景和原因 一、背景 1.中国的经济发展给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业机会与就业机会,或可称为“中国机会”。 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对于大多数不辞辛苦、自觉自愿来学“天书”一般的中文的“老外”来说,功利性目的是其基本的动力,即学好汉语能给他们带来许多求职和就业的机会,或更多的商业机会。中国在世界经济与贸易领域中的联系网络已经深入而广泛、密切而频繁,由此一个拥有世界最庞大人口的中国为世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市场和无限的商业机会。来华投资以及来中国从事贸易的外国公司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大量懂得汉语和中国文化的人才,不然难以很好地把握商机。同时,在海外投资的中国企业也越来越多,这些海外中国企业也需要大量懂得汉语的“老外”。即使仅仅从大量中国人出国旅游这一件事来说,对象国就需要大量懂汉语的导游、导购、翻译以及娱乐、餐饮等相关行业的服务工作人员。韩国的年轻人如今要在一些大公司谋职,即使已经从美国的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也还得过中文这一关。这一切都说明,学好汉语就意味着商机或就业机会。 2.中国经济的成功发展使世界对中国的未来有信心,对中国的前景怀有希望,或可称为“中国希望”。

中国从1978年到2005年,经济保持了年均9.6%的持续高速增长,而且中国经济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的可持续高速发展的前景仍然被世界所普遍看好;同时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带动了各项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一个潜力无穷而且生机勃勃的中国,必然是一个让世人产生希望和遐想的国家。因此。学习汉语对于许多人来说,中国不仅意味着现在的机会,也意味着未来的机会。诚如法国总统希拉克所说,法国人未来选择学习汉语是一种极佳的选择。“中国希望”或“中国前景”无疑促使许许多多的人把学习汉语作为对未来的选择。一些国家之所以把汉语列入国民教育体系,主要原因也在于此。 3.中国的发展和日益崛起,带来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回归和海外华人华侨民族认同感的强化,或可称为“中国认同”。 海外华人华侨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或在一些发达国家里,民族文化长期受到歧视与压抑,或在如东南亚的一些国家里其对母国文化的认同被加以种种限制。在中国积贫积弱的时代,他们的文化自信心自然也比较弱。而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崛起和国际地位的大幅度提升,华人华侨有了更多的民族自豪感,重新找回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重新强化。在这种情况下,马来西亚华人关于“是华人就得学汉语”的观念很有代表性。这也是大多数华人华侨让子女学习汉语的文化心理动因或精神动力。而华人华侨子女占了海外汉语学习者的很大比例。

《博物馆“热”背后的“冷”思考》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4—16题。 【材料一】 (新华社2019年5月18日) 【材料二】 “我不在博物馆看展览,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一个热衷于在博物馆“打卡”的网友这样描述自己的休闲时光。毋庸置疑,“逛博物馆”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仿佛是跨越千百年时光而来的先人信札,一件件文物的“前世今生”,让观众得以一窥祖先们的生活图景、悲欢离合。这样的“精神盛宴”,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已不再是小众需求。虽然发展速度令人惊叹,但中国博物馆仍然面临“成长的忧愁”。 “一个好的博物馆,应该在做好保护、研究等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让身处其中的观众在很惬心的状态下接受教育,潜移默化地树立文化自信。”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说。这对博物馆“讲故事”的能力无疑提出了很高要求。 调查发现,博物馆“讲故事”能力仍是短板。观众对博物馆例外方面的评价中,评分最低的三项是“互动体验手段”“高科技展示手段”和“讲解体验”。至今还有很多博物馆停留在展示奇珍异宝的阶段。好的展览,要用古诗打动观众。展览的要义,不是追求最上乘的展品,而是讲好展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展览的最终目的不是展示坛坛罐罐,而是展示这个区域过去人们的生活。 (同材料一)【材料三】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胜利,正在于它跳出了传统器物学和考古学的解读思路,通过透物见史、见人、见精神的方法,解读国宝背后的文明密码及传奇故事。 与传统展陈方式相比,观众更青睐有互动和参与感的展览。为了满足新需求,不少博物馆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在文物活化方面各稀奇招。甘肃省博物馆推出一组文物表情包,被年轻人大量下载;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清明上河图

3.0》构筑出真人与虚拟交织、人在画中的沉浸体验;湖北省博物馆推出“我的假日在湘博”等系列活动,每场预约名额被一抢而空……(《人民日报》2019年5月10日) 14.下列对材料一图表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8年我国登记备案的博物馆数量和参观人数,与上年相比都有增加。 B.“新华社记者卢哲编制”,标明了编制者的身份和姓名,以体现信息的可靠性。 C.2018年我国登记备案的苗费开放博物馆数量,比上年增加了218家。 D.统计图配有多个中国传统风格的建筑图案,可以让读者感到形象、亲密。 15.结合材料,谈谈如何解决目前博物馆“成长的忧愁”。(4分) 16.如果选用上述三则材料做一期宣传专题,下列哪项适合做专题的主标题?请选择并简述理由。(4分) A.博物馆“热”背后的“冷”思考 B.博物馆的未来,路在何方? C.博物馆,应讲好自己的“故事” 14.C 15.转变博物馆传统思路,关注展品背后的文化;改善博物馆展示和讲解方式,增加观众的互动和参与感。 16.示例1:我选择A。标题用“冷”“热”对比,形象生动,表达光鲜,简易吸引读者。既关注到当今博物馆“热”的现状,又清静思考了博物馆存在的短板和未来发展的出路。 示例2:我选择B。标题用设问的形势能吸引读者,引人思考。 暗示了博物馆现状的不够,引发读者思考博物馆未来如何改革发展。

热文件与冷思考讲解

热文件与冷思考 原标题:“一号文”与“喜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现象 作者:一语成谶 来源:三农中国 来源日期:2005-2-1 本站发布时间:2005-2-1 9:49:59 阅读量:990次 又出“一号文”了,报章的宣传开始连篇累牍。十分认真地学习,却发现,对“三农问题”的解决,这个“一号文”的政治导向色彩,要远大于其实际操作意义。不管别人怎样看,我忍不住要泼冷水了。 (一)警惕“一号文”形成“煮蛙效应” 切入正题前,先引一个讲烂了的故事。 “美国康乃尔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做过一个经典的实验,被称为‘青蛙效应’。实验时,将一只青蛙从凉水中取出,猛地放进沸水锅里,生死关头,青蛙因突然受到‘热’的强烈刺激,会本能地从水中奋力跳出来,摆脱死神,安然逃生。 研究人员再将这只青蛙放进另一口装满冷水的锅内,在锅下慢慢烧火加温。就这样,冷水变成温水,青蛙竟毫无察觉地在锅内悠然自得地游弋。等到水温烫手,它无法再忍受,想跃出铁锅自救时,却无能为力,枉送了性命”。 2004年的“一号文”,有心人可能记忆犹新:最突出的是“一减三补一价格”政策。“一减”是指在5年内全部取消农业税,同时取消除烟叶外的所有特产税;“三补”是指对农民进行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一价格”是指国家要定粮食最低价格,保证粮价平稳。全年中央财政支持农业各方面的资金同比上年增加近300亿元,超过1500亿元,创历史新高。 面对2005年的“一号文”,我在字里行间搜寻,想找到如去年“一号文”一样的令人欢欣鼓舞的东西。结果,很令人失望。除了一些零碎的修修补补,“一号文”在三农问题解决上,并没有形成成形的系统的思路。这在具体措施上呈现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看似忙忙碌碌,却始终不见头绪。 当“一号文”成为政治做秀的时候,当为出“一号文”而编出个“一号文”的时候,当人们尤其是农民对一号文日趋麻木的时候,当中国农村社会对“一号文”进入“不应期”的时候,这是不是表明,各级政府对世界万象的熟视无睹?抑或自欺欺人?还是进一步证明,这是中国农民不可抗拒的宿命?在另一篇文章中我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是不是中国农村社会成了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最可依赖的缓冲底线,是不是中国农民成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最可转嫁风险与危机的“冤大头”?

现代文化与思想反思

现代文化与思想反思 林自勇 近两百年来的中国的士人和社会精英在社会的变革的冲击下看到西方的强大和现代文明成果之后,为奋起直追得出了两个结论,一个是走西方式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全盘西化,一个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全盘西化是不可能的,毕竟文化背景不同,国民性也不相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大体得到了传承。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才有了洋务运动,我们现代的许多制度包括教育体制也都是按西学的模式建立的,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世界大二大经济实体,有人预言,最远还有二十年,中国就能成为世界大一大经济实体,似乎前途在望,然而在这个时候,国人并没有欢心鼓舞,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问题越来越多,我们无疑需要反思问题穷竟出在哪里,伴随着近年来的国学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知识精英开始把矛头直指现代的教育体制,清华成了官学思想的堡垒,北大成了扼杀天才的摇篮,有了提出要重建主流社会的价值体系,有人要重建当代中国的知识体系,都在为医治社会寻找良方四处出击,我不相信今人对西方的认识,越过了上个世纪初,胡适、梁秋实那一代学贯中西的大师的思考,在那之前的一百年里,那些先贤大儒们通过东西方的比较进行了举国上下几代人的“宏大论证”,最终确立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今天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混乱的认识,依我看只不过是当代这些在西式的教育体制下,基本上都留过学、培养起来的知识精英们,因为丢失了中学的知识体系,已经丢失了“东方视角”,没有能力比较中西方文化得失,就像没有吃过苹果的人,无法品尝梨的味道的好坏,大多无法

意识到西方的知识体系不能解释自己的问题,更不可能很好地解决自己的问题,或是简单地照搬西方的东西,或是死搬硬套,强作解释、乱开药方。就经济现象、社会现象、法制问题、体制问题,随便发表一通见解,要弄清楚原因,我们只需聪最基本的认识着手,就可以解开这个谜团,那边是知识与思想的问题。 什么是知识?有人说是人类来自社会实践的认识成果,有人说是经验的固话,要解释这个问题,是非常不容易,在西方有关知识的定义,可以说从哲学诞生的那天起就一直存在的争论,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对知识提出过一个定义,叫做知识的三元定义,简单地说,知识就是得到辩护的真信念,但是这个定义被20世纪的盖蒂尔的一篇论文推翻了,文中提出的“盖蒂尔反例”构成有力反驳,此外还有普特南的“缸中之脑”的思想实验也构成有力反驳,所以知识至今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这其实是西方知识体系的角度。 我们再来看20世纪被人们称之为新儒家“三圣”熊十力,梁濑溟,马一浮之一的马一浮,这个一生坚持传授知识,拒绝有用的独立思想者是怎么理解知识的,他认为知识分为“闻见知识”和“自性本具之义理”的知识。所谓“闻见知识”是每一个人通过耳朵(闻)和眼睛(见)获得的经验和认识。“自性本具之义理”的知识,就是所见所闻经过自己的思维过滤化作生命本体的一部分。其实“自性本具之义理”指的是一个人的思想。所以他说:“古人之书固不可不读,须是自己实去修证,然后有入处,否则即读圣贤书亦是枉然。”(《问学私记》)马先生在江西泰和对浙大毕业生的讲词,也曾说:“国家生命所系,实系于文化,而文化根本则在思想。从闻见得来的是知识,由自己体究,能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成立一个体系,名为思想。”(《泰和宜山会语》)就是说,知识和思想是不同的概念,知识是“外铄”的,属于“闻见”的范围,不化入本我的生命体,

最新 关于大数据环境下数据安全问题的几点思考-精品

关于大数据环境下数据安全问题的几点 思考 1 引言 就像和互联网一样,大数据推动了新一轮的科学技术革命。但是,随着大数据的蓬勃发展,大数据安全的严峻性也日益凸显出来。网络化的今天,各个国家金融、政务、石油、、天然气、交通、金融、商业以及,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部门、产业与服务都严重依赖着大数据,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一旦遭到攻击,就可能直接导致这些系统整个瘫痪,引起整个社会秩序混乱和民众的巨大恐慌,其后果也可想而知,给国家安全造成的损失将是空前巨大的。 2 大数据安全目前所面临的形势 据统计,2015年几乎没有哪一个星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数据泄密事件、重大的网络攻击活动或严重的漏洞报告,每个事件都突显了黑客技术的改进,以及所带来的新形式的网络攻击。实际上,网络上没被曝光的攻击每天都在发生,每天都在上演,每天都是几百上千起的攻击事件。对于我们绝大多数用户而言似乎没什么特别的感受,但是实际上我们就有可能是受害者其中一员。如果说对于个人而言,这些危害还算微不足道的话,那对于国家而言,发生的攻击和数据外泄,就不是这么轻描淡写的了,其给国家造成的损失将也是空前巨大的。因此,大数据安全问题的严峻性可见一斑——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安全是一场必要的斗争。 2.1 安全机制与技术未做到水涨船高 在技术、大数据挖掘采集与分析处理技术、互联网发布应用等技术快速提高和发展,在越来越广泛的同时,大数据在安全方面的技术并没因水涨而船高、齐头并进。确切地说,大数据的安全技术相对于其它方面的技术而言存在着很大差距。 首先,大数据自身的安全机制存在漏洞。数据总量巨增的速度和数据类型的多样化,让我们措手不及,大数据的安全策略根本来不及全面部署和健全。在大数据访问控制的权限上、密钥生成的算法上、存储管理的环节上等各个方面,防护机制都尚不完善,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漏洞。 其次,大数据自身就是一个可被持续攻击的载体,安全防护的手段与技术,在发展速度上无法跟上数据量剧增、数据运算速度剧增,数据种类剧增的步伐,来不及完善的大数据安全防护漏洞就会越来越多地暴露在别有用心的人面前。在一个数据量以几何速度增长的大型网络存储中,以传统的安全防护软件扫描一个恶意软件,可能需要几天甚至更久的时间,这已经不能满足网络和大数据安全的需要。传统安全防御措施要精准地描述威胁特征,建模过程也要耗费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因此传统安全防御机制很难在有效的时间内检测出高级持续性攻击。 再者,大数据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大数据的价值低密度性质,黑客可以将攻击更加隐蔽地隐藏在大数据中,使得传统的安全分析工具很难聚焦在价值点上。 此外,大数据技术自身将被作为入侵技术使用。大数据之所以得以飞速发展,在于其适应和满足了当下社会大数据的数据量、种类以及处理速度等各个方面剧增的需要。我们在利用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等大数据技术获取价值信息的同时,攻击者也在利用这些大数据技术促进和发展了攻击技术,攻击的技术也在随之提高。 2.2 大数据更容易成为攻击目标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实现了全球数据的集合与共享,也充分体现了大数据的时代特点。但是,如此巨大的数据集合存储,使大数据成为更容易被发现的巨大目标,同时也加大了大数据暴露的可能性。其内在蕴含的价值就像似一座巨大无比的宝藏,吸引着全世界所有的团体以及所有的黑客,使得他们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成本到大数据攻击中。因为大数据一旦遭受攻击,失窃的数据量也是“大数据”级的数据量,大大降低了黑客的进攻成本,增加了“投入产出比”。因此,与传统安全相比,大数据安全防护更是尤为重要。

考研热背后的冷思考

考研热背后的冷思考 近年来,“考研热”逐渐成为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自200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首次超过百万以来,考研大军逐步壮大,2005年120万,2006年127.5万,在经历了2007、2008、2009的三年下降之后,从20XX年起,考研人数强势反弹,20XX年140万,20XX年151万,20XX年更是达到史无前历的165.6万,考研人数历史记录不断被刷新。然而,令人尴尬的是,虽然“考研热”高烧不退,硕士生的实际就业情况却年年下降,数据显示,从2005年起,一直到2009年,硕士生就业率连续下降,而且2009年和20XX年,硕士生的就业率连续两年均不及本科生。 图表1 97-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与招生情况表 97-08年考研报名人数与录取人数比例统计 年份 报名人数(万) 录取人数(万) 报录比例 2008 120 39 3.0:1 2007 128.2 36.4

2006 127.12 40.28 3.2:1 2005 117.2 32.494 3.6:1 2004 94.5 33 2.9:1 2003 79.7 27 2.9:1 2002 62.4 19.5 3.2:1 2001 46 11.05

2000 39.2 8.5 4.6:1 1999 31.9 6.5 4.9:1 1998 27.4 5.8 4.7:1 1997 24.2 5.1 4.7:1 此一现象的原因不妨从两方面来找,一是考生自身心态方面。职业发展不明朗,对自身的未来缺乏明确的目标规划,单纯为回避就业压力、提高文凭或是满足虚荣心等而考研,结果两三年研究生读下来,走出校门却发现外面的世界已换了新天地。在择业时,没有本科毕业生年龄优势和闯劲,又缺少博士毕业生的高学历和社会经验,昔日的天之骄子最终沦落为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夹心层”。看着昔日的同窗

探究全球“汉语热”现象:是什么让中国文化吸引全球关注(一)

探究全球“汉语热”现象:是什么让中国文化吸引全球关注 近些年,全球“汉语热”频频升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109个国家、3000多所高等学校开设了汉语课程,在很多国家,学汉语的人数高速增长。世界人民学汉语的热潮成了无法阻挡的势头,全球“汉语热”传达了世界人民渴望了解中国文化的讯息,而“孔子学院”得以遍地开花正是这种诉求下的体现。古老而不再神秘的东方语言焕发出了新的的生机。 中国文化吸引世界目光,学汉语渐成时尚潮流 法国:学习汉语“理智”与“情感”的双重选择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0年前学习汉语的法国中学生不到5000人,2009年9月份开学时,全法中学共有2.56万学生学习汉语,再加上1.6万名大学生和约2000名小学生,学习汉语的法国学生总数将近4.4万人。如今,汉语在法国教育体系外语科目中的排名已上升到第五位。此外,汉语教师队伍也在不断扩大。上世纪80年代成立法国汉语教师协会时,汉语教师加起来不到30人,目前则达到430人。 俄罗斯:学习汉语了解当代中国的文化和生活 近年来,随着中欧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汉语热”在欧洲大陆持续升温,不少人对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兴趣是越来越浓,在俄罗斯,伴随着“汉语年”大幕的拉开,就再一次掀起了人们学习汉语的热潮。 阿根廷:了解中国和中华文化,“和谐”思想得到认同和共鸣 古里宁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阿中关系的不断密切,阿根廷人对中国的兴趣日益浓厚,学习汉语的热情高涨。他说:“阿根廷学生学习汉语的目的不尽相同,有的是为了去中国旅游,有的是希望从事双边贸易,有的是因为工作需要,还有的则是为了了解中国和中华文化。”

热现象的冷思考

热现象的冷思考 思考一:复习铺垫与创设情境矛盾吗? 新课改的课堂中复习铺垫被有趣、新颖的情境所取代。在情境中学生将亲身经历的生活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当我们冷静审视“情境热”的时候也会发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认识线段》时,与学生亲切交谈:“天气渐渐变冷了,课外活动也丰富了,你们最喜欢什么活动?”学生的回答丰富多彩,“喜欢跳绳的有哪些同学?”站起来很多。“谁跳得最棒?”学生们异口同声报出来两位同学的名字,“我们就请他们来一显身手。时间半分钟,其他小朋友帮忙轻轻数一数。”就在同学们兴高的数数时,老师又下达了一个任务“你们观察一下,他们手中的绳子是怎样的?”试想学生这会儿怎么可能一心二用?当跳绳比赛结束时老师才开始转入正题,“跳绳的时候,手中的绳子是怎样的?”“弯曲的。”“你能把它拉直吗?”两生一拉,“像这样,拉直后的一段就叫线段。”面对多姿多彩的生活情境有价值的数学思考却被隐没了。 那么新授之前还需要复习铺垫吗?其实复习铺垫的准备题都是遵循新旧知识的联系设计的。教师教学时比较容易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学生也能较快的对自己的认知结构进行调整和补充。如果学生旧知掌握的不牢固,就应该直接复习铺垫,帮助学生完善认知结构,如果情境的创设只是表面的热闹,不能使学生很快地将生活问题数学化,那么这样的情境还不如不要。如果学生已经具备了构建新知识的能力,则可以创设合适的情境,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去探究。复习铺垫与创设情境,究竟采用用哪种形式关键是能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思考二: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能共存吗? 新课改走到今天,我们不难看到课堂变的活跃了,学生变的自主了,处处充满了“探究热”。不管什么知识都让学生去探究去经历,如某教师在教学《厘米、分米的认识》时说“通过测量我们知道课桌高70厘米,你相对70厘米说些什么?”生1:我认为70厘米太高,桌子只要60厘米。生2:“70厘米不高,1米还不到。”生3:“70厘米有一点高。”教学中教师挖空心思的,将浓缩的知识展开,尽量让学生象数学家一样去经历知识的创造,去体味发明的甘苦,希望学生在经验世界和动态作用中获得深刻的感受,得到真正的生成,面对这些事实性、概念性的知识。有必要让学生去猜测、探究吗?所有的知识都这样教学可能吗?人类文明几千年积累发现的知识要在四十分钟内,为每一个学生“认知---知识结构”所同化。怎能只依靠学生一味的自主探究?怎能离的开教师的加工与传授?况且《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不难看出,虽然自主探究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数学学习还是需要意义接受的。由此可见,只有协调好探究和接受这一对矛盾统一的关系,在探究学习和接受学习之间寻找到平衡,让探究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有意义的接受式探究,让接受成为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有意义的自主式接受。学生才能在一个新的探究情境中,对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获得了新的理解,产生出新的意义。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充满生机和活力。 思考三:有了算法多样化还需要算法优化吗? 新课改中鼓励算法多样化,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尊重学生主体,促进个体发展的有效途径。现在的数学课堂上我们经常能看到,一道题能够出现五六种甚至更多的算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停地鼓励,最终还不忘加上一句“用你们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难道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了?不然,这种看似热闹的课堂,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这种多样化只是群体的多样,落实到个体还是要优化,即让学生通过比较交流感受不停方法的特点,领悟不同方法的优劣,做出合理的判断和抉择,掌握最简捷、最容易、最快速的方

对“学生主体热”的冷思考

[对“学生主体热”的冷思考] 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强调创新、变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淡化知识传授,对“学生主体热”的冷思考。这给教学效果一向“少、慢、差、费”的语文学科,带来了一次绝佳的发展机遇。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由于突出了开放意识、民主意识,学生自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表现欲都被激发出来。“满堂灌”、“满堂问”的现象得到了初步而有效的改变。而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在展示出一片曙光的同时,也给人留下一分忧虑:学生活动成为一种时尚,文本尚未充分解读,便“左邻右舍”或几个学生合围而坐,展开讨论,还有当堂辩论,动作演示,影视观摩,声乐熏染等等,课堂变得热热闹闹起来。热闹之余,不禁令人深思:这应该是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吗?不是,断然不是!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满堂闹”的状况,是我们对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的认识和做法出现了偏差,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传统的教学方式固然当改,但怎么改,改到什么程度,是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和专家们深入思考的。任何领域、任何形式的改革都不能完全割裂历史,都应既继承又创新。我们是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要把握好一个度,并且不能藉此而否定知识传授(包括运用知识的方法和技巧。下同)的作用和地位,而实际上新课改的目的是“针对以往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高中新课程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走进高中新课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80页)可见,新课标虽然强调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并未完全否定知识传授的应有作用。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处理好知识传授与学生活动的关系,当讲则讲,当活动则活动,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对,语文论文《对“学生主体热”的冷思考》。◆分享好文◆ 知识传授是增进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它在组建知识内容、建立新旧知

当前_国学热_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当前“国学热”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曾 亚 雄 摘 要 当前“国学热”的兴起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与国际地位明显提高的表现,是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的产物。但是,当前“国学热”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国学热”的动因与它所要解决的时代课题不对应的问题;“国学”研究方法和功能定位不客观的问题等等。只有发现并逐步消除这些倾向,才能把“国学”研究引向正确轨道。 关键词 国学热 问题 探讨 作者曾亚雄,福建华侨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泉州 362021)。 世界上所有的民族几乎都珍视自己的民族传统及文化遗产,中华民族也不例外。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与国际地位的明显提高,民族自信心也获得了有力的支撑,“国学热”作为民族文化自觉的产物当然值得肯定;但也存在着一些偏颇。一般说在文艺领域,可以说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如唐诗、宋词、京剧、昆曲等);但在价值领域,却不能说愈是民族的就愈是普世的。故笔者拟就“国学热”中价值领域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国学热”的动因与时代课题 关于当前“国学”兴起的原因,学界已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如有的学者认为,当今的国学热是对20多年来改革开放及全球化带来的各方面的发展,以及与这种发展同步出现的负面效应的一种的全面反应。然而,“国学”兴起的原因与中国乃至世界面临的时代课题是否相符呢?或者说,“国学”能否解决上述问题呢? 首先,以为“国学”可解决当前世界的生态问题缺乏根据。自从世界性的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以来,学术界已有无数的文章把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解释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哲学。然而,生态问题与生态哲学的出现都是有时代性及条件性的,一是现代大工业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二是生活于其中的西方学者对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它既是20世纪中叶的产物,又是以科学研究为依据的。而古代农业社会并不具备产生这种哲学的经济土壤与知识基础。《孟子?告子上》曾讲到“牛山之木尝美矣”,但由于“斧斤伐之”,“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所以它就光秃秃了),这表明古人确实没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而且现实表明在世界范围内,目前对生态问题认识最深、对生态危机解决最好的正是西方发达国家,而不是有“天人合一”文化传统的中国。自从20世纪90年代“国学热”兴起以来,我们一方面在大力推销“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价值,另一方面却在大肆破坏自然环境,“天人合一”的宣扬与生态环境的恶化在齐头并进,这让人如何相信它能解决当前的生态问题呢? 其次,把“国学热”与反对美国文化霸权主义,主张“文化多样性”挂钩看似理由正当,但却经不起推敲。文化权利确实是人权的组成部分,尊重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各种文明之间和平共处、宽容、对话,这是建立在现代自由民主的基础上的。但问题不能只停留在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层面上,我们应该进一步追问:这种自由民主原则在民族国家内部是否得到尊重。从国际关系看,美国当然无权把它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强加给穆斯林国家;但从政权与人民的关系看,那些非民选产生的穆斯林政权是否有权把它的价值观和中世纪的生活方式强加给自己的人民?但如果该政权公然强奸民意,却叫嚷“别国不能把它们的价值观强加给我们民族”,那究竟是谁在强加呢?此外,也不能笼统地以“文化多样性”为理由去消解原则的一元性。例如在一个国家内部,各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族文化,每个人也有自己的独特个性,他们都有存在的权利,但也有尊重国家宪法的义务。国际社会也是如此,各种文明虽有存在的权利,但也有尊重《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的义务,“文化多样性”只有在这种原则的“一”与形式的“多”的和谐关系中才能成立。我们在世界上推销“国学”也是这样,它可以要求自己存在的权利,但不可像某些新儒家那 29 科学社会主义 2008年第1期

大数据带来的四种思维

大数据带来的四种思维 作者:张义祯 近年来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大数据研究专家舍恩伯格指出,大数据时代,人们对待数据的思维方式会发生如下三个变化:第一,人们处理的数据从样本数据变成全部数据;第二,由于是全样本数据,人们不得不接受数据的混杂性,而放弃对精确性的追求;第三,人类通过对大数据的处理,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转而关注相关关系。事实上,大数据时代带给人们的思维方式的深刻转变远不止上述三个方面。笔者认为,大数据思维最关键的转变在于从自然思维转向智能思维,使得大数据像具有生命力一样,获得类似于“人脑”的智能,甚至智慧。 总体思维 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现象的总体特征,以往采样一直是主要数据获取手段,这是人类在无法获得总体数据信息条件下的无奈选择。在大数据时代,人们可以获得与分析更多的数据,甚至是与之相关的所有数据,而不再依赖于采样,从而可以带来更全面的认识,可以更清楚地发现样本无法揭示的细节信息。正如舍恩伯格总结道:“我们总是习惯把统计抽样看作文明得以建立的牢固基石,就如同几何学定理和万有引力定律一样。但是,统计抽样其实只是为了在技术受限的特定时期,解决当时存在的一些特定问题而产生的,其历史不足一百年。如今,技术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大数据时代进行抽样分析就像是在汽车时代骑马一样。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我们依然可以使用样本分析法,但这不再是我们分析

数据的主要方式。”也就是说,在大数据时代,随着数据收集、存储、分析技术的突破性发展,我们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动态地获得研究对象有关的所有数据,而不再因诸多限制不得不采用样本研究方法,相应地,思维方式也应该从样本思维转向总体思维,从而能够更加全面、立体、系统地认识总体状况。 大数据是数据数量上的增加,以至于我们能够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如:照片到电影,一分钟一张,一秒钟一张,一秒钟24张成了电影 量变质变定律有时间阶段发展影响和空间相关关联影响 离散思维向连续思维转换 让我来告诉大家,美国有一家创新企业https://www.doczj.com/doc/5915879638.html,。它可以帮助人们做购买决策,告诉消费者什么时候买什么产品,什么时候买最便宜。预测产品的价格趋势。这家公司背后的驱动力就是大数据。他们在全球各大网站上搜集数以十亿计的数据,然后帮助数以十万计的用户省钱,为他们的采购找到最好的时间,提高生产率,降低交易成本,为终端的消费者带去更多价值。 在这类模式下,尽管一些零售商的利润会进一步受挤压,但从商业本质上来讲,可以把钱更多地放回到消费者的口袋里,让购物变得更理性。这是依靠大数据催生出的一项全新产业。这家为数以十万计的客户省钱的公司,在几个星期前,被ebay以高价收购。

关于“考研热”现象的调查报告

关于“考研热”现象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实践者: 学院: 班级: 实践主题:常怀感恩之心,回报父母恩情 实践时间: 实践地点: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二、正文 (一)摘要:考研,在当今逐渐成为类似与高考的考验,而“考研热”也成为一种普遍的教育现象,或者说是一种社会现象。在大学校园中随处可以听见关于考研的讨论。而在近这十年里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增长了将近100万,每年的研究生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在不断增加,考研的规模不断地扩大。 眼下的“考研”,到底带给我们什么······ (二)关键字:考研原因考研态度考研过程考研形势 (三)活动内容 现如今考研逐渐成为一个市场,各种考研辅导机构相继出现,今年暑假我在考研辅导机构进行了了解与实践。 考研的原因 1.提高自身进入社会的能力,找到好的工作。现如今社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科生的地位与日剧下,而客观的现实表明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所以同学一方面是在提高,另一方面也是在逃避现阶段的就业压力。可以说抱有此种考研目的的同学不在少数。江同学:考研,就是为了找份好工作。如果毕业有好的工作,我会放弃考研。张同学:现在大学生学历低了,以后发展起来,还得需要研究生学历。 2.提升专业素养,从事专业研究。一部分同学想要从事于本专业的研究工作,希望做出一定的成绩,不仅仅是为了一份安定的工作。他们寻求更高的目标,能够站在学术的最前沿,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有别于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彭同学:我就想高研究,发明创造出我的东西。至于工作暂时没有考虑。李同学:我想提高专业的知识,想在大学任教,对于学术有着很高的要求。 3.没有目标,盲目考研。此类同学占很少的一部分,考研只是他们的一种经历。家里希望其考研,自己想总一个过程。丁同学:我还没上够学呢,反正家里也要求,考考研就考呗。 我认为研究生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培养的是高级人才,大量的大学生涌入考研队伍中来无疑是为人才的选拔提供了一个更大的空间。但是随着大学生考研队伍的越来越庞大,其目的性也有了不同,甚至出现了不必要的扭曲。我们要正确面对考研。

世界出现“汉语热”的原因及其发展势态

世界出现“汉语热”的原因及其发展势态 摘要: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但汉语现在在世界重要语言当中,已逐渐成为一门很值得世界人们去学习的一门语言,汉语有广泛性、适用性、趣味性和其他特性。当今我们可以看到世界发展已全球化,中国发展起来了。作为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越来越吸引世界人们的关注这些导致了汉语学习走向全世界。目前,学习汉语的世界人们空前的多,随着中国发展的日益月新,汉语学习将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逐渐被更多的世界人们所接受。但现实中不尽完美,纵观横向观察汉语的发展,同时存在艰难发展的路程危机和机遇并存。 关键词:汉语热、汉语桥、外语热、英语热、汉语危机 近一百年来,交通和科技的发展使偌大的一个地球变成了一个村庄,成了“地球村”。文化的交流频繁,语言成为人们交流的前提,导致汉语的应用也普及全球。悠久的汉语发展出现了好的一面,同时也出现了问题。 一、悠久的汉语历史 汉语,即汉民族共同语,是世界主要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属汉藏语系,是这个语系里最主要的语言。汉语的标准语是近几百年来以北方官话为基础,东北官话为辅助逐渐形成的。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却又不等同于北京话,是摒弃了北京语音中不规范的语音现象而形成的。 汉语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汉语的标准语在中国大陆称为普通话,在台湾称为国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称为华语。在广义上是指汉族的语言,狭义上指普通话,另外还有国语、华语、中文和汉文等称呼都是指汉语除了中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外,汉语还分布在新加坡共和国、马来西亚等国。 初看汉语的前身:大致在西周以前为远古期,这个阶段的汉语如果已经独立,就为原始汉语;周秦两汉为上古期,魏晋六朝隋初唐为中古前期,中唐五代为中古后期,宋元明清为近代期,汉语各方言的现代格局在中古近代之交已经大体形成,大量的音位发生合流和分化,声母和韵尾的类型减少,全浊音声母逐渐和清声母合流,入声韵尾也逐渐弱化,声调因而开始合并简化,字音结构也随之简化。 有资料证明:中国古代的文学家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来总结汉语的语音体系,这些资料仍然是现代语言学家工作的基础。最后,汉语的语音可以从对外国语言的翻译中了解到。上古汉语存在于周朝前期和中期(公元前11世纪到7世纪),文字记录有青铜器上的碑铭、诗经集、历史书书经以及部分的易经。重构上古汉语的工作开始于清朝的语言学家。西方的古汉语先锋是瑞典的语言学家高本汉(Bernhard Karlgren),他主要研究汉字和形式和诗经的韵律。 现代汉语也就是普通话。它是以北京话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语。现代汉语也是中国大学里许多文科专业的一门课程。 二、汉语被普遍应用及其特性 1、广泛性,世界出现“汉语热”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3000万,100个国家超过2500所大学在教授中文,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始开设汉语课程,社会上各种汉语培训机构不断增加,发展势头迅猛。 在7月20日至22日于北京召开的首届世界汉语大会上,一个记者所耳闻目睹的使他惊叹:这个世界上原来有这么多“老外”会说汉语,在学汉语!

“热搜”作文背后的冷思考

“热搜”作文背后的冷思考 摘要:三年级作文《我的妈妈》意外成“热搜”体现了大众对女性、对“传统”母亲形象和“好作文”的刻板印象。教育者需要从“热”中反思教材、教学中的问题,密切与家长之间的联系,让“热搜”“冷”下来,让语文教学与时代结合得更加紧密。 关键词:作文教学;教学反思;热点背后 在搜索引擎上搜索某一关键词,就能提高该搜索词的“搜索度”,当某一时间内某一搜索词被人们高频率搜索时,就会上该搜索引擎的“搜索排行版”,成为该引擎的“热门搜索”简称“热搜”。 一、令人无比感慨的“热搜” 我们通常所说的“热搜”指的是新浪微博的“热搜”。目前的微博“热搜”似乎已经沦为了娱乐明星的“主舞台”,八卦新闻占据了“热搜”的大半江山。民生新闻不管是“量”还是“质”,都体现出了一种“民生多艰”。教育相关的内容来看,无非是具有广泛共性大事件,如每年的高考、四级六级外语考试、考研等;又或者是一些骇人听闻的“恶事”,如“某地幼儿园虐童”“某校宿舍条件堪忧”等等。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篇三年级半命题习作《我

的妈妈》被网友疯狂转发成了“热搜”。教育“热搜”中,“语文”相关的内容能够上榜者少之又少。所以这次的热搜应该被语文教育者高度重视。 二、学生习作能上“热搜”的“面”与“里” 一个事件被大众所关注,需要从“面”与“里”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面”的原因 这些片段内容上可谓丰富多彩。短短的九个片段,涉及到了“妈妈们”的年龄、外貌、穿着、打扮、工作、兴趣、习惯等等。 语言上,这些片段生动形象。小学语文教学强调句式、句法的教学,想必这位教师平时也很注重学生这一方面的训练。说妈妈胖――“肚子像个小皮球”“嘴巴一张,圆圆的像个小球儿”,说妈妈瘦――“真像一棵亭亭玉立的美人蕉”,比喻句的运用,让这些妈妈的形象立马就“活”起来了。 这些片段也颇为真挚感人。孩子眼里的妈妈是很美的――“其实,我倒是觉得戴眼镜的妈妈显得更加漂亮。”孩子眼里的妈妈们很辛苦――“她每天早出晚归,早饭都来不及吃。晚上九点回家时,我已经睡着了。她每天在忙忙碌碌中度过,可她从来没有怨言。”孩子们知道妈妈的辛苦,又更能理解她们不是“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